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运行现状与完善之策以H省Y县为例

时间:2019-05-14 11:1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运行现状与完善之策以H省Y县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运行现状与完善之策以H省Y县为例》。

第一篇: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运行现状与完善之策以H省Y县为例

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运行现状与完善之策

以H省Y县为例

[摘要]对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查是农村低保运行的必要环节,它能有效瞄准救助对象,促进社会救助制度的公正、持续发展。文章根据对H省x市Y县的实地调查,描述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机制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农村低保申请家庭核查工作开展的因素及开展核查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从而探讨了农村低保申请家庭核查制度的完善之策;将低保申请家庭核查制度建设纳入法治轨道;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低保标准和家庭收入核算指标体系;加大对农村低保核查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探索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介入机制;推动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关键词] 农村;低保;核查制度

[中图分类号] 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5)03-0106-09

一、导言

在社会救助领域(低保)领域,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是指相关机构运用一定的方法,根据特定标准对申请者及其家庭有关收入、财产以及生活支出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的程序,从而为社会救助决策提供依据。完善的核查制度涉及的要素包括核查主体、核查内容、核查方式、核查程序、结果评估、核查监督与调整机制等内容。通过对救助对象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能有效瞄准救助对象,提升社会福利目标定位的效率,从而促进社会救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从2007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 2007]19号)算起,我国农村低保制度走过了七个年头。在这七年里,低保制度为缓解农村贫困,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绩。然而,这一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弊端,如近年来走进公众视野的人情保、关系保、富翁保等现象给这一制度增添了诸多负面印象,不利于其健康发展。

2014年1-6月,我们以落实民政部“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研究”年度课题为契机,选取中部H省的X市Y县M乡N村,深入到Y县民政局、M乡乡政府和民政所、N村村委会察看相关硬件建设情况;对Y县民政局农村低保主管人员、M乡民政所所长、N村低保主管人、低保户和一般村民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当地农村低保申请家庭核查制度实施情况、主要做法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等,本文即根据调查材料对这一制度的运行状况及完善之策进行探讨。

二、基层针对低保申请家庭核查的主要做法

(一)N村的主要做法

据村支书介绍,N村的低保申请程序为:由村民本人提出申请或者由村民推荐,然后村委会入户调查,核查该户人家是否是60周岁以下无劳动能力的单身人员,是否是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是否患有大病需要常年医治并由此造成家庭特别困难。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便有资格申请低保。村委会在入户核查的基础上初步列出符合条件的申请名单。然后村委会组织村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决定哪些贫困户可以纳入低保。该环节根据民主评议实行更为严格的挑选机制,主要根据上级分配给N村的指标名额以及比对各个低保申请对象的困难程度,挑选经济生活特别困难的申请对象,将其名单公布于村部公示栏7天。村民无异议后,村委会向乡党委政府再次进行申请,乡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决定报备县民政局,县民政局委托乡民政所对申请对象进行核查,核查无异议后,县民政局方可决定审批批示。

同时,N村农村低保申请者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主体和主力是村委会组成人员,N村村委会组成人员包括支书、村长、会计、计生专干共4人。4人均为男性,且都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中3人为高中学历,1人初中文化水平。

在核查方式上,N村主要采用类别定位的方式,一方面根据平时所直接观察到的申请家庭状况,如家庭规模、成员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等;另一方面则是对申请人日常生活的了解,如吃、穿、住、行情况,以及耕地等生活资料多少判定申请人是否满足申请条件。

N村支书:村子就这么大,天天在村里

转,谁家多一头牛也能立马知道。根本就不

用专门去调查。

在核查内容方面,根据从访谈单位获取的低保申请对象所需要填写的材料看,整个申请审核审批程序需要填写6张完整的表格。分别为《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声明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承诺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入户调查登记表》、《-乡一 村申请农村低保民主评议记录表》、《X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家庭经济状况查询授权书》等。从这些表格所列内容看,申请对象首先需要提供的个人家庭经济状况信息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和就业状况、家庭收入情况(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家庭总收入和年人均收入等)、家庭财产状况(银行存款、借出款、有价证券、车辆、大件家电、金银饰品、房产、家庭财产合计及家庭成员人均财产等)。在低保申请人声明家庭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村委会进行人户调查核实其声明内容是否属实,然后签字确认。从整个核查表格需要填写的内容看,正式程序中的核查内容主要包括低保受益对象的家庭人口社会特征、就业情况、收入及财产状况等。

然而在实际的低保核查操作中,低保申请人和低保管理者均未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核查程序进行。而是根据现实经验和风土人情采用较为简便的方式进行。

N村支书:假如说按它那一套规定的程序来,首先你就要面临一个问题,申请低保的村民基本都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你咋让他填?表上的那啥转移性收入、有价(证)券……麻烦得很,根本没法算,俺们也只能根据他家庭的大概情况去填……这些表格上的东西也都是个形式,主要还是通过平时对这一户人家的了解来看他到底是真困难还是假困难。

低保户:那些东西咱又不懂得,(申请材料)都是村支书给办的……想办低保,不都得给他送礼么,不会白着给你!俺办得早,那时候低保钱还少还好办。钱交给大队干部,稍微意思下(送礼),就不用过问事了。

(二)M乡的主要做法

在Y县,乡级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审核工作,主要核查各村村委会提交上来的低保申请档案。从M乡民政所大厅悬挂的展栏看,整个城乡居民申请低保的程序如图1。

受各种因素影响,在M乡民政所我们没能从所长口中得到乡级层面开展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具体做法。所长只是让课题组阅览大厅内张贴的四个展框来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从上面的低保申请示意图看,乡级民政部门主要承担三方面的工作:对各村提供的低保申请名单进行核查,然后乡镇再次公布准保人员名单,并在签署意见后上报至县民政局。但从后面的访谈中可以推测,Y乡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开展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

(三)Y县的主要做法

Y县县级民政部门在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开展中的主要职责是抽样调查和审批低保申请。同时,县级民政部门还是低保申请审批的最终决定机关。从课题组在Y县农村低保中心得到的一份《Y县农村居民低保人员认定审批表》上看,该县审批环节是:个人申请一村委会入户调查一村民代表评议一一榜公布一乡(镇)、办事处民政所调查一二榜公布一报县农村低保中心一抽查一审批一兑现。用该县低保中心主任的话来说就是:整个低保核查监督机制实行的是“三级审核,两榜公示”。

Y县低保中心主任:按照上级规定,乡民政部门要对农村低保申请家庭进行百分之百的复查,而县级民政部门则须按30%的比例进行抽查。

县级部门规定的农村低保申请条件为:Y县辖区内年人均收入低于1800元的农村居民。但具体审批过程中,Y县则主要是依据乡级政府提交上来的申请材料,包括申请承诺书、调查授权书、家庭经济申明书、入户调查表、民主评议表和申请审批表。主要从这六项表格中所显示出来的家庭人口基本特征来判断。

Y县低保中心主任:农民所填写的收入信息很难辨别出到底是真是假,随意性大,这个时候我们就只能从他填写的个人情况来判断,比如:他家庭成员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劳动力情况、主业副业等,我们从这些信息来审查。比如:年纪轻轻的,有胳膊 有腿的,二三十岁年轻孩,就想吃低保,那不用说,肯定让他通不过。当然也不能太绝对,有时为了维稳,也需要灵活处理……

三、农村低保申请家庭核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从核查制度涉及的要素即核查主体、核查内容、核查方式、核查程序、结果评估、核查监督和调整机制等,结合实证材料,分析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1.核查主体

村干部是最基层的核查主体,其业务素质和个人素养直接影响到整个核查工作。课题组在N村调查时,发现在低保工作上群众对村干部有诸多意见,村干部存在着严重的以权谋私行为。在Y县农村低保实行的2006年,由于当时低保待遇较低,N村低保每月只有15元,没有引起村民的太多关注。据村民反映,当时很多村干部在不声张的情况下把自己的亲属全部独立纳入低保对象?正是这自私行为,导致今天N村的低保户大多存在于村支书和会计分别所在的村民组。

普通村民1:(会计)他一家都吃低保,他儿子、他女儿、他老爹都是低保户,俺村低保户大部分都在支书那庄上和他那庄上,俺庄上很少。

普通村民2:哪里还核查,都是谁有头有脸、谁有权有势、谁跟村干部关系好谁能吃到低保,像俺们这样真正的穷人想吃低保,根本没门!

普通村民3:咱不说低保,前年俺小孩上大学,办助学贷款,需要村里开个贫困证明,开完以后,他(N村会计)说你开这个证明得交200块钱,我问他乡里收不收。他吞吞吐吐地说不收,我又问他:县里收不收?他没回答。停了一会儿,他就说,算了,你拿去吧。我要是乖乖地交了,又都落到他手里了。最后还是给他送点礼,你要不送,那以后找他办事就更难了。

在乡层面,低保工作人员存在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是他们与各村干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正是建立在这一工作关系基础之上的非正式场合下的朋友关系,让他们对N村低保对象的情况不但心知肚明,而且基于这种非正式情感,他们还会在暗中提供一些便利,在调查中时而听到传言:M乡党委书记、乡长这样的乡级干部都吃低保。

普通村民2:俺庄王生,人家现在是国办老师,有文化,地位高。和村干部玩得对,经常没事就和村干部一块到乡里请张军①(乡民政所所长,由此可见N村村民对M乡民政部门干部也有一定的了解)喝酒,人家现在一家五口人有三个人都吃低保。你说你不在乡里认识个人,不给他们送礼,想吃低保难得很。

普通村民4:你没听说么,官官相护!他们都是一体呢!乡里就不用下来查,他都知道是哪些人在吃低保,他们天天和村干部打交道,心里明镜呢,他们乡里那些人自己还吃低保呢,咋可能下来查呢。

县层面较村乡两级,工作交往较为正式。不像村乡两级工作交往掺杂着更多的私人情感。但另一方面,县级低保核查主体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问题,使他们不得不屈服于同级政府领导施加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县级领导为亲属办理低保,这是来自权力施加给县级低保核查部门的“压力保”;二是为了维护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专门给某些群体单开绿灯的“维稳保”、“上访保”、“拆迁补偿保”。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低保申请核查主体自身存在严重的渎职徇私行为。

2.核查内容

核查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申请材料上所列出的核查项目内容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二是村干部在对核查内容估算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主观臆断性;从N村的实际情况看,更为关键的第三个要点是,核查项目内容的估算根本不能成为能否申请到低保的判断依据,核查项目内容的估算只是获取低保资格的一个必要的正式程序。换句话说,低保主管人员想让谁成为低保户,只要让核查项目内容的估算值填写符合低保享受条件即可。用村民的话讲,这叫“事在人为”,“表是死的,人是活的”。上一部分内容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对村民和村低保主管人员的访谈信息都体现了N村在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内容上存在的这三方面问题。

3,核查方式

核杏方式即目标定位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别定位、收入及财产定位、需求定位以及行为标准定位等等。在N村,村干部主要还是以能够看得见的类别定位的核查方式为主,需求核查为辅,收入及财产定位的核查方式虽然低保申请核查材料将其作为最基本的评判标准,但作为核查主要责任主体的村委会不仅缺少一套科学的收入及财产计算方法,而且即使有,由于各种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影响,也很难准确测量出使人信服的收入及财产数据。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数据缺乏客观性,Y县民政部门审批过程中,主要审查的是低保申请对象具有相对客观性的家庭人口的社会特征。但如上述部分所分析的一样,出于维护自身或亲属利益需要,N村低保主管人员对申请人客观社会特征的填写,如健康状况、家庭结构和规模等也存在着一定的臆造现象?这样,N村在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实施过程中,在核查方式使用上不仅存在不健全和不科学性,更为重要的是核查方式的不规范性以及形式主义。

4.核查程序

核查程序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宣传不到位导致信息不对称,作为低保主管者的乡村两级掌握着核查的主动权,村民处于申请程序等信息的劣势方,这样低保申请便容易被村干部所左右和垄断,严格规范的核查程序便极易沦为形式。

在探访村、乡、县三级低保主管部门过程中,我们直观观察到的公开张挂出来的以及网络公示出来的低保申请程序说明,只有M乡民政所大厅悬挂的展框,Y县民政局网站公示出来的审批表格。通过将二者进行对比发现:M乡民政大厅的展框所展示出来的面对大众开放的申请示意图(见图1)隐去了“民主评议”这一重要核查环节。

5.结果评估

据N村村支书介绍,低保申请结果的决定形式主要是靠村两委组织村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参加人员主要由乡政府分管领导及民政工作人员(1-2人)、村委会干部(全体)、村党员代表(全体)和一般群众(若干)组成。但在访谈中发现所有被访村民均表示没有听说村里针对低保召开过民主评议大会。

6.核查监督

核查的监督措施主要有:建立健全低保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低保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多渠道的举报制度。在健全低保档案管理制度方面,从对H省低保档案的梳理看,2013年省政府出台的两份低保文件均强调要建立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委会干部近亲属备案制度,县级民政部门要对备案的低保对象核查、管理。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对本村低保对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查处并公布处理结果。①但从实际调查情况看,这一监督制度的颁布并未对M乡、N村低保经办人员、村干部形成有效的约束。在低保信息公示方面,近年的省文件规定要建立永久公示制度,但课题组在Y县、M乡、N村相关部门所在地均未找到低保信息公示栏,仅在村卫生室找到一份低保户医疗优惠花名册。虽然N村早巳建有大型的村务信息公示墙,但该板墙上的黑漆早已脱落,隐约能够看清N村村干部组成成员的职务信息。在举报渠道上,虽设有各种举报方式,但村民对举报不仅了解较为匮乏,同时他们还要衡量举报的机会成本。基于地缘情感的村落人际交往关系对抑制举报行为的发生是根本性的。

7.调整机制

低保政策在提出“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应退尽退”的动态调整机制。政府本意是想根据低保户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有针对地调整低保享受对象,保障贫困群体能够公平地享受低保待遇。但这一动态调整政策在实践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N村村民表示,该村低保户已多年未进行过调整。

在处置福利欺诈行为,保障真正困难群众的低保享受权利方面,虽然中央及地方政府文件对欺诈行为有相应的惩治规定,但执行很难落实到位。

普通村民2:现在想要申请低保,只能两种办法申请到,但也只是可能。一是上边有人有关系,二是村里低保户死了,你掏钱买了顶替他,五保低保都是这样。M乡民政所所长:文件上规定说每年要进行动态管理,调整30%,但根本调整不了,阻力太大……你把谁去掉,谁跟你捣!

四、核查制度缺陷导致的严重后果

当前低保核查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导致农村低保资源分配目标流向上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不应该享受低保的低保户却长期享受,而真正应该享受低保的困难户却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即错保、漏保、顶替保问题。并由此演化出了诸多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问题保”。

1.错保

从调查情况看,错保问题又可以分为干部亲属保、人情关系保、领导压力保、征地补偿保、上访维稳保等。

干部亲属保。主要是低保经办人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将自己并不符合低保申请条件的亲缘关系部分或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案例:多数村民表示,N村会计谢强,其已独立生活且尚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父母,及在县城一著名中学担任校教导主任的弟弟,以及个人已成年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一子一女均享受着N村的低保待遇。N村村支书更是将他所在的村民组中所有沾亲带故的同姓氏村民纳入低保范围。同时更为令人惊讶的是,N村支书将N村死去的低保户空出的低保名额通过工作关系挪配给邻村的岳母(顶替保)。

人情关系保。主要表现为低保申请人与低保经办人员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关系,基于这一关系而享受低保待遇。在N村所表现出的一种奇怪现象是低保申请人的子女一般都在外务工且非常富有,其子女的这一物质财富基础奠定了低保申请家庭与村乡甚至县级干部之间的交往关系。

案例:N村村民李胜,50岁左右,N村屠夫,大儿子外出前,在村中人际交往一般,大儿子2003年辍学随同乡赴温州务工经商,经营皮革生意,凭借个人才能,三年后一跃成为N村人尽皆知的百万富翁,随后二儿子辍学紧跟其后,近年来,两人已成为N村少有的千万富豪。伴随两个儿子不断发迹,李胜在村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交际圈不断扩大,经常与村、乡干部出入于各种酒桌场合。或许是为了向村民炫耀其与乡镇干部的关系。在乡政府的插手下,李胜也享受了低保待遇。在这种情况下,低保待遇某种程度上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领导压力保。主要表现为上级或同级领导通过“打招呼”的形式向低保经办单位或工作人员施加压力,为某些并不需要保障的低保申请人提供低保支持。

案例:李宇,男,1955年生人,目前单身,四级肢体残疾,N村出生,兄弟3人,李宇于1975年前往Y县城公营砖厂务工,当年因工伤事故右腿被切断,其后接上假肢,恢复行走。至2000年,李宇一直在砖厂务工维持生活,但后来由于效益问题,砖厂改制,李宇离开砖厂。2002年后,李宇在其在省城经销成人用品的侄子的带领下,开始在Y县县城租借门面销售成人用品。由于利润空间较大,加上政府对残疾人从业的支持政策,李宇的生活来源和身体疗养费用很快得到解决。并攒出一大笔额外积蓄。但在2006年Y县实施低保政策后,李宇找到N村在Y县时任副县长的晚辈李强,希望这位副县长能帮助解决他的城市低保申请问题(李宇虽自1975年即已离开N村,但其户籍一直保留在N村)。在该副县长的亲自过问下,李宇很快享受到了Y县城市低保待遇,近年来,随着该领导地位的不断上升,以及农村低保待遇的不断提高,李宇很快又享受到了N村的低保待遇。同时申领Y县农村和城市双份低保金。

征地补偿保。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一些政府需要不断扩展城市面积和工业用地。而那些被圈去土地的农民除需要得到政府或开发商一定的实物或现金补偿外,由于永久性失去支持其生活来源的生产资料,他们一般不满足于得到的一次性补偿,会千方百计向政府要求额外的保障,政府为了稳定这些被征地人员的人心,防止发生越级上访行为,一般会为被征地群体提供低保支持。我们在调查中未能直接接触到这一类型低保的直接案例。但来自Y县农村低保中心主任的访谈证实了该县存在着这一类型低保。

上访维稳保。实际上,征地补偿保也可划归为上访维稳保。除此之外,这种错保形式在Y县还表现在低保动态调整所导致的上访行为。在“截访”和“接访”过程中,低保的承诺和兑现是作为上访人“撤访”的一个前提条件,或者说是政府和上访人达成妥协的结果。

Y县农村低保办负责人:从上一届的中央提出“稳定压倒一切”开始,对乡镇一级的冲击是最大的。你搞这个信访,咱不反对。你不能因为这个信访打击各级政府,它与各级政府直接挂钩,并且与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是直接挂钩的。所以提出来这个维稳压倒一切……那么他要是上访,乡镇地方是不敢动的,领导接访(应该是通过截访接回上访户)的时候,敲得明朗呢……你包括县、乡领导,你接访的时候……你不就……那了吗。

然后就是失地农民……文件上规定失地农民……也不能用城乡低保来……来弄那……那你全国各地……我估计……你也……都是(一样)……他不是哪一个地区哪一个地方(存在这个问题)……你在这划一片工业园,在那划一片工业园,一圈多少亩地!几百亩,上千亩地,那农民他没地了他……首先呢,第一个先决条件许诺的就是给你办低保,然后才谈赔偿的事。他(指政府)不先办低保,这个征地的赔偿问题就谈不下去。

2.漏保

漏保主要是在低保资源目标瞄准过程中,低保主管部门有意或无意漏掉确实符合低保受益资格的低保申请对象,就N村来说,课题组调查访谈发现,该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乡村两级低保主管在没有严格执行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的情况下有意漏出。该类事例表现如下:

类型1:残障人士被漏保。

我们所调查的N村北队、南队、王庄村民组,就有三例需要特别照顾的精神病患者,这三户家庭曾经都申请过低保,但均未成功。

案例:李星,户主,1957年生,家有三个女儿,无子。大女儿和小女儿已出嫁多年,二女儿也已年过三十,由于先天性瘫痪再加上智障等疾病,至今需要年过半百的李星夫妇照顾。由于没有儿子,李星在村内的地位很低,人际交往范围也很窄,多次试图申请低保,均被村委会以没有指标为由予以拒绝。和李星拥有相似情况的李国、王华也都是在 即将走进迟暮之年仍需要依靠个人力量照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残障子女。

类型2:单亲家庭被漏保。

在N村,中青年家庭出现临时变故导致家庭类型发生变化的也较多。主要表现为以妇女为家庭支撑的单亲家庭。在低保刚实行的几年,单亲家庭申请低保较为容易。但近些年来,由于申请的人越来越多,虽说政策规定“应保尽保”、“动态调整”,但上级给每村分配的指标有限且调整阻力巨大,导致新近发生家庭变故的单亲家庭很难享受低保待遇。

案例:张燕,女,35岁,现有2女1子。丈夫2012年7月某天晚上在朋友家喝酒,醉酒状态下于当晚午夜驾驶摩托车返家,在返家途中与往返于N村的高速行驶的大型运沙工程车(N村临近河滩,有一沙厂)相撞,当场身亡。由于其丈夫属无证违法驾驶机动车,最终在赔偿问题上处于下风,未能得到满意的赔偿。丈夫死后,剩下张燕依靠仅有的5亩田地独立照顾三个幼小子女,但失去主要劳动力的家庭在经济来源上非常有限,生活日益陷入困境。张燕多次向村干部提出低保申请要求,均被回绝。

五、影响核查工作开展的主要困难

(一)核查经费和人员编制缺乏保障

核查经费是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重要保障,它影响着核查工作开展的各个环节。有低保专项资金而没有额外的核查经费支持是限制目前Y县开展农村低保核查的重要屏障。

Y县农村低保办主任:顶层制定这个政策是制定的好得很,但没有经费。地方上没有给经费。如果要说县里下乡核查,你像Y县最远的G乡,上G乡一趟,假如说坐班车去,去了都摸到晌午头了,你再下到村里去调查去落实,你走到G乡就管端着晌午的碗了。临着你再去干活还有可能不?……没有专项的经费也没有这个专门的车辆,人员都没办法组织。你像就是工作人员下去坐班车调查,这个钱咋弄?自己垫钱坐车,然后回来再报,这个去一次来回十块、八块的,他不值得去贴个票找主要领导去签个字,他攒着,他一攒攒几百块,他一个月的工资不就那些么,对吧?……还没有专门的车辆,包括印制表格都没钱。民政局干这个活,说实在的,民政局是在贴钱,把其他可用的资金往里面贴。这个低保资金是专项管理的,一分不能动。有国家给的这笔资金,没有国家给的为这笔资金服务的资金。

(二)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低保标准和家庭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核算体系是否完备有效,直接影响到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运行的效率以及低保资源能否准确流向真正困难群体。因此制定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居民家庭收人核算指标体系是保证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科学有效运行的关键。县级低保部门应联合财政、物价、统计、审计、农业、发改委、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组成低保标准核算制定小组、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评估小组,深入农村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一套完备的、准确度高的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三)加大对农村低保核查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从调查情况看,Y县相关部门只划拨了低保专项资金而没有相关的低保核查经费,这样虽然节约了低保工作的成本,但是以牺牲低保资金流向的精准性为代价的。同时,Y县低保核查人员是从其他相关部门临时借调,由于缺乏低保核查经费,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核查态度均会受到影响,核查的专业性也不强。低保专职核查人员的匮乏及低保核查经费的短缺严重限制和阻碍了低保核查工作的开展,成为当前农村低保核查工作开展的瓶颈。为此,核查经费的保障和专业核查人员的充实就成为目前低保核查有效开展的又一基础性工作。

(四)探索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介入机制

农村低保的错保、漏保等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政府行政权力的干预和农村熟人社会关系的影响。因此,使低保核查工作免受政府权力干预和熟人关系影响,保证核查的独立性,就成为低保核查工作绩效提升的重要保证。西方早期社会工作的实践为引入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核查主体提供了有益启示。如1868年索里牧师为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各种慈善活动而设立的慈善组织会社,首派友好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个别详细调查等,运用专业性的核查方法有效地整合了救助资源,提升了核查工作的质量,将救助资源准确地递送给真正需要救助的人。[6]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蓬勃发展,可将低保工作进行合理分区,纯粹行政工作仍由行政机构承担,大量专业性的核查工作可委托专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承担。[7]

(五)推动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无论中央颁布的低保政策文件还是地方政府制定的文件,都显示出政府对推动部门联动机制的重视。部门分割,导致低保、社保、医保、公安等个人信息的区隔,不利于信息共享。搞好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合,实施部门信息共享就成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核查制度建设高效顺利开展的基本工作。构建高效的低保申请家庭核查制度,首先必须保证低保核查涉及部门之间能够实现协调配合,共享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减轻低保核查部门的工作负担,保障核查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2.[2]祖玉琴.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探析与启示[J].决策咨询通讯,2009(1).[3]杨山鸽.试论北京市低保资格审核的规范化[J].北京社会科学,2011(3).[4]赖志杰.“瞄偏”与“纠偏”:社会救助对象的确定――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J].理论探索,2013(2).[5]邓大松,吴小武.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5).[6]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9-40.[7]洪大用-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问题[J].社会福利,2003(6).

第二篇: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现状与思考

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现状与思考

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现状与思考

对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查,是最低生活保障审查审核的必定程序,也是破解低保家庭收入核实难、低保对象认定不精准的有效方法,更是体现社会公平、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20**年,**县先后开展“低保清理核查”、“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城乡低保专项整治”等工作,积极纠正违反现行低保政策的做法,确保农村低保对象认定精准、标准补助合理。在具体工作推进和落实中,**县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获得了大量有益的经验。现将核查现状与思考进行总结和梳理,给大家参考和指导,希望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县核查工作现状

家庭经济状况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两个方面,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结果是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的主要依据。为做好此项工作,**县先后下发《**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政办发[20**]59号)、《**县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工作实施方案》(**民政发[20**]29号)《关于做好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核算工作的通知》、(**民政发[20**]33号)等相关文件,明确了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流程、家庭收入项目及计算办法、家庭财产种类及认定细则等。在具体核查工作中,**县采取“七举措”全面掌握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情况,确保经济状况核查程序规范,核查结果准确、科学,在认定低保救助对象时操作性强、群众认可度高。

(一)入户调查。调查人员到申请人家中,通过询问、交谈和直观印象,了解其家庭收入、财产和吃、穿、住、行、用等实际消费性生活状况;同时填写入户调查情况表,由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签字确认。入户调查表包括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其它收入和住**情况等6大项;经营性收入分种植业、林业、养植业等3项,种植业又分水稻、玉米、蔬菜、药材、烟叶等18小项,养植业又分猪、羊、牛、鱼、鸡、鸭等6小项;转移性收入分粮食直补、粮种补贴、退耕还林、农机补贴、其它补贴、赡(抚、扶)养金等5项。

(二)邻里访问。调查人员到申请人所在村居,走访部分群众和党员干部,从侧面了解其家庭收入、财产和实际生活状况;同时收集群众的意见或看法,初步判断入户调查情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信函索证。对申请家庭的经营净(纯)收入,调查人员根据该家庭的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养殖数量等情况,参照《**县各乡镇主要农作物单产一览表》、《**县农林牧渔单位产品纯收入参数表》、《**县个体经营户分行业人均纯收入一览表》进行计算和核定。对申请家庭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相关事项,调查人员以信函方式向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和相关经办机构索取有关证明材料。

(四)信息比对。对申请家庭的户籍、住**、车辆、社会保障、养老金、存款、证券等财产和收入信息,由乡镇低保经办机构将名册上报县民政部门,县民政部门与公安、住建、车管、人社、金融、工商等部门和机构进行核对,核对结果作为低保对象认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收入核算。各村(居)在乡镇政府的指导下,成立申请家庭收入核算小组,对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信息比对等情况进行整理汇总、按户核算,并将核算的收入张榜公布,公示时间不少天7天。群众有异议的重新组织调查核定。

(六)民主评议。公示结束后,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成立评议小组,对申请人声明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以及家庭收入核算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进行评议。评议采取“一会两票”的方式进行,按照宣讲政策、介绍情况、投票表决、形成结论、签字确认等5个环节进行,参会评议小组成员必须达到评议小组总人数的2/3以上,评议对象必须有2/3以上参会人员同意才能拟定为保障对象。

(七)数据运用。根据拟定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核算数据,结合现行的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差补助规定,计算出拟定保障对象的补助金额。工整、准确的填写《**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相关电子表册和其他有关材料报县民政局审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保工作压力大。一是救助任务繁重。民政救助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民政救助程序法制、规范、精细;民政服务对象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目前,申请低保救助人群越来越多,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乡镇民政专干难以争取到主要领导的足够重视,导致乡镇部分领导不想分管民政,民政干部不想、也不愿意从事与低保救助相关的工作,即使从事低保工作,热情度也不高。二是乡镇“无人”办事。2010年,省委7号文件要求各乡镇要有2-3名公务员专职从事民政工作;鄂编发[2010]2号文件也明确规定,配备2名专职公务员。但是我县除了民政部门在2011年聘用了28名乡镇民政助理充实到20个乡镇外,大多数乡镇都没按省委、省编办要求固定专职民政干部,低保工作“无人、少人”现象突出。三是办公经费短缺。低保工作实行规范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县、乡开展政策宣传、入户核查、信访查处、公开公示、档案装订、办公用品损耗等事项都需要工作经费做支撑。因县级财政薄弱,每年拨付的低保工作经费与实际工作相差甚远,而乡镇民政办无专门工作经费,村级协助因“低保规范化管理”无积极性。

(二)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救助观念错位。20**年7月,**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发[20**]10号),明确提出乡镇人民政府是低保申请受理、审查审核工作的责作主体。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救助是民政部门的事,在乡镇仅民政办1—3个人唱“独角戏”,导致低保相关工作有布置无落实、有推进无效率、有完成不规范。二是不按程序和规定核查。20**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和《**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政府令第374号)正式实施,将低保、五保等救助政策纳入法制安排,但是为消化村级矛盾,部分乡镇依然存在不按规定和程序核实家庭经济状况、审查审核把关不严等现象。三是民主评议不规范。20**年8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政办发[20**]59号),对民主评议环节做了详细的解说。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乡镇和村(居)依然存在评议会不公开、不规范,评议程序流于形式,评议人员不履职导致出现“凡评必过、全票通过”等现象。

(三)收入财产核实难。一是虚拟收入界定难。农村低保申请家庭中,有的家庭有菜园、田地但是不种或他种;有的种菜园、田地或养鸡、鸭、猪等自供自给,不经过市场,难以界定为收益;有些外出务工自称没赚到钱;有些在家务工自称收入极低;有些调查出收入较高但存在老人生病、孩子上学等支出较大情况,实际收入较低。虽然有“种植业、林业、养殖业、务工收入计算方式”等具体的办法,但是核算出来的收入与申请家庭的实际收入肯定有差别,这种差别导致群众的认可率较低。二是家庭财产核实难。林业、农业、国土、财政、人社、银行、税务、工商、住建、车管等,每一个部门都需要去协调,有许多内容都涉及到法律规定的私人保密范畴,省、市、县各级政府没有硬性规定或明确意见,仅靠县民政部门难以落实准确。三是纯收入认定难。农村低保需要认定的是“纯收入”,虽然我县出台了具体的核算办法,但是“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都没有纯收入认定标准。在将收入折算成纯收入时,因没有参照标准或统一的法定标准,致使纯收入折算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可。《**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实施办法(试行)》(鄂民政规〔20**〕1号)对此项内容也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

(四)政策宣传不到位。**县民政局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关于做好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核算工作的通知》、“社会救助政策100问”等文件或资料下发至村(居)一级,并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但大部分群众对低保政策理解不准确、认识不全面。不是依据“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三个基本条件和“个人申请—乡镇审查—县民政审批”救助程序来申请低保救助,而是凭个人印象或别人怂勇,认为只要“有病、有残疾、岁数大”或“不要白不要、捡点总比丢点强、别人有我也要有”等来争闹低保,导致社会整体满意度不高。

三、建议与对策

1、提高低保工作认识。低保制度是国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和严格的审核审批程序,坚守的是社会道德底线,体现的是社会公平,维护的是社会稳定,救助的是特殊困难群体。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低保工作,带头学习、宣传、执行低保政策法规,营造救助工作良好氛围;配齐配强民政干部或救助工作人员,足额安排配套低保工作经费,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2、准确宣传低保政策。县级可利用电视、网站等媒介,通过“政策问答、案情分析、信息批露”等方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低保政策的严肃性。乡镇按照省、市、县相关规定和《**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要求,加大低保政策宣传力度和广度,做到准确宣传、全面宣传、主动宣传。

3、公正核查经济状况。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受理、调查、评议和公示等审核职责,按照“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种类及计算办法,认真核查申请家庭经济状况,确保家庭收入低于低保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家庭进入农村低保救助范围;家庭收入和财产超标的家庭退出保障范围。同时对核查程序、收入和财产认定办法“一把尺子靠到底”,确保经济状况核查公平、公正。

4、规范开展民主评议。严格按照“宣讲政策、介绍情况、投票表决、形成结论、签字确认”等五个流程开展民主评议,并现场公示评议结果,坚决杜绝不评议、不对外评议、评议流于形式等现象。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摄像进行全程录制,促进公平、公正,确保群众查询或媒体质疑有据、有影。

5、加强低保督办检查。县政府将“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核定”、“低保包保责任制”等工作进行专题布署,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联合县民政局就具体工作推进情况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督办限期整改。对重视不够、落实不力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按相关规定实施追究问责,直至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篇:以廉租房被售为例探讨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完善之策

探讨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完善之策

摘要:2010年4月2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廉租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本文正是以这个新出台的廉租房政策为切入点,通过政策剖析,结合廉租房相关理论分析,深入探讨我国当前廉租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借鉴国内外的住房保障经验,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廉租房

通知

制度

经验

建议

一、引言

2010年4月2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廉租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针对部分地方廉租住房管理中出现的房源闲置、出借,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不落实,准入退出管理机制不完善、日常监管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做出了有关规定。

廉租房制度是我国住宅消费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针对城镇最低收入群体群体实行的住宅消费保障,是保证社会稳定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廉租房制度产生的时间不长,真正意义上的廉租房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廉租房制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廉租房的新政策为切入点,结合廉租房制度的相关理论分析,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有效经验,深入探讨当前廉租房制度推广实施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廉租房制度的不断完善。

二、新策内容概要

《通知》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首先,严格建设和准入管理。新建廉租住房坚持集中建设和在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项目中配建相结合,以配建为主。要求优化廉租住房户型设计,努力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节能环保和经济适用。要求新建廉租住房尽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同步做好小区内外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方便低收入家庭生活、就业、就医和子女入学。市、县人民政府要落实《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有关规定,明确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收入和资产申报义务,抓紧建立住房保障、公安(车辆和户籍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房地产、金融、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和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着力提高廉租住房保障资格审核工作的准确性。

其次,强化租赁管理和服务。住房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廉租住房产权人的权利和义务,要加强廉租住房合同管理,明确承租对象的权利和义务,载明租金水平、租赁期限、转借或转租的处罚以及其他违反使用规定的责任等事项。对正在享受实物配租廉租住房或领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家庭,再购买其他住房的,应当办理廉租住房保障退出手续。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时,应根据住房保障部门提供的信息,比对申请登记人家庭成员是否正在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信息。

再则,切实加强监督管理。《通知》强调,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市、县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是廉租住房管理的责任主体。对骗取廉租住房保障、恶意欠租、无正当理由长期空置,违规转租、出借、调换和转让廉租住房等行为,市、县住房保障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严肃处理,直至收回廉租住房,并取消该家庭在一定时间内再次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资格。《通知》还要求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廉租住房建设、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相关理论分析

(一)什么是廉租房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我国的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简言之,廉租房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一种制度。

(二)廉租房的发展历程

1.廉租房的启动阶段。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首次提出“廉租房”的概念,规定“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用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

2.廉租房制度的探索实施阶段。2003年11月建设部颁布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该办法结合各地开展廉租房工作的实践对廉租房制度进一步作了补充和细化。2004年3月1日,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提出“地方人民政府应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制度”。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六点意见(“国六条”)出台,有步骤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3.廉租房制度改进完善阶段。2007年8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4号文件),提出了一些新理念和新举措,并于2007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财政部颁发的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法》,确保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正规渠道来源。

从廉住房制度的演变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央政府对廉租房制度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强,政策不断明朗化和具体化、可操作性逐步增强,廉租房制度在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廉租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体现了全社会对最低收入家庭的关怀,有利于住宅市场的稳定和协调发展。任何城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会存在一部分缺乏住宅支付能力的最低收入家庭,为了使之能获得与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基本居住条件,政府和社会有责任为这些家庭提供基本的住宅消费保障,以体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另外,住宅条件好坏是贫富差别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廉租房的供应,就是要将体现在住宅条件方面的贫富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利于整个住宅市场的协调发展。

2. 进一步促进了住宅制度的改革。随着住宅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以单位为代表的集团购买逐渐被个人购买所替代,价格将成为居民购买、租用住宅的硬约束。廉租房是针对无力进入商品房的最低收入家庭的,因而可以有效地剔除虚假的住宅需求,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位。3. 促进劳动力流动。在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下,职工的各项待遇必须由企业落实,企业承担了许多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能,造成了企业办社会的弊端。廉租房的供应,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职工有基本的保障,解除依赖心理,从而发挥着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也鼓励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及不同地区的流动,在社会上形成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四、廉租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廉租房建设中资金短缺、来源渠道狭窄。

廉租房是政府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主要举措,但是资金投入缺少、来源单一是制约其发展的两大障碍。主要是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很好规划,导致廉租房建设中出现资金短缺和来源渠道狭窄问题。现阶段,政府虽然提出了财政拨款、住房公积金增值资金、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多形式的资金筹措机制,但是在廉租房实践中,政府财政资金也未能得以有效落实。

(二)廉租房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完备

《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明确了建立廉租房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权利,而对具体的执行方案、执行办法并没有做进一步明确的安排,从而使的管理人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很大的空间,以致廉租房制度在执行中力度不够。另外,当前廉租房制度执行过程中还缺乏相关的监督法律规定,特别是对廉租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从而使得原本缺乏资金的廉租房建设步履维艰;对政策执行者的监督和约束也缺乏,易于形成执行者自肥。

(三)旺盛的需求与短缺的房源供给之间的矛盾

由于我国廉租房制度的时间较短,因此廉租房的房源同巨大的需求相比显得相对短缺。根据《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城市廉租房房源主要有四种,其中主要依靠政府集中提供的保障性普通住房,但目前 的现实情况却与当初设计的情况存有偏颇。在廉租房制度的实践中,只有少数家庭能入住统一的廉租房小区,而对于大量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政府只能通过补助租金的办法来缓解廉租房的房源紧张问题;另外,还有些地区采用摇号等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也是房源短缺的例证。目前,旺盛的需求与短缺的房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已经成为推广廉租房消费保障体系的一个瓶颈。

五、国内外住房保障经验

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是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重要问题,西方各国都比较重视城市低收入阶层住房政策的研究,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一)美国的公共住房制度

作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公共住房体系是随着1928年大萧条后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就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的演化过程来看,从最初的政府出面兴建所有的公共住房,到后来的由私人建筑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建造共同房屋,再到目前的将重点从对公共住房建设给予补贴转移到针对租户的直接租金补贴,实现了整个住房市场的住房空置率下降,社会总体效用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了社会各收入家庭住房水平的提高。

总结美国公共住房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个地方的公共房产管理局在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时,非常注重将公共住房的公益性与其财政可支付性相结合,每个地方的公共房产管理局都要接受联邦政府美国住宅和城市发展局的评估。二是设立专门的公共住房管理机构,扩大保障范围。美国传统公共房屋的管理体系主要由隶属联邦政府美国住宅和城市发展局和各地地方的公共房产管理局组成;1998年国会通过了住房供给质量和工作责任法案”,使地方公共房产管理局比以前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租户选择的标准,确定租户所需缴付最低、最高租金的数量,并可以制定各种制度,促使公共住房社区各种收入层次居民多样化。三是重视法律法规对于公共住房建设的重要作用。在美国公共住房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配套实施,有关住房福利的法律既包括宪法、民法等一般性综合法律中的诸多有关住房福利的法律条文,也包括综合性的社会保障立法中的诸多有关住房福利的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法规都对公共住房政策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新加坡“组屋”制度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成功解决住房问题的典范,是世界上公认的住房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在住房保障制度做的很有成效,表现在其组屋程度建设。新加坡的组屋建设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个由解决住房困难到增加住房面积、再到提高住房质量的发展阶段,成功完成了由量到质的提升,跨越了“有房住”,开始进入“住得更好”的阶段.据统计,2007年至2008年,约有82%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中,组屋政策真正成为一项“普惠性的政策”。

新加坡政府的主要做法概括如下:第一,政府主导组屋的开发与建设,由建屋发展局具体实施。新加坡政府明确承担解决住房问题上的责任,制定了符合国情特点的住房政策和分阶段建房计划,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法律、金融和财政手段,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直属国家发展部,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机构,其财政预算纳入国家计划,其目标就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廉价房屋。2.政府严格控制土地资源,为组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资金保障。新加坡国有土地占土地总数的80%左右,政府牢牢掌握土地供应,政府通过1966年颁布了《土地征用法令》 可以协助建屋发展局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获得开发土地,保证了大规模建设公共住屋所需的土地。新加坡政府还以提供低息贷款的形式给予建屋发展局资金支持,支付大笔财政预算以维持组屋顺畅运作。3.实行良性循环的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新加坡于1955年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这是一项全面的强制储蓄制度,政府利用部分公积金储备,以贷款和补贴的形式注入建屋发展局的组屋建设,从而使建屋发展局有能力大规模地进行公共住房建设;另外,住房公积金还有效地解决了老百姓无力购房的难题,进一步加速了公共住宅的建设与发展。4.以家庭收入水平为依据,实行公有住宅的合理配售政策。随着购房者日益增多,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缜密而严格的法律法规,对购买人条件、购买程序、住宅补贴等均做出严格规定,按照公平原则进行合理分配。主要源于以上主要措施,使新加坡在保障住房建设上颇具成效。

(三)香港的公屋制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推行公共房屋计划,其中香港的公屋制度,是为数甚少的成功典范。香港政府于1954年开始实施公共房屋计划,不仅持续大规模地提供着公屋,还致力于为公屋居民提供满意的居住质素和管理服 5 务。截至2004年3月底,香港约201.9万人占香港人口的30%居住在香港房屋委员会提供的公屋,租住公屋单位的数目为64.8万个,占全港房屋单位总数约三成。

香港公共房屋计划的巨大成功,主要归因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专业化的运营和管理。自香港开始兴建公屋以来,就有相应机构专门负责公屋事宜。1973年,香港房委会根据房屋条例成立,合并了原属不同系统的公屋,根据政府整体房屋政策大纲,负责统筹所有政府公屋供应、编配和管理事务,通过其执行部门房屋署规划及兴建公屋,香港房委会在公屋发展中扮演积极和重要的角色。第二,政府土地政策的支持。公共房屋的供应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土地政策,香港政府对公屋建设最大的资助是免费拨地给房委会,政府定期及准确评估房屋需求,供应足够建屋土地并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第三,有效的资金安排。香港公屋建设的资金来源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通过免费拨地、拨出资本和贷款提供资助;二是房委会通过出租公屋及其附属商业楼宇、出售自置居所单位获得维护及兴建公屋所需的资金。第四,明确的房屋政策定位与不断完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香港政府的总体房屋政策定位是,政府基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而介入,满足那些市场不能为其提供基本住房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要,中高等收入人群的住房需要,由市场供应。政府在房屋市场扮演的补漏者角色,决定了其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筛选出有真正住屋需要的家庭作为资助对象,其实现途径就是: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正是源于这多方面努力使公屋真正提供给那些有需要的群体。

六、完善之策

针对我们廉租房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住房保障方面的有效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对我们廉租房制度的完善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一)加快廉租房等住房保障性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

廉租房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政策,必须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作为实施后盾,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之处在于立法明确、法制健全,在组屋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都通过立法的形式以确保“居者有其屋”计划的贯彻实施。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我国的廉租房建设中,必须以法律的公正性和强制性作为其实 施的支撑点,强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推进住房建设的重要根本保障性作用。因此,加强廉租房等住房保障性立法工作是第一步,要求相关部门应该尽早建立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专门的住房保障法律,对住房保障的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水平、保障资金的来源、专门管理机构的建立等做出更为细致的规定,并且注意完善住房保障的配套法规,进而来保证国家政策的真正落实。

(二)拓宽筹资渠道,切实提供城市廉租房政策实施的资金保障

解决城市廉租房政策实施的资金问题,关键是要均衡各方利益,借鉴新加坡的“组屋”建设经验,主要依靠中央资金支持,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且,注意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共同构建廉租房保障资金支持体系。首先是科学安排财政预算资金,尽快出台与廉租房建设资金来源相配套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比例关系。其次是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适当引进民间资本,引导他们进入廉租房的建设领域,政府可以从土地出让费、租金的收取、住房公积金的投入等等几个方面向民间资本开放。

(三)切实采取措施,强化地方政府落实城市廉租房政策的力度

从美国的公共住房制度来看,地方的公共房产管理局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有效实施举措,地方政府部门在此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根据我们廉租房政策在地方执行不力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应该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实施廉租房政策的重大意义,在实践中将政策落实下去。再则就是加强考核,强化落实,把廉租房建设等民生问题纳入到地方官员考核的指标体系之中,并强化问责,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尝试将廉租房建设和租金补贴任务纳入政府实施项目,年初制定计划,明确部门责任;年中进行检查,加强督促指导;年末实行考核,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四)积极拓宽廉租房的房屋来源

我国目前的廉租房主要依靠政府集中提供的保障性普通住房,这种供给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众需求,探索新的廉租房供给机制、争取更多的廉租房房源是很必要的。廉租房的供应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土地政策,在香港公屋制度中,政府土地政策的支持是其成功实践的关键因素,香港政府在公 7 屋建设中免费拨地给房委会,供应足够建屋土地并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

对我国来讲,最理想的廉租房来源是政府提供土地资源、成片新建,在现有情况下虽然比较困难,但是我们的政府可以利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模式来达到目标,尝试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每年新建一定量的新房源,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政府收购空置房作为廉租房、鼓励开发商建设经营廉租房、动员房屋所有者自愿提供廉租房等多种方式共同作用,有效的拓展房源。

(五)建立健全廉租房政策实施的各项制度

不断规范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至少要包含:申请廉租房的条件、规定入住候选家庭的办法和程序、退租廉租房的条件、退租的时间和程序等等。这个机制要强调较强可操作性,要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

健全廉租房的转让和维修制度,这个制度至少要包含:廉租房转让的条件、明确的转让的程序和方法、维修费用来源、维修等级、维修费用的支付等等。这里就要求有详细又具体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李伟玲.廉租房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09(26)[2]李勇辉.城镇居民住宅消费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6 [3]赵人伟等.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保障改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4]张欣等.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和谐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1 8 附件:

关于加强廉租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保〔2010〕62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民政厅、财政厅,直辖市建委(房地局、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民政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民政局、财务局:

为加强廉租住房管理,确保廉租住房公平配租和有效使用,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九部委《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令第162号)等有关规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建设和准入管理

(一)各地区要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廉租住房房源。新建廉租住房坚持集中建设和在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项目中配建相结合,以配建为主。新建廉租住房项目要尽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同步做好小区内外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方便低收入家庭生活、就业、就医和子女入学。

(二)严格执行廉租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的规定。要根据低收入家庭人口结构情况,合理安排不同套型面积住房的比例。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承建的配建廉租住房,住房保障部门要提出套型面积等控制要求,作为项目法人招标的前置条件。

(三)优化廉租住房户型设计,加大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力求在较小的户型内满足基本居住需要,努力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节能环保和经济适用。

(四)各市、县人民政府要落实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民发〔2008〕156号)的有关规定,明确廉租住房保障申请人的收入和资产申报义务,抓紧建立住房保障、公安(车辆和户籍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房地产、金融、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和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着力提高廉租住房保障资格审核工作的准确性。

(五)各市、县住房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公示、轮候、配租程序,确保廉租住房配租过程公开透明,配租结果公平公正。

二、强化租赁管理和服务

(六)各市、县住房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廉租住房产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廉租住房合同管理,明确承租对象的权利和义务,载明租金水平、租赁期限、转借或转租的处罚以及其他违反使用规定的责任等事项。

(七)集中建设的廉租住房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可由租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可以选择专业化的物业服务企业或原公有住房管理机构承担。在其他项目中配建的廉租住房管理和服务,要纳入项目统一的物业管理。

(八)强化廉租住房租金管理,提高廉租住房租金和服务收费的缴交率。对不按合同约定缴纳租金并经催交无效的,可以通报承租人所在单位并从承租人工资收入中直接划扣。

(九)廉租住房租金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用于廉租住房及配套设施的维修养护和管理,不足部分由市、县财政预算安排。按规定落实对低保家庭的供暖费补贴、水电气开户费减免政策。

(十)完善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和管理制度,确保补贴资金专款用于改善居住条件。

(十一)正在享受实物配租廉租住房或领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家庭,再购买其他住房的,应当办理廉租住房保障退出手续。

(十二)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时,应根据住房保障部门提供的信息,比对申请登记人家庭成员是否正在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信息。

三、切实落实监管责任

(十三)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市、县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是廉租住房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健全管理机制和实施机构,充实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切实履行政府资产管理和对低收入家庭公共服务的职责。

(十四)市、县住房保障部门要通过定期入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保障对象家庭成员变动情况及廉租住房使用情况。住房保障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廉租住房物业服务企业承担廉租住房使用情况的检查等工作。

(十五)对骗取廉租住房保障、恶意欠租、无正当理由长期闲置,违规转租、出借、调换和转让廉租住房等行为,市、县住房保障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责令限期退回;逾期未退回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采取调整租金等方式处 理,直至收回廉租住房,并取消该家庭再次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资格;对拒不执行处理决定的,市、县住房保障部门可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十六)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各种形式主动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对社会各界举报投诉的骗取廉租住房保障及违规使用廉租住房的行为,要及时处理,并公布结果。

(十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廉租住房建设、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十八)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三日

下载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运行现状与完善之策以H省Y县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运行现状与完善之策以H省Y县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