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15年)
目录
前 言...........................................................................................................1
一、建设基础.............................................................................................2
(一)重要意义..................................................................................2
(二)建设基础..................................................................................3
(三)存在问题..................................................................................6
二、总体思路.............................................................................................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8
(三)总体目标................................................................................10
三、主要任务...........................................................................................11
(一)科技创新................................................................................12
(二)产业创新................................................................................13
(三)文化创新................................................................................14
(四)体制机制创新........................................................................16
四、重大工程...........................................................................................17
(一)重点突破工程........................................................................17
(二)自主创新工程........................................................................18
(三)产业转型工程........................................................................20
(四)平台集聚工程........................................................................25 I
(五)金字招牌工程........................................................................28
(六)品质教育工程........................................................................30
(七)创新人才工程........................................................................32
(八)改革创新工程........................................................................35
五、保障措施...........................................................................................37
(一)组织落实................................................................................37
(二)规划引导................................................................................37
(三)政策扶持................................................................................38
(四)资金支撑................................................................................39
(五)绩效考评................................................................................39
(六)法规保障................................................................................40
II
前 言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围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指导和推进一批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指拥有健全创新体系,主要依靠创新要素集聚和高效创新活动驱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城市,并对其他区域有较强辐射引领作用的城市。
杭州具备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优势条件,在2006年便出台了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规划和政策文件。将杭州建设成创新型城市,既是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0‟30号)正式同意将杭州等16个城市列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更好地指导未来一段时期杭州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一步明确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委„2011‟2号)等,特编制《杭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空间范围为杭州市域。
一、建设基础
(一)重要意义。
1.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杭州参与国际创新资源配臵、加快实现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城市化是杭州发展的主引擎,国际化则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通过深入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以国际化提升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杭州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全球气候暖化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社会正在孕育着的新科技革命,将提供新的增长引擎,推动全球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而这一切均需要依赖创新。创新资源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区域性创新中心正在形成。唯有通过创建创新型城市,参与全球创新资源的配臵,实现国际化发展,杭州才有前途。
2.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杭州强化城市竞争力、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结合浙江实际,提出了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要求。2009年11月科技部等六部委将浙江省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个试点省份。杭州作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浙江省省会和长三角南翼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丰
富的创新资源、明显的体制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在全省起好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
3.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杭州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和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必然选择。当前,杭州已进入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的新阶段,要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加速、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建立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互为支撑,以创新性、知识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3+1”现代产业体系。杭州只有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培育构建新优势,走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才能推动杭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把共建共享 “生活品质之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建设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确定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杭州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南翼,杭州湾西端,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和杭州都市经济圈核心城市。城际交通网络建设正在构筑以杭
州、上海、南京为中心的“长三角1到2小时交通圈”,将进一步加剧长三角各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2.经济实力较强。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4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96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844.47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2893.39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5.0:50.8:44.2调整为2010年的3.5∶47.8∶48.7。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4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1.34亿元,增长28.9%。
3.创新基础扎实。2010年底,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在校学生43.48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3.9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1.2%和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53.6%提高到55.7%。全年引进大院名校新建科技创新载体6家,引进大院名校和大企业集团共建创新载体累计有98家,其中32家在本市注册,载体共引进副高以上专家教授724人,其中院士11人,载体拥有各类专利123项,其中发明专利75项,载体累计总投入8.38亿元,项目经费总投入13.89亿元,实施研发项目712项,已完成项目392项,产生经济效益24.14亿元。
4.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9745件,专利授权量2648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4.1%和70.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238件,在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全年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94家,累计达到3776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总数1461家,占全省45.7%;累计培育认定研发中心637家,其中省级228家;企业技术中心501家,其中国家级18家,省级136家。年内新增10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已达88个。年内新增18家杭州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3家杭州市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试点单位。
5.孵化器建设成效显著。到2010年底,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61家,其中经认定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总面积203万平方米,经认定的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总面积151万平方米,其中当年新增孵化面积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总数2875家,历年累计孵化企业4000多家。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从量向质转变,全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2家,其中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4家。
6.政策环境优越。为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浙江在2006年就出台《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浙委„2006‟29号)。杭州也在当年出台了《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打造“天堂硅谷”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市委„2006‟11号),并陆续制定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实施办法>的通知》(杭政„2000‟12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创新型
企业融资担保的试行办法的通知》(杭政办„2006‟27号)、《转发市科技局关于加快我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杭政办函„2005‟7号)、《杭州市鼓励专利技术实施试行办法》(杭科知„2006‟45号、杭财教„2006‟136号)等金融支持、科技奖励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文件。
7.特色优势显著。杭州建设创新型城市有着诸多方面的特色优势,首先是生态环境优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风景旅游城市,又致力于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多次在城市投资环境、商务环境的评比中排名靠前。其次是创新基础优势。科技部等六部委已将浙江省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个试点省份,杭州作为全省创新资源的主要集聚地,实施创新工程的优势十分明显。第三,经济环境优势。杭州是全国的民营经济强市,拥有娃哈哈、万向集团等民营大企业;也是互联网经济强市,孕育了阿里巴巴、生意宝、明通科技等一批互联网知名企业;更是信息产业强市,在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的“2010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杭州共有11家企业入选。
(三)存在问题。
尽管杭州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对照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目标的实现,杭州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1.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共识有待形成。由于对创新的作用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从而阻碍了创新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许多人对创新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认为创新只是企业的事情、是科技人员的职责所在。实际上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需要积极鼓励创新,增强企业、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管理创新、社会事业管理创新也都是创新的重要内容,需要积极营造一个全社会、全领域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2.创新资源的整合有待深化。虽然杭州集聚了全省最主要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资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也把推进“市校合作”和引进“大院名校”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是,目前杭州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仍显不足,还未形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有效创新和产业化的互动机制,在合作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科技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整合创新要素资源的载体建设也都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3.创新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近年来,杭州在金融支持、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队伍建设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部分公共科技政策带有较重的部门色彩,指导、扶持创新的配套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公共政策统筹协调能力不强、导向作用不明显,公共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管理分散,造成资
源配臵效率不高,削弱了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导致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一些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政策的落实仍存在障碍。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杭州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契机,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重点,以文化创新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重点突破、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平台集聚、金字招牌、品质教育、创新人才、改革创新等八大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跃升,努力建设创新体系全、创新机制活、创新环境优、创新绩效好、辐射范围广、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优先。立足杭州产业优势,突破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开放创新。坚持面向国际、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全球创新合作与竞争,集聚国际国内两大创新资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坚持价值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增值为导向,推进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建设,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标准制定,着力提升产业增值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技术和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坚持空间拓展。从拓展多维发展空间着眼,坚持现实和虚拟相结合,以创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释放土地空间,以协调区域创新功能开拓合作空间,以开发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虚拟空间,以融合催生新生业态创造产业空间,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空间承载能力。
坚持协调推进。从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局出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创新、重点突破,统筹协调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推进科技创新与推进城市创新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创新理念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实现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社会文化、体制机制的全面创新,在某些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使杭州成为创新体系全、创新机制活、创新环境优、创新绩效好、辐射范围广、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市。
创新投入增长。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企业技术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5%左右。
创新要素集聚。吸引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形成城市创新集群效应。到2015年,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达到40家,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数超过500家,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数超过300家。
创新能力增强。市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科学素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创新人才总量进一步提高,人才结构优化,特别是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才明显增长。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2000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超过30万人,每万人高校在校生数达到600人左右。
创新绩效突出。创新成果产出丰硕,创新研发活动活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步。到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达35%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提高到20%左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左右,每百万人口年度专利授权数量达到4000件以上。
创新环境优化。经济社会环境、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显著提高,创新成果在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领域广泛应用,支撑创新的人才体系、融资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到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102500元,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350万。
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城市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拥有一批国际化创新型领军人才,聚集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创新企业,建成国际级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
三、主要任务
杭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重点,以文化创新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创
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科技创新。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以提升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为抓手,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重点,不断完善创新链条,使杭州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保持领先、走在前列。
强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发挥民营企业引领创新能力,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大企业为主导的合理梯队化结构,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进一步推进杭州与大院名校的战略合作,继续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充分发挥杭州经济实力雄厚、人居环境优良、创新氛围良好的优势,进一步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来杭州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深化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科研机构,鼓励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兴办科研机构。
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选准自主创新的突破口,积极培育原始创新,重点突破集成创新,全面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推进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青山湖科技城、大江东创新基地、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美术学院国家科技园、浙江省大学科技园、新加坡科技园、余杭创新基地、富阳银湖科创园等十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强化品牌、标准化建设和知识产权试点
示范工作,构建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二)产业创新。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结构、高端高新、集聚集群、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杭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优势,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并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着力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产业基础强、发展潜力大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
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导向,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丝绸、汽车及零部件、轻工食品、精细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按照集
聚化要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按照便利化要求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按照均等化要求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形成更加完善的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信息与软件、现代物流、商贸服务、房地产等服务业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对支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现代服务业门类,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空港经济、会展经济、健康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加快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粮食和蔬菜生产功能区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提高蔬菜自给率。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创意农业,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总部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业装备条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文化创新。
以文化创新为依托,以建设学习型城市为抓手,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树立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影响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弘扬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努力营造大
突破、大开放、大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杭州的国际化进程,使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理念能够自由交流,为创新活动奠定良好的思想和知识基础。进一步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培育“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使创新文化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把公众科学和文化素质建设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有关精神,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切实加强对全市各种形式的科学普及和创新培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科协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科普事业。加大财政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加强科普设施建设与网络建设,建立和巩固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鼓励科技创新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全社会舆论氛围。
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中心任务,融入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之中。把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目标,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服务体系,创新学习载体,健全学习机制,打造学习的平台,创建学习型组织,使学习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杭州这座城市的精神追求、文化品牌、内生动力和创新资源,实现以全民学习力提升城市创新力、以文化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体制机制创新。
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建立公平、高效、完善的创新体制机制,带动社会全面创新,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益。
建立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体制。大力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支持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和企业家利用创新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拥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和科研团队,以兼职或离岗等方式,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或与企业家合作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各类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项目承包等多种形式转化创新成果、参与科技创业。
完善改善民生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破七难”长效机制。把“破七难”作为改善民生的杭州模式,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形成“破七难”的“7+X”新框架,力争年年有突破。以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建立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分类享受、制度贯通的多层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和整合,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租售并举、以租为主、应保尽保,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臵用房、人才专项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破解住房难问题,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形成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
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适应国家、省政府大部制改革的需要,对现有机构设臵进行调整,提高机构的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打造更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制约,着力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完善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创新完善公共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四、重大工程
通过实施重点突破、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平台集聚、金字招牌、品质教育、创新人才、改革创新等八大工程,努力完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任务。
(一)重点突破工程。
以重大科技十大专项为重点,选准自主创新的突破口,积极培育原始创新,重点突破集成创新,全面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共性和关键技术突破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重大科技十大专项。
围绕高端信息与软件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技术、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公共安全与卫生技术等“十大专项”,集成科技资源,组织技术攻关,取得一
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战略技术产品。同时,组织引导企事业单位承担和参与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
2.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
对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现代服务业与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进行调研、论证,实施一批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公益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技支撑。
3.“雏鹰计划”。
“十二五”期间,着力培育15~20家创业板上市后备企业,5家创业板上市企业,150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安排专项资金,采用种子资金项目、贷款贴息、评比奖励及其它政策支持等形式,对列入“雏鹰计划”的企业进行扶持。
(二)自主创新工程。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1.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
坚持存量与增量相结合,在各区、县(市)分别建立特色孵化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各自资源优势,采取多方筹资、资源折股等形式创办多种经济
成份、多种形式的孵化器特别是专业孵化器,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市级孵化器30家,孵化面积50万平方米。建设杭州市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基地,引进加速器企业20家左右;引导和推进民营企业建设加速器基地3-5家。
2.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技术服务水平,搭建具有公益性、开放性、基础性的科技条件和服务平台,为杭州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提供高质量的各类技术服务。“十二五”期间,我市每年新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2家,总数达到20家,初步建成适应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3.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科技信息等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知识密集型科技服务机构。推动专业性行业协会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规划、评估咨询等服务。加强科技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标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鼓励与国际中介组织开展合作。
4.标准化建设。
充分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标准的研制、实施和推广,打造标准化强市,实现承担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达40个,制(修)
定国际标准增至20项,制(修)定国家、行业标准达300项,制定和实施特色块状产业联盟标准达30项;承担国家、省级标准实施项目达100项,规模以上企业的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率达80%以上。
5.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
推进试点园区建设,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完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争取达到30家以上,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0家以上,试点、示范企业专利产品产值超过1200亿元,建设3-4个知识产权密集、创新能力强的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产业区。
(三)产业转型工程。
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为重点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大做强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游戏和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游“6+4”条产业链,高度关注“三网融合”、云计算、下一代广播电视技术、3G和4G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领域,大力培育物联网产业,积极实施“感知中国•智能杭州”4433工程,建立和完善物联网全产业链体系,打造世界电子商务之都、互联网经济强市、物联网经济强市。到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
入超4000亿元;重点骨干企业R&D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力争达10%以上,在一些重要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高端装备制造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重大关键及成套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涉海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选定重大关键及成套装备等为突破口,以研发制造领域为主,兼顾生产服务领域,不断推进研发制造与生产服务融合发展,大力提升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制造业规模化整体实力,引领全市制造业发展。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超过15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3.生物产业。
建设集研发、试验、制造、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集群化现代生物产业体系,重点建设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服务业、生物制造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六大类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一批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高附加值产品、一批具有较强孵化能力的专业孵化器,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建立完整的生物产业技术支撑平台与产业配套体系,实现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组织结构更趋完善、空间布局显著优化四大目标,建成浙江省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和产业化重要基地,华东乃至全国一流、面向国际的生物产业基地。
4.节能环保。
积极开展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利用;环保领域重点发展污染物治理技术与设备、环保材料等;节能领域重点发展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等,并大力发展新光源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节能服务和环保技术服务。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销售销售产值达到1400亿元。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形成具备较强的国际及区域产业合作和竞争能力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打造杭州市节能环保产业的研发和生产示范性基地,为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提供稳固的产业基础。
5.新能源产业。
以非晶或微晶硅薄膜电池及组件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向配套材料、关键装备和中下游应用产品等方向延伸,完善从硅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到系统集成、电站工程总承包的完整产业链,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努力打造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积极推动传统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加快向新能源设备制造转型,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风力企业和研究中心,以风电成套机组设计和组装为核心,带动风电关键零部件发展,建设国内重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实现新型电池规模化发展;积极开发核电装备、潮汐能设备、生物质能等领域。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发展具备相当规模,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000亿元。建立起比
较完整的产业技术支撑平台与产业配套体系,空间布局显著优化,初步建成国内有影响的新能源产业化基地。
6.新材料产业。
大力推广纳米技术应用,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光通信材料、纳米材料、新型纺织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重点产业。以骨干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创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掌握核心技术,推进产业化,努力建设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到2015年,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销售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培育和引进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塑造一批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色优势产品,创建一批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重点技术创新中心,努力使杭州成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创新能力、较大产业优势的新材料技术中心与生产基地。
7.新能源汽车。
以市场急需的技术和产品为导向,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突破并掌握一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稳步塑造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品牌。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销售产值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0%,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稳步上升,整车与关键零部件发展居国内前列,自主创新取得较大突破,支持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
同时,积极发挥杭州海洋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推进陆海联动,加快海洋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涉海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水综合利用等。到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大江东海洋产业集聚区和涉海产业特色功能区建设初具规模,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8.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提高建筑业的整体竞争力。纺织丝绸重点发展替代进口面料、高档真丝绸、新一代化纤产品、名牌女装、服饰用品、产业用纺织品和装饰用纺织品,努力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出口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优先发展乘用车,积极发展中高档大中型客车,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制造。轻工食品积极发展智能化、个性化和环保型的家居电器、厨卫电器、影音电器等家电新产品,发展方便食品、绿色食品、新型功能食品和海洋生物食品,发展包装工业推进亚包中心建设,发展高档纸板、工业技术配套用纸和特种纸,提升塑料、印刷、文体用品和工艺美术制品。精细化工重点发展有机硅、高等级子午线轮胎、高档染料、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培育信息化学品、生物化学品、工业表面活性剂、纳米新化工材料等高科技精细化工产品。建材重点发展环保、绿色、节能型建筑陶瓷、玻璃、钢结构、新型墙体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高档装饰材料。
(四)平台集聚工程。
以科技创新“十大平台”为主战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对全市乃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1.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着力加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软件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园区的“二次创业”。打造物联网产业核心区,包括物联网产业园和物联网孵化园,成为全市培育物联网创新型企业的重要产业基地和孵化载体;打造中国互联网经济示范区,成为集互联网企业总部、IT产业、电子金融、商务办公、商业服务、会议会展、SOHO、居住等主要功能为一体的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互联网经济示范区;打造白马湖国家级文化创意生态城,成为集研发孵化中心、会议展览中心、商务服务中心、动漫博物馆等为一体的动漫广场综合体;打造华数数字产业基地建设,引进和孵化一批数字电视产业链企业,成为国家级数字电视产业研发和制造基地。
2.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
海创园重点实施“551”计划,即引进具有海外工作经历、拥有自主创新成果和较好产业化前景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500名以上,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留学生企业100家以上,力争打造成按全新机制运行的人才改革发展试验区,集聚海内外高层
次人才的创新创业高地,辐射长三角的西溪智力硅谷。
3.青山湖科技城。
临安浙江省科研院所创新基地(青山湖科技城),着力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做到科技城和高新区、海创园统筹规划、有序发展,努力把科技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低碳技术示范区和体制改革试验区,为加快我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4.大江东创新基地。
大江东新城以汽车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空港物流综合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传化科技城创新园区等九大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高水平发展。在大江东新城中建设创新基地,至2015年,建成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开发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份额高、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拳头产品,打造成为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基地。
5.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激发科技创新潜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老和山地块开发建设和强园扩园工程,将西溪路周边区域10.38平方公里打造集科技研发、企业孵化、楼宇总部、创意设计和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西溪谷”,使其成为高新科技航母、生态文化长廊、创新创意高地和基础设施完备、创新特色鲜明、环境清幽秀美、文化氛围浓郁的“国际科技名园”,成为杭州市科技创新的动力源和社会发展的新蓝海。
6.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核心区打造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重点用于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孵化。拓展区作为核心区成熟企业或项目研发销售、投资结算、技术服务等承接平台,并提供部分生产、生活配套。辐射区作为核心区、拓展区的产业化基地,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引领示范区。以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为路径推进科技园建设。
7.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
重点建设凤凰•创意国际园区基地、凤凰大厦、象山艺术公社中心、外桐坞艺术村落基地、美院七号培训楼基地等项目,打造成为辐射华东、引领全国的科技与艺术结合为特色的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平台、文化产业大省的重要基地。
8.新加坡科技园。
大力加快园区的建设步伐,重点发展服务外包(主要是软件外包ITO与业务流程外包BPO)、工业设计、生物制药、研发中心、孵化创业、咨询服务等领域。引进世界服务外包及研发先进企业入驻园区,把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建设成为国内外最大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城市之一,并成为国内外一流的高品质综合社区。
9.余杭创新基地。
重点培育高等教育及科研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物联网、总部经济、金融产业,适度发展健康产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重点建设杭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西溪(余杭)拓展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余杭)拓展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城市(余杭)拓展区、浙江省金融创新示范区、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杭州市余杭创新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和仓前创新软件园等功能区。
10.富阳银湖科创园。
杭州银湖科技新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创业孵化、科技研发和总部经济,着力打造集教育培训、景观居住、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城市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长三角重要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型科技新城。
(五)金字招牌工程。
以强化自主创新、要素集聚、产业提升、功能拓展为重点,实施“集团化”战略,推进我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金字招牌建设由“点”到“面”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1.提升发展现有试点和基地。
全面提升发展我市现有国家级试点和基地,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低碳产业园区、国家绿色中心商务区,以及软件、动漫、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试点和基地的集聚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优化功能布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通过“腾笼换鸟”、“招商引资”,打造龙头企业,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拳头产品。发挥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引领、集聚和辐射作用,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在我市经济中的比重。围绕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等社会领域,发挥示范效应。
2.有序拓展试点和基地范围。
根据《杭州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认定和管理办法》的要求,认定一批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认定后的拓展区享受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同等优惠政策。重点将高新技术产业类中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软件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动漫产业等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向具备条件的城区和县(市)区域拓展,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的竞争力。开展社会事业类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拓展区认定工作,将授予杭州市的“国家创业型城市”等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称号拓展至13个区、县(市),进一步发挥“金字招牌”的综合示范效应。完善社会事业类试点和基地拓展区的认定和管理办法,加强考核和奖励工作,充分发挥各区、县(市)的积极性,争创示范区,推动杭州的“生活品质”之城建设落实到各个方面。使拓展区到2015年达到150家左右,拓展区相应产业的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
3.积极申报新的试点和基地。
通过积极创建各类新型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抢占未来产业提升和社会发展先机。根据杭州现有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发展基础,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杭州国家汽车产业基地、杭州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杭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国家现代物流标准化示范区、国家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等新的国家级试点和基地。使全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总量以平均每年5个左右的速度增加,到2015年达到65个左右,核心区相应产业的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六)品质教育工程。
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加快建设优质均衡的杭州特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切实发挥教育对推进创新的基础性作用。
1.加快推进优质学前教育。
进一步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调整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设臵规模标准,落实公建配套园所建设;完善以公办和集体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农村办园模式;完成一个乡镇一所达到省规范标准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任务,人口较多的乡镇按照实际需要举办多所公办幼儿园,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15年,全市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全市标准化建设达标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80%以上,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在园幼儿总数90%以
上,全市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75%以上。
2.优化教育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优质普及率,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办学、小班化教学。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加快新城区、农村等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布局。继续大力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在全省率先普及优质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快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建设,创建省内一流综合性大学。支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设高水平新型大学,支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支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发展。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3.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和师资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计划,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育普惠机制,统筹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完善教育开放体系,实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
(七)创新人才工程。
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杭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马云式杰出人才培育计划。
着眼于打造杭州“创业天堂”的目标,大力实施马云式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吸引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来杭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者培训。把初具规模实力,初显良好发展潜力的创业者纳入培育计划人选,在税收、资金、销售、土地、人才等各方面提供特殊政策,帮助创业企业做大做强。
2.全球引才“521”计划。
大力实施“521”全球引才计划,从2010年开始,用5年时间,面向全球引进20个海外优秀创业创新团队,100名带着重大项目、带领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经过5-10年的努力,力争有50-100名左右的人选,进入国家和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
3.低碳专业人才开发计划。
着眼于杭州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大力实施杭州市低碳专业人才开发计划。坚持一手抓培养,一手抓引进,建立一支
从事低碳研究和低碳技术研发,高层次、高水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4.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
着眼于推进杭州“文化名城”建设,大力实施以引进和培养文学、美术、书法、戏剧、音乐、舞蹈、摄影、民间文艺、曲艺杂技、电影电视等领域的文化文艺人才和动漫艺术、现代传媒、设计服务、艺术品、教育培训、文化会展等文化创意人才为主的杭州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
5.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
以打造杭州“中国女装之都”为基点,大力发展杭州时尚产业,着力实施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每年面向全国选拔6名分别获得“中国国际女装设计大赛”金、银、铜奖的女装设计师,由政府资助到法国和意大利等知名服装设计院校进行为期1-2年的学习培训。
6.现代服务业高级人才培养计划。
着眼于打造杭州长三角南翼现代服务业中心,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高级人才培养计划。从2010年开始,用5年时间,对文创、旅游、金融、商贸、物流、软件、中介等现代服务业领域中的1000名管理干部、服务业高级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施专门培训,并选派部分人员赴国内服务业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或国(境)外培训。探索试行服务业高级人才学位教育及职业资格认证。
7.国外“MPA”学位教育工程。
着眼于培养一支能够带领杭州人民“再干一个20年”的具有国际思维和世界眼光的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深入实施党政人才国外“MPA”学位教育,从2010年起,市本级每年选拔30名左右的中青年党政干部,到国外发达国家进行为期一年的“MPA”硕士学位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党政干部到国外短期培训,并与欧美、日本等国家友好城市互派公务员交流实习。
8.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56”培训工程。
着眼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滚动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56”培训工程,依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市本级每年安排250名左右重点骨干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并组织赴境外进行高端经贸培训,国际经贸洽谈和学习考察活动。
9.专业技术人才“131”培养工程。
着眼于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滚动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从2011年开始,用5年时间,市本级再新培养100名45岁左右的在国内或省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300名40岁以下的后备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40岁左右的优秀专业技术骨干。
10.高技能人才“815”培训倍增工程。
着眼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815”培训倍增工程。以通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社会需求
大的职业工种为重点,优先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创产业等领域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通过技师社会化考评等多种途径,在原来全市每年资助培养高级工8000人,技师1000人,高级技师50人以上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一倍。
11.农村实用人才“125”培训工程。
着眼于培养一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滚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125”培训工程。市本级每年培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100名,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200名,种养致富带头人500名。
12.社会工作人才“525”培养工程。
着眼于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启动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地安排在职社会工作者培训,并选送一批重要社工岗位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赴国(境)外学习培训。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统一考试的途径,市本级每年资助培养高级社会工作师50人,社会工作师200人,助理社会工作师500人以上。
(八)改革创新工程。
以综合配套改革为载体,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行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1.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
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臵换改革,开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臵换城镇产权住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臵换股份合作社股权试点。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将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获得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等纳入交易市场。
2.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改革。
创新激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和激励机制。继续开展排污权交易,不断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建立江河源头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促进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以“均股均利”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林权制度的全覆盖。积极探索开展碳交易,制订和完善碳交易相关规则,建立健全服务平台。
3.金融体制创新。
加快培育本土金融机构,鼓励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探索贷、投互动等创新做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办好产权交易所。进一步推进地方投融资体制创新,引导和鼓励创投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等各类基金的发展,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继续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建设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继续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发展
村镇银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4.事业单位改革。
推进岗位设臵管理,完善人员聘用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从行政任用关系向聘用关系的转变。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突出事业单位公益性质。推进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财政供给方式改革和事业单位整合等改革。实行绩效管理,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落实。
进一步充实完善杭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推进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抓好总体规划和年度目标的制定,检查督促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各级各部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职能和责任,形成全市上下抓创新、促转型、求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面完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各项任务。
(二)规划引导。
加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规划和指导,在《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杭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引下,与各部门的“十二五”规划、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充分衔
接,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分解落实任务。支持高新区(滨江)力争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统领,引导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管理的各项工作向促进创新、有利于创新方向发展,提升全市的创新发展水平。加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难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政策扶持。
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深化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开展股权激励试点,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出资,探索推行期权期股,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以股份制、理事会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和民营科技企业参与科技重大专项。改善创新人才生活条件,加大人才专项房、子女就学、医疗等方面的保障。
健全财政支持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强对共性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机构及其他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设立十大产业发展基金,市本级
及区、县(市)五年投入200亿元,加强对十大产业的政策扶持。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健全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技术开发的支持,继续落实减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抵扣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统筹配臵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制定重大科技政策的决策机制、开展重大科技活动的组织机制,优化整合各类创新资金,确保科技资源集中投入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新技术产业、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科技创新、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重要方面。
(四)资金支撑。
对杭州现有各类支持创新的专项资金进行梳理,加强各专项资金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大力推进整合优化工作,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市级财政的增长情况逐年扩大创新资金的规模,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建立各类创新专项资金的资金保障体系。组织好各区县(市)的国家、省级创新城市建设资金的争取和落实工作。同时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使之成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粘合剂,为转型升级提供资本支撑。
(五)绩效考评。
完善创新绩效考评机制,健全完善区、县(市)和市直有关单位的自主创新目标责任制,把创新成果的转化、创新企业的发展、创新人才的聚集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体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对责任部
门进行年度考核,对计划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与个人予以表彰,对未按工作计划履行职责或者工作不力的,责令整改并追究责任,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
(六)法规保障。
进一步完善创新法规体系,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制定促进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等领域的法规和规章,构建完善的法规体系,把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第二篇:创新型国家专题
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50份
1、请你举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具体事例。
科技创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神八”的发射
理论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制度创新:“一国两制”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2、请列举一些能体现科技创新的词语:
答:克隆技术、纳米技术、因特网、电子邮件、3G3、怎样培养公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1)培养公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鼓励创新,对有突出贡献的公民进行表彰
(3)依法保护公民的创新成果
(4)青少年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
4、辨析题:我们已经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因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而,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经济建设是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3)当前,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我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辨析:有人认为,青少年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就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1)青少年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人,思维敏捷、敢为人先,青年人最少陈旧观念,最具有创造力。当代青年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青少年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还必须要树立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于学习,甘于奉献,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6、班会主题——弘扬航天精神
(1)主题: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航天精神;向英雄学习,发扬航天精神
(2)目的:使同学们树立科技意识,珍惜受教育的义务,拥护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树立民族自豪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3)步骤:
第一步:观看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的相关资料
第二步:请同学们畅谈感受
第三步:谈此次飞行对自己有何启示,有何感想
第四步:组织学生宣誓
(4)提纲:
航天人员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创造了飞天奇迹。这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又一生动体现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发射成功归根到底是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因为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当代学生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学习中国航天精神,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创业精神的一代新人。
7、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地社会变革,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实践,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学校决定举办“科技活动周”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答:学科学,爱科学;科技在我身边;等
(2)请你为学校“科技活动周”提两条有关活动(活动形式)的建议。
答:请有关专家到校给同学们作专题报告 开展科技小制作比赛、展览活动 出一期以科技知识为主题的手抄报、黑板报④观看科技影片,阅读科技书籍
(3)参加活动后,你有何感想?
答: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才
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努力,为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2
第三篇:创新型国家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芬兰、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二、我国创新现状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三、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们来说既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的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亟待完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创新政策的杠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据专家分析,日本、韩国在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方面的资金投入比约为1 :6,而中国约为1 :0.05。这与我们的政策激励取向不尽完善有密切关系。
(二)是科技投入强度和结构难以适应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近年来科技投入虽逐年增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200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为1.34%,占全球总量约为1.7%,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
(三)是产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体现。我们很多产业都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增长后劲乏力。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在连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0.9%,但是目前的增长还没有转入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而是主要依靠投资和资源消耗。比如能耗问题,“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今年上半年能源消费增速仍高于GDP增速,技术进步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
集中表现在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不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资源的整合和系统集成能力较弱、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能力不足等。例如,2004年中国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8%,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3%的水平。
(一)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然,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的引导、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说,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但发明一项新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新产品,占领市场取得经济效益,这是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因此,科技自主创新方能体现出国家的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结合科技创新的时代特征,转变科技创新思路。这种思路转变包括:在发展路径上,从以跟踪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技术集成创新转变;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在发展部署上,从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自主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转变;在国际合作上,从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用先进科技成果提升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国家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涉及到体制、机制、文化、国民素质等诸多方面和层次的复杂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和实现科技创新,需要国家、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科技自主创新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围绕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把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以加强体系内各个创新主体的互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中介机构这些要素要互动、协调,而不是分散地各自为政。其次是加大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并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比例,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而其中有研发活动的仅30%。据有关统计,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其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这个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0%。从国家投入来看,美国、日本这两个典型的创新型国家,其2003年科研经费总额分别占其GDP的2.8%和2.9%,目前我国仅为1.35%。所以,加大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比例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家要以财政参股、补贴、贴息等投资形式投入资金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同时通过提供包括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盈亏相抵、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免税期等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另外,国家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第三,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包括确立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基本方略的法律地位,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政策措施的法律化;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自主技术标准的形成;完善产业技术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包括财税、金融和采购扶持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推进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对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的政策等。国家要通过这些激励创新的政策和法规,降低企业的科技开发成本和调节风险企业收益,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新成果,引进新技术,加快技术改造。
(三)突出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支柱,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其科技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企业引进国外技术,但缺乏技术开发力量,而且引进以后对研究院、设计院保密;而真正有引进技术消化创新能力的研究院、设计院,人才济济却只能靠通过搞国家下达的课题养活自己,研究成果不能变成产业成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使企业能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科技创新战略,主动和研究院、设计院和高校结合,使自己真正成为科技开发和科技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和利益主体,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决策主体具有其客观规律性,因为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在于能产生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在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方面,企业具有把选择适合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科技创新的条件。在使企业成为决策主体的基础上,还要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根据国际经验,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低于3%意味着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应该达到10%。以国内极具发展潜力的海尔集团和华为公司为例,海尔集团由于重视技术开发,已从一个街道集体小厂成长为一个年销售额上千亿元的跨国家电企业,其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有一支强大的科技开发队伍,拥有专利3000多项。在通讯行业居全球技术发展前沿的华为公司,其成功的关键也是重视技术创新,全公司2.3万名职工中,从事技术开发的有1.3万人,去年技术开发投入45亿元,占销售额10%。企业成为决策、投资主体创新出科技成果,国家、社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种手段,使之成为收益主体,从而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积极性,使科技创新良性循环,从而增强企业的主体意识,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社会文化氛围
要在全社会树立以创新求发展的新理念。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如果思想观念僵化了,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要大力宣传创新思想,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建设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为不同的人设计不同的“跑道”,努力使每个人都拥有获得发展的机会,都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曾经失败了1000次,当有人嘲笑他屡战屡败时,他说,“我其实并没有失败,因为正是通过这1000次实验,我弄清了有10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泡。”
四、国外创新经验
1科罗娜啤酒飘香写传奇
“科罗娜”在墨西哥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啤酒,它以清爽的口感和透亮的色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生产科罗娜啤酒的莫德罗集团公司,不久前刚刚度过80华诞,在墨西哥城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它的庆祝广告。
放弃手工创新技术
莫德罗啤酒厂创建于1925年。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莫德罗现已成为啤酒销量世界排名第四的国际化大企业。它在墨西哥拥有8座现代化工厂,4.3万名员工,年产啤酒1800万箱,并且出口到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
据利纳雷斯介绍,20世纪50年代前,莫德罗啤酒厂通过不断扩大投资,推出新品牌,逐渐抢占了墨西哥国内市场。像“莫德罗”、“科罗娜”、“胜利”等品牌,都是在那个时代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的。1956年,莫德罗啤酒厂成为墨西哥啤酒销量最大的厂家。
在成为全国啤酒行业的“领头羊”之后,莫德罗仍然不断求新,改革生产和营销模式。
面对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莫德罗将提高生产过程现代化程度列为扩大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的当务之急。他们从美国重金聘请啤酒专家,改进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在专家的帮助下,莫德罗舍弃了以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改用先进的机械酿造技术,使分布在各地的莫德罗品牌啤酒都能保持一致的质量和口味。正是在这个时期,利用香槟生产工艺发酵而成的新科罗娜啤酒诞生了,它比一般的啤酒口感更为清醇,色泽更为明亮,刚投放市场就受到了追捧。
高档价位突破市场
在营销上,莫德罗集团也大做文章。公司积极参与或者举办各种节日聚会,推广产品,并创建了营销人员与顾客交流的制度,发现不足及时解决。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分布广泛而科学的配送体系,各州、市的配送点都有卡车司机随时待命,发送啤酒。他们在配送的同时还奉送镇酒冰块,这种周到的做法在炎热而干燥的墨西哥深受客户欢迎。凭借生产和营销模式的创新,莫德罗集团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
20世纪70年代,莫德罗集团开始向国际化企业的方向发展。公司创建之初也曾探路美国市场,业绩很不理想,但是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公司决定重整旗鼓,成立了对外销售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经过市场调查,公司发现,到墨西哥海滩度假的美国人常常喜欢带科罗娜啤酒回国,作为留念。于是,公司决定改变以往“低价促销”的战略,针对美国中产阶级的市场需求,把销往美国的科罗娜定位为“高档价位”啤酒。很快,用长颈玻璃瓶盛装的科罗娜啤酒开始出现在美国的酒吧和餐厅里,人们一边品尝科罗娜,一边回忆在沙滩阳光下度假的美好时光。科罗娜啤酒在美国的销量飞速攀升,尤其是1985年和1986年,增长速度达到了170%。美国媒体惊呼“墨西哥啤酒开始抢占世界”,并称此为“科罗娜现象”。从1997年起,科罗娜在美国进口啤酒的排行榜中稳居首位。1985年后,莫德罗集团又着手将这种啤酒打入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目前,科罗娜已成为全球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牌啤酒之一。
科罗娜在中国的发展业绩也十分喜人。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后,逐渐成为墨西哥对华贸易的最大项目之一。2001年,墨西哥总统福克斯访华,特意选用科罗娜特级啤酒作为宴会的唯一指定啤酒。
科罗娜啤酒只在墨西哥本地生产,选料精良,工艺精细,这就确保了每瓶啤酒的优良品质和纯正口味。同时,针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通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改善生产工艺和国际营销模式,从而打造并保持了科罗娜啤酒的国际品牌。
2锐意创新的新加坡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作为小国寡民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可供其经济持续发展的“燃料”极其匮乏。新加坡深深了解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新加坡国土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人口仅有约400万,经济以转口贸易为主,其状况的好坏受外部因素影响甚大。但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及经济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外汇储备超过100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这些都与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和采取锐意创新的灵活进取战略密不可分。
3德尔福的自主创新与经营难题
在当代经济中,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在全球性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创新也并非企业经营保持长盛不衰的唯一法宝。美国最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公司的状况就是其中一例。
自从1999年从通用汽车公司分离出来之后,作为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公司在自主创新中成绩斐然,为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
德尔福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汽车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是企业为自主创新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投入大量技术力量和研发资金。据介绍,虽然前几年德尔福公司经营就已
经开始面临困难,但是它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却毫不吝啬。比如,2002年该公司的纯利润只有不到3.5亿美元,但研发投入高达17亿美元。在该公司,处处可见的口号是:“驾驶明天的新技术,不满足现有的汽车世界”。这大概就是该公司汽车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原因和动力。
4自主创新——日本企业竞争力的保证
日本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综合竞争力,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每年的贸易顺差基本上都保持在1000亿美元上下,产品出口成了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
一。而自主创新则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维护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日本企业一向十分重视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注重增强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早在日本企业的独立研发能力还比较薄弱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们就非常注意利用各种可能机会从事研发和创新活动。日本企业每引进一项技术,总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进行消化、吸收。它们不仅要完全学会和掌握这项技术,而且要以这项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研究开发出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有人形象地比喻,日本人每引进100美元的技术,会用200美元来进行学习、消化和创新,并用创新出的专利技术赚回300美元。
保持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强大的科研投入。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虽然陷入了长达10多年的低迷之中,但日本企业的科研开发经费投入从1995年开始不仅没有减少,而且一直在增加,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总额达到了16.8万亿日元左右,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高达3.35%,这一比例堪称世界之最。
5德国鲁尔区转型与创新之路
在德国西部的鲁尔区,“煤钢基地”早已成为历史。走过30多年转型之路,人口540万、面积4400平方公里的鲁尔区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新经济区。
在上世纪中叶前的100多年里,鲁尔区一直是德国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基地。二战结束后,它也直接带动了德国经济的腾飞。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天然气供应对以煤钢为主的鲁尔区造成了冲击,煤矿和钢铁公司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鲁尔区在危机中走上转型之路。德“主动创新”打造一流科研机构
为确保在高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德国政府近年来实施了“主动创新”战略,与经济界、科学界开展横向联合,同时重点资助一流大学和主要科研机构,着力培育青年科学家。
鲁尔区转型的第一步选择从教育抓起。1962年,鲁尔区建起了第一所大学——波鸿鲁尔大学,它也是战后德国新建的第一所大学。如今,波鸿鲁尔大学有3.7万名学生和近500名教授。
波鸿鲁尔大学建立后不久,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多特蒙德、埃森等城市涌现。如今鲁尔区拥有6所综合性大学和8所专科院校,成为欧洲大学最密集的经济区。各个大学在不同工业领域与企业开展合作,尤其是高技术和通信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联手成立“技术转化中心”,为产业结构的转型输送技术成果。
6芬兰的自主创新体系
早在20世纪90年代,芬兰就已建立了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现已形成从教育和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风险投资到提高企业出口能力等一整套较为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芬兰政府重视教育,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芬兰政府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第二位。在加强教育投入的同时,政府还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目前,芬兰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到3.5%,超过日本和美国,在全球名列第三。
芬兰政府通过宏观指导和协调,促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开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隶属政府贸工部的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是重大科研和产品研制
项目的资助者和推动者。2005年,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16亿欧元,其中国家技术开发中心占4.08亿欧元。该中心通过提供研发资金和专家服务的方式,推动新产品的研制工作,帮助企业将具有开发价值的设想变为科研成果,并迅速将其推向市场。目前,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资助的重点是中小企业,同时支持芬兰大型企业开展具有挑战性和长期的研发项目,并促进企业同大学、科研机构合作。
五、高等教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负起重大使命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关系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校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勇敢地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视。据有关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欧洲许多国家的高校入学率只有15%时,就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将高校入学率提升为50%,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更加重视教育,到20世纪结束时,美国的教育投资已占GDP的7%,名列发达国家前茅。日本战后在普及初等教育后,对高等教育进行大规模改革,更加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级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世界科技和人力资源发展大势下,我国加快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使高等教育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担负起更加重要的使命。在近6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占每授奖总数的比例基本在一半以上。无论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是创新成果的研发,都需要依靠优质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创新人才的支撑。我国现有2.5亿人在学习,已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但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缺乏。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需要教育向各行各业培养输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外,还需要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四篇:创新型国家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二、何为自主创新能力?
从创新源泉看,创新可以分为引进吸收后的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并不是什么都要由我们自己研究、发明和开发。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加强原始创新,要在各个生产领域内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二是要突出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创新可以说大体有三种主要类型,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自主创新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即二次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当今世界,国际间经济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长久地保持优势,从根本上有赖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作为一个有着自身特定国情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不可能选择资源依赖型和对外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对未来我国发展所做出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决策。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因此,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个中心。要突出重点,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技术创新战略,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力争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现实生产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其次,要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第三,要建立有利于自主
创新的用人机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把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努力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一种优良作风来培育。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作风。要使自主创新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而道远。只要全社会都积极投身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使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我们的社会就必将永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国家就必将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第五篇:创新型国家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那么,什么是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据专家分析,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15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要超过7%。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据测算,如果我们继续保持40%的投资率,要如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不断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因此,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 我国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比如,“神舟六号”的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对此,美国进行了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开价2500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要避免依赖于人、受
制于人,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起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战略思想,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怎么坚持自主创新?
走自主创新之路,有人认为,既然是“自主”,那就什么都应当自己干,完全由自己来创新,“百分之百的知识产权”。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自主创新的“可贵”。
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确实,一些关键技术必须完全依靠我们自力更生。但我们强调的自主创新,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的三方面内容
原始创新,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独立自主地去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
集成创新,是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的自主创新成果:“两弹一星”横空出世,神舟飞船遨游苍穹,超级杂交稻成功培育,中文激光照排技术发明推广„„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科技人才已达3200万人,其中研发人员105万人,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并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有信心有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增值服务,鼓励发展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艰苦的过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
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信息化对工业化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而且还丰富和拓展了工业化的内涵。因此,必须加快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
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我国服务业与过去相比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与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要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努力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
三是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我国国情决定了今后农业的发展很难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出路只能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要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感,自觉把它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即: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业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措施。必须按照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当然,强调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推卸或减小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在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和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并带动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从多方面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支
持。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还要在全社会发展群众,进行结对帮扶支持,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时强调指出,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核心要求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着力做强高技术产业。抓住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时机,加快淘汰浪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治本之策。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点,探索有效模式,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推动重点行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加快完善相关政策。要加快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使用。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成绩显著的企业,要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要切实加大对节约能源资源方面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节约能源资源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首先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
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投入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应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具有扶贫济困性质的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好地面向困难群众,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外,还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等。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还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公共财政体系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特别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
利用外资方式、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两个创新,是我国对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迫切需要。要着眼于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引导跨国并购向优化产业结构方向发展,放宽中西部地区外资进入的行业限制。完善并购环境,建立跨国并购的法律体系;继续优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外资研发机构与我国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合作,更好地发挥技术共享、合作研究、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溢出效应;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外包企业承接本公司集团和其他企业的外包业务,提高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水平;有效利用境外资本市场,鼓励具备条件的境外机构参股国内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逐步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规模。
我国已进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是构筑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一是开展跨国并购,有效提高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三是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可以有效释放我国已经形成的充足生产能力,规避贸易壁垒,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四是有序推动对外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