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9-05-14 01:4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研究注意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研究注意的问题》。

第一篇:课题研究注意的问题

关于化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注意 的几个问题

根据自己的课题研究经验,我从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的书写;②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③目前中学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④如何结题和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进行研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的书写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包含的内容有:

1、课题研究背景

①国内外的研究现状;②目前取得的成果;③自己研究本课题的先进性和创造性,阐明研究的目的意义。

2、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①课题的界定;②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并说明创新点、理论意义、应用价值);③课题的研究目标;④预期成果形式(最后成果是研究报告、总结、论文、音像资料、案例精编等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3、课题研究步骤和课题组成员分工 整个研究的时间安排,起止年月,分几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有什么要求和成果,必须制订具体的时间安排计划。(启动阶段、实施阶段、总结、巩固阶段、结题阶段)

4、课题研究方法

⑪ 观察法;⑫ 调查法;⑬ 测验法;⑭ 行动研究法;⑮ 文献法; ⑯ 经验总结法;⑰ 个案研究法;⑱ 案例研究法;⑲ 实验法等

5、研究基础

①个人已有相关成果;②研究条件;③参考文献

6、研究组织机构

领导组、顾问组和研究组。

7、经费预算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一个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的行动过程包含了六个基本环节,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说,研究设计,课题实施,结果处理和理论升华。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调查法: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3、测验法: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4、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

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5、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6、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7、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8、案例研究法: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三、目前中学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问题——“大、高、多、少”四大缺陷

①课题大,概念模糊。题目很大,而对课题的界定、课题的概念却比较模糊,未能把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念明确地、清晰地表述出来。

②要求高,目标不明。课题研究的目标要求定位很高,提出要从理论上作探索研究,摸索出规律性问题,但如何从理论上进行探索研究,又缺少明确具体的要求。③内容多,缺乏重点。提出的研究内容非常全面。然而,这些课题方案提出的研究内容,共性方面的较多,缺少紧扣课题目标的个性化、特色化的要求和具体内容。

④措施少,操作困难。对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开展课题研究,考虑得很少。有的方案对研究措施甚至提也未提。即使考虑到、提出了,也是笼而统之,既不明确也不具体。

2、具体对策——坚持开展三项研究

①坚持校本研究。校本研究具有“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基本特征。

②采取合作研究。从学校课题研究的组织上,要求采取合作研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提升和专题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③运用行动研究。从学校课题研究的操作上,要求采取行动研究。它是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式。

3、注意的几个偏向

①空洞无边。最突出的问题是研究力量与课题极不相称(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结果是许多大型课题开题时只见方案不见与其相适应的课程,操作时只见零星点缀的几节公开课,不见科学规范的操作过程。结题时见几篇并不能支撑起整个大课题的经验论文或教育活动案例等,而不见其操作的精髓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升华。再是缺乏科学合理并与课题匹配的评估体系标准。

②顾此失彼。一旦承担了相关研究任务之后,就在本班、本人的工作中将这块工作大大地凸显出来,增加时间、精力、投入等,必定使其他活动时间、研究精力及其相应投入受到挤压,这种顾此失彼、以剥夺换取收获的现象不不可取。

③利小弊大。有不少研究者常常根据自己的特长或爱好来确定研究课题,一味追求学生知识量的积累。这样做,挤占了学生最应获得的对自身发展最有价值的东西的学习时间。

④有始无终。一是不能善待自已的研究成果。有许多并不十分成熟的“成果”会因“结题”而“寿终正寝”,即使是较为出色的成果也会因开辟全新的课题研究而被束之高阁,而不考虑如何使这些成果更趋成熟或推而广之。二是不愿善待〔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都在搞“原创性”研究。如何借鉴他人成果也是一种课题研究。

四、如何结题和注意的问题

1、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1)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题目和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前言);正文;①课题的提出;②课题的设计;③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④课题研究的结果及成果;⑤讨论和思考;⑥附录和参考文献。

(2)撰写课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②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③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

3、、课题申请结题、鉴定

①申请结题的一般程序;②课题结题评审鉴定的方式。

4、提交鉴定的成果主件、附件目录

鉴定目录

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探讨”立项通知书

②、“‘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探讨”申报、评审书 ③、“‘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探讨”实验研究工作报告

④、“‘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探讨”实验研究报告

⑤、“‘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探讨”实验研究实施方案

⑥、“‘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探讨”实验研究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⑦、典型教案

⑧、学校应用(印刷用书)证明

⑨、公开发表和获奖的论文

⑩、“‘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探讨”实验研究区经验介绍证明以及教学指导意见

⑾、教师、学生的荣誉证书

课题研究应当注意:严谨求实;有的放矢;持之以恒;淡泊功利!

第二篇: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和中国转型的背景下,多元化的社会生活现实和价值观念使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生活及信仰心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极易诱发大学生信仰危机和道德示范。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使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流砥柱和社会高知敏感人群的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持有正确合理的信仰,依然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针对大学生的信仰认知,信仰情感,信仰意志的问题,我们进行研究分析。

1.本项目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立足于信仰的知,情,意的心理构成,采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多重

分析。以期了解在社会变革中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心态及其特点,为发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心理学帮助。

难点:由于本项目调查选取的对象有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包括不同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专业,学历层次之间的学生)。调查问卷

发放范围过广,有效回收率不高,或者人力资源使用过多,不易

对调查数据总结分析,所以我们小组还需在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

好更有利于我们调研的方法。同时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不断学习。

本项目理论意义:我们能从从最表层的事实入手,确定大学生信仰的“有无”状况,判断其在信仰问题上的整体认知。

我们能透过表层深入到大学生的情感深处,判断何种情

感支撑着大学生需求从而揭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情感及

其特点。

通过大学生的的问卷调查,判断大学生信仰意志的坚定程度及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探索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全面而有效的策略

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多重分析。以

期了解在社会变革中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心态及其特点,为发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心理学帮

助。

实践意义: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是我们心协小组成员了解更多有关大

学生信仰认知,信仰情感,信仰意志的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让心协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多的为同学们服务。解决跟那个多学生的心理困惑等。

第三篇:微型课题研究要注意哪些问题(定稿)

微型课题研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不能“有计划无行动”或“有行动无计划”

所谓“有计划无行动”是指有些老师虽然制订了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但并没有很好地实施研究计划。有些老师的研究计划订得很认真,也很周密,从概念界定到背景分析、从研究目标到具体内容、从研究周期到时间安排,从预期成果到条件保障等等,都阐述得比较详细。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计划只是一个物化的文本,没有成为指引研究的蓝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这些老师对微型课题研究还缺乏认识,参加微型课题研究并不是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是出于功利或其它的原因。研究计划只是一种形式,往往是写得好,做得并不好,这种研究不会有实际效果,最后也结不了题。我不反对研究的功利心,但纯粹为了功利而研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刻意追求功利的人是不会潜心研究的,只能弄虚作假,搞形成主义。我们宁可被指责为“科研意识不强”、“研究层次不高”,也不能搞虚假的形式主义。

二是教学和研究仍然是两张皮,主要表现在有些老师脱离课堂教学搞研究,把研究看成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的副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只能应付日常教学工作。微型课题研究的问题源自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这些问题既是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所谓研究就是在教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改进教学的思想、内容和方法,总结反思教学行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研究和教学实为一体,研究计划实际上就是教学计划,研究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离开了教学,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依靠和支撑;离开了研究,经验性的教学实践还会在“老调重弹”中“涛声依旧”,还会用应试的“旧船票”登课改的“新客船”,还会靠日光加灯光搞拼耗。只有坚持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在做中研、研中做,才能避免有计划无行动。

三是不知道怎么做。有些老师虽然制订了详细的计划,但由于对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不熟悉,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去实施研究计划,因而,研究进展不大。之所以无从下手,是因为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没有切实可行的“抓手”。为避免研究内容的笼统,我们要对研究的主题,或研究的“抓手”进行分解,这样才能把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化为可以操作的措施。所谓“抓手”即解决问题的载体、切入口、突破口等,如:初中生语文预习低效改进策略的研究,“低效原因”和“改进策略”就是个“抓手”。在研究的实施阶段,首先要找到“低效”的原因,即造成低效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然后才能根据这些要素确定解决策略,形成解决“低效”的“措施”。每个课题都有自己要研究的“抓手”,但这个“抓手”只是问题的集合点或聚焦点,具体研究时要把它分解为若干个切入口来操作。如上面的这个课题,低效的原因我们可以假设与预习内容、时间安排、老师辅导、课堂秩序等因素有关,那么,预习内容、时间安排、老师辅导、课堂秩序等就是研究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来调查、分析,如果调查研究的结果证实与这些因素有关,或与其中的某些因素有关,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制订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提高预习效率的方法。再把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梳理成文字,把研究结果写成研究报告,这个课题研究的主体工作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有行动无计划”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有的老师仅仅有一份课题申报表,在既没有具体的研究设想,也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的情况下就展开了所谓的“研究”。这些老师的理由是: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不就是工作与研究相结合吗?我们的工作就是研究,为什么还要制订计划?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不管做什么事情,事先都要有个初步的设想,对行动的步骤和策略有一个具体的规定,这样才能保证做事的效率和效益。微型课题研究也不例外,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是研究的蓝图,计划形成的过程是教师理清研究思路的过程;是督促研究者在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调节研究行为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手段。

二是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不明确,不具体,缺少科学性和可行性,比如有些老师的研究计划,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也没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尽管也在做,但没有计划性,显得零乱。当我问这些老师研究到了哪一阶段时,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到了哪一步。从这些老师的汇报也可以看得出他们的研究没有计划,整个汇报过程没有条理,东扯西拉,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三是研究过程偏离了研究计划,我在听一位老师介绍微型课题研究情况时,发现他讲的内容与研究计划不一致,研究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在研究的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问题,现在研究的这个新问题比原来研究的问题有意义。原来,他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改变了研究的内容。计划不仅仅是研究工作时序的安排,还是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操作规程。计划一但确定,主体内容不宜变动,否则,研究就会陷入无序的状态。

不能“有研究无方法”或“‘有方法’无研究”

所谓“有研究无方法”是指有些老师的研究没有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某镇一位老师在向我们介绍研究过程时,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类,我问他这样分有没有依据?他说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我问他,这样分能获得准确的信息吗?他回答,差不多吧。微型课题是一种切口小,周期短,操作简便的应用性研究。操作简便包涵了研究方法的简便,也就是说运用方法的要求没有大课题或专业研究那样严格和复杂,但不是说微型课题研究不要方法。既然是科学研究,就必须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用科学的理论来引领,用科学的方法来操作。简便不是随便,放低对方法运用的要求,不是放弃对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有方法’无研究”是指一些老师尽管在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中罗列了不少研究方法,可“研究”时并没有应用这些方法去“研究”,或方法运用不恰当。“‘有方法’无研究”与“有研究无方法”一样,实际上也是没有方法。

我国古代把量度方形的方法称之为方法,把量度圆形的方法称为圆法,后来合称为方法。在西方,“方法”是从“沿着”“道路”演化而来的,意思是沿着正确的道路运动,后来逐步演化为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方法是研究的基本要素之一,选择与研究内容相匹配的方法是研究工作的重要一环。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相对系统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研究的过程就是研究者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离开了方法的掌握这一前提,老师们的研究就可能陷入无研究的泥潭之中,重蹈经验性实践活动的覆辙,试想一下,没有方法的“研究”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主要是在教育科学理论的引领下,根据教育教学现状(问题)提出改进策略。那么,现状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就需要我们去调查分析,如:高中生数学课堂识记失败的原因及教学对策研究。这个课题里的“原因”不是靠经验判断和主观臆断的,需要通过课堂观察和调查获得造成“识记失败”的“原因”或影响“识记失败”的“主要因素”。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如果通过观察、调查所获得的信息是基本准确的,那么,这些信息就可以成为制订改进工作对策的依据,否则就是无用的。由此可见,如果不能掌握和运用调查研究法,这个课题就无法研究下去。再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式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抓手”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式”,整个研究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步先要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式”的现状,即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有哪些方式。这就需要用文献研究法,要围绕主题检索、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资料时,要有明确的范围,要注意资料来源的权威性,尽可能选那些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论文,这样,才能站到一个较高的学术平台上,开阔视野,深化认识。然后,对文献资料所呈现的“课堂教学设计方式”进行分析、归纳、梳理,形成研究综述。第二步要对研究综述进行提炼加工,进行再创作,在综合他人思想观念、理论和实践的基楚上,结合自己课题和实际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观念和设计方式。为了使掌握的信息更丰富、更可靠,在进行文献研究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主题调查。

方法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没有方法就没有研究,没有科学的方法就没有科学的研究,没有研究方法,研究只能是一种盲目的活动。因此,做微型课题研究的老师要熟悉和掌握一到两种操作方法,如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等等,同时,也要学一点哲学、逻辑学和系统科学等关于方法论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

不能“有过程无积累”或“有积累无过程”

所谓积累,是指老师在研究中对研究心得、体会的梳理和对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有些老师的微型课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过程,做了很多的具体工作,有一定的效果,却没有多少能反映研究过程的资料,不仅研究手册没有认真记录,研究档案袋里也是空空的。这就是“有过程无积累”。

在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学习,对问题的调查、分析,与他人的交流碰撞,通过总结反思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认识,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及时将这些思想认识和心得体会加以梳理,是研究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完整、详实的研究资料不仅反映了研究过程的思路、程序、内容、方法等,也是能否结题的主要依据之一,因为,研究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

要避免“有过程无积累”,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认真记录研究手册,研究手册不是对研究过程的简单记录,而是理清研究思路、确立研究策略、规范研究行为、调整研究计划,保证研究效果的根据。从研究手册的记录状况,我们既可以看到研究者研究过程的脉络和轨迹,也可以看到研究者的研究态度和课题研究的效果。

第二,及时记录、梳理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建议老师们记研究日记或周记,把研究中成功的事例、不成功的事例、学习心得、研究感悟、对研究对象的观察与实验等都记录下来。研究日记不同于生活日记,记录时要有中心和主题,不是遇到什么就记什么,要把研究工作进行分类,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录。比如,围绕文献资料学习,研究案例,观察、调查研究对象等,都可以记主题日记。这样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研究资料,也可以不断反省自己的研究行为,反省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思想。记研究日记,会让我们在忙碌、繁杂的日常工作中有一个思考的时间。“思想是在学习和相互交流中生成的,是在思考中提升和发展的,是在写作中得到梳理的。”研究日记也是我们撰写研究论文的素材,当你围绕一个主题记到一定的时候,一篇文章所需要的资料也就齐备了。有的老师写文章时,总是无话可说,就是因为平时没有积累。除了记研究日记外,还要认真撰写教学案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经验总结、调查报告等。总之,在研究中要想有积累、有收获,就要勤动手。

第三,边研究边收集保存研究资料。收集保存研究资料是老师们最容易疏忽的工作。有的微型课题快结题了,可材料袋里还只有一张申报表。是这些老师什么都没做吗?不是?有的老师做了很多的工作,只是没有收集保存研究资料。那么,在研究中,老师们要注意保存哪些资料呢?从资料的内容来分,我们可以把研究资料分为:理论资料,这类资料主要是研究者围绕课题研究搜集、整理的文献资料;方法类资料,是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方法,以及操作案例等;事例类资料,是研究过程中的调查分析、数据统计、案例等能说明研究效果的材料;实物类资料,包括会议、活动照片、课堂实录、课件、获奖证书、师生作品等等。从资料的特点看,我们还可以分为:基础性资料(我也把它称为原始资料),包括下载、复印文章、文摘等理论资料,以及国家、市教育局、学校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政策性的资料。过程性资料,包括微型课题研究的申报表、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研究目标责任书、教学案设计、调查观察记录、研究日记、会议及研讨活动记录、接受培训及考察学习的材料、学生作业、有关试卷、图片等与研究过程有关的所有资料。结果性资料,包括调查、观察、报告,工作小结,研究课课例、实录,研究报告,随笔、论文,经验总结,师生作品,课件,结题鉴定意见等能反映研究效果的材料。

收集资料的工作不能等到结题的时候再做,平时就要注意积累,有些原始资料一旦丢失了就很难找到。为了使资料充实、完整,并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除平时注意积累外,还可以开展主题调查,进行专题收集。比如: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问题及对策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检索、查阅文献资料,专门搜集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有哪些问题,同时,通过问卷、个别访谈、座谈、日常观察等方式调查、了解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有哪些问题,从而形成专题资料。

“有积累无过程”是一种虚假的形式主义教科研。有些老师在课题立项后,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做,整个研究既没有真实的心得体会,也未曾有效地改进工作,更谈不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个人进步。可结题时他却有一大堆打印得清清楚楚,装订得整整齐齐的研究资料和所谓的“研究成果”。仔细看看这些“漂亮”的结题材料就不难发现,有

80% 的材料都是与该课题联系不大的有关背景资料,还有

20% 的材料就是剪贴、拼揍的所谓“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有个别老师的“研究报告”竟然全文下载网上的。这种假而空的研究既害人又害己,既败坏了研究风气,也不利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写论文,也不是为了弄一堆没有价值的资料,而是为了有效地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而,在微型课题结题时,我们不仅仅要看文本资料,还要听研究课,看看研究者研究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解决,解决了多少。研究课的质量是能否结题的主要依据之一。老师们要在科学而真实的研究过程中积累资料,不仅要写得好,更要做得好。只有认认真真地做,才会有实实在在的心得体会,也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鲜活动人的文字。

第四篇: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困惑

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身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体会是最深的: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了。教师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学生的德育工作。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个性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了。我们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社会背景下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他们他们虽然在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上有着不同大小的差异,但是生活背景是相同的,因此,也有着独特社会背景下的独特共性。

在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我觉得,德育问题是作为我们现在面对的这群学生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最大的职责所在。因为,我们的工作将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不远的未来,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与价值观。知识是可以不断学习的,但个人素质和价值观、民族素质和民族的价值观却是难以再塑造的。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难调理的时期。

此外,教师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也跟我们今天所处的多元社会环境对这群孩子的性格影响有关。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处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时期,来自东西方各方面的新的诱惑太多,老的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而新的价值观尚未成型,这就很难对这群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形成具有说服力的价值引导趋向。尤其是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我们目前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是不同步的,这种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滞后性,是造成今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学教师德育工作困惑的最根本的原因了。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对当前的德育教育有以下困惑。

一、期望与现实的悬殊。

社会期望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这不仅体现在党的教育方针中,更具体地反映在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常规要求中。通俗点讲,社会期望学校培养出来的社会人,既能知书达理,又能有用,要德才兼备,学校应多出“优质品”,少出甚至不出“次品”、“废品”、“庸才”,更是坚决不能出“歪才”。可现实的学校教育能做到吗?且不说,人是有差异的,学生也不例外。就是工厂用同一部机床生产同样的零件,还难以避免出现“次品”、“废品”,更何况学校培养的是活生生的、天天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人呢?(当然这种比方不大妥当,但道理是然)当然,学校决不能因为这个道理,就放弃对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认真教育,就像工厂不能因为难免出“次品”,就不抓质量一样。现实中的中小学德育,大量老师不分昼夜,辛勤浇灌着风雨中的花朵,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一样,希望每一个花朵都能绽放,绝不愿意看到自己培育的花朵中途夭折、枯萎、但期望与现实能完全的统一起来吗?

二、家庭与学校的脱臼。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学校难以替代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有出息”的孩子,往往与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历史上的“孟母三迁”等明证不胜枚举。可是,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家长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不教、歪教的家庭比比皆是。诚然,各个学校均在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老师家访等途径,拼命在科学引导家庭教育,但收效却未必怎样。这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脱臼甚至对立。试想,如果学生在学校听老师讲要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赌博丑陋、劳动光荣,而每天回到家中看到的却是父母亲在虐待老人、恶语伤人、乌烟瘴气搓麻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孩子幼小心灵中的天平该朝哪边倾斜?教育学中有一个“教育一致性原则”,可有多少家庭做不到,甚至根本不想那么做,这还让学校怎么办?

三、目的与手段的无奈。

学校德育的目标非常明确,也很细致,可在现实的德育工作实践中,许多德育手段却显得非常无奈。学生犯错误,这是天天有的事儿,很正常,学生犯错误该怎么办?教育。一个孩子屡犯错误,甚至同样的错误,这也常有,该怎么办?教育,苦口婆心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孜孜不倦的教育,各种各样形式和手段的教育等等。可切记一点,老师不能打、不能骂学生,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等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头顶上约束着老师们,校长、局长在一次又一次的会议上这么要求甚至威胁着老师们。得,现在得孩子都懂:不管我怎么违纪,你老师不敢把我怎么着,批评无所谓,处分无所谓,如若要开除我,《义务教育法》允许吗?我的父母亲、七大姑八大姨会轻易同意吗?他们不找你学校闹才怪!反正你老师也不能打我、骂我,否则更有你老师好看!这样的学生有没有,有;这样的学生多不多,不少。那么,学校和老师该怎么办,我看还是一个办法,教育、教育、再教育。这实际上是一个老话题——教育惩罚问题。社会和教育界长年来对此一直争论不止,到底要不要、该不该进行教育惩罚——需要、应该,但教育惩罚的度该如何把握?古者,学童背不书,先生都要打板子,当然先生是为了学童好,是严师,可以出高徒,可现在看来不可取。师道尊严,过去讲,现在也仍在讲,可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观念和理论的发展,我们更强调的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这一点每个老师知道,每个学生也知道,屡犯纪律的顽童也知道。现在老师批评教育调皮捣蛋、甚至行为规范极差乃至道德败坏的学生,可谓小心翼翼、谨而又慎、如履薄冰,唯恐一不留神滑向了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深渊。至于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标准尺度是什么,又有谁说得清。那到底该如何进行教育惩罚呢?这是学校德育手段上的一个无奈。说句实在话,现实当中,许多老师就是因为德育手段上太多的无奈,久而久之,在思想上、观念上甚至是实际行为上,对部分所谓“差生”采取明哲保身、放任自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种贻害是无穷的。但能一味地责怪那个老师吗?都说老师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这当然是对的,但现实是有的学生你能真正当自己的孩子对待吗?老师像对待自己地孩子一样严格要求、规范学生,接受的家长非常感激你,可许多不接受的家长在责怪你,如果你老师像责罚自己孩子一样的责罚学生,有的家长要找你闹事儿的,并口称孩子养到这么大,我家长都从来没有怎么着过,你老师竟敢如此,太不象话,到时老师能在上级部门面前讲,我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了,而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吗?不行,那只好明哲保身了,反正这学生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德育的目的显而易见,大家认同,但与德育手段的

四、教育与教学的对立。

教育与教学是现如今学校教育中的一对对立统一体。学校教育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等组成部分,其中教育(德育、管理等等)既同教学一样是教育内容和目的,也是课堂教学得以正常维持以至高效组织的重要保障。学生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这谁都不怀疑,可现实是如果大量人力、精力、物力用于教育管理,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反之亦然;二者有机统一,这话好讲但难做。在应试教育痕迹尚存(甚至还很浓)的今天,能多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而冲击、影响课堂教学吗?既然现在的孩子很难教,更应该加强德育和管理,可哪一个校长和老师不知道中考、高考的阿拉伯数字(成绩)决定着自己的收入与名望呀。不得已的法制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等,要搞,要抓,但千万不能影响教学,还一定要促进教学。这其中之难,更有谁知道?大道理,谁都会讲,报刊杂志、各种会议也少不了这方面的交流与论述。可教育与教学的对立面却眼睁睁的在现实学校教育中存在着。

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十多年来,亲身经历的形形色色学生、家长、社会关系,历历在目。学生的年龄特征是不可客服的,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的反映,对此,教师只能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充分的信任他们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是非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而多元的社会背景下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影响,则不是单纯的依靠教师的力量所能解决得好的,也不是教师能够左右的,今天的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全社会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社会的关注,引起我们社会的反思。

第五篇:课题研究

课 题 研 究 手 册 的 建 立

为规范课题管理,促进临盘教育办公室提高科研水平,更为了完整地记录课题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教研室设计了本研究手册,供各课题组使用。凡临盘教育办公室各类课题均使用本手册,并作为课题结题的存档资料。《课题研究手册》由学校签发。

研究手册分三大部分。

一是课题的前期论证:包括“课题综合信息表”、“课题立项通知书”、“研究文献的收集与分析”和“课题研究方案”等,其中“课题立项通知书”由教研室或校教科室盖章签发。各课题组请重视“研究文献的收集与分析”。

二是课题的中期进展:包括“研究过程记录”、“研究阶段性小结”和“研究变更记录”。做好研究过程记录是圆满完成课题的重要前提。《手册》提供了不同类型研究活动的记录方式,各课题组可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具体选择并记载(带*为选填部分,视研究情况而定),尽可能每次活动的分析都详实些。过程记录也是研究成果的积累。研究过程中允许课题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如人员、标题、方法、步骤、或成果目标等的适当调整,这些反映在“研究变更记录”栏中。三是课题的终期总结:包括“成果一览表”、“研究报告(论文)”等。“研究报告(论文)”是研究的主成果,着重在结果的反映。

《手册》除立项通知书和结题意见由课题立项单位填写外,其余由课题组填写。填写应该用蓝、黑钢笔字或打字,方式可以有写、贴、夹三种。

编制本《手册》是临盘教育办公室加强课题过程管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措施之一,也是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特定阶段的需要,以上资料知识一个纲要,不能穷尽小课题研究的所有项目,希望老师们根据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增减资料,课题研究尽量做到有理有据。

。希望能给各位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以导引与提示,也希望大家能尽早地、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

下载课题研究注意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研究注意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

    阳平关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系列规定 (一) 基本要求 1、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课......

    课题研究

    篇一:课题研究范文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推荐表 单位名称:陕西师范大学 填表日期:2008年11月14日- 1 -- 2 -- 34 -分类号 密 级 学 号 g623.2 j24092 题 目 教育硕......

    课题研究

    关于开展省、市、县中小学教学研究 第九期(2011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 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扎实抓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推动学校积极探索‚科研强校、......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硕果累累 为了实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以教科研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我校围绕校本研究制度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不断强化学校科研组对教育科研的领导。主要抓三个......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苏教版《科学》教材的主编路培琦对待教材的态度 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教材,我们究竟应该持什么样的一个态度,也许苏教版《科学》教材的主编路培琦老师对此最有说服力......

    课题研究

    《新课标视域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课题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课题研究(范文大全)

    小学英语音标有效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背景 1.课程改革背景 在新课程英语教学目标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音标教学,但是在各英语教材中都多多少少涉及......

    课题研究2007 文档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探究”,转变应试观念,切实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