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胡志斌副理事长调研玛纳斯县残疾人就业基地工作
胡志斌副理事长调研玛纳斯县残疾人就业基地工作
4月1日,胡志斌副理事长带领自治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书记、副主任王洪一行到玛纳斯县调研残疾人就业基地工作,昌吉州残联党组副书记、理事长葛生琦、州残联就业部主任马丽、康复科科长马莉和玛纳斯县副县长沙迪克、县残联理事长高彦海、副理事长陈德权等陪同调研。
胡志斌副理事长一行来到玛河工业园区金元利残疾人就业基地,参观了就业基地为残疾员工设计、修建的“残疾人之家”和康复健身活动室。该公司现有员工240人,其中残疾员工121人,占员工总人数的一半,是昌吉州重点福利企业,2010年被州残联命名为县级残疾人就业基地。2011年5月成立了昌吉州首家企业残疾人协会。
在座谈会上,胡志斌副理事长一行认真听取了公司负责人的工作汇报,金元利残疾人协会主席详细介绍了企业重视残疾员工的健康和安置残疾人就业等相关情况,并表示2012年企业将继续加强集中安置残疾人的就业力度。
在听取了企业的汇报后,胡志斌副理事长高度赞扬了该企业在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重视残疾人文化娱乐的发展,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人文精神,在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金元利就业基地能在坚持生存的前提下重视残疾员工的文化生活,也丰富了企业的文化。
胡志斌副理事长要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扶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争取发展成为自治区重点福利企业。
调研结束时,县残联理事长高彦海表示,县残联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基地建设工作,争取2012年再创两个县级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创造更多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就业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使更多的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并及早走上脱贫脱困之路。(玛纳斯县残联:赵雅妮)
第二篇: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努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结合**县实际,我认为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重点在技能培训,着力点在帮助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不断发展。
一、正确引导残疾人的就业观念
**县有各类残疾人3.8万多人,在具备一定生产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当中,他们对就业的认识和选择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就业缺乏正确理解。认为就业就是到机关工作,去工厂上班,而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谈不上就业,只是挣钱混饭吃;二是部分残疾人好高骛远,尤其是年轻残疾人由于听力语言和身体方面缺陷,他们生活的空间小,吸收外界信息少,对社会了解不够,在看待人生问题和选择就业方面往往脱离现实;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择业意识,在他们看来,国家有法律和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因此等待政府来安排,缺乏主动性;四是广大农村残疾人文化素质过低,就业空间狭小,对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不理解,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残疾人就业问题,必须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引导,使残疾人能够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自觉树立只要依法从事有一定报酬的劳动,对社会发展做贡献,都属于就业的就业观,努力实现就业思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就业追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就业心理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的三个转变。通过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残疾人大胆创业。
二、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素质
为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的生活自信心,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发挥一技之长。近年来,**县残联根据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了盲人按摩等职业技能、种植和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培训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联系当地实际与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够紧密,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部分宣传工作没有到位,残疾人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深,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效果还不很明显等等。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搞好调查分析,对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明确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向和目标,并在劳动适龄人口中,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开展问卷调查,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组织他们进行个人素质和特点的测试,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估;通过深入残疾人当中,面对面地帮助残疾人了解其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培训建议,并负责向就业训练机构推荐。对从事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联合创业的残疾人,政府及残疾人工作部门要积极地向他们提供开展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咨询服务,并给以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帮助他们开好头,起好步。
第二,政府各有关部门所办的职业培训机构,要将残疾人纳入培训计划随班培训,还可根据市场需要和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单独开设培训班,残联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对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中学习且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应酌情给予补贴。
第三,区分层次因人施训。政府各有关部门及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要切实抓好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在岗与转岗残疾职工的职业培训,并为其在培训或进修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保证。农村残疾人职业培训应以乡镇为单位,在县残联和县劳动和人社部门的指导下,依托当地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活动,对残疾人进行随班培训或单独设班培训。
第四,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检验培训质量,展示残疾人实际工作成果,并以此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
三、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搭建残疾人就业平台
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关键是把对残疾人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救助性安置中解脱出来,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市场的轨道。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在认真做好集中和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点的多元化市场就业模式。在城区方面,要积极挖潜,多形式、多渠道推进残疾人就业。一是要通过建设庇护工场,集中安置轻度智力、精神残疾或中度以下肢体残疾人从事劳动,实现就业;二是鼓励兴办、依法监管福利企业,稳定发展残疾人集中就业;三是建立落实政府购买岗位、对个体经营资金支持、税费减免政策,推动就业;四是鼓励和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经营,实现自主就业;五是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推动高校毕业残疾学生到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就业;六是依托街道、社区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的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面。在乡、镇、村方面,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集中安置与个别扶持相结合的就业格局。在有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乡村,全力做好残疾人农民向工人、市民转型工作。一方面由劳动服机构组织他们进企业或就近劳务输出,使他们通过劳动实现自食其力,另一方面要在项目和资金上扶持他们个体就业,通过实施小种植、小养殖、小商店、小加工厂、小个体等工程,促进和鼓励残疾人个体从业,并从政策上给予优惠,从技术给予指导,在经营销售上给予帮助。另外,还应通过建设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帮扶或带动贫困残疾人就业或从业,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
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就目前我县情况看,做好以上工作,对于残疾人就业将会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对于整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盘山县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盘山县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其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和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加大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地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对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状况
几年来,我县残疾人就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残疾人就业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面达100%,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16200人,残疾人就从业人数为9720人,占有劳动能力残疾人86.7%,但仍有1405名达到就业年龄而没有就业的残疾人,所以我县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当前,我们要借助全县上下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积极探索切合盘山实际的残疾人就业的新路子。
二、调研结果
1、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残疾人培训工作。要以关心、方便残疾人为切入点,就地就近组织培训,采取自办(县残劳所直接办)、联办(与市服务中心或乡镇政府联合办)、委托办(委托乡镇残联组织办班)等形式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应注重做到:一要适合当地残疾人的需求,根据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由浅入深的辅导;二要引导残疾人发展“短、平、快”项目;三要实行培训后的跟踪走访,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四要在培训资金上予以保证、及时拨付、实报实销,这是搞好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
2、对残疾人的扶持、补助,资金是关键。⑴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如何补助问题,可按超比例残疾人数超出部分总工资50%的额度补助;⑵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盲按等,以及养老保险等情况,可按3000—5000元的额度组织扶持;⑶对无就业能力又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残疾人,协调有关部门予以供养。我们认为,加大对残疾人的资金投入,用在残疾人身上再多也不为过,关键在于资金。各区县(市)经济状况不平衡,差距极大,补助、扶持“尺寸”就不一样,盘山财政困难,所以需要上级部门在拔款方面给以倾斜支持。
3、应当切实落实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制定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从方方面面上照顾残疾人,这是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有的政策条款不适应广大农村残疾人,残疾人说“我们用不上”,所以要多制订些与残疾人切身利益的规定,如:坐车、住院看病、学杂费、工商管理费、税收等等,减免多少,要做出具体规定。残疾人是社会中最困难的弱势群体,因身体原因,就业后仍有还贫可能,所以再就业后不应当过早取消已享受的低保。
4、要高度重视工疗机构和庇护工厂的建立。建立精神残疾人工疗机构和智障残疾人的庇护工厂,是全省残疾人事业向新的更高层次发展的一项内容,体现全方位为弱势群体服务。成立这一机构,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批准一定的编制,归口各级残联领导,为当地全民事业编制性质;二要资金上的配套;三要进行分期分批的业务培训。
三、加强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的建议意见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辽宁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残疾人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报道活动,努力使政府各部门、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企业法人都熟知法规和政策的基本精神,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引导残疾人依法维权。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要组织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2、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切实贯彻《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辽宁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特别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把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其计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综合协调,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整体联动的残疾人工作机制。
3、规范工作程序,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市政府相关部门要认真编制就业保障金征收计划,不断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各级各单位要严格依照《残疾人保障法》和省实施办法的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县残联要密切与财政、地税部门的沟通,依法在每年6月底前将用人单位应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额度进行核定并抄送至财政、地税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征收力度。县财政、地税局要早日实行“按月征收”的征收方法,确保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全面有效地展开。
同时,要加强监督,认真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管理和使用,真正把资金用到残疾人事业发展上。
4、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改变培训的方式方法,为残疾人提供适合自身特点及市场需求的各种技能培训。要完善有关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自强、自立。对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的同时,要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减少经营风险。要适当发展中小型劳动密集型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要进一步重视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督促单位和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加大公益性助残岗位的购置力度,积极取得相关部门支持,拓展残疾人社会就业渠道。
县残联:石宝刚
2008年11月14日
第四篇: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调研分析及对策浅谈
2009-9-28 20:07:46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大 中 小】 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调研分析及对策浅谈
投递文章
内容提要:
一、我区残疾人概况截止到2008年12月底,我区残疾人总人数为823人。其中,年龄分类情况为:属于一级劳动力年龄的有70人,占8.5%;二级劳动力年龄的有141人,占17.1%;其他占74.4%。残疾...一、我区残疾人概况
截止到2008年12月底,我区残疾人总人数为823人。其中,年龄分类情况为:属于一级劳动力年龄的有70人,占8.5%;二级劳动力年龄的有141人,占17.1%;其他占74.4%。残疾种类分布情况为:肢体残疾的418人,占50.7%;智力残疾108人,占13.1%;精神残疾的80人,占9.7%;视力残疾118人,占14.3%;听力残疾99人,占12.2%。就业情况为:有就业能力的155人,占总人数18.7%(其中有就业能力也有就业愿望的120人,占14.5%;有就业能力无就业愿望的35人,占4.2%);已就业总人数为75人,占9.1%;无就业能力人数为668人,占85.5%。
二、残疾人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残疾人就业更为困难,深层次就其原因,简析如下:
(一)从社会总体上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每年新增劳动力一部分,富余农民工进城务工一部分,下岗职工一部分,以前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一部分,本身就僧多粥少,再加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社会的就业形式都很严峻。残疾人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二)从残疾人自身条件来看,参与社会竞争能力不强 一是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我区文盲或半文盲占到37%,高中(中专)只占8.8%,高中(中专)以上为零;二是职业技能水平较低。目前,有关部门的培训尚未将残疾人纳入其中,残疾人参与培训面窄。即使是参加培训的,也只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三是由于自卑心理,导致参与社会意识不强,就业观念较差。许多残疾人认为残疾就是无用,生活就是要靠家庭、靠政府,心里没有工作的概念,个人不想外出参加工作,家人也有同样的想法,类似想法的残疾人较多。其中我区有就业能力却无就业愿望的有35人,其中属于一级劳力年龄有15人。
(三)从社会角度来看,对残疾人就业存在歧视
很多人认为健全人,甚至大学生都就不了业,何况残疾人。在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中,很多机关事业单位以编制问题为由,不愿安排残疾人;部分企业单位也不配合,有的企业宁愿缴纳保障金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就业,我区目前安排残疾人的企业比例较低。
(四)从扶持政策上来看,对残疾人优惠的措施不够,执行力度也不够
一是政府尚未出台优惠残疾人的具体办法,残疾人个体就业凭《残疾人证》很难享受税费减免,而凭《下岗证》和《就失业登记证》的却可享受税费照顾;二是有优惠的方面但未惠及整体,保障措施未跟上。为了照顾残疾人的利益,国家规定福利企业必须为残疾人办理保险。但超过45岁的就不能办理养老保险,而福利企业没有参加保险的残疾人又不能计为安残退税的人数,这就使得福利企业不愿招收年满45岁的残疾人。因此,45岁以上残疾人的利益,就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三是对创办福利企业支持不够,认为没有税源,创造不了经济效益,不同意引进福利企业,使福利企业的发展受限;四是就业服务机构对残疾人就业关注程度不够,认为推荐残疾人就业难度大,成本高。
三、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对策与途径
该如何才能帮助残疾人促进就业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对残疾人进行心理辅导,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主精神。如对我区有就业能力而无就业愿望的35人(尤其是一级劳动年龄的15人)加强引导,鼓励他们就业,做到自食其力。
(二)加大残疾人就业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重视程度。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残疾人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报道活动,努力使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企业法人都熟知法规和政策的基本精神,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引导残疾人依法维权。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要组织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的力度。残疾人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的现象,所以残疾人在社会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要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的素质培训尤为重要。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培训途径的作用。目前培训工作途径较多,劳动部门、教育部门、扶贫办和成人教育及社会力量举办的多种培训机构,都可以为残疾人培训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政府要协调各部门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残疾人培训纳入其中,统筹规划,统一安排,承担培训残疾人的任务,举全社会之力,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水平。二是开办残疾人特校高中(中专)阶段教育。以前,残疾学生较大部分初中毕业就面临辍学,家庭条件优越的才能到外地继续接受教育,建议我(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区能建一所初高中阶段教育的综合特校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校,提高残疾人的教育水平。三是有针对性的作好残疾人培训工作。既要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会资源举办各类短期技能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生产工作技能,加强就业前培训,又要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协调有部门做好企业内残疾人的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工作适应能力,加强在职培训。同时要以创业意识为关节点,加强创业培训,鼓励残疾人参加自主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残疾人个体就业提供帮助。四是残疾人就业的培训费要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对残疾人培训实行免费。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已有的福利企业政策。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对现有的福利企业切实搞好服务,确保国家退税落实并用于企业发展和改善残疾人职工的生活,为福利企业巩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注重福利企业的巨大社会效益,积极支持创办福利企业工作。
二是研究探索残疾人就业岗位开发的方向。一是公益性岗位。如看护、收发、保洁等,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给残疾人使用(全区共安排残疾人协理员28名)。二是扶持修理业、服务业。如修鞋、修家电、修自行车、食杂店、复印打字社、保健按摩院、理发店等。三是在固定市场给残疾人租摊位,如提供一些诸如菜市场摊位卖菜等简单的工作岗位。四是可以扶持残疾人进行自主创业。如**社区岗墩村残疾人卫林身残志不残,从维修自行车起家,现已开办了电动车行,不仅自己收入增加了,而且安排了三个人就业,去年还被评为全区创业带头人。
三是建立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建立服务制度,为残疾人提供就业登记、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和权益保护。
四是继续加大残疾人就业的扶持政策。按照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但是残疾人个体就业在我区、我市乃至全省都没有具体优惠政策。建议政府能否可以考虑制定这方面的优惠政策。另外,可以争取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一定比例发展残疾人事业。从体制上看,一是福利企业是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主渠道,但社会福利企业却由民政部门负责审批和管理,残联已成立二十一年,仍沿用过去做法,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福利企业的发展,建议各级残联能参与福利企业的认定和审核;二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对重度残疾人给予倾斜;三是对残疾人创业提供小额贷款业务;四是开展残疾人就业工程,如成立残疾人帮扶站,给予一定得经济补助等。
五是制度贵在执行,各级部门应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的有关规定。按比例就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提高认识,形成合力。一是认真落实各级残疾人就业的制度和文件精神,积极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岗位,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负责、系统督办、用人单位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大依法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力度。只有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才能促动用人单位愿意接受安置残疾人。财政、地税和残联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大执法力度,足额征缴保障金。
第五篇: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与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
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努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结合**县实际,我认为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重点在技能培训,着力点在帮助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不断发展。
一、正确引导残疾人的就业观念
**县有各类残疾人3.8万多人,在具备一定生产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当中,他们对就业的认识和选择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就业缺乏正确理解。认为就业就是到机关工作,去工厂上班,而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谈不上就业,只是挣钱混饭吃;
二是部分残疾人好高骛远,尤其是年轻残疾人由于听力语言和身体方面缺陷,他们生活的空间小,吸收外界信息少,对社会了解不够,在看待人生问题和选择就业方面往往脱离现实;
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择业意识,在他们看来,国家有法律和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因此等待政府来安排,缺乏主动性;
四是广大农村残疾人文化素质过低,就业空间狭小,对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不理解,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残疾人就业问题,必须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引导,使残疾人能够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自觉树立“只要依法从事有一定报酬的劳动,对社会发展做贡献,都属于就业”的就业观,努力实现就业思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就业追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就业心理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的三个转变。通过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残疾人大胆创业。
二、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素质
为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的生活自信心,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发挥一技之长。近年来,**县残联根据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了盲人按摩等职业技能、种植和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培训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联系当地实际与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够紧密,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部分宣传工作没有到位,残疾人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深,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效果还不很明显等等。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应做好以下工作:
行评估;通过深入残疾人当中,面对面地帮助残疾人了解其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培训建议,并负责向就业训练机构推荐。对从事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联合创业的残疾人,政府及残疾人工作部门要积极地向他们提供开展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咨询服务,并给以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帮助他们开好头,起好步。
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
为充分展示和深化“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笔者采取“实地调查、座谈了解、查询有关资料”等形式,对全市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即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发挥综合服务设施为残疾人服务的功能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情况和总体估价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是指有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功能和为残联提供办公条件的设施。我市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筹划于“九五”末、“十五”初,起步于“十五”中期,收获于“十一五”初。截止目前,市和六个县市区均采取政府划拨和残联自筹资金购买两种形式,完成了所辖区域内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任务。其中市残疾人培训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650万元资金购买,占地1072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为全额拨款科级事业单位,编制10人,实有13人。设有职业技能培训、康复医疗训练、劳动就业服务指导、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脑瘫训练康复、用品用具供应、盲人按摩、法律援助、文化体育活动等项目功能。区综合服务中心,由政府划拨,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为股级全额事业单位,编制3人,实有5人。设有职业技能培训、康复、就业指导、文体活动、用品用具供应等项目功能。岱岳区综合服务中心,由政府划拨,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争取申报编制4人,现配1人。设有假肢装配、康复训练、电脑培训、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用品用具供应等项目功能。新泰市综合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150万元资金购买,占地2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设有聋儿语训、弱智儿童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和文体活动等项目功能。肥城市综合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210万元资金购买,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设有康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聋儿语训、用品用具供应、文体活动等项目功能。宁阳县综合服务中心,由 残联自筹100万元,政府投资100万元购买,建筑面积860平方米。设有康复训练、盲人按摩、文体活动和办公场所等项目功能。东平县综合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53万元资金购买,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设有残疾人康复、培训、用品用具供应、就业咨询、办证、盲人按摩、文体活动等项目功能。
通过调研,总的感到,我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残联以及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市、县两级残联坚持不懈、契而不舍的努力和奋斗,有了较大突破,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是建设规模适中,位置选的好。全市除东平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模与“十一五”规划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外,市和其它几个县市区均符合或超过了上级规定的,市级不低于20**平方米、县级不低于800平方米的建设要求。从中心选址情况看,全市除区从目前看中心位置稍偏远点外,市和其它几个县市区基本都处在城区繁华地段,其中新泰市、宁阳县独门独院,完全符合方便、实用的原则和要求。二是改造装修人性化,项目功能设置合理。各单位实施改造装修,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性,注重了无障碍设施建设,项目功能设置比较符合当地残疾人的需求。三是重视加强管理,业务开展初见成效。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目的,就是为残疾人搭建服务平台,围绕这一目标,市和六个县市区残联,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完善中心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的同时,着力抓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先后举办了3期电脑维修、服装裁剪与制作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残疾人99名;接受聋儿训练18人次,目前在训聋儿12名;为脑瘫、智力、肢体残疾人进行医疗康复、推拿、按摩、功能训练250人次;为残疾人和老年人供应各种用品用具150余件;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法律援助120件次。六个县市区累计举办电脑、裁剪、盲人按摩、养殖、种植培训班70期,培训残疾人245名,为残疾人提供各种用品用具1100余件,受大广大残疾人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切实把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使用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是开展残疾人各项业务、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做好这项工作,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为残疾人服务能力,增强残疾人事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各级残联要充分认识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常年抓、抓常年,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撒手,抓不出成效不放手。
(二)进一步明确定位,融入大局,用足用活政策。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就业培训与文体活动等服务的综合性服务设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是在残联领导下的非营利性、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各级残联要按照这一定位,从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努力满足残疾人各种需求出发,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把残疾人工作融入到政府工作大局,与社会经济建设捆绑推进,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尽最大努力说服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好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等事关中心长远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逐步配套完善各种设施,不断开创中心建设的新局面。
(三)进一步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好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要严格按照标准条件选准用好中心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切实把素质好、懂业务、会经营、善管理、有爱心的同志选拔充实到中心工作。对目前已在中心任职的工作人员,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尽快适应岗位要求,肩负起管理、使用中心的任务。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制度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中心的管理和秩序,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四)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不断拓宽为残疾人服务的领域。一是按照“社会事业社会办”的思路,通过协调和挖掘社会潜力,为事业 发展提供支持。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鼓励独资、合资开办残疾人服务项目,实行有偿或低偿服务。二是要运用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创新机制。要逐步建立残疾人服务机构与公共服务机构信息互连平台,加强同劳动力市场、职业培训、康复医疗、卫生、扶贫、救助、文化团体等机构的联系,促进残疾人康复、就业、以及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三是要融入市场,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作用。要充分利用服务中心的康复、技能培训、就业网络等技术资源,抓好业务指导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条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弥补经费的不足及改善服务条件。做到社会效益与自身发展实力的有机统一,将服务设施真正建设成为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残疾人之家和技术资源中心。同时要发挥市、县两级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系统作用,上下联动,凝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更贴近、更全面、更及时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