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贸易发展局关于中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

时间:2019-05-14 10:0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贸易发展局关于中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贸易发展局关于中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

第一篇: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贸易发展局关于中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

【发布单位】81908

【发布文号】深府[2001]13号 【发布日期】2001-01-21 【生效日期】2001-01-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贸易发展局关于

中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对策的建议的通知

(2001年1月21日深府〔2001〕13号)

市贸易发展局《关于中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对策的建议》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批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关于中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对策的建议

市政府:

加入WTO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深圳2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深圳应首先成为中国与WTO规则接轨,提前准备、及时实施“入世”过渡期内及过渡期后承诺的起步区。对外贸易在深圳的经济发展中占用十分重要的地位。2000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38亿美元,已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其中出口总额达345亿美元。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年来外贸出口年均递增49%。中国加入WTO与深圳外贸带来了机遇,深圳外贸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迅猛的发展。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深圳在外贸体制改革、一般贸易的发展、加工贸易转型、服务贸易推进等领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要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指示,抓紧时机,及时调整外贸政策,做好各项准备,率先按WTO规则办事,实施我国“入世”的承诺,这对推动我市“十五”期间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对进一步拓展我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空间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十条对策建议:

一、一、按照WTO规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市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要抓住“入世”的机遇,实现政府职能由审批为主到服务为主的转变;由管理具体事务到设立标准规范的转变。根据WTO非歧视、市场准入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制定新的有利于企业竞争,有利于市场开拓,有利于外贸改革的贸易政策。研究WTO主要成员的经济法律、贸易政策,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出口、增强竞争力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氛围。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网上政府”工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办理政府对企业的行业管理事务,提高工作效益;加强与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相关部门合作和协调,创造优良的外贸大环境。对应WTO规则和其透明度原则的要求,用半年时间完成对现行的外经贸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清理,提出生效、修订或废止的意见,对有效实施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予以公布;对应继续实施的有关政策,如对有关进出口商品的配额、广交会摊位招标等项事务的规定加以规范,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上发布,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度。

根据我市外贸发展的现状和“入世”对我市外贸影响的分析,努力争取中央允许深圳在我国“入世”后的过渡期先行按WTO规则运作,在对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实行登记制的基础上,制定外贸企业的获准进出口权的规范,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的限制,试行贸易企业进出口经营登记制。

二、二、设立WTO事务咨询服务机构,为深圳外贸企业及外资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其成员政府应设立WTO咨询中心,处理与WTO相关的事务。为与WTO运作相衔接,建议由市政府设立半官方的服务机构--深圳市WTO事务咨询服务中心。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各类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有关WTO组织、规则运作的咨询,提供WTO主要成员的法律、贸易政策的咨询;进行市场供求分析研究;对企业提供WTO成员的投资环境、进出口情况的信息;帮助企业与有关商会及政府各部门的协调,解决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组织我市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分析了解外国商品进入我市市场的情况,接受企业受外国商品倾销损害的报告,及时提交外经贸部申请对外国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

此项工作由市体改办会同市贸发局、外资局、经发局、法制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办提出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三、三、实施WTO知识及人才培训计划,培养国际化人才

研究制定并抓紧实施我市领导干部、市区外经贸主管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外经贸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外经贸企业业务骨干等不同层次和对象的培训计划,普及WTO知识,使之了解、熟悉、掌握WTO的基本规则,提高应对WTO的能力,为我市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培养懂得国际规则的管理人才和国际化的业务骨干。

四、四、抓住加入WTO的有利机遇,扩大和强化一般贸易出口

“入世”后,我国外贸出口的外部大环境将得到改善,我们要乘势抓住机遇,努力扩大对WTO成员的一般贸易出口,提高一般贸易在我市出口中的比重,改善我市外贸出口结构。

“入世”将为一般贸易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并不意味着竞争的减弱。相反,国际市场竞争会日益加剧,只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利用“入世”机遇,扩大出口。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我市此前已拟订“科技兴贸”行动计划,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抓紧落实;大力培育我市优质品牌商品的出口;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后在过渡期所享受的一些宽松待遇,研究制定符合WTO规则要求的对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的支持政策。

加大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力度,造就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外贸企业。国有外贸企业是目前我市一般贸易的主要力量,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外贸企业效益不高,资产不良,资金不足,生存日益困难,很难适应“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府〔2001〕8号)要求,加快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步伐,转变经营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造就出一大批能适应“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充满活力的外贸企业。

利用“入世”后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积极开拓一般贸易新的出口市场和领域。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方正当、合理的出口权益。

五、五、贯彻WTO市场准入原则,同步发展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

市场准入原则是WTO重要原则之一,它能增加各国对外贸易体制的透明度,减少和取消关税壁垒、数量限制及其它非关税壁垒,扩大各成员市场开放度,从而达到促进世界贸易增长,各国商品在世界市场公平竞争的目的。利用这一原则,我们可以抓住机遇,扩大出口。但也应该看到,市场准入是双向的,别人对我国开放市场,也要求我国向WTO成员开放市场。我国已对加入WTO后的市场准入作出具体承诺。可以预期,“入世”后进口贸易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必须研究相应对策,积极引导,结合贯彻WTO市场准入原则,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抓好进口,使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

要认真研究、掌握我国“入世”后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有关承诺,如关税减让的目录及时间表、进口配额管理的变化等,向我市外贸企业提供政府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适时扩大进口。

要把扩大进口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十五”规划,采取“对消费品进口不鼓励、不限制;对有助于我市及国内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技术及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等生产资料进口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的政策。

进口和出口结合,可以相互促进。今后在开拓国际市场活动中,既要努力扩大对目标市场的出口,也应注意从目标市场进口。如在组织境外展销会、洽谈会时,既进行出口推销,也进行进口采购,以进口促出口,减少贸易不平衡所带来的磨擦。

六、六、按照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优化加工贸易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发展

加工贸易在深圳外贸进出口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手段。“入世”后深圳发展加工贸易的条件将发生一些变化,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办好深圳出口加工区,利用我市加工贸易配套环境较好的优势,吸收更多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我市,提升深圳产业层次,促进深圳经济高速度、高效益发展。

七、七、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加入WTO后,利用成员都要履行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机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商品出口,带动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

积极制定符合WTO规则的政策性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投资和贸易,把商品的出口与资本的输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国际的资源、跨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采购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就地加工或跨国加工成制成品再销售到最终消费国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海内外生产的一体化。

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博览会、展销会,尤其是国际著名的专业博览会,将深圳的名、优、特、新产品推上世界产业竞争的舞台,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已建立的海外贸易中心的作用,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分销深圳产品,拓展市场空间。

实现利用外资方式的创新,积极探索利用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多层次的合作,成为其全球化生产与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八、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

适时开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是我市外经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彻底转变以往只注重货物贸易而忽视无形贸易的传统观念,结合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积极发展仓储、货运代理、分销、包装、信息咨询等服务贸易。通过举办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研讨会、报告会、培训班,学习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知识,加强对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推介和管理,加快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法规、规章制度的建设,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推动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的环境。

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划和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的规划,研究制定推动服务贸易对外投资计划。

重视高新技术成果和管理科学成果的软件出口。充分利用我市高新技术成果及其资源,在扩大硬件出口的同时,加大软件出口。

建立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信息网络,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统计标准的制定和相关统计制度的建设。

九、九、用电子商务等现代资讯手段,为促进外经贸发展服务

通过举办培训班、报告会、演示会等形式,向全社会推广普及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促进外经贸企业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交易。

探索切实有效的电子商务模式,推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抓紧规划并率先建立国际营销网络,以形成连接国际国内市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专用的信息网、交易网,使外经贸企业及时获取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信息,及时捕捉商机。

加强与海关的联网,及时获取信息资料,跟踪监测外经贸企业运行情况,有效地打击走私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

建立深圳进出口信息数据库,让国内企业了解海外市场信息,让境外企业了解深圳企业和产品,为深圳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服务。

十、十、建立经济贸易发展的监测系统,维护我市正当的贸易利益

监督世贸组织成员对我国履行开放市场及相关义务的情况,为政府及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以便充分利用WTO解决争端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及其他规则维护我市外贸企业的合法利益。

利用WTO已建立的一整套贸易自由化下的保障体系,在企业、政府职能部门与中央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形成一种快速反应机制,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对国外产品的倾销及补贴等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反倾销及反补贴、进口保障、普遍例外、国家安全例外、国际收支不平衡例外等措施。根据深圳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如服务业中的行业标准、产品技术标准、食品安全与环保标准等规范,有效保障深圳企业的利益。

深圳市贸易发展局

二00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深圳市关于我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对策的建议

深圳市关于我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对策的建议

加入WTO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深圳2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深圳应首先成为中国与WTO规则接轨,提前准备、及时实施“入世”过渡期内及过渡期后承诺的起步区。对外贸易在深圳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0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38亿美元,已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其中出口总额达345亿美元。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年来外贸出口年均递增49%。中国加入WTO为深圳外贸带来了机遇,深圳外贸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迅猛的发展。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深圳在外贸体制改革、一般贸易的发展、加工贸易转型、服务贸易推进等领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要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指示,抓紧时机,及时调整外贸政策,做好各项准备,率先按WTO规则办事,实施我国“入世”的承诺,这对推动我市“十五”期间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对进一步拓展我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空间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十条对策建议:

一、按照WTO规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市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要抓住“入世”的机遇,实现政府职能由审批为主到服务为主的转变;由管理具体事务到设立标准规范的转变。根据WTO非歧视、市场准入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制定新的有利于企业竞争,有利于市场开拓,有利于外贸改革的贸易政策。研究WTO主要成员的经济法律、贸易政策,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出口、增强竞争力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氛围。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网上政府”工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办理政府对企业的行业管理事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相关部门合作和协调,创造优良的外贸大环境。

对应WTO规则和其透明度原则的要求,用半年时间完成对现行的外经贸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清理,提出生效、修订或废止的意见,对有效实施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予以公布;对应继续实施的有关政策,如对有关进出口商品的配额、广交会摊位招标等项事务的规定加以规范,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上发布,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度。

根据我市外贸发展的现状和“入世”对我市外贸影响的分析,努力争取中央允许深圳在我国“入世”后的过渡期先行按WTO规则运作,在对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实行登记制的基础上,制定外贸企业的获准进出口权的规范,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的限制,试行贸易企业进出口经营登记制。

二、设立WTO事务咨询服务机构,为深圳外贸企业及外资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其成员政府应设立WTO咨询中心,处理与WTO相关的事务。为与WTO运作相衔接,建议由市政府设立半官方的服务机构——深圳市WTO事务咨询服务中心。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各类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有关WTO组织、规则运作的咨询,提供WTO主要成员的法律、贸易政策的咨询;进行市场供求分析研究;对企业提供WTO成员的投资环境、进出口情况的信息;帮助企业与有关商会及政府各部门的协调,解决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组织我市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分析了解外国商品进入我市市场的情况,接受企业受外国商品倾销损害的报告,及时提交外经贸部申请对外国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

此项工作由市体改办会同市贸发局、外资局、经发局、法制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办提出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三、实施WTO知识及人才培训计划,培养国际化人才

研究制定并抓紧实施我市领导干部、市区外经贸主管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外经贸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外经贸企业业务骨干等不同层次和对象的培训计划,普及WTO知识,使之了解、熟悉、掌握WTO的基本规则,提高应对WTO的能力,为我市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培养懂得国际规则的管理人才和国际化的业务骨干。

四、抓住加入WTO的有利机遇,扩大和强化一般贸易出口

“入世”后,我国外贸出口的外部大环境将得到改善,我们要乘势抓住机遇,努力扩大对WTO成员的一般贸易出口,提高一般贸易在我市出口中的比重,改善我市外贸出口结构。

“入世”将为一般贸易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并不意味着竞争的减弱。相反,国际市场竞争会日益加剧,只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利用“入世”机遇,扩大出口。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我市此前已拟订“科技兴贸”行动计划,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抓紧落实;大力培育我市优质品牌商品的出口;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后在过渡期所享受的一些宽松待遇,研究制定符合WTO规则要求的对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的支持政策。

加大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力度,造就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外贸企业。国有外贸企业是目前我市一般贸易的主要力量,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外贸企业效益不高,资产不良,资金不足,生存日益困难,很难适应“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府(2001)8号)要求,加快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步伐,转变经营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造就出一大批能适应“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充满活力的外贸企业。

利用“入世”后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积极开拓一般贸易新的出口市场和领域。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方正当、合理的出口权益。

五、贯彻WTO市场准入原则,同步发展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

市场准入原则是WTO重要原则之一,它能增加各国对外贸易体制的透明度,减少和取消关税壁垒、数量限制及其它非关税壁垒,扩大各成员市场开放度,从而达到促进世界贸易增长,各国商品在世界市场公平竞争的目的。利用这一原则,我们可以抓住机遇,扩大出口。但也应该看到,市场准入是双向的,别人对我国开放市场,也要求我国向WTO成员开放市场。我国已对加入WTO后的市场准入作出具体承诺。可以预期,“入世”后进口贸易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必须研究相应对策,积极引导,结合贯彻WTO市场准入原则,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抓好进口,使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

要认真研究、掌握我国“入世”后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有关承诺,如关税减让的目录及时间表、进口配额管理的变化等,向我市外贸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适时扩大进口。

要把扩大进口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十五”规划,采取“对消费品进口不鼓励、不限制;对有助于我市及国内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技术及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等生产资料进口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的政策。

进口和出口结合,可以相互促进。今后在开拓国际市场活动中,既要努力扩大对目标市场的出口,也应注意从目标市场进口。如在组织境外展销会、洽谈会时,既进行出口推销,也进行进口采购,以进口促出口,减少贸易不平衡所带来的磨擦。

六、按照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优化加工贸易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发展

加工贸易在深圳外贸进出口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手段。“入世”后深圳发展加工贸易的条件将发生一些变化,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办好深圳出口加工区,利用我市加工贸易配套环境较好的优势,吸收更多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我市,提升深圳产业层次,促进深圳经济高速度、高效益发展。

七、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加入WTO后,利用成员都要履行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机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商品出口,带动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

积极制定符合WTO规则的政策性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投资和贸易,把商品的出口与资本的输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国际的资源、跨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采购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就地加工或跨国加工成制成品再销售到最终消费国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海内外生产的一体化。

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博览会、展销会,尤其是国际著名的专业博览会,将深圳的名、优、特、新产品推上世界产业竞争的舞台,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已建立的海外贸易中心的作用,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分销深圳产品,拓展市场空间。

实现利用外资方式的创新,积极探索利用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多层次的合作,成为其全球化生产与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

适时开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是我市外经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彻底转变以往只注重货物贸易而忽视无形贸易的传统观念,结合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积极发展仓储、货运代理、分销、包装、信息咨询等服务贸易。通过举办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研讨会、报告会、培训班,学习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知识,加强对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推介和管理,加快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法规、规章制度的建设,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推动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的环境。

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划和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的规划,研究制定推动服务贸易对外投资计划。

重视高新技术成果和管理科学成果的软件出口。充分利用我市高新技术成果及其资源,在扩大硬件出口的同时,加大软件出口。

建立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信息网络,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统计标准的制定和相关统计制度的建设。

九、用电子商务等现代资讯手段,为促进外经贸发展服务

通过举办培训班、报告会、演示会等形式,向全社会推广普及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促进外经贸企业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交易。

探索切实有效的电子商务模式,推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抓紧规划并率先建立国际营销网络,以形成连接国际国内市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专用的信息网、交易网,使外经贸企业及时获取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信息,及时捕捉商机。

加强与海关的联网,及时获取信息资料,跟踪监测外经贸企业运行情况,有效地打击走私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

建立深圳进出口信息数据库,让国内企业了解海外市场信息,让境外企业了解深圳企业和产品,为深圳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服务。

十、建立经济贸易发展的监测系统,维护我市正当的贸易利益

监督世贸组织成员对我国履行开放市场及相关义务的情况,为政府及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以便充分利用WTO解决争端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及其他规则维护我市外贸企业的合法利益。

利用WTO已建立的一整套贸易自由化下的保障体系,在企业、政府职能部门与中央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形成一种快速反应机制,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对国外产品的倾销及补贴等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反倾销及反补贴、进口保障、普遍例外、国家安全例外、国际收支不平衡例外等措施。

根据深圳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如服务业中的行业标准、产品技术标准、食品安全与环保标准等规范,有效保障深圳企业的利益。

第三篇: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等单位关于《深圳市保健对象

【发布单位】81908

【发布文号】深府[1997]309号 【发布日期】1997-12-24 【生效日期】1998-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等单位关于《深圳市

保健对象医疗保险费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深府(1997)309号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市社会保险管理局、财政局、卫生局、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深圳市保健对象医疗保险费用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二届七十八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批转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保健对象医疗保险费用管理办法

根据《深圳市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深府〔1996〕122号)关于医疗保健对象管理问题确定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的保健对象(含离休人员、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下同),未参保单位的保健对象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保健对象分为一级和二级,具体划分条件和范围由市保健委员会统一制定。保健对象的审批确定、医疗速诊证的发放、医疗保健待遇的落实,由市保健办负责。

市社会保险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社保局)电脑中心负责将市保健办审批确定的保健对象及其信息资料,与市、区各约定医疗单位及市保健办实时联网;制证中心按市保健办的要求负责医疗速诊证的制作。

第三条 第三条 离休人员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不设个人医疗帐户,医疗费用实行单独管理、单独建帐,其在门诊或住院发生的合理的医疗费用,各约定医疗单位在查验其医疗速诊证后全部予以记帐,由市社保局从基本医疗保险共济基金专户统一支付,超出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的费用,由其原缴费渠道补缴,划回共济基金专户。

第四条 第四条 一级保健对象(含在职和退休)的基本医疗共济基金,由市社保局划拨给市保健办直接管理。在门诊的基本医疗费用由个人医疗帐户支付。个人帐户用完以后发生的合理门诊费用、门诊特殊检查治疗和住院费用,由各约定医院验证后单独记帐,直接同市保健办定期结算。超出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费用,由市保健办核实、汇总后向市财政局专项报告,经审定后支付。

第五条 第五条 二级保健对象(含在职和退休)在门诊的基本医疗费用由个人医疗帐户支付;住院的基本医疗费用由各约定医疗单位验证后个人自付现金10%(退休人员自付现金5%),其余部分予以记帐。

二级保健对象的个人医疗帐户用完后,在门诊发生的合理医疗费用和住院时超出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费用,由本人先垫付现金,然后凭本人医疗速诊证、门诊或住院病历复印件和有效费用单据,按如下办法处理:

(一)属市财政负担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保健对象,由其所在单位指派专人,每月下旬到市保健办审核报销。

(二)属区财政负担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保健对象由各区财政报销,也可委托市保健办代办。

(三)属自筹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事业单位的保健对象,由所在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解决。

第六条 第六条 企业保健对象(含在职和退休)属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内的费用由市社保局支付;超出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费用,由所在企业自主决定处理办法,财政和社保部门不予负担。

破产企业的退休保健对象,暂按以下办法处理:个人帐户用完后在门诊发生的合理医疗费用和住院时超出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费用,由本人先垫付现金,然后凭本人医疗速诊证、门诊或住院病历复印件和有效费用单据,经市社保局医疗保险处或分局医疗保险科审核后,从基本医疗共济基金中报销(报销时需附上市政府或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该企业破产的文件复印件)。

第七条 第七条 需明确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费用是指按深府〔1996〕122号文,以及市社保局、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基本医疗保险九个管理办法的通知》(深社保〔1996〕62号文)的有关规定允许报销的费用。

(二)按规定允许报销的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费用,其累计支付总额(不含个人帐户)必须封顶。在目前经济条件下,累计支付总额最高为7万元。累计7万元及以下的,按核定的实际数额由市社保局支付;累计超过7万元的,按国务院有关精神和本市有关规定,分别由其缴费渠道和个人支付。须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另行制定细则。细则出台前,该部分费用仍由其缴费渠道支付。

(三)所有保健对象都要树立节约观念,自觉抑制不合理的医疗开支。医疗速诊证不得转借他人使用,否则一经发现,停止报销其医疗费用。

(四)保健对象未经市社保局或市保健办批准而自行转往非约定医院诊治,在非约定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自请医生、自购药品等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五)保健对象需在门诊作特殊检查治疗,或门诊、住院确需使用基本用药目录以外的治疗性贵重药品时,凭主诊医师开具的申请单或病历、处方,送市社保局医疗保险处或市保健办审批。未经批准的,其费用不予报销。

(六)市保健办于终结一个月内,根据上保健对象医疗基金的决算情况和本医疗基金预测,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编制保健对象本医疗基金预算草案,报市财政局审核后执行。

(七)由市、区财政负担基本医疗费用的保健对象,其超出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并由缴费渠道支付的费用,分别由市、区财政部门预留资金,并按实际发生额及时划拨,以保证报销的开支。

第八条 第八条 本办法由市社会保险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九条 第九条 本办法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水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意见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水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意见的通知

点击数:886 更新时间:2006-3-29 15:08:25 【字体:小 大】

【颁布日期】2004.09.25 【实施日期】2004.09.25 【失效日期】

【颁布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文

号】深府(2004)157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水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意见的通知

市水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批转,请贯彻执行。

【时 效 性】有效

【分 类 号】D462024200401 【内容分类】水利电力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的意见

(深圳市水务局, 二○○四年八月三十日)

为贯彻落实国家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和广东省建设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有关要求,加快我市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进程,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促进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保障城市供水水质,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严重缺水城市,我市城市供水需求近十年每年以10%以上速度高速增长,2003年我市现状需水量已经超过我市水资源的可供应量。节流与开源已成为我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市供水历史虽不长,但90年代以前埋设的金属管道,相当部分未做内防腐,导致管道内壁结垢、腐蚀穿孔,漏水严重,“黄水”、“锈水”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供水企业漏损率居高不下。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将有利于我市进一步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提高供水效率。按2003年我市自来水供水总量计,我市供水损失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将节约用水近1500万吨。同时,管网改造工作也是我市加快与国际接轨进程、实现自来水直饮,保障饮水水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注重落实

成立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吕锐锋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蒋尊玉副秘书长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市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物价局、规划局、建设局、国土房产局、法制办,宝安、龙岗区政府以及有关供水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由主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

三、明确我市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根据国家《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确保各供水企业在2005年底以前完成严重老化和漏损严重的供水管网改造工作,企业漏损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2010年,全市各供水企业漏损率统一降到8%以下;全市自来水水质全面提高,管网二次污染导致水质不符合标准的现象明显减少。

任务:完成全市城市供水管网实施计划编制工作,做好实施计划和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优化供水管网布局和工程技术方案;根据城市供水管网实施计划,开展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实施;2004—2010年期间,各供水企业DN>75管道更新率每年应不小于2%,DN<75管道更新率每年应不小于4%。

四、我市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各相关部门责任分工

(一)结合我市城市供水水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现状调查基础上,编制全市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实施计划,确定各供水企业管网漏损率控制标准。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协助单位:市发改局、财政局、规划局、物价局。

(二)进一步加大城市供水价格的改革力度,完善自来水价格形成机制,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一是供水企业管网改造的投资费用允许进入自来水价格成本;二是严格控制供水企业的漏损率,自2006年起供水企业漏损率超过国家标准的,在核定其自来水价格时一律以国家标准计算,从2008年起我市在核定供水企业自来水价格时,漏损率一律按低于国家标准10%计算。

责任单位:市物价局,协助单位:市水务局。

(三)在工程建设中加大新型供水管材的推广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对使用新型供水管材形成指导性意见;严格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涉水供水工程的审批,制定和规范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杜绝使用不合格管材,为我市自来水实现直饮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协助单位:市规划局、建设局、各供水企业。

(四)积极推进供水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财政贴息贷款、国债基金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工具,为供水企业多方面筹集供水管网改造资金,促进管网改造工作。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协助单位:市财政局、水务局。

(五)开展配套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制定《深圳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深圳市城市供水水质督察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

责任单位:市法制办,协助单位:市水务局。

(六)供水企业作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的主体,要严格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计划,保证城市供水管网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管网供水自动化监测技术,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做好查漏、探漏、防漏工作,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各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的审批,规划、建设、城管、交通、国土房产等部门对于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要创造一定的便利条件。

责任单位:各供水企业,协助单位:市水务局、规划局、建设局、城管局、交通局、国土房产局。

五、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的监督与落实

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建立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的监督奖励机制,定期检查管网改造工作资金落实及计划完成情况,督促各成员单位根据分工将工作落在实处,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要结合我市的自来水水质发展规划以及其它市政工程的建设、改造工作,统一规划,统筹建设,防止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管,保证工程质量,全面降低城市供水漏损率,保障供水水质,切实提高供水效率。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合作,指定专人负责相关工作,并在今年年底前将本部门实施方案报市政府办公厅;市水务局应会同市规划、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尽快着手完成我市供水管网改造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 国家信息中心【国家法规数据库】提供,仅供参考 ***

第五篇: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

关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对深圳的指示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制定本意见。

一、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是新时期经济特区肩负的新使命。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纵深发展,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国际竞争与合作日益加强。党的十七大开启了新一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进程,全国各地形成了加快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蓬勃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深圳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已达到一个较高平台,正面临着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突出制约;一些特区干部群众忧患意识不足,缺乏世界眼光、全局眼光,敢闯敢试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干劲有所弱化;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也仍然存在。新形势下,中央和省对深圳的发展高度重视。中央要求深圳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做到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强调深圳特区是全国的一面旗帜。省委要求深圳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中央和省的要求为深圳新一轮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赋予了新的崇高使命。深圳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必须继续坚定地高扬经济特区这面旗帜,以改革开放之初“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以“特”的意识、“特”的思考和“特”的举措,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勇于冲破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障碍和束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而不懈奋斗。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总的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争当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创新的先锋,继续发挥好“窗口”和“示范”作用,为全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广东作出新贡献,勇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魅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目标任务。高扬“一面旗帜”:继续高扬经济特区这面旗帜;瞄准“一个目标”: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作为深圳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两个面向”:面向世界推进国际化,增创深圳发展的新优势,面向全国服务全国,创造深圳发展的新空间;实施“九大重点突破”:在民主法治建设、深港合作和国际化城市建设、服务全国拓展发展空间、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大胆突破、积极探索。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一)创新人大工作体制和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探索扩大市委和人大领导的交叉任职,市人大党员领导同志成为市委委员,成立市委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二是健全和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恢复法制工作委员会,试行立法专员制度,加强人大的立法力量。设立预算委员会,将政府投资审计专业局并入人大预算委员会,统一审查和监督政府预算、决算和重大投资项目。健全人大代表述职考核制度。健全和完善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适当增加常委会会议次数,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健全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三是试行人大部分常委专职制度。选拔一批年富力强,有专业知识的人作为人大专职常委,并配备专职常委工作机构。适当增加外来务工人员代表数量。四是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每年选取“一府两院”在财政预算、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及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询问、质询、开展特定问题调查。坚持和完善“一府两院”领导成员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述职制度。五是探索试行区级人大代表直接竞选制度,增强人大代表的民意基础。

(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政协党组的作用。二是加强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重大问题、重要决策都要先协商,完善政协参政议政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支持政协委员对全市重点工作开展视察、评议和问政等民主监督活动。三是加强政协的组织建设。合理设置和调整政协界别,把新的社会阶层和各方面代表人士吸纳到政协组织中来。探索实行按常住人口比例适度增加政协委员数量,创新政协委员产生与退出机制。完善政协委员的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政协专职常委制度。探索建立政协提案办理评议制度。合理调整政协专门委员会和相关工作机构。四是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建立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直通车”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制度化。

(三)发展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一是全面实施区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探索试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度,实行代表提案、询问、质询、视察、调研和联系党员群众制度。二是制定《市委全委会重大决策工作规则》和《市委常委会重大决策工作规则》。三是按照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要求,开展《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处理办法(试行)》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罢免和撤换要求及处理的制度规范、运行机制和保障体制。四是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范围,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五是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内事务透明度。六是全面推行居委会直选制度,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学习借鉴香港等先进的法治经验,出台《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实施纲要》。一是完善立法机制。整合全市政府部门立法资源,实施法规规章集中起草,并建立公开征询制度,法规规章实施一年后要进行效果评估检讨。二是完善法规体系。大胆借鉴移植法例,全面加快立法步伐。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积极争取全国人大同意将特区立法的范围扩大到全市行政区域,尽快解决“一市两法”问题。三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重点推进政府部门机构、职能、编制法定化,抓紧出台《深圳市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四是完善执法机制。重点探索实施行政处罚调查权和决定权适当分离,探索刚性执法,以身份证和居住证为载体,将违法记录记入个人诚信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等重点领域实施定额处罚,提高罚款额度。五是切实维护司法公正,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法院、检察院的职业化改革和监狱劳教系统的专业化改革。全面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六是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和司法的监督制约,推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访巡访制度,加大舆论监督。七是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八是加强公民法治教育,加强公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五)完善公民参与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党委人大政府的重大决策、决定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听政、民意调查等多种形式公开听取意见。加强政法队伍的内部监督,成立法治监督委员会,推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接访巡访制度。制定出台《深圳市舆论监督条例》,规范和加强舆论监督工作。

(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一是制定《深圳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公开制度》,公开干部选拔任用的操作程序、职位要求、人选情况等,不断扩大公开的范围。二是扩大民主,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决策制度。制定《深圳市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试行办法》,完善《深圳市干部选拔任用个人提名责任制》,扩大在干部提名环节的民主,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探索实行全委会(扩大)投票推荐重要干部,差额确定候选人,对候选人进行考试、测评和考察,再进行常委会、全委会差额票决。三是推行公务员职位说明书制度。在全市公务员队伍中建立职位说明书制度,明确每个职位的主要职责、工作标准和资格条件,并将职位说明书广泛运用到干部招录、培训、考核、轮岗、职务升降、监督奖惩等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四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在已有考核评价办法基础上,制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深圳市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大创新和突出贡献奖励试行办法》等。五是制定《深圳市面向基层定向选拔优秀干部试行办法》,《深圳市直机关与基层干部双向挂职锻炼暂行办法》。

三、面向世界加快推进国际化

(一)大力推进深港合作。按照“学习香港、服务香港、全面合作、互利双赢”的原则,以与香港共同打造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港创新圈”为载体,全面加强深港合作,当好粤港澳合作的排头兵。一是尽快启动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与香港共建“深港特别合作区”,双方共同成立联合专责机构,争取国家支持,制定建设开发方案,进行国际招标,使河套地区成为新时期深港加强深度合作的一个标志。同时,统筹研究“一河两岸”近3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打造深港两地新的增长极。二是进一步加强深港金融合作。完善深港两地清算系统,进一步加强深港间资金交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深圳通”与“八达通”互通。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扩大深港两地企业间小额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度,尝试允许香港和深圳居民在深港之间有限度地汇出和汇入人民币,积极推动深港共建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探索开路。三是推动两地证券交易所合作。争取深圳成为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试点城市,在QDII(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和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框架下探讨“两地交易所会员参与者互认”合作,促进资本市场融合。抓紧筹建资本市场学院,共建资本市场人才培训基地。四是着力吸引更多的香港金融机构营运总部和后台部门落户深圳。五是加强深港科技合作,以深港两地所聚集的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形成一个跨城市、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聚集带。同时,继续加快推动深港两地创新人才、设备、项目信息资源等交流与共享的步伐,共同建设若干高水准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型产业项目。以“深港科技创新圈”为重点,加强深港产业合作,努力创造深港产业分工合作新模式。六是加快深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两地机场合作,加快推进两地机场间铁路快线接驳项目规划建设,共建国际级的航空大港;加快京广深港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完善两地口岸设施规划建设,促进深港交通一体化,探索口岸查验新模式。七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赋予我市更大的税收管理权,以缩小深港两地税负差异为目标,进一步促进深港物流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便利流通。八是全面推进与香港在商贸、旅游、会展、教育、文化、警务、环保、医疗、城市建设管理、灾害联防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九是积极探索深圳户籍居民更便利往来香港措施。

(二)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地位,进一步提升深圳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力扶持航母型企业,打造深圳本土跨国公司群。二是积极申报保税港,尽快争取将福田、沙头角、盐田保税区以及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并进行自由贸易区试点。三是积极探索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大力推进越南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和招商,将其打造成为全国境外合作区的样板项目。四是加大深圳驻海外经贸机构建设力度。建立企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支持平台和孵化器,完善企业境外发展的全球经贸协作网络。五是加强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国际营销,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六是加大海洋产业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七是尽快成立深圳国际化高级咨询顾问机构,充分利用国际智力,充分听取吸收国际精英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市重大决策的科学化。

(三)学习赶超世界先进城市。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决定》,面向全球以国际视野审视自身,以新加坡、香港、首尔、洛杉矶、伦敦、纽约等城市为主要学习追赶目标,在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法治水平、文化软实力、生态建设、民生福利等方面积极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力争在优势领域取得向世界先进城市看齐的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探索新的文明模式,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国际化城市。

四、面向全国以服务创造发展新空间

(一)进一步发挥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国家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新贡献,同时以服务全国和加强区域合作创造深圳发展的新空间。一是按照十七大对经济特区的要求,充分发挥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敢闯敢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加快深圳中轴线建设,大力推进深圳连接全国、全省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继续巩固和发展已经形成的金融、证券、外贸、口岸、高科技成果交易、文化产业交易等辐射全国的市场体系,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三是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窗口和桥梁作用,使深圳成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交流的重要节点和通道。

(二)积极推进深圳与汕尾等地的经济合作。大力加强区域合作,大胆创新区域合作新路子,通过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互补,与周边城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和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深圳与汕尾经济合作,尽快启动“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建设,加快完成概念性规划,推进重大产业规划和项目培育,先行开发建设4平方公里起步区。通过深汕合作,创新两地合作开发的体制机制,创新区域合作的制度设计,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模式。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其他省市合作兴办的“深圳工业园”建设力度。

(三)继续搞好对口扶持工作。继续落实中央和省交给深圳的对口扶持任务,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扶持资金1.5亿元,重点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争取用5年时间在贵州、河源等对口扶持地区协助建设100个“整村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实行开发式扶贫,增强当地企业的“造血”功能,支持深圳企业到对口扶持地区投资兴业。

五、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一)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先进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经验,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全面创新我市政府组织体系,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政府架构;依法设定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职能,强化部门执行力量;探索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能,在光明新区先行推进精简行政层级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完善网上行政审批、网上行政执法、网上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公共服务和网上监控等五个系统;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统一清理和依法确定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事项。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探索通过设立新的功能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等方式,逐步解决我市行政区划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水平。

(二)推进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创新。一是学习借鉴新加坡“淡马锡”经验,探索将国资委设立为法定机构,完善出资人制度,创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我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完善党管干部体制,加大国企管理人员遴选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力度。三是继续深化国企内部各项改革。完善国有独资企业外部董事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逐步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和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三)推进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一是推进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确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标准和方式,通过“以事定费”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公平配置公共服务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建立相应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和效率。二是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机构运作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法定机构管理、在事业单位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由行政级别管理转为岗位等级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公共服务机构运行模式。三是推进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按照管办分离、管养分离的模式,转变事业单位归部门所有的旧体制,推进检测机构和考务机构跨部门整合、推进公园管养体制改革等,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设置管理。

(四)推进公用事业监管体制改革。一是抓紧制定出台《深圳市公用事业监管条例》以及相关法规,强化依法监管。二是建立并完善公用事业专业化监管体制,解决好监管主体缺位错位的问题。三是建立公用事业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开经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信息的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四是改进相关的监管措施。完善政府与公用事业、企业之间的相关合同和协议,改革现存的公用事业产品价格调整程序与机制,强化市场准入和竞争秩序的监管等。

(五)推进反腐倡廉制度机制创新。一是借鉴国际先进城市在惩治和预防腐败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整合纪检监察力量,进一步完善市级纪检监察派驻组的建设,并逐步扩大到区,探索实行街道办事处的纪检监察工作由区纪委监察局直管的体制。二是扎实推进有深圳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巩固完善和提高已出台的各项制度与改革措施,研究探索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新措施,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快制定与完善公务员廉洁从政特别是防止公务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制度,建设公务员廉洁从政信息管理系统并实施网络化动态管理,有效防止公务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三是完善以“职责设定、目标管理、行政监督、绩效评估、行政问责”五要素为主要内容的行政责任机制,推进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构建市、区、街道全覆盖的综合型电子监察系统。四是学习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将宣传教育和信访举报的工作点向社区延伸,形成上下互动的监督合力。

六、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一)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一是把制度创新作为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创新政策的统筹、评估、修正机制。二是制定出台扶持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幼苗产业专项配套政策,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三是扩大市科技研发资金规模,投入取向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向扶持企业创业成长环节延伸。尽快推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培育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四是扩大创业投资企业资助计划范畴,设立政策性再担保机构,设立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计划。五是启动知识创新工程。积极推动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办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为企业自办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提供支持和服务。六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推动出台《深圳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发展基金,建设中小企业总部园区,使优秀中小企业扎根深圳、发展壮大。七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世界一流高新园区的规划建设力度,建设高科技生态社区,加快老工业区升级改造,“腾笼换鸟”和“换笼换鸟”,把宝贵的资源用于支持创新产业的发展。八是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标准、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中国“发明之都”、“品牌之都”。

(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大先进制造业高端项目的引进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和朝阳产业集群。强力推进中芯国际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意法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项目、深超光电第5代TFT-LCD面板生产线项目、赛诺菲巴斯德流感疫苗项目、迈瑞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项目、深圳航天科技研发制造中心项目、坝光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哈飞标致合资汽车项目、比亚迪清洁能源汽车等十大重点产业项目。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促进金融业创新发展。加快金融中心区和金融产业服务基地建设;培育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对深圳金融租赁公司进行战略重组;积极支持开设创业板,支持深交所扩大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支持华南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建设全国性基金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创业投资中心、私募基金中心,强化深圳在全国资本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全力推进“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二是加快“两港”建设,完善物流产业链。推动大铲湾二期码头建设,启动大铲湾三期、远期码头建设,加快盐田港东港区建设,加快深圳机场扩建工程,提高空港客运能力。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会展业、电子商务,推动服务外包业发展。四是发展壮大旅游业。推进实施大鹏半岛和西部滨海地区发展策略,建设国际级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全面启动深圳湾15公里海滨休闲带和大鹏半岛金沙湾建设,加快建设可停泊15万吨级国际豪华邮轮的南中国最大邮轮基地——蛇口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推进大型中法文化旅游合作项目——深圳未来乐园建设;推进欢乐海岸建设,形成新的旅游景区。五是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企业总部落地工程,加快后海、前海和光明新区选址建设“深圳企业总部基地”,在建设中的九大产业集聚基地规划建设行业总部功能区;加快推进新兴寿险公司生命人寿公司、阳光保险集团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入驻深圳。

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一)推进公共服务向均衡化普惠型转变。大力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切实加大民生投入。继续推进落实“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确保政府投资计划中涉及民生项目的资金比例不低于70%。二是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年内完成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改造任务的主体工程。增加市属学校在特区外的规划布点。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和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三是提供均衡化公共医疗服务。年内新建30家社康中心,实现全市社康中心的全覆盖;在宝安、龙岗、南山、盐田动工兴建或改建4个市级医院。四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切实保护劳动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权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建立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五是完善个人养老金管理制度。争取成为国家“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试点城市”,适度开展养老金个人账户保值增值规范运作。六是加快出台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确保食品安全,年内要完成两个豆制品厂和一个大型肉联厂的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平湖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力争2008年民生净福利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指标突破97%。七是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两年内基本解决户籍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八是年内新建180个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到2009年底,力争每个社区建一个生育文化中心,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生育文化服务。九是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和平等参与文化生活、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

(二)加快社会组织建设步伐。一是尽快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社会组织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组织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商会条例》,明确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责任边界。二是探索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制定社会组织设立指引,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对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和备案双轨制,降低登记门槛,简化审批手续。三是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原则上社会性、事务性、服务性工作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或由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承担。四是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社会组织发展扶持的力度,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器和加速器。五是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全面推行社工制度。全面落实社工队伍建设的“1+7”文件,大力推进社工制度的试点工作,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计划全面推行社工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制定和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社会工作人才配置和项目购买制度,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承载并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出台加强义工服务工作管理政策,逐步实现义工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项目化发展。

(四)加快构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公共安全责任制、问责制和奖励机制,完善公共安全管理法规制度,理顺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立风险隐患预防机制,建立和完善专业救助体系,创新突发事件处置模式,提升群众自救意识和能力,避免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八、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一)实施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程”。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全面实施《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年)》,使深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的生态格局不断完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普遍提高,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城市。

(二)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工程”。编制推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继续开展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评定推广并向社会公布情况;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绿化雨水利用项目、污水回用项目,2010年内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20%;规划建设全市统一的再生资源分拣整理场所,深入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2010年内生活垃圾资源化率≥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建设“绿色光明新城”为突破口,把光明、龙华、大运、坪山四大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成为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城区。

(三)开展节能减排治污“攻坚工程”。坚决执行和高标准完成国家与省规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在全市新建建筑强制推行节能50%的标准,2010年内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达到100%,三年内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0万平方米,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能源审计,达不到国家、省、市标准的要求其限期整改;在全市范围开展电镀、印制电路板、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地毯式排查,探索全面实行排污“电子监控制度”;加快建设一批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及其配套管网,大力推进龙岗河、坪山河、布吉河、观澜河、茅洲河等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行重点水污染流域或区域的环保限批制度,2010年内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5%、城区内重点河流消除劣Ⅴ类水体;出台相关政策,加速淘汰高污染物排放车辆,2010年内对新车上牌强制实施国Ⅳ排放标准,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汽车尾气污染行动,推进燃油电厂“油改汽”工作,完善燃煤发电机组海水脱硫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年内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和3%。

(四)推进生态体系“恢复工程”。制定出台和推进实施生态控制线保护与优化方案,抓紧出台《基本生态控制线条例》,在生态保护用地边界全面设立“基本生态控制线界桩”;对生态控制用地范围的现有产业项目,制定鼓励“工业异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机制,促使其尽早搬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完善城市森林绿地规划,加快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积极推进生态风景林和水源保护林建设;加快采石场、取土场和裸露山体缺口的整治和复绿工作,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五)推行人口环境“优化工程”。探索建立适应深圳科学发展需要的人口统筹协调体制,形成人口规划、调控、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统筹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人口管理“1+5”文件实施情况全面开展绩效审计、系统分析、调整优化,全面推广居住证制度,构建统一的人口信息监测平台,以政策的、法律的手段调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建立科学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编制出台以区域承载力和产业结构为依据的“分区域人口增长计划”,加快推进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调整,强化对人口规模的刚性调控;制定出台维护公民基本居住空间权利的法规和规章,完善出租屋管理措施,切实消除“房中房”等挤住现象带来的各种隐患,优化人居条件、维护基本人权,减小人口密度。

九、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多元文化。提炼并推广市民共同认知的深圳城市核心价值观念,组织评选并广泛宣传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种先进人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二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理论研究工程。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等重大理论问题,纳入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科学发展观研究工程”,尽快推出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特色性的理论成果。三是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水平。进一步弘扬深圳精神,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荣辱、树新风、倡文明、求和谐,扶困济贫,关怀弱势群体,不断彰显和弘扬城市人文精神。探索社会主义文明模式,制定创建文明城市行动纲领,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四是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二)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一是加快建设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办学模式,推进国际合作,努力把南方科技大学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独具特色的创新型、创业型和研究型大学。同时,进一步办好大学城和现有高校,切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二是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引进香港的大学到深圳办学、合作研发等,并逐步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渠道,提升深圳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是尽快出台《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见》,认真落实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各项举措,进一步完善保障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二是打造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积极吸引知名文化企业、中介组织和研究培训机构把总部或研发、制造、采购、财务中心设在深圳,与香港共建“创意设计研究院”,探索“一国两制”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三是推动与香港共办“文博会”。借助香港丰富的海外市场资源,共同打造国际化的文化产业信息、产品交易、投融资服务平台,提高“文博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水平。四是加快“两城一都一基地”建设,积极参加世界创意城市创建活动,重点推进在设计、动漫、网络游戏、电影电视等核心创意门类取得突破。

(四)精心筹备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坚持“政府主办、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精心做好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力争办成最精彩的一届大运会。以大运会为契机,推进城市各项建设,认真办好“大运文化节”,积极承办国际高端赛事,大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广大市民的素质。

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创新优化人才工作体制。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有效实现途径,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建立政府、社会、市场有效互动的人才工作体制。二是实施“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着力解决人才引进培养中面临的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创新创业扶持、出入境便利、人才培养载体等实际问题,动态保持深圳集聚、培养人才的比较优势。三是扩大特殊人才以个人身份落户深圳范围。凡拥有专利或发明的,掌握产业、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或重大技能的人才,均可以个人身份落户深圳。四是完善公务员招考办法,扩大用人单位选考录用的自主权。五是设置“深圳杰出人才奖”。每两年重奖10名对我市产业、行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提高“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的金额,定期奖励对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设置科研成果转化奖,建立深圳人才事迹陈列馆。六是实施“国际专才”计划。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统筹设立“海外人才联络处”,加大海外人才智力引进力度。按照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积极引进国(境)外高层次人才,探索在城市规划、水务、城管、交通等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设立“海外高级专家特聘岗位”;加强留学生创业园、产业园的建设,扶持留学生企业做大做强。七是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扩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担培训费用的范围,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公共培训平台体系,不断提高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是新时期中央和省赋予深圳的崇高使命。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凝聚全市干部群众力量,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热情,团结一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把深圳经济特区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下载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贸易发展局关于中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贸易发展局关于中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