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伤认定部门不认定法院能否直接认定工伤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郑民二终字第XX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XXX,系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马XX,河南XX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候XX环,女,1954年3月22日出生,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X,女,1930年10月13日出生,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X丹,女,1982年7月21日出生,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X倩,女,1985年6月11日出生,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X静,女,1989年1月4日出生,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X龙,男,1991年6月15日出生,汉族。
上列被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邹超,河南鑫苑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侯XX环、李X、李X丹、李X倩、李X静、李X龙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案,侯XX环、李X、李X丹、李X倩、李X静、李X龙于2013年12月25日向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支付丧葬补助金14305.5元;
2、判令被告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572220元;
3、判令被告向原告侯XX环、李X从2012年4月1日起每人每月支付抚恤金700元;
4、诉讼费由被告承担。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于2014年4月17日作出(2014)登民一初字第70号民事判决,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对该判决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4年5月29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于2014年6月1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马XXX、王照阳,被上诉人侯XX环、李X龙及被上诉人侯XX环、李X、李X丹、李X倩、李X静、李X龙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邹超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11年9月,原审原告亲属李X记应聘到原审被告承包的位于登封市颍河路中段嵩基•鸿润城二期工程施工工地从事保卫工作。2012年3月24日零点下班,因李X记自行车坏了,工友陈明欣在门卫处帮李X记修自行车,直至凌晨1点多自行车也没修好,陈明欣就骑摩托车送李X记回家,刚出工地大门口到颍河路与菜园路交叉口处,与同方向行驶的豫C6N983号普通客车相撞,致李X记当场死亡,后经事故认定,豫C6N983号车驾驶人郭应强负事故全部责任,李X记不承担责任。原审原告于2012年5月24日向登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递交了工伤认定申请,因李X记与原审被告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原审原告又向登封市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2012年7月15日登封市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登人劳仲裁字【2012】135号裁决书确认,李X记生前自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24日与原审被告X在劳动关系。原审原告向事故发生地即登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该局以没有管辖权为由,要求原审原告向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原审原告向浙江省绍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绍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劳动部(2004)18号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告知原审原告因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未在注册地浙江省绍兴县为李X记交纳工伤保险,原审原告应向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地即事故发生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2013年10月21日,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未在用工地和事故发生地即登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李X记交纳工伤保险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原审原告的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故原审原告起诉请求判令原审被告支付丧葬补助金14305.5元;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572220元;向原审原告候XX环、李X从2012年4月1日起每人每月支付抚恤金700元;诉讼费由原审被告承担。
原审法院另查明,河南省统计局公布2011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7357元,2011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
原审法院认为:原审原告亲属李X记应聘到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承包的位于登封市颍河路中段嵩基•鸿润城二期工程施工工地从事保卫工作,与原审被告形成劳动关系,登封市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登人劳仲裁字【2012】135号裁决书也确认了李X记生前自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24日与原审被告X在劳动关系。李X记在2012年3月24日凌晨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李X记当场死亡,李X记不承担责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 14条规定,李X记的死亡应为工伤。原审被告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未为李X记参加工伤保险,原审被告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向原审原告支付以下工伤保险待遇:丧葬补助金27357元÷12个月×6=13678.5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21810元×20=436200元,自2012年4月1日起向原审原告候XX环每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1800×40%=720元,向李X每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1800×30%=540元。原审原告请求数额与该院认定数额不符,多余部分该院不予支持。原审法院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之规定,判决:
一、被告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告候XX环、李X、李X丹、李X倩、李X静、李X龙支付丧葬补助金13678.5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436200元,共计449878.5元;
二、被告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应自2012年4月1日起每月向原告候XX环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720元,向李X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540元;
三、驳回原告候XX环、李X、李X丹、李X倩、李X静、李X龙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受理费10元,保全费3520元,由被告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负担。
原审判决宣判后,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不服该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
一、一审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一)本案属劳动争议纠纷,一审判决严重违反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法定程序。(二)一审判决直接对工伤进行认定,超越了人民法院的法定职权,严重违反工伤认定程序。
二、一审判决适用《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计算本案工伤保险待遇,属于适用法律错误。农民工在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应当按照用人单位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本案用人单位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在其注册地浙江省绍兴县参加工伤保险,本案应当适用浙江省的相关规定作为计算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一审法院适用《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属适用法律错误。
三、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一)一审判决错误认定李X记与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之间X在劳动关系。李X记在事故发生时已超过60周岁,不符合劳动者就业的法定年龄,也不符合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李X记与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之间不X在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二)一审判决错误认定李X记的死亡属工伤。首先,李X记在事故发生时已年满60周岁,不符合劳动者就业的法定年龄,与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之间不X在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其次,李X记在下班后,因个人原因滞留长达两个小时,其行为明显超出了正常上下班合理时间,因此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上下班途中的规定,不属于工伤。故请求:
1、撤销登封市人民法院(2014)登民一初字第70号民事判决,将本案发回重审或裁定驳回被上诉人的起诉;
2、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被上诉人侯XX环、李X、李X丹、李X倩、李X静、李X龙共同辩称:
一、一审判决没有违反法律程序,判决结果公平公正,应予以维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李X记死亡应为工伤。事故发生后,2012年5月24日被上诉人向登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递交了工伤认定申请,期间因李X记未与上诉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被上诉人又向登封市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2012年7月15日登封市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登人劳仲裁字【2012】135号裁决书确认,李X记生前自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24日与上诉人X在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劳社部发(2004)18号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在工伤保险注册地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在事故发生地申请工伤认定。本案中,上诉人作为用人单位未为李X记交纳工伤保险,被上诉人请求事故发生地即登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工伤认定,其以没有管辖权为由,要求被上诉人向上诉人住所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拒不受理。被上诉人无奈之下,只好向浙江省绍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是绍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亦根据劳动部(2004)18号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告知因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未在注册地浙江省绍兴县为李X记交纳工伤保险,故被上诉人应向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地即事故发生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被上诉人侯XX环就在浙江绍兴及事故发生地相关部门多次主张权利,但是双方都拒绝受理,亦不作出决定。被上诉人无奈之下,只好向郑州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要求郑州市人民政府责令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工伤认定申请,但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以没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行政行为违法为由,不接受复议申请,被上诉人又向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反映情况,但是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让被上诉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对被上诉人的反映不予处理。2013年10月21日,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仍以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未在用工地和事故发生地即登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李X记交纳工伤保险为由,作出不予受理被上诉人的工伤认定申请决定。为此,被上诉人无奈之下,向登封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登封市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并依法公正判决此案,维护了被上诉人的合法利益,该判决公平公正应予维持。
二、一审判决适用法律正确。本案中,用人单位既未在注册经营地,又未在生产经营地为李X记办理工伤保险,应当适用生产经营地法律规定。因此本案适用法律正确。
三、李X记与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X在劳动关系。李X记在事故发生时56周岁,符合劳动者就业法定年龄,符合劳动的主体资格,且李X记与上诉人之间的劳动关系经登封市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书认定。李X记是从工作岗位回家途中发生的事故,应当认定为工伤。综上,一审法院不违背法律程序,适用法律正确,判决公平公正,应予维持。故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在本院二审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均未举出新的证据。
本院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同原审法院查明事实外,另查明,本案在本院二审庭审过程中,上诉人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自愿放弃上诉理由第三项,即关于“
三、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部分。
本院认为,登封市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登人劳仲裁字[2012]135号仲裁裁决书认定,李X记生前自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24日与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X在劳动关系,该仲裁裁决书已发生法律效力;故李X记生前与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X在劳动关系,事实清楚,应予认定。李X记生前在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承包的位于登封市颍河路中段嵩基•鸿润城二期工程施工工地从事保卫工作期间,2012年3月24日零点下班,因李X记自行车坏了,工友陈明欣在门卫处帮李X记修自行车,直至凌晨1点多自行车也没修好,陈明欣就骑摩托车送李X记回家,刚出工地大门口到颍河路与菜园路交叉口处,与同方向行驶的豫C6N983号普通客车相撞,致李X记当场死亡,后经事故认定,豫C6N983号车驾驶人郭应强负事故全部责任,李X记不承担责任。《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且在本案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陈述及相关证据均没有显示李X记X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所规定的行为;《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根据该条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工伤职工的法定利益;《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根据上述规定,依法为事故伤害职工或患职业病职工申请工伤认定,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义务,不积极依法为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同时,《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本案中,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李X记生前所在单位,未依法为李X记参加工伤保险,本案诉涉事故发生后,亦未依法为李X记申请工伤认定,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案诉涉事故发生后,原审原告于2012年5月24日向登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递交了工伤认定申请,因李X记与原审被告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原审原告又申请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确认后,原审原告向事故发生地即登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该局以没有管辖权为由,要求原审原告向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原审原告向浙江省绍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绍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告知原审原告,因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未在注册地浙江省绍兴县为李X记交纳工伤保险,原审原告应向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地即事故发生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2013年10月21日,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未在用工地和事故发生地即登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李X记交纳工伤保险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原审原告的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鉴于以上情况,综合本案案情,原审法院判决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相应的费用,并无不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本案中,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未依法为李X记办理工伤保险,原审法院判决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其生产经营地即河南省的相关规定为计算依据,确定本案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并无不当。综上所述,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由上诉人浙江XXX集团有限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XXX 审 判 员 XXX 审 判 员 XXX 二○一四年六月三十日 书 记 员 XXX
第二篇: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
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
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第八条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况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可认定为工伤: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4)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7)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哪些情况不能认定为工伤? 有6种情况不能认定为工伤:(1)犯罪或违法;(2)自杀或自残;(3)斗殴;(4)酗酒;(5)蓄意违章;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认定工伤的程序
1、申报工伤事故
(1)企业应从工伤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从工伤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申请时间可延长到30日。
(3)工伤职工本人或其家属没有可能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的,可由本企业工会组织代表职工提出申请。
(4)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须经企业签字后报送;如果企业不签字,工伤职工或其家属可以直接报送。
2、认定工伤(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和职工的工伤待遇申请后,应进行调查取证,在7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特殊情况,可延长到30日;(2)认定工伤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a、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b、指定的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诊断书或职业病诊断书,属于轻伤无需到医院治疗的,由企业医生开具工伤诊断书; c、企业的工伤报告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职工的申请进行调查的工伤报告。(3)书面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和申请人。如何进行工伤事故调查?
如果工伤事故属于轻伤和重伤事故,企业负责人必须组织人员对事故进行仔细调查;如果工伤事故属于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因其影响面大,所以由有关单位选定人员进行调查,一般是以国家经贸委负责安全生产的部门为主组成。工伤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和有关机构、有关人员进行详细了解和面谈,有权索取所需的信息,凡是被调查的单位和个人无权拒绝,任何个人组织均不得妨碍和干预事故调查组的正常活动。
工伤事故调查组在查明真相后,如果对事故的分析意见与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存在不一致,经多次调停以后,仍然存在分歧的,可以交由政府有关部门裁决,并且不得超过事故处理工作应该把握的时限。工伤事故调查的目的
(1)查明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和原因;
(2)查明工伤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3)确定工伤事故的责任者;
(4)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5)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工伤事故调查人员应该具备的条件
(1)与该事故没有任何直接利害关系,符合避嫌原则;(2)具有工伤事故调查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如何进行工伤事故处理?
根据199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规定,企业应根据工伤事故调查组的事故处理意见以及防范措施进行工伤事故处理。如果事故调查表明,工伤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因为有人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玩忽职守,或者是发现事故隐患、危急情况,不采取有效措施,则对责任者给予必要的惩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工伤事故发生后有人故意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工伤事故现场,或者没有正当理由去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向事故调查组提供有关信息和情况的,也同样要作出惩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工伤事故的处理有没有时间限制?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工伤事故的处理不允许拖延时间,必须在一定时间(一般在3个月)内结案。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调查有困难的,最长也不得超过半年时间。而且对工伤事故的结案和处理,一律应予以公布。工伤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原则
(1)企业应严肃认真地调查和分析事故,找出事故原因,查明责任,确定改进措施,并指定专人限期贯彻执行。
(2)对一般事故或性质恶劣的小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两天内,查明责任,找出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3)对重大事故,企业或企业主管单位应组织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织或上级主管部门的代表参加,对事故现场、工人操作过程是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机器设备状况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查清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以便进行处理。
(4)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分析化验结果、技术鉴定、仪表记录、会议记录、综合调查材料、登记表、报告书、旁证材料等,应当妥善保管。
(5)对严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又不听劝阻的人,或由于渎职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者,应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6)对蓄意制造事故,造成严重后果,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如何理解?
“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是指企业职工执行本单位当班班长、组长以上领导临时指派的与企业生产或职工正常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任务时,发生的伤亡事故。对“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而发生的伤亡应当认定为工伤。其中“在紧急情况下”如何理解?
“在紧急情况下”是指企业出现急需处理和解决而又来不及请示单位负责人的情况。例如,某化工厂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一工人因其他工作事宜正好路经此处,发现这一紧急情况,没有来得及请示单位负责人,就自己去解决,不慎发生了爆炸,引起火灾,该工人受伤致残。虽然处理可燃性气体泄漏的工作不是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也没有向负责人请示,但属于“在紧急情况下”,如果耽搁,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该职工所发生的意外伤害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如何理解对“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1)“工作时间”包括本单位领导(含当班班长、组长)同意和安排的加班加点工作的时间;(2)“不安全因素”主要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区域内,由于企业设备设施存在缺陷、企业环境不良以及非人力所能抗拒的意外灾害(如厂房倒塌、洪水、泥石流、地震等)造成意外伤害;
(3)“工作紧张突发疾病”主要是指,由于企业加班加点,或者由于超负荷劳动(比如当班缺员或者抢修等),或者由于带病坚持工作(车间以上领导知道职工有病假条,但因为工作需要没有批准其休假),或者在执行任务时突然发病但没有条件离开工作场所(如火车司机、机长、轮船司机等)抢救治疗而病倒在工作现场的;
(4)“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是指如果突发疾病造成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就不能被认定为工伤,而且“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必须经过劳动鉴定部门评残确定。如何理解对“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也被认定为工伤?
“履行职责”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内,在其工作岗位和职责范围内正常行使权利。受伤害者如果要求认定工伤,应该持有企业及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由劳动部门视其职责予以认定工伤。如何理解对“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而发生的伤亡可以认定为工伤?
企业职工因牺牲个人利益,从事维护国家、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而造成伤亡的,在认定工伤时,需要持有企业及有关部门出具的可靠证明以及当时就诊医院的诊断证明,由劳动部门予以确认。
如何理解对“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因公、因战致残的复转军人到企业工作以后,因旧伤复发需要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的,必须持有《革命军人伤残证》和医院确诊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在具体办理过程中,应遵循何时旧伤复发何时申请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的原则。对于“因公外出期间,出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工伤,如何理解?
“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是指职工受企业领导(厂、公司级)指派因公外出,并在外出时间段内与所应从事的工作任务有直接联系的行为。“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是指非职工本人主要责任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失踪的”是以法院宣告的裁定书为依据。
“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如果要求工伤保险待遇,应该持有当地医院的诊断证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还应该经过劳动鉴定部门的确定,持有《职工劳动鉴定表》。突发疾病造成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不予认定工伤。
对于“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可以认定为工伤,如何理解? 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内,上下班和回家必经路线上(包括回父母家及中午休息时间回家吃饭途中,只要方向不错),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必须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非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或由于机动车急刹车造成乘车人员伤害而未构成交通事故的,不能认定工伤。比如某职工下班后骑摩托车回家,在路上摔伤,该职工认为此伤害事故符合《试行办法》中规定?quot;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而且是在”上下班规定的时间和路线上“受的伤,应该被认定工伤,实际上他的观点是错误的,摩托车确定是机动车,但是发生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必须有受害者和肇事者两方。该职工受了伤,确实是受伤害者一方,但是却没有肇事方,因为事故责任完全在受害者一方。《试行办法》中规定的是,只有受伤害者?quot;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主要责任”的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工伤。所以该职工不能被认定为工伤。
如何理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是指符合国家及本地区有关因工伤亡事故规定的情况下发生的伤亡事故。
如何理解“蓄意违章”情况下发生的伤亡不能认定为工伤?
“蓄意违章”造成的负伤、致残、死亡,是指企业职工在工作时间内造成的伤亡,由企业人员证明,纯属本人恶作剧造成的。在具体操作中,不能将职工在生产时间、生产区域从事与生产工作有关的作业中出现的违章行为简单地看成属于蓄意违章。某建筑公司塔吊队队长盛某酒后上岗操作,使塔吊套架上部调节导轮错误地上升至第一标准节,造成了6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的重大责任事故,该队长也在事故中死亡。盛某虽然是在工作中造成的死亡,但是他身为工作现场指挥人员,又是操作人员,主观上明明知道酒后上岗工作是违反规章制度和法规明确禁止的行为,却故意大吃大喝,并在酒后上岗操作,构成了蓄意违章和酗酒,所以不能被认定为工伤。
组织离退休人员外出疗养期间发生的意外伤亡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 根据1993年7月24日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3]90号函的规定:离退休人员在单位组织的外出疗养途中发生意外伤亡,不能按照工伤处理。这个规定的依据是:工伤保险制度是对在生产、劳动时间内的劳动过程中发生事故致伤残或死亡和职业病的职工提供医疗、收入补偿和抚恤。工伤保险的实施对象和范围都有严格的界定--工伤保险的对象是在职职工,一般适用于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而离退休人员已不在生产、工作岗位,不属于工伤保险的对象;工伤保险的范围仅包括因工作原因发生伤残或死亡的职工,而离退休人员外出疗养属休闲活动而不是因工作原因,不属于工伤保险的范围。所以,离退休人员外出疗养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不能认定为工伤。企业在招工考核期间,应聘人员遭受意外伤害是否属于工伤事故? 企业在招工考核期间,与应聘人员尚未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构成劳动关系,在此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不能认定为工伤,也不能按工伤保险制度的规定处理,而是应当依据民事伤害赔偿的法律法规去解决。
职工因工负伤痊愈后,旧伤复发,是否仍按因工受伤处理?
职工因工负伤治愈后,如经医院检查证明确定是旧伤复发,可以按因工负伤的规定处理。国家通过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对由于工作原因负伤的和由于工作环境原因得了职业病的职工给予了较高的待遇。对于自1951年颁发《劳动保险条例》以来因工负伤的职工,在其后又旧伤复发时,都可以继续享受因工负伤待遇;在原单位因工负伤,在现单位旧伤复发的,也按因工负伤处理。革命军人、武装警察,在部队因战、因公导致伤病的,转业到地方单位工作以后,旧伤、旧病复发的,也按因工负伤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上下班途中自己不慎摔倒或者不慎碰伤是否可以按因工负伤处理?
根据《试行办法》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须路线上,只限于道路车辆交通事故,而且有公安交通部门认定、责任不主要在于职工本人的意外伤、残、死亡,在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以后,才能认定为工伤。而职工上下班途中自己不慎摔倒或者不慎碰伤不属于《试行办法》所规定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也不存在应对此事故负责的肇事者,因责任在于职工本人不谨慎,所以不能被认定为工伤。
如果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路滑或没看清路等原因,自己不慎摔倒、碰伤,或者遭受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了伤、残、死亡的,也不能认定为工伤,不能给予工伤保险待遇。因战、因公伤残军人转入地方工作后,伤口复发治疗期间是否可以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民优发[1997]7号文件规定,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含离退休的伤残军人),伤口复发治疗期间,按所在单位因工伤残人员医疗待遇给予治疗,不应采取医药费包干的办法。他们在治疗期间的工资(离退休费)发放、工资(离退休费)调整和福利待遇,也按所在单位因工伤残职工治疗期间的待遇处理。
职工因工负伤,在抢救过程中由于输血染上肝炎,是认定为工伤还是认定为医疗事故? 职工因工负伤,如果职工所在的企业已经参加了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医疗费用应该按《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但职工在抢救过程中,不论是通过什么传染渠道得了肝炎,都只能按疾病待遇处理。除了因工负伤医疗费之外,肝炎治疗等费用应按职工医疗保险办法或医疗事故裁决处理。
职工因为维护社会治安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而伤亡时,能不能算做工伤? 国家机关、党派、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因为维护社会治安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而伤、残、死亡的,是属于在从事对社会有益的工作情况下导致的伤、残、死亡,可以认定为工伤,所在单位应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外派劳务人员在国外遭受意外枪击致伤,是否属于工伤范畴? 劳动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伤、残、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劳险字[1992]16号和劳动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因工伤亡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131号)中规定,外派劳务人员在国外期间遭受意外枪击而致伤的,可以认定为工伤。职工探亲期间因自然灾害造成伤残可以认定为工伤吗?
职工探亲是职工暂时脱离生产、工作岗位,休息休假的一种方法。原因家劳动总局在1981年关于在探亲期间因自然灾害造成死亡如何处理的问题给四川省劳动厅的复函中指出,这种情况不属于工伤,应按非因工伤亡处理。《试行办法》第8条列举了可以认定为工伤的十种情形,职工探亲期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伤残不属于其中,所以不能认定工伤。
退休职工应聘到另一单位工作,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自己责任的交通事故,造成伤残,是否能认定为工伤?
职工退休后,应聘到另一单位工作,聘用单位除了应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外,对于退休职工在工作期间、工作时间内或者在上下班规定时间和必经的道路上,发生无本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机动车事故的,应该认定为工伤。职工在二十多年前,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并有医院的检查证明,但职工本人没有马上申报工伤。最近在家里摔伤,住院治疗,又提出补办工伤。二十多年后还能补办工伤吗? 《试行办法》是从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对职工二十年前发生的伤害事故不具有追溯力。但根据《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职工20年后再提出,已超过了时限,所以不予补办。《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但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诉讼时效从已知或应知权利被侵害的时间开始计算。职工二十多年前受伤时就已经去医院检查,并开具了证明,去医院检查时应作为权利被侵害之日,在其后1年内,由于没有提出办理工伤,从《民法通则》的规定看,已超过了诉讼时效,应不予补办。
职工在工间休息时间,因工厂电暖气漏电,造成触电死亡,是否认定为工伤?
按照《试行办法》第8条第4款的规定: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在工间休息时间,仍属于上班工作时间。工厂电暖气漏电,造成职工触电死亡,责任在职工所在的工厂,所以应该认定为工伤。现役军人、人民警察、机关工作人员因公牺牲的范围包括哪些?
民政部1982年颁布的《关于现役军人、人民警察、机关工作人员因公牺牲范围的意见》中规定:
(1)在执行任务中,遇到非本人所能抗拒的意外事故死亡;(2)因战、因公致残伤口复发死亡;(3)职业病死亡;(4)在执行工作任务中,因突发病死亡;(5)因医疗事故死亡;
(6)在上下班途中,非本人责任发生交通事故死亡。
凡是由于本人过失造成的事故死亡,不能按因公牺牲处理。因公出差失踪或长期不落不明如何处理? 根据劳人险函[1983]33号复函的规定,职工因公出差失踪后,单位应该积极地派人力去寻找,查明下落,如果经过查找3个月后仍无下落时,从职工失踪的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和一切劳保福利待遇。因公出差失踪查明已经死亡的,可以根据查明的死因,分别按照因工或非因工处理;如果死因一时难以查明,可以暂时按非因工死亡待遇处理。由于治安和火灾引发的工伤,在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在工作岗位由于治安和火灾造成的伤亡事故,在认定工伤时,企业应提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以及公安部门和消防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轻伤需不需要认定工伤?
1996年10月1日以后企业发生的轻伤事故,只要符合工伤范围和认定条件的,可以进行工伤认定。1996年10月1日以前的轻伤,如果已发展构成评残等级的,进行工伤认定。
认定为工伤的条件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参见:《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发布日期:2003年4月27日 执行日期:2004年1月1日)视同工伤的条件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参见:《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发布日期:2003年4月27日 执行日期:2004年1月1日)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参见:《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发布日期:2003年4月27日 执行日期:2004年1月1日)
《工伤保险条例》施行前的工伤认定 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参见:《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发布日期:2003年4月27日 执行日期:2004年1月1日)工伤认定的申请
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2、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参见:《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发布日期:2003年4月27日 执行日期:2004年1月1日)工伤认定申请时提交的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参见:《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发布日期:2003年4月27日 执行日期:2004年1月1日)工伤认定须知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2、职业病诊断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3、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参见:《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发布日期:2003年4月27日 执行日期:2004年1月1日)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
第三篇:工伤认定(最新)
认定劳动者工伤
受理:依据《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规定条件申请;
所需材料:用人单位、职工、职工亲属及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时,应提交如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在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领取)一式四份;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主要指劳动合同或
工资报酬的领取证明、两位工友证明(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
3、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及病历手册、住院病历,出院诊断,诊断证明要注明受伤时间、受伤部位等。如属职业病,应提交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
4、受伤职工身份证(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一寸近
期免冠照片一张。
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企业注册查询
证明,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法人证书,民间非营利组织登记证(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
6、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提交《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及A
4纸复印件各一份)
7、实行一次性趸缴保费方式的建筑施工单位,提交总包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证》、《关于代缴农民工工伤保险协议》,(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
8、单位申报的,由受伤职工给单位出具授权委托书。
9、单位出具伤亡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10、单位经办人提交工伤认定材料时,需提交单位的授权委托书。
11、单位申报工伤时,将诊断结论写在受伤害经过简述内并输入U盘拷盘用。
除上述材料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据
1、受伤害人直系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需提交与受伤害
人的关系证明。律师提交申请材料的,应提交律师事务所函、律师证及受伤害人的授权委托书。
2、受伤人提出申请,由亲属提交申请材料的,提交委托书及
亲属身份证明;
3、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及其他证明材料(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
4、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
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相关部门的证明(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
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证明(需注明主次责任),工作时间证明及居住证明。(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事故中伤者为司机的提供驾照(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
6、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如属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的,还需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和病历(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
7、维护公共利益受伤的,提交民政部门或相关部门证明(原件及A4纸复印件);
8、复转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医疗机构
出具的旧伤复发证明(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
9、劳务派遣单位,提交派遣协议,并由用工单位出具受伤证明。
10、分支机构申报工伤认定的,需提交法人、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法人授权书。
审定:依据上述文件规定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申办材料齐全、规范、有效;表格需用水笔填写。
告知: 依据上述文件规定收到工伤申请15日审查受理并告知申请人。材料不齐者30日内补齐材料,补齐材料后60天内做出认定结论;从工伤认定之日起,只能去申请表中选定的工伤医院就医。
经办总时限:60日。材料齐全,双方无争议的15日。
设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586号令)
2、《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140号令)
条件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586号令)
2、《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140号令)
3、《关于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伤认定的通知》(2005)6号
联系电话:
办公地点:西大望路
85823902 85822912(个人申请工伤认定)15号外企大厦B座6层
第四篇: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
政策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办理条件:根据属地原则,职工发生工伤,单位或个人申请认定工伤的经调查,应按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
所需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
书。2.医院出具的诊断书原件; 3.两份调查笔录; 4.身份证复印件; 5.个人申请报告; 6.劳动合同复印件; 7.属于交通事故的,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责任认定
第五篇:工伤认定(定稿)
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办事流程:
一、申请:单位或个人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在社保科行政中心A幢408)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领取《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审核:审核申请人提供的材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三、受理:提供的材料完整,符合受理条件的受理。
四、认定:按法定程序调查,核实做出工伤认定结论。
五、送达:及时将工伤认定结论适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注意事项:
一、工伤申请时限
1、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
2、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
二、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本局提供);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提交劳动合同或其它能够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
劳动关系确认:当用人单位和职工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时,先由用人单位或职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确认后,再进行工伤认定;
(三)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以及初诊病历资料;
(四)受伤职工居民身份证;
(五)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
(六)工伤认定机构需要的其它相关材料;
(七)属下列情况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轻伤、重伤事故的,提交由企业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提供的事故处理意见和建议;发生死亡事故的,提交由企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
2、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3、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伤亡事故提出工伤认定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4、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证明或者其他证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认定因工死亡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
6、属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交有效证明;
7、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医疗机构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
注:所有材料需出具原件,并提供复印件(请用A4纸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