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照市关于对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给予招商经费补助的实施办法(试行)
关于对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给予招商经费补助的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对从日照市行政区域外引进项目的引荐人,经认定后给予招商经费补助,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符合条件的引荐人给予招商经费补助。凡于本办法下发之日以后招商引资的项目,引荐人均可参照本办法规定申领招商经费补助。
第三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招商引资项目,是指从市外为我市引进的,一般性产业项目注册资本外资在100万美元、内资在1000万元及以上,高新技术项目注册资本外资在50万美元、内资在500万元及以上,并由市、区(县)招商委办公室严格考核确认的重点项目。
第四条 下列情况不属于本办法补助的范围:
1、外来投资者同时以引荐人身份对其自身投资申领引资补助的项目;
2、国内外客商和友好人士直接对我市的投资和捐赠;
3、国家、省等直接安排的资金和项目;
4、一般性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
5、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进行招商的项目;
6、房地产开发项目和矿产资源开采性项目。第五条 引荐人身份确认
1、引荐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社会法人。一个项目只认定一个引荐人,引荐人一经登记确认,不得更改。若投资者委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引荐人,视为一个引荐人团队。
2、引荐人必须在投资者与日照市有关投资主管机构、园区签订投资协议前,获得由市或区(县)招商委办公室及投资者签署的委托书。对市外投资者已来我市考察洽谈并签订投资协议之后再委托申报的,不予受理。
3、按照中纪委有关规定,以下人员不作为项目引荐人:(1)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中的党政干部;
(2)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的党政干部,其他事业单位中相当于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
(3)领导班子由省部级以上党委管理的企业的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由地厅级党委管理的企业的领导班子中的领导干部。
第六条 申请补助条件
申请招商经费补助的项目,需完成工商、税务部门登记注册,一期注册资本中外来投资部分全部到位,且达到下列条件:
1、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2、农业项目投入运营;
3、服务业项目建成开业。第七条 补助标准
对经考核认定的项目引荐人给予招商经费补助,具体标准为:一般性产业项目为市外投资实际到位部分的1%,单个项目补助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为市外投资实际到位部分的1.5%,单个项目补助原则上不超过150万元。特大项目可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补助。第八条 申报、审核、审批程序
1、申报。在项目进展达到本办法第六条的有关条件后,引荐人可向市或区(县)招商委办公室提出补助申请,并持以下资料: ①有效身份证明;
②市或区(县)招商委办公室、投资者开具的委托书; ③引进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④引进企业的验资报告、银行进账单。
2、审核、审批。
①由区(县)招商委办公室签发委托书的,由区(县)审核、审批。
②由市招商委办公室签发委托书的,先由区(县)招商委办公室对引进项目情况进行初审,将初审情况报市招商委办公室、市财政局;市招商委办公室、市财政局组织有关部门对区县上报考核情况进行集中审核,初步筛选引荐人补助名单,由市招商委办公室在《日照日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后由市招商委办公室、市财政局提出补助意见上报市政府审批。第九条 补助发放
1、按照“谁受益、谁补助”的原则,补助资金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各级财政分别负担。市级承担部分由市财政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给引荐人,区县承担部分由区县安排。补助均以人民币支付。
2、项目引荐人招商经费,实行一次性补助。第十条 附则
1、对弄虚作假或相互串通恶意骗取招商经费补助的,一经查实,立即终止委托协议,依法收回已发补助,并提请有关部门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2、本办法由市政府委托市招商委办公室、市财政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3、本办法莒县、五莲县可参照执行。
4、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实施办法(试行)
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
实施办法(试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转变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投入与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对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和引导我市企业持续加大研发(R&D)经费投入,使之成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体,促进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条 补助原则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市场导向企业研发活动、转变财政经费支持方式、鼓励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为原则,全面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条 补助范围及对象
(一)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范围,是指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所实施的研发项目中,专项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发的经费支出的总和,并扣除政府投入部分(以下简称“研发经费支出额”)。
(二)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对象,是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积极开展研发活动、实施研发项目且有研发经费投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条 补助方式及依据
(一)根据企业向昆明市科技局申请备案或确认的研发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须申请备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须申请确认,下同),由市级财政对其上一的研发经费支出额按一定比例、以一次性拨付经费的方式给予后补助。
(二)对不同类型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的核定途径分别为: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昆明市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依法填报《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和《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以国家统计部门最终核定的研发经费支出额,作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依据。
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按照上述“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方式核定研发经费;其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依法填报《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情况表》,昆明市科技局会同昆明市财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中介机构对其研发经费支出额进行审计,以中介机构审计核定的研发经费支出额作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依据。
第四条 补助标准及经费来源
(一)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按照支出额的4%给予补助。
(二)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在5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的,对其中的500万元给予20万元补助,5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支出额的3%给予补助。
(三)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在1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以下(含1亿元)的,对其中的1000万元给予35万元补助,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支出额的2%给予补助。
(四)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在1亿元以上的,对其中的1亿元给予215万元补助,1亿元以上的部分按照支出额的1%给予补助。
(五)市级财政给予的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经费主要用于企业的后续研发活动和创新平台建设等的相关工作,企业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专账管理,统筹使用。
(六)在市科技局部门预算中安排资金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给予后补助。
第五条 工作程序
(一)企业所实施的研发项目须在每个的12月31日前先行向昆明市科技局申请备案或确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研发项目经费管理,依法列支和填报研发经费支出额。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统计部门要求通过“昆明市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依法填报上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和《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
(三)昆明市科技局向社会公开发布《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报通知》,受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
(四)所有申报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企业均通过“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填报,提交本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和相关绩效,经各县区、开发(度假)园区科技行政部门审查推荐后提交市科技局。
(五)昆明市统计局每年在国家统计部门最终核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的一个月内,将核定的企业名单及其研发经费支出额反馈给昆明市科技局。
(六)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申报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的确认,昆明市科技局将会同昆明市财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中介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向昆明市科技局和昆明市财政局出具审计报告。
(七)昆明市科技局会同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统计局对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审查完成后,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按照审批程序报批,编入下一财政科技经费预算,按财政经费使用程序向企业拨付补助经费。
第六条 申报材料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表》 2.《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产出绩效表》 附件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
2.《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项目备案表》 3.已通过“昆明市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依法填报的《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和《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 4.其他说明材料
(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表》 2.《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情况表》 3.《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产出绩效表》 附件材料:
1.经税务部门审定的上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相应的企业财务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 3.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4.《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确认书》 5.其他说明材料 第七条 监督管理
(一)企业必须自觉遵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原则,严格区分生产成本费用支出和研发经费支出,单独设立研发经费支出明细账,依法真实填报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保证所提供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自觉接受审计、监察、财政、科技、统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对采取弄虚作假手段骗取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资金的企业,经查实后将对其追缴相关补助经费,取消未来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和各级科技项目的申请(推荐)资格,计入昆明市信用体系不良信用“黑名单”,并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受聘请的中介机构必须依法依规开展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审计工作,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并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对违反审计工作相关规定,协助企业以不正当手段套取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资金的中介机构,取消未来三年昆明市科技管理审计工作的资格,计入昆明市信用体系不良信用“黑名单”,并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由昆明市科技局会同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统计局对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通过随机抽查和专项审计等方式,加强对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
(四)向社会公开管理流程、公开研发投入、公开补助经费,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第八条 其他事项
(一)各县区、开发(度假)园区科技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转变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投入与管理模式,支持企业大力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做好辖区内企业的宣传与培训工作,鼓励企业积极申报。
(二)本方案自2016年起施行,对上一企业研发投入经费给予后补助。
第三篇:关于对市属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 进行补助的实施办法
关于对市属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 进行补助的实施
办法
广州市国资委 科技创新委 财政局 统计局
关于对市属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 进行补助的实施办法(穗国资〔2015〕8号)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我市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水平的战略部署,积极引导和支持国有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企业发展制高点,结合市属企业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补助原则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以全面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形成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为原则,确保客观、公开、公正、可量化和效益性。
二、补助对象 广州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企业及其下属控股企业,具有自主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活动,且上一实现盈利。对于符合我市及新兴产业发展导向但上一出现亏损的初创型、成长型企业,由企业提出申请,经过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委、财政局、统计局联合审核后,报市国资联席会议决定是否列入补助对象范围并实施补助。
三、补助资金来源 以年初确定的2015年国资收益上缴预算(剔除一次性因素)为基数,自2015年起,每年从国资收益超基数收入中安排,其中,2015年安排不超过3亿元,2016—2017年每年安排不超过5亿元。当年国资收益没有超收,则不进行安排;当年国资收益超收部分达不到拟安排额度,则按照实际超收数额安排。
四、补助方式及依据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补助采取奖励性后补助一次性拨付的方式,由市国资委根据单户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实际增长额度按不超过20%的比例给予补助。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为企业自身投入的实际研发经费,不包含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对不同类型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度的核定方法分别为: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供在国家统计局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上依法填报的《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科技项目情况》表和《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最终以国家统计部门核定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度作为补助金额核定的依据。
(二)其他企业。其他企业须按规定开展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备案工作,最终以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纳税申报时自行申报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数额作为补助金额核定的依据。申请研发补助的企业应按有关文件规定的范围列支研发经费,单独设立明细账。
五、补助标准 对单户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部分相应的补助标准如下:
(一)对于上一研发投入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于3%(不包括3%)的企业,按照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相比前一支出额的增长部分,给予15%的补助。
(二)对于上一研发投入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低于3%(包括3%)的企业,按照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相比前一支出额的增长部分,给予20%的补助。
(三)对于单户企业的研发投入补助不超过2000万元。
(四)若当年安排的国资收益超收补助资金,不足以按上述标准对所有符合条件企业的研发投入实施补助,则按同比例下调。
六、工作程序 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委、财政局、统计局负责统筹推进促进市属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共同组织对市属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投入经费的审核和补助工作。
(一)每年在国家统计部门最终核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度的一个月内,由市统计局、科技创新委整理上一有研发经费投入的规模以上市属工业企业名单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并反馈给市国资委、财政局;每年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一个月内,由市科技创新委整理上一有研发经费投入的,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的其他市属企业名单及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数额,并反馈给市国资委、财政局、统计局;
(二)市国资委下发当年的《广州市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专项申报通知》,并公布由市科技创新委、统计局整理的上一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名单;
(三)市属企业集团按通知要求,统一向市国资委提交本企业(含下属全资及控股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的名单,对上一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名单与由市科技创新委、统计局整理公布不一致的,应予以说明;
(四)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委、财政局、统计局共同对市属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进行审核,提出拟补助的企业名单、补助额;
(五)市国资委在市国资委官方网站上公示拟补助的企业名单、补助额,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提出异议的,由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委、财政局、统计局进行相关核查;
(六)对经核定的拟补助企业名单和补助额,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市国资委报市国资联席会议审定;
(七)市国资委根据经审定的补助企业名单、补助额,办理补助资金的拨付工作;补助资金纳入市国资委部门预算管理。
七、监督管理
(一)各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区分正常的生产成本费用支出和研发经费支出,真实合法填报数据,一经发现通过弄虚作假手段获取补助的,将收回补助资金,取消所涉企业未来三年申报的资格,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各企业纳税申报时自行申报的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数额,地税部门经审核发现存在虚报情况的,直接反馈给市科技创新委,由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委、财政局、统计局联合进行核查。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委、财政局、统计局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补助资金的申请、使用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虚报骗取补助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将移交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
(二)获补助企业要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八、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第四篇:阎人社字〔2010〕6号关于给予区养老经办中心工作经费补助的请示
2010〕6号签发人:任建社
西安市阎良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阎人社字〔
关于给予区养老经办中心工作经费补助的请示
区人民政府:
阎良区养老经办中心是省社保局的派出机构,人员、工资、固定资产及相关业务均属省经办中心负责管理。近几年在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考评任务中,该中心连年承担着我区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这项指标,特别是2009年,通过该中心及我局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养老保险扩面任务超额完成,达到206%,为我区的目标考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该中心是省管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车辆的使用和维修、办公阵地的粉刷和修葺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等都造成了日常开资困难的实际,为下一步再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力度,特为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申请工作经费5万元整,望批准为盼。
二〇一〇年二月四日
主题词:△区养老经办中心经费请示
西安市阎良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2010年2月4日
第五篇: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doc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财教字〔2007〕224号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科技局,省级有关部门,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为了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绩效,对由企业为主承担、预期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实行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的经费补助方式。为了规范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科技经费管理,参照国家和我省关于科技经费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浙江省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九日
主题词:科技
经费
管理
办法
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 办公室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附件一: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浙江省省级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化项目
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科技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管理手段,调动企业等创新主体增加对技术研究开发投入的积极性,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经费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管理(试行)办法》(浙科发计〔2007〕145号)、《关于浙江省省级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浙财教字〔2002〕20号)的规定,结
3.由于技术难度较高和其他不可抗拒因素,经承担单位努力仍不能完成项目研究开发主要内容,造成实际损失的;
4.项目研究开发基本完成研发内容和技术目标,但由于市场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尚未实现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或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造成企业科技投入不能回报的。
第十条
科技项目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予以资助:
1.项目产业化技术开发投入规模较大,银行对该项目已经签订贷款(投资)合同并发生了贷款(投资)事实的;
2.项目研发有一定基础和水平,成果来源和知识产权明晰,产业化应用前景明朗。
第十一条
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事后补助:
1.因企业科研经费不落实,基本科研设备和条件不具备造成项目不能实施的;
2.不具备与项目实施相适应的科研团队,造成研究开发不成功的;
3.项目研究存在知识产权纠纷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
4.项目研究成果申报不实,或自有经费投入申报存在弄虚作假或随意并入与该项目实施无关的其他费用造成研发项目经费实际投入不实的;
5.其他非不可抗拒原因造成项目实施不成功的。
第十二条
事后补助一般在项目实施结束后,经审核、评估或验收,采取一次性拨款的方式给予资助。
三、项目管理和监督
第十三条
事前立项事后补助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计划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与省科技行政部门签订《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并根据《浙江省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浙科发计〔2002〕79号)规定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
事后立项事后补助项目实行事后审核立项、直接核定预算并一次性补助的方式,一般不实行合同制管理。各级科技行政部门、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应当跟踪项目的发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贷款贴息项目须已经完成借贷行为并支付利息,项目符合政府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范围,不实行合同制管理。项目立项资助后仍有后续贷款发生的,可以视同该项目的二期经费,于以后重新申请立项资助。
事前立项事后补助项目的立项数额一般不超过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项目总量的三分之一。
第十四条
事先立项事后补助项目应当在项目完成或合同到期后,按照《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浙科发计〔2005〕240号)的规定进行验收。项目实施成功的,由相关技术、管理专家和财务专家(不少于3名)组成验收组,对项目创新指标、产业化成果进行验收并对企业科研经费总投入进行核定。
项目承担单位申请验收时,除提交规定的相关验收材料外,应当编制《科技项目经费决算申报书》(附后)。
第十五条
对于实施失败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合同到期后向省科技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说明项目实施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失败的主要原因。经审核同意后,科技行政部门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或委托专门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评估时,由相关经济专家对项目前期科研经费总投入进行核定。
第十六条
事后立项事后补助项目和贷款贴息项目,应当在项目申请立项时,向省科技行政部门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替代项目可行性报告),编报《科技项目经费决算申报书》;贷款贴息项目还须提供与项目实施相关的科技专项贷款合同、银行实际贷款额度和相关的利息支付凭证。
省科技行政部门会同财政组织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对项目创新方向、创新成果进行审核评估,对项目实施技术研发费用支出或与研发项目实施有关的利息支出总额进行核定。
第十七条
企业项目投资决算、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和利息支出总额的核定可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对于项目支出结构复杂、经费投入额度较大的项目,可在验收评估或审查立项前专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项目投资决算和研发经费投入的真实性及利息费用相关性的审核。
第十八条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政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加强对科技事后补助资金的核算和管理,正确实施会计核算,行使财务监督职责,并接受和配合各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企业收到事后补助财政资金后,应在“专项应付款”中单列科目进行核算。事后补助资金允许全额核销企业当年技术开发费支出,或用于后续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贷款贴息资金补助允许企业用于弥补已经支付给相关银行的贷款利息,并直接冲转财务费用。
事后补助经费应当做到专款专用,不得用于科研人员奖金、福利等支出。
第十九条
加强对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项目实施的监督和管理。项目立项实施后,归口管理部门和市、县科技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如实反映情况。如发现弄虚作假、挪用挤占等违反有关规定和财经纪律的现象,由省科技行政部门中止项目合同,停止拨款;由省财政根据具体情况停止拨款,追回部分或全部的补助经费,并视情节轻重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