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一:意义、目的
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以达到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各项功能及寿命要求,并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一般处理原则是:正确确定事故性质,是表面性还是实质性、是结构性还是一般性、是迫切性还是可缓性;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直接发生部位,还应检查处理事故相邻影响作用范围的结构部位或构件。其处理基本要求是: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的期望;保证结构安全可靠,不留任何质量隐患;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二:工程事故实例
案例一:某年9月17日青海省一座净跨100米的大桥突然坍塌,该桥于1978年5月开始建设,1979年9月 9日箱肋合拢。坍塌造成1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3万多元。
1.分析:此次事故为重大事故,造成了19人死亡 2.事故案例原因分析
大桥箱肋坍塌主要原因是拱肋纵向失稳。影响失稳主要因素是在拼装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未能加强观测,出现了拱轴线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偏离近20厘米。在实测拱轴线明显偏离设计拱轴线情况下,未停工采取措 施,相反进行混凝土浇筑,使拱轴线的偏离加大,导致箱肋纵向失稳、坍塌。3.事故处理方法
(1)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封锁现场并且疏散人群,防止二次伤害。(2)政府相关方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并追查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
(3)承包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摸底分析,找出原因并且编制事故报告,进行事故详情分析。
(4)政府及相关专业人员听取承包单位事故分析汇报,并与相关专业人员调查结果进行比对,明确各方责任。
(5)责任明确后,移交相关司法部门进行刑事审判。4.制定保证质量的措施
建(构)筑物定位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前提,建筑物定位不准确,后果将难以想象。测量员将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完成后,项目工程师组织质检员、测量员、工长等进行复测检查,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根据施工进度,项目部将测量成果单、建筑物定位点及建筑物方格网的测设报工程管理科。滑模施工时应随时采用仪器或吊锤法检查滑升体系的垂直、扭转、倾斜等状态,对其结构的中心 和边缘均应同步观察。
完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每道工序必须做好相关资料记录,并且必须通过自检和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案例二:2000年9月10日下午17时50分,江西省景德镇市某工程大门横梁丽蓬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支撑失稳断裂,瞬间大门屋面雨篷全部混凝土及模板系统坍塌,并将两端混凝土柱、砖柱拉倒。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7人轻伤
1.分析 此次事故三人死亡为一般事故 2.事故原因分析:施工前未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模板未经设计计算,搭设没有技术要求,支撑系统结构本身不符合规范要求,不能承受施工中的各种荷载。门楼屋面离地高55m左右,施工中支撑系统拉接较少,水平拉接有两道连接杆,垂直立面仅在外围周边用薄木板拉接少量的剪刀撑,其余均未进行拉接。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支模系统变形失稳导致事故的发生。3.事故处理方法
(1)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封锁现场并且疏散人群,防止二次伤害。(2)监理工程师向建设单位及公司汇报,承包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摸底分析,找出原因并且编制事故报告,进行事故详情分析,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3)监理工程师现场调查必要时可签发停工令。
(4)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听取承包单位汇报(可请质量监督站参加)。提出处理方案,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签认。(5)承包单位实施方案,监理单位负责监督实施。)6监理、设计单位核查处理结果,通过则监理签发复工令,施工单位进行下道工序。4.制定保证质量的措施
模板决定了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和观感,在支设模板前应进行研究和策划形成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并报工程管理科审批。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模板尺寸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拼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及其支撑应根据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进行计算,必要时应进行有关试验。浇筑混凝士前对模板及其支撑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处理。对于一些特殊的混凝士结构模板C 如水泥厂 的窑中1#、2#、3#墩,窑尾、窑头框架等),在保证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对模板拼缝的尺寸、位置以及对拉螺栓的位置进行策划,以确保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
完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每道工序必须做好相关资料记录,并且必须通过自检和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二篇: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报告
一、工程实例分析
济南某五层砌体结构住宅楼位于小清河旁,平面呈“一”字形,东西长37m,南北宽9m,建筑面积1721m,采用无埋深筏板基础。在建筑场地平整后,先铺C10素混凝土垫层,厚100mm、在其上浇筑C20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筏板厚300mm,在筏板基础上砌砖墙。当主体工程施工至第五层时,发现东起第五开间中部筏板基础南北向整块横向断裂。经检查,从勘察报告、设计(依据勘察报告)和施工中均找不到原因,而是未处理好地基勘察、基础处理和建筑总平面的关系。对该楼地基土层重新进行勘察,新查明的地基土层和历史变迁如下:
(1)表层为杂填土,西半部厚度1.1~2.4m,东半部厚度2.4~5.5m。
(2)第二层为稻壳灰及淤泥层土,其中稻壳灰占70%~80%。淤泥极为弱:孔隙比高达e=2.12~2.60;
液性指数IL=1.57~2.47;天然重度很小,仅为γ=14.3~15.2kN/m3,标准压缩系数a1-2=2.05MPa-1,属于超高压缩性土,厚度2.0~2.9m,分布在场地西半部,杂填土下面。(3)第三层为淤泥层.厚度为1.3~1.5m。此淤泥层也分布在场地西半部,场地东半部无此淤泥软弱土层。
(4)第四层为份土及粉细砂层,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4~5m,土质良好。
(5)经深入调查得知该场地原为一南北长70m、东西宽40~50m的水塘。附近餐饮业用户用稻壳作燃料后将稻灰倾倒在塘内,不久塘被填平,还曾用作烧砖窑场。该工程开工前半年多方平整场地修建住宅楼。由于该楼西半部置于原水塘内,东半部位于塘外岸上,塘内外土质突变是造成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受力不合理断裂,从而导致上部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本人参与下曾提供四个处理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将住宅楼五层全部拆至四层,并在四层顶部,加设钢筋混凝土封闭圈梁。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东半部场地土质较好,东部四间仍修复至五层。
方案三,保留住宅楼为五层,自上至下拆除基础开裂这一开间,将一幢楼房分成东、西两幢楼。这样处理后,减小了建筑物的长高比.相对增加建筑物的刚度;并使东西两幢楼可以自由沉降。
方案四,暂缓处理,待进一步沉降观测后,再分析处理。
上述四个方案各有利弊。经多次研究讨论,最后采用卸荷处理方案,即将原设计建造的五层住宅楼,全部拆至四层,即采用方案一。后又进一步卸荷,将住宅楼全部拆成至三层。在该住宅楼已使用多年,观察到该按原来筏板基础断裂的裂缝已经稳定,没有再继续发展。住户已放心,消除了忧虑。但由于这一事故处理,拆除两层楼房,损失建筑面积40%。如不用卸荷处理方案,改用锚杆静压桩加固场地西半部软弱地基,则可在保证住宅楼安全的前提下,保持住宅楼五层不变。
地基与基础质量,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耐久性影响甚大。基础或地基的质量事故,常常带来地面的塌陷、各种梁的拉裂、墙体开裂、柱子倾斜等。轻则使人对建筑有不安全感,重则影响建筑物的使用,甚至于危及人们的生命。
据有关单位对43起房屋过大不均匀沉降原因调查分析得知,属于设计不周者占21%,属于施工问题者占70%,属于使用单位管理不善者占9%。由此可见,尽管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注意施工质量,则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多方面原因往往会出现一些裂缝,因此,鉴别裂缝、分析裂缝、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并对裂缝的产生进行有效的防治,对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及正常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荷载引起的裂缝: 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结构裂缝一般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通过计算分析就可以读出正确的结论。如:矩形楼板板面裂缝成环状,沿框架梁分布,板底裂缝成十字或米字集中于跨中;转角阳台或挑檐板裂缝位于板面起始于墙板交界以角点为中心成米字形向外延伸。受力裂缝,其裂缝与荷载有关,预示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收缩裂缝是一种建筑最常见的裂缝,主要是由于结构的温度变形及材料的收缩变形受阻及应力超标所致。现浇板收缩裂缝主要集中在房屋的中部和房屋四周阳角处,裂缝成枣核状止于梁边。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的情况下会发生渗漏,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多属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
使用商品混凝土引起的收缩裂缝:商品混凝土由于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要好,因此一般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都较大,水灰比较大,如保证水灰比则要增加水泥用量,这样就使混凝土在硬化阶段出现收缩裂缝。裂缝的产生大多在砼浇筑初期,即浇捣后4~6小时左右,裂缝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产生裂缝部分大多为水泥浮浆层和砂浆层。有于砼坍落度偏大,表面经过振捣形成一层水泥含量较多,收缩性较大的水泥浮浆层及砂浆层一方面由于砼初凝时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砼早期强度较低(面层为砂浆层 强度更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砼表面开裂,另一方面由于面层浮浆或砂浆的收 缩值比基层砼大许多,而造成变形值不同导致面层开裂。
一,裂缝的成因极其形势 无论是设计不周,还是施工中没认真验槽和钎探使建筑物建造在软硬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段上,都会使地基产生不均匀的沉降,沉降较大与沉降较小部位之间,出现了相对位移。位移的结果是使上部结构出现与地面呈45。左右夹角的裂缝。体形复杂的建筑物,没有按设计规范设置合理的沉降缝,或因施工造成沉降缝被杂物堵塞,都会造成墙体的开裂。
下面我们根据裂缝的形式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的方法。1.墙身特别是顶层出现“八”字形缝,有时出现倒“八”字形缝。
以上两种裂缝中,对于“八”字形裂缝,一般由于建筑物两端沉降较大,中部沉降较小的原因所致;对于倒“八”字形裂缝,一般则由于建筑物的中间沉降较大,而两端沉降较小所致。
2.顶层墙身的水平缝,一般在平顶的檐口或圈梁下2~3皮砖的灰缝中。通常在外墙顶部,两端较严重,有时位于房屋的四角,出现抱角缝。四角处缝最大,中间逐渐减小。以上两种形式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温度变化或地基不均匀变形。其防治方法是: 提高砂浆强度;提高砌筑质量;在易裂处设置水平钢筋;顶层采用保温层;合理的设置温度缝等。3.窗间墙两对角处出现水平裂缝,一般成对出现。产生原因主要是地基不均匀变形或沉降缝处理不当,沉降单元被顶住后,最易产生这种裂缝。4.发生在窗间墙、窗台墙、内墙或外墙上的斜裂缝(图3)。大部分裂缝是通过窗口的两对角,在紧靠窗口处缝宽较大,向两边和上下逐渐缩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基不均匀变形,墙身受较大的剪力,造成了砌体受主拉应力的破坏。裂缝往往是由沉降较大的一边逐渐向上发展。
5.发生在纵墙的顶部或底层窗台墙上。产生原因主要是墙的两端沉降值较大,中间沉降数值小,使墙的上端或底层窗台中间受拉所产生。以上三种形式的裂缝的防治方法是:
处理好地基,对高低差过大、建筑物过长、平面形状复杂、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如部分桩基、部分天然地基)、分期建设的建筑物,都应根据不同的条件,设有适当的沉降缝。沉降缝应有一定的宽度,施工时一般应先建重单元、后建轻单元。根据地质和钎探资料加强上层结构的刚度和调整好基础设计。
6.底层窗台墙的裂缝多发生在底层窗口下面,二层以上少见。缝宽上大下小,一般发生在窗口中部1/2宽度范围内。
其原因主要是地基不均匀变形,使窗台墙起反粮作用而引起;但也有的是窗间墙与窗台墙因荷载差异过大、灰缝压缩不一造成的,以及温度变形和干燥收缩产生裂缝。其预防措施是建议设计在窗口下砌体中配筋或调整基础宽度等。
三、结束语
在建筑结构的建造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使建筑物墙体和楼盖开裂影响使用的,有碍观瞻并使人有不安全感觉的,更有甚者使建筑物倒塌的事故,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其中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占总事故的确21%。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最难驾驭的并不是上部结构,而是该工程的地基和基础工程的问题,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尽管千变万最化,复杂万分,但是在电子计算机得普遍应用,今天,它们基本上都是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被预知和掌握。而对于建筑群所在场地的地下土层分布则不然,一般地说,人们只能在设计前通过几个钻孔的土样的试验得知其少数信息,也只能在施工后,槽底的钎探结果了解其表层信息,至于更深层更全面的情况却不能全面的掌握,往往凭经验加以处理,这就产生误差,甚至错误造成对建筑物建成后的损坏,而且,地基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使用期间出现事故的苗头也不易察觉,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是因勘测、设计、构造、制造、安装与使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而这些因素中。某些因素引起突发事故。另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消耗性逐渐发生的事故,从安全上讲,突发事故是危险的。所以,研究并探讨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更具有普遍性。地方性和经验性,对它的分析后得到的经验教训,更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的知识财富。并对地基基础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分析与处理:
首先我们知道地基破坏的三种形式(a)整体剪切破坏;(b)局部剪切破坏;(c)冲切剪切破坏
因此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因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错误而产生的事故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称序,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即使对单层的一般性建筑,也不能不做勘查。
(二)因建筑物基础底面土压力过大超过地基承载力造成的事故
地基承载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各类地基承受基础传来荷载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一限度,首先发生的是建筑物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开裂;如果超越这一限度过多,则可能因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而整体滑动或急剧下沉,造成房屋的倾倒或严重受损。
(三)因地基中暗沟、古墓等旧构筑物影响造成的事故 建筑物地基槽开挖后,可能遇到许多局部异常的情况,例如:在地基土中存在有暗沟、古墓、古井、旧基础等已废除了的构筑物,其中在暗沟、古井内往往填充疏松的建筑垃圾或淤泥软土,形成局部的松软部位,可能引起基础局部严重下沉。导致上部墙体或结构开裂;如遇古墓、防空洞等中空构筑物,则可能引起塌陷事故;至于遇到旧基础、废化粪池等构筑物,它们往往比周围天然地基坚实得多,形成软硬突变,也会造成上部结构开裂。因此在刨槽验槽过程中查明局部异常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四)因建筑地基发生溶蚀与管涌造成的事故
1.当建筑地基中存在地下水,并有下列条件时,则可能发生溶蚀与管涌事故:
(1)石灰岩地区经长期地下水的作用,可能发生溶洞。溶洞发育地区,将发生地基溶蚀。
(2)山区残积土或披积土颗粒大小相差悬殊时。在地下水流动作用下,可能发生溶蚀或管涌。
(3)如地基土质级配不良,地下水流速大,则地基中土的细颗粒可能被冲走,而产生管涌。凡在上述地区建造的工程都应仔细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如果认为地基中存在上述溶蚀问题,应另选场地,因为上述溶蚀事故的措施相当不容易,并且费用很高。2.地下水的主要影响有:
(1)基础埋深——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冻土层厚度以下,后者与土中的毛细水有关。
(2)施工排水——当基础埋置地下水位以下时,基槽开挖和基础施工必须排水。如果排水不好或基槽遭踩踏都会造成隐患。
(3)地下水升降——下降会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上升会使粘土层软花、湿陷性黄土下沉、膨胀土层吸水膨胀。
(4)溶蚀与管涌——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存在会造成溶蚀,在有承压水地区,如基槽挖除承压水以上隔水层,则可能出现大量涌水浸泡地基。
(5)空心结构浮起——水池、油罐、空旷地下工程埋深超越地下水位教多时,可能上浮,影响使用。
(五)防治方法
1、置换
置换是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弱土体或不良土体,形成双层地基或复合地基.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主要包括换土垫层法、挤淤置换法、褥垫法、振冲置换法(或称振冲碎石柱法)、沉管碎石桩法、强夯置换法、砂桩(置换)法、石灰桩法,以及EPS(发泡聚苯乙烯)超轻质料填土等。
2、排水固结
排水固结是指土体在一定荷载作用下固结,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的目的。主要包括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砂井法(包括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法)、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联合作用,以及降低地下水位等。
3、灌入固化物
灌入固化物是向土体中灌入或拌入水泥、或石灰、或其他化学固化浆材在地基中形成增强体,以达到地基处理的日的。主要包括深层搅拌法(包括浆体四射和物体喷射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渗入性灌浆法、劈裂灌浆法、挤密灌浆法和电动化学灌浆法等。
4、振密、挤密
振密、挤密是采用振动或挤密的方法使未饱和土密实,土体孔隙比减小,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的目的。主要包括表层原位压实法、强夯法、振冲密实法、挤密砂桩法、爆破挤密法、土桩、灰土桩法等。
5、加筋 加筋是在地基中设置强度高、模量大的筋材,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强度高、模量大的筋材,可以是钢筋混凝土也可以是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等。主要包括加筋土法、土钉墙法、锚固法、树根桩法、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和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等。
6、冷热处理
冷热处理是通过冻结土体,或焙烧、加热地基土体改变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它主要包括冻结法和烧结法两种。
7、托换
托换是指对原有建筑物地基和基础进行处理和加固或改建。主要包括基础加宽法、墩式托换法、桩式托换法以及综合托换法等。
8、纠偏
纠偏是指对由于不均匀沉降造成倾斜的建筑物进行矫正的手段。主要包括加载纠偏法、淘土纠偏法、顶升纠偏法和综合纠偏法等。
(六)、基础加固技术
1、准备工作
a、建筑物地基工程勘察资料 b、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观测资料 c、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设计资料 d、掌握周围环境情况 e、建筑物施工资料
2、基础加宽技术
通过基础加宽可以扩大基础底面积,有效降低基底接触压力。
3、托换技术
a、墩式托换是直接在基础下挖扎,灌注棍凝土形成混凝土墩基础。一般适用于浅层有较好的持力层情况,让墩基础落在良好的持力层上,使其具有较高承载力。b、桩式托换技术 c、树根桩。
当发生一次重大的地基基础事故后,最关键的事对这次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有正确的分析,才能发现事故的原发症结。进行公正的仲裁,明确事故的责任;只有正确的分析,才能找到今后应吸取的教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也只有正确的分析,才能制定出适宜的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对于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和使用中的错误引起的,其中大部分是主观性的错误。而当严格遵守勘查、设计与施工的标准文件的规定和相应要求,则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基基础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结构型式和工地的土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在适用与经济的前提下,要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裂缝或损坏。第二,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出现得较多的问题。为防患于未然,有关人员应针对地基情况,“对症下药”认真细致地做好勘查、总体布置,选取基础类型和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工作。第三,有关人员不仅要研究已出现的工程事故作为“前车之鉴”,同时也应学习已有的成功经验与方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第四,在地震区中,对已发生的消耗性地基基础事故,不应忽视而应及时修好,否则在地震作用下可能转变为灾难性的工程事故 第五,建议编制有关防止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法规,以使有关方面重视这项工作。
第三篇: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复习材料
复习材料
1、砌体的裂缝有哪几类,主要特点是什么。1.荷载裂缝:
包括受压裂缝、受弯裂缝、局部受压裂缝、受拉裂缝以及受剪裂缝。由荷载引起,反应了砌体的承载力不足或稳定性不够;
荷载裂缝的出现,表明砌体承载力安全度不够,应及时进行加固。
2温度裂缝
温度变化所引起的裂缝,在砌体裂缝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温度裂缝的特点:
一般对称分布;
温度裂缝始自房屋的顶层,偶尔才向下发展; 温度裂缝经一年后即可稳定,不再扩展。
2、钢结构的防火防护方法主要有哪些?至少答出3条 1)紧贴包裹法
采用防火涂料紧贴钢结构的外露表面,将钢构件包裹起来。2)空心包裹法
采用防火板、石膏板、蛭石板、硅酸钙盖板、珍珠岩板将钢构件包裹起来。3)实心包裹法
一般采用混凝土,将钢结构浇注在其中。
钢结构防火方法的选择以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为依据,防火涂料是最为流行的做法。
3、混凝土结构工程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混凝土加固方法有:1)加大断面法 2)喷射混凝土法 3)粘钢补强法 4)焊接钢筋或钢板法 5)锚接钢板法 6)预应力加固法 7)其他加固方法,如,增设支点法;另加平行受力构件;增加圈梁、拉杆等
4、什么事孔洞事故?造成孔洞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 1)施工工艺错误,诸如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过大,混凝土运输浇灌方法不当等造成混凝土离析,石子成堆。
2)不按规定的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漏振等
3)在钢筋密集处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而形成孔洞 4)模板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孔洞 5)混凝土石子太大,被密集的钢筋挡住
6)混凝土有泥块和杂物掺入,或将大块件料具、木块落入混凝土中 7)不按规定下料,或一次下料过多
一、单项选择题:
1、挂网喷浆不适合(A)。
A.墙体严重酥碱,或油污不易消除; B.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隔墙
C.各类空心砖墙
D.使用砂浆标号过大的墙体
2、钢材化学成分缺陷的检测仪器不包括(A)。
A.CT扫描; B.色谱仪 C.光谱仪 D.核磁共振
3、以下哪种防火涂料属于膨胀型防火涂料(B)。A.普通型防火涂料
B.超薄防火涂料
C.湿法喷涂防火涂料
D.干法喷涂防火涂料
4、钢构件越长,越容易出现(A)。
A.失稳破坏
B.强度破坏
C.层状撕裂
D.锈蚀破坏
5、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一般应为(C)左右 A.3mm
B.7mm
C.10mm
D.15mm
6、砖墙的转角处与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当不能同时砌起需留斜槎时,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比例为:(C)
A.<1/3H
B.(1/3~2/3)H
C.≥2/3H
D.>H
7、降低地下水位常用方法是(C)。
A、集水井
B、渗透
C、井点降水
D、沉井
8、《混凝土施工规程》规定 “柱子分段灌筑高度不应大于(A)。A.3.5 m
B.4 m
C.4.5 m
D.5.0 m
9、土方的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A),严禁超挖的原则。
A.先撑后挖,分层开挖
B.先挖后撑,分层开挖 C.先撑后挖,分段开挖
D.先挖后撑,分段开挖
10、下图中砌体结构上的裂缝是什么裂缝(C)。
A.受剪裂缝
B.温度裂缝 C.局部受压裂缝
D.受拉裂缝 11.我国一级耐火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规定为(A)。A、1.5 h
B、2 h
C、2.5 h
D、3 h 12 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是因为:(A)A.内热外冷
B.内冷外热
C.混凝土与基底约束较大
D.混凝土与基底无约束 13.下列哪一个是影响防水混凝土防水质量的因素:(C)A.中粗砂
B.25mm左右的级配石子
C.振捣
D.525号水泥
14.混凝土炭化会破坏钢筋表面的(B),使钢筋失去混凝土对其保护作用而锈蚀涨裂混凝土
A氧化模
B钝化模
C保护层
D三氧化二铁
15.砖砌体留直搓时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每(B)设一层
A300mm
B500mm
C700mm
D1000mm 20.砌砖墙留直搓时,必须留成阳搓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每500mm留一层,每层按(C)墙厚留一根,但每层最少为2根
A370mm
B240mm
C120mm
D60mm 16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期混凝土裂缝可能产生的部位是:(C)A.端头1/3部位
B.端头1/4部位
C.中部
D.中部和端部均有
17、钢板越厚,越容易出现(C)A.整体失稳
B.强度破坏
C.层状撕裂
D.锈蚀破坏
18、不均匀沉降不会导致(D)A.建筑物出现裂缝
B.建筑物出现倾斜 C.柱体断裂或压碎
D.建筑物瞬时倾覆
19.《混凝土施工规程》规定“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A)。
A、2 m
B、3 m
C、1 m
D、4 m 20.在已有建筑物附近且为淤泥质土的基坑支护结构中,其支撑宜选用(D)。
A.自立式(悬臂式)
B.锚拉式
C.土层锚杆
D.型钢水平支撑
21.混泥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如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进行(C)。
A.加水
B.振捣
C.二次搅拌
D.二次配合比设计
22、地基与基础加固方法不包括(B)。A.排水固结法;
B.轻型井点排水法
C.置换法
D.挤密法
23、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泥浆突然漏失,可能的原因是:(B)A.护筒水位过高
B.塌孔
C.钻孔偏斜
D.泥浆比重太大
24、防水混凝土应自然养护,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C)A.7d
B.10d
C.14d
D.21d
25、在梁板柱等结构的接缝和施工缝出产生烂根的原因之一是(D)A.混凝土强度偏低
B.养护时间不足
C.配筋不足
D.接缝模板拼缝不严,漏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悬臂构件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D)。A.50%
B.75% C.90%
D.100%
27、某施工工地起重机倒塌,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划分,该事故属于(D)。
A.一般事故
B.严重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28、砖墙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至少达到(B)以上 A.90%
B.80%
C.75%
D.70%
29、改变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法不包括(D)。
A.在梁的中间部位增设支座
B.增设预应力撑杆
C.改变支点约束状况
D.增设预应力拉筋 30、下图中砌体结构上的裂缝是什么裂缝(D)。
A.受剪裂缝
B.温度裂缝 C.受压裂缝
D.受拉裂缝
第8题图
31、施工裂缝不包括(C)。
A.碱骨料反应致使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而开裂
B.反拱过大,构件顶面产生裂缝
C.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
D.模板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而膨胀,使初凝的混凝土拉裂
32、砌砖墙留斜搓时,斜搓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C)
A.1/2
B.1/3
C.2/3
D.1/4
33、基坑周边严禁(B)。
A.设排水沟
B.超堆荷载
C.放坡
D.与以有建筑相邻
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建设工程质量特性中的“与环境的协调性”是指工程与()的协调。A.所在地区社会环境 B.周围生态环境 C.周围生活环境 D.周围已建工程 E.所在地区经济环境 答案:BDE 2.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承包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申请表》,附上相应的(),报送项目监理机构。A.工程检查证 B.材料证明 C.试验报告 D.工程变更单 E.复验报告 答案:ABCE 3.在施工准备阶段,现场监理机构内部需要做好的质量监控的基础工作有()。P72 A完善监理规划
B.配备监理人员及明确工作分工 C 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器具
D.及时完成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 E熟悉有关的检测方法和规程 答案:B.C.D E 4.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分项工程是按()划分的。5.3p105 A主要工种 B.主要材料 C.施工工艺 D.设备类别 E.施工程序 答案:A.B.C.D
5、下列属于建筑物对地基要求的是(ABCDE)
A.可靠的整体稳定性
B.足够的地基承载力
C.沉降值满足一定要求 D.水平位移满足某一值要求
E.不均匀沉降差满足某一值要求
6、地基的破坏形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DE)。
A.土的种类
B.土中的水压力
C.地基的渗透性 D.基础的埋深
E.加荷速率
7、对主体结构的质量问题可采取(BDE)等处理方案。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结构卸荷
C.用高强钢筋代替强度低的钢筋
D.限制使用
E.拆除重建
8.对于分部工程观感质量进行验收检查,通常给出综合质量评价,其结论分为()。P109 A.优 B.良 C. 好 D.一般 E.差
答案:C.D.E 9.下列可能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中,属于设计差错的有()。P119 A.沉降缝或变形缝设置不当
B.采用不正确的结构方案,荷载取值过小 C.挡土墙未按图设滤水层、排水孔 D.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 E.未进行技术交底,违章作业 答案:ABD
10、细石混凝土地坪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ACE)。
A.材料不合格
B.设计计算问题
C.养护不当
D.使用不当
E.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11、下列属于错位变形事故的是(ABCDE)。
A.构件平面位置偏差太大
B.构件竖向位置偏差太大
C.柱或屋架等构件倾斜过大 D.构件变形太大
E.建筑物整体错位或方向错误
12.持续改进工作包括()。
A.确定、测量、分析现状及建立改进目标 B.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评价、实施这些办法 C.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D.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结果 E.将更改纳入文件 答案:ABDE 1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由()签字。A.施工班组长 B.监理工程师 C.项目经理
D.项目专业质检员 E.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答案:BE
14、常见的钢筋工程事故处理方法有(ABCDE)A.补加钢筋
B.增密箍筋
C.结构或构件补强加固
D.降级使用
E.试验分析
15、下列属于内墙抹灰工程常见的通病的有(ACDE)A.空鼓
B.装饰线条不匀称
C.起泡
D.开花
E.裂缝
16.施工准备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A.作业技术交底
B.施工承包单位资质的核查 C.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D.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E.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答案:BCD
17、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按照渗形式可以分为(CD)A.慢渗
B.急渗
C.点渗漏
D.面渗漏
E.高压急流
18、属于钢结构构件制作中经常出现的事故的是(ABCD)
A.钢材质量
B.加工制作
C.钢材锈蚀
D.焊接质量
E.构件失稳
19、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工程质量事故可分为(CD)。
A.轻微事故
B.中等事故
C.一般事故
D.重大事故
E.死亡事故
三、判断题:
1、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 mm。
(×)
2、砌体房屋中间部分沉降过大时呈正八字裂缝,(√)
3、钢结构的连接形式有焊缝连接,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其中焊缝连接是现代钢结构最主要的连接方式。(∨)
5、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设置伸缩缝。(×)
6、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权用过程中,出现细微的裂缝是正常的、允许的,一般构件不超过0.3mm.(∨)
2、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设置伸缩缝。(x)
3、砌块成型后,采用自然养护必须达到14d后方可出厂。(x)
4、钢结构由于材料强度高,所用截面相对较小,也就最容易产生失稳。(∨)
5、泵送混凝土堵管事故往往是由于水泥不合格、配合比不当或外加剂使用不当造成的。(∨)
7、长高比较大的砖混结构,若中部沉降比两端沉降大可能产生“倒八字形”裂缝。(×)
8、在受拉区,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百分率不宜大于50%。(∨)
9、砌体结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可以小于80%。(x)
10、瓦片的铺贴顺序一般由上而下进行,相邻的瓦片要搭接,脊瓦底部要垫塞平稳,坐浆饱满。(∨)
8、对于干缩已趋稳定的普通混凝土砌块,即使再次被水浸湿后,也不会再发生干缩。(×)
9、砌块成型后,采用自然养护必须达到14d后方可出厂。(×)
10、混凝土蜂窝、死洞由混凝土浇筑质量不良形成。(∨)
11、地震引起的墙体裂缝大多呈“×”形。
(∨)
1、钢结构的连接形式有焊缝连接,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其中焊缝连接是现代钢结构最主要的连接方式。(∨)
6、沉降稳定历时长不属于软弱地基变形特征。(x)
7、与卷材防水和涂膜防水屋面相比,刚性防水屋面具有造价低、耐久性好、维修方便等优点。(∨)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
1、某车间为多层框架结构,楼层地面在6月12~23日施工,7月18日发现局部脱壳,到9月17日检查已有80%脱壳和裂缝。调查结果:(1)该楼面结构层为预制槽型板,板面找平层为50mm厚,双向ф6钢筋网片,强度等级为C20的细石混凝土,面层为20mm厚的水泥砂浆。(2)查材料质量:水泥为矿渣325号,碎石子,粒径为15mm以内,用中细砂,含泥量达5%。(3)混凝土和砂浆为现场搅拌,按配合比计量,搅拌后浇筑。(4)对脱壳的面层凿开检查,发现面层砂浆底和基层面都有一层泥灰粉层状物质的隔离层。试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答:(1)基层面没有认真刮除石灰疙瘩,没有扫刷冲洗干净,干燥的结构层面浇水湿润不够,没有按规定先刷水泥浆,也没有设置分格缝。(5分)
(2)粗、细骨料中的泥灰,水泥中的游离物质,如粉煤灰、未熟化的粉尘,浮结在找平层面上和散落在找平层面上的灰尘等有害物质,形成泥灰粉尘的隔离层,是造成脱壳的原因。(5
【案例2】 沿海某城市一大厦坐落在软黏土地基上,主楼部分2层地下室,裙房部分1层地下室。主楼部分基坑深10m,裙房部分基坑深5m。
设计采用水泥土重力式挡土结构作为基坑围护体系,并对裙房基坑(计算开挖深度取5m)和主楼基坑(计算开挖深度取5m)分别进行设计。
当裙房部分和主楼部分基坑挖至地面以下5.0m深时,外围水泥土挡墙变形很小,基坑开挖顺利。当主楼部分基坑继续开挖,挖至地面以下8.0m左右时,主楼基坑西侧和南侧围护体系,包括该区裙房基坑围护墙,均产生整体失稳破坏,主楼工程桩严重移位。【问题】
1、试分析该事故原因
答:该工程事故原因主要是围护挡土结构计算简图错误造成。对主楼西侧和南侧围护体系,裙房基坑围护结构和主楼基坑围护结构分别按开挖深度5.0m计算是错误的。当总挖深超过5.0m后,作用在主楼基坑围护结构上的主动土压力值远大于设计主动土压力值,提供给裙房基坑围护结构上的被动土压力值远小于设计被动土压力值。当开挖深度接近8.0m时。势必产生整体失稳破坏。
2、试述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围护结构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需注意的问题 1)、在围护体系设计中,为了减小主动土压力,也为了减小围护墙的工程量,可先挖去墙后部分土,进行卸载。但必须注意卸载后坡顶余土对作用在围护墙上土压力值的影响。
2)、对于水泥土墙围护结构,基坑开挖引起的墙顶位移一般较大,对变形保护要求高的情况下应慎用。
3)、应严格控制水泥土墙后的地面超载。尽量避免在此处设置钢筋料场,当重车必须在坑边通行时,可以直接行驶在水泥土墙体上,以减小墙后侧压力。
4)、开挖引起的地面裂缝应及时封堵,以防雨水渗入,降低水泥土墙围护的安全性。雨天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工作。
5)、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实行信息化施工,防患于未然。
案例3 福州某校教学楼为三层砖混结构,二、三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大梁和预制楼板,屋盖为木屋架、瓦屋面,西侧辅助房间及楼梯间为四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房屋中部有两个空旷楼梯间,三层是一个56m宽12m的大房间;房北端为阶梯教室,室内填土从北向南坡下。
此楼设计时即发现基础落在不均匀土层上:东南角下为较坚实的亚粘土,西北角却有高压缩性有机土及泥炭层。当时未选择移址建造而是对可能位于软弱层上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并降低地基承载力计算值,同时在二、三层楼板下设置圈梁。
此楼建成使用后第二年即多处开裂,房屋微倾,不得不停止使用,12年后进行加固。请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建筑出现倾斜和裂缝可能的原因? 答:1)原有地基不良。东南角硬,西北角较软; 2)原有设计方案条形基础+圈梁+降低地基承载力计算值)不足以解决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 3)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西北角软,但阶梯教室却是西北角重,东南轻; 4)建筑 刚度不足(每点2.5分)
案例4.某悬挑雨篷,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并经过养护到期,拆模板后发现在根部出现裂缝,并迅速发展,最终沿根部断裂。试进行事故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答:1)悬挑雨篷受力筋(负筋)绑扎位置不对,布置在悬挑雨篷板的下侧;2)浇筑混凝土时踩踏雨篷受力钢筋至板底;3)现场管理差,检查、隐蔽不到位;4)施工人员素质低。(每点1.5分)
防治:1)加强管理,做好检查和隐蔽,并提高施工人员素质;2)做好交底,将雨篷受力筋(负筋)绑扎固定在悬挑雨篷板的上侧;3)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踩踏雨篷受力筋(负筋);4)将现场断裂的雨篷凿掉,重新按图纸设计支摸、绑筋、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每点1分)
案例5 某轻工厂为二层现浇框架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单位在浇筑完首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吊装完一层楼板后,继续施工第二层.在开始吊装第二层预制板时,为加快施工进度,将第一层的大梁下的 立柱拆除,以便在底层同时进行装修,结果在吊装二层预制板将近完成时,发生倒塌,当场压死多人,造成重大事故。试分析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 答:倒塌的主要原因是底层大梁立柱及模板拆除过早。在吊装二层预制板时,梁的养护只有3天,强度还很低,不能形成整体框架传力,因而二层框架及预制板的重量及施工荷载由二层大梁的立柱直接传给首层大梁,而这时首层大梁的强度尚未完全达到设计的强度。首层大梁承受不了二层结构自重及结构辎重而引起倒塌.
第四篇: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班级:指导老师:姓名:学号:日期: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工程质量事故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建设和长期效益,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民财产安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建筑业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
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每年总有一些新建工程和既有工程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有一些事故还很严重。为了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了对工程事故进行正确处理,工程相关人员必须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诊断与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即使未造成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尚可补救,但也会造成经济损失和延误工期,事后治理终究不是上策。只有事先采取周密的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事前重在预防;事中认真分析,确保最佳处理方案;事后吸取教训。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案情
某办公楼为清水楼板,楼板拆模后板底不平,为此监理特邀开发公司到现场检查,检查后认为板底确实不平,不能满足交验要求,要求施工队伍进行处理。因天棚底不是因为主体施工队伍施工造成的,所以项目部要求包工队负责处理天棚,达到交验条件。包工队采用方式为在天棚面局部凸凹较大的先用石膏掺乳白胶刮平处理之后再上水泥掺107胶刮平。项目部和驻工地监理对该方案均提出质疑,施工队称该方案在其它工程已经使用过,未出现问题。所以项目部同意使用。进入装修阶段,在刮大白时发现天棚有起皮现象,起皮位置大多在基层用石膏找平处,当时进行了局部处理,大白刮完之后在进行面漆施工时再次发现天棚面有起皮现象,至此,吉铁公安处要求将天棚水泥掺107胶刮层全部清除后重新刮大白。
二、原因分析
问题出现后,开发公司领导及监理非常重视,及时组织项目部及有关部门开会进行研究,先后召开了两次,开发公司、监理公司均聘请相关专业专家到现场勘察,经过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刮棚处理工艺存在问题,先刮石膏后刮水泥胶,水泥和石膏粘结强度不好造成起皮。
三、处理方案
将1、2号楼天棚处理层(石膏层和水泥掺107胶层)全部清掉,清至砼楼板,1号楼重新刮石膏一遍,大白两遍,并打砂纸喷乳胶漆;2号楼天棚清理后将凸凹不平用角磨机打磨,不再做其它处理。
案例二
一、案情
四川省某市玻璃厂1999 年4月为增加生产规模扩建厂房,在原来天然坡度约22°的岩石地表平整场地,即在原地表向下开挖近5m,并距水厂原蓄水池3m左右,该蓄水池长12m、宽 9m、深8.2m,容水约900m3.玻璃厂及水厂厂方为安全起见,通过熟人介绍,请了一高级工程师对玻璃厂扩建开挖坡角是否会影响水
厂蓄水池安全作一技术鉴定。该高工在其出具的书面技术鉴定中认定:“该水池地基基础稳定,不可能产生滑移形成滑坡影响安全;可以从距水池3m处按5%开挖放坡,开挖时沿水池边先打槽隔开,用小药量浅孔爆破,只要施工得当,不会影响水池安全;平整场地后,沿陡坡砌筑条石护坡;„„本人负该鉴定的技术法律责任”。最后还盖了县勘察设计室的“图纸专用章”予以认可。
工程于7月初按此方案平基结束后,就开始厂房工程施工,至9月6日建成完工。然而,就在9月7日下午5时许,边坡岩体突然崩塌,岩体及水流砸毁新建厂房两榀屋架,其中的工人3死5伤,酿成了一起重大伤亡事故。
二、原因分析
该工程边坡岩体属于裂隙发育、遇水可以软化的软质岩石,虽然属于中小型工程,但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爆破、水池渗漏、坡体卸荷变形等不确定的不利影响因素甚多,在没有基本的勘察设计资料的前提下采用直立边坡,破坏了原边坡的稳定坡角,而且未采用任何有效的支挡结构措施,该边坡失稳是必然会发生的。若有正确的工程鉴定,并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采用经过勘察设计的岩石锚桩(或锚杆)挡墙和做好水池防渗处理措施则是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边坡安全的。
该高工的“技术鉴定”内容过于简略,分析评价肤浅、武断,未明确指出及贯彻执行现行勘察设计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原则及技术方法,主要结论建议缺乏技术依据,尽管其中有关地基施工中关于松动爆破和开槽减震的建议是正确的,也是有针对性的,但未经设计计算的有关边坡稳定的结论是不恰当的。有关用条石挡墙护坡的建议也不是该工程边坡条件下能确保边坡安全的有效支挡结构技术措施,而有关采用坡度为1:0.05的放坡建议,则更是没有贯彻现行规范的基本规定,缺少相应的论证分析,它的误导为该工程事故埋下了安全隐患。该“技术鉴定”虽然盖有县勘察设计室的“图纸专用章”,但却无一般勘察、设计单位通常执行的“审核”、“批准” 等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技术鉴定的内容到形式都缺乏严肃性;而且这种技术鉴定缺乏委托方与承担方之间的有关目的、任务、质量要求等基本的书面约定,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技术鉴定工作的深度和技术质量。
平基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前后所发现的漏水等边坡岩体不稳定因素的征兆,虽然有关各方曾予以一定程度的重视与研究,但由于缺乏岩土工程及支挡结构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对隐患认识不足,未能采取相应措施,而继续盲目施工至全部工程(人工边坡及厂房扩建)结束和水池继续运行,并在7月3日决定将水池蓄水至7m水深,使整个工程的安危事实上依赖于个人狭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上。
三、处理方案
综上所述,此次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以及负面社会影响,主要是由于违章进行工程鉴定、处理方案错误所至。从事工程鉴定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者应从此次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严格按照国家的统一鉴定方法与标准进行工程鉴定,即按照:客户委托,确定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及检测验算;安全性、使用性鉴定评级;可靠性评级;出具鉴定报告及处理意见的基本鉴定程序规范、标准地进行工程鉴定。
案例三
一、案情
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 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
二、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 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 100kN,Es为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 1.4m~2m左右。
三、处理方案
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案例四
一、案情
某厂房为一层框架结构,条基,层高7.500M,框架柱截面600×500,柱距6000,C30商品砼,填充墙为M75小型砼空心砌块,内墙为加气砌块,粉刷完成后墙柱墙梁之间出现裂缝,且有扩展趋势,用砂浆重嵌后棉层刷防水外墙涂料一底二涂,一月后裂缝处气泡外突。
二、原因分析
单层厂房长宽比较大、基础埋深浅引起的不均匀沉降;砼与砌块二种材料涨缩系数不同、墙体拉接筋设置不符合要求。
三、处理方案
1、沉降稳定后(180天)沿梁、柱二侧300左右粉刷层凿除加设钢丝网片二道再做面层各工序。
2、沉降稳定后沿裂缝凿开,注永凝防水胶至密实,加刷外墙涂料一道。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一
↓
↓
↓
↓
↓
↓
↓
↓
↓
第五篇: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复习题(发群里)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试题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所有的质量事故都必须进行处理。()
2.工程质量事故按性质可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其中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为重大事故。()
3.土方开挖塌方的原因中,主要与地下水有关而与地表水无关。()4.地基局部处理时,应采用与原土压缩性相近的土进行回填。()5.桩身入土时,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0.5%之内。()6.混凝土砌块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在于灰缝不够饱满。()7.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冷外热。()8.荷载裂缝是指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产生的裂缝。()9.混凝土裂缝都是质量事故。()
10.装饰抹灰工程更注重装饰效果,对表面质量要求严格。()
1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属于重大质量事故。()12.模板和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13.砖柱出现的竖向裂缝主要是荷载裂缝。()
14.沉降观测是检查建筑物地基及基础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15.温度裂缝是指由于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等原因引起的裂缝。()16.防水工程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17.刚性防水屋面主要是依靠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来达到防水的目的。()
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对砌体开裂,作了如下规定:对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需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待返修或加固满足使用要求后进行二次验收;()
1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对砌体开裂,作了如下规定:对不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无需进行处理,应予以验收。()
20.地基不均匀沉降明显,或出现沉降突然加大,房屋或构筑物产生明显的倾斜、变形,地基土失稳,甚至涌出破坏; 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严重裂缝,并且继续发展;这些都是房屋倒塌前常出现的先兆特征。()二.填空题:
1.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往往是多种因素引发的,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有、、和。
2.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低于 的称质量问题;直接经济损失在 的称工程质量事故。
3.裂缝是否需要处理和怎样处理,主要取决于 以及 4.地基工程事故主要原因时勘察、设计、施工不当等引起的,最终反映是 或。
5.斜坡失稳常于 形式出现,可以是、、也可以。6.基础变形事故的原因往往是综合性的,分析和处理比较复杂,必须从、、、综合分析。
7.“掏砂纠倾法”是,利用房屋 使其复位的方法。
8. 多数出现在房屋顶部附近,以 为最常见。形状有、和 两种。
9.砖墙裂缝的加筋锚固是在开裂的两侧 凿 埋入 钩嵌入砖墙 严实。
10.长高比较大的砖混结构房屋中,中部地基沉降大于两端时,产生 形裂缝。11.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多数出现在房屋的下部,少数发展到2-3层。
12.扩大砌体截面法主要用于,但 或 而且扩大截面积不太大的情况。
13.砌体的温度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经过一段时间观测,找到裂缝最宽的时间后,通常采用 处理,有的还需要改变建筑热工构造。P65 14.砖柱外包钢加固法是在基本 的情况下,较多地,大幅度地增。
15.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三类。裂缝随、、以及 因素而变化。
16.现浇板支座附近的负弯筋,常因工人踩踏而下移,轻者造成,严重的影响结构安全,通常的处理是。
17.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常见原因有、、、。18.混凝土空洞是指 的缺陷。19.露筋是指 的缺陷。
20.地基事故造成建筑物倒塌其特点和原因有、、。三.单项选择题
1.一般事故是指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
A、5000元以下
B、5000-10万元
C、10万元以上
D、20万元以上 2.质量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应包括()
A、事故情况、类型、责任和严重程度
B、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和技术措施 C、事故现场封闭保护
D、事故检查报告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应通过检查鉴定和验收作出确认,检查和鉴定的结论不能包括()。
A、事故排除,可以继续施工
B、隐患已消除,结构安全有保证 C、经过修补、处理后,工程限期使用
D、对耐久性的结论 4.下列情况中,不需要采用桩基础的是()。
A、场地土质很差 B、上部荷载很大
C、建筑不允许出现沉降 D、场地土质很好 5.下列不属于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的是()。
A、孔底虚土多
B、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C、孔壁局部坍塌
D、单桩承载力低 6.下列不是预制桩施工中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的原因是()。
A、桩施工深度不足 B、桩端未进入规定的持力层
C、最终贯入度过小 D、桩身断裂 7.在沉管灌注桩施工中,若浇筑混凝土时,活瓣未打开,可能导致()。A、单桩承载力低 B、桩身颈缩
C、桩身断裂D、桩底部不实--------吊脚桩 8.引起砌体裂缝的原因不包括()
A、地基不均匀沉降
B、温差变化
C、砖砌体承载力不足 D、砌块质量差 9.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是()
A、水灰比
B、砂率
C、用水量
D、灰骨比
10.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防渗漏年限是()年。A、1
B、2
C、5
D、10 11.质量问题是指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A、5000元以下
B、5000-1万元
C、1万元以上
D、1000元以下 12.某工程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40000元,但造成1人重伤,则它是()。A、一般事故
B、严重质量事故 C、重大质量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13.砌体因承载力或稳定性不足或危及结构物安全的裂缝,应()处理。A、表面覆盖处理
B、等裂缝稳定后处理 C、在裂缝发展到最大时处理 D、及时卸荷或补强
14.按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建设工程重大事故分()个级别。A、2B、3
C、4D、5 15.以下哪些质量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处理。()
A、对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影响不大 B、缺陷可以由后续工序弥补
C、经鉴定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D、经鉴定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
16.在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需设置加强网,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
A、50mm
B、100mm
C、150mm
D、200mm 四.多项选择题
1.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是()。
A、复杂性
B、多发性
C、可变性
D、严重性
2.工程质量事故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可分为()。
A、一般质量事故
B、特别重大质量事故 C、严重质量事故
D、重大质量事故 3.工程质量事故按事故发生的部位和现象可分为()。
A、一般质量事故
B、地基基础事故
C、错位事故
D、倒塌事故
4.制定质量事故处理方案,应体现:保证结构安全、可靠,不留质量隐患,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以及()等原则。
A、设计单位认可
B、监理签证
C、技术上可行
D、经济合理 5.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主要依据包括()。
A、事故发生的实况资料
B、有关合同
C、有关技术文件、档案
D、相关建设法规 6.土方回填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回填用的土,不允许有树皮、草根等有机杂物; B、回填应分层夯实;
C、压填过程中,应控制填土的含水量;
D、回填质量应通过试验,测定其压实系数大小。7.深基坑支护常见的事故有()。
A、整体失稳
B、周围产生地面沉降
C、产生流砂
D、基坑底下陷 8.湿作业成孔灌注桩出现塌孔的原因主要有()A、孔内泥浆比重过大 B、孔内泥浆面低于地下水位
C、钻杆不直碰撞孔壁 D、水下浇筑混凝土导管碰壁 9.下列对于模板及其支架要求正确的是()
A、具有足够的刚度 B、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C、有良好的稳定性 D、自重轻 10.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按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
A、温度裂缝
B、收缩裂缝
C、荷载裂缝
D、不均匀沉降裂缝 11.混凝土构件拆模时,发现其表面露筋的主要原因有()。A、保护层砂浆垫块间距太大
B、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
C、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
D、保护层厚度太大 12.现浇混凝土结构出现蜂窝的原因正确的是()。
A、配合比不当,砂浆少石子多
B、搅拌时间不足,不够均匀 C、模板缝隙过大,漏浆
D、石子粒径过大,振捣不实 1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为保证施工质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加大水灰比
B、加强对混凝土的温控
C、加快混凝土的浇捣速度
D、分块分层浇捣 14.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钢筋脆断的主要原因有()。A、钢材材质不合格
B、运输装卸不当
C、钢筋制作加工工艺不当
D、焊接工艺不良 15.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有()。A、预应力筋和锚夹具事故
B、预应力构件裂缝
C、变形事故
D、预应力筋张拉事故 16.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按施工方法不同主要分为()。
A、现浇法
B、预制法
C、先张法
D、后张法 17.防治卷材防水层过早老化的措施正确的有()。
A、合理选择胶粘材料
B、重视保护层施工质量
C、根据防水环境正确选用防水卷材 D、尽量提高沥青熬制温度 18.预应力构件裂缝按出现的不同部位可以分为()。
A、锚固区裂缝 B、端面裂缝
C、支座竖向裂缝
D、屋架上弦裂缝 19.砌体温度变形引起的裂缝形态常见有()。A、斜裂缝
B、断续状水平裂缝
C、竖向裂缝
D、房屋下部不规则裂缝 20.下列属于一般抹灰常见质量缺陷的是()。
A、面层灰浆脱落 B、墙面空鼓
C、墙体面层开裂
D、墙面污染 21.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常见原因有()。A、违反建设程序及法规
B、设计有错
C、使用不当
D、施工与管理不到位及使用劣质材料、设备 2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依据的有关合同文件包括()合同。A、工程承包
B、监理
C、设计委托
D、设备购销 23.工程质量事故不作处理的情况是()。A、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
B、经复核验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C、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D有些质量问题,经后续工序可以弥补
24.以下是引起土方开挖塌方的主要原因有()。
A、开挖深度大,放坡坡度不足
B、不同土层采用不同的坡度
C、没有采取有效的排水、降水措施 D、开挖顺序和方法不当 25.预制桩施工中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的原因主要有()。A、桩施工深度不足
B、桩端未进入规定的持力层 C、最终贯入度过小
D、桩身断裂 26.下列对于模板及其支架要求正确的是()
A、具有足够的刚度 B、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C、有良好的稳定性 D、自重轻 27.现浇混凝土结构出现蜂窝的原因正确的是()。
A、配合比不当,砂浆少石子多
B、搅拌时间不足,不够均匀 C、模板缝隙过大,漏浆
D、石子粒径过大,振捣不实 28.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按其方向和形状有()。
A、水平裂缝
B、垂直裂缝
C、横向裂缝
D、不均匀沉降裂缝 29.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A、材料质量差
B、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C、混凝土施工工艺不当
D、混凝土试块管理不规范 30.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钢筋脆断的主要原因有()。A、钢材材质不合格
B、运输装卸不当
C、钢筋制作加工工艺不当
D、焊接工艺不良 31.抹灰工程出现空鼓裂缝的主要原因有()。A、基底未清扫、湿润
B、一次抹太厚
C、未设分格缝
D、分层抹,间隔时间太长 32.关于水泥地面起砂原因,说法正确的有()。
A、水灰比过大
B、压光时间掌握不准
C、养护不当
D、上人太早 五.论述题
1.你认为当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成因主要有哪些?
2.你认为影响钢筋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钢筋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如何处理? 3.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孔洞、露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4.砌体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哪些?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某教学楼为5层砖混结构,总长 75米,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平屋面,无隔热层。房屋竣工使用后,顶层纵横墙出现明显的八字裂缝,房屋中部附近出现了竖向裂缝,你认为是那种原因造成的,采用那种处理方法比较恰当,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