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02月23日 东城区关于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措施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东城区关于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
日期:2009-02-23 东政发[2008]11号
教委、财政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劳动局、统计局、审计局、人事局、卫生局、体育局、行政服务中心、雍和园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东城区关于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措施》(东政发〔2008〕11号),规范操作流程,区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东城区关于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措施实施细则》。经区领导同意,现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三日
东城区关于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措施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落实《东城区关于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措施》(东政发〔2008〕11号)(以下简称《鼓励措施》),进一步促进东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鼓励措施》及本实施细则中所称主导产业,是指符合《东城区主导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附件1)的产业。主导产业的认定由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拟奖励的企业名单,由区统计局进行统一认定。
文化创意产业依照《东城区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东政发〔2008〕16号)和《东城区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实施细则》执行。
同时符合本实施细则及《东城区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实施细则》中同一支持条件的,只可从中选择一个优惠政策,不能重复享受。区行政服务中心和雍和园管委会建立信息互通机制,负责对拟奖励企业名单进行审核,避免出现针对同一支持条件的重复奖励。
第二章 对新办或新迁入主导产业企业的奖励
第三条 对区财力贡献达到50万元(含)以上的新办或新迁入主导产业企业,按照其第一个完整财政年度对区财力贡献的50%给予财政奖励。
年度终了两个月内,区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按照《受奖企业上缴税金明细表》格式(附件2),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供新办或新迁入企业入区库达到30万元以上的企业名单; 1 区行政服务中心合并整理出对区财力贡献50万元以上的企业名单,并按规定计算奖励金额、兑现奖励。
第四条 在东城辖区内的新办或新迁入京的金融企业到东城区发改委领取《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金融企业资格申请表》(附件3),填写并盖章后,报区发改委。并附带工商登记证明复印件、税务登记证明复印件、金融许可证明复印件、金融监管部门有关开业批复证明复印件;在京新办的金融企业还须提交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复印件;新迁入京的法人金融企业还须提交具有相当资质的中介机构所出具的净资产专项审计报告及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一年财务报告复印件。
区发改委、财政局对《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金融企业资格申请表》(附件3)进行审核,报区政府批准后,由区发改委、财政局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报市金融办审批。市金融办批准后,由区发改委向企业兑现一次性资金补助。
区发改委根据区行政服务中心提供的区财力贡献50万元以上的企业名单,整理出拟奖励的第一个完整财政年度对区财力贡献达到500万元(含)以上的新办或新迁入金融企业名单,经区财政局、审计局审核后,报区政府批准,由区发改委按照文件规定向企业兑现区政府追加的一次性资金补助。
第五条 新办或新迁入东城区的主导产业企业在东城区购买自用办公用房,每年度区财力贡献达到50万元(含)以上后,向区行政服务中心书面申请购房补贴,同时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购买办公用房的购房合同及付款凭证的复印件。享受购房补贴的主导产业企业应与区行政服务中心签署协议,区行政服务中心自该企业第一个完整财政年度起,每年按购房价格款的1%给予购房补贴,一般补贴五年,购房补贴金额累计不超过500万元。企业自享受购房补贴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出售房屋产权,否则出售当年停止发放补贴。
第六条 新办或新迁入东城区的主导产业企业在东城区租用办公用房,每年度区财力贡献达到50万元(含)以上后,向区行政服务中心书面申请租房补贴,同时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租房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区行政服务中心自该企业第一个完整财政年度起,按其对区财力贡献的5%给予租房补贴,一般补贴三年。每年享受租房补贴金额不超过年租金。租房合同期不满三年的,合同终止当年停止发放租房补贴。
第三章 对已在东城区纳税的主导产业企业的奖励。
第七条 对已在东城区纳税的主导产业企业,年度区财力贡献在2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如果企业当年对区财力贡献同比增长幅度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则按照超过区财政收入实际增幅部分的20%予以奖励。
年度区财力贡献在500万元(含)以上的,区财政收入实际增幅以内的部分,按其对区财力贡献的1%给予财政奖励;高于年度区财政收入实际增幅的部分,再按其超过区财政收入实际增幅部分的10%给予财政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年度终了两个月内,区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按照《受奖企业上缴税金明细表》格式 2(附件1),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供已在东城区纳税且入区库达到80万元以上的企业名单。区行政服务中心合并整理出对区财力贡献在2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名单,区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按名单提供企业前一年度的税收情况,由区行政服务中心计算企业财力贡献增幅,整理拟受奖励企业名单及金额,并负责向企业兑现奖励。
第四章 对总部型企业的奖励。
第八条 新办或新迁入东城区的世界500强企业,是指在前5年入选过世界500强企业名录且目前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以《财富》杂志的披露为准。
符合条件的世界500强企业当年可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区行政服务中心确认后,三年内按其对区财力贡献的50%给予财政奖励。
第九条 新办或新迁入东城区的全国性和区域性集团公司、总公司及总部型企业,是指注册资本金在5000万元(含)以上,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
(1)在北京及以外的区域投资或控股2个以上子公司的集团公司;
(2)具有3个以上分公司的总公司;
(3)在东城以外的区域拥有2个以上制造基地的总部型企业;
(4)区财力贡献在500万元以上的总部型企业。
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和区域性集团公司、总公司及总部型企业当年可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区行政服务中心确认后,两年内按其对区财力贡献的50%给予财政奖励。
第五章 对楼宇业主、中介组织及个人的奖励。
第十条 楼宇业主引进新办或新迁入东城区的主导产业企业或总部型企业,如企业对区财力贡献达到50万元(含)以上,按企业对区财力贡献的5%给予楼宇业主一次性奖励,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符合奖励条件的楼宇业主可在企业入驻后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组织或个人引进税源奖励申请表》(附件4),并提供引入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等证件的复印件,由区行政服务中心兑现奖励。
第十一条 入驻楼宇的所有企业,年度区财力贡献达到2000万元(含)以上且年度财力贡献增长幅度超过区财政收入实际增幅的,楼宇业主可在年度终了后45日内,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供入驻企业名单;区行政服务中心会同区国税局、地税局核实入驻企业上缴税金情况,按其超过区财政收入实际增幅部分的20%给予楼宇业主奖励,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以上楼宇仅指对外出租的商务楼宇,不包含自用办公楼宇。享受政策奖励的楼宇业主应当在东城区办妥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
第十二条 对将主导产业企业或总部型企业引入东城的中介组织或个人,自引进企业完 3 成工商、国税、地税、统计登记后,如果引进企业在三年内任何一个完整财政年度对区财力贡献达到100万元(含)以上,可按不超过企业该年度对区财力贡献的2%给予组织或个人一次性奖励,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
提供中介服务的组织或个人不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符合奖励条件的中介组织或个人应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组织或个人引进税源奖励申请表》(附件4),并提供引进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的复印件,由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兑现奖励。
第十三条 新入驻东城区且符合主导产业方向的国家级、市级行业协会,在东城区办妥国税、地税、统计等相关手续后,可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法人登记证书、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的复印件,可分别获得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开办经费补贴。
第六章 绿卡企业鼓励政策
第十四条 对区财力贡献在500万元(含)以上、依法经营、信誉良好的企业,经区行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部门提名,报区政府批准,授予“东城区绿卡企业”称号。东城区对绿卡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东城区绿卡企业可按照《东城区对持绿卡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承诺》(东政办发〔2003〕13号),享受东城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
第十五条 东城区绿卡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直系子女拟上东城区小学或初中的,每年四月底前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东城区绿卡企业子女入学申请表》(附件5),由区行政服务中心汇总报区政府批准后送区教委,区教委按政策负责协调解决、落实。
区财力贡献在500万元(含)以上的绿卡企业每年可以申请2个就读名额并免交共建费;区财力贡献在500万元以下的绿卡企业每年可以申请1个就读名额,不免交共建费。
本实施细则所称直系子女指儿子、女儿。
第十六条 东城区绿卡企业中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拟到东城区地坛体育馆、地坛体育中心、东单体育中心健身需要场地支持和优惠的,可以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填写《东城区绿卡企业服务事项申请表》(附件6),区行政服务中心协调区体育局予以解决。
区体育局根据区行政服务中心提供的绿卡企业申请名单制作“绿卡企业专用健身优惠卡”,每家绿卡企业发放1张“绿卡企业专用健身优惠卡”高级卡、1张“绿卡企业专用健身优惠卡”中级卡,由区行政服务中心发放给绿卡企业。持有“绿卡企业专用健身优惠卡”高级卡的人员可享受门票八折优惠;持有“绿卡企业专用健身优惠卡”中级卡的人员可享受门票九折优惠。绿卡企业持“绿卡企业专用健身优惠卡”到东城区区属体育场馆预约健身项目、场次、时段。
“绿卡企业专用健身优惠卡”为集体优惠卡,每张优惠健身卡每日限定6人以下同时使用1小时,每张优惠卡每日只能使用一次。优惠卡每年更换一次。
第十七条 东城区绿卡企业有人才招聘、人事档案管理、职称社会化评审、人才素质测评、人才培训、接收应届毕业生、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需求的,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东城区绿卡企业服务事项申请表》(附件6),区行政服务中心协调区人事局,区人事局按照本市相关政策协调解决。
第十八条 东城区绿卡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本辖区内三级(甲)医院就医的,可以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东城区绿卡企业服务事项申请表》(附件6),区行政服务中心协调区卫生局,区卫生局协调相关医疗机构予以帮助。
第十九条 东城区绿卡企业到区劳动保障局办理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的,可以提前拨打预约电话或持绿卡到区劳动保障局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第二十条 对属于非主导产业且年度对区财力贡献在500万元(含)以上的绿卡企业,由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提供企业名单,报区财政局、审计局审核后,报区政府审议决定,经批准后可参照主导产业政策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新办或新迁入企业工商登记后的各项手续由区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全程代理。
第二十二条 新办或新迁入企业享受政府奖励的年度可以是当年或第二年,由企业自行选择,向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
第二十三条 除第四条对金融企业的一次性资金补助外,其余主导产业企业奖励名单及额度由区行政服务中心整理,经区财政局、审计局审核后,报区政府批准,由区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兑现奖励。
第二十四条 实施细则中的第三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奖励措施不得同时享受。
第二十五条 高级管理人员指在企业中担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监事长和部门负责人等职务的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指取得高级技术职称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十六条 企业在申报奖励时应遵循诚信原则,有任何瞒报、虚报税款或编造奖励条件等弄虚作假行为的企业都不能获得奖励。对因弄虚作假而骗取的奖励,一律予以追回,并将依法追究弄虚作假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自2008年度开始执行。
第二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我市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 我市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津政发〔2011〕2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精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发挥民间投资重要作用
(一)深刻认识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民间投资规模已达到2664亿元,居各投资主体首位,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仍然较低,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区县、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观念,把扩大民间投资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二)加快确立民间投资主体地位。除政府投资发挥主导作用的 领域外,其他领域尤其是一般竞争性领域要尽快确立民间投资的主体地位,使民间资本成为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投资主体,在大多数行业发挥重要作用;要确立民间投资在发展创新型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使民营企业成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主体。“十二五”期间,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超过46%。
(三)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发展环境。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在更大范围内加快发展。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转型升级、优化结构,推动民间资本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外向发展,不断提高竞争力。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财税扶持和融资支持,营造各类经济主体平等竞争的良好市场氛围。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强各级各类载体和平台建设,提高服务效率,为民间投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
(四)坚持非禁即准、平等待遇原则,确立民间投资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凡是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全部对民间资本依法开放;凡是开放的行业和领域,不得单独对民间投资设置任何附加条件。
(五)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参股、控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公路、水运、港口码头、地方铁路、轨道交通等项目。鼓励直接投资河道治理,并可享有旅游经营权。鼓励参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火电站及热电联产项目建 设。支持参与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
(六)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将技术和资金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取得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创新类技术成果产业化。
(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支持参与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标志区建设。支持进入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鼓励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改组改制,允许具备条件的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经营权。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八)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基础领域。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途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联合、联营、集资、入股等方式,投资农田水利、标准农田建设、节水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蓄引调水、机电提灌、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土保持、池塘标准化改造和非基本农田水产养殖等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产品生产与服务、疾病防控等。积极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参与示范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整理、复垦等项目。
(九)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支持民间资本兴办高等学校、中小学校、职业教育等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规范扶持民办 幼儿园。民办学校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公共服务价格与公办学校执行同一标准,并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和表彰奖励等政策待遇。
(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从事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网络文化、文化会展、文化产品数字制作及相关服务等活动。民间资本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设施,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等方面享受与国有资本同等待遇。
(十一)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领域。鼓励民间资本举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定点服务,鼓励有资质的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进一步改善民间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落实相关税收和价格政策,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逐步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残疾人等各类社会福利设施,兴办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支持建设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参与经营养老、家政等社区服务业。
(十二)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服务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商业银行增资扩股。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组改制。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十三)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商贸流通领域。支持民间资本进入航运、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支持进入商品批发零售、现代物流领域,投资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鼓励发展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零售业态,培育并逐步形成大、中、小协调发展的商贸流通民营企业群体。引导投资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支持民营商贸流通企业协作发展共同配送。
三、支持民间资本做大做强
(十四)鼓励民间资本重组联合。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利用产权市场,以资产、资源、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为纽带,通过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发展成为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集团化公司。推动优势民营企业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投资额较大、规模门槛较高的港口码头、航空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组建相关产业投资基金,以基金形式参股建设。
(十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方式,依法有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对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畅通准入渠道。
(十六)推动民间投资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引导在津的国家级和市级科研院所建设若干重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和企业孵化器,为民间资本成为创新主体提供平台。加速民营企业成长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计划,培育一大批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小巨人”。进一步优化民间资本创新创 业环境,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鼓励参与国家和我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
(十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优化投资结构和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鼓励扩大出口,支持利用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培育跨国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支持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组成联合体,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对外投资合作。
四、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十八)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针对民营企业金融需求特点,积极开展存货、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
(十九)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以及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鼓励中介机构、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机构与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十)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鼓励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市和区县有关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通过资本金注入、业务补助、保费补贴和创新奖励等形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
五、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政策支持
(二十一)用好财政预算安排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积极扶持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符合产业政策的民营企业,积极支持符合申报国家各类补助资金条件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以及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依法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禁止对民间投资设立各种名目的检查、评比、考核活动,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二十二)民间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或重大项目建设的,区县无法解决用地指标时,可由市国土房管部门调剂。对从事社会公共事业的民营企业,凡项目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有关规定的,可以划拨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二十三)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力度,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民营企业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博士后工作站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资助力度。鼓励留学生和有特殊才能的文艺人才、管理人才来我市创业,支持其以知识产权、科研技术成果、管理等形式入股民营企业,参与收益分配。
六、着力提高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水平
(二十四)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投资和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营造鼓励、引导、服务民间投资发展的舆论氛围,广泛宣传国家和我市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和 项目信息,介绍和推广民间投资经验,积极宣传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事迹。
(二十五)建立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区县人民政府,每年定期筛选一批交通运输、水利、电力、市政公用事业和保障性住房、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科技、旅游等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建设营运或向民间资本转让股权、经营权。
(二十六)全面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积极运用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等手段简化环节、缩短时限,进一步推动民间投资项目一站式现场审批。
(二十七)鼓励民营企业按照自愿参与原则,以产品、产业为纽带,建立自律性协会和商会,发挥其在制定行业规范与标准、参与行业规划、维护行业权益和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各类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法律咨询、技术支持、项目管理、融资担保、税务代理、产权交易、市场开拓、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民间投资服务体系,促进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有效流动。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布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科学技术、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信息,引导民间投资行为。
(二十八)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权限,制定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各级政府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切实督促民间投资主体履行投资建设手续,严格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用地、节能以及质量、安全等规定。统计部门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统计、监测和分析工作,及时反映民间投资在不同行业、地区间的 分布和进展情况。投资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要切实做好民间投资的监测和分析工作,及时把握民间投资动态,合理引导民间投资更好发展。
二○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第三篇:发改高技(2011)1592号 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改高技(2011)1592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商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现印送你们,请各部门结合当前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工作予以落实;请各地发展改革委在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附: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 力量。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民营 企业健康发展,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为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 见》(国发[2010]1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精神,增强社会各界对民 营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和引导民营 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 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清理规范现有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要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加快清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 域的准入条件,制定和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相关管理办 法。除必须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和按法律法规取得相关资质外,不 得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注册资本、投资金额、投资强度、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等公共资源对民营企业同等对 待。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要规范公共资源安排相关办 法,在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财政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资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资金以及协调调度其他公共资源时,要对民 营企业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三、保障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制定。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配套政策、发展规划时,应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采取有效的方式,保障民营企业和相关协会代表参与,并要充分吸纳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四、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探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机制,扶持民营企业引进人才。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 构。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承 担或参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建设任务。
五、扶持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示范应用。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国家相关科研和产业化计划,开发重大技术和重要新产品。扶持相关企业协同推进产业链整体发展,促进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工程化、产业化。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或参与 相关标准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具有重大社会效益新产品的市场示范应用。
六、鼓励发展新型业态。鼓励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进行商业 模式创新,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污染治理特许经营、电动汽车充 电服务和车辆租赁等相关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发展信息技术服 务、生物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研发设计服务、检验 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
七、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根据《国 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开展产业技 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发 改高技[2009]2743 号)精神,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创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时,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创业投资。规范引导合格合规的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八、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融资。要积极支持和帮助产权制度明晰、财会制度规范、信用基础良好的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开展新型贷款抵押和担保方式试点等,改进对民营企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项目的融资服务。
九、鼓励开展国际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拓国际业务、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并购、联合研发等方式,在境内外设立国际化的研发机构。鼓励民营企业在境外申请专利,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国际化的资源配置体系。
十、加强服务和引导。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应加强协调,及时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项目扶持计划、招商引资、市场需求等信息,引导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发挥工商联等相关行业组织作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级公益类信息服务、技术研发、投资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机构,要积极为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相关服务。鼓励和支持物流、会展、法律、广告等行业为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商务服务。
第四篇: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发改高技[2011]1592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发改高技〔2011〕1592号 2011年7月23日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商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现印送你们,请各部门结合当前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工作予以落实;请各地发展改革委在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附: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精神,增强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清理规范现有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加快清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准入条件,制定和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相关管理办法。除必须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和按法律法规取得相关资质外,不得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注册资本、投资金额、投资强度、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等公共资源对民营企业同等对待。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要规范公共资源安排相关办法,在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财政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资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资金以及协调调度其他公共资源时,要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三、保障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制定。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配套政策、发展规划时,应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采取有效的方式,保障民营企业和相关协会代表参与,并要充分吸纳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四、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探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机制,扶持民营企业引进人才。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承担或参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建设任务。
五、扶持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示范应用。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国家相关科研和产业化计划,开发重大技术和重要新产品。扶持相关企业协同推进产业链整体发展,促进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工程化、产业化。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或参与相关标准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具有重大社会效益新产品的市场示范应用。
六、鼓励发展新型业态。鼓励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污染治理特许经营、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和车辆租赁等相关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
七、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开展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2743 号)精神,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创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时,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创业投资。规范引导合格合规的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八、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融资。要积极支持和帮助产权制度明晰、财会制度规范、信用基础良好的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开展新型贷款抵押和担保方式试点等,改进对民营企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项目的融资服务。
九、鼓励开展国际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拓国际业务、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并购、联合研发等方式,在境内外设立国际化的研发机构。鼓励民营企业在境外申请专利,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国际化的资源配置体系。
十、加强服务和引导。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应加强协调,及时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项目扶持计划、招商引资、市场需求等信息,引导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发挥工商联等相关行业组织作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级公益类信息服务、技术研发、投资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机构,要积极为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相关服务。鼓励和支持物流、会展、法律、广告等行业为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商务服务。
第五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改高技[2011]1592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商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现印送你们,请各部门结合当前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工作予以落实;请各地发展改革委在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精神,增强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
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清理规范现有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加快清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准入条件,制定和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相关管理办法。除必须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和按法律法规取得相关资质外,不得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注册资本、投资金额、投资强度、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等公共资源对民营企业同等对待。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要规范公共资源安排相关办法,在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财政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资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资金以及协调调度其他公共资源时,要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三、保障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制定。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配套政策、发展规划时,应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采取有效的方式,保障民营企业和相关协会代表参与,并要充分吸纳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四、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探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机制,扶持民营企业引进人才。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承担或参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建设任务。
五、扶持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示范应用。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国家相关科研和产业化计划,开发重大技术和重要新产品。扶持相关企业协同推进产业链整体发展,促进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工程化、产业化。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或参与相关标准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具有重大社会效益新产品的市场示范应用。
六、鼓励发展新型业态。鼓励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污染治理特许经营、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和车辆租赁等相关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
七、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开展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2743 号)精神,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创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时,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创业投资。规范引导合格合规的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八、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融资。要积极支持和帮助产权制度明晰、财会制度规范、信用基础良好的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开展新型贷款抵押和担保方式试点等,改进对民营企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项目的融资服务。
九、鼓励开展国际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拓国际业务、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并购、联合研发等方式,在境内外设立国际化的研发机构。鼓励民营企业在境外申请专利,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国际化的资源配置体系。
十、加强服务和引导。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应加强协调,及时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项目扶持计划、招商引资、市场需求等信息,引导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发挥工商联等相关行业组织作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级公益类信息服务、技术研发、投资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机构,要积极为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相关服务。鼓励和支持物流、会展、法律、广告等行业为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商务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