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慈口乡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
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草案)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乡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行为,提高村级集体资源使用效益,保护村级集体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条例》、《湖北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乡境内进行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均使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是指全乡各村(社区)民委员会依法对村(社区)集体所有的村(社区)办企业、房屋、大宗设备等各类资产和土地、山场、水面、滩涂等各种资源经行经营性承包、租赁以及对村(社区)集体固定资产进行出售、变卖处置等。
本办法所称的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全乡各村(社区)民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使用村集体资金进行各类构筑物、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项目和各项基础设施、水利兴修、绿化亮化、村级道路改造工程项目以及大宗设备购置及安装项目等。
第三条
村(社区)民委员会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负责项目立项报批、公示、招标委托、合同签订及履行、验收决算及财务报账等工作。乡纪委、财政部门以及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农村集体资产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组织,依法履行对项目立项、招标、实施、验收、结算等环节的监管职责。
第四条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坚持“尊重民意、服从实际、量财办事、一事一议”的原则,不得违背群 众意愿。项目在招标前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同时在村内张榜公示,并报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审核备案。
第五条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优先”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竞标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各村集体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压价出租(售)或抬价发包,不得以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公开招标。
第六条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和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采用公开发包方式。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租赁项目,标价在3万元以下的,由各村(社区)民委员会自行组织招标;标价在3万元以上的,由村(社区)民委员会委托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组织招标。对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
(1)单项项目概算在5万元以下的,原则上由各村(社区)民委员会自行组织招标;(2)单项或打捆项目概算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50万元以下的,由村(社区)民委员会委托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乡招标办组织招标;(3)单项或打捆项目概算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必须由村(社区)民委员会委托县招投标管理局进行公开招标。
第七条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应当坚持制定招标方案、公开招标信息、组织商家报名、项目公开评标、公布招标结果、签订承包合同等工作步骤,单项或打捆项目概算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公开招标项目信息需在县级媒体上进行发布。
第八条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投标保证金制、合同履约保证金制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项目投标保证金一般不超过投标总价的2%,中标供应商在签定工程建设项目合同时退还,落标供应商在宣布落标时归还;合同履约保证金为合同总价 的10%,在中标供应商诚信履行合同完毕后退还;工程质量保证金为工程总价的10%,若无工程质量问题,在验收合格满一年是退还。以上保证金均不计利息。
第九条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经批准后由村(社区)民委员会自行组织招标和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组织招标的,应成立专门的项目招标小组(小组成员应由乡纪检、经济发展办、财政或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以及由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组成),由招标小组办理具体招标事物,原则上可简化程序,采用竞争性谈判或议标等方式进行发包,参加竞标的供应商原则上不得少于三家,特殊情况少于三家竞标的须说明原因;由县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组织招标的,项目招标委托代理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招标有关规定,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公开招标。
第十条所有集体资产的拍卖、租赁、发包、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向乡领导小组申请报批,村委会不得自行处理。
第十一条 资产处置和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必须程序:
(一)民主决策。招标项目必须经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由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签字同意后通过,乡驻村干部必须参加村民代表会,并负责核实参会代表人数、身份及把关会议内容和记录并存档。
(二)申报审批。村民代表会通过后,村委会制定出该项目的招标初步方案及书面申请,连同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会议记录一并上报乡招投标领导小组审批,森林资源转让必须同时报乡人民政府批准。对资产资源发包(或延包)的年限必须经乡领导小组审批认可方为有效。
(三)勘测评估。由管理中心组织相关部门、村民代表等相关人员进行勘测评估,拿出招标建议底价,交标的单位讨论,报领导小组确定。
(四)招标公示。标的单位要在招标前七天将招标公告交乡招投标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在乡政务公开栏、乡政府网站、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存档;公开发布招标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标底价、投标须知、合同主要条款等内容。自公告之日起,接受投标人的申请,审查投标人的资格,并将审查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五)招投标。招标由管理中心主持,资产处置采取公开竟价方式,工程建设项目采取评标方式。参与投标方必须达到相互独立的有三家以上,不足三家应采取邀请投标形式至三家以上。会议由乡招投标领导小组成员、驻村干部及村民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
组织开标、评标、定标。开标采取群众代表监督下的公开唱标方式。评标人员不得少于五人,待标签投出后临时确定。通过现场评标、开标、确定中标人。
会议过程应当有专人记录,会后参会人员在记录上签名,并存档备案。确定中标人后要进行不少于三天的公示,公布乡招投标中心的举报电话,三天后没有异议的,发放中标通知书。招投标所得款必须及时进入乡农村服务中心帐户,坚决杜绝坐收坐支。
(六)签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在规定期限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在乡投标办公室的见证下签订合同。合同应包括以下主要条款:(1)标的名称,座落地点;(2)规格、数量、质量;(3)承包或者竣工期限;(4)承包价款及结算方式;(5)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6)违约责任;(7)合同变更以及纠纷调解的方式;(8)工程合同还包括质量监督方式、保质期限和质量保证金。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另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七)资格审查。参与竟标的人员,必须要有与资产相应的资金支付能力;参与工程建设投标的人员,除要有相应的资金能力外,还要有相应的建筑资质等级和业内良好的形象。
(八)保证金。参与竟标的人员,先到管理中心购买标书,同时每家竞标者应按要求在竟标前交足保证金,竞标结束后无违规者,保证金全额退还,违规者将保证金作违约金进行处罚,处罚金由管理中心收取后上缴财政。
(九)工程验收。工程项目施工时,村委会在施工现场派出专人监督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与设计不相符的(增加或减少量),责任人应事先向村两委会汇报,经村两委会集体商定后,报请乡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实施,否则不予验收。
(十)材料归档。招投标有关会议记录、协议、合同、工程验收等材料由村委会负责整理归档,乡纪委、村委会、乡招投标管理中心、财政所各存一份。
第十二条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违反本办法进行招投标,或在招标工作中营私舞弊的,招标结果无效,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项目招投标手续不完备的,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不予报账。
第十三条
乡纪委、财政部门以及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不定期、联合对各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予以及时纠正,对违反规定的,报告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四条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浅析如何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
二〇一一年学术交流论文
题目:浅析如何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单位:临夏州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姓名:李瑾时间:二〇一一年六月二日
浅析如何加强农村集体资金
资产资源的管理
李瑾
(临夏州经管站邮编731100)
内容摘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基层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破解难题年”活动为契机,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它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文针对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通过临夏州农村“三资”基本情况,开展农村“三资”管理情况,分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几点建议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切实治理当地农村“三资”管理混乱难题,提高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流失现象发生,从源头预防农村基层腐败行为。做到集中有效资产、重组闲置资产、盘活呆滞资产,促进农村“三资”保质增值,从整体上搞活集体经济,确保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近来来,临夏州在规范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处置和使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三资”管理方面仍存在着损失、浪费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对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以多年的工作经验,下面就规范加强临夏州农村“三资”管理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全州农村“三资”基本情况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施以后,村集体经济在削弱,大部分村集体资源被包干到户,集体所属资产、资源相对较少。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临夏州1149个行政村累计可支配资金4036.7万元,村均3.5万元(包括经营收入20.1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13.9万元、投资收益18.8万元、补助收入3554.0万元、其它收入329.9万元)。集体资产1.07亿元,村均9.3万元,固定资产7683.9万元,村均6.7万元。资源方面,全州拥有养殖水面13.6万亩、耕地214.7万亩、园地4.8万亩、林地109.9万亩、草地219.0万亩。
2、开展农村“三资”管理情况
我州根据《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甘肃省村级财务管理办法(试行)》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借助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促动力,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为依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按照各村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农村“三资”清理,资产资源登记,建立台账和村级财务审计等工作,为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突出抓村级财务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在坚持“四权”(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投资收益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村级组织全部财务收支纳入委托代理范围,把村会计业务委托乡(镇)农经站代理,办理财务档案移交手续,村上只设一名报帐员。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核算、强化监督。截止2010年底,我州已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村数869个,占总村数的75.6%。
2.2、建立台账,做好资产登记
按照有关制度的要求,在乡(镇)经管站的指导监督下,各村根据资产资源盘点核实处理后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地建立台账,详细登记每一项资产、资源的数据、价值和当前管理使用情况,各种台账一式三份,村级存档一份,县、乡经管站各存档一份。乡(镇)经管站对各村的合同进行严格审核,对于一些不规范的合同或无效合同进行疏理,口头合同要求村级与承包经营方重新签订正式文本合同。
2.3、对农村“三资”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我们要求对已经列入村级“三资”台账的各类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将当年集体资产变更情况报县经管站,并同时对台账作调整。各类资产实行对外承包、租赁、拍卖时,必须以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经营者,并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同时报乡(镇)经管站备案。村级集体资产报废、毁损时,必须及时填报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呈批表,报乡(镇)经管站审批并备案。对每年的村级财务收支和重大经济事项必须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进行村务公开,凡民主理财小组不同意的一律不作报账处理。截止2010年底,我州已实行村务公开的村数1149个,达100%;建立民主理财小组的村数863个,占总村数的75.1%。
3、“三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3.1、领导重视不够、思想上存在误区
尽管上级的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确,但部分村“两委”主要干部不把村会计委托代理工作当作一回事,思想上懈怠松动,“三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自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没有多少集体资产,村级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再加上农村“三资”管理涉及面广、项目多、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部分村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开拓创新精神不够,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
3.2、会计人员素质低,财务基础工作不健全
目前由村民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会计人员,一般年龄较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会电脑操作等业务不精,不了解村里情况,容易被村架空。造成乱提现金,白条抵库,甚至收入不及时上交入账,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这样只注重了民意,而忽略了其从业资格的审查。有些人当了几年的会计,连起码的借贷原理都不懂,同一经济业务,发生前后会计处理不连贯,科目处理不一致,总账和明细账不一致。有的财务人员丧失原则,对集体资金采取未批先支,迫使审批人员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开支无法拒绝支付,出现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扶持资金、土地补偿款等挤占、挪用、甚至贪污等现象发生。
3.3、集体资产管理不严密
农村集体财产是全体村民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村民的共同财富。有的村不建资产台账,没有如实登记和反映集体资产账内、账外数量、价值及其变动情况。没有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集体资产随意无偿占有,一些村干部擅自出租、出借集体资产,造成大量集体资产无法收回,严重侵害了广大村民的利益。当前,农村集体对土地、鱼塘、果园、厂房等资产的发包出租程序、手续欠规范,合同条款不明确或虽有规定但执行不严,导致使用人对集体资产掠夺式、破坏式经营,致使集体资产严重侵蚀。
3.4、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
财务公开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也是两委会的一项义务。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但是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而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影响了财务公开的质量。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主要是理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理财水平有限。在实际理财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和监督作用,其监督作用只是走过程流于形式,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村班子内部监督也不力,有的村搞一言堂,大事不公开,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无法监督。
4、建议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4.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分层培训
各级领导干部要端正思想,摆正关系,克服“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思想。“三资”管理看起来是业务工作,实质上是政治工作、稳定工作。加强多种形式宣传,要先后召开“三资”管理的动员会、推进会、业务培训会。采取广播电视、编发简报、举办专栏、刷写标语等方式对“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宣传,基本上做到每村有宣传专栏,集中(院)户有宣传标语的要求。组织层层培训,把“三资”管理的实施方案、政策解释、表格样式、填写办法等纳入到培训内容之中,要求县、乡业务人员、乡(镇)纪委书记、财经所长和村会计参加培训。各村以会代训,对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4.2、清理核查,摸清家底,健全台账
按照自查登记、财务审计、账实核对、填写表格四个步骤,以原有村级“双代管”账目为依据,与村级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账进行核对,做到账账、账实、账证相符。按照审核认定、资产评估、据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有价值,对盘盈,报废等资产依法依规处理。对村级资源性资产清理小组要进行实地走访、勘察丈量,查实资源的数量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对一些面积、数量有疑义的资源进行实地丈量、核对、界定,漏登漏记的资产资源要进行补充登记。为使“三资”清理工作数据准确,将“三资”清理结果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经村级公示无异议和清理小组及村民代表签字确认后,建立台账,详细登记每项“三资”的数量、价值和当前管理使用情况。
4.3、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具体有:资产资源清查界定、登记台账制度,资产处置审批制度,集体资产发包或产权变更的资质评估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农村“三资”审计检查制度,集体土地有序流转制度,财务预结算管理、开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档案管理等一整套规范制度。
4.4、推进资产改革,创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
为确保集体资产保质增质,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结合本村的地理条件、产业优势确定发展项目,制定发展规划。可以充分利用村集体原有的资产和农村“四荒”资源,通过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引进业主投资和开发利用,以此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总之,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本质是民主,监管是手段,关键是机制,宗旨是效益。要不断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做到规范管理,强化监督,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明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状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参考文献:
[1]《农村财务会计》2011.4
[2]《农村经营管理》2010.10
[3]《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资料汇编
[4]《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典型经验汇编。
作者简介
李瑾,女,1973年7月26日出生。1997年7月1日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临夏州经管站工作,农经师,2010年被评为全省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先进个人。
通讯地址:临夏市民主东路51号(州经管站)邮编:731100
电话:0930—3661568E-mail: Lxjg6213884@.163.com
第三篇: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管理制度
一、对于农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行为:
1、首先由村两委班子集体或经两议会选举出的承包、租赁工作小组研究,拟定合理、合法的承包、租赁方案。
2、由村两委班子提请村两议会对方案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是否执行或对方案进行修订。
3、由村两委班子或经两议会选举出的承包、租赁工作小组公开组织实施经两议会通过的承包、租赁方案。
4、签订承包、租赁合同,当事人如有要求的报农经办登记。
二、对于农村集体资产的出让行为的:
1、对涉及到除土地以外的农村集体资产出让的,应先由村两委聘请具备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准备出让的资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执行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的程序。
2、土地出让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执行。
第四篇:农村(三资管理)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
(一)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
1、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民委员会依法所拥有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主要包括:
(1)村集体所有的建筑物、道路、农业机械、机电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经济林木、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
(2)村集体兴办的企业或者兼并的企业资产。
(3)村集体向企业投资入股,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股权和增值的资产权益。
(4)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个人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
(5)村集体所有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
(6)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其它资产。
2、农村集体资产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核发证书。
3、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4、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要有专人管理,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及时登记实物保管帐,并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5、村集体在建工程项目,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招标实施并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帐务处理。
6、村集体可通过承包、租赁、出让、兼并、股份经营等形式,促进集体资产所有权及资源使用权合理流转,实现保值增值。
7、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出让,经村“两委”会议研究,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进入乡(镇)招投标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交易,并依法签订承包、租赁等合同。
(二)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
1、农村集体资源是指一切可被村民委员会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荒山、荒地、水利、水面等。
2、村集体所有的林木、荒山、荒地、水利、水面等经营方式的确定,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采取公开招投标交易等形式有偿转让其经营使用权。
3、农村集体资源要依法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保护。
(三)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
1、农村集体资金是指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货币形态,分为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现金、存款、有价证券、短期投资、内部往来、应收款等。
2、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健全现金内部控制制度。村集体收取各项收入时,必须使用统一监制的票据,并在收到现金后3日内报账登记,严禁坐收坐支和私设小金库。
3、严格执行帐、款分管,由村财会人员负责办理现金的收支和保管,非财会人员不得保管现金、存款和票据。
4、全面推行村财乡(镇)代理,村级财务帐目、资金由乡(镇)代管,实行备用金制度。村集体存款不准另行开户,严禁公款私存。
5、村集体资金收支票据必须具备日期、收支项目、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等基本要素,有经手人签字,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签字,村书记、村主任审批签字。村财会人员填制报帐单后到乡(镇)财务核算中心报帐。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对村原始票据要严格审核把关,对不符合手续的开支票据,一律不得付款、报帐、入帐。
6、严格控制村集体非生产性开支,严禁擅自举借新债,禁止发生任何新的债务。
7、村集体对外联营投资入股,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并与对方签订合同。购买的有价证券、股票等由乡(镇)财务核算中心代管,并纳入帐内核算,登记名称、类别、金额、购买日期、兑换日期、利息标准和盈亏情况。
8、村集体内部往来、应收款项要及时收回,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呆帐、死帐,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报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审核后进行帐务处理,严禁擅自进行帐务处理。
9、乡(镇)财务核算中心要建立会计档案室,由专人负责保管,逐村分建档。负责保管村现金帐、总帐。银行存款帐、明细分类帐、固定资产帐、产品物资帐及记帐凭证、原始票据、各村收据存根、会计报表、村土地承包合同、各业承包合同、村级财务代管协议资料等。
(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检查
1、行政村要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其成员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负责监督村内各项社会事务和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2、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村公益事业建设情况、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售、转让等情况要定期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参股、联营、合资和合作经营的必须由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确认。
4、对村干部任期届满和离任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对土地征用补偿费的分配使用、其他转移性资金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五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精选)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监管工作,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理顺农村集体“三资” 监管体系,建立起农村“三资”规范运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制度
村集体资金主要包括:上级补助收入; 村级“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水面、林果、滩涂、四荒地以及村集体企业进行发包及上交的收入;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资产统一经营的收入;村集体土地、水面、林果、滩涂、四荒地及资产因国家或其他组织个人需要,征用租赁、拍卖使用权等而获得的补偿费等收入;因灾害由国家下拨及社会团体组织救助捐赠村级组织集体的救济扶贫款;因建设等需要国家及省、市、县、乡镇(办事处)和其它部门对村级组织集体的拨款;其他属于村级集体所有的收入(含各种返还款、利息、奖金等)。
(一)银行帐户管理制度
各村在银行原则上只准开设两个账户,一个是基本户,用于村级财务管理,属于村集体的收入全部存入此账户;一个是共管帐户,由办事处和村共同管理,凡是不属于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涉及到暂存款或村民的款项等,必须全部存入共管帐户中。各村如因工作需要需开设其他账户的,必须报办事处批准后方可开设。
(二)现金及备用金管理制度
村集体的所有现金收入,必须由村出纳统一收取并在3-5日内及时上缴专户管理,不得坐收坐支现金。对不按规定使用备用金,收入不入账、公款私存、设立小金库、坐收坐支的支出单据不予核销;各村收款必须使用办事处统一加盖票据监管章的收据。
(三)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1、村集体的财务支出坚持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未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的均不得入账。所有开支的原始凭证内容必须真实、完整、合法,不得以白条和不规范凭证入账。原始凭证六大要素:日期、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经济业务内容,并有经办人、证明人、审核人、批准人、理财小组签字。
2、支出在500元以内的由村委会主任审批;支出在500—5000元的由村委会主任审批后,报村支部书记签字同意;支出在5000—10000元由村两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支出在10000—30000元由村两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30000元以上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等人员工资及其它经常性、长期性的刚性支出,按原有规定执行。
3、原则上村集体不得借款给私人,确有特殊情况的,1000元以下的由村委会主任审批:1000—5000元由村两委集体研究决定,5000元以上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四)财务公开制度
1、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如下:(1)财务计划。包括财务收支计划,固定资产购建计划、农业基本建设计划、兴办企业及资源开发投资计划和收益分配计划。(2)各项收入。包括“一事一议”筹资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收入、集资入股款、征地补偿费、救济扶贫款、上级部门拨款和其他收入。(3)各项支出。包括生产性建设支出(包括购建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公益福利咸业支出、村组干部工资报酬、村级管理费用、集体统一经营支出、救济扶贫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4)各项财产。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产品物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财产。(5)债权债务。内部来往、应收款、应付款、生长行(信用社)及个人投资和其他财产。(6)收益分配。包括提取公积公益实数额、提取应付福利费数额、外来投资分红数额、农户分配和其他分配。(7)农民承担的各项费用等。(8)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发放。
2、村委会在村民便于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公开栏,财务公开的内容要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3、财务公开的事项公布后,村委会、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报帐员,要安排专门的时间接受群众查询,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在财务公开中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4、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在年初公布计划,每月或每季公布一次各项收支情况,年末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农户承担各项的费用等。对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使用情况、重大基建项目以及涉及农民利益和重大财务收支等事项应及时单独逐项逐笔公开。(五)集体财产管理制度
集体财产由报账员和保管员保管,要逐一建账登记,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人为造成丢失损失的要照价赔偿。属于正常损耗的集体资产,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按规定处理。大额固定资产报损和拍卖,要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办事处财政所审核,经分管领导同意,方可实施。
(六)零招待及差旅费报销制度
原则上村组实行零招待及差旅费报销制度。村级除确因招商引资、集体经营等特殊需要接待的工作外,村组干部在参加村级议事和工作时,不得从村集体招待费列支。对违反规定开支招待费,不得在村集体报支,否则谁招待,谁付款。严格执行差旅费报销制度,实行差旅费包干,凭发票,有经手人、审批人签字后方能报销,误工费按规定补贴。
(七)财务手续交接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财务人员变动离岗时,必须结清账目,盘点现金、实物、档案,核对往来及债权债务,编制移交清册一式三份,并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由办事处纪工委、财政所监交。各村要建立财务档案柜,将资料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制目录清单,以便查阅。
(八)票据管理制度
各村使用票据时,必须到财政所进行备案登记,并加盖票据监管章,不得私自使用未登记备案、加盖票据监管章的收据。如发现违规使用收据收费,所有资金没收,并严格追究责任。
二、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建筑物、道路、农业机械、机电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经济林木、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村集体兴办的企业或者兼并的企业资产;村集体向企业投资入股,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股权和增值的资产权益;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个人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村集体所有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其它资产。
1、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报办事处财政所审核备案。
2、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要有专人管理,严格履行固定资产、产品物资的增加、减少、使用、出租、外借、报废等出入库手续。要及时登记实物保管账,对无故出现的实物亏损,由保管人员负责赔偿。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严禁私自外借和私自占有。未经村民会议决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动用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和产品物资为个人或外单位抵押、担保。
3、村集体在建工程项目,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外单位或个人施工的,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办事处纪工委负责监督。招投标方案在招投标前7天进行公告,招投标结果要及时向村民公布,并签订施工合同,严禁暗箱操作.在建工程项目要有专人监管,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工作要有工程主管、监管人、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参加,依照合同严格进行施工质量验收。验收通过后将有关资料交村财会人员进行结转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4、村集体固定资产实行租赁、非统一承包经营或者出售的,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采取招投标、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其经营使用权并签订合同,确定村集体与资产承包经营者或使用者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禁利用职权压价发包和低价出租、出售集体资产。
5、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承包、租赁、拍卖、出售转让、兼并、股份经营时,必须通知办事处纪工委、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派人到场监督指导。
三、农村集体资源的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源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不包括经济林木)、荒山、荒滩、水面和矿产等。
1、村集体所有的林木、荒山、荒滩、水面和矿产资源等经营方式的确定,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采取招投标、拍卖等形式有偿转让其经营使用权的,要提前7天公布方案。严禁任何人利用职权压价发包村集体资源,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垄断承包或者依仗权势压低承包标的。
2、村集体发包资源时,必须通知办事处纪工委、包村领导、包村干部、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场进行监督指导,对承包期限较长,一次性收取承包费的,要按计划逐列支,不得寅吃卯粮。
3、村集体资源经营方式确定后,要及时与经营者签订资源承包合同,报办事处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