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企改革十二样本丨③山东国资:跑好改革最先一公里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国企改革十二样本丨③山东国资:跑好改革最先一公里 营
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国企改革大潮涌,全面推进不停步。截至目前,国企改革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文件体系基本建立,“1+N”政策体系基本成型,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全面提速,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超过8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得到新的加强。
国企改革进行时,试点探索开新路。分类改革如何推进?如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遵循什么原则?如何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一些地方和企业先行先试,将“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各项改革措施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了一些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8月3日起,小新推出#国企改革十二样本#系列文章,深入调研梳理5省国资监管部门、4户中央企业和3家地方国有企业等深化改革的新举措、新模式,为更多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借鉴的样本。今天带来#国企改革十二样本#第三期——新华网的报道《山东国企改革不断突围多措并举“跑好改革最先一公里”》,以及国资报告的解读《如何营造一个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山东国企改革不断突围多措并举“跑好改革最先一公里”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 李由)国企改革大潮涌,全面推进不停步。国企资产总额占半壁江山的山东省成为地方国企改革龙头之一,山东省如何帮助企业提质增效、找准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深入推进地方国企改革有何新亮点? 山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时民介绍,山东省国企改革把“跑好改革最先一公里”作为重要任务,倒排时间确保严格落实进度计划,结合实际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举措。其中,组建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高管人员契约化管理、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实施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建立防止利益冲突机制等改革举措走在了全国前列。
据了解。2016年以来,山东省管企业经济运行继续呈现企稳回升、稳中趋好的态势。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3228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利润71亿元,剔除中泰证券同比减利因素影响,同比增长14%。截至6月末,省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5947亿元,同比增长13%。
确立“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模式,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山东省从治理结构入手加快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监管部门不再涉足具体经营活动,转而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实现省属一级企业股权多元化。目前,山东已分两次把省管企业30%的国有资本,划转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划转国有资本共计180.65亿元。国有资本划转后,使国企在股东层面形成多元化利益格局,从而在决策层面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同时,扎实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山东省国资委分两批批复了鲁信集团等7户企业改建方案,加上新建的4户功能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第三批的2户企业,省属企业中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已达13户。目前,投资运营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对高管人员实行了契约化管理,董事会、党委会、“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基本建立。
据了解,山东黄金集团就通过本次改革,上半年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市值实现大幅增长。日前,省国资委已启动了第三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鲁商集团、山钢集团)改建工作。此外,山东省还全面启动了统一监管工作,加速调整原有不合理资本布局结构,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将一系列改革措施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国资监管的创新“组合拳”。
建立3类“人才库”,全面理顺公司治理结构为解决国企董事会不健全,职工董事、外部董事配备不齐,监事会缺失的情况,山东省着力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运行机制,理顺了董事委派、选派体制,董事会按照非执行董事占多数的原则配备。2015年以来,省管企业新配董事183名,董事会成员基本配齐。改革启动以来,山东省建立了外部董事、监事和职业经理人“人才库”。目前已有159人进入外部董事候选人人才库,55人进入外部监事候选人人才库;1807人符合进入职业经理人基础人才库条件。
时民告诉记者,人员到位以后,还要消除国企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僚气息”。为此,山东省先后在23户企业实行了高管人员契约化管理,占全部省管企业的77%。截至目前,推行契约化管理中涉及的63名高管人员,有59名选择了契约化身份,一举摘掉了国企高管的“官帽子”,在企业中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冲击。从已完成选聘、签订契约合同的企业情况看,高管人员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增大,“本领恐慌”意识增强。
坚持“市场化”方向,实现企业优胜劣汰据了解,山东省不断完善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出台了省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首批选择58户企业开展试点,目前已有22户企业制订了混改方案。
山东省国资委通过指导企业大力推行内部市场化改革推动企业扁平化,实现从“发工资”到“挣利润”的转变。兖矿集团、山东能源两户企业三年来累计减少各类用工6.2万人。同时,山东省坚持“依法规范、市场运作、立足盘活、应退尽退”的原则,按照连续三年亏损且扭亏无望、已经停产停业或半停产、资不抵债丧失造血功能的“僵尸”企业界定标准,制定了用三年时间清理321户“僵尸企业”的工作计划,今年计划完成125户,目前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49户企业的清理处置工作,真正实现“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切断“寄生虫”利益通道,避免国有资本流失国企利益输送是很多国企长期存在的顽症,如何切断利益输送的通道,避免国有资本流失,也是山东省本轮国企改革重点关注的问题。记者在兖矿集团采访了解到,兖矿集团原来大部分采购项目都是通过中间商来进行,最多的时候中间商有将近7000家。这些中间商不少都是矿上职工“七大姑八大姨”办的,实际上就是“寄生虫”,长期吸附在企业身上吸血。集团顶着巨大压力清理中间供应商6500多家,节约采购成本15亿元。以洗化用品为例,兖矿集团以低于山东总代理10%的价格由厂家直供,252克的雕牌透明皂3.46元,而同款产品在京东网上售价是6元。
时民透露,为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山东省创新实施了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报告说明制度,企业领导人员在本企业内一律实行亲属回避,亲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与本企业发生经济关系。目前,已有7户企业对5名企业领导人员和11名中层管理人员的不当任职问题进行了纠正。如何营造一个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山东研究起草了关于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小股东作用的指导意见,来吸引非国有资本参与混改;设立了山东国惠改革发展基金,一期将形成200亿元规模。“截至目前,山东省属国企改革70项任务中,除员工持股办法需等待中央明确相关政策外,其余69项已全部完成预定的目标任务。”7月18日,在山东省举行的上半年国资国企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新文介绍了山东国企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据《国资报告》了解,山东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2015年,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3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利润总额538亿元,比上年增长0.8%。省管企业在煤炭、钢铁等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全年实现利润172亿元,与上年持平。
高管“本领恐慌”增强为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山东优化了国企的董事会、党委会和监事会人员组成和功能定位。董事会层面,理顺了董事委派、选派体制,董事会按照非执行董事占多数的原则配备;健全董事会制度体系,形成了董事选聘、管理、考核、激励、追责的制度闭环。党委会层面,制定出台了《省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企业改革发展重大事项由党委事先研究、董事会和经理层按法定程序决策的议事规则。监事会层面,改进监事会设置,每户企业监事会由公务员身份监事、外部监事和职工监事共同组成,目前已实现省管企业监事会全覆盖。山东先后在23户企业实行了高管人员契约化管理,占全部省管企业的77%。这些企业高管人员一般不在董事会、党委常委会担任职务,其选聘、考核和薪酬分配权均由董事会行使。截至目前,推行契约化管理中涉及的53名高管人员,有49名选择了契约化身份,一举摘掉了国企高管的“官帽子”。从已完成选聘、签订契约合同的企业情况看,经理层契约目标普遍高于国资委对董事会的考核指标,高管人员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增大,“本领恐慌”增强。
山东面向全社会开发建设的外部董事、监事和职业经理人三个人才库已初具规模。经严格评选审核,111人进入外部董事候选人人才库,19人进入外部监事候选人人才库;1954人申请进入职业经理人人才库。目前,已从人才库中遴选25名外部董事、8名专职监事向省管企业派出。
从“发工资”到“挣利润”三年来,兖矿集团、山东能源两户企业累计减少各类用工6.2万人;2015年,山钢集团钢铁主业企业实发工资总额同比下降18%。山东大力推行内部市场化改革,将职工个人利益与企业效益紧密挂钩,实现从“发工资”到“挣利润”的转变。山东还推动企业扁平化,管理层级原则上压缩到三级以内。为了给企业负责人营造一个有开拓创新、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山东推动部分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启动了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试点工作;制定了授予省属企业负责人公益捐赠额度的意见,探索创新对企业负责人的激励方式;出台了关于支持和鼓励省管企业改革创新、建立考核免责机制的意见,建立了改革创新容错机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山东制定了用三年时间清理321户“僵尸企业”的工作计划,今年计划完成125户,目前已经完成清理40户;积极推动济钢产能调整和山钢集团转型升级、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改革重组,妥善解决凯远集团和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改制等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建立了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制度,计划利用3年时间,组成专家组对全部省管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问诊把脉”,推动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2015年,省管企业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的情况下,科技支出同比增长8.3%。在“四视同三激励一奖励”政策鼓励下,山东重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发动机研发试验基地,先后推出了国内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大功率蓝擎发动机、首套自主ECU电控系统等高端技术创新成果。而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山东首批选择58户企业开展试点,目前已有10户企业制订了混改方案。山东研究起草了关于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小股东作用的指导意见,来吸引非国有资本参与混改;设立了山东国惠改革发展基金,一期将形成200亿元规模;建立了混改工作信息发布平台,广泛引入外部投资者。从根本上切断利益输送的通道2015年3月山东省发布的《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几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建立起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此后,山东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建、新建11户省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按照“分层分类、有序划转,因企制宜、分类监管”的原则,积极推进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组建了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理事会。制定了省属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方案,对国企实行分类改革、分类监管。强化责任追究,出台了《省管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山东建立了省管企业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各企业向社会公开了财务预决算、“三重一大”事项等方面信息。从今年开始,省属企业必须参照上市公司标准进行信息公开。
在解决国企利益输送问题方面,山东创新实施了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报告说明制度,企业领导人员在本企业内一律实行亲属回避,亲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与本企业发生经济关系。目前,已有7户企业对5名企业领导人员和11名中层管理人员的不当任职问题进行了纠正。制定了省管企业关联方交易监管办法、招投标监管办法和职工民主评议招投标制度,从根本上切断利益输送的通道。此外,山东还开展企业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规范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和职责分工,创新实施了省管企业巡察、巡回检查制度,整合纪委、监事会、财务总监等监督资源,建立了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等,加强国企党的建设,全力维护国有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