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镇自建房施工受伤事故的归责和合同的法律性质问题
村镇自建房施工受伤事故的归责和合同的法律性质问题
——董成诉蓝响发、梅仁华、李永钦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问题提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镇房屋建设日益增加,村镇自建房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越来越多。在建房过程中农民工受伤,责任由谁承担,责任大小如何界定,各方当事人之间又是何种法律关系?这是案件的主要争议焦点。
【要点提示】
私房房主将低层房屋发包给私人包工头承建,包工头又转包给个人建房,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应适用有关承揽合同的法律规定,应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大小,确定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件索引】
一审:博罗县人民法院(2008)博法民一初字第1856号民事判决书。
二审: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惠中法民一终字第528号民事判决书。
【案情】
上诉人(原审原告):董成。
上诉人(原审被告二):梅仁华。
上诉人(原审被告):李玉杰。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一):蓝响发。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三):李永钦。
2008年10月27日,蓝响发与李永钦以包工不包料形式签订一份“建楼合同”书,甲方(房主)蓝响发、梅仁华,乙方(承建方)李永钦。经查李永钦为不具备相应建筑施工资质的私人包工头。合同主要约定,乙方承建甲方位于博罗县福田镇桥东路的二间共墙楼房的第三层框架主体工程,面积(二间)280㎡,施工费按105元/㎡计算等条款。该合同由甲方蓝响发和乙方李永钦两人分别签名,梅仁华没有签名。合同签订后,李永钦即请人在蓝响发、梅仁华的第二层楼面进行施工,扎好立起了(二间)第三层共10根框架柱子的钢筋和安装好部分柱子板模(其中蓝响发楼面一边墙4根,梅仁华楼面一边墙3根,共用墙框架柱3根)。2008年11月4日下午约1时许,李永钦由余龙水去电话给李玉杰,要求李玉杰前往其承建蓝响发、梅仁华的第三层楼面进行楼柱灌水泥混凝土施工。李玉杰即叫来其同乡姜文锋(不含董成在内)等4人前往进行施工,当日下午即灌好了5根框架水泥柱。第二天5日下午约1时许,李玉杰又叫了姜文锋、李宏达、董成3人前往进行施工。当日下午约2时许,董成不慎踩塌蓝响发的二楼面用蓝色塑料板盖上2米×3米空的“天井”摔下一楼受伤。董成受伤后,随即被送往博罗县福田镇卫生院抢救,当日即转入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经诊断为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肺挫伤。至2008年12月29日止,董成住院治疗共用去医疗费67557.07元。住院期间,蓝响发支付了医疗费14000元,李永钦支付了医疗费24000元,李玉杰支付预交董成医疗费用9000元(未提供票据)。事后,因医疗费用问题而引起纠纷。董成遂于2008年12月4日向博罗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蓝响发、梅仁华、李永钦等支付至2008年12月29日止的医疗费以及相关损失费用合计137866.14元。
【审判】
审理中,原告董成认为,其与被告三李永钦之间属于雇佣合同关系,上述被告依法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被告二梅仁华辩称本案属于承揽合同纠纷,其未在“建楼合同”书上签名,不是定作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被告三李永钦坚持认为,其与被告一蓝响发是建筑承揽合同关系,原告是被告李玉杰的施工合伙人,原告在施工中受伤,被告李玉杰作为承揽人,在选择施工合伙人的选任上有过失,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原告自身没有注意安全义务,应承担次要责任;被告李玉杰辩称其不是雇主,应由发包人蓝响发、梅仁华和承包人李永钦承担责任,其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博罗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三与被告一签订以包工不包料形式承建楼房施工“建楼合同”书,被告
一、被告二与被告三双方形成的是建筑施工承揽合同关系;被告三与被告李玉杰、原告董成形成的是加工承揽合同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之规定:“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被告一和被告二作为房主,将楼房以包工不包料形式发包给未取得建筑施工资质的被告三承揽建筑施工,且未尽安全监督管理义务,对定作和选任有过失,对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过错,应承担责任。被告三作为承建楼房工程施工的承揽人和定做人,在承包工程的楼面施工现场,对楼面的“天井”未设警示标志和未采取安全防护等措施,将工程雇请未经培训和取得相应资质的被告李玉杰和原告董成承揽完成,对定作和选任有过错,对事故发生造成原告受伤,应当承担主要责任。被告李玉杰作为承接被告三楼柱施工的承揽人和负责人,将该承揽工程交由原告等人进行施工,对施工人员未尽安全生产措施和管理责任,在承揽完成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原告自身受伤,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原告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施工时不注意安全,其本身对事故的发生有过错,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至于被告二提出未在“建楼合同”书上签名,没有向任何人定作建筑物,也没有与被告一共同将第三层楼房工程一起发包给被告三承建,不应承担原告损害赔偿责任的抗辩主张。本院认为,被告二虽未在“建楼合同”书上签名,但从“建楼合同”的内容约定,被告一在庭审中的陈述以及楼面已施工立起的钢筋楼柱的事实来看,被告二提出上述抗辩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应认定被告
二、被告一与被告三已形成建筑施工承揽合同关系。
原告诉请要求被告方先予赔偿受伤住院至2008年12月29日止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以及相关费用损失,本院予以支持。但误工费的标准计算,因原告不具备建筑行业资格,且未能提供有固定收入相关证据,其户籍是农村居民,误工费应按农业行业计算。原告受伤住院至2008年12月29日止,共55天,造成其相关损失,应按有关法律和赔偿标准计算,造成原告的损失有医疗费共66504.97元,误工费1274.80元(8640元/年÷365天×55天),护理费1650元(30元/天×55天),住院伙食补助费2750元(50元/天×55天),交通费733元,住院用品费用230元,合计73231.87元。由于本案原、被告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均有过错,原、被告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上述原告的损失合计73231.87元,原告应承担15%的过错责任;被告一应承担10%的过错责任,即应赔偿7323.18元;被告二应承担10%的过错责任,即应赔偿7323.18元;被告三应承担45%的过错责任,即应赔偿32954.34元;被告李玉杰应承担20%的过错责任,即应赔偿14646.38元。原告住院期间,除被告一和被告三分别支付了原告医疗费14000元和24000元合计38000元外,根据被告过错确定各自的责任份额,上列被告四人对原告损失款额承担互负连带赔偿责任。被告李玉杰称其预付石龙医院原告医疗费9000元及其他费用共9631.90元,未提供付款证据,且被告在庭审中表示不提出要求处理,故本院对被告李玉杰预付原告的医疗费用不作处理。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第一百三十一条和第一百一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参照《广东省2008年度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原告董成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及住院用品费用,合计73231.87元,应由被告蓝响发承担10%即7323.18元;由被告梅仁华承担10%即7323.18元;由被告李永钦承担45%即32954.34元;被告李玉杰承担20%即14646.38元,合计赔偿62247元。扣减被告蓝响发已支付原告医疗费14000元、被告李永钦已支付原告医疗费24000元共38000元外,仍应赔偿原告24247元。该赔偿款24247元,由被告蓝响发、梅仁华、李永钦、李玉杰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并限四被告在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付清给原告。
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250元,由原告负担1100元,被告梅仁华负担350元,被告李永钦负担500元,被告李玉杰负担300元。
一审宣判后,董成、梅仁华、李玉杰不服,提出上诉。
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董成在为蓝响发、梅仁华的房屋灌注水泥混凝土楼柱的过程中,因不慎踩塌用蓝色塑料胶板盖上的“天井”摔下一楼受伤,对该受伤事实,各方当事人均无异议,应予以确认。本案的建楼合同虽只有蓝响发签名,但协议所指向的是梅仁华与蓝响发的房屋加层工程,故认定蓝响发是代理梅仁华与李永钦签订建楼合同,故一审认定梅仁华、蓝响发均是定作人并无不当。蓝响发、梅仁华将楼房发包给未取得建筑施工资质的李永钦承建,对定作和选任有过失,对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过错;李永钦作为承包人,本身不具备施工资质,在施工过程中未做好安全防护等措施,亦存在过错;李玉杰作为单项工程的承揽人,对其派出的员工有管理的责任,其未尽安全管理责任,亦应对本案事故承担一定的责任;上诉人董成本人在劳作过程中,不注意安全,本身存在过错,应对该事故承担一定的责任。一审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大小,要求董成承担15%的责任、蓝响发和梅仁华各承担10%的责任、李永钦承担45%的责任、李玉杰承担20%的责任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上诉人董成未能提供在城镇有固定收入的相关证据,其户籍为农村居民,故一审按农业行业计算误工费并无不当。综上所述,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一、关于房主(被告
一、被告二)与私人包工头(被告三)之间的法律关系及归责问题
本案的争议焦点之一就是,房主(被告
一、被告二)将房屋发包给私人包工头(被告三)承建,包工头又另请人建房,发生工人受伤事故,房主是否要承担责任?一种意见认为应当由私人包工头承担责任,房主无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房主应承担相应责任。造成这种困惑的根源主要在于房主与私人包工头之间的法律关系认定有分歧,也就是二者到底是建设工程合同关系还是承揽合同关系?关于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即合同性质,笔者认为该合同为承揽合同。根据《建筑法》第八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不适用本法。”这里就要先确定一下何为“低层住宅”、何为“农民自建”?参照建筑业有关行业规定及特点可知,农民业主自己建设或者聘请村镇建筑工匠参与共同建设的二层(含二层)以下的房屋,是为农民自建的低屋住宅,这类自建房的建筑活动不适用《建筑法》,其合同关系不是建设工程合同,而是承揽合同。再者,从合同要件上看,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也有严格限制,即建设工程合同的承包人为具有从事勘察、设计、施工业务资格的法人,而且要具有相应的资质。另外,从法理上讲,建设工程合同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承揽合同,所以合同法设专章对建设工程合同作出规定、但又明确未明文规定者可适用承揽合同的有关规定。可见,私房房主将低层房屋发包给个人承建,双方形成的是承揽合同关系。作为承揽合同的双方,房主应是承揽合同中的定作人,包工头应为承揽人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应适用有关承揽的法律规定。
在本案中,被告
一、被告二将其一间共墙楼房的第三层框架主体工程发包给私人包工头李永钦承建,从上述分析可知,被告
一、被告二与被告三之间的法律关系为建筑施工承揽合同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规定了定作人过失的侵权责任。即:在一般情况下,定作人对承揽人完成定作合同工作造成他人或承揽人自己损害的,不承担责任;但是,定作人因对定作、对定作的指示或者对承揽人的选任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具体到本案,被告一和被告二作为房主和定作人,将楼房以包工不包料形式发包给未取得建筑施工资质的被告三承揽建筑施工,在选任承揽人时存在过失,未尽必要的注意义务。即明知承揽人没有相应的从业资质或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而与之签订承揽合同,承揽人在执行承揽事项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即构成对承揽人选任有过错,定作人应对事故的发生承担相应过错责任。
二、关于被告三与被告李玉杰和原告董成之间的法律关系及归责问题
本案的争议焦点之二就是,被告三与被告李玉杰和原告董成之间的合同性质,也即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是雇佣合同关系还是加工承揽合同关系。之所以要区分雇佣合同与承揽合同,是因为两种合同的风险承担与责任归属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向第三人追偿。”该解释第10条规定:“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所谓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雇佣合同则是指雇员在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主给付报酬的合同。在承揽和雇佣关系中,承揽人和雇员都要付出一定的劳动,同时也要获取相应报酬,故单从定义来看,无法有效区分这两类合同。要正确区分承揽关系与雇佣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人身依附关系不同。承揽合同关系中承揽人与定作人双方地位平等,承揽人在其工作范围内有独立的自主权。雇佣关系中,雇员与雇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一般情况下,雇员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等方面需要接受雇主的安排,双方存在控制、支配和从属的关系。
(二)工作的目的和性质不同。承揽关系中,承揽人以完成工作成果为目的,提供劳务仅仅是完成工作成果的手段,而在雇佣关系中,雇员工作目的只是单纯的提供劳务,与雇主形成的是以劳动力的交换为标的的劳动合同关系。
(三)报酬的给付标准不同。承揽关系中,承揽人的报酬给付以完成总的劳动成果为条件,报酬的体现以工作效果为重,因此,除包括劳动力的价值和技术成份的价值外,承揽人的报酬还包含有一定的利润成分。而雇佣关系中雇员的报酬一般仅包含劳动力的价值,通常以每日劳务的价格作为计算报酬的标准。二者在报酬给付标准上的差异,决定了在行业相同并且提供相同劳动量的情况下,承揽人与雇员所获取的报酬具有较明显的差别。
(四)报酬的给付方式不同。因承揽人提供或交付的是劳动成果,通常情况下报酬的支付是一次性的,即完成承揽合同约定的劳动成果后,定作人一次性向承揽人支付报酬。而在雇佣关系中,雇员提供的劳务是连续性的,报酬的支付方式往往具有一个较长的周期,且支付的时间及标准是较为固定。
另外,判断是否是承揽关系还是雇佣关系,还可以从提供工具或设备的主体、一方所提供的劳动是否其独立的业务或者经营活动等方面进行区分。如果由接受劳务的一方提供劳动工具或设备,一方所提供的劳务是接受劳务一方业务或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则可以认定为雇佣,反之为承揽。
本案中,被告三李永钦与被告李玉杰对合同关系并未明确约定,但双方口头约定由被告李玉杰负责楼柱施工工程,工钱按每根柱子35元计算,被告李玉杰随即叫上了原告董成等前往进行施工,从这一内容可以看出,原告董成、被告李玉杰是一次向被告三李永钦提供工作成果,劳动报酬也是一次性支付,原告董成、被告李玉杰提供的劳务仅仅是完成工作成果的手段,符合承揽合同关系中承揽人的工作目的和性质;原告董成、被告李玉杰进行楼柱工程施工,虽然工作场所因劳动对象涉及不动产要接受被告三李永钦的安排,但原告董成、被告李玉杰可以自由决定工作时间和工作进程,与被告三李永钦之间并不存在控制、支配和从属的关系;原告董成、被告李玉杰完成工作的过程具有独立性,其提供的劳动不是被告三李永钦的业务或生产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案被告三李永钦与被告李玉杰和原告董成之间应属于加工承揽合同关系。被告三李永钦作为承建楼房工程施工的承揽人和定做人,在承包工程的楼面施工现场,对楼面的“天井”未设警示标志和未采取安全防护等措施,将工程雇请未经培训和取得相应资质的被告李玉杰和原告董成承揽完成,对定作和选任有过错,对事故发生造成原告受伤,应当承担主要责任。被告李玉杰作为承接被告三楼柱施工的承揽人和负责人,将该承揽工程交由原告等人进行施工,对施工人员未尽安全生产措施和管理责任,在承揽完成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原告自身受伤,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关于原告的责任承担问题,这是本案的争议焦点之三。原告是否应承担责任,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从业资质,根据国家法律对施工人员建筑资质的相关规定,建筑工人不仅具有建设施工的专业技术,而且具有采取正确措施安全施工、有效避免事故发生的管理知识和防范经验,还相对具有承担安全事故风险的能力。而本案中的原告,显然是缺乏上述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其在明知不具备相应建筑资质的情况下,仍然承接施工工程,存在明显过错。二是注意义务,这是原告应承担责任的关键着力点。民事注意义务的产生渊源除法律规定之外,与社会生活经验、职业业务、常识、先行行为等因素有着广泛的联系。注意义务从来源上讲,可分为五类: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注意义务;依合同约定所产生的注意义务;职业、业务所要求的注意义务;常识、习惯所要求的注意义务;先行行为所产生的注意义务。显然,原告作为一名建筑工人,其职业特点决定了原告须尽到谨慎的安全生产注意义务。原告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施工时不注意安全,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一般性的安全检查,也没有对楼面“天井”引起必要的警惕,更没有尽到谨慎的安全生产注意义务,盲目施工造成事故,存在明显过错,就应当对事故的发生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所以法院在审判这起赔偿案件时,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判令原告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上,法院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大小,判决原告承担15%的责任,被告一和被告二各承担10%的责任,被告三承担45%的责任,被告李玉杰承担20%的责任是正确的,符合我国法律过错归责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司法和谐,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