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
甘肃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根据原卫生部、教育部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76号令),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招收0~6岁儿童的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以下简称托幼机构)。
第三条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预防为主、保教结合的方针,监测和指导儿童生长发育及卫生保健,为集体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防止意外伤害发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第四条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科学制订带量食谱,保证膳食平衡。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三)制订与儿童生理特点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及体育活动,并保证儿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增进儿童身心健康;
(四)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儿童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坚持晨检制度和全日健康观察,建立因病缺勤儿童登记制度,做好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内外环境及个人卫生;
(六)协助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在儿童入托时应当查验其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告知其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
(七)加强日常保育护理工作,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
(八)建立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九)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十)按照要求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汇总、评价和报告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负责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检查指导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二章 工作与要求
第六条 托幼机构应当贯彻保教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格遵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第七条 托幼机构的建筑、设施、设备、环境等必须安全,并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和卫生标准。
第八条
托幼机构必须设立保健室或卫生室。
保健室应当符合保健室设置基本要求,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卫生室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九条 托幼机构聘用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按照收托150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保健人员。
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必须由托幼机构在职人员兼任,任职资格同专职卫生保健人员。
第十条 托幼机构应当聘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保健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保健员。
在保健室工作的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经过儿童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具有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掌握卫生消毒、传染病管理和营养膳食管理等技能。
在卫生室工作的医师应当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应当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第十一条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1次健康检查(《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见附件1),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见附件2)后方可上岗。从事炊事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所在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培训合格证明方可上岗。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应当立即离岗治疗,治愈后,凭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后方可上岗。
精神病患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
第十二条 儿童入托幼机构前或儿童离开托幼机构3个月以上者必须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见附件3),合格后方可进入托幼机构。
托幼机构发现收托的儿童患疑似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将其带离托幼机构诊治。患传染病的儿童治愈后,凭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方可回托幼机构。
第十三条 儿童进入托幼机构时,托幼机构应查验儿童保健手册、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预防接种证,符合要求的,方予办理入园(所)手续。对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告知其监护人并督促补种。
儿童转入新托幼机构时,接收的托幼机构应查验儿童原托幼机构出具的《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见附件4)和儿童保健手册。
第十四条 托幼机构设有食堂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并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规章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 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患儿应当及时按照法律、法规及其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应当加强晨检、全日健康观察等预防控制措施。
第三章 培训与管理
第十六条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培训合格证》(见附件5)。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根据具体情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针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或现场观摩活动。
第十八条 新设立的托幼机构,招生前应当向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交“托幼机构卫生评价申请书”(见附件6),申请托幼机构卫生评价,卫生评价合格的托幼机构,方可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审批。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成立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评估专家组,评估专家组成员应包括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专业人员。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辖区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托幼机构卫生评价。妇幼保健机构根据“新设立托幼机构招生前卫生评价表”(见附件7)的要求,在20个工作日组织评估专家组对提交申请的托幼机构进行现场评价,并出具“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见附件8)。卫生评价内容应包括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堂卫生、设备卫生安全、保健室或卫生室设置、卫生保健人员配备、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卫生保健制度建立等。
对卫生评价合格的托幼机构,由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给《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证书》;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整改后复查仍不合格的发给不予发证的通知书。
第十九条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辖区内取得办园(所)资格的托幼机构依据《甘肃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考核标准(试行)》每年进行一次卫生保健工作质量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结果通过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反馈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托幼机构年度考核和分级定类管理的依据之一。
市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每县抽取1-2家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工作质量检查,省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抽取5%的县、每县抽取1-2家托幼机构进行卫 生保健工作质量检查,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妇幼保健机构。
《甘肃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考核标准(试行)》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制订。
第四章 管理与职责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细则的组织实施。成立由妇幼保健机构(牵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等相关人员参加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指导小组,开展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监督、检查、指导。
第二十一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助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本细则的实施,将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纳入托幼机构的分级定类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相关政策及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膳食营养、体格锻炼、健康检查、卫生消毒、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对本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定期组织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考核;收集、整理、统计、上报托幼机构相关报表及分析报告。上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下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应设专门机构或者确定专人,具体负责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实施托幼机构卫生评价,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和质量监测等。
第二十四条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协助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做好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
第二十五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收集、分析、调查、核实辖区内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疫情,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托幼机构,并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托幼机构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为托幼机构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的咨询服务和指导。
第二十六条 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应当依法对托幼机构的饮用水卫生、卫生保健、传染病预防控制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托幼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本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指导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卫生保健工作,把卫生保健工作落实到保育教育工作中。
第二十八条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具体负责做好本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组织实施各项卫生保健资料的登记、汇总、统计和分析,按要求上报相关信息资料。
第二十九条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对机构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疾病预防、卫生消毒、膳食营养、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等方面的具体培训和指导。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 对认真执行本细则,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一条 托幼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一)未按要求设立保健室、卫生室或者配备卫生保健人员的;
(二)聘用未进行健康检查或者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工作人员的;
(三)未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的;
(四)招收未经健康检查或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儿童入托幼机构的。
第三十二条 托幼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设立卫生室,进行诊疗活动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三条 托幼机构未按照规定履行卫生保健工作职责,造成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本细则规定履行职责,导致托幼机构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小学附设学前班、单独设立的学前班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细则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原省卫生厅、省教委发布的《甘肃省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第三十八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
2.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 3.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 4.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
5.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培训合格证
6.托幼机构卫生评价申请书
7.新设立托幼机构招生前卫生评价表
8.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
第二篇:《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
关于下发上海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第一条 为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依据《母婴保健法》,并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上海市所有招收0-6岁儿童的托儿所、幼儿园。
第三条 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的托儿所、指导辖区内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规制度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检查落实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工作。
第五条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保健室,并符合《保健室设备标准》。(见附件二)
第六条 各类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观察室。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隔离室,并符合《隔离室设备标准及要求》。(见附件三)
第七条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根据收托儿童的数量配备卫生保健人员:
(一)全日制托儿所收托儿童75名以下,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健人员1名,75-l00名设专职保健人员1名,以后增加50名儿童增设兼职保健人员l名,l00名儿童增设专职保健人员1名。
(二)寄宿制托儿所(包括寄宿班)收托儿童50名以下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1名,50~100名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2名。以后每增加100名儿童增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1名。(夜间值班须有医务人员)
(三)幼儿园依据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劳人编[1987]32号文关于《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配备保健人员。
(四)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儿童保健知识培训,达到中级保健员以上,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资格认可。
(五)兼职保健人员必须由托儿所、幼儿园在职人员兼任,任职资格同专职保健人员。
第八条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有关规定及《上海市儿童保健工作常规》和市卫生局颁发的“上海市托幼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
第九条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
(一)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二)建立营养管理制度,供给儿童平衡膳食,有哺乳室的应为母乳喂养提供必要条件,设立奶库,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三)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开展生长发育监测,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对体弱儿童进行管理。
(四)协助防疫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好传染病的管理。
(五)根据不同年龄开展与其相应的体格锻炼,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及抗病能力。
(六)制定安全制度,采取各种安全措施,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七)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和安全、健康的玩具、教具,以及制作材料。
(八)制定卫生及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环境卫生及美化绿化工作,为儿童创设安全、整洁,符合年龄特点的优美环境。工作人员及儿童做好个人卫生,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
(九)对保教人员、家长及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儿童学习自我保健的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十)建立保健资料的登记统计制度,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与统计,以反映和指导本园所卫生保健工作,对儿童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
第十条 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要求:
(一)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必须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逐项填写健康检查表。(见附件四)托儿所、幼儿园在接受儿童入园(所)时要一并收取儿童的健康档案。入园所后应定期体检。
(二)在托在园儿童离开园(所)三个月以上返回者要重新体检,有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四十二天并经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能回班。有其他传染病接触史者也应检疫相应的潜伏期,并体检合格后才能返回。
第十一条 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要求: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进园所工作前,工作后每年一次必须到本区(县)妇幼保健院(所)进行健康检查,并逐项填写健康检查表(见附件五)。
(二)工作人员体检合格后,由区(县)妇幼保健院(所)签发由卫生部统一监制的托
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证明书(见附件六),其中从事炊事工作的人员由妇幼保健所到所在地区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换取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持证上岗工作。
(三)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包括急、慢性期),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的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不得在托儿所、幼儿园工作。患精神病的不得在托儿所、幼儿、园工作。
第十二条 托儿所、幼儿园从事饮食工作的人员应接受有关儿童营养及食品卫生方面的专门培训。
第十三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贯彻保教结合的方针,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并将其作为园(所)评估的重要指标。
第十四条 托儿所、幼儿园园舍、桌椅、教具、采光、照明、卫生设施、娱乐器具及运动器械等必须安全并适合儿童健康发育的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和安全标准。
第十五条 对认真执行本细则,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对违反细则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整顿,停止招生,停止办园(所)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细则由上海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1994年12月1日卫生部、国家教委发布)。
第一条 为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招收0~6岁儿童托儿所、幼儿园。
第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托儿所卫生保健工作。指导全国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托儿所、指导辖区内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指导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第五条 托儿所、幼儿园园舍、桌椅、教具、采光、照明、卫生设施、娱乐器具及运动器械等必须安全并适合儿童健康发育的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要求。
第六条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保健室,并符合《保健室设备标准》。(见附件1)
第七条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隔离室,(收托儿童在70名以下的单位可设立隔离床),隔离室应配备相应的设施。
第八条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根据接收儿童的数量配备儿童保健人员。
(一)日托儿童100名以下,全托儿童50名以下,设专职或兼职保健人员1名;日托儿童100~150名,全托儿童50~100名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一至二名,以后每增加100名儿童,增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一名。
幼儿园依据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劳人编〔1987〕32号文关于《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配备保健人员。
(二)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儿童保健培训。
第九条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和有关规定。
第十条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
(一)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二)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应为母乳喂养提供必要条件,有哺乳室的应设立奶库。及时添加辅助食品,确保儿童膳食平衡,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三)建立定期健康检查制度,3岁以下儿童开展生长发育监测,并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
(四)完成计划免疫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好传染病的管理。
(五)根据不同年龄开展与其相适应的体格锻炼,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及抗病能力。
(六)制定各种安全措施,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七)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和健康的儿童玩具、教具以及制作材料。
(八)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美化绿化工作,为儿童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环境。
(九)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学习自我保健的技能,培训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十一条 儿童入园所要求:
(一)儿童入园所必须经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填写健康检查表(见附件2)。
(二)对离开园所三个月以上或有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四十二天、经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能回班。
第十二条 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要求: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在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填写健康检查表(见附件3)。
(二)工作人员体检合格,由健康检查单位签发健康证明书后(见附件4),方能上岗工作。
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证明书由卫生部统一监制。
(三)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的保教人员、炊事员不得从事保教工作、炊事员工作。
第十三条 托儿所、幼儿园从事饮食工作的人员应接受有关儿童营养及食品卫生方面的专门培训。
第十四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贯彻保教结合的方针,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并将其作为园所评估的重要指标。
第十五条 对认真执行本办法,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整顿、停止招生、停止办园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小学附设学前班和单独设立的幼儿班(学前班)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各地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附件1 保健室设备标准一、一般设备:
桌椅、药品柜、保健资料柜、流动水或代用流动水设施、诊察床、电冰箱
二、体检设备:
体重计(杠杆式)、灯光视力箱、对数视力表、身高坐高计(供3岁以上使用)
卧式身长计(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
三、消毒设备
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常用消毒液
四、常规医疗用品:
常用医疗器械(针、镊子、剪刀、弯盘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敷料、软皮筋
五、常用药品:
1、外用药
2、防治常见病的中西成药
附件2:
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健康检查表
------------------------------------------- |姓 名| |性 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 |既 往|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风疹 菌痢 肝炎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 | |-------------------------------------| |疾病史| 其它疾病 | | 过敏史 | | |------------|------------|---------------| | 家人及邻居有无传染病 | | 发病日期 | | |------------|----------------------------| | |体重| kg|评价| |身长(高)| cm|评价| |皮肤| | | |--|----|------|-----|--------|--|------| | | | 左 | | |左| |扁 | | | | 眼|----|------| 耳 |-|--------| | | |体| | 右 | | |右| |桃体| | | |--|----|------|---|----------|--|------| | | | 数目 | | 心 | |肺 | | |格| 牙|----|------| | |--| | | | | 龋齿 | | 脏 | | | | | |--|----|---------------------|--|------| |检|肝脏| |脾脏| |外生殖器| |其它| | |-|---------------------------------------| | | |症状| 多汗 夜惊啼哭 烦躁不安 | |查|佝偻病 |--|-------------------------------| | | | | | | | |肋| | | | | | | |(3岁以| | 前囟 |颅|方|串| |鸡|手|四肢|脊柱| | | | |体 | | | | |外| | | | | | | | 下)| |(cm)|软|颅|珠| |胸|镯|畸形|变形| | | | |征 | | | | |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血红蛋白 | | 肝功能 | | |辅|------|--------------------------------| |助| 胸部X光 | | |检|------|--------------------------------| |查| 其 它 | | |--------|--------------------------------| |医 生 意 见 | | 医生签名| | |--------|--------------|-----|-----------| | 检查单位盖章 | | 体检日期| 年 月 日| |-----------------------------------------| |备注:系针对有呼吸道传染病接触史或可疑患病的儿童。| -------------------------------------------
附件3:
托幼园、所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
---------------------------------------- |姓名 |性别 |年龄 |婚否 | |-----------------|-------|------------| |工作单位 |职称 |民族 | |--------------------------------------| |既往史:
1、肝炎
2、痢疾
3、结核
4、皮肤病 | |
5、伤寒
6、性传播性疾病
7、精神病 | |--------------------------------------| | 体 | | | | | |血压 |心脏 |肺 | | 格 |---------|-------|------------| | |肝脏 |脾脏 |腹部 | | 检 |---------|-------|------------| | |皮肤 |五官 |四肢 | | 查 | | | | |-------|---------|--------------------| | 化 | | | | |肝功能 |乙肝表面抗原 | | 验 |---------|--------------------| | |淋病 |梅毒 | | 检 |---------|--------------------| | |霉菌 |滴虫 |大便培养 | | 查 | | | | |--------------------------------------| |心电图 |B超 |胸部X线检查 | |----------------------|---------------| |医生意见 |医生签名 | |----------------------|---------------| |检查单位盖章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 |备注:
1、*为炊事员必作项目: | |
2、凡体检合格者,由健康检查单位签发健康证明书; | |
3、心电图、B超检查项目由检查单位视情况酌定; | |
4、霉菌、滴虫、淋病指妇科检查项目。| ----------------------------------------
附件4:
编号_____
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
健康证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监制
注 意 事 项
一、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证明书为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应妥善保存,如有遗失,应重新进行检查,并申请补发健康证明书。
二、该证明书使用期三年,每年经体检后,由检查机构签发一次。------------------------------- |姓名 |性别 | | |----------|--------| 照 | |年龄 |婚否 | | |-------------------| 片 | |职称(职务)|民族 | | |-----------------------------| |工作单位 | |-----------------------------| | 既 |
1、肝炎
2、痢疾 | | 往 |
3、结核
4、皮肤病 | | 病 |
5、伤寒
6、性传播性疾病 | | 史 |
7、精神病 | -------------------------------
------------------------------- | 体 格 检 查 | |-----------------------------| |血压 |心脏 | |-------------|---------------| |肺 |肝脏 | |-------------|---------------| |脾脏 |腹部 | |-------------|---------------| |皮肤 |五官 | |-------------|---------------| |四肢 |脊柱 | -------------------------------
-------------------------------- | 化 验 室 检 查 | |------------------------------| |肝功能 |乙肝表面抗原 | |-------------|----------------| |淋病 |梅毒 | |-------------|----------------| |霉菌 |滴虫 | |------------------------------| |大便培养 | |------------------------------| |心电图 |B超 | |------------------------------| |胸部X线检查 | |------------------------------| | |医生签名 | | 发证单位盖章 |----------------| | |签证日期 | | | 年 月 日 | --------------------------------
------------------------------- | 体 格 检 查 | |-----------------------------| |血压 |心脏 | |-------------|---------------| |肺 |肝脏 | |-------------|---------------| |脾脏 |腹部 | |-------------|---------------| |皮肤 |五官 | |-------------|---------------| |四肢 |脊柱 | -------------------------------
第四篇: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托儿所幼儿园卫阿生保健管理办法
卫生部、国家教委关于颁发《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4年12月1日)
托儿所、幼儿园是儿童集体保教机构,其根本任务是保障和促进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了加强对托幼机构保健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我们组织制定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以便对托幼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本《管理办法》来提及的其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仍按《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执行。
现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各地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附件: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招收0~6岁儿童托儿所、幼儿园。
第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托儿所卫生保健工作。指导全国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托儿所、指导辖区内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指导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第五条 托几所、幼儿园园舍、桌椅、教具,采光、照明、卫生设施、娱乐器具及运动器械等必须安全并适合儿童健康发育的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要求。
第六条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保健室,并符合《保健室设备标准》。(见附件1)
第七条 各类托几所、幼儿园必须设立隔离宣(收托儿童在70名以下的单位可设立隔离床),隔离室应配备相应的设施。
第八条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根据接收儿童的数量配备儿童保健人员。
(一)日托儿童100名以下,全托儿童50名以下,设专职或兼职保健人员1名;日托儿室100~150名,全托儿童50~100名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1至 2名,以后每增加 100名儿童,增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1名。
幼儿园依据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劳人编[1987]32号文关于《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配备保健人员。
(二)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儿童保健培训。
第九条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和有关规定.
第十条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
(一)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二)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应为母乳喂养提供必要条件有哺乳室的应设立奶库,及时添加辅助食品,确们暄膳食平衡。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三)建立定闭健康检查制度,3岁以下儿童开展生长发育监测,并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
(四)完成计划免疫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好传染病的管理.
(五)根据不同年龄开展与其相适应的体格锻炼,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及抗病能力.
(六)制定各种安全措施,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七)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和健康的儿童玩具、教具以及制作材料。
(八)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美化绿化工作,为儿童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环境。
(九)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学习自我保健的技能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十一条 儿童入园所要求;
(一)儿童入园所必须经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填写健康检查表。
(二)对离开园所3个月以上或有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42天,经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能回班。
第十二条 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要求
(一)托儿所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在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填写健康检查表。
(二)工作人员体检合格,由健康检查单位签发健康证明后,方能上岗工作。
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证明书由卫生部统一监制。
(三)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的保教人员、炊事员不得从事保教工作、炊事员工作。
第十二条 托儿所、幼儿园从事炊食工作的人员应接受有关儿童营养及食品卫生方面的专门培训。
第十四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贯彻保教结合的方针,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并将其作为园所评估的重要指标。
第十五条 对认真执行本办法,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以表彰和奖励。
第五篇: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托儿所幼儿园是儿童集体保教机构,其根本任务是保障和促进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了加强对托幼机构保健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我们组织制定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以便对托幼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本《管理办法》未提及的其他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仍按《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执行。现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各地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招收0~6岁儿童托儿所、幼儿园。第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托儿所卫生保健工作,指导全国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托儿所、指导辖区内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第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指导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第五条 托儿所、幼儿园园舍、桌椅、教具、采光、照明、卫生设施、娱乐器具及运动器械等必须安全并适合儿童健康发育的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要求。第六条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保健室,并符合《保健室设备标准》。(见附件1)第七条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隔离室(收托儿童在70名以下的单位可设立隔离床),隔离室应配备相应的设施。第八条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根据接收儿童的数量配备儿童保健人员。(一)日托儿童100名以下,全托儿童50名以下,设专职或兼职保健人员1名;日托儿童100~150名,全托儿童50~100名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1至2名,以后每增加100名儿童,增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1名。幼儿园依据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劳人编〔1987〕32号文关于《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配备保健人员。(二)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儿童保健培训。第九条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和有关规定。第十条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一)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二)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应为母乳喂养提供必要条件,有哺乳室的应设立奶库。及时添加辅助食品,确保儿童膳食平衡,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三)建立定期健康检查制度,3岁以下儿童开展生长发育监测,并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四)完成计划免疫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好传染病的管理。(五)根据不同年龄开展与其相适应的体格锻炼,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及抗病能力。(六)制定各种安全措施,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七)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和健康的儿童玩具、教具以及制作材料。(八)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美化绿化工作,为儿童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环境。(九)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学习自我保健的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第十一条 儿童入园所要求:(一)儿童入园所必须经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填写健康检查表。(二)对离开园所3个月以上或有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42天,经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能回班。第十二条 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要求:(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在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填写健康检查表。(二)工作人员体检合格,由健康检查单位签发健康证明后,方能上岗工作。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证明书由卫生部统一监制。(三)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的保教人员、炊事员不得从事保教工作、炊事员工作。第十三条 托儿所、幼儿园从事炊事工作的人员应接受有关儿童营养及食品卫生方面的专门培训。第十四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贯彻保教结合的方针,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并将其作为园所评估的重要指标。第十五条 对认真执行本办法,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做出显着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以表彰和奖励。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整顿、停止招生、停止办园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七条 小学附设学前班和单独设立的幼儿班(学前班)参照本办法执行。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各地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附件1:保健室设备标准一、一般设备:桌椅、药品柜、保健资料柜、流动水或代用流动水设施、诊察床、电冰箱。
二、体检设备:体重计(杠杆式)、灯光视力箱、对数视力表、身高坐高计(供3岁以上使用)、卧式身长计(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
三、消毒设备: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常用消毒液。
四、常规医疗用品:常用医疗器械(针、镊子、剪刀、弯盘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敷料、软皮尺。
五、常用药品: 1.外用药。2.防治常见病的中西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