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桂案上诉、再审文书(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1: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夏明桂案上诉、再审文书(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夏明桂案上诉、再审文书(共)》。

第一篇:夏明桂案上诉、再审文书(共)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0]洪民三初字第72l号

原告:汪志方,男,l 975年9月9日出生,汉族,湖北省汉川市人,住湖北省汉川市杨林沟镇白鱼赛村十组36号,身份证号码:***019。

委托代理人:张红兵、杨聘,湖北瑞通天元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特别授权。

被告:夏明桂,男,1965年10月12日出生,汉族,武汉市人,武汉纺织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住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二街坊71门4号,身份证号码:4201071965lOl22530。

委托代理人:王琦,女,住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二街坊7l门4号。代理权限:特别授权。

原告汪志方与被告夏明桂不当得利纠纷一案,本院于2010年11月2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于2011年1月2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汪志方的委托代理人张红兵、杨聘,被告夏明桂及其委托代理人王琦到庭参加了诉讼2011年6月10日,原告汪志方向本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本院依法予以准许。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汪志方诉称:2007年11月5日,原告应被告的请求,通过原告在中国建设银行科技园支行的帐户(账号:***2401)向被告在中国工商银行关东工业园支行开设的账户(账号:***2857)转款94万元,用于被告对武汉润尔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尔华公司)的现金增资。2007年11月13日,被告将该笔款项94万元汇入润尔华公司在中国工商银行关东工业园支行的账户(账号:***0858)内,作为对润尔华公司的增资,加上被告已出资的26万元,被告最终取得了润尔华公司20%的股权。被告一直未将前述94万元归还原告。被告取得该笔款项没有合同或法律依据,被告构成不当得利。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原告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返还94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本金94万元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自2007年11月6日至还款之日止的利息);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原告汪志方为支持其诉讼主张,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证据:

证据

一、银行进账单l张。证明:原告于2007年11月5日向被告汇款94万元。

证据

二、湖北天宇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鄂天宇会验字[2007]第006号《验资报告》、企业登记信息表各1份。证明:被告于2007年11月13日将94万元作为增资款汇入润尔华公司的帐户;被告在向润尔华公司增资后取得润尔华公司20%的股权。

证据

三、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2010)武区民二初字第334号民事判决书、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 O)武民二终字第662号民事判决书各1份。证明:被告对润尔华公司120万元的现金出资中有94万元是原告汇入其帐户的;经法院审查,被告构成不当得利,应返还原告94万元。

被告夏明桂辩称:原告就同一当事人、同一标的、同一事实再次起诉,属重复起诉,违反了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被告实际以现金方式出资20万元,以技术方式出资100万元。当时,为了办理润尔华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变更登记,由公司股东屈万柱的妻子范秀芳出借100万元给润尔华公司收购被告的技术。润尔华公司变更登记成功后由公司将该100万元归还范秀芳。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求。

被告夏明桂为支持其抗辩事由,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证据:

证据

一、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2009)洪民三初字第17号民事判决书、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武民二终字第662号民事判决书各1份。证明:原告就同一当事人、同一标的、同一证据、同一事实再次起诉,属重复起诉,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

证据

二、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调查笔录1份。证明:原告陈述涉案94万元系借款。证据

三、电话录音1份。证明:范秀芳向润尔华公司借款100万元购买原告所拥有的脱氮技术,并以该100万元作为原告对润尔华公司的出资。

证据

四、《合伙协议书》、《承诺书》、润尔华公司宣传册各1份。证明:被告以非专利技术对润尔华公司出资。

证据

五、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1份。证明:润尔华公司为被告开立了银行账户。

证据

六、《股权转让协议》1份。证明:曾斌冒充被告的签名将其对润尔华公司享有的52%的股权转让给被告。被告出资26万元不属实。

证据

七、《武汉润尔华科技有限公司章程(新)》、《公司章程修正案》、湖北天宇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鄂天宇会验字[2O07]第O06号《验资报告》各1份。证明:润尔华公司章程和公司章程修正案上“夏明桂”的签名系伪造的。以公司章程和公司章程修正案为依据作出的验资报告不真实。

证据

八、民事答辩状、股权转让协议、企业登记信息表、湖北天宇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鄂天宇会验字[2007]第006号《验资报告》、银行记账单、《公司股东实际’出资情况说明》、本院(2009)洪民三初字第17号民事判决书、’武汉市武昌区(2010)武区民二初字第334号民事判决书各1份。证明:吴宇峰委托原告将其垫付的94万元通过原告的账户转入被告的监户用于对润尔华公司的增归还吴宇峰。

经庭审质证,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一认为是复印件,其真实性无法确定,若与原件一致,涉案账户系润尔华公司为被告开立的工资账户;对证据二中企业登记信息表的真实性无异议,对《验资报告》认为不完整,被告实际出资20万元;对证据三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不能证明涉案94万元系不当得利,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一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诉讼理由不一样,不属重复起诉;对证据二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不能证明待证事实;对证据三认为范秀芳不是润尔华公司的股东,其所作的陈述不属实;对证据四中《合伙协议书》、润尔华公司宣传册的真实性无异议,对《承诺书》的真实性有异议,认为证据四不能证明被告以技术出资;对证据五认为被告以现金出资,该证据与本案无关;对证据六认为不论是不是被告的签名,均不能否认被告以现金的方式出资的事实,该证据与本案无关;对证据七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被告是以现金的方式出资;对证据八的真实性无异议。

本院对原告提交的证据一、二,结合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一。(20l0)武区民二初字第334号民事判决书,认为其可以证明待证事实,对该两证据予以采信;对证据三认为两份民事判决书不能直接证明被告构成不当得利。本院对被告提交的证据一认为本次起诉与以往起诉的诉讼理由不同,本次起诉不属重复起诉,不违反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对该证据不予采信;对证据二’认为原告认为涉案款项系借款,是其单方作出的定性,但该定性未被本院生效判决认可,对该证据不予采信;对证据三、四认为该两证据不能证明待证事实,对该两证据不予采信;对证据五认为该证据不能证明润尔华公司为被告开立银行账户,对该证据不予采信;对证据六、七认为该两证据与本案无关,不论“夏明桂”是否是被告所签,被告以现金出资的事实属实,对该两证据不予采信;对证据八认为该证据不能证明润尔华公司给付吴宇峰94万元,对该证据不予采信。

经审理查明:2007年3月10日,夏明桂和吴宇峰、屈万柱、靳国民4人签订《合伙协议书》,约定:4人合伙经营润滑油基础油低温吸附精制项目;吴宇峰出资232.26万元(含前期投入),占总股本的40%;屈万柱出资127.74万元,占总股本的22%;靳国民、夏明桂均以非专利技术出资,均占总股本的19%;对润尔华公司进行相应的变更登记。2007年11月5日,汪志方通过转账的方式向夏明桂的银行账户汇款94万元,后夏明桂通过转账的方式将涉案94万元汇入润尔华公司的银行账户,作为其对润尔华公司的增资。2007年12月5日,公司登记机关对润尔华公司事项变更登记为:法定代表人为吴宇峰;注册资本为600万元;吴宇峰以现金方式出,资300万元,古注册资本的50%;屈万柱以现金方式出资l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靳国民以现金方式出资3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夏明桂以现金的方式出资1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2008年8月29日,被告与吴宇峰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所持的润尔华公司20%的股权以l20万元转让给吴宇峰。因吴宇峰支付40万元受让款后未按期支付剩余受让款,夏明桂将吴宇峰起诉至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判决吴宇峰支付剩余受让款。

对汪志方通过转账的方式汇入夏明桂账户上的94万元的性质,汪志方与夏明桂在认识上存在分歧。汪志方认为该94万元是其借给夏明桂用于对润尔华公司出资的借款。夏明桂认为该94万元系对其非专利技术作价用于对润尔华公司的出资。2008年11月,汪志方向本院起诉要求夏明桂偿还借款94万元(即本案讼争款项)。本院于20l 0年3月12日以借贷关系不成立为由作出(2009)洪民三初字第1 7号判决:驳回汪志方的诉讼请求。汪志方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 0年10月14日作出(2010)武民二终字第662号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院认为:原告本次诉讼理由为不当得利,与以往的诉讼理由不同,原告本次起诉不属重复起诉,不违反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因无充足的证据证明,且公司登记信息显示被告是以现金的方式对润尔华公司出资,被告辩称其是以技术的方式对润尔华公司出资,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无合法根据,取得原告的94万元用于对润尔华公司的出资,被告构成不当得利。原告要求被告返还涉案94万元的诉求,本院予以支持。至苯次庭审辩论终结时,被告对涉案94万元的性质一直存在误解,不存在占有涉案款项的恶意,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利息的诉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夏明桂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汪志方不当得利94万元;

二、驳回原告汪志方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l3200元,财产保全申请费5000元,案件诉讼费共计18200元,由被告夏明桂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应在提交上诉状时,根据不服本判决的上诉请求数额及《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款汇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收款单位全称:武汉市财政局非税收入汇缴专户市中院诉讼费分户;帐号:***;开户行:农行武汉市民航东路分理处832886。上诉人在上诉期满后七日仍未预交诉讼费用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邵冬 代理审判员

熊新文 人民陪审员

熊艺(章)(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书

孟菲

民事上诉状

上诉人(原审被告):夏明桂、男、1 965年10月12日生、汉族、武汉纺织大学教授,住武汉市雄楚大街9 38号洪福家园6栋2单元802号,身份证号码:***530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汪志方、男、l 97 5年9月9日生、汉族、无业,住湖北省汉川市杨林沟镇白鱼寨村十组36号,身份证号码:4209841 97 509094019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不当得利纠纷一案,不服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2010)洪民三初字第721号民事判决,现提起上诉。上诉的请求和理由如下:

上诉请求

1、请求撤销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2010)洪民三初字第721号民事判决,发回重审,或者依法予以改判。

2、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用均由被上诉人承担。上诉理由

一、本案一审判决缺乏法律和事实依据,程序不公,导致一审判决错误。

(一)一审法院判定上诉人构成不当得利,缺乏法律和事实依据。所谓的不当得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之规定,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般有四项。(1)受到财产上的利益;(2)致使他人受到损害;(3)受损人的损失应与受益人的受益具有因果关系;(4)无法律上的根据。

在本案中,上诉人有证据证明被上诉人实际是受吴宇峰的委托将寨涉94万元转入润尔华公司为上诉人开立的账户,验资结束后,该款项又归还吴宇峰本人,上诉人并桌从中取得任何财产,被上诉人也未受到任何损失,不存在不当得利成立的慕础条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本案涉案金额巨大,被上诉人是财严变动的发动者,一控制着财产资源的变动,转账系主动所为,转账对象明确,按照普通生活常识,被上诉人对如此巨大的一笔款项转账时,对转账的目的应十分确定,且应当有充分的理由支撑其给付行为,不可能毫无根据地转账给上诉人,因而,也并不符合不当得利的上述构成要件。本案一审判决如以不当得利认定存在很多矛盾和疑点,一审法院未深入查清事实真相,仅从证据表象就轻易得出不当得利成立,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也缺乏相关事实根据。

(二)本案讼争事项已由相关人民法院审结并作出生效判决,一审法院重复处理,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也是对相关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的破坏和践踏。

就本案讼争款项,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已于2010年3月12日以借贷关系不成立为由作出(2009)洪民三初字第17号判决,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被上诉人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贵院于2010年10月14日作出(2010)武民二终字第662号判决,驳回本案被上诉人的上诉,维持原判。本案的讼争事实和理由,已经相关人民法院审结,被上诉人因其就相同同一事项在借贷案中败诉转而采用不当得利再次起诉,只是其诉讼策略的转变,属无理缠讼,其本质是针对上诉人、基于同一事项、指向同一笔银行转账款项、诉讼请求均为要求上诉人返还案涉94万元,明显属于“一事不再理”范畴。在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因基础法律关系诉讼困难常常转而以不当得利为由另行起诉,主张不当得利的一方往往故意掩饰获得利益的基础根据,使得相关事实的证明难度增加。本案也属于类似情况。从根本上讲,不当得利制度的功能在于填补其他制度所遗留的空白,而不是凌驾于其他民法制度之上附有衡平调节任务的高层次法律,不应成为其他制度取证困难时的诉讼捷径。法院不应鼓励当事人脱离基础法律关系或故意掩盖相关事实而直接以不当得利进行起诉,否则将造成不当得利的滥诉,对既有的物权、合同、侵权领域造成侵犯,对现有的民法体系造成破坏。从诉讼成本方面考虑,也是对诉讼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法律的尊严以及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的破坏和践踏。二、一审判决对案件主要事实认定错误。

一审判决仅仅依据银在过账单复印件和公司不实登记信息表就判定上诉人不但得利,完全不顾事实。实际情况是: 被上诉人在上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向润尔华公司为上诉人开立的账户中转账94万元,是在润尔华公司法人代表吴宇锋的授意下而实施的“资金旅游”,上诉人并未参与,也未从中取利。

1、上诉人没有要求被上诉人向自己账户汇款,此款也非被上诉人钱款。上诉人在与润尔华公司法人吴宇锋股权转让纠纷一案中的被告吴宇锋提供“证据”(即本案被告提交的证据八,该证据被双方质证为真实,无异议)阐明:“吴宇锋委托汪志方向夏明桂账户中转款94万元,此款系吴宇锋所出,公司股权变更后,此款已经归还吴宇锋”。显然,此款非汪志方所有,此款的往来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宇锋(原告汪志方姐夫)所操纵。夏明桂在武汉润尔华公司中的20%股份,其中100万股为技术股,20万股为现金股,100万股技术股由公司向第二大股东屈万柱的妻子范秀芳借资100万元收购,公司注册成功后返还范秀芳。

2.被诉款项是由公司财务人员汇入公司账户。被上诉人以验资报告为依据诉称上诉人将此款作为公司增资款,从而获得公司股份。实际情况是验资报告是以伪造的公司章程为依据作出的不客观报告,是虚假的,仅为当时工商登记之用。上诉人并未参与其中。三、一审判决违反民事诉讼规则。l、案件关键证据并不具有真实性。根据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作为诉讼的证据应具备“三性”,即: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关于证据的真实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

在本案一审中,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向人民法院提交了一份94万元的银行进账单复印件,未提供该证握原件。在本案中,因案涉金额巨大,且该进账单为据以认定案件相关事实的关键证据,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又不能说清楚当时转账的原因和目的,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当事人不能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原件,应由其自行承担诉讼风险。而一审法院未查清相关事实,在案件关键证据缺乏真实性,案件证据间无法形成完整证据链的情况下糊涂判案,明显违背了上述证据规则,对上诉人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2、一审法院错误分配举证责任,导致判决结果不公。(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谁主张,谁举证”。主张权利存在的人,应当就权利产生的法律要件事实举证。“没有合法根据”属于不当得利请求权产生的法律要件事实,理应由主张不当得利存在的一方承担证明责任。

(2)从实’际情况考虑,不当得利请求权人是财产变动的发动者,控制着财产资源的变动,由其承担举证责任困难的风险实属合理,应由其对财产的变动根据承担举证责任。(3)在当事人因基础法律关系诉讼困难转而以不当得利为由另行起诉的案件中,主张不当得利的一方往往故意掩饰获得利益的基础根据,使得“没有合法根据”的证明难度增加。如此时再将扩大的证明风险分配给被告,将有失公平。

本案中,在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并不存在借贷关系,被上诉人向润尔华公司为上诉人开立的账号中转入讼争款项是其主动作出,对象明确,且款项金额巨大,理应由被上诉人对其转账的理由和目的承担举证责任,而不应由上诉人来证明被上诉人为何转入上述款项。另外,本案存在着被上诉人对上诉人因就相同事项以借贷事由向有关法院提起诉讼遭到败诉转而以不当得利为由另行起诉的情况,不排除被上诉人为达到其诉讼目的,故意掩饰相关基础根据和事实证据,利用法院可能要求上诉人对被转入款项这消极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这一传统观念的倾向,给上诉人增加证明难度。这种情况下,由上诉人对相关事实理由承担举证责任明显对上诉人不公。一审法院错误分配举证责任,以上诉人“无充足的证据证明”从而认定上诉人存在不当得利,是非常不公平的。

四、本案一审判决存在多处错漏,缺乏判决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实难令人信服。

1、判决书第三页第十六行“证明:原告陈述涉案94万元系借款”与庭审中上诉人(原审被告)表述并不相符。庭审中上诉人(原审被告)对该证据所证明的事实表述为“证明汪志方在该案中陈述自己卖了房子,又找朋友借钱,筹齐94万元借给夏明桂的说法与与证据八矛盾”,上诉人(原审被告)旨说明被上上诉人(原审原告)说谎,没有如判决书的表述,系法院杜撰。

2、判决书第六页第一行阐明“经审理查明:…夏明桂以非专利技术出资,占总股本的19%……”,说明法院认可上诉人的技术股份,而判决书第七页第九行阐明“公司登记信息表显示被告以现金的方式对润尔华出资,……”并以此不实信息否定上诉人的技术股份,同一俭判决书前后矛盾。

3、被上诉人在起诉上诉人借款纠纷一案中陈述其94万元是卖房款30余万元,外加朋友借60余万元,再将此款借给上诉人,同一笔款项,目前有三人(分别是汪志左、吴宇锋、范秀芳)一声称是自己所出,各自矛盾。

4、判决书第六页倒数第四行阐明:

“对汪志方通过转账的方式汇入夏明桂账户上的94万元的性质,汪志方与夏明桂在认识上存在分歧,汪志方认为该94万元是其借给夏明桂用于对润尔华公司出资的借款……”,既然法院认为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依然辩称是借款,为何在判决书第七页第七行阐明“本院认为:原告本次诉讼理由为不当得利,与以往的诉讼理由不同……”? 本案讼争款项到底是借款还是不当得利? 如此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的判决书,何来法律公正、公平? 综上所述,本案一审法院认为上诉人构成不当得利,缺乏法律和事实依据。对案件主要事实认定错误。在本案讼争事项已由相关人民法院审结并作出生效判决的情况下,一审法院重复处理,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破坏相关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确定性和严肃性。在庭审程序中,一审法院违反民事诉讼证据规则,错误分配举证责任,导致判决结果不公。另外,本案一审判决存在多处错漏,缺乏判决的严肃和公正性,实难令人信服。

不当得利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具有严格的构成要件及适用范围,不能作为当事人在其他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中缺少证据时的诉讼捷径。为维护公平正义,保护上诉人的合法权益,特向贵院提出上诉,请贵院依法查清事实,支持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此致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 年

日 民事再审申请书

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夏明桂,男,1965年10月12日生,汉族,武汉纺织大学教授,住武汉市雄楚大街938号洪福家园6栋2单元802号,身份证号码:***530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汪志方,男,1975年9月9日生,汉族,无业,住湖北省汉川市杨林沟镇白鱼寨村十组36号,身份证号码:***019 申请再审事由

申请再审人的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项:“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第(2)项: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第(6)项: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特申请再审。

再 审 请 求

1、请求撤销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武民二终字第1187号民事判决,依法立案再审;

3、请求判令全部诉讼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事实与理由

一、原生效判决认定事实不清

1、原判以“不当得利”为由作出判决,但“资金”之来源和所有人的认定是错误的。原判决认定:“2007年11月5日,汪志方通过转账的方式向夏明桂的银行账户汇款94万元,汇入润尔华公司的银行账户,作为对润尔华公司的增资。”据此认为资金来源于被申请人,亦即94万元资金的所有人为被申请人。申请人认为这种认定是错误的。从庭审证据来看,是案外人吴宇锋让公司财务人员以被申请人的名义向申请人的账户中转款94万元,公司股权变更后,此款已归还吴宇锋(见润尔华公司向武昌区人民法院出具的公司股东实际出资情况说明以及润尔华公司法定代表人吴宇锋在武昌区人民法院的陈述)。事实证明,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借款协议,同时,转款过程中既没有被申请人的签字也没有申请人的签字。法院仅凭银行进账单(庭审只出示了复印件,没有原件)上的署名即认为被申请人是资金的所有人是不客观的。

2、原生效判决既然认为94万元为“增资”款,那么,对于增资款的来源或者起因应该有所认定,然而,原判决根本忽视了发生“增资”的事实过程。

原判决认定:“2007年3月10日,夏明桂和吴宇锋、屈万柱、靳国民4人签订《合伙协议书》……靳国民、夏明桂均以非专利技术出资,均占总股本的19%。”接着认定“2007年11月5日,汪志方通过转账的方式向夏明桂的银行账户汇款94万元……”。申请人认为,这种认定事实的方式完全是断章取义和武断草率的。既然各股东约定(同意)申请人以非专利技术出资,为什么不经申请人的同意就变成了现金出资的方式呢?事实上,法院查明了这一事实,但故意回避这一事实,以满足“不当得利”这一裁判结果的要求。

二、原生效判决认定证据存在严重问题

1、原生效判决仅以“银行进账单”认定当事人为得利人和受损人。这种认定是错误的。要证明谁是转款人必须要有转款凭证等相关证据予以佐证。因为进账单明确提示,“本回执不作收款证明”,同时,该进账单既没有经办人员的签字又没有受理银行的签章。以此作为认定事实的重要依据是存在瑕疵的。

2、原判决对预决的事实不予采信是违背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武昌区人民法院2010年武区民二初字第334号民事判决书证明,“94万元是吴宇锋自己垫付的,只是委托汪志方用自己的账户转账给夏明桂用于武汉科技公司增资,该款在验资结束后,已归还吴宇锋本人。”另外,武昌区人民法院2011年武区民商初字第264号民事判决书认定:“关于被告吴宇锋辩称其应在原告夏明桂明确其对武汉润尔华科技有限公司的出资为现金出资后才支付股权转让款的抗辩理由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

上述生效判决明确肯定了夏明桂的出资不是现金出资。既然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裁判已经确认的事实,后诉法院不得就确定裁判的既判事项再作出矛盾的判决。上述所引生效裁判的内容确定了这样两个事实:一是94万元的增资款为吴宇锋所有;二是夏明桂的出资不是现金出资。然而,很遗憾的是“不当得利”案生效裁判却没有对上述事实加以确认。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民事诉讼之证据采信规则。

三、原生效裁判的法律认定是错误的

1、原判决认定:“夏明桂无合法根据,取得汪志方的94万元用于对润尔华公司的出资,夏明桂构成不当得利。”

申请人认为,这种认定是错误的。第一,汪志方根本不是权利人,无权提起诉讼(前面已有分析)。第二,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看,“没有合法根据”是其核心。没有合法根据亦即没有法律上的原因,无法律上的原因既可以是自始无原因,也可以是事后无原因。从本案事实看,事前事后都是有原因的,都是为“增资”,在没有确定为何“增资”的效力前都是原因。第三,从不当得利发生的原因看,不当得利往往是由受损失人和第三人的过失造成的。本案中,如果94万元增资款是被申请人汪志方汇入申请人账户的,那么,他究竟存在什么过错?是故意还是过失?第三人是谁,第三人有否过错?这些问题本案查明的证据根本无法证明。因此,原判认定本案构成所谓的“不当得利”是欠缺基本构成要件的。

2、原判决认定:“汪志方并非润尔华公司的股东,夏明桂辩称的理由并不能对抗汪志方作为权利人依法主张权利。汪志方将94万元款项汇入了夏明桂个人账户,现要求夏明桂返还该款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

申请人认为这种认定十分荒唐。被申请人汪志方既然不是股东就没有义务也不可能给申请人主动垫款;同时,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又不存在借款关系;另外,汪志方汇款又不存在任何过失,那他为什么要汇款呢?难道他是有钱没处花吗?由此可见,原判决认定颠三倒四,不符合基本的逻辑规则和常理。事实上,本案的真正起因是合伙人出资过程中形成的纠纷。由于吴宇锋企图侵占申请人的非专利技术,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以所谓现金出资的形式,伪造了一系列材料(如2007年10月22日的“章程修正案”、2008年元月23日的“股权转让协议”等),单方面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才造成了目前的一系列纠纷。原生效判决仅以形式上存在的所谓进账单,认定“不当得利”的成立是十分错误的。被申请人汪志方只是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多次庭审事实证明其不是94万元的所有人,因此,他根本无权提起不当得利之诉。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申请人作为股东时的出资方式是非专利技术加现金,且出资到位。2007年3月10日,吴宇锋邀请申请人等就申请人的非专利技术合伙并依托武汉润尔华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推广,申请人以非专利技术参股份额为19%,吴宇锋出资232.26万元占股权份额40%。后为经营方便于2007年11月将润滑油非专利技术注入润尔华公司,申请人以技术折价100万元,加现金20万元(见夏明桂20万元投资款证明)取得润尔华公司20%股份。在2008年8月29日申请人将其拥有的润尔华公司20%股份合计120万股折价120万元转让给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吴宇锋后,在2008年9月4日吴宇锋要求申请人对其作出承诺:在申请人将全部股份转让给吴宇锋后,考虑到润滑油脱氮脱酸组合工艺项目相关技术风险,申请人继续为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同时承诺如果该技术在实际推广中失败,申请人放弃协议中股权转让后70万元的权益(见夏明桂与吴宇锋2008年8月29日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和夏明桂于2008年向吴宇锋签署的承诺书)。由此可见,申请人的出资方式是清楚的,不当得利一说是根本不存在的。

综上所述,申请人认为,原生效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导致了错误的裁判。现申请人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之规定,向贵院提出申请,请求依法立案再审,驳回被申请人的起诉。

此致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再审申请人 夏明桂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二篇:昆明市明通商场与张树珍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上诉案

昆明市明通商场与张树珍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上诉案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8)昆民一终字第388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昆明市明通商场。

负责人罗杰。

特别授权诉讼代理人王青燕,云南千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张树珍。

特别授权诉讼代理人陆家棣、刘啸,云南震序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办事处吴井社区双龙桥村股份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王金荣,董事长。

特别授权诉讼代理人褚建民,云南千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昆明市双龙桥农工商综合服务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金荣,董事长。

特别授权诉讼代理人褚建民,云南千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昆明市明通商场(以下简称“明通商场”)与被上诉人张树珍、原审被告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办事处吴井社区双龙桥村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昆明市双龙桥农工商综合服务公司(以下简称“服务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2008)官民一初字第56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08年8月12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8年9月27日对本案公开进行了询问。上诉人明通商场的代理人王青燕,被上诉人张树珍的代理人陆家棣、刘啸,原审被告合作社、服务公司的代理人褚建民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确认,被告合作社原名为昆明市官渡区福海乡吴井办事处双龙桥村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出资成立了服务公司,服务公司又开办了明通商场。张树珍与明通商场在1999年以前建立了租赁关系,由张树珍承租明通商场新区82号铺面经营服装;该铺面的原承租人为案外人周金兰,后改为原告,原承租人交纳的保证金发票现由原告持有,金额为5000元。1999年12月1日,原告与被告合作社、明通商场签订《双向承诺书》,约定:合作社、明通商场至少于2009年12月31日前,对商场经营户的经营权不作变动,但租金随行就市;保证各租户十年经营权不变,如有变化,愿意赔偿各租户十年租金。承诺书签订后,双方的租赁合同一年一签。2005年7月14日,原、被告双方签订《明通商场铺面租赁协议书》,约定年租金为19152元;杂费每月60元;保证金一楼5000元,二楼1000元,退场时损坏铺面及设施的,从保证金扣除,无上述行为的,退场时如数退还保证金;租期一年,由2005年8月30日起至2006年8月30日止,期满另换新协议。协议签订后,原、被告均按协议履行。2005年6月,官渡公安消防大队出具了《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明通商场进行整改;12月,该消防大队进行复查认为整改不合格,要求重新整改。2005年6月30日,明通商场、合作社、服务公司发出一份告经营户书,通知各经营户,租赁协议到期后,严格按协议书相关约定续签;明通商场与经营户于1999年12月1日签订的双向承诺书双方均应遵守,如有任何一方出现违约,将按相关法律法规提送相关部门处理。2005年12月8日,合作社向各商户发出一份重要通知,主要内容为:商场改造后愿意继续留在新商场经营的商户可选择维持原《双向承诺》4年期租赁回迁方案,新商场建成后,4年的租金一年一交,租金及管理费不变;不愿意继续留在新商场经营的商户可选择一次性给予补偿,同时放弃明通商场使用权,即要求补偿就没有铺面的方案;由于新规划方案中一层建筑面积比原商场面积有所减少,将有40户商户无法回迁一层,因此最后来与商场签订租赁合同的商户只能挑选2、3、4层的铺面。2006年1月21日,被告明通商场、合作社、服务公司通知各商户,于2006年2月20日停止商场一切经营,请各商户在2006年2月20日前腾空铺面并到商场管理办公室办理所交相关费用的退还手续。2006年3月3日,被告委托拆迁公司强行将原告的铺面拆除,引起张树珍不满,原告张树珍遂诉至一审法院,请求判令三被告:

1、支付违约金101689.53元;

2、退还原告保证金5000元、多收取的租金11189.50元、杂费558.60元,以及占道费1008元(后变更为720元);

3、承担案件诉讼费。

原审法院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依据本案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双向承诺书》及2005年6月30日三被告发出的告经营户书,三被告负有保证10年内原告的经营权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义务。因此,虽然双方之间的租赁合同系一年一签,但基于该承诺书的约定,双方之间的租赁合同关系须保持10年不变,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租赁合同关系,双方当事人均应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本案所涉商场自身存在火灾隐患,官渡区公安局消防大队于2005年6月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对明通商场进行整改。12月,该消防大队进行复查,结论为“未落实整改要求,复查不合格”,并要求继续整改,确保消防安全,防止火灾发生。由此可以看出,三被告系基于本案所涉商场自身存在火灾隐患并整改不合格的原因,在未与原告协商一致及终止双方租赁关系的情况下,擅自强行拆除原告承租的铺面导致租赁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行为已构成违约,其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关于回迁方案,因双方基于《租赁合同》和《双向承诺书》建立的租赁合同关系是以特定铺面作为标的物所建立的合同关系,而回迁方案均属于在终止现有《租赁合同》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合同关系或获得相应补偿。因此,所谓回迁也需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否则不能成为合同一方当事人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合法依据。本案三被告虽然提供了回迁方案,但在未取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强行拆除原告承租的铺面导致租赁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行为已构成违约,其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关于原告主张的违约金数额,虽然《双向承诺书》约定如改变10年经营权,三被告需按10年的租金赔偿原告损失。但就本案而言,三被告将本案所涉商场全部拆除重建的原始原因是消防部门的整改要求,且双方之间的《双向承诺书》系1999年12月1日签订,至三被告拆除铺面导致租赁合同自行终止已逾6年,原告已实际经营了6年,仅余4年可继续经营,故综合本案事实、根据双方当事人实际履行合同的情况,酌情考虑违约金101689.53元。原告主张的多收租金、杂费、占道费及保证金因被告无异议,并愿意退还,应予以支持。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百三十条之规定,判决:“

一、由被告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办事处吴井社区双龙桥村股份合作社、昆明市双龙桥农工商综合服务公司、昆明市明通商场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连带支付原告张树珍违约金101689.53元;同时退还原告保证金5000元及多交的租金11189.50元、杂费558.60元,占道费720元,共计119157.63元。”案件受理费2689元,由原告承担50元,三被告承担2639元。

上述一审判决宣判后,明通商场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

1、撤销(2008)官民一初字第567号民事判决书中要求上诉人承担违约金的判决内容;

2、由被上诉人承担本案诉讼费用。事实和理由如下:

一、上诉人对明通商场进行整改是基于双方当事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且上诉人并未侵犯被上诉人的“经营权”,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承担违约责任于法无据。2005年6月,官渡区公安消防大队出具《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认为明通商场存在重大火灾隐患,要求明通商场设置防火分区,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由于落实该整改要求必须拆除商场铺面,上诉人一方面向有关部门请示,一方面与承租人协商解决办法。2005年12月13日,该消防大队又出具了《复查意见》,认为上诉人“未落实整改要求,复查不合格”,“对逾期未改的消防违法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因此,按消防大队意见对商场进行整改已势在必行。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发(1993)8号文中指出:“由于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原因,作为合同基础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非当事人所能预见的根本性变化,以致按原合同履行显失公平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情势变更的原则变更或解除合同。”按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规定,本案合同在履行数年后消防大队提出整改,属“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原因”,属“合同基础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非当事人所能预见的根本性变化”,按原合同履行已经不可能,在此情况下,上诉人提出租赁回迁方案和放弃回迁的给予一次性补偿方案供承租人选择符合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规定。从证据“重要通知”、“回迁安置方案”可以看出:上诉人充分尊重了承租人的经营权,承租人可以选择继续留在新商场中经营,也可以选择得到补偿并退出经营。上诉人认为:在明通商场因为消防原因进行整改时,上诉人提出的两种方案或续租、或补偿,无论哪一种均未侵害到承租人的权利,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前述规定。因此,被上述人自行放弃选择,要求上诉人赔偿违约金是毫无依据的。

二、上诉人与另两原审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于法无据。明通商场不具备独立法人主体资格,其尚且无法承担实体责任,又如何与另两原审被告承担连带责任?基于上述事实,请求二审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支持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经二审征询上诉人、被上诉人及原审两被告对原审判决确认事实的意见,上述当事人对一审确认的案件事实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间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二条规定:“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本案上诉人与被上诉人成立商铺房屋租赁合同关系,上诉人明通商场作为出租人有义务保证其租赁的商铺符合经营使用的要求,不得违反《消防法》的强制性规范,此即出租人保证其租赁物适租的义务。双方当事人约定了须维持10年不变的租赁关系,由于上诉人明通商场违反了《消防法》的强制性规定,经消防管理机关限期整改仍未能达到消防安全的要求,在未与被上诉人协商一致并终止双方租赁关系的情况下,上诉人明通商场及原审被告合作社、服务公司擅自强行拆除被上诉人承租的铺面构成违约。据此,一审法院依据被上诉人实际经营年限,酌情判令上诉人明通商场及原审被告合作社、服务公司连带支付被上诉人违约金的判决并无不当,本院依法应以维持。至于上诉人明通商场认为本案应以情势变更原则处理的观点,本院认为,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发生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客观情势致使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因而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则。但在本案中,并未出现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客观情势,而是由于出租方对其合同义务的违反,且未与承租人协商一致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对租赁铺面实施了强拆。关于上诉人明通商场所提出的回迁方案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解除合同。因此,有关回迁的问题需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达成合意,一审法院对此认定正确。综上,对于上诉人的上述观点,本院不予采信。

关于上诉人明通商场能否承担实体责任,与原审被告合作社、服务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上诉人明通商场虽不具备法人资格,但是,其领取了市场登记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作为法律所规定的其他组织,依法可以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可以与原审被告合作社、服务公司连带承担民事责任。因此,上诉人明通商场的上述理由没有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信。

综上所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对其上诉请求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零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2689元、保全费1128.98元,由上诉人昆明市明通商场承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本判决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未按照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若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本判决,享有权利的当事人可在本判决规定履行期限届满后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审 判 长

杨 宁黄 超 代理审判员

杨 茜

第三篇:周兴明与陈天赐股权转让纠纷上诉案

法律侠客在线lawbingo

周兴明与陈天赐股权转让纠纷上诉案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红中民一终字第123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周兴明。

委托代理人郑家林,云南天方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代理。

委托代理人王祎,云南天方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代理。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陈天赐。

委托代理人杨煜峰,云南盟志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代理。

上诉人周兴明因与被上诉人陈天赐股权转让纠纷一案,不服蒙自市人民法院(2013)蒙民初字第162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3月20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上诉人周兴明及其委托代理人郑家林、王祎,被上诉人陈天赐及其委托代理人杨煜峰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审理查明:陈天赐、周兴明及卿启华、李彪、张建聪、尹卫同为蒙自市海红建材厂股东。2012年12月9日,周兴明与其他股东协商后签订了《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协议约定:经2012年12月9日股东会决定同意以472万元的价格并给周兴明经营。

一、甲方(周兴明)同意以每股10%的亏损将每个股东的股权并购,甲方依次付给每个股东现金,卿启华90万元,李彪54万元,张建聪40万元,尹卫36万元,陈天赐171万元„„。

三、付陈天赐的款由于有难度,所以12月20日由周兴明拿房产证抵押,出具欠条给陈天赐,注明还款时间2013年6月30日。

四、债权债务,机器设备由购买方全部承担„„。双方还对违约责任等事项进行了约定,但未约定利息。到期后,周兴明未按约给付陈天赐171万元。

原审法院审理认为,周兴明对诉争的171万元系其向陈天赐等人并购蒙自市海红建材厂股权时的欠款无异议,但对付款时间有异议,其认为双方约定的还款时间是2014年12月20日;陈天赐则认为双方约定的付款时间是2013年6月30日,并提交了双方签订的《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相佐证。《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系周兴明与陈天赐、李彪、张建聪、尹卫自愿签订,股东卿启华虽未在该协议上签名,但其收到周兴明支付的股权款后也未提出异议,且协议签订后周兴明已实际管理建材厂,故该协议有效。协议对各股东的股金支付时间、金额进行了约定,其中协议第三条载明“付陈天赐的款由于有难度,所以12月20日由周兴明拿房产证抵押,出具欠条给陈天赐,注明还款时间2013年6月30日”,周兴明无证据证实双方约定的还款时间为2014年12月20日,陈天赐也不认可双方就付款时间重新进行过约定,故认定双方约定的付款时间为2013年6月3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第一百零九条“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第一百六十条“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支付价款”之规定,周兴明到期后未按约付款的行为违反了双方的约定和法律规定,故陈天赐要求其支付171万元的主张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支持;周兴明的辩解不能成立。双方在《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中虽未约定利息,但由于周兴明未按期付款,故陈天赐要求其自2013年7月1日起支付逾期利息及要求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6%计算的主张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六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周兴明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支付陈天赐股金人民币1710000元及利息(自2013年7月1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 法律侠客在线lawbingo

年利率6%计算至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止)。案件受理费20531元,减半收取计10265.5元,保全申请费5000元,由周兴明负担”。

宣判后,周兴明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主要理由如下:

一、原审法院认定上诉人周兴明与被上诉人陈天赐于2012年12月9日签订的《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有效错误。

1、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原是草坝镇就能村委会采石场,由该村委会村民集体开采。双方签订的并购协议实质涉及采矿权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六条第一款

(二)项规定“已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因矿山合并、分立,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或者因企业资产出售以及有其他变更企业资产产权的情形而需要变更采矿权主体的,经依法批准可以将采矿权转让他人采矿。”国务院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出租采矿权须经有权批准的机关审批,批准转让的,转让合同自批准之日起生效。《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没有经过有权机关的审批,该协议应当确认为无效。

2、国土资源部《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第38条规定“采矿权人不得将采矿权以承包等方式转给他人开采经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为无效合同。”《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为无效合同。

二、原审法院判决周兴明支付陈天赐转让款及利息错误。如前所述,双方签订的《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无效,无效合同对双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故原审法院判决周兴明支付转让款1710000元及利息37854.25元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综上,请求二审法院确认《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无效,驳回被上诉人原审的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陈天赐口头答辩称,本案是股权转让而非采矿权转让,该转让行为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合法有效。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审理中,被上诉人陈天赐向本院提交蒙自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登记卡片》一份,欲证实海红建材厂是个人独资企业,负责人是上诉人周兴明。

经质证,上诉人对被上诉人提交的《登记卡片》的真实性、合法性无异议,但认为工商登记不等于采矿权可以变更,对该证据不予认可。

本院依职权到蒙自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查,制作了询问笔录一份;到蒙自市国土资源局调查,该局出具了《蒙自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海红建材厂采矿权情况说明》一份、《蒙自市人民政府关于不予延续多法勒小东山王春砂场等3个采矿权的批复(蒙政复(2013)132号)》一份、《红河州国土资源局转发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妥善处理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发生变化导致矿业权实质发生转让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红国土资矿(2014)2号)》一份。

经质证,上诉人周兴明与被上诉人陈天赐对本院依职权调取的上述证据均无异议。

本院认为,被上诉人提交的证据客观真实,与本案有关联性,本院予以采信;本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双方当事人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一致。

二审另查明,蒙自市海红建材厂成立于2012年4月17日,系个人独资企业,负责人是周兴明。该厂于2008年10月10日取得采矿权,有效期为2008年10月10日至2013年10月10日。蒙自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10月25日以蒙政复(2013)132号文件批复不同意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延续采矿权。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

1、《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是否有效?

2、上诉人周兴明是否应当偿还171万元欠款及利息给被上诉人陈天赐?

本院认为,(一)关于《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是否有效的问题。蒙自市海红建材厂成立于2012年4月17日,该厂工商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负责人是上诉人周兴明,但该厂的股东为周兴明、陈天赐、卿启华、李彪、张建聪、尹卫。2012年12月9日,周兴明 法律侠客在线lawbingo

与其他股东协商后,双方签订了《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约定将海红建材厂以472万元的价格并给周兴明经营,由周兴明给付股东卿启华90万元,李彪54万元,张建聪40万元,尹卫36万元,陈天赐171万元。除卿启华外,其余股东均在并购协议上签名,后周兴明已将并购款给付卿启华。本案系股东内部之间的股权转让,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卿启华虽未在并购协议上签名,但其以接受并购款的行为追认了并购协议的效力,《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系全体股东协商后作出的决议,未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该协议合法有效。上诉人认为《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为采矿权转让,未经有关机关批准,因此协议无效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二)关于周兴明是否应当给付171万元欠款及利息的问题。在《蒙自市海红建材厂并购协议》中明确约定,由于付陈天赐的款有难度,所以12月20日周兴明拿房产证抵押,出具欠条给陈天赐,注明还款时间为2013年6月30日。周兴明未按期履行付款义务,则其自2013年7月1日起应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逾期利息。上诉人未提供证据证实其与被上诉人约定的付款时间为2014年12月底,其认为不应支付逾期利息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予以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20531元,由上诉人周兴明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判决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若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本判决,享有权利的当事人可在本判决履行期限届满后二年内向原审法院申请执行。

审判长

王丽仙 审判员

白家华 审判员

许莲芳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日 书记员

许航源

第四篇:何晓明、梁安国等48户香港业主等与香港融系发展有限公司等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委托出租合同纠纷上诉案商品

何晓明、梁安国等48户香港业主等与香港融系发展有限公司等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委托出租合同纠纷上诉案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委托出租合同纠纷上诉案

法公布(2002)第2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

(2000)民终字第111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何晓明、梁安国等48户香港业主(详情见附表)。

诉讼代表人:何晓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住所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荃湾丽城花园二期三座41/FH室。

诉讼代表人:梁安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住所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黄大仙天马苑E座 3314室。

委托代理人:吴三七,安徽省黄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局干部。

上诉人(原审被告):黄山利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康乐路3号。

法定代表人:杨大毅,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许光明,该公司副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郑明继,黄山擎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融系发展有限公司,住所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屯门建发街建发工业 中心5楼8室。

法定代表人:苏健雄,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唐春飞,黄山擎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黄山旅行社。

法定代表人:苏健雄,董事长。

上诉人何晓明、梁安国等48户香港购房业主、上诉人黄山利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与被上诉人融系发展有限公司、黄山旅行社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委托出租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1998)皖民初字第1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了本案,何晓明、梁安国及委托的代理人吴三七,利达公司委托的代理人许光明、郑明继,融系公司委托的代理人唐春飞到庭参加诉讼,黄山旅行社经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黄山利达房地不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达公司)系黄山花园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商,办理了黄山花园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及《境外出售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批复》等有关法律手续。1994年l月9月,利达公司分别与何晓明、梁安国等48户香港购房业主(以下简称购房业主)签订了《黄山市黄山花园买卖合同》,约定:甲方(利达公司)须于1994年12月31日或之前将验收合格的房屋交付乙方(购房业主)使用,如不能按期交付,每延期一日以乙方已付楼款为本金,按月利率3%计付违约金,延期超过120天,则甲方违约,乙方有权解除合同,甲方应将乙方已付的一切款项及利息在60天内退给乙方,同时还须向已方支付违约金;甲方出售的房产需按照批准的建筑图纸完成全部建筑工程,并经黄山在有关建筑工程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万可交付乙方使用,如有关部门检验为质量不合格时,乙方有权要求修补或提出退房;乙方交清楼价款后,甲方协助乙方向黄山市房屋产权登记部门领取房屋产权证,领取房屋产权证的手续费由乙方负责。1994年1月18日,利达公司出具委托书,委托黄山旅行社和融系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苏健雄负责黄山花园“宾馆出租”计划。融系公司与黄山旅行社遂于1994年1月至10月分别与购房业主签订了《黄山花园宾馆出租合同》,全权处理购房业主所购黄山花园住宅房的出租事宜。该出租合同第三条约定发展商(即利达公司)委托融系公司与黄山旅行社(合称宾馆管理公司)管理及经营整个黄山花园“宾馆出租”计划,担保各业主每年收取楼价的10厘租金回报及整项“宾馆出租”计划带来纯利的百分之六十的分红; 购房业主有权随时终止该合同书,宾馆管理公司须于收到购房业主通知终止合同的15天内将该房屋交还给购房业主。之后,购房业主按约定交清了全部楼价款6,973,158港元。1994年11月前后,根据利达公司与购房业主的事前商定,购房业主按楼价的6.5%向融系公司交纳了代办房屋所有权证费用453,239港元。同时,为配合房屋的出租,购房业主按融系公司寄发的《黄山花园宾馆住宅装修通知》和《黄山花园宾馆住宅装修工程项目及设备价格清单》的规定,向融系公司支付了装修费1,021,030港元,委托融系公司代为装修所购房屋。按《黄山花园宾馆住宅装修工程项目及设备价格清单》计算,用于购房业主房屋装修的费用为36,178港元,购房业主支付的装修费未使用部分为984,852港元。利达公司按期完成了所售楼房的施工,并于1994年6月至该年底前陆续办理了各栋楼房的竣工验收手续,经黄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质监站)检验,该工程合格,同意交付使用。1995年元月中旬前后,利达公司为购房业主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并交各位购房业主签收。1998年10月购房业主以利达公司未按期交付验收合格的房屋,且多收办理房屋所有权证费用和装修费用为由,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利达公司、融系公司及黄山旅行社支付逾期违约金,退还多收取的费用,终止履行《黄山花园宾馆出租合同》。

另查明,一审期间购房业主向法院提交了质监站1998年7月20日、施工单位1998年8月11日关于讼争房屋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证明。对此,质监站1999年4月13日出具的《关于黄山花园小区工程验收情况的补充说明》,该站站长朱爱民在1999年10月9日接受一审法院调查询问均证明,讼争房屋1994年年底前已进行竣工验收。

一审法院认为,《黄山花园买卖合同》和《黄山花园宾馆出租合同》均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其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应为有效,各方应严格按合同履行。根据法律规定,财产交付之日即发生所有权转移,而房屋所有权的取得应以房产部门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为准。当事人在《黄山市黄山花园买卖合同》中未约定房屋交付方式,购房业主又系境外业主,且约定由利达公司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故应认定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时间为房屋交付时间。利

达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在1994年12月31日之前交付房屋,应承担自1995年1月1日至房屋所有权证颁发之日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违约金按房屋价款的千分之一即约定的月3%计算。购房业主提出终止履行《黄山花园宾馆出租合同》的请求,根据合同约定,应予准许。利达公司虽未直接签署《黄山花园宾馆出租合同》,但其委托融系公司及黄山旅行社负责整个黄山花园“宾馆出租”计划、签订合同并收取装修费用,故合同终止履行后,装修费未使用部分应由利达公司退还给购房业主,融系公司与黄山旅行社负连带责任。融系公司辩称其与大多数购房业主就租金发放及装修问题已于1997年达成和解协议,应按和解协议处理,由于购房业主代表未全部在和解协议上签字,故该辩称理由不予采纳。利达公司和融系公司按事先约定收取的为购房业主代办房屋所有权证费,已办理了全部房屋所有权证,现购房业主要求退还办证费用多收部分,因未提供充分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判决

1、被告利达公司应于本判决生 效后30日内支付诸原告逾期履行违约金119,011港元(支付每位原告违约金数额附后);

2、诸原告与被告签订的《黄山花园宾馆出租合同》终止履行,三被告应在本判决生效后15日内将所涉房屋交还给各原告;

3、被告利达公司任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退还给诸原告装修费未使用部分计984,852元,被告融系公司及黄山旅行社负连带清偿责任(支付每位原告数额附后);

4、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4,181元,保全费人民币24,520元,合计78,701元,原告负担48,701元,被告利达公司负担15,000元,融系公司负担7,500元.黄山旅行社负担7,500元。

购房业主及利达公司均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购房业主上诉称,利达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对所交房屋进行竣工验收,构成违约,应支付1995年1月1日至1998年8月10日的逾期交房违约金6,973,158港元;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费用应按实际收取,不应包含佣金,利达公司和融系公司应退还多收取的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费用。利达公司答辩称:一审判决根据黄山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出具的《工程验收证书》及有关证明材料,认定利达公司交付的房屋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进行了工程竣工验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购房业主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根据双方约定,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费用由购房业主承担,购房业主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认为利达公司多收取了办证费用,却未依法举证,一审判决驳回购房业主的该项请求是正确的。

利达公司上诉称:按照《黄山市黄山花园买卖合同》约定,利达公司于1994年12月31日前为购房业主办理了入伙手续,履行了交房义务,一审判决认定利达公司逾期交房,构成违约是错误的,应予改判。收取出租房屋装修费问题与利达公司无关,不应由利达公司承担返还融系公司多收取的装修费用。购房业主答辩称:利达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对房屋进行竣工验收,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1994年l月18日利达公司给融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苏健雄出具委托书,委托其负责宾馆出租的经营与管理,利达公司实际上是宾馆出租计划的设计者,应承担返还多收取的装修费的责任。

本院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黄山市黄山花园买卖合同》与 《黄山花园宾馆出租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且己实际履行,应为有效及准许购房业主关于终止履行《黄山花园宾馆出租合同》的请求并无不当。购房业主上诉主张利达公司出具的竣工验收手续是1998年8月10日后补办的,违反了合同约定.已构成违约,应支付1995年1月1日至1998年8月10日的违约金,对此质监站出具的《关于黄山花园小区工程验收情况的补充说明》及一审期间法院询问质监站站长朱爱民的笔录均证明利达公司交付给购房业主的房屋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进行了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质监站在工程验收证书上签字盖章,同意交付使用,故购房业主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购房业主按其与利达

公司的约定支付了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费用,利达公司于1995年1月中旬前后分别办妥了房屋所有权证并交购房业主签收,现购房业主提出利达公司多收取了办理房屋所有权证费用缺乏依据,对其请求不予支持。利达公司上诉提出一审法院认定其逾期交房承担违约责任不当,应于改判的主张,因《黄山市黄山花园买卖合同》对房屋交付方式未做约定,一审判决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认定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时间为房屋交付时间并无不当。按照该合同约定,利达公司应于1994年12月31日前交付房屋,其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并交购房业主签收的时间是1995年1月,故一审判决利达公司违约,承担1995年1月1日至房屋所有权证颁发之日止的违约责任是正确的。利达公司认为购房业主出租房屋的装修费是融系公司收取,不应由利达公司承担返还融系公司多收取的装修费用,但其1994年l月18日给融系公司法定代表人苏健雄出具的委托书证明,利达公司委托融系公司和黄山旅行社负责黄山花园宾馆出租计划、签订合同并收取装修费用,故利达公司应承担将装修费未使用部分返还给购房业主的责任。综上,购房业主及利达公司的上诉理由由均不能成立,一审判决认定真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审案件受理费、保全费按一审判决执行。二审案件受理费 54,181元,由购房业主负担

27,0905元,利达公司负担 27,0905 元。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冯小光

审 判 员张 章

代理审判员吴晓芳

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书 记 员胡晓菲

第五篇:尚先忠与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规划行政复议纠纷上诉案 判决书(共)

尚先忠与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规划行政复议纠纷上诉案

上诉人(原审原告)尚先忠,男,1943年1月24日出生,汉族,辽宁实验设备厂退休干部,住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南街19 号楼451室。

委托代理人苗兴东,辽宁长风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住所地沈阳市和平区南四经街149号。

法定代表人王健,系局长。

委托代理人王蔚东,辽宁平安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第三人沈阳维华房屋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华公司),住所地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南街1甲1-2号。

法定代表人王忠选,系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聂晓松,该公司法律顾问。

原审第三人张国安,男,1956年4月4日出生,汉族,沈阳变压器一分厂工人,住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南街19 号楼471室。

原审第三人李桂香,女,1963年12月3日出生,汉族,沈阳市铁路局沈阳铁路分局沈阳站工人,住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南街19 号楼481室。

上诉人尚先忠因规划行政复议一案,不服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2004)沈铁西行初字第51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公开审理。上诉人尚先忠及其委托代理人苗兴东,被上诉人市规划局的委托代理人王蔚东,原审第三人维华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聂晓松,原审第三人张国安、李桂香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认定,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于2002年8月29日以维华公司超建818平方米为由,对其作出法字(002)第001001号建设行政处罚决定书,原告及第三人张国安、李桂香不服向被告申请复议,被告于2002年12月24日作出沈规行复受字(2002)第008号行政复议决定,撤销了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原告及第三人张国安、李桂香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2003年4月4日作出(2003)沈铁西行初字第18号行政判决,撤销了被告作出的沈规行复受字(2002)008号行政复议决定,并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2004年6月22日,被告重新作出沈规行复决字(2004)第002号复议决定,撤销了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作出的法字(002)第001001号《建设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责令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将案件移交有权机关处理。

原审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被告具有作出复议决定的法定职权。被告所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维华公司超建818平方米,该楼的建筑性质为框架结构,但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在对其处罚时,却以砖混结构进行处罚,明显认定事实不清,被告对其作出的处罚决定予以撤销是正确的,且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维持被告于2004年6月22日作出的沈规行复决字(2004)第002号行政复议决定书,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原告承担。

尚先忠上诉称:维华公司未按审批文件建楼,实际建楼又未作测量,无依据作对比,因此一审认定维华公司超建818平方米事实不清。原审对被诉行政复议决定第二项内容“将案件移交有权机关处理”是否合法未作评判,被裁定中止的诉讼在判决中也没给个说法,属于审判程序违法。既然被上诉人认为沈阳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第十号公告使其失去相应的行政权力,那么被上诉人就无权撤销铁西区规划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沈阳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第十号公告连政府规章都不是,不能对抗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市规划局有对铁西区兴华南街19号建筑作出是否属于违建并依据城市规划法予以惩罚的职权,复议和诉讼的目的都是为确认19号楼为违建的确认之诉,但经过两次复议和诉讼都没有得到确认,移交有权机关处理却得到了一审法院的支持,有失公平。请求本院撤销原判及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判令重新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并由被上诉人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市规划局向本院递交书面答辩,辩称:维华公司的建筑性质为框架结构,而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处罚时,却以砖混结构进行处罚,属于认定事实不清,撤销处罚决定是正确的。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本院维持原判。

维华公司没有答辩意见,表示同意一审判决。

张国安、李桂香表示同意上诉人意见。

市规划局向原审法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l、2002年12月24日其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证明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所作处罚决定事实不清。

2、沈规行字(1998)9号会议纪要,3、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第0600121号结构设计说明,4、沈阳市规划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作出的建设行政处罚决定书,上述证据证明原建筑为框架结构,沈阳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以砖混结构作出行政处罚。

5、沈规建证附字3022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通知书,6、《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变更通知单,上述证据证明该楼是超建818平方米、为框架结构。

7、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8、送达回证,9、其他复议卷宗材料,上述证据证明复议程序合法。

10、沈阳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告(第十号),证明行政执法权已交由沈阳市行政执法局及各执法分局行使行政处罚权。

上述证据均已随案移送本院。

经庭审质证,本院认定原审对证据的认证基本正确。

本院根据本案有效的证据及当事人质证意见认定的事实与原审认定事实基本一致。

本院认为,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市规划局作为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的上级机关,对尚先忠等人提出申请、要求对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于2002年8月29日作出的建设行政处罚决定进行行政复议,有复议管辖权,而且生效的判决也判令其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其应该履行判决对其设定的义务。

二、复议机关在行使行政复议职权时,针对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本案中,市规划局受理复议申请以后,决定认定维华公司的建筑属于框架结构、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铁西分局却以砖混结构进行处罚属于认定事实不清,进而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并未超越复议机关的职权范围。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的规定,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处罚权已经相对集中行使。目前,沈阳市行使规划管理方面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是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各执法分局。鉴于行政执法权已经移交,市规划局决定撤销原处罚决定的同时已不能再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因此责令被申请人将案件移交有权机关处理并无明显不当。

三、尽管被诉行政复议决定没有明确所适用法律依据的具体条款,但在庭审中市规划局已阐明其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第1目作出的复议决定,故被诉行政复议决定不属适用法律错误。此外,市规划局在履行生效判决重作的过程中,直至2004年6月22日方作出复议决定,明显超过法定期限,不符合正当程序原则,但不足以导致撤销该行政复议决定。

综上所述,被诉行政复议决定并无违法之处,原审予以维持是正确的。但原判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未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不当,应予纠正。综上,原判结果正确,尚先忠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诉讼费100元,由上诉人尚先忠承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吴 凡

审 判 员 赵 士 元

代理审判员 唱 英 梅

二○○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书 记 员 董 楠

下载夏明桂案上诉、再审文书(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夏明桂案上诉、再审文书(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