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陇西高原无公害茄子生产标准园项目申报书4

时间:2019-05-14 10:4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陇西高原无公害茄子生产标准园项目申报书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陇西高原无公害茄子生产标准园项目申报书4》。

第一篇:2011年陇西高原无公害茄子生产标准园项目申报书4

2010年甘肃省蔬菜产业生产环节建设项目

项 目 名 称:陇西县千亩无公害优质茄子高原反季节生产标准园建设

申 报 单 位: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项目主持人:

通 讯 地 址:陇西县巩昌镇长安路农业综合服务大楼 邮 政 编 码:748100 联 系 电 话: 0932-6622232

电 子 邮 箱:lxnjzxwhw@163.com

甘 肃 省 财 政 厅

甘 肃 省 农 牧 厅

二〇一〇年五月

一、立项依据

进入21世纪后,人类为了健康,对食品的安全和营养要求日趋迫切,因而无公害蔬菜生产己成为世界性的生产主流。从消费层次看,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正向小康迈进,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对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对食品的要求在品种和质量两个方面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品质要优良、营养要丰富、风味口感好;二是对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拒绝接受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三是对食品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关注是否有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细菌污染、以及滥用化肥造成的污染等。无公害、无污染食品,特别是绿色食品消费观念正在影响居民的日常购买行为,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关注自身健康、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正在增强,另一方面也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关税壁垒降低的情况下,技术壁垒尤其是“绿色壁垒”正在加强,国内市场由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发生了根本转变,许多大中城市相继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市场竞争已全面进行质量和技术的竞争,市场的消费已导向对农产品多极化、营养化、优质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建立名、优、特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建立无公 害蔬菜生产基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

2009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73亿亩,总产量6.02亿吨,人均占有量440多公斤,超出世界平均水平200多公斤,蔬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国已基本形成了华南冬春蔬菜、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东南沿海出口蔬菜、西北内陆出口蔬菜以及东北沿边出口蔬菜八大蔬菜重点生产区域。由于我国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和大气“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等原因,蔬菜生产,尤其是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生产受到抑制,初秋供应短缺,形成了明显的“秋淡”,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一般从七月中下旬开始,到九月底结束。当前东部和中部地区秋季蔬菜供需紧张的矛盾,是我国蔬菜生产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每年6-10月,受我国南方及沿海地区灾害性气候的影响,蔬菜价格比平时要高出1倍以上,而且货源不足。在此期间蔬菜缺口每月在300万吨左右。以上海为例,7-9月份的自给率不足30%,每月需从外地调入鲜菜15万吨以上,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每年台风期间蔬菜短缺,菜价成倍上涨,日均鲜菜的缺口在万吨以上。

陇西县蔬菜生产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一定的规模,其高原夏菜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规模化生产之路以来,种植规模和产量都有了显著的增长,目前高原夏菜商品现代化 的进程正处于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的形态,逐步发展到以现代商品形态进入流通领域的过渡阶段。随着农业结构的转变,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陇西县高原夏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目前已成为农业产业中发展速度较快、质量较好、效益较高的支柱产业之一。陇西县已经成为我国西菜东调的主要基地之一,蔬菜种植也成为陇西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还带动了劳动就业、蔬菜企业、蔬菜保鲜储运产业和加工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陇西县地处定西地区中部、渭河沿岸,全县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7℃,年平均无霜期146天,年降雨量445.8㎜,年平均日照时数2292小时,土地肥沃,沿川保灌面积大,光照充足,适宜各类蔬菜生长发育。蔬菜是陇西县四大优势产业之一,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500公斤。其中露地蔬菜17750亩,总产量25309吨,其中复种蔬菜16000亩,总产量23309吨,总产值1521.9万元,总纯收入755.8万元,地膜蔬菜22550亩,总产量27276吨,大棚7660亩,总产量15891吨,日光温室3110亩,总产量15861吨。目前,已初步形成文峰高效节能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南安5000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巩昌、菜子千亩大葱生产基地和柯寨、首阳千亩无公害茄子生产基地。

陇西县千亩高原茄子反季节无公害生产基地位于西河沿川的菜子镇陆家庄和渭河河谷的巩昌镇靛坪村,该区域均位于河 4 谷冲洪地区,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海拔1800—2180米,年平均气温7.8℃,≥10℃有效积温1840—2437℃,无霜期160天,平均降雨量450mm,日照时数2500小时,太阳辐射量141.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土壤肥沃,是多年来我县优质茄子的主产区和高产区。项目区内农民有着丰富的茄子种植经验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其产品以初级产品的形式遍布周边地市。生产的茄子个大、口感好、着色良,不仅满足了本县的需求,还远销岷县、漳县、青海、内蒙、西藏等地。目前,区域内茄子常年种植面积2000亩左右,亩产6500~7000㎏,以杭茄一号、杭茄三号、引茄一号、杭丰一号杭茄三号、农友长茄等为主栽品种。

综上所述,陇西县作为甘肃省无公害蔬菜产业规划区之一,在环境条件、交通运输、蔬菜生产发展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在陇西建立高原反季节无公害茄子生产标准园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内容、总体目标

1、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拟在陇西县菜子镇陆家庄和渭河河谷的巩昌镇靛坪村建设1000亩无公害优质高原夏菜茄子标准园,其中菜子镇陆家庄600亩,巩昌镇靛坪村400亩。引进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8——10个,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一个,制定相关优质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个;引进示范生物农药防治,和防虫网防虫示范五个。举办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培训班12期(次),印发宣传资料1.5万份。

2、总体目标

(1)高原反季节标准园茄子亩产(鲜茄)达到8500kg,亩产值10000元,标准园茄子总产量达到850万公斤,总产值达10000万元。

(2)标准园内生产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收获及后续管理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

(3)通过技术培训和标准化技术的推广、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达到蔬菜生产标准化,实现区域生态良性循环。使项目区茄子种植农户户均增加纯收入750元,达到项目带动总体脱贫的目的。

三、关键技术问题与创新点

1、关键技术

一是把好生产基地选择关。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条件是影响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生产基地的选择是无公害农产品的关键环节。只有无污染,生产潜力大,生产规模及品种相对集中的地域,才有可能生产出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产品。该项目茄子生产基地选择在菜子镇陆家庄和渭河河谷的巩昌镇靛坪村,交通便利,附近无工矿企业、医院,空气质量好,灌溉水有保证,且水质完全符合优质蔬菜生产要求标准,具备适宜高原茄子反季节生产

所要求的的独特气候,多年来是我县茄子生产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农民有丰富的茄子种植经验和良好的经济基础,茄子生产是该区域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是严格推行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肥料施用以有 6 机肥为主,底肥为主,实行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生物防治为主,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的原则,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作物—土壤—害虫—天敌),使用药剂防治时严格按照GB4285、GB/T 8321 规定执行。

三是严格投入品管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严格执行农药禁用和限用目录,规范农药、化肥使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在基地内使用。

2、创新点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为了强化对茄子标准园建设的组织管理,对无公害茄子生产实行全过程的监管,保证生产的茄子安全、优质、营养,特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财政局局长、县农业局局长及项目乡镇乡镇长为组员的行政领导小组,专庄负责基地建设、物资配套和资金使用等。成立由县农技中心主任任组长、技术人员为组员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高原茄子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操作,技术培训,产地环境及产品质量的检测,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同时,由陇西县茂源菌菜专业生产合作社负责产品的销售、运输、包装等问题,确保标准园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技术人员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切实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和培训。

三是建立完善监管制度。项目实施中,严格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种子、统一种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收获销售” 7 的“五统一”要求,做到生产有规程,过程有记录,质量有保障,建立一套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体系,保证生产的茄子安全、优质、营养。

四、技术路线

1、品种选择:引进和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连续结果能力强的中、晚熟茄子品种种子质量要求符合GB16715.3—1999二级以上。通过设立品比试验选择主栽品种。对当地茄子种植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根据高原无公害农产品要求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操作规程。

3、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一个,统一向项目区茄子栽培户提供优质合格种苗。

4、引进新型生物农药或无公害农药进行综合示范防治。

5、对项目区所有土壤进行肥力化验,做到100%测土配方施肥。

6、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示范田50亩,分布于项目区各主要生产小组、社,使操作规程更加科学合理。

7、加强投入品管理和安全使用。

五、基础条件

1、主持人基本情况

项目主持人苟永平,男,汉族,农艺师,2003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编写甘肃省陇西县中药材新品种引进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陇西县专用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 8 范基地建设、陇西县循环生态生产模式技术推广示范、陇西县马铃薯综合增产集成技术推广、陇西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马铃薯良种工程、陇西县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建设、陇西县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陇西县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标准文本等30多项次,参与实施2005年陇西县农村沼气国债项目、陇西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项目、陇西县优质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陇西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陇西县中心乡站建设项目、陇西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2005年被陇西县县委、县政府授予“2005年度先进个人”称号,2007~200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

2、人员、设备、设施等条件

项目承担单位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于1988年3月,隶属于陇西县农业局。中心下设办公室、植物检疫办公室、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植检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园艺站、菜子原种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首阳高科技示范园等机构,是集推广、培训、指导、宣传、生产、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参与制订全县农业发展规划,负责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指导工作(如作物栽培、病虫防治、土壤肥料、农田环境监测等),组织农业科技攻关、示范应用和管理工作,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协调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关工作。拥有培养室、化验室、图书资料室、养虫室、标本室、观测园、试验示范科技园区、9 微机室等,设备先进,可全方位的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业信息、病虫情报、警报、检疫、检测、化验、培养结果、试验、示范类农资使用效果,承担农业项目的实施、鉴定、原种生产、农资购销,农业“一法两例”的贯彻执行。

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职工89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1名,其中推广研究员1名、高级农艺师12名、农艺师18名、助理农艺师10名。承担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6名,其中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4名。

3、工作基础

陇西县农技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己任,农技推广围绕本县四大支柱产业,突出农业特色,按照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地膜覆盖、日光温室、药剂拌种、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种植等20多项农业科技推广获得成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先后有74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地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荣获省、地、县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高原反季节茄子标准园亩产达到8500kg,亩增产300㎏,增产率11%,亩产值10000元,亩新增产值400元。标准园茄子总产量达到850万公斤,总产值达900万元。项目区茄子种植农户户均增加纯收入800元,经济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突出。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群众 10 优质农业及效益意识,生产无公害产品的意识,形成了蔬菜产区人人懂得无公害生产。充分发挥了产业优势,规范了农资市场,实现了蔬菜质量监控,给全县蔬菜生产走向优质、安全、营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从全局看,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解决项目区农民脱贫问题,还可以丰富东部和中部地区八、九月份淡季蔬菜供应,缓解夏秋淡季供需矛盾,对平抑菜价,稳定社会具有突出的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良好。项目建成后,由于全程采用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对于陇西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带动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减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七、经费预算与用途

1、经费预算

本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20万元,项目区农户自筹45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自筹15万元。

2、资金用途

(1)高原反季节无公害茄子生产亩投资330元(种子费用140元、茄子专用肥费用130元、种子处理及病虫害防治药剂费用60元),其中:种子、茄子专用肥、种子处理及病虫害防治药剂购置费中由省级补助资金解决200元,1000亩共计20万元。地膜购置等费用由项目农户自筹解决13万。

(2)育苗基地建设:建设需总费用40万元,地方政府补贴15万元,农户自筹25万元。

11(3)技术培训费4万元。由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解决。(4)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示范10亩,总费用3万元。

以上共计80万元。

八、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九、县(区)财政局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十、县(区)农牧(农业)局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十一、市(州)财政局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十二、市(州)农牧(农业)局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第二篇:果蔬生产标准园项目申报材料(项目申报必备)

2010年甘肃省蔬菜产业生产环节建设项目

项 目 名 称:建设

申 报 单 位:项目主持人:通 讯 地 址:邮 政 编 码: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箱:

千亩无公害优质茄子高原反季节生产标准园

甘 肃 省 财 政 厅

甘 肃 省 农 牧 厅

二〇一〇年五月

一、立项依据

进入21世纪后,人类为了健康,对食品的安全和营养要求日趋迫切,因而无公害蔬菜生产己成为世界性的生产主流。从消费层次看,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正向小康迈进,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对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对食品的要求在品种和质量两个方面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品质要优良、营养要丰富、风味口感好;二是对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拒绝接受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三是对食品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关注是否有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细菌污染、以及滥用化肥造成的污染等。无公害、无污染食品,特别是绿色食品消费观念正在影响居民的日常购买行为,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关注自身健康、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正在增强,另一方面也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关税壁垒降低的情况下,技术壁垒尤其是“绿色壁垒”正在加强,国内市场由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发生了根本转变,许多大中城市相继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市场竞争已全面进行质量和技术的竞争,市场的消费已导向对农产品多极化、营养化、优质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建立名、优、特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建立无公 害蔬菜生产基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

2009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73亿亩,总产量6.02亿吨,人均占有量440多公斤,超出世界平均水平200多公斤,蔬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国已基本形成了华南冬春蔬菜、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东南沿海出口蔬菜、西北内陆出口蔬菜以及东北沿边出口蔬菜八大蔬菜重点生产区域。由于我国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和大气“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等原因,蔬菜生产,尤其是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生产受到抑制,初秋供应短缺,形成了明显的“秋淡”,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一般从七月中下旬开始,到九月底结束。当前东部和中部地区秋季蔬菜供需紧张的矛盾,是我国蔬菜生产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每年6-10月,受我国南方及沿海地区灾害性气候的影响,蔬菜价格比平时要高出1倍以上,而且货源不足。在此期间蔬菜缺口每月在300万吨左右。以上海为例,7-9月份的自给率不足30%,每月需从外地调入鲜菜15万吨以上,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每年台风期间蔬菜短缺,菜价成倍上涨,日均鲜菜的缺口在万吨以上。

陇西县蔬菜生产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一定的规模,其高原夏菜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规模化生产之路以来,种植规模和产量都有了显著的增长,目前高原夏菜商品现代化 的进程正处于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的形态,逐步发展到以现代商品形态进入流通领域的过渡阶段。随着农业结构的转变,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陇西县高原夏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目前已成为农业产业中发展速度较快、质量较好、效益较高的支柱产业之一。陇西县已经成为我国西菜东调的主要基地之一,蔬菜种植也成为陇西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还带动了劳动就业、蔬菜企业、蔬菜保鲜储运产业和加工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陇西县地处定西地区中部、渭河沿岸,全县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7℃,年平均无霜期146天,年降雨量445.8㎜,年平均日照时数2292小时,土地肥沃,沿川保灌面积大,光照充足,适宜各类蔬菜生长发育。蔬菜是陇西县四大优势产业之一,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500公斤。其中露地蔬菜17750亩,总产量25309吨,其中复种蔬菜16000亩,总产量23309吨,总产值1521.9万元,总纯收入755.8万元,地膜蔬菜22550亩,总产量27276吨,大棚7660亩,总产量15891吨,日光温室3110亩,总产量15861吨。目前,已初步形成文峰高效节能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南安5000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巩昌、菜子千亩大葱生产基地和柯寨、首阳千亩无公害茄子生产基地。

陇西县千亩高原茄子反季节无公害生产基地位于西河沿川的菜子镇陆家庄和渭河河谷的巩昌镇靛坪村,该区域均位于河 4 谷冲洪地区,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海拔1800—2180米,年平均气温7.8℃,≥10℃有效积温1840—2437℃,无霜期160天,平均降雨量450mm,日照时数2500小时,太阳辐射量141.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土壤肥沃,是多年来我县优质茄子的主产区和高产区。项目区内农民有着丰富的茄子种植经验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其产品以初级产品的形式遍布周边地市。生产的茄子个大、口感好、着色良,不仅满足了本县的需求,还远销岷县、漳县、青海、内蒙、西藏等地。目前,区域内茄子常年种植面积2000亩左右,亩产6500~7000㎏,以杭茄一号、杭茄三号、引茄一号、杭丰一号杭茄三号、农友长茄等为主栽品种。

综上所述,陇西县作为甘肃省无公害蔬菜产业规划区之一,在环境条件、交通运输、蔬菜生产发展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在陇西建立高原反季节无公害茄子生产标准园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内容、总体目标

1、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拟在陇西县菜子镇陆家庄和渭河河谷的巩昌镇靛坪村建设1000亩无公害优质高原夏菜茄子标准园,其中菜子镇陆家庄600亩,巩昌镇靛坪村400亩。引进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8——10个,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一个,制定相关优质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个;引进示范生物农药防治,和防虫网防虫示范五个。举办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培训班12期(次),印发宣传资料1.5万份。

2、总体目标

(1)高原反季节标准园茄子亩产(鲜茄)达到8500kg,亩产值10000元,标准园茄子总产量达到850万公斤,总产值达10000万元。

(2)标准园内生产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收获及后续管理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

(3)通过技术培训和标准化技术的推广、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达到蔬菜生产标准化,实现区域生态良性循环。使项目区茄子种植农户户均增加纯收入750元,达到项目带动总体脱贫的目的。

三、关键技术问题与创新点

1、关键技术

一是把好生产基地选择关。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条件是影响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生产基地的选择是无公害农产品的关键环节。只有无污染,生产潜力大,生产规模及品种相对集中的地域,才有可能生产出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产品。该项目茄子生产基地选择在菜子镇陆家庄和渭河河谷的巩昌镇靛坪村,交通便利,附近无工矿企业、医院,空气质量好,灌溉水有保证,且水质完全符合优质蔬菜生产要求标准,具备适宜高原茄子反季节生产

所要求的的独特气候,多年来是我县茄子生产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农民有丰富的茄子种植经验和良好的经济基础,茄子生产是该区域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是严格推行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肥料施用以有 6 机肥为主,底肥为主,实行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生物防治为主,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的原则,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作物—土壤—害虫—天敌),使用药剂防治时严格按照GB4285、GB/T 8321 规定执行。

三是严格投入品管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严格执行农药禁用和限用目录,规范农药、化肥使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在基地内使用。

2、创新点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为了强化对茄子标准园建设的组织管理,对无公害茄子生产实行全过程的监管,保证生产的茄子安全、优质、营养,特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财政局局长、县农业局局长及项目乡镇乡镇长为组员的行政领导小组,专庄负责基地建设、物资配套和资金使用等。成立由县农技中心主任任组长、技术人员为组员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高原茄子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操作,技术培训,产地环境及产品质量的检测,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同时,由陇西县茂源菌菜专业生产合作社负责产品的销售、运输、包装等问题,确保标准园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技术人员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切实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和培训。

三是建立完善监管制度。项目实施中,严格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种子、统一种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收获销售” 7 的“五统一”要求,做到生产有规程,过程有记录,质量有保障,建立一套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体系,保证生产的茄子安全、优质、营养。

四、技术路线

1、品种选择:引进和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连续结果能力强的中、晚熟茄子品种种子质量要求符合GB16715.3—1999二级以上。通过设立品比试验选择主栽品种。对当地茄子种植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根据高原无公害农产品要求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操作规程。

3、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一个,统一向项目区茄子栽培户提供优质合格种苗。

4、引进新型生物农药或无公害农药进行综合示范防治。

5、对项目区所有土壤进行肥力化验,做到100%测土配方施肥。

6、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示范田50亩,分布于项目区各主要生产小组、社,使操作规程更加科学合理。

7、加强投入品管理和安全使用。

五、基础条件

1、主持人基本情况

项目主持人苟永平,男,汉族,农艺师,2003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编写甘肃省陇西县中药材新品种引进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陇西县专用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 8 范基地建设、陇西县循环生态生产模式技术推广示范、陇西县马铃薯综合增产集成技术推广、陇西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马铃薯良种工程、陇西县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建设、陇西县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陇西县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标准文本等30多项次,参与实施2005年陇西县农村沼气国债项目、陇西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项目、陇西县优质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陇西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陇西县中心乡站建设项目、陇西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2005年被陇西县县委、县政府授予“2005先进个人”称号,2007~200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

2、人员、设备、设施等条件

项目承担单位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于1988年3月,隶属于陇西县农业局。中心下设办公室、植物检疫办公室、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植检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园艺站、菜子原种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首阳高科技示范园等机构,是集推广、培训、指导、宣传、生产、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参与制订全县农业发展规划,负责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指导工作(如作物栽培、病虫防治、土壤肥料、农田环境监测等),组织农业科技攻关、示范应用和管理工作,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协调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关工作。拥有培养室、化验室、图书资料室、养虫室、标本室、观测园、试验示范科技园区、9 微机室等,设备先进,可全方位的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业信息、病虫情报、警报、检疫、检测、化验、培养结果、试验、示范类农资使用效果,承担农业项目的实施、鉴定、原种生产、农资购销,农业“一法两例”的贯彻执行。

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职工89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1名,其中推广研究员1名、高级农艺师12名、农艺师18名、助理农艺师10名。承担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6名,其中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4名。

3、工作基础

陇西县农技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己任,农技推广围绕本县四大支柱产业,突出农业特色,按照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地膜覆盖、日光温室、药剂拌种、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种植等20多项农业科技推广获得成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先后有74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地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荣获省、地、县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高原反季节茄子标准园亩产达到8500kg,亩增产300㎏,增产率11%,亩产值10000元,亩新增产值400元。标准园茄子总产量达到850万公斤,总产值达900万元。项目区茄子种植农户户均增加纯收入800元,经济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突出。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群众 10 优质农业及效益意识,生产无公害产品的意识,形成了蔬菜产区人人懂得无公害生产。充分发挥了产业优势,规范了农资市场,实现了蔬菜质量监控,给全县蔬菜生产走向优质、安全、营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从全局看,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解决项目区农民脱贫问题,还可以丰富东部和中部地区八、九月份淡季蔬菜供应,缓解夏秋淡季供需矛盾,对平抑菜价,稳定社会具有突出的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良好。项目建成后,由于全程采用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对于陇西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带动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减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七、经费预算与用途

1、经费预算

本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20万元,项目区农户自筹45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自筹15万元。

2、资金用途

(1)高原反季节无公害茄子生产亩投资330元(种子费用140元、茄子专用肥费用130元、种子处理及病虫害防治药剂费用60元),其中:种子、茄子专用肥、种子处理及病虫害防治药剂购置费中由省级补助资金解决200元,1000亩共计20万元。地膜购置等费用由项目农户自筹解决13万。

(2)育苗基地建设:建设需总费用40万元,地方政府补贴15万元,农户自筹25万元。

11(3)技术培训费4万元。由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解决。(4)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示范10亩,总费用3万元。

以上共计80万元。

八、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九、县(区)财政局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十、县(区)农牧(农业)局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十一、市(州)财政局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十二、市(州)农牧(农业)局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第三篇: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申报书

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

申报书

一、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申报项目概要

(一)申报单位情况。

广西八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于1999年3月创建,是广西最早建设的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中心园区,集生产、科研、推广、培训、教学实习、经营于一体。公司经营管理的产业基地“八桂田园”位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园区面积400亩,拥有各类农业设施10万㎡。主营现代农业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农业科普教育培训;农业产业化经营;观光旅游和餐饮服务。农业产业辐射周边农户基地达10万亩。

公司近三年来的经营收入情况:2012年1227.95万元,2013年1017.38万元,2014年891.93万元。

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才6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人,本科学历2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3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5,初级职称人员20人,人才实力雄厚。

公司充分开发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内涵,在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农业科研、新作物选育推广、种子种苗、农用物资、生物工程、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农业等方面进行产业化开发,从事蔬菜水果种植、食用菌生产、禽畜养殖、名优花卉生产,取得了良好 1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01年,公司生产基地通过了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2005年,公司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地认证。在广西农业示范园区同行中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了管理上与国际接轨,生产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出口要求。近年来,公司获得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休闲农业旅游景点”、“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及“广西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及“广西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二)申报项目情况。

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属优势特色种植项目类型,由广西八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在广西八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八桂田园生产基地,完善建设蔬菜生产设施面积120亩以上,主要完善建设塑料大棚、网棚、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设施等设施以及基质改良和应用示范设施蔬菜栽培地面覆盖新材料等,于2015年11月前全部完成项目投资建设任务。项目投入建设资金500万元,项目主要资金来源于企业自筹400万元,申请自治区农业补助资金1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广西设施农业的实用技术的展示水平,引领广西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为广西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二、项目建设的优势产地条件

(一)土地、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优势。

项目实施用地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我公司有 合法的土地租用合同,不存在土地纠纷问题。当地自然环境优越,年平均气温21.7℃,一月均温12.6℃,七月均温28.1℃;年均降雨量1665mm,相对湿度86%。物种资源丰富。土壤良好,非常适宜种植蔬菜,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对产地环境条件的基本要求。

(二)交通、配套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的“相思湖湿地公园”片区,远离市区、工矿区、交通主干道、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且地理和交通条件好,距南宁市区约5公里,交通便利。项目的实施单位广西八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01年通过广西第一批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2005年通过国家有机产地认证;2005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三)相关产业基础优势。

八桂田园拥有良好的设施农业技术优势和出色的社会效益,让八桂田园成为了广西现代农业的亮丽名片和展示窗口。

1.八桂田园利用拥有的先进农业设施和技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广西辐射面积近100万亩。

2.八桂田园注册“八桂”品牌,且“八桂”产品品牌在广西已具有很高的知明度,产品投放市场供不应求。

3.八桂田园采取严格的国家无公害蔬菜技术标准进行栽培管理,确保产品优质安全,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元首级的蔬 菜特供基地。

4.旅游产业发展强劲,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休闲农业旅游景点”,“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及“广西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

(四)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条件优势。1.人才实力雄厚。

广西八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专业人才6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人、本科学历2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3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5人、初级职称技术人员20人;所从事的专业包括生物技术、果树、蔬菜、农学、环保、植保、土化以及营销、管理等,专业生产蔬菜的占总技术人员70%,共有42人。经过多年的示范园种植管理,有丰富的技术能力与经验,特别是特色蔬菜的开发管理,在广西区内有较高的水平。

2.生产标准及执行情况。

公司现有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园区的生产按无公害标准执行,产地管理根据农业部无公害标准要求进行对水质、土壤与大气的保护。2005年至今,一直按无公害生产标准执行;执行管理由上至下,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根据各标准制定各部门、各生气区域的操作规程和程序文件,由技术人员实施具体操作;坚持内部检查和业务培训,坚持生产记 录,坚持对产品抽检和产地环境监测检查,所有生产活动均能按各标准完好执行。

3.技术规范及执行情况。

园区对各生产区域及操作场所均制定了技术规程,以保障各项生产活动有序进行,已有的技术规范有:《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果树无公害种植规程》,《花卉种植规程》。同时,园区还对物流、仓库、质检、水肥等日常管理岗位进行规程管理,制定了配送车间操作规程、检测CL-BIII农残检测仪操作规程、采样及采收操作规程、真空预冷机的操作规程、冷库的操作规程、无公害仓库管理的操作规程、质检人员操作规程、质量检验室工作台操作规程、洗菜加工场地岗位操作规程、生产基地用水岗位操作规程、采收岗位操作规程、检测室岗位操作规程、肥料使用岗位操作规程。

以上各项规程均应用良好,使各项生产活动能按技术标准执行,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使各项工作管理到位。

(五)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方面的优势条件。广西八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1999年创办以来,先后在南宁效区西乡塘区金陵镇三联村、兴宁区三塘镇福禄村、江南区吴圩镇机场农艺园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500多亩,辐射周边农户基地达10万亩以上,为当地农户平均每年每亩蔬菜种植增收500元以上,产生具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

(六)制度保障条件。

公司实行现代企业体制管理运作,对农业园区与蔬菜生产基地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有较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并有着成熟的企业文化。

公司对各承担项目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设臵有总经办、办公室、财务部、生产部、旅游贸易部、餐饮部、海外部。

对本项目的开展,我公司进行专项管理,抽调人员组成项目小组,成立以公司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项目小组,实行资金专项管理,财务独立核算,并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与目标管理制,责任落实到人,保障该项目的有序运行。

三、项目建设情况及效果

(一)项目实施的主体。

项目建设的主体—广西八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八桂田园基地完善建设一个120亩的高标准、高水平的特色蔬菜设施生产基地。项目完善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设施蔬菜标准园区,在广西具有示范性的作用,示范带动广西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的全面升级和效益提高,提高我区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

(二)建设的内容和规模。

1.完善建设蔬菜栽培设施面积共120亩。(1)完善建设塑料大棚60亩。(2)完善建设防虫网棚40亩。

(3)完善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120亩。(4)完善建设地面覆盖新材料。

(5)完善建设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设施。2.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引进工作。

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技术咨询和引进,开展人员技术专业培训。培训主要内容为设施蔬菜栽培实用技术、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理论、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安全监控检测技术、农产品物流营销等,用良好的专业水平和持续的生产管理能力来完成此项目。

3.完善生产标准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制订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企业标准,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等相关生产标准。

(2)完善蔬菜安全生产制度。如完善蔬菜生产管理制度、产品检测和准出制度、质量追溯制度等安全生产制度。

4.示范种植的品种和示范应用的技术

主要种植各类野菜、高等叶类蔬菜、甜瓜、西瓜、甜椒、水果青瓜、水果番茄等高档瓜果蔬菜品种。

主要采用通过示范网棚夏秋叶菜栽培技术模式、塑料大棚生产种植瓜类技术模式,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水耕栽培技术、气喷栽培技术、智能灌溉施肥技术、基质育苗技术、果蔬节水灌溉技术、果树大棚栽培技术、果树新式整形技术、种养循环体系技术、地膜覆盖技术、作物遮阳技术、微灌降温技术、风帘降温技术、加温保暖栽培技术、水果套袋技术、生物诱杀害虫技术、全自动穴盘育苗技术、土壤养分平衡、沼气生态循环生产技术、沼气液栽培技术、真空预冷保鲜技术和现代农产品物流技术等60多项现代农业新技术。

5.示范应用水肥一体化等灌溉设施技术。

(三)项目计划建设的地点及用地建设条件的落实。项目计划在八桂田园基地建设,土地的使用权已经完全落实。

(四)项目完成情况。

主要工作是完善建设蔬菜栽培设施及人员培训、制订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企业标准和、完善蔬菜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实施技术措施等。

实施进度安排:

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全部完成完善建设塑料大棚和网棚的工作,制订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企业标准,开展技术培训,完善蔬菜安全生产制度;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完成示范应用水肥一体化等灌溉设施及地面覆盖新材料;2015年6月至11月,示范网棚夏秋叶菜栽培技术模式;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完善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及其配套技术。2015年11月完成项目验收。

(五)项目实施效果。蔬菜设施标准园项目的建设,展示了具有南方特色的广西现代设施蔬菜标准化栽培水平,在广西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引领了广西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的效果有: 1.通过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工作,带动和促进南宁市周边乃至全区设施蔬菜生产朝着高产、优质、高效和绿色食品方向发展。

2.有利于改善八桂田园生产基地及周边农田生产环境;有利于菜篮子生产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的升级,更好地进行无公害生态种植管理;通过设施农业生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农药、化肥的投入使用量减少30%以上,避免环境污染,促进八桂田园基地及周边“相思湖湿地公园”片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其成为广西“清洁田园”的示范区。

3.推动与完善八桂田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确保产品安全,质量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升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将此模式辐射到各生产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4.通过八桂田园对“八桂”产品的市场推广、营销宣传,能提升广西农产品档次与品牌形象,加强市民对广西蔬菜高端产品的了解,增强对广西蔬菜产品的信心;通过每年八桂田园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蔬菜特供基地,为各国来宾提供优质安全的 蔬菜优质产品,让我国蔬菜产品的良好形象走向国际。

5.项目建成后将承担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来自国内外的农业参观访问团的接待任务,展示广西设施农业的发展水平,为各国来宾搭建设施农业交流、合作的大平台,成为具有我国南方地区特色和影响力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的建成将促进广西设施农业的发展,八桂田园将成为广西设施农业的一张响亮名片。

6.本项目建成不仅推动了当地民众的对设施农业的认知度;同时通过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示范,将一系列优质蔬菜新品种、设施蔬菜栽培新技术的开放展示,向广大生产基地与农户示范推广,提高周边地区的蔬菜生产水平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通过设施蔬菜栽培生产技术,可使农民生产节本增效10%以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成还给周边农户提供了丰富的蔬菜种苗选择。

7.八桂田园作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各大农业院校的实训场所,项目建成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实践设施蔬菜栽培的实训场所,对提高学生技术理论和实操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更好的为广西设施农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资源。

四、项目资金筹措和补助使用方向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以上,自筹400万元以上,申请补助100万元,补助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完善建设蔬菜栽培设施及人员 培训、人力资源保障、技术措施制定实施。

1.主要用于大棚、网棚、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及地面覆盖新材料、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设施等设施完善建设和基质改良80万元。

2.人员培训6万元。3.人力资源保障6万元。4.技术措施制定实施8万元。

第四篇:云南省某县无公害蔬菜现代农业园建设申报书

一、现代农业园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双柏县2万亩无公害(绿色)冬早蔬菜现代农业园建设

(二)现代农业园发展情况。双柏县现代农业园区主要分布于太河江、绿汁江、马龙河(一江两河)沿岸的低热河谷地区,种植品种有早青蚕豆、茄子、辣椒、洋芋、西红柿、甜脆包谷、四柄瓜、香瓜等2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11年现代农业园面积达22012亩,其中以种植早青蚕豆、早冬包谷、洋芋、辣椒、茄子、黄瓜、四柄瓜为主。

(三)现代农业园经济发展情况。2011年,我县冬早蔬菜种植面积达22012亩,实现产量2522.9万公斤,产值3737.7万元。

二、现代农业园的优势与特色。

(一)区域优势。双柏县地处滇中高原中部,楚雄州南端,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水系与红河水系分水岭之南侧,东经101°03′~ 102°02′;北纬24°15′~24°55′之间,东邻玉溪市的易门、峨山;南与玉溪市的新平县接壤;西与思茅地区的镇沅、景东交界;北与楚雄市相接,东北与禄丰县相连。东西长94.7公里,国土总面积4045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县,辖5镇3乡,共84个村(居)委会,1546个村民小组,2010年全县总人口有15.8万人,总户数为4.2万户,其中农业人口14.01万人,农村劳动力人口9.04万个,占农业人口的65﹪,人口自然增长率6.52‰。有彝、汉、白、苗、回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47万人,占48%。全县有耕地面积182750亩,其中:水田79688亩,占43﹪,旱地98405亩,占53﹪,人均占有耕地2.31亩。最高海拔2946米,最低海拔556米。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高山头上豆类青,河谷地区栽种忙”的立体气候之称。森林覆盖率达84﹪,现有林地面积55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200多万立方米。年均相对湿度73﹪,无霜期275天。县人民政府驻地妥甸,海拔1964米,距离州府楚雄58公里。双柏县历史悠久,素有“绿海明珠、水能之乡、畜牧王国、虎笙乐园、滇中秘境”、“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之美誉。

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713.2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08公斤。全县生产总值达13.4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13366万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1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83元和13732元。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自然条件较适宜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冬早蔬菜的发展。发展冬早蔬菜的有利条件:

一是土热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气候偏亚热带、热带气候,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对发展冬早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是水利资源丰富。冬早蔬菜种植区多数是在低热河谷地带,太河江、绿汁江、马龙河等多条河流为冬早蔬菜提供有利的水源条件。三是交通便利。双柏县东邻玉溪市的易门、峨山;南与玉溪市的新平县接壤;西与思茅地区的镇沅、景东交界;北与楚雄市相接,东北与禄丰县相连。而且元双(元谋-双柏)公路即将通车,这是一条途径元谋、牟定、楚雄、双柏四县市、是我州“三纵四横”的重要通道,它北上四川,南下玉溪、普洱,是昆明至攀枝花、昆明至瑞丽以及昆明至西双版纳(国家规划至泰国曼谷)三条骨架高速公路的一条重要连接线。对今后我县冬早蔬菜销售提供了一条重要通道。

四是产业优势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从事劳动生产不再是“下地为种田,养猪为过年”的简单生活。冬早蔬菜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农民群众自己的需要,更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取经路”。

五是劳动力充裕。双柏县有8个乡(镇),84个村居委会,1 546个村民小组,3.54万户农户,总人口1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01万人,劳动力人口9.04万个,占农村总劳动力人口的65%,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冬早蔬菜开发具备了一定的劳动力。

六是有种植冬早蔬菜技术的基础。早在20多年前,在各个乡镇就有小面积连片种植冬早蔬菜,县科技局、农业局多次组织培训班到种植区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通过20多年的生产实践,大部分菜农对种植品种、栽培管理技术、包装、运输都有丰富经验。

七是有龙头企业带动。双柏诚荣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 司、双柏县金丰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双柏县大麦地镇蜜源泉酒厂、双柏县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双柏县恒瑞绿色食品种植厂等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5家(专业合作社59家,专业协会16个),已与昆明、易门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达成了直接提供优质冬早蔬菜产品的合作协议。

(二)规划情况。双柏县现代蔬菜农业示范园创建项目区主要分布于大庄镇、法裱镇、安龙堡乡、大麦地镇、妥甸镇五个乡镇绿汁江、太河江、马龙河等沿岸的低热河谷地区,种植品种有早青蚕豆、茄子、辣椒、洋芋、西红柿、甜脆包谷、西瓜、四柄瓜、香瓜等20多个品种,其中以种植早青蚕豆、早冬包谷、辣椒、洋芋、西瓜、四柄瓜为主。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决心把“一江两河”沿岸低热河谷地区打造成我县的2万亩无公害(绿色)冬早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进一步带动我县反季蔬菜大面积发展。

(三)规模化生产情况。2011年,我县冬早蔬菜种植面积为22012亩,实现产量2522.9万公斤,产值3737.7万元。扣除生产成本,种菜农民获得1909.3万元的经济收入。目前,“一江两河”沿岸已成为我县发展冬早蔬菜的重点区域,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引进昆明好宝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双柏诚荣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围绕龙头企业的发展目标开展好各项服务,统筹好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 益,扶持龙头企业开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鼓励无公害蔬菜认证、开展有机蔬菜生产试验示范。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抓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去年秋冬,全县组织早青蚕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共11个品种标准化生产19100亩,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产品认证检测已经全部合格。目前,手续正在抓紧办理当中。

(四)农业基础设施状况。“十一五”期间,我县建设高稳产田地3.1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15万亩,坡改梯1200亩;木老虎水库以及9件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完工,河口河水库、新华水库扩建工程有序推进,6062件小坝塘的投入使用,改善灌溉面积78396亩。拟创建无公害(绿色)冬早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项目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五)科技推广情况。通过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函大”等项目,培训项目区农民;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项目区农民已经会应用早青蚕豆、茄子、辣椒、洋芋、西红柿等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地膜栽培、保护地栽培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冬早蔬菜种植。当地农民现在是有较强的市场意识、有较高的生产技能、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

(六)农业机械化情况。近年来,特别是实施农机购臵补贴以来,我县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底,全县农 用机械拥有量达26081台,总动力达19564.31万瓦特,适合我县山区农业生产需求的各类农机具结构逐步优化。全县大多数农田农地已初步从牛耕犁耙转变为机耕机耙,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农艺措施的实施。

(七)产业发展情况。双柏县现代农业园区主要分布于“一江两河”沿岸低热河谷地区的大庄镇、法裱镇、安龙堡乡、大麦地镇、妥甸镇五个乡镇。2011年发展冬早蔬菜22012亩,占蔬菜播种面积的86.9%。产值达3737.7万元。

(八)质量安全情况。全县组织早青蚕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共11个品种标准化生产19100亩,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产品认证检测已经全部合格,目前,相关手续正在抓紧办理当中。双柏县农业局检测站经常在农贸市场开展抽样调查检测结果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96.5%的被检测样品达到国家安全标准。

(九)体制机制创新情况。引导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公司+示范园+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营销大户+示范园+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初步形成。法裱镇红栗村委会阿达矣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采取订单种植、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等契约化合作方式,与农户建立起了“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关系。县乡镇农业技术部门加大相关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加 强对种植蔬菜农民的技术指导;整合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抓示范、抓样板、树典型,积极推进蔬菜种植“专业村、重点户、丰产示范园”的建设,促进龙头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经营模式探索,使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十)生产效益情况。2011年,我县冬早蔬菜种植面积为22012亩,实现产量2522.9万公斤,产值3737.7万元。扣除生产成本,种菜农民获得1909.3万元的经济收入。

三、规划情况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抓住机遇,择优布局,突出重点,巩固提高,稳步发展,扩大规模,主攻单产和狠抓投产,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衔接,稳步推进无公害(绿色)冬早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二)目标任务。突出重点、规模发展,加大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抓示范、抓样板、树典型,积极推进蔬菜种植“专业村、重点户、丰产示范园”建设,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使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计划到2015年全县建成2万亩无公害(绿色)冬早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其中专业村10个,发展丰产示 范园2个,每个示范园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创建一村一品优质特色无公害(绿色)冬早蔬菜专业村。在项目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无公害(绿色)冬早蔬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三)重点任务。大力开发低热河谷地带的热作经济。首先,要科学规划种植区域,合理布局优良蔬菜品种。双柏县适宜种植冬早蔬菜的面积广、品种多,瓜类有:西瓜、冬瓜、姜丙瓜、香瓜、西洋南瓜、黄瓜、苦瓜等;茄果类有:甜椒、西红柿、茄子等;豆类有:豇豆、四季豆;玉米类有:早玉米、甜脆包谷等。其次,定位发展定向目标。双柏县冬早蔬菜生产重点以生产标准化、产品生态化、交易市场化方向发展,通过五年的时间的努力,力争冬早蔬菜年栽种面积达2万亩以上,实现产量2600万公斤,产值3980万元左右,把冬早蔬菜培育成沿江沿河一带的主导产业。根据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在热作开发比较集中地创建冬早蔬菜批发零售市场,带动和引领全县无公害冬早蔬菜的开发种植,不断增强市场的辐射作用。

(四)具体目标。

1、积极发展新菜园。“十二五”期间大麦地镇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000亩;法裱镇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大庄镇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000亩;妥甸镇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安龙堡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000亩,其它乡镇发展蔬菜种植面积在4000亩以上。在项目区建立较为完善的无公害(绿色)冬早蔬菜农产品标 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2、建示范园、强标准。在具有代表性乡镇选择适当地点建立一个繁种、育种示范园,加强各种新品种推广试验,为推广农业科技,增强农户的种植水平,提高农产品质质量和产品安全提供一个平台。在种植面积创比较集中的区域分别建一个200亩左右的现代蔬菜农业示范园,在示范园建设中,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加强对菜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的指导,同时建立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使全县大面积种植无公害冬早蔬菜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确保生产规模标准化、种植水平规范化、土地利用集约化。

2、抓培训、强技能。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全力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指导水平,为培育新型农民奠定基础。同时扎实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阳光工程”和“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等项目,加强菜农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认识、提高菜农的种植栽培管理技能和经营能力,努力把广大菜农培养成为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者。

3、建市场、促畅销。根据冬早蔬菜生产布局,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在冬早蔬菜生产集中、交通方便、菜农意识强的小集镇创建冬早蔬菜批发、零售市场,促使蔬菜生产、销售规范化。

4、加大销售流通渠道。一是加大冬早蔬菜销售的流通 环节重点是解决交通问题,与县委、政府工作思路相结合,优先解决冬早蔬菜有发展潜力的村庄道路问题上抓流通环节。二是积极与更多龙头企业挂钩,解决销售难问题。三是利用网络、广告发布供求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市场,吸引更多客户前来参观、订购。

5、树品牌、强包装。一是打造具有虎乡特色的无公害冬早蔬菜品牌进行证认,利用品牌带动营销。二是设立独立包装,优化整合,将双柏县无公害冬早蔬菜打造成为全州乃至全省的知名品牌。三是不断完善蔬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配套设施,加强蔬菜产品的保鲜度和耐贮运能力。

(五)措施与步骤。

1、组织措施

(1)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坚定冬早蔬菜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各示范园乡镇积极成立无公害冬早蔬菜开发协调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级负责,做到换届不换届目标,换人不换思路。

(2)加大扶持力度。整合项目资金,确保发展资金到位;加强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努力做大强双柏县无公害冬早蔬菜的发展。

(3)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认真搞好统一规划,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规划发展。

(4)加大农技人员及菜农培训力度,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建立行业协会,引进、制定行业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按照“寻求合作、整体出让、壮大实力、扩大规模”的 思路,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发。

2、技术措施

(1)统一规划、区域布局、规模和相对集中连片发展。(2)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种植。选用适宜双柏发展的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建立一村一品、一园一特色的发展模式进行规范化种植。

(3)狠抓老菜园综合改造,提高单产。按规划目标,对现有低产老菜园分期分批进行综合技改。改土培肥、改善灌溉条件、改善菜园生态环境、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控等措施,提高现有老菜园的经济效益。

(4)抓重点,抓示范,抓样板。全县以大麦地镇、大庄镇、法裱镇为重点,抓好无公害冬早蔬菜生产,整合品牌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冬早蔬菜产业发展。

(5)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加强蔬菜园的沟渠、大棚、喷、滴灌等设施建设,加大蔬菜的复种指数,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6)科学建园、科学生产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菜园标准化建设菜园,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控措施,减少农药的用量及残留量,确保冬早蔬菜生产绿色化、有机化。

3、步骤和方法

(1)材料上报审批阶段:2011年上半年完成项目上报立项、审批,种植区规划,设计。(2)宣传动员阶段: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对冬早蔬菜产业的领导,配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制定科学可行的五年的发展规划和各的发展计划。加强对冬早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宣传、动员、规划、落实、实施等工作。

(3)分实施阶段:2012年发展新菜园4000亩,其中:大麦地镇800亩、法裱镇400亩、安龙堡乡800亩、大庄镇800亩、妥甸镇400亩、其它乡镇800亩。2013年发展新菜园4000亩,其中:大麦地镇800亩、法裱镇400亩、安龙堡乡800亩、大庄镇800亩、妥甸镇400亩、其它乡镇800亩。初步建立无公害(绿色)冬早蔬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2014年发展新菜园6000亩,其中:大麦地镇1200亩、法裱镇600亩、安龙堡乡1200亩、大庄镇1200亩、妥甸镇600亩、其它乡镇1200亩。2014年发展新菜园6000亩,其中:大麦地镇1200亩、法裱镇600亩、安龙堡乡1200亩、大庄镇1200亩、妥甸镇600亩、其它乡镇1200亩。到201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无公害(绿色)冬早蔬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4)检查验收、考核阶段:各乡镇各的新植菜园任务完成情况、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由县农业局在每年的12份组织各有关人员进行考核验收。

(5)完善资料阶段:各实施任务完成后,各乡(镇)要加强对项目的材料、图片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

第五篇:广西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广西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基地建设及认证要求1我区蔬菜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002年7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菜篮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保障―菜篮子‖产品长期稳定供给为目标,以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为核心,加快实现由比较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保证卫生和安全转变,真正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农业部2001年规划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提出用5-8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首先从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入手,加快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步伐,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的质量问题,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的无公害农产品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蔬菜是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主要鲜食农产品,其供应的好坏,食用是否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区从1986年至1996年实施首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以来,取得了很大成就。经过十多年―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发展,广西的蔬菜生产已经有了跨越式的增长,蔬菜生产及供应实现了品种花色增加,上市鲜菜总量充足有余,城市居民人均日、年占有鲜菜数量指标提高,蔬菜淡季缩短、周年供应基本平衡、市场繁荣的局面。目前我区年人均蔬菜占有量达240多公斤,是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前1985年的3.6倍。蔬菜生产总量持续增长,实现了供求平衡,旺季时出现阶段性过剩,蔬菜大量外调。到2001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已达93.1万公顷,总产量2450万吨,农业产值160亿元,全区农民人均年蔬菜纯收达233元,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区除粮食以外的第二大产业,是我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定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之一。

但是,近几年来,我区蔬菜生产规模快速发展,却忽落了农业生产环保问题,工业―三废‖对生产基地污染日趋严重,相当多的蔬菜基地环境质量恶化,生产过程中人为过多过量使用农药、化肥,蔬菜产品不同程度受有害物污染,上市蔬菜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蔬菜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蔬菜生产者千家万户仍然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科技含量低,加上蔬菜周年生产,种复指数高,病虫害发生增多,有些菜农片面追求防治效果,滥用和乱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盲目加大剂量,增加施药频次,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增强,病虫为害猖獗;蔬菜被农药污染日趋严重,市民食菜中毒事件屡屡发生。有关部门在1997、1998年―3·15‖期间,对首府南宁市的三个主要市场进行蔬菜抽样检测,结果为有机磷农药检出率为75-90%,有机氯农药检出率为80-100%,硝酸盐含量超标1-3倍。每年都发生多起食用受农药污染蔬菜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如96年11月26日在南宁市内某工地就有118人食用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发生了中毒。2002年1月13日,贵港市师范学校学生因食用被甲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造成125名学生中毒被送医院抢救治疗。蔬菜产品受到工业―三废‖、农药、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污染,不仅引起急性中毒事故,还潜伏着一系列对人体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慢性中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更大。蔬菜污染危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上升为一种社会公害。全社会对要求清除农

药等有害物污染,生产供应―放心菜‖呼声甚高,已成为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迫切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2我区无公害蔬菜进展情况及特点

2.1客观定位、定义无公害蔬菜

早在―七五‖计划初期,广西的蔬菜科技工作者就把无公害蔬菜定位为绿色食品的初级产品,广西园艺学会率先在行业内提出按现阶段蔬菜产品卫生质量的高低,把蔬菜划分为三个档次:普通蔬菜、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日本、欧盟称为有机蔬菜)。普通蔬菜即常规生产上市的蔬菜,其特征是生产者自行安排蔬菜生产,产品自由上市销售。绿色食品蔬菜则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批准,其产地要求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完全不施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化学物品,AA级产品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并具营养保健功能的蔬菜。鉴于我区当前蔬菜生产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蔬菜种植土壤、灌溉水、大气环境不同程度的被污染以及生产过程中控制污染源的难度加大,推行绿色食品蔬菜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无公害蔬菜是按照地方标准生产,并控制几种主要有害物污染指标不超标的商品蔬菜,其特征是蔬菜生产全程按规范管理,产品质量经权威部门检测合格后,冠以企业品牌直销、配送方式进入市场,它被称作绿色食品蔬菜的―初级阶段‖,也是今后进行更高级别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必由之路。全国各省市在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名称定义上有多种叫法:洁净蔬菜、无污染蔬菜、绿色蔬菜、放心菜、安全卫生蔬菜等。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印证后,农业部到2001年4月才正式行文确定采用―无公害‖定义,并出台了一系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部颁行业标准。采用―无公害‖定义符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条件的实际,适合我国广大民众的消费需求,也符合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蔬菜安全优质的基本要求。这表明我区一开始就对无公害的定位和定义是准确的,并在制定实施无公害蔬菜标准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

2.2率先制定地方标准,扎实开展基地建设

1998年11月,由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菜篮子工作办公室提出、本文作者起草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通过审定,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月1日,以广西地方标准DB45/13-1999《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实施。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考核验收办法》也相继配套施行。为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配套的《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蔬菜中有机硫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蔬菜中有机氮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和《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方法》等四个地方标准,也随后通过了审定,由自治区质监局发布实施。至此,我区成为了全国最早颁布实施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的省区。截止2003年3月底,该标准经过原自治区政府菜篮子工作办公室或自治区农业厅与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实施3年多来,已考核验收、认证合格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5个,面积达10866公顷(163000多亩),无公害蔬菜科学科研、示范培训基地1个,培训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合格持证上岗人员3300多人。我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取得合格认证后,同时也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使用无公害蔬菜标识的产品直销配送饭店、宾馆、酒楼和超市,甚至出口港澳,产品供不应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99年11月,中国园艺学会长江蔬菜协会理事会组织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地的蔬菜知名专家到广西考察,认为广西率先在全国发布实施

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并由政府主管部门与质量技监部门紧密配合,建章立制、建立规范的生产基地,推行―公司+基地‖等生产管理模式,实行考核验收、合格认证等制度,工作基础扎实,可操作性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3制定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的背景及依据1997至1998年,在酝酿和制订我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10年规划期间,我区与全国不少省市一样,甚至香港市场都发生了多起因蔬菜污染中毒的事件,影响面很大。国务院为此转发了农业部、卫生部等五部局的《关于严禁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人民食菜安全的通知》,同时,每年自治区人大、政协会议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呼吁推行无公害化蔬菜生产技术,改善上市蔬菜卫生质量,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据此,自治区人民政府把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列入我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点,并责成菜篮子工作主管部门有计划地启动实施我区的无公害蔬菜工作。但在实践中对如何认定无公害蔬菜和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缺乏依据,没有相应的生产标准也使生产单位不能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品牌商标,消费者无法从市场上鉴别认同无公害蔬菜,体现不了无公害蔬菜的应有价值,调动不起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无公害蔬菜向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发展。

我区选择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既适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扶持政策,也符合本省区的市场消费需求。在国家有关部门尚未发布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之前,广西先行一步,研究制定和实施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从而提高我区蔬菜卫生质量档次,解决蔬菜污染中毒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成为我区各级人民政府加大投入建设的―民心工程‖。

另一方面,从九十年代初广西各地市就已经相继开始研究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1995年自治区科委立项实施―南宁市万亩无公害蔬菜技术经济开发‖项目。这些研究结果为编制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使制定及发布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的条件趋向成熟。

4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4.1规定了标准适用范围。

4.2给无公害蔬菜下了定义:蔬菜中不含有高毒高残留农药,常规生产中不可避免使用的其他低毒低残毒农药的残留以及工业―三废‖、硝酸盐、重金属、致病菌等有害物质含量均不得超过标准规定允许含量的商品蔬菜。

4.3提出了基本要求:包括了环境选择,农药使用,肥料使用等。

4.3.1无公害蔬菜生产用地的环境要求–—远离有―三废‖污染的工矿企业、垃圾场、医院和生活区,不曾堆填过垃圾或工业、医院的废料废渣,灌溉用水符合质量标准,排灌系统设置及田园清洁要求等。

4.3.2农药使用要求——提出禁用农药名单,提倡使用农药名单,允许使用农药(含植物生产调节剂)使用浓度、次数、时期和安全间隔期,上市蔬菜的农药钱留量及硝酸盐、重金属、致病菌等有害物质含量允许的标准等。

4.3.3肥料使用要求——各肥料元素要合理配合使用,推广使用无公害蔬菜专用肥、有机肥、生物肥,列出禁用肥料及禁用时期等。

4.3.4规范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包括了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豆类

等主要蔬菜种类。各种蔬菜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均包括了环境要求、肥料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4.3.5特设标准的附录部分。包括了禁用农药名单(75种农药及含有这些农药的混配剂),推广使用的生物农药和抗生素施用标准,常用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7种)施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标准,在蔬菜中部分农药、有害元素允许的残留量标准,蔬菜灌溉水质量标准等。

5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要求及合格认证

广西农业厅、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共同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考核验收办法》,规定了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必须达到要求,提出基地除必须符合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各项条件外,还必须建立4个体系,基本实现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

5.1必须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企业法人责任制,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协会+农户等经营管理模式。

5.2必须建立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为基地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套技术服务。

5.3必须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对生产、流通全过程进行检测监督,保障产品质量符合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要求。

5.4必须建立完善的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实行无公害蔬菜统一采收、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定点、定牌上市直销和配送。这是实现无公害蔬菜经济、社会效益的最终保证。

办法规定,考核验收获得合格认证的单位,每年还要接受主管部门1-2次不定期的抽检,合格证则每两年审核换发一次。

6广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类型

我区已验收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如下几种类型:

6.1设施型——桂林市菜篮子发展中心无公害蔬菜基地

该基地位于桂林市园艺场内,距市区15km,周围无―三废‖工厂、医院和垃圾场。基地面积15hm2,总投资1080万元,全部采用钢架塑料大棚,配防虫网、遮阳网。采用基质无土栽培方式,避免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污染,灌溉水为无污染的地下水。经检测,基质中铅、砷、汞、镉、铬等5种控制重金属含量和灌溉水的各种控制重金属的含量及氧化物、氯化物、氰化特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极低。由于在生产上采用的营养液成份均衡供应,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抽查产品(菜心、乌塌菜、莴苣、大白菜、萝卜、番茄、甜椒等)的5种控制重金属未检出,硝酸盐含量、农药残留量低于标准值以下,蔬菜质量附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广西地方标准要求,产品主要配送或直销宾馆、酒楼及超市。此类型还有广西农业现代展示中心无公害蔬菜基地、贺州地区万兴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无公害蔬菜基地等。

6.2生态型——金秀大瑶山无公害蔬菜基地

该基地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腹地,海拨800-1000m,零散颁在进山公路两侧的十多个山坳中,总面积28.6hm2,基地周围山林环绕,有益生物及害虫天敌各类多,群落丰富,历史上很少使用化学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污染。经对不同点检测,土壤中铅、砷、汞、镉、铬等5种控制重

金属及农药残留含量均符合要求,灌溉水全部是山泉水,各种控制重金属含量及氧化物、氯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极低,是不可多得的生态型无污染蔬菜栽培基地。由于在生产中采用以有机肥为主的平衡施肥,以农业防治为主、广泛利用天敌综合防治病虫等技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经对基地产品(番茄、茄子、辣椒、黄瓜、大白菜、韭菜等)检测,未检出铅、砷、汞、镉、铬等5种控制重金属,硝酸盐含量极低,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此类型还有龙胜县泗水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州县才湾无公害蔬菜基地等。

6.3城郊型——柳州市众望无公害蔬菜基地

基地位于柳州市郊区沙塘镇三合村,距市区15km,周围无―三废‖工厂、医院和垃圾场。基地面积30hm2,总投资200万元,为近年来新开发的蔬菜基地。灌溉水为无污染的地下水,灌溉水的各种控制重金属含量及氧化物、氯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极低。由于地处城郊,各方面的技术力量强,在生产上技术投入大,按广西地方标准提出的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经对基地产品(菜心、小白菜、大白菜、花椰菜、莴苣、萝卜、黄瓜、淮山、大蒜等)检测,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属此类型的还有南宁桂隆无公害蔬菜基地、钟山莎莲娜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均为港商开发投资,基地分别位于南宁远郊隆安境内和钟县城郊,也是城郊型无公害蔬菜基地,已于2000年8月4日和2001年10月12日通过考核验收,其基地选择、栽培土壤、灌溉用水和蔬菜产品质量检测,均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广西地方标准,产品销往广州、深圳,并转口进入香港市场。

下载2011年陇西高原无公害茄子生产标准园项目申报书4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陇西高原无公害茄子生产标准园项目申报书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项目申报书

    附件1:项目申报书格式模板(建设类、运维类通用) (必须使用A4规格的纸张) ××××××××××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地 址:××××× 邮政编码:×......

    项目申报书(经典)

    项目申报书模板 一、封面 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负责人所在地: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 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手机、固定电话、电子邮箱 项目负责人通信地址: 邮编:参赛联系人......

    项目申报书

    宝鸡西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5000亩油用牡丹育苗基地项目申报书 一、项目简介: “牡丹油”被称为“液体黄金”,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 2011年3月,国家卫生部监督局根据《食......

    项目申报书

    科研项目任务申报书 ——基于WEB的自动控制系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 项目成员:耿梦悦,侯秋均,马满振指导老师:李艳 1. 申报理由: 科研项目研究作为我们大学期间历时最长的必修课,它对......

    挂职锻炼项目申报书

    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 目 申 报 书项目名称: 颍泉区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团队名称: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暑期社会实践团申 报 人:刘露露申报单位:数学与计算科学学......

    农业科技项目申报书

    2017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主要负责负责人: 项目主持人: 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一、项目背景 二、目标任务三、建设内容(包括项目实施......

    科技项目申报书

    一、申报资格凡申请承担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的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据实填报星火计划项目申报书,并在申报书封面承担单位处加盖公章。二、项目编号项目编号是项目名称的另......

    项目申报书范文(热门5篇)

    篇1:项目申报文书贵州省研究生科研立项基金项目申 请 书申 请 人: 所在高校: 申请日期:贵州省学位办 制一、项目基本信息二、立项依据三、研究方案四、经费预算表五、专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