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意见

时间:2019-05-14 11:2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意见》。

第一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意见

【发布单位】河南省

【发布文号】豫政 〔2007〕62号 【发布日期】2007-08-26 【生效日期】2007-08-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意见

(豫政 〔2007〕62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尽快建立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体系,不断完善艾滋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帮扶救助工作制度,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

艾滋病致困人员是容易受到社会歧视的特殊困难群体,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防止艾滋病传播,是我国政府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做好我省艾滋病致困人员的救助安置工作,对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河南,树立我省的良好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艾滋病致困人员的合法权益,使他们与全体社会成员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构建和谐河南。

坚持公平、公正、尊重、发展的工作原则,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救助安置工作机制,对艾滋病致困人员实施分类救助、妥善安置,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实现与社会的重新融合。

(二)工作目标

以政府救助为主渠道,为艾滋病致困人员提供不同标准的生活救助和生产自救条件;为艾滋病致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救助;为艾滋病致困人员提供不同形式的医疗救助;为有劳动能力的艾滋病致困人员提供就业帮助。通过多种安置方式,使所有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得到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抚育和照料。

(三)工作任务

1.落实艾滋病致困人员生活救助政策。艾滋病致孤人员和单亲家庭的未成年子女享受定期定量救助,救助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200元和65元;艾滋病患者家庭符合条件的,分别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上述人员只能按照条件享受最高标准的救助政策,不得重复救助。

2.落实艾滋病致困人员医疗救助政策。对艾滋病毒感染者提供抗病毒和抗机会性感染全免费治疗。对艾滋病致孤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可以将其基本医疗费用实报实销,也可以由本人领取每人每年300元的医疗救助定额补助后不再享受免费医疗,这两种方式由艾滋病致孤人员自愿选择。把艾滋病致困人员纳入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已经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地方,可以用医疗救助基金资助农村艾滋病致困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艾滋病致困人员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享受医疗救助。

3.落实艾滋病致困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教育救助政策。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艾滋病致困人员免收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处于高中阶段的艾滋病致困人员每人每年补助800元;将被公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录取的艾滋病致困人员纳入现有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对已经完成9年义务教育但未能上高中的未成年人提供职业技能教育补助。

4.建立艾滋病致困人员就业和生活服务制度。对艾滋病致困人员实行职业技能培训、社区融合、心理关怀等形式的救助,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强自立能力。积极为有劳动能力且有求职要求的艾滋病致困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鼓励和帮助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5.健全艾滋病致孤儿童安置抚育制度。坚持“分散供养为主,集中供养为辅”,尊重本人意愿,采取收养、家庭寄养、机构供养和模拟家庭养育4种途径妥善安置孤儿。政府鼓励依法收养艾滋病致孤儿童,鼓励将艾滋病致孤儿童安置在有抚养能力的亲属家庭或政府指定的家庭和机构中。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孤儿也可以在基层组织的帮扶下独立生活。政府兴建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养育安置机构在抚育孤儿的同时,应利用自身条件开展儿童社区融合工作。

三、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对孤儿抚育岗位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对抚养孤儿的家庭要给予适当的劳务补贴和物质援助。在艾滋病致孤人员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救助金中,有40元可以作为抚养服务费使用。

集中养育艾滋病致孤儿童是政府保障孤儿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通过事业单位提供福利服务和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等形式,由养育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机构、模拟家庭和其他儿童福利机构提供抚育服务。儿童养育机构要按照工作人员与儿童不低于1∶10的比例配备服务人员;每个模拟家庭要招聘1位全职“妈妈”,负责抚育照料4至6名孤儿。

各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设置适量的社会工作者岗位,负责对抚育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社会协调工作,保证每个孩子、家庭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随访和社会心理支持,为艾滋病致孤儿童提供以人为本、规范专业的服务。

(二)各级政府要将艾滋病致困人员生活救助经费和救助安置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救助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负担。艾滋病致孤人员和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救助资金由省级财政负担80%,市、县两级财政负担20%;艾滋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纳入城乡低保所需资金,按照现有政策由各级财政负担。市、县两级财政要认真落实救助安置应负担的生活救助经费和工作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确保救助安置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各项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物价指数变化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

(三)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外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等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通过聘用社会工作者、开展志愿者活动等方式,积极探索适应儿童身心发育要求的养育模式。

(四)做好宣传工作。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号召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帮助艾滋病致困人员,为艾滋病致困人员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让他们和其他公民一样在充满亲情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健康生活。

四、各负其责,真正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政府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促稳定的高度,加强对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领导,做好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规划,研究制定和落实各项救助安置政策,切实维护艾滋病致困人员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艾滋病致困人员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各级艾滋病防治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通过多种形式,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交流与合作,帮助解决多部门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有关部门按照实际需要和可能为艾滋病致困人员提供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民政部门是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要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参与制定和检查落实政府的各项救助政策;要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依托救助安置指导中心或委托福利院和敬老院,开展孤儿生存状况巡查,加强对孤儿收养、寄养家庭的走访,做好服务指导、技术培训和监督检查工作。教育部门要负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教育优惠政策。劳动保障部门要将艾滋病致困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列入计划,并提供技能培训补助,提供职业介绍,做好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工作中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医疗保障服务。卫生部门要与民政部门相互配合,做好艾滋病致困人员的分类医疗救助工作。建设部门对符合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的艾滋病致困人员予以优先安排。人口计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开展艾滋病致孤儿童收养工作,收养艾滋病致孤儿童不影响依法生育,办理收养公证和户口迁移要免收手续费。司法部门和基层组织要依法保障艾滋病致困人员的土地、房屋等财产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孤儿监护人或抚养人要与其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签订相关合同或协议,保障孤儿土地、房屋等财产的所有权,并在其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时归还使用权。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八月二十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

市民政局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和民政部等5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民发〔2009〕10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齐抓共管,加强领导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既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管理工作,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原则,共同做好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充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力量,并完善工作职责。

二、明确任务,落实职责

(一)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是做好本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合理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经费,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工作人员。要结合本辖区实际,规划重点救助管理区域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报市民政局备案。加大对重点救助管理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的发现、处置、协调等救助管理工作力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要在当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由当地民政部门派员值守。加强街头巡查、督查力度。指导督促街道(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好分类处置工作,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应及时通知当地卫生部门予以救治;对街头流浪未成年人,应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予以解救保护;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依法处置;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应做好引导、护送工作;积极开展本辖区内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做好预防困难群众流浪、再次流浪及回归安置工作。在街道办事处设立开放式救助点,为流浪乞讨人员、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特别困难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临时救助。

(二)市民政局是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指导、督查职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职能,牵头完善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和救助措施。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并派员值守,做好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发现、监督和派遣工作。加强街头巡查、督查工作力度,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依法救助、应助尽助”原则,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和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接收、救助工作。对符合安置条件的受助人员进行安置。加强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设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咨询热线电话和温馨提示卡。

(三)市公安局要加强对违法乞讨行为的管理工作。负责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依法查处流浪乞讨人员的各种违法行为,特别要加大对组织、教唆、胁迫、控制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营利(包括在机动车道上穿梭乞讨)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流浪乞讨人员,引导、护送其到市救助管理站或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求助。协助医疗机构做好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医疗救治工作。充分发挥市救助管理站警务室作用,协助做好安全防范和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鉴定、查询、查证工作。

(四)市城管局要支持市民政局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运用数字化城管网络和要求城管人员与市民政局有关人员共同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机制。教育、制止、纠正流浪乞讨人员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协助市民政局设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温馨提示卡。

(五)市卫生局要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原则,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做好疾病预防、救治、康复等知识的培训工作。

(六)市级新闻单位要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为我市实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确认个人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寻亲平台。

(七)市政府目督办要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市财政局负责市本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指导区(市)县财政合理安排流浪乞讨人员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九)市政府法制办要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地方立法的调研工作。依法受理有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行政复议案件。

(十)市司法局要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涉及法律事务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十一)市教育局要配合市民政局做好流浪未成年人非正规教育、心理矫治、教育转化工作。协助市民政局做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教师的培训、专业资格考试等相关工作。

(十二)市交委要协助市救助管理站为流浪乞讨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或所在单位提供购票和进出站服务。

(十三)市民宗局要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少数民族及信教群众的救助管理法规政策宣传和稳定工作。配合做好与有关地区民族、宗教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少数民族语种翻译。

(十四)市残联要协助市民政局做好残疾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查证工作。支持市民政局安装无障碍设施和开展流浪残疾儿童康复、培训、安置工作。

(十五)市政府北站办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本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三、完善措施,强化保障

(一)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将巡查、督查情况及时向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二)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与救助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等工作机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制度和措施。

(三)按照财政部、民政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财社〔2003〕83号)要求,未建立救助管理站的区(市)县,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建立救助管理站,做到有编制、有经费、有场地。市民政局要在火车北站设立全天候救助咨询服务点,办公地点由市政府北站办提供。

(四)市民政局要加强与省内市(州)和外省市合作,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和救助对象返乡安置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外出流浪乞讨。

(五)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形成“群防群助”的服务网络。鼓励、支持和发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评估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参与服务良性发展。

(六)全市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治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另行制定。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第三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

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关于进一步加强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

市民政局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和民政部等5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民发〔2009〕10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齐抓共管,加强领导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既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管理工作,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原则,共同做好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充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力量,并完善工作职责。

二、明确任务,落实职责

(一)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是做好本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合理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经费,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工作人员。要结合本辖区实际,规划重点救助管理区域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报市民政局备案。加大对重点救助管理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的发现、处置、协调等救助管理工作力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要在当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由当地民政部门派员值守。加强街头巡查、督查力度。指导督促街道(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好分类处置工作,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应及时通知当地卫生部门予以救治;对街头流浪未成年人,应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予以解救保护;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依法处置;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应做好引导、护送工作;积极开展本辖区内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做好预防困难群众流浪、再次流浪及回归安置工作。在街道办事处设立开放式救助点,为流浪乞讨人员、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特别困难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临时救助。

(二)市民政局是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指导、督查职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职能,牵头完善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和救助措施。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并派员值守,做好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发现、监督和派遣工作。加强街头巡查、督查工作力度,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工作

职责。严格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依法救助、应助尽助”原则,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和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接收、救助工作。对符合安置条件的受助人员进行安置。加强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设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咨询热线电话和温馨提示卡。

(三)市公安局要加强对违法乞讨行为的管理工作。负责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依法查处流浪乞讨人员的各种违法行为,特别要加大对组织、教唆、胁迫、控制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营利(包括在机动车道上穿梭乞讨)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流浪乞讨人员,引导、护送其到市救助管理站或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求助。协助医疗机构做好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医疗救治工作。充分发挥市救助管理站警务室作用,协助做好安全防范和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鉴定、查询、查证工作。

(四)市城管局要支持市民政局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运用数字化城管网络和要求城管人员与市民政局有关人员共同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机制。教育、制止、纠正流浪乞讨人员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协助市民政局设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温馨提示卡。

(五)市卫生局要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原则,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做好疾病预防、救治、康复等知识的培训工作。

(六)市级新闻单位要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为我市实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确认个人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寻亲平台。

(七)市政府目督办要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市财政局负责市本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指导区(市)县财政合理安排流浪乞讨人员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九)市政府法制办要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地方立法的调研工作。依法受理有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行政复议案件。

(十)市司法局要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涉及法律事务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十一)市教育局要配合市民政局做好流浪未成年人非正规教育、心理矫治、教育转化工作。协助市民政局做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教师的培训、专业资格考试等相关工作。

(十二)市交委要协助市救助管理站为流浪乞讨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或所在单位提供购票和进出站服务。

(十三)市民宗局要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少数民族及信教群众的救助管理法规政策宣传和稳定工作。配合做好与有关地区民族、宗教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少数民族语种翻译。

(十四)市残联要协助市民政局做好残疾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查证工作。支持市民政局安装无障碍设施和开展流浪残疾儿童康复、培训、安置工作。

(十五)市政府北站办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本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三、完善措施,强化保障

(一)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将巡查、督查情况及时向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

关部门进行通报。

(二)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与救助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等工作机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制度和措施。

(三)按照财政部、民政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财社〔2003〕83号)要求,未建立救助管理站的区(市)县,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建立救助管理站,做到有编制、有经费、有场地。市民政局要在火车北站设立全天候救助咨询服务点,办公地点由市政府北站办提供。

(四)市民政局要加强与省内市(州)和外省市合作,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和救助对象返乡安置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外出流浪乞讨。

(五)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形成“群防群助”的服务网络。鼓励、支持和发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评估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参与服务良性发展。

(六)全市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治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另行制定。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第四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

度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统筹农村五保供养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民生安全网,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及《山西省农村五保供养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28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4〕3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解决城乡特困人员突出困难、满足城乡特困人员基本需求为目标,坚持托底供养、属地管理、城乡统筹、适度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强化政府托底保障职责,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在全省建立起城乡统筹、政策衔接、运行规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将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切实维护其基本生活权益。

二、政策措施

(一)准确认定救助供养对象。

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为自身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本人均可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书面说明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生活来源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受委托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代理人应将其申请材料全部上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审核。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无正当理由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人员,应当告知其救助供养政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无法自主申请的,应当主动帮助其员救助供养申请的责任主体。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下,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等进行调查核实,于2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申请人及有关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批的责任主体。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全面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并随机抽查核实,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员死亡或不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等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终止救助供养并予以公示。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工作中发现特困人员死亡或不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应当及时办理终止救助供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服装、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零能自理的给予照料。包括日常生活、住院期间的必要照料等额资助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困人员疾病治疗费用的个人承担部分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给予重点保障。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规定支付后仍有不足的,由救助供养经费予以支持。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特困人员疾病诊疗实行优集中供养的由供养服务机构办理,分散供养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其亲属办理。遗体火化时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丧葬费按照当地当年的居住条件的住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供养人员住房适时维修,保障特困供养人员的住房安全。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通过优先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给予住房救助,也可通过村(居)民委员会的闲置公共用房地人民政府对其寄宿生活费予以补助;特困人员接受非义务教育的,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其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予以资助。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应当继续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一般可参照上当地人均消费支出的一定比例确定,原则上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务需求分档制定。各地可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有关标准,运用是否具备自主吃饭、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行走、洗澡能力等6项指标综合评估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6项指标都能自主完成的,可认定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有1-3项不能自主完成的,可认定为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有4项以上(含4项)不能自主完成的,可认定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照料护理标准可依据以上认定方式分为全自理标准、半自理标准和全护理标准三档,具体标准可参照当地养老机构护理费用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确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依据本地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地区差异等因素分别确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准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并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实供养形式分为在家分散供养和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鼓励其在家分散供养;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先为其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经本人同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委托其亲友或村(居)民委员会、供养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提供日常看护、生活照料、住院陪护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为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人员,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就近安排到相应的供养服务机构,由供养服务机构统一照料和日常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与供养服务机构、特困供养人员签订供养服务协议。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安置到儿童福利机构。对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特困人员,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指导意见》(晋政发〔2016〕29

(六)加强供养有资产举办的供养服务机构,具备事业单位条件的,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集体资产、个人资产供养服务机构设置和管理应当执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民政部令第48号)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49管理、安全管理和服务管理等制度,配备完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料设施设备,为特困人员提供日常生活照料、送医治疗等基本救助供养服务。有条件的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可工作岗位开发设置,合理配备使用社会工作者,并按照供养人数以不低于1∶6的比例聘用服务人员。服务人员不足的,应设置社会公益性岗位,由县级民政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面向社会公开聘用社会工作者。县级民政部门、财政部门会同供养服务机构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确定社会工作者的具体薪酬,供养服务机构依法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并落实相关的社会保险待遇。符合条件的公办供养服务机构可按照省民政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办社会福利机构聘用护理人员基本薪酬待遇的通知》(晋民发〔2013〕40号)要求,聘用护确部门职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其托底保障功能,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担负起资金投入、工作条件保障和监督检查责任。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职责,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重点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日常管理、能力建设,推动相关标准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实行特困人员“一人一档案”,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工作的绩效评价,将结果报送组织部门,作为对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发展改革部门要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纳入相关专项规划,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做好相关资金保障工作。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相关工作,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救助供养制度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符合相关条件的特困人员,可同时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待遇。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不再适用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不再适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残疾人,不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同时符合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三项政策

(三)强化资金保障。各级财政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安排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重点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任务重、财政困难、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倾斜,市、县财政兜底保障。有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从中安排资金用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各地要完善救助供养资金发放机制,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政府举办的供养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费用、办公费、房屋建设和维修费、取暖费、水电费等相关费用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并提供必要的设备。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福利彩票公益金、无明确捐赠意向的社会捐赠资金应当按照一定比例用于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各地在分配中央下达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各级彩票公益金时,要加大对供养服务机构支持力度,确保投入占比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负总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工作保障和监督管理责任。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履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请受理、调查、评议和公示等审核职责。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特困人关部门要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落实情况作为督查督办的重点内容,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违纪违法行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公众和媒体发现揭露的问题,要及时查处并公布处理结果。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因责任不落实造成励社会参与。鼓励群众团体、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鼓励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项目支持力度,落实各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收费减免等政策,引导、激励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医疗等服务机构,为特困人员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强宣传培训。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不断提高社会知晓度。各级民政部门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政策,不断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切实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落到实处。山西省人民政府2016年11月23日

第五篇:[1993]60号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局、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局、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干部随军家

属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总公司:

市政府同意市劳动局、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安置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附件:北京市劳动局、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安置工作的意见》

附件:

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安置工作的意见

市人民政府:

多年来,本市各级政府及各接收安置单位为接收安置驻京部队干部随军家属,做了大量工作,对于稳定部队干部队伍,促进部队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为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1993〗43号),在新形势下继续做好随军家属安置工作,现结合本市情况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军队干部随军家属进京安置工作,不仅是支持军队建设,巩固和加强国防的大事,也是当前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区、县、局(总公司)都应指定一名领导负责,精心组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接收安置军队随军家属的任务完成好.二、各区、县、局(总公司)的劳动、人事部门一定要把安置随军家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市场调节和行政调配相结合,拓宽安置渠道.随军家属中年龄较轻、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可到人才交流中心或劳务市场,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安置;年龄偏高、文化水平较低、又无技术专长的,根据合理负担的原则,劳动、人事部门可采取分配指标的办法予以安置.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应克服困难,积极安置.三、为进一步提高军队干部随军家属的业务技术素质,各级劳动、人事部门要把这部分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并在收费上给予适当照顾.培训的专业应适合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力求做到培训与安置相结合.四、对随军前没有正式工作的干部家属,企事业单位招工时,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并按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五、各单位在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过程中,对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应给予照顾.凡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企业工作的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应给予他们不低于一年的适应期,使其有学习技术和适应工作的机会.经过考核,符合条件的优先安排上岗,确定是能上岗的,在企业内部安排适当工作.对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且接近退休年龄的,经本人申请可提前离岗退养.六、各单位对新接收调入的部队干部家属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特别是在他们的子女入托、入学等具体问题上给予照顾和帮助.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下载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