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2001)浙计研11号
关于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
(2001)浙计研11号
为提高在我院攻读学位的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经计算机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一致通过以下规定: 一.研究生答辩条件:
1.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发表(录用)一级论文2篇,其中至少发表(录用)1篇论文被SCI、EI收录。
2.硕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发表(录用)二级论文1篇。二.优秀论文答辩条件:
1. 研究生课程成绩80%以上优良,其中学位课、必修课成绩必须在70分以上。2. 博士研究生:必须首先征得导师同意,并至少发表(录用)一级论文3篇,其中1篇被SCI、EI收录。
3. 硕士研究生:必须首先征得导师同意,并至少发表(录用)一级论文2篇。
此决定从2002年春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执行。
注:
1.一级论文系指国际重要刊物、国内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或被SCI、EI索引的论文。2.二级论文系指在国内重要期刊或一级学会会议论文集(正式出版社出版)、国际会议论文集(正式出版社出版)上发表的论文。(见附件:一级刊物、重要期刊目录)
3.对获得省部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或学术成果奖或获得国家专利的主要研制人员,则每一项可分别折算成二级论文1篇。
4.论文作者署名单位第一位必须为浙江大学,作者排名可第一或第二,若为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为导师。
5.要求提前毕业者,首先应达到优秀论文答辩条件方能提出申请。
6.对提出申请论文答辩者,必须提交在学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或鉴定成果等目录清单(录用证明)。
7.以上未尽事宜,由学术(学位)委员会讨论确定。
计算机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
2001.12 附件:
1.2.3.4.5.6.7.8.一级刊物目录:
计算机学报(中科院计算所)软件学报(中科院软件所)电子学报(中国电子学会)自动化学报(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科院计算所,中国计算机学会)通信学报
9.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中国自动化学会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1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12.中国图象图形学学报 13.浙大学报(英文版)
重要期刊目录: 1.微型计算机(中国科技信息所重庆分所)2.计算机工程(华东所)
3.计算机科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4.计算机外部设备
5.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科院沈阳计算所)6.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华北计算所)
7.自然科学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8.CADDM 9.计算机应用(中科院成都计算所)10.中文信息处理学报 11.工程图学学报
12.浙大(北大,南大,清华,复旦,上交,西交)学报 13.信息与控制(中国自动化学会)14.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15.计算机辅助工程(上海海运学院,交通部科技司)16.机器人(中国自动化学会)17.计算机应用研究 18.计算机仿真 19.计算机与通信 20.工业控制计算机
21.控制理论与应用(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22.控制与决策(东北工学院)
23.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系统工程学会)24.高科技通信(国家高技术863)25.软件(天津计算机学会)
备注:以上重要期刊未全列尽。
第二篇: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
一、硕士研究生
1.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工作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期末以前完成,由系或教研室主持选题报告会。每位研究生的选题报告会要求不少于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5位专家参加,由导师填写“选题情况表”,研究生编写选题报告,于第三学期期末以前交学院。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提交选题报告的,应在第三学期向学院提出推迟报告,但最晚不得超过第四学期的前2周。如期完成选题报告者,记2个学分,不按时完成、送交选题报告的,将扣除2个学分,愈期不交者,学院有权取消其论文答辩资格与申请学位资格。
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外语考试也应在第三学期期末完成。
2.硕士研究生要求在校期间至少撰写发表或在学院以上级别的学术活动中宣读过1篇学术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第一署名单位),不能达到此要求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
3.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必须在每年的6月中旬前结束,申请答辩者在答辩前1个月将论文4份,论文摘要1份送交学院,学院从送交的论文中抽查15%进行质量评价。论文质量不合格者,取消此次答辩资格,待修改后重新申请。
4.硕士学位论文篇幅应控制在4~5万字,一般不超过6万字。论文摘要1份,字数应控制在4千字之内。论文及摘要均需按规定印刷,不能按期提交论文、摘要及答辩者,推迟授予学位。
5.导师在答辩前4周为每位毕业生推荐5名论文评阅人,并提交“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给学院。抽查到的、提前毕业和延期毕业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评阅人均应是校外专家,由学院从中遴选2人并送审;未抽查到的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评阅人应是校内、校外专家各1名,由导师选定,并经学院同意。评阅意见密封传递,由评阅人挂号寄送学院,研究生、导师等人不得拆阅和留存。由学院收齐后通知导师或秘书。评审合格者参加论文答辩,否则不得答辩。
6.导师应在答辩前1周填写“学位论文答辩安排总表”(表格到学院领取)。答辩委员会由至少3位副高职以上同行专家组成,1名研究生由2名导师合带的,只允许1名导师参加答辩委员会并投票,另1名导师可列席参加答辩会。
7.每个答辩委员会应由系或教研室指派秘书1名,负责答辩事宜,答辩秘书应在答辩后3天以内,亲自将答辩材料交学院,不得由研究生本人转送。答辩秘书应由我校中级职称以上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教职工担任。
8.答辩委员会应对研究生进行论文质量评价,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表”,每位委员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客观地按评价表中的各项内容,给答辩者评分。
9.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可在1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1次,经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
二、博士研究生
1.博士研究生的选题工作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中期以前进行,由学院主持召开选题报告会,应有不少于5名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参加。同时,尽量吸收本专业的研究生、青年教师参加会议。主持人应汇总与会专家对选题的评价和意见,导师填写“选题情况表”,每位与会专家都要在“选题情况表”上签名。研究生在吸收专家意见的情况下,经与导师商议,在“选题情况表”上写出对原选题报告的修改意见,并编写选题报告,在第三学期中期交到研究生院。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提交选题报告的,应在第三学期中向研究生院提出推迟报告,过期不交者,扣2个学分,且不能列入本届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和学位申报计划。
2.博士研究生要求在校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有2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并至少有1篇为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达不到检索要求者,只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暂不授予博士学位,只发给毕业证书,待发表论文被三大检索机构收录后再授予博士学位。
3.博士研究生要在第三学期中期完成专业外语考试和综合考试,专业外语要求2小时6000个印刷符;综合考试的要求参照有关规定。
4.每位博士研究生提交简装论文3份,交研究生院用于校内预审。
5.每位通过校内预审的博士研究生提交平装论文7份,其中6份用于正式评审,1份会审备案。
6.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由论文所在学科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2位(校内、外各1人)同行专家进行主审评阅。主审人评阅内容增加对学位论文创新点的等级评分,其余评阅人至少1~3位为博士生导师。评阅工作应在答辩前1个月内进行。评阅人必须选择责任心强、治学严谨、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造诣者,近年来在科研工作中有一定成绩的专家,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直接寄送研究生院,博士论文封面及装订均应按研究生院的规定办理。
博士研究生还应在答辩前一个半月寄送出论文3~5份,供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进行评阅,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直接寄送研究生院。论文的印刷及装订应按规定进行。
博士研究生发出论文以后,凡在答辩前收到4~6份以上评阅意见(主评人的评阅意见须全部收回)均有效,作为留存,并付给评阅费。
7.导师应在答辩前1周填写“学位论文答辩安排总表”(表格到研究生院领取)。博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由5名以上正高职同行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应包括2名校外专家,1名学位分委员会委员,导师不能担任主席。1名研究生由2名导师合带的,只允许1名导师参加答辩委员会并投票,另1名导师可列席参加答辩会。
8.答辩委员会中,半数以上应为博士生导师,论文评阅人不少于3人。跨学科或交叉学科或多学科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其答辩委员会组成应有相应学科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博导或在本领域有较高造诣者担任,答辩秘书应由我校中级职称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担任。
9.每个答辩委员会应由教研室指派秘书1名,负责答辩事宜。答辩秘书应在答辩后3天以内,亲自将答辩材料送交研究生院,不得由博士研究生本人转送。
10.博士研究生应根据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学位分委员会及校学位委员会的意见建议,对学位论文做认真细致的修改后,装订成平装本3本并刻含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讲稿的光盘1张提交到学位办公室。
11.博士研究生不能按期完成论文并进行答辩的,应于答辩前3个月提交推迟答辩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期。论文答辩不合格的博士研究生可在2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1次,经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博士学位,但必须赴工作岗位工作,不得在校等待下一次答辩。对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硕博连读研究生,论文尚未达到博士学位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的,答辩委员会可做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
第三篇:浙江大学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
浙江大学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
(2009年6月修订)
第一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在保证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学习成绩优秀、学位论文研究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优秀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浙大发研〔2005〕123号)及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情况,特修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提前答辩是指按相应学科规定学制年限,春季毕业研究生在前一年12月及以前、夏季毕业研究生在当一年3月及以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第三条
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
(一)课程学习成绩要求:申请人的研究生课程有80%以上成绩优良,其中学位课成绩必须在70分以上。
(二)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取得显著的科研成果,并符合如下条件之一:
1.获得署名在前五位的国家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或获得署名在前两位的省部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
2.理、工、农、医类学科的博士生,学位论文相关的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在本学科TOP学术期刊上发表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其中应有1篇发表在本学科最高级别的学术期刊(期刊目录另定)。
3.人文和社科类学科博士生,学位论文相关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有2篇学术论文被SSCI收录。
第四条
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一)课程学习成绩要求:申请人的研究生课程有80%以上成绩优良,其中学位课成绩必须在70分以上。
(二)理、工、农、医类学科的硕士生,学位论文相关的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在本学科TOP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三)人文和社科类学科硕士生,学位论文相关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有1篇学术论文被SSCI收录。
第五条
上述研究成果均须以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完成人,或导师为第一完成人、研究生为第二完成人。
第六条
获得2项授权发明专利的,可折算1篇TOP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SSCI收录论文。
第七条
研究生申请提前答辩,应有两位教授或相应职称专家的推荐,其中1位须是申请人的指导教师。推荐人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专家推荐书”,申明申请人在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中确实取得创造性成果等推荐理由。
第八条
研究生申请提前答辩,应在预期答辩前2个月提出申请,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提前答辩申请表”,连同两位专家的推荐书和学位论文(博士,一式5份;硕士,一式3份)提交所在学院(系)。
第九条
学院(系)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实,经学院(系)分管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学院(系)聘请3位及以上专家组成专家小组(申请人指导教师不参加专家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是否达到提前答辩要求的意见。学院(系)将符合提前答辩条件的申请材料报研究生院。
第十条
研究生院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报分管校长审批。
第十一条
经批准可提前答辩的学位论文,由学院(系)组织进行双向隐名评审。评阅专家的评审结果全部在优良以上的,方可提前举行学位论文答辩。如有评阅专家认为须经大修改方可答辩的,终止提前答辩程序。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浙大发研〔2006〕24号文件同时废止。
主题词:研究生论文
答辩
规定
通知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主动公开
2009年6月24日印发
第四篇: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研究生论文答辩及申请学位程序
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研究生论文答辩及申请学位程序
一、论文答辩要求
1、修满所要求学分
2、缴清学费和住宿费
3、通过论文评阅
二、论文提交及答辩时间
第一批:向导师提交论文初稿截止时间: 2月28日前(个别导师需要学生提前交稿的,可以自行安排时间)
打印稿上交并送审截止时间: 4月30日(逾期将安排在第二批答辩)
答辩时间: 6月10日前
第二批: 向导师提交论文初稿截止时间: 4月10日
打印稿上交并送审截止时间: 7月15日(逾期将安排在第三批 答辩)
答辩时间: 9月10日前
第三批: 打印稿上交并送审截止时间:11月5日
答辩时间: 12月10日前
三、论文送审
论文完成之后,必须先通过评审,才能参加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盲审比例
博士生学位论文100%盲审,硕士生学位论文50%盲审。
2、学位论文送审办法
(1)我院在4月中下旬进行盲审抽签。
(2)博士生送审3本省外;盲审硕士生送审2本省外,非盲审硕士生送审1本校外,一本校内。(3)博士生和盲审的硕士生,需特别交代打印店,对送审论文做特别处理,去掉本人和导师的信息。
四、论文打印须知
1、毕业生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定稿后,需将论文电子版发给该专业各位导师过目,并到我院学生园地—下载专区下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经导师和导师组组长(教研室主任)签字后,方可打印,并将签字后的申请表交由研究生秘书存档,研究生个人不得擅自提交论文送审;
国际硕士不需将论文发给其他老师,但仍然需要填写申请表,经导师签字同意后才能参与答辩;
2、我院指定克立楼一楼的奥普打印店为我院学位论文的打印店,打印费用采取实报实销制度,由我院统一支付,不再另外分发额外的打印费;硕士生可打印20本,博士生可打印25本,但硕士生的打印费一人不能超过700元、博士生的打印费一人不能超过1000元。超出的费用由学生本人自行承担;
3、毕业生学位论文打印可分两次打印,第一次打印10本,用于送审和给答辩会委员及导师,等答辩通过,并适当修改后,再打出剩余的份数,用于申请学位及办理毕业手续等。
4、论文打印份数
博士:学位办1份(学生签名)、档案袋1份(学生签名)、答辩委员会5份、送审3份、导师1份,本人1份、院图书馆2份、校图书馆1份,至少15份(校图书馆和院图书馆的论文由学生本人提交,其余除了本人论文外交给研究生秘书处理)
硕士:学位办1份(学生签名)、档案袋1份(学生签名)、答辩委员会3-5份、送审2份、导师1份,本人1份、院图书馆2份、校图书馆1份,至少12-14份(校图书馆和院图书馆的论文由学生本人提交,其余除了本人论文外交给研究生秘书处理)
五、申请答辩
答辩申请表经相关负责人签字后,申请人应进入研究生院学生系统进行答辩申请操作。(详见附件一:学生网上申请答辩及学位操作办法)
六、论文答辩
1、论文送审通过后可参加论文答辩,否则必须修改论文后方可参加答辩。答辩前需将论文送交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时需要准备8-10分钟的PPT进行论文内容陈述。
2、答辩程序:主席宣布开会→导师介绍→学位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委员提问、申请人答辩→休会,委员举行会议并表决→主席宣布答辩结果
七、申请学位
答辩通过即可申请学位
1、进入研究生院学生系统进行申请学位操作,并打出学位授予信息表,签名后交给研究生秘书。(见附件一:学生网上申请答辩及学位操作办法)
2、毕业生申请学位所需材料 ① 学位申请书 2份(导师需签名)
② 学位授予信息表 1份(进入学生系统进行答辩申请和学位申请后打印签名)③(博士生)发表的2篇二类核心刊物或1篇一类核心论文复印件(刊物封面、目录、论文首页、作者介绍、刊物发行刊号)
④ 硕博论文各1份(原创性声明及使用说明学生要签名)及论文电子版压缩(命名为×××硕/×××博)
⑤ 科研及奖励一览表1份(由博士生从学生系统中打印,硕士生不用)
3、学位档案袋所需材料
① 毕业生登记表 2份(学生准备,导师要签字)② 研究生学籍总表与成绩表 1份(院里准备)③ 导师评语1份(学生准备,导师需签字)④ 论文评阅书博士3份、硕士2份(院里准备)⑤ 学位论文评定书博士5份、硕士3-5份(院里准备)⑥ 论文1份(学生准备,学生要签名)
⑦ 论文电子版1份(学生准备,刻盘,写明院系、专业、年级、论文题目)
4、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
(1)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同级学术刊物(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上,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和“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发表2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其中一篇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或教材(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在5万字以上,可累计)来代替。发表在一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可以算作两篇核心论文,其中被SCI、EI、SSCI收录的有录用函即可。
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港澳台研究生:如果是在国内刊物发表,刊物必须是全国核心刊物(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如果是在国外刊物发表,则对刊物没有界定。
(2)2007年以后(包括2007年)申请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我院鼓励硕士研究生积极从事科研,但不以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的前提条件。
(3)其余要求按《厦门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厦大研[2006]35号)执行。
八、办理毕业手续
毕业生在领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之前,需要办理宿舍退宿手续、校图书馆离校手续、以及学院离校手续。在办理校图书馆离校手续前,需在校图书馆主页先提交个人学位论文电子版,再提交一份论文纸质版到校图书馆,而后取得《厦门大学毕业生离校手续证明》;在办理学院离校手续时,需在我院学生通知—下载专区下载《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离校登记表》,提交两份毕业论文纸质版到学院图书馆,并到相关负责人处签字确认;最后把学生公寓办出具的离校手续证明、校图书馆离校手续证明和《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离校登记表》交到研究生秘书处审核,审核通过者才可以领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九、领取证书
已办理好离校手续的毕业生,方可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
1、凡6月10日前通过论文答辩的毕业生,可于6月底领取毕业证,硕士可同时领取学位证,博士则要待三个月公示期满后,即9月底方能领取学位证。
2、在6月11日—9月10日之间通过论文答辩的毕业生,可在9月底领取毕业证,硕士可同时领取学位证,博士则要待三个月公示期满后,即12月底方能领取学位证。
3、在9月11日—12月10日之间通过论文答辩的毕业生,可在12月底领取毕业证,硕士可同时领取学位证,博士则要待三个月公示期满后,于次年3月底领取学位证。
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
2010年5月
第五篇: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第一条 为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与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求相适应,进一步提高我学院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加强和规范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质量和数量要求
凡第一作者单位应是天津理工大学,第一作者应是研究生本人或第一作者是其指导教师、研究生本人是第二作者的论文,界定研究生公开发表的论文。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
2010年秋及以后入学者在其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至少公开发表(含已录用待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论文必须发表在当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会议论文必须是已公开出版且有刊号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全文收录的论文。
2.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专业
2010年秋及以后入学者在其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应至少满足下列科研成果规定之一。
1)至少公开发表(含已录用待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论文必须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
2)会议论文必须是已公开出版且有刊号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全文收录的论文,且被检索数据库(SCI,EI)检索。
3)参与指导教师科研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排名前五)
4)参与指导教师科研申请并公开中国发明专利一项。
第三条 认可方式
研究生公开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必须附在本人学位论文中,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同时提交学术论文发表所在刊物的该期封面、目录及本人论文首页的复印件或录用通知书复印件,并报学院审核。凡不符合上述要求者,学院不受理其学位申请。
第四条 本规定由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解释。
第五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