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企业法差异性考察(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1:1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外资企业法差异性考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外资企业法差异性考察》。

第一篇:内外资企业法差异性考察

关键词:公司法 三资企业法 差异性考察

一、投资主体的差异性

关于自然人是否可以成为投资主体,内外资企业法存在着差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规定中方投资主体为中国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主要是基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对中国自然人在信息占有量、资金实力等方面的考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自然人与外方进行投资活动,他们为了规避法律上的限制往往采取隐名投资或者先设立一个公司,再以该公司与外方共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增加了投资成本,也使真正的投资者对投资的控制力减弱,滋生了大量纠纷。上述规避措施的后果是,法律条文本身的目的并未达到而成为摆设。

为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渠道,部分地方工商局已经放开对中国自然人投资外商投资企业的限制。2008年1月25日,重庆市工商局出台26条新规,其中一条便是中国自然人可以成为中外合资企业股东。2010年5月1日,上海市工商局也出台了《境内自然人在浦东新区投资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试行办法》,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国自然人可以与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因此,允许中国自然人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投资主体已经是大势所趋。

二、资本制度的差异性

内外资企业法中有关资本制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出资缴付制度、出资形式、出资比例以及注册资本的增减、出资转让等四个方面。

1.在出资缴付制度上

内外资企业法在具体的缴付制度上,无论是第一期出资额以及剩余出资额的缴清期限都有所差别。首先,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外商投资的与按《公司法》组建的,其出资上均是认缴制,而非实缴制,但是区别在于前者实行“先发照后验资”,与后者实行的“先验资后发照”的设立方式仍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28条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3款之规定。其次,外商投资企业法没有对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作出明确的限制。例如,《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30条,《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9条规以及《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第9条也对缴付的期限和比例作了规定。在外资企业法与内资企业法发生冲突时,要根据具体案件进行分析。

2.在出资形式与出资比例上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此外,《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14条也作了进一步规定,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其实是将不可以作价出资的列举出来。

外商投资企业法早于《公司法》的颁布,缺乏严谨性。例如,《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25条规定:“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5条、《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8条也作出了类似的规定。为了解决外商企业投资法与《公司法》的不同规定之间的冲突,《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第10条又作了进一步规定:“外商投资的股东的出资方式应当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七条。”

虽然,《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关于出资形式与《公司法》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可以看出,依照“三资企业”法设立的外商投资有限公司应当遵循《公司法》中有关出资形式的要求。另外,修改后的《公司法》对于出资形式采用列举模式和概括模式相结合的办法,将出资方式划分为货币出资方式和非货币出资方式出资两大类,扩大了出资形式的范围,对于充分发掘国内外投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解决了外商投资企业法中在出资形式表述上不统一,并使用“等”字所带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内外资企业法不仅在出资缴付制度和出资形式上存在差异,在出资比例上也存在着差异性。关于出资比例的规定,“三资企业”法没有过多的规定,只有《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做了特别规定。只是其规定的是作价后的比例不能超过20%,与公司法的规定还是存在着差异。

3.在注册资本的增减、出资转让上

《公司法》规定,注册资本可以增减,股权也可以转让。但出资不得抽回。而外商投资企业法对此则有不同的规定。

在注册资本增减问题上,《外资企业法》第21条则规定不得抽回注册资本。第22条规定注册资本的增加、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20条也持此立场。上述规定意味着外商投资企业法在出资转让问题上着意着安全忽略了资本退出机制的建立。在资本的增减以及转让方面,《公司法》与“三资企业”法存在的差异更大。增减资本以及出资转让是否需要通过审查批准机关批准?显然,《公司法》规定,一般情况下是允许公司自由增减资本以及出资转让的,只是需要登记备案。而“三资企业”一般是不被允许增减资本和转让出资的,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并且要经相关机关审查批准后才可以。也就是说,对于资本的增减以及出资的转让,对“三资企业”的要求更为苛刻。

三、法人治理结构的差异性

公司作为法人,也就是作为由法律赋予了人格的团体人、实体人,需要有相适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使之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内外企业法规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着特别大的差异性。

《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治理结构由权力机构、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外资企业法》对此没有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董事会是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营企业一切重大问题,董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董事的任期为4年。没有关于监事会的规定。《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规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外商合资、外商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应当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国家工商总局外资局《解读》:所有类型的外商投资的公司应当设立监事制度,而对于监事制度的组织形式(监事会还是监事)、产生方式(选举还是委派)、任期、职权等具体事宜可以由公司章程根据各自公司的情况进行规定。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对于2006年1月1日以前已经设立的外商投资的公司是否对章程进行修改,公司登记机关不宜做强制要求,可由公司自行决定,如果修改则报审批机关批准和登记机关备案。

四、设立登记制度上的差异性

《公司法》对公司的设立采取准则主义,其规定,对于审批前置只规定法律法规应当办理审批的情形。此外,《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20条和第21条对需要批准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一些具体细节作了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由于涉及国家产业政策与产业安全,对设立采核准主义。这可以从外商投资企业法的相关规定中得以体现。例如。《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12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9条,《中外合作经营法》第6条,《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第4条等规定。

可见,我国现行法律对一般公司和“三资企业”仍实行核准主义原则,另一部分公司则开始推行准则主义。目前我国公司登记主要强调了公司登记机关对申请文件的完备性所进行的审查,即形式审查,而没有就实质审查作出直接规定。

五、在股权转让与质押上的差异性

《公司法》规定,股权转让视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有所不同,对股权质押缺乏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20条以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23条均规定转让属于合作企业合同中全部或者部分权利的,须经合作他方书面同意,并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此外,《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对外商投资的公司的股东办理股权质押备案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与要求。

总之,对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设立股权质押,按照《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质押合同除满足《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外,尚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备案。未按规定办理审批和备案的,质押合同不能成立。可见,以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的股权设立的质权,因其标的物的特殊性,其设立不仅需当事人合意,尚得受行政机关的监管。审批机关的批准及在登记机关的备案,是该种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和对抗要件。已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应在证券登记机构办理质押登记,未上市的内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质押应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质押登记,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质押应向审批机关办理审批及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

我国现行的外商投资企业法是融商业组织法与产业政策、经济管理法于一体的混合性立法。这显然是一种立法性质的错位。在舍除其商业组织法内容的基础上,恢复其产业政策与经济管理法的单一性质,并与公司法、合伙法、独资企业法等分工负责,共同实现对企业关系的法律调整。

参考文献:

[1]范建虹.《国际投资法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2]王荣,吴碧虹.我国内外资企业法的重构问题探究.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4期

[3]郑曙光.《中国企业组织法:理论评析与制度构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362-369页。

第二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

论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及其影响

摘要:2008年我国开始实行“两税合并”,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从内外 资企业所得税的差异入手,分析了两税合并的历史背景,两税分立存在的问题,两税合并的必要性,进而提出要顺利推进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应考虑内外 资企业使用统一的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 扣除办法和标准以及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等新税收优惠内容,总结两税合并对我国经济 的各种影响2008年1月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出 台改写了我国近

30年的内外资企业两税分制的历史,“两税合并”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产生,它是对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一种调整和改革,这将意味着我国

内外资企业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历史背景

1.国际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普遍采取一个经济开放政策,俩促

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谋求更多的国际贸易机会,而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度的建立,现在的中国比起改革开放初期,基础设施条件好,国内市场广阔,建设资金充足,法律法规健全,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开

放程度不断提高,贸易交融程度日渐加深,国外的商品已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市场。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已不必靠税收优惠来吸引外资发展经 济。

经济全球化,要求自由、公平、平等,而内资企业在任何地方的所得税税 率都是

33%,外资企业在特区所得税税率为15%,在沿海

14个开放城市是24%。这种给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是违反

WTO要求的。而目前由于内外资

企业所得税率不等而减少的财政收入超过1500亿元,甚至会大都啊2000亿元。

如果我们继续采取内外有别的税制,将不利于民族参与竞争,不利于整个民族 企业发展。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两税合并异常迫切。

2.国内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经济发展速度平稳上升,平均经济 增长率达到

8%,国家税收收入从1994年的5000亿上升到2006年的37000

亿,财税状况的良好态势为“两税合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国家财政

收入的大幅增加,是国家有能力承担“两税合并”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对财

政的冲击。我国经济稳步发展,财政收入逐步提高,这对税制的改革提供力强

大的国力保障,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财政和企业的承受能力比较强,是改革的 最佳时机。

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分立存在的问题

1.违背了公平原则,抑制了内资企业的发展给予外资企业更多的所得税优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商的投资,缓解了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对外资企业的优惠远 远高于内资企业,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高于的潮流

2自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掀开世界税制改革的序幕开始,税制改革 外资企业,使得内外资企业的竞争

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原本起步较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处于劣势 的内资企业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很多企业惨淡经营甚至破产或转产到利润较

低、外资不屑一顾的行业。这都严重地挫伤了内资企业的积极性,抑制了内资 企业的发展。

2.加剧了国民经济在地区上合产业上的不平衡

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呈现出由经济特区到沿海经济特

区再到内地的逐渐减少的梯状过程,这就使得大量外资涌入经济实力相对雄厚 的东部地区,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进一步加大。同时,由于对 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工业,而我国原本相对薄弱的农业服务业及基

础设施建设,由于税收优惠较少,很难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这又使国民经济产 业结构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3.造成了税款的流失

由于内外资企业的税负不平衡,一大批内资企业为了谋求出路,通过各种 途径进行假合资、假合并或者把自己转移到境外在投资到境内。国内企业到境

外注册一下,在回来就变成了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由于大量假外资享受 着本不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最终会导致经济 的畸形发展,这也违背了国家税收优惠的初衷。

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必要性

1.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顺应世界税制改革的浪潮席卷了世界的诸多国家,企业所得税改革一直是各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 容。

各国已减税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吸引外

资的税收优势,弱化了我国所得税制对外资的吸引力,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我 国所得税制改革的紧迫性,并影响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方向。在世界降 低了所得税税率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所得税制改革不能逆潮流而动,否则会影

响国际资本向我国的流动。因此,我国应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顺应国际税 率水平下降得总体趋势。

2.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符合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要求

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两套所得税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急切需要大规

模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的特定经济和历史条件下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 化,我国企业已进入或将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种税负轻重 有别的所得税制有悖于国民待遇原则,尤其不利于我国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 的主体,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利于同外国企业同等条件下的国际竞 争。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 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充分。市场竞争要求公平竞争,税负公平要求 各类企业的所得税在税率,税基优惠政策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3.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体现世贸组织国民待遇原则的首选方案

从许多国家企业所得税的情况看,虽然有些国家制定列一些针对外资企业

所得税优惠政策,但是对外资企业和本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分别实行两套所得 税制的国家并不多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大环境发生了新 的变化,面临着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发放的质量和水平,而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努

力后,我国已经有经验和能力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利用外资。在这样的新 形势下,要使国民经济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就 必须在遵守国际规则、履行国际义务方面进行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包括企业所 得税在税收法规必须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和我国做出的承诺。为解决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后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竞争的问题,我国尽快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 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四、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方法及措施

1.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资金、物资短缺,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和条件较差,只有通过实行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一直以来,我国实行内外资企业 所得税双轨制的政策,外商投资企业的名义税负是15%,内资企业的名义税负是33%,内资企业的税负是外资企业的两倍,这使得内资企业享受不到国

民待遇,外资企业反而享受超国民待遇。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特别 是加入

WTO后国民待遇原则的全面实施,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的优惠政策 会逐步淡化。2007年3月

16日以“两税合并”为主旨多的《企业所得税法》

在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将统一为25%,这也将为内外资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2.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建立“低税率、高效率”的新税制

借鉴目前内资所得税法中的有关规定,采取全额累进税率的形式,这样既

可以比较之金额的反应横向公平原则,又能较好的体现纵向公平原则,比较符 合我国国情。这样,新税制不仅体现了“量能负担”原则,而且与目前所得税

征管模式非常接近,操作性强,可以顺利实现新旧税制的衔接。

33﹪的企业所 得税税率水平,对于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来说是偏高的,应当适当降低,但从目前企业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地位看,不应使企业所得税的总量下 降,企业所得税收入规模过小。会导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空间非常有限,不 利于所得税政策宏观调控功能的发挥。

3.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方法和标准 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对内资企业的歧视,主要表现为税前扣除标准不同,其中最突出对内资企业影响最大的就是职工工资支出和福利支出的列支标准 与外资规定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内外资企业对人才的竞争。

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前扣除标准。如企业发生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

除,取消计税工资,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

分,准予以后纳税结转扣除。调整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与 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 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统一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税前扣除,广告费

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

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

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明确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的范围 和条件,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

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时扣除。

4.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特别对高薪技术企业更要加大优惠,对

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将过去的全面优惠变为特定优惠。税收优惠应最大限 度地结合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优惠的程度要从国情出发,结合整

体投资环境来考虑。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从实践上看,减免税的直接优惠措施效

果并不理想,它要受税收饶让、资本辅出国税率高低、税收管辖等国际税收因 素的制约,难以使外国投资者直接受益,优惠的税金白白补贴了投资者所在国

政府。因此,统一后的新税制借鉴国际惯例,采取税收抵免、亏损结转、加速

固定资产折旧、在投资退税等间接优惠措施,这些措施不受国际税收因素的制

约能真正达到使投资者直接受益的税收优惠目的。

五、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有利于对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

两税合并后,许多税收优惠政策都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以产

业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不仅会使国内企业在投资时更注意投资的方向,也

会引导外资企业逐步向我国鼓励的产业转

型。高附加值,高科技等国家鼓励的 产业都将享受到优惠,而那些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即使如今身

处开发区、高新区,即使打着外资外企的旗号,也不能被惠及,这一优惠的转 换使中外企业站在同一舞台上,以行业为向导的税收优惠将同时影响内外资企 业。内资企业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进入享受优惠的行业,而外资企业会舍“大陆

货”而顾税收优惠行业。这对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大有裨益。

目前东、中、西部获得的投资比重严重失调,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地资源情

况不同,另一方面更是由于过去政策向东部沿海倾斜造成的。“两税合并”后,企业可能会开始调整战略布局,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区域优惠会逐渐被淡化,而

中、西部地区将以丰富的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等受到一定的青睐。

2.有利于减少我国税款的流失

两套所得税制外资的待遇远远高于内资企业的,使得很多内资企业,纷纷

通过各种途径出国门,为自己披上“外资”的外衣,然后再回到国内投资,享

受优惠政策,造成了大量税款流失,两税合并减少假合资、假合作问题。比如 我的浦东。浦东有很多优惠,有些企业就是在浦东注册,经营在浦东以外,这 种地域优惠制度还有什么用处呢?这种制度对外资也是不利的,因为中间有鱼 目混珠的问题,使外资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所以两税合并既减少了我国税款 的流失,有避免了这些问题的存在。

3.有利于增强我国吸引高新技术及短缺资源开发、运用方面投资的国际 竟争力

“两税合并”的税收优惠与国家的产业政策金紧密相连,积极引导外商投

资方向,体现了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从而提高了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效益和

质量,增强我国吸引高新技术及短缺资源开发,运用方面投资的国际竟争力。

4.有利于彻底消除国际双重征税“两税合并”后,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由直接减免方式向间接调控式 减免过度。这样不仅可以彻底消除国际双重征税,还能真正达到使投资者直接 受益的税收优惠目的。

5.有利于我们引进外资

“两税合并”是根据我国利用外资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所得税优惠政

策效益等情况对我国外资优惠政策所作的一种调整,并不旨在取消涉外税收优

惠。只要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措施得当,做好配套的调整工作,“两税合并’

不仅不会造成外商的大规模撤资,从长远看,还有利于我们的引资。

在企业所得税法领域,我国实行的内外有别的双轨制,这种“内外有别”

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的税基不同、税前扣除标准不同、税率不同、税收优惠 政策不同等方面,从长远来看,特别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来看,这种 “双轨制”不应当长期存在,加快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形势迫切。这是建

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需 要,同时还是税收公平原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俊娇.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3)[2]安体富.论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的合并[J].税务研究,2005,(3)[3]倪红日.两税合一的机遇、挑战与政策选择

[J].经济参考报,2006(3)

[4]李荣生.费媛.王焕清

.我国企业所得税发展的趋势[J].税务研究,2005(3)[5]梁发带.从效率角度看内外资所得税税率并轨

[R].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月4 日

[6]刘恒梅:对内外资企业“两税合一”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7]周岑燕、蔡杰:关于“两税合一”的初步探讨

[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5)

第三篇:合伙企业法教案

项目二合伙企业法 任务一合伙企业的概述

一、合伙概述

合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为经营共同事业、共同出资、共享利润、共担风险而组成的企业。

合伙企业分为两类:普通合伙&有限合伙

今天我们紧密结合两种形式的对比特征来深入了解普通合伙企业的法律特征。

(一)合伙企业的定义

在我国,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为经营共同事业,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二)合伙企业的基本法律特征

1. 合伙是建立在合伙协议基础之上的一类企业。合伙人之间签订的合伙协议,规定各合伙人在合伙中的权利和义务。即使合伙企业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负责日常的业务,其内部关系仍然主要适用合伙协议的有关规定。

延伸1:什么叫“以合伙协议为大”?

在合伙企业法的诸多法条当中,都有一个这样的表述:如果合伙协议另有规定,按照另有规定来办。怎么理解?所有合伙企业法的规定都是在合伙协议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才生效。如果合伙协议有规定,那么谁优先?大家一起回答:合伙协议优先。因此体现了谁为大?——合伙协议。

大家说,合伙协议体现的是谁的意愿啊?——全体合伙人。

因此一定要记住,对于合伙企业来说,合伙企业具有着紧密的人合性。按照信用基础的不同,可以把企业分为人合性企业和资合性企业。为什么合伙企业是人合性呢?

——我们几个哥儿们姐儿们关系很好,成立一个普通合伙企业,所有事情都由大家的集体意志协议形成,而法律的规定仅仅在合伙协议没提及的时候才会适用。因此,谁的效力更高?——合伙协议。这就叫做紧密的人合性。

延伸2: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它们是人合性还是资合性的呢?

有限责任公司是人合+资合的特色。合伙人又要关系好,彼此是哥儿们姐儿们,而且彼此要不要拿钱出资啊?——要,都要钱。

股份有限公司,分为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一点点人合性,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信用,但是还是以资合性为主的。但是如果上市了的话,股东来自全世界各地,遍布天涯海角,大家彼此不认识,素未谋面,那么这样的整个结合的基础基石是不是人合性呢?——不是。那是什么呢?——钱钱钱。因此上市公司完全结合的基础就是钱做主,股东的出资。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是资合为主,带有一点点人合性。有限责任公司:人合+资合 普通合伙:完全人合性

最后,我们来比比大小顺序:哪个是完全的人合性?——普通合伙。哪个是人合+资合——有限责任公司。哪个是资合为主,有部分人合性?——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哪个是完全资合性?——最猛的那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遍布天涯海角彼此不认识,谈何人合?一切以资合为成立的基础。这就是由人合到资合的过渡。2. 合伙强调的是“人的组合”(aggrogation),从法理上说,合伙人的死亡、破产、退出等都影响到合伙企业的存续。

3. 合伙企业是各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组织。

举例子:如果几个哥儿们共同成立了一个包子铺,包子铺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普通合伙企业,那么如何承担责任?这些哥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我们关系很好,共同出钱,共同包包子卖包子,赚了钱大家一起分。大家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这是一种非常紧密的人合性。延伸:有限合伙与普通合伙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想想,为什么会有有限合伙的这种组织形式存在?历史来源:以前我国是没有有限合伙企业的,只有普通合伙。那为什么后来又增加了呢?这就是介于企业发展壮大所需。作为普通合伙企业的包子铺,它要不要发展壮大呀,要不要开连锁企业啊?如果它想开设连锁企业,他需要资金,需要去找投资人、投资企业:大哥你投点钱吧!大哥说,你是什么企业组织形式?——我普通合伙。大家说,任何有钱人,敢不敢给它投资?不敢。为什么?它的责任承担形式是什么?——你普通合伙我一入伙,就要用我的全部身家来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啊,这个有钱人投资人会不会给你投资?不会。我为了投资你一个包子铺,有可能你包子铺经营失败,我岂不是要倾家荡产?他会不会给你投资?不会。

正式为了盘活普通合伙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为了吸引风投,才产生了“有限合伙企业”,允许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大家注意这个关键点:有限合伙人和其他的普通合伙人,是不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关系?不是。他的身份定位就是什么?投资人。他有点相当于公司的股东,他惨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他才懒得包包子卖包子呢!他来到这个企业就是干嘛的?——获得出资收益。只为了投资有回报,只管收钱钱,不管经营。一旦参与经营,参与包包子卖包子,就会变为普通合伙人。所以他也肯定不会干这个活儿。考点1: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是否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既然说普通合伙人要包包子卖包子,能不能是精神病啊?不能。因此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有限合伙人,要不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要求。他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参与共同的生产,他不用包包子卖包子,因此他不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是一个区别。

考点2:普通合伙人能不能以劳务进行出资?

既然普通合伙人要共同出资共同经营,那普通合伙人可不可以以劳务进行出资?

假设我是川菜大厨,我没钱,但是我会炒菜,我可不可以以宫保鸡丁这个手艺这个劳务作为出资?可以!人合性,只要全体合伙人说可以OK就可以!这个手艺可以作价出资,手艺抵多少钱出资。但,有限合伙人,能不能以劳务进行出资?他根本不包包子不卖包子,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他能不能以劳务进行出资?不能。合伙企业喜欢你的钱,不需要你来包包子。

结论: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区别:

1、普通合伙人要不要求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要求,为什么?因为他要包包子,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而有限合伙人要不要求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要求,你投资人投钱进来就可以。

2、普通合伙人可不可以以劳务进行出资?可以。而有限合伙人可不可以以劳务进行出资?不可以。

3、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承担有限责任,风险可控。

4. 合伙人有权平等地享有合伙的收益并享有参与管理合伙事务的平等权利,但合伙协议另有规定的除外,每个合伙人均有权对外代表合伙企业从事合伙的正常业务活动。5. 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joint and several liabieity)。合伙人以个人的全部财产作为合伙债务的担保。一旦合伙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债权人有权向任何一位合伙人请求履行全部债务。

6. 合伙企业一般不具有法人资格,原则上不能以合伙企业的名义拥有财产,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但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法律则规定合伙企业具有法人资格。英美国家虽不承认合伙企业的法人资格,但在某些特定场合也把合伙视为一个实体。如美国法律规定,合伙企业是独立于合伙人的一个组织体,它可以以合伙的名义起诉、应诉。

第四篇:个人独资企业法教案

经济法概论教案

个人独资企业法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设立的条件;熟悉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及事务执行的有关规定;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结合经济建设和改革实际采取案例教学导入,引导启发式方法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演示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概念及原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

个人独资企业法

案例:小王认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都是由自然人出资设立的,那么个体工商户其实就是个人独资企业。请分析小王的观点是否正确。

一、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个人独资企业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企业的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2)企业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即投资人对本企业的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其有关权利可以依法进行转让或继承:(3)企业须依法设立,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条件与程序设立;(4)投资人以其个人全部财产对企业似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二)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概念

个人独资企业法是指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个人独资企业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独资企业在中国数量众多,而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以下简称《个人独资企业法》于1999年8月30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个人独资企业法》对于促进个人独资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吸纳社会劳动力,创造社会财富,具有重要意义,应该依法鼓励和正确引导个人独资企业的发展。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变更和解散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1、设立的条件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3)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5)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2、设立的程序

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应当有投资人或者委托的代理人向个人独资企业所在地的登记机关提交设立申请书、投资人身份证明、生产经营场所使用证明等文件。委托代理人申请设立登记时,应当出具投资人的委托书和代理人的合法证明。

个人独资企业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业务。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批的业务,应当在申请设立登记时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登记机关应在收到设立申请文件15日内,对符合《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为个人独资企业成立日期。

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应由投资人或其委托的代理人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以由设立该分支机构的个人独资企业承担。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变更和解散

1、个人独资企业的变更

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2、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

个人独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解散:(1)投资人决定解散;(2)投资人死亡或者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3)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由投资人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投资人自行清算的,应当在清算前15日内书面通知债权人,无法通知的,应当予以公告。债权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的应当在公告之日起60日内,向投资人申报期债权。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人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清偿:(1)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2)所欠税款;(3)其它债务。

清算期间,个人独资企业不得开展与清算目的无关的经营活动。清算结束后,投资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清算人应当编制清算报告,并于15日内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例2—3】李强为在校研究生,经济上独立于其家庭。在校期间李强就做起了修理计算机生意并注册了个人企业,注册资本1000元。后生意兴隆,先后雇佣员工8人,但未给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后因经营不善,负债3万元。李强决定将企业自行解散。请分析:(1)李强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负债,债权人是否可以要求李强的父母代为清偿。(2)该个人独资企业的注册资本是否合法。(3)该个人独资企业是否应给员工办理社会保险。(4)李强将该独资企业自行解散的行为是否有效。【解析】(1)由于李强在经济上独立于其家庭,应依法以李强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债权人无权向起家庭求偿。(2)《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应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但没有规定最低注册资金,因此,该个人独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合法。(3)该个人独资企业应当按照《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为企业员工办理社会保险。(4)李强解散个人独资企业的行为符合《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行为有效。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及权利和义务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 依照法律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可以自行管理企业事务,也可以委托或者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企业的事务管理。

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应当与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委托的具体内容和授予的权力范围。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应当履行诚信、勤勉义务,按照与投资人签订的合同负责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不得有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10项行为。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1、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

国家依法保护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个人独资企业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可以依法申请贷款,可以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并享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个人独资企业的义务

个人独资企业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以下义务:(1)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城市信用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2)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3)应当依法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4)招用职工,应当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5)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讨论、思考题、作业 见作业册

第五篇:个人独资企业法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案例

刘某是某高校的在职研究生,经济上独立于其家庭。2000年8月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成立了一家主营信息咨询的个人独资企业,取名为“远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一元。营业形势看好,收益甚丰。于是后来黄某与刘某协议参加该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经营,并注入投资5万元人民币。经营过程中先后共聘用工作人员10名,对此刘某认为自己开办的是私人企业,并不需要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因此没有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也没有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后来该独资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负债10万元。刘某决定于2001年10月自行解散企业,但因为企业财产不足清偿而被债权人、企业职工诉诸人民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与黄某形成事实上的合伙关系,判决责令刘、黄补充办理职工的社会保险并缴纳保险费,由刘某与黄某对该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点评:

本案涉及到《个人独资企业法》(2000年1月1日施行)的适用问题。我们主要从研习该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作以下评断:

(1)、该企业的设立是否合法。根据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第十条的规定,自然人可以单独投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设立时法律仅要求投资人申报出资额和出资方式但并不要求须缴纳最低注册资本金。因此刘某单独以一元人民币经法定工商登记程序投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但根据第十一条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应与其责任形式相符合”,而个人独资企业为投资人个人负无限责任,因此刘某将其取名为“远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违反法律规定,应予与纠正。

2)、刘某允许另一公司参加投资,共同经营的行为是否合法。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第八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须为一个自然人单独投资设立,企业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应当在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因此,刘某如允许他人参加投资经营,必须依法办理变更登记,并改变为其他性质的企业,因为此时已经不符合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定条件了

(3)、该企业是否应当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根据我国的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规定、《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该企业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的做法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的对此也作出了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招用职工的,应当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刘某的理由不成立。

(4)、该企业的债权人在刘某不能清偿债务时能否向刘某的家庭求偿。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二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刘某经济上独立于其家庭,且法律规定只有投资人在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进行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才可以依法由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债权人不能向刘某的家庭求偿,而应当是由刘某个人负无限责任。

(5)、刘某决定自行解散企业的做法是否合法。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十六条第(一)的规定,刘某作为该企业的投资人,有权决定自行解散个人独资企业,因此刘某的做法并不违法。

(6)、就本案而言,由于黄某后来加入投资经营,因此该个人独资企业事实上已转变为公民之间的合伙关系,由此,法律责任也应当由合伙人刘某、黄某承担。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下载内外资企业法差异性考察(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外资企业法差异性考察(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伙企业法案例

    合伙企业性质及合伙个人诉权之认定——胡甲等30人诉胡乙合伙纠纷案发布日期:2009-08-05 文章来源:互联网一、案情举要 1999年,申诉人胡甲等30人与被申诉人胡乙及其他合伙人共......

    外商投资企业法说课稿

    《经济法基础知识》——外商投资企业法说课稿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的说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个方面: 一、教材特点: 我们学生所用的教材是依据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

    外商投资企业法练习题

    外商投资企业法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鼓励类外商投资的项目有( )。 A.农业新技术 B.高新技术 C.能够节约能源和原材料 D.属于国家逐步开放产业 2、外国......

    合伙企业法司法解释

    【合伙企业法司法解释】合伙企业法87条释义  本文主要介绍了合伙企业法司法解释,以及合伙企业法释义第87条的内容,并提供专业律师免费法律解答。 合伙企业法释义第87条 法条内......

    合伙企业法习题

    合伙企业法习题 1.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企业 B.有一个外国人投资设立的企业 C.由一个社会团体投资设立的企业 D.由一......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案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案例 一、中国某厂与美国一商人,意建立一个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双方签订了一份企业合同,其部分条款如下: (1)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为900万美元,其中中方出资680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年7月1日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 1979年7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年4月4日第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修正 20......

    合伙企业法案例

    《合伙企业法》案例 2005年1月,甲、乙、丙、丁4人决定设立一家普通合伙企业,并签订了书面合伙协议。合伙协议的部分内容如下:(1)甲以货币出资2万元,乙以实物折价出资3万元,丙以劳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