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西乡一中.胡阳
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西乡一中 高一(6)班
胡阳
一、调查的选择与目的
我的家乡在陕西西乡,那里山清水秀。近几年来,在县政府五大兴县战略的指导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通过调查垃圾的处理情况,初步研究家乡是否深受到垃圾的影响。并通过调查,对家乡垃圾处理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尽到自己作为西乡儿女的责任。
二、调查过程:
2010年3月13日,星期六,我乘车来到距县城20公里的白勉峡乡,进行实地调查。该乡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0.8万。有铧炉、柳坝、黄泥池、树林坪、五间房、瓦溪沟、十字路、三汊河8个自然村。该乡乡政府驻地为铧炉村,我就在该村进行调查。通过对二十五位村民及该村村干部的采访和实地勘察,我得到如下的调研结果。〔采访的村民中文化水平最低为小学(13人),其他均为初中文化水平,年龄分布为: 30岁到40岁之间有8人(2名女性),40岁到50岁有13人(6名女性)50岁以上4人。〕
1、垃圾的来源
通过调查铧炉村的垃圾倾倒点,发现农村垃圾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日常生活垃圾和食品垃圾,约占了总量的50~60%,如各种食品包装袋、方便袋、废旧电池等;
(二)、废弃生活用品,约有30%,如残破衣布、玻璃等,其它占了不到10%。另外据村民吕存喜反映,在特定时期与特定地点,农业垃圾会占总数的60%~70%。如买菜旺季,剩菜残叶、农田地头药瓶等等。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不再如以前一样节俭,甚至有些奢侈浪费了,有关农业垃圾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大部分都随便扔在一边。
2、农村垃圾的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农村条件下,农村垃圾的循环利用和农村环境的自净相结合,完全可以解决农村自身产生的垃圾。但随着农村垃圾数量的增加,成分的复杂,传统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当前情况下,村民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原有垃圾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更多的开始采用填埋、焚烧、沤肥等方式来处理农村垃圾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垃圾。我走访了几个处理垃圾的村民,问他们会不会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答案几乎是一致的:谁会去分类处理。我又到大街上观察了 10位村民,发现5位乱到垃圾无所谓,2位会放到指定地点由清洁人员处理,3位因垃圾存放点太远,自己就随便处理。可见我们村民的垃圾处理意识和环保意识思想还是十分淡薄的。
图为该村垃圾倾倒点
3、政府对环境的现有措施
为了方便,我只对该村进行调查。人口共有1000多,由于地形的限制,没有垃圾箱。每天也仅有一位清洁工负责清扫一次,其它地方没有专人打扫。村民自己设置垃圾堆,有各种污染;垃圾按照就近原则处理。我采访有关的村干部时了解到,村里没有相应的机构去处理垃圾,去维护环境。
4、值得学习的排泄物垃圾处理
2007年西乡县沼气国债项目任务,在5个项目村集中发展沼气,每户补助1200元。两年间林业和农业部门共在全县建成农村用沼气池7000多口;完成农户节柴改灶6210户。通过农村沼气池的推广,节柴改灶、以电代柴、以气代柴等工程的实施,全县农村能源利用结构逐步改善,对降低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据县农业局沼气技术员柯儒华介绍,在农村每建1口沼气灶,等于栽植了3亩薪炭林,每年可节省600元造林费。
铧炉村借着这股东风也修建了200余口沼气池,由此可见农村对生物垃圾的处理的情景比较乐观,无水体富营养污染。
5、处理现状分析
该村附近的可利用垃圾收购站数量少(2个)而且近来收购价格低,大多数村民无收购兴趣,也无进行整理后出售的动力。当然也有个别村民认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但是基础设施不足导致村民无法去合理处理垃圾。村民杨汉兴告诉我,其实很多村民也认识到了乱倒垃圾的危害,但是村里既没有垃圾桶,也没有设置垃圾池,垃圾无法集中堆放,只好随意乱倒。而且由于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条件普遍较为薄弱,不能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村垃圾进行清运处理。况且清运成本偏高,村里又拿不出钱来处理,只好把垃圾随意倒在自认为合适的地方。垃圾危害意识和垃圾自分类观念不够,某些地方垃圾遍地.无人处理,自觉性不强,随意焚烧,空气污染严重。由于农民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在处理垃圾上就显得极为随意。
三、我的建议
1、向城市学习(城市垃圾处理模式见附①),实行垃圾集中回收、处理无害化。
首先对垃圾进行梯次网络化运送,农村垃圾运送关键是深化完善“户集、村收、镇(乡)运、县(市)区处理”梯次网络,最后对垃圾进行统一集中无害化处理,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垃圾的污染和处理垃圾的成本。经费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村集体经济出一点,二是村民自己筹一点,形成“村收集、镇中转、县市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
2、加强环保卫生工作的宣传,增强村民的意识。
让农民掌握处理方法。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学会分类处理垃圾,掌握正确处理垃圾的各类方法。要以村为单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建立村规民约的形式,建立起业余的“农村环卫队”
3、加强行政部门的监管,国家要加强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起基层的环卫部门,在农村集镇等完善环卫基础设施。资金的来源可以一部分由国家拨款,村民自己筹集一部分,县乡财政拨一部分款。通过建立起基层的环卫部门,对垃圾要进行严格集中和分类,真正将垃圾的危害减到最低。而行政部门的监管必不可少,要引导和监督农村环卫工作走上正规化和实效化的道路。
4、还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包括发泡的塑料餐盒、器具、包装材料和薄的塑料袋、膜、农用地膜等)在其使用后,由于缺少回收利用的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由于其原料--高分子树脂具有极强稳定性的特点,它在自然环境状态难以降解,可以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样大量、长久地日积月累,就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减产;被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甚至濒危野生动物)误食,就会导致其死亡等。而且在处理一次性塑料制品过程中对环境也会造成破坏,如采用填埋方法,会不断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如采用焚烧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破坏大气环境;另外,在发泡的塑料餐盒、包装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氟氯烃作发泡剂,这将会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垃圾中不乏一次性制品的身影 四.我关于农村垃圾处理的一些构想。
1、建立小型垃圾填埋场。
传统农业经济条件下大部分农村垃圾返还到土地中,但是现在农村生活垃圾还田的比例不断减少。建立适合农村条件的高效、简便、低成本的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是目前的迫切需要,也是目前最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充分利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见附②)
由于地域、来源和成分等的特殊性,农村垃圾处理中经常会用到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它一方面可以作为农村垃圾的简易处理或者最终处置手段,还可以作为填埋技术的补充。
例如: 预处理:压实技术、破碎技术、分选技术
畜禽粪便处理:固液分离、干燥、除臭和饲料化技术 秸秆处理:预处理、压缩成型、直接还田、饲料化技术
3、对垃圾进行严格的分类处理:
就地减量化分类。一般农村垃圾中既有可就地填埋的瓦砾砖块,也有可就地堆肥的菜叶瓜皮,既有可收集降解的塑料橡胶制品,也有可回收利用的金属玻璃制品等,这一特点适合实行就地分拣回收处理。其基本做法:一是对食物垃圾,采取就地生态处理。可以投入沼气池内,也可以经生态堆肥装置厌氧处理(见附③),三个月后即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料利用。二是对非食物垃圾,采用就地分拣处理,即要求村民先将非食性垃圾放入由村设置的非食余垃圾箱,由保洁员定时运到村集中堆放场进行分类,塑料、橡胶、废铜烂铁等可回收垃圾卖给回收公司;碎砖、石块等固形物作为建筑道路填充物铺垫填坞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农药瓶等则单独集中处理。实现就地减量化分类处理办法,垃圾运输量和处理量减少80%以上,既有效节省了处理成本,又产生了优质有机肥源和可再生资源回收。
五、总结
农村垃圾处理情况两极分化:对“文明垃圾”(如塑料袋、电池、碎玻璃等)处理相当落后,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但对生物垃圾则处理效果较好;总的说来形势不容乐观。垃圾污染,特别是“白色污染”正在向农村蔓延,环境也受到较大影响。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检验农村建设成效的一个直观表象。实现村容整洁的一个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进程,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才能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创造条件。附录
1、城市垃圾处理模式
○城市垃圾处理有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从垃圾的收集、运输、转运到处理,依托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相关配套政策,城市市政环保部门探索出了合适的处理模式。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城市垃圾处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科学性、合理性,也把握了城市发展的规律性。按照城市垃圾处理的流程大体归纳出六个特点:收集设施的完善化、垃圾运输的便利化、转运过程的快捷化、处理方法的科技化、规章制度的健全化、资金技术的市场化。
具体来说,城市垃圾处理在方法上是以卫生填埋、生物堆肥、焚烧处理、资源回收利用为主。城市卫生填埋模式主要是在郊外选取一片空地,采用低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使垃圾在土层下发酵。生物堆肥主要是让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使其改良农田土壤。焚烧则是采用高温煅烧的方式,焚烧垃圾中可燃烧物质使其成为灰渣,并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发电。资源回收利用主要是采用分类收集方法,将城市垃圾划分为生物质垃圾、化工垃圾、矿物质垃圾、废纸类垃圾。采用生物质垃圾制肥、发酵、提炼技术,生产肥料、燃料、饲料;化工有机质垃圾(废旧塑料橡胶等)可制成再生塑料或者橡胶加以循环利用,或者用热解或者裂解生产液体或气体燃料;矿物质垃圾(金属、玻璃、建筑垃圾等)则经破碎处理后再生为建材原料,用以生产水泥、地砖或者路基材料等;废纸回收后可直接用来生产新的纸张。热处理:○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的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目的。
物理处理:通过浓缩或者相变化改变固体废弃物的结构,使之便于运输、储存、利用和处置的形态。
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者将其转变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3、生态堆肥装置堆肥处理技术 ○堆肥是农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手段。作物秸秆和养殖业粪便有机成分含量高、有害成分少、富含营养成分,适合于堆肥。
原理:在有氧条件下,依靠好氧微生物吸收、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新细胞物质。堆肥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挥发性固体、通风供氧、水分、温度、碳氮比等。通常要经过物料预处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后处理过程。
第二篇: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关键词:农村、垃圾、处理、方法、模式
正文: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的几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签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等多个与“三农”有关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许多投资者更是到农村办起了工厂,农村垃圾因此而逐年增加。为了弄清农村是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同时也为了增强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我特选取了我所在农村(蔡家坪村)为对象,进行了比较详细全面的调查研究。
二、对象与方法
为了比较真实的反映现实情况,并通过对农村垃圾及其处理现状的分析弄清农村垃圾已造成的危害以及农村处理垃圾的各种方式方法,所以我才选取我所在的农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蔡家坪村农业生产条件优厚,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还兴办了一批工厂,因为发展日新月异,所以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垃圾也就多了。本次实践活动,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进行访谈和调查,同时还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使得效果更加显著。
三、农村垃圾的历史变迁
就如有果就有因一样,农村大量垃圾的产生是有起原因的。农村垃圾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无故消失,它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我经过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得到的具体情况如下:
1、新中国成立前
解放前,农村生产力十分落后,加上地主的重重压迫,农民种的农作物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而其他一些日用必需品农民都能通过自己动手或用牲畜换取,也就是说,人们凭着辛勤的劳动是可以维持简单而清贫的生活的。那时候,工业产品在村民眼中就是奢侈品,村民一般不会舍得拿自己的生存做赌注去购买工业产品,村庄受工业的影响很小,村庄基本没有工业废弃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物被用来喂养家畜,家畜的排泄物则作为农业生产用肥;日常生活中由于柴草燃烧而产生的草木灰等剩余物则直接被运往农田作为无机肥;村民的生活剩余物与村民的再生产始终处于一个平衡的循环系统中。所以当时的村民不存在垃圾观念,一切剩余物在村民眼中都是“宝”。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垃圾产生。2、1949年到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分得了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所以村内挖掘了新的水塘和水渠,修建了水坝等公共设施,大量的荒地也得到有效的开垦。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一些日常生活必须的工业制成品逐渐进入村民家庭,村民的生活剩余物中出现了工业废弃物的身影。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也大量增加,但由于这一时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产品总体供应有限,农村社区物资相对紧缺,所以物资重复利用率高。如碎布用于纳鞋底,碎碗破罐用于铺路;厨余物和家畜的排泄物仍然作为不可多得的农家肥等。这时垃圾产生量在就逐渐增加,垃圾种类也逐渐由简单变得复杂,但由于这一时期的循环利用率比较高,垃圾还没有对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也就没有引起村民的重视。
3、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后,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各种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措施相继实施,几年下来村民的腰包逐渐的鼓了起来,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产业废物迅速增加,逐渐取代生活废弃物。虽然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中厨余物的比重在逐渐减少,但由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对厨余物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循环利用率在逐渐下降,厨余物的危害在逐渐增加。
这一时期的垃圾有数量大、种类复杂的特点。村庄垃圾开始影响村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破坏美丽的村庄自然环境,村庄垃圾问题在某些地方引起了村民的重视。但农村垃圾归宿自然也随着产业垃圾的迅速增加而逐渐的瓦解,农村需要寻找新的垃圾处理方式来解决日益突出的村庄垃圾问题。
四、垃圾的现状
(一)农村垃圾的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范围不大,我主要是围绕典型对象(四个实践点)展开重点调查。同时由于农村的垃圾比较分散,很难作量化处理,只能对调查地的垃圾处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池塘、洼地、沟渠成为天然的垃圾填埋场
我在走访中发现,如果村内有一定数量的池塘、洼地和沟渠,往往它们的走位变堆放着一堆堆的垃圾。甚至在池塘的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塑料、纸片、树叶等。经过走访得知,这些垃圾是村民每天从家里清扫出来的生活垃圾,垃圾在堆放地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个“小山包”,可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垃圾还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结果是,池塘、洼地和沟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村舍前后树荫下垃圾随处可见
在农村,村民一般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树木,可没想到的是,这些本来代表“净’的绿树却成了垃圾场。只要细看,就会发现,树下往往会堆放着许多垃圾,如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当有风的时候,这些垃圾就会”随风起舞”
3、垃圾随农家肥进入农田
虽然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的机械化作业在逐渐增多。但传统的耕作方式并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还有部分村民家里养着者耕牛,同时农户家里一般也会养一些鸡、鸭、鹅等禽畜。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村民不会轻易将禽畜的粪便丢弃,而是沿袭传统的习惯用禽畜的粪便来沤农家肥。一些村民在处理家庭垃圾的时候,为了方便,便会直接将垃圾丢弃在院子里的沤肥池里,当农家肥被运往农田的时候,塑料等垃圾便随之一起进入农田。
(二)农村垃圾的分类
根据我的调查,我自己将农村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和产业垃圾两大类:
1、生活垃圾: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如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等。
2、产业垃圾: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医疗卫生业等生产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例如砖窑厂、木材加工厂、村内私人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部分废弃还具有毒性。这些垃圾由于其数量大,难处理,逐渐成为影响农村垃圾处理的关键。
(三)农村垃圾的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垃圾的处理方式
传统农村条件下,农村垃圾的循环利用和农村环境的自净相结合,完全可以解决农村自身产生的垃圾。但随着农村垃圾数量的增加,成分的复杂,传统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当前情况下,村民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原有垃圾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更多的开始采用填埋、焚烧、沤肥等方式来处理农村垃圾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垃圾。
2、农村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事实上,这种处理方法,处理是不彻底的,会造成巨大的二次环境污染。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而上级部门也没有用来处理垃圾的专项资金,因此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是当前村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严重,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
五、在实践中探索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断进步。在我国城市,城市市政环保部门深入实践,城市垃圾处理体系日臻完善,有效缓解了城市垃圾处理矛盾。在我国农村地区,部分村庄依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符合村情的垃圾处理模式,为我国农村垃圾处理提供重要启示。我收集了相关资料,提出几点建议:
1、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垃圾处理有机结合江西省赣南、婺源、玉山等地,把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有机结合,大力推广沼气工程,以清洁能源取代薪柴,改善了村庄环境;大力推广猪-沼-茶、猪-沼-果等模式处理畜禽粪便,既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又改善了农业环境;划定畜禽养殖区,专门供农民建舍饲养牲畜,解决人畜混居问题,保护人居环境。在我的时间地中,养猪场就是这样做的,也有个别农民家里是真么做的。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2、借鉴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有条件地构筑技术性垃圾处理体系。
杭州市萧山区以“生态区”建设引领农村环境保护, 建设城乡统一的污水管网和垃圾收集-中转-处理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实施城乡环保一体化。
安徽省绩溪县针对当地所处皖南山区的地域特点,不搞千村一面,提出特色产业村、生态旅游村、传统文化村的发展模式。在村镇建设上坚持保持农村徽文化历史脉络,突出徽派建筑风貌, 在垃圾处理上加大生活污水无动力厌氧处理、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处理、小型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研究力度,总结了多种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
3、完善乡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引进垃圾处理产业,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奖励制度。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开始有条件地建立垃圾处理产业,积极引进市场资金投资。在垃圾收购站,对可回收利用垃圾实行奖励制度,比如用一定数量的可回收利用垃圾兑换洗衣粉、香皂、洗发水等日常生活用品。
六.对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的思考
农村垃圾处理尚处在不断的探索阶段,其在探索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样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
首先,农村垃圾处理的模式应该符合当地村庄实际情况。赣南、婺源、玉山等地的实践,就是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挖掘当地村庄的地理风貌,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猪-沼-果、猪-沼-茶模式。
其次,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村庄是可以借鉴城市垃圾处理模式。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北京等发达农村地区在经济、技术、制度上具备采用卫生填埋、生物堆肥、资源回收利用的处理模式。当地村民在观念上、行动上都较中西部地区村民先进、创新,易于接受新技术、新方法。
再次,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垃圾处理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更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村落村民的自组能力薄弱,在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上存在分歧。这时候需要一个强
有力的政府介入给予引导。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垃圾处理相结合,就是政府引导的一个典型范例。
最后,村民的积极参与是探索的保障。村民是农村垃圾处理的主体,是妥善农村垃圾的最终受益人。如果没有充分激发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得不到村民的拥护,任何行之有效的处理模式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有村民认可,征得大多数人同意的基础上,才能激发村民的创造热情,敢于更正处理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最终完善各项措施。
七.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的思考,可以总结垃圾处理途径绝对不可以照搬别人经验,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村情的途径。最后,我就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完善立法
处理农村垃圾,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可以采用很多种手段,但总的来说,立法途径是高效处理农村垃圾的关键,是利用各种手段的前提。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防治污染环境。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控制废弃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农村垃圾的处理受地域的限制较大,但地方性农村垃圾处理法规很少,没有强制性回收制度,对农村垃圾回收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对垃圾处理缺乏指导。
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立法,应借鉴国外经验,应该重视农村垃圾处理的专门性立法。同时立法过程应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使农村垃圾处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促进农村垃圾问题的早日解决。
2、引进科技
除却传统的简易填埋、焚烧、堆肥模式外,还应该创新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新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在实践中得出,例如一些有条件的村庄已经建起资源再生产产业、垃圾处理厂、垃圾化肥厂。
农村垃圾技术处理的技术突破不能单凭村民自身的摸索,必须借助相关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针对农村的具体情况, 对垃圾的处理实现资源利用回收,将科技运用到垃圾处理上,把村民眼中的垃圾变成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在自然生态基础良好的农村,尽量实现用生态的方式实现垃圾的自净处理,减少清运垃圾的成本和费用。
3、增强自治
这里的“自治”是指村民要增强自我认识,在自我治理中找到适合的方法做到农村垃圾的有效处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的乡土气息逐渐淡化,但是村庄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们仍然支配着乡村事物的重大决策。在村庄公共事务中表现最为活跃的也依旧是那些民间精英们,天然的权威为广大村民所信服,村民天然地会依赖于这些精英的话语。
自治的主要问题是能否统一精英的意见,拿出一套切合当地村情的垃圾处理方案。只要达成了意见的一致,那么凝聚了全村村民的力量,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团结起来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是能成功的。
4、行政引导
村民的自治力是有限的,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的职责,农村垃圾是引发农村公共卫生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关性,政府更应重视农村垃圾的处理问题。
政府在农村垃圾处理中的定位是一个引导者和一个管理者。引导者的角色就是引导政府有限资金投入到资源再利用产业,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作为一个管理者角色,政府应将农村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纳入规划之中, 并进行适当的财政政策的倾斜。垃圾处理系统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政府在城市已经构筑了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农村也应该把其囊括在内并不断完善。尤其在以两处调查地为代表的南北方经济欠发达农村,在村民收入不高的现实状况下,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必需的,政府应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组织、协调、引导责任。
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政府有必要设立农村垃圾管理的职能部门,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管、指导,改变对垃圾的管理只是到县级城镇而农村垃圾还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运用行政手段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强制性规范实施,建立垃圾回收制度,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为导向,结合村庄特点建设回收站、小型处理厂,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惩罚。
垃圾问题不是个小问题,从长远来看,它将关系到社稷民生,甚至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想,在我们不断地探索中,我们一定会找到合适的长远处理垃圾的方法。
部分参考文献:
赵由才、龙燕、张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张宝莉,《农业环境保护》,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第三篇:有关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有关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五里界中学陈雅
一、调查的动因。
随着人们卫生意思的提高,农村的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走在农村也时常可见公共垃圾桶,这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村民人数不断增多,垃圾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仅有几只公用垃圾桶是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要求;同时,也由于卫生习惯的原因,垃圾乱扔的现象也在所难免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所以想要解决农村垃圾处理现象。
二、方式
三、时间
对此调查我是从2012年10月7日到2013年2月16日进行的,首先是查问村民,看村民有何意见和看法,然后再是自己慢慢观察,后来又问了问村民是如何处理垃圾的,还问了问捡垃圾的老人。最后又通过上网查阅有关于垃圾处理的现象,最终得出分析结果:农村垃圾处理出现的问题如下:
四、过程
1、农民的居住地方都是散开住的。因为没有集中住在一块,所以垃圾都是随地乱扔,在农村的各个角落遍地都是,长年积累无人清理,污染环境,对空气有恶劣的影响。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村民也越来越多。于是垃圾就难处理了,由于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站,导致垃圾积累多了无法处理掉。
3、由于是农村,大量的农民不会给垃圾分类,所以他们会把垃圾大量焚烧、填
沟、埋没,导致有很多危险垃圾难处理又对土地及地下水资源污染。
4、据调查分析得出:因为我们农村里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环保意识差。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因未经真正无害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还存在少量的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垃圾处理污染环境的因素有(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2)造成水资源严重破坏;(3)存在传播疾病的危害隐患。
垃圾处理的意义:(1)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2)减少对环境、空气、土壤的污染和危害;(3)使无用的废弃垃圾变废为宝。
那么对于垃圾处理有哪些解决的措施呢?让村民知道垃圾的分类有关知识,了解特殊垃圾的正确处理方式,形成健康的垃圾处理理念。就像一位哲人说过:“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财富,垃圾最终归属将是没有垃圾。”对于农村也就是像我们村子这样的农村,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环保乡下,科普宣传等于形式,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在马路或村民经常活动较多的地方设置垃圾桶。树立文明生活意识,争当环境保护者;(2)我们可以在农村组织一次捡垃圾的活动,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垃圾常清化,这样可以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让农民学会给垃圾分类。
由于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不够了解,农民还没有意识到垃圾的危害性,对垃圾还不够充分了解。
我们一定要从现在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们身边开始保护,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有关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定稿)
江夏区五里界中学九(2)班——陈雅
一、调查动因:
随着人们环境卫生意识的提高,农村的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走在农村也时常可见公共垃圾桶,这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村民人数不断增多,垃圾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仅有几只公用垃圾桶是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要求;同时,也由于卫生习惯的原因,垃圾乱扔的现象也在所难免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所以想要为解决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尽一点力量。
二、调查方式:
根据老师和学校的安排,我只能在周末采用实地调查、访问和查看等方式进行调查。
三、调查时间:2012年10月到2013年3月。
四、调查过程
首先是查问村民,看村民有何意见和看法,然后再是自己慢慢观察,后来又问了问村民是如何处理垃圾的,还问了问捡垃圾的老人。最后又通过上网查阅有关于垃圾处理的现象和方法,然后再进行汇总,通过大量材料和图片以及现状的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调查报告。
(详尽的调查日记和调查访问和照片附后)
五:调查反映出的问题:
1、农民的居住地方都是散开住的。因为没有集中住在一块,所以垃圾都是随地
乱扔,在农村的各个角落遍地都是,长年积累无人清理,污染环境,对空气有恶劣的影响。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村民也越来越多。于是垃圾就难处理了,由于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站,导致垃圾积累多了无法处理掉。
3、由于是农村,大量的农民不会给垃圾分类,所以他们会把垃圾大量焚烧、填沟、埋没,导致有很多危险垃圾难处理又对土地及地下水资源污染。
4、因为我们农村里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环保意识差。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因未经真正无害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还存在少量的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
六、解决措施:
那么对于垃圾处理有哪些解决的措施呢?让村民知道垃圾的分类有关知识,了解特殊垃圾的正确处理方式,形成健康的垃圾处理理念。就像一位哲人说过:“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财富,垃圾最终归属将是没有垃圾。”对于农村也就是像我们村子这样的农村,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环保乡下,科普宣传等于形式,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在马路或村民经常活动较多的地方设置垃圾桶。树立文明生活意识,争当环境保护者;
(2)我们可以在农村组织一次捡垃圾的活动,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垃圾常清化,这样可以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让农民学会给垃圾分类。
(3)使无用的废弃垃圾变废为宝。由于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不够了解,农民还没有意识到垃圾的危害性,对垃圾以及垃圾的处理还不够充分了解。
(4)教育村民认识到垃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造成水资源严重破坏;存在传播
疾病的危害隐患。
七、垃圾处理的意义:
(1)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
(2)减少对环境、空气、土壤的污染和危害;
(3)美化我们的家园,预约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我们一定要从现在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们身边开始保护,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第四篇:农村垃圾处理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垃圾处理社会调查报告
寒假期间我走访了我县卫生环卫处,调查了我村垃圾堆放、清运输和处理的情况。这里我把调查的材料情况分三项说明。
一、从垃圾的产生来看处理垃圾的重要性
垃圾在人们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仅就生活垃圾来说,我县每人每天要生产天近一
斤垃圾,意味着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斤垃圾要处理,从整个腾冲县来看每天将有很多垃圾急需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大量的垃圾随意堆放,长期囤积就会占用土地,产生臭味,造成对大气、水域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而且导致了苍蝇、昆虫、老鼠和大量细菌的滋生,威胁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和农村的一大负担。垃圾处理起来并不容易,可以归纳以下几点:从垃圾的平均组成来看主要是废弃物组成的白色污染,体现为混有一定的玻璃、塑料和坏弃物等杂质。在我们农村垃圾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成堆或成片随意的堆放;用这种杂质的垃圾施肥,就会使土地喳化,所以,可能很严重的污染农村土地;农村垃圾随意堆放没人管制,成为很严重的问题,以城市相比,农村垃圾没有具体的处理措施,是垃圾存在的主要原因。当然有很多的城市垃圾拉到农村来随意堆放,环卫工作没有落实到最后,或者是挖坑埋在地下,现已发现埋在地下会污染破坏地下水,填埋后的场地也不能很好的利用,何况现在生活生产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的回收利用也没有做到最大。所以,寻找垃圾净化出路,迫在眉睫。还有,虽然国家有出台保护环境卫生的规定,但由于不能严格执行,成效不大,随地乱抛垃圾的情况到处存在,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垃圾,确实是当务之急。
农村建设需要综合处理,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需要是垃圾产生最小化,建设人文绿色农村,不单是新农村的建设,同时是和谐、健康的农村建设。对垃圾处理也能在无害化治理、能源改造、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我们新农村家家户户都有沼气池,它的功能在农村较为突出,将有机物质投放到里面,能形成很好的肥料,一次性投资,成本也较低,同时能转化成为燃气,作为农村的又一能源方式,广受欢迎。
处理垃圾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减少垃圾来源。例如蔬菜在农村生产时就应该先进行加工,将不能用的菜杆、菜根、黄叶、泥土等除掉,将这些在农村就进行处理,减少垃圾量。不要的废弃物:废纸、废瓶、废铁等要形成统一的收购,而不要随便丢弃。
二、目前农村垃圾处理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首先是农民观念意识问题。由于农民对垃圾危害了解不足,因此在处理生产生活垃圾上显得极为随意。比如有时对动物尸体、农药瓶等,不经任何处理,就随意丢弃;有时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将能烧、不能烧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随意焚烧。没有分类处理垃圾的意识,就无法正确处理垃圾,也就不能真正杜绝垃圾给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
其次是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农村垃圾的处理流程必须经过村、镇(乡)、县的收集网络才能有效分类处理,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村还不具备条件开展户建垃圾池、村设垃圾回收点、镇建垃圾压缩中转站、县有垃圾填埋场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再次是垃圾处理量大成本过高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农村垃圾将无法按城市垃圾处理模式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三、农村垃圾有效处理的思考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有效处理农村垃圾呢?很多学者专家认为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垃圾,并协调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
首先要遵循下列原则。一是分户堆沤减量化原则。农户将所有生产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池内,定期分捡可降解垃圾和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可降解垃圾定期分散填埋或堆肥,可减少垃圾总量的60%。二是分类回购资源化原则。以镇成立环保合作社,向农民回购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合作社再进行二次分类,将可利用垃圾送至废品公司资源化处理,可减少垃圾总量的30%,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弥补合作社运行。三是集中处理无害化原则。将合作社分类出的有害不可降解垃圾集中送至镇压缩中转站,然后统一运送到固体废弃物填埋场集中填埋,无害化处理有毒有害垃圾。
其次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可按照县级政府监督指导,镇、村组织实施,村民联合自治,合作社常年运行的管理模式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流程。
再次要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建立户有垃圾收集池、村有垃圾回购点、镇有垃圾中转站、县有垃圾处理场基础设施网络。
最后要健全运行机制和提供经费保障。垃圾清运处理系统资金到位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费用专款专用,避免挫伤广大村民对整治环境的积极性。这启示我们,只有形成户分类、村回购、镇中转、县处理的运行机制,才能真正为农村垃圾的有效处理开辟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苏杨.马宇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2]张益.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环境卫生工程,2000,8(2).[3]康鸿寿,王如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仁[M].气象出版社,2002,7.
第五篇:关于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各地都加大了对农村的改革,如今的农村已是焕然一新,就在上学期间这短短的一年里,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前家后的那天小泥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下雨天不在泥泞,给乡亲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爸爸的车可以直接开到家后门。而今的道路两旁都种植了花木,不仅美化了环境也给经过的路人留下了好印象。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垃圾处理也有了科学化的方法。
这次我就针对我们村的垃圾分布及处理情况做了调查,具体如下
据调查,我村垃圾主要形成于:
1、池塘、洼地、沟渠成为天然的垃圾填埋场
村内有一定数量的池塘和沟渠,尤其是南方丘陵地带农村处于亚热带丘陵地区,降雨较多,地势崎岖,在低洼积水地区很容易形成天然的池塘,所以村中池塘、洼地密布,蓄水灌溉、养鱼也就成了村民的最佳选择。我发现临近村庄的池塘、洼地和沟渠周围堆放着一堆堆大大小小的垃圾,池塘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些塑料、纸片、树叶等。经过走访和观察我得知,这些垃圾是村民每天从家里清扫出来的生活垃圾,垃圾在堆放地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个“小山包”,逢下雨天和刮风天,雨水和大风通过冲刷和吹动,将垃圾带进池塘。每年春节前后,村民捕鱼后处理池塘内淤泥的时候,发现大量塑料袋、塑料包装盒、废弃塑料玩具、废弃塑料薄膜、废弃砖块等夹在淤泥中。
2、村舍前后树荫下垃圾随处可见
村民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树木,我站在河堤上远观树荫环绕的村庄,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美丽无比。走近,细看树丛,却发现树荫下面除了覆盖着大量的植物落叶外还堆放着大量的垃圾。树丛中的垃圾有废弃塑料制品,也有纸屑、尘土、果壳、布带等,当强风袭来,轻巧的垃圾随风起舞,飞向半空,尘土便又扬起,吹入院子内。
3、垃圾随农家肥进入农田
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机械化作业在逐渐增多。但传统的耕作方式并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农户家里一般会养一些鸡、鸭、鹅等禽畜,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村民不会轻易将禽畜的粪便丢弃,而是沿袭传统的习惯用禽畜的粪便来沤农家肥。一些村民在处理家庭垃圾的时候,为了方便,便会直接将垃圾丢弃在院子里的沤肥池里,当农家肥被运往农田的时候,塑料等垃圾便随之一起进入农田。
根据调查对象垃圾的来源,我发现农村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和产业垃圾两大类:
1、生活垃圾: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指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等。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至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里生活垃圾是农村垃圾的主要来源。
2、产业垃圾: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医疗卫生业等生产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例如砖窑厂、木材加工厂、家具制造厂、村内私人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部分废弃物带有一定的毒性。在改革开放后至今的农村垃圾中,产业垃圾迅速增加,逐渐取代生活垃圾占据农村垃圾的主要地位。
经过走访,询问我得知在原先生活水平不高时,产生的垃圾不多,村民们就将垃圾到在河砍或家门前的池塘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原先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当前情况下,村民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原有垃圾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更多的开始采用填埋、焚烧、沤肥等方式来处理农村垃圾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垃圾。
然而这样的垃圾处理方式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是与城市的焚烧、填埋、沤肥等垃圾处理方式相比,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不彻底,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等特点。
从去年起,我村的垃圾处理有了新的改善,正如人们所熟知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技术是处理垃圾的“硬道理”。农村垃圾的处理既是村民的私事,也是公事,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方面。村民的自治力是有限的,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的职责,农村垃圾是引发农村公共卫生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关性,政府更应重视农村垃圾的处理问题。作为一个管理者角色,我镇政府已将农村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纳入规划之中, 并进行适当的财政政策的倾斜。在村民收入不高的现实状况下,政府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组织、协调、引导责任。
具体来说,垃圾处理在方法上基本实现了以卫生填埋、生物堆肥、焚烧处理、资源回收利用为主。卫生填埋模式主要是在郊外选取一片空地,采用低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使垃圾在土层下发酵。生物堆肥主要是让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使其改良农田土壤。焚烧则是采用高温煅烧的方式,焚烧垃圾中可燃烧物质使其成为灰渣,并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发电。资源回收利用主要是采用分类收集方法,将城市垃圾划分为生物质垃圾、化工垃圾、矿物质垃圾、废纸类垃圾。采用生物质垃圾制肥、发酵、提炼技术,生产肥料、燃料、饲料;化工有机质垃圾(废旧塑料橡胶等)可制成再生塑料或者橡胶加以循环利用,或者用热解或者裂解生产液体或气体燃料;矿物质垃圾(金属、玻璃、建筑垃圾等)则经破碎处理后再生为建材原料,用以生产水泥、地砖或者路基材料等;废纸回收后可直接用来生产新的纸张。在乡镇领导的指导下,我乡的厕所已经全部实行科学的发酵方式,记过发酵可直接运到农田里做肥料。乡村的垃圾也已实行专人管理,乡民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乡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