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法』颁布,彻底影响医院发展格局![模版]

时间:2019-05-14 12:4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药法』颁布,彻底影响医院发展格局![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药法』颁布,彻底影响医院发展格局![模版]》。

第一篇:『中医药法』颁布,彻底影响医院发展格局![模版]

『中医药法』颁布,彻底影响医院发展格局!

考虑到获得合法执业资格的民间中医主要在诊所执业,此次中医药法将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改变了一直以来以行政审批方式管理中医诊所的模式。《中医药法》第十四条,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这样以来在职医生就可以自己开办中医诊所了,或者在中医馆进行多点执业。第二中医诊所将大批纳入医保定点

不仅中医诊所彻底放开了,民间中医合法执业了,更多的中医诊所也将被纳入医保定点。《中医药法》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除了医保上的鼓励外,职称评定上也鼓励社会开办中医医疗机构,国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且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这样以来无论是社会力量办医还是个体中医诊所,新兴的中医医疗机构一定会大批崛起。第三医院中药制剂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由于中药饮片不实行零差价销售,其销售加成将作为饮片在生产、运输、储存中发生损耗、霉变的补偿,医院中药房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医药法》的出台,医院制剂,特别是中药制剂必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十一条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根据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要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第三十二条 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配制,不需要取得制剂批准文号。

第四民间游医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

《中医药法》第十五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对于很多民间中医急于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开展诊疗服务,那么就需要做好两件事,第一,找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第二,参加当地省、市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和效果考核。

第五村医(中医)自种中药材、使用不违法 只能从厂家进购药材的魔咒被打破了,《中医药法》第二十六条,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第六基层医疗机构不懂中医将被淘汰

今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下发了《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要求到2020年7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而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则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要求的比例更高。在结合此次《中医药法》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当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并运用和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

对于如何掌握中医药技术,国家将会加强对中医医师和城乡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城乡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略)第二章 中医药服务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

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应当征求上一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第十二条 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第十三条 国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

第十四条 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医疗机构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遵守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中医诊所应当将本诊所的诊疗范围、中医医师的姓名及其执业范围在诊所的明显位置公示,不得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

第十五条 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拟订本款规定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

第十六条 中医医疗机构配备医务人员应当以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主要提供中医药服务;经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以在执业活动中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医疗活动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当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当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并运用和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第十七条 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并符合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发布。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应当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相符合,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药服务的监督检查,并将下列事项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一)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是否超出规定的范围开展医疗活动;

(二)开展中医药服务是否符合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

(三)中医医疗广告发布行为是否符合本法的规定。中医药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挠。第三章 中药保护与发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提高中药材质量。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

前款所称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并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的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做好中药材质量监测有关工作。

采集、贮存中药材以及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管理规定。

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药品生产企业购进中药材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中药材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和购销记录制度,并标明中药材产地。

第二十五条 国家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建立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种质基因库,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支持依法开展珍贵、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繁育及其相关研究。第二十六条 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第二十七条 国家保护中药饮片传统炮制技术和工艺,支持应用传统工艺炮制中药饮片,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研究。

第二十八条 对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本医疗机构医师处方的需要,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医疗机构应当遵守中药饮片炮制的有关规定,对其炮制的中药饮片的质量负责,保证药品安全。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的处方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第二十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中药新药的研制和生产。国家保护传统中药加工技术和工艺,支持传统剂型中成药的生产,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第三十条 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前款所称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具体目录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第三十一条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根据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要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支持以中药制剂为基础研制中药新药。

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委托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其他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向委托方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医疗机构对其配制的中药制剂的质量负责;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对所配制的中药制剂的质量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应当依法取得制剂批准文号。但是,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配制,不需要取得制剂批准文号。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备案的中药制剂品种的不良反应监测,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备案的中药制剂品种配制、使用的监督检查。第四章 中医药人才培养

第三十三条 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第三十四条 国家完善中医药学校教育体系,支持专门实施中医药教育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发展。

中医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等,应当体现中医药学科特色,符合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

第三十五条 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十六条 国家加强对中医医师和城乡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国家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城乡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所在机构应当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第五章 中医药科学研究(略)第六章 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第四十二条 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遴选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相关的学术资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传承活动。

第四十三条 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

国家对经依法认定属于国家秘密的传统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实行特殊保护。

第四十四条 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标准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鼓励组织和个人创作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

第四十六条 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应当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政策、药物政策等医药卫生政策,应当有中医药主管部门参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支持提供和利用中医药服务。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价格管理权限,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第五十条 国家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根据中医药特点对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标准并及时修订。(略)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未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中医诊所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

中医诊所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医疗机构聘用上述不得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或者由原备案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经考核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师超出注册的执业范围从事医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的,由中医药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

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由原审查部门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违反本法规定,发布中医医疗广告有前款规定以外违法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中医药的管理,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军队的中医药管理,由军队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和军队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六十一条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本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促进和规范本地方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办法。

第六十二条 盲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的,可以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提供医疗按摩服务。

第六十三条 本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XX医院中医药法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XX医院中医药法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为深入推进中医药行业“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制度实施落地,提高职工依法从业的思想意识,贯彻落实,XX文件精神,我院举办了“中国中医药法”知识竞赛活动。

本次竞赛活动我院采取网络答题,关注中国中医微信公众号,通过相关链接参与竞赛活动。知识竞赛内容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制度,我院全员参与,积极互动,气氛热烈,通过晒答题截屏将活动推向高潮,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掀起了全院学习《中医药法》,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热潮,营造了“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赛后院长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基本性法律,是中医药领域的根本大法,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是开展中医药工作的基本遵循和依据。全院职工要广泛深入开展中医药法普及学习,通过此次活动实现以赛促学,促进依法从业意识,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敬业奉献精神,争做中医药法知识的宣传员和促进者,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医药事业法治化、规范化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

第三篇: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发展的影响

浅谈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整体发展的影响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思想理念、医疗习惯、人文状态、环境面貌等的集中体现。医院无论大小、无论级别,都会在发展中形成自身的文化。医院文化离不开医院,与医院发展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在一定条件下互为因果。发展产生文化、孕育文化,医院文化影响着医院发展。

一、医院文化建设影响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思想境界 当前,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革,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的观念思想日趋广泛深入,作为医院,我们面对的患者各方面意识提升幅度较大,医患关系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维持,这就要求医院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提高认识,加快思想转变和更新,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和局面。张范卫生院重视医院对职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着力对职工思想境界进行有益影响,收到良好的效果。自2010年开始,我院利用每周三下午半小时左右时间,组织全院职工进行综合知识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以为人处事、团结和谐、更新改善观念理念等为重点。通过活动近两年的开展,大幅提升了职工文化内涵,言谈举止不断改善,形象气质日渐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赢得了广泛认可和信任,为医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

二、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形象,赢得患者信赖

医院形象是给予服务对象第一感官认识,在极大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内涵、文化,乃至业务水平、管理水平,是一个医院重要的名片性属性,张范卫生院历来重视形象文化建设,狠抓视觉形象,体现医院风范。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任领导班子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以环境卫生为主元素的形象文化,并以制度的形式把形象管理好,维护好。每周五下午,院委员会成员及各科负责人对全院各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大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形成通报文件公布于众,限期整改。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医院卫生形象的提升,改善了诊疗环境,赢得了广大患者及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此外,我们还施行了每日形象自查互查措施,每个职工上班之前要先检查自己的隔离衣、胸牌、隔离帽等是否整齐、戴好。同时,本科室其他同事有责任随时监督自己的同事,通过这个细节性、活动性的措施,使我们的职工时刻都能保持良好的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得到了患者的赞可。形象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医院形象、获得患者信任、促进治疗效果有必要的积极影响,为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医院文化建设促进业务技能提升,增强医院软实力

医院文化主体是医院,核心是医疗活动。因此没有医疗文化的医院文化形同躯壳,没有灵魂。顺应医改惠民利民要求,去年4月份,我院在原中医科基础上,打造了一个高标准、现代化的针灸推拿中心,对其进行了温馨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硬件建设水平和中医气息的填充,使得辖区百姓增加了一条康复渠道,纷纷前来治疗。针推科中医文化建设,从一个侧面激发着有关人员的干事激情,自然而然地提升自身业务知识水平,以求心理和技能上与文化氛围相适应。实践证明,中医文化长廊及针推科中医文化建设,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迸发,对于改变员工懒散、堕落的消极作风具有必然、必要的正面影响。

四、文化建设能够增强集体凝聚力、战斗力,利于团结

好的医院文化令职工产生积极向上朝气焕发的状态,使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中,调整生活,变化生活方式,有利于激发工作热情,陶冶情操。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发展,文化建设搞好了,多数职工必然顺应主流,自觉投身发展。2011年,我们在文化建设上做了不少文章,也花了不少精力和物质,这些举措和活动真真切切地对我们的集体产生了积极影响。4月份发起的员工生日集体送礼物活动,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也从中让职工感受到了集体

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更加自发地紧密团结;7月份开展的每日警局活动,把员工思想精华拿出来与大家共享,既使大家增进了彼此内心世界的了解,又因此增加了一条以“文”会友、以思想碰撞增进友谊的好途径;9月份组织的拓展训练,再一次把职工凝聚精神的激发推向新的高潮。文化在建设、记忆在叠加、影响在加深、团结在升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已演变成一种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促进职工在向新的高度攀升的过程中,欲罢不能。

文化建设本身作为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整体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好的医院文化令患者垂青,好的医院令职工成长,好的医院文化令医院事业长青、朝气蓬勃。在新医改攻关的重要时刻,站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基层医疗机构要更加注重文化建设,更加善于利用文化的力量助推医院品牌建设、完善体制、运行机制,增加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为更好的服务群众,厚积薄发,科学发展,提供新鲜血液活力。如今,张范卫生院正不断丰富着基层医疗卫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正不断地运用这些文化的优势,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积极巩固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丰富成果,我们有信心也必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推动我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转方式、调结构活动中 影响和制约医院发展的原因分析

转方式、调结构活动中

影响和制约医院发展的原因分析

转方式、调结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反思、梳理查找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不断提升思想境界,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为实现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思想基础,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查找与实践探讨,我院就工作方式,考核监督机制,管理方式,医院发展等方面查找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医院发展滞后,无法满足临床患者的诊疗和健康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负债过多;二是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缺乏;三是设备老化,跟不上临床诊疗需求;四是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五是业务用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上述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院的发展,其中有客观存在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主观存在的因素。

1、负债过多。由于前任领导向银行借款300多万元用于搞职工住房建设及购买医院设备土地项目等,致使现今无法还清所欠款项,而现有收入只能维持发放职工工资及支付部分购药款,从根本上制约了单位发展。

2、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人员缺乏。我院属于用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实践服务于人民的单位,没有较好的业务水平,治不好患者的病情,就根本谈不上为患者服务的问题。再有,我院地

处边远山区,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有一定技术的医护人员都不愿到这里来,现有的人员也千方百计地往生活条件好的地方走,所以造成具有较好专业技术水平人员缺乏的问题也就制约和影响了本单位的发展。

3、设备老化,跟不上临床诊疗需求。

目前,医院所使用的医疗设备只有X光机一台,黑白B超机一台,血球分析议一台,麻醉机一台,心电图机一台,除此之外已无其它医疗设备,如患者需要做CT、高压氧仓之类的检查、治疗都必须到县上或者更远一点的地方去,平时如遇有危重患者,就连重症监护室都没有,致使很多的病人流失,从而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这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4、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上班迟到、早退、换班、串岗、跑岗、工作时不戴口罩、穿拖鞋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当发生这些现象时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及惩罚,致使部份职工拖踏散慢,无视规章制度的存在,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5、业务用房基础设施滞后。

本单位目前设有住院部为内儿科、妇产科两幢楼房,共有病床80张,近三年来,随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医保的开展,病人数量也随之上升,但现在仅有的病床,无法满足患者住院治疗的需求,一度出现住院难的状况,所以业务用房的紧张和不足也影响和制约了医院的发展,这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今后需要解决问题,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措施、领导发展的能力,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明确重点,加强统筹协调,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落实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尽快缩短同行业的差距。

二、加强政治思想的教育,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教育和引领本系统干部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坚持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培训,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技能。

针对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拯待提高的问题,采取单位经常组织培训,自学、积极创造条件、多争取和提供外出培训,进修提高的机会。

四、坚持发扬示真务实,改革创新,雷厉风行,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不断总结经验,创建有效的机制体制。

具体措施如下:

1、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①每年选派3-5名,科室中年青的,勤奋好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②每年本单位举办各种专业知识培训12次;③每年选派具有一定专业技术

水平的医护人员5-8名参加各种研修班、研讨班的学习,把其它医院的有效经验,技术引进应用于我院临床。

2、有效落实规章制度。召开职工大会,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职工做守纪律,守信用的模范公民。

3、还款计划。所欠款项一次性无法还清,所以采取每月从单位收入中提取3万元逐步偿还,直到偿清为止。

4、设备更新换代。结合本单位经济状况及患者最基本的治疗需求开始逐步对设备进行更新购置,在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并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经济承受能力为基础,在即刻取得实效,又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购进医疗设备,服务人民,同时促进医院的发展。

2010年7月15日

下载『中医药法』颁布,彻底影响医院发展格局![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药法』颁布,彻底影响医院发展格局![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