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破解破产案件审理中的难题 浙江绍兴中院关于破产案件资产处置难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1:2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努力破解破产案件审理中的难题 浙江绍兴中院关于破产案件资产处置难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努力破解破产案件审理中的难题 浙江绍兴中院关于破产案件资产处置难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努力破解破产案件审理中的难题 浙江绍兴中院关于破产案件资产处置难的调研报告

努力破解破产案件审理中的难题 ——浙江绍兴中院关于破产案件资产处置难的调研报告

企业破产案件审理耗时久、周期长,为各界普遍关注。法院虽一直在努力加快办案节奏,但仍有一些客观因素难以克服,如破产资产处置难问题。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课题组,对柯桥区人民法院近年来已审结的破产案件的进程节点及进展原因作了“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以期有针对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一、基本情况

2012年以来,柯桥区法院共受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49件,已审结10件,平均审理天数为709.6天,其中最长的审理时间为1280天、最短的为549天,具体程序进展平均时程为:从接受申请材料至裁定立案受理(审查申请、选定管理人期间)为26.1天;立案受理申请至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公告、申报债权期间)为79.4天;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至裁定宣告破产(审计评估期间)为105.8天;而宣告破产至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资产处置期间)为498.3天,即资产处置平均时程占破产案件审理平均时程的70.2%,资产处置周期长是目前导致破产案件审理周期长的最主要因素。

以某体育用品公司破产清算案为例,该公司于2012年11月14日申请破产清算,法院于同月20日裁定受理,2013年3月9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同年6月14日宣告破产,2016年3月14日资产处置完毕,同年4月8日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同年4月26日裁定认可分配方案并结案。其中资产处置耗时33个月,前后经历了8次拍卖、1次变卖。

据统计,柯桥区法院自2014年底启动司法网拍以来,截至2016年5月12日,共通过淘宝进行过123次网拍,成交34次,扣除5次成交后因买受人未实际支付买受款、1次不符合变卖方案要求外,实际成交28次,成交率仅为22.8%,即平均5次拍卖才成交1次。

二、破产财产处置周期长的原因分析

分析导致破产财产处置难、周期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资产结构复杂。有证厂房与无证厂房混同,房产与土地权属不统一。如有的土地系向村集体租用,而厂房系企业自建,要保障处置利益最大化,涉及建筑性质、土地权属变更,需要大量协调工作,而且存在政策障碍。

2.厂房租赁现象大量存在。多数破产企业厂房存在租赁或以租抵债情况,给处置造成障碍,需要前期大量协调,甚至通过诉讼方式先行处理租赁关系。

3.资产体量大。相当部分资产体量过亿,且难以分割,经多次拍卖未能成交。如某材料公司的财产,总价接近3亿元,目前经过4次拍卖仍未成交。

4.因行业不景气而难以吸引有效投资。柯桥区法院受理的破产案件中约80%的企业与纺织、印染、化纤有关,总体属于产能过剩行业,影响投资意愿。

5.资产坐落位置及一些政策性因素影响。如有的厂房位于居民区,对买受人从事产业的环保要求高;有的厂房处在古镇保护区内,使用受规划制约;还有的厂房涉及拆迁等。

6.税费负担较重。破产财产一般体量都较大,处置产生的税费数额也较大,提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潜在购买人的购买意愿。即便有购买意向的买家也多因税费负担持观望态度,往往待多次拍卖不成降价后才参与竞拍。

7.抵押权人(多为银行)对资产处置价格要求高。抵押权人通常要求抵押财产的处置价格不能低于其在设立抵押时的评估值,往往对资产的处置价格、拍卖次数有要求,而其大额抵押债权人的地位又影响到财产变价方案的通过、拍卖次数、资产过户等环节。

三、相关建议

(一)对相关部门的建议

1.充分发挥产业基金、重组基金的作用,加大对破产财产处置的支持力度。建议将当前的企业帮扶解困工作纳入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框架中一体考虑,充分发挥两个基金的作用,深入探索以政府基金参与破产财产的处置,如收储、退二进

三、改造成创业园等。

2.加大税收和权证办理等方面的协调力度,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障碍。对于存在税费可减免的环节,予以减免;对于大体量、存在权属与政策障碍的资产,需要出台相关的处理意见,并成立由国土、税务、规划等部门参加的联动工作平台协调处理。

3.不断创新招商模式,相关单位要积极搭建创新融资渠道,如众筹购买委托管理等;多向大财团、相关产业的上市公司、私募基金推介等。

(二)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破产程序推进的配合力度。实践中存在部分金融机构对破产财产的变价价格、拍卖次数等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现象,不顾客观市场行情,往往资产经一两次拍卖不成交后就不愿再降价拍卖,导致处置搁置、程序停顿。建议金融机构加强对破产法的理解,优化内部规定和审批流程,加强与法院、破产管理人的沟通,进一步加大工作配合力度,协同加快推进企业破产程序。

2.配套融资产品,加大对购买破产财产的信贷支持。大部分的破产财产在处置后,买受人亦会以此为抵押向银行融资。建议银行把信贷支持提前至资产处置中释放,以拟处置破产财产作为抵押担保物,配套相应的融资产品,降低买受人融资难度,增强破产财产的吸引力,促进交易。

3.确立以预分配方式作为不良贷款核销的依据。鉴于破产财产处置确实存在周期长、处置难的现状,建议银行在机制上确立以预分配而非实际分配作为不良贷款核销的依据,以加快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课题组成员:周剑敏

朱淼蛟

朱建军

林长华)

第二篇:法院近三年涉资产处置类执行案件调研分析报告

2016年至今,全国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谋划、真抓实干、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执行工作发生历史性变化,从“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到“切实解决执行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建立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系统,网络查控系统,促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基本化解查人找物难题,建立了网络拍卖制度和网上评估、拍卖系统,基本解决资产处置变现问题,就曲阜法院近三年涉资产处置类执行案件调研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曲阜法院自2017年开始完全启用网络拍卖平台,为确保资产处置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凡涉及资产处置类执行案件,全部进入网络拍卖程序,经一拍、二拍、流拍后变卖,仅有极少案件进入以物抵债程序。以网络拍卖数据对资产处置类执行案件分析具有可信度。

由此可见,我院近三年来涉及网络拍卖各项数据呈现上升趋势,标的类型也呈现逐年多样化的状态,一方面体现出执行团队能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寻找更多的被执行人财产,一方面也体现出人民群众对司法拍卖的参与度、认可度得到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资产处置类执行案件依托多方平台进行财产变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处置程序复杂,执行周期长。资产处置要经历信息查询、线下调查、裁定拍卖、价值评估、网上拍卖、协助过户、财产交付等流程,其中价值评估、网络拍卖及财产交付的工作量非常大。进入处置程序到拿到评估报告进行送达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如果一次拍卖不成功,要进行二次拍卖甚至变卖,可能需要数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二)房地产类资产清场难,涉案房屋居住有被执行人亲属或房屋已出租给第三人等情形,如工业厂房常涉及较多工人、设备,极容易出现无法清场交付的现象,竞买人也往往在查看资产现场后放弃竞拍,导致网络拍卖流拍。

(三)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执行异议多。房产经常出现被租赁、买卖等情形,引发大量的执行异议。善意买受人及承租人的权利必须依法保护,但有的被执行人或占用人滥用执行异议权利,恶意串通以逃避执行,尤其是被执行人与承租人故意签订长期租赁合同,以买卖不破租赁的理由提出执行异议,如被依法裁定驳回异议又进一步提出复议或者执行异议之诉,对应的资产便无法进入网络拍卖程序。

(四)产权证不齐全或者登记面积与实际面积不一。相当一部分被评估房屋未办理不动产证,有的有土地使用权证无房屋产权证,有的有房屋产权证无土地使用权证,无法对房屋进行有效的评估,给后期拍卖成交过户带来难度;

有的擅自加高修建的房产,因其无法独立切割而难以处置。

(五)以物抵债难度较大。有的涉案资产涉及多个被执行案件,往往由多家法院进行查封,同一个资产存在首封和轮候,若首封法院进行以物抵债不利于轮候查封的法院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债权,而多数申请执行人不同意以物抵债,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较少运用以物抵债的方式进行财产变现。

三、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一)健全联动机制,畅通协助沟通渠道。尽快和当地不动产部门联网,加强资产处置前的调查核实力度,对房地产证件不齐全或实际面积与登记面积不一致问题,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未办理相关产权证的,由法院牵头,不动产登记部门配合,在房屋、土地的权源合法、在邻界址明确的基础上,依法进行评估拍卖;

面积不相符的,先由不动产登记部门调查核实权属情况,对超面积部分的房地产依法确权或补办手续,所需费用由买受人自行负担,不在拍卖成交款项内扣除。同时,建立相应的日常工作会商机制,对处置涉房地产执行案件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高效的协商,提高执行效力。

(二)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通过法律释明向当事人提示诉讼和执行风险,强化当事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债权人及时申请财产保全,有效防止债务人在执行程序开始前转移财产。对有金钱给付等相关内容的案件,引导债权人及时申请财产保全:法律文书生效后,进入执行程序前,债权人因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等紧急情况,及时进行执行保全。

(三)加强执行团队建设,优化执行程序。增强执行力量,在干警素质、年龄结构上进行合理布局;

加强执行人员培训,认真学习执行规范性文件;

以每周例会的形式,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将涉资产处置类执行案件分配给业务能力强、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执行团队进行统一办理,提高处置效率。以执行指挥中心为枢纽,员额法官为核心,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互相配合,形成“人员分类、事务集约、权责清晰”的高效运行模式。

(四)严格执行异议案件审查和办理程序。建立恶意执行异议追责机制,对于无正当理由或恶意串通的案外人提出异议的,依法追究其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为防止执行异议滥用,可考虑增加一定的异议成本。

(五)不断加大执行力度。在督促义务人主动履行、自觉履行和执行和解的同时,因案施策,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拘留、罚款、执行曝光、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形成高压强硬的执行威慑,使被执行人主动搬离涉案房屋,为下一步的拍卖和财产交付创造有利条件。

二〇二〇年六月十六日

第三篇: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广西防城港中院关于建设工程合同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广西防城港中院关于建设工程合同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快速发展,极大刺激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涉及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数量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以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情况为样本,分析该类案件审判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建议。

一、审理建设工程案件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1.收案数量逐年递增。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受理建设工程案件总量分别为87件、120件、99件,其中一审案件数量分别为54件、95件、89件;二审案件数量分别为33件、25件、10件,整体处于上升态势。(见图一)

2.案件分布地域不平衡。该市各基层法院均承受着较大的建设工程案件收案压力,港口区、东兴市受理数量占全市一审案件的83.61%,其中港口区法院2015年收案61件,同比增幅79.41%;上思县法院和防城区法院则收案较少,共收案25件,占全市一审案件的10.50%。

3.涉案标的额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该院受理的一审建设工程案件涉案标的总额高达8.74亿元,受理案件每宗标的均值为367.22万元。随着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涉案金额呈不断上升趋势。另外,随着人们维权意识增强,对违约金等请求都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

4.案件调解撤诉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近三年来,该院审结的建设工程案件中的调解撤诉率仅为24.13%,15.65%和13.13%,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见图二)。

5.案件类型多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案件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纠纷、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等九大类型。三年来,受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217件,占到建设工程类案件总数的70.92%。该类纠纷的争议焦点多为工程款结算问题,其中还涉及到农民工薪酬问题,案件敏感度强,社会影响较大,审理难度大。

6.案件的专业技术性强,审理周期较长。建设工程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强制性标准、专业技术规范和行业常规,涉及大量建筑工程类术语,增加了案件审理难度。据统计,此类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为188.46天,审理期限最长的为443天,案件审理周期较长。

7.案件争议焦点集中。此类案件的争议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工程款的给付,近三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306件建设工程案件中,因工程款给付以及合同效力导致的纠纷占此类纠纷总量的86%左右。另一方面是建设工程合同、承包合同、发包合同效力的认定,占此类纠纷案件的14%。

二、建设工程案件成因分析

1.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随着该市房地产和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业市场规模日渐庞大,同时建筑业市场在开发建设工程中的如参与建筑活动的主体行为不规范、承包方超资质等级承包、无资质承包,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一些被挂靠企业、内部发包企业对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监管等不规范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随之暴露出来。此外,一些相关的职能部门未尽监督管理职责,忽视了对相关主体资格的审查,给建筑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开了方便之门。

2.涉案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当事人的合同意识、证据意识以及违约责任意识淡薄,有些当事人对于逾期付款违约责任、工程质量违约责任等不够重视,导致拖延付款、工程质量低劣;同时又随意作出违约责任承诺,一旦发生诉讼,便面临承担高额违约金的风险。

3.建设方资金准备严重不足。近几年来,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利润空间较大,吸引了大批企业和个人进入建筑市场,有的建设方在没有足额的自有资金或仅有少量资金的情况下承揽了较大的工程,资金缺口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承包方垫资、拖欠材料供应商货款或购房客户首付款、民间高息借贷等渠道筹集,一旦资金链断裂后开发商跑路,导致后续资金不足发生承包方追索工程进度款、购房者要求解除房屋买卖合同等一系列纠纷问题。

4.诚信机制缺乏。主要表现在发包方有支付能力无故拖欠工程款以及承包方恶意停工勒索工程款等。另一方面,有的承包方利用发包方急于赶工的心态,不顾双方的合同约定,多次提出无理要求,如若发包方不妥协便故意拖延进度甚至以停工相要挟,成为建设工程领域纠纷产生的重要隐患。

5.因准备不足工程仓促上马,导致中途被责令停工后,发包人与承包人产生纠纷。在未经法定审批许可前,或没有正规的项目经理部的情况下,临时搭建班子,对困难预见不足,加上自身技术实力、施工组织能力不强,一旦手续办不下来,被相关部门查处后被迫停工甚至施工方中途退场,致使许多工程开发方和施工企业共同陷入困境,破坏企业的正常施工秩序及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预防和化解建设工程合同矛盾纠纷的建议

建设工程涉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重大财产的安全,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预防和化解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需要法院、行政主管部门、发包单位、承包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此,防城港中院课题组建议:

1.强化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形成合力监督机制。为解决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建议要严格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机构,把好“入口关”。招投标部门既要对承发包人已签订的合同进行形式审查并备案,还要加强对备案合同的后期监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准入门槛”,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严格监督检查涉建设工程企业的资质情况。对借用执照施工、违法转包、分包工程给个体施工队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处罚。另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存在施工隐患的应责令停工整改。通过监督管理,有效的防范建筑市场违法违规操作的发生。

2.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各方法律和风险意识。针对涉案当事人法律和契约意识淡薄的问题,建议市中级法院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加强法制宣传。线上,在防城港市主流媒体,以及政府、住建委、工商局和法院等部门的自媒体(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发布典型建设工程案例,对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诠释,指引和规范建设工程活动中相关主体的交易行为。线下,则可组织法官深入辖区建设施工企业通过以案讲法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讲解建设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指导企业采用正确途径和方法处理纠纷,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3.构建建设工程纠纷柔性司法解决机制,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为提高建设工程类纠纷的解决效率,使纠纷处理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建议建立建设工程纠纷柔性司法解决机制。具体做法如下: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牵头,各级人民法院与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联动,建立具有司法指导性质的行政调解专家库、监理调解资源库等数据库。对于纠纷不复杂、争议不大的案件,引导当事人从专家库中选择与争议工程无利害关系的监理工程师就争议事项作出专业判断并组织各方调解。法院在调解过程中提供法律服务,保证建设工程类纠纷得到更为专业的解决。

4.加大调解力度,妥善解决纠纷。建设工程案件争议内容和案件事实错综复杂,认定事实和责任都难度较大,还涉及耗时的鉴定、评估工作等。而建设工程合同中的发包方、承包方、转包方一般是长期合作的经济伙伴。因此,为减少法院的司法成本和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同时也为维护合同双方的继续合作关系,防城港市两级法院要充分发挥诉前调解机制的作用,争取把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对于已进入到诉讼程序的案件,在立案阶段继续加大调解力度,除了选派审判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调解能力好的审判人员负责审理案件,还可以邀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加强非诉调解与诉讼调解的衔接,以减缓双方的矛盾冲突,使得停工工程继续进行,降低投资损失,促进合同所涉利益的实现。

5.合理配备审判力量,提高专业化审判水平。针对建设工程类案件专业性强的特点,建议推行此类案件的专业化审判。比如,可以在主要受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等从法律关系到案件事实具有一定关联性案件的民一庭成立专门合议庭,打造“小、精、专”审判团队,实现专人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同时,注重对此类案件审判人员的培养,使他们既能熟悉建设工程类的法律法规和最新政策,还能掌握此类案件的专业审判技能和建设工程合同领域专业知识,并积累审判和调解经验,从而培养专家型法官。此外,针对建设工程纠纷案件,从具有建筑专业背景的人员中选任人民陪审员,发挥其专业优势,及时帮助解决专业问题。

6.建立合同诚信档案机制,提高合同履约程度。日益严重的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制约建筑市场走向规范轨道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建立建设合同诚信档案,共同打造诚信平台。对于发包方,可以由建设部门、工商行政部门等单位通过共建建设合同诚信档案的形式,将无正当理由拖延支付工程款的行为记入该发包方的信用记录,降低其信用等级。另外,对有不良记录的发包方在其清偿旧的欠债前拒绝审批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对于承包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其资质、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履约程度,保证工程建设活动顺利进行。

(课题组成员:崔 静

王 勋

何丽敏

吴凰汇)

下载努力破解破产案件审理中的难题 浙江绍兴中院关于破产案件资产处置难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努力破解破产案件审理中的难题 浙江绍兴中院关于破产案件资产处置难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