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锡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有补贴 已试点老新村改造
无锡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有补贴 已试点老新村改造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2011-6-7 10:33:04 老的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可申请政府部门的资金补贴。记者从无锡市建设局了解到,我市从城建资金、墙改基金等渠道中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如果政府机关和医院、学校等单位的公共建筑实施了节能改造,经申请核准后,可按项目成果成本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或奖励。据悉,这是我市首次从市级层面为推进建筑节能设立专项资金。据测算,建筑的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成为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我市已试点支持老新村的住宅节能改造,本着居民自愿原则,五河新村、震泽二村、金海里小区部分住户的旧钢窗改成了双层中空玻璃的节能窗,居民出资100元/平方米,政府部门补助250元/平方米。震泽一村、二村、三村、四村改装了太阳能楼道灯,40多万元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这次新出台市级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后,有关部门将继续推进这一群众普遍称好的惠民工程。
在补贴鼓励既有建筑二次装修时落实节能规范的同时,我市将重点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这种由节能公司免费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产生的效益由合同双方分享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已在陆马公路、南湖大道路灯项目建设时试点,有效化解了节能改造中资金短缺的难题。以政府资金引导节能服务机构加大社会性投入参与建筑节能改造,这次我市提出对节能服务企业,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年度节能给予差别奖励:年度节能量达到100吨标准煤以上的,与项目实施前用能量相比,按节能效益的一定比例进行补贴。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建立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摸清全市公共建筑的能耗状况,节能诊断后,超过用能定额标准的进行节能改造,并鼓励框架结构体系的民用建筑外墙围护优先采用自保温材料,鼓励新建高层居住建筑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对于具有重大示范作用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低能耗建筑项目,综合考量项目节能效益和节能增量投资后,将给予一次性定额奖励。
市建设局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有关人士还提醒,2011年度省级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的申报已开始。其中,2005年7月1日以前设计建造的机关办公建筑和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省属项目建筑面积不低于1万平方米,地方项目建筑面积不低于2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改造后节能量不低于30万千瓦时/年,也可参加申报。
来源:无锡日报
第二篇: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示范
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减排,规范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管理,根据《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山东省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鲁财建[2013]22号)和国家、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示范项目,是指对办公建筑、宾馆饭店、商场、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公共建筑的用能系统和围护结构等进行单项或多项节能改造,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批准,列入省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示范的项目。
第三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负责全省示范项目的审核批准、监督管理和验收考核。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财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初审、推荐申报和具体实施管理工作。
省直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申报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省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
第四条 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对示范项目给予补助。省级专项资金先预拨部分资金,项目验收后,根据实际改造内容、改造面积等因素,核定下达后续奖补资金。
专项资金补助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第五条 示范项目应在确保节能改造效果的基础上,采取经济、适用、安全的节能改造措施。
第六条 项目申报与审核:
1、各市财政部门会同同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根据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统一部署,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项目申报、审核,并联合行文报至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直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由省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审核后申报;
2、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对申报资料基本合格的项目,组织进行专家评审,并对评审通过的项目进行公示;
3、公示期满后,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确定示范项目名单并予以公布,下达补助资金预算指标。
第七条 根据示范项目改造内容、改造面积等因素,下达预拨补助资金。项目验收后,追加奖补资金,追加奖补金额计算公式为:
A=(B+C×D×E)-F A:追加奖补金额
B:按照改造投资计算的奖补金额 C:改造内容质量补助标准 D:改造内容质量权重 E:改造面积
F:已获得省补助金额
第八条 已从其他渠道获得国家和本省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重复享受同级财政资金补助。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职工住宅和学生、职工公寓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第九条 项目申报(实施)单位应为改造建筑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参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服务公司应当和建筑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共同作为申报单位,补助资金双方可按合同约定予以分享。上述节能服务公司应是国家或本省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备案单位,应采用规定的格式合同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合同。
第十条 示范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
1、改造面积不低于1万平方米,或改造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且包含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内容;
2、近两年建筑能耗数据详实,建筑竣工图纸、用电设备明细及技术参数齐全完善,并进行了建筑能源审计;
3、按照国家、省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政策要求编制节能改造方案,改造方案合理可行,工程量及费用预算具体详细;
4、大型公共建筑和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须按照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DBJ/T14-071-2010)安装用能分项计量装置和节能监测系统,联网上传分项能耗数据。
5、使用经省认定的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改造后节能率达到20%以上。
第十一条 申报材料:
1、设区市财政局、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局)联合申报文件;
2、山东省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书;
3、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4、改造工程施工图及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经资料审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后,确定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予以公布并下达预拨补助资金。
第十二条 项目申报(实施)单位应当按照专家评审意见对改造实施方案修改完善后,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备案方案作为项目验收依据。实施内容有重大变更的,须重新申请评审和备案。
示范项目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办理工程建设相关手续,并及时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三条 改造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具备与改造内容对应的施工资质。
外墙保温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具备建筑节能外墙保温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用电分项计量、监控改造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具备建筑智能化或建筑电气相关施工资质,监测(控)中心施工单位应当具备系统集成资质。
第十四条 各市(部门)应当加强对示范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及时督促指导项目建设,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改造质量效果,并于每季度末10日内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报送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五条 因故不能实施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提交撤项申请报告,经项目所在市住房城乡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审查后,联合行文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提出撤项申请。
第十六条
改造工程竣工并实际运行2个月后,实施单位要填写验收申请书,及时提出验收申请。
项目验收资料包括:
1、示范项目申报书;
2、示范项目实施工作报告;
3、示范项目实施技术报告;
4、山东省建筑能耗数据传输核验表(子系统);
5、具备资格的机构出具的建筑能源审计报告及相关测试报告;
6、权威机构出具的节能量核定报告(2015年前暂不要求);
7、项目实施经费情况报告和相关财务凭证;
8、工程应用的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实拍照片(电子档);
9、改造工程施工图、竣工技术资料和相关合同等。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单独列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应当暂缓或停止拨付资金,并依法进行处理:
1、提供虚假情况,骗取专项资金的;
2、转移、侵占或挪用专项资金的;
3、未按要求完成项目进度或未按规定实施的;
4、未通过验收的;
5、存在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政策规定行为的。第十八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定期组织开展对示范项目管理和实施情况的检查。对未按相关管理要求实施的项目,及时向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书面整改意见。
第十九条 各市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省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项目督导。对在审计等监督检查中发现骗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的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追回已拨付专项资金。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3年 7月 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8年7月4日。
第三篇: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实施方案大纲
附件1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实施方案大纲
为了规范、指导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实施方案的编写,特制定本提纲。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介绍。包括本地区建筑总体概况(建筑总面积、建筑类型等);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基本情况(建筑、能耗情况、能耗基线等)。
二、前期工作进展介绍。已完成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情况;建筑分项计量装置安装情况;能耗数据监测中心建设情况;监测平台运行管理情况;配套能力建设情况(组织模式、技术支撑、制度建设等);能耗动态监测及相关制度建设情况;监测平台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三、技术方案。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采用的技术类型;预计产生的节能量;节能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
四、资金筹措情况。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资金需求总额及分项预算;申请中央奖励资金总额;资金筹措情况,包括地方财政准备补助的资金额度、市场融资情况等。
五、配套措施。包括配套政策、技术标准、技术研发等。
第四篇:老新村改造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以无锡新村建设为对象,结合建设新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无锡建设新村的改造思路,最终以“新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将无锡建设新村的环境进行了改造设计,引导建设新村居民更好地生活。
关键词:老新村改造,院落,景观,传统文化
1老新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老新村改造一直是城市建成区发展过程中的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老新村的问题日益凸显,老新村改造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1]。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文字资料搜集发现,目前大量老新村都进行过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改造和整治,通过实地调研,并以与居民交谈的方式,发现既有老新村仍然存在建筑外立面过度粉饰、静态交通解决方式过于简单、景观及活动设施未考虑主要群体和缺少垂直电梯四个主要问题。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这四大问题已成为老新村改建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2无锡建设新村现状
2.1基地背景及周边环境
此次设计研究的基地选在无锡市的建设新村(67号楼~79号楼)。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新村是无锡居住规模最大,居住条件最佳的居住区之一,它位于无锡的中山路(青石路)和凤吟路的交接处,北面靠通惠中路,靠近无锡市中心。对于无锡,建设新村记载着过去城市的故事和文化,对于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有许多留念与回忆。从基地周边的交通、功能和动静各方面的分析来看,建设新村的地理位置极其良好。周边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文体服务完善。但通过对基地居民的真实采访,情况并不乐观。
2.2实地调研及现状问题
通过对建设新村居委会相关人士的采访和对居住者信息的查阅,发现基地内部的居住者有近70%是老年人。因此,建设新村设计的主要对象为老年人。通过对基地人群的调研采访,得知建设新村的优点为社区互动性强,邻里关系好,氛围安静,交通便利,可以种植花草,社区周边服务完善等;而缺点为没有电梯,社区内部活动环境太差,建筑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和美化。同时还发现对于58岁~79岁的老年人大都希望继续住在社区内。据观察发现基地目前两方面的问题。首先,配套公建方面存在缺乏社区医疗服务点、适合老年人的社区食堂以及适合老年人活动和交往的空间这三方面的问题。其次,在居住环境方面存在交通混乱、缺少公共空间以及建筑空间破旧等问题(见图1)。
3无锡建设新村改造方案
3.1改造目标
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保护传统是为返本开新,对传统的改造要在创新中借鉴[2]。老新村只有在使用中,不断纳入当代人的生活交往,才能不断发生新的对老新村建筑的理解行为,也才能使旧建筑的潜在特质对当代人开放,重视当代建筑意义[3]。建设新村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它影响了一代人的居住行为和生活方式。因此,经过前后仔细的分析,基地环境改造的目标为:改造出一个适合基地老年人居住的人性化新村。
3.2改造构思
通过对老新村的老年人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将目标人群的兴趣爱好和活动方式与需加入的空间功能相结合,同时考虑到老人的安全和大多居住者无私家车的情况,平时禁止在建设新村内部通行或停靠机动车。通过对草模的推敲,可以很快联想到中国传统的院落空间。院落是指由房屋,走廊或墙体围合出来的内向性空间,它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4]。院落明亮宽阔,周边建筑向中心院落开放,同时设有门窗,非常容易使人心理上产生归属感,这不仅符合中国居住者的居住方式,而且与新村文化有很多的共同点。因此,此次改造设计围绕院落的概念进行了展开。
3.3改造步骤
1)改造基地中心空间———立体院落。经过前期的推敲和分析,本设计将基地中心位置的两栋楼(71号楼和73号楼)进行主要改造,目标是将其改造设计成一个适合老年人活动,融入江南园林特质的现代立体院落。江南园林一直追求以小见大的高深意境,并运用丰富多样的布景手法,讲究对比与统一共存,虚实结合的空间效果[5]。此立体院落将这些风格和手法都囊括其中,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活动特征,并以建筑原有的风格特点展现在居民眼前,形成一个连续的,由坡道连接而成的多功能复合式立体空间(见图2)。从立体院落的内部空间来看,主要空间之间通过坡道进行连接,通过空间的拉长变形,形成了多功能复合的现代院落,是一个人性化,立体化和连续性的社区公共空间。立体院落吸收了江南园林文化的精华,并有所创新。在外貌上并不是传统形式,尊重了老新村建筑简洁质朴的特点,但空间风格上表现出了江南园林的神韵。在立体院落的细节处理上,将原有部分的水泥窗,老木窗,老木门进行了保留与再设计。不仅保留了老新村的重要元素,还从老新村的外部空间布局方式着手,给居民带来更多关于过去的回忆与联想。2)释放底层部分空间,解决交通和社区活动问题。此次设计将整个社区基地分成上下两部分来考虑,底层和上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留原有空间的立面和氛围。先将原有竖向交通两侧的空间释放,将竖向交通问题解决;接着扩展和延伸绿化空间,将剩下的空间最大化利用,并通过景观的扩展使空间形成一定的联系;最后将底层空间中,靠近立体院落的部分空间进行释放处理,形成一个周边以实体空间为主,中心以虚空间为主的内向性空间,即院落空间。原有的车库,小卖部进行了空间保留,根据具体地理位置方便程度和实际空间大小又改造出了食堂,医务室,保安室,公共卫生间,物业管理中心和社区艺术活动中心。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部分墙体,形成整体而又富有变化的暧昧空间,居民们在活动时,依旧可以联系过去,怀念旧时光。3)重组与增加底层景观。底层空间的景观布置则是以宽阔通透为原则,所以主要以草坪为主,只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小庭院中心进行向心性的点缀,突出中心活动区。由于底层竖向交通问题的解决和绿化面积的扩展,自然形成了建筑底部空间通行,建筑与建筑之间以绿化为主的空间形式。对于整个社区来说,交通问题解决的同时,绿化面积也有所增加。4)增设电梯与连廊,形成庭院。改造后的社区庭院有8处,这8处庭院的边界并不明显,完全是靠空中连廊构成的虚空间框出庭院空间,而底层由于较为拥挤,便采用开放式的空间形式,既不影响交通,又有空间特质与功能的呈现。在庭院空间中的草坪、木质小道和植物景观等所有物体都是以宜人的尺度呈现亲近自然的氛围。周边古树的保留使空间的历史感加重,使空间改造的意义通过景观展现出来,且与居民形成感情联系,让老年居住者在空间中产生对过去的联想和记忆。
3.4最终效果
在尊重建设新村原有机理结构基础上将新村内部的底层空间和中央空间进行了功能的置换和空间的扩展。此次改造设计方案充分体现“新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引导新村居民更好生活”的思想,在解决功能,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的基础之上,将老新村的空间,文化,故事串联起来,使老新村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由墙,顶,地围合而成的空间,而是一种存在,既是过去的,又是现在的,设计的不仅是建设新村,同时也是老新村居民未来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空间未来发展的方向。
4结语
包豪斯大师格罗皮尔斯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不断前进”[6]。对老新村建筑的保留不仅是对老新村本身的尊重,更重要的是结合现代文明进行重塑,而非简单的装饰与美化,需要对新村文化进行详细的追溯和认真的探索,提炼其中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当时审美意象的精髓,并结合现代文明和地域特点进行创作[7]。通过对无锡建设新村进行改造设计研究,希望能为苏南既有老新村环境的发展与改造提供一定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夏健.老新村综合整治中静态交通解决的思考———以苏州市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19(4):57-62.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湘昀.论传统民居对现代居住建筑文化的启示[J].南方建筑,2004(A06):17-19.
[4]颜红影.传统院落空间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85-87.
[5]刘先军.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谢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体现[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1):16-18.
第五篇:西安新出《西安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西安新出《西安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日前,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西安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作为全省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建设标准,该标准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是国内首例地方省响影国家政策而率先实施的法令。
在国这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社会的今天,建设领域的节能降耗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作为推进建筑节能的有效方式,民众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而《西安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作为陕西省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工程建设标准,将会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范围、原则、节能诊断及判定、改造技术、验收评估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
其中《规范》提到,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选用成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保障节能改造效果;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的防火要求。
国内目前新型建筑板材有几十个品种,其中复合水泥发泡保温板(A1级防火保温板)、轻质隔墙板、节能隔热瓦等是达到了环保节能与防火要求新型建筑板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产品。
以上内容摘自欧复泡沫混凝土砌块,转载请带上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