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专业成长开题报告
教师专业成长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研
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国内外研究述评、选题意义、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1、课题的提出
教师专业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证。当今世界各国为了提高教育水平,纷纷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投入,将其作为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推手而置于特殊优先的地位。一些在国际性测试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提高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教师提供持续和广泛的学习机会以培养实践能力。
教师是影响学校发展诸多因素中最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每个教师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一旦发掘出这个潜力,就会变成一种优势,变成学生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活性机能和动力支撑。近几年我中心学校一些骨干教师通过竞岗调往县城的学校,而新分配的专业教师少之又少,这样严重地影响了我中心学校的师资。从历次历届全县各年级检测、小考情况看,我中心学校的教学质量达不到全县中上等学校的水平,就全镇各完小的教学质量来说也很不均衡,学生的学习落后面不小,部分学生文化水平低困扰了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这些与教师素质的低下和敬业精神的欠缺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样薄弱的教育基础和资源,严重地制约着本地各方面的发展。纵观全国发达地区不断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觉得一定要立足本地、根据本地区的教育实际,认真组织好“关注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专项研究,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以达到“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教师专业发展,在当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主要包括:教师生涯规划,自我成长;能获得知识,充实自我;能实施研究改进教学;能反省批判,自我更新。这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的发挥,关注教师自身的需要,关注教师日常生活、专业生活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以及更多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教师具有对自己周围场景“教育意义”的敏感性,具有协调诸种可能和现实因素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反思”,加强教师对其自身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实践,探究性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或途径,通过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以确定教师自己的发展方式,从而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态取向。
3、课题的界定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种趋向,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因此,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其本质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本课题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课堂教学行为、发展创新潜力等各方面获得提高。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和校本研训,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和在校本研训才能完成。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试验研究目标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和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如何造就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并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是各个中小学需要完成的紧迫任务。因此,探求新课程条件下提高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学习型学校,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创办学习型学校,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1、通过抓思想教育,强化师德建设,逐步建立了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
2、通过加强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逐步建立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分批分期地开展师资培训工作的体系。
3、依托校本研训,培养教研意识,建立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4、以反思教学为突破口,加强个案分析,做到教师专业发展渐进化。
5、以优质课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研究方法
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过程,主要用到如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掌握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途径,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和手段的变化情况。
2、个案法。通过个案的追踪研究和分析,探求个体专业化成长的规律和特点,产生示范性作用,推广先进经验。
3、统计法。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掌握普通规律和特点,总结经验。
4、测试法。通过专业技能测试、基本功测试,掌握专业化成长过程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变化;通过对学生的测试,了解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取得的效果。
5、分析法。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总结和提炼符合学校实际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成立专题研究组织机构
成立以中心校语文和数学两位教研员为核心的专题研究组织机构: 任组长;语文教研员、数学教研员 任副组长;各 任组员。
2、调查研究
实验前,对全体教师进行摸底,了解教师的专业水平情况,以增强研究实验的针对性、可行性。
3、坚持舆论引导与名师引领 舆论为先导,名师为引领。
4、制定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开展好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探求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途径:
1、启动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为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校启动了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确定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规定了骨干教师的培养目的、标准和任务,引导全体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教研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岗位成才、岗位立业的热情,促进了广大教师从“教书匠”向“专家型”和“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推行导师制度,结对互帮,互动学习,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由于工作需要大量骨干教师调动,一些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学校,如何使这批教师迅速成长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进而成为骨干教师,是学校面临的紧迫任务。为此,学校从 年秋季开始选拔了首批富有中小学教学经验的 名同志为导师,与各青年教师结对互帮互学,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开展业务知识考试,促进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为解决“一碗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平常注意研究考试动向,多作会考模拟试卷,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激发了广大教师自学自研、虚心学习、钻研教材的自觉性,推动了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普遍提高。
4、改进听课制度,防止作假现象的发生,鼓励教师听课互学共研,将听课互帮互学落到实处,促使了广大教师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实实在在地完成听课学习活动,推动了学习化组织的构建。
5、实施课例研究,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课堂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到人人参与课例研究、充分利用教研组的教研职能,发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作用,全面推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6、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教育新理论,更新教育新理念,学习教学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7、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教学反思和赛教活动,培养广大教师的教研能力,推动由“教书匠”向“研究者”、“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8、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非学历进修,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实验步骤:
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课题研究分如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年 月至 月):启动筹划。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设计研究措施和方法。
第二阶段(年 月至 月):实施研究。把研究方案和措施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第三阶段(年 月至 年 月):结题总结。分析归纳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
四、完成课题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要更新观念,做好带头与模范作用。
学校以教学质量求生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靠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做保障。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成长的环境和展示的平台。学校领导要创建一种学习型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自我做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做好带头与模范作用。
2、坚持教师专业发展师德为先。
有句名言:态度决定高度!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再高的专业水平没有发挥出作用,工作效率也是等于零。所以坚持教师专业发展师德为先。
3、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培训有效进行。
专业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教师的成长总会伴随着自觉和不自觉行为,所以学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培训有效进行。
4、利用网络,自我成长。
网络教研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在这里,与名师对话、与同行交流。许多教师得益于网络教研,迅速地成长起来。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研这个平台,让自己迅速地茁壮成长起来。
5、依托校本研训,培养教研意识
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实施新课标、提高新课程改革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措施。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以学校为教研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为发展主旨,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大力开展校本研训。
五、效果与分析
1、在以《
》这个课题带动下,通过“课例研究”这个研究着力点,已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份,年至今全校教师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
篇,参加全国、省、市、县级优秀论文评奖 篇;参加泸溪县中小学教师赛教 名同志获
。在 年泸溪县中小学生
竞赛活动中有 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有 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在 年泸溪县中小学生全能竞赛活动中,我校
等 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名教师获得优秀辅导奖。
2、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全校师生的教育创新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普遍得以提高。
位教师指导的《
》,二位老师指导的《
》,在 年度泸溪县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教科研活动中都荣获 等奖,并取得校内“研究性学习”成果 项。在 年泸溪县水中小学生“
”创新大赛中,位老师荣获一等奖,其他4名老师获二、三等奖。在 年省、市、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等
名同志所制作或撰写的教学具、课件和教研论文分别获得各级别的一、二、三等奖。
年以来,我校教师制作课件100余件,制作教学具43件,广大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3、通过“导师制”的培养,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很快成长起来,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力量。年毕业分配进校的 老师,已连续承担了 毕业班教学工作,成为了数学把关教师并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现被学校任命为 组长。年毕业分配进校的 位老师在担任了一届初三毕业班教学工作后,主动申请到马王溪小学支教两年,受到被支教学校的高度评价。年毕业分配进校的 老师在 年的初中地理会考中,所任班级地理会考合格率最低达论 %,最高达到了 %。等一批近些年从小学选拔进校的中青年教师,很快适应了初中教学,成为了初三把关教师。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这几位同志身上得到突出体现。
4、以校本教研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日渐突显。学校已创办《浪花》期刊二期。在 年县、市举行的首届校园文化成果展览活动中,我校分获一、二等奖。目前,学校已形成了良好的教育风格,积淀了优秀的教育资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创造了环境氛围。
5、通过在职进修与外出交流学习,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使全校教师本科学历达到了90%,上课教师合格率达到了100%,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得到提升,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6、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素质的提高,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年度的初中生物、地理毕业会考合格率同 年相比,地理净增 百分点,生物净增达到了 个百分点。年的会考成绩无论是合格率或是优秀率创学校历史新高。年的初
三、小六合格人数也在品 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升,增幅达到 %。为此,学校先后获得了泸溪县“文明校园”、“ 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以“办创新教育,创农村新校”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迅速崛起在沅江之滨。
我校在探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效益不断增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上级部门和社会对我校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和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争取早日把我校建设成泸溪县有名的农村九年制义务学校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教师专业成长开题报告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选题意义、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1、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教师是影响学校发展诸多因素中最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每个教师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一旦发掘出这个潜力,就会变成一种优势,变成学生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活性机能和动力支撑。近几年来我校的骨干教师都调往县城学校任教,分配来的教师都是新教师,没有什么教学经验,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好“教师专业化成长”专项研究,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2、课题的界定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其本质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本课题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课堂教学行为、发展创新潜力等各方面获得提高。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和校本研训,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和在校本研训才能完成。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试验研究目标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和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如何造就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并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是各个中小学需要完成的紧迫任务。因此,探求新课程条件下提高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学习型学校,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1、通过抓思想教育,强化师德建设,逐步建立了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
2、通过加强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3、依托校本研究,培养研修意识,建立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4、以反思教学为突破口,加强个案分析,做到教师专业发展渐进化。
5、以优质课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研究方法
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过程,主要用到如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掌握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途径,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和手段的变化情况。
2、个案法。通过个案的追踪研究和分析,探求个体专业化成长的规律和特点,产生示范性作用,推广先进经验。
3、统计法。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掌握普通规律和特点,总结经验。
4、测试法。通过专业技能测试、基本功测试,掌握专业化成长过程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变化;通过对学生的测试,了解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取得的效果。
5、分析法。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总结和提炼符合学校实际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成立专题研究组织机构
总负责人:胡耀荣
课题阶段工作计划及总结执笔:李海龙、贺梦遥
课题研究材料收集:贺梦遥
课题研究影像资料收集整理:马飞
课题研究成果宣传:王英飞、刘斌
课题研究语文学科负责人:刘斌
课题研究数学学科负责人:艾春文
课题研究英语学科负责人:艾春娥
课题研究综合组负责人:马飞
课题研究经费落实:胡耀荣、马继斌
2、调查研究
实验前,对全体教师进行摸底,了解教师的专业水平情况,以增强研究实验的针对性、可行性。
3、坚持舆论引导与名师引领
舆论为先导,名师为引领。
4、制定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开展好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探求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途径:
1、启动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为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校启动了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确定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规定了骨干教师的培养目的、标准和任务,引导全体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教研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岗位成才、岗位立业的热情,促进了广大教师从“教书匠”向 “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推行师徒结对制度,结对互帮,互动学习,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由于工作需要大量骨干教师调动,一些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学校,如何使这批教师迅速成长为合格的教师,进而成为骨干教师,是学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3、开展业务知识考试,促进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为解决“一碗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平常注意研究考试动向,多作模拟试卷,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激发了广大教师自学自研、虚心学习、钻研教材的自觉性,推动了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普遍提高。
4、改进听课制度,防止作假现象的发生,鼓励教师听课互学共研,将听课互帮互学落到实处,促使了广大教师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实实在在地完成听课学习活动,推动了学习化组织的构建。
5、实施课例研究,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课堂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到人人参与课例研究、充分利用教研组的教研职能,发挥“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的作用,全面推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6、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教育新理论,更新教育新理念,学习教学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7、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教学反思和赛教活动,培养广大教师的教研能力,推动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8、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非学历进修,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8——2011、10)成立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进行开题论证,开展实验教师的培训及问卷调查;开展教师生涯规划设计等课题前期研究工作。
(二)实验阶段(2011、10——2013、4)全面落实实施方案。根据工作计划开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学校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立,对教师的培训,教师教科研工作等具体内容。
(三)总结阶段(2013、4——2013、7)全面总结研究工作,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建立实验成果资料,申请课题鉴定,准备研究成果的推广。
四、完成课题可行性分析
1、更新观念,领导示范。
学校以教学质量求生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靠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做保障。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成长的环境和展示的平台。学校领导要创建一种学习型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自我做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做好带头与模范作用。
2、教师发展,德育为先。
有句名言:态度决定高度!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再高的专业水平没有发挥出作用,工作效率也是等于零。所以坚持教师专业发展师德为先。
3、建立机制,有效研究。
专业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教师的成长总会伴随着自觉和不自觉行为,所以学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培训有效进行。
4、创新途径,快速成长。
网络教研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在这里,与名师对话、与同行交流。许多教师得益于网络教研,迅速地成长起来。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研这个平台,让自己迅速地茁壮成长起来。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和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争取早日把我校建设成农村一流的农村九年制义务学校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1
一、课题的概念界定
在现代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自己独特职业特征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活动,课题园本教研中。“教师专业化”就是这样一种变化的概括和反映。它包括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三个层次。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指为教师创设和提供最佳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得教师不断追求自身提高和专业发展的精神需要、创造(智慧)需要、学科知识需要、智能结构需要和教学能力需要,并通过自己的专业发展增强专业的不可替代性。
“园本”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幼儿园,二是在幼儿园中,三是基于幼儿园。园本教研就是以示范幼儿园或中心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研究方式。园本教研致力于解决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或者幼儿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都是幼儿园或教师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去实践。研究的主体是我们的教师,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研究背景
1.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开展园本教研,教师有哪些能力亟待提高?
(2)如何在园本教研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2.研究的意义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纲要》明确提出了教师应成为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并成为教育的研究者与不断充实、完善的自我成长者。其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意味着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的贯彻实现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而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的素质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质上,教师的专业素养既是幼儿园教育品质的体现,又是幼儿园达成专业幼教目标的保证,所以基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需要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推行园本教研的初衷,在于让教师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全面落实教改的目标,切实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质量,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能力。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可以说,国外同一领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要比我们国内起步早,领先的多。他们早已经认识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21世纪的教育不是以技术主义、操作主义、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而是充满爱与平等对话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外在促进因素是否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还是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反思’、反思的指向(专业行为或专业发展)和反思的深度,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
教师专业成长非常需要一种能结合理论与实践,顾及教师需要的“教师本位”的教师培训模式。我国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已经逐步重视起来,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但只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教育、学校、学生的影响为出发点进行的研究和培训,没有从教师本身需要出发,他们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去进行研究。
目前,我国探讨园本教研有关问题的者主要有华东xx大学朱家雄教授、李季湄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赵志毅教授以及中央教科所的刘占兰教授等,此外还有许多幼儿园一线老师结合本园实际对园本教研提出了思考。
关于幼儿教师成长,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幼儿教师素质研究;优秀幼儿教师研究;幼儿教师教育研究。
园本教研刚刚起步,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幼教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课题欲深入研究“园本教研”这一有效途径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促进。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园本教研中教师亟待提高的能力。
关注园本教研中教师的实际需要。本课题拟深入一线现场调研,分析本园各类层次教师的需求;对本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广泛征询教师意见。
(2)园本教研中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的策略。
园本教研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本课题欲在案例研讨式、教研一体式、头脑风暴式、主题辩论式、螺旋递进式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收集有研究价值的材料,分析、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3)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成长与收获。
“从问题到课题,从经验到实验,从结果到效果”。
本课题欲采用追踪研究法,将教师课堂教学、教科研工作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比其在园本教研过程的变化,积累有价值、有针对性个案材料,从而检验研究过程中探索的策略的适宜性,也为今后园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提升及相关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可能有的创新点
将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相结合,研究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实际,从而总结出适宜的策略,并试图探索出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丰富的现实依据。
(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研究重点
重点:在园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中,总结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的策略。
难点:如何让“园本教研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可学、可用、可信、可做。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与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过程相适应,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和教育案例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课题申报;有关资料的收集、学习与讨论;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相关问题预调查等。此阶段由课题负责人组织。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此阶段展开课题研究攻关,主要研究园本教研中教师亟待提高的能力,在实践中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策略。预计成果形式是论文、调查报告、教师成长个案分析。由全体研究人员参与。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课题总结与结题。此阶段主要是对全部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系统的研究材料,领导小组结题。预计成果形式是结题报告、材料汇编、教师成长个案材料。此阶段由课题负责人组织。
六、保障条件
本课题在幼儿园协研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在“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中,探索出了“四大解放”的管理模式,使我园教师达到了“三会一促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促进发展)。在园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
本课题得到了xx市教科所曾晓新副所长关注和方向性地指导。课题负责人于xx,幼儿园高级教师,获广西xx自治区特级教师,广西幼教学会会员。现任桂林市解西幼儿园副园长。她率先在桂林市开展“幼儿发展课程”课题研究的试点工作,尝试《集体活动中的分组教学形式》、《活动区的教育形式》等教学实践,形成了启发探索式和直观性相结合的教学风格。至今她参与了《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做中学》等13个课题的研究,其中6个已结题,她担任其中4个课题负责人。撰写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获国家、自治区一二等奖。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经验。
课题参与研究人员大多为幼儿园骨干教师,曾参加国家、省、市各级课题研究,同时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对课题的理解较透彻。
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2
一、课题的概念界定在现代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自己独特职业特征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活动,课题园本教研中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教师专业化”就是这样一种变化的概括和反映。它包括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三个层次。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指为教师创设和提供最佳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得教师不断追求自身提高和专业发展的精神需要、创造(智慧)需要、学科知识需要、智能结构需要和教学能力需要,并通过自己的专业发展增强专业的不可替代性。
“园本”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幼儿园,二是在幼儿园中,三是基于幼儿园。园本教研就是以示范幼儿园或中心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研究方式。园本教研致力于解决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或者幼儿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都是幼儿园或教师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去实践。研究的主体是我们的教师,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研究背景1.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开展园本教研,教师有哪些能力亟待提高?
(2)如何在园本教研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2.研究的意义《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纲要》明确提出了教师应成为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并成为教育的研究者与不断充实、完善的自我成长者。其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意味着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的贯彻实现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而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的素质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质上,教师的专业素养既是幼儿园教育品质的体现,又是幼儿园达成专业幼教目标的保证,所以基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需要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推行园本教研的初衷,在于让教师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全面落实教改的目标,切实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质量,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能力。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可以说,国外同一领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要比我们国内起步早,领先的多。他们早已经认识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21世纪的教育不是以技术主义、操作主义、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而是充满爱与平等对话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外在促进因素是否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还是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反思’、反思的指向(专业行为或专业发展)和反思的深度,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
教师专业成长非常需要一种能结合理论与实践,顾及教师需要的“教师本位”的教师培训模式。我国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已经逐步重视起来,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但只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教育、学校、学生的影响为出发点进行的研究和培训,没有从教师本身需要出发——他们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去进行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园本教研中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目前,我国探讨园本教研有关问题的研究者主要有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李季湄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赵志毅教授以及中央教科所的刘占兰教授等,此外还有许多幼儿园一线老师结合本园实际对园本教研提出了思考。园本教研模式、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教研管理、园长角色以及实施现状等也是目前有关园本教研的研究内容。
关于幼儿教师成长,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幼儿教师素质研究;优秀幼儿教师研究;幼儿教师教育研究。
园本教研刚刚起步,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幼教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课题欲深入研究“园本教研”这一有效途径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促进。
三、研究内容(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1)园本教研中教师亟待提高的能力。
关注园本教研中教师的实际需要。本课题拟深入一线现场调研,分析本园各类层次教师的需求;对本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广泛征询教师意见。
(2)园本教研中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的策略。
园本教研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本课题欲在案例研讨式、教研一体式、头脑风暴式、主题辩论式、螺旋递进式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收集有研究价值的材料,分析、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3)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成长与收获。 “从问题到课题,从经验到实验,从结果到效果”。
本课题欲采用追踪研究法,将教师课堂教学、教科研工作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比其在园本教研过程的变化,积累有价值、有针对性个案材料,从而检验研究过程中探索的策略的适宜性,也为今后园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提升及相关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可能有的创新点
将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相结合,研究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实际,从而总结出适宜的策略,并试图探索出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丰富的现实依据。
(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研究重点重点:在园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中,总结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的策略。
难点:如何让“园本教研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可学、可用、可信、可做。
四、预期研究成果序号 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xx.3 相关理论资料综述 论文 课题承担者 2 20xx.11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研究 论文 课题承担者 3 20xx.6 研究阶段性成效 论文 课题承担者 4 20xx.10 园本教研活动汇总 光盘 课题承担者 5 20xx.11 教师专业成长足迹 案例集 课题承担者 6 20xx.12 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
五、研究方法 :与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过程相适应,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和教育案例研究法。
六、研究步骤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12-20xx.3)
主要工作包括课题申报;有关资料的收集、学习与讨论;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相关问题预调查等。此阶段由课题负责人组织。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xx.3-20xx.6)
此阶段展开课题研究攻关,主要研究园本教研中教师亟待提高的能力,在实践中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策略。预计成果形式是论文、调查报告、教师成长个案分析。由全体研究人员参与。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xx.6-20xx.12)
课题总结与结题。此阶段主要是对全部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系统的研究材料,领导小组结题。预计成果形式是结题报告、材料汇编、教师成长个案材料。此阶段由课题负责人组织。
七、保障条件
本课题在幼儿园协研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在“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中,探索出了“四大解放”的管理模式,使我园教师达到了“三会一促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促进发展)。在园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
本课题得到了桂林市教科所曾晓新副所长关注和方向性地指导。课题负责人于丽萍,幼儿园高级教师,1998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广西幼教学会会员。现任桂林市解西幼儿园副园长。她率先在桂林市开展“幼儿发展课程”课题研究的试点工作,尝试《集体活动中的分组教学形式》、《活动区的教育形式》等教学实践,形成了启发探索式和直观性相结合的教学风格。至今她参与了《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做中学》等13个课题的研究,其中6个已结题,她担任其中4个课题负责人。撰写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获国家、自治区一二等奖。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经验。
课题参与研究人员大多为幼儿园骨干教师,曾参加国家、省、市各级课题研究,同时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对课题的理解较透彻。
第四篇:教师专业成长报告
教师专业成长报告
今天下午,我为xx镇中小学教师作了题为《引领专业成长,彰显生命质量》的专业成长报告。我阐释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专业成长的内涵、专业成长的路径。和大家说,我们要好好读书、改革课堂、认真反思、研究课题、撰写文章……
我和大家谈我的感想,只有想读书的人,才有时间去读书;只有想搞科研的人,才有时间去搞研究;只有想写文章的人,才有时间去写文章。任何人,不要给自己不读书、不写作找借口!说什么工作太忙了,管理学生太烦了,教学辅导太累了,家庭琐事太多了,等等。所有的借口,只会为自己的懒惰找到原因。专业发展,拒绝借口。专家告诉我们,成功者一直在寻找机会,失败者总是寻找借口。美国西点军校有句名言:没有借口。这对于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起到警醒作用。
我和大家谈课堂改革。教师教学技术、艺术的进步来自于反反复复的“打磨”,教研课,要反复“打磨”,在“打磨”的过程中,教师会获得全面进步。所以研究课必须经过“个人备课——试上——集体备课——再上”的过程。
我和大家说我开学以来听课的感想。xx镇 “活动单导学”课堂改革,要重视两个环节。一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一定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自主学习,不能把“活动单导学”课堂看成只是热热闹闹的活动,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既有温度,更有深度”。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以后,产生疑问,产生困惑,或者产生表现的欲望的时候,再让他们去合作学习。我告诉大家,没有实现“自主学习”的课堂绝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需要所谓的“热闹”,更需要“冷静”的自主学习。二是小组的合作学习。要建设优秀的学习小组,这是“活动单导学”课堂的关键。我们很多的课堂并没有达到真实高效的程度,活动单引导之下,学生不能进入“自动化”的状态,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建立优秀的学习小组。希望大家在建立小组的问题上多动脑筋。我和老师们一起观看了两组视频,内容是介绍实验初中学生学习小组的。让大家看看,人家班级学习小组是如何建立的,组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组员是如何合作的,班级对小组又是如何考核的。希望实验初中的做法能够给xx镇的教师有启发和引领作用。
我和老师们说,要学会反思。反思课堂的得意之处,反思课堂生成的精彩妙笔,反思学生创造性展示,反思教师课堂未能达成的目标,反思课堂上的败笔,反思……反思是自我积累的过程,反思是自我超越的根基。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我和老师们说起对学生的管理,我们要把对学生的挚爱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千万不要因为要好心切、恨铁不成钢,而伤害学生。要相信只要你有耐心、只要你找到适合的方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不断地反思对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得与失。只要你方法得当,你会赢得学生的挚爱,你会因学生的挚爱而提升生命的质量。那也是你专业成长带来的幸福。我和大家谈了实验初中“往届毕业生现象”:学生从实验初中升入高中上学,因为放假了,他们成群结队,手捧鲜花,来到实验初中看望老师——这是全市任何一所学校都没有的现象!孩子们回到实验初中,围着老师转呀转呀,对学校那么依恋,对老师那么依恋,对老师那么感激。那情那景,是教师专业成长带来的最最崇高的生命质量!
我把关于写文章的想法告诉老师们。写文章并不难,难的是你没有写作的意识。教师要联系实际去思考、去写作。一线教师,每天都有许多鲜活的案例,那些材料是最宝贵、最生动的,也是编辑最喜欢的。我举了我联系实际写的四篇文章的例子,现身说法,告诉大家写文章并不难。我还提醒大家,要勤奋,那些虚度光阴,热衷于喝酒、打牌的人,甚至去赌博的人,不会有时间去写文章,也不会对教育教学问题作深入的思考,一定不会写出文章来。写文章的人要学会“坐冷板凳”。成尚荣先生告诉我们:从来文章忌富贵!他还说:好文章总在青灯下。专业成长,需要教师从浮躁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清静出来。
我和教师们谈我的感想,教师成长要追求一种精神,对教育事业的真谛不断追求的精神。在你的实践中探索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探索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我们要始终生活在对高远目标的追求中,始终生活在成长的道路上。
给教师作专业成长的报告是不容易的事。今天,中心初中没有从外边请专家来为教师们作报告。而是由我,用我个人的一些成长经历为老师们作了现身说法的报告。我,xx镇中心初中校长,对xx镇教育教学现状有了很多了解,特别是对xx镇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能够很准确地把握。我觉得,由我亲自作报告,很有针对性,很有实效性。应该属于“高效课堂”的范畴了!今天下午,200多名教师,济济一堂,大家听得很认真。我也讲得很卖力。毕竟,是在自己家里,我争取用力所能及的智慧为教师们作一点点儿贡献。
xx初中钱校长在报告会开始前和我调侃地说,中心初中校长亲自作专业成长报告,这可能是第一次,你也可能是第一个。
我感谢我有“第一次”、“第一个”的勇气!
我相信,xx镇的教师,能够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前进,大家会因此不断地提升生命的质量。
但愿,我今天下午2个小时的报告会给老师们带来一点点收获。因为我责任在于——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第五篇:小课题研究促教师专业成长(开题报告)
《自主型小课题研究促教师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学校发展为教师成长提供各种条件和机会,教师成长依托、根植于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学校发展必须借助于教师发展才得以彰显。教师专业成长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成长,同时是学校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学校的组成部分。所谓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比喻气氛良好,有相合、协调之意。但绝不是单一的矛盾调和。学校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尊重、依靠、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个体、团体、集体。因此,和谐教师、和谐教研组、和谐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前提、保证、和目标。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校侧重引领教师们参加以各教研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给我们展开了一幅这样的图景:一群有着共同关注点,对同样的问题或者同一个话题有着同样热情的教师聚拢在一起。相互观课,相互评论,分享经验,行为跟进,最终获得各自不同的成长。
但是在校本研修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同样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
1.虽然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教师整体科研能力还参差不齐。如何让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研究习惯,是值去探讨改进的。
2.虽然有很多老师参与了各级各类培训和校本研修活动,但我们见到的镜头常常是:教师们争论思辩滔滔不绝,但在真实的教育情境里,却依旧我行我素。
3.虽然学校支持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但是由于研究在操作上追求科学性,规范性、程序化,由此对教师个体而言,还存在很大难度。拟定的研究主题有“空、大、泛”的现象。
4.每一年都在进行“小课题研究”,虽说已融进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生活,但同时也容易依葫芦画瓢,流于形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教师职能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面。“自觉”“自主” 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词。具体表现为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为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并付诸实施,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研究的重要意义:
1、“规划课题研究”的组织过程是政府行政行为,“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是群众性的自发行为。目前,教育行政部们已经高度关注“小课题研究”,有些地区把“小课题”已作为教育科研课题的规划项目。但“小课题研究”还完全处于自发状态,组织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程度不及“规划课题研究”。
2、“规划课题研究”具有全局性,所谓全局性一是研究的范围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二是研究的内容涵盖教育科学的各个学科。三是研究的问题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小课题研究”往往“以校为本、围绕学科、立足课堂”解决本校、本班、本学科内具体而微的问题。关注的是一般的、局部的、细小的问题。
3、“规划课题研究”具有战略性,即所选取的问题事关长远,影响深远。选题较为宏观,研究视野较为宽广,站在全局的高度,高屋建瓴,从教育策略和行动计划选择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教育全局的问题。“小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战术、策略、技术、方法层面的问题。选题微观,研究视野在教师熟悉的工作范围之内,站在减负增效、提高质量的角度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4、“规划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用发展的思想,发展的眼光,对教育发展的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做适度超前的预测性研究。“小课题研究”也具有前瞻性,但更具有现实性,它着眼于解决眼前的具体问题。
5、“规划课题研究”具有综合性,研究体现多角度,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研究的问题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单一的,而是把它融入到教育的大环境大背景来思考、来研究。“小课题研究”具有单一性,研究的问题就事论事,背景简单。
(三)课题的界定
小课题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中心问题,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的实践研究方式。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以“课题组”为形式的“大课题”而言,“小课题”具有以下特征:(1)小,即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问题小。小课题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某方面的一两个因素的实质或关系的矛盾和疑难,研究的内容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案设计、授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等。“小”还表现在研究的规模上,小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因而规模小、投资少。“小”是小课题研究的显著特点。
(2)活,即灵活。小课题研究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研究的过程上。它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都没有规划课题研究那么复杂。研究什么?什么时候研究?怎么研究?不需要囿于教育科研课题规划部门所提供的选题指南,教师可以“我的事,我做主”。
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一个人承担一个研究项目,单独开展研究,也可以成立两人以上的小组共同研究,还可以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教学班的老师为单位,组建小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小课题可以重复研究,不同学校的教师或课题组可以同时或先后研究同一个问题。我们在组织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课题申报时间也没有作统一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发现问题了,并且考虑成熟的,随时可以申报,正在思考的问题甚至可以先研究后申报立项。
“小课题研究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
(3)实,即实在。首先是选题“务实”,小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师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小课题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研究是教育教学实践的组成部分,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的活动。再次,研究结果“真实”,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不同于规划课题,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从表达形式上看,它不需要编写专著,也不一定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和专业论文。它可以是教学案例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问卷及报告,沙龙材料,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作品,图表、教具等实物。这些成果对教师来说,既实在也实用,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为研究者积累了改进工作和后继研究的经验,也便于同伴互通共享。
(4)短,即周期短。小课题研究的时间视研究的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
(5)平,即符合当地、当时教师的研究水平。与规划课题研究相比,小课题研究更贴近一线教师的实际。第一,小课题研究一般不需要专业研究人员具备的有关研究设计和解释的高级技术,只要具有基本的研究知识;第二,规划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检验理论,使知识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而小课题研究只在于获得能够直接应用于眼前工作的知识,它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也提高研究者本身的能力;第三,规划课题研究的问题可能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话题,但大多与研究者的实际工作并不一定有关系或没有直接关系。与当前工作无关的问题小课题一般不去研究;第四,在规划课题研究中,广泛的文献研究尤其是获得原始资料是必要的,这些文献资料可以让研究者比较彻底地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在当前的知识研究中处于何种状态,这种了解使研究者在设计和解释自己的研究时以他人的研究作为知识基础;而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只需要对相关的研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相关文献评论所提供的第二手资料也可以作为研究的资料。第五,规划课题研究强调周密的计划以便控制整个研究过程;而小课题在设计的程序上不需要那么严格,往往在比较自由的行动中做出调整。第六,规划课题研究往往强调其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以及对后继研究的可能启示,而小课题研究最关注的是研究结果所具有的实践意义,以及对研究者本身和他们同事的教育教学会不会有一些应用价值。
(6)快,即见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且基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它不需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也不苛求一定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关键是要让自己体味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小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需要教师具有四种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行动意识、自我反思意识。
(一)发现问题
首先必须找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指出问题的焦点。教学环境复杂且师生互动频繁,无形中存在着许多已见与未见的问题,如学生的适应问题、班级管理的问题、教学成效问题等等,教师可以分析当前的教育状况、观察自己的实际教学,或从教学随笔与教学案例中来发现值得自己研究与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意识
校本教研强调“同伴互助”,就是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互助。教师依据自己在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想出解决的策略与方法,然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容易局限于个人的主观因素所影响,因此应和同事共同讨论,对话,这时便可以发现出自己的盲点,可以针对问题发现更多的原因,再经过搜集相关资料加以分析,使问题情境更加清晰,并能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迪,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行动意识
小课题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改进的历程,教师设想出来的策略并不意味着能够立即解决实际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可能仍未解决,这时就要再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解决策略并付诸行动。
(四)自我反思 小课题的研究过程是教师对实施策略不断修改的过程,所以也必然是教师个人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可以“小课题研究报告单”的形式记录自已的思考同时反馈个人的研究状况。表格式的记录形式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积极争取专业支持,支持教师的小课题研究
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现实困难,特别是在初期。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在教师小课题确定之后,深入到教师群体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了解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寻找与该研修主题相关的资源,与之建立联系,争取多种专业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专业支持资源不仅局限于本校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教研部门等等的合作与互助,都是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所必需的,也是我们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展开的专业资源和支持。虽然这种支持和联系不一定非常牢固,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比如,在实施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初期,邀请原嘉兴市教科所所长阮望兴来给教师进行《如何进行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讲座;在撰写研究方案时我们发现教师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逻辑很混乱,我们就把研究方案改制成了表格的形式,来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在研究的中期,我们还开展了工作回顾思考、互助交流活动、小课题研究咨询日、建立小课题研究博客等等,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辅助。并且我们非常注重遇到问题及时优化调控、合理处理,这些科学的辅助,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忙乱性,增强了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2.直面教学,鼓励教师做扎根教学实践的研究
“改进教学、发展自我”是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既要对教师研究进行相应的规范,更要引导教师直面教学中的问题,选择有意义的主题,让小课题研究真正地扎根实践。具体来说,我们有这样几方面的策略:(1)课题选题关注教师自我的经验
教师教育研究的起步首先是课题的选择及设计,对普通教师提出比较规范化的课题研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促进一批科研成果的相继诞生和一批科研骨干的成长。然而这毕竟只是小部分教师所能及的,对大多数刚参与教育研究的教师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困惑、迷惘、无措。
我们的小课题研究倡导:以教师的个体自我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迫于解决的问题为课题选题的方向和教师开展研究的起步。
(2)课题研究过程注重操作的个性化
我们鼓励教师从实际需要和可能性出发,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倡导行动研究、案例积累、实践反思的形式,并逐步让教师尝试运用传统课题的学术型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不强制要求。
学校的科研管理者则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关注点和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研究点,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方案。
(3)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去展示自己的研究
基于普通教师的差异性,小课题研究对课题成果形式应倡导多样化。应摒弃传统课题研究成果的相关高标准。教师对于自己研究结果的表述,不宜脱离自身的实际可能性去追求晦涩的理论阐述,应该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而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来叙述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允许教师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成果。特别是允许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课题成果。管理者应对教师课题成果的设计进行帮助,但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基础,根据教师的能力来鼓励教师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
同时学校还搭建相应的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课题研究过程和课题研究成果。3.积极营造“研究文化”,让教师乐于研究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光靠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参与,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加之本身现行的教育科研价值取向还存在很大问题,教师队伍中真正接纳教育科研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因此,只有当教师意识到研究成为自己的需要,才会主动投入。
学校科研文化是一种研究氛围的构筑,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会强而有力地推动教师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被动到主动地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之中。我们在学校里积极推广“分享与提升”的理念,并尝试构筑“分享型同事”,我们在周一让教师轮流进行教育教学经验、读书感受、教育困惑等等的分享,促进大家养成乐于分享自己的困惑、思考、经验、所得的习惯,使学校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这都能无形之中来影响教师去实践、去研究、去思考、去交流,为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群众化打下基础。
实践证明,教师小课题研究符合教师实际能力,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然,教师小课题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通过现实实践来进行优化和发展。虽然有人认为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太小,但我们觉得,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并不小,而且通过不断的进行小课题研究,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那么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会越来越优化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和实施
(一)本课题研究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语文字词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学生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同时,选择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等适合教师开展的方法开展研究。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一览表
名 称 要 点 作用(特点、原则)方 法 细 分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 a发现提出问题b产生理论假设验证理论c提供真实过程d了解个体差异e评阶
a描述记叙(日记)b取样观察(时间事件)c等级评定d间接观察
实验法
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操纵实验变量观察相随的现象变化探究之间的因果关系
a有目的的控制变量b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c能到物以变d有严格程序e具有重复性
A.a实验室实验b现场实验;B.a前实验b准实验c真实验
问卷法
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易答问题编成问卷回收答案进行统计处理求得结论
问卷形式:a开放式(只提问题不列答案);b封闭式(不仅提出问题还要提供可选择答案)回答方式:a选择式(单项、多项)b答案按标准排序式c量表式d填空式e自由回答式 测验法
通过心理与教育测验来研究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所用问卷更标准且不限于文字形式)a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b用之测量个体的行为c测量人的一部分行为d须具单位 参照点 量表等要素
A:a能力b学绩c人格Ba个别b团体C:a文字b非文字Da预测性b形成性c总结性
经验
总结法
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实践所供事实,分析慨括现象,使之上升为理论。
经验是研究的逻辑起点,重视对其总结,符合认识论观点,有利于提高水平,有助于增强业务素质。
步骤a选题b掌握资料c制定计划d调查搜集事实e分析与综合f组织论证g总结成果
历史法
在了解对象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鉴往知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a总结历史吸取经验教训b批判继承撷取精华c探索规律d上升理论建立学说 a顺向逆向b纵向横向c训诂考证义理论证d归纳演绎e回测预测 文献法
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A搜集文献a寻找方法(文字图像音像)b积累方法1标记与批语式2抄录式3 提要式4札记讣5综述式B鉴别文献a外审(真伪)b内审(内容真假)比较法
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以一定标准对照事物确定异同点理出联系认清本质
特征:a广泛性、多样性;b历史性,温故而知新;c同质性(比较之事物要具备相同的性质)。
步骤:a描述(客观准确公正)b解释(科学合理准确)c并列(按规则排列)d比较研究出结论
统计分
析方法
对观测调查实验所取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释和统计检验 a研究的重要工具b有助于研究能力的发展c是分析情况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
a描述统计(描过数据特征)b推论统计(估计假设检验)社会
测量法
定量地揭示团体(小团体)内的社会结构模式即人际作用模式及人际关系状况
形式:a提名法(被式提名)b猜人测验(提名法的变式)c社会距离量表d关系分析法
结果分析:a图示法;b矩阵法。步骤:a设计(标准、数目、选择对象)b施测。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特成立课题专家组: 专家组成员:王佑军 曹青凤 兰想林
四、课题研究各阶段任务
本课题实验周期为三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7——2011年9月)
1、重点工作是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收集古今中外有关研究课堂教学的理论专著,广泛收集他人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并作好笔记。
2、确定本课题的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教师的子课题。
3、指导实验教师撰写简单的子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3年9月)
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注意对实验班进行实验资料收集、统计,上好实验课,并写好实验观察、课题论文,阶段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整理分析,两年来对课题研究、实践工作,认真反思,写课题总结报告和课题论文,形成课题研究理论。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教学叙事、课堂观察、教学反思和教学课例集。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课题研究组长:杨丽清
课题研究组员:胡于铮、沈佩、陈骏、汪琼妮、熊锦琼、宋静梅、邓丽琼、汪湄、黄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