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金申请报告)马鹿标准化养殖基地及系列鹿制品产业化(写写帮推荐)
甘创发(2012)3号 签发人:董崇山
甘肃创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马鹿标准化养殖基地及系列鹿制品产业化生产线
扩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县工信局:
根据《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甘工信发〔2011〕651号)要求,组织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甘肃创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马鹿标准化养殖基地及系列鹿制品产业化生产线扩建项目》,符合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申报条件,请县工信局给予转报为盼。
甘肃创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本300万元,公司主营鹿产品购销、副食品销售、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等。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清华大学生物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哈尔滨特产所、同仁堂科技发展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复方药研发中心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良好的协作关系。公司下属养鹿场现有马鹿1000头,有两项马鹿养殖方面的技术成果,并获2010年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现有648平方米软胶囊生产车间一座,获两项专利。从2012年开始,企业计划建设马鹿标准化养殖基地及系列鹿制品产业化生产线扩建项目,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一、项目名称:马鹿标准化养殖基地及系列鹿制品产业化
生产线扩建项目
二、项目选址:天祝县华藏寺镇滨河东路,该地交通便利,水电等公用设施完善,建设条件具备。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公司养鹿场现有马鹿1000头,项目计划将鹿场养殖规模扩至2000头。公司现有648平方米软胶囊生产车间一座,项目计划建设年产1亿粒系列鹿制品硬胶囊生产线一条。项目建成后年养殖马鹿2000头,年生产鹿茸润生硬胶囊7500万粒,鹿胎、鹿血软胶囊2500万粒。项目计划建设鹿舍、分娩舍哺乳仔鹿舍、断乳仔鹿舍、运动场和生产车间,改造繁育中心、辅助工程、环保工程等公用工程及综合楼等服务性工程。新增建筑面积6084m。新增设备234台套。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总投资315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38.7万元(建筑工程1361万元,设备701.6万元,安装124.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72.4万元,基本预备费196.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15.7万元。
2、自筹资金1654.5万元,银行贷款1200万元,其他渠道300万元。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省特色养殖业和深加工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农牧民和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恳请贵局予以支持上报,争取2012年度工业和信息化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的支持。请求省级资金支持300万元为盼。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主题词:申请工业
信息化
省级预算
资金报告
存档
(二)甘肃创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2月13日印
第二篇:(资金申请报告)马鹿标准化养殖基地及系列鹿制品产业化
甘创发(2012)3号签发人:董崇山
甘肃创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马鹿标准化养殖基地及系列鹿制品产业化生产线
扩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县工信局:
根据《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甘工信发〔2011〕651号)要求,组织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甘肃创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马鹿标准化养殖基地及系列鹿制品产业化生产线扩建项目》,符合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省
级预算专项资金申报条件,请县工信局给予转报为盼。
甘肃创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本300万元,公司主营鹿产品购销、副食品销售、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等。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清华大学生物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哈尔滨特产所、同仁堂科技发展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复方药研发中心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良好的协作关系。公司下属养鹿场现有马鹿1000头,有两项马鹿养殖方面的技术成果,并获2010年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现有648平方米软胶囊生产车间一座,获两项专利。从2012年开始,企业计划建设马鹿标准化养殖基地及系列鹿制品产业化生产线扩建项目,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一、项目名称:马鹿标准化养殖基地及系列鹿制品产业化
生产线扩建项目
二、项目选址:天祝县华藏寺镇滨河东路,该地交通便利,水电等公用设施完善,建设条件具备。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公司养鹿场现有马鹿1000头,项目计划将鹿场养殖规模扩至2000头。公司现有648平方米软胶囊生产车间一座,项目计划建设年产1亿粒系列鹿制品硬胶囊生产线一条。项目建成后年养殖马鹿2000头,年生产鹿茸润生硬胶囊7500万粒,鹿胎、鹿血软胶囊2500万粒。
项目计划建设鹿舍、分娩舍哺乳仔鹿舍、断乳仔鹿舍、运动场和生产车间,改造繁育中心、辅助工程、环保工程等公用工程及综合楼等服务性工程。新增建筑面积6084m。新增设备234台套。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总投资315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38.7万元(建筑工程1361万元,设备701.6万元,安装124.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72.4万元,基本预备费196.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15.7万元。
2、自筹资金1654.5万元,银行贷款1200万元,其他渠道300万元。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省特色养殖业和深加工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农牧民和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恳请贵局予以支持上报,争取2012工业和信息化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的支持。请求省级资金支持300万元为盼。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主题词:申请工业信息化省级预算资金报告存档
(二)甘肃创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2月13日印3 2
第三篇:梅花鹿马鹿高效养殖增值技术
梅花鹿马鹿高效养殖增值技术 时间:2011-05-27 来源:农业科技报 作者:锦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爽本项目针对我国梅花鹿、马鹿养殖中存在的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开展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属于畜牧科学技术领域。
通过对梅花鹿、马鹿营养代谢、茸角发生发育机制、营养需要、高效饲料配制技术、常发性传染病综合免疫程序及鹿茸加工新技术等研究,得出了不同种类饲料、不同饲养条件下梅花鹿瘤胃消化特点、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梅花鹿生茸期能量代谢规律;得出了茸角发生发育机制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号(IGF-I)、与营养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可直接应用于养鹿生产的适宜饲粮营养水平、营养需要量、日粮结构及饲喂方式;评定了豆类、饼粕类、谷物类、糠麸类、树叶类、牧草类、秸秆类等鹿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表;研制出了梅花鹿、马鹿不同生理时期的专用预混料;制定了茸鹿常发性传染病综合免疫预防程序和仔鹿非传染性常发病的防治措施;建立了带血大枝型茸加工和低温干燥加工的新工艺。填补了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本项目的突出特点:
1、系统性强。项目研究从梅花鹿、马鹿的营养生理、鹿茸生长调控、营养需求、饲料配制、疾病防治到鹿茸加工,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茸鹿饲养中亟待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难题。
2、具有源头创新。项目研究了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特点,能量代谢规律,茸角的发生发育机制与营养调控机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3、应用效果明显。本成果的应用,可明显提高茸鹿的生产性能和成品鹿茸的优质率、有效地降低成年鹿和仔鹿的死亡率,节省精饲料和蛋白质类饲料的效果显著。
4、适用范围广。本成果适用于全国各不同养殖规模的梅花鹿、马鹿圈养饲养场和放牧饲养场。
本技术已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新疆等16个省区,260多个茸鹿养殖场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累计推广规模达218288头次,累计新增效益达18859.7万元,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篇:新建标准化果园管理培训示范基地资金申请报告
一、综合说明
1、项目名称:新建标准化果园管理培训示范基地
实施单位:正宁县欣盛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林国玺)主管单位:正宁县林业局(负责人 巩占民)
建设规模:标准化果园管理培训示范基地200亩(其 中:标准化示范园180亩,基础设施建设20亩)
建设地点:标准化示范园位于永正乡王沟圈村(技术推广覆盖全县10个乡镇)
技术依托单位:北京中日友好观光果园、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渭南果树研究所等
7、投资总额:43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0万元,自筹280万元)
8、经济社会效益:完成1万亩标准化示范园改造,带
动果农增收1.875亿元
二、项目区概况
正宁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子午岭西麓,地理位置为东经107o56'20“~108o38'08”,北纬35o14'40“~35o36'18”,总面积1319.5平方公里,其中子午岭林区374.8平方公里,海拔880~1756米,塬面黄土层厚90~150米。境内自然植被良好,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9.5oC,平均相对湿度64%,年均降雨量623.6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光照时长2500小时左右,是北方落叶果树最适宜栽植区之一,也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发展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地项目示范园位于我县中心部位永正乡王沟圈村,地理条件较好,塬面宽阔,交通便利,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全,便与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服务工作。
三、项目实施单位技术保障及业绩
正宁县欣盛果业服务有限公司创建于2005年,主要从事果业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辅以农资经营和销售服务。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现有员工12人,其中果业技术人员6人。近年来,依托陕西农科院等单位,引进小冠开心形先进技术,深入全县苹果生产区。采取集中培训、巡回指导、组织参观等形式,为果农提供管理技术服务,依靠三秦果业网提供优质农资,成立果业专业合作社为果农销售提供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聘请著名专家苹果小冠开心技术研发人张文和教授等人来正宁讲课3次,受益果农达1000多人次,聘请三秦讲师团专家巡回指导讲解18次,听讲果农达6600多人次,组织13名果农去西北农学院培训,3次组织180名果农进京参观中日友好观光果园示范基地,组织80多名果农到淳化、旬邑等地参观学习果园建设管理经验,每年免费发放600份《三秦果业报》给果农,使一大批果农较好地掌握了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08年9月,被县政府确定为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实施单位。
四、项目区果园生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多年来,我县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南果北烟的区域经济格局。2007年起,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依煤富县、依果富民,三年内达到人均一亩果的战略目标,果业开发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截止2008年底,全县建有果园 21.2万亩,其中:盛果园8.2万亩,初果园5.4万亩,幼果园7.6万亩。年产果4.58万吨,产值8876万元。
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重栽植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当,晚熟的红富士占80%以上;二是技术落后,多采用乔化密植,通风透光差,树形杂乱,修剪整形不规范,盲目施用化肥,病虫害防治跟不上;三是产业经营水平低,特别是加工增值滞后。政府每年来投巨资建设果园,但技术管理与服务跟不上,形成产量低、商品率低、果农收益不理想,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甚至出现人为毁树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实现传统农业想现代农业的转变。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推广巧施肥、大改型、强拉枝、无公害、节水灌溉等新技术。
为此,我公司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设200亩标准化无公害观光、示范、培训基地果园,辐射带动全县建成10000亩绿色苹果标准化出口示范园,创办陇东地区首个果农培训中心,拟在全县范围内建设万亩优质苹果出口创汇基地 现正在实施,强势推进全县优质苹果基地建设,引领果业发展,促进果品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全县果业健康快速全面持续发展。
五、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
新建200亩的标准化果园管理培训示范基地一处,包括基础建设和标准化果园建设。
1、基础建设:占地20亩,新建1000平方米综合培训楼1栋,建设可容纳300人的多媒体教室一处,新打机井1眼,建高位水塔1座,建温室拱棚猪舍1处 100头规模,大型沼气池1座,庭院绿化、道路硬化以及化验仪器、教学设备、办公设施、工具用具等配套设施建设。
2、标准化果园管理示范基地建设180亩,其中:引进和繁育新品种苗木20亩;新建幼园80亩(矮化树40亩,乔化树40亩);初果园50亩;成年园30亩。
标准化果园管理培训示范基地作为培训教学的主阵地,供我县广大果农实习操作,引进试验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筹建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检测化验室一处,为教学实践和果业生产提供相关技术参数和科学应用依据。标准化果园管理培训示范基地,作为标准化优质果园的样板园,力求快速成长。实现高产、稳产、高效;引进栽植新品树种80亩,作为新产品示范推广园;移栽3-6年树龄50亩和成年园30亩,作为培训实验园。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前来授课,常年办班、分季轮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让学员全面系统地掌握果业生产技术要领,每年举办一次科技大比武活动,逐步使其成为陇东地区培养果业实用人才的“摇篮”,努力将其建成陇东第一个集生产管理、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果园。
通过10000亩绿色苹果标准化出口示范园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内绿色苹果标准化出口示范园连年亩产保持在3000公斤左右,优质果率达到80%,其中达到出口标准的精品果率20%,果品平均生产效益比现在提高50%以上。果农亩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六、技术支持
(一)技术保证措施
栽培技术以北京中日友好观光果园为依托,以三秦讲师团师资力量为后盾,以苹果小冠开心形技术和管理为基本模式,在经营区域内大力推广小冠开心树形,对幼园进行科学管理,对老园进行技术改造。主要技术依托人:北京农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高级农艺师张文和教授。
植保方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依托,以陕西省植保总站和渭南果树研究所为协作。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的各项措施,用3年时间力争使万亩示范园基地新技术推广率达到95%以上,果品商品率达到90%以上,果品平均生产效益比现在提高50%以上,果农亩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主要依托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生导师花蕾、黄丽丽教授,果树植保专家张默全面保障标准化生产的各项措施。
农资供应以陕西省农用物资应用技术协会为依托,向果农就近提供农用物资,确保农资含量充足、质优价廉,使用安全、效果明显,杜绝假冒伪劣农资的进入。在项目区,通过抓样板、搞示范,建设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果园基地,培养一批精技术、懂管理的技术带头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保证。
(二)技术服务内容
根据《正宁县绿色苹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培训示范基地服务项目有:
参与制定和组织实施苹果生产技术标准;
组织果农到基地培训实习,组织技术人员巡回果园指导; 配合县林业、科技部门对乡镇技术咨询站进行指导; 引进新品种、推广应用新技术;
配合有关部门实施果园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工作; 为果农提供果园管理、果品营销等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三)技术服务的组织实施
1、在各乡镇建立果园管理示范园10000亩,带动果农1500户,其中西坡、山河、五顷塬、周家各500亩,永正、榆林子、宫河、三嘉各1000亩,永和、湫头各2000亩。
2、以基地培训为主,分片组织培训为辅。年培训果农5000人次;
3、组织技术人员常年巡回示范指导;
4、以果树改型为重点,推广小冠开心形等新技术,3年内完成10000亩示范园改造;
5、组织果农赴外地参观学习。
七、技术方案与技术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方案
1、改良土壤、节水保墒
果树生长前期缺水、后期水分充分,会使果实扁平;长期干旱降大雨会使有些品种造成裂果。本项目地属陇东旱原区,降雨量少,宜采用旱作技术,如树盘覆膜、生草覆盖和施用保水剂等措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保证苹果周年发育过程中适量用水,为苹果高产优质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2、培肥地力、控氮增施有机肥料
果园一般偏氮,磷肥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大部分在0.04-0.93%之间。因此通过养畜建沼气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推广秸秆覆盖,通过增施杂粪、深沟埋草、种植绿肥等多种方法,将土壤有机质提高1%以上,以保证示范园丰产丰收。
3、规范树形,保证充足阳光
本示范园以单行式长方形栽植为主,株行距3米×4米。采用相应的修剪技术,以有效的调节与控制果树生长与结果,使70%以上光线直接照射到各类枝条,达到高产、优质、省工、高效益、果树寿命长的目的,推广小冠开心形。
4、加强授粉,严格疏花疏果,使果树合理负载
严格疏花疏果,可节约养分、防止落花落果,合理树体负担,不但能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而且也能增产,克服了大小年的弊端。疏花疏果应尽早进行,在苹果花期应充分利用人工、机械、蜜蜂等技术,使其授粉受精良好,果实间距离保持在15-20
第五篇:关于藏巴哇乡卓尼县中药材基地标准化建设及中药材加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
卓尼县藏巴哇乡中药材基地标准化建设及中药材加
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一、总论
(一)项目名称:卓尼县藏巴哇乡中药材基地标准化建设及中药材加工项目。
(二)项目拟建地点:卓尼县藏巴哇乡柏林村。
(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该项目拟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在卓尼县藏巴哇乡柏林村、巴都村、石达滩村、恰布村、侯旗村、上扎村、包舍口村、柳林村、新堡村等9个村委会由柏林药材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户开展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建设8000亩优质草本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合作社对农户种植的中药材进行收购和在柏林村主产区建中药材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项目建设年限:一年。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卓尼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品质好,是我省的主要产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产业化发展潜力大、前景好,被中国药材总公司和甘肃岷归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确定为中药材生产基地,素有“天然宝库,藏药材之乡”之称。近年
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将中药材生产作为调整发展生态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优先发展,全县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已成为我县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乡药材面积14000亩,其中当归6600亩,黄氏4100亩,党参7400亩,全乡草本药材总产量8400吨(其中:当归3960吨,黄芪4100吨,党参1570吨),全乡药材总收入达3360万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但是,我乡的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且没有对中药材进行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中药材产业的潜力远未开发,具体表现为:
1、基地特征不明显,规模效应不突出;
2、规模化种植程度低,品种退化严重,药材质量难以保证,药材种植模式主要是以农户分散种植经营为主,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缺乏严格的药材生产操作规范,农户栽培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种植技术有待提高;
3、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全乡尚未建立健全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配套服务体系,药材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同时用于中药材种植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较少,相应也制约了我乡的药材产业化发展;
4、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无一家制药企业介入我乡中药材种植生产,药材产品生产与开发不配套,缺乏精深加工能力,生产技术含量和产量都较低,带动群众能力较差,中药材大部分以原料销售和一家一户的粗加工为主,属典型的“原料产业”,整个产业还处于低水平,低效益阶段。
(二)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1、中药材种植优势
中药材生产在我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一是生态环境优越,具有适宜草本药材生产的良好生态环境,山青水秀无工业污染,植物资源丰富,是原始的“青衣净土”,所产的地道药材出身洁净,质地优良,堪称绿色药材。充分发挥山区生态功能的作用,是我乡中药材生产的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协调发展的基础。二是中药材资源丰富,我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仅常规家种药材就有40多种。三是中药发展基础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开始人工种植中药材,中药材发展历史悠久,中药材采摘种植经验颇为丰富。四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我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区,非耕地面积广,宜林宜药土地资源丰富,全乡农村人口3.74万人,占总人口的94%,人均耕地面积0.8亩,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外地,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2、中药材产业的相关基础工作。我乡今年初步完成无公害药材生产基地的申报认证工作;县乡政府指导农民组建了产业发展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中药材的种植,新
品种引进,示范和新技术的推广等方面向会员提供服务,同时又积极加强与外地药商及加工企业的联系,及时为农户反馈药材市场的信息,拉紧市场与基地,种植农户的产业链条,提高药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社把相关职能部门,科研院校,医药企业同药材种植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带动我乡药材产业发展合作社紧紧围绕“外联市场、内联基地、连接农户”的主要职责和工作职能开展工作,与药农签订药材产销合同,根据市场预测确定中药材品种的收购保护价格,实现了产地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减少了药材购销的中间环节,有效地增加了药农的收入。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1、建设1.2万亩草本药材标准化生产基础,形成年产1.5万吨草本药材和1.5万吨草本药材的生产能力。
2、建设中药材加工厂,形成年产值近5000万的中药材加工产量。
(二)产品方案
1、通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生产质量稳定,均衡的中药材产品。
2、建中药切片生产线,建中药饮片生产线,产品包装生产线。
四、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用GAP技术规范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
2、建中药切片生产线,建中药饮片生产线,产品包装生产线。
(二)工程方案
建标准化厂房、化验室、实验室、凉库等。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指导中药材基地标准化建设及补助费用200万元。
2、建设用地购置,标准化厂房、化验室、实验室、凉库建设等600万元。
3、生产线机具购置、安装900万元。
4、流动资金1500万元。
该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流动资金1500万元由合作社自行解决,其它1700万元需申请财政扶持。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概算
1、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实现纯利800万元以上。
2、投资回收期为3年左右。
(二)社会效益
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标准化中药材基地建设,有利于调整我乡的药材品种结构,加快品种提纯复壮和新品种的引进开发工作,达到品质优化,结构布局合理的要求,有利于加大技术开发力度,规范种植生产技术,有利于建立稳定的中药材销售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乡中药材产业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后,有利于促进中药材生产良性循环发展。
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对农户科学种植中药材,解决中药材销售不畅的问题,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以及全乡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等都有不等估量的作用。
七、结论
综上所述,我乡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规模较大,产品质量上乘,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乡的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药材种植有一定的科技支撑,药材种植是我乡所有农户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农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较高,因而,该项目的实施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