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缓解“停车难”老三区新增泊位7120个 - 中国农工民主党宁波市委员会
大力开发利用停车场所,化解城区停车难题
农工党宁波市委会
近年来,随着宁波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市机动车数量不断上升,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政协农工党届别小组组织市、区两级政协委员进行了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我市停车场建设的现状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停车难”问题,通过安排专项资金、利用社会力量等多种形式推动停车场建设。三年来,市三区新增停车泊位46967个,年平均增幅达到105.2%。特别是去年8月中旬实施缓解“停车难”行动以来,在海曙、江东、江北三区新增7120个道路停车泊位,使道路停车泊位总数达10383个,对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截至2008年底,市三区共有停车场(库)963个,总停车泊位74695个。
二、我市“停车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停车泊位总量不足,公共泊位比例偏低
相对于机动车数量的高速增长,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跟不上需求,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尤其是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据了解,近三年市三区汽车年平均增长率17.8%,月平均上牌近2000辆,仅去年一年就增加了近2万辆,到2008年底,总数达到15.64万辆,全大市为57.85万辆。按照国际通行的车辆拥有量与所需停车泊位的比例,每一注册车辆需要1.2-1.5个车位,而我市老三区仅0.48个,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此外,在停车泊位的构成上,公共停车泊位仅占4%,比例严重偏低,更加重了“停车难”问题。
2、空间分布很不平衡,特定时段矛盾突出
“停车难”的地域、时间特征十分明显。核心城区的商贸中心、行政办公大楼、餐饮娱乐、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区域周边以及居民小区(尤其是老小区)问题特别突出;特定时段特定区域的停车需求矛盾突出,如:7点至8点、17点至18点学校及菜场周边,18点至 20点餐馆、酒店、超市、居民区周边,节假日期间大型商贸中心、旅游景点周边等。
3、收费标准不够科学,有限泊位利用不足
从收费方式看,目前停车泊位有咪表收费、人工收费、免费三种。从收费标准看,咪表与停车时间相关,室内停车场一般5-10元每4小时或一次,室外停车场基本上没有实现计时收费及不同区域不同收费,一般3-5元一次。这种收费政策既没有反映土地的区域价值,也没有反映时间价值(除咪表外),导致了室外没地方停车、室内停车场泊位空置的局面,加剧了“停车难”。
4、违停堵路影响交通,司机行人反映强烈
在市三区,许多司机明知不可停而乱停车现象比比皆是。2008年,交警和城管对违停车辆的抄告总数达到了25万辆次,即平均每辆市三区汽车被违停罚款高达1.6次,而实际违停数远高于此。广大司机对抄告罚款表示不满,认为尽管司机确实不该乱停车,但政府没有提供足够的车位让人遵章停车,也不应该,许多时候是无奈之下的违停,罚款解决不了问题。与司机的不满相对应的是,因乱停车引发的各类事故、各种纠纷不断,不开车的群众对此反映同样强烈。
5、泊位建设资金短缺,规划泊位难以落实
受成本制约,停车泊位建设步履维艰,许多拟规划作为泊位的地块因资金原因无法落实。如经测算,鼓楼附近新建一个公共停车泊位,拆迁、建设成本等加起来要超过40万元,投资回收遥遥无期,引进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较为困难,政府投资又捉襟见肘。
三、缓解我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1、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停车管理
建议成立市停车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将城市停车纳入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的框架。
2、多管齐下,加大泊位建设力度
首先,要制订具有前瞻性的停车场发展规划,就数量和区域配置等问题进行宏观统筹。对一些改变使用性质的建筑物,必须随之改变 停车泊位的配比。
其次要大力筹措资金,加大政府在公共停车场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强对各类停车费收取的管理,扣除必要的成本外,全部用于停车场建设;交通违章罚款,特别是违停罚款实行专款专用,用于补贴停车场建设。
第三,制定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收费公共停车场。要树立“停车位是稀缺资源、停车要付代价”的新观念,把停车问题推向市场,通过市场来解决。
第四,增加配建停车泊位数量。提高新建住宅小区车位配置标准;鼓励老小区自行改造,挖掘停车潜力,有条件的社区可在操场、广场公共绿地下面开发地下停车库,建造多层立体车库,相邻的单位或小区聚集的地方合造立体停车场等。
第五,挖掘潜力,开发公共停车场。在土地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通过“上天入地”增加泊位。大力开发利用地下人防工程,允许人防区域作为小区(大厦)公共停车位,同时查处私自违法出售、出租人防工程的行为;改建现有的平面停车场地,使之成为立体式车库;开放三江六岸、城市公园、沿河绿地和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多层车库;结合地铁建设,在核心区地铁停靠站开挖时,在旁边建设公共停车场,既节约成本,又尽可能地减少对市民的影响;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建设临时停车场。
3、优化管理,充分利用现有泊位
首先要建立完善停车资源信息动态发布系统,加快公共停车场所停车动态诱导系统建设,特别要加紧在车辆最为集中的天一商圈等重点区域设立电子停车诱导系统,提高车辆停放效率,改善停车秩序。
其次是实行错时错位停车。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学校等场所车辆主要在白天停放,而社区白天的车位相对空闲,晚上则反之。要制定办法鼓励白天由社区提供空闲车位供附近单位使用,晚上附近单位的内部空闲车位供社区居民停放车辆,实现资源共享。双方收取一定的设备维护费、车辆管理费等。三要加强小区内车库(车位)管理。严禁开发商向非本小区住户出售车库(车位);出售车库(车位)时,尽可能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使车库(车位)尽量与住户楼层对应;严禁小区内车库出租和改作它用,清理被挪用的停车场和地下车库,还库与车;对没有购置车库(车位)的住户实行就近、就便划块对号停车;对住宅小区车库、车位实行“租售并举”,规定楼盘交付3年后仍没有卖出的车位,应当向业主出租;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主动与闲置车库的业主进行协商,比照市场价格调剂余缺;严格限制货车、大客车、营运车辆等停放小区。
4、交通分流,减少核心区域压力
首先要通过宣传引导,尽可能减少轿车的使用。对市民,要大力宣传绿色出行的理念,倡导居民少用私家车出行;对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公车使用规定,减少公车出行。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方便市民出行。
其次是修改市区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充分体现停车的区域及时间价值。大幅度提高核心城区路面停车价格,使之高于室内泊位、远高于非核心区泊位的价格,利用价格杠杆把地上的车辆分流到地下、把核心区的车辆分流到非核心区。对咪表停车的收费方式进行调整,进一步“划细时段、划分路段”,将半小时计费制改为以15分钟为计费单位,超过2小时部分加倍计费,并将繁华路段与一般性路段收费标准进行区分,核心城区不再设立免费停车场所。同时通过行政手段将路面停车泊位收取的费用补贴室内停车场。
第三,建议在核心区周边,建设2至3个大型的低收费停车场,配以便利的公交换乘站,或与地铁站建设相配套。以便居住在非核心区的居民和外地来甬者停车并使用公共交通。
第四,提高购车门槛。对新购车的居民,要求提供车位或有停车场地的证明。
5、加强执法,提高违章停车成本
在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有车者、无车者在路 权使用上的平衡。因此,在有效扩大泊位供给、合理分流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对违章停车的执法管理,坚决制止机动车乱停现象。一是开展经常性巡查,提高违法停车抄告处理率,对中心城区所有主、次干道以及重要支路形成严管态势,促使车辆在规定停车泊位或停车场有序停放。二是发动街道、单位、产权人协助管理,实行门前监督责任制,配合执法机构执法。从重处罚盲道停车及咪表位附近停车现象。三是依靠和发动群众,对举报并提供乱停车证据的给予奖励。咪表停车位及各种停车场所的管理员是第一责任人,负有监督和举报违规停车的义务。
2009.4.2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