第一篇:华蓥市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精)
华蓥市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市教育局感谢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关心和重视!
下面,我就全市教育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全市教育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成建制公办学校35所,其中教师进修校1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1所,单设初级中学8所,单设小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有村小89所。有民办中小学4所,民办幼儿园40所。全市有在校学生5.25万人,其中小学生3万人、初中生1.5万人,高中生0.75万人(包括中职生1200余人)。全市有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学生1.4万人,占学生总数的31.1%。
全市学校占地面积已达950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2007年教育经费共投入7618万元。
全市现有在职教职工2704人,其中专任教师2509人,目前全市教师总数与编制数相比,还差107名,其中较为紧缺的学科为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英语以及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任教师中,高中专任教师350人,初中专任教师888人,小学专任教师1263人,教师进修校教师8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高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的比例分别为74%、81%、95%。党员教职工601人,占总数的22.2%。
华蓥市教育局
徐祖廷
(2008年3月11日)
二、近年来所做工作及主要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教育局新一届班子组建以来,我们在秉承教育局发奋图强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按照“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品牌,职业教育抓规模,学前教育抓规范,民办教育抓服务,各类教育创特色”的工作思路,扎实苦干,成效明显,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去年顺利通过了省人民政府的教育督导评估和省项目办的农村中小学远程项目检查验收,成功创建为“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省教育厅在各种场合多次表扬我市的教育工作,仅2007年度已有10个外地县市来我市观摩学习,提升了华蓥教育在全省的影响力。去年年末,在广安市政府对华蓥市政府目标考核教育工作子目标中华蓥名列第一;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年度各项工作考核验收中,我局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政工人事、教育科研、安全稳定、招生考试、计划财务等工作均在五县市区位居第一名(或获一等奖)。实现了我市教育在高平台上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华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教育人力资源不断优化
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除组织学校校长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省、广安市党校集中培训学习外,每年我局还举办一期学校领导干部培训班,提升了领导艺术和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完善学校领导干部选拔、管理、考核机制,深入开展“五强”班子创建活动,努力优化学校班子结构,着力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强化教师师德教育,坚决杜绝教师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认真实施“园丁工程”,扎实开展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采取在职函授、离职进修、自学考试等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目前我市高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1%、98%、99%,与2003年相比,分别提高了22%、22.4%、19%。高中教师达到研究生(含课程进修)学历的已有11.3%。认真评选市级名牌教师和骨干教师,目前全市共评选出108名市级“名师”,75名市级“骨干教师”,促进了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二)各类教育发展更加快速协调
一是学前教育管理更加规范。认真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全市公民办幼儿园去年末达到了49所,在园幼儿6000余人。但办学条件差、办园质量不高、无序竞争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于是,我们在去年末今年初,集中开展了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清理整顿工作,有7所幼儿园被限期整改,8所幼儿园被吊销办学许可证,另有7所非法幼儿园被责令停办,有效规范了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是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学校布局。近两年来,撤并村小10余所,完成蓥城初中与华蓥中学资源整合以及禄市初中、铜堡初中、高兴镇谭家桥村小危改工程,顺利实施了双河小学扩建工程,城区大班额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全市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大力改善,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学生毕业率、完成率、辍学率、三残儿童入学率均在国家规定的优良指标范围内。
三是普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完成华蓥一中整体搬迁,实现了高中教育城市化目标。加强高中学校管理,择优聘任了12名高中兼职教研员,强化高考备考指导和研究,不断提升高中教育质量,2007年高考再创佳绩,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应届 毕业生柴泽林以658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广安市理科第一名并被北京大学录取。
四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协调,成立了市职业教育中心,统筹职业教育发展,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着力实施天池职业中学扩容和创新技校与贤明技校的合并整合。优化专业设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全市职业教育已从过去分散、重复的20个专业调整为适应市场需求的8个专业。灵活办学方式,通过牵线搭桥,多方协调,目前天池职业中学与广东金凯特电子有限公司、广东中山市诺卫斯光电有限公司,贤明中学与浙江信息工程学院,蓝艺学校与浙江温岭职业中学均实现了联合办学,激发了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升了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积极改善职业中学办学条件,筹资70万元划拨给天池职业中学,用于新校区的校舍改建、设备添置、专业教师聘请;争取到上级专项资金450万元,用于修建职教中心大楼和学生公寓。目前,已完成学生临时宿舍、食堂及其他附属设施改建工作;拟建的职教大楼和学生公寓地勘工作已完成;购置了近70余万元设备;从其他学校调剂教师、工勤人员12名,新聘请了专业课教师5名,原古桥初中校园接纳中职学生就读条件得到了较好改善。千方百计抓好中职春招分流工作。我局成立了职业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翔实的春招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局领导、各股室、各学校的职责和奖惩办法。我们通过网络、电视、墙报等媒体,全方位宣传发展职业教育的法规政策、资助政策、创业就业前景等,转变广大群众观念、使其广泛参与并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努力,截至目前,我市中职春季招生已达800余人,是去年春招数的三倍,完成广安市下达目标任务的80%,暂列广安市第一。目前,我市春招仍在紧锣 密鼓地进行,力争3月底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五是民办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引导和督促广安实验中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目前发展态势非常好,这一年内,招生数几乎翻了一番。指导星星双语幼稚园加强管理,扩大规模,提升质量,积极争创广安市级及省级示范幼儿园。目前,全市公民办学校之间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良好态势基本形成。
(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以 “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德育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因该项工作成效突出,先后迎来了省委书记杜青林、省委常委李登菊的视察。我局也因此获得了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为全市教育系统的“教学质量年”,我们以“提高育人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深入开展以“查课堂、查管理、查纪律”为主要内容的“三查”活动,教学管理不到位、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校长,在全市学校领导干部大会上公开检讨,促进学校认真抓教学过程管理,夯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修订完善学校考核评价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在考核中的权重;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教学六认真”考核量化方案;创新高考备考方式,强化学校备考指导和督促,狠抓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益。通过努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初中毕业高中升学考试成绩排位广安市前列,高考也实 现了新的突破。
3.教育科研成效明显。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经验,扎实开展“全国名师华蓥行”课改研讨活动,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窦桂梅、张齐华、苗玉春到我市讲学献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近两年,先后组织优秀教师和教研员近100人(次)深入高坪小学、庆合初中等10余所学校开展巡回讲学、献课活动。全市共有500余篇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优秀教研文章评选中获奖,有50余个教育科研课题顺利通过了结题鉴定,1项普教科研课题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重点推广的优秀教学成果,1项被列为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我市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校本教研实验基地”,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4.艺体教育进一步强化。近两年来,先后组队参加了四川省第二届艺术人才大赛、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和广安市首届运动会、第九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有100余人次获奖,获奖率居广安市前列。精心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教育艺术节、艺术人才大赛、创新大赛等活动,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督促各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持“两课两操”,提高艺体课和活动类课程教学质量,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兴趣小组活动,延伸课堂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5.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后累计投入资金1720万元,建成信息化网络教室59个,校园网2处,多媒体电教室42个,接通宽带网学校39所,学校微机总量达3130余台,电视机、DVD总量达500余台(套),卫星接收设备60余套,所有成建制中小学和绝大多数村小都拥有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农村学生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四)学校管理绩效明显增强
一是深入开展学校规范管理工作。出台文件,召开“学校管理现场会”,引导各学校积极借鉴外地学校管理经验,开展学校规范化管理试点,带动各学校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水平,打造办学特色。
二是规范学校财务管理。认真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相关工作,积极探索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的新办法和新措施。制定和完善了学校财务管理系列制度,强化管理和监督,促使学校合理开支,勤俭办学,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扎实抓好平安校园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和“警校共育”活动,切实巩固“五清理、三整治”活动成效。强化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深入开展“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主题教育,建立了严密的防范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效防止了安全和卫生责任事故在学校的发生。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扎实做好教育热点、敏感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维护了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五)行风建设成果不断巩固
一是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四川省实施素质教育八条规定》,加强学校依法执教的督促和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二是加强干部党规党纪教育,出台了《华蓥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八条禁令》和《华蓥市教职工行为八不准》,进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的管理行为和教职工的从教行为。三是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争创“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严格执行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学校收费管理,巩固了行风建设成果,推进了依法治教进程。
(六)惠民任务超额完成
去年,我局“教育惠民行动”有4个大项9个子项任务。为确保超 额完成,我们重管理、强措施,严考核。提前并超额完成了教育惠民行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广安市五个区市县中排名第一。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把教育惠民工作当作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最长远、最根本的利益问题,扎实有效地解决好。成立了“教育惠民行动”领导小组,落实了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教育惠民行动的具体工作。二是落实责任,逗硬考核奖惩,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股室和各学校,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质量要求以及奖惩办法,提出任务超额、时间提前、效果优良的总体工作要求;严格检查、督促和情况跟踪,每月召开一次情况分析会,对完成情况差的股室或学校挂牌通报,并将完成实效纳入本年度考核。三是创新思路,整合帮扶资源。要完成2007年我市教育惠民行动,需要资金近1800万元,除上级拨付的资金以外,至少还有近200万元的资金缺口。我们一方面管好用好上级拨付的资金,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另一方面我们主动出击,争取企业和社会成功人士捐助,经过艰难的游说和多次联系,争取到了成都运业有限公司、华蓥市建筑集团公司、广安市贸促会、慈善总会、市个协等多个企业或团体以及建筑商唐瑞福等的资金,资助了14.3万元。四是强化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加强了对内对外的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在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广安日报等各大媒体刊载信息31条,在人民网、华蓥教育网上登发教育惠民行动信息、图片十余条(幅),扩大了我市惠民行动的影响。
(七)争取资金实现历史新高
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发展,确保省政府对我市教育督导评估顺利通过,我局抓住“扩权强县”的契机,在市委、市政府 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制定了争取资金计划,多方出击,奋力争取,克服了重重困难,多渠道争取到各类补助、捐赠和贷款资金共计3059万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中央补助职教中心建设资金30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000万元,省级补助救灾资金30万元,社会各界捐款169万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捐款100万元、上海东方舰队捐款9万元、台湾台塑集团捐款40万元、香港福慧保华公司捐款20万元),襄渝二线建设破坏学校校舍补偿资金560万元。
另外,争取省上认定我市普九债务资金3573.4724万元;争取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我市实施,项目资金400.5万元。这些资金争取到位,为改善我市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我市教育跨越式发展以及缓解地方财政资金压力,加快发展华蓥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教育负债沉重
目前,全市教育教育系统负债7000余万元,其中华蓥中学贷款2400余万元、华蓥一中贷款3000万元、市教育局贷款700万元,双河小学贷款38万元,另有相当部分学校也不同程度负有债务。沉重的负债,再加上部分乡镇挪用、差欠教育经费(共260万元),导致部分学校的正常运转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此,我局将继续加大向上争取资金的力度,管好用好“普九”化债专项资金,逐步减轻学校债务压力。同时,我们建议:一是市委市政府督促有关乡镇制定偿还学校欠债的计划,按“三三四”的比例,分三年还清;二是将原先由乡镇掌握的教育转移支付资金集中到市上统筹使用,利于加快还债进程;三是上级解决的“普九”化债资金,优先用于普通高中还债,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债务压力;四 是督促市交通局所借的150万元教育专项资金归还教育局,以解决职业中学投入问题。
(二)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发展的一些瓶颈逐步突破,特别是今年作为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年”,我市采取的工作措施更实,力度更大,招生难、办学条件差的发展难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在广安五县市区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比较,与发达地区比较,我市职业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有三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是天池职业中学的班子配备不足,目前,该校校点分散,管理难度大,但班子成员较少,部分机构没有设立,有的设立了但没有负责人;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实训设施设备缺口较大;三是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紧缺。目前,天池职中教职工总数仅38人,专业教师只有5人,而按编制标准核算应有52人(723/14),按规定专业教师应占三分之二;预计今年秋季该校学生人数将突破1000人,届时,教职工总数至少需要70余人。
为此,我们千方百计调配教职工,多方筹措资金,购置实训设备,确保天池职中正常的教学不受大的影响。同时,我们建议:一是加快选配天池职中班子,设齐机构,配强配齐成员;二是借鉴周边县区经验,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由市财政补助一定资金,用于设备购置;三是鉴于职业学校办学的特点和天池职中校点分散的实际,适当提高该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再则,灵活专业教师选聘办法,加快引进专业理论课特别是实训教师。
(三)办学基础条件有待完善
在义务教育方面:一是农村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基础的条件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城区现有教育资源依然较 紧,随着城区面积的快速扩张和住宅小区的不断开发,大量人口入住城区,但城区面积扩大未同步规划和实施学校的新建或扩建,我们预测,两年后的大班额问题将更加突出。
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一是沉重债务等原因,导致办学条件不够完善;二是提高教师待遇的要求与一些财务政策有抵触,导致教师队伍积极性下降甚至外流。
为此,我们实施了新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尽可能加大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等办法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建议:一是市政府设立农村边远学校教师专项补贴,同时,提高边远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热情,稳定教师队伍;二是妥善规划航空希望小学,预留扩建用地,加快扩建双河二小(该校后有一块已统征的7亩土地,建议尽快划拨给该校),使城区学校分布合理,规模适宜;三是适当补助资金给高中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四是有关部门对高中教师的补助发放给予支持和理解,以调动积极性;五是参照岳池等县的做法,由市财政统一解决教师进修校、实验幼儿园在职教师每人每月150元的津贴问题。
(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困难大
一是从1995年以来,教育系统聘用了1000余人次的临时代课人员,经逐步清退,现在仍还有54名。在清退过程中,代课教师纷纷提出要解决养老保险、失业补偿金和辞退补偿金,尽管教育局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但是稳控难度非常大,有10余名代课人员经常在上访。如果要解决,需要资金近370万元,教育局根本没有这个财力,再则政策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定不明晰,周边县区也没有解决。二是华蓥中学校内未拆迁户杨学碧,为拆迁问题多次上诉和上访,提出的解决方案因资金数额大、涉及部门多,教育局和学校解决难度非常大。
三是有的学生出现意外事故,学校即使没有任何责任,但社会和家长不理解,找学校无理取闹的事时有发生。
对此,教育局和学校多方做好解释和稳控工作,避免事态的扩大,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建议:一是市政府牵头,就学校临时代课人员要求解决补偿的问题反复论证和研究,提出解决具体方案;二是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教育局等部门在市政府的统筹下,积极稳妥合理地解决杨学碧拆迁问题;三是大力宣传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转变群众观念,依法依规解决学生意外伤害问题,同时,乡镇及有关部门在主持类似事件中,不要只是息事宁人,让学校担负不该担负的责任,形成恶性循环;四是乡镇及有关部门要配合教育局和学校做好以上三类人员的稳控工作。
四、下步工作思考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作为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市教育工作,以“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紧紧围绕“优化作风、提升质量”两大主题,突出“队伍建设、均衡发展、普职协调”三个重点,狠抓“学校管理、素质教育、条件改善、特色打造”四项工作,实现教育发展新突破,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近两年,尤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竭力抓好队伍建设
以优化作风、提高素质和稳定教师队伍为重点,大力加强干部 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校园为契机,继续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和师德教育,创新活动载体,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实施新一轮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学校领导干部选拔、管理、考核机制,优化学校班子结构,努力提升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工作艺术及廉洁自律意识。以“严师德、肃师风、树形象”为重点,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继续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与岗位聘任的统一,基本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教师任用新机制,盘活教育人力资源。全面启动教师三年培训规划,扎实开展以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新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培训为重点的师训工程,试行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达标考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深化“名师”、“骨干教师”工程,继续坚持评选名牌教师、骨干教师制度,进一步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全市教师素质的提高。建立健全教师支教服务制度,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努力做好教师教师队伍特别是高中教师的稳定工作,有效减少优秀教师外流现象。
(二)大力提高教育质量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以打造德育特色学校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为重点,广泛开展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和素质拓展计划等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创新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思路,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成效,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完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深入开展以“查课堂、查纪律、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督查活动,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效。进一步发挥教育教学研究在提高育人质量方面的突出作用,切实提高现代 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效益,加强薄弱学校的指导和帮扶,整体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实现在广安市“保二争一”的目标。转移普通高中工作重心,由“改善条件,扩大规模”转向“强化管理,提升质量”,进一步提高普高的办学水平,扎实做好留住高中优秀生源的工作,强化教学指导,深化高考备考研究,进一步提高高考质量,实现争取高考本科特别是重点本科上线率逐年增长。进一步加强艺体教育,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举办迎奥运阳光体育运动周等全市性艺体竞赛活动和大课间操等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以此为突破口,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三)尽力改善办学条件
深入研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扩权强县的新政策,充分利用有利政策,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大力拓展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加快化解“普九”债务进程,今年要做好“杜家坪航空希望小学”建设,完成华龙小学、阳和小学等五所学校校舍改造和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办学条件上的差距。争取建设特殊教育中心,基本普及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进一步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布局调整,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创建“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打下坚实基础。
(四)全力发展职业教育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调整古桥初中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年内完成学生公寓和职教中心大楼修建,努力将其打造为年招生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龙头职业学校;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加强宣传,更新家长和学生就学观念,扩大招生规模,努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大力添置实训设施设备,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职业学校管理和教师 队伍建设,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专业设置,打造特色专业,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行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办学模式,大力提高办学质量,实现照得进、留得住、学得到、就业畅的目标。
(五)着力打造办学特色
引导学校深入分析校情,找准突破口,开展各类示范学校创建,以此带动学校全面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打造办学特色。今年,争取成功创建市级“规范管理示范校”5所,“体育传统项目示范校”广安市级2所、省级1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安市级1所、省级1所,示范家长学校广安市级2所、省级1所。全市教育系统积极争创“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形成我市教育的品牌效应。
(六)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以“平安校园”创建为载体,扎实抓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以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抓好防邪反邪教育,切实加强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扎实做好教育热点、敏感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确保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以强化治理为手段,巩固行风建设成果,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篇:2010年华蓥市课改工作总结
整体规划
狠抓落实
着力推进课程改革
──华蓥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华蓥市地处四川省东部,华蓥山中段西麓,幅员面积470平方公里,辖9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6万;全市共有中小学校点132 所。2004年秋季,我市按照广安市的统一部署,开始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6年来,我们狠抓规划与落实,课改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四动”策略,促课改顺利推进
(一)行政催动,加强领导管理
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华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课改纳入了华蓥市社会事业“十五”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华蓥市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局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并于2004年7月召开了全市课改动员大会,提出了我市课改的总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成长)和战略步骤(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评价改革为驱动力)。各学校也相应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了“校本教研基地校”、“课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激励学校和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局长唐云棕高度重视,身先士卒,到各学校做课改宣传达30多场,在全市校长、中层领导、学科教师课改培训中做专题讲座达20余场,并带领局机关干部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开展了以“查课堂、查纪律、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三查”活动,加强了对课程改革的督促检查。
(二)培训拉动,强化专业引领
在课改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改教材容易,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难。没有一支具有新的理念、素质相对较高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课程改革就难以有实质性的推进,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无法达到。因此,我市把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及教师的素质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全员培训工程”和“教师专业提升行动计划”,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全市的师训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和部署。计划每3年,通过自上而下的综合培训和自下而上的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轮训。具体的做法是:
1、抓校长培训
校长是课程改革的直接推动者。校长的理念不更新,学校的管理就会滞后,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就难以实施。对校长的培训,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集中办班”的统一培训。利用寒暑假分期分批对校长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后统一考试。2006年暑假,组织全市32名中小学校长到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了为期10天的“第四十七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学习培训。2009年、2010年,教育局开办了两期“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校长培训班”。今年上年,我市派出了相当部分校长到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教育比较发达、课改比较成功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2)“展示风采”的互助培训。我们通过在华蓥教育网上开设“校长谈课改”栏目,举办“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广泛征集校长的课改论文在《华蓥教研》上发表,让校长们展示风采,相互交流,提高自我,充实自我。(3)“深入一线”的实践培训。我市先后出台了《校长兼课制度》《校长听评课制度》《校长参与校本教研制度》等一系列 2
管理制度,让校长深入课改一线,了解课改,研究课改,推动课改,使之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专业引领者。
实践证明,上述培训形式,不仅提高了校长的理论水平,也使校长的课改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推动课改的能力大大提高。
2、抓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我市“全员培训工程”的主体。我们坚持“上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的原则,使我市的课程改革走上了高效率、集约化的道路。
(1)名师引领
2007年 3月24日至25日,我们邀请到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窦桂梅、张齐华、苗玉春莅临我市讲学、献课,举办了“全国名师华蓥行”小学语数课改研讨活动。全市1500余名教师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在08年组织的“华蓥市教师专业提升行动计划”市级培训中,先后邀请了全国课程改革专家周光旋、张建和全国教赛一等奖获得者杨露伊作了专题讲座和上了示范课。在“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培训中,局长唐云棕、教研室主任赵新华亲自授课,对课改理念进行了深刻解读。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育艺术、丰厚的文化蕴涵、执著的人生追求,既给教师以感性体验和专业引领,又给教师以精神激励,让教师增长了见识,明确了课改方向,对推动我市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送教下乡
为了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2009年我市组建了“课改宣讲团”和“课改攻关小组”,对全市教师进行课改理论辅导 3
和真实课堂教学展示。近几年,教研室组织“课改宣讲团”成员和“课改攻关小组”成员深入农村学校,每年办讲座30余场,献课100余节,双河小学的杨华、张群兰,华蓥中学的张娟,华龙初中的赵燕等骨干教师仅今年到农村学校献课每人就达10 余节。同时,我们还启动了农村教师带课进城活动,教师间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课已达200多节。送课下乡,带课进城,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教师的快速成长和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缩小了城乡教师间的差距。
(3)片区联教
根据校点分散、同学科教师少、不便于开展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建立了片区联教的教研活动机制。各组通过开展“课改沙龙、专题讲座、案例探讨、课堂教学竞赛、集体备课、示范课观摩、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形成了“教师问题校际研究,校际成果教师共享”的研究氛围,整合了片区的教育资源,扩大了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促进了校际间的课改交流,推动了区域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
(4)教学反思
教学重在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把教学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作为教师内化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优秀教育反思评选活动的通知》和《优秀教育反思录评选细则》,组织了“如何开展教育反思”的二级培训(教研室对教学教研业务领导培训,业务领导对教师培训),要求各校要特别重视对教师自我反思的引导与调控,教育局和学校组织了“优秀教育反思评选”、反思交流会等活动。同时,我们通过华蓥教育网和《华蓥教研》,将教师优秀的教育反思文章进 4
行广泛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三)课题牵动,注入课改活力
为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解决广大教师理论储备不足和缺乏具体操作技术的问题,我们立足课堂,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开展了《“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9年7月,该课题列为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也开展了37个子课题的研究。目前,该课题正在按计划有序地开展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学科攻关组通过研究,在“自学互帮导学法”三阶段八环节的基础上具体生化出了“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导向式”、“互动—合作”、“情境—互动”、“主体参与”等诸多教学模式。这样,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将实践和研究这“两张皮”合二为一,互相促进,达成双赢。
同时,学校还把校本课题研究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切入点。2004年至今,我市共有186个课题在各级立项,现有85个课题通过了结题鉴定。全市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一校多课题的可喜局面。通过校本课题的研究,解决了课程改革中的许多难题。如双河二小课题组编写的《小学生安全教育娃娃乐》(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华蓥中学编写的《锦绣华蓥》(介绍华蓥的自然和人文),三圣小学编写的《农村小学生普通话训练教程》„„这些校本教材,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天池小学的《与年轻教师同台上课艺术的研究》、高兴小学的《提高教师教育案例研究能力的研究》为学校的师训工作探索出了有效的路子;双河三小的《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双河四中的《进城务工子女良好学习态度培养研究》、庆华初中的《三自德育》为新时期学生 5
德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评价促动,确保课改航向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对教师的评价中,要注重德、能、勤、绩多方位,采取教师自评、同行互评、领导点评、学生参评、家长及社区的开放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教师的教学“六认真”的检查考核中,务必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作到3个“结合”、3个“关注”,即: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关注教师的实践创新;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关注教师的工作状态;学科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关注教师的实际贡献。另外,教研室加强了考试的研究,对考试的组织形式、试题命制、成绩统计各方面进行改革,确保考试为课改导航。对学生的评价,采取等级制,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中,实行《成长记录袋》制度,重点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情况。
二、春风化雨,课改成效凸显
(一)课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广大教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课堂环境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角色正在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学生角色正在从知识的接收者向科学的探索者、知识的组织者转变,学习方式正在从被动、接受、封闭的学习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转变,信息传递正在从单向交流向多向立体交流转变,训练方式正在从以单项性的机械练习为主向以综合性的整体训练为主转变,评价方式正在从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向多元的过程性评价转变,相当部分教师每节课的讲课时间控制在了20分钟以内,学生活动的时间明显增加„„教师的教学
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充满人文关怀的新型课堂已经初步形成。如双河小学的生命课堂、华龙初中的“五步循环管理模式”、高兴小学的“五为教育”特色鲜明,深得上级领导的赞誉和社会、家长的好评。目前,全市教师的课堂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华龙初中、庆合初中、双河小学、双河三小、天池小学、永兴初中等课改工作做得较好的学校75%的教师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变化,全市已有55%以上的课堂基本符合系课程改革的理念。
(二)学生素质得到了提高
“自学互帮导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面更广,参与机会更多,探究意识更强,学习积极性得以极大调动。在这种参与互动中,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渐进区,交流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多,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每个同学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自信心得以成功保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彼此团结、彼此信任,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成各自的任务,合作意识得以明显增强。目前,已有相当部分班级的学生基本掌握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技能。溪口小学胡玥、双河三小郭静、华龙初中赵燕等教师所教学科,学生基本上能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进行独立自学和合作学习,学习效果很好。
(三)教师专业化成长加速
2009年6月,我市双河小学教师张群兰参加广安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在“自学互帮导学法”理念的指导下,她执教的《图形的旋转》荣获全省一等奖。2009年,全市教师发表的“自学互帮导学法”相关论文100余篇,在小学语文、数学、科学以及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形成了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如华蓥中学普遍推行的学案制、高兴初中胡敏林老师的“自主——合作型阅读教学模式”、天池小学杨民生的“情景——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华蓥一中孙朝金的“互动叙事型”课堂教学模式等等。一大批优秀教师也脱颖而出。
(四)课改成果倍受关注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12所学校被命名为“华蓥市校本教研基地校”,6所学校被命名为“广安市教育科研基地校”,12所学校评为了“课程改革先进集体”,82名教师评为了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我市也被省教厅命名为“校本教研实验基地”,课改经验在广安市及省课改总结会上交流,并刊登在《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杂志上。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市的课改项目《“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了华蓥市乃至广安市的特色工作,省委领导给予了高度赞誉,《四川日报》、《教育导报》、《广安日报》、广安电视台、华蓥电视台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人民网也刊载了该课题研究活动的新闻图片。阶段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首届教育发展与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反思问题,课改任重道远
(一)部分教师的课改热情有下降趋势
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这次课改持观望、怀疑态度,没有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课改积极性保护不够,导致一些教师缺乏持续课改的动力。
(二)部分教师教学行为出现偏差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认识不深刻,导致教学行为发生了偏差。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教师必须要潜下心来研究才行。但一些教师不善于学习和思考,坐等现成的“神丹妙药”,于是就出现了既不像传统课堂,又不像新课程的课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找不到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动不起来,教学低效。
(三)评价机制相对滞后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对学生及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虽有一定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体系,成为了影响课改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瓶颈。
(四)发展不够平衡
一是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城区的课改工作优于偏远学校,中心校的教师优于村小教师。二是不同学段发展不平衡。小学的课改工作优于初中。三是公开课和常态课两张皮。部分教师上公开课时新课程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仍是走老路。
四、再添措施,开创课改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
课改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对于这样一次涉及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大事,学校要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以重视。一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职能,完善《学习制度》、《研究制度》、《分析总结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二要科学管理,领导深入课堂,增加随堂听课的频率,加强过程管理,落实“六认真”检查,逗 9
硬教师考核。三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要加强校本培训,认真组织教师解读新课程标准,认真领会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不但让教师要懂得课改理念,更要掌握课改技能。
(二)深化研究,注重实效
1、丰富研究形式。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研究课、课堂教学竞赛案例研究等活动,实施同伴互助。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各学校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针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力争通过研究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2、拓展研究领域。“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要加强该课题的理论研究,以指导学校和广大教师的教改实践,同时,要加强教改评价的研究,为教育局考核学校,学校考评教师提供必要的参考。各子课题组要抓紧时间开展研究工作,学校班子要重点研究学校推进“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机制,确保该项工作顺利高效,广大教师重点研究本学科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具体操作技术,研究学生,让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能够动起来。
在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要加强“自学互帮导学法”德育研究,推动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以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和德育工作改革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逗硬考核,科学评价
1、教育局要制定适应课改新形势的对学校的考核评价办法,要拟定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要研究制定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量标。各学校要根据教育局总体要求,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评价机制。
2、学校要组建考核小组,实行推门听课并量化打分,学校每位领导每学年深入课堂听课不得少于80节。对教师的考核要做到公平公正。
3、教育股、教研室、督导室要加强对学校教改工作的督查和指导,要经常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对学校的考核要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确保考核的科学性。
“驽马自知征途远,不需扬鞭已奋蹄”。6年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我市的课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依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以满腔的热情,坚持不懈的努力将课程改革这一伟大事业推上新的台阶,让课改的种子在我市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第三篇:教育工作汇报
教育工作汇报
教育工作的汇报
(XX年10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在这硕果累累、充满希望的时节,省里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亲临我镇指导教育工作,这是我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谨代表王兰镇党委、人民政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多给我镇传经送宝,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我镇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基本情况
xxx镇总面积86.06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现我镇有中学2所,在校生902
人;小学5所,在校生2060
人;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943人;成人学校1所。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223
人。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战略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本着以“地区发展,教育先行”为宗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面协调,均衡发展,重在基础”的办学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发扬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精神,有步骤有计划推进教育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积极履行政府对教育的职责,加快教育强镇的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标准。学前三年入园率95.7%;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7.8%、97.68%。二是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全镇新建小学三所,均为高标准教学楼;改建幼儿园三所,现已达到省二类园标准。各校教学附属设施和仪器设备完善。三是中小学师资水平明显提高。小学专任教师共108人,本科以上学历15人,专科学历45人,学历达标率100%;初中专任教师92人,本科以上学历55人,专科以上学历34人,学历合格率为96.8%;教师进修率为40.3%,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率为100%。四是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镇中小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课改工作已走在全区前列,xxx中学、毕武庄中学、毕武庄小学均多次承办区片教研活动并承担区级课题研究,涌现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8名。在XX年星级学校评比中,王一小学获8星级学校称号,王二中心园等学校获得7星级学校称号。全镇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在我镇各系统行风评议中,教育系统连续4年名列全镇第一。下面将我镇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责任意识,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提高认识,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优先发展的主攻方向。镇党委、政府始终站在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强化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后劲、抓可持续发展,也是抓“第一要务”的意识,把加强教育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强化责任,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一是成立了以主管镇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领导和副职干部为成员的教育管理领导小组,统领全镇的教育发展工作,做到全面部署工作,层层分解任务。二是建立有效监控机制,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听取,严格开展对教育工作的相关检查,保证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把教育发展水平纳入领导干部工作目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镇政府制定了《xxx镇中小学教师评价方案》和《xxx镇学校评价方案》,同时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每年教师节我镇支出教师奖励资金5万元,对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克服资金困难,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完善和提高
我镇人口多,底子薄,政府资金紧张,财力有限,但对教育的责任不容我们懈怠。XX年投入193万元新建岔道口小学教学楼。同年,镇政府投资10余万元完成毕武庄幼儿园的取暖设施改造和xxx中学的变压器改造增容;投资30余万元为全镇中小学添置音体美劳卫器材;XX年筹资10余万元完成了岔道口小学的附属设施建设;筹资17万元为王一小学更换了全新的铝合金门窗;投资近10万元为将军庄小学新建取暖设施,全面实施了“暖手工程”;投资15万元更新了横沽小学和王一小学的计算机教室。近几年共计投资60余万元对我镇中小学、幼儿园实施了校园硬化、绿化、美化。此外,每年镇政府都要投入资金10余万元为幼儿园和学前班采购冬季烤火煤。在镇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积极谋划准备撤并现有2所中学,投资新建高标准的xxx中学,使我镇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更为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为我镇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全镇各类教育实现协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1、基础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全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巩固率,初中巩固率、毕业生升学率全部达标。新的时期,我们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校大兴校本教研之风,课改工作蓬勃开展。近年来我镇两所中学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圆满完成一中分配指标,学生入段分数居区级中上游水平,XX年共有
名学生升入丰南一中,地方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学校体育、艺术、大语文活动方面开展得有声有色,有了长足的发展,xxx中学的男篮女篮和阳光体育活动、横沽小学大语文教育和葫芦丝文化和两园建设(示范园和实践园:竹篱笆、大理石路、造型各异的植物果实装饰)、王一小学的霸王鞭和英语活动室、毕武庄小学的“诵读工程”已结出的丰硕的果实,在全区的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2、成人教育工作贴近经济办学,成效显著。成人学校坚持以“引进、试验、培训、推广”为原则的办学模式,实现了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宗旨。以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为目的的“阳光工程”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学前教育积极在“普三”上做,充分利用小学布局调整后的校舍改建大力发展学前三年教育,3-5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我们在抓好幼儿园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加强园内设备设施建设、墙壁文化建设和环境布置,现我镇3所幼儿园以全部升入省级二类园,我镇将继续加大投入,力争今年毕武庄幼儿园升入省级一类园。
四、深入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坚持依法治校、法制办学,使学校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建立健全各级工会组织和教代会组织,依法管理和监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全体教师成为了学校的主人,教代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的工作、特别是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和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均由学校教代会进行讨论解决。今年4月9日,中心校成功组织召开了九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并接受了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全区各中心校工会领导的观摩,为全区的工会工作和依法治校工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了确保学校安全不出问题,我镇成立了以
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中小学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层层签订责任状。中心校与各中小学、幼儿园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全镇中小学都完善了安全制度、检查制度、汇报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档案,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坚持做到安全工作“细抓、实抓、严抓、常抓”八个字,严格落实层层目标责任制和学校安全工作制度,确保学校处处安全有人管。要求各校配备必要的安全器材,不断检查,及时更换,每周对整个校园进行一次以上的彻底检查,并上报检查情况,发现安全隐患,限时整改,不留死角。充分利用集会、板报、广播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教育,并定期进行安全逃生演练。此外,加强学生预防接种工作,使学生安全、健康、防患于未然,开学初,我镇适龄接种儿童3683人,接种人数
人,接种率达98.1%。营造一个“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氛围。XX年,镇政府投入资金3万元在临路学校路口安装了6盏太阳能信号灯。XX年9月,各中小学开展了“卫生达标创星工作”,加强食堂、厨房、厕所、卫生室的管理。王一小学的沼气厕所修建、横沽小学的高标准的食堂的新建、毕武庄幼儿园卫生室设施的规范,都达到了高标准,为学校的安全工作提供了保障。总之,一年来,安全工作成绩显著,全镇各校未出现一例重大的安全事故。
回顾过去,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教育局的大力协助下,我镇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1、城区学校年年选调教师,我镇每年都有素质好的老师调出,导致我镇教师两极分化。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大龄教师,力不从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2、由于受地方区域特点、经济状况等诸多方面的的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合拍。
3、资金不足带来的困难,制约影响学校的发展。
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增强教师的自身素质,使学生都能适应新课标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向课堂要质量。
2、继续完善评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心,共谋王兰教育的发展。
3、取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争取外来资金,改建校舍,对一些教学点进行布局再次调整。增添硬件设施,改善力学条件。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统揽我们的工作全局,解放思想、科学谋划,使我镇教育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第四篇:教育工作汇报
教育工作汇报万代基业,教育为本;富民强市,教育先行,教育工作汇报。近几年来,教育工作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强市战略的正确指引下,经过无数教育人的艰辛努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创出了全新的工作局面。
一、回首过去,我们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而自豪
1、教育观念实现大跨越。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先导。近几年来,我市教育最大的变化是教育观念的变化,发展思想上紧扣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牢固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发展的方向感十分明确。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干大事,争贡献,比成绩成为教育人的使命、责任和担当。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最强劲动力,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家谈”活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教育行为规范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塑造了教师群体的良好形象。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最根本的追求目标,一手抓合格学校建设,一手抓品牌学校建设,以品牌学校建设为重点。形成了“整合二三,打造小学教育品牌;新建德雅,打造初中教育品牌;瘦身提质,打造高中教育品牌”的发展思路,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多更新教育需求。把教育质量作为最响亮的话题,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集中精力抓教育质量。一手抓全面质量的提升,一手抓文化素质的提高,以文化素质的提高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不断完善监测体系,努力实现科学提质。把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抓手,一手抓教育投入,一手抓用人机制的改革。以用人机制的改革为重点。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教育投入实现大跨越。从2008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紧锣密鼓,市委、政府已累计投入资金2911万元用以保证合格学校建设。10所学校已顺利通过评估验收。今年市委、市政府计划再投入1200万元完成3所合格化学校建设。平均每所学校投入在300万元以上,是继“普九”之后,全常德学校建设资金投入最多、学校面貌变化最大的县市,从全常德办学条件最差一跃而成为全市领先。校安工程顺利推进。纳入中央2009年第三批扩内需项目共11个,建设总投资1090万元,建筑总面积10899平方米。德雅中学建设圆满完成。累计投入1.2亿元。职业教育2007年至2009年,总共投资1553万元,用于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建设和实验实习设备添置。教育的巨额投入,展示的是市委、政府重教兴教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体现的是市委、政府打造教育强市的胆魄与气度。通过合格学校创建、校安工程建设和品牌学校打造,我市各级各类学校软硬件环境、条件、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校貌越来越美,设施设备越来越优,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学习生活越来越好。校际差距越来越小,有力促进了我市教育均衡发展和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办学条件的大跨越。
3、教育质量实现大跨越。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大幅提升,2007年至2010年,初中毕业考试成绩四年跨越四大步,合格率从2007年的37.6%提高到2010年的74.6%,在常德市15个单位中排在第五名,提前实现进入常德市第一方阵的目标。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2008年一、二本上线人数167人,上线率9.6%;2009年一、二本上线人数184人,上线率12.9%,较上年增长3.3%;今年,一、二本上线人数328人,上线率27.5%,较上年增长14.6%。特别是市一中一、二本上线率达40%,高出全省11%。庞人铭同学以688分、全省第22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2010年,市一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达95%以上,较去年增长16%。职教集团2010年高考重本5人,二本10人,高职专科71人,高考升学率达98%,就业安置呈现良好态势。中小学科技成果、艺术成绩、学科竞赛成绩突出,49人获国家级奖励,13人获省级奖励,多人获常德市级奖励。
4、教育品牌实现大跨越。德雅中学已于今年下学期建成开学。它是我市学校建设史上动员领导力量最多、一次性建设投入最大、部门参与思想最统一、人民群众关注度最高的民生工程。何书记、尹市长殚精竭虑,倾注心血。何书记先后十多次深入教育实地调研、座谈;尹市长也多次亲临学校,排忧解难,解决建设资金瓶颈。党政主要领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常委议教及各类协调会议16次,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力度之强、意志之坚,前所未有。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全体同仁,特别是贺修双主席、余永贵主任、王兴钊部长、熊斌书记,以学校建设、发展为己任,一年多的时间,建设组、机制组、宣传组三组联动,分工负责,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学校按时间节点顺利开学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9年7月6日选址新建到全部完成科教楼、教学楼、食堂、办公楼等主体工程,仅用300多天时间,创造了我市学校建设史上的津市速度。2010年8月3日,《津市市人民政府与长沙雅礼中学共建德雅中学的协议》签署,其政府主办、民营机制、联合办学、共创品牌的办学构想;津市市政府、长沙雅礼中学、益阳高平教育集团三方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办学的全新机制;依托名校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战略,是对义务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创新和大胆实践,工作汇报《教育工作汇报》。各部门为德雅中学的建设提供了最优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最优质的环境,最无私的支持,是部门单位配合的经典范例,是群策群力的成功版本。回首过去的几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主要体现在:一是得益于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每一步,无不体现了市委、政府的关怀和领导,聚合了部门、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凝聚了全市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二是得益于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的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三是得益于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创新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坚定不移解放思想,紧紧依靠教育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破解体制机制束缚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四是得益于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既是长远大计,更是当务之急。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谋划教育改革,真正把教育发展的重点和学校工作的重心放到提高质量上来。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代表全市二千多教职工、二万多学生,对我市教育发展过程中倾心尽力的各位领导,对密切配合、无私支持的各部门单位,对充分理解、高度信任的全市人民表达深深的谢意!
二、展望未来,我们为教育发展的美好愿景而奋发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思想决定一切。“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从机遇来说,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作为民生之本、强国之基,市委、政府对办好教育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做出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二是随着国家和省、市、县经济实力和财力不断壮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将会越来越大,将为我市教育发展给予强有力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三是经过建国60年的发展,我市教育事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四是人民群众对教育非常关心和重视,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和不竭动力。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城乡、区域、各类教育和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均衡化发展任重道远;二是“两基”成果巩固和津市一中高中教育发展面临极大挑战;三是职业教育的整体实力不强,基础能力建设滞后,缺乏竞争力,办学难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四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教育资源仍然不足,学前教育总体上比较薄弱;五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现代管理有待突破,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坚定发展信心,科学分析局势,冷静面对挑战,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自我加压,努力拼搏,开创我市教育事业的崭新局面。
1、以学前教育为主攻,突破薄弱点。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第一阶段,终生教育的起始阶段。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是各级政府发展教育、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重要战略部署纳入到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之中,近日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作出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战略部署。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是:三年之内,基本形成以公办园为主体、以示范园为主导、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基础、以火花幼儿园为龙头的公、民办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新格局。率先成为全省学前三年教育先进县市区,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2、以品牌建设为主导,找准兴奋点。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强化学校特色建设,打造品牌,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我市教育培育不同类型品牌学校,对津市的教育发展,必将起到一校促一段,以一校带一片的效应,从而拉动全市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今后几年,我市品牌学校建设战略的主要思路是:在学前教育阶段,抓好火花幼儿园的建设,使之成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形成学前教育品牌。在小学教育阶段,抓好市二小设施设备现代化改造,培育小学教育品牌。使二小成为“管理一流有品位;师资一流有品格;质量一流有品牌;设施一流有品质”的全省知名小学。在初中教育阶段,全面植入雅礼文化,全面学习雅礼管理,全面共享雅礼资源,全面开展师生交流,打造德雅初中教育品牌。高中教育阶段主要是巩固提升津市一中,走内涵式发展、“瘦身提质”之路,每年招生人数控制在初中毕业生的25%以内。使之成为高中教育品牌。职业教育主要培育津市职业中专,联系津市企业,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使之成为职业教育品牌。
3、以内涵发展为主题,抓住关键点。今后几年,我市教育发展的主题和目标是:追求教育的本质属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从重规模和量的扩张到重效益和质的提升的转变,向着以质量优异、队伍优化、管理优良、校园优美、装备优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现代化不断前进,教育综合实力、整体办学水平进入常德市第一方阵。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化学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学校管理关键在校长、重点在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不断提升校长的履职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二是推进几项重点工程。德雅中学要全面植入雅礼文化,成为我市教育对外交流的窗口,我市文化名城建设中最炫目的一张名片;津市一中迎接省级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验收;职教集团迎接省级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和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验收,申报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三是突出办学特色,全面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把文化立校作为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全面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做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全面提升教育品位。着力增强区域教育实力和学校竞争实力。
4、以提升质量为主线,把握核心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永恒追求,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建设教育强市,必须牢牢树立质量意识,把质量的话题作为教育最响亮的话题,把质量的标杆作为一切工作的标杆,把质量的提升作为教育领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抓住质量评价主杠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办法》,用均量值、曲线图、柱状图等方法动态直观反映各校质量状况,科学进行监测评价。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大力开展教学视导活动。组织教学业务管理人员深入课堂,研究制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建立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包干到校的经费管理模式,教学质量与教师利益紧密挂钩,激励教师责任心与创造力。实施“四名工程”,评选“十佳百优”,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坚持“逢进必考”,从本科院校引进和公开招聘优秀毕业生。冻结农村教师向城区的流动,安排城区青年教师下乡支教,招聘、引进教师原则上优先补员到农村学校任教。教育强则人才强,人才强则津市强。我们相信,有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有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市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科学跨越,昂首阔步迈进常德市先进行列!
第五篇:教育工作汇报
街道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这春暖花开、充满希望的时节,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临我街指导教育工作,在此,我谨代表街道工委、办事处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
我街辖区范围内有国庆小学、伍家岭小学、浏阳河小学3所学校,共有6-12周岁在校学生 名,在职教师 人,教学班 个,适龄儿童入学率 %,辍学率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近年来,伍家岭街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教育强街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为实现伍家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现将近年来我街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机制有保障
抓好教育工作,责任在于政府,关键在于领导。为此,我们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相关机制。一是成立专项领导机构。街道工委、办事处把发展教育事业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各社区主任为成员的创建教育强街领导小组,负责教育工作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具体指导。街道领导班子每年都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扶持教育发展,对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及时召开工作调度会、现场协调会等进行研究解决。书记、主任每年都要对教育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听取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1
报告。二是完善教育管理制度。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伍家岭街道教育强街工作规划》、《伍家岭街道教育强街工作实施方案》、《伍家岭街道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伍家岭街道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实施方案》、《伍家岭街道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伍家岭街道法制副校长选聘及管理办法》等加快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党政办、综治办、城管办等部门以及各学校所在社区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并细化了各项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同时,不断完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健全各类档案资料台账,落实目标责任制。
二、加大投入,经费有增长
街道认真落实关于教育事业经费的各项规定,建立稳定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通过“三个优先”确保教育经费稳步增长,即年初优先安排教育经费;拨款优先兑现教育经费;年终结余优先追加教育经费。2007年、2008年、2009年,街道财政分别投入教育经费 元、元、元,用于校园周边环境的提质、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及青少年主题活动的开展。在确保财政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同时,还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采取“四个一点”的方法(即向上求援,多争取支持一点;搞好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多捐一点;勤俭办事,精打细算,多省出一点;压缩其他开支,加大倾斜力度,多挤一点),近三年来,共筹措资金 万余元用于在每年教师节、儿童节及春节,组织对优秀教师和家庭困难学生进行慰问。
三、加强管理,措施有力度
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确保了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积极为教育办实事。街道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从2004年开始推行机关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帮助解决实际问
题。对于教育工作在经费投入、校舍改造、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街道领导多次出面,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为教育排忧解难办实事。2009年底,国庆小学校门前道路需翻建改造,街道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听取工作汇报,制定改造方案,从工程设计、配套资金等方面解决工程难题,疏通各方关系,使翻建改造工程顺利完工。2009年9月和11月,辖区内金色梯田幼儿园和国庆小学分别发现疑似手足口病和甲流病例,街道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区疾控中心,并联系辖区同济医院,上门为两家单位消毒检查,在校门口设立围挡和安全警示带,抽调机关干部和巡防队员进行24小时值班监控。同时,与社区一道,做好了家长及居民的思想工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二是切实落实控流保学责任。严格落实全国“两基”文件精神,切实加大控流保学措施力度。对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贫困学生进行了全面摸底清查,建立了详细台账。加大《义务教育法》等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与学校、社区层层签署《控流保学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确保了全街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认真做好了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工作,确保贫困学生人人入学。三是全力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大执法检查、综合整治力度,不断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近三年来,已勒令搬迁距离校园不足200米的网吧3家,查处非法和违规经营的“三室二厅” 家,收缴苹果机 台。有效维持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实施“畅通工程”,在学校主要进出路口开辟绿色通道,树警示牌 块、划斑马线 条、安减速带 条。同时,拆除校园周边违章建筑 处,有力保障了学校师生的安全出行。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对辖区学校食堂、周边饮食店、小
卖部等进行了拉网式清查,责令 家未达标商铺停业整顿。同时,街道高度重视依法治教工作,四、加大创新,活动有特色
街道认真落实“教育强街”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使全街教育事业焕发了勃勃生机。一是积极推进依法治教。开展依法治教是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街道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了依法治教工作。所有辖区学校均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配齐了法制副校长,聘请了校外法制辅导员,建立了法制教育联系点。深入开展了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为重点的法律知识学习,经常性开展送法制、送安全进校园活动,邀请辖区派出所、铁路公安、高等院校等专业人士,给师生上法制安全教育课,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学法、守法、懂法、用法意识。三年来,街道、社区与学校共同举办法制教育大会 次,参与人数达 余人次,覆盖率 %。建立健全了辖区孤儿、病残儿童、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等台账,成立了 个“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权站,在辖区青少年中广泛宣传预防犯罪和保护权益。二是不断加强素质教育。以德育创新为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形成了“社会引导、街道领导、社区指导”的工作格局。2005年,陈家湖社区在全国首创面向未成年人开放的“绿色网吧”,积极引导和指导少年儿童健康上网。到2009年底,街道已有7个社区设立了“绿色网吧”,定期邀请中南大学、长沙大学等高校志愿者为孩子们传授计算机知识,开展网络游戏竞赛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组织社区中小学生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参加文明创
建、社区护绿、树木认养、清除小广告、清理楼道及义务巡逻等活动,在青少年中形成讲道德、除陋习、树新风、做文明青少年的新风尚。在文明创建过程中,积极与学校联系,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通过少年儿童影响家长,达到全家共同参与的效果。其中陡岭社区的“红领巾小喇叭”,已成为全街文明创建一支极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宣传队伍,是社区青少年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的一块品牌。广泛开展体育竞赛、文娱演出及文化教育等活动,丰富辖区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2008年,街道和社区自筹资金,在全街8个社区全部建成社区图书室,共拥有图书10000余册,其中青少年读物7000余册。目前各社区图书室平均每周借阅人数达50余次,已成为社区未成年人新的课外教育基地。陈家湖社区、刘家冲社区专门开辟了社区青少年艺术作品陈列室,定期开展优秀作品评比,进一步浓厚社区青少年的学习氛围,提高艺术修养。三是大力普及市民教育。街道以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大力普及市民教育,狠抓思想道德教育、科普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制定了《市民教育实施方案》、《市民学校管理制度》、《市民学校课程安排》等教育管理制度,开展了文明礼仪、时事政治、交通法规、法律常识及生殖健康、节育知识等专题讲座,树立了社区“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栋”、“文明市民”及“绿色庭院”等一批典型,引导广大居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文环境。同时,切实抓好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制订了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街道、社区先后举办各类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班 多期,接受培训人数达(次)。
我街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对教育的投入还不够大,教育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学校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大力扶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大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财力保障。举全街之力,齐抓共管、分工合作,认真落实教育强街战略,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