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马司公司斗米山矿2123探煤上山“3.26”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修改)
牛马司矿业公司斗米山煤矿2123探煤上山“3·26”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2013年3月26日21时10分,牛马司矿业公司斗米山煤矿2123探煤上山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事故发生后,涟邵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局、牛马司矿业公司成立了事故联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了认真调查、取证、分析,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故概况
(一)事故发生时间:2013年3月26日21时10分。
(二)事故发生地点:2123探煤上山。
(三)事故类别:火灾事故。
(四)伤亡情况:无。
二、事故地点概况
斗米山矿由于西洋江煤柱暂未开发,矿井资源枯竭,经公司及矿井研究决定,开采2123工作面残留煤柱。2123煤柱工作面煤层平均倾角70°,平均煤厚1.5m,可采储量约0.8万吨,上部2121工作面于2010年4月开采完毕,东翼2125工作面于2004年开采完毕,西翼为矿井主立井井筒煤柱边界。由于2123煤柱工作面位于牛马司主向斜轴部,地质构造极其复杂,为了顺利开采,经公司、矿井研究决定,先施工2123探煤上山(-210m~-140m),设计工程量170m。2123探煤上山自2012年7月31日中班开始施工,在2123底板运道溜子石门见煤点开门,按210°方向、30°坡度掘伪上山,采用圆木梯形棚支护,于2012年10月20日中班与-140风巷安全贯通,形成负 1
压通风系统后,再施工2123溜煤上山,至事故前已施工60米。
2123溜煤上山采用压入式供风,在2123底板运道正反向风门外安装了2台FBDY5.5*2局扇,采用双回路供电,完善了“双风机双电源”、“三专两闭锁”。2013年3月19日中班,矿井通风副总工程师杨小红实测2123探煤上山风量为170m/min。
2123煤柱安装了相关传感器:2123溜煤上山垱头安装了1个CH4传感器,2123溜煤上山距探煤上山口10m处安装了1个CH4传感器,-140底板风巷安装了1个CO传感器和1个温度传感器,-140泵房安装了1个CH4传感器。
三、事故经过
3月26日晚班(四点班),施工队掘五队共有6人进班,分别为跟班队干林建超、值班长刘希柱、作业人员刘青生、严启绵、杨贞齐、刘旺才。跟班队干林建超组织召开了进班会,安排作业人员在2123溜煤上山垱头掘进,并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通风队值班队干杨小明要求2123溜煤上山当班瓦检员范积庆加强2123溜煤上山垱头、整个区域的瓦斯检查和通风系统巡查。16时左右作业人员陆续到达2123溜煤上山垱头,瓦检员范积庆检查了2123溜煤上山垱头瓦斯情况,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为0.3%,在经过安全确认后,林建超和刘希柱、刘青生开始进入垱头作业,严启绵和刘旺才拖材料,杨贞奇负责放煤斗。2123溜煤上山垱头支棚3架后,队干林建超和瓦检员范积庆下来吃班中餐,在经过2123探煤上山口子处,林建超发现上山下平巷往里3~5米处有明火,他走进去察看,发现支架棚顶、帮都已起火,火已经燃到探煤上山下变坡点,约5米长。林建超立即3 2
叫瓦检员范积庆到2123溜煤上山垱头撤人,自己立即和杨贞奇、刘旺才将2123溜煤上山的供水管拆断,将水管接到下平巷进行灭火。范积庆将刘希柱、刘青生撤至斗口处后,于21:10分,到-210车场避难硐室打电话向调度室汇报了火灾情况,然后从避难硐室拿了2个灭火器去灭火。21时15分,林建超看到火势较大,探煤上山支架开始垮落,为现场人员安全着想,就将水管卡在棚上对着火洒水,然后将2123溜煤上山当班所有作业人员撤至-210车场避难硐室,并再次向矿调度室电话汇报。
四、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21时10分,矿值班领导安全副矿长姜奎良、调度员谭绪金接到井下汇报后,立即向矿长朱辉、公司调度室汇报,请求公司派救护队救援。接着,谭绪金电话通知2123溜煤上山垱头跟班队干林建超、瓦检员范积庆立即将垱头人员全部撤出来,并通知其他作业地点撤人。同时姜奎良电话通知其他矿领导、安全生产科室人员和通风队干。随后,朱辉等矿领导及相关人员陆续赶到调度室,矿井立即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
21时20分,矿总工刘跃林、生产副矿长刘南桂带队组织5人下井直接灭火。
21时30分,公司救护队赶到矿井。21时33分,矿通风副总杨小红和救护队员一同下井。
21时35分,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李永友、党委书记杨光军、总工程师兼安全副总李达军、生产副总苏从初、经营副总万建新、生产部长刘中祥、通风部长陈井岗陆续赶到矿井。根据井下汇报情况,立即成立了救援指挥部,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李永友任总指挥。指挥部立即责令全矿井立即停产,初步 3
研究、制订了火区处理安全技术措施和火区气体观测安全技术措施,除-60水平、-350水平水泵司机、立井底信号工、-60暗主井下井处理火灾事故人员外,其他所有人员不准下井。
21时40分,矿总工刘跃林等5人赶到-210水平,向跟班队干林建超询问了现场火灾情况后,发现火势较大,巷道局部地段支护垮塌,回风系统破坏,通风不畅,局扇打循环风??,为防止造成人员伤亡,5人没有继续进入现场察看,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情况。公司总经理李永友得知井下情况后,立即布置全井撤人。
21时50分,矿通风副总工程师杨小红和救护队员赶到-210水平,进行现场侦察,发现火势已蔓延至2123溜子石门煤斗处,无法直接灭火,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公司总工程师李达军接到井下汇报后,考虑回风系统已破坏,无法直接灭火,局扇打循环风,火灾气体威胁救援人员安全,为防止事故扩大,立即安排杨小红切断2123区域电源,停止局扇运行,人员全部撤离。
23时,井下人员全部安全升井。
3月27日上午8时,涟邵管理局、牛马司公司召开了事故处置专题会议,根据2123溜煤上山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巷道空间、停风时间等相关情况,制订了火区侦察方案和火区封闭方案,决定首先在进风侧2123底板运道构筑黄泥沙袋隔爆墙和防火密闭墙,在回风侧-140m底板风巷安装气体检测管延伸至车场正反风门外进风侧定期检测气体情况,回风侧-140m底板风巷的密闭构筑必须在火区瓦斯浓度上升至25%以上再由救护队戴机进行。
3月27日12时,所有应急材料全部下放到位。17时,完成隔爆墙的构筑与密闭墙的掏槽工作。
21时30分,密闭墙构筑完成。关闭、加固-210水平以上所有通往暗付井的正反风门,并揭示了“严禁入内”的警标。
五、事故原因分析: ㈠直接原因:
斗米山矿2煤层属自燃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自燃发火期3~6个月。
㈡间接原因: 1、2123探煤上山采用木支护,为火灾提供了条件。2、2123煤柱位于牛马司主向斜轴部,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平均倾角达70°,探煤上山沿煤层按30°伪倾斜掘进,巷道压力大,靠近巷道顶部煤层受地应力作用,压酥变软,为煤层自燃提供了氧化、蓄热条件。
3、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没有配备专职值班人员,由矿调度员兼职,没有及时发现风井CO浓度上升,没有及时查明CO浓度上升原因,没有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车马山风井CO传感器在26日中班13:00开始,显示CO浓度由0逐步上升,到晚班18:00止,上升至27PPm,安全监控系统开始报警,由于报警器音量较小,值班矿领导、调度员未及时发现报警信息(监测室在调度室隔壁,有一小门相互连通)。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预兆,延误了处置事故的有利时间。
4、未定期对CO传感器进行调校,监测监控系统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
3月26晚班18:00至20时40分,车马山风井CO传感器已报警2小时40分钟,而-140m底板风巷CO传感器显示CO浓度仅为18 PPm,数据失真严重,未能提前掌握事故预兆。
5、预防性气体观测制度落实不严,未对巷道内自燃可疑点进行定期观测,及时发现煤层自燃的早期预兆。
六、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七、防范措施
1、急倾斜煤层中不得沿煤布置区段回风巷道。
2、新掘回风巷道不得采用木支护。
3、在自燃煤层中掘进时,采取措施严防空顶空帮。对空帮空顶地点及时采取使用不燃性材料充填、注浆、封闭进行防火处理。
4、监测机房配备专人值班,及时掌握井下安全信息。
5、加强监测监控系统管理,所有矿井、采区、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必须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和烟雾传感器。
6、强化防灭火预测预报管理,定期对高温点、巷道空帮空顶处、自燃可疑点定期进行观测。
7、开采自燃煤层时,在开采设计时必须预留防火密闭位置,开采时储备好充足的密闭材料,为封闭火区缩短时间。
八、责任划分及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