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互惠生项目简介 申请简单待遇优厚
德国互惠生项目简介 申请简单待遇优厚
互惠项目是由德国政府批准的半工半读的文化交流项目,在德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外国青年到德国体验日尔曼文化,进行自助学习的国际性交流活动。互惠期限大约为1年。
互惠生的优势:互惠生是学习外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外国人的处世方式,锻炼自己办事和处事的能力,为在外国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最重要的是,互惠生签证无需中国家庭的任何经济担保,且可得到外国家庭支付的一年人民币3万多元的零花钱,这对中国一般家庭无疑是最佳选择。
互惠生的待遇:互惠生将以家庭成员的身份生活和工作在德国家庭,拥有自己的房间并共享汽车等生活用品,每月获得至少260欧元的零用钱以及一个月的带薪假期,同时可进入语言学校学习,互惠家庭为互惠生支付每月50欧元的语言班学费补贴、去语言学校学习的路费以及每月的医疗保险费用。
互惠生的工作:做简单的家务,协助照顾家庭中的孩子,照看房子等。
中国学生申请条件: 18岁到27周岁,具备德语基础知识(A1级),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适应能力强,有照顾小孩的经验。
项目服务1.为互惠生寻找友好的德国家庭。2.在德国的中方工作人员为互惠生解决在语言,生活及文化差异上和家庭产生的问题。3.签证前的各项事宜及签证前辅导;
申请互惠工作许可及互惠居留许可。4.互惠生活结束后为互惠生提供有关转换签证及延长签证的咨询及协助注册户口。5.提供大学专业咨询,协助互惠学生选择大学。6.协助办理大学预科生医疗保险及为互惠生办理留学经济自保金账户7.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等
互惠生到德国后转换学生签证具体分为三类学生:
1.针对中国高中生及五大类院校生:
互惠生活结束后,无需回国转换学生签证。学生可以在我校功读合作大学的预科班,考试通过后
被我校的合作大学录取,如莱比锡德国电信大学或波恩银行大学。我校多年来向这两所大学输送了多批学生, 有的学生正在此大学攻读学位;
有的学生现已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国家承认的学士或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德国 Deutsche
Telekom 电信大公司工作。
2.针对中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一个学期以上的学生及高等院校三年大专毕业生:
互惠生活结束后,无需回国转换学生签证,无需回国申请APS证书。学生可在我校功读合作大学的预科班,预科毕业后进入我合作大学。或者学生可在我校攻读大学预科班,预科班结束后学生参加全德国大学承认的预科结业考试
FSP,同时通过参加我校合作大学在德国本土举办的团审考试而获得申请大学的资格。我校负责统一把学生所有申请德国大学的材料寄往北京审核部进行检验。预科结业考试通过后被德国大学录取。
第二篇:案例一 赴法国互惠生签证申请成功
案例一
赴法国互惠生签证培训
姓名:兰同学
毕业院校:大连某大学
本科专业:法语
今天下午,公司谭女士为兰同学进行了第二次签证培训。
兰同学是法语专业的学生,了解很多法国的文化,对世界浪漫之都巴黎充满了向往。兰同学读写能力很强,但是听说能力很差。了解到互惠这一项目后,兰同学想通过我们中惠互惠公司到法国家庭做互惠生,学习原汁原味的法国文化,锻炼法语听说能力。
经过一系列准备,提交完互惠需要的各种材料,兰同学跟法国家庭匹配也很顺利。接下来就是签证了,可是,签证是一个很独特的东西,签证的过程看似很简单,只有3-5分钟,最长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只要递交材料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虽然有说明书可给你指导,但基本不会有实质的作用。对于签证的准备,很多人习惯用的东西不过是一份并不官方的材料准备清单,和一些以往签证的人总结的问题。常见的问题,也就20-30个。不过这个看似简单的签证,就是中国人前往法国的最大的障碍。
为了让兰同学顺利通过这次签证,最近我们公司一直做签证培训,签证培训共四次,两次外教法语培训,两次中文培训。
谭老师拥有丰富的培训经验,能够针对兰同学的个人背景,进行细致的沟通和专业的指导,从兰同学个人角度出发,全面考虑了面试所需准备的问题和解答方式,大到问题的回答态度、回答方式,小到句子的语法结构,都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另外,对所有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模拟训练,让学生用法语回答所有签证官可能问到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而且,外教的法语培训给兰同学提供了练习法语听说能力的机会,帮她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经过谭老师和外教全面细致的培训,兰同学对签证面试充满了信心。
第三篇:德国留学读博申请简介
又是一轮申请尘埃落定,几人欢喜几人愁。对于落选的,将来依旧有机会,不必太过灰心丧气,而入选的,高兴之余,也该为出行做些准备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应该是第一次远渡重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去生活学习,难免有诸多的问题。我希望能以个人的见闻与经历帮助各位公派前往德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朋友少走点弯路,毕竟对于博士生而言,学习研究是主要任务,其它方面需要耗费的精力,能省则省,这也是我写此帖的初衷。离出行还有一段时间的朋友,在等待(签证之类)的过程中若能多做些准备,是大有裨益的。
1、如何获取需要的信息?
小木虫上有很多前辈的经验之谈,多读些没有坏处。国内也有做得很好的专门的留德论坛,比如ABCDV,很多问题都可以找到现成的解答。我建议,在心里没谱的时候,先把各种版面的一些总结帖大体浏览一遍。如果有条件翻墙的话,可以访问萍聚、开元这些原生的德国生活论坛,看看大家在德国的生活状态,以资参考。此外,有一些留学德国的QQ群,虽然一般都不活跃,不过还是有可能通过它们得到一些直接的帮助,不妨加入一些。如果有去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学校的,尽量取得联系,互通有无。我自己在这方面曾经得到过巨大的帮助。
2、如何寻求帮助?
来德之前,跟教授及秘书多联系,通常他们可以提供很多帮助(就我个人而言,当时教授作了极其细致的安排,来德之后,几乎没有需要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在大学的话,AStA(相当于国内学生会的组织)也会提供很多信息和服务,都是年轻人,英语交流没问题。有些大学可能会有研究生服务中心之类的组织,可以留意一下。比如我所在的大学,有个专门帮助外国博士生的机构,偶尔组织一下聚会、考察旅行,还专门给博士生提供一些实用的课程,对我帮助很多。跟身边的中国人保持联系也很重要。总之,有困难就大胆提出来,只要不是太棘手,一般人也都乐于提供帮助。
3、学生还是访问学者?是否APS?
尽可能申请学生身份,虽然极有可能被要求过APS,但我认为还是值得的。学生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待遇,比如在大学注册之后可以用学生证在一定的范围内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要知道,德国的公共交通是很不便宜的。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后面还会提到。
关于APS,多说几句吧。一般出去读博,是不会硬性要求过APS的,尤其是以访问学者身份出去。这个跟签证也没有直接联系(参考使领馆的签证所需材料清单)。但是我所在的大学要求申请正式入学通知书的中国学生必须有APS,以便他们审核申请材料。所以想要申请学生身份的尤其需要注意一下大学的官方信息,不清楚的话可以联系教授、秘书。申请APS的时候需要的材料并不一定要公证,比如学校的一些材料,完全可以用带密封函的学校官方翻译件代替,这样可以省不少钱。博士生的手续费1000元,相比一般的申请人已经低了很多,也不要求面谈。
4、是否要学德语?怎么学?
读博的话,特别是理工科,只要导师没有特别要求,德语不是什么硬性要求。在大部分场合,尤其是在学校,英语足够解决问题(强化一下英语是十分必要的)。即便不成,也可以找导师、同事帮忙,大部分德国人还是很友好的。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我建议自学或者报个语言班,学到A1水平。(以超市为例,付钱的时候金额你可以读显示屏上的数字,但是买东西的时候要知道买的是什么,常见的单词还是要认一下吧?有时候人家的价格牌可能放的位置不对,不对照着看看可能要花冤枉钱。另外,简单地跟收银员用德语打个招呼,也显得礼貌些。)自学的话,德语的发音规则好好学一下,《德语发音与纠音》这本书就挺好,网上也很容易下载得到,且附带录音。A1的教材,国内也有不少,比如《走遍德国》就很不错。通常大学都有对外国学生提供免费的语言课程(一般是A2及以上水平,因为大多数签证要求申请人至少有A1证书),有时间不妨去听听。此外,(电子)词典、语法书之类的,最好在国内买好带来,德国书贵。当然,图书馆能借到一些书,不过用起来恐怕没有中文书顺手。
5、攻读年限
常有人说德国拿博士学位难,需要时间长,三五年不算什么,七八年也不奇怪。这个大差不差,不过也要分情况讨论。比如我们组里有两个博士,拿的是学校的工资,平常是需要带习题课的,所以很难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时间自然要久一些了。对于德国教授而言,公派的学生他们不需要出钱,一般提供办公室什么的就可以了,所以你待得久些,对他们基本没坏处。至于能不能在资助期限内拿到学位,我也跟教授讨论过,他觉得时间是很充裕的。另一个学文科的同学,也觉得够了。不同学科或许有些不一样,不过就算到时候觉得时间不够了,也可以尝试申请其他的资助。我们组里6个人,有4种不同的经费来源。学校甚至给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提供几百欧的补助,以免他们在写论文阶段还需要打工,影响进度。如果一个人在德国生活,自己估计也能留出一笔钱来,完成学业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6、买什么保险?
签证的时候是需要旅行保险的,大家自行解决(ABCDV有人提供相应服务,可自行查看)。到德国之后,在外管局换居留许可是需要提供保险证明的,所以到了之后尽快办妥。如果是学生的话,可以去AOK(或者TK)看看,这是家公立保险,价格比较低,一般不为新入学的博士生提供保险服务,但是可以不告诉他们自己是博士生,说是普通学生就好了。所需的学生身份的证明材料上通常是不会标明博士身份的。还有一项保险是大多数人忽略的——第三方责任险(Haftpflichtversicherung)。这个保险我的教授强烈推荐我购买,价格不贵,一年也就50多欧。如果无意中对他人财物造成损害,保险公司将负责理赔。我一个同事,摔坏了他女朋友的移动硬盘,也从保险公司拿到赔偿。顺便说一下,德国的保险对于个人和家庭的价格差别不大,甚至是不变的(医疗保险就是如此),所以如果配偶过来陪读的话,这方面是几乎没有额外支出的。
7、行李
这个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看看别人的经验吧。轻便牢固的箱包是必要的,一些在德国买不到和比较贵的东西还是随身带来吧(中文参考书、电子设备等等)。早点开始列行李清单,慢慢增删修改,逐项置办,这样出行前不至于手忙脚乱。重要的证件文件务必妥善保管。当然,以后有需要也可以从国内发包裹过
来,网上有些寄包裹的代理,通过他们邮费可以打折。不过还要考虑海关、费用和时间的问题,最好一开始能把基本生活用品都准备妥当。如果有带国内的电器,务必随身带电源转换器,我用的“公牛”的,可以把德标转成通用接口(有一种还额外带一个两脚的插座),感觉质量不错。
8、入境入关
凭有效签证,入境是没有问题的,记得走非欧盟公民通道。其间可能会被简单问询,无非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做什么之类的问题,不必担心,略作准备即可,可以要求对方说英文。碰到面相不善的官员也不必胆怯,尽管用目光杀死他们。很多目不识丁的大叔大妈都能过的坎,学术精英们没道理过不来。入境后提取行李,然后要过海关。请分清楚这两个概念(一个管人,一个管物)。海关有时候会抽查行李,宽紧全凭心情。拿了行李之后可以稍作观望,看看是否有工作人员请人进小黑屋检查。不厚道点的做法就是看到有人被带进去之后捡个空当迅速过关。当然,不要面露怯色。其实,即便被扣住也不用担心,只要不是携带军火毒品,或者大堆中国制造过来倒卖,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多舍掉点违禁品。就是拆开行李重新打包会头疼些,最好自己有点准备,有备无患么。(有没有必要开个专帖讨论行李的问题?毕竟这个话题已经说得很滥了。)
9、气候与服装
德国地处北方,春夏比较宜人,秋冬则嫌清冷,刮风下雨的时候尤其难受。现在五月中了,也是如此,可能因为我是南方人,见多了杏花雨杨柳风的缘故吧。四时气候变化多端,不过室内温度总是借暖气调节如春。内外温差大的时候,外套就显得很重要了。出门穿,进门脱,穿穿脱脱大半年。所以带衣服的话,以国内春秋季(10多度的气温)为基准,辅以冬季外套就大体齐备了。若是雨小路短,德国人不喜打伞,所以不管是春秋的短外套还是冬季大衣,最好都能经点小雨,有个帽子就更好了,防风也很重要(面料致密些即可)。夏季也偶有高温的时候,不过无须担心,即便白天很热,夜晚也还凉快。短袖适量带些,反正不重。坐飞机过来的时候,尽量把重的衣服穿在身上,行李可以多带点。人高马大的在这里也能买到衣服,打折的时候,价格也还不错。娇小的,尽量在国内买好吧。如果行李超重不能一次带来,可以留些衣服在家。邮寄自用的旧衣服一般不会在海关遇到问题,被扣住了也很容易拿回来,其它容易惹争端的东西就尽量随身携带吧,这点请特别留意。
10、住房问题
初来乍到,最好是让德国方面安排个住处,然后来了之后再看是否要换。博士生通常是不能申请学生宿舍的,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我教授就曾经打算让我排队申请学生宿舍,前提是要有学生身份。如果成功的话,我以为这是最省事的做法。还有些人是安排了guest house,也不错。自己找房的话,可以在各大论坛里搜索相关的网址,这类信息很多。德国租房普遍,相关的网站不少。关于冷租暖租之别,网上已经有很多讨论,就不赘述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类通过中介公司的,可能需要交纳一两个月的房租作为服务费,还有一些是直接与出租方接洽的,可以省去这笔费用。一年之中,尽可能避开两个学期开学前的租房高峰期。特别提醒一下,在德国取消合同(住房、手机、网络等等)是需要提前3个月通知对方的,所以千万慎重。注:房子要提前退的话可以找个续租的人,然后与房
东商议,这也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11、关于出行
前面提到,德国公共交通比较贵,最好是有学生证,每学期交个注册费,就可以免费乘坐公交了,还可以免费乘坐一定范围内的火车(限慢车)。如果没有学生证,各地公交公司大都提供月票年票之类的优惠套餐,可以根据需要选购。小城市的话,买个自行车就可以横行无忌了,不过也需要小心保管,偷车贼德国也是有的。需要经常乘坐火车的话,可以购买DB的打折卡(有两种,价格不同,折扣力度不同)。当然,如果愿意买车的话,德国的二手车并不贵,交易也方便。不过驾照和诸如保险之类的事项是需要额外费神考虑的,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CSC资助包含了首尾的机票,如果中途回国的话,需要自己购票,可以考虑订阅开元的邮件,他们不定期发送优惠机票信息,可以做个参考。德国也有很多中国人开的旅行社提供机票服务,打听一下吧。尽量结识些当地的中国人,保持信息流通。在德国待久了,可能会想去欧洲各国逛逛,研究一下廉价航空吧,会有惊喜的:)
12、饮食
德国人的饮食还是比较粗糙的,可能跟他们民族性格有关——追求实用,所以饮食也以填饱肚子为标准,即便是在德国餐馆,口味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有条件的话,在家稍微练习下厨艺,偶尔给自己改善一下伙食。来之前可以收集些适合自己的简单食谱(书或者电子资料),到了德国之后,可以找找亚洲超市,买些需要的调料与食材,也有网上的亚洲超市提供邮购服务。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可以适当从国内带一些。非肉类的干货,一般都不成问题。此外,如果有烤箱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些西式的东西,烤个蛋糕批萨之类的,也有不少乐趣。我对这边的中餐馆兴趣不大。偶尔出去尝尝鲜,到目前为止也就一家西班牙餐馆合我心意。
13、电话与网络
在这儿的中国人,用的最多的是O2的手机卡,现在这家的资费有上调的趋势,不过他们提供一种o2o的卡,免月租,在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运营商和手机套餐的时候,可以考虑用这个顶一阵子(jzhang722在22楼提到fonic的卡,去他们网站看了一下,的确要比o2o更便宜)。网络是很重要的,办公室、学校图书馆、学生宿舍就不多说了,如果自己需要安装网络,需要多做比较,各家公司都会不时推出优惠套餐,看看是否有适合自己的。有一家叫作Kabel Deutschland的公司,通过有线电视线路提供网络和电话服务,身边的德国学生强烈推荐,价格低廉,安装也比一般的公司快很多,可以留意一下官方网站。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电话或者网络的合同,有时会有一些捆绑的附加套餐,记得及时取消或者一开始就不要选择,我自己就曾因为大意花了点冤枉钱。有网络的话,跟国内联系就很方便了。Skype、QQ、飞信就不多说了,德国的网络电话也很发达。我常用Voipdiscount,同一个账户充值后,国内打德国固定电话有免费期,德国拨打国内固定电话和手机价格也很低(比skype便宜)。
By sxpic: 关于电话卡,推荐大家先买一张ortel的卡带着,淘宝上就有.这样一下了飞机就可以很方便的联系德国这边的老板同学等.还可以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在刚开始网络不方便的情况下,用这个跟家里联系是最便宜,最方便的.注:这个卡淘宝上很多,话费不贵(见22楼 jzhang722所述),有效期半年,可以在德国充值续费,用eplus的网络,信号比较好。顺便说一声,很多人说德国手机便宜,这是在绑定套餐的情况下,其实大部分带手机的套餐还是相对较贵的,如果电话不多,可以使用不带手机的套餐或者预付费卡。手机从国内带过来就好了(部分手机对德文几个特殊字母支持不好,不过也不太影响使用)。
14、如何选择银行?
日常使用,Sparkasse是最方便的,而且存款在里面也比较有保障:有政府担保,即便银行破产,也能拿回一定限额的储蓄(几万欧的样子)。如果有特殊需要,比如钱太多要存起来:D,则需要比较各家储蓄利率,这个比较麻烦。又比如要开自保金账户的话(如果配偶陪读,而房租又比较高,很有可能出现收入水平不满足外管局要求的情况,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开设自保金账户,存一笔钱在里面),据我所知,只有德意志银行提供这项服务。在国内有人民币存款的话,可以考虑办张中国银行的欧元信用卡,在这边使用基本没有问题。在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很低的时候,可以刷卡消费,顺便绑定人民币账户还款,理论上是可以省点钱出来的。有时效性的信息:最近受希腊债务危机影响,欧元汇率比较低,有需要的同志们赶紧去换点欧元吧。
15、德国物价
德国的食品价格大体上是国内的两三倍吧,日化用品则相当,甚至更便宜质量也好的。电器类(包括电子产品)的整体要略贵一些,可能是因为征了19%的税的缘故。当然,打折的时候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提及物价是因为初来德国,大部分人买东西的时候可能习惯性地会把价格折算成人民币,这个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其实国家给的是欧元,大可以以当地的物价水平来衡量一件商品的价格,平常心对待,以免徒增烦恼。请各位做好心理准备。对于价格难以接受的耐用品,可以从国内带(后期可以请人帮带或者发送包裹),或者耐心等待打折。
16、关于购物
这个话题讨论很多,不过还是简单说几句吧。来德之后,尽快熟悉周边环境,弄清楚有些什么超市、商店。如果住处能收到购物广告(如Tip der Woche)最好,不能的话,可以订阅一些广告电子邮件(各家超市、商场),也可以关注一下各店网站,看看每周特价信息。德国的特价时常让人大跌眼镜,如果购物计划排得好的话,是可以省下不少钱的。有些商品,比如电器,能不买就先不买,免得哪天看到自己买的这样东西打了半折心里不爽。学校的布告栏、跳蚤市场和二手信息交流网站也可以看看,说不定能撞上自己需要的东西。看到折扣厉害的好东西,不要迟疑手软,德国大妈们通常是会在第一时间把货架搬空的:)德国一般的超市、商店周日是不营业的,如果需要应急的话,可以去加油站看看,一般都有小超市,价格会贵一些。
17、配偶陪读
请参照这个帖,讨论得很详尽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062466&fpage=0&view=&highlight=&page=
118、外快
对于博士生,我个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赚外快的行为。千欧的月入在德国是比较充裕的,如果想多存点钱,省着点用就好了(参考16)。专心学术提升专业水平是正道,辜负宝贵青春赚点小钱实在不值,将来恐怕是要后悔的。不过实在有需要的话(有些同学可能还要接济家里,对此我深表敬意),也是有些路子的。持学生签证的话,外管局换发的居留许可上会注明一年可以合法打工180个半天,尽管去找合适的兼职吧。更一般的,学校里有时候会提供一些职位,钱可能不太多,但是比较轻松,也有可能对扩大交际圈和获得更多信息有所助益,建议多加留意。如果需要分心兼职,最好与教授商量,以取得对方理解,或许他们也能提供更好的机会。不管是学生还是访问学者的身份,据我所知,任何经商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这点务必留意,切莫因小失大。
19、与人交流
在德国,学术精英是很受人尊重的。德国同事告诉我,出去办事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告诉人家自己是博士生,通常是能得到额外的尊重和礼遇的。至于与老板和同事之间的交流,版内有很好的帖子,我就不造次了。说远些吧。德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及中国人对德国人的了解,有机会的时候,比如聚餐闲聊的时候,可以给周围的人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国,很多人是很感兴趣的。由于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比较负面,所以德国人难免会有些不够客观的看法,甚至偶尔会有敌视的情绪,这种时候,很需要自己保持不卑不亢。想我泱泱中华,有无比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有无数可以骄傲和自豪的东西,不必因为最近两百年的落后而觉得低人一等。而对于别人的习俗与观点,也需要尊重和理解,如果觉得他们错了,可以依据事实做些纠正,不过最好是不要争得个面红耳赤。如果涉及西藏和台湾这种敏感问题,尤其小心,时刻注意自己的态度,避免过度刚硬。不是说求同存异么,不妨作为与人交流的准则。
20、注意影响
先谢郭嘉!出了国门,尤其是作为国内的精英,多少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所以在外言行注意些总没错。入乡随俗,一些不同的礼仪习惯可以多留意学习一下,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喧哗、出入给人留门(德国的门大都很重)、餐桌礼仪等等。还有些基本规范,如遵守交通规则之类的,就不多说了。此外,勤俭是美德,德国人也同样看重这点。老实说,公派的项目,国家约束很少,工作努力与否全靠自觉,既然出来了,总是希望学有所成吧。而日常生活中,宜杜绝铺张浪费。刚来的时候,觉得很意外的是,德国人吃饭大都吃得很干净,连汤汁都很少剩的。而我的老板,收入挺高的一人,还时不时因为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而得意洋洋。在用钱方面,德国人是有点“抠”的,当然,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这一点不妨入乡随俗。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项目简介及政策待遇(范文)
“大学生村官”项目简介及政策待遇
“大学生村官”项目的内容简介
2008年4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简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计划从2008年开始,连续选聘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每年选聘2万名。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省市地区已经开展了“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如北京在2006年3月,就开展了“村村有大学生”工程,明确提出要“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对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报名条件
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报名应聘,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报名应聘。
选聘工作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宏观指导由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中农办、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团中央共同组织开展。各地的选聘工作由省(区、市)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组织。
选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一般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体检、公示、决定聘用、培训上岗等程序进行。各地在开展选聘工作时,将把选聘条件、选聘办法、选聘程序、选聘结果及时公布,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是否组织统一考试,由各地根据报名应聘情况和到村任职的需要自行确定。
激励和保障政策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应聘到村任职,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8项激励和保障政策:
一: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贴、津贴按月发放;参加养老社会保险。
二:在村任职期间,办理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
三:符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规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四:在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五:在村任职2年后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享受放宽报名条件、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县乡机关公务员应重点从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
六:聘期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研究生享受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七: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八:到西部和艰苦地区农村任职的,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此外,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央财政还将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各地也将根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和上述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细化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有关规定。
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按照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每年0.5万元、1万元、1.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
江西省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政策
2009-10-26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比照当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总和确定工资标准,按月发放,由省、市、县财政负责。当地乡(镇)发放津贴的,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2)在村任职期间,参加养老社会保险,办理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
(3)符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规定、到村任职期满且连续3年考核为称职以上的,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余额,由国家代为偿还。具体代偿办法另行制定。
(4)在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
(5)在村任职2年后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在笔试成绩中增加5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县、乡机关公务员应重点从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
(6)聘期工作表现良好、考核称职的,报考省属高校研究生的,在笔试成绩中增加5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7)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8)到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任职的,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管理及服务:
(1)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事档案由县(市、区)委组织部门管理或县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工作期间,县级组织人事部门与高校毕业生签订聘任合同,合同中要明确各自遵守的条文。
(2)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村工作期限一般为3年。每年由县级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考核,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不称职的,解除聘任合同。工作期满后,经组织考核,本人自愿的,可继续聘任,特别优秀的可提拔为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不再续聘的,引导和鼓励其就业、创业。
(3)市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开展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岗前培训。县级组织部门要把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纳入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培训总体规划,采取以会代训、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每半年对其进行一次集中培训。
(4)乡(镇)党委、政府要安排好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食宿及日常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可安排住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5)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和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
财政补贴:
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补贴,主要用于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工资、补贴和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应缴纳的相关费用等。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按人均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补贴费用不足部分,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承担。需三级财政共同负担的费用,按省20%、市30%、县50% 的比例分担。扩权县(市)按省50%、县50%的比例分担。中央和省财政补贴资金通过财政部门下拨各地。
第五篇:中国农业大学交换生项目申请流程
中国农业大学交换生项目申请流程
一、申请
1、校内报名,填写“中国农业大学交换生申请表”,由学院签署意见后交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
2、参加学校届时举办的项目说明会,了解项目情况及实施细则。
3、学校组织评审,确定参加面试的学生名单。
4、学校组织面试,确定最终人选。
二、办理出境手续
1、与对方学校联系,在对方要求的截止日期前完成在线报名,并递交签证申请材料。
2、学生自行办理出境手续,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协助提供相关文件。
3、行前办理校内手续: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填写《中国农业大学交换生转单》;在教务处填写《中国农业大学交换生研修课程及学分申请表》,办理学分互认及校内课程缓考手续;
4、赴外方学校学习。
三、回校报到
1、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交总结,并办理《中国农业大学交换生转单》。
2、在教务处交总结,办理回校手续:提供外方学校成绩单,记入本校缓考课程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