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英德盈信农业:发力石蛙生态养殖产业
广东英德盈信农业:发力石蛙生态养殖产业
“石蛙售价在200元/斤左右,经济价值高,是一个市场前景比较好的养殖品种。”广东英德市盈信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信”)负责人朱先生告诉记者,盈信正投入巨资打造石蛙仿生态养殖基地,目标是实现石娃的规模化养殖并开发出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6月中旬,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广东英德市盈信石娃仿生态养殖基地。尽管外面阳光猛烈气温超过30摄氏度,但是一进入生态养殖基地,瞬间让人感受到了习习凉意,淙淙流下的山间冷泉更是让人倍感舒爽。
这个养殖基地建在大山里,基地根据地势由上往下依次划分为种蛙养殖区、大池孵化养殖区、小池孵化养殖区、蝌蚪养殖区、幼蛙养殖区、成蛙养殖区,此外还有黄粉虫饲料养殖区、蔬菜种植区等几个部分。基地目前已建成种蛙养殖池20个、蝌蚪池700个、孵化池200个。据朱先生介绍,仅基地的蓄水池、引水、排水管道、降温设备等基建工程就花费了1200万元。基地今年已孵化蝌蚪30万尾,幼蛙2万只,预计全年总产蝌蚪约60万尾。
攻克变态期养殖难关
盈信董事长刘木金带领记者一行参观基地。
来到种蛙池区域。如果说幼蛙住的是经济适用房,那种蛙住的就是别墅。为了让种蛙们能有个舒适的“恋爱”环境,这里装饰得像小庭院一般,山石、绿色植被、冷泉流水一应俱全。一般将石蛙按照雌雄1∶1~2∶1的比例放入池中养殖。4月中旬到9月,石蛙开始配对,并将卵产在准备好的木板上,卵粒亮晶晶如果冻般。技术人员会小心地将卵粒收集起来并放入孵化池孵化。一周后,小蝌蚪出膜并以自己的卵膜营养为食。当卵膜营养消耗完后,就可以投喂煮熟的苦麦菜、南瓜了。
走着走着,记者发现一片水泥池中有一大群只长了两只“后腿芽”的蝌蚪在游动,也有的已长出四条腿但却仍拖着条短短的尾巴。刘木金告诉记者,这是基地养殖变态蝌蚪的区域。蝌蚪长出后肢芽到前肢伸出和尾部完全吸收,这段时期称为变态期,这段时间的蝌蚪不吃不动,靠吸收尾巴营养为生,此时蝌蚪开始由鳃呼吸逐渐转变为肺和皮肤呼吸,以逐步适应陆地生活。在蝌蚪要变态的时候,技术员会原小池养的蝌蚪分池移到稍大一些的水泥池中。这些水泥池都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用水管引入山泉冷水,池中间用板子、石头搭盖了一些供变态期的蝌蚪躲避藏身处,周边还种植了一些水生植物,构建了一个小小的仿生态环境。刘木金说,长出四肢的小蛙一般不吃饲料,靠消耗尾巴储存的营养生存,直到尾巴完全消失变态完成后,才开始觅食。
刘木金告诉记者,2014年7月和12月,盈信从福建、浙江共引入2000对种蛙进行生产繁育。开始时,石蛙顺利产卵、孵化,安全度过了50~75天的蝌蚪期,可是随后就遇到了最大的养殖难题—变态期的超高死亡率。“由水生过渡到水陆两栖的时候,蝌蚪对水质环境要求特别高,最初没能掌握好管理要领,导致变态期的蝌蚪几乎全军覆没。”刘木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