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以保护带动浑善达克生态恢复 —— 中国北方最大野生动物国家

时间:2019-05-14 01:4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题以保护带动浑善达克生态恢复 —— 中国北方最大野生动物国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题以保护带动浑善达克生态恢复 —— 中国北方最大野生动物国家》。

第一篇:主题以保护带动浑善达克生态恢复 —— 中国北方最大野生动物国家

主题:以保护带动浑善达克生态恢复 —— 中国北方最大野生动物国家公园建设构想

时间: 2003 年 10 月 17 日

主讲: 蒋高明

录音整理及录入: 张文琰 本文由天下讲坛提供 转载时敬请保留相关信息

-------------

以保护带动浑善达克生态恢复

--中国北方最大野生动物国家公园建设构想

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一、生态

• 生态背景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高原中部,东起大兴安岭南段西麓达里诺尔,向西一直延伸到集宁-二连浩特铁路沿线;东西长约 450公里,南北宽50-300公里,总面积5.2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半台湾那么大)。

• 景观形成

(1)浑善达克沙地是草原带上的沙地,形成于 200-300万年前的小冰川期,草原上特殊的地貌单元——沙带

(2)与同纬度美国中部温带沙地比,那个沙地无树,这里却分布着生态演替的顶极群落——沙地榆稀树疏林草原景观

(3)在地球的南半部,那里有以金合欢为建群种的热带稀树疏林生态系统(也称萨王那群落),地球的北半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天然分布着以沙地榆为建群种的沙地疏林草原

(4)从全球的东西部来看,浑善达克沙地草原处于欧亚草原区东部的边缘,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而西部的草原(如匈牙利)却开垦得很厉害

(5)丰富生态景观也是非常独特的,如流动沙区、半流动沙丘、丘间低地(塔拉)——保存了多种柳树品种、湿地(淖尔)等 • 生物多样性

(1)动物:这里分布有百灵、伯劳、鹰、猎隼、天鹅、赤麻鸦、绿头鸭、灰鹤、大雁等,可能分布有黑脸琵鹭。在不同的生境中,鸟的分布不同,其中不乏国家一类或二类的保护种类(可以发展观鸟活动)。另外,由于沙地中的复杂地形,可为观鸟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近而为发展高档次的生态旅游提供很大的可能性。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尤其东部的杨桦林中,各种哺乳动物如狼、黄羊、马鹿、狍子、獾、沙狐、野兔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对象;各种昆虫 800多种(可发展为自然动物园)

(2)植物:沙地榆、山丁子、稠李、小红柳、野玫瑰、百合、干枝梅(特色:花干后可保持2周)、地榆、马先蒿、红门兰、报春花、批针叶黄华、蓝刺头、大画眉草、羊草、冰草等高等植物600多种

二、文化

1.元上都

(1)以元上都为中心的元皇城遗址是浑善达克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的遗址、城墙、以及周边的风水宝地可随时为世人再现当年元朝的辉煌

(2)建于公元1256年的元代第一所都府上都府(亦称开平府),曾为元朝的国都,这里留有世祖忽必烈、蒙古宗王阿里不哥、意大利著名游侠马可波罗等著名人物的足迹

(3)元上都目前基本具备了遗产地就地保存、保护与展示的功能,正在申报世界遗产。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遗址的方式保护好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风水地

2.蒙古文化

(1)该区的独特人文特征:蓝旗牧民多为蒙古大汗直系后代,称为察哈尔汉蒙古人,其奶制品、服饰别具一格,可作为文化多样性保留下来

(2)内蒙古语言标准语是在正蓝旗(浑善达克腹地)方言基础上确定的

(3)内蒙古地区保留蒙古文化较丰富的地区,蒙古民族占50%以上,蒙古民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保留道地(摔跤、套马等)

三、定位为国家的畜牧业基地是否合理? • 畜牧业基地的作用存在问题

以内蒙古为例,国家每年在内蒙古需要投入上百亿人民币进行退化草原的治理,而 2002年其畜牧业产值仅为112亿元(相当于国家的治理费用没有产生效益);而同年山东省畜牧业产值为701亿元,后者的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前者的三十分之一左右,且国家基本没有投入退化生态的治理费用。即使内蒙的自然条件比山东差,但就生长季节而言,相差也不会那么大。

可见,目前草原土地使用、生态系统管理上肯定存在某种制约的因素,这个因素不应当在自然身上,而是在人身上,如机制的制约、政策的不合理、人的不作为等因素限制了人的潜力发挥,反过来严重压抑了自然力的发挥。

2.国外的草原管理

美国则重点强调其生态功能,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水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生态旅游资源、生态调节功能等。美国的国有土地中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如荒漠、森林、自然保护区等,严格管理,为了保护生态平衡,不容许开发利用,即使私人农场,也要在严格的法律监督下利用。这样就从根源上杜绝了土地退化及其诱导的沙尘暴、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

美国西部的亚利桑那在降雨量不足 200毫米的荒漠,都是保持着一种自然状态,野生动物得以与人和谐相处。

蒙古国在俄罗斯和法国的帮助下,保持了最好的动物野生状态,积极发展野生动物旅游。服务也走上了国际化道路。但在中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活动。

四、生态屏障

• 浑善达克沙地的退化与治理

(1)东部流动沙丘 面积扩大 ,达到2392km 2(2)风、沙、旱、贫瘠 共存草原植被一经破坏 ,其疏松沙质地表在干旱强风的气候条件下,四处飞扬,沙暴成害

(3)沙尘暴 频发。上世纪 30-40年代平均30年1次;60-70年代每2年1次;90年代每年1次;2000年很快增加到12次;2001年,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41天;2002年3月18-21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自西向东经历了20世纪以来最强的1次沙尘天气过程,强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140万平方公里(4)生态系统严重退化,难以继续支持其结构与功能的正常运转 ,重要的是土壤的退化

(5)国家的投入。558亿元人民币用于长城沿线45万平方公里的退化土地治理,浑善达克是重中之重

• 退化原因

• 人口大量增加及定居

• 春季过度放牧,使刚种植的树苗被牲畜吃掉 • 国家的建设不合理

• 自然力压制,树苗不一定适合沙地生长 • 我们的做法:自然力恢复

解放自然力。不解放自然力,人工跟它对着干,只会死了人工林,或者死了天然林,最终不会取得好的成效。

“以地养地”的关键在于“养”字,即在小面积的高效地里,一要防止土壤的损失;二要防止土壤因利用地下水造成的盐渍化(这两点处理不好就会形成“人造荒漠”);三要将土壤养肥,使之可持续利用(化肥不能长期使用,只有依靠天然。天然产品的回报比较大)。按照目前的科学水平,实现上述三点并不难。

人的干预是可以出现的,但是不能太过。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大面积土地上的 “养”字则体现在让草地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和自然演替上。它的回报是巨大的。可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但务必注意尽量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景观与生态平衡

在人的方面,“养”字体现在必要的经费扶持,以保证自然恢复力的实现。我们的实验:在 1000亩地上试验。第2年,草场已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实验第3年,草长到人的胸口;第3年已可把一个人淹没(1.8米)。可见,自然的能力相当高。另,生物量前年是5300斤,去年已达到6500多斤。而试验区外的土地继续退化,作物高度<10厘米,生物量每亩不到50斤。

五、我们的建议

1.建立自然保护区恢复退化生态系统

(1)对于大面积的沙地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途径,全面实行退化沙地的生态恢复(不用国家投资很多钱),并考虑作为其他更高附加值的利用方式,如生态旅游、国际狩猎场所等。经初步估算,2.7亿元就可以建立10个1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对10万(20000户)牧民(锡林郭勒盟牧民的一半)给予全年补偿(按每户每年1.2万元,每个自然保护区每年300万元建设运行费计,保护区也没有启动资金)。

(2)巨额治理费用的发放应给具有良好经济实力和信誉的企业或科研单位,企业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之上,而科研单位要有企业作为依托。在这种治理模式上,国家是“甲方”,她关心的是治理的实际效果,企业或科研单位是“乙方”,它们需要完成合同的任务。

• 充分体现浑善达克的生态价值

(1)浑善达克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沙地,在治理上受到的人为干扰相对少(毛乌素沙地被飞播改变了生态景观;科尔沁沙地被改变成了农田。浑善达克已被人工干预,但相对好一点),保存了大量的本地种

(2)浑善达克的自然恢复完全能够按照自然的规律进行,不需要也没有必要人工干预改变自然面貌,因为自然的面貌是最美的

(3)人工饲养的牛羊等动物,被狼、黄羊、狍子等野生动物取代,发展高档次狩猎,其价值可能比目前的利用方式要高,生态价值最能够体现,既解决了国家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以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

• 建设生态小城镇

在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人口7.3万人,纯牧民3.3万人)在条件好有规模的上都高勒、桑根达莱、哈毕日嘎,建设生态小城镇。

上都高勒是旗政府所在地,依托上都发电厂(国家投资 50亿兴建),可以吸收1.5万生态移民;桑根达莱(南北路和东西路的交集地)依靠东西铁路(集通铁路)和南北铁路(京锡铁路),以及南北公路(207国道)的交通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计划吸收1万生态移民;哈毕日嘎为农业为主的镇,汉民的比例大,农业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吸收0.8万生态移民。

三个生态小城镇建设后,可以将 1.07万平方公里内的7万多人基本集中在三个镇上,整体提高城市化进程,由于资金集中使用,也提高了城镇建设档次,这些工作反过来促进蓝旗升市的工作。

• 成立生态特区

应当集中科技、政府、资金、政策、企业、牧民多方面的优势,采取建立类似深圳经济特区的做法,给予人才、资金、政策的优惠,国家投入一定的启动费用,建立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特色示范区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示范特区(简称浑善达克生态特区),以解决实际问题、尊重自然、尊重事实为根本,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改变很重要);利用特区形成的“窗口”辐射作用,全面带动我国退化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应该依靠自然自己来改善,人不要过多插手)。如陕西的杨林县就是成功的例子之一。

深圳的成功不仅仅是在深圳本身,她代表了东南沿海经济高速发展模式,其成功的秘诀是机制。

西部大开发的特区:干旱半干旱农业建立了杨凌经济开发区;在 400万平方公里草地的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上,更呼唤一个生态示范特区。

六、小结

国家的需求:国家投入大量的费用用于生态恢复,建立保护区可以保证自然恢复。生态恢复不需要特殊的干扰,完全能够自然恢复,野生动物种群在保护前提下也容易恢复。

生态系统:浑善达克是目前中国五大沙地之一,特殊的沙地榆稀树疏林草原景观是世界其他地方不具备的。

文化:元上都、蓝旗语言、蒙古文化 面积大,有规模: 5.3万平方公里

野生动物家园: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动物乐园,中国人需要有这样一个地方,城市人群渴望自然。交通便利: 207国道、集通铁路、集通公路、京锡航空。面向北京、天津大城市,离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对日、韩、港、澳、台、东南亚无沙地草原的国家或地区有吸引力。

交流:

问:提倡自然力恢复,但如何进行自然力恢复?当地的蒙族牧民,以及他们的牲畜在浑善达克生存了千百年,以前那里并没有出现这么严重的沙地现象。这个地方还应不应该纳入自然力恢复中去?是不是会有其他的外力导致沙地现象出现呢?

答:我觉得还是要用自然演变的力量来使之恢复,再度被利用。内蒙地多,牲口少,多野生动物,纯依靠天然放牧,要达到小康,是不可能的,那就要人工作为。那我们认为人工作为,就要选择好的土地,使土地升值。

论:以游牧为底,加自然力量,是我们设想的改造方案。个人认为,自然力是所有在自然中存在的,影响生产生活的因素。但现在汉族和蒙族都开始定居了,也开始了城市化,这已经成为默认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上,如何去解决沙地问题?牧民不愿脱离游牧生活,由一个公司来指导当地的生产,那万一公司撤走,牧民的损失还是很大。建立小城镇,带来大量外来人口,必将改变当地的生活方式。那小城镇是为牧民而建的还是为外来人口而建的?

答:希望汉民族离开内蒙是很好的,但操作很难,这是个人的一个选择。内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提倡城市化很难,现在内蒙的人,可能已经把马鞭子放下了,骑上了摩托车,但这不是城市化。

问:内蒙是个开放的民族,相互之间很信任。内蒙人看生死的观念很淡,他很达观。我觉得保护是最重要的,开发旅游什么的都可以缓一点。保留他们的幸福生活。但是一旦让他们城市化,定居下来,对传统文化必定有伤害。

答:我们自己也要反省。但牧民还是欢迎我们汉人去的。文化的交融是很难解决的。美国的文化问题就是最难解决的。所以我觉得还是自然选择比较好。但你不扶持也不行。本地连电话也没有,没有办法和外面沟通。他们需要人才,但内地人不愿意去,本地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到不同的地方去上,花费太大。

问:草原没有发挥生态效应,是过度开发和机制不太正确。草原的功能,是维持生态文化大功能,我们不能指望他为我们改变什么,仅仅是维持本地区人们的生活。从这点看来,草原的功能已经实现了。答:我想还有很多可以开发的。需要建一定的示范区,让牧民去学习。我们刚去的时候,也不敢相信会有现在的成绩,但是我们做到了。设备、观念的问题,要很长时间去改变。即使牧民现在卖草,收入也比现在高。

问:单出口草,土地能持续多长时间?

答:一定要恢复一部分土地的养分,通过人工降雨可以补充很多。草原上化肥不够,我们做过实验,年年使粪块。首先先看好旅游前景,好象九寨沟,刚开始是砍树大区,但是旅游一发展起来,就没有人再砍树了。草原也一样,没有草,旅游也没有。另,国家现在花大力气治理沙尘暴,如果草原上没有草,北京的环境怎么办?恢复生态,就是要恢复草原。另外要恢复文化,但这要靠每一个人。

问:您反复谈一个生态旅游的问题,很多保护区或野生动物公园,都没有很好的达到原定的目标。我比较关心,如何能保证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能确保不人为地伤害生态?比如说,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和旅游相关,如卖小商品,这都会影响生态。那有什么非常有利的措施和手段来保持生态呢?

答:一定要确定原来走的路,草原的旅游是没有限制。需要严格的规划。游客的素质,管理员的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是可以规划的。

问:九寨沟去年申报世界遗产,差点没有通过,所以现在限制了进出人口,加强了管理。但是,草原和沙地这里,如果仿照九寨沟的模式,是否可行?因为内地的气候和草原不同。草原还是以生态系统为主,自然力为主,靠天。人进去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破坏,现在我们都不能做预测。

答:那倒不会有多大的破坏。

问:主要是小商品的发展。比如说当年作为一种旅游纪念品的发菜,现在基本上绝迹了。答:这个一定要放在规划里面。人工饲养的可以,但是野生的就要考虑。实在不能饲养的,就要节制开采,有人要管。

问:如果要赶上气候不好,不下雨,或三年自然灾害,使草原的整个旅游陷入停顿,那怎么办?

答:那有可能。沙地上不用担心,它是节水区。问: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要保留,公司发展生态旅游,就必然会牵涉到转移,有些牧民可能不愿意转移,那怎么办?

答:有的地方不能强迫。转移与否要看牧民的选择。要看政策优惠,大家都要为社会负责任。这还是可以操作的,需要经济的支持,企业还是很重要的,它是起龙头作用的,没有龙头工作就开展不起来。

问:真正开发起来的话,可能不会是自愿不自愿的问题了,很有可能是强迫的。奶制品公司进入内蒙,牧民就觉得生活不如以前。首先,三年的贷款肯定还不上,还有,万一奶牛死了一头,牧民的生活就困难了。

问:供需关系是不平等的,牧民永远是被动的。我们了解到一个情况,为了修路,有的牧民被强迫搬到新村居住,但他们还经常回去看。他们怀念以前居住的地方。

答:移民会引出怀旧问题。但要建设,就必须要有路,内蒙的交通不便,去一个地方开车也要很久。

问:对。他们很多人出车会严重超载,就是因为好不容易出去一趟,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多带东西。就会造成很多安全上的问题。

问:从学者角度来说,为他们提供建设意见,合理地把人迁出来,当然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的情况下。但,这个地方变成野生动物园的话,他们的目的能达到吗?最开始的提议肯定是好的,但在现在这个情况下,结果并不乐观。现实不会和理想一样。

答:这就需要好的领导者的机制。

问:但如果就在目前这样一个领导机制的情况下,您的这套提议,除了要考虑到生态的问题,还要考虑到领导那方面的问题。

答:那是肯定的。

问:您实验的地,牛羊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因为现在牧民放牧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过度放牧的问题出在驻军,监狱,政府那里。牧民过度放牧的问题不是主要的。另外,您刚才说您用了村子里 1/10的土地做了实验基地,那恢复起来的土地有多少呢?

答:大概有 40%的土地恢复了。问:您恢复的试验地大概有多大? 答:大概有四万亩。

问:中青报报道了您的事迹,《还草原以本来面目》。他报导说,您去了外蒙古后,看到他们的草地恢复得特别好,没有一根围栏,而且大片草原相连,没有退化的。但你们的试验地,你们把它圈起来,不让人为的给它干预太多,所以草才恢复得很好。但外蒙它本身就很好,人口也少,那会不会是因为我们这里的人口太多呢?中国草原应该尽快拆除围栏,现在牧民每家都有围栏。他们有三十年的承包期,那围栏拆了以后怎么办呢?

答:我们也要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你要一下子解决很困难。你不能让汉民一下子全部回去,牧民也不可能人口骤减。所以计划生育要实行,经济也要上去。只有经济上去了,富裕了,才有计划的可行性。

问:但问题是,内蒙的人口增加不是计划生育搞的不好,而是移过去的人太多了。答:但牧民家也生很多孩子的啊。牧民人口也增加,但没有增加得那么高,那是对的,但你怎么处理汉族移民?这里还关注到民族情绪化问题。

发言:从沙尘暴,荒漠化严重的角度出发,草原生态的破坏是人口的破坏,那人口的破坏,其实是干部的破坏,现在内蒙到了什么程度了呢?一个牧民养活一个行政官员。生态要平衡,那么干部要减下来。另外,你别说生态被破坏得怎么怎么不好,中国的大款们实在太多了。沿海区想挣钱不太容易了,中国的个体户跟美国的个体户差不多了,就找最落后、最偏僻的地方去发展,只想要挣钱,就把垃圾什么的就扔在那里。有专家说沙尘暴是外面来的,什么哈萨克斯坦啊,但实际上,真正的沙漠上已经没有细沙了,沙尘暴其实是从沙地和风蚀地上来的。人口的问题,是政治上的问题,来的人就不能叫他走了。

下载主题以保护带动浑善达克生态恢复 —— 中国北方最大野生动物国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题以保护带动浑善达克生态恢复 —— 中国北方最大野生动物国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