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驾校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鑫杨 驾校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为增强驾校对重大事件的反应能力,稳妥处理各项重大事件,促进驾校内部信息沟通,特制订本制度。
一、重大事件的定义
1.严重影响驾校经营计划和工程建设的重大事件; 2.生产或交通造成人身死亡或重伤、群伤事故; 3.重大火灾;
4.防汛、抗震等危及或破坏工程建设的重大事件; 5.主要工程及生产、生活设施严重损坏; 6.重大刑事案件; 7.重大经济案件;
8.有组织的上访或非法集会;
9.可预见的危及驾校经营计划和工程建设的重大事项;
10.主要负责人员伤病,需住院治疗一周以上; 11.按上级主管单位其他管理办法规定应及时报告的事件和工作。
二、重大事件的报告 发生后半小时内由部门负责人电话报告校长和分管领导,校长和分管领导接到报告后随即电话报告集团公司总经理和上级主管单位,并在24小时内由公司综合办公室书面报告上级主管单位。
三、事故的抢险与救护
1.发生事故后,本驾校有关负责人必须立即前往事故地点,积极组织抢救, 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和发生次生事故,并积极抢救受伤人员.发生火灾,爆炸 事故时,在迅速报警的同时,应立即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由主管安全的副校长 统一组织指挥,防止火灾事故蔓延扩大,具体执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 必须做好标记。
3.发生有害物质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爆炸事故时,必须设置警戒线, 抢险人员必须佩带好防护器具,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事故的报告和登记。
5.发生事故后,当班或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发生火灾事 故时, 应先报火警.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立即报告所属安全主管部门。
6.安全生产事故要立即上报本驾校负责人。
7.本驾校对各类事故进行登记。
四、事故调查
1.发生事故,应按照管理权限组织事故调查组,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及时 认真地调查处理事故。
2.重大事故,较大事故,特大事故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调查,本驾校视情 况派人员参与事故调查。
3.事故调查组及调查人员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了解与事 故有关的情况,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推诿或拒绝,阻挠。
4.事故单位必须妥善保管好原始记录,不得丢失,不许作假记录,涂改记 录,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五、事故处理
1.小事故,一般事故由驾校备案,经调查后形成处理报告,报经本驾校主 管领导审定。
2.较大事故由事故调查组在征求事故单位意见后由本驾校提出事故处理意 见,安全部门备案。
3.重大及以上事故由地方政府提出处理意见。4.对伤残人员的医务劳动鉴定,由驾校遵照地方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5.发生事故后应按事故“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 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责任者没受到处罚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 理,事故结案处理时间一般不超过 90 天;交通事故处理如遇伤者 未愈可适当延长,但一般不超过 180 天。
6.事故单位应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对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和 安全意识宣传教育,增强责任意识,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严防事故重复发生。
7.下列人员未严格履行职责,造成事故的,依据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责任
岗位操作人员不服从管理,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岗位相关人员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监护而未履行监护职责的;
第二篇:驾校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为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增强 驾校教练员、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责任意识,确保人身和车辆安全,制订本制度。
二、认真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自觉谨慎驾驶,做到依法行驶、文明行驶、安全行驶。
三、定期组织安全人员每月进行一次道路安全检查,针对教练员、驾驶员在行车训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四、自觉服从驾校的统一调度和管理,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安全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
五、自觉爱护养护车辆,认真做好“三检”(出车前、出车中、出车后车辆检查),确保“四良”(制动、转向、灯光、信号良好)“两洁”(车容整洁、车内整洁)。
六、严格遵守安全驾驶操作规程,随带驾驶证、行驶证及相关有效证件。驾车时不准闲谈、吸烟、吃零食、接(打)手机,不准穿拖鞋驾驶车辆,严禁酒后驾车。驾车时系好安全带,自觉做到礼让三先(先慢、先让、先停)。
七、禁止将车辆交给外单位驾驶员和无证人员驾驶。未经批准,不得驾驶车辆外出。在教学过程中严格禁止学员用摇把发动车辆,以免发生危险。
八、消防器材及设施有专人负责保管,谁保管谁负责,定期检查,保证有效,加强对灭火器具的保护管理,确保其性能良好,并做到灭火器具随车走,并做好检查更换记录。
九、严禁车辆载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十、定期对车辆实行保养检查制度,确保运行车辆始终处于技术状况完好,按规定对车辆进行年检年审工作。
十一、作好车辆事故的处理工作,对事故的经过、调查、及交警部门的处理意见要记录在案,及时上报领导,并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十二、建立健全行车安全管理基础台帐,不得漏记、误记,保证安全管理的严肃性和完整性,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大检查,成立安检小组。
第三篇: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一、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各单位及有关部门接到事故单位报告后,应按下列情况分别上报。
1、发生死亡事故,应在发生事故后24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在报告的同时,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死亡事故由局安全生产组每月统一上报。
3、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向部门领导报告,部门领导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公司主管领导。
4、公司主管领导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领导研究采取进一步措施。
二、事故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三、事故报告之后,要跟踪事故进展和处理情况,随时续报,直到处理完毕。最后,还要回头检查。
四、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制定出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报告渠道畅通。事故报告力求及时、准确。对隐瞒不报、谎报或故意迟延不报的,由局安全生产组对有关单位进行通报,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1、轻伤、重伤事故,由各部门领导负责人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死亡事故,由公司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
3、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经公司主管领导同意后,由发生事故的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4、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生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或者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公司主管部门或者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相应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经济处罚或开除;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或开除;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一、按事故等级分类:
1、一般事故;
2、死亡事故;
3、重大伤亡事故;
4、特大伤亡事故;
二、按事故类别分类:
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中将事故类别分为20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三、按受伤性分类:
电伤、挫伤、割伤、擦伤、刺伤、撕脱伤、扭伤、倒塌压埋伤、冲击伤;
四、伤亡事故报告:
1、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单位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公司主管部门;
3、单位主管部门接到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的同时按系统逐级上报省、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集团总公司等;
五、伤亡事故统计:
公司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考核为主的制度。
六、伤亡事故处理:
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建议,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发现事故隐患、危险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至造成伤亡事故的,由公司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公司将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第五篇: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及时、妥善处理安全生产、环境事故,规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工作,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中储粮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肇州直属库及下各分库点。
第二章 事故分类与等级
第三条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发生下列安全生产事故时,应按本办法执行。
一、发生人员死亡或重伤的事故。
二、发生车辆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
三、发生超过1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财产事故。
四、发生水上交通事故。
五、发生关系到安全生产、人员伤亡或企业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第四条 伤害程度
一、轻伤:指造成人员肢体、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致使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二、重伤:指造成人员肢体残缺或某些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致使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三、死亡。第五条 伤亡事故
一、根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及其他的有关规定,按事故严重程度可分为:
(一)轻伤事故:一次事故中只发生人员轻伤的事故(损失工作日小于105日)。
(二)重伤事故: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但无死亡的事故(损失工作日大于等于105日,小于6000日)。
(三)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发生人员死亡的事故(损失工作日等于6000日)。
二、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文中的有关规定,按照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的损失,安全生产事故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第六条 事故类别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事故类别共分为20类,其中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第七条 事故原因
根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以及有关规定,事故原因可分为11种:
一、技术和设计有缺陷。
二、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三、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
四、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五、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六、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七、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八、劳动组织不合理。
九、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
十、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
十一、其它。
第八条 受害人损失工作日
按照《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进行计算。第九条 直接经济损失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86)进行计算。第十条 环境事故
环境事故分为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破坏事故二类。
一、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因生产经营方式、工具、设备等,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粉尘、油污等的排放(或经治理后排放)未达到国家或地方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致使周边环境受到污染。
二、环境破坏事故系指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第十一条 发生下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事故应及时报告。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一)由于污染和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
(二)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四)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一)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 万元)。
(二)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三)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四)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五)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六)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一)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
(二)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
(三)人员中毒死亡。
(四)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五)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六)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第三章 事故报告与处置
第十二条 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安全员。安全员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本项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第十三条 事故工区负责人应将抢救遇险人员及救援所采取的措施等实施情况,随时报告安全员,直至救援工作结束。
第十四条 事故工区在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应填报《肇州直属库安全生产事故快报表》,交至综合科安保部。
第十五条 事故工区在事故发生后10天内,写出事故报告,将事故调查处理结果与预防事故措施一同报至综合科安保部。
第十六条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发生原因、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及症状、直接经济损失,肇事人员的情况、事故造成损害的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及结案情况等。
第十七条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第十八条 事故处理权限
一、综合科安保部负责对重伤(含重伤)以上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和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调查处理。
二、现场责任人负责对重伤以下事故和一般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的调查处理,但应报综合科安保部备案。
第十九条 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安全事故处理的程序:客观发生的事故→采取紧急救护、保护事故现场→逐级上报→现场取证调查→鉴定→处理报告。
如为抢救伤员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品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识,为事故调查创造条件。
第四章 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第二十条 事故调查必须遵守的原则
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依法办事的原则;“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
第二十一条 事故调查,按照事故处理的权限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的内容包括:事故的经过、事故的原因、事故的类别、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等。
第二十二条 按照事故处理权限和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根据事故责任者的责任大小、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综合科安保部负责对项目部成员的责任追究。对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肇事单位和个人的行政处罚和民事责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
一、发生较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或造成严重政治影响的,视情节轻重,对事故单位负有责任的分管负责人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对事故单位负有责任的主要负责人给予警告、记过处分。
二、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或造成特别严重政治影响的,对事故单位负有责任的有关负责人给予记大过以上处分。
三、未按国家和综合科安保部规定履行职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较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的,对事故工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四、安全生产设施条件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接到安全生产监察机关的指令后逾期不改正,导致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的,视情节,给予事故工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
五、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检查、督促、整改不力,导致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的,视情节,给予事故工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
六、已发现隐患或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预兆,不及时采取必要和可能的措施,贻误时机,导致较大责任事故发生的,视情节,给予事故工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降级、撤职处分。
八、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后,不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导致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视情节,给予事故工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降级或撤职处分。
十、进行违章指挥或者对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不加制止的,给予事故工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记大过或降级处分。
十一、对及时报告事故信息、真实反映事故情况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视情节,给予事故工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记大过或降级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及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规定不符的,以国家规定为准。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由肇州库综合科安保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黑龙江中储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