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题报告(完成版) (500字)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结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前状况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目前状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依然普遍存在。其典型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层次的低下,解题教学的呆板,预设和生成的冲突等。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喜好减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和创造力缺失。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和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也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和学习者的内在愉悦。即使事先有预备的公开课等,也是“新瓶装旧水”,生硬地套用新课改模式,结果还是如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和压抑,学生数学素养并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提高。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和收效不成正比。除此,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和惰性也抑制了教师创新意识的拓展,屏蔽了新问题解决的新角度和新出路,使得“高耗低效”这一重大新问题的探究和改进始终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处于一种应付状态,甚至仍是“穿旧鞋走老路”,无实际之效,致使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因一方面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实效;另一方面又要加班加点,死盯硬盘,提高升学率而处于两难境地。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把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心理学关于认识论和动机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其知识和能力是可行的。2.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每种智能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且彼此互补、统整运作。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智组型,并且会以不同的方法来学习、表征与回忆知识,因此不应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教材来教育所有的学生,教师应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3.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4)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5)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6)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4.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5.“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维果茨基被尊为当代建构主义的鼻祖之一。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一问题时,称这种问题处于该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当其不能独立解决某问题,却能在教学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该问题,则称此问题处于其“最近发展区”。当教学内容处于学生之两区(最近发展区,现有发展水平)以外时,教学不可能进行;当所教学之内容处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之内时,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才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或者说,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1.通过课题的实验,实践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初中科学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从而形成有效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2.提升我校数学教师的理论修养,促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发展,以便为实施新课程提供有效的教学方式、成功经验。推动我校乃至全县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四、研究的内容、方法、步骤及主要过程。1.内容:
⑴.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情境的研究。
⑵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⑶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操作的研究。
⑷初中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
⑸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实验法和分析法,同时也适当采取行动研究、观察、对比、多角度综合评价等方法。
3.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07年9~2007年12月):设计与启动阶段。
第一阶段是我们江黄初中数学课题组结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安排,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根据多年的教学情况,大家达成共识,就课题研究的方向献计献策,大家把目光一致投向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很快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被确定并着手填写申请书,申报立项。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不搞走过场,首先我们健全了组织(成立了领导组和工作组),制定了规章制度,保证经费的投入。其次,组织课题组主要成员学习了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知识和各地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可供借鉴的材料。
以上为课题开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007年12月5日课题组主要负责人毕良武撰好开题报告,顺利开题。
第二阶段(2008年1月~2009年5月):课题研究与实验阶段。该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对前期工作进行小结,另一方面我们对本阶段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研究工作安排。我们课题组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分年级开展研究活动。课题组结合不同年级,制定每个年级的执行计划,分工到人,明确责任,从不同层面上诠释课题研究,像沈威老师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陶善忠老师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通过有效的情境设置、合理的设问质疑,调足了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既轻松又愉悦。蔡瑞安老师的《反比例函数图像及性质》、王传道老师的《二次函数的性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地位,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毕良武老师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课例展示,在一定层面上展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及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的特色。同时,这一阶段的个案分析、教学反思、教学论文丰富了课题研究的内涵。
第三阶段(2009年6月~2009年7月):课题归结与推广阶段。2009年6月至7月份是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信息反馈,教学理论和资料的梳理总结。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汇编,集结成《优秀课例集》、《优秀教学论文集》、《优秀个案分析集》和《优秀反思集》等。
五、研究的成果及成果评价 1.师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培养了一批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改观,学生整体的素质得以发展。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也积累了一批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实施策略:
⑴ 情境的创设,要与内容有关,时间的分配要合适,内容要切入主题。不要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走形式化,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相关,这样的教学才少走弯路,达到预期的目的,使活动更有效性。
⑵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把握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的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
⑶ 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⑷ 设计练习时都应有侧重面,复习练习重在熟练、补缺和铺垫,准备练习重在知识迁移,形成练习重在启发诱导,基本练习重在明理,变式重在侧面固本,判断练习重在反面扶正,混合练习重在对比思辨,综合练习重在沟通联系,拓广练习重在变通开放,系统练习重在概括整理。此外,各类练习设计还须考虑各种题型和训练形式,要科学搭配才能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从而使练习设计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3.促成了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的改进。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初级中学,在一线教师的教学评价观念里,“万般皆不谈,唯有分数高”式的评定方法依然或明或暗地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在这种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必然是重复式的体力劳动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必然是低效甚至是负效的。从长远来看,这种简单重复的匠式教学方法,既不利于一所学校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又不利于广大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通过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特别是通过持续的学习、思考和研讨,数学教师也逐步更新了对评价的认识;引领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益,自觉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4.完成了一批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
围绕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撰写了十几篇论文、教学反思、个案分析等,为课题成果推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六、成果宣传、推广措施
1.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承担着本镇片区学习宣传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总结教学教改经验、推动教改进程、承担部分教学管理的任务。我们数学课题组面对急剧变化的教育发展环境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针对目前农村环境下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根据农村初中的具体教学环境、条件、特点,围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个新课改核心理念,试图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创造性地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和主体作用,实现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探索出一条新课程背景下适合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路子,继而向其它学科推广,对我镇其余几所初中具有借鉴意义和辐射作用,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2.我们将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把个人的发展和团体的进步结合在一起,帮助组内成员确立目标,力争教师在发展中提高层次,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青年教师。我们将继续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课堂管理,开辟新的教学资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好课率,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大力推进教学科研工作,以校本项目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作引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进步,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和推广科研成果,培养我们自己的学术旗帜和教学专家。
3.我们要立足于科研工程,立足于课题研究,不断发现、总结和推广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推广成功的教科研突出成果,通过发表论文、撰写课题报告、对外教育教学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把我们的成功经验宣传出去,推广出去。我们还将教师的课题成果汇编成册,积累他们的研究成果。4.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对外交流,向其他教科研单位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举办课题研讨会,解决教科研即时问题;举办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研讨会,普及和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6.加强科研成果检测、反馈、验证工作,不断扩大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七、课题研究的体会与思考
1.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教学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把课题组研究积累的有效教学策略加以整合,相互借鉴,形成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整套的有效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校初中学生的基础差异性较大,两极分化现象始终存在,课题组要重点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关注后20%学生的成绩,寻求促进不同基础、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范围十分大,课题研究中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面广量大,而我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有限的几个领域,如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还是今后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3、在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其中许多课题与我们研究的课题有联系,因此,我们应该乘着这股“东风”,进一步深化、细化地延伸课题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之,通过两年的课题实验研究,我们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改观。今后,我们会进一步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路子,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安市教科研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结 题 报 告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组
第二篇:结题报告 (500字)
1、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
本课题于2007年年底申请,2008年4月份获安徽省教育厅批准,课题“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为教育部基地一般项目,项目编号为“2008sk475”,研究时间为一年,要求研究成果为公开发表论文两篇。课题申请时,项目负责人为马纯,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拟围绕高职院校队伍建设中的政策法规与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专业素质、职业素养、育人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经课题组同志的认真研究,2009年上半年发表论文两篇,分别为《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及实施》(《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二期,73—76页,马纯、潘瑞春)及《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46-48页,黄学文、王胜璋)。
在课题批准之后,我们在前期的研究,着重是调查(主要是问卷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方式)有关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分别从校内与省内部分其它院校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展开,调研结果分析,其主要表现为:结构不合理、素质有待提高、稳定性不强、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承担责任多、发展的机会少、配备的数量不足等。与此同时,课题组同志通过中国期刊网与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网广泛查阅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现有成果(主要是论文等)并研读了一些理论专著,经过细致的分析与归纳,现有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是从普通高校,尤其是从本科院校角度就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阐释,主要包括辅导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素质等方面,其中有的或按辅导员的类型(主要是专职辅导员队伍,包括政治辅导员、生活辅导员等)进行研究探求;或从专业化、职业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或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入手展开。总体的情况是都论证一些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法与措施。应该说,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都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但这当中,对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不够深入,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十分强。因此我们结合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状况,对原申请拟研究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确立“高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及实施”与“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为主要研究内容。根据研究计划项目批准通知,本课题应在2008年年底结题,期间,一方面因时间短暂,另一方面课题组负责人因公外出学习,故结题时间推迟到2009年10月。
2、研究成果主要内容
(1)、在《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及实施》一文中,我们认为,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是合理评价辅导员工作成效,促进辅导员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从调研与查阅资料的情况来看,目前,虽然不少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辅导员工作考核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工作体系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针对性、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之构建科学有效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与实施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论文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原理,把绩效理论引入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旨在树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理念,从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状况出发,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其意义在于:(1)进一步明确辅导员职责要求,增强工作实效性。(2)提高辅导员素质,提升队伍整体水平。(3)优化人事管理,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特点与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的内涵和现状基础上,探讨建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的原则,包括客观、公正、全面真实,突出重点,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导向性,奖惩结合等原则。着重阐释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实施。文中从高职院校辅导员实际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出发,建立了6个一级评价指标,21个二级评价指标,并对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进行了具体描述,这是本文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些成果,也是难点、重点,或创新点所在;我们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把定性与定量分析贯穿其中,要从辅导员实际的工作职责出发,要注意到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差异性。绩效评价体系只有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的检验与修正,才能真正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成效,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2)、在《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一文中,其主要观点为: 第一,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第二,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第三,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其创新点在于:(1)、首先是切入点较新。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比如:配备与选拔、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等。但是本文却从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入手,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增强辅导员职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对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其次是论证的对象较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职教育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高职院校将责无旁贷地和普通高校一样承担着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任。所以本文将目光聚焦到高职院校,探析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坚作用,探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3)、再次是本文的分析论证较系统全面。本文是在借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滞后的现实表现,集中探究了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以及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综上,我们认为,课题研究成果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关于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与培养辅导员的职业精神和素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存在的问题、纵深研究的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这一课题,从其内涵和外延来说,应该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诸如“如何解决辅导员、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创新什么样的体制机制与激励政策的制定来切实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主要有: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科学途径与方法?”“当下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理念虽已形成共识,但怎样循序渐进地开展,以求实效仍有许多具体问题需继续探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继续探讨与深入研究之必要。
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及实施来看,正是因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角色有区别,职责有差异,同时高职院校本身的性质与办学水平也有一定的不同。因此,尽管我们构建了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与实施方法,但具体到实际评价当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其中对可以量化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加以科学的界定和评测。而这些具体问题在文章没有展开进行论述。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评价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评价,找出不足与问题所在,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最终达到真正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与敬业精神才是根本。这样的一些具体问题尚需继续研讨。
当前就辅导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来说,应努力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由“非职业化”、“非专业化”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变,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现有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过渡培训任务比较艰巨,需要有关方面的密切配合。同时需要严把入口关,优化选留、引进机制,保证新进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支立场坚定,业务过硬、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辅导员队伍,顺利完成“非职业化”、“非专业化”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转变。毫无疑问, 高职院校面向高职学生的教育工作者都是专业人才,都应当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目标进行建设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是作为一种“工作”还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和学科,其承担者都应当是专业人才,都应当朝着专业化的目标要求发展,而要如此就需要有一批专家型的辅导员充当这个队伍的核心和骨干。辅导员承担着对高职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和任务,这决定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的特殊的职业身份,实际要求既高又特殊,专业性很强,因此必须如同专业课教师一样走专业化道路。对此,人们的认识已经没有什么分歧。现在的问题是,由于不少高职院校辅导员不仅知识背景离“专业化”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职业身份也不符合“职业化”的要求,所以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目前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将会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些专家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核心和骨干力量,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无疑于望梅止渴,纸上谈兵。从这点看,在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中设置专家型辅导员的岗位,本是“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题中之意。
当前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建设、辅导员角色定位、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辅导员的配备与选拔、辅导员的培训工作等方面,研究的内容较多。但这些研究比较倾向于理论建设,力求通过理论上的创新来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比如辅导员培训工作的监督工作、考核工作以及激励工作落实等方面缺乏切实有效的方案,只侧重在理论上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实效性不大,造成理论研究与实际实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理论与实际并重,在建设研究中还要积极借鉴高职教育事业先进国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进程,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层次。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这一角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其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辅导员必须更新理念,加强学习,科学定位,提高素养,才能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
第三篇:课题结题报告 (500字)
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 题 报 告
立项编号 课题类别 高中语文
课题名称 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山东省莘县第二中学 时间 二o一三年十月十五日
“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执笔人:葛庆龙
一、内容摘要与关键词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语文课堂打造成科学高效、和谐成长的素质教育的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追求。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状况建立起来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基本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课题围绕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中的“学案导学、分组教学、量化评价”三大板块展开研究,对语文课堂教学和五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地探索。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认识到“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中心就是全面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学案导学、分组分层教学、量化评价是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要素。
关键词 “一五三”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学案导学 分组分层教学 量化评价 教学环节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追求教学效率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新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支持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由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是高中语文教育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有着较长的历史,在教育教学中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这种现实的存在,使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处于一种自相矛盾的境地,教学效率远远落后于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极大地制约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自2009年以来,我校依据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一方面向课改先进学校学习,另一方面结合我们普通高中学校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课改目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向课堂要效率,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科学高效、和谐成长的素质教育的课堂。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将这种课堂概括为“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这些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进一步探索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结合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创建适合普通高中语文高效教学模式,确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迫切的需求。
三、核心概念界定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状况建立起来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基本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是教学思想或理论在某个课堂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高中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是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的低效甚至无效性的课堂模式相对的一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它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促进所有受教育者健康成长为核心追求,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指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灵动”起来;“五”指课堂教学的五大环节,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展示、质疑补充和课堂评价五个环节;“三”指课堂教学的三个支撑——学案导学、分组分层教学、量化评价。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从尊重人的个性出发,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构,重视学生价值观及人格的形成,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3.新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行为与刺激——反应的模式不同,而是由于人的活动(或者叫操作行为)与他周围环境出现的强化之间的耦合而逐渐形成。该理论强调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在教育教学论的指导下,课题组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努力建构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形成适应新形势、符合我校实际的、对其他高中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借鉴意义的“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科学高效、和谐成长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围绕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中的“学案导学、分组教学、量化评价”三大板块展开研究,对语文课堂教学和五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地探索,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上真正“灵动”起来。
六、课题研究途径、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途径是在课堂教学论的指导下,结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实践中去探索“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进而指导课堂教学的实践,最终使高中语文课堂形成科学高效、利于学生和谐成长的新型课堂模式。
2、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检验实践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补充或改变策略,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2)案例研究法。把教师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写成实录,把其中优秀的课例写成教学案例。从教师的课前准备、思考,再到课堂实录、课后的反思、他人的评价,详细完整地记录一节课的过程。通过案例研究、对比,筛选出科学高效、和谐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
(3)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专家讲课以及网络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学习与研究,提高课题组语文教师的理论修养,进而指导本课题的深入研究。
(4)调查研究方法。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从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查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与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明确研究重点,找到研究方向。
3、课题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工作(2012年6月——2012年10月)本阶段,课题组运用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多种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等。
第二阶段:初期研究:(2012年11月——2013年3月)
课题教师运用形式设置法、实验测定法、析象提质法,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交流教案、互相听评课、反思评议、切磋推敲,努力构建出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中期研究(2013年4月——2013年8月)
经过本阶段的探索,形成初具规模的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的教学模式。运用综合检测法,把教学模式系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进行检测和丰富,同时完成教学模式的整合和扩散,形成“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并撰写课题论文。
第四阶段:结题(2013年9月——2013年10月)
每位参与教师要写出自己所研究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总结,共同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报告。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葛庆龙,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统筹等工作
成员:孟文强,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
仲桂娟,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孙玉凤,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许艳红,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八、课题主要成果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不断更新语文教学理念,探索“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使课题组成员及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我县举行的优质课评选中,所有参赛语文教师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出践行了关于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新主张。
(一)关于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理论的认识方面的创新:
1.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中心就是全面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在课堂上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我们认为,课堂上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没有语文教学的高效。
2.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地位的新认识
在“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之下,我们还原了教师与学生的本色。教师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更是一个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领者,同时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在课堂教与学的互动中与学生一同成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功之处,除此这外,再无其它。
(二)对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方面的创新
1.对分组教学的新认识
分组教学是“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一大特征,它是落实合作学习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开放型”、“交往型”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大班化教学形式之下,科学合理的组建语文学科学习小组实施分组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件,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对分层教学的新认识
虽然分层教学在社会上争议不断,认为有意给学生分层是对后进生的歧视,但是学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现实,无论你承认与否,它都客观存在于现实之中,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分层教学给各层次的学生找到了“最近发展区”,为他们打开了一条具有个性的成长发展之路。
3.对学案导学的新认识
学案导学是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要特征,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4.对学生展示点评的新认识
展示与点评是“一五三”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展示与点评,让学生展示学习结果,在展示与点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并拓展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
(三)对“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下语文学习评价的创新
1.对评价主体的再认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 从课堂教学的主客体而言,所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人——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是评价主体。
2.对评价项目的新认识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语文学习评价是一种全面的评价: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与智能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语言形式,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要让学生学会准确地表达思维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作出评价,还要对语言表达是否流利、通顺、简洁等方面作出评价;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思维的正确性,还要从思维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等方面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评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在评价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课堂量化评价、周量评价、月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结合了下来,使语文学习评价更客观,更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
3.对语文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办法的认识
重视团体量化评价,通过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来调动小组的学习活力;重视对学生个体的量化评价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激励学生个体,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要以正面评价为主,通过正面的、肯定表扬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四)在教学实践与成果推广中取得的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撰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论文并发表,在县优质质课评选中,参评的课题组成员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课题组教师孟文强获得了县优秀教师。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我校举行的公开课活动中,多节课被评为“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样板课。多家兄弟学校的领导与老师到我校参观学习“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1.在市县级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课题与执教人
2.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各级教育刊物发表的论文
3.课题研究过程中部分成果的获奖一览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历时一年,行将告一段落,但本课题的研究远没有结束。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出来的教训,同样是本课题重要的成果。
1.作为我校“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子课题之一的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课堂研究过程中虽然力求追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但是在构建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语文学科的特点没能突显出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没有引起课题组的充分关注。
2.课题研究内容还过于粗放,语文课堂教学的许多方面没有能够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就语文课型而言,我们只是从一般性的语文课堂入手,对“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的各种课型没有进行具体的研究,比如写作课的教学模式、阅读课的教学模式等,这两种课型没有达成共识。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思想还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而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尝试的步伐再迈开一点。但是,课题组在这一方面做的并不够,推进的策略和措施,整合、验证别人的理论偏多,原创观点还相对偏少,我们的一些做法还未经过时间的充分证明,正确与否还要进一步认证。
4.课题成果推广工作做的不好。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着力于课题的研究工作,没有将推广工作列到重要的地位,我们的研究成果只是在我校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对于周边学校的辐射与影响不是十分显著。虽然不少学校到我校学习观摩我们的语文“一五三”课堂,但是,对于他们的后续支持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但我们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以语文学科抱有深厚的热爱之心与探究之情,坚持不懈地在这块园地里继续辛勤耕耘,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深入。
十、主要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3.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江苏教育出版社
4.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科学》(1998年第3期)
第四篇:创新课题结题报告 (500字)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宁波教育学院学生创新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创新课题名称:幼儿中国象棋游戏软件的研制
创新课题负责人: 张 秋 萍
学院名称: 信息与艺术学院
申报日期:2010年 4月
课题类别:个人课题()团队课题(√)2010年 12月 22日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2 绪 论........................................................3 第一章 课题的研制背景及意义.....................................4 1.1研制背景................................................................4 1.2研制目的与意图..........................................................4 1.3研制的意义..............................................................4 第二章 研制流程及需解决的问题...................................5 2.1研制流程................................................................5 2.1.1准备阶段:........................................................5 2.1.2研究制作阶段:....................................................5 2.1.3修正阶段..........................................................5 2.2研制中要解决的问题......................................................5 第三章 研制内容及过程..........................................6 3.1制作灵感来源............................................................6 3.2研制理念................................................................6 3.3游戏的主要界面概述......................................................6 3.4游戏逻辑框架图..........................................................7 3.5游戏开场界面............................................................7 3.6游戏说明界面............................................................8 3.7游戏主体界面...........................................................10 3.8游戏结束界面...........................................................12 3.9游戏相关代码设置.......................................................14 3.9.1游戏说明界面涉及代码.............................................14 3.9.2游戏主体界面涉及代码.............................................16 3.9.3游戏结束界面涉及代码.............................................17 第四章 总结...................................................18 参 考 文 献...................................................19 附录 作品使用说明书...........................................20摘 要
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短短十年里,电脑游戏不仅有着迅速拓展而且作为游戏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拓宽了传统游戏的界限,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在这些游戏中,flash游戏以其好看的动画,绚丽的声光效果,高度的通畅性,以及很强的可玩性,而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从而使flash日益成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很好的方式。
利用flash的动画技术制作的小游戏因为容量很小,极易在网络上传播,而且利用强大的actionscript能够制作出极为细腻,可玩性很强的小游戏。本论文介绍的是一款名为《幼儿中国象棋游戏》幼儿益智游戏。
幼儿益智游戏以简单,操作方便,绿色,无需安装,文件体积小等优点现在渐渐被广大网友所喜爱。它将音乐,声效,动画以及富有新意的界面融合在一起,以制作出高品质的动画游戏效果。制作出的作品,图文并貌、声色俱全,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编辑。可以制作出具有个人特点的且受欢迎的幼儿游戏!
本文探讨了幼儿象棋游戏的研制思想、方法及研制过程。详细地分析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实现方法。利用flash8.0解决了如游戏的进出、声音的运用、游戏界面、互动等问题,并结合源程序进行了论述, 本文所实现的象棋游戏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经过测试,证明可以运用于游戏。
关键词:flash8.0;actionscript;象棋游戏;幼儿 abstract games made by flash animation techniques are well-received on the internet because of their small capacity.we can create delicate and entertaining games with powerful action script.this thesis introduces an children intelligence-training game named chinese chess game for childre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ildren chess games’s design ideas, methods and design process.analysis the functions of each modul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method.solving many problems by the flash8.0, such as out or into the game, the using of sound,the games’ interface, interaction and so on, and exposition the paper with source code ,it can be used after the testing.key words: flash8.0;actionscript;chess game;children 绪 论
随着上网人数的剧增,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开始重视网络这个宣传、展示的平台,网络flash游戏近些年也呈快速发展之势。在网络flash益智游戏的发展历程中,简单的静态的小游戏已经不能满足家长和孩子的要求,因此,又出现了动态的、灵活多变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等众多形式的游戏。研究人员在考察了众多的flash益智游戏之后,又结合了传统flash游戏的制作、创意等情况,认为未来的网络游戏形式中,flash游戏将大有可为。
flash游戏动画是将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艺术.实现由静止到动态,主要是靠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利用人的这种视觉生理特性可制作出具有高度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动画游戏。动画以人类视觉的原理为基础。如果快速查看一系列相关的静态图像,那么我们会感觉到这是一个连续的运动。每一个单独图像称之为帧。帧是动画电影中的单个图像。而由这一系列的帧做成的动画带给孩子的不仅仅的是视觉上的色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每个父母都很注重对儿童幼儿时期的培养。当今社会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方式。自有人类文明的时候,就有了游戏,可以说游戏就是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方面的重视,游戏也在不断的发展并推广到教学方面上。它不仅能引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自主的去学习某些方面的内容知识,还可以让儿童在玩的气氛下更好的接触应该掌握的知识,拓展思维。
象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更是智慧与策略的展现,此课题研制的是幼儿中国象棋游戏,顾名思义,即是在传统象棋的基础上创新而来的以象棋的知识素材为基础的游戏。它不仅能够让幼儿更早的接触象棋,了解与象棋相关的知识,更能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开发脑力资源。使他们在娱乐的同时收获知识与能力,懂得如何去克服难关。不断去理解不同棋局的应战方式和挑战的意义,通过这样的象棋游戏学会更多学习的技巧和坚定的意念从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一章 课题的研制背景及意义 1.1研制背景
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相当发达,在教育方面,国家和父母都很注重对幼儿的早期教育。flash幼儿益智游戏不仅可以引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更能够拓展幼儿独立思维的能力。在网络flash游戏的发展历程中,简单的静态的小游戏已经不能满足家长和孩子的要求,因此,又出现了动态的、灵活多变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等众多形式的游戏。研究人员在考察了众多的flash游戏之后,又结合了传统flash游戏的制作、创意等情况,认为未来的网络游戏形式中,flash游戏将有巨大的发展前景。1.2研制目的与意图
运用多种flash制作技术,将多种媒体形式集成在一起,使我们能以更加自然、更加人性化的语言使用这些信息。包括各种图像,文字特效的应用和音乐的添加。如遮罩层,引导层,各种脚本语言的实现,完成一个《幼儿中国象棋游戏》的研制, 实现flash游戏中声音,文字,和flash内置脚本语言的应用。实现游戏各环节的连贯,融合各个细节和特效,使整个游戏更有技术含量。1.3研制的意义
1.体现创新。此游戏虽从传统的象棋游戏衍生而来,但网络上类似的游戏还没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创新课题的宗旨。
2.复合性好、交互性强。flash游戏可以把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等多种信息集成。在flash中游戏片断和场景的跳转都可以使用action来实现控制,fash提供了多种交互类型,可以创建出具有强大交互功能的游戏。使用者还可以通过鼠标、键盘等输入工具与游戏交互,增强了幼儿对此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体积小但效果好。幼儿象棋游戏通过使用关键帧和图符使得所生成的动画(.swf)文件非常小,比起现实生活中的游戏来说更加简单易懂.幼儿小朋友可以不用家长的指导就学会一些简单的知识。
3.flash游戏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游戏寓教于乐意义。
4.此课题的制作也可以提升本人的专业技术,学习更多的flash游戏制作技巧。
第二章 研制流程及需解决的问题 2.1研制流程 2.1.1准备阶段:
对flash游戏先有一定的理解,确定游戏的内容。上网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图片跟声音素材。同时景借助photoshop等工具修改图片,构思好自己要设计的flash游戏的主框架。2.1.2研究制作阶段:
全部都准备充足后。利用flash8.0软件开始制作flash幼儿象棋游戏。先设计游戏的第一个页面(用神秘的羊皮纸色彩当背景,添加音乐及动画文本吸引儿童点击进入游戏)。接着是主框架和其他部分。在设计游戏中相应的导入所收集好的资料素材,充分利用选择工具、元件和场景设计自己所要的游戏,并对相应的动作编写代码。2.1.3修正阶段
游戏大致界面设计完成后,还需不断的进行修正。添加音乐、按钮等让游戏的初始进入界面更完善,利用photoshop处理游戏规则等图片,使得游戏规则说明界面以及游戏主体内容更加丰富化。通过这一阶段最终益智游戏的设计可以定型。2.2研制中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制作的是一款关于象棋的幼儿游戏,考虑到游戏的真实性和吸引力,游戏中的棋子制作是关键之一,棋子需有立体感和真实感,这样有助于游戏者更好的了解象棋的相关知识。为了提高游戏的吸引力,则在其中运用了丰富的图片和各种展示效果,可以有效的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游戏设计的完整性(包括开场动画,游戏规则说明界面,游戏主题,结束动画)。2.游戏之间的串联,按钮的动作。
3.此游戏为暗棋,需考虑如何将棋子翻过来及棋子在棋盘上移动的实现。4.游戏计分器的实现。
5.最主要是实现各种脚本语言的编辑与实现。第三章 研制内容及过程 3.1制作灵感来源
设计灵感来源:此款益智游戏的灵感来源于传统的象棋,犹如由象棋衍生出的五子棋,此设计的原型在民间被称为暗棋,热衷于它的是一些年纪较小的象棋爱好者。因此,将此原型搬入flash游戏的行列,不乏为一个新颖的创意。并且flash游戏无论从丰富的画面还是跳跃的音效都比原始的棋盘与棋子更具吸引力,最终的效果也会更加有趣。
游戏的主体:使用中国象棋的棋子和棋盘,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十六各,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七种:
红方:帅(1)、仕(2)、相(2)、车(2)、马(2)、炮(2)、兵(5)黑方:将(1)、士(2)、象(2)、车(2)、马(2)、炮(2)、卒(5)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分红棋和黑棋。“棋盘”用普通象棋棋盘的下一半,共三十二个格,棋子就摆在这些格子中。象棋棋盘的上一半,放双方被吃掉的棋子。3.2研制理念
设计理念:本游戏主要是想让儿童通过游戏增强对象棋知识的了解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让他们从小就能培养独立、坚定的思维方式。同时丰富的画面和鲜艳的色彩能让儿童在色彩方面能更好的掌握并利用到生活中去。让他们通过该游戏培养思维拓展方面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他们自己的创新能力。3.3游戏的主要界面概述
游戏主要界面分为:开场界面,说明界面,主体界面,结束界面。
开场界面和说明界面在场景一中实现,主题界面和结束界面在场景二中实现。3.4游戏逻辑框架图
游戏的逻辑框架图如图4-1所示: 图4-1 3.5游戏开场界面 进入游戏的第一个界面是以鹅毛笔书写文字开场的,用加油“棋”字logo的羊皮纸作为背景,充满了神秘古典的气息。
打开flash 8新建一个大小为800×700的flash文档,导入paperbg.jpg羊皮纸、bi.jpg鹅毛笔和英文标题文件。将鹅毛笔转化为元件调整角度以及英文标题放入舞台的适当位置。新建path图层,笔触为“白色”描绘字体路线并转化为引导层。选择图层bi,在第100帧处添加关键帧。将第一帧的元件“bi”移动到路径的起点,在第100帧移动到终点。选择图层bi,分别在每段小的曲线的起点、转弯及终点添加关键帧并在关键帧之间创建补间动画。新建图层mask,选择白色填充覆盖字体,并在英文标题的拐角处如第3、5、7、10等帧处按f6。将mask图层转化为遮罩层,此时测试场景就可实现鹅毛笔书写字体。
第二排的中文标题也如同以上的做法来实现。
另外开场界面上的music标志和指导老师的显示均通过影片剪辑来实现。
在界面的右下角有enter按钮,点击即可进入游戏。如图4-2所示:
图4-2 3.6游戏说明界面
点击“enter”按钮进入到游戏的说明界面,此界面是有一个大的影片剪辑来实现图片之间的切换及各种特殊效果,以及运用三个按钮来选择播放的图片,三个按钮分别为“车”“马”、和“炮”。当鼠标移到“车”字按钮上时,会浮现replay字样,点击后影片将重新播放。同样鼠标移到“马”和“炮”按钮上会浮现规则和说明的字样,点击则会跳转到游戏规则和得分说明的画面。如图4-3所示:
图 4-3
其中游戏规则和游戏说明的显示运用图片切换较为细致,所以应用了逐帧动画、遮罩及alpha值的改变等效果。
图 4-4 此场景中的按钮的初始效果是飘落,也是通过影片剪辑、逐帧动画以及代码来实现。如图4-5所示。
图 4-5 3.7游戏主体界面
按start按钮进入到游戏的主体界面。界面包括了32枚棋子分别取名为“q1~q32”,2个动态得分文本框变量设置为“s”、“k”,4个暗藏的影片剪辑取名为“win”、“win1”、“bang”、“ban”及2个控制游戏重玩或者退出的按钮。开局时棋子为反面,点击后则翻回正面并且可以移动、比较大小。小的棋子将视为被吃,放到指定的位置,分数才会增加,相应的名为bang的影片剪辑才会播放,发出good的音效。
直到有一方吃掉另一方的16枚棋子,则在这一方的放棋子处将会播放win的影片剪辑。重玩获退出则按相应的按钮即可。
界面如图4-6所示。
图4-6 棋子的制作以“黑马”为例,首先要做两个按钮如图4-
7、4-8所示。
图4-7 图4-8 然后制作影片剪辑,第一帧与第二帧先后插入做好的两个按钮,均加代码stop();第三帧插入关键帧并延长至第21帧,且加入相应代码。如图4-9所示。
图 4-9本界面中,当游戏进行双方加分时,都会出现一个小鸡点头的影片剪辑。它是运用逐帧并添加了声音制作完成的,如图4-10所示。
图 4-10 3.8游戏结束界面
结束界面是以色彩鲜明的动画作为结束的,快速的图片出现、隐藏及切换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并且配合文字的各种动画效果更能体现现代化技术的快节奏。
结束动画由各个元件、按钮及影片组成一个能够体现主旨呼应主题的flash效果。如图4-11所示:
图 4-11 其中,界面中央的图片变换,是利用photoshop将6张图片处理成颜色亮丽、个性突出的颜色。然后通过影片剪辑将这6张图片放在不同图层,每个图层间隔一帧放图来完成的。如图4-12所示。
图 4-12 如图4-13所示的界面,加入了制作者影片,及music影片。可按退出按钮关闭游戏界面。
图 4-13 3.9游戏相关代码设置
3.9.1游戏说明界面涉及代码
在游戏说明界面,由三枚按钮来控制影片的播放,展示不同的效果,显示游戏的规则和得分说明。所涉及的代码在actions图层的最后三帧(第365帧存放的是名为“大影片剪辑”的影片,第366帧是存放的是名为“规则说明”影片,第367帧存放的是名为“得分说明”影片)。最后三帧的代码均如下所示: onenterframe = function(){ if(_root.du4 == 1){ _root.ta1.gotoandstop(_root.ta1._currentframe + 1);} if(_root.du4 == 2){ _root.ta1.gotoandstop(_root.ta1._currentframe1);} };_root.b4.onrollover = function(){ _root.du4 = 1;};_root.b4.onrollout = function(){ _root.du4 = 2;};_root.b5.onrollover = function(){ _root.du5 = 1;};_root.b5.onrollout = function(){ _root.du5 = 2;};stop();其中还有三枚按钮飘落加鼠标移动放置在上方所显示不同字样,点击显示不同图片的效果,实现也是依靠了代码。如下: onenterframe = function(){ if(_root.du1 == 1){ _root.s.m1.gotoandstop(_root.s.m1._currentframe + 1);} if(_root.du1 == 2){ _root.s.m1.gotoandstop(_root.s.m1._currentframe1);} if(_root.du2 == 1){ _root.s.m2.gotoandstop(_root.s.m2._currentframe + 1);} if(_root.du2 == 2){ _root.s.m2.gotoandstop(_root.s.m2._currentframe1);} if(_root.du3 == 1){ _root.s.m3.gotoandstop(_root.s.m3._currentframe + 1);} if(_root.du3 == 2){ _root.s.m3.gotoandstop(_root.s.m3._currentframe1);} };_root.s.b1.onrollover = function(){ _root.du1 = 1;};_root.s.b1.onrollout = function(){ _root.du1 = 2;};_root.s.b2.onrollover = function(){ _root.du2 = 1;};_root.s.b2.onrollout = function(){ _root.du2 = 2;};_root.s.b3.onrollover = function(){ _root.du3 = 1;};_root.s.b3.onrollout = function(){ _root.du3 = 2;};stop();3.9.2游戏主体界面涉及代码
游戏主体中有32枚棋子,棋子的翻开与移动,棋子放到指定位置分数加1,播放名为“bang”的影片以及一方吃掉对方16枚棋子后,指定位置上播放名为“win”的影片,这些都通过代码来控制。现以“黑马”为例,代码如下: onclipevent(mouseup){ stopdrag();if(!hittest(_root.c9)){ } else { if(hittest(_root._xmouse, _root._ymouse, false)){ _root.s = _root.s+1;_root.bang.gotoandplay(2);} } if(!hittest(_root.c10)){ } else { if(hittest(_root._xmouse, _root._ymouse, false)){ _root.s = _root.s+1;_root.bang.gotoandplay(2);} } if(_root.s == 16){ _root.win.gotoandplay(2);} } 在文字图层的第一帧上的代码,用来实现动态文本的出现,如下: _root.s=0;_root.k=0;游戏主体界面中音乐喇叭开关,点击可关闭或开启音乐,代码如下: on(release){ gotoandplay(1);if(_global.behaviors == null)_global.behaviors = {};if(_global.behaviors.sound == null)_global.behaviors.sound = {};if(typeof this.createemptymovieclip == undefined){ this._parent.createemptymovieclip(bs_ss,newdate().gettime()-(math.floor((new date().gettime())/10000)*10000));_global.behaviors.sound.ss = new sound(this._parent.bs_ss);} else { this.createemptymovieclip(_ss_,newdate().gettime()-(math.floor((new date().gettime())/10000)*10000));_global.behaviors.sound.ss = new sound(this.bs_ss);} _global.behaviors.sound.ss.loadsound(bgsound.mp3,true);} 音乐图层的第一帧处代码如下:
if(_global.behaviors == null)_global.behaviors = {};if(_global.behaviors.sound == null)_global.behaviors.sound = {};if(typeof this.createemptymovieclip == undefined){ this._parent.createemptymovieclip(bs_aa,newdate().gettime()-(math.floor((new date().gettime())/10000)*10000));_global.behaviors.sound.aa = new sound(this._parent.bs_aa);} else { this.createemptymovieclip(_aa_,newdate().gettime()-(math.floor((new date().gettime())/10000)*10000));_global.behaviors.sound.aa = new sound(this.bs_aa);} _global.behaviors.sound.aa.loadsound(bgsound.mp3,true);on(release){ stopallsounds();gotoandplay(2);} 3.9.3游戏结束界面涉及代码
结束动画退出按钮,点击可关闭整个游戏界面,代码如下: on(release){ } 第四章 总结
此次的创新课题的研制是我们从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从最初的选题,申报书,到课题的制作完成。其间,查找素材,老师指导,与同学交流,反复思考各种特效,每一个过程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充实。
在整个游戏的制作过程中让我更加懂得了如何去运用flash面板中的那些工具以及某些代码的书写,而且让我在图片处理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次实践,我学会积极思考,创新出有自己风格的效果,并把想象中的效果用flash实现,而不是在flash中只展现平时学习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这算是三年以来比较大的一次作业,是真正自己一个人制作和学习的过程,将三年来学习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到这次的设计中,希望通过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工作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课题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和指导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课题中得以体现,使课题不断的修改不断的向老师指定的目标靠近。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课题制作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再次向你们表示感谢。
但是,这次的创新课题的制作也暴露出自己专业基础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flash代码的了解不深等。在制作中遇到不少困难,自己查找大量资料,翻阅相关书籍帮助自己解决困难。这次实践是对自己大学三年来所学的一次大检阅,使我明白自己的知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更让我懂得了如何自己发现问题再自己去寻找资料解决问题。除了老师对我的指导外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后的那种感觉也是令人难忘的。虽然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是自己的求学之路还很长,以后更应该在工作中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参 考 文 献
[1]《flash 8动画特效设计经典案例》主编:思慧工作室 成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flash 游戏编程教程》 主编:肖刚 清华大学出版社
[3]《精通flash mx动画制作》 主编:边城浪子 编著:闪客帝国 电子工业出版社 [4]《flash mx 游戏制作技巧与实例》 主编:nik never 电子工业出版社 [5]《flash cs3 动画设计经典100例》 主编:余丹 中国电力出版社
[6]《flash 8 中文版动画设计案例教程》 主编:沈昕、肖柠朴 电子工业出版社 [7]《flash 8 动画网页制作与实例教程》 主编:张震 冶金工业出版社
附录 作品使用说明书
本作品界面简易,操作容易。鉴于本作品是用flash 8制作的,如果你要打开源文件(幼儿中国象棋游戏.fla)的话,最好用flash 8打开,再在菜单栏上点击控制→测试影片,系统会自动导出影片并进行播放,但是时间可能会慢些。如果你用已有导出的影片,只要双击本作品的影片文件(幼儿中国象棋游戏.swf),就可进行影片的播放了。
本作品点会自动播放开场动画,动画结束,按右下角enter按钮进入游戏说明界面即可。如附图-1所示。附图-1 进入到游戏说明界面后,场景中会播放影片并有三个按钮飘落(车、马、炮)它们分别对应replay、规则和说明。当鼠标移上去时就可清楚的看到内容。例如点击规则按钮,影片就会跳转播放规则的画面。再看清游戏规则和得分说明后,可按右下角的start进入游戏。如附图-2所示。
附图-2 看清游戏规则,进入到游戏主界面后可开始游戏,游戏在右上角配有音乐控制开关,可自行开启或关闭。右下角则有重玩和退出两个按钮。重玩可重新开局,退出则是进入结束界面。如附图-3所示。
附图-3 最后是结束界面,影片播放完后会出现退出按钮,按下后会关闭整个游戏界面。如附图-4所示。
附图-4
第五篇:岭泉中学生物课题结题报告(完成)
《导学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研 究 报 告
我们2010年11月申报的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导学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于2011年1月被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后,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两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初步实现了研究的目标,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概述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牢创新性人才成长的基础,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普及和不断推进深入,学校管理以及各方面在原有基础上也面临着变革与创新,在现有学校管理以及教学应用基础上,发现并找到适合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成果以及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本课题的立足点。
随着“五严”规定的贯彻落实,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所有教师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导学案的出现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关注,导学案编写与使用势在必行。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
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误;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严禁节假日补课的今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势在必行。形势使然,我们再不尝试,必定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落伍。
导学案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载体。课堂不再是实施满堂灌的一言堂,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展示,老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更注重为学生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渴望,引导学生独立获得知识,更加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教师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上。
导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它摒弃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忽视学生的做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学案设计有课前预习导学等环节,学生经过预习,往往能解决新课中一半以上的问题,当他们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走进课堂时,能够主动提问、踊跃发言,课堂上学生就“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了。学生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这种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自学能力,注重了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 1
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经学校有关方面同意,特成立本研究课题,期望能寻求到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导学案是在新课程改革和减压减负的背景下,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载体。
2.导学案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案导学,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拿到导学案后,记忆就开始了主动的学习,这时导学案就是学生很好的指导教师。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明确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80%的学生能解决80%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了课前准备。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导学案的书面指导下,或自学或互学,或自我钻研,或小组讨论,或研讨或探究。学生自觉地参与到群体中去,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在学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生真成了学习的主人。
3.导学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忽略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学习将成为盲目的、无序的学习。学案导学,从研制学案开始,教师就已进入了指导角色。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无一不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智慧体现,课堂上教师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随时给与帮助和点拨,利用启发机智促进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既不是目中无人的讲解者,又不是冷眼袖手的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真正的启发者、点拨者和诱导者。
4.导学案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学案导学再也不是教师一人讲大家听,齐步走随大流,更不是大屏幕上幻灯片过眼云烟式的展示,而是 2
真正的分层学习、分层指导。学生手中有导学案,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身上,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同学,或请教老师,按需索取,自由的完成学习任务。导学案虽然明确了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但它绝不是一个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学习线路图,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因人、因事随机做好指导。
5.导学案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学案导学,将教学的重心前移,工作做在了课前,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课上。学案导学实施堂堂清,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学生再也不用为大量课后作业犯愁作难。导学案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的学习目标来设计的,已涵盖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导学案既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方案,又是期中期末的复习材料,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学案导学使学生有备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操作性极强的有效学习,学习完全自主,完全参与其中,学生自己完全主宰着学习,效率自然很高。导学案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预习准备开始,到提出问题、研讨学习、释疑解难、训练巩固、监测评估,再到拓展训练,环环相扣,知识生成、能力提升自然蕴含其中。传统的简单机械性学习完全被科学的学习机制所替代,少慢差费自然就成了多快好省。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状况: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和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变,自主学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欧美国家一些学校在其影响下,开始进行改革,主张学习者应具有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以民主、协商、合作的 3
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应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应促进学习者认知的发展。国外对自主学习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比较丰富,但对导学案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2.国内研究状况:新课改以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目标导向教学”、“导学案”、“讲学稿”等。这些研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导学”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这种新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它在理论体系、实践运用上还存在种种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解决加以完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案是动态教材。
学案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的理解,所设计的引导学生学习的纸质文本。相对于既定的教材,学案在材料引用的丰富程度、个性化选择、素材引用的时效性、教学内容的中心整合等方面有更多的优势。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的基本思想、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在学案中将不同知识内容进行重组。
同时,在学案设计过程中,随着电子文档的使用,对于学案中所涉及的素材可以及时更新与补充,做到同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生物学习的平台。
学案设计过程中摆脱了教材固定模式的束缚,能够真正做到“用教材教”,实现了教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从而使学生通过学案更好地体验生物学的价值,感悟生物学的理念和思想。
学案是评价表。
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家一致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那么一节课是否高效,如何来进行及时的检测和反馈?最终还将落实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纸笔训练等方面。
在学案导学模式中,可以将原本引用的素材、例题,教学过程中 4 的任务布置、问题引导等直接呈现在学案中。
在课堂上减少了资料展示的时间。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更多的去交流、讨论、归纳总结、跟进训练,将课堂中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同时,借助于教师在学案中所设计的任务完成、思考讨论模块,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的结果直接记录在学案中。在通过典型例题、巩固训练等纸笔训练栏目的设置,让学生当堂完成学习内容的检测。借助于实物投影、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手段呈现学生学案中的学习效果,当堂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初三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案导学模式更能将其容量大、注重学生动手、纸笔训练到位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学案中例题分析、变式训练、跟进巩固这些环节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生对所写知识的重视和巩固。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实物投影、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手段,呈现出学案中学生最直接最真实的解题过程和思路。所以在规范学生解题行为与习惯方面,学案导学有它独特的优势。
学案是平衡杠杆。
学案导学模式也是避免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学科教学、学习出现较大差距的平衡杠杆。
学案编制的一般流程为:针对教学内容,依据教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辅材料等素材,先有一人执笔主备,拿出初稿,再由备课组针对初稿集体讨论、汇总并完善讨论结果,形成定稿,然后交付印刷,课堂使用。
这样的学案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它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主干知识,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范围内,不同班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对内容的思维深度相近,不同班级的学科教学也就不会出现较大的差距。
同样,从年轻教师专业成长角度来看,学案导学可以让年轻教师 5
在编制学案、集体讨论、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教学内容的主干知识、教学深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实现教师专业素养、业务水平的快速提高。正是由于学案导学有这样的优势,所以新课程背景下,学案导学模式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二、研究的详细操作过程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初中生物的导学案,用于本届初中学生课堂教学。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普通初中生物教学实施导学案的实践范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成功的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提高我校学生参与中考的竞争力。
(二)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2月)1.成立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
2.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结合实际,不断总结反思。课题组成立以来,各成员合作互助,按照实施方案的预定目标,在网络、图书室深入搜索查寻导学案方面的知识材料,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对《学案教学设计》、《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中学生物学教学理论 》、《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中学生物教学建模——学科教学建模丛书》等资料学习研究,拓展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视野。
3.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使用导学案状况。
调查采用问卷法,其中某此发放问卷353份,有效问卷回收347份,回收率接近100%。
发放问卷时,针对本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一次发放,其中男女比 6
例为5:5,学生有学习好中差搭配。
数据汇总如下: 1.同意保留学习目标与重难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和直击中考、导学策略这几个环节的同学达到100℅。
2.认为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环节需要保留的占25℅,不需要保留的占42℅,可有可无的占33℅。
3.认为学习引导环节需要保留的占41℅,不需要保留的占22℅,可有可无的占37℅。
4.认为求助热线环节需要保留的占12℅,不需要保留的占58℅,可有可无的占30℅。
5.认为效果评价环节需要保留的占23℅,不需要保留的占71℅,可有可无的占6℅。
6.认为课堂小结环节需要保留的占46℅,不需要保留的占18℅,可有可无的占36℅。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最终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学生能积极参与调查问卷,认真完成问卷内容,为编制导学案出谋划策,以提高导学案的质量。
2.对导学案环节的调查集中在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学习引导、求助热线、效果评价、课堂小结等几个环节。学生普遍认为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学习引导这两个环节可以根据情况而设计,不需要每课都有;求助热线环节往往因为作业过多,没有时间真正提出有意义的疑问,不需要设置这个环节;而效果评价环节因为年级构建课堂评价体制,所以不需要单独再设置了;课堂小结在课堂上可以完成,也可有可无。
3.学生普遍认为其它环节都非常重要,也比较好。
4.有部分同学建议根据情况加一些旧知回顾、课后拓展等环节。5.目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这个问题中提到合作探究应该给一些指导性方法;题目数量还是有点多;直击中考题型可以再多样化等等。
在调查基础上我们积极开展具体教育实践活动。进入课题的全面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2年3月)继续学习相关理论,开展具体的研究实践工作,并注重材料的积累、存档。为更好地研究,根据成员的专长进行分工,明确各自职责,相互合作,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李学军主要结合教材、教辅进行导学案的编写研究。导学案的组成,至少应设置学习目标、新知导读、范例点晴、达标检测、学后反思等五个环节。可根据内容适当增设重点难点、知识链接、情境引入、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探究延伸、高考题精选、研究性学习、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栏目。具体内容研究如下: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非常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涉及的重、难点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明确具体,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不能过低,避免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5)学习目标中,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新知导读
新知导读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知识方法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使用填空、填表、简述、推证或探索等形式。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范例点晴
含思路点拨、变式引伸、方法、步骤、解题反思等 4.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的具体要求有:
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都跟上对应的练习,练习题都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与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反馈与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具体实施时有一下要求:
(1)题型多样、题量适中,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最好。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时间完成,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5)注重及时反馈与矫正。5.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是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思想方法与技能的认识。既有对知识技能进行归纳,又有对思路方法(包括学习方法)进行概括提升。
举例如下:
植物细胞
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目标提示: 1.知道临时装片标本的类型。
2.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重点、难点)。3.学会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4.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情境导入:明明想看看真实的细胞是怎样的?于是她将一片菠菜叶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操作,却看不到细胞,这是怎么回事?
(一)自主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摘要:
1.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材料,所选材料必须是___________。2.将材料制成临时装片标本,根据制取方式不同,可以将临时装片标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又可以将临时装片标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临时装片标本是由_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4.阅读“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黄瓜表皮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课本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总结:
(1)尝试归纳概括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每个步骤要简明扼要)
准备:_________→_________。制作:_________→_________。染色: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清晰的看到植物细胞,思考制作植物临时装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植物的细胞结构简图:
①图的大小适中,位置要________,稍偏______,细胞名称写在________侧,结构名称标注在____侧。
②一般用削尖的________铅笔绘制细胞简图。
③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点_____,越暗的地方,____越多。
(二)实验: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黄瓜表皮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表皮果肉细胞。3.用铅笔分别绘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表皮果肉细胞简图。
(三)反思:
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表皮果肉细胞有哪些相同的结构?
2.使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植物的细胞不需要碘液染色?
3.如何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在研究学案的具体设计过程时,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积思广益,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都作出了非常多的贡献。
(二)孙立鹏、李学军、陈洁主要在课堂上对导学案的具体使用进行研究。
在课堂上使用导学案时,我们主要注重了一下几点:
1.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2.认真研究导学案问题的来源。(预设性问题与生成性问题)(1)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2)日常检测中发现的知识缺陷与漏洞;(3)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4)教师自己最想讲的知识;
(5)课堂互动中生成的问题。3.课前预习
(1)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低效的。以前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预习习惯,少部分学生能够预习但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突出学科的特点。这样学习起来,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想学什么,只是被动的接受和等待。导学案的预习部分能够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使学生能抓住生物学习的关键点,自主地进行预习。在导学案投入到课堂教学、学习之前,已经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因为有了问题急于想求得伙伴或教师的帮助,急于想解决问题,所以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2)检查预习的环节:学生分小组交流学案上的预习题目,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进程,掌握了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障碍及疑难之处,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点拨。此环节,教师做到了三点:解决基本问题。所谓的基本问题就是课本基础知识,要处理的准确扎实;强调中心问题。预习中有关重点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充分重视、明白、理解,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强化集中的问题。大家都容易出错的问题得到强化解决,不留预习上的的死角,这也是堂堂清的具体体现。
(3)上课前提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教师做好导学案预习阶段的过程指导,设计预习的环节,布置预习的要点、方法、要求。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看能否自行解决。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号,做到心中有数,学在前、教在后、先学后教,提前为高效课堂做铺垫。
我们在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做到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合作、讨论和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老师借助导学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老师 12
不当“传声筒”,也不当“甩手掌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是必要的。铭记一点,不把导学案当成固定的甚至唯一的教学方式来处理,力求什么方式有效,就采用什么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等生的引领作用,合理分配小组内的任务,让学生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真正实现学生教学生。
(三)徐淑超、孙家永主要对导学案的反馈情况进行研究。导学案中的巩固训练分为当堂反馈练习和课后提升两个部分。当堂反馈练习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这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课后提升部分的题目,在编写时就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巩固。同时教师适时将学生做好的导学案收起,仔细批改,对导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并指导学生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2年4月——5月)1.全面总结、收集整理资料。
2.召开课题结题工作专题会,组织人力就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梳理,汇编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了解了目前国内外导学案教育的现状及一些经验,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借助先进理论和经验,从中学习、借鉴,促进研究课题的深化。
2.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走访学生家长、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学生的学习现状,研究分析学生在接受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个案研究法
研究分析典型的个案,进行跟踪调查,记录备案,通过个案考察整体,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重视收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学生的情况,以及书、报、电视等媒体中典型的个案。对遇到的典型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4.观察法
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观察他们对使用学案的态度及态度发生改变时的情境、背景。
5.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科学地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了各种研究资料。
三、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时,组内成员积极设计学案,认真批阅,及时的总结反思,对学案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讨论解决,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扎实。经过两年的研究,学案教学模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1)学生的收获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自强自立的精神、合作学习的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两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均有多人次获奖。
2011年六月期末考试中,七年级二班李冬飞、七年级一班王丽萍、七年级四班孙成凯、七年级一班纪敏、七年级七班崔立杰,因学案完成情况优秀,日常学习刻苦,考试中进步较大,获得学校表扬奖励。八年级二班宋向荣、八年级一班葛晨、八年级六班王宁、八年级三班王雪迪、八年级一班孙钦鹏,在学校元旦竞赛中,成绩优异,获得学校表扬奖励。2011年10月四校五科联赛中,九年级五班孙丽玮、九年级四班王晓颖、九年级十班李东宁、九年级八班孙国丹、九年级三 14
班闫丽萍获得四校单科第一名,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
(2)教师的提升
我校教师在期中期末联考中,多次获得单科及综合第一名。因工作认真、成绩优秀,学案使用效果好,孙立鹏老师获得2011—2012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一等奖。陈洁老师在2012年全县初中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充分利用学案导学,学生成绩进步较大,李学军老师在2012年全县初中生物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三等奖。由于在学案导学课题研究中,所带班级学生成绩优异,李学军老师被县教育体育局聘为初中生物教研组兼职教研员及中心组成员。因教学成绩突出,李学军老师在2011年9月被岭泉镇人民政府评为岭泉镇优秀教师。
(3)学校的发展
课题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校的学习氛围更加温馨、和谐,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学校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学校荣获临沂市文明单位、规范化学校,示范化学校、莒南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行风建设示范校、教学教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四、课题研究反思
学案导学模式在按照执教者的理念重组教材,课堂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避免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较大差距,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方面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但是在使用学案导学模式开展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它的一些不足。
缺乏对学生已有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的关注。
学案虽然是教师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媒介,但学案中学习目标的确定、素材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流程的设计等学习环节的设定都是基于教师的主观经验和想法,依据教师自身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把握,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对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具备了怎样的知识储备、问题设置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等问题,教师在 15
学案设计过程中无法充分考虑,因此在学案导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原本教师根据自身的理解设置了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很好地实现学习目标,但正是由于前面的问题未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引起了学生的思维障碍,而学案纸质文本又无法及时调整、重组,因此接下来学案导学的各个环节便无法很好地完成,从而在课堂上只能满堂灌,最终草草收场
如何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内容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以学生的最近发展作为出发点来展开教学?我们以为可以在学案的纸质文本中增加一个模块---“知识回忆”。在“知识回忆”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需要学生课前预习才能完成的问题、填空、调查,待学生完成后再进行批阅、反馈。结题报告的完成,绝不是课题研究的结束,今后我们会继续深入对该课题的研究。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学案教学设计》赵加琛
张成菊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 沈湘秦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中学生物学教学理论 》刘恩山 高等教育出版社 4.《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美黛安娜.罗曼斯 5.《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
6.《中学生物教学建模——学科教学建模丛书》
贺建 等广西教育出版社
莒南县岭泉镇初级中学生物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