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49农户诉温州市人民政府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撤销土地行政补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20

时间:2019-05-14 12:5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温州市49农户诉温州市人民政府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撤销土地行政补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2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温州市49农户诉温州市人民政府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撤销土地行政补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20》。

第一篇:温州市49农户诉温州市人民政府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撤销土地行政补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20

温州市49农户诉温州市人民政府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

(撤销土地行政补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

发表时间:2006-7-15 17:20:00

阅读次数:349

(2006)温行终字第5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刘万瑞等49人(名单附后)。

共同委托代理人袁裕来,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共同委托代理人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住所地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市府大道。

法定代表人邵占维,代市长。

委托代理人应海桐,温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

刘万瑞等49人因诉温州市人民政府行政补偿复议一案,不服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2005)龙行重字第15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 0 06年3月1 4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 006年4月12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王宝杰、王汉文及上诉人刘万瑞等49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袁裕来、被上诉人温州市人民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应海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判定认:2004年11月12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征地办公室、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三方签订了一份《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协议约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次性向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支付补偿费469.928万元,征地补偿到位后一星期内,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需交出土地。刘万瑞等49人于2005年1月14日向温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 005年1月18日做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于2005年1月23日送达给原告等人。原审法院认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征地办公室与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达成的协议,不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的强制性特征。温州市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做出不予受理决定,程序符合法律规定。故判决维持温州市人民政府做出的温政行通[2005]第10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上诉人刘万瑞等49人上诉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所属征地办公室、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签订《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实质是征用上诉人承包地的行为,该征用行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行为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行政机关废止农业承包合同”的行为,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请求撤销原判,撤销温州市人民政府做出的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判令温州市人民政府限期受理复议申请。

被上诉人温州市人民政府在法定期间内没有提交答辩状,庭审中辩称:《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不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的申请复议范围,不予受理复议申请正确。

法庭审查时,双方当事人围绕《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是否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审查重点进行了举证、质证和辩论。本院综合各方当事人的意见,认定如下:

2004年1 1月1 2日签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是由用地单位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甲方)、征地单位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办公室(乙方)和被征地单位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丙方)签订,三方针对开发区滨海园区丙方所征地范围内的所有地面附属物进行一次性政策处理补偿而订立的协议,属行政合同范畴的行政补偿具体行政行为。刘万瑞等49人认为该《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十一)项规定的行政复议受理范围。刘万瑞等49人认为该行政补偿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但刘万瑞等人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行政机关废止农业承包合同”具体行政行为,与事实不符;其主张签订《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的实质是征用其承包地,也没有相应的证据印证,本院均不予采纳。

本院认为,刘万瑞等49人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办公室与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签

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侵犯其合法权益为由,申请温州市人民政府复议,属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受理范围,温州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刘万瑞等49人的复议申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进行审查。现温州市人民政府仅以不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为由决定不予受理,与法不符,本院予以纠正。原审法院认定《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达成的协议,与事实不符,本院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三)项、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2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2005)龙行重字第15号行政判决。

二、撤销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1月18日作出的温政行通[2005]第10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

三、责令温州市人民政府依法就刘万瑞等49人的复议申请是 否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是否予以受理的 具体行政行为。

本案一审案件受理费10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80元,合计180元,由温州市人民政府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舟 审

烈 代理审判员

成荣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00六五月十日

书记员

项 岳

第二篇:55养殖户诉温州市政府案: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撤销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2006年10月24

55养殖户诉温州市政府案: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

(撤销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

发表时间:2006-10-24 14:43:00阅读次数:43

3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原告暨诉讼代表人邵时枢,男,1949年6月12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河滨路4 9号。

原告暨诉讼代表人杨显丰,男,1968年2月28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白楼下村。·

原告暨诉讼代表人林国岳,男,1947年2月5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黄石村。

原告暨诉讼代表人吴金松,男,1952年6月24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龙湾区灵昆镇北段村。(原告计5 5人,名单及基本身份情况见附录)

委托代理人袁裕来(特别授权),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徐利平(特别授权),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温州人民政府,住所地温州市市府路。

法定代表人邵占维,男,代市长。

委托代理人白植强(一般代理),温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

原告邵时枢等55人不服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于2006年2月20日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该案移送本院,本院经请示后于2006年8月10日受理,于2006年8月15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9月18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徐利平,被告的委托代理人白植强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经审查于200 年2月15日作出温政行通[2006]11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认为申请人孔祥仁(原告之一)等养殖户提出的复议申请(要求确认被申请人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2006年1月25日作出的《关于永兴围垦南片养殖纠纷调处的意见》第二条内容违法)属被申请人主体不合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规定,决定不予受理。被告于2006年8月21日向本院提供了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

1、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温政行通[2006]11号),证明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2、国内特快专递邮件详情单(EY021271105CN),证明原告于2006年2月17日收到上述不予受理通知书,已超过诉讼时效。

3、行政复议申请立案审批表,证明被告在收到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进行审查并审批决定不予受理。

4、行政复议申请书,证明原告提出的复议申请。

5、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函;

6、授权委托书,5、6证明原告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进行复议活动。

7、证据清单,证明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清单。

8、身份证复印件,证明申请人的身份。

9、公证书;

10、《永兴南片围垦孔祥仁等养殖户养殖场面积一览表》;

11、《龙湾区永兴南片围垦海水养殖示范区污染损失估算》,9、0、11证明原告要求复议时提供的证据。

12、温龙委办[2 0 0 6]1号文件即《关于永兴围垦南片养殖纠纷调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二条,证明原告要求复议的行

为。

13、规范性文件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九)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至第十五条、第十七条。

原告诉称,原告邵时枢等55人系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垦养殖示范区养殖户,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3月所承包的养殖池塘发生特大污染事故,水产品死亡现象十分严重。经检测池塘水源工业废水有害成分铜、PH、BOD严重超标。特大污染事故曾引起温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曾发给每亩9 0 0元的补助费,但事情并没最终解决。经多次交涉,龙湾区人民政府于2 0 0 6年1月2 5日下发《意见》,其中第二条内容是“确仍有养殖并有设施投入的,补偿标准指导价确定为每亩5500元;若在2006年2月10日前签订协议的,每亩增加500元;在2006年3月8日前腾空并确有残值的,每亩再增加500”。原告认为,“指导价”实际上是硬性规定,原告根本无讨价还价的自由,遂向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提出复议,要求确认《意见》第二条违法,但被告却以被申请人主体不合格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原告认为《意见》是龙湾区政府办公室和龙湾区委办公室共同下发的,龙湾区政府办公室行为对外的法律责任当然由龙湾区人民政府承担,龙湾区人民政府是合格的被申请人。被告在审查时未询问龙湾区政府是否与区委办联合发文即作出不予受理原告的复议申请决定,不符合法律规定,故请求判决撤销被告作出的温政行通[2006]11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责令被告限期受理原告的复议申请。

原告向本院提供的证据:

1、身份证复印件,证明原告的身份。

2、行政复议申请书和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复印件,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3、《永兴南片围垦孔祥仁等养殖户养殖场面积一览表》、《龙湾区永兴南片围垦海水养殖示范区污染损失估算》复印件,证明孔祥仁等养殖户养殖池塘位置、面积、受污染情况,与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

4、《意见》复印件,证明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存在。

5、2006年2月20日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邮寄行政起诉状及相关材料的回执,证明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定起诉期限。

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辩称,原告于2006年2月17日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至今才起诉,已超过法定诉讼时效。原告申请复议的《意见》(温龙委办[2006]第1号),是由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以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作出的,但公文上只有中共温州市龙湾

区委办公室的印章,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并没有在《意见》上加盖印章。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该《意见》不能认定为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下发。根据《意见》的形式和内容,我们可以直接认定该文件的性质为党委发的文件,不是政府发的文件,所以我们就不再向龙湾区政府询问有关情况,原告对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下发的公文不服,却将龙湾区人民政府作为被申请人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显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被告根据该法第十七条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无不当,请求予以维持。

本院依法调取了以下证据:2006年7月20、7月24日、7月26日、8月7日原告身份校对笔录四份,对原告邵时枢的谈话笔录,立案审查说明一份,张建光没有参加本案诉讼的声明一份,还有陈显安死亡证明一份,证明立案前原告邵时枢等55人的身份核对及审查情况。《意见》(温龙委办[2006]第1号),证明《意见》由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以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作出,公文有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的印章及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的印章。

经庭审质证,本院对以下证据作如下确认:

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4至11未提出异议,原告提供的证据1、2、3、与被告提供的证据1、4、8、10、11相符,本院予以确认。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5未提出异议,结合被告提供的证据

2、本院调取的证据,能够证明本案原告系邵时枢等55人,且其于2006年2月17日收到被告的不予受理通知书,而于2006年2月20日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邮寄行政起诉状,符合法定起诉期限。

对于被告提供的证据1 2即原告提供的证据4,结合本院依法调取的证据即《意见》(温龙委办[2006]1号)第二条,证明了原告向被告申请复议的行为,其内容为“根据市场价和专家评估价,确仍有养殖并有设施投入的,补偿标准指导价确定为每亩5500元;若在2006年2月10目前签订协议的,每亩增加500元;在2006年3月8目前腾空并确有残值的,每亩再增加500元”。该《意见》由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以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作出,公文有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的印章及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的印章。因此被告未予必要调查即认定该《意见》并非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下发的行政机关公文,属认定事实不清。

原告对被告向法庭提供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未提出异议,但认为其适用错误。

经审理查明,被告依原告2006年2月1 4日的申请,经审查于2006年2月15日作出温政行通[2006]11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认定被申请复议的行为即《意见》(第二条)是由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以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作出的,但公文上只有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的印章,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并没有在《意见》上加盖印章。遂根据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九)项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之规定,认为该《意见》不能认定为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下发的行政机关公文,申请人孔祥仁(原告之一)等养殖户提出的复议申请(要求确认被申请人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2006年1月25日作出的《意见》第二条内容违法)属被申请人主体不合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规定,决定不予受理。另查明《意见》上盖有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的印章,故被告的上述不予受理决定属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

综上,本院认为,原告于2006年2月17日收到被告作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温政行通[2006]11号),于2006年2月20日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邮寄行政起诉状,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定起诉期限。被告认为原告申请复议的《意见》没有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加盖的印章,故不能认定为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下发的行政机关公文,与事实不符。因此,原告认为《意见》为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所发的意见,本院予以采纳。其要求撤销被告怍出的不予受理决定,本院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1目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2006年2月15日作出的温政行通[2006]11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

二、责令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对原告的上述行政复议申请是否受理重新作出决定。案件受理费80元,由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受理费80元,至迟在上诉期届满后的七日内预交到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逾期不交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审判长孟东

审 判员赵 一 睿

人民陪审员邵 建 和

二OO六年十月十九日

书 记 员邵 时 锡

第三篇:82位养殖户诉国家环保总局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撤销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2006年

82位养殖户诉国家环保总局案: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

(撤销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发表时间:2006-7-19 15:51:00

阅读次数:489

(2006)一中行初字第374号

原告孔祥仁等8 2人。

诉讼代表人王振法,男,1964年5月10日出生,汉族,养殖户,住温州市龙湾区永兴街道沙园村。

诉讼代表人林祥峰,男,1972年8月20日出生,汉族,养殖户,住温州市上陡门路21弄4号。

诉讼代表人陈志衡,男,196 4年11月5日出生,汉族,养殖户,住温州市龙湾区灵昆镇海恩村。

诉讼代表人林国岳,男,1947年2月5日出生,汉族,养殖户,住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黄不村。

委托代理人袁裕来,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

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

法定代表人周生贤,局长。

委托代理人夏军,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赵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干部。

原告孔祥仁等82人不服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出的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于2005年9月27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4月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的诉讼代表人王振法、陈志衡、林祥峰、林国岳及其委托代理人袁裕来,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夏军、赵柯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05年9月16日,被告作出环法[2005]27号《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以下简称被诉决定)。被告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的规定,原告提出的要求其责令浙江省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浙江省环保局)限期对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复议申请,不属于法定的复议范围,决定不予受理。

在法定期限内被告提供了以下证据证明被诉决定合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2]174号);

4、《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浙环项建[200]65号);

5、《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的复函》(浙政办发[2000]51号);

6、《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滨海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温政办[2002]200号)。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不同性质的,区域开发不是建设项目,浙江省环保局无权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开发区进行验收、实施处罚。

7、《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

8、《关于温州汇浩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年产6500吨亚麻纱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温环建[2003]142号)。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具体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由当地机关负责。

9、《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10、《投诉书》;

11、浙江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受理中心信访件交办单:

12、浙江省环境信访反馈单;

13、《行政复议申请书》;

14、浙江省环保局《关于孔祥仁等8 2养殖户要求我局限期对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行政复议案件有关情况汇报》;

1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环法[2005]27号)。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浙江省环保局依信访程序由温州市环境保护局对原告投诉予以处理,原告如有不服,可以申请复查、复核。

原告诉称:2000年,原告等130多位养殖户承包了温州市龙湾区永兴街道南片围垦区5500亩荒滩。2000、2001年养殖池塘偶尔发生水产品死亡的污染事件。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3月,发生了特大污染事故,养殖池塘水产品死亡现象十分严重。原告了解到,早在2001年4月10日,浙江省环保局在《关于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中对于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其中第五条规定,“滨海新区建设开发要按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序的布局;新区要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按规划要求建设各类环保功能达标区;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排水管、污水管、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固废集中收集处理等要抓紧、提前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环境的新城区。第六条明确要求,“滨海新区相邻海域的海水养殖等功能,建议作相应的调整,请温州市政府作相应的协调。可是这些环保措施并没有得到落实,特大污染事故就是因此造成的。2005年6月15日原告向浙江省环保局提出投诉,要求对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滨海园区项目投入使用之前环境保护措施没有经过验收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但是浙江省环保局却一直未作出处理决定,其行为已构成不履行法定职责。2005年8月29日原告向被告提出复议申请,请求被告责令浙江省环保局依法作出处理决定。2005年9月16日被告作出被诉决定,对原告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原告认为,滨海园区环境措施没有落实,就有可能导致养殖池塘发生污染事故,而且事实上也已经发生了特大污染事故,原告要求浙江省环保局对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的受案范围。因此原告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被诉决定,判令被告限期受理原告复议申请 2 并作出复议决定。

原告提供了以下证据:

1、(2000)浙温瓯证字第635号公证书(复印件);

2、(2000)浙温瓯证字第4038号公证书(复印件);

3、永新南片围垦孔祥仁等养殖户养殖场面积一览表(复印件);

4、龙湾区永新南片围垦海水养殖示范区污染损失估算(复印件);

5、温州市龙湾区行政区划示意图(复印件);

6、检验报告(复印件);

7、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工业企业污水排放情况的说明(复印件);

8、照片9张(复印件)。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原告养殖池塘位置、面积、受污染情况。

9、《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

10、温州市环境监察支队给孔祥仁等养殖户的答复(复印件)。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违法行为存在。

11、《投诉书》(复印件);

12、邮件查单(复印件)。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浙江省环保局收到了原告的投诉材料。

13、《行政复议申请书》;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环法[2005]27号)。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原告申请复议、被告不予受理的事实。

15、生产养殖合同3 5份(复印件);

16、生产补助协议6 1份(复印件)。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原告养殖户身份,与投诉事项有利害关系。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该证据用以证明本案应当适用《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九)项,属于《行政复议法》的受案范围;依据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对于决定不予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而被诉决定未在该法条规定的期限内作出;而被告在对本复议申请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未听取原告意见仅听取浙江省环保局意见且未告知原告,违反了《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二十三条的规定。

18、《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严格执行国法函[2 0 0 0]3 1号文件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法律文书质量的通知》(国法函[2001]210号)。

该证据用以证明被诉决定加盖的印章不合法。

19、《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关于中止审理余国玉复议案件的请示)的复函》(国法函[2002]3号)。

该证据用以证明被告应受理本复议申请。

20、《信访条例》。

该证据用以证明被告对于其中第三十四条的理解不正确。

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该证据第二条证明被告一直将开发区建设作为建设项目管理。

2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该证据用以证明建设项目的概念。

2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该证据用以证明建设项目包括开发区。

2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1999年):

2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3年):

26、《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上述证据均用以证明建设项目包括开发区。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上述证据均用以证明其中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环境违法应由环保部门查处。

30、《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该证据用以证明温州市也具有查处职责。

被告辩称:

1、本案中,浙江省环保局按照信访程序对原告的投诉作出了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的规定,如原告对该局处理信访的行为不服,应当请求上级行政机关复查和复核,申请行政复议缺乏法律依据。

2、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属于规划性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也不同于建设项目,法律、法规、规章都没有赋予环保部门对规划环评和开发区组织进行验收的职权,更没有规定开发区不办理验收手续就要给予行政处罚。

3、浙江省环保局不负有验收滨海园区的法定职责,也不存在查处开发区“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行为的法定职责,该局将原告投诉事项交温州市环保局查办,没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开发区进行验收和实施行政处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故,被诉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维持。

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发表了如下质证意见:证据1因其生效时间晚于被诉行为作出时间,故其与本案无关;证据2是对建设项目的环评规范,不是对开发区规划的规范,不能证明被告主张;证据3是2002年的规范性文件,不能适用;对证据4的真实性无异议,但未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原文;对证据5、6、8-15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不能证明被告的主张;证据7与本案无关。

被告对原告证据发表了如下质证意见:对原告的养殖户资格无异议,但原告所处养殖区域签订终止养殖的养殖户已占80%以上,故原告放弃了养殖承包,不具有原告资格。对证据9—1 4的真实性、合法性无异议,但对其证明作用不认可。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未将开发区纳入建设项目,之前与其冲突的规范性文件应予废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可以证明建设项目配套设施属于验收范围,未规定对开发区整体的验收、处罚问题。

本院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经庭审质证并评议,认证如下:

由于本案仅涉及被告做出的被诉决定是否合法,即原告的复议申请是否属于法定的复议范围,因此被告提交的证据8,原告提交的证据1-

10、15—

16、21-30,因其证明事项不属于本案审查范围,本院不予评述。对于被告提交的证据9—1

5、原告提交的证据11—1 4、17—2 0,与本案具有关联,且合法真实,本院均予以确认。

经审理查明:原告于2 005年6月15日向浙江省环保局提出《投诉书》,认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落实《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浙江省环保局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尤其是没有对滨海新区相邻海域的海水养殖等功能作相应调整,以及滨海园区投入使用之前,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审批意见中的环境保护设施没有经过验收等,要求浙江省环保局依法进行查处,并将结论及时告知原告。浙江省环保局将此事依照信访程序交由温州市环境保护局调查处理,要求温州市环境保护局将查处结果上报浙江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中心,并书面反馈原告。

2005年8月29日原告向被告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书,认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落实《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中的环保措施,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浙江省环保局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保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是其法定职责,但是浙江省环保局至今未作出处理决定,其行为已经构成不履行法定职责,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请求被告责令浙江省环保局限期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被告于2005年9月l6日作出被诉决定,该决定落款处印章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政复议办公室”。开庭审查中,被告明确表示,其复议专用章目前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政复议办公室”。

本院认为,行政诉讼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被诉决定系被告针对原告向其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书》作出的行政行为,根据被诉决定的事实、理由和双方当事人的诉辩主张,本案的争议焦点为被告作出不予受理的复议决定是否符合《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

《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原告要求浙江省环保局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权,但现无证据证明浙江省环保局针对原告的《投诉书》做出过答复并已告知原告。因此,原告针对浙江省环保局的不作为行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的复议受理范围。被告对原告的复议申请不予受理缺乏法律依据。

《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被告于2 005年9月1日收到原告提交的《行政复议申请书》,至2005年9月16日作出被诉决定时,已经超出了上述法定的审查期限,故被诉决定作出程序违反了法律规定。

对于被告提出的浙江省环保局按照信访程序对原告的投诉作出了处理,根据《信访条例》的规定,原告对该局处理信访的行为不服,应当请求上级行政机关复查和复核,申请行政复议缺乏法律依据的主张,本院认为,被告的此项理由在被诉决定中并未提及,并未告知当 5 事人,不能在本次诉讼中作为支持其观点的依据,因此,对于被告的此项主张本院不予支持。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严格执行国法函[2000]31号文件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法律文书质量的通知》(国法函[2001]210号)中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出具的各类行政复议法律文书,除告知当事人依法应当受理的行政复议机关、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转送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通知被中阻出答复等规定情形可以加盖行政复议机关法制工作机构印章外,必须加盖行政复议机关印章;行政复议机关已经启用行政复议专用章的,可以加盖行政复议专用章,行政复议专用章与行政复议机关印章具有同等效力。但是,不能以行政复议机关法制工作机构印章或者行政复议机关办公机构印章代理行政复议机关印章。”对于原告提出的在被诉决定落款处盖章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政复议办公室是被告内设机构,无权以自己名义对外做出决定,无权在决定书上盖章的主张,本院认为,鉴于被告尚未启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严格执行国法函[2000]31号文件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法律文书质量的通知》中规定的行政复议专用章,行政复议办公室是其处理行政复议案件的专门机构,且被告认可被诉决定系其作出并对此承担相应的权利义务,故原告提出被诉决定用章不符合国务院有关通知要求的问题,并未对原告的实体权益产生影响。

综上,被诉决定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依法应予撤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2目,判决如下:

一、撤销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出的环法[2005] 7号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

二、责令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本判决生效后6 0日内对原告孔祥仁等8 2人提出的复议申请重新作出决定。

一审案件受理费80元,由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担(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在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的通知后7日内未预交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长 梁

菲 代理审判员

贾志刚 人民陪审员

雪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二OO六年六月一日 书

第四篇: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撤销复议不予受理决定):浙江杭州15村民告赢国家发改委(2008年1月10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

(撤销复议不予受理决定)

浙江杭州15村民告赢国家发改委

发表时间:2008-1-10 9:56:00

阅读次数:424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7)一中行初字第851号

原告陈国良,男,1953年8月12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芦传根,男,1954年1月3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孙如良,男,1953年11月10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鲁金富,男,1948年4月11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孙传位,男,1965年5月6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郑正根,男,1940年3月10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卢传荣,男,1961年3月3 1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孙雪林,男,1956年8月2日出生,汉族,农民,住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邬志明,男,1 9 6 2年11月1 5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孙传华,男,1966年9月23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孙小龙,男,1957年8月11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沈文昌,男,1951年10月29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胡仁金,男,1948年2月2 8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区龙王沙村。

原告陈国兴,男,1962年4月16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龙王沙村。

原告孙传木,男,1970年10月23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 1 镇龙王沙村。

以上十五名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袁裕来,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以上十五名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

法定代表人马凯,主任。

委托代理人韦大乐,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规司干部。

委托代理人莫天明,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规司干部。

原告陈国良、芦传根、孙如良、鲁金富、孙传位、郑正根、卢传荣、孙雪林、邬志明、孙传华、孙小龙、沈文昌、胡仁金、陈国兴、孙传木共15人不服被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出的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7年9月24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陈国良、卢传荣及15名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袁裕来,被告的委托代理人韦大乐、莫天明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07年2月1日,被告经审查后作出发改复不受字[2007]2号不予受理决定书(下称不予受理决定),认为:原告申请复议已超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下称《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的法定期限。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复议实施办法》第十四、十五条的规定,决定对原告的复议申请不予受理。被告在法定期限内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

1、行政复议申请书,用以证明原告得知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和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时间;

2、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浙江发改委)、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联合发布的浙发改投资[2006]758号《关于对存在问题的新开工项目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的通知》(下称758号通知);

3、原告2006年11月10日的行政复议申请书;

4、758号通知的附件《浙江省2006年上半年存在问题的新开工项目及统计有误项目单位》中的《杭州市存在问题的新开工项目及统计有误项目名单》(下称《杭州市存在问题的项目名单》)复印件各1份及特快专递邮件详情单。以上证据用以证明网上公示相关项目的时间是2006年10月20日,且原告在2006年11月10日就已经知道相关网上公示行为。

原告诉称,对存在问题的新开工项目,各地要将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这是发改投资[2006]1538号《关于印发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下称1538号通知)明确要求的,758号通知也有同样规定。因此,公告16条道路的具体名称是浙江发改委的法定职责。由于16条道路是应该公告的,原告当然享有知情权,有权提出复议申请。原告申请复议,请求被告责令浙江发改委公告16条道路名称并没有法定期限,被告的不予受理决定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原告要求人民法院判决撤销不予受理决定,判令被告限期受理原告的行政复议申请并限期作出复议决定。在法定期限内,原告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的复印件: 1、1538号通知;

2、758号通知。以上证据用以证明原告在提出申请时提交的一些材料。

被告辩称,原告的复议申请是对浙江发改委网上公告758号通知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要求公开16条道路具体名称。答辩人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依法进行了审查。原告申请复议超出了《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的法定期限,答辩人不予受理原告的复议申请证据确凿,适 2 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维持不予受理决定。

经法庭质证及合议庭评议,本院认为,被告、原告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的证据在证据形式上均符合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的要求,本院予以确认。

经审理查明,2006年10月11日,浙江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758号通知。同月,浙江发改委在国际电子互联网上亦发布了该通知及附件中的《杭州市存在问题的项目名单》。该名单中包括了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下称之江管委会)名下的之江度假区道路建设项目(下称涉案项目)。在公布的涉案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一栏中,注明了“建设16条道路”。

2006年11月10日,因原告认为浙江发改委拒绝原告的律师查阅、复制涉案项目中有关16条道路的材料,故以浙江发改委为被申请人,向被告提出复议申请,要求被告责令浙江发改委限期向原告提供之江管委会新建1 6条道路名称的有关材料,以供原告查阅、复制。

2007年1月30日,原告再次以浙江发改委为被申请人,向被告提出了复议申请,请求“责令被申请人限期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新建16条道路名称”。同年2月1日,被告认为,“2007年1月30日,申请人不服被申请人2006年10月20日做出的网上公告行为,向本机关提起行政复议”,经审查,原告的复议申请已超过法定期限,故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原告不服,诉至本院。

本院认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应有相应的事实依据。在本案原告于2007年1月30日提出的复议申请中,明确其复议请求系责令浙江发改委限期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之江管委会新建16条道路的名称。不予受理决定中对原告复议请求的认定与上述事实不符。因此,不予受理决定关于原告于2007年1月30日提出的复议申请已超过《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的法定期限的认定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应针对原告的复议申请重新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相应决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1目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被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二OO七年二月一日作出的发改复不受字[2007]2号不予受理决定;

二、被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针对原告陈国良、芦传根、孙如良、鲁金富、孙传位、郑正根、卢传荣、孙雪林、邬志明、孙传华、孙小龙、沈文昌、胡仁金、陈国兴、孙传木共十五人于二OO七年一月三十日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重新作出审查决定。

案件受理费50元,由被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担(于本判决生效后7日内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提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在上诉期满后7日内未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张刚华 代理审判员

胡华峰 人民陪审员

崔哲勇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书 记 员

殷 悦

第五篇:刘万瑞等49农户诉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案:温州市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不服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20

刘万瑞等49农户诉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案:

温州市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不服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

发表时间:2006-10-8 9:52:00

阅读次数:341

申请人:刘万瑞等49人(名单附后)被申请人: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法定代表人:戴国森,主任。第三人: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委会。法定代表人:王宝友,主任。

申请人因不服被申请人于2004年11月12日与第三人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办公室签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向本机关申请复议。本机关依法受理,现已复议终结。

申请人称,2004年11月12日,被申请人与第三人签订《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被申请人一次性向第三人支付补偿费469.928万元;征地补偿到位后一星期内第三人需及时交出土地。被申请人签订该协议,实际上是征用位于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由申请人承包的土地。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被申请人并没有征用土地的权力,请求依法撤销该征地补偿协议。

被申请人称:被申请人所属征地办公室与第三人签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如果认定为行政补偿的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只有作为协议一方的第三人才有权提出复议申请。49位申请人与该地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无权提出复议申请。该《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并非征用土地的协议,协议中该436.7031亩土地的征地手续只能由国土资源部门根据每年的用地指标逐年办理。被申请人只是先期与第三人解决地面附着物的补偿问题,为办理征地手续扫清障碍。协议中的“征地补偿政策”不仅仅指《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中的地面附着物补偿,还包括《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因此,第三人仅收到地面附着物补偿,并不需要交出土地。事实上,第三人收到地面附着物补偿费469.928万元后,也没有交出土地,49位申请人没有任何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其复议请求应予驳回。

经查:2004年11月12日,被申请人因需征用第三人土地,先期对即将征用土地上的地面附属物进行政策处理补偿。经被申请人、第三人双方协商约定:经第三人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由被申请人的征地办公室一次性给付第三人地面附属物补偿费153.258万元,另给予第三人拆除补助费469.928万元;征地补偿政策到位后一星期内,第三人需交出土地,如因第三人原因造成进场受阻等情况,该协议自行终止,第三人需退回征地有关补偿款项。2005年1月19日,被申请人将协议约定的469.928万元支付给第三人。

本机关认为:被申请人、第三人在自愿基础上协商一致达成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系对土地上附属物及附属物拆除进行的一次性处理,该协议并不涉及土地的征用与补偿,其内容没有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被申请人作为用地单位,为了协助完成该土地征用任务,事先为办理征用手续做好前期工作,其行为也符合省、市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申请人称被申请人签订该协议即为征用土地的行为,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申请人的复议理由本机关不予采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本机关决 1 定:维持被申请人与第三人于2004年11月12日签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如不服本复议决定,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温州市人民政府

二OO六年九月八日

下载温州市49农户诉温州市人民政府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撤销土地行政补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20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温州市49农户诉温州市人民政府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撤销土地行政补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2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