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第二十三届春季上海全国五金展招展书
第十三届 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
The 23th China International Hardware expo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
暨2013春季(123届)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
【展会时间】2013年3月12-14日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主办单位】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
【协办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
上海市工具行业协会 上海五金商业行业协会 上海市工商联五金商会
【承办单位】北京金益友联展览有限公司
荟五金精品,展行业风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定于2013年3月12-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历经六十年的行业发展积淀,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已发展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五金专业博览会,受到国内外五金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认同,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积极参与。2012年3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展会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展览面积达到117062平米,境内外参展企业2100多家,展位总数近6200个,到会专业观众超过40000人次,博览会专业分馆更加完善、参展门类进一步扩大、会期活动丰富多彩,促成了与会参展商和参会商的双丰收。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将再接再厉、续写辉煌,继续启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十个展馆,总展览面积超过115000平米,设计标准展位6000个,预计参展企业2200余家。博览会主承办单位将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把提升展会品质、规范展会管理、完善展会服务放在首位,以满足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五金专业展会。
2013年3月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期待与您相见,更多精品、更多惊喜、更多收获!
【大会安排】
●举办时间:2013年3月12-14日
●举办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大会日程:布展时间:2013年3月9日13:30-11日
展览时间:2013年3月12-14日 展位及报价:
展位总数:展览面积总计115000平方米,设计国际标准展位6000个;
其中光地面积36000平方米,标准展位2000个,其中异型标展约占25% 展位报价:光地950/平米(E5馆光地850元/平方米),室外展场500元/平方米;
标准展位8500元/个(E5馆标准展位8000元/个),异型标展9000元/个,所有两面开口标准展位(含异型标展)加收500元/个
室外展场展示车证2000元/张(参展商须预约数量并付款方可制证)
打 造 一 流 展 会
第十三届 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
The 23th China International Hardware expo 【展品范围】
1.手动工具:传统手工具、组合工具、汽保工具、园林工具、工具箱包、量具、刃具; 2.电动工具:传统电动工具、风动工具、液压工具、磨具磨料;
3.机械设备:木工机械、园林机械、清洗机械、包装机械、金属加工机械、起重器材、喷涂设备;
4.焊接设备:电焊设备与器材、气焊、气割设备、焊接辅机器具、焊接材料、配件;
5.五金制品:建筑五金、装饰五金、门窗五金、水暖五金、卫浴五金、标准紧固件、五金杂品;
6.机电产品:水泵、空压机、电动机、发电机、给排水设备、轴承;
7.制造设备:锻造设备、热处理设备、光整设备、包装设备、物流设备、其它; 8.其他产品:电工电料、消防器材、安全防护、劳保用品; 【大会宣传及服务】
1、于多家新闻媒体发布消息及广告宣传展会信息;
2、加强与五金专业媒体、网站、刊物间的宣传合作推出展会宣传资料;印制参观请柬、展会 会报等发送经销商及用户;
3、印制中英文会刊,为参展商免费刊登名录及企业简介;
4、为参展商提供免费工作午餐,每标准展位两份;为参会人员提供住会及会期交通服务;
5、为参展商提供免费的展品接运、代储服务(具体办法详见参展商手册);
6、大会受理各项宣传广告业务(详见广告报价明细表);
7、坚决贯彻落实《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现场为展商提供保护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8、未尽事宜可致电大会承办单位咨询。【参展办法】
1.填写参展申请及合约表邮寄或传真至组织单位;
2.参展商应在申请展位后3日内将参展费用[50%(预付款)或全款]电汇或交至组织单位,余款应在2013年01月10日前付清,未能按期全额交款的展位视为自动取消,展位定金不予退还,我们将在收到全部参展费后开具发票;
3.2013年01月10日后报名的参展单位,须全额一次付清参展费;
4.参展商在汇出各项费用后,请将银行汇款凭证及贵公司企业简介(300字以内打印稿,免费刊登会刊)一并传真至组织单位;
5.参展商只有在规定期限内支付50%预付款后,所定展位才可保留;
6.组织单位收到参展申请及展台全额费用后,将向参展商寄送《参展手册》(内附“展位确认书”)以确认展位。《参展手册》内含“参展回执”以及展位搭建、展品接运、住会接待细则等重要资料,请参展商详细阅读以了解各参展事项。
【更多展会最新进展请与招展单位联系】 联系人:姜名扬 *** 010-57532080 QQ在线预订:893762270 邮箱预订:jiangmingyang008@163.com
打 造 一 流 展 会
第二篇:上海设计展“提名展”招展书
2011上海设计展
—— 提 名 展 ——
招 展 书
展览名称:2011上海设计展
展览背景:
2010年2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依琳娜·博科娃向上海市市长韩正发函,正式批准上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上海被授予为“设计之都”。
作为设计之都,上海已经向世界作出三方面的承诺:
1、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构筑完整的创意产业链;进一步建设创意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具有品牌示范效应的“创意社区”和“创意城区”。
2、用5年时间培育和引进100位设计大师,覆盖工业产品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广告包装设计等重点领域;在未来3年-5年,引进和培育100个设计领军企业;依托高校建立创意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国际化的品牌创意产业活动,建立国内外创意资源和市场对接渠道。
设计师以何种探索精神去设计和诠释面向21世纪的崭新的上海大都市?上海以怎样的独特形式去承载这座城市人的共同梦想和智慧?
“2011上海设计展”将成为上海向世界兑现承诺的起点之一;成为设计师们展现智慧和梦想的一个亮丽的舞台!
“2011上海设计展”由上海市文联主办,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承办。“2011上海设计展”已列为上海市2011年重大文化品牌活动之一,得到了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
“2011上海设计展”搭建类似于达沃斯论坛的高端创意设计交流平台,致力于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创新开拓精神、推进创意设计发展的一流设计师,通过“2011上海设计展”涌现出来的设计师及其作品,必将在今后的都市创意设计领域中充分发挥着标杆引领作用。
展览构成:
“2011上海设计展”由三个部分构成:
1、“设计——成就城市品牌”展
上海城市的独特个性,是从城市的兴盛和繁荣、城市的魅力和华彩、城市的过去和未来表现出来的。上海,之所以成为国际性的城市品牌,是设计不断把时代精神与物质形态融合,成就了一个个为世人知晓的家用电器、纺织品、日用品、食品、通讯产品、广告等。时代的快速发展,当代设计将不断地推出金融、交通工具、航空、电子信息、物联网等。是不断发展的众多个产业和产品的品牌代表并汇聚形成上海的城市品牌。设计创新的力量,始终在已有的积淀基础上不断开创出城市的新的成就。
本展遴选上海区域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优秀设计个案,以其成就中对上海城市精神形成影响力和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策展。选送作品经过评比,将产生“2011上海设计奖”金、银、铜奖及提名奖,所有获奖作品参加展出。
2、“设计之都”邀请展
上海作为最新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授的“设计之都”,与其他六个城市都具有被颁授的特色内容,不同区域的设计师在这些城市中的作为一定很精彩。把这些特色内容和有代表性的设计师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向广大市民传递各个城市的特色创意设计,提升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直观体验和理解,培育对当代设计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前卫观念,培养对创意设计的消费市场,进一步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进而提升“设计之都”的城市整体形象。
本展优选并邀请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授的七个“设计之都”的设计师参展,以其对区域性城市作出贡献的代表性设计作品策展。所有邀请作品参加展出。
3、“中国元素•智创未来”展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经济的积淀,是中国精神的象征,更应该是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表现内容、文化符号、精神内核。当今,“中国元素”已成为国际文化和经济密切关注与广泛运用的内容,她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人类共享财富。伴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文化与经济活动建设的需要,中国元素将延续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现出当代型智慧,开创出面向未来的新型内容和形式。
本展遴选运用中国典型元素展开当代概念演绎的优秀设计个案,以其成就中体现“中国元素、智创未来”的内容策展。选送作品经过评比,将产生“2011上海设计奖”金、银、铜奖及提名奖,所有获奖作品参加展出。
展览时间:
1、招展时间:“2011上海设计展”,2011年2月1日——7月31日向社会招展。
2、展览时间:2011年9月中旬(一周)
展览地点:上海世博中心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
资助单位: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
协办单位: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上海戏剧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纺织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M50)
上海梅高创意咨询有限公司
民生现代美术馆
新民晚报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天大广告设计公司
震旦有限公司
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上海木马设计
DDB China Group
威汉广告
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公牛广告公司
上海创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中建国际设计有限公司(环艺)
上海德必创意地产有限公司
上海合适展示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上海天润广告传播
上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支持单位:
合作媒体:
组织委员会:
顾问:杨振武
主任:迟志刚
副主任:汪大伟、韩生
秘书长:张同
副秘书长:缪金元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名):
于宁、乐坚、励忠发、吴国欣、张定国、陈琪、金伟东、程建新
评审委员会:
主任:王明旨
副主任:施大畏、胜井三雄、汪大伟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名):
Christian Guellerin、ideo(美国)、王受之、王敏、刘小康、吕敬人、陈文龙、邵隆图、张同、励忠发、吴国欣、宋建明、季斐翀、杭间、郭线庐、赵健、高曰菖、徐军、高峻、黄建平、韩生、程建新、潘鲁生
策展小组:组一黄建平、吴国欣、季斐翀、高峻;组二程建新、王焱;组三励忠发、高曰菖、徐军、缪金元
公证人:上海市公证处公证员
为确保大赛的学术性、国际性、权威性及公正性,大赛评审委员会由上述国内外权威专家组成,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评审分初评、复评与终评三个阶段,初评将根据参展作品小样或照片进行评比,评出入围参展的提名作品。复评、终评由评委在现场根据实际参展作品评出大赛的金、银、铜奖。
展览相关活动:
1、设计师论坛
2、“2011上海设计奖”评选
3、专题论坛
4、设计师沙龙系列会
5、开、闭幕式及颁奖典礼
参赛对象:
1、国内外大专院校设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
2、企业或设计公司的设计师及自由设计师;
3、其他设计爱好者。
奖项设置:
“2011上海设计奖”:
最佳策划奖
金奖2名,奖20,000元人民币(含税)、奖杯、证书
银奖4名,奖10,000元人民币(含税)、奖杯、证书
铜奖10名,奖5,000元人民币(含税)、奖杯、证书
提名奖:入围参展者(除获金银铜奖者)获提名奖、证书
获金银铜奖者将获推荐参加“伦敦设计展”等国际设计大展。
“2011上海设计奖”是市级大展的获奖,可作为作者加入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的一次资格条件(针对非上述协会会员)。评审标准及程序:
评审标准:
1、符合对应的展项主题内容和范围的要求。
2、设计观念明确,在一定时间段具有引领性。
3、设计技巧应用完美,在一定时间段具有引领性。
4、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殊贡献。
5、设计作品的完善程度。
6、设计作品的当代性价值。
评审程序与方法(待修改)
1、2011年7月31日征集截稿。
2、2011年8月15日初评。组委会统一组织稿件统计与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所有作品将由组委会分发至大赛评委会,由大赛评委会组织专家初评甄选出提名入围作品。
3、2011年9月18日复评。于展会现场,由大赛评委会组织专家在提名入围作品中评出参加终评的作品。
4、2011年9月20日终评。于展会现场,由大赛评委会组织专家评出金银铜奖。
5、2011年9月22日颁奖:闭幕式举行颁奖典礼。
本次展览评选由上海市公证处进行公证,公证人员将对展览的评选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并对评选结果进行公证。
知识产权与活动推广:
所有获奖(包括提名)作品和内容需要符合本届大赛的主题和范围,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参加过其他展览和比赛。参展者须保证对其作品拥有完全充分的知识产权,无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获奖作品一经发现存在抄袭或其他侵权行为,主办单位将取消其获奖资格,收回奖金、奖品、获奖证书,并由参展者承担
相应后果与责任。对于所有获奖作品,作者接受奖金或证书即意味着将获奖作品相关知识产权完全归属于举办方(指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对作品进行复制、散布、展示及演绎等权利,而举办方无需为此向获奖者支付额外费用。获奖者保留对作品的署名权。
展览宣传:
1、召集公共媒体和专业媒体举行新闻发布会
2、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站、公共场所广告宣传
3、通过外国驻华机构(包括使领馆、商会、协会、各种贸易组织、学术团体)进行宣传
4、出版展览会刊、专刊,专题介绍设计师、作品、论坛、报告会、交流会等
参展规则:
1、参展应根据展览内容选送作品。
2、凡申报参展的设计作品于报名时先提交照片,规格为7寸彩色,电子版为jpg 格式,精度300dpi,并附作品主题和文字说明 ;装置作品和工业设计作品内容包含主题、效果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及文字说明等。
3、设计的实物(装置和工业设计等)体积一般不大于2 立方米,大于2 立方米可以提供作品模型或展示作品使用场景与特性的影像视频资料,视频文件格式为avi或mpg 格式,用光盘刻录。
4、提供的作品照片和电子文件(含光盘)资料一律不予退回,请自行备份。如需在展览后归还实物作品,请在报名时注明,归还运费和邮寄费由参展者自行承担。
报名方法:
1、填写招展书附件:“2011上海设计展参展报名表”。
2、参展者可通过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网站报名(无需报名费),展览公告及报名表载于以下网站:
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网址: http://
报名表和作品提交:
1、网络传送
通过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网站系统提交,组委会收到后将予以回复。每份发送作品文件请勿超过10M。
2、邮寄或快递:
刻录光盘通过邮局挂号邮寄(含电子文档)或快递。
邮寄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238号405室,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收(请在邮件上注明“上海设计展”)。邮编:2000403、直接送达:
参展者直接送至:上海市延安西路238号405室(靠近乌鲁木齐路),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
联系方式 :
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
联系人:金晖
电话 :021-62489792传真:021-62489792
E-mail:cysjgzz@163.com
2011上海设计展”组委会2011年1月20日 “
第三篇:2014中国国际五金展招展 中国国际五金展正走向世界(推荐)
2014中国国际五金展招展 中国国际五金展正走向世界 本届博览会自推出之时就出现展位销售火爆、供不应求的场面。很多有实力的品牌展商增加了展位预订面积,参展商数量创历史新高。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
众多国际知名五金品牌选择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窗口,有美国丹纳赫SATA、美国史丹利STANLEY、意大利BETA、波兰YATO等。据博览会网上预登记显示,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乌克兰、伊朗、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马来西亚、英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团报名参观,中国五金行业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展会同期活动丰富多彩
展会期间将举办两场专题论坛:中国工具—加快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的步伐的论坛活动,由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介绍风动器具行业的相关标准、技术及发展趋势。博览会期间,各大参展商也将在各自展位上举办异彩纷呈的新品展示会、经销商峰会等活动,充分利用展会搭建的供需平台开展产品及企业的全方位营销。
作为这次展会的的承办方之一,时瑞展览公司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招展工作,欢迎广大五金同行积极报名参与。
第四篇:全国法院第二十三届学术讨论会获奖名单[模版]
全国法院第二十三届学术讨论会获奖名单
一 等 奖
请求权分析五定法:从有法可依到有据可判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后龙 李勇 王松 电子商务时代的挑战:网络交易平台及竞价排名商标侵权问题探究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姚建军
民事审判思维方法实证研究——“三段论”逻辑的中国式续造与验算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 郝廷婷 寻找从现实生活出发的民商事审判办法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杨凯
可预见性与确定性:合同法上可得利益赔偿的规则选择 ──兼谈我国《合同法》第113条在司法适用中的尴尬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行政 透视撤诉率: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失效——以法院∕法官的行动选择为视角
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军 江厚良
司法涅槃的重要场域:民事宣判程序的现状检讨及构建思考
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海龙
合同无效认定路径之反思与重构——以强制性规定区分为视角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黄明耀
公司担保规则的司法续造——基于145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
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 胡旭东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决定书的效力及其瑕疵救济——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杨兵
“反差”背后的思索——负面司法舆论下的法院形象重塑
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唐玉沙
十年回首:对法官遴选制度的检视与修正——基于对东部地区基层青年法官司法能力的调查分析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 王飞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 刘卉
二等奖
好意施惠侵权的责任认定与赔偿限度——以“重大过失”的多维判断为核心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 王华伟
“房地一体”在农房权属纠纷中的司法适用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赵玉东
理性的回归:能动司法边界体系之构建——以基层法院能动司法实践为基础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彭珍珍
隔代亲情的法律保护——论隔代探望权的确立和制度设臵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付晓斌
在限制与扩张之间——审判权与诉权衡平下的立案审查制度探析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 尹海萍
“个案改变中国?”——影响性诉讼中公众意见对司法的影响及其阐释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 安凤德 赵华军
有限公司股东查阅权之查阅对象的实证分析与法律重构——以《公司法》第34条的扩张解释为中心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王晓艳 王艳华
交强险需“正本清源”——以公平为视角谈我国交强险赔偿限额的合理性设臵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 王姗妮
保全权益平衡与诉讼风险规制——“跨越式财产保全”司法悖论的辨证延伸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王启亮 杨晓玲
从“单线执行”到“双线参与”:执行公信力程序化的构建 ——基于程序理念、功能的考量与应用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卫一平高旭
沟通协调之谜:民事二审发回重审与改判的实证研究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李杰
关于侵权补充责任形态的若干思考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张景良 黄砚丽
物之毁损的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多种侵权责任方式下的解释论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李超
论递补型诉讼请求及其规范
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党国华
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路径抉择——基于法社会学分析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大港审判区 曹更海 谭振荣
博弈与平衡:民事执行的心理学分析及其制度构建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大港审判区 刘振清 顾孟奎
关于建设“社会型”法院文化的思考——以某法院婚姻审判实践为视角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人民法院 赵洲
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
山西省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冯慧波
民间法化解草场权矛盾纠纷的路径选择——以包头市达茂旗草场为研究样本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沈艳萍
能动司法视野下的中国法官角色定位之我见 ——-兼论角色异化与能动过度的反思与规制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郑国美 李钢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有关问题探讨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朴永刚
论破产重整程序中司法权的能动选择
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 丛峰
完善我国民事执行威慑机制立法研究
黑龙江省林区中级人民法院 张洪涛 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规范化运作三题——价值定位、机构编排及功能解构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 钱锡青 凌淑蓉 李兴魁 沈烨 申请再审完全“上提一级”审查的检视、反思与重构——兼议《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的修改思路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陈树森 社会风险评估纳入司法决策机制的路径选择——基于社会风险预期对司法裁判反向作用的考察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彭浩
被误读的“避风港”:检视信息存储空间“避风港”规则的司法适用——兼论版权司法保护功利主义的式微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徐飞
“突袭裁判”抑或“值得信赖”——探寻法官心证公开的“六因素”、“四要素”与“五层级”模式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高佳运 民商事审判的风险管理研究——“破窗理论”视角下风险评估预防机制的建立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吴金水 郑重
从现实向理想的迈进:——知识产权刑事自诉的实施路径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唐震
并不仅仅是“鸣哨暂停”——关于休庭的实践审视、价值解析与机制构建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王庆廷
融合与再造:知识产权“三审合一”体制中民刑思维的贯通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王潮
从消沉到激活的蝶变——走出督促程序中国式困境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唐墨华
转型中国公司章程自治实践中的司法力量——以公司章程中股权转让的约定条款效力的司法审查为例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朱颖琦
打通产品质量民事责任回溯追究的司法路径——合同法“质量异议期”规定与产品质量法责任规定之抵牾与衔接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徐子良
不动产冒名处分法律适用研究——以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与范围为重心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方文光
“要件事实”框架内法官释明路径之建构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 邹碧华 王建平陈婷婷
审判效能的优化与审理时间管理——基于中级法院二审民事案件审理时间结构的分析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葛文 论政策的司法回应——以1979年以来我国企业改革政策为例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思萱
知识产权审判中合法来源抗辩之审查
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洁
论夫妻个人财产婚后所生孳息的归属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 邱晓虎 李砚 论“民事法益”的司法救济及其限度——基于法益、权利的二元关系维度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许建兵 薛忠勋
违约或侵权——论不当出生损害赔偿诉讼法律之维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皮轶之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赵鸣
论房屋二重买卖中先买受人的物权实现——以后买卖合同效力认定为视角的分析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蒋飞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规律探寻——报告解读与实例剖析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彬 黄伟峰
管辖权异议:实证考察与制度检讨——以L市两级法院的民商事案件为样本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袁辉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洲区人民法院 汪世芳 司法控制与当事人自治的制约与平衡——探寻破产管理人选任规则的完善路径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陆晓燕
论医疗特殊干预权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限制——以《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的法律适用为视角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 陈歆
从依法审判到案结事了——对当下中国实用主义司法哲学观的审视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杜月秋
退一步海阔天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强制退股制度之完善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徐力英
以“债”补“物” ——论农村宅基地继承中债权理论的引进
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法院 奚巧群
二审基于法律适用改判的实证分析——以民事错案评判标准合理化为视角
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法院 申斌
“迁就”向“固守”的转变——基层法院解决乡村社会民事纠纷司法策略新思考
浙江省玉环县人民法院 项延永
农业植物新品种侵权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怀庆
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再思考——以回应司法实践现状和需求为切入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罗发兴
论行政规章在民商事审判中的适用——基于裁判文书的考察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法院 袁俊韬
“老传统”与“新问题”: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以司法审判实践法律适用为视角
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苏雅冰
冲突与协调:行政机关事故认定书对民事审判的影响
厦门海事法院 陈亚
机动车恶意肇事的保险赔偿责任——以裁判为中心的考察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光卓
夫妻婚姻存续期间债务甄别与责任承担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余秋萍
农村人民法庭文化建设的乡土化——城乡法律思维差异下的人民法庭文化建
江西省上犹县人民法院 钟定德 胡波
警惕法官职业认同危机——以某法院法官职业认同调查情况为分析样本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翰朋 李锋
“随物赋形”与“不离其宗”——基于区域因素强化司法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 黄淑彬 包忠荣
法院文化:一个概念的澄清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钟小凯
离婚时人力资本的分割——一件博士调解离婚案例的启发与思考
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贾莉 刘思婷
顾此,不可失彼
——夫妻共有房屋第三人善意取得与隐名共有人所有权保护的平衡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 刘晓金 罗超群
司法确认程序之关系重构——以双方共同申请形式要件为视角
江西省万年县人民法院 黄正光
认真对待责任——对赔礼道歉民事责任的反思
江西省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程欲民
江西省广昌县人民法院 丁吉生
各就各位:司法公信的价值回归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昃晶雯
民事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权与司法既判力之衡平——以《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修改为视角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孟祥刚 程卫华
代孕的夹缝求生——妊娠代孕合法化的法律进路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 刘强民 王磊 闫晓辉
寻求正义的眼睛:论法官的思辨自由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人民法院 徐艳丽
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松
司法过程中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宋炉安
宏观中观微观:能动司法的平衡推进——以民事审判为视角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尹红国 李平贵 王东辉
某省S市审委会制度运行实证探究——一个审委会秘书的观察与思考
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继红
政策导向型司法:为大局服务的历史与实证——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与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之比较(1980—2011)
武汉海事法院 吴良志
比较与借鉴: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
湖北省当阳市人民法院 李莎莎
承接地气:法院文化建设本土化之路——以Y市法院文化建设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车志平
交强险与商业险竞合诉讼问题研究——以利益衡量为视角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朱晓勤
论不动产登记纠纷中权利救济路径之选择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 唐玲莉
论民事诉讼中任意的当事人变更——适法性探讨与类型化划分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熊洋
沉默是“金”?——论标准中的专利默示许可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 黄姝
民事诉讼费用负担的实证研究——兼谈败诉方负担原则的完善与突破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肖芳
送达的选择与选择的送达——基于五件民事案件送达的法社会学思考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邓志伟
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盎然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 吴亦武 民事诉讼法修改中有关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理性思考——兼驳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加强论”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张兰 伍斐
辩识与慎查:高息民间借贷的司法认定及规制 ——以839宗基层民间借贷纠纷为研究蓝本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 凌蔚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 何键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 曹彦 博弈与重构:走出业主自治内部纠纷之困——一种社群主义下的法经济学认知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青 商标共存问题研究 ——原理、比较与建构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 蔡叶菁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困境和出路——以投入和产出为分析视角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法院 钟尉函
从撤诉到契约:论当代中国行政诉讼和解的模式转型
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谭炜杰
职业法官发现法律之路——从疑案裁判个案到指导性案例的升华
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唐文
当司法遭遇“围观”——论微博对司法的影响及其回应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黄彩华
“子弹式”解锁:民事审判效率改革之路径依赖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 张金浪
基层法院在转型社会中的角色回归——兼论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方式
广东省从化市人民法院 邬耀广 周强
乱象与统一:涉外公司关系法律适用问题之实证分析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练长仁
矫正正义:论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的障碍与对策——以环境健康损害赔偿为研究视角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小迪
劳动合同法:在自治和干预中走向和谐的路径选择——以最高院的司法文件和司法解释为切入点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淦华 张华 陈丹
政策正义的司法保障——以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为视角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刘德敏
从报复走向恢复——论刑事简易程序中和解制度的构建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 黎晓婷
公正·效率·效果的博弈与共赢——以西部某省法院“审判质量效率评估指标”的选择和优化为着眼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 刘蔚 反思与构建:法院调解之中国式困境——以司法ADR导入民事审前程序为出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 覃斯 类型化调解机制初探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麦青
修正的法定“代理”行为——涉他效力模式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杨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 苏灵艳
论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实践困境与发展出路 ——以司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视角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宁静
论离婚知识产权分割机制的构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钟锋 盘佳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外嫁女”征地补偿款分配案件审理的思考
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李勇 曾令宏
知识产权民事审判中的法官造法——司法能动的可能及限度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 李雨峰
审视与重塑:待审批合同生效之障碍及克服——以《合同法》第44条的适用展开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晋松
采矿权转让合同纠纷法律适用难题与破解——以合同法理论创新和“两权协同”为进路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风险社会视野下民法的逻辑与经验——“车辆贬值损失赔偿”难题的求解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李海昕
水乳交融:法院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传统理念与为民司法在司法礼仪文化中的融合
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 蔡瑜
四川省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白冰
特殊体质受害人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周小锋
文化互融与法院队伍之治——兼论中、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方向
四川省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熊晓平夏宇 郑强
寿险保单权益强制执行实证研究
——以完善利用寿险机制规避执行的反制措施为缘起
四川省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郑枫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 李欣
证据僵局中的举证责任考量
——以口头借贷之争的举证责任分配为视角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 周力娜
善意取得之善意时点问题——中国法律体系下的回答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杨元忠
浅析刑事庭审量刑辩论阶段——法官指示的构建与限制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吕磊
能动司法视野下与民意良性互动的选择与进路——以西部某市法院开展审判工作“五进”和“征询旁听庭审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和建议”活动为样本
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京选
司法之岛”与法制统一——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中级人民法院职能探讨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杜豫苏 赵旭忠
我国法官等级制度之反思——从高校教师职称制度中得到的启示
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任尔昕
浅议刑事和解制度及其限度
——寻求藏区“赔命(血)价”习惯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衡平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 余慧玲
侵权责任法中的惩罚性赔偿问题探讨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 邢雪梅
试论财产保全制度的完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人民法院 刘利贤 王建荣
新疆兵团土地承包合同法律性质与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中级人民法院 王同明 胡春红
因侵权而犯罪: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新解——兼议侵权责任法与刑事法的协调
厦门大学 姚毅奇 蒋凌申
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过滤判定
国家法官学院 罗胜华
三等奖
著作权共有与必要共同诉讼之契合——以侵犯著作权案件为例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曹丽萍
论现有股东优先购买权诉讼模式的局限及其完善
——以《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三款的制度目的为视角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魏玮
善意取得:从物权法到公司法——论善意取得在公司出资过程中的法律适用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刘泽宇
法院“案多人少”之应对的实用主义考量
——兼论现实情境下司法供求关系的平衡路径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 王罗颐 苏微
缺席审判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以事实认定为重点的实证展开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孙铭溪
谈残疾程度鉴定标准的不足、适用及改善——从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切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赵长新
破产程序与执行程序的博弈与双赢
——以破产程序职权主义启动机制的缺位为视角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王柏东 张守国 程立
胜任素质理论视阙下基层法院初任法官选任制度的评析与完善 ——以宋鱼水、陈燕萍先进事迹为视角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李洛云
基层法院民事立案制度改革的构想
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 马强
“关键词检索”中网络搜索服务提供者的商标侵权责任
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雷艳珍
过错责任的回归——《侵权责任法》第八条至十二条之体系解释
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 钱天彤
纵横捭阖:医患纠纷规定的冲突与统一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 韩津和 张宝霞
认同与回应:强制执行法的实践品性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大港审判区 高生林 王晶
父业子承的障碍: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问题研究
河北省赤城县人民法院 古晓爱
悖动现象的无常拷问与司法规律的适时扬弃 ——基于社会公众视野下的反思
河北省深泽县人民法院 王军锋 食品消费诉讼机制研究
——基于促进食品安全治理的分析视角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邢荣允 尤晓娜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犯罪预防策略 ——以城市流动人口犯罪为背景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张虎
和谐社会下的私权保护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法院 息争
和为贵:从30年审判实务解读调解的心理与技巧
山西省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杨勇 姚冰娟
北京奥北律师事务所 郑运
行政合同诉讼模式论
——从立案视角谈分类审查法的架构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王旭军 梁静
关于二审民事案件发回重审标准和理由的几点思考 ——兼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民 李首原 权威效应下司法腐败现象解析与规制疏导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国元 试论自由裁量的逻辑
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威
商业地产租赁合同效力问题研究
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静华
涉外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关系的法律适用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姜凤武 郝宁
心态与慎初
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 任建国 卢久绪
能动司法的政治意蕴与司法能动的中国进路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郑永昶 宋国
能或不能在程序的刚性与弹性之间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李广军
兼容与变通——欠缺交付时善意持票人的利益保护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宋国
合同解除若干实务问题研究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吕强 殷艳梅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 陈艳
论破产管理人的法律规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马瑞娟
“实际施工人”问题之研究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解恒奎
知识产权保护适用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马文婧
以“制桶原理”为基点创构人本化互动式司法廉洁机制——兼论最高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司法政策的变迁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 张冠群 蒋浩
需求•回应•公正——高院审判业务文件的实证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孟高飞
在既定之“道”上踩出新“路”——涉诉信访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王保林
眼见未必为实: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现实困境及完善建议 ——以A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为样本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凌崧 凌宗亮
知识产权被许可人诉讼地位的理论审视与制度完善 ——缘起于被许可人提起侵权之诉的司法困惑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金民珍 凌宗亮
在尊重与制约之间——金融监管前提下金融商事审判的理念构建及规则探索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俞巍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沈文宏
矫正、填补与构建——探寻我国破产重整中强制批准制度的完善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 辛欣
商业标记纠纷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协调衔接
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詹玉萍
“归于理性”:论民事诉讼中法官个性因素的融入与消解
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郑磊
空白支票补记行为的司法规制——基于审判案例的实证分析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人民法院 石水根 张志斌
多数赡养人情形下赡养人间的法律关系探析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 张澎 张苏飞
民间融资的法律压制及其削减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雷新勇
论经济政策的司法融入——以政策在民事审判中的介入机制为研究路径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淳 潘军锋
为了更加快捷的公正——小额速裁改革的理想、现实和未来
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符东杰
转型期基层司法职能的优化调整与调适
——以人民法庭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定位为基点
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沈杨
走向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协调统一——合伙诉讼主体地位之二元模式构想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 滕威
“软实力”与“硬指标”——法院文化对审判质效的影响实证研究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郭敬波
分案若干问题研究
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 兰世民 缪新森
论公示物权与未公示物权的分类――兼论《物权法》第三十一条的理解与适用
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应秀良
实现社会引导功能的路径探索——试论民商事审判风险建议书的构建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 李志芬
公平与效益之间:股权制度价值取向的失衡
——以有限责任公司非股东配偶权利救济为视角
浙江省奉化市人民法院 何军
困境与出路:村民自治与司法审查之列
——关于农村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的调查与思考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试论我国民事申请再审审查制度的完善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黎光球
从奴役之路到宽容之道——动物权利的理性认知与司法保护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周耀虹
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实务问题探析
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谢贞
“责己型”民事诉讼的可受理性及裁判问题探讨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 陈静颖
反思的平衡:公司股东清算责任的司法裁判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郑玲玲
“和谐拆迁”之可能进路考察——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为视角
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苏墨祥
侵权责任法背景下刑附民诉讼的困惑与出路 ——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为视角
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叶景远
扩张与界定:民事诉讼诉之合并机制的理性重塑
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恺丰
简论诉讼调解中的“事实”问题——以诉讼调解和裁判的比较为基线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 黄南清
乡村变迁下的人民法庭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之实现路径 ——以“上饶法庭转型”为研究样本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法院 毛灵军 王建英
机动车所有人、使用人责任的解释论
——以《侵权责任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为中心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蒋岩岩
不当出生损害赔偿诉讼之探讨
江西省赣县人民法院 常红
法官“荒”而不“慌”
江西省都昌县人民法院 魏慧
我国司法组织伦理构建刍议——实证分析与路径研究
山东省法官培训学院 贡绍海 朱峰
解救“被拐卖”的诉权——以知识产权“诉讼经营”现象为视角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赵雯
监督是否必须列席——对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思考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法院 李雪莲 姜宝超
小额速裁程序:需求语境与回应路径之思
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闰婷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 邢英 让血腥在乡土气息中淡淡而去——当代中国死刑适用的国情观照与路径探析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郭毅
国际商事仲裁市场竞争机制下国内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的支持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于喜富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的冲突与协调——兼论审判管理体系的建构
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翁秀明 邵金芳
为当事人在合议庭中指定一位“代言人”
——诉辩式评议在部分民商事案件中的适用与探索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洪坚
限制与宽容:公司解散案件的审理规则与裁判思维探究
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锐
法官不当调解行为之实证研究——以某市法院诉讼调解的司法实践为样本
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建华 厚德顺 李敏
论民事案由确定制度的完善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梁向阳 宋旺兴
人民法庭运行现状与困境
——以某市法院人民法庭及其三年来审理的案件为样本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查国防 多甜甜
论民事抗诉案件再审程序规范的缺失和完善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吴轶男
交通事故中交强险与商业三责险并存的赔偿问题研究
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树茂 杨顺渠 杨迅波
法律功能之殇抑或信仰危机——对调解热的冷思考
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时见业 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的具体行政行为问题探析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李继红
公路管理单位的不作为侵权责任研究——以交通事故中的数人侵权为案件类型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余获秋 董威颉
民商事疑难案件的裁判方法 ——以下级法院请示与最高法院批复为样本的分析
武汉海事法院 吴良志
司法为民切忌矫枉过正——从矛盾解决的视角谈涉诉信访
湖北省汉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勇 杨洁
破产案件法律适用中的利益衡量——基于“东星航空”破产案的探索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田宇生 张亚琼
论司法信息的现代公开——美国经验与中国借鉴
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爱良
在司法效率与程序保障之间——小额速裁的纠结与选择
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立兵 陈梦群
探寻“假设的当事人意思”——论合同漏洞填补的适用及其限制
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 曾茜
论风险负担规则与合同解除制度的竞合与应对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邓志伟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平
调解的语言和语言的调解——浅析语言学视野下的基层法官调解语言构建
湖南省祁阳县人民法院 杨斌
瑕疵的矫正与确认的边界──“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瑕疵矫正程序”的构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 周一兵 舒秋膂
善治:法院治理的路径抉择——兼谈民众与司法的互动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人民法院 聂玉磊
让利率飞一会儿?——对民间借贷利息规制问题的追问
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 彭军
认真对待面子——以诉讼调解中的面子结构为基础
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小强
年轻,但绝非低龄——当代司法国情下法官选任应然和实然的冲突与融合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舒东龙 曾凡青
公正与功利价值冲突的司法选择
——论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之正当程序的路径尝试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钟玺波
在冲突中寻找平衡——区分所有建筑物增建电梯的物权解析及救济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法院 邢曼 袁丽思
“中性最高法院”:中国特色司法解释成功之道
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郭建勇
影响性诉讼的司法应对——以2005-2010年的影响性诉讼为分析样本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唐林波
从实然至应然:论股东知情权的司法救济——以非讼程序之构建为视角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 张培芹
事实检验规则——我国申请执行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程序改造
广东省从化市人民法院 周强 不当得利举证责任分配的类型化研究
——以“无法律上原因”之举证责任分配为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石佳
在冲突与调适之间:行政视野下的司法
——从1980—201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切入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谢锐勤
华南农业大学 李萌子 蜕变与进化:司法征收制度解读与应对
——以全国首例“拆迁户”状告“钉子户”案为视角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 张金浪 刘洪国
天使还是魔鬼:揭开“赔钱减刑”的面纱——以治理为导向的刑事和解实践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谢锐勤
实践理性与人本主义:司法推理之实证探究 ——从一起规则外析产纠纷的再分析切入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彩丽
冲突与契合:司法过程中的俗民正义与法律正义 ——以司法裁决的可接受性为视角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 刘志健
对外保证关系中域外法排除适用的法理基础与适用范围之探讨---以广州地区的司法实践为分析样本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明艳
“纸媒”的困境及其突围——“送达难”情境解读及电子送达改革展望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 杨建成 叶安东
缺位到明晰,混乱到统——涉外民商事审判中识别问题研究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玉宝
释放被压抑的声音——以离婚诉讼中的女性主义法律方法为视角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 黎晓婷
反思与重塑:行政非诉执行和解制度的构建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 卜晓虹
无效合同诉讼时效问题探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中级人民法院 牙政远
民商事审判程序中审限与期间的冲突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 玉明凯
天灾能免人祸否——再论损害赔偿之修补因果关系
北海海事法院 张可心
理性与感性的冲撞:我国非婚同居涉诉问题研究 ——以南方某市中院实证调研分析为基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 李姗姗
效率违约的逻辑证成——以合理适用与风险防范为视角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 黄晖
困惑与突破:小产权房法律问题的理性思考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学院 邹尚忠
论解决涉外民商事诉讼竞合的实践与完善 ——以涉外海事诉讼竞合的实证分析为例
北海海事法院 黄思奇
论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赵丹
社会管理体系中辅助性诉讼调解机制的建构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初探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林智明
广西大学 唐春杨 不教沧海有遗珠——探寻法官培训的审判业务指导功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学院 赖正直
问题的凸显:手机短信证据的实证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 杨长春
从行政强拆到司法强拆:司法强拆运行模式之困境与出路
重庆市铜梁县人民法院 周丽
审判质效是如何“被优化”的——透视案件质量评估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陈璐 乐巍
能动司法语境下司法建议的制度改革与完善---以建议实效性的实证分析为基点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冉崇高 邓瑀
小创新大实效:以数据区分与审核机制升华案件质量考评 ——以上诉发改率指标管理为线索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张俊文 黄远志
企业间相互借贷司法认知之反思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 薛海明
西南政法大学 黄忠
不“分”之困与“分”之难:执行权分权运行的制度重整---以执行分权改革实践轨迹为视角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孙海龙 高翔
需求与回应: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方法——以区别技术及其本土化构建为视角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向亮
权衡与博弈:高空抛物致害责任的路径抉择——兼评《侵权责任法》第87条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张俊文 王红君
续写改革之路:论死亡赔偿制度的终局完善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 李亮 徐银波
不可量物侵入之补偿请求权的法律构建
——以相邻关系视域下《物权法》第90条的修正为视角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王学英 石珍
重构我国的证据交换制度——以构建民事争点整理程序为切入点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莫运垠 李沁
解析与建构:司法权威的缺失与理想——对中国司法现状的解读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钟垂林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侵权纠纷疑难问题研究 ——死亡赔偿金的可适用性问题分析
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符浩云
乡土社会下农村基层法庭的困境与突围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 林筱发 对商品化权侵权纠纷的一点思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晓
瑕疵股权转让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对公司法解释
(三)的解读及建议
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 颜桂芝 唐骄煜
论占有保护之诉的审理思路及难点认定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洪涛 张薇
传统物权债权二元体系下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件的救济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唐楠栋
恶意调解的法律控制与司法防范
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法院 张顺强
一切从权利保障出发——从诉讼程序整体的维度重新解读审执分立机制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尔双
论劳动争议诉讼中附带起诉制度的建立
——以赋予劳动仲裁胜诉当事人起诉权为出发点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法院 黄承军
民法原则的司法适用——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07个案例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廖北海
民事再审“立审分立”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 段玲 程媛媛
民事抗诉前臵程序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 张蜀俊
理想与现实: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民事审限制度——对民事审限制度的实证检视
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 魏庆锋
受害人保护与法官解释权的行使边界——对交强险相关案例的比较思考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郭飞
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的司法探寻
——以侵权责任法保护客体为切入点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赵传毅
论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上两类房屋的若干法律问题 ——兼论物权法适用问题研究
贵州省台江县人民法院 刘泽智
浅析新闻自由与法院独立司法
贵州省纳雍县人民法院 郭锦 “诉调对接”的动因分析及机制完善
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 夏尧
对基层法官化解社会矛盾的思考
云南省大关县人民法院 刘铮
构建司法公信的支点 挺起司法公正之脊梁 ——以民商事裁判质量为视角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洪一军
法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简析与完善——以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为借鉴
陕西省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 段大宝 侯向锋 风险案件的司法防范与处理——以维稳为视角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 贾喜恩 崔立新 李玛莉 “送法下乡”与“迎法下乡”的对接和冲撞
——对审判职能向后乡土社会延伸的调查与思考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 宫建军
蠡测“司法腐败”的内在机理
——以《警示案例》为样本透视司法运行机制中的流弊
兰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孙英
关于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制度机制的认识与思考
甘肃省张掖市中级人民法院 杨学诗 凌庆玲
论挂靠
甘肃省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晓良
牧区婚姻家庭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青海省黄南州中级人民法院 才让南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研究及法律适用问题分析
青海省茫崖矿区人民法院 廖海峰
我国诉前调解法律制度构建之思考
青海省果洛州中级人民法院 佟松树
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 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赵霞
宁夏农业“淌水”习俗及其对民事审判法律适用的影响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人民法院 冯国超
论民商事审判中对当事人合理利益诉求的审查与处理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级人民法院 乔生彪 张安光 我国司法国情下法院功能变化之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 张熠
司法伦理建设研究——以审判活动分析为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刘琼
反思与重构
——破解我国涉诉信访难题的路径选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 刘文欣
合同解除权的运行现状、实践困惑及改革路径 ——以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为视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中级人民法院 王成军
如何从加强完善法治建设层面推进兵团跨越式发展进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中级人民法院 彭江华 李俊锋
论国有土地的宅基地及其房屋流转问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中级人民法院 李克飞
军队房地产租赁纠纷中的合同效力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法院 宁志坚
军事法院能动司法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 翟伟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军事法院 郭光银 潘建刚
隐忧与回应:论司法应对拆迁之策
——以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后的法院困境为视角
最高人民法院 董超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 周征远
博弈与规制:刑事二审和解基本规律研究
——以中级法院刑事二审和解案例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 刘静坤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周维平
理想与困局:矛盾的终结抑或潜伏——基于纠纷嬗变与司法化解路径的分析
南京大学 周耀虹 华东政法大学 周乃夫
优秀奖
印证证明方法的反思和重构——以刑事审判为视角的分析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林辛建
对调解案件执行现状的反思和矫正——以诉讼主体的心理分析为进路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曹明明 杨晓玲
中国调解文化的微观分析——以当前国情语境下当事人诉讼心理需求为视角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张仲侠 安乐
透视司法供给与民众需求的张力——从政法民生热线出发的社会实证考察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胡昌明
著作权许可使用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以民法原理借鉴为视角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田甜
关于构建效能型审判组织的思考——以某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单元配臵为例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王运涛 谢亮
大民事审判格局下商事审判理念的反思与实践——以首都基层法院为调查对象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彭春 孙国荣
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徘徊——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的合同效力问题研究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徐冰
门里门外的徘徊:证据失权制度省思与完善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马逸群
手机短信证据在民事审判中的认定和采信问题研究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张斌
论初任法官培训机制之建构:以北京法院为例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吴久宏 功能异化与制度重构——以社会矛盾化解为视角对执行救助对象与额度进行重制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 裴纪 万里宏 移植与创新:论我国海上货物留臵权的法律适用——以比较法考察为视角
天津海事法院 吴彦军
动静结合:民事审限制度的改革探索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大港审判区 沙爽 张俊者
《侵权责任法》规制下行为关联共同的数人侵权之法律效果 ——侧重于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分析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 郭明
住宅商用的法律问题与思考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 任飞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依据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蔡志萍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 杨长青
补缺之爱:未成年人案件调查报告制度建立之探讨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大港审判区 李岩 时晨军 吴庆强
寻求共进的最大公约数:法院如何回应社会放大情境下的突发事件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王忠诚
慎用标签:“无理访”的认同与规范
——社会心理学视野下“无理访”群体化危机之预防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赵文艳 李中山 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下的免责事由研究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黄砚丽
调适与型构:初审法官调解行为的规范模式 ——开启审判实践中的自生自发秩序
天津海事法院 裴大明
新型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人民法院 孙瑞琪 农村坟地征迁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审判实务探析 ——从三百年坟滩征迁补偿费用分配一案谈起
河北省宣化县人民法院 张黎蕾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以X县基层法庭为样本看欠发达地区人民法庭发展之困境及解决路径
河北省宣化县人民法院 白玉军 医疗纠纷案件审理中的困惑与改革路径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人民法院 王海龙 陈玉海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河北省魏县人民法院 樊玉平我国烟草专卖适度开放的法律制度研究
山西省原平市人民法院 王瑛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研究
——以道路交通安全注意义务为视角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法院 张琴
机动车致人损害保险责任中交强险与商业三责险的重合与配合山西省祁县人民法院 段锋
论取消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人民法院 李鹏
不作为侵权责任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法院 刘晓宇
行政自由裁量行为之司法审查标准探析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萍 任晓莉
论审判管理的用力方向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学文
居间合同纠纷案件若干实务问——从一起案例看居间合同的法律适用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智涛
我国物权法占有制度分析与完善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 邹艳艳 探微民事诉讼法中的案外人执行救济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会青 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以国际投资征收补偿标准为视角考察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 蔡云 关于保管合同中转保管问题的一点思考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 孙莹 民间法在婚约案件中的适用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法院 刘树林 从物权法看物权登记制度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人民法院 常清 关于被告拒绝参加民事审判活动的若干思考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人民法院 邱岩 论我国物权法相邻权立法的完善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季伟明 为什么是政治过程——排除性司法政策的规律性及其讨论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王国锋 思维与权威——统一裁判思维指导下的权威裁决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刘化文 李海军 论农村婚姻现状及现行婚姻司法制度的思索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人民法院 王爽 借贷合同纠纷中房屋抵押的“思”与“解”
吉林省永吉县人民法院 陈巍 调整违约金适用标准问题研究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李伟 司法规律“应然”与 民事调解“实然”之背离与回归
吉林省通化县人民法院 洪浩 审判索马里海盗存在的障碍及相关解决方案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薄海燕 殷艳梅 动产抵押权的对抗效力
吉林省靖宇县人民法院 曲刚
论自助行为的法律规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人民法院 崔霞
关于修改仲裁法第58条以及对审理撤销仲裁案件中存在问题的法律思考
黑龙江省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德厚
经济欠发达地区执行方式改革初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守春 刘伟华
浅谈农村司法环境及农村司法实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法院 张相琨 合同成立未生效相关法律问题研究——附生效条件合同纠纷案件处理
黑龙江省林甸县人民法院 丁国玉
澿透着法律力量的“对不起”——民法上赔礼道歉责任实现的反思与求解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 胡亚斌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 王华婷
我国预决事实效力适用规则的重构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 李垚曜
关联案件监管:必要性及其路径——从理论之基到实践之维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 凌淑蓉 李兴魁 沈烨
那些偏离公正的裁判是如何产生的——基于民事审判视角的三重追问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余艺 荣学磊
目的性考量下“均衡结案”衡量标准之重构
上海海事法院 金晓峰
困境与突破:论我国知识产权被许可人的诉权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高明生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胡震远 吴慧琼 全面赔偿原则在知识产权民、刑案件中的错位思考 ——以销假未遂犯罪数额的认定为视角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 陈杰华 苏旭静
辨析与重构:保险免责条款的区分及说明制度的体系性解读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沈竹莺 牛广济
银行抵押权与房主所有权之冲突与出路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引发的难题探解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金民珍 陈红
第三人侵权背景下银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与归责 ——区分请求权基础推进法律统一适用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邹杰
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理基础及构成要件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的理解与适用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金绍奇
论委托人规避中介订立房地产交易合同的责任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陈爱碧 管理性强制规定影响合同效力之“阻”与“疏”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 钱军 王小燕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之适用——以两岸司法裁判之比较为侧重
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周白
论连带之债的理论发展及其在诉讼法上的实现
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冒金山
司法国情视角下的证据失权问题研究
——关于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重构与适用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沈明磊
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 朱千里
试论基层法院青年法官心理冲突之成因及其化解 ——以纠纷解决与规则之治的辩证关系为视角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法院 庄金奎 谢兆鹏
裁判文书公开的理性思考——以权力与权利的制约平衡为视角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范莉 楼炯燕 杨温蕊
经验法则:误区检视与规则构建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姜欣
恪守抑或突破:“诉的利益”对民事诉讼法相关法条的补正 ——以新型纠纷的审理为视角
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熠
民事诉讼管辖制度语境下的合同履行地问题探析 ——兼议与合同法履行地点的区别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德荣
群体性纷纷的类型化解决——民事诉讼中示范诉讼的构建之维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周斌 谢善娟
法律之外:一名基层一线初任法官期待的法官培训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法院 刘利权
司法鉴定运用之失范与矫正——以强化法官启动控制为路径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志超 姜丽丽 缪凌
经验与逻辑的互动:论民事案件事实认定的基本规则
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清宇 周永军 论技术标准在侵权案件中的适用 ——以环境侵权为中心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 弓建明 王杰兵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志超 能动司法与公司矛盾化解之契合——公司纠纷略式程序之建构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张光宏
从分离到融合——以司法裁判与社情民意的互动谈社会矛盾的化解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 朱章程
定期金给付方式之反思与重构
——兼评《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解释》第三十三条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 沈一伟
寻求清晰的边界:论情势变更制度与我国合同法体系之契合 ——以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的适用为视角
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程顺增
人民法庭审执关系:从分立到协调──基于弱司法化社会治理的视角
浙江省临安市人民法院 毛煜焕 罗小平
冲突与调谐:参与分配程序与破产程序的衔接
——资不抵债企业法人司法处臵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法院 朱剑文 程顺龙
现实扩张与恣意的消解——论规则之治下的执行当事人变更追加制度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虹
软法与ADR的契合——基于社会矛盾化解的思考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人民法院 张友国
第三方司法评价机制的引入:契合审判、民意、认同
安徽省当涂县人民法院 沈明海 产权之“小”何以做“大”——以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效力问题为切点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华慧敏
在法的确定性与法的正当运用间“往返顾盼”——民事审判方法解构与定位
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艳阳
合理与合法:司法与伦理的沟通之维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黄浩
安徽省马鞍山市金家庄区人民法院 许蔚东
安徽省法官培训学院 吕敏
瑕疵婚姻纠纷博弈的制度消解——以精神病人离婚现象为基点展开
安徽省当涂县人民法院 徐业平
一个法官的视界:医疗损害责任的定在——基于因果关系的分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 沈北斌
私权保护之宽度延伸——论“治愈或存活机会丧失”损害赔偿问题
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志杰
民事关系的合宪控制——以“厦航黑名单”拒载案为示范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法院 李晓萍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弛
指导性案例的适用机制研究——以法官的思维路径为中心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英
登记为一个权属的不动产分割问题探析——运用一物一权原理进行研究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杰 陈学凯 易艳
民事审判中证据规则适用的道德回归——基于证据失权正义性的追问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法院 刘善治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潘筝
从逻辑到法律:民事诉讼事实推定的运用与规制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法院 徐方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颖
试论反向确认之诉制度的确立及架构
——兼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修改与完善
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翔熙 刘娟
民事裁判法律依据:从非充分说理到正当化引证 ——以道路交通事故争议案件为基础的解析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徐英荣监督制度如何契合监督现实——论当前审判权监督虚化之破解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龙小毛
城市化背景下“两便”原则的价值嬗变与制度转换 ——以流动人口的诉权保障为视角
江西省吉安县人民法院 赖建根
论上下级法院执行监督关系的矫正
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 李哲
论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完善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法院 郭学敏 在能动与机械之间——农村基层法官的行动逻辑
江西省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胡伟
江西省乐安县人民法院 曾民
从“配角”到“主角”的转型跨越
——对Y区法院立案调解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的调查与思考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 曹昆
困境与出路:农村基层法庭背景下法院调查取证权的有限扩张
江西省南昌县人民法院 李思
将“门”同时打开——兼谈农村劳务损害赔偿之诉的选择性合并
江西省铜鼓县人民法院 刘量力
进还是退是个问题
——关于巡回审判功能重新定位的思考
江西省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建华 胡伟
“反蚀”与“消解”——民事法官鉴定证据观与鉴定结论认证方法探析
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赵芳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正义考量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马莉莉
公司强制分配股利诉讼研究——自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着眼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琛
试论法官道德境界之塑造——以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切入点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李召亮
反思与求解:当事人拒交公告费的司法难题与应对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孙付 王洪坚
当事人利用法律文书规避执行问题的司法应对
——以物抵债民事调解书能否直接引起不动产物权变动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石少红
少年司法之情境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流动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
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高国强
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从成文法与判例法的理性沟通去思考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运现
要“案结事了”更要“规则之治”
河南省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梁开生 申大超 王五周
谈如何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人民陪审制度---基于P市运行情况的实证分析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郭保振 王远蒙 桓旭
睁开“半眯的眼”——审理撤销国内仲裁裁决案件的困境成因及应对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李平均 张智忠
突破“瓶颈”:现行法定离婚标准的探讨与展望 ——以《婚姻法》第三十二条为视角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光 王芳
划拨土地上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的类型化研究——解释论的视角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福蕾
商品房预购人权利保护研究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雷
试论合同形式的属性及其相关问题——我国合同立法的一种学理思考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姜晓萍 卢瑜
夫妻忠诚协议的再拷问
河南省南阳中级人民法院 庞景玉 何志
法院文化表现形式的契合性分析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蒋正
群体性事件中的法治背离
湖北省当阳市人民法院 刘卓彬 周乾坤
论中国特色小额诉讼程序之构建
——以宜昌法院小额速裁试点工作为实证范式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法院 李鸣 严峻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金波
论实体处理欠妥——兼及民商事案件径行改判事由与再审事由的补充
武汉海事法院 吴良志
论司法审判对社会诚信精神的引领——基于某市法院问卷调查结论的思考
湖北省咸宁市中级法院 王洪斌
法院文化的表达与实践——符号学视角下的司法礼仪透视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邓志伟 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唐慧 湖南省新田县人民法院 陈建华
环境侵权诉讼中因果关系证明问题研究
——基于推定与举证责任倒臵关系理论的实证分析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法院 易慧琳
现实的扩张与理性的限缩——论《保险法》第十六条之法律适用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法院 陈璐
法院文化的误读与反思——以29个高级法院网站栏目为分析进路
湖南省祁东县人民法院 谭天梯
“得情”:案件事实的谱系阐释——从中国传统司法案例出发
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建成 魏学锋
基层司法六种模式:司法不均衡的格式化解读
——兼谈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基层建设的几个问题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建林 伍玉联
中国式法官司法为民价值观的塑造
——从马锡五审判方式到陈燕萍工作法的演绎
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振湘
湖南省新田县人民法院 陈建华
多重冲突下的平衡之术——论雇主与第三人的责任分担
湖南省衡东县人民法院 唐建华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问题研究——基于股权变动理论的实证分析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 廖龙芝
论责任竞合选择诉讼的科学选择与公正裁判 ——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竞合选择诉讼为视角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李新贵
法律父爱主义的边界——兼论《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
湖南省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敏
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的法解释学分析——目的解释与经济分析的双重视角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邓志伟 伍玉联 类型匹配:为纠纷解决选配合适的程序——以强化法院分流纠纷功能为视角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黄琪
公司重整中法院的理念、职能与定位——一个中国特色的能动司法样本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张达君
反思与构筑:我国平等就业权诉讼制度——和谐社会背景下就业平等的新探索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冬梅 林锐君
探寻民事裁判适用常识与情理的法官智慧 ——基于最高法院公报案例的实证分析
广东省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陈雪梅
刑事和解公力推进之路径重塑——基于被害人保障维度的考量
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 段体操
“司法礼仪”与“司法公正”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增泉
寻找第四种法律——论民俗习惯在我国民事审判中的运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许威
推开快捷实现正义之门——能动司法语境下构建民事小额速裁程序的思考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 董笑君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价值定位及司法应对——以用人单位规避行为为视角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法院 李晓
民事再审程序运行实证研究——以“诉”“访”分离为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 潘庆林
冲出孟德斯鸠的困境——寻求裁判标准和运用法律的界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 黄家靖
需求与回应:以规则与法官能动性共生的视角探寻案例指导制度的优化运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 钟凯
在混乱中摸索——对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机动车保险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学院 刘波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 周素琴 对“同命不同价”伪命题的反思和破解
——以交通事故中死亡赔偿金赔偿标准为视角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学院 夏群珍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另一面
——其他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设计上的缺陷和制度构建上的失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 汪利霞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博弈解释与实证检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 潘庆林
论离婚诉讼中按揭购房的分割
——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为视角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朱菲菲
关于公司清算程序与破产程序衔接的思考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唐林艳 祁永杰 钟垂林 论行政划拨土地上房屋买卖合同效力——以民事审判实践为视角
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学文
对界定和运用民事再审新证据的几点思考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黄丽
有关民商事司法解释在司法文书中引用问题之研究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林达
违反资格型强制性规范之效力研究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乡土、民俗与法:武陵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司法实务研究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蒋明军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何洪波
论民事诉讼中损害额酌定制度之构建——兼论《侵权责任法》第20条之适用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 陈洪 毋爱斌
从实践到规范:破产重整经验与困惑二维论——兼论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完善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张国庆 徐银波
民事诉讼中的法官调解偏好实证研究——从基层法院的视角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阎信良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执行职权配臵规律探讨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 李彩霞
刑民交叉型合同诈骗类案件中民事法律关系处理机制研究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贾科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赵永华
西南政法大学 王永红反思与重构:大调解下执行和解制度的完善 ——以SC省法院适用执行和解制度为样本
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 时小云
论司法规律的真理性及审判实践
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自力
民事一审判决依据引用程序法条文探讨
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 刘亚林
司法鉴定的“迷路”与“出路”——以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司法鉴定为视角
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莫亚林 高艳辉
成都理工大学 严明 刘秀 困境与出路: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法律适用的检讨与路径探析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黄春秀 唐楠栋
矿业权流转制度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张爱琪 创新机制、破解流动人口涉诉案件困境
贵州省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 石修华 龙稳全
试论苗族贾理案例在审理现代刑事和民事案件中的运用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胡黔生 贵州省雷山县民族事务局 李国章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 李春洪
社会矛盾分层研究——以城市化运动为视角引发的考察分析
贵州省毕节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田川
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立法完善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得名
需求与回应:非公经济司法保障的对策研究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张祥
发展与保护的衡平:论环境保护审判模式的建立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訚柏 郁云
试论证券内幕交易民事救济制度之缺陷
云南省大理市人民法院 杨静 彩礼返还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云南省镇雄县人民法院 徐朝飞 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司法规律之探索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冯丽萍
著作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竞合及冲突之解决进路 ——以实用艺术作品保护为研究视角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姚建军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冉崇高 赵克
当前民事案件移送存在的问题及治理
——以西部某省会城市某城区法院立案庭2010年移送案件之思考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 周晓锦
困惑、探索与超越——离婚时知识产权期待利益归属研究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姚建军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赵克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网络民意应对
陕西省高陵县人民法院 程振亚 马小丽
司法裁判中民意真相的发现与因应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杜豫苏 赵旭忠
新专利法视野下审理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案件的法律探析 ——兼评外观设计与商标的品质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孙海龙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姚建军 能动与抑制:知识产权审判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角色定位和推进路径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杜豫苏 高伟
带入与融合——探寻民事裁判契合城市社区民意之路径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 张孝民 胡九红
《侵权责任法》颁布后的我国产品责任问题研究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姚建军
法官软实力:推进司法伦理有效运行的内生力量 ——以司法伦理规范的功能架构为视角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高伟 黄大卫
民事审判机制改革的“扬”与“弃”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宏 贾明会
人民法院的结构功能与行动逻辑
——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文本研究
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任尔昕 对中级法院审判管理体系构建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甘肃省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兴平
辩析“不准离婚”判词的不合理性
甘肃省秦安县人民法院 杨边江
执行权力滥用的法律思考——兼谈执行权与审判权秩序问题
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代琳 张明福
加强和完善调解工作的若干思考
兰州铁路运输法院 曹焱
和谐司法理念下行政诉讼中的协调处理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 刘富梅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霍振宇
运用实质推理方法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赵华清 祝玉芝
现状与出路:探析欠发达地区法院文化建设的完善 ——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两级法院文化建设情况为视角
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晁兰军 葛恒美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左志萍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探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 周振禄 牛有成
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运行中的若干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宁霞
民事调解工作规范化调研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 林昱
关于缺席审理制度缺陷及完善的思考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法院 吴林海
执行异议审裁机制的程序设计与构建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法院 石东平张国君
公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论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权益保护之不足与改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黄华 试析目前立法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上的缺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 刘恒
论责任转质的构成要件和效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区人民法院 帕丽丹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人民法院 赵丽丽
如何保障公正廉洁执法——从法院法官的视角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区人民法院 杨森
侵权责任法适用问题研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中级人民法院 张居原
试论刑法的价值取向——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视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中级人民法院 张君 民事诉讼中关于司法鉴定若干问题探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中级人民法院 韩卫 陈正生 论现行民事诉讼中的缺席判决制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叶尔盖提垦区人民法院 侯昌朝
论民事举证妨碍规则——基于民事审判实践的视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乌鲁木齐垦区人民法院 宋建华
浅谈法院文化建设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浙江军事法院 章仕才 赖华
完善诉与非诉衔接机制化矛盾 巩固部队团结稳定促和谐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空军军事法院 高伟 王艺斐
涉房地产裁判的可执行性研究——基于案例的整理与分析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 徐峰 赵阳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唐红林
抵押权相对独立性的立法证成
福建省总工会 纪荣凯 从双轨走向并轨:我国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的司法审查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贺晓翊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樊冰
第五篇:XX年学院第二十三届春季运动会活动实施方案
XX年学院第二十三届春季运动会活动实
施方案
依据《关于举办xx理工学院第二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的通知》(x理工院文〔XX〕x号),为确保我院第二十三届田径运动会顺利进行,充分调动我院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再创辉煌。经研究决定,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第二十三届运动会电子学院组委会
组
长:王xx
副组长:翟xx
组
员:白xx田xx
职责:
1、负责运动会筹办及运动会期间相关工作事务;
2、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协调工作,及时分配任务;
3、制定运动会的各项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组织委员会下设立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张xx
成 员:白xx
职责:
按照组委员会要求组织协调相关工作。
二、成立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工作组
组
长:白xx
副组长:张xx
成员:任xx
具体分组:
联络组
组
长:周xx
副组长:吴xx
组
员:体育部、组织部全体成员。
职责:
1、通知运动员到场比赛;
2、通知当天比赛项目、时间及参赛人员至宣传组、值班处报到;
3、及时反馈各学院有关宣传、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4、保证可能出现的运动员负伤事故得到及时治疗;
5、监督举报运动会中其它各学院的舞弊行为,及时报到院仲裁委员会;
6、运动员的成绩及时反馈到组委会领导处。
宣传组
组
长:朱xx
副组长:黄xx
成员:网络宣传部全体成员、各班组织委员、我院新闻与写作协会全体成员、通讯社记者;14级学生可自愿报名,15级每班5名宣传员,组成宣传组。
职责:
1、设计创意新颖,且能够展现我院新风采及我院宣传优势的宣传板报、标语、横幅等,并及时加大宣传力度;
2、准确及时地报道我院师生为本届运动会的顺利召开所做出的准备及在赛场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在赛前做好准备工作,倡导奋力拼搏的奥林匹克精神;
3、确保宣传稿件的数量和质量,争取宣传工作名列前茅;
4、争取全体宣传组成员每天10篇高质量宣传稿发表(广播);
5、制作运动赛事公示展板。
纪检组:
组
长:胡xx
副组长:勾xx
成
员:纪检部全体成员及各班班长、团支书。
职责:
1、对各班出勤情况进行定时检查,并及时上交检查结果;
2、维持会场秩序,禁止除运动员、服务人员以外的闲散人员在运动场上随意走动;
3、协助宿管委人员搞好我院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不出现突发安全事件;
4、督促我院运动员正常休息,以免影响次日赛程。
音响设备组:
组
长:李xx
副组长:石xx
成
员:科技创新部相关成员
职责:
1、负责安装和检修音响设备;
2、利用音响及时为我院上场比赛的运动员呐喊助威。
服务组
组
长:刘xx
副组长:张xx
成
员:学习部、女生部、心理部、素质拓展部全体成员及其他部门部分干事。
职责:
1、运动员赛前赛后的通知及护理,跟踪到位;
2、带领所服务的参赛运动员到检录处检录;
3、及时汇总所服务的运动员成绩、名次。
物品管理组
组
长:许xx
成
员:办公室全体成员。
职责:
1、负责钉子鞋、药品、矿泉水等物品;
2、详细登记所领物品(时间、人员、数量);
3、负责调剂物品及督促物品的归还;
4、负责将运动员成绩、名次详细登记在册;
5、负责统计各组人员到岗情况。
场地维护组
组
长:张xx
副组长:刘xx
成
员:生活部全部成员及各班值班人员。
职责:
1、比赛期间检查各班卫生;
2、督促值日班级作好我院场地卫生工作;
3、不定时对各班进行卫生保持的检查;
4、做好对各班的卫生评比工作;
5、XX级每班每半天安排2名值班人员,协助卫生整理。
赞助协调组
组
长:李xx
副组长:王xx
成
员:社会实践部全部成员。
职责:
1、比赛前期和商家做好赞助合作相关事宜;
2、赞助物资的接收以及保存;
3、运动会期间物资的分发以及管理;
4、对部分需要值班看护的区域安排人员进行值班。
整体协调组
组
长:任xx
副组长:张xx
职责:
1、参与运动会方案制定;
2、运动会期间紧急事件的处理;
3、运动会期间夜间值班;
4、运动会期间紧急方案的制定。
三、运动会期间学生安排
1、一年级全体学生参加运动会(原则上不得以任何原因请假退场),其他年级学生正常上课,任课教师要做好考勤工作,防止学生外出,若请假学生过多,安排学生上自习(辅导员要亲自监督),若任课教师有运动会项目要提前在院办公室备案,由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安排其他无课老师到教室组织学生上自习。
2、运动员、学生会工作人员需以班为单位办理请假手续。
四、啦啦队工作
我院学生会文艺部所有成员及15级学生成立啦啦队,张xx
李xx负责。
具体责任:
1、组织各班制作小旗;
2、有效使用面鼓,音响;
3、确保使用文明语言,确保助威、鼓掌文明有序;
4、啦啦队训练相关事项。
五、请假制度
按照学院要求,运动会期间按正常上课对待,各班学生无故不准请假,必须按指定地点按时就座,如果确有急事需请假者,必须由学工办主任审批,其它任何老师和学生干部无权批假。
六、有关要求
1、各班班长、团支书成立本班纪检组,配合我院纪检组作好本班的纪检工作;
2、各组长负责考评和组织工作人员签到,并做好记录,把考勤情况上报本班的负责老师;
3、组委会将不定时检查各组各班情况,对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严肃处理;
4、对于运动会期间无故缺勤的同学将给予相应的处分,缺勤一次者给予通报批评,两次者给予警告处分,三次以上者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5、各组和服务班级必须无条件服从组委会的调动和安排;
6、每组派一名信息反馈员到组委会,以便统一协调;
7、对于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的学生干部,将给予严肃处理;
8、各班自己成立的工作组必须上报具体人员名单,以便考勤和加分。
七、例会制度
1、运动会期间每晚7:00主席团成员、体育部正副部长在大本营开会;
2、如遇特殊情况,将安排每晚7:30学生会主席团、各部正副部长、14级各班长、团支书到4#415召开例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旷会。
八、奖惩办法
1、宣传稿要求:每采稿一篇加0.5分,最高不超过10分;
2、对运动会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和各组成员要结合《操行评定细则》和院里的有关规定进行加分;
3、运动会期间工作不努力或违纪的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
4、班级要安排人员中午看好场地,下午打扫场地,保管好相关物品。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XX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