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淝河下游河道整治项目拆迁安置解答
肥东县南淝河下游河道整治项目拆迁安置
部分群众反映问题解答
一、项目基本情况
答:本项目为肥东县南淝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项目,是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和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对长临河镇施口、姚埠圩区内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二、本次拆迁依据文件有哪些?
答:依据合政秘[2012]208号、东政[2009]55号、东政[2013]22号、东政办[2013]21号等现行相关文件。
三、拆迁人口怎么界定?
答:
1、公告发布前在拆迁范围内的世居常住在册人口(挂户不予计算)。
2、公告发布前原籍在拆迁范围内的在校学生、现役义务兵、劳改、劳教人员。
3、在项目拆迁公告发布前已领取结婚证的夫妻一方户口属常住在册人口,另一方符合婚迁条件户口未迁入的并在他处未享受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房改、集资、住房补贴、福利住房、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住房待遇,经村(居)和乡镇(街道)及户口所在工作单位出具证明的。
4、公告发布前原籍在拆迁范围内的捐资和千分之三农转非人员;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户口已迁回本镇域的,在其它地方未享受过拆迁补偿安置、也未享受过房改、集资、住房补贴、福利住房、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住房待遇的,本人可享受照顾安置
(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一女户且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政策内在孕的可照顾增加一人。
6、一工一农,现农业户口一方属本地常住人口,非农业一方经核实无住房且在其它地方未享受过拆迁补偿安置、也未享受过房改、集资、住房补贴、福利住房、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住房待遇的,本人可享受照顾安置(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未婚大龄青年和有生育指标未孕的可否享受照顾安置? 答:在房屋回迁安置前,领取结婚证的、政策内生育或在孕的,可按安置房屋建设成本价照顾增购45㎡。
五、独生子女户及双女户如何照顾安置?
答:主要是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父母双方是农村户口第一孩是女孩的,可再生育一孩。但该户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放弃了生育二孩指标。为鼓励支持计划生育工作户,特考虑实施照顾一女户政策。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独男户和双女户可照顾增购15㎡,增购价1027元/㎡。
六、渔民拆迁后应如何安置? 答:渔民问题会由政府统一规划船坞进行停靠,船坞会尽快处理。
七、搬家费如何计算?
答:搬家费每户按两次计算每次500元,合计1000元。农户家里的农产品、农具等物品由农户自行处理。八、五保户如何安置?
答:五保户无能力购买房屋可采取以下办法安置:
1、安置到敬老院,房屋按货币补偿。
2、自行购买的安置房产权归购买人。
3、由政府免费安置的当事人死亡后,房屋产权由政府收回。
九、原籍在本地的大中专毕业生户口如何享受安置? 答:原籍在本拆迁范围内的大中专毕业生安置:
1、原籍在本拆迁范围内的大中专毕业生户口已迁回镇域范围的本人可以享受照顾安置。
2、原籍在本拆迁范围内,国家取消统一分配政策后大中专毕业生(1996年入学)户口未迁回的,在本拆迁范围内父母或本人有房屋的,在其它地方未享受过拆迁补偿安置、也未享受过房改、集资、住房补贴、福利住房、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住房待遇的,本人可享受照顾安置(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十、男女双方离婚后再婚的应如何安置?
答:离婚后的男女双方再婚的,符合人口界定条件的,可按安置房屋建设成本价照顾增购45㎡。
十一、农田如何处理?租金多少?
答:农田由政府统一流转,租金每亩按500斤中籼稻/年市场保护价打卡发放到群众手里,并且跟涨不跟跌。因目前的农田属流转租赁,不属征收,土地仍属于农民所有,不符合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流转租赁期按国家政策规定执行,如国家政策无变化,政府将一直负责流转。
公共土地用于今后整体公共使用。
十二、拆迁安置方式是什么,具体怎么计算?
答:按照产权置换的方式进行安置。人均拆除有效建筑面积按30㎡/人建筑面积进行产权调换,交纳产权调换差价,安置房屋产权调换的差价标准为:砖混结构30元/㎡,砖木结构40元/㎡,由被拆迁人找补给拆迁人。多余有效建筑面积按单位平方米造价结合成新给予补偿。对住房面积确有困难并积极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拆迁户,可申请增购,人均增购最高不得超过15
平方米。增购价按方案计算实际平均价格1027元/㎡。
十三、拆迁丈量正房和附属房怎么区分?
答:檐高在2.6米,进深为6米以上的房屋视为主房,考虑圩区住房实际情况,具体执行以房产局测绘报告为依据,附属房按其房屋结构单位平方米造价结合成新予以补偿。
十四、拆迁房屋有效建筑面积如何进行产权调换? 答:人均拆除有效建筑面积按30㎡/人建筑面积进行产权调换,人均拆除有效建筑面积不足30㎡的,按实际拆除有效建筑面积实行产权调换,经被拆迁人申请,安置建筑面积可增购到人均30㎡,增购的建筑面积价格按600元/㎡执行。
十五、提前交钥匙是否有奖励?
答:有。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积极完成签约搬迁的,被拆迁人除享有应有的权利外,拆迁人设定在规定期限1-7日内搬迁结束交出钥匙,经验收合格的,按有效主房面积奖励60元/平方米;第8-15日内结束的,按有效主房面积奖励30元/平方米;逾期不再奖励。
十六、过渡费怎么计算?
答:过渡期从搬迁之日起至房屋建成分配之日止。过渡期实行产权调换的房租标准按被拆迁主房面积计算,自交钥匙时开始计算时间。18个月内每月每平方米4元,超过18个月每月每平方米8元。
十七、安置房在哪里?采取什么方式确定楼层和房号? 答:安置点以规划部门审批为准,我镇初步确定在石长路南、店忠路东拆迁安置区域进行安置,标准是普通商品房标准,套型面积有60㎡、75㎡、90㎡、105㎡,户型图将统一征求村民代表意见。房屋分配采取错层搭配的方式,按签订协议并交出钥匙
时间先后选择楼层和房号。
十八、对于以下情况是否可以给予照顾安置?
答:
1、整户户籍已迁出本拆迁范围,有合法住房的祖居户(非农户口),在其它地方未享受过拆迁补偿安置、也未享受过国家政策性住房待遇的(本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按有效主房面积拆一还一,并可照顾超购到与有效主房面积最接近的房型面积,超购部分价格1480元/㎡。
2、单人户在享受30㎡产权置换和照顾增购15㎡后,可照顾超购到60㎡,超购部分价格1480元/㎡。
十九、按人口安置房屋时,是不是需要农户补很多房款? 答:根据各户的情况不同,找补的房款也不同。人口多,安置面积大,而现居住的有效主房面积小,找补的房款就多。人口少,安置面积小,而现居住的有效主房面积大,找补的房款就少,甚至可以得到补偿款。
二十、产权置换后多余的有效建筑面积可以调剂吗? 答:产权置换后多余的有效建筑面积可以按第一顺序继承关系在父母与符合安置的子女间进行调剂。
二十一、拆迁安置工作是否公开?
答:拆迁安置工作实行拆迁事务公开,进行三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所有干部和群众安置信息统一公开,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镇纪委办0551-67398558
第二篇:XX河下游断流河道整治生态问题与重建
XX河下游断流河道整治生态问题与重建
1.生态概况
1.1塔里木河年降水量17.4~42.0 mm,蒸发量2 671.4~2 902.2 mm,年平均气温在10.6~11.5℃之间,年平均日较差14~16℃,最大风速为20~40 m/s,沙尘暴最多的年份达40 d以上。塔里木河下游320 km河道呈东南走向穿行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鲁克沙漠之间狭窄的冲积平原上,河床下切深度2~5 m,河道纵坡1/4 500~1/7 900。河岸主要由细沙和粉沙组成,粒径小于0.1 mm的占90%以上。河道两侧3~10 km范围内发育成以胡杨、多种柽柳等为主体的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依托每年不定期的河道上游来水补给来维持生态系统水量动态平衡和土壤-植被水循环过程的稳定性。自20世纪50~70年代,人类大规模垦殖活动使该河段来水量开始锐减,特别是自1972年新建大西海子水库完全截断下游给水后,河道干涸,地下水位降至6~8 m以下,已接近或超过一些植物的临界水位,水质恶化,矿化度增加到3~8 g/,l使得依赖地下水而生存的下游植被黑刺绝大部分已经死亡,柽柳大片干枯,河道两侧胡杨严重衰败等,种子和根系营养繁殖严重受阻。对塔里木河下游样地多年的生态监测结果表明:在50m×50m的监测样方中,植物种类数一般只有4~8种,柽柳盖度从亚合甫的10%以上减到库尔干的不足1%,多数柽柳枝条已不发育,胡杨平均密度从亚合甫断面的166棵/hm2降至到阿拉干122棵/ hm2,到依干不及麻剧烈下降到33棵/hm2,部分胡杨树顶干枯。胡杨、柽柳林密度呈现出随着与断流源区距离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说明历史上越往下游到达的水量越少,长期断流加速了植被退化的趋势,走廊植被呈现稀疏化、窄条分布的成林格局。国家投资107×108元用于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下游河道经初步整治后自2000年开始应急输水,在2001年第3次应急输水后水头抵达台特玛湖的目标已实现,截止2006年底已完成8次输水,累计输送生态水22.75×108m3。2007年开始由应急输水转为河道正常供水。长期断流和近期河道整治输水对区域水文发生了哪些重大改变,如何恢复退化生态系统,预计恢复到何种程度成为主要问题。应急输水后沿河道一定范围内胡杨,柽柳等植被的复壮效益已显现。但河道整治和生态输水引发的生态问题探讨较少。
塔木盆地的地质构造和水文状况是影响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地貌发育的重要因素。塔里木河深居欧亚大陆腹地,距海遥远,海洋的湿润水汽难以到达。在大地貌格局上,青藏高原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能够进入的水气也数量有限,致使本区降水稀少,降水变率大,且水资源的分布也极不均衡,大气降水主要集中于山区,盆地内部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区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奠定了基础,塔里木盆地的干旱气候在新生代早第三纪已初步形成,自第四纪以来总的趋势是以干旱为主。塔里木河下游干旱荒漠生态环境就是在这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变和更新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这样的环境条件,不仅严重制约着植被的生长,并对土壤等其他环境资源的发育和稳定构成威胁,土壤普遍含盐、碱和石膏化,有机质含量极少,养分贫乏。受气候及土壤制约,植物物质积累过程极其缓慢,植被生产力较低,抵抗动物啃食、人为砍伐等干扰能力弱,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水是干旱区最宝贵的资源,绿洲的形成和演变完全依赖水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河流的改道往往是古代绿洲消亡和衰落的主要原因。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将大量的碎屑物质和无机盐输送到盆地,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沙物质,同时,也决定着绿洲的格局和范围。下游生态环境 的脆弱性突出体现在地下水系统的不稳定性,地下水主要依靠河道径流下渗补给,受地表径流变化影响显著,同时,由于蒸发强烈,地下水的重复补给率高。而生态环境的敏感性、易变性远较地下水强烈,且恢复力极小,荒漠化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下游河道断流,地下水位强烈下降,流水地貌萎缩;天然植被大面积衰败和死亡,风沙灾害天气增多,在强烈的风蚀作用下,风沙地貌发育,生态系统的地貌的不稳定性加强。塔里木河下游脆弱的生态环境为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丧失、沙漠化创造了条件。河道整治输水引发的生态问题
XX河流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的干道,在不定期的水流冲蚀和风沙吹蚀淤积等的相互作用下,上游来水在新旧河道之间迂回穿梭,保证了下游河道一定的发育和流往台特玛湖的主河道水系的贯通,也促成了下游河岸两侧数百米至数公里宽的自然林生态系统发育。然而,人类近些年来对下游水资源的完全掠夺造成的河道长期断流使河道正常发育受阻河道部分地段在强烈风沙作用下壅塞,主河道过水能力严重受阻。显然,上游有限来水任其水流的自然属性发展是难以实现水流到达台特玛湖这一目的地,为确保主河道的贯通必须实施河道治理。河道治理工程措施主要体现为“疏”和“堵”。“疏”就是通过对干河道疏浚、清淤、河弯裁直、衬砌、护坡等工程措施疏通河道来水,“堵”就是通过河堤、截流封堵、护坡、分水枢纽和生态闸等控制水流的方向[截止目前,塔河下游已完成1座分水枢纽、7座生态闸(堰)(在主河道一侧设置,主要是控制水流方向)、6座节制闸(在河道截面设置,通过升降闸板来壅高或降低河道水位、320 km河道疏浚、305 km下游生态修复围栏以及河道护岸和管理道路建设。通过多次疏浚治理后,河道漫溢水量急剧减少,主河道过水量成倍增加,主河道起始端下泄水流量已由2000年的最高30 s/m3增加到2006年底最高75 s/m3(仅有少量漫溢水),上游来水在1~2个月内即可到达尾闾台特玛湖,实现全流域水流系统和生态的完整性。同时河道水通过侧渗向两侧一定范围土壤补给水分,抬升下游地下水位,缓解已衰败植物的水分需要。通过生态闸、节制闸等工程控制调节作用,河道输水的生态效果开始显现。经过7年的生态输水,下游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衰退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河道治理带来新的问题极端干旱区断流河道变迁、整治过程与生态后果
2.1 河道治理抑制了河道自然发育过程经过人工“疏”、“堵”等河道治理后下游河床固定,河道原有的自然属性发生改变,河道进一步人工化。“疏”“堵”抑制了河漫滩、漫溢口的再形成,阻止了新河道和河弯发育,改变了水沙运移循环规律。其次,经过人工改造的河道固定,淤沙必须清理,原来靠自然“改道”来实现。由于河道的不断改道更替,胡杨种子在新河床的萌发着床成苗,孕育了新河道胡杨林,发育成现代河道两岸数百米至数千米胡杨成林格局。但经过治理后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固定,河床变窄,平均宽度在25~37 m之间。生态输水变为以主河道过水为主的线状输水,可持续维持的植被生命带变窄。塔里木河下游人居环境恶劣,除铁干里克灌区外,其它沿河道零星灌区已经在断流过程中完全放弃,这给河道流水的自然梳理整治提供了难得机会。然而长期的断流和风沙淤积又使河道水流的自然梳理偏离了已有的人类建设目标(交通和通讯设施),人类需要施加外力才能使退化生态系统按照人类的要求恢复。尽管人为措施保障了主河道输水的顺畅,但却改变了水流的自然运行规律和河道的自然属性,河道变迁成为:人类截取水→河道断流→主河道淤积→河道人工整治→主河道畅通这样一种人类干预下的河道演化模式。
2.2XX河人工生态过程
1)生态回归搬迁过程。通过河道整治实现了上下游生态回归搬迁:即生态大转移在严重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生态系统以“水”而“生”,任何水资源的调配转移都意味着生态的转移。塔里木河从上游向水、土、热环境严酷的下游生态输水维护河流生态的完整性但同时却伴随着水分大量无效损耗和生态经济损失,如上游用水量减少而产生的生态经济损失,输水过程320 km河道水面蒸发损耗、上下游生物生产潜能差别(相对于下游区土壤植被发育状况而言,上游区土壤和植被发育较好,单位用水可产生更多生物量)以及下游恶劣环境增加的生态损耗(地表裸露面积和风沙更大等造成水分蒸发蒸腾损耗过程更强烈)等,当然这一转移过程是一种向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态回归转移。之前人类在上游大量开发土地虽然也产生了很大的局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这种效益却是以掠夺下游生态资源,违背水资源自然运移过程,全局生态受损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方式。经过河道整治和生态输水后,尽管上下游生物资源转移过程产生了净流失(净亏),但这种损耗性的转移是早期人类缺乏生态观念掠夺资源的一种补偿,尤其是下游阿拉干以下近百公里沙漠腹地为强烈的风沙源区生态最脆弱带,绿色屏障的建立对阻止沙尘暴源头和蔓延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在人为干预下风沙源头治理和生态回归过程,维护了生态持续性。
2)自然生态过程受阻。漫溢是自然现象,正是由于河道自然漫溢及改道,才为胡杨柽柳种子萌发和实生苗保苗提供必要条件,从而发育出下游主河道两侧数百米至数公里区域内植被生态系统。然而,人工固定河道封堵了漫溢口,使胡杨柽柳种群扩散更新和自然恢复功能受到限制。从输水的实际效果看只达到胡杨柽柳复壮和近河道处胡杨萌蘖的目的,还远没有实现区域植被自然更新的目标。从种子萌发角度看,原始实生胡杨苗和柽柳苗都是在低盐水的情况下发生,即萌发期和幼苗期不耐盐。在自然条件下,在局部低洼地漫溢积水形成的大量低矿化度河水为地表种子着床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而经过疏浚的深河道放水和通过节制闸壅高水位实现一定距离的水侧渗补给,但侧渗水一般矿化度较高,如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地下水质检验结果:浅层水矿化度在3μg/mL以上,属于微咸水,无法使附着在地表种子成功繁殖。XX河断流河道生态重建对策分析 3.1 关XX河断流区生态修复的定位
河道整治过程包括堵、截、疏、分等从客观上改变了自然水沙运移形态,而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生态问题又需要进一步人工干预引导下修复。如封堵大的漫溢口后,必然需要建生态闸来供水修复生态,而小的漫溢口下方区域原有植被则因无法再获得地表水而进一步衰败。为了恢复塔里木河道区域植被,则必须再建造相应的人工引水渠系并进行适当维护。由此,原始的植被自然发生变为人类干预与自然发生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也是人类对自然水资源实施了近30年的完全掠夺后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另一方面,极端干旱区内陆河道整治生态输水是一个以天然河道改造、修复原有河岸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工程,考虑到上游开发后下游来水已经减少这一事实,而且,河道治理还需要兼顾到下游区人类已有的开发建设如交通通讯设施建设等,由此可以推断:以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区为代表的极端干旱内陆河流域的生态恢复重建需要在已有的主河道工程基础上,依托区域原有植被自然发生规律,运用“生态水工学”原理,进行人类适度干预下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3.2 生态修复重建适宜的植物物种组成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建立合理的生态系
统是实现生态修复的关键。根据“适地适生”原理,首先应恢复塔里木河地区广为分布的柽柳、胡杨和黑刺等这些本地种群活力,促使其复壮和更新。对于严重退化的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应以柽柳为主。这是因为:①从发生地域来看,胡杨一般分布在河道近旁或老河道附近等特定的环境,而柽柳属于隐域性植被,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均有发生,适应性较广;②从繁殖方式看:柽柳属种类多,开花期差异很大,如、长穗柽柳多花柽柳短穗柽柳、细穗柽柳每年春夏秋季均可开花落种,而刚毛柽柳和多枝柽柳则在秋季落种,花期多样不同步性决定了适应不同季来水快速繁殖更新的可能,从而在种群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胡杨等落种季为每年7月中至8月中旬,而且种子活力保持时间很短等,竞争力较弱;③从叶片形态看,胡杨叶片宽而大,为典型中生植物耗水量较大,而柽柳叶片小而窄,茎干表面或被毛等,显示其旱生结构类型,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较强;④从个体发育看:柽柳的更新较快,在水分条件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柽柳第二年即可成丛,而胡杨需三年以上,更新较慢;⑤从适应地下水方面看,胡杨适宜生长的临界地下水为4 m,而刚毛柽柳可达6 m,柽柳分布在离河道较远的位置而胡杨分布在新旧河道两侧也表明柽柳适应更深的地下水位;⑥从历史上看,胡杨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河道来水较多且洪水期与胡杨种子成熟期吻合造就了大片胡杨林地,在其外围形成以柽柳为主的植物群落,但由于河道上流的截流强度的增加,到达下游的水量和时间等均限制了胡杨种群的大发生;⑦虽然胡杨树高大,但柽柳树占地面积大,对土壤的固着力强,林下也易形成“沃岛”。据生态监测结果,在衰败柽柳丛都是以半径5~10 m不等的大柽柳包的形式存在,表面大量结皮,这种形式有利于植物存活,并可起到防风固沙保水作用。由此,柽柳属植物以其广适应性、繁殖力强和花期多样性而应成为植被恢复的主要种类。
3.3 XX河恢复重建主要技术措施 1)植物群落自然发生人工激发。该技术基于对土壤种子库研究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植被自然发育良好,落种较多,但由于断流和河道封堵造成地表土壤干燥而设计。由于土壤种子活力不同,通过不同季节引水淹灌激活土壤种子库,实现荒漠植物群落自然发生人工激发与改造,构成以灌、草为主体生态恢复区。灌木主要有柽柳、黑刺、铃铛刺,草本植物主要有芦苇、疏叶骆驼刺、胀果甘草、大花罗布麻、花花柴、猪毛菜、盐穗木、刺沙蓬、河西苣、鸦葱。
2)植物群落自然发生辅助人工改造。该技术针对植被非常稀疏、落种稀少、地表微环境恶劣区而设计,通过补充种源改善生境来实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修复。通过开挖引水沟进行漫灌来改善恢复区地表土壤环境,并向引来的河水中播散相同生境有活力的本地建群种种子,种子浸润萌动,在地表着床发芽成苗,达到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目的。补充的种源包括柽柳、胡杨、黑刺、骆驼刺、罗布麻等植物的种子。柽柳与胡杨种子着床与萌发现象极为相似,都在洪水泛滥区。只要具活力的种子在发芽能力丧失前散落到过湿或积水面包括河漫滩、溪流边缘,出芽后,仍能维持较长一段湿润期,都有可能成为胡杨、柽柳等种子萌生场地。3)胡杨群落萌蘖更新人工辅助。胡杨萌蘖更新是利用衰老胡杨根系萌蘖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开沟断根并引水浸灌诱导等,促使胡杨浅层水平根系萌蘖形成新的个体,增加胡杨幼林,达到更新胡杨林的目的,这是积极保护和恢复胡杨林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已经被实践所证实。根据观察,断根萌蘖发生区域在地表土壤1m以内通常有直径2~5 mm的胡杨水平根系。
4)塔里木河河岸林生态系统重建。在原有稀疏植被群落区或弃耕荒地,通过人工补植措施来增加新的植株幼苗,使人工林与天然林生态融合,达到加速植被恢复的
目的。在极端恶劣环境中重建植被,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植物种和栽培技术。在选择植物种时,要特别注意选择耐盐、耐旱、耐高温、耐沙埋的植物种。灌木宜选用柽柳、沙拐枣两类,乔木选用胡杨和沙枣。其中,沙拐枣是外来种,选用它的原因是:生长迅速、成林早、耐沙埋。据调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英苏示范区种植的沙拐枣当年成活率达70%以上,同期相同条件下种植的胡杨成活率不足20%,另外,在防护林迎风面外侧或风沙危害严重地段种植沙拐枣能够早成林,对其它植被的种植起到防风沙、快速改善局部小气候作用。在防护林内侧和风沙危害较轻地区可种植胡杨、柽柳和沙枣。4 小 结
XX河下游断流河道治理措施保障了主河道输水的顺畅和水文生态的完整性,实现了上下游补偿性生态大转移(生态回归),却抑制了河道自然漫溢口的再形成,改变了水沙自然运移循环规律和本地种子更新环境,从而抑制了自然生态恢复过程,经过整治河道所能持续维系的植被生命带变窄。人类需要施加外力如建立相应的闸渠系才能修复原有的退化生态系统。断流区生态恢复重建需尊重客观历史,依托区有植被自然发生规律,选择以柽柳灌丛为主要恢复种类,辅助人工引水渠系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对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主要技术措施:植物群落自然发生人工激发(土壤种子库)技术、植物群落自然发生辅助人工改造(种源补充生境改善技术)、胡杨群落断根萌蘖更新人工辅助和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植被人工补植重建技术。
参考文献
[1] 陈亚宁,王 强,李卫红,等.植被生理生态学数据表征的合理地下水位研究———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恢复过程为例[J].科学通报, 2006,51(增刊): 7~13.[2] 高润宏,董 智,张 昊,等.额济纳绿洲胡杨林更新及群落生物多样性动态[J].生态学报, 2005,25(5): 1019~1025.[3] 李 鹏,赵 忠,李占斌,等.植被根系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17(2): 26~32.[4] 胡安焱,刘 燕,张学真,等.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及河道生态整治工程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 2005,19(6):
[5] 左其亭.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效果及风险[J].地理科学, 2006,26(5): [6] 樊自立,陈亚宁,王亚俊.新疆塔里木河及其河道变迁研究[J].干旱区研究, 2006,23(1): 8~12.[7] 张丽萍,朱大奎,杨达源.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下游古河道三角洲演化的过程响应[J].地理科学, 2001,21(1): 52~57.[8] 李香云,王立新,章予舒,等.西北干旱区土地荒漠化中人类活动作用及其指标选择[J].地理科学, 2004,24(1): 68~72 [9] 李 森,李 凡,孙 武,等.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 2004,24,[10]王根绪,王 建,仵彦卿.近10年来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 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 2002,22(5): 52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