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研究生导师规则

时间:2019-05-14 12:1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学院研究生导师规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学院研究生导师规则》。

第一篇:法学院研究生导师规则

法学院研究生导师规则

第一条 为认真执行国家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的有关法规和政策,规范法学院研究生导师指导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始终有引导、教育的责任。

研究生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品德,引导他们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第三条 研究生导师应忠于国家的教育事业,熟悉并执行我国学位条例及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规定。

第四条 研究生导师应承担有关招生的命题、评卷、复试、录取等工作,并做好相关事宜的保密工作。

第五条 研究生导师应在研究生入学后,深入了解其德、智、体全面情况,针对其特点,根据培养方案要求,按时制定出研究生培养计划,并督促研究生认真完成。

第六条 研究生导师应配合研究所或教研室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开设相关课程。研究生导师授课必须为研究生开列本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参考书书目。

研究生导师应当认真备课,授课内容应兼顾基本理论知识与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研究生导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专题讨论,讨论时间应保证在该课程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并应给予指导性总结。

鼓励研究生导师开设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专业课程,同时提倡进行小课堂教学,提倡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

第七条 课程结束两周前任课教师向院研工办提交《法学院研究生试题登记表》,由研工办进行备案并整理存档。

未按时提交《法学院研究生试题登记表》的课程不能进入考试程序,同时导师须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 研究生导师应当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计划进行授课,每位授课老师每学期调、停课次数总计不得超过二次。第一次由导师提出申请,即可办理相关手续;第二次调停课必须经过主管院长的批准方可办理相关手续。调停课必须提前一周办理相关手续,调停周一课程的手续必须在前一周的周四前办理。

第九条 研究生导师要协助研工办做好研究生的中期综合考试、中期考核与开题工作以及预答辩工作。硕士生中期考核、开题固定在第四学期的第二十周(七月初)的周末;博士生中期考核、开题固定在第三学期12月进行。硕士生预答辩时间固定在12月份的第一个周末;博士生预答辩时间固定在第五学期1月之前完成。

第十条 研究生导师应保证中期考核和开题工作的时间,如有其他事项不能参加中期考核或开题工作,必须经主管院长批准,未经批准者视为教学事故。第十一条 研究生导师应指导研究生根据国家需要和实际条件选择好研究课题,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审查论文开题报告并负责进行论文指导。

第十二条 研究生导师要督促研究生按院研工办确定的时间提交学期科研论文、学年科研论文、学位论文,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由导师及研究生本人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三条 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期科研论文、学年科研论文要认真修改一次以上,并提出书面修改意见;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认真修改两次以上,并提出书面修改意见。

论文的初稿、修改稿、最终确定稿以及研究生导师每次的书面修改意见提交院研工办备案。如果是邮件指导,研究生在提交论文的同时要将电子版的指导意见一并提交研工办。

第十四条 研究生导师应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签署同意推荐答辩的意见并签字,如果导师认为学位论文没有达到标准,有权拒绝签署推荐答辩的意见。

学生对导师不签署推荐答辩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向导师组提出申诉。导师组应组成至少3人组成的专家组对该论文进行认定。认定过程实行匿名制。

如果导教签署同意推荐答辩意见而学生学位论文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导师承担相应责任,连续2年出现答辩未通过学生(同等学历学生除外,下同),扣发导师当年年终奖的10%。导师连续3年出现未通过答辩的学生,停止招生一年。

第十五条 导师应配合研工办做好论文评阅、答辩工作。夏季答辩时间,硕士生定于每年五月份的第二个周末,博士生定于五月十五日——五月二十五日之间;秋季答辩时间,硕士生定于十一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博士生答辩11月底完成。

第十六条 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应形成制度,每学期至少应对其研究生进行一次指导,并与其进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

第十七条 建立研究生导师学年教学评价机制,研究生评价占70%,研究所(教研室)评价占30%。

评价结果将告知导师。

第十八条 研究生导师出国、外出讲学、因公出差等,应当落实其离校期间对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导师离校两周至三个月由研究所或教研室审批,离校三个月以上由法学院审批,并报研究生院备案,离校一年应更换导师并暂停招生。

第十九条 本规则经2009年10月30日院务会讨论通过实行。

法学院

2009年10月30日

第二篇:法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

法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

一、法学院硕士点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以海商法的教学与研究为特色,有一批在航运界、保险界有影响的教授和研究人员,多名教师具有律师资格证书并参加法律实践,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是该院办学特色。法学院现有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三个硕士点。海商法为上海海事大学的特色专业。2000年海商法专业被列为上海市重点专业。2005年法学专业被列为上海市教委教育高地建设专业。2007年法学院所属海商法研究中心成为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法学专业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议审批,获一级学科硕士点学位授予权。法学院招收的研究生超过90%是公费生。

※国际法学硕士点

上海海事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设有以海商法为核心的国际法学类课程,在海商法界权威魏文翰、魏文达教授的带领下,首开我国高等院校海商法教学与科研的先河。1979年,我校开始招收国际法学研究生,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获得国际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迄今已经培养毕业法学硕士一千多名,为我国的法学教育、海事审判、律师以及港航、外贸、保险等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本硕士点教学科研力量强,梯队结构合理,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前沿地位。尤其是本学科带头人於世成教授和蒋正雄教授、胡正良教授等积极参加我国航运法律的制定活动,对我国《海商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等海事法律的出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校国际法学科具有历史悠久、基础扎实的明显优势。

※民商法学硕士点

上海海事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点于1998年获准设立,2000年开始招生。民商法学在我校的教学与科研始于著名的民法学家林我朋教授,其后高文彬教授对本学科的建设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校民商法学硕士点注重自己的专业特色,目前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教授3名、副教授6名,研究领域包括物权法、债权法、国际贸易法、保险法、破产法、票据法、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部门。民商法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为沈秋明教授。本硕士点的指导教师已经完成和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司法部等省部级项目,并出版和发表有相当数量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民商法学专业迄今共招收研究生一百余人,已毕业学生主要从事司法、律师、保险、金融、公司法务及大学教师等工作。

※经济法学硕士点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法学硕士点于2007年开始招生。依托上海海事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的悠久历史,基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积累和办学特色,借助人才流动所引进的新鲜血液,我校经济法硕士点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很强的研究实力。目前本硕士点共有6名硕士导师,教授2名,副教授4名,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法理论、金融法、航运法、公司法、物流法、法律与经济等内容。本硕士点研究实力雄厚,每位硕士导师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主持和参与过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知名法学刊物上发表过大量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出版过若干学术著作,并有多项省部级课题在研。

二、法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成果

确立教改项目8个项目已验收结题

主办全国高校海商法教学研讨会,全国31所高校参加 出版教学法研究论文集,教改论文30多篇

三、法学院科研成果

※出版刊物《海大法律评论》

自2005出版至今已经连续出版四年,一直坚持学术自主、自律的原则,秉承严谨、开拓、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学术期刊的要求,每年公开出版一卷。四年来不断创新,追求鲜明的特色,办刊质量和来稿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课题项目

2009年组织出版学术专著6部、学术论文出版20篇;2009年组织聘请多名校内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完成交通部立项项目《美国航运政策、法律与发展策略对我国航运法制定影响的研究》,达到国内同领域领先水平。基本完成交通运输部立项项目《<联合国统一运输法公约>的制定对我国的影响与我国应采取的对策之研究》,作为前期研究成果,向交通部和商务部提交了UNCITRAL《鹿特丹规则》有关工作建议的报告,作为中国代表团参加UNCITRAL会议的主要参考材料。

四、法学院学术交流

2010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孙宪忠教授访问法学院,为法学院师生们作了题为“民法典立法技术与逻辑问题研究”的讲座。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黄进教授受聘为我院客座教授并为法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2010年王国华教授应邀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中国新加坡海事仲裁研讨会”,并作了仲裁协议的准据法及司法实践中仲裁协议的相关问题的报告。

2009年法学院邹盈颖副教授应邀出席联合国《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签字庆典并在国际海事委员会的论坛作主题发言

2009年与英国斯旺西大学联合主办“海上货物运输法律最新发展:《鹿特丹规则》与租船合同国际研讨会”,邀请中国大陆、英国、荷兰、比利时、新加坡、韩国、香港著名海商法专家作主题发言

五、法学院教学科研条件

※学院大楼

竣工日期2007年3月,占地面积6286平方米,建筑面积4712平方米,法学院楼建筑层数为4层,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造价为1790万元,设计车位12辆,临水一层为大空间用房,用于安排报告厅、模拟法庭、仲裁室和教室。

※海商法研究中心资料室

面积约180平方米,分为专业书籍陈列阅览区,期刊、报刊阅览区,网络信息查询区,共设有60席阅览座位,10组书架,1组珍品书橱,2组期刊架,4组报刊架,法学相关专业书籍四千余册,其中外文书籍近一千余册,法学类期刊三十多种。

六、法学院研究生教师和导师队伍

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点教授11名,副教授3名,博士讲师1名

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点教授3名,副教授6名,博士讲师3名

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点教授1名,副教授2名

国际法学导师名录:於世成教授、蔡存强教授、蒋正雄教授、胡正良教授、王国华教授、杨召南教授、姚洪秀教授、尹东年教授、李云章教授、徐国平教授、邹盈颖教授、★卢敏、★徐捷、★黄顺刚、★林源民、佘少峰副教授、唐兵副教授、于耀东副教授、章博博士讲师

注:打“★”的为外聘硕士生指导教师

民商法学导师名录

沈秋明教授、沈禹钧教授、曹艳春教授、沈晓明副教授、张江艳副教授、陈芳副教授、吴俐副教授、王铁雄副教授、胡文涛副教授、蒋涛博士讲师、朱体正博士讲师、宋旭明博士讲师

经济法学导师名录

康锐教授、郏丙贵副教授、徐大梅副教授

※法学院名导简介

於世成教授

於世成,男,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海商法学科教授,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交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律师。主编“九五”现代法学教材《海商法》1997年法律出版社,《当代海商法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1997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公开发表“论欧盟的海运竞争法”1994年《中国海商法年刊》,“The Maritime Code: A legislative Landma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ritime Code of the P.R.C”1998,Klnwer Law Int等论文十多篇;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起草工作,现正参加《港口法》、《航运法》的起草工作。1991年获中国海员工会第五届“金锚奖”,被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1997年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同年又被选拔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蔡存强教授

蔡存强,男,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生导师。任职期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编著《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导论》、《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释义》、《值班与避碰》、《船舶运输安全学》、《碰撞案例》等教材与专著。公开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参加并完成〈船舶碰撞仿真及责任判析〉、〈交通行业执法综合实施模式研究〉、〈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长江江苏段水域适用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法律的研究〉、〈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宝山港区第四代集装箱船进出港池及掉头方案研究〉、〈中燃海滨油库码头外推对上海东方储罐有限公司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华能电厂码头航道安全评估〉等一系列交通部、上海市、江苏省以及航运企业等课题。

蒋正雄教授

蒋正雄,男,法学教授,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远洋运输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海上货物运输法、租船合同、海上保险法、海事法。1985年起在上海海事大学任教,先后担任海商法教研室主任、法律系主任,2001年任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2002年8月-2003年8月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作访问学者。2008年,任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主要著作:《集装箱运输学》(第一作者),《海商法大词典》多式联运卷主编,参编《中华法学大词典》。主要论文有:《集装箱运输十大法律问题导论》,《论发货人的法律地位》,《“零运费”与相关法律问题》,《FOB货物出口的风险及其对策》,《CFS交接—集装箱运输的一个弊端》等。

胡正良教授

胡正良,男,法学博士,法学教授、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1991-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1995-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法》(1995年至今)、《交通部水路货物运输规则》(1998-1999年)等法律法规的起草;2006年12月至2008年9月任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海商法》、《港口法》、《航运法》、航运条例和规章的起草人之一,政府航运政策和法律顾问。1989年起从事海事律师工作,主要从事:租船合同与提单、海损事故(包括碰撞、海洋污染、人身伤亡、救助与打捞)、船舶抵押、船舶建造与买卖、多式联运与物流、港口作业、航运投资、航运政策、海事诉讼与仲裁。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及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国华教授

王国华,女,法学博士,法学教授,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海商法、国际私法和海事国际私法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0-2001年);香港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7年)。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理事,上海中夏旭波律师事务所律师。出版了《海事国际私法研究》等专著和教材多部,发表了“论海事的法律冲突”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多篇。主持司法部项目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上海海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7-2009学年);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2008年)。

邹盈颖教授

邹盈颖,女,法学学士(1995年),法学硕士(海商法,1998年),法学博士(荷兰,2005年),1998年留校任教至今;1996年获得我国律师资格,现为兼职执业律师;研究方向:海商法,航运竞争法,航运政策。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在荷兰发表英文专著Delivery of Goods by the Carrier under the Contract of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a Focus on China, 得到《荷兰贸易法期刊》的书评推介和良好评价,主持或参加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上海市等科研成果奖,200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并于2009年受邀担任国际海事委员“青年论坛”的主题发言人之一。自1990年末期以来,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我国多项航运立法起草工作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咨询活动,有多项咨询意见为相关机构采纳。

杨召南教授

杨召南,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上海海事大学国际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年至1987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杜兰大学法学院进修海商法。现任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航海学会会员,上海市律师协会会员。主讲《海商法》、《海事法》、《海上保险》等课程。担任《海商法大辞典》副主审,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条文释义》的编写。主要著作《海事法教程》(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海商法》(法律出版社)、美国《海商法》(译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海事法》(中央编译出版社)、《海上保险法》(法律出版社)等。

姚洪秀教授

姚洪秀,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远洋系,并留校任教。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专修海商法,纽约海利-贝利海事律师事务所实习。长期来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海商法教学与研究,其中提单法和租船合同法为专长,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英语熟练。多次参加国内外国际海商法研讨会,并发表和演讲论文,作为访问教授赴香港理工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海商法研究生学院、俄罗斯太平洋大学讲授中国海商法。出版学术著作《海商法条文释义》(合著)、《航次租船合同和租船实务》(合著)、《国际航运和海商法专业英语》(合著)等,参与编写《海商法大辞典》、《水运技术词典》、《英汉航海轮机大辞典》等。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的主要代表论文有《On Carrier“s Liability for Delay Damage Claims under the Chinese Maritime Law》(希腊第四届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浅谈海运提单所证明的权利属性》(1997年中国海商法年刊,获奖论文)等。主要科研成果有《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研究》(租船合同分项目负责人)。

尹东年教授

尹东年,男,教授,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毕业,1965年进入上海海事大学任教,曾任国际航运系主任。1979.8~1981.4在挪威航运科学院访问学者、1984.11~1985.4美国旧金山选题事务所进修。目前的研究方向为海商法、远洋运输业务。现任中国贸促会海事仲裁员、中国海商法协会海商会主任委员。主讲“海商法”、“国际货运法”、“租船实务与合同”等课程,出版《海商法概论》、《海运法规》、《中国海商法释义》等近十部著作和教材。科研成果主要有“中国海商法起草小组成员”以工作人员身份出席七届人大常委会26次、28次会议,中国港口法起草小组成员、中国水运法起草小组成员、中国航运法起草小组成员等十几项国家级、省市级项目。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徐国平教授

徐国平,女,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海上保险法/船舶污染法。主要学术著作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海商法问题专论》(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海上保险法》(合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4月,主要学术论文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基本原理”,《中国水运》2008年第4期,“船舶油污自然资源损害”,《中国航海》2008年第1期,“船舶油污中长期损失赔偿”,《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论船舶油污利润损失的因果关系判定标准”,《人民司法》2007年第19期,“对海上保险最大诚信的再思考”,《海商法保险法评论》2007年,“海商法专业体系和教育述评”,《海大法律评论》2006年,“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构想”,《中国水运》2006年第11期,“论船舶油污纯经济损失的赔偿范围”,《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船舶油污自然资源损害赔偿:法律制度障碍”,《武大国际法评论(第二卷)》,“试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义务主体”,《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3期;主要科研项目成果为司法部“船舶污染法律制度研究”,上海市教委“海事环境法研究”,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船舶污染预防法律制度研究”。

沈秋明教授

沈秋明,男,法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民商法学、国际法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兼任上海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上海市台湾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理事、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市泛洋律师事务所律师、顾问。出版著作《海商法学》(合著)、《海商法案例评析》、《律师办案常见民事疑难指导》、《WTO法律规则与中国纺织业》、《中国涉外经济法》(合著)、《律师民商事代理实务全书(海商卷)》、《海峡两岸婚姻家庭继承制度的法律比较、《乡镇企业外向型法律问题研究》等。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的主要代表论文有《我国涉外海上货运合同法律适用问题探讨》《船舶抵押权若干问题探讨》《有关股东派生诉讼范围及诉讼当事人确定的探讨》《评美国海关CSI及24小时舱单规则》《特许经营法律问题探讨》等。主要科研成果有《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地方立法研究》(上海市建交委课题负责人)、《民商事惯例研究》(上海仲裁委员会课题负责“海事惯例”研究)、《乡镇企业外向型法律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上海市教委课题负责人)。

沈禹钧教授

沈禹钧,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主要著作有《国际金融实务与法律》、《中央银行概论》、《国际贸易法概论》。发表《股权转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论“反向混淆”侵权的界定》、《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探讨和应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证券不实陈述民事责任归责方法》、《信用证下买方义务分析》等。重大研究项目有司法部《信托法在我国发展研究》课题、上海哲社《上海建设物流仲裁中心研究》课题。

康锐教授

康锐,女,经济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经济法、商法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9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法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2002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伦敦大学商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兼任民主促进会上海法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出版著作《我国信托法律制度移植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独立专著)、《信托业发展困境的法律对策研究(1979-2007)》(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独立专著)、《当代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及其运作》(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合著)、《海商法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副主编)、《律师制度与律师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副主编)、《房地产法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副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副主编)、《中国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实用手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副主编)、《保险法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撰写人)、《经济法辅助教材》(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撰写人)等。

曹艳春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学(具体研究侵权行为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善于侵权法与劳动法的交叉研究。现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任中国社会法研究会理事、北京法学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会理事,河北工人日报读者法律顾问,中国劳动争议网专家团队成员。主讲《民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曾在康奈尔大学做题为“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ti-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in China”的公开学术演讲,客串《劳动法学》课程,讲解中国劳动法发展的概况。曾经在通辽教育学院、大连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系任教。著作、合著及参编教材13部,专著《雇主替代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副主编《类型侵权法研究》、《劳动法学教程》等,参编著作《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美国劳动雇用法》等,在《中国法学》《法学家》《法律科学》《法制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报》等法学专业核心期刊和全国性有影响的报刊等发表论文100多篇,并有多篇曾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摘、全文转载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其中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10余项。代表作《雇主替代责任研究》、“劳动派遣关系中的雇主替代责任研究”,“性别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之思考——以实行配额制度为中心”,“脱离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的法律属性及其支配规则”,“论胎盘的法律属性及其规制”,“论胎盘的法律属性及其规制”,“论职场性骚扰的雇主责任——以雇主禁止性骚扰义务为中心”,“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等。

七、法学院毕业生就业

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大都在港航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些单位包括中远、中海、中外运、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宁波港、广州港、上海航道局、长航、上海海事局、上海救助局、上海打捞局、马士基航运、美国总统轮船航运、铁行渣华航运、法国达飞航运、日本邮船航运、韩进海运、宜家亚太物流、敦豪快递、大新华物流、中国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租船、上海海事法院、各大律所等。

八、法学院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第九届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于2月26日在山东大学落下帷幕。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10级研究生赵婧婧、乐颖婷、贾舟宁、杨朝鹏和程朝阳5位同学代表学校参赛,荣获全国二等奖。我校五位参赛同学在学院的关心和帮助下,认真准备比赛,悉心学习国际法知识,针对案情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佳绩。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是由美国“国际法学生联合会”主办的专业性法律辩论赛。该比赛自1959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现在每年有100多个国家的900余所大学参赛,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模拟法庭比赛,被誉为国际法学界的“奥林匹克竞赛”。

法学院还举办研究生创新基地学术论坛。2009年学术论坛研究生踊跃参加,分别就知识产权保护、农村信用社社员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规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海商法、反垄断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探讨,展现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特邀嘉宾专家学者为论坛作点评,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法学院还举行模拟法庭活动。模拟法庭选择案件事实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又有研究价值案见,同学们可以通过学过的知识,全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持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在模拟法庭活动中,通过活动,不仅使同学们将已有的知识学以致用,更锻炼了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

其他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环滴水湖普法宣传、首届中国航海类院校研究生学术论坛、上海海事法院从我院研究生中聘请法官助手。

九、学院寄语

一千年前,在意大利北部诞生了人类第一所大学,这所大学成立的第一个学院对社会科学产生了伟大而深远的影响,她的毕业生总是身披法袍,履行着历史的使命,用自己的良知去诊治社会的疾病,她就是法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于2008年在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正式成立!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法学院,在继承和发扬上海海事大学“开拓、进取、求实、创新”校风的基础上,我们凭借严谨务实之治学作风,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前行!上海海事大学大学法学院坚持“入主流、有特色、建亮点”的发展原则,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明确教育层次,突出学科重点,强调专业特色,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海商法等作为法学院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优势学科。国家昌盛有赖于法治,法治确立则有赖于法学的繁荣和优秀法律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师资。法学学科发展至今,尤其是法学院建立以来,法学院的师资队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支由近50名全职教师、10余名管理人员组成的业务精干、敬业好学、务实求新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多名教授和副教授拥有国外的博士学位或具有旅欧多年的教育、学术背景,此外,还有若干教师正在攻读欧洲或者我国名校的博士学位,一批毕业于国内外知名法学院的中青年学者已经成为法学院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我们又聘请多位国内著名法学家为客座教授。目前,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已经形成了治学严谨、锐意进取的良好学术风气,在法学重要领域取得可喜成果,正在成为培育英才的摇篮和学术研究的基地。我们真诚地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报考我院研究生专业!

第三篇:浙大光华法学院研究生导师陈林林

浙大光华法学院研究生导师陈林林

时间:2011-05-11 10:26来源:未知 作者:浙大考研网 点击:

307次

浙大光华法学院研究生导师陈林林 姓名:陈林林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

法理学、司法制度与裁判方法

现任职务:

学习工作经历:

1992.9-1996.6,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2000.9-2005.6,浙江大学(法学博士/硕博直攻)2006.9-2008.6,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

2009.9-2010.8,首尔大学社会科学大学院(访问学者)个人主要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

1.论上诉不加刑,《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

2.正义科学之道德祭品,《中外法学》,2003年第4期; 3.基于法律原则的裁判,《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4.古典法律解释的合理性取向,《中外法学》2009年第4期;

5.法律方法与法治:基于纳粹司法的一个检讨,《法学家》2010年第5期; 6.在艺术与巫术之间的宪法解释,《政法论坛》2010年第5期。

(二)主要出版物

1.《裁判的进路与方法》(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解读宪法》(译著,1/2),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3.《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译著,2/3),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法律与道德》(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三)主持课题

1.“疑案裁判中的法律判断模型研究”,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10); 2.“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07); 3.“裁判方法比较研究”,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2006); 4.“裁判的进路与方法”,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6)。所获荣誉:

1.浙江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基础理论类,1/1); 2.浙江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基础理论类,1/1); 3.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2007)。担任社会兼职: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编辑

浙江省法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第四篇: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分配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012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分配方案

第一条 为了保障和提高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法律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和《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于非法学专业毕业生)》,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分配,按照师生双向选择为主,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管

理中心协调安排为辅的方针进行。

第三条 法律硕士研究生可选择的导师,包括法学院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所有具有法

律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在编教师。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负责在专业学习、实践环节、论文选题、论文写作等方面,对其所指导的法律硕士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指导。

第四条 法学院和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根据导师职称分配导师指导法律硕士研究生名

额,具体导师名单和导师指导法律硕士研究生名额请参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暨指导名额分配方案》。

第五条 法学院和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下设法理学与法制史、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

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和国际法学七个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每名法律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其他实际情况,以填报志愿的方式,初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研究方向和导师。每名法律硕士生最多可以在七个研究方向中选择两个研究方向作为志愿进行填报,每个研究方向中可以填报一名拟选择的导师。

第六条 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管理中心和各研究方向导师组根据学生填报的第一志愿研

究方向和导师名单进行第一轮分配。如果选择某个研究方向的某个导师的学生数量超过了该导师指导学生名额上限,由该导师自主决定最终的指导名单;没有入选的学生如果愿意在第一志愿研究方向内服从调剂,将由该研究方向导师组组长负责在征求导师意愿基础上,在本研究方向的导师之间协调分配。每个研究方向导师组最终确定的指导学生数量不得超过该研究方向的名额上限。如果选择某个研究方向的学生数量超过了该研究方向的名额上限,在导师组按照上述原则确定了导师分配方案之后,应将没有入选的学生名单以及本研究方向导师分配方案提供给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然后由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根据第二志愿填报情况按照上述原则进行第二轮分配。经过两轮分配仍未确定导师的学生,将由中心统一协调安排导师。

第七条 在完成所有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分配工作之后,由各研究方向导师组组长负责

将本研究方向最终的导师分配方案上报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管理中心;中心负责公布最终的导师分配方案。

第八条 本方案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管理中心2012年10月22日

第五篇:研究生导师评语

研究生导师评语

研究生导师评语大全

【导师评语一】

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党中央的政策路线。在学习方面,根据自身研究方向认真研读了课内外有关书籍,查阅专业文献,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顺利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在生活中为人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乐于助人。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保持并发扬优良作风,取得更大的成绩。

【导师评语二】

xx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牢记担负的社会责任,政治立场坚定。在专业课程学习上,认真学习了软件工程的核心课程,所选课程全部达到国家要求。在科研实践中,广泛阅读有关博士、硕士论文和大量的外文文献,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强,参与了导师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学习之余,该生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曾代表学院参加了武汉大学足球赛并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平时也经常和同学一起参加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身心,还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胡光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望该生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导师评语三】

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总结如下: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他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科研基础;在读期间她还研修了很多其他课程,开阔了视野,对整个研究领域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做硕士论文期间,其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和查阅学术资料,大大提升了其教学水平。同时她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参与了导师的多项课题,使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参加了多次省级以上论文学术交流,口才与演讲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在平时生活中,她为人处世和善、乐于助人,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思想上她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主动和党组织靠拢。

其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学习以及工作都是优秀出色的,并得到了多项荣誉证书。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希望其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导师评语四】

该学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掌握了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工作,能够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关键技术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具备从事电子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能力。

该生在论文研究工作中,查阅和分析了相控阵天线测试诊断领域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文撰写中所引用的资料真实可靠、研究方法正确、所得数据详实、写作规范符合要求、文章结构逻辑性强,达到了学位论文的要求。

该生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能够熟练阅读相关专业外文文献,具备较好的英语写作和会话能力。

【导师评语五】

该研究生在**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敏于思考,勤于创新”的专长,刻苦钻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特别是在认知发展领域积极探索。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合作,具备较高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

注重心理咨询理论与心理咨询实践相结合,比较出色地承担了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工作,有比较丰富的心理临床工作经验。

该研究生的英语已顺利通过CET-6,并在GRE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对外学术交流中表现出色。

硕士研究生xx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英语应用能力,业务水平较高。鉴于其个性特点与学术专长,该研究生非常适合在高校从事心理学研究及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下载法学院研究生导师规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学院研究生导师规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生导师自荐信

    研究生导师自荐信 研究生导师自荐信1 尊敬的李教授:您好!我叫xx,今年报考了贵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已参加专业课笔试和面试。我渴望有机会就读您的硕士研究生,所......

    研究生导师评语

    研究生毕业个人自我鉴定 本人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本人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

    研究生导师推荐信

    推荐信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一)标题 推荐信的标题一般由文种名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写上“推荐信”三个字。有的推荐信由于写推荐信同收推荐信双方关......

    研究生导师评语、推荐

    推荐 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总结如下: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该生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

    研究生导师评语

    研究生导师评语大全 【导师评语一】 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党中央的政策路线。在学习方面,根据自身研究方向认真研读了课内......

    研究生导师鉴定

    研究生导师鉴定本人作为研究生在**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毕业之际,回顾两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

    研究生导师推荐信

    研究生导师推荐信15篇 研究生导师推荐信1 推荐信本人应**大学**学院07级**专业**同学请求,推荐该生到**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该生于**年**月进入**大学**学院进行学习,......

    研究生导师自荐信

    亲爱的#教授,您好我叫### ,男,####人。就读#####学院######专业,本科学习期间,熟练掌握了相关知识技能(附件中有本科成绩单),通过了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今年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