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一个特别需要读书的职业 王俊鸣
教师:一个特别需要读书的职业 王俊鸣
开场白:
各位老师好!跟大家比起来,我是一个闲人。(笑)今天早上看各位老师都很忙。忙呢是件好事,像有些人退休以后找不到感觉了,于是就开始生病,我还好退休以后被返聘回来了,还有一些事可干,但也不那么忙了。因为不那么忙了,所以自己就可以念念书、思考一些问题、写写东西。吴校长(吴文丽校长)让我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谈谈读书的体会。过去没有专门谈过这样一个问题,但和在老师们的交流过程中,可能也说到过一点。所以今天我就定了这样一个题目:教师——一个特别需要读书的职业。讲话得有个中心,下面不管怎样拉拉杂杂地说,总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就是当教师的,特别需要读书。正名:
把“读”与“书”两个字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短语的,最早是见于《论语》。孔子有一个学生,字子路,年龄与孔子差不多,跟随孔子的时间最长,所以《论语》中记载子路的很多。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季氏的手里,子路在季氏那里作家臣。孔子有个最小的学生叫子羔,子路推荐他去做县长,孔子见子羔年纪太小就去做县长了,就去批评子路,你不是把子家给害了吗?子路不服,你看子路敢跟孔子顶嘴。他说,费县有个社稷坛,可以一边当官一边学习礼仪,何必非要读书呢?“读书”这是从这里而来。孔子很不高兴,说我就讨厌那些花言巧语的人。
就孔子的教育思想而言,孔子并不反对向实践学习,孔子出身并不好,他自己说多能鄙事(做很多低贱的事)。但从刚才讲的记载来看,他认为一个人的学习离不开读书。虽然要向实践学习,但人人要读书,教师尤其要读书。
书是什么?书是记载人类文明成果的东西,是文化的载体,智慧的结晶。从远古到现在,人类文明进展过程,人类积累的各种经验都是通过书本记录下来的。我看过一本闲书,说人类跟猴子的区别什么呢?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是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文字、书本传承下来。而猴子不会,它只能跟随上一代从实践中去摸索最简单的东西,所以猴子永远是猴子,而人类却一日千里地进步,这就是书籍的作用。一本书记载了人的生活的体验,经验的积累,对社会、自然的发现。后人继承了这些东西,进一步思考,然后再向前发展。于是,思想加思想就导致了人类的不断进步。人类创造的文明有物质文明、有精神文明。现在很多人倾心于享受物质文明,但是他(她)不读书,不太注重对人类的精神文明的继承,也就是放弃了精神享受。应该说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是有着一种读书的传统。在那个时候,“耕读之家”是最伟大的、最文明的家庭。是说一般的农民之家(不是指做官之家),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即一方面我从事物质的生产、一方面我要从事精神文明的继承。所以中国历来有读书的传统,特别是隋唐以后,科举制度为一般老百姓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那个时候全国最贫困的家庭都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大家看,戏剧中就有很多表现贫苦人读书的事,而且非常典型。
读书应该是人的一种高尚的追求
那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那个时候读了书就会有官做,读了书就会有俸禄,就会有美满的婚姻。(笑声)那个时代,以此作为一种读书的动力。现在我们的读书动力不一样了,但恐怕也不会完全相反。我们不管动力如何,但读书的传统是毫无疑问的。
其实不光是中国人对书很重视,外国人也一样。许多名人包括作家、思想家、科学家对书的评价都很高。比如有人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比如读一本好书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比如读书是心灵的体操。这是从不同角度去讲读书的意义。读书的过程是心智活跃的过程,是思维活跃的过程,读书越多越聪明。就像人的身体需要体操锻炼,人的脑子也需要锻炼。有人说,读了书,人就有了望远镜和显微镜。什么意思呢?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你通过读人家的书,你对世界的认识,从广度讲拓展了,从深度讲深刻了。等于说,一个人若是完全凭自己,那么他(她)对世界的认识则是非常有限的。
我在讲苏东坡《石钟山记》时,曾经让学生讨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我认为,东坡先生的这句话有点绝对了。(哈哈)假如什么是都要目见耳闻,才能判断有无,那是不可能的。科学越发展越不可能,社会越进步越不可能。年轻人主要通过间接的方式去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真正直接地去认识社会机会总是有限的,人生苦短啊!
咱们中国古人有很多熟悉的读书的故事,比如说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当然有些不可信,比如囊萤映雪,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杂文,说这是个笑话,说你有那逮萤火虫的功夫,读书不好吗?得捉多少萤火虫才能照见书上文字,看来有些夸张了。但囊萤映雪说的是一种精神,这都是穷人读书啊,干嘛要囊萤、凿壁,就是没钱买蜡烛。当然,“凿壁”得看隔壁是否允许,现在要给人家房子凿个窟窿,那可就麻烦了。像“牛角挂书”就是一个放牛的孩子一边放牛一边读书。比如苏秦佩六国相印,那是苦读出来的,那就是“锥刺股”的故事。他第一次求官,没成。衣服也破了,钱也花光了。回到家里,家人都不拿他当人,于是就开始苦读。读书时犯困,打瞌睡,怎么办呢?就拿锥子刺大腿,这招也太绝了。(哈哈)苏秦后来还是学有所成,佩六国相印。古人读书的故事还是很多的。我上大学时,有一个教古汉语的老师,叫做陈绍鹏。曾经给我们讲他苦读的事。他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很穷,到了冬天,家里想办法给他一笔钱,让他买一套棉大衣。这个棉大衣没买,他从一个书店门口路过,看到一套刚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啊呀!觉得这书太好了。非常矛盾:我这钱是买书呢?还是买棉大衣呢?矛盾了两三天,结果下定决心买了套书,这一冬天耐着严寒。很多同学笑他傻,但他自己心里觉得非常幸福。所以读书应该是人的一种高尚的追求,如果一个人只是追求物质的享受,恐怕这个人的档次就差一点了,读书本身是对精神文明的一种追求。要建立学习型社会,老师责任更重了。
这当然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呢?咱们党中央提出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一个社会整体上要进步,一个国家的实力要整体上提高,我认为必须靠学习。我理解学习型社会,第一从空间角度人人都要学习;从时间的角度,一个人要终生学习。要建立学习型社会,老师责任更重了。老师的责任说到底就是教书育人,不读书怎样教书,不读书怎样育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学生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才能终生读书。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等参加工作了,再让他(她)读书,那比较困难。所以建立学习型社会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要求。
另外,建立学习型社会,老师还要让学生会读书。不是所有拿着报纸、书念的人都会读书。我见过这样一个材料,一个看门老头,文化程度不高,报纸能看。他看仓库,看了三十年,天天念书,他的单位还为他订了份报纸,他也天天看,从气象预报一直读到电视节目预报,有时别人放他那儿的杂志,他也看。读了三十年,结果呢,他的文化水平、思想见识和三十年前没什么区别。念了三十年和不念一样,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所以说,不是说眼睛和文字接触就是会读书。我们老师是要负起这样一个责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要教会学生怎样读书。
这样老师自己首先得会(读书),老师要是没有读书的习惯,怎么能够教会学生读书呢?老师都不知道怎样读书才有收获、怎样通过读书才能提高自己,那怎么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我说,从传统来讲,我们处在一个有读书的传统的国度;从现实来,讲我们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更重了,老师更要读书。这是从我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说的,还不是从个人爱好(的讲的)。下面我们从个人问题来谈读书。
语文课必须和语言文字打交道,从文中获取信息、从文中体会情感、从文字中找人生感受。
我们现在的社会,有时被称为网络时代或是电子信息时代,总而言之,目前大的社会背景对于读书有种种不利的因素,比如现在到处都是图像(电视、电影)。有的教语文的老师,语文课不好好教。比如讲《雷雨》,他(她)不让学生读剧本,而去看电影、电视剧,我就不赞成。看电视剧是看图像,和看文字不同。语文课必须是和文字打交道,就是从文中获取信息、从文中体会情感、从文字中找人生感受,这和看图像不同。看图像看哭了和看文字看哭了不是一回事。所以说图像不能取代文字的。老师追时髦,可不好好上,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到处都是图像是非常浅薄的。比如我国古典名著都拍成了电视剧,像《三国》、《水浒》、《红楼梦》拍的还是不错的,当然《西游记》差一点。我觉得像《红楼梦》拍的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即使这样,也不能代替读书,你读《红楼梦》的文本和看电视剧是不同的。电视剧是别人读了《红楼梦》以后,根据他对《红楼梦》的理解编出的剧本,然后再通过演员表演的又一遍加工而成的。你想,从原著到剧本一遍,从剧本再到演员的理解,等于说,这个馍别人嚼了一遍,再嚼了一遍,然后再给你吃的。你是第三个吃这个馍的人,实际上营养成分已经流失了很多。编剧对原著理解到什么程度,有很大局限的;演员对人物把握到什么程度,又有很大局限。比如电视剧《红楼梦》中,我最不喜欢那个林黛玉,乍一看还成,仔细一看,是个小绢人,没神。在原著《红楼梦》中,林黛玉不仅有富贵气,更重要的还有书卷气。现在的演员由于自己缺乏文化的积淀,她演不出书卷气来。最近《红楼梦》电视剧在海选演员,我觉得都不堪入目。(笑声)前些年,科利华(现在倒闭了)专门为基础教育服务,他制作了一批课件,其中就有高中语文的《荷塘月色》,这也是他自认为最成功的课件。这个课件上来的图像是荷塘、一汪水几朵花,然后就读,学生边听边看。看完了让我们发表意见,意思是为他吹捧。我这人脾气不好,没说好话。我说,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就这样吗?你一旦把文字变成了图像以后,就把充满想象力、充满文字空间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死的东西。所有人都得接受你的这个图像的“荷塘月色”,文字的妙处就是能给读者留下相当大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朱自清笔下的荷塘,那会非常幽美的。而且每个人的心中想的荷塘是不一样的,因为生活经验不同、文化积淀不同,通过朱自清的笔所触发的想象也是不同的。而一旦变成图像就死在那里了,大家的都一样了。我说(科利华)就是把最优美的文学作品给糟蹋了,你们(科利华)花钱就干这事。哪个老师要用你的(课件),那他就把学生毁了。这就是图像时代,不懂得读书,以为图像可以代替读书,其实是两回事。
老师,你得使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
还有一个问题是信息过剩,令人烦恼。信息有什么害处呢?信息冲击读书,小孩宁可看点网上的奇闻轶事,也不去读书。当然,网络游戏的危害就更不得了了。一方面我们要提倡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另一方面现在又充满了图像、垃圾信息的冲击。在这样一大的背景下,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刚才我来的时候就和刘主任聊天讲教师的责任,过去我和老师座谈专门讲了教师的角色。现在我们的老师的整体收入还可以(甭说社会地位了)。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老师不仅地位低,而且收入也很低。我刚开始当老师时的收入是42.5元,和现在差远了。那个时候一辆自行车一百多,你想我得几个月才能买辆自行车。
老师的地位牵扯到一个国家政策问题、一个舆论问题。其实,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老师你得使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你走进课堂,你这样教这堂课,不是随便一个人可以替代的。比如拉一个作家来,他不成;比如说拉一个政治家来,他也不行;拉一个大学教授来,他也不能替你。比如我是教语文的,我就敢说,我这样教,王蒙来了,他不行,他只会讲怎样写小说;大学教授来了,他也不行。我上大学时,北大那都是名师,像魏建功、王力都是国内的一流学者。但是教授的那一套拿到中学来绝对不行。他做个讲座还行,说拉长了给中学生讲课,那学生非都睡着了不可。你就想,我在这里工作,是我的专长,不是任何人可以取代的。这就是教师的定位。有了这一点,你说话就硬气了、腰板就直了。老师的价值就在这里,即教会学生读书。“为了使学生更聪明”
古人讲:天地君亲师。天地是虚的,除了父母,那就是老师了。老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共和国建立以前,现在都说成“解放”以前。我觉得“解放”这个词太妙了。一用这个词就是说原来的老百姓都是被压迫被剥削的,现在都解放了。毛泽东在天安们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结果大家马上又趴下了。崇拜毛泽东,对毛泽东五体投地,还是没站起来。共和国建立以前,一个县里的中学校长和县长绝对是平起平坐的。据说台湾那里,中学校长的地位也是很可观的,县长绝对不敢轻视校长。为什么要尊师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维系,文明不至于中断,靠什么?一个是道统;一个是政统。所谓道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道德的传统,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被打散了,还能聚集在一起,靠的就是民族的文化道德的传统。如果一个国家道德传统不断,那么这个民族就不会灭亡。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首先是有一个道统,即传统的文化的精神;另外还要有一个政统,即政治体制的传统,政统是服从于道统的。过去皇帝叫天子,天之子,他的任务是替天行道。宋江起义也是替天行道。行什么道,就是道统。所以皇帝也要服从于道统。正因为老师是传道的,所以才叫做师道尊严。师道尊严,不是因为师的个人,而是因为师要传道的。道是传统的文化、道德,那么你不读书又怎么能知道呢?我问过我们教语文的老师,你念过《论语》吗?多数人没念过,只是学过初中高中的几章,到了大学还是那几章,到了教书还是那几章,连《论语》也没有通读过。所以现在新儒家讲究道统,另外还有一派反对,我们老师对此一概不问。这样老师又怎样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道德继承下来,而且要传承下去。韩愈《师说》里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老师的(任务)基本说完了。如果还要加上一个,那就是“启智”的问题,即启发学生的智慧。自己不读书怎样传道、授业、解惑,自己不读书,又怎样去启智。
我给自己的语文教学提过一个口号,“为了使学生更聪明”。那是80年代初,陶西平当校长时提出的。我教语文是为了让学生更聪明,换句话说是让学生获得一点读书作文的智慧。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为这个目标开展教学。
我一直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而读书。看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就可以大体看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大体地看出这个人的文化层次、精神世界。扩展一点说,看一个民族的整体的文化水平,看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到哪去看?你看书店都卖什么书,就大体可以看出这个民族当时的整体的情况。你现在去书店看看,考试用书至少占到了1/3。北大有个比较大的新华书店,中间的几乎全是考试用书。说明我们确实进入了考试时代。回顾过去,文化革命时代,一进入书店,红宝书至少是半壁江山,各种版本的《毛泽东选集》,各种各样的毛泽东著作的单行本以及毛泽东语录,至少占到了半壁江山,说明我们进入了一个个人崇拜、思想独裁时代。所以书是一种标志,看一个人读什么书可以判断一个人;看书店卖什么书、看一个民族读什么书,可以判断一个民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前面讲了书、读书的重要性,下面说说读书的方法,其实严格说读书没有一定之规,只要你肯读,慢慢就会形成适合你自己的方法。这里我们不妨介绍一点别人怎么读书,可以作为参考。有各种关于读书比喻的说法,是拿几种动物作比喻。比如说:蚯蚓式。像蚯蚓一样读书,蚯蚓吃泥拉泥,基本上不吸收营养。就是说不管什么书读过了就完了,耳边风一样。和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咱们这种读书法是酒肉穿肠过,佛祖也穿肠过,什么也没留下。
还有一种叫做“蝜蝂式”。柳宗元写过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种小虫子,见到什么就背起来,走一路背一路,背不动就翻跟头,掉了再背。这种读书只读不思考、不消化,最后只能成为书架子(书橱)。这种人可以搞咨询,据说清朝时咱们和俄国搞边界谈判,就专门带一个这样的书生,这个书生就是书橱,关于那个地方的历史的人文的各种各样的书他都读过,而且记得特清楚。关于谈判的事情问他,他全知道。但他只是起这种作用,没有别的作用。
比较好的读书法是“蜜蜂式”,采花粉,广收而且要加工,并且要酿成蜜。还有一类是用器物作比的。
比如“海绵式”,不管是什么,只是将水全能吸进去,但是只是吸进去而已,也是一种不消化的读书法。
还一种沙漏式,什么东西都穿肠过,比海绵漏的要快。洞篮式,是一种酿酒的东西。酿酒的时候,把葡萄打碎后,要过滤把酒过滤,把渣子留下。这种读书人是把酒都漏掉了,把渣子都留下了。
古人关于读书的方法,我觉得说的比较好的是儒家经典《中庸》里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首先要讲究博学,作为知识分子读书的面不能太窄,知识面窄了,你的专业也不可能达到更高的层次,因为你的思路是有限的。下面我还要专门讲博和专的关系;审问之,问是向别人请教,也包括互相讨论;慎思之,学了,讨论了,还要过自己的脑子想;明辨之,顺着原来的想,倒过去想,辨就是要分辨,是非轻重,都要分辨;笃行之,凡是肯定的,正确的,即还要切切实实地付出实践。博和专的问题
博学讲广,那就涉及到一个博和专的问题。有一个教物理的老师物理教的不错,可是和他说一点上课以外的事,他就不得而知了。比如,隋朝的“隋”,他偏要念“堕”,把“大隋”说成“大堕”。知识面太窄了,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还是应该有的。所以要博,比如说我们读各学科的经典著作。以语文学科为例,当了语文老师连《唐诗三百首》、《论语》的都没读过,那面就太窄了。所以要读经典。但是,光读经典也不够,同时还要读时文,这样才能跟学生交流。咱们的学生天天上网,什么都知道,因而若是一个人脑子里只装着过去的事,必然会和学生有隔阂的。我现在比较闲,所以有时间重读经典,比如《唐诗三百首》、《论语》、《红楼梦》等。除此之外,我每天还上网,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新闻。看看新华网、新浪等,有时我还聊聊天,现在的小青年全是网络语言。比如“稀饭”,意思就是喜欢;比如说“恐龙”,长得丑的女人叫恐龙;比如“青蛙”是指长得丑的男士(笑声)。不懂这些,就没法交流。总之,老师是要读经典的,同时还要读时文,了解现实的东西。因为老师是天天和学生打交道的,你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你得知道学生的情况。我有时候上课就突然冒出一句网络语言,学生就会觉得和老师的距离不远。总之,要处理好“博”与“专”的问题。广博需要泛泛地浏览,即学会速读。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到美国去读博士,美国的导师一周见他一次,基本的任务是老师给你开一个书单,得有二三十本,那都是专业的书,让人觉得苦不堪言啊!开始的时候,不适应,后来学会了速读就适应了。我们语文老师有的怕作文,不会速读。过去我提倡学生写“三新笔记”,你不要做课堂笔记。写学完这篇文章之后的感悟,包括新知识、新方法(读书的思维方法)、新感悟。要求自己整理。课外练笔,每天不少于500字,周一收上来,最迟周二发下去,而且就一个本,要求老师得非常迅速地将其读完了,而且还得讲出个一二三来。比如这此课外练笔,那个学生写的好,学生的那句话写的好等。看来,老师要是不会速读就没法活。所以要练速读的本领,当然有些书不见得全读,可以读头,读尾巴,读中间几章,读序言,就够了。有了广博的读书作为积淀,再去读专业的书籍。再比如说,读书还有功利性的读书,就是专门为教好书而读书;除了功利性的读书,还有休闲类的读书,专门为了放松而读的书。比如,像《读者》之类的杂志可以浏览一下,读的时候要放松,不必紧张,能记住多少是多少。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时候没想记,也能够记住,所谓无意识的记住。比如有的学生写作文不写标题,阅读不重视标题。我就念了首范仲淹的诗:“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但知求旦暮,休更问前程。”我没写题目,学生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首诗题目为《咏蚊》,是说蚊子只知道求旦暮的享受,从不关心自己的前程。当然这首诗是有着象征意义的。学生明白了,第一有兴趣,第二也知道了题目的重要性。其实,这首诗是我在浏览时读到的,一下子就记住了,在讲课时正好用上。
另外,涉及到的重大发明,常常是通过读别人的书得到灵感的。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他经过很多的研究、大量的积累之后,没有形成深刻的思想以及学说的核心,他是通过读别人的书得到启发,这成为他学问的一个核心。所以“广”和“博”关键是要“博”得学会速读。学和问关系
光一个读书还不行,我有这样的体会,自己读书、思考也不见得有什么启示,忽然来了一个学生或朋友和我聊天,有时会受到启发。最近有一个实验学校找我聊天,我就产生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原来还只是朦胧的)。现在我们语文说的人文性、实践性、工具性、文学性、言语性、思想性等,可以多达二十几种。我发现所有这些“性”,都是从“语文”这两个字中抽出来的。现在我们不管这些“性”,光说“语文”,语文就是读书作文。老师抓住“读书作文”这四个字就足够了,不用管它什么“性”呢,所以我写了篇短文《摆脱性的困扰,语文就是读书作文》。这个“问”不光包括求教,还包括互相讨论、启发。这是古人非常成功的经验。中国古人叫做学社,外国叫做沙龙。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讨论,互相启发、争论。比如学校可以成立个读书社,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学和思的关系
《论语》中就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不思考,至多成为书橱,弄不好会成为“沙漏”。思考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联系自己过去所积累的各种思想认识去思是顺着想。你可以通过你的生活经验、文化积累把一句话变得很丰富。比如刚才说的“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有迷惑、有欺骗,我觉得都可以。解释成“迷惑”,就是说了读别人的书因不懂变得迷惑了。解释成“欺骗”,是说你读了别人的书,没思考,上当了,往往会信了假的东西。所以要思,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积淀去想。因此,古人说开始要把书从薄读厚了。怎么把书由薄读厚了呢?就是说你的生活体验、文化积淀融进去了,一句话就变成了很多。
书要是读而不思,就是读死书或是死读书。过去反对读死书就是反对读而不思。读而思,书就是活的。书一旦能够和你的生活经历、文化积淀结合起来的时候,书就活了,只有到了这种时候,你才会觉得读书是有趣的,不然的话读书就是苦役。什么时候把读书看成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呢?只有思才有,不思就没有。接下来要的是“辨”
刚才我们说过思是顺着想,而这个辨恰恰相反。要质疑、要分辨。古人讲“读书贵有疑”,谁读书能够读到从无疑处生疑,大家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你能够看出问题来。老师会这么读书,你才会教学生这么读书。刚才我提过我教《石钟山记》,除了最后一句有些片面。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东坡先生笑李渤之浅陋,其实在这里东坡先生又犯了一个错误。我把李渤的《石钟山记》拿来与东坡的合观,李渤在石钟山时间比较长,他不但亲自考察,而且还“询诸水滨”,向当地的老百姓求教。南北不是两块石头,而是两座山头,李渤说的非常清楚。然而东坡误解道“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所有的教参都在夸东坡写的怎么好,却没有人质疑。我讲课就可以质疑,苏东坡说的对还是不对。这就是“辨”,有比较才有“鉴别”。既然说道李渤了,我就拿来分辨。如果不这样分辨,人家说什么信什么,那就麻烦了。我写过一本作文的书,就提出质疑,我们怎么引导学生生疑,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
1、质以环境,即人家这个人发表这样一篇文章,是在什么环境(背景)下发表的。把背景找出了,就可判断说的是否合理。
2、质以事实,即我把有关事实拿出来看是否相符。
3、质以事理,“人有常情,常有常理”,大道理管着小道理。语文中的教参、注解说的不合常理的很多。比如归有光《项脊轩志》中说归有光在项脊轩中读书,有这么几句话:“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对于“借书满架”,书下没解释,而教参中则解释为“借来的书”堆满书架,我觉得很不合理。归有光是书香世家,还去借书,而且借来的书堆满一架子,不太可能。后来我就查了《康熙字典》,解释为“音积义同”,看来“借”是个通假字,通积累的“积”。还有个专家写了篇文,专门说“借”(Jiè)字用得好,非常荒谬,你要全信了,那就上当了。所谓“学而不思则罔”。
4、另外,怎么质疑呢?质以他说,同样的东西,看看别人的怎么说的。即别人怎么说,先别全信,最好找一些相关的材料参照着读。读书参照着读很重要,你马上会发现张三这么说,李四那么说。我一会儿讲到岳飞的《满江红》,我看到过这首词的很多解释,始终不满意,有许多矛盾没讲通。比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话之间到底什么关系,时转折还是并列,是虽然我三十功名如何然而八千里路如何,还是我三十功名如何而且八千里路如何呢?这是一个问题。下边一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莫”管到哪?是“莫”管到“白了少年头”,但是空悲切。还是“莫”管到“空悲切”,不要空悲切。后边的讲法与前面的有密不可分,前边讲不通,后边没法讲。自己不明白了,去翻书,众说纷纭。包括周汝昌(红学专家),他的解释尤其荒谬。(笑)我的笔记(以手举笔记科)关于这一点,记录了很多,但是始终没有决断。为什么呢?没有背景,就是岳飞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三十岁春风得意时;还有一种说法,是他被害前夕。这是个背景问题,我没有能力去考证。可是最近我读《北京晚报》理论周刊,其中有一篇《〈满江红〉读法重观——确为岳飞所做新证》,讲的非常好,把过去我所有的疑问都解决了。你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一句很难理解的:岳飞再恨敌人,也不至于吃肉喝血呀,太残酷了,不太好理解。这(先生以手指报纸)里面都讲清楚了,为什么呢?把背景讲清楚了。背景讲清楚了,前边什么“八千里路……”,“莫等闲……”就都明白了。这是大家都能背的诗,有人说这有什么难的呢?但是我随便问个问题,就不一定明白。那就是没读懂,似懂而非懂。第一没有思,第二没有辨。当然,别的学科可能不需要这样辨,但是别的学科也有别的要辨的东西。我那个小孩在北京四中念高中,快高考了。有一个和我不错的朋友主动要给补补物理课,可是我那个小孩说了,这位叔叔讲的没我们老师清楚,我们老师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他却绕了半天……各学科都有这样差别,人家读书研究到家了,不会的且绕呢!有关《满江红》很多解释绕了很多弯,还没解释清楚。所以要辨、要想。各学科有各学科的问题。当然有个前提是读书,你要不读书就没法思辨。就一本教材,可能就是照搬。学校要查教案,网上有的是,一下载就完了。其实是糊弄领导吗?也是在糊弄你自己,当然最受害的还是学生。老师自己不读书,没法教会学生读书。老师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怎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还要笃行之,即最后还要想明白的事还要指导实践。比如说我教语文,大概二十多年前,我读《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这个句子非常美,可是你一看教参,这意境就全完了。什么问题呢?觉得“游泳”二字翻译的不好,教参上把游泳翻译成为现在的游泳。“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对句。“翔集”是两个动作,“游泳”也应该是两个动作。这是我按文理分析。查过字典,一般的字典都这样解释,“游”和“泳”连而言之,有时是不同的。在水面上浮动为“游”,“潜入水底”叫做“泳”。这鱼有时也是在水面上,有时潜入水底。和前面的“沙鸥翔集”正好对应,我得到一个启示叫“互解”。语句之间有联系又互相制约,我们是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释的。这是个最小的互解结构,由此我指导我的读书实践。我现在发现我把互解的概念扩大,不管是一首诗、一首词还是一篇散文都大量的地包含着互解。现在我讲阅读就用互解,我还提到了一个规律,叫做“文章诸因互解律”,包含着思考的过程以及指导实践的过程。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写作论,但历来没有阅读论。中国的现代阅读学也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怎么指导学生读书,自己怎么读书才能读明白了,这是一个大的课题。我从这入手进一步指导我的阅读实践,教学实践,是笃行之。当然,也可以学习别人的方法,那也需要实践,也得笃行之。我觉得《中庸》的这个讲法应该说是最经典的。
当然,这里边还有别的因素。比如这一过程要不要动笔,有很多这样的说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只要读书就拿根笔。每次我教高一时,开头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让学生读书时,拿支笔圈点勾画。把认为好的、重要的、有疑问的地方画下来,甚至在旁边写上感悟。我觉得培养学生读书能力,这是第一步。
别的学科要不要读书?当然需要,比如历史书不读不行,包括数学书也要读。学生真要把教科书读明白了,那基本上就学会了。可是我们老师不指导学生读书。简单一点是圈点勾画,复杂一点是批注。我带了我读过的几本书(以手指书科),比如这本《名家读唐宋词》,我自己的书,上面就有我的圈点勾画以及批注,其中有的是联想式的,有的是感悟式的。比如这里名家讲李白、温庭筠的词,此中这一句和那一句的关系非常微妙,且和散文不同。这些名家都说句和句之间没有关系。有的说是随便给堆在那里的,还有的说是以韵脚为线索的。我读到后,就批判。为什么呢?以理解文,人写什么作品都是通过思维,人的思维如果是混乱的不可能写出好作品。一篇作品之所以能够随传下来,一定有它内在思维逻辑。现在,你没看清楚,不能说是随便堆在那里。你看我这些书(以手举书),除了圈点勾画都有大量批注,这些批注对我的语文教学的启发很大,有的是对原来的想法的一个发展,使得原来的想法更清晰了、更深入了。这是读书动笔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记笔记的问题。比如,有时对于我的一些想法,也进行批判。读书快慢的问题
下面谈谈读书快慢的问题。读书有快有慢。不能说什么书都读得很快,比如一个晚上读了一部小说,没什么可自豪的,只能说是浏览了一下,对于实际没有太大作用。人的真正的收获还在于精读,要读得慢。所以古人有很多看起来很笨的读书方法,比如“抄读法”。这有个印刷业不发达的问题,书很难的,借来一本书得抄。还有的自己有书但也抄。读完书,一本书变成了三本。怎么是三本,一本是原本,一本是抄来的,一本是读书笔记。看起来笨,但非常有效。
刚才说过比读法,同一专题的书,读好几本,然后比较。猜读法,拿一本书,看看目录,猜猜在这一个目录下,会写什么内容。看小说,看了开头就不读了。想想如果让你编这个故事,会怎么编。等你有了想法,再来读也无妨。八面受敌法(苏轼),一篇好的文章,不可能一次把它读懂了,每读一次,可以就研究其中的一个方面。比如我读一首诗,第一遍我只关注这首诗的字面意思,第二遍只关注它的背景,第三遍关注它的艺术手法。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就是说读书,每一次只注重它的一个方面。
古人的读书方法很多,咱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安排。不是没有时间读书,而是有时间没读书
最后说到一个时间的问题,老师们都很忙,而我是个闲人。其实也不全是,大多数人都很忙,真正不忙的人很少。忙是不是不读书的借口呢?应该不是。我这里介绍几种解决时间的方法。一是“三上”,马上,厕上,枕上。古人没有汽车,赶路时用马,可在马上读书。现在就是指在车上,当然开车恐怕不行(笑)。“厕上”、“枕上”就是一天中随时挤出时间读书。还有一种就是“15钟读书法”,规定自己每天读书15分钟,要做到雷打不动。15分钟能读多少呢?假如一分钟读300字,15分钟读4500字。4500字什么概念,相当于千字文好几篇。如果能够坚持的,一年读十二本书、十五本书没问题。但是得做到雷打不动,不管多忙,都得坚持。一年读十本,但是在座的有没有一年能够读够十本书的,当然这里是指正经书,烂七八糟的不算。恐怕做不到吧,15分钟对一天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你可能一聊天15分钟就过去了。但是贵在坚持。时间的问题在于你挤还是不挤,想用还是不想用。不是没有时间读书,而是有时间没读书。
从社会的发展需要,从老师角色特点来讲,从咱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来说,老师都要读书,不但要读书,而且要研究怎么读书,从而教会学生读书,学习型社会才可能实现。现在读书的条件好,不用去图书馆。现在网上什么书都有,比如要查《汉书》的一篇文章,到网上一查就能找到。读《论语》网上不只一个版本,现在电视里有个叫于什么的(于丹)讲《论语心得》,北师大的一个教授,可以听,但是那是她的心得,究竟理解得对不对,那得读原著,光听别人说的不算。关于读书问题,说了这么多不成系统,供老师们参考。
第二篇:王连俊: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改动)
开原二高中“十二五”教师个人
职业发展规划表
(2011-2015年)
姓名:____王连俊______ 部门:____二年组_____教师职称:____中学高级____ 填表日期:____2012.6______
开原二高中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