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律师视角下的不良资产行业概述 冯灿通
律师视角下的不良资产行业概述
第一讲:不良资产行业概况
一、不良资产的定义
本讲义所称不良资产,仅指借款人不能按期、足额归还本息的贷款(即金融企业或AMC的不良债权),不包括企业类、个人类的不良债权,不包括不良实物和不良股权。
二、不良资产行业的AMC
(一)四大AMC
1999年,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大AMC成立,以财政资金接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四大AMC在各个省级行政区域设置了一个办事处(或分公司)。
四大AMC不断取得其他金融牌照向商业化转型。目前,信达、华融二家AMC都已上市。
(二)地方AMC
2013年起,各省(区)可设立一家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参与本省范围内不良资产处置。目前共有27家省级的AMC,也有几家市级的AMC。
地方AMC的主要业务范围主要是打折收购本行政区域内的金融不良资产,以盘活重整为主要的处置手段。
第二讲:不良资产行业的交易双方
一、主要供应方
(一)金融企业
指在国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以及银监会依法监督管理的其他金融企业。
金融企业是不良资产的源头。
受监管限制,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一次性只能转让10户以下债权。
(二)AMC
四大国有AMC是国内不良资产最主要的供应方。地方AMC只能参与本省(区、市)范围内不良资产的处置。
(三)政府专门成立或指定的国企
地方政府会指定一家有实力的国企收购地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以解决危机,或指定一家国企以协议方式从AMC受让特定不良资产,在处置过程中需对外再次转让而形成供应方。
(四)民营投资者
以大资金向AMC购入一定规模的资产包的民营投资者或外资基金公司,在处置过程中需对外再次转让而形成供应方,俗称“二手包”。
二、主要购买方
掌握了债务人相关信息、或掌握一定技能和拥有一定人脉、或有特定目的的人士,都有可能是不良资产的潜在买家。
律师要擅于识别不良资产的潜在买家,从中寻找业务合作或提供专业服务的机会。
(一)掌握债务人隐匿财产的人
可在购买债权后通过申请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逼迫债务人主动还债或通过司法处置将财产变现或抵债。
(二)掌握政府信息的人
有办法提前知道政府信息(如征地、拆迁、改造、道路规划、功能规划调整、行政区域调整、收回闲置用地)的人士从中可获得受益人清单,购买相应债权后可申请法院冻结、截留收益。
(三)知道案件内幕的人
有办法提前知道案件信息(刑事案件将终结,赃物会发还受害人;非赃物需退回关联人;涉案财物可处理;确权诉讼、债权追偿案的判决结果)的人士可从中获得受益人名称,购买相应债权后可申请法院查控。
(四)有良好人脉的人
与政府领导或相关部门(规划、国土、房管、建委)有关系的人,适合购买涉政因素(例如抵押物、查封物被政府占用,地方保护法院不作为,规划国土部门刁难,小业主纠纷等因素)而难以执行的债权。
与政法界有关系的人,适合购买因司法腐败、债务人对抗或执行效率低下导致久执不决的债权。
能摆平地方关系的人,适合购买因村镇、村民、恶势力阻挠执行的债权。
(五)债务人的债务人
可向AMC低价购买到债务人的债权,之后行使抵销权。
可以借用或商请关联人向AMC低价购买债务人的债权,之后行使代位权。
(六)债务人的关联人
包括:债务人的担保人,债务人自己或亲朋,债务人的股东或高管,债务人的关联企业等,是目前购买不良资产的主要客户。
购买目的:避免成为老赖;化解历史问题;掩盖黑幕;良心发现;抢先处置债务人未显露财产;参与分配、提出异议或逼迫其他债权人让步;避税;洗钱。
(七)债务人的对手
包括:竞争对手、诉讼对手、前员工、翻脸小三等。
购买目的:出于打击或报复。
(八)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
查封物(抵押物)价值较大,查封顺位在前的债权人(或抵押权人)可购买其他债权轮候查封而独吞执行款。
最大债权人可收购全部债权形成“大包围”,掌控对相关案件的谈判权、执行款分配权和分配时间。
其他与债务人有关联且熟悉其情况的债权人(留置权人、工程队、发包人、承租人等),也可购买相应债权。
(九)善于布局的高人
判断某查封物或抵押物将来会对相邻物业的价值有重大影响的,可购买债权后以物抵债或待价而沽,今后谋取该相邻物业或溢价转让债权。
第三讲:不良资产的交易流程
一、购买方的勾包原因
(一)掌握债务人财产而勾包
买家掌握了某企业(个人)的财产线索,可购买该企业(个人)的债权。
买家有数据库的,在匹配债务及资产且经调查后可购买有把握的债权。
(二)有特殊背景而勾包
买家在特殊区域、系统、行业有特别(行政、司法)资源、人脉或信息,可购买有关联的债权。
(三)根据清单找到债务人财产而勾包
买家根据债务人清单通过网搜或数据库匹配到债务人的财产,经尽调后可购买有把握的债权。
(四)有特殊目的而勾包
买家基于特殊目的(如抵债、布局等)而购买特定的债权。
二、转让方的组包模式
(一)按买家意愿组包
如果转让方认为买家的报价及付款方式可以接受,一般会同意组包。
(二)混搭组包
在买家提出勾包后,转让方会根据一定的关联性或处置的难易程度将若干其他债权或抵债物搭配进去,即通常所说的“肉块搭骨头”。
(三)自行组包
转让方按不同地域、行业、类别(一般有某种连结点)的债权或抵债实物混合组包向社会推介。
(四)协商组包
一些具实力买家会与转让方通过协商按地域、行业、类别灵活组包。
三、交易模式
(一)挂牌
转让方通常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方几大国内的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资产包。
在产权交易所挂牌的项目,一般规则及信息披露都较透明、规范,暗箱操作的空间不大。
(二)拍卖
转让方在其“入库”中介机构中通过竞标、摇珠、抽签等方式确定承拍机构,有时会采取联合拍卖。
转让方通常会要求承拍机构缴纳保证金及确定承拍期间;而拍卖机构也会要求有竞买意愿(或勾出该包)的客户代其向委托方缴交保证金。
(三)竞价
债权人会对资产包设定(保密的)保底价之后公开邀标,由买家到债权人处递交密封的报价材料,在确定的时间由评标人当众拆封,价高者得。
(四)网上竞价
淘宝设立了网上竞价平台介入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由转让方将其资产包通过平台展示,由买家全程通过网上参与竞价,不需要拍卖师和拍卖场地。
(五)竞标
债权人除对资产包确定(保密的)保底价之外,同时会对买家增加其他准入条件。由各个买家到债权人处递交密封的投标材料,在确定的时间由评标小组当众拆封,综合条件确定中标者。
(六)协议转让
如果买家是“国有”(如国资委或国企),则允许以协议方式转让。
债权人是民营企业的,或者转让方以转让收益权方式转让资产包的,可以不经公开处置程序,直接采取协议方式转让。
(七)转让壳体的股权(份额)
如果资产包是装入一个壳公司(或有限合伙)运营的,交易双方可以通过转让壳体100%股权(份额)的方式完成交易。
(八)资产包作价入股
可以该资产包的购入成本换算为100%股权,买家按原价(或溢价)支付一定款项受让相应比例的股权,双方合股后按照约定处置资产包、分享收益。
四、交易流程
(一)要约邀请
买家向转让方发出意向函,或转让方在网站及省级报纸上刊登处置公告。
(二)谈判、阅档
转让方与意向买家商议交易的相关事项(如意向价、流程、时间、付款办法等),在签订保密协议(个别要交保证金)后由买家阅档。
(三)开展尽职调查
买家对资产包开展尽职调查。
(四)立项、评估及报批
转让方对资产包完成立项、尽调、评估、报批等流程,确定交易底价、交易模式等。
(五)交易 转让方通过公开程序(拍卖、挂牌、竞价、竞标)完成交易,需在其官方网站及省级报纸刊登处置公告。
成交后双方签署《成交确认书》。
转让方是民营企业的,可以通过协议方式交易。
(六)签约
交易双方按照之前确认的版本签署《债权转让协议》等法律文件。
(七)付款
买家按照《债权转让协议》的约定支付价款及相关费用。如由第三人代付款则需提交该第三人的书面声明。
如果属分期或延期付款的则需签署《补充协议》,明确首期、付款进度、付清余款的触发条件,利息(滞纳金)标准、违约责任等条款。
(八)债权转让通知
转让方是金融企业或AMC的,在省级报纸刊登债权转让暨催收公告;转让方是民营企业的,除在报纸刊登债权转让公告之外,还需到公证处申请办理债权转让通知的公证送达手续(注意要取得送达情况回执)。
(九)交收债权资料
买家应尽可能多地接收能够证明主、从债权真实、合法、有效的合同、凭证、催收文书、法律文书,以及历次债权流转的报纸等重要文件。
(十)其他
对于处于诉讼、执行、强制清算、破产清算阶段的案件,买家需及时向法院申请办理诉讼主体的变更手续。
第四讲: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
一、常规催收
对一些尚在经营、有翻盘机会且有偿债意愿的债务人,可采用直接催收方式,但应密切监控债务人的经营状况、还款能力、涉诉案件、逃废债务、其他债权人追索等情况,避免被债务人玩弄。
二、和解清收
可综合考虑已查控财产的种类、价值、处置难度、处置时间,评估回报期望、回报周期,债务人的背景能量、对抗性,及债务人的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情况、负债情况、不可知的障碍因素、其他债权人的执行力度等等,决定是否与债务人和解。
三、诉讼清收
在论证可行性及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根据债务人的财产情况,合理确定行动的时机、方式、标的和申请财产保全。
裁决生效后,债权人应尽快申请执行。对违法、显失公平的裁决,债权人应及时上诉、申诉。
四、追加偿债主体
债权人经调查取证,在获得确凿证据下可依据相应法律规定,在执行程序中申请追加、或者通过诉讼程序要求相关主体对债务人的债务承担责任。
五、债务重组
应对债务人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谨慎确定重组方案并落实担保条款(尤其要增加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近亲属作连带担保)和相应保障(查控)措施,督促债务人(担保人)履行约定义务,防止债权被悬空。
六、以物抵债
如果债务人已丧失现金偿还能力,或者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强势,或者债权人的目的就是以物抵债,可同意以物抵债。
应当优先接受产权清晰、权证齐全、具有独立使用功能、易于保管、变现能力强、有升值空间的实物类资产抵债,须及时接收抵债物且尽快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七、债转股
对于一些尚有经营前景、有还款诚意、可以信任及合作且债务负担不重的债务人,或基于特殊目的,债权人可以采用债权转股权或以实物抵债后作价入股企业的方式实现债权。
八、盘活重整
对于有优质项目(如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只限于资金周转不灵或融资能力不足的债务人,可以考虑通过盘活重整的方式实现债权。
对于产业正常、前景优良,只因杠杆过高、高利息、债务负担重而导致流动性不足的债务人,可以采取债转股、引入并购基金、说服原股东出让部分股权、冻结债务、注入新的流动资金等重组方式,由新的管理者接管企业权力,在营运管理和财务上给予债务人支持与提升。
九、转让债权
适宜以转让方式处置的项目包括:未掌握财产的;司法处置难度很大或处置时间很长的;自身团队在该地区人脉、资源较薄弱的;债务人很有背景且对抗性很强的。
十、资产证券化
受制于法律、税务和市场接受程度,目前只有国有银行及四大AMC才有办法操作,普通债权人难以推动。
十一、申请强制清算
对于债务人的股东(开办单位)、实际控制人有还债能力的案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强制清算。
如果上述单位/人员不配合清算的,法院会以无法清算为由裁定终结强制清算程序,债权人可以依据该份裁定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另案起诉要求债务人的股东等清算义务人承担责任。
十二、申请破产清算
对于①债务人的财产已经被另案查封、而首封法院又按查控顺序分配执行款、预估己方难以受偿的案件,②或者债务人恶意转移或处分财产(恶意抵押、恶意单独清偿)、难以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的案件,③或者认为债务人账目混乱、存在公款私存或关联人侵吞公司财物嫌疑或怀疑债务人对关联人有大额应收债权的,④或认为债务人会担心进入破产程序暴露黑幕的案件,⑤或债务人本来还有重整盘活的机会但其过于嚣张拒不配合的案件,应敢于申请债务人破产加以胁制。
十三、申请追究刑事责任
这是追债的终极法律手段,可以应用于追债案件的相关罪名包括:①拒不履行生效裁决罪(新民诉法规定债权人可自诉);②伪证罪、帮助伪证罪或妨碍作证罪;③虚假诉讼罪;④追究转贷谋利罪。
以及其他罪名,包括:①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②妨害清算罪;③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④虚假破产罪;⑤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⑥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⑦贷款诈骗罪;⑧合同诈骗罪;⑨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⑩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等。
第五讲:律师参与不良资产行业的前景
一、行业的规模巨大
官方公布的近期数据约人民币1.3万亿元,民间估算约5万亿元,而外国机构估算超过10万亿元。即使按照1.3万亿元来算也相当惊人,已经超过许多国家全年度的GDP。
二、行业的参与主体众多
参与主体有供应方、购买方、中介机构、服务商、交易平台、配资方,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地方政府、民间投资者、P2P平台、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房地产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律师事务所、评估行、拍卖行、评级机构、催收机构、征信公司、互联网交易平台等等。
另外,还有债务人以及对特定资产有特殊目的的人。
上述参与主体也即律师的潜在客户,有大量的法律业务需求。
三、从业律师数量不多
根据个人判断,专注此领域的律师不超过5000人,经常承办此类业务的约1.5万人,二者总数占律师比例不足10%。
专注不良资产服务的团队数量更少,规模难超10人,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基本上没有跨地域服务的能力和体系,整合资源的能力也不足,管理和业务均没有流程化、标准化,未能形成品牌。
面对万亿级的不良资产盛宴,从业律师显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行业对专业技能有迫切需求
不良资产行业的处置及赢利模式,已经转变为依靠法律手段和市场化操作,在信息收集、项目遴选、尽职调查、交易结构设计、项目管理、项目营销、资本运作、处置退出等各个环节均需专业技能支撑,甚至对项目风险的控制及收益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此轮不良资产的债务人多为民营企业,决策灵活,往往通过重组、合并、分立、增减注册资本、解散、破产、隐匿转移财产、虚假诉讼、虚假租赁等等手段逃废债务及阻碍司法执行,疲于应付的债权人急需专业律师应对。
而债权人要实现债权(退出),须综合多种处置手段,通过司法途径主张债权、变现抵押物(查封物)、调查挖掘债务人隐匿财产、追加偿债主体、应对执行异议和复议、挖掘目标客户以营销项目、策划避税、设计交易结构,或者通过债转股、投贷联动、资产重组、重整盘活、申请破产、申请清算等方式退出项目,前述事务有多个参与主体,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关系,急需专业律师主导及参与。
最时髦的“互联网+不良资产平台”以及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等业务,同样需要律师对目标公司(或资产池内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五、其他利好
司法环境对债权人实现债权更为有利:行政干预司法的现象大为减少;法院加大打击逃废债务的力度,着力惩治失信人;运用信息科技及互联网技术查找债务人的财产线索和行踪;最高院提出在三年内解决执行难。如此种种,都十分有利于律师介入不良资产行业,有识之士应顺势而为。
第六讲:律师参与不良资产行业需做好哪些准备
一、信息准备
不良资产行业的其中一个痛点是信息不对称:知道谁是老赖但不知道他有什么财产;知道了某企业(某人)有财产但却不知道他欠谁的债务。反过来,其赢利点的核心基础之一也正是利用信息不对称。
信息储备是介入不良资产领域的前提,为此律师应该:
(一)要自建数据库,分别建立债务人数据库、财产线索数据库和特殊机会数据库;收集各类资产、债务及处置信息,分门别类;利用搜索工具和计算机智能技术快速查找、匹配。
(二)需擅长利用第三方的数据库(例如裁判文书网、政府网站或某些收费网站)搜索信息。
(三)要有意识结交相关行业(金融企业、AMC、法院、评估行、拍卖行)人士,从中获取第一手(债权、实物)资讯。
(四)要擅长筛选、核查信息,各类信息五花八门,真伪难辨,价值各有不同,需有能力也有效率地从中筛选具价值的信息。
二、技能准备
不良资产行业对律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处理的都是棘手的事情、对付的都是狡猾的老赖)。
(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①涉及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如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房地产管理法等实体法;②涉及不良资产行业的专门司法解释、指导意见、会议纪要等;③涉及程序方面的如民事诉讼法、有关强制执行的司法解释及法律条文。
(二)掌握挖掘财产线索的技能:①掌握到工商、国土房管等部门调查核实财产的技能;②掌握在信贷档案、工商档案、财务报表中挖掘财产线索的技能;③掌握通过互联网或案例库挖掘财产线索的技能。
(三)了解相关业务知识:有关信贷、评估、拍卖、财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基础知识。
(四)其他技能:①商务谈判技能;②营销技能;③访谈技能;④建立数据库及搜索的基础技能。
三、人脉圈准备
律师要想左右逢源,建议需与相关机构及人士建立、保持良好关系及互动。有了这些人脉圈和关系网,无论在信息采集、项目筛选、信息核实、项目收购、个案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将胜人一筹。
(一)需熟络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AMC、民营投资者、资产或产权交易平台、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建设局、测绘所、法院、公安局等等。
(二)需结交的人士包括:评估师、拍卖师,金融机构或AMC的高管、项目经理或信贷员,政府部门的主管或职员,政法干警,私家侦探。
(三)需寻找的合作伙伴包括:金融机构或AMC的库内律师所的律师、有大数据的机构、基金、土豪。
四、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度
律师需时刻保持对不良资产行业信息的敏感度:
(一)需对新颁政策、新增司法解释、各地法院的司法实践惯例、行业信息等坚持学习和研究,提高应变应对的能力。
(二)需养成时常留意报纸、媒介、网站涉及不良资产行业的债务、财产、资产处置等方面信息的习惯。
(三)要主动融入不良资产行业的圈子,结识各方面的专业人士从而收集行业信息。
(四)律师应该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举一反三,在债务和财产的匹配、搜索、筛选及判断等方面痛下功夫,才能创造和抓住投资机会。
第七讲:律师参与不良资产领域的方式及如何创收
一、提供尽职调查服务
金融企业、AMC收购或处置不良资产,均需外聘律师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报告。
目前专注提供不良资产尽职调查服务的团队不多,多属临时拼凑。其中,金融企业或AMC对外聘尽调团队有相应要求,一般都从其“入库”的律师事务所中选择,要求主办律师的执业年限不少于5年,并且须按照指定模板出具尽调报告;通常尽调时限很短,费用一般每户2000元左右(如果一户涉及多个担保人,封顶约1万元)。
另外,现在不良资产+互联网行业方兴未艾,该等机构(或平台)均需线下的律师团队提供相关资产或信息的尽职调查服务,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机会。据闻,淘宝等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正在制订引入专业团队为挂牌项目提供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的方案。
二、为不良资产行业的金融产品提供专项服务
目前,部分私募基金和资管计划、信托计划已直接或间接渗透到不良资产市场。如果律师既熟悉金融和资本市场业务知识,又懂得不良资产行业的各种法律规则和操作技能,能够预判风险来源,则在产品设计、交易架构、组织结构、发行规则等方面为发行该类金融产品的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和服务。
三、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及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提供法律服务
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业务中,律师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参与资产证券化发起和计划书的制定;处理特设机构在组建过程中涉及的法律事务;参与协商和谈判;拟订或审阅各项法律文件;全程法律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交易结构设计、交易文本制作、基础资产尽职调查、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出具法律意见书等。
在银行业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中,律师可为商业银行拟转让的信贷资产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书,对资产的转让效力等问题发表独立意见。
四、担任不良资产投资机构的服务商
投资者购买不良资产包之后,限于人力和精力以及专业性要求,都需要自建或外聘律师团队提供管理及处置服务。
法律事务主要包括:起诉(或仲裁)主张债权并申请财产保全,提起债权转让确认之诉,申请变更诉讼主体,申请(恢复)执行及采取查控措施,参与案件诉讼,应对执行异议、复议等。
日常管理事务主要包括:建档、信息录入、时效管理、发函催收、参与和解谈判、寻找债务人新信息、个案选聘代理律师、处理紧急事务等等。
五、为债权人提供代理服务
这是律师从事不良资产业务最主要的创收手段。
目前国内涌现个别专门代理不良资产案件的律师事务所,也有一些律师事务所设置了不良资产业务部门。
律师提供的服务包括:起诉或申请仲裁、申请财产保全、申请实现抵押权、办理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申请变更诉讼主体、申请执行、查找财产线索、申请恢复执行、代理衍生诉讼(追加偿债主体或破解处置障碍)、代理破产清算、代理强制清算、代理追究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裁决的刑事责任。
律师代理不良资产案件基本上都采取“全风险代理”,即没有成效时不收费,有成效时(指有执行回款、以物抵债、和解、债权再转让、债务重组等)再按约定比例或金额收取律师费。通常,国有银行和四大AMC给出的代理费率不高于10%且分段递进累减;地方AMC、农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给出的代理费率介于10*-15%;民间投资者给出的代理费率介于15*-20%。如果以和解、以物抵债、债权再转让、债务重组等方式回收的,则代理费减半。
对于一些“硬骨头”案件,律师可以争取先收取一定前期费用,待约定条件成就后再按一定回收比例计费。
律师在承办此类案件中要注意几点:①避免债务人和债权人绕开律师和解;②如果确需和解,应建议由债务人承担律师费;ƒ不能私自要求对方当事人支付费用;④如果对案件确有信心,应说服委托方不和解,甚至可以承诺保底清收;⑤注意收集、分析信息(如财产线索价值),举一反三,考虑是否再代理另案,或促成投资者购买有关债权,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六、向债权人承诺保底清收
如果律师对某个资产包有较大把握,但又限于资金或风险,或债权人不愿意转让,可与债权人承诺保底清收,即:律师保证为债权人收回某额度的款项,在未达到该额度之前不收费;超出该额度的由双方按比例分配回款。
采取这种方式,容易打动债权人,操作得当加上运气较好的话,律师收益会大大超过代理费(甚至可达到数百万元)。
七、与债权人约定合作分成
如果律师对某个资产包有较大把握且有一定资金实力,但买断债权又有顾虑的,可与债权人商洽合作分成。
操作要点:①律师向债权人缴纳一定保证金(一般为该债权收购价的20%-30%);②律师负责债权的全部追收事务并承担费用;③如涉及和解或以物抵债或转让债权的由双方决策;④项目有成效时双方按约定分配。
这种方式相当于律师将其资金、技能转化为资本,可谋求更大的收益。当然,律师不宜以自己或所在律师事务所作为一方当事人,最好是成立一家可以控制的壳公司与债权人合作。
八、提供重组类服务
不良资产行业的重组是一项复杂事务,法律主体多,法律关系复杂。律师需掌握或了解一定的金融、财务、审计、税务、法律、资产评估、工商、法律文书写作等专业知识或技能;如果需参与谈判的,还需具备相应技巧(仪容、口才、风度、气势等)。
律师应基于“和气生财”而撮合双方交易,拟订的重组方案要兼顾公平性和可操作性,以各方共赢为目标,谈判的时候有理、有利、有节,切忌咄咄逼人或挑词架讼。
如果律师代表债权人,在风险控制方面需注意把握要点:①“三换”:换人(法人、董事、财务)、换章(公章、财务章)、换股(股东);②“三押”:押股权、押实物、押人(债务方的股东及其近亲属提供连带担保);③“一收债”:将第三方(通常是债务人的关联人)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全数收购。
九、与投资者合作购买债权
律师要把握投资机遇,与一些土豪做朋友,游说他们投资不良资产。
律师也要做足功课,要有团队、有成功的处置经验、有好项目、要自信以及有忽悠人的本领。
律师利用自身专业技能或在代理案件过程中,调查或收集到债务人可靠且价值较大的财产线索时,可“跳出”代理的思维定势,尝试寻找伙伴合作购买相应债权,以谋求超额利益。
在合作条件方面,可以①土豪出钱、律师出力但不出钱,双方分成;②可以与土豪成立基金购买资产包,土豪出大钱、律师出小钱及出力(相当于GP或管理人),双方分成。
在分成时间方面可以灵活变通,例如让土豪先收回本金之后双方再分成,或者让土豪先收回本金及固定回报后再分成(即律师劣后)。
十、帮助债务人
我们不赞成律师帮助老赖逃废债务、损害社会诚信。随着法制健全,政法部门加大了对老赖逃废债务的打击力度。律师参与其中,往往风险高于收益,没有必要为了蝇头小利而陷自己于不利。
但律师可以帮助债务人维护正当权益。例如:①在债权债务重组过程中代表债务方谈判及审查合同,修订不合理的条款;②在诉讼中主张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担保无效、利息计算错误等;③在财产保全或执行过程中,抗辩债权人(或法院)超标的查封、错误查封案外人财产,代表债务人或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及相关复议、诉讼等等。
律师也可以利用程序规则帮助债务人与债权人周旋从而争取主动权,例如故意拖延审判执行进展(提出管辖权异议、执行异议、申请司法鉴定、损害优先购买权、债权转让通知程序不当等)。
目前,国内专业代表债务人维护权益或运用法律规则帮助债务人而出名的律师(或律师所)还没有;如果有,相信其业务会应接不暇。
十一、担任中介促成交易
律师在尽调或代理过程中能第一手接触、收集和核查债权资料或信息(例如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和意愿,相关企业的财产线索),可以判断哪些债权的回收较有保障,利用信息不对称,向伙伴推荐购买相关债权,而律师即可赚取中介费用。投资者购买债权之后基本上也会委托该律师追收、处置,律师也可再次获利。
律师较容易获得金融企业拟处置的抵债物、抵押物信息,或在自身代理的案件中又熟悉查封物的情况,只要多加留意、收集信息,经尽调后可向投资者推介购买该等实物,从而赚取中介费(注:可采取包干方式)。
十二、以小博大、谋划布局
以下这些操作有些高端,考验律师的眼光、格局、胆量和实力,需具备较高水平才能尝试,成功与否还要些运气:
情形一: 当律师掌握了某些抵押物、查封物、抵债物将严重影响相邻物业的价值或使用功能,或者与相邻物业连片开发(改造)即可大幅升值时,可以购买相应债权或物业。之后①可尝试与相邻物业的权属人商洽共同开发、提升价值;②或将前述债权或物业溢价转手。
情形二: 当律师掌握了某些抵押物、查封物、抵债物的价值或使用功能严重受限于相邻物业(类似于钉子户),或者与相邻物业连片开发(改造)即可大幅升值时,如果相邻物业价格不高(或前述物业将快处置),可以购买相邻物业。之后①在前述物业处置时尽可能将相邻物业的障碍予以披露及夸大,令意向买家产生疑虑;②自己或合作伙伴在合适的价位购入前述物业;③如前述物业被第三方购入,则可与之商洽合作或将自身物业溢价转让之。
情形三: 律师掌握了有效信息,或与债务人合作(其实就是串通),利用小额债权的案件抢先查封别人的抵押物。之后①故意通过关联人不断提出异议、复议等程序拖延时间,长期不处置;②在债权人(金融机构或AMC)处置抵押物对应债权时压价竞买;③债权被第三方竞买的,则与之商洽合作或将自身债权溢价转让之。
情形四: 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判断某宗抵押物或查封物的价值巨大,在调查清楚产权人全部负债的情况下,在精密计算成本、收益及评估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与合作伙伴收购涉及产权人的全部债权,查封及轮候查封该物业,之后在该物业处置时赚取差价或以物抵债。
如果律师的尽职调查水平较高,或者与债务人熟悉(不说串通),或者触角敏锐,或自身具足够实力,在不良资产行业内其实有大把文章可做。
第二篇:律师参与不良资产行业的方式及如何创收(范文)
律师参与不良资产行业的方式及如何创收
官方公布的近期数据约人民币1.3万亿元,民间估算约5万亿元,而外国机构估算超过10万亿元。即使按照1.3万亿元来算也相当惊人,已经超过许多国家全的GDP。
二、行业的参与主体众多
参与主体有供应方、购买方、中介机构、服务商、交易平台、配资方,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地方政府、民间投资者、P2P平台、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房地产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律师事务所、评估行、拍卖行、评级机构、催收机构、征信公司、互联网交易平台等等。另外,还有债务人以及对特定资产有特殊目的的人。上述参与主体也即律师的潜在客户,有大量的法律业务需求。
三、从业律师数量不多
根据个人判断,专注此领域的律师不超过5000人,经常承办此类业务的约1.5万人,二者总数占律师比例不足10%。专注不良资产服务的团队数量更少,规模难超10人,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基本上没有跨地域服务的能力和体系,整合资源的能力也不足,管理和业务均没有流程化、标准化,未能形成品牌。面对万亿级的不良资产盛宴,从业律师显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行业对专业技能有迫切需求
不良资产行业的处置及赢利模式,已经转变为依靠法律手段和市场化操作,在信息收集、项目遴选、尽职调查、交易结构设计、项目管理、项目营销、资本运作、处置退出等各个环节均需专业技能支撑,甚至对项目风险的控制及收益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此轮不良资产的债务人多为民营企业,决策灵活,往往通过重组、合并、分立、增减注册资本、解散、破产、隐匿转移财产、虚假诉讼、虚假租赁等等手段逃废债务及阻碍司法执行,疲于应付的债权人急需专业律师应对。而债权人要实现债权(退出),须综合多种处置手段,通过司法途径主张债权、变现抵押物(查封物)、调查挖掘债务人隐匿财产、追加偿债主体、应对执行异议和复议、挖掘目标客户以营销项目、策划避税、设计交易结构,或者通过债转股、投贷联动、资产重组、重整盘活、申请破产、申请清算等方式退出项目,前述事务有多个参与主体,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关系,急需专业律师主导及参与。最时髦的“互联网+不良资产平台”以及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等业务,同样需要律师对目标公司(或资产池内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五、其他利好
司法环境对债权人实现债权更为有利:行政干预司法的现象大为减少;法院加大打击逃废债务的力度,着力惩治失信人;运用信息科技及互联网技术查找债务人的财产线索和行踪;最高院提出在三年内解决执行难。如此种种,都十分有利于律师介入不良资产行业,有识之士应顺势而为。第二讲律师参与不良资产行业需做好哪些准备
一、信息准备
不良资产行业的其中一个痛点是信息不对称:知道谁是老赖但不知道他有什么财产;知道了某企业(某人)有财产但却不知道他欠谁的债务。反过来,其赢利点的核心基础之一也正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信息储备是介入不良资产领域的前提,为此律师应该:
(一)要自建数据库,分别建立债务人数据库、财产线索数据库和特殊机会数据库;收集各类资产、债务及处置信息,分门别类;利用搜索工具和计算机智能技术快速查找、匹配。
(二)需擅长利用第三方的数据库(例如裁判文书网、政府网站或某些收费网站)搜索信息。
(三)要有意识结交相关行业(金融企业、AMC、法院、评估行、拍卖行)人士,从中获取第一手(债权、实物)资讯。
(四)要擅长筛选、核查信息,各类信息五花八门,真伪难辨,价值各有不同,需有能力也有效率地从中筛选具价值的信息。
二、技能准备
不良资产行业对律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处理的都是棘手的事情、对付的都是狡猾的老赖)。
(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①涉及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如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房地产管理法等实体法;②涉及不良资产行业的专门司法解释、指导意见、会议纪要等;③涉及程序方面的如民事诉讼法、有关强制执行的司法解释及法律条文。
(二)掌握挖掘财产线索的技能:①掌握到工商、国土房管等部门调查核实财产的技能;②掌握在信贷档案、工商档案、财务报表中挖掘财产线索的技能;③掌握通过互联网或案例库挖掘财产线索的技能。
(三)了解相关业务知识:有关信贷、评估、拍卖、财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基础知识。
(四)其他技能:①商务谈判技能;②营销技能;③访谈技能;④建立数据库及搜索的基础技能。
三、人脉圈准备
律师要想左右逢源,建议需与相关机构及人士建立、保持良好关系及互动。有了这些人脉圈和关系网,无论在信息采集、项目筛选、信息核实、项目收购、个案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将胜人一筹。
(一)需熟络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AMC、民营投资者、资产或产权交易平台、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建设局、测绘所、法院、公安局等等。
(二)需结交的人士包括:评估师、拍卖师,金融机构或AMC的高管、项目经理或信贷员,政府部门的主管或职员,政法干警,私家侦探。
(三)需寻找的合作伙伴包括:金融机构或AMC的库内律师所的律师、有大数据的机构、基金、土豪。
四、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度 律师需时刻保持对不良资产行业信息的敏感度:
(一)需对新颁政策、新增司法解释、各地法院的司法实践惯例、行业信息等坚持学习和研究,提高应变应对的能力。
(二)需养成时常留意报纸、媒介、网站涉及不良资产行业的债务、财产、资产处置等方面信息的习惯。
(三)要主动融入不良资产行业的圈子,结识各方面的专业人士从而收集行业信息。
(四)律师应该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举一反三,在债务和财产的匹配、搜索、筛选及判断等方面痛下功夫,才能创造和抓住投资机会。第三讲律师参与不良资产领域的方式及如何创收
一、提供尽职调查服务金融企业、AMC收购或处置不良资产,均需外聘律师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报告。目前专注提供不良资产尽职调查服务的团队不多,多属临时拼凑。其中,金融企业或AMC对外聘尽调团队有相应要求,一般都从其“入库”的律师事务所中选择,要求主办律师的执业年限不少于5年,并且须按照指定模板出具尽调报告;通常尽调时限很短,费用一般每户2000元左右(如果一户涉及多个担保人,封顶约1万元)。另外,现在不良资产+互联网行业方兴未艾,该等机构(或平台)均需线下的律师团队提供相关资产或信息的尽职调查服务,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机会。据闻,淘宝等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正在制订引入专业团队为挂牌项目提供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的方案。
二、为不良资产行业的金融产品提供专项服务 目前,部分私募基金和资管计划、信托计划已直接或间接渗透到不良资产市场。如果律师既熟悉金融和资本市场业务知识,又懂得不良资产行业的各种法律规则和操作技能,能够预判风险来源,则在产品设计、交易架构、组织结构、发行规则等方面为发行该类金融产品的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和服务。
三、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及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提供法律服务 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业务中,律师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参与资产证券化发起和计划书的制定;处理特设机构在组建过程中涉及的法律事务;参与协商和谈判;拟订或审阅各项法律文件;全程法律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交易结构设计、交易文本制作、基础资产尽职调查、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出具法律意见书等。在银行业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中,律师可为商业银行拟转让的信贷资产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书,对资产的转让效力等问题发表独立意见。
四、担任不良资产投资机构的服务商
投资者购买不良资产包之后,限于人力和精力以及专业性要求,都需要自建或外聘律师团队提供管理及处置服务。法律事务主要包括:起诉(或仲裁)主张债权并申请财产保全,提起债权转让确认之诉,申请变更诉讼主体,申请(恢复)执行及采取查控措施,参与案件诉讼,应对执行异议、复议等。日常管理事务主要包括:建档、信息录入、时效管理、发函催收、参与和解谈判、寻找债务人新信息、个案选聘代理律师、处理紧急事务等等。
五、为债权人提供代理服务
这是律师从事不良资产业务最主要的创收手段。目前国内涌现个别专门代理不良资产案件的律师事务所,也有一些律师事务所设置了不良资产业务部门。律师提供的服务包括:起诉或申请仲裁、申请财产保全、申请实现抵押权、办理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申请变更诉讼主体、申请执行、查找财产线索、申请恢复执行、代理衍生诉讼(追加偿债主体或破解处置障碍)、代理破产清算、代理强制清算、代理追究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裁决的刑事责任。律师代理不良资产案件基本上都采取“全风险代理”,即没有成效时不收费,有成效时(指有执行回款、以物抵债、和解、债权再转让、债务重组等)再按约定比例或金额收取律师费。通常,国有银行和四大AMC给出的代理费率不高于10%且分段递进累减;地方AMC、农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给出的代理费率介于10*-15%;民间投资者给出的代理费率介于15*-20%。如果以和解、以物抵债、债权再转让、债务重组等方式回收的,则代理费减半。对于一些“硬骨头”案件,律师可以争取先收取一定前期费用,待约定条件成就后再按一定回收比例计费。律师在承办此类案件中要注意几点:①避免债务人和债权人绕开律师和解;②如果确需和解,应建议由债务人承担律师费;?不能私自要求对方当事人支付费用;④如果对案件确有信心,应说服委托方不和解,甚至可以承诺保底清收;⑤注意收集、分析信息(如财产线索价值),举一反三,考虑是否再代理另案,或促成投资者购买有关债权,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六、向债权人承诺保底清收
如果律师对某个资产包有较大把握,但又限于资金或风险,或债权人不愿意转让,可与债权人承诺保底清收,即:律师保证为债权人收回某额度的款项,在未达到该额度之前不收费;超出该额度的由双方按比例分配回款。采取这种方式,容易打动债权人,操作得当加上运气较好的话,律师收益会大大超过代理费(甚至可达到数百万元)。
七、与债权人约定合作分成
如果律师对某个资产包有较大把握且有一定资金实力,但买断债权又有顾虑的,可与债权人商洽合作分成。操作要点:①律师向债权人缴纳一定保证金(一般为该债权收购价的20%-30%);②律师负责债权的全部追收事务并承担费用;③如涉及和解或以物抵债或转让债权的由双方决策;④项目有成效时双方按约定分配。这种方式相当于律师将其资金、技能转化为资本,可谋求更大的收益。当然,律师不宜以自己或所在律师事务所作为一方当事人,最好是成立一家可以控制的壳公司与债权人合作。
八、提供重组类服务
不良资产行业的重组是一项复杂事务,法律主体多,法律关系复杂。律师需掌握或了解一定的金融、财务、审计、税务、法律、资产评估、工商、法律文书写作等专业知识或技能;如果需参与谈判的,还需具备相应技巧(仪容、口才、风度、气势等)。律师应基于“和气生财”而撮合双方交易,拟订的重组方案要兼顾公平性和可操作性,以各方共赢为目标,谈判的时候有理、有利、有节,切忌咄咄逼人或挑词架讼。如果律师代表债权人,在风险控制方面需注意把握要点:①“三换”:换人(法人、董事、财务)、换章(公章、财务章)、换股(股东);②“三押”:押股权、押实物、押人(债务方的股东及其近亲属提供连带担保);③“一收债”:将第三方(通常是债务人的关联人)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全数收购。
九、与投资者合作购买债权
律师要把握投资机遇,与一些土豪做朋友,游说他们投资不良资产。律师也要做足功课,要有团队、有成功的处置经验、有好项目、要自信以及有忽悠人的本领。律师利用自身专业技能或在代理案件过程中,调查或收集到债务人可靠且价值较大的财产线索时,可“跳出”代理的思维定势,尝试寻找伙伴合作购买相应债权,以谋求超额利益。在合作条件方面,可以①土豪出钱、律师出力但不出钱,双方分成;②可以与土豪成立基金购买资产包,土豪出大钱、律师出小钱及出力(相当于GP或管理人),双方分成。在分成时间方面可以灵活变通,例如让土豪先收回本金之后双方再分成,或者让土豪先收回本金及固定回报后再分成(即律师劣后)。
十、帮助债务人
我们不赞成律师帮助老赖逃废债务、损害社会诚信。随着法制健全,政法部门加大了对老赖逃废债务的打击力度。律师参与其中,往往风险高于收益,没有必要为了蝇头小利而陷自己于不利。但律师可以帮助债务人维护正当权益。例如:①在债权债务重组过程中代表债务方谈判及审查合同,修订不合理的条款;②在诉讼中主张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担保无效、利息计算错误等;③在财产保全或执行过程中,抗辩债权人(或法院)超标的查封、错误查封案外人财产,代表债务人或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及相关复议、诉讼等等。律师也可以利用程序规则帮助债务人与债权人周旋从而争取主动权,例如故意拖延审判执行进展(提出管辖权异议、执行异议、申请司法鉴定、损害优先购买权、债权转让通知程序不当等)。目前,国内专业代表债务人维护权益或运用法律规则帮助债务人而出名的律师(或律师所)还没有;如果有,相信其业务会应接不暇。
十一、担任中介促成交易
律师在尽调或代理过程中能第一手接触、收集和核查债权资料或信息(例如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和意愿,相关企业的财产线索),可以判断哪些债权的回收较有保障,利用信息不对称,向伙伴推荐购买相关债权,而律师即可赚取中介费用。投资者购买债权之后基本上也会委托该律师追收、处置,律师也可再次获利。律师较容易获得金融企业拟处置的抵债物、抵押物信息,或在自身代理的案件中又熟悉查封物的情况,只要多加留意、收集信息,经尽调后可向投资者推介购买该等实物,从而赚取中介费(注:可采取包干方式)。
十二、以小博大、谋划布局
以下这些操作有些高端,考验律师的眼光、格局、胆量和实力,需具备较高水平才能尝试,成功与否还要些运气:情形一:当律师掌握了某些抵押物、查封物、抵债物将严重影响相邻物业的价值或使用功能,或者与相邻物业连片开发(改造)即可大幅升值时,可以购买相应债权或物业。之后①可尝试与相邻物业的权属人商洽共同开发、提升价值;②或将前述债权或物业溢价转手。情形二:当律师掌握了某些抵押物、查封物、抵债物的价值或使用功能严重受限于相邻物业(类似于钉子户),或者与相邻物业连片开发(改造)即可大幅升值时,如果相邻物业价格不高(或前述物业将快处置),可以购买相邻物业。之后①在前述物业处置时尽可能将相邻物业的障碍予以披露及夸大,令意向买家产生疑虑;②自己或合作伙伴在合适的价位购入前述物业;③如前述物业被第三方购入,则可与之商洽合作或将自身物业溢价转让之。情形三:律师掌握了有效信息,或与债务人合作(其实就是串通),利用小额债权的案件抢先查封别人的抵押物。之后①故意通过关联人不断提出异议、复议等程序拖延时间,长期不处置;②在债权人(金融机构或AMC)处置抵押物对应债权时压价竞买;③债权被第三方竞买的,则与之商洽合作或将自身债权溢价转让之。情形四: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判断某宗抵押物或查封物的价值巨大,在调查清楚产权人全部负债的情况下,在精密计算成本、收益及评估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与合作伙伴收购涉及产权人的全部债权,查封及轮候查封该物业,之后在该物业处置时赚取差价或以物抵债。如果律师的尽职调查水平较高,或者与债务人熟悉(不说串通),或者触角敏锐,或自身具足够实力,在不良资产行业内其实有大把文章可做。一键查询财产/债务/涉诉/工商等信
第三篇:融资租赁视角下的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法律实务
融资租赁视角下的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法律实务
一、前言
从我国立法实践看,对于资产划分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方法,目前对于“不良资产”的规范性文件集中在国有资产、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领域,如《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清理指导意见》、《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等。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监管侧重于制止国有资产流失及清产核资,金融监管侧重于防控风险、营利能力和变现能力。
本文选择以融资租赁公司为视角作为切入点,对不良资产管理处置进行法律实务专题研究论证,因而对上述规范性文件中不良资产定义及分类的理论研究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管理和处置均属不良资产的不同阶段,本文更侧重于对不良资产处置进行研究论证。管理方面,仅对不良资产的特殊性进行介绍建议,对于租后检查管理等日常行为不赘述。
本文所称“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含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及民营企业等)长时间无法收回的、清收难度较大的资产净损失以及各类有问题资产的预计损失等,包括逾期应收账款或呆(坏)账、有问题的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担保损失等其他损失;本文所称“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是指融资租赁公司综合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自身不良资产或参与其他企业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并进行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
二、融资租赁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内容
金融实务界曾将不良资产比喻为“冰棍资产”,即不良资产如不尽早处置,则滞后时间越长就会像冰棍一样成倍损失。笔者认为,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涉及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涉及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融资租赁公司自身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租赁物只是一种融资担保措施,并非交易目的,但融资租赁行业目前缺乏完善资金退出和物权退出机制,融资租赁公司因经营不善可能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将对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结构造成风险。2014年4月、5月,商务部针对融资租赁行业的不良资产率上升的问题,下发关于开展融资租赁行业风险排查的通知,对各地区外商融资租赁、内资融资租赁公司进行集中风险排查。各地监管部门亦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金融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通过租赁资产托管、风险控制、残值处理和价值维护等专业管理服务,参与处置融资租赁公司不良资产。因此,为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对自身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处置是融资租赁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第二,融资租赁公司可参与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企业不良资产管理处置。融资租赁(主要是售后回租)的融资融物以及优化资产结构的功能,也可作为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有效形式。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仍以现金回收为主,但从国际资产处置行业,通过融资租赁、租赁等手段进行不良资产的有效资源分配,提升不良资产价值达到更大效益是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已有资产管理公司与融资租赁合作进行不良资产多元处置,如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收购重组新疆金融租赁助力不良资产。从长远来看,融资租赁公司参与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企业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新兴市场空间很大。
三、不良资产管理基本内容
在目前融资租赁公司不良资产率不断上升(根据有关报告,以金融租赁公司为例,2013年其不良资产率为0.49%,2014年已达到0.71%),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并已开展一系列风险排查举措的背景下,融资租赁公司对租赁资产、租赁债权等不良资产的管理有了更高需求,融资租赁行业已有人提出由专业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概念,但现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及资产管理公司往往具备完善及程序化的不良资产管理体系,融资租赁公司亦可参考适用。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不良融资租赁标的资产管理内容
1、租后检查管理应遵循有利于变现和成本效益原则,对于不良租赁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并根据不良资产不同类别的特点制定并采取适当的管理策略,定期走访约谈、实地查看以及交驻验证;
2、设定专门资产管理部,明确管理责任人,做好不良租赁标的资产经营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重要权证实施集中管理;
3、建立不良租赁标的资产台账,定期进行盘点清查,账实核对,及时掌握不良租赁标的资产的形态及价值状态的异常变化和风险隐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贬损或丢失;
4、建立不良租赁标的资产信息数据库,及时收集、更新和分析管理、处置信息;
5、非经规定程序批准不能自用,并须按照有关规定尽快处置变现。
(二)不良融资租赁债权资产管理内容
1、对于不良融资租赁债权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建立关注、次级、可疑及损失类基本分类标准;
2、认真整理、审查和完善不良债权的法律文件和相关管理资料,包括对纸质文件和相应电子信息的管理和更新;
3、密切监控主债权诉讼时效、担保期间和申请执行期限等,及时主张权利,确保债权始终受司法保护;
4、跟踪涉诉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主张权利;
5、密切关注抵押(质)物价值的不利变化,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因客观原因或其他不可抗力而无法及时发现和补救的,应做出必要说明和记录;
6、调查和了解债务人(担保人)的其他债务和担保情况以及其他债权人对该债务人(担保人)的债务追偿情况;
7、及时发现承租人(担保人)主体资格丧失、隐匿、转移和毁损资产,擅自处置抵押物或将抵押物再次抵押给其他债权人等有可能导致债权被悬空的事件或行为,采取措施制止、补救和进行必要说明。
(三)对外持股、债转股涉及不良股权资产的管理内容
1、建立和完善股权管理制度。根据持股比例向持股企业派出(选聘)股东代表、董事、监事等人员,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建立股权管理授权制度。派出(选聘)的股东代表、董事、监事应定期总结报告其在持股企业中的工作;
2、密切关注持股企业资产负债、生产经营和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及其变化;
3、依法维护股东权益,采取措施制止损害股东合法权益的行为;
4、督促持股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对阶段性持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实现退出;
5、根据持股比例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6、当持股企业因管理、环境等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将导致持有股权风险显著增大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不良资产处置基本内容
(一)不良资产处置基本流程
一般不良资产项目处置周期在2年左右,涉及投资者、投行、收购主体、资产管理公司等主体,亦会涉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券商等中介服务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的基本流程如下,可供融资租赁公司参考:
1.筛选拟处置不良资产。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检查管理对不良资产评估结果,确定拟处置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可以是实物、债权或股权。
2.专项尽职调查、评估。不良资产投资方基本上都要委托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查阅资产档案材料,进行尽职调查和评估。
3.确定不良资产处置方案。资产管理部门会同风险控制、法律事务等部门拟定审核确定不良资产处置方案。
4.内部决策及外部批准程序。企业根据章程及其他文件规定,通过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等形式对不良资产处置方案决策通过;涉及上市公司的,还应按上市规则履行相应披露程序;涉及国有、公共不良资产处置的,还应报批国资等监管部门批准。
5.拍卖、竞标、竞价转让或协议转让。有意向的投资方会与不良资产企业进行谈判,就交易价格、交易结构及处置方案等进行协商并签署协议予以确定;涉及国有、公共不良资产处置的,还应采用拍卖、竞标、竞价等公开处置方式。
6.支付处置款并向各债务人发出书面通知。
7.办理不良资产(实物、债权、股权等)交割,相关档案移交,对不良资产进行最终处置。
(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解析
从不良资产处置达到的效果来看,可分为一次性处置及阶段性处置两类。一次性处置主要包括直接追偿、资产转让、破产受偿等方式;阶段性处置主要包括债转股、资产重组、资产置换、资产托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简要介绍如下:
1.直接追偿
融资租赁公司可采取直接向承租人进行催收追偿、行使担保权或取回租赁资产另行处置,以及通过诉讼(仲裁)、委托第三方追偿等手段直接追偿。该处置方式适用于承租企业虽经营困难,但尚未完全丧失还款能力,具备一定偿债来源的情形。直接追偿方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难度大、手段有限的特征。通过专项催收或诉讼追偿,加大承租人的履约力度,也可避免其他处置方式中的尽职调查及报批等成本投入及繁琐手续,但也会因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承租人恶意逃避债务等因素影响追偿效果。
直接追偿方式的具体实施关键是多方面增强承租人、担保人的履约动力,如违约成本、商誉、长期合作机会等,尽可能创造谈判条件,迫使承租人及担保人还款。采取诉讼手段的,应选择好诉讼时机、方式和标的,做好诉讼准备,对承租人、担保人财产进行及时保全执行等。从第三方委托代理追偿的主体而言,一般委托律师事务所参与实施。
2.资产转让
融资租赁公司可采取将不良资产向投资者转让,实现现金回笼目的。资产转让包括公开拍卖、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等公开处置方式,也包括协议转让非公开处置方式;或单独处置,也可打包处置。一般而言,公开拍卖及招投标处置方式主要适用于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通用性强的不良资产,如土地、房产、机械设备、车辆和材料物资等;竞争性谈判处置方式适用于市场需求较差,竞买人很少,拍卖效果不佳或依法不能拍卖,又不适合招标转让的各类资产;协议转让处置方式适用于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合适投资者极少,没有竞争对手,无法比较选择的资产;而打包处置方式适用于难度大、处置周期长的不良资产。
资产转让方式的具体实施关键是资产价格,通过最优方式发现资产价值,筛选最优投资者,实现最大处置效益。公开拍卖、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等公开处置方式应保证符合拍卖、招投标等法律法规,避免合谋压价、串通围标;协议转让应充分履行论证及批准程序,最大限度提升转让价格的市场化;对于转让付款,原则上要求一次性付款。确需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应将付款期限、次数等条件作为确定转让对象和价格的因素,并应落实有效履约保障措施。
3.破产受偿
破产受偿系由债务人依照《破产法》等规定依法申请破产,融资租赁公司在不得已时可通过参与债务人的破产程序进行受偿。该处置方式适用于承租人资不抵债,无力偿还租金及其他款项,担保措施亦无法实现,而租赁财产又出现毁损而无法取回另行处置,承租人无力继续经营的情形。
破产受偿方式的具体实施关键是程序透明,融资租赁公司应及时参加债权人会议,密切关注破产清算进程,尽最大可能防止债务人利用破产手段逃废债。对破产过程中存在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和显失公平的裁定应及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从第三方委托代理参与破产程序的主体而言,一般委托律师事务所参与实施。
4.债转股
融资租赁公司可根据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将对承租人或担保人的逾期债权转为对该企业的投资入股资金,形成股权,由融资租赁公司进行阶段性持股,并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该处置方式适用于承租人或担保人所处行业、产品等尚有市场发展前景,仅由于阶段性资金周转不周产生负债的企业。有一点须明确,债转股并非长效机制,其真正目的不是做企业的股东,而是最终出售股权,收回债权。因此,债转股的最终结果将在企业经营成熟阶段退出。
债转股方式的具体实施关键是政策因素及具体操作,因债转股是国家产业转型的全新金融工作,政策性很强,目前商业银行债转股仍面临《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等法律瓶颈,融资租赁公司进行债转股目前并无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但从融资租赁风险控制角度亦不排除会出现不利政策影响,因此融资租赁企业应紧扣国家政策动态,适时对不良资产工作进行调整;同时,目前对于债转股操作方式并无统一标准,其操作难度较大,涉及大量论证、尽职调查及评估工作,并涉及复杂法律关系架构及法律文件签署,尤其是退出机制的操作难度较大,从第三方委托代理参与债转股程序的主体而言,一般委托律师事务所参与实施。
5.资产重组
作为不良资产处置中大量使用的一种方式,融资租赁公司可自行或参与资产重组,包括债务重组,企业重组,资产置换、以物抵债、修改债务条款、并购等(广义角度,债转股、协议转让等方式亦属于资产重组范围,本文仅作狭义理解)。该处置方式适用于生产经营正常、有发展前景,或具有经营特许、上市公司或有大型企业支撑的企业,可通过重组增强还款能力、增强担保能力,融资租赁公司也可将不良资产直接转化为现金、实物资产或股权资产,以实现重组权益。
资产重组方式的具体实施关键是前期调查及程序要求,资产重组的核心实质是履约变更,而对新履行方式,如抵债物,置换资产,或是企业分立、合并和破产重整等,均涉及重启大量论证、尽职调查及评估工作,重新确定履约主体、方式、期限等;而履约变更涉及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等特殊主体均有繁杂的审批或披露程序要求,建议委托律师事业所参与处置;另,亦须注意目前实践中较为普遍的政府主导因素。
6.资产托管
对于融资租赁公司遇到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力不强,回收过程过长及人才不足的问题,可考虑将不良资产委托专业机构执行,通过社会化服务,解决融资租赁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后顾之忧。根据不良资产的类别,可考虑不同专业机构。逾期债权可考虑委托资产管理公司、律师事务所代为追偿,房产、土地等可考虑委托房地产、物业公司代为经营;机械设备、材料物资可考虑委托厂商代为销售和租赁等;车辆、飞机等交通工具亦可考虑委托专门汽车租赁、航空公司等进行经营管理;从集合专业的长远发展看,对融资租赁债权、资产管理处置,以及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熟悉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将是融资租赁公司资产托管合作的主要机构。
资产托管方式的具体实施关键是如何确定受托方具备合理经营管理履约能力,首先应对受托企业进行详细尽职调查,其次在管理过程中,对受托方的经营管理能力及资产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
7.资产证券化
融资租赁公司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租金等应收账款等资产汇集起来,通过信用增级,经交易市场进行出售流通,据以融通资金,资金回笼。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中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发起机构、信托受托机构、信用增级机构、贷款服务机构、资金保管机构和证券投资机构。目前,融资租赁公司资产证券化已处于探索阶段,华融金租、河北金租、工银金租、海通恒信、融信租赁、狮桥融资租赁,以及重庆的华科融资租赁等相继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
资产证券化方式的具体实施关键是不良资产证券化要求,一般而言,证券化资产须具备良好的未来预期收益,要有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保证。具体而言:资产能够在未来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的现金流量;本息偿还能够分摊于整个资产的存续期;资产的抵押物具有较高的变现价值或其对债务人的效用很高;资产具有标准化和高质量的合同条款。因此,并非所有不良资产均可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公司需制定不良资产分类程序和标准,从不良资产中筛选有效资产,并通过信用增级吸引投资者实施证券化。建议可考虑委托律师事务所参与资产证券化的发起、资产证券化过程协调和谈判工作、以及各项法律文件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保证资产证券化质量。
五、不良资产管理处置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受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权的法律限制
从商业银行角度,一旦贷款无法按期收回而转化为不良资产,如不能及时处置过度积聚将导致资产负债结构恶化。商业银行一般将不良贷款债权向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地方性资产管理公司转让处置,但也存在未纳入资产管理公司转让处置的部分不良贷款,即向社会投资者转让,法律理论及司法裁判对此认定亦存在较大争议,持否定态度的人主张:贷款等金融业务只能由具有特许资格的金融机构来经营,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相关业务。如商业银行将不良贷款转让给社会投资者的,该受让方因不具有金融业务资格,违反了国家的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导致债权转让行为无效。
笔者倾向性认为,社会投资者受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权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但存在一定法律限制,具体如下:
1、金融机构向非金融机构转让贷款债权无禁止性规定,转让合同有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法律效力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9]24号)》规定:“对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没有禁止性规定,转让合同具有合同法上的效力”,其认为贷款债权转让的行为:“属于债权人将合同的权利转让给第三人,并非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经营性活动,不涉及从事贷款业务的资格问题,受让主体无须具备从事贷款业务的资格。”
2、不良贷款债权向非金融机构转让操作中的限制:
(1)涉及金融机构内部批准程序。上述银监办发[2009]24号文件规定:“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应当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另,《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借款合同项下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批复(银办函[2001]648号)》规定:“未经许可,商业银行不得将其债权转让给非金融机构”,因此涉及商业银行应向银监会报告,如涉及国有资产的,则还包括国资委批准。
(2)借款人、保证人、资产真实限制及回购禁止。《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13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102号)》规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间信贷资产转让中应征得借款人同意、征求保证人意见(如不同意则更换保证),且要求资产真实转让,禁止回购等义务。笔者认为,向非金融机构转让应不低于上述要求。
(3)公开程序要求。上述银监办发[2009]24号文还规定“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应当采取拍卖等公开形式,以形成公允价格,接受社会监督”。
(4)债权追偿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发[2009]19号)》中对于地方政府等优先购买权及案件不予受理情形将为不良贷款债权受让投资主体造成债权追偿限制(具体下文分析)。
3、对融资租赁公司受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权的建议:
(1)尽量不涉及国有资产的贷款债权,即使涉及最好取得国资委的批准文件等。
(2)审查贷款债权有无转让限制,如主管部门禁止性规定、合同禁止性规定等,至于银行是否向银监会报告取得同意,鉴于商业银行一般比较强势,视情况是否作为其陈述保证载入合同。
(3)切实履行债权转让通知义务。
(4)审查债权的真实性、安全性等。
(二)不良国有金融资产处置实施的权利限制
不良国有金融资产处置的基本原则仍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实践中涉及不良国有金融资产处置的主要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及非金融机构类资产管理公司三类资产管理公司。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发[2009]19号)》规定,融资租赁公司如受让或参与上述公司转让的不良国有金融资产并进行处置实施,须注意以下权利限制:
1、不能以不良债权瑕疵为由起诉国有银行。《法发[2009]19号纪要》规定:受让人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不良债权后,以不良债权存在瑕疵为由起诉原国有银行的,法院不予受理。上述立法原旨在于:第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不良资产转让行为,是政策指导下的行政性行为,而非民事行为,不受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第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不良资产转让协议发生的纠纷不具可诉性,根据“后手权利不得优于前手权利”的基本法律原则,买受人与银行之间纠纷亦不具可诉性。对于不良债权受让人的影响在于,受让人受让的不良债权可能出现已过诉讼时效、已清偿等权利瑕疵时,受让人不能向原国有银行主张,而转让方资产管理公司亦可能对不良债权瑕疵并无过错,且已在转让协议中有追偿免责条款,造成受让人不良债权无法处置回收权益的损失。
2、有限制起诉国有银行。《法发[2009]19号纪要》规定了特别情形下可起诉国有银行的两种例外情形:其一,不良债权已经剥离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又被转让给受让人后,国有企业债务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良债权已经转让而仍向原国有银行清偿的,国有企业债务人在对受让人清偿后可以向原国有银行提起返还不当得利之诉。其二,国有企业债务人不知道不良债权已经转让而向原国有银行清偿并以此对抗受让人追索之诉的,受让人可以向国有银行提起返还不当得利之诉。
3、不能在债务人追索诉讼中追加国有银行或提起再审。《法发[2009]19号纪要》规定:受让人在对国有企业债务人的追索诉讼中,主张追加原国有银行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纪要》发布前已经终审或者根据《纪要》做出终审的,当事人根据《纪要》认为生效裁判存在错误而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上述立法原旨在于:第一,尽量避免国有银行涉入诉讼;第二,保障国家剥离不良债权的战略政策。
4、追偿或转让禁止条款有效。《法发[2009]19号纪要》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债权转让合同中订有禁止转售、禁止向国有银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机构等追偿、禁止转让给特定第三人等要求受让人放弃部分权利条款的,人民法院应认定该条款有效。则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债权转让合同中将会将受让人向国有银行、政府及机构,甚至于自身纳入追偿或转让禁止范围,受让人追偿权利将受到极大限制。
5、政府优先购买权。《法发[2009]19号纪要》规定:享受优先购买权的主体包括相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或者持有国有企业债务人国有资本的集团公司,其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上述规定虽针对国有资产流失制定,但对于受让人前期调查及谈判等缔约成本及机会亦产生影响。
6、受让人不享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部分特殊权利。《法发[2009]19号纪要》第十一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不良债权后,通过债权转让方式处置不良资产的,可以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文件中规定的特殊权利,如公告催收、公告债权转让通知,禁止转让条款对资产管理公司无约束力,诉讼费减半收取等,而受让人受让不良债权后再行转让的,不享有上述特殊权利。
(三)商业银行债转股法律瓶颈争议
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一般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债转股,但对于商业银行实施商业性债转股存在较大法律争议。持否定态度的人主张:商业银行债转股存在法律障碍。如《贷款通则》第二十条规定借(贷)款人不得使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不得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不得用经营房地产业务及房地产投机行为等。《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笔者倾向于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债转股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就具体个案建议事先与主管部门沟通。
1、商业银行实施债转股未违反禁止性规定,应认定有效。上述《贷款通则》及《商业银行法》关于商业银行投资的禁止性规定,从法理上来看是从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及盈利性等角度制定,《商业银行法》在2003年增加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的修正条款,亦为国务院将来适当放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留有余地。其后2012年实施的《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已失效]》及2014年实施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对债转股进行规定,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债转股并非以持股投资为目的,而是阶段性持股实现债权回收,未违反上述禁止性规定,应认定有效。
2、对融资租赁公司参与债转股的建议:
(1)尽量不涉及商业银行债转股,如涉及建议增加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交易主体,或商业银行取得银监会报告批准,鉴于商业银行一般比较强势,视情况是否作为其陈述保证载入合同。
(2)取得必要的内部和外部的审批手续。由于债转股实际是公司的增资行为,因此应当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还应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取得有权机关的批准。
(3)切实履行尽职调查、资产评估等活动。
(四)借贷无效情形下不良资产处置的效力问题
根据《贷款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等有关规定,明确了非金融机构企业间的借贷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但是否只要是非金融机构企业间的借贷合同即为无效合同,在理论界及实务界存在较大争议,2013年9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在全国商事审判会议上的讲话《商事审判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法律适用问题》中提出了区别认定企业间借贷效力的裁判规则,即①在商事审判中,对于企业间借贷,应当区别认定不同借贷行为的性质与效力;②对不具备从事金融业务资质,但实际经营放贷业务、以放贷收益作为企业主要利润来源的,应当认定借款合同无效;③对不具备从事金融业务资质的企业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资金拆借行为,如提供资金的一方并非以资金融通为常业,不属于违反国家金融管制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不应当认定借款合同无效。经研究最高院2011年-2014年裁判案例来看,对上述认定亦未形成统一的裁量标准。而实际中,常常采取虚假买卖、委托理财、合作开发等形式对借贷行为进行包装的经济活动,而一旦涉及到不良资产处置时,这些不良资产涉及的经济活动本身包含产生法律风险的客观可能性,其主要是借贷无效情形下不良资产处置的效力问题。
笔者倾向于建议,融资租赁公司参与不良资产管理处置中应注意非金融机构企业间借贷合同项有效或无效两种情形的设计,切实防范法律风险:
1、不良资产处置前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调查,避免介入非金融机构企业间借贷合同类资产处置,即使介入也优先选择生产经营临时性资金拆借的不良资产;
2、债权转让合同须明确,转让的债权除包括债权本身外,还包括合同无效情形下的本金返还请求权;
3、债权转让合同须明确,上述本金返还请求权的转让具有独立性,不受债权转让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被解除的影响。
六、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程序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建议对策
(一)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程序中存在的风险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是法律风险高发领域,其主要原因在于:在不良资产规范性体系及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健全的背景下,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涉及多个复杂主体,以及借贷、担保、公司治理、招投标、拍卖法、银行法等多领域法律关系,往往周期较长,且往往伴随国家、地方政策等多因素。在目前环境中,结合前文内容,融资租赁公司实施或参与不良资产管理处置,主要包括以下风险:
1、商业风险。指在不良资产管理处置中,不良资产的“冰棍效应”明显,如管理处置方式适用有误,或时机延误,且实践中亦存在债务人恶意拖欠债务、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资产本身存在瑕疵,以及地方性政府在不良资产管理处置中过分界入等不利因素,均可能造成不良资产迅速贬值而无法回收的商业风险。
2、监管风险。整体上看,不良资产处置仍主要集中在国有银行、企业,监管仍主要立足于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上,对于社会投资者参与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等缺乏鼓励、支持政策保障,将对社会投资者具体操作有较大监管力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投资者参与积极性。
3、操作风险。鉴于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在法律关系、法律文书等方面的复杂性,往往涉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须注意的法律、政策、监管及商业方面的风险点较大,一旦任何环节产生操作失误,将对不良资产管理处置产生整体性不利影响。
(二)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建议对策
1、对交易对手及不良资产进行尽职调查、评估
不良资产尽职调查、评估的终极目的是确立交易可行性、确定管理处置方案及交易价格。围绕上述终极目的,融资租赁公司可委托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尽职调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公开途径调查主债务人、担保人的法律存续状态,查阅、了解调查主债务人、担保人的重大财产情况,查明各笔涉诉债权的所处诉讼阶段、执行情况及其它不良资产信息,通过审查不良资产的案卷材料,对各不良资产及每笔贷款债权及其附随的各类担保债权的合法性、有效性及法律瑕疵进行专业法律及会计认定,资产评估师一般依据《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根据相关调查资料对不良资产进行资产评估,通过上述工作确定以此判断各债务人、担保人的偿债能力、不良资产实现的可能性及可实现程度,为合理确定不良资产处置方案及交易价格提供依据。
2、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须合规可行,谨慎使用创新处置手段
本文介绍了一些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现行法律等规定还允许以物抵债、租赁、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等处置措施。融资租赁公司一方面根据交易需求采取可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另一方面也应注意行业监管规定,避免产生法律责任。
关于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创新的问题,一般可言,不良资产商业性处置的政策限制较少,而政策性处置涉及政策性较强,应在国家法律及政策导向下谨慎使用,以下原则供参考:一是最大限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二是注意受让不良资产的权利限制;三是是不良资产须有担保,在处置不良情形下亦有其他救济措施。
3、加强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在已经有法律明确规定的领域,融资租赁公司要善于积极利用法律措施,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当其合法权益遭到侵犯的时候,要加大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力度。在缺乏法律明确规定的区域,谨慎采取创新处置方式,适时加强与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之间的沟通协调,对政策予以确准把握,进行有益探索。
附:不良资产处置主要文件
[1]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
[2]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清理指导意见(财清办〔1996〕185号);
[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4年3月25日);
[4]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中评协[2005]37号);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法发[2005]62号);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