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对车辆买卖质押融资中最新裁判规则及案例

时间:2019-05-14 12:4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法院对车辆买卖质押融资中最新裁判规则及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法院对车辆买卖质押融资中最新裁判规则及案例》。

第一篇:人民法院对车辆买卖质押融资中最新裁判规则及案例

人民法院对车辆买卖质押融资中最新裁判规则及案例

依据《物权法》的规定,机动车作为动产,所有权变动以交付为标准。机动车行驶证上的登记人不具有物权效力,只是行政部门对车辆的管理手段。司法实践中,机动车不仅作为买卖标的,而且已经具备融资功能,导致法律纠纷不断。现整理法院有关机动车裁判规则如下,以飨读者。目录

一、车辆被法院裁定查封后,所有权人再质押行为有效。

二、转让后已交付但未过户车辆可以对抗法院执行。

三、在车辆限购政策下,实际出资人与登记所有权人不一致,实际出资人不具有购车指标但主张车辆所有权的,法院不予支持。

四、机动车一车二卖,实际占有人取得车辆所有权。

五、行驶证登记的车主不是车辆的实际所有人时,应依法确认实际所有人对车辆的权益。

六、机动车买卖后是否进行“过户”登记,不影响所有权转移。

七、未办理质押登记的机动车,其后虽被人民法院查封,但查封的优先受偿效力不能及于先前设立的质权。

八、案外人出资购买并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车辆不能查封。

一、车辆被法院裁定查封后,所有权人再质押行为有效。案情:

张某诉黄某借款纠纷一案,法院依据张某的财产保全申请,裁定查封登记在黄某名下的轿车一辆,并向车辆管理部门送达了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但因黄某下落不明,法院未能实际控制轿车,法院向黄某公告送达了应诉材料、查封车辆的裁定,并在审理后缺席判决黄某偿还借款。判决生效后,黄某未主动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在张某诉黄某借款案的审理过程中,因黄某欠李某借款20万元未还,黄某与李某签订书面协议:黄某将其所有的轿车暂交给李某,如十日内还清借款,李某归还轿车;愈期未还清,则轿车归李某,黄某另补偿李某现金5万元。签订协议当日,黄某将轿车、行驶证、车钥匙交于李某。因黄某未按约归还借款,李某向法院起诉请求黄某偿还借款,并请求用轿车优先受偿。

法院裁判:

因人民法院未能对查封车辆加贴封条或张贴公告,黄某仍实际占有、使用车辆,持有车辆的有效证件,查封车辆未足以公示。车辆被裁定查封后,法院向车辆管理部门送达查封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的行为,仅起到限制办理车辆过户登记手续等作用;因未能实际控制车辆,查封车辆行为尚未完成。黄某是车辆合法的所有权、使用权人,黄某将车辆出质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具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无效情形,出质行为有效。自车辆交付给李某时起,李某享有车辆的质权,有权优先受偿。

二、转让后已交付但未过户车辆可以对抗法院执行。案情:

2011年12月,吴某起诉温某要求偿还欠款50万元,法院2012年3月判决温某归还吴某欠款50万元及利息。2012年5月30日,黄某与温某签订《车辆转让协议》,约定:“黄某以人民币30万元的价格购买温某所有的奥迪Q5轿车,付款方式为一次性付清。„„车款付清后该车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黄某”。2012年7月,该车在当地车管所办理了机动车检验合格手续,但双方一直拖延未办理过户手续。2012年8月23日,吴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调查发现该车登记在温某名下,遂依法查封温某名下的奥迪Q5轿车。查封后,黄某认为自己是该车的实际拥有人,请求法院终止执行该车,解除查封,将车辆归还,并责成车辆登记人完成车辆过户手续。法院裁判:

法院应当根据申请人吴某提出的异议,先裁定中止执行。由有管辖权法院对车辆转让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确认后再决定是否应当解除查封裁定。理由主要有:车辆所有人仍然登记在温某名下;温某在法院判决后,仍然变买自己的财产,所得款并未用于清偿债务,属于恶意逃避债务,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吴某的债权;吴某有权对黄某与温某的转让协议提出异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17条规定:“被执行人将其所有的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已经支付部分或者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该财产,但尚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第三人已经支付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但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如果第三人对此没有过错,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本案中,车辆作为特殊动产,办理车辆所有权的登记,发生权利变动的公示效力,而未办理变更登记也发生权利变动,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该车并非必须办理变更过户登记。如果黄某与温某的转让协议合法有效,该车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因此,法院不得采取查封等限制措施。但债务人温某在诉讼结束后,强制执行前变更自己所有的财产,并未用于偿还债务,债权人吴某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撤销之诉,确认黄某与温某之间的车辆转让协议无效,系黄某与温某之间恶意串通,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吴某的债权实现。待有管辖权的法院对吴某提起的诉讼作出判决后,再做相应的裁定。如果属于合法有效的车辆转让,应当裁定解除查封,此时债务人温某可能构成拒不履行法律生效裁判罪;如果认定该协议无效,则可以恢复对该车的查封执行措施,实现债权人吴某的债权。

三、在车辆限购政策下,实际出资人与登记所有权人不一致,实际出资人不具有购车指标但主张车辆所有权的,法院不予支持。案情:

2010年,被告王某出资购买某品牌轿车一辆,初始登记在自己名下。2010年7月21日,被告将该车转移登记至原告齐某名下,但车辆至今由被告实际占有使用。原告认可车辆的实际出资人为被告,但为了避免被告继续使用车辆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遂起诉要求确认车辆归其所有,要求被告立刻返还诉争车辆,原告愿意支付被告车辆折价款。

另查,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公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规定在京购车必须具有购车资格。至判决作出前,原告具有购车资格,被告不具有购车资格。法院裁判: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诉争车辆的转移登记为双方当事人自愿真实的意思表示,应当予以保护,虽经双方确认涉诉车辆为被告出资购买,但经被告自认其未取得小客车配置指标,也未在双方协商的时间内转移车辆登记,车辆过户登记不能在出资人没有小客车配置指标的情况下仅以其出资购买车辆就将车辆过户至其名下。因此,原告要求将诉争车辆归其所有,合理合法,法院予以支持。关于被告出资购买车辆一节,被告在庭审中明确表示不在本案中处理,被告可就车辆款补偿问题与原告协商解决或另案处理。法院判决诉争车辆归原告所有。

一审判决作出后,被告王某不服,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过程中王某撤诉,法院裁定准予撤诉,一审判决现已生效。

四、机动车一车二卖,实际占有人取得车辆所有权。案情:

2014年8月1日,宋某在交运公司中介下与张某某签订《车辆转让协议》约定,宋某将挂户在交运公司名下的半挂货运车出卖给张某某,车辆价款为150000元。由于宋某承揽的业务尚未终结,在合同中约定该货车由宋某无偿使用至同年8月30日。协议签订后,张某某预交车款30000元,但未办理过户手续。同年8月20日,宋某得知搞建筑的陈某某急需一辆货车,即以18万元价格将货车及证件、牌照等一并转让给陈某某,也未办理登记过户。2008年8月30日张某某得知此事,要求宋某交付货车,宋某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张某某遂将陈某某、宋某诉至法院,要求陈某某返还货车。法院裁判;审理中,张某某表示根据买卖合同,自己是货车所有权人,陈某某应向其返还货车。陈某某表示自己购买时并不知道此事,而且自己已经向宋某支付了车款,故不同意返还货车。本案经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最终判决驳回张某某的诉讼请求。

本案中,张某某与宋某签订的买卖合同约定半挂车货运车转让给张某某所有,但由宋某使用一段时间,这种动产交付方式叫占有改定,即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同时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依据物权法规定,占有改定交付方式,物权变动自约定生效时即发生效力。所以在张、宋两人达成协议后,该半挂车视为交付,张某某即取得该货车的所有权。此时,张某某虽然已经取得了该半挂车的所有权,但因没有办理过户登记进行公示,张某某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所以,当无权处分人宋某将已经不归自己所有的半挂车出卖给陈某某时,由于张某某没有办理该货车的过户登记,第三人陈某某无从得知该车的物权变动事实,且向宋某支付了合理价款,并实际占有使用该货车,善意取得了该货车的所有权。

因此,张某某无权要求陈某某返还货车,但有权要求无权处分人宋某赔偿损失。所以法院最终判决驳回了张某某要求陈某某返还货车的诉讼请求。

五、行驶证登记的车主不是车辆的实际所有人时,应依法确认实际所有人对车辆的权益。案情:2007年8月4日,李毅与上海和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编号为NO.0000390的新车销售订单合同一份。合同栽明甲方(经销商)为上海和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乙方(消费者)为李毅;合同标的为黑色240VNAVI丰田凯美瑞轿车一辆;合同总金额人民帚299959元,包括车辆价格269800元、车辆购置税23059元、上牌手续费1000元、保险费6100元;合同约定预订金为2万元。当天,李毅以刷卡方式支付给上海和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预订金2万元。同月7日。李毅妻子杨奕奕又以中国银行本票方式向上海和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支付了-28万元购车款。随后上海和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向李教提供了发动机号码为C285388的240VNAVI丰田凯美瑞轿车一辆。上述车辆于2007年8月31日取得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行驶证,登记的车牌号码为沪G17727,所有人为赛世公司。

李毅诉称:2007年8月4日,其出资购买一辆丰田凯美瑞牌轿车,为了日后方便托人帮助验车和做车辆保养等,将此车登记在赛世公司名下。嗣后,上述车辆一直由自己使用,有关该车辆的相关费用也全部由自己承担,包括车辆通行费、车船税、保险费、验车费、保养维修费等。现赛世公司已经申请破产,但是上述车辆属于自己所有,不属于赛世公司财产清算范围。赛世公司管理人辩称:涉案车辆登记在赛世公司名下,应认定为赛世公司的财产。在庭审中,赛世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浩承认涉讼车辆实际所有权属李毅,赛世公司财务帐册中没有这辆车的相关记载,赛世公司管理人也确认,在清算中没有发现赛世公司财务帐册上有这辆车的相关记载;上海和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及其经办人谢未均认为李毅是涉讼车辆实际所有权人。

以上查明的事实,由以下证据证明:原告提供的新车销售订单合同一份、上海和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收据一份、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进账单一份、机动车行驶证一份、原告夫妇结婚证一份、被告提供的车辆登记情况表一份、上海和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出具的证明函一份、谢未的证人证言以及庭审中双方的陈述。上述证据,经庭审出证、质证,本院予以确认。【法院裁判要旨】

根据庭审确认的事实,本院认为:虽然原告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涉案车辆属其所有,但综合上述证据,并考虑到现实生活中个人挂靠企业购买车辆现象普遍存在的客观实际,可以推断涉案车辆的实际出资人为原告。所要考虑的问题是,车辆行驶证上登记的所有人是否即为实际所有权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法律对车辆所有权的设立并未作出特殊规定,故车辆所有权之设立也应以交付为要件:支付对价并接受交付者即应取得相应车辆之所有权。因此,车辆登记应只具有推定作用,如有充分证据足以推翻此种推定,则应以实际情形为准。

本案中,被告公司财务帐册中没有这辆车的相关记载,在原告提出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为涉案车辆实际出资人,且涉案车辆出售者上海和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亦证明本案原告为实际购车人,而被告又未能提出其他充分证据证明其为实际所有权人的情况下,应认定涉案车辆的实际所有人为本案原告。故判决:登记在被告上海赛世贸易有限公司名下的240VNAVI丰田凯美瑞汽车一辆(发动机号码为C285388、车牌号为沪G17727)为原告李毅所有。案件受理费80元,由原告李毅负担。法律依据: 公安部在答复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和研究室时,《关于确定机动车所有权人问题的复函》(公交管[2000]98号)和《关于机动车财产所有权转移时间问题的复函》(公交管[2000]110号)均明确,公安机关办理的机动车登记,是准予或不准予机动车道路行使的登记,不是机动车所有权登记。从200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机动车登记规定》同样可以看出,机动车注册登记、变更登记、抵押或注销等登记均是机动车所有权人在取得机动车所有权之后办理的手续,登记是机动车管理机关进行机动车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并不是机动车所有权取得的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11月发布的《关于执行案件车辆登记单位与实际出资购买人不一致应如何处理的问题的答复》[(2000)执他字第25号]认为,如果能够证明车辆实际购买人与登记名义人不一致,对本案的三辆机动车不应确定为登记名义人为车主,而应当依据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确定归第三人所有。该答复采用的是“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确定机动车的所有权人。

六、机动车买卖后是否进行“过户”登记,不影响所有权转移。案情:

2009年6月8日,陈某与赵某自行签订《车辆买卖协议书》,约定赵某(甲方)将车牌号为“京YYY198”的小型普通客车一辆(登记所有人为赵某)卖与陈某(乙方),价款为45000元,其中第四条约定“甲方自本协议签订三十日内将京YYY198小型普通客车过户到乙方名下,自协议签订之日至过户期间产生的一切纠纷均与甲方无关。”现该车辆已交付陈某,陈某向赵某如数支付了价款。之后,陈某一直未将机动车过户到自己名下。陈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车辆归其所有,并由赵某协助过户。诉讼中,陈某、赵某表示同意过户登记,而因政策原因无法进行转移登记。法院裁判: 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与赵某签订《车辆买卖协议书》,约定将登记在赵某名下的机动车卖与陈某,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法有效。依据物权法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机动车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故机动车是否进行登记,均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及物权的转移。

在赵某交付机动车、陈某支付价款的情况下,双方的主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机动车的所有权自交付之时已发生了转移。

《机动车登记规定》第18条第1款规定:“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自机动车交付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转移登记。”依照该规定机动车转移登记应由现机动车所有人完成。机动车能否进行转移登记应由有权机关决定,非由诉讼双方的意志决定,现法律、法规未要求机动车原所有人协助登记,故陈某要求赵某协助登记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且诉讼中陈某、赵某均表示同意过户登记,而因政策原因无法进行转移登记,故本案在是否协助转移登记上并不存在争议。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3、2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12条,《机动车登记规定》第18条第1款、第十九条,法院判决确认车牌号为“京YYY198”的小型普通客车一辆归原告陈某所有,驳回原告陈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七、未办理质押登记的机动车,其后虽被人民法院查封,但查封的优先受偿效力不能及于先前设立的质权。

案情:

谭友清是武江区鸿建商贸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吴德华是该公司员工。因工作需要,谭友清将其所有的粤FJX682号轻型普通货车交给吴德华使用。2012年8月3日,吴德华与谭友清签订《汽车抵押借款协议》,约定谭友清向吴德华借款50000元,借款期限自2012年8月3日起至2012年9月2日止,谭友清将其所有的粤FJX682号轻型普通货车抵押给吴德华,抵押权价值50000元。还约定,借款到期后,谭友清应一次性偿还吴德华的本金,如果谭友清不按协议约定偿还本金及利息,吴德华可依法处理抵押物,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款项用于清偿谭友清的债务。协议签订后,约定抵押的车辆及行驶证由吴德华保管。双方未在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对粤FJX682号轻型普通货车办理抵押或质押登记。

2013年11月4日,韶关市浈江区人民法院向韶关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送达(2012)韶浈法民一初字第1178-2号《协助执行通知书》,查封了粤FJX682号轻型普通货车。2014年2月27日,韶关市武江区人民法院亦向韶关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送达(2012)韶武法民一初第1473号《协助执行通知书》,轮候查封该车。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韶中法刑初字第6号刑事判决(生效判决)认定谭友清诈骗的事实,未涉及本案吴德华主张的债权。

诉讼期间,吴德华变更第一项诉讼请求为:请求法院判令谭友清立即偿还借款50000元并对粤FJX682号轻型普通货车享有优先受偿

第二篇:【案例研究】人民法院对共有财产的执行规则和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中案外人异议的审查标准探析——郑某异

【案例研究】人民法院对共有财产的执行规则和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中案外人异议的审查标准探析——郑某异...编者按: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涉及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两大领域,此类案件的办理不仅涉及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异议是否成立的认定,还涉及后续诉讼程序,一直是执行程序中的难点问题。本文结合一起典型的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中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案件,从现有法律规定出发,探讨此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现予以刊发,供学习交流。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在执行班某等犯诈骗罪一案过程中,一审法院查封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某镇某村某区的2号房屋(以下简称涉案房屋)。案外人郑某提出异议称:2004年3月26日,我与钟某签订合同,购买涉案房屋。同日,钟某向村委会申请将房屋过户给我。2005年5月9日,我与班某办理结婚登记。根据法律规定,涉案房屋是我的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存续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请求解除对涉案房屋的查封。一审法院查明:就被告人陈某、班某犯诈骗罪一案,该院于2012年12月20日作出刑事判决:……

三、被告人班某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五、责令被告人陈某、班某退赔犯罪所得,发还被害人翁某。执行过程中,该院于2015年7月13日查封涉案房屋。另查明:2004年3月26日,郑某与钟某签订合同,约定:钟某将涉案房屋卖给郑某;总价款为46万元,其中郑某付现金43万元,其余款项(包括过户费、公证费用等)在双方办理过户手续时由郑某交付;在本协议签字之日郑某向钟某付清房款,钟某向郑某交付房屋钥匙并出具购房收款证明。同日,钟某向村委会出具证明,内容为:因本人不慎将原购买房屋的房本及购房原始发票丢失,现我购房屋已于2004年3月26日卖给郑某,请把房屋给予过户。2004年9月29日,钟某出具收条,内容为:2004年9月29日收到郑某购买房屋价款40万元。2005年1月11日,郑某出具欠条,主要内容为:购买房屋,总价46万元,现已支付40万元,其中3万元作为支付过户费用,现尚欠余款3万元,定于2005年3月15日前支付。该欠条于2005年6月10日注明“钱已交”、“此条作废”。2005年6月16日,钟某出具收据,内容为:兹收到房款人民币3万元。2016年2月23日,村委会出具证明,主要内容为:兹证明房屋于2005年8月30日由钟某过户给郑某。案件审查中,证人袁某出庭作证,称钟某与郑某就涉案房屋的买卖由其介绍认识,后袁某与郑某一起到钟某家里交房款,房款40万元是由袁某清点的。再查明,郑某与班某于2005年5月9日登记结婚,2011年6月15日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双方因感情破裂自愿协议离婚。……

2、双方婚后共同财产,属女方名下的财产归女方所有,男方名下的财产也归女方所有;

3、双方婚后债权债务。男方郑重承诺,双方婚后所有债权债务由男方个人全权负责,女方不承担任何债权债务以及其他任何法律责任。又查明,翁某一(翁某之妻)、翁某二诉翁某

三、翁某

四、翁某

五、翁某六继承纠纷一案,河南省某法院作出生效民事判决:确认被继承人翁某所立遗嘱有效。该判决查明:翁某于2012年9月15日所立遗嘱载明:若本人不幸去世,本人所拥有的财产及权益分配如下。目前法院受理并未执行完的有关本人被陈某、班某诈骗一案中所涉及的所有执行财物,除去一半是我与妻子的共同财产外,剩余一半全部由我的大儿子翁某二继承。其中的债权与债务由他一人自行分配。一审法院认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对于某项财产采取查封措施,首先要确认该财产属被执行人所有或被执行人在该财产中享有相应的权益。依据婚姻法的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且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本案中,依据现有的证据证明涉案房屋原属案外人钟某所有,郑某是在2004年3月26日与钟某签订购房合同,并于2004年9月29日支付40万元购房款。此时,郑某与班某尚未登记结婚,该财产应属郑某婚前个人财产,故郑某提出的案外人异议,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郑某与班某婚前虽然育有一子,但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郑某与班某存在持续长期稳定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情形,故翁某

一、翁某二提出的郑某与班某存在事实婚姻关系的主张,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综上,裁定如下:

一、郑某提出的案外人异议成立。

二、中止对涉案房屋的执行。翁某

一、翁某二不服,申请复议。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并补充查明以下事实:陈某、班某不服一审刑事判决提起上诉,该院于2013年5月16日作出二审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法院认为: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对案外人的异议,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判断其是否系权利人:已登记的不动产,按照不动产登记簿判断;未登记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按照土地使用权登记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相关证据判断。案外人认为其对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举证证明责任。本案中,涉案房屋为村委会在集体所有土地上建设的建筑物,没有不动产登记,其权属原记载在钟某名下。郑某与班某于2005年5月9日登记结婚,婚前郑某与钟某签订购房合同,并支付大部分房款。婚后,支付小部分购房尾款和过户费用。购房合同约定:协议签字之日郑某向钟某付清购房款项,钟某向郑某交付房屋钥匙并出具购房收款证明,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钟某拥有的涉案房屋所有权归郑某所有。现郑某未提交证据证明其于婚前与钟某办理了涉案房屋的交接手续并占有使用该房屋。故郑某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涉案房屋为其个人所有的财产。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班某系刑事判决的被执行人,郑某与班某协议离婚中对财产分割的约定,不能对抗一审法院对班某在涉案房屋中应享有份额的执行,故一审法院对作为共有财产的涉案房屋予以查封并无不当。一审法院在异议程序中认定涉案房屋为郑某婚前个人财产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该院异议裁定应予撤销。翁某

一、翁某二的复议请求,本院予以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一、撤销一审法院异议裁定;

二、一审法院对涉案房屋继续执行。

二、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涉及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两大领域,是一个本身就非常复杂但又未受到应有重视的领域。在这一领域,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甚少,已有的研究也多浅尝辄止。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职务犯罪、非法集资类经济犯罪呈多发态势。此类案件往往涉案金额巨大、涉及主体众多,易引发公众关注,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因此,依法、高效、稳妥地通过执行程序对刑事裁判的涉财产部分进行处置,意义重大。在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过程中,常有案外人(尤其是共有人)提出异议,要求人民法院中止执行的案件。此类案件的办理不仅涉及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异议是否成立的认定,还涉及后续代位析产诉讼程序的审理,一直是执行程序中的难点问题。从司法实践来看,执行程序中的困惑主要在于:执行过程中,对于案外人在共有财产中的份额能否查控并执行?案外人基于实体权利提出的异议以什么标准进行审查?对于被执行人在共有财产中的份额应如何析出?本案就是一起典型的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中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案件。笔者将结合案件的处理,从现有法律规定出发,就上述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一)强制执行中,对于被执行人与案外人的共有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查控。在很多国家,关于共有财产的执行一直是强制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对涉及被执行人的共有财产能否执行以及如何执行,我国民事诉讼法未作出明确规定,仅在相关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中有所提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法释〔2004〕15号,以下简称《查封、扣押、冻结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被执行人与其他人共有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并及时通知共有人。”《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第10条对于查封共有房屋的具体操作进一步予以明确,“人民法院对可以分割处分的房屋应当在执行标的额的范围内分割查封,不可分割的房屋可以整体查封”。然而,《查封、扣押、冻结规定》毕竟属于司法解释,其法律位阶不高,许多执行一线的法官并未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了但对该制度了解并不深入,导致执行中做法不一。由于此类案件的执行难度大、执行时限长,有的法官甚至以存在法律障碍为由,将共有财产束之高阁,只执行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对于前述法律规定,笔者认为应这样理解:执行实务中,对于共有财产的执行,不区分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都可以整体查封。对于按份共有财产可分别查封的,宜将查封对象限定于被执行人应有部分,对于共同共有财产可以在未分割前整体查封。具体到房产的执行,如果共有房产属于按份共有,被执行人所有份额明确的,人民法院只能对该份额进行查封;而对于份额难以确定或共同共有的房产,人民法院有权予以整体查封。对于查封的共有财产,人民法院可留待后续析产程序完成后再推进执行程序。

(二)对于案外人在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中提出的异议,人民法院应进行实质审查。案外人是指执行程序的当事人以外,对执行标的主张足以阻止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我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正)第二百零四条规定了案外人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确立了执行程序中案外人的权利救济程序。与民事审判程序的两造关系不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的中止执行的异议和后续诉讼,是基于其对申请执行人所主张债权所指向被执行标的的对抗关系,因此,案外人异议和后续诉讼往往涉及三方主体。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与一般的民事执行不同,其判项涉及多项执行内容,甚至各项执行内容的启动程序也不相同。譬如,对于财产刑、责令退赔、没收涉案财物、追缴赃款赃物的执行是通过刑事审判庭直接移送执行部门启动执行程序;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则是通过当事人申请启动执行程序。如果简单地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案外人异议和后续诉讼的规定,将导致大部分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案件的后续诉讼程序中当事人的缺失,使得执行异议之诉制度失去运行之基础。有观点认为,如果赋予检察机关对涉财产刑事裁判申请执行的法律职能,相关问题便可迎刃而解[1]。笔者认为,虽然在理论上可由检察机关或者财政部门代表国家作为申请执行人,但在目前尚无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该观点不具有实操性。对于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法释[2014]13号,以下简称《刑事财产执行规定》)予以明确。该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或者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足以阻止执行的实体权利,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的,执行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这是在现行法律框架之下,相对较为合理的选择[2]。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尽管《刑事财产执行规定》一解司法实践中各级法院的燃眉之急,可是其以执行行为异议作为案外人救济的路径选择却颇有“权宜之计”的意味,这与执行异议之诉为案外人提供充分、彻底之救济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该观点同时认为,从最终弃用案外人异议转而选择执行行为异议的做法来看,仍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倒退,尽管这种倒退有其“不得已”的地方[3]。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刑事财产执行规定》第十四条只是明确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中的案外人异议在程序上通过执行异议复议程序处理,并不意味着审查标准的放松。对于案外人在此类案件执行中提出的异议,人民法院要按照执行异议之诉的标准进行实质审查,即按照实体法的相关规定来判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是否存在足以排除执行的权利。为确保程序公正,为当事人提供充分的程序保障,该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也明确,人民法院审查处理案外人异议、复议,应当公开听证。如此规定,一定程度上反而有利于此类争议的迅速解决。

(三)对于被执行人在共有财产中的份额,可通过析产诉讼或代位析产诉讼确定后再执行。对于共有财产的执行,《查封、扣押、冻结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共有人协议分割共有财产,并经债权人认可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有效。查封、扣押、冻结的效力及于协议分割后被执行人享有份额内的财产;对其他共有人享有份额内的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予以解除。共有人提起析产诉讼或者申请执行人代位提起析产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诉讼期间中止对该财产的执行。”这两款规定填补了共有财产进一步执行的立法空白,但共有财产执行难、执行乱问题并未得到有效遏制[4],为实现申请执行人债权而设立的代位析产诉讼制度也未受到实务界的充分重视。对于夫妻共有财产的执行,不同地方法院出台的指导性意见迥异,不利于司法统一。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意见中,明确指出申请执行人可代位被执行人请求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却坚持直接执行共有财产中被执行人的平均分额,并未规定代位析产诉讼[5]。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涉执行的诉讼案件类型[6],代位析产诉讼以保全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和被执行人的偿债资产为制度设计初衷。共有权的存在实际妨碍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实现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查封、扣押、冻结规定》确立了代位析产诉讼制度,但并未区分按份共有、共同共有进行规定。在按份共有的情形下,各共有人对共有物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共有人的共有份额明晰,对债务人的共有份额直接执行不会对债权的实现构成妨碍,故代位析产诉讼没有适用的必要。而对于被执行人与他人共同共有的财产,非经析产诉讼或代位析产诉讼,人民法院执行部门无法确定应当执行的份额。因此,代位析产诉讼仅适用于共同共有财产的执行,不应包含按份共有财产的执行。在执行共有财产的析产规则上,可以允许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与共有人达成分割协议,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被执行人与共有人达成的协议,应经过申请执行人的认可方具有约束力;在无法达成分割协议,必须进行裁判分割时,应按照共有人内部的分割规则进行析产或代位析产。具体到本案的处理,由于涉案房屋为村委会在集体所有土地上建设的建筑物,没有不动产登记。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要根据实际付款情况和占有使用情况判断涉案房屋的权属,乃至其中共有人各自的份额。从查明的事实来看,郑某于婚前与他人签订购房合同,并支付大部分房款,并于婚后支付小部分购房尾款和过户费用,故涉案房屋应视为郑某与其前夫班某的共有财产,至少班某在该财产中拥有一定的份额。虽然郑某与班某已经离婚,但其夫妻双方的离婚协议对于财产分割的约定,不能对抗申请执行人。故,一审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查封涉案房屋并无不当。至于郑某、班某各自的份额是多少,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无法确定。基于涉案房屋处于一种典型的共同共有状态,依照《查封、扣押、冻结规定》中关于析产诉讼或代位析产诉讼的规定,郑某有权提出析产诉讼;在郑某不提出析产诉讼的情形下,退赔权利人翁某

一、翁某二有权提起代位析产诉讼,以确定各共有人在涉案房屋中的份额。诉讼提起后,一审法院应当按相关法律规定中止执行,待涉案房屋中的共有份额确定后,再推进执行程序。这样处理,能够在保障案外人权利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实现退赔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作者:市高级法院刘旭峰、市第三中级法院高可)

下载人民法院对车辆买卖质押融资中最新裁判规则及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法院对车辆买卖质押融资中最新裁判规则及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