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减灾示范社区检查验收实施方案
2015年减灾示范社区检查验收实施方案
一、时间安排
自即日起至8月中旬结束。检查验收的具体时间,由检查验收小组与受检地协商确定。
二、检查验收小组组成与分工 第一组 组长:王庆湖
组员:梁芳、锦州1人
检查验收地区:沈阳市、铁岭市(含昌图县)、辽阳市 第二组 组长:孔令文
组员:减灾中心1人、沈阳1人
检查验收地区:葫芦岛市、盘锦市、锦州市、朝阳市 第三组 组长:裴树纯
组员:丹东1人、大连1人
检查验收地区:阜新市、本溪市、抚顺市、鞍山市 第四组 组长:马文越
组员:葫芦岛1人、本溪1人 检查验收地区:大连市、营口市、丹东市
三、检查验收方法
1.听取市、县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情况汇报,重点了解在社区申报的基础上,街道、县(市、区)、市各级是否履行了先验收、后推荐的程序(本级向上级推荐前是否组织了检查验收,有无文字记载及时间、形式内容说明)。
2.在受检社区召开有社区干部及居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了解社区防灾减灾活动开展及社区居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能力掌握情况。
3.按《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逐项进行检查验收,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是否达到了有组织、有预案、有避难场所、有活动、有物资储备的基本要求。
四、要求及明确事项
1.各小组赴各地检查验收前,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民政厅)组织召开由检查组全体人员参加的会议,进一步明确检查的内容及方式方法,并就如何做好检查验收工作提出要求。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此次检查验收,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民政厅)不统一安排车辆。各小组出行,可采取乘座公共交通工具或与受检地协商落实车辆的方法解决。
3.各小组检查验收工作结束后,应对受检社区做出结论并就是否推荐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提出建议。检查验收工作全部结束后,省厅召开由各小组组长参加的会议,汇报汇总检查验收结果,初步确定“辽宁省减灾示范社区”名单及推荐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名单,由减灾委办公室召开会议研究、确定,经公示无疑议的,“辽宁省减灾示范社区”以省减灾委名义公布;“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由省减灾委办公室按规定的程序向国家减灾委推荐。
4.凡未按街道、县(市、区)、市逐级先验收、后推荐.......................的程序推荐的“辽宁省减灾示范社区”候选社区,省减灾委..........................办公室不予验收。........
辽宁省减灾委办公室 2015年7月22日
第二篇:幸福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施方案
幸福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施方案
为加强社区减灾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可能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促进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创建全省减灾社区示范社区活动的目的、意义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灾害正在给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造成日益严峻的挑战。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增强群众减灾意识,普及减灾知识,提高城乡社区群众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避灾自救能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势在必行。创建“减灾示范社区”是推进社区减灾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处理减灾进社区工作的点和面、局部和整体、探索和推广之间各种关系的有效形式。
二、工作目标
按照试点先行、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方式,全面提高社区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理念,营造全民关注、全员参与的防灾减灾氛围;健全社区地震灾害预防体系,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社区防震避震、应急处置、自救互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等能力;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三、工作任务
(一)成立创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工作。
组 长:陈金霞
成 员:程溪 罗萍荣 余春兰 张自霞 江曼 梅燕华
靖雯 周桂梅 童志霞 戴自平
(二)编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社区制定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明确社区灾害应急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任务、应急准备、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内容,并组织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开展2次预案演练,使社区居民掌握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医疗救护等 逃生技能,以及消防灭火、电力抢修、煤气抢修、毒物泄漏等 救灾技术。
(三)完善减灾设施
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督促辖区单位购置急救器材、照明器材等必要防灾减灾设备;按照消防要求,设置逃生设备、逃生导向标志等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尽早治理具有灾害隐患的单位。
(四)设置避难场所
确定邾城党校为应急避险场所,并设立明确的地震应急疏散标示。
(五)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采取专家讲座、利用公开栏、电子屏幕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减灾宣传,对社区居民进行减灾安全教育,使社区居民了解减灾知识,增强减灾意识。广泛宣传开展创建 “减灾示范社区”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六)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减灾活动的积极性。
教育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减灾法律法规,爱护社区内的减灾公共设施,积极参与社区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了解社区主要的灾害风险,知晓一般的减灾知识,掌握一定的逃生、自救互救技巧,能够为社区减灾工作谏言献策。
(七)做好家庭防灾准备
结合居民区自然地理条件和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针对家庭成员、住宅、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多种紧急避险方案,编列紧急情况下携带物品清单,储备必要的灭火设备,逃生工具、对外联络工具等。
(八)组建志愿者队伍
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和民兵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参加减灾宣传教育,遇有灾害事件及时报告,协助社区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减灾活动。
(九)建立灾害信息报告、告知制度
积极与区气象局保持联系,将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群众紧急转移安置等社区灾害的相关信息及时报告区民政局,并告知社区居民,确保社区居民快速有效获取灾害信息。
(十)切实保护弱势群体
在遇有灾害紧急情况时,要对辖区内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切实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及时得到求助和妥善安置。
幸福社区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强力贯彻落实此方案,力争将幸福社区创为“全省减灾示范社区”,从而带动整个区的社区创建工作。
2015年5月12日
第三篇:减灾社区实施方案
华安社区2012年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
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提高社区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的快速反应和救助能力,根据《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民政部关于印发“减灾示范社区”的通知》精神,我们将认真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并在今年内完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任务,为顺利推进此项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以普及灾害预防、救护知识和救助技能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创建目标
按照民政部提出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为要求,按照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方式,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社区防灾减灾处置预案,健全防灾减灾队伍,提高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确保完成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三、创建任务
(一)建立健全减灾组织管理机构。社区书记任指导员、社区副主任任组长的支部管理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建立减灾工作档案。制订社区减灾工作实施制度、减灾计划、各人员的工作职责:制订前进社区人员疏散隐蔽计划,成立前进社区人口疏散中队和志愿者中队,中队长由社区书记担任。中队在每个小区设1个分队,再按各小区的实际情况设若干个小队,队长由居民小组长担任,队员由小区内热心的年轻居民组成。把各个小区的弱势群体专门建立档案,齐抓共管,资源共享,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使防灾、减灾工作的合力不断增强。
(二)督促辖区家庭做好防灾准备。结合社区自然地理条件和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针对家庭成员、住宅、环境等具体情况,制定多种紧急避险方案,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逃生工具、对外联络工具等应急设备。
二、筹建培训点儿
在社区居委会设立应急培训点,使社区在灾害管理、减灾培训有一个固定的阵地,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也使得培训的辐射面更广、更具实际效应。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减灾自救和应急防范能力,确保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大宣传教育
为不断充实防灾、减灾活动的内容,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1、印发宣传资料。在社区按照常规灾种的避灾知识,印制减灾专刊,发放给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每个居民家中。
2、在社区最主要道路设立减灾知识广告。
3、每月在社区宣传窗中刊登载减灾常识。
4、在社区居委会内设立减灾知识培训服务,专门配备人员讲解灾害相关知识。
5、开展各种紧急预案演练。
四、抓好设施配套
在防灾、减灾活动中,积极采纳群众意见,不断完善防灾减灾设施,加强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经常检查小区楼道内的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以确保正常使用。
五、成立志愿者队伍
为了促使居民尽快掌握必要的减灾自救基本技能,提高社区减灾应急能力,前进社区在原有志愿者的基础上,又通过组织活动吸引企事业单位、居民参与到灾害管理中,使广大志愿者在灾害管理中能各尽其能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华安社区在增强社区居民减灾意思,普及减灾知识,提高社区居民避灾自救能力的一系列工作中,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作出应用的贡献。
第四篇:东云社区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实施方案
东云社区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实施方案
为加强社区减灾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可能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促进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的指示精神,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创建全国减灾社区示范社区活动的目的、意义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灾害正在给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造成日益严峻的挑战。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增强群众减灾意识,普及减灾知识,提高城乡社区群众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避灾自救能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势在必行。创建“减灾示范社区”是推进社区减灾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处理减灾进社区工作的点和面、局部和整体、探索和推广之间各种关系的有效形式。
二、工作目标
按照试点先行、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方式,全面提高社区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理念,营造全民关注、全员参与的防灾减灾氛围;健全社区地震灾害预防体系,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社区防震避震、应急处置、自救互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等能力;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2013年按照县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工作的要求,开展创建活 动。
三、工作任务
(一)成立创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工作。
组 长: 陈雄英 副组长: 黄建勤
成 员: 李亚波、周林丽、曹丽、刘玉秀、郭雨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呙明林兼任。
(二)编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社区制定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明确社区灾害应急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任务、应急准备、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内容,并组织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开展2次预案演练,使社区居民掌握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医疗救护等 逃生技能,以及消防灭火、电力抢修、煤气抢修、毒物泄漏等 救灾技术。
(三)完善减灾设施
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督促辖区单位购置急救器材、照明器材等必要防灾减灾设备;按照消防要求,设置逃生设备、逃生导向标志等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尽早治理具有灾害隐患的单位。
(四)设置避难场所
确定县河滨花园、信用社院内为应急避险场所,并设立明确的地 震应急疏散标示。
(五)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采取知识讲座、利用公开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减灾宣传,对社区居民进行减灾安全教育,使社区居民了解减灾知识,增强减灾意识。广泛宣传开展创建 “减灾示范社区”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六)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减灾活动的积极性。
教育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减灾法律法规,爱护社区内的减灾公共设施,积极参与社区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了解社区主要的灾害风险,知晓一般的减灾知识,掌握一定的逃生、自救互救技巧,能够为社区减灾工作谏言献策。
(七)做好家庭防灾准备
结合居民区自然地理条件和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针对家庭成员、住宅、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多种紧急避险方案,编列紧急情况下携带物品清单,储备必要的灭火设备,逃生工具、对外联络工具等。
(八)组建志愿者队伍
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和综治巡逻员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参加减灾宣传教育,遇有灾害事件及时报告,协助社区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减灾活动。
(九)建立灾害信息报告、告知制度
积极与县气象局保持联系,将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群众紧急转移安置等社区灾害的相关信息及时报告县民政局,并告知社区居民,确保社区居民快速有效获取灾害信息。
(十)切实保护弱势群体
在遇有灾害紧急情况时,要对辖区内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切实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及时得到求助和妥善安置。
社区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强力贯彻落实此方案,力争将社区创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从而带动整个县的社区创建工作。
临武县舜峰镇东云社区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第五篇:潜江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施方案
潜江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高我市城乡社区居民的避灾自救能力和基层的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潜江,按照国家减灾委员会《“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方针,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依靠科技和法制,加快灾害预警机制、应急指挥救援机制和社区应急储备机制建设,提高社区抗御各类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潜江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以创建“特色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为目标,加快防灾减灾进社区步伐。坚持为民分忧、为民谋利的原则,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力争2009年11月以前,全市10个社区基本达到“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5个社区完全达到“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
三、创建标准
(一)基本条件。
1.小区居民户数应具有一定规模(小区居民一般应达到2000户,新建小区入住率达80%)。2.居民对社区减灾状况满意率大于70%。3.社区近3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
(二)具体内容。
1.健全减灾管理和组织领导机制。重视社区减灾工作,成立了负责社区减灾工作的组织;社区有规范的减灾工作制度;社区组织了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开展减灾工作;社区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明确在发生突发灾害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对策;建立了社区减灾工作档案。
2.制定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定期演练。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社区居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尤其是应急反应、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职责明确,责任落实。社区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每年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预案演练活动。
3.具有较完善的社区减灾公共设施和器材。社区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或其他空地,划定了社区避难场所;在社区设置明显的安全应急标识或指示牌;社区内设有减灾宣传教育场所(社区减灾教室、社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及设施(宣传栏、宣传橱窗等);配备了必需的防灾器材和救生设施。
4.积极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张贴减灾宣传材料;制订了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等。
5.居民减灾意识普遍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类灾害风险清楚;社区居民普遍掌握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社区居民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及行走路线;部分居民家庭自觉配备了灭火器、安全绳、应急灯、急救包等自救设备。
6.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特色鲜明。社区结合人文、地域等特点,开展了具有特色的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对周围社区具有示范指导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财政、公安、气象、地震等部门负责人及各地行政一把手为成员的“潜江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二)搞好宣传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及公益广告牌、宣传橱窗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营造浓厚的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氛围;利用社区文化宣传场所,举办社区减灾文化活动;在社区图书室、星光老年之家加挂减灾宣传图板;编发《社区减灾常识读本》、《社区减灾管理手册》、《市民安全出行手册》。
(三)完善硬件建设。
各地组织专业人员对辖区内的灾害隐患进行不定期排查,按照要求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对社区内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设置危险标识,加强管理;在关键部位设置逃生设备、导向标志、救援电话号码、急救器材等。同时,积极采纳群众意见,针对社区易发的灾害,不断完善防灾减灾设施,加强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组织现场演练。
各地组织、指导社区结合实际,在本辖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防灾演练。在专业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的引导下,以学校、宾馆、商场、企业等单位为重点,开展地震、火灾等方面的社区居民快速有序紧急疏散演练;邀请专业医护人员现场演示伤员的就地救护技巧。通过各种演练,让居民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处置能力。
(五)实行以奖代补。
对在创建工作中获得前10名的社区实行以奖代补,每个社区给予0.5万元补助。对达到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社区,每个社区补助1.5万元。
附件:
1.潜江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2.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评估标准分解表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四日
附件1:
潜江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张宗光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张帮宏 市政府副秘书长
袁作振 市民政局局长 成 员:田 丰 后湖管理区主任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方针,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依靠科技和法制,加快灾害预警机制、应急指挥救援机制和社区应急储备机制建设,提高社区抗御各类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潜江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以创建“特色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为目标,加快防灾减灾进社区步伐。坚持为民分忧、为民谋利的原则,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力争2009年11月以前,全市10个社区基本达到“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5个社区完全达到“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
三、创建标准
(一)基本条件。
1.小区居民户数应具有一定规模(小区居民一般应达到2000户,新建小区入住率达80%)。2.居民对社区减灾状况满意率大于70%。3.社区近3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
(二)具体内容。
1.健全减灾管理和组织领导机制。重视社区减灾工作,成立了负责社区减灾工作的组织;社区有规范的减灾工作制度;社区组织了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开展减灾工作;社区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明确在发生突发灾害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对策;建立了社区减灾工作档案。
2.制定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定期演练。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社区居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尤其是应急反应、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职责明确,责任落实。社区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每年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预案演练活动。
3.具有较完善的社区减灾公共设施和器材。社区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或其他空地,划定了社区避难场所;在社区设置明显的安全应急标识或指示牌;社区内设有减灾宣传教育场所(社区减灾教室、社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及设施(宣传栏、宣传橱窗等);配备了必需的防灾器材和救生设施。
4.积极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张贴减灾宣传材料;制订了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等。
5.居民减灾意识普遍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类灾害风险清楚;社区居民普遍掌握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社区居民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及行走路线;部分居民家庭自觉配备了灭火器、安全绳、应急灯、急救包等自救设备。
6.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特色鲜明。社区结合人文、地域等特点,开展了具有特色的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对周围社区具有示范指导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财政、公安、气象、地震等部门负责人及各地行政一把手为成员的“潜江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二)搞好宣传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及公益广告牌、宣传橱窗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营造浓厚的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氛围;利用社区文化宣传场所,举办社区减灾文化活动;在社区图书室、星光老年之家加挂减灾宣传图板;编发《社区减灾常识读本》、《社区减灾管理手册》、《市民安全出行手册》。
(三)完善硬件建设。
各地组织专业人员对辖区内的灾害隐患进行不定期排查,按照要求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对社区内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设置危险标识,加强管理;在关键部位设置逃生设备、导向标志、救援电话号码、急救器材等。同时,积极采纳群众意见,针对社区易发的灾害,不断完善防灾减灾设施,加强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组织现场演练。
各地组织、指导社区结合实际,在本辖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防灾演练。在专业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的引导下,以学校、宾馆、商场、企业等单位为重点,开展地震、火灾等方面的社区居民快速有序紧急疏散演练;邀请专业医护人员现场演示伤员的就地救护技巧。通过各种演练,让居民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处置能力。
(五)实行以奖代补。
对在创建工作中获得前10名的社区实行以奖代补,每个社区给予0.5万元补助。对达到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社区,每个社区补助1.5万元。
附件:
1.潜江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2.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评估标准分解表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四日
附件1:
潜江市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张宗光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张帮宏 市政府副秘书长
袁作振 市民政局局长 成 员:田 丰 后湖管理区主任
蒋传标 总口管理区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