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23)
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23)
案例57 某市应对水污染的工作
A市某化工厂发生猛烈爆炸起火,现场火光一片,浓烟滚滚。爆炸燃烧当即摧毁了苯胺装置、硝基苯储罐和多个苯储罐,并直接威胁到旁边十几个储罐的安全。为遏制火势蔓延、防止更大的连锁爆炸,消防队员使用数千吨水和几十吨泡沫进行灭火和冷却。长时间的灭火战斗后,地上产生了大量的有毒积水。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扑救,终于将大火彻底扑灭,然而大量夹带着有毒苯类物质的消防水,绕过了该厂污水处理厂而进入了市政排雨管线,直接流入了甲江。3天后,处于甲江下游的B市开始停水。又过了几天,处于甲江下游的C市检测到水中苯类污染严重超标。随后,C市政府向市民发出紧急公告,全市将临时停止供水4天,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公告没有告知停水的真实原因,而是称将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而此时,C市正流传该市近期将发生大地震的说法,尽管该市地震局某发言人否定了近期爆发大地震,但该公告的停水时间和停水原因解释加重了市民的猜疑,各超市人群拥挤,出现了饮用水、食物等抢购风潮,两天内离开该市的火车票、飞机票等也全面告急。旋即,C市市政府又发出一则紧急公告,称停水原因是甲江水质近期可能因A市化工厂爆炸事故受到污染。两次公告不同的停水原因解释引起了市民的困惑,而A市化工厂某负责人曾在接受某报社采访时强调,该事故不会造成水质污染。与此同时,C市中小学宣布停课7天,并进行了安全和抗震知识教育。至此,地震传言在C市造成的恐慌达到顶峰,很多市民冒着严寒,带着帐篷,夜宿街头。C市市政府不得不发布第三次紧急公告,并经过一系列有效的应急措施,终于化解了这场危机。
思考题
l.如果由你来担任该事故的现场总指挥,请介绍需要优先开展的3项工作并说明理由。
2.针对该案例在应急信息通报和谣言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紧扣本案例,在制定针对该类事故的应急预案时,提出5项应急行动目标。
【参考答案】
1.作为事故现场总指挥,需要优先开展的3项工作是:
(1)作好人员抢救、疏散工作,同时注意抢险人员的防护。
(2)建立事故报警与通报制度,包括向公众的报警与通报、向政府有关部门的报警与通报。
(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消除事故。
这是因为事故应急抢险的首要目的就是抢救受害人员、保护灾区群众、控制消除危害。其次再考虑财产的损失、环境的损害。
2.(1)C市政府第一次紧急公告没有告之停水的真实原因,是谣言和恐慌的主要原因;
(2)A市政府和C市政府说法不一,加重了市民猜疑和恐慌
(3)C市中小学校停课,进行抗震教育也加重了市民猜疑和恐慌
改进建议:(1)建立信息发布的审核和批准程序,事故通报应真实、准确,口径一致。
(2)单位、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要讲策略,应和应急指挥中心保持一致,防止有负面影响。
3.5项应急行动目标是:
(1)迅速开展事故侦察、危险调查工作。掌握事故的大小、范围、危害程度、发展趋势;
(2)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3)对于涉及大众健康的危害进行紧急公告和警报;
(4)建立应急通讯系统;
(5)危害事态监测与评估。
案例58 井喷后的应急工作
某日晚10时左右,某钻井队在天然气矿井施工起钻过程中,因违章作业,未按规定保证泥浆灌注量和循环时间,导致钻井溢流,发生井涌;录井员未能及时发现溢流等井涌征兆,井涌迅速转为井喷。钻井队队长迅速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关井措施,但由于回压阀被违规卸掉,井喷无法控制。井场设备价值数千万元,钻井队队长未敢下令点火,旋即向有关上级公司报告井喷事故,但也没有请示点火。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即率队从A市出发前往事故现场。由于喷出的天然气中富含有毒气体硫化氢,井喷半小时后钻井队人员开始撤离,并派出2名员工通知井口附近村民紧急疏散,但大多数已经熟睡的村民并没有被他们的呼喊惊醒,该2名员工也不幸中毒身亡。井喷l h 20 min左右,钻井队队长派人回井场关闭了柴油机、泥浆泵和发电机等,对井场实施警戒,并向A市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A市政府立即通报事故所在县政府。而此时离事故地点1 km远的当地镇政府却仍未接到钻井队的电话通报。次日11时左右,钻井队接到上级点火指示。而之前,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在途中就有人向其建议点火,到达镇上后在知道已有人员中毒伤亡的情况下也都未能做出点火决定,也
没有指派专人踏勘现场点火时机。直到12:30左右,钻井队某队员意外发现井口停喷,气体从放喷管线喷出,才开始组织点火准备。14时左右,派人核实后,于16时左右点火成功,险情得到初步控制。第三天上午10时,数百名公安干警、武警组成的几十个搜救组进入了井场附近的村庄,展开全面搜救,发现大量死亡人员。
事后,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走访报道。一农妇见到慰问领导就哭道:“我家的牛死了!”某村干部叹息道,要是村里有一个高音喇叭,也不至于死那么多人啊!还有些人就是不听劝,不肯离开,有的还回去锁门,拦也拦不住!一村民心有余悸地说,他家离井场也就50 m,自己是因为和钻井队以前的一个队长比较熟,曾在闲谈时无意中听说过那气有毒,才拼命跑了出来,否则不堪设想。当地某政府官员说,事故一个多小时后,当地政府即组织了数十人的先遣队,派出警车、救护车鸣警笛沿公路往返行驶,用扩音器呼叫周围山上居住的群众转移。但由于正值深夜,灾区交通通讯不便,现场有毒气体浓度太高,虽经多种努力,仍难保证灾区群众全部得到转移。并坦言:别说老百姓,连我们也不知这竟是一个大毒气筒。
思考题
1.结合本案例,如何建立高风险企业与当地政府的互动应急机制?
2该案例在应急决策和现场应急工作的连续性方面暴露出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3请分析该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对于可能发生井喷的钻井工程,应该与当地政府建立互动应急机制,具体如下:
(1)平时应通报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2)建立事故紧急通报渠道。
(3)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应急演习等工作。
(4)设置紧急疏散的通信设备、防护用具。
2.该案例在应急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1)钻井队队长未敢下令点火,也没有请示点火。
(2)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在知道已有人员中毒伤亡的情况下未能做出点火决定。
该案例在现场应急工作的连续性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是:
(1)钻井队向A市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但未向当地镇政府通报情况。
(2)钻井队派出2名员工通知井口附近村民紧急疏散,该2名员工不幸中毒身亡,使通知中断。
3.该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主要是:
(1)钻井队队长未及时下令(请示)点火。公司应急中心主任也未能做出点火决定。
(2)井喷l h 20 min左右,钻井队才向A市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且没有向当地镇政府通报事故情况,延误了群众的疏散时间。
(3)报警设备、防护用具没有。
(4)村民缺乏安全知识教育,对钻井队存在毒气泄放的情况不了解。
第二篇: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28)
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28)
案例66 特大吊装事故
一、事故经过
某年某月某日上午08:00左右,在某市造船厂船坞工地,由某公司、某中心等单位承担安装600 t起重量、跨度为170 m的巨型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造成36人死亡的特大事故。
1.起重机吊装过程
事故前3个月,该工程公司施工人员进入造船厂开始进行龙门起重机结构吊装工程,2个月后,完成了刚性腿整体吊装竖立工作。
事故前12日,该中心进行主梁预提升,通过60%-100%负荷分步加载测试后,确认主梁质量良好,塔架应力小于允许应力。
事故前4日,该中心将主梁提程式离开地面,然后分阶段逐步提升,至事故前一日19:00,主梁被提升至47.6 m高度。因此时主梁上小车与刚性腿内侧缆风绳相碰,阻碍了提升。该公司施工现场指挥考虑天色已晚,决定停止作业,并给起重班长留下局面工作安排,明确事故当日早晨放松刚性腿内侧缆风绳,为该中心08:00正式提升主梁做好准备。
2.事故发生经过
事故当日07:00,公司施工人员按现场指挥的布置,通过陆侧(远离江河一侧)和江侧(靠近江河一侧)卷扬机先后调整刚性腿的两对内、外两侧缆风绳,现场测量员通过经纬仪监测刚性腿顶部的基准靶标志(调整时,控制靶位标志内外允许摆动20 mm),并通过对讲机指挥两侧卷扬机操作工进行放缆作业。放缆时,先放松陆侧内缆风绳,当刚性腿出现外偏时,通过调松陆侧外缆风绳减小外侧拉力进行修偏,直至恢复至原状态。通过10余次放松及调整后,陆侧内缆风绳处于完全松弛状态并已被推出上小车机房顶棚。此后,又使用相同方法和相近的次数,将江侧内缆风绳放松调整为完全松弛状态,约07:55,当地面人员正要通知上面工作人员推移江侧内缆风绳时,测量员发现基准标志逐渐外移,并逸出经纬仪观察范围,还有现场人员也发现刚性腿不断地在向外侧倾斜,直到刚性腿倾覆,主梁被拉动横向平移并坠落,另一端的塔架也随之倾倒。
3.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36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死亡人员中,公司4人,中心9人(其中有副教授1人,博士后2人,在职博士1人),造船厂23人。
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约l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8 000多万元。
二、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立即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1.刚性腿在缆风绳调整过程中受力失衡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调查组在听取工程情况介绍、现场勘查、查阅有关各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图纸、收集有关物证和陈述笔录的基础上,对事故原因作了认真的排查和分析。在逐一排除了自制塔架首先失稳、支承刚性腿的轨道基础沉陷移位、刚性腿结构本体失稳破坏、刚性腿缆风绳超载断裂或地锚拔起、荷载状态下的提升承重装置突然破坏断裂及不可抗力(地震、飓风等)的影响等可能引起事故的多种其他原因后,重点对刚性腿在缆风绳调整过程中受力失衡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经过有关专家对吊装主梁过程中刚性腿处的力学机理分析及受力计算,提出了《市某特大事故技术原因调查报告》,认定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吊装主梁过程中,由于违规指挥、操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情况下,放松了内侧缆风绳,致使刚性腿向外侧倾倒,并依次拉动主梁、塔架向同一侧倾坠、垮塌。
2.施工作业中违规指挥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该公司施工现场指挥在发生主梁上小车碰到缆风绳需要更改施工方案时,违反吊装工程方案中关于“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施工方案的作业要求。如有特殊情况进行调整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的规定。未按程序编制修改书面作业指令和逐级报批,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下令放松刚性腿内侧的两根缆风绳,导致事故发生。
3.吊装工程方案不完善、审批把关不严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由该公司编制,其上级公司批复的吊装工程方案中提供的施工阶段结构倾覆稳定验算资料不规范、不齐全;对造船厂600 t龙门起重机刚性腿的设计特点,特别是刚性腿顶部外倾710 mm后的结构稳定性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对主梁提升到47.6 m时,主梁上小车碰刚性腿内侧缆风绳这一可以预见的问题未予考虑,对此情况下如何保持刚性腿稳定的这一关键施工过程更无定量的控制要求和操作要领。
吊装工程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编制后,虽经规定程序进行了审核和批准,但有关人员及单位均未发现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得吊装工程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在重要环节上失去了指导作用。
4.施工现场缺乏统一严格的管理,安全措施不落实是事故伤亡扩大的原因
(1)施工现场组织协商不力。在吊装工程中,施工现场甲、乙、丙三方立体交叉作业,但没有及时形成统一、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对现场进行严格管理。在主梁提升前10日成立的“600t龙门起重机提升组织体系”,由于机构职责不明、分工不清,并没有起到施工现场总体的调度及协调作用,致使施工各方不能相互有效沟通。乙方在决定更改施工方案,决定放松缆风绳后,未正式告知现场施工各方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甲方也未明确将事故当日的作业具体情况告知乙方。导致造船厂23名在刚性腿内作业的职工死亡。
(2)安全措施不具体、不落实。事故发生前1个多月,由工程各方参加的“确保主梁、柔性腿吊装安全”专题安全工作会议,在制定有关安全措施时没有针对吊装施工的具体情况由各方进行充分研究并提出全面、系统的安全措施,有关安全要求中既没有对各单位在现场必要人员作出明确规定,也没有关于现场人员如何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条款。施工各方均未制定相应程序及指定具体人员对会上提出的有关规定进行具体落实。例如,为吊装工程制定的工作牌制度就基本没有落实。
综上所述,此起特大事故是一起由于吊装施工方案不完善,吊装过程中违规指挥、操作,并缺乏统一严格的现场管理而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
三、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作业中的违规指挥所致。
起重机结构吊装施工现场由该公司担负指挥和施工现场指挥。在发生主梁上小车碰到缆风绳情况时,未修改书面作业指令和执行逐级报批程序,违章指挥导致事故发生,该公司应负主要方面责任。
(1)该公司职工,600 t龙门起重机吊装工程事故当日施工现场指挥。作为当日的施工现场指挥,不按施工规定进行作业,对于主梁受阻问题,自行决定,在没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就安排人放松刚性腿内侧缆风绳,导致事故发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责任者,犯有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罪,给予开除公职处分,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公司副经理,作为600 t龙门起重机吊装工程项目经理,忽视现场管理,未制定明确、具体的现场安全措施;明知7月17日要放刚性腿内侧缆风绳,也未提出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且事发时不在现场。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犯有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罪,给予开除公职、开除党籍处分,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3)对其他12名特大事故相关责任人,根据职务、职责,分别给以开除党籍、留党察看、党内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等党纪处分和开除公职、行政撤职、行政降级、行政记过、行政警告处分等行政处罚,对涉嫌犯有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责成该三个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调查结论对与事故有关的其他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
四、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
(1)工程施工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杜绝有章不循、违章指挥、凭经验办事和侥幸心理。
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现场施工违规指挥所致,而施工单位在制定、审批吊装方案和实施过程中都未对600 t龙门起重机刚性腿的设计特点给予充分的重视,只凭以往在大吨位门吊施工中曾采用过的放松缆风绳的“经验”处理这次缆风绳的干涉问题。对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就完全放松刚性腿内侧缆风绳的做法,现场有关人员均未提出异议,致使该公司现场指挥人员的违规指挥得不到及时纠正。此次事故的教训证明,安全规章制度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坚决贯彻执行,以改变那种纪律松弛、管理不严、有章不循的情况。不按科学态度和规定的程序办事,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想当然、凭经验、靠侥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今后在进行起重吊装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时,应当明确禁止其他与吊装工程无关的交叉作业,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以确保施工安全。
(2)必须落实建设项目各方的安全责任,强化建设工程中外来施工队伍和劳动力的管理。
这次事故的最大教训是以包代管。为此,在工程的承发包中,要坚决杜绝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现象。首先是严格市场的准入制度,对承包单位必须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在多单位承包的工程中,发包单位应当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在工程合同的有关内容中必须对业主及施工各方的安全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制约机制,以保证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
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出现利益主体多元化、劳动用工多样化趋势。特别是在建设工程中目前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为此,一定要重视对外来施工队伍及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和培训教育,必须坚持严格的审批程序;必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对特种作业人员要严格培训考核、发证,做到持证上岗。
此外,中央管理企业在进行重大施工之前,应主动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3)要重视和规范高等院校参加工程施工时的安全管理,使产、学、研相结合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过程中,高等院校以多种形式参加工程项目技术咨询、服务或直接承接工程的现象越来越多。但从这次调查发现的问题来看,高等院校教职员工介入工程时一般都存在工程管理及现场施工管理经验不足,不能全面掌握有关安全规定,施工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等问题,而一旦发生事故,善后处理难度最大,极易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高等院校所属单位承接工程的资质审核,在安全管理方面加强培训;高等院校要对参加工程的单位加强领导,加强安全方面的培训和管理,要求其按照有关工程管理及安全生产的法规和规章制订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实行严格管理,以确保施工安全。
第三篇:2013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答案--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一、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仰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24
C.36
D.48
E.72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A.1
B.2
C.3
D.4
E.5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
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 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答案:ABDE。解析: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下列安全生产工作,应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并签署意见:
(一)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
(二)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
(三)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
(四)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六)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七)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事项。
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 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答案:BDE。事故调查组成员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会、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可以邀请人民检察院参与事故调查。还可以聘请专家参与事故调查。从题目来看,国资委(如果属于国有企业)和环保部门可以参加事故调查,绝对不可能组织事故调查。
6题、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A、煤尘
B、笨
C、氯
D、高温
E、焦炉煤气
答案:ABE 解析:CD虽然也是职业性有害因素,但从从题目中不能看出是否存在该职业性有害因素
7题、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
A、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 E、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
答案:BDE。C选项明显错误,A不太确定,凭直接认为不需要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丧葬及抚恤费用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很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3、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A.尘肺
B.苯中毒
C.炭疽
D.职业性哮喘
E.甲醛中毒
4、在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ABCD)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粉尘堕化措施
C、除尘净化措施
D、通风净化措施
E、防静电措施
解析:ACD应该不难理解,书上都有。B选项在08版的粉尘爆炸中有堕化防护措施。D选项不能降低粉尘浓度,只是杜绝粉尘爆炸的点火源,与题意不符合
5、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ACE)A、安装静电保护装置
B、安装电磁屏蔽
C、采用TT系统
D、安装机械联锁
E、采用保护接零系统
解析:CE很明显正确,B项书上说了,漏电保护装置可以作为直接接触电击基本措施的补充措施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显然正确。BD书上没介绍,不确定所以没选
6、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解析:C项,书上说随含氧量增高,爆炸危险性越大,而选项说的是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本人认为不对。E项应该是随湿度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少。
7、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有(BE)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
B、“四不放过”的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 E、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解析:BE显然正确,书上有提到。AD明显错误。C不确定,据网友反映也是正确的,但本人没选。
8、该起事故暴露B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AB)A、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B、安全检查不到位 C、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
D、未采用防爆电机 E、岗位责任制不健全
解析:我认为C、E案例中并不能反映出来。D项应该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而不是管理的问题。
三、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份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
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5月,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吊车吊运一台800KG-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6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吊车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
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上面蓝色字体是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估计扣4分)
① 较大事故。
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①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②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③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④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
⑤ 主要负责人经安全培训合格 ⑥ 编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⑦ 治理排查生产隐患。⑧ 组织应急演练。
⑨ 事故发生后的上报制度
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① 乙无特种作业证书驾驶起重机。
② 机电队和运输队不属于专业安装人员。③ “天黑无照明”属于专业环境不良。
④ “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表明该施工队没有专项安装方案。⑤ “甲找来3名临时工”。施工组织不合理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技术措施:
① 完善起重机安装方案。② 设置施工现场照明,提供良好作业环境。管理措施:
①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②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③ 主要负责需经安全培训合格
④ 特种作业人员经相关部门培训,持证上岗。⑤ 从业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⑥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⑦ 定期进行隐患排查。⑧ 编制应急预案。
四、D热电厂2x300MW扩建工程的燃煤系统包括:煤仓,运煤系统,破碎系统,给煤系统。煤仓内堆煤最大高度为14m。燃煤由汽车运入电厂,采用胶带输送机将煤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扩建工程使用该厂原有的2个容积500立方米柴油储罐储存点火锅炉用燃油。给水系统的功能是将水送入省煤器。进入省煤器的水经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变成过热蒸汽后送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D厂调节水系统有一个储存为12t的液氨储罐。
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方式,氨气由直径100mm的管道引入发电机设备。制氢系统有9个表压3.2MPa,容积10立方米的氢罐。锅炉机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为17075MPa。
D厂远离城区。为方便员工生活,D厂在厂区设立了一座加油站,加油站有2个容积150立方米的汽油储罐,汽油的密度为730kg/m3.受D厂委托,E安全评价机构对该厂扩建工程进行了安全评价,出具了安全评价报告,并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计22分)
1、为预防燃煤输送系统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2、D厂委托给E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哪种类型?简述该类安全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
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结合以上场景,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指出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五、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度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 , 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MPa。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1,2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未整改的原因是F长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得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1.2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辛辛苦苦把真题打出来了了,好累!可能还过不了!
好了我把我认为的标准答案补上
一、1D,2E,3A,4ABDE,5BDE,6ABDE,7BDE
二、1B,2A,3A,4ACD,5ACE、6ABCD,7BCE,8ABE
三、1、起重伤害。(2分)
理由:发生在吊塔(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中。(2分)
2、(1)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分)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使用。(1分)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1分)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分)
(6)及时、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1分)
3、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1)起重机械的安装和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1分)
(2)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1分)
(3)施工中没有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1分)
(4)在作业环境不良的条件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1分)
(5)临时工未经培训上岗,特种专业人员未持证上岗。(1分)
(6)相关方管理混乱,存在着非法分包、转包的现象。(1分)
4、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
(2)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1分)
(3)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1分)
(4)加强强相关方管理,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质和条件。(1分)
(5)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思。(1分)
(6)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1分)
四、1、输煤输送系统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1)防粉尘措施:a改革工艺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b湿式作业;
c密闭、通风、除尘;d个体防护。(3分)
(2)机械传动部件采用防护罩、防护网等防护装置防止机械伤害。(1分)
(3)采用接地等防静电措施。(1分)
(4)接地、屏蔽等防雷击措施。(1分)
2、安全评价为安全验收评价。(1分)
其主要内容有:
(1)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1分)
(2)发生事故与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1分)
(3)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符合性评价。(1分)
(4)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量、定性分析。(1分)
(5)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1分)
3、(1)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并使危险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1分)
(2)起重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1分)
(3)作业许可证上应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1分)
(4)爆破、吊装作业要派专业人员现场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 落实。(1分)
4、加油站(2个汽油储罐)(1分)理由:加油站汽油储量243T>汽油临界量200T(1分)
液氨储罐。(1分)理由:液氨储罐储量12T>氨临界量10T。(1分)
氢罐。(1分)理由:氢罐储量>氢临界量5t。(1分)
2个柴油储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因为2个柴油储罐的量为840T小于柴油临界量5000T
五、1、燃煤————易燃(自然)物质。(1分)
柴油————易燃液体。(1分)
煤气————易燃气体。(1分)
硫酸铵、硫酸————强氧化性物质。(1分)
2、特种设备:电梯(1分),锅炉(1分),蒸汽管道(1分),压力容器(1分)。
3、重大事故隐患1、2均由F厂整改。(2分)
理由:a、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1分)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
隐患。(1分)
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1分)
d、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1分)
4、按事故类别分类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类别(本题最多得6分)
(1)火灾——————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1分)
(2)其他爆炸————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管道爆炸)。(1分)
(3)坍塌——————堆煤场。(1分)
(4)高处坠落————主厂房等检修。(1分)
(5)淹溺——————除盐水站。(1分)
(6)触电——————各种电气设备。(1分)
(7)机械伤害————各种机械。(1分)
(8)窒息和中毒———热力管网气体。(1分)
5、针对安全检查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思。(1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1分)
(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1分)
(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1分)
(5)坚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1分)
(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
改情况进行评估。(1分)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题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 ℃。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B
解析: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212。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A.物体打击
B.灼烫
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
E.火灾
答案:B
解析:参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22-123。
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
答案:C
解析:参见旧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97-198,《安全生产技术》P87。
4.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答案:ABCD
解析: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45-157。
5.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
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D.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E.A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
答案:AB
解析: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216。
6.该起事故调查中,针对技术缺陷方面的分析应包括()。
A.余热锅炉的操作规程
B.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质量
C.余热锅炉的工程设计
D.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爆炸当量
E.A铜业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答案:ACD
解析:参见旧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98。
7.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
答案:CD
解析: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98-202。
第二题
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
E.动土作业许可证
答案:B
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A.B工程公司
B.C炼油厂
C.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
D.甲所在的班组
E.B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
答案:A
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A.盲目施救
B.窒息
C.中毒
D.防护缺失
E.意外坠落
答案:ABCD
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答案:ABE
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
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
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答案:ABDE
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A.可燃气体
B.有毒气体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碳
答案:ABE
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A.火灾
B.其他爆炸
C.淹溺
D.中毒窒息
E.机械伤害
答案:CD
第三题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天奋力救援,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综。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纸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县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第四题:
E招标项目为20Km管道铺设施工项目。项目作业内容主要有:挖沟、布管和焊接;主要作业程序是:挖沟、地面管道焊接、吊管入沟、沟内对管焊接、填埋。施工期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属于雨季。施工地点位于江淮丘陵地带,施工现场地表最大坡度达22°。管沟开挖尺寸为:深2.6m、上部宽2.5m、底部宽2.1m。管道规格为:直径1016mm、壁厚17.5mm、长12.3m,重量为5.3t。
F公司计划参与该项目的投标,该公司主要设备有:挖掘机10台,焊接工程车20台、40t吊管机20台;该公司有员工140人,其中:挖掘机驾驶员15人、焊接工程车驾驶员25人、吊管机驾驶员25人、焊工60人、管理和技术人员15人。该公司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曾经完成过300km类似管道工程的施工,没有发生伤亡事故,有良好的安全、质量业绩。
在制作项目投标书时,需要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订安全防范措施,计算安全生产投入。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
2. 指出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并说明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
3. 指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4. 说明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哪几方面费用。
答案:
1.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车辆伤害、起 重伤害、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物体打击、坠落、其他伤害。
2. 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是吊管机,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安全技术监督检验报告;设备及人身施工记录;设备的问题分析及评价记录。
3. 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机械安全技术措施、电气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技术措施、防护安全技术措施等。
4. 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的费用:
(1)安全活动、安全培训教育费用。
(2)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费用。
(3)安全设施费用。
(4)保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费用。
(5)安全检查、安全评价和职业卫生评价所需要费用。
(6)保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推广费用。
(7)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费用。
(8)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和职业病预防健康体检费用。
(9)消防器材设施购置、维护费用。
(10)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维护费用。
(11)治安保卫费用。
(12)应急救援物资费用。
(13)其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
第五题:
2008年,G淀粉公司雇佣临时人员把仓库改造成第三生产车间。该车间为长80m、宽50m、高15m的桁架砖混结构建筑,分为打包间和产品暂存间。打包间用7m高砖墙与暂存间分隔。打包间内有打包机8台、振动筛安装在6m高的二层钢制平台上,振动筛内筛子采用木质框架,筛子四角与振动筛用铁质螺栓连接。振动筛开关和电动机为防爆电器设备。
2010年3月10日10时30分,当班班长甲发现4号打包机故障,二层钢制平台滞留了大量淀粉,正散落到打包间地面。甲关停4号打包机,并向车间主任报告。14时甲带领10名工人到二层钢制平台清理淀粉。一部分工人使用扫把、铁锹等工具清理平台上的淀粉,装包后,通过楼梯把成包淀粉滚落到打包车间地面,或从二层平台直接将淀粉包扔到打包间地面。另一部分工人用铁制扳手卸下筛子,用铁棍敲打清理筛子上的淀粉。
当清理工作进行到15时10分时,突然发生燃爆,而后发生多次爆炸,打包间一片火海,第三生产车间厂房的四面墙体全部倒塌。事发时,打包间和暂存间分别有作业人员19人和79人。事故导致18人死亡、7人重伤、38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搜救人员多次进入车间搜救,利用切割机、生命探测仪、液压顶杆、起重气垫等装备进行救援,并在厂房周边同时用消防水枪降温,防止再次燃爆。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 指出引起此次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
2. 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3. 指出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
4. 指出G淀粉公司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第四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题型
题型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按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分为6大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标准》(GB6441-1986),从导致事故发生的角度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火灾(5)触电(6)淹溺(7)起重伤害(8)坍塌(9)高处坠落(10)透水(11)冒顶片帮(12)瓦斯爆炸(13)爆破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15)锅炉爆炸(16)容器爆炸(17)其他爆炸(18)灼烫(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3、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从以下8个方面分析:(1)厂址(2)总平面布置(3)道路及运输(4)建筑物(5)生产设备、设施和装置
(6)生产工艺及其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产品(7)作业环境(8)安全管理措施
题型
二、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答题要点:
1、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物的不安全状态(技术缺陷)
2、间接原因制度和管理问题 题型
三、事故调查与处理
答题要点:(4+X)
1、生产经营单位
2、主要负责人(81条)
3、事故直接责任人(90条)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相关人员(77条)题型
四、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和措施 答题要点:(5+X)
1、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建立完善并贯彻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
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
5、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通过培训和演练确保其可操作性;
题型
五、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程序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危险分析与能力评估
3、编制应急预案
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5、应急预案的实施
题型
六、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
1、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
2、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
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及职责;
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
5、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6、事故应急资源信息;
7、有关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的具体通讯联络方式;
8、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计划;
9、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10、相关附件
题型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按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分为6大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标准》(GB6441-1986),从导致事故发生的角度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火灾(5)触电(6)淹溺(7)起重伤害(8)坍塌(9)高处坠落(10)透水(11)冒顶片帮(12)瓦斯爆炸(13)爆破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15)锅炉爆炸(16)容器爆炸(17)其他爆炸(18)灼烫(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3、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从以下8个方面分析:(1)厂址(2)总平面布置(3)道路及运输(4)建筑物(5)生产设备、设施和装置
(6)生产工艺及其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产品(7)作业环境(8)安全管理措施
题型
二、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答题要点:
1、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物的不安全状态(技术缺陷)
2、间接原因制度和管理问题 题型
三、事故调查与处理
答题要点:(4+X)
1、生产经营单位
2、主要负责人(81条)
3、事故直接责任人(90条)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相关人员(77条)题型
四、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和措施 答题要点:(5+X)
1、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建立完善并贯彻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
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
5、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通过培训和演练确保其可操作性;
题型
五、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程序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危险分析与能力评估
3、编制应急预案
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5、应急预案的实施
题型
六、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
1、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
2、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
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及职责;
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
5、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6、事故应急资源信息;
7、有关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的具体通讯联络方式;
8、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计划;
9、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10、相关附件
第五篇:2011年安全工程师安全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2011年安全工程师安全案例分析考试真题(文字版)
一、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仰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24 C.36 D.48 E.72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
A.1 B.2 C.3 D.4 E.5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 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
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
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6、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A、煤尘 B、笨 C、氯 D、高温 E、焦炉煤气
7、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
A、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
二、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丧葬及抚恤费用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很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3、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
A.尘肺 B.苯中毒 C.炭疽 D.职业性哮喘 E.甲醛中毒
4、在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ABCD)
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粉尘堕化措施
C、除尘净化措施 D、通风净化措施 E、防静电措施
5、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ACE)
A、安装静电保护装置 B、安装电磁屏蔽 C、采用TT系统
D、安装机械联锁 E、采用保护接零系统
6、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7、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有(BE)
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 B、“四不放过”的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
E、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8、该起事故暴露B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AB)
A、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B、安全检查不到位
C、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 D、未采用防爆电机
E、岗位责任制不健全
三、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份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
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5月,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吊车吊运一台800KG-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7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吊车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
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四、D热电厂2x300MW扩建工程的燃煤系统包括:煤仓,运煤系统,破碎系统,给煤系统。煤仓内堆煤最大高度为14m。燃煤由汽车运入电厂,采用胶带输送机将煤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扩建工程使用该厂原有的2个容积500立方米柴油储罐储存点火锅炉用燃油。
给水系统的功能是将水送入省煤器。进入省煤器的水经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变成过热蒸汽后送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D厂调节水系统有一个储存为12t的液氨储罐。
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方式,氨气由直径100mm的管道引入发电机设备。制氢系统有9个表压3.2MPa,容积10立方米的氢罐。锅炉机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为17075MPa。
D厂远离城区。为方便员工生活,D厂在厂区设立了一座加油站,加油站有2个容积150立方米的汽油储罐,汽油的密度为730kg/m3.受D厂委托,E安全评价机构对该厂扩建工程进行了安全评价,出具了安全评价报告,并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计22分)
1、为预防燃煤输送系统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2、D厂委托给E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哪种类型?简述该类安全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
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结合以上场景,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指出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五、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度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 , 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MPa。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1,2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未整改的原因是F长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得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1.2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真题答案
一、1D,2E,3A,4ABDE,5BDE,6ABDE,7BDE
二、1B,2A,3A,4ACD,5ACE、6ABCD,7BCE,8ABE
三、1、起重伤害。(2分)
理由:发生在吊塔(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中。(2分)
2、(1)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分)(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使用。(1分)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1分)(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分)(6)及时、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1分)
3、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1)起重机械的安装和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1分)(2)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1分)(3)施工中没有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1分)
(4)在作业环境不良的条件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1分)(5)临时工未经培训上岗,特种专业人员未持证上岗。(1分)(6)相关方管理混乱,存在着非法分包、转包的现象。(1分)
4、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
(2)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1分)(3)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1分)
(4)加强强相关方管理,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质和条件。(1分)(5)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思。(1分)
(6)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1分)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