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
【发布单位】财政部
【发布文号】财教[2008]141号 【发布日期】2008-07-25 【生效日期】2008-07-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财政部
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教[2008]1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进一步促进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规范和加强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重新制定了《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遇任何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以便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
附件: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二○○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支持和引导地方改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设施状况和工作条件,促进文化、文物、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发展。
第三条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立项、统一分配、分级管理、专款专用、追踪问效的原则,实行因素分配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的办法。
第四条第四条 专项资金为补助性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地方财政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五条第五条 专项资金应按照规定用途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原则和补助范围
第六条第六条 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支持公益原则。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推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择优扶持原则。专项资金对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管理工作到位、资金使用效益高的地区和单位给予重点支持。
(三)适当倾斜原则。专项资金重点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倾斜和扶持。
第七条第七条 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是县级及县级以上公益性文化、文物、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设备购置等。具体包括:
(一)地方图书馆、文化馆(中心)、剧院(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及设备购置;
(二)地方博物馆维修改造、改善陈列布展和馆藏条件;
(三)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
(四)地方特色剧团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设备购置(含流动舞台车配送)和优秀剧(节)目创作等;
(五)地方体育系统所属体育场(馆)等设施维修及设备购置;
(六)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射台等广播电视设施维修及设备购置;
(七)地方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设备购置及技术改造补助;
(八)其他符合专项资金分配原则的项目。
第八条第八条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人员和日常公用支出,不得用于偿还债务等。
第三章 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审批
第九条第九条 专项资金的申请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要求;
(二)符合专项资金分配原则和补助范围;
(三)项目应经过充分论证,绩效目标明确、方案合理可行、组织实施有保障。
第十条第十条 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后,财政部根据各省(区、市)地方财力和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状况、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数量和中央补助标准等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专项资金预算控制数,下达省级财政部门。大型项目和重点项目补助资金根据省级财政部门申请另行下达。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会同省级文化、文物、体育、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本省(区、市)县级及县级以上图书馆、文化馆(中心)、剧院(场)、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馆)、广播电视台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基础数据库,制定维修改造和设备购置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专项资金预算控制数并结合地方财力确定年度备选项目,报财政部审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须按有关规定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后方可列入备选项目。
地方特色剧团维修购置、优秀剧(节)目创作以及地方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设备购置及技术改造,由省级财政部门根据省级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申请以及专项资金预算控制数,确定备选项目,报财政部审批。
其他符合专项资金补助范围的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由省级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审批。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在财政部下达预算控制数后1个月内,将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和《××××年××省(区、市)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汇总表》、《××××年××省(区、市)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
(一)》《××××年××省(区、市)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
(二)》一式两份报送财政部。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财政部对省级财政部门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确认,根据项目情况相应调整预算控制数,正式下达年度专项资金预算。涉及专业性较强的项目,由财政部商相关中央级文化、文物、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政主管部门后下达专项资金。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在收到财政部下达的专项资金通知后30个工作日内将补助经费下达到项目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财政部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省级财政部门应按要求建立地方项目库。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项目执行中要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各项工作。项目单位应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项目单位应对专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并加强管理。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项目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批复的项目及预算执行,不得自行调整。项目执行过程中,因项目实施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确需调整的,应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省级财政部门审定后进行调整,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组织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并就项目执行情况和绩效考评结果撰写总结报告,上报省级财政部门备案。省级财政部门应汇总本省(区、市)项目执行情况和绩效考评情况,并在下年度申报专项资金时报送财政部。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项目单位应将专项资金决算纳入本单位年度决算,并单独加以说明。项目完成后如有结余,经省级财政部门批准,可用于项目单位以后年度的设备购置和设施维修等方面的支出。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项目实施所形成的国有资产应严格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加强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维修改造和设备购置项目应按照规定实行政府采购。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对专项资金实行追踪问效制度,定期组织专家或委托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中介机构等,对专项资金项目执行情况和绩效考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以后年度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财政部将视情节轻重,对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或所在省(区、市)实行调减预算或暂缓拨款等处罚:
(一)项目申请内容不真实的;
(二)擅自变更补助项目内容的;
(三)截留、挪用和挤占专项资金的;
(四)因管理不力,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和浪费的;
(五)无特殊原因,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造成损失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83号)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 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教〔2013〕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央财政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为了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以便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
财 政 部
2013年4月10日
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支持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保障基层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第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坚持中央补助、分级负责、合理安排、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专项资金实行定额补助和因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法。
第五条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应当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支出范围与标准
第六条 专项资金包括补助资金和奖励资金,其中:
(一)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行政村文化设施维护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支出,包括: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运行维护和开展宣传培训等支出;
2.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支出;
3.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支出;
4.行政村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支出。
(二)奖励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地方开展农村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等。
第七条 行政村文化设施维护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支出基本补助标准为每个行政村每年1万元,其中: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每村每年2000元;
2.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每村每年2000元;
3.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按照每村每年12场,每场平均200元的补助标准,每年2400元;
4.农村文化活动每村每年2400元;
5.农村体育活动每村每年1200元。
第八条 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按照基本补助标准的20%、50%、80%安排补助资金,其余部分由地方统筹安排。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由地方自行负担。
对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的比照享受中部政策的东部地区,中央财政按照基本补助标准5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比照享受西部政策的东中部地区,中央财政按照基本补助标准8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
第九条 奖励资金实行因素分配法,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兵团,以下简称省)区域内农村基本情况、财政文化投入水平、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因素进行分配,具体因素和权重如下:
(一)自然因素(权重20%):
1.农村人口(10%);
2.行政村数量(10%)。
(二)投入因素(权重30%):
1.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水平(15%),指某省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该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
2.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率(15%),指某省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比上年增长比例。
(三)工作因素(权重30%):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年均服务人次(6%);
2.行政村年均电影公益放映场次(6%);
3.农家书屋出版物年均补充及更新数量(6%);
4.行政村年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文化类培训班及讲座次数(6%);
5.行政村年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次数(6%)。
(四)管理因素(权重20%):
考核各省农村获得国家级奖励情况(荣誉称号如全国文明村、文化示范村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农村文化建设各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监督措施是否到位,上报材料是否及时、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违规问题等。
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十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化、广电、体育、新闻出版等相关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做好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填写上《×××省(区、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情况表》(详见附表),连同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于每年4月30日前以财政厅(局)文件形式报财政部。
第十一条 财政部会同中央相关主管部门,根据统计年鉴、财政决算、部门统计数据等,对省级财政部门上报数据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 财政部根据专项资金预算规模及相关数据审核情况,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补助标准和分配因素核定专项资金预算并下达省级财政部门,同时抄送中央相关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财政部按照当年补助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于每年9月30日前提前下达下一部分补助资金预算。
第四章 管理与使用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收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后,应当及时商同级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案,并于60日内将专项资金预算按照规定程序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其中:
(一)专项资金中的补助资金,应当按照基本补助标准及各县行政村数量,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
(二)专项资金中的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商省级相关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筹安排,不得用于抵顶基本补助标准中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资金。
(三)需要省级或者市级相关部门集中采购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县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有关规定,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核拨付”的方法,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做到分配合理、使用规范,不得用于村办公场所建设、村委会办公经费等超出规定范围的其他支出,不得平衡预算、截留和挪用。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每年报送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时应当同时将上一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报财政部。逾期未报送的,财政部将适当核减其当年奖励资金。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机制。财政部将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以后分配专项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十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挪用专项资金或者报送虚假材料骗取专项资金等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文化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8〕104号)、《财政部 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8〕135号)同时废止。
附表:×××省(区、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情况表(略,详情请登录财政部网
站)
第三篇: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支持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保障基层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第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坚持中央补助、分级负责、合理安排、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专项资金实行定额补助和因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法。
第五条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应当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支出范围与标准
第六条 专项资金包括补助资金和奖励资金,其中:
(一)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行政村文化设施维护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支出,包括: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运行维护和开展宣传培训等支出;
2.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支出;
3.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支出;
4.行政村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支出。
(二)奖励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地方开展农村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等。
第七条 行政村文化设施维护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支出基本补助标准为每个行政村每年10000元,其中: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每村每年2000元;
2.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每村每年2000元;
3.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按照每村每年12场,每场平均200元的补助标准,每年2400元;
4.农村文化活动每村每年2400元;
5.农村体育活动每村每年1200元。
第八条 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按照基本补助标准的20%、50%、80%安排补助资金,其余部分由地方统筹安排。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由地方自行负担。
对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的比照享受中部政策的东部地区,中央财政按照基本补助标准5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比照享受西部政策的东中部地区,中央财政按照基本补助标准8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
第九条 奖励资金实行因素分配法,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兵团,以下简称省)区域内农村基本情况、财政文化投入水平、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因素进行分配,具体因素和权重如下:
(一)自然因素(权重20%):
1.农村人口(10%);
2.行政村数量(10%)。
(二)投入因素(权重30%):
1.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水平(15%),指某省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该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
2.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率(15%),指某省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比上年增长比例。
(三)工作因素(权重30%):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年均服务人次(6%);
2.行政村年均电影公益放映场次(6%);
3.农家书屋出版物年均补充及更新数量(6%);
4.行政村年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文化类培训班及讲座次数(6%);
5.行政村年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次数(6%)。
(四)管理因素(权重20%):
考核各省农村获得国家级奖励情况(荣誉称号如全国文明村、文化示范村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农村文化建设各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监督措施是否到位,上报材料是否及时、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违规问题等。
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十条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化、广电、体育、新闻出版等相关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做好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填写上《XXX省(区、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情况表》(详见附表),连同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于每年4月30日前以财政厅(局)文件形式报财政部。
第十一条 财政部会同中央相关主管部门,根据统计年鉴、财政决算、部门统计数据等,对省级财政部门上报数据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 财政部根据专项资金预算规模及相关数据审核情况,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补助标准和分配因素核定专项资金预算并下达省级财政部门,同时抄送中央相关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财政部按照当年补助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于每年9月30日前提前下达下一部分补助资金预算。
第四章 管理与使用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收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后,应当及时商同级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案,并于60日内将专项资金预算按照规定程序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其中:
(一)专项资金中的补助资金,应当按照基本补助标准及各县行政村数量,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
(二)专项资金中的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商省级相关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筹安排,不得用于抵顶基本补助标准中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资金。
(三)需要省级或者市级相关部门集中采购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县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有关规定,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核拨付”的方法,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做到分配合理、使用规范,不得用于村办公场所建设、村委会办公经费等超出规定范围的其他支出,不得平衡预算、截留和挪用。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每年报送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时应当同时将上一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报财政部。逾期未报送的,财政部将适当核减其当年奖励资金。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机制。财政部将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以后分配专项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十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挪用专项资金或者报送虚假材料骗取专项资金等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文化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8〕104号)、《财政部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8〕135号)同时废止。
附表:XXX省(区、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情况表
第四篇: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 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支持文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地市级和县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以下简称“三馆一站”)免费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地方财政应当保障本地区免费开放“三馆一站”日常运转所需经费,不得因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而减少应由地方财政安排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坚持“定额补助、择优奖励、分级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和文化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补助范围、标准与支出内容
第五条 专项资金分为补助资金和奖励资金,其中:补助资金用于对东中西部地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所需支出给予补助;奖励资金用于对“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实施效果好的省份给予奖励。
第六条 “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基本补助标准:
(一)地市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每馆每年50万元;
(二)县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每馆每年20万元;
(三)乡镇综合文化站每站每年5万元。
基本补助标准可以根据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实行动态调整。
第七条 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按照基本补助标准的20%、50%和8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其余部分由地方财政负责安排。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补助标准,高于基本补助标准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负担。
对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比照享受中部政策的东部地区,中央财政按照基本补助标准5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比照享受西部政策的东中部地区,中央财政按照基本补助标准8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
第八条 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根据当年专项资金预算规模,结合上“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进展及相关检查评价结果核定。
第九条 专项资金用于“三馆一站”免费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支出,其中:
(一)美术馆:举办展览、公益性讲座,开展公共教育和观众体验拓展活动,业务活动用房小型修缮及零星业务设备更新等。
(二)图书馆: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举办公益性讲座、展览,开展阅读推广、宣传活动,基层文化骨干业务辅导,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及设备运行维护,流动图书借阅与送书下乡服务,业务活动用房小型修缮及零星业务设备更新等。
(三)文化馆:举办普及性文化艺术类培训项目,举办公益性讲座、展览,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骨干业务辅导,民间文化传承活动,业务活动用房小型修缮及零星业务设备更新等。
(四)乡镇综合文化站:组织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公益性讲座和展览宣传,村级文化骨干辅导,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及设备运行维护,业务活动用房小型修缮及零星业务设备更新等。
第十条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支出,不得用于编制内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津补贴、基本建设、大型维修改造、美术作品征集等支出,不得用于偿还债务。
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十一条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做好本地区上“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总结,根据上文化统计年报数据,提出本专项资金申请,于每年4月30日前联合报送财政部和文化部。
凡单方面上报或越级上报的均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 文化部负责对地方报送的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核汇总,提出资金分配建议方案报财政部。
第十三条 财政部对文化部提出的建议方案进行审核,于每年6月15日前将专项资金下达省级财政部门,同时抄送文化部。
第十四条 财政部根据当年补助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于每年9月30日前将下一部分补助资金预算提前下达省级财政部门。
第四章 管理与使用
第十五条 各省级财政部门收到财政部下达的专项资金预算后,应当及时商同级文化主管部门,在60日内予以分配下达。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基本补助标准及相应的资金负担比例足额落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所需资金。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结合本省实际,统筹安排奖励资金,用于“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不得用于抵顶基本补助标准支出中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资金。第十七条 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资金原则上由县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文化主管部门统筹管理,根据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和资金申请情况核定下达。
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预算下达后一般不予调整,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申报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九条 专项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专项资金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资金使用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规定,报文化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专项资金支出过程中应当实行政府采购的,按照国家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应当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三条 专项资金的结转和结余管理,按照财政部和同级财政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管理规定执行。
第五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会同文化部适时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绩效评价。检查和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分配专项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化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机制和绩效评价制度。
第二十六条 “三馆一站”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提高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
第二十七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财政部将给予通报批评、核减下专项资金等处罚,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二)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三)违反规定转拨、转移专项资金;
(四)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五)擅自变更补助范围和支出内容;
(六)因管理不善,给国家财产和资金造成损失和浪费;
(七)不按照规定报送专项资金申报和备案文件;
(八)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重庆市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渝财教【2011】21号)
附件1:
重庆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
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中央专项资金)管理,根据财政部(财教„2010‟21号)文件精神和财政预算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地方高校(以下简称项目高校)范围包括:
(一)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支持的普通本科院校;
(二)中央确定的其他办学层次较高,学科特色鲜明,符合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本科和高职院校。
第三条 中央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统一规划,分年实施;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专项管理,绩效考评。
中央专项资金实行滚动建设和动态管理制度。每三年编制一次建设规划,根据前期建设成效,调整项目内容及资金额度。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四条 市财政局负责管理我市中央专项资金,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统筹指导建设项目规划工作;
(二)部署项目申报工作;
(三)组织项目评审,提出立项建议方案;
(四)组织对项目的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估;
(五)编制全市中央专项资金进展报告,推广宣传项目建设成果。
第五条 项目高校主管部门协助市财政局做好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规划和项目的初审工作;配合市财政局按照财政部批复的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指导各项目院校组织项目实施;参与市财政局组织的项目评审、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估工作。
第六条 项目高校具体负责本单位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检查等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我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确定规划期内中央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方向和建设目标,在中央专项资金规定的使用范围内编制建设规划;
(二)根据建设规划申报项目预算;
(三)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内容,组织项目实施;
(四)统筹安排各渠道建设资金,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及本细
则要求,科学、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监控、检查和审计;
(六)每年11月底前,向市财政局书面报告当年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第三章 专项资金支持方向与开支范围
第七条 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其支出范围包括设备购置费、软件购置费、环境条件改善费、人才培养费等。
(一)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条件建设等;
(二)市级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市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条件建设;
(三)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支持基础教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建设。对涉及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建设予以优先支持;
(四)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支持科学构建科研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基地和实训实践基地;
(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校园水、电、气、暖等主要基础设施更新和节能改造,校园网络基础建设,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
(六)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培训和学术交流,以及创新团队建设。
第四章 项目申报与审批
第八条 项目申报和批准程序:
(一)每年年初,市财政局发布本中央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二)项目高校根据建设规划确定申报项目,填写《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格式见附件2),编制《重庆市××院(校)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申请表》(格式见附件3),经主管部门审核后,于2月中旬前向市财政局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申请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申请文件、项目预算申请汇总表和项目申请书;
(三)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院校编制《重庆市××院(校)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预算申请表》(格式见附件4),项目预算由市级主管部门初审后,与其他项目预算一并报市财政局,单独审核下达项目预算;
(四)市财政局受理项目申报工作,组织项目评审并提出立
项建议方案,报财政部审批后批复项目高校;
(五)项目高校按照市财政局批复,认真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确保完成项目建设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九条 根据财政部批复的中央专项资金预算,市财政局按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及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将中央专项资金下达至各项目高校。
第十条 中央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资金预算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作调整;确需调整的,经规定程序审批后,报财政部审批。
如遇特殊情况,预算未完成部分,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如两年内未执行完毕,按照国家和市有关规定处置。
第十一条 项目高校要建立健全责任制。要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中央专项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学校各部门按职责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二条 中央专项资金项目支出中,属于政府采购项目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单件(套)设备与软件购置费用超过(含)50万元的,须经专家集体论证。
第十三条
凡使用中央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均属于国有资
产,应纳入项目高校资产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 中央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津贴补贴、对外投资、偿还债务、捐赠赞助以及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考评
第十五条 市财政局每年适时组织我市中央专项资金项目的验收。验收采取材料验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取得的经验及成效;
(三)项目管理情况;
(四)中央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成效。
第十六条 验收结束后,市财政局出具验收结论性意见。对未达到验收要求的项目,取消其中央专项资金项目的资格,不再予以支持,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七条 建立中央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市财政局组织对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的结果,将作为按进度核拨中央专项资金或调整以后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财政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调减经费或撤消项目等处理。
(一)申报材料弄虚作假;
(二)截留、挤占、挪用中央专项资金;
(三)项目执行不力,未开展实质性建设工作;
(四)未按要求上报项目有关情况,无故不接受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与审计;
(五)项目经费的使用不符合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的规定,或者有其他违反项目规定与管理办法的行为。
(六)项目绩效评价情况差。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财政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项目高校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