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2:1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

第一篇: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Regulation for Lift Supervisory Inspection and Periodical Inspection-Tractionand Positive Drive Lif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9年12月4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再版说明

2017年6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以《关于发布<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等6个安全技术规范第2号修改单的公告》(2017年第44 号),批准对《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 —2009,含第1号修改单)修改,重新印制。

现《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含第1号修改单和第2号修改单)以第2版印制,自2017 年10月1日起施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前言

2004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 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了本规则的起草任务书。2004年5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并 在北京召开首次编制工作会议。2005 年至2008 年,起草组召开了多次编制修订工作 会议,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2008年10月,为了确保本规则编制质量,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研究,国家质检总局以质检特函〔2008〕94号 文决定在部分地区试用本规则。2009年2月,根据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用情 况,起草组在北京召开会议,对试用反馈意见进行了整理,对本规则进行了进一步完 善。2009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以质检特函〔2009〕24号文征求基层、有关部门、单 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2009年8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审议反馈的意见,起草 组在北京召开会议,对规则进行了修改并形成报批稿,2009年12月4日,由国家质 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则的编制工作,遵循了在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我国 电梯相关工作现状的原则。本规则明确规定了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安装、改造、重大 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目的、性质、依据、适用范围、检验条件、检验周期、程 序与要求、内容和方法,以及检验结论的合格判定条件,规定了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日常维护保养和使用单位以及从事电梯监督检验和 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职责要求,以指导和规范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安 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行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促进曳引与强制 驱动电梯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落实。

本规则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分院 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 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 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何毅 王福绵吴岩 孙立新戴光宇 李宁 张彦朝 黄文和 武星军 毛怀新 赵伯锐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杭州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原徐成 陆棕桦 鲁国雄 马凌云 温爱民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目录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1)附件A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7)附件B电梯监督检验报告······································································(34)附件C电梯定期检验报告······································································(44)附件D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5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第一条为了加强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安装、改造、修理、日常维护保养、使用 和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和 定期检验行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促进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的有 效落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 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与强制式电梯(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杂物电梯除外)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

前款所述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电梯)的生产(含电梯的设计、制造、安 装、改造、修理、日常维护保养,下同)和使用单位,以及从事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 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当遵守本规则规定。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监督检验,是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 家质检总局)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根据本规则规定,对电 梯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过程进行的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督检验);本规则所称定期 检验,是指检验机构根据本规则规定,对在用电梯定期进行的检验。

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以下统称检验)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执行相关法规标 准,落实安全责任,开展为保证和自主确认电梯安全的相关工作质量情况的查证性检 验。电梯生产单位的自检记录或者报告中的结论,是对设备安全状况的综合判定;检 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中的检验结论,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落实相关责任、自主确 定设备安全等工作质量的判定。

第四条如果出现了有关电梯生产和检验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影响本规 则技术指标和要求的特殊情况,国家质检总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要求。

第五条实施电梯安装、改造或者重大修理的施工单位(以下简称施工单位)应当 在按照规定履行告知后、开始施工前(不包括设备开箱、现场勘测等准备工作),向检 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使用标志所标注的下次检验日期届满 前1个月,向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对电梯机房(或者机器设备 间)、井道、层站等涉及电梯施工的土建工程进行检查,对电梯制造质量(包括零部件 和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确认,并且作出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以进行电梯施工。

施工单位或者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保证施工 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质量,真实、准确地填写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记录或者报

— 1—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告,对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质量以及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及其与实物的 一致性负责。

第七条施工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向检验机构提供符合附件A 要求的有关文件、资料,安排相关的专业人员配合检验机构实施检验。其中,施工自 检报告、日常维护保养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还须另行提交复印件备存。

第八条检验机构应当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实施监督检验,在维护保养 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实施定期检验。实施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对于电梯安装过程,按照附件A规定的检验内容、要求和方法,对附件B 所列项目进行检验;

(二)对于电梯改造和重大修理过程,除对改造和重大修理涉及的附件B中所列 的项目进行检验之外,还需对附件C所列项目(前述改造和重大修理涉及的项目除外)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按照附件A的规定;

(三)对于在用电梯,按照附件A规定的检验内容、要求和方法,对附件C所列 项目每年进行1次定期检验;

(四)对于在1个检验周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接到故障实名举报达到3次以 上(含3次)的电梯,并且经确认上述故障的存在影响电梯运行安全时,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机构可以要求提前进行维护保养单位的年度自行检查和定期检验;

(五)对于由于发生自然灾害或者设备事故而使其安全技术性能受到影响的电梯 以及停止使用1年以上的电梯,再次使用前,应当按照本条第(三)项的规定进行检验。但如果对电梯实施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应当按照本条第(二)项的规定进行检验。

第九条电梯检验项目分为A、B、C三个类别。各类别检验程序如下:(一)A类项目,检验机构按照附件A的相应规定,对提供的文件、资料进行审 查,对该类项目进行检验,并与自检记录或者报告对应项目的检验结果(以下简称自 检结果)进行对比,按照第二十条的规定对项目的检验结论做出判定;不经检验机构 审查、检验,或者审查、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二)B类项目,检验机构按照附件A的相应规定,对提供的文件、资料进行审 查,对该类项目进行检验,并与自检结果进行对比,按照第二十条的规定对项目的检 验结论做出判定。

(三)C类项目,检验机构按照附件A的相应规定,对提供的文件、资料进行审 查,认为自检记录或者报告等文件和资料完整、有效,对自检结果无质疑(以下简称 资料审查无质疑),可以确认为合格;如果文件和资料欠缺、无效或者对自检结果有 质疑(以下简称资料审查有质疑),应当按照附件A规定的检验方法,对该类项目进 行检验,并与自检结果进行对比,按照第二十条的规定对项目的检验结论做出判定。

各检验项目的类别见附件A、附件B、附件C,具体的检验方法见附件A。

— 2—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第十条检验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则规定,制定包括检验程序和检验流程图在内的 电梯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并且按照相关法规、本规则和检验作业指导文件的规定,对 电梯检验质量实施严格控制,对检验结果及检验结论的正确性负责,对检验工作质量 负责。

第十一条检验机构应当统一制定电梯检验原始记录格式及其要求,在本单位正 式发布使用。原始记录内容应当不少于相应检验报告(见附件B、附件C)规定的内容。必要时,相关项目应当另列表格或者附图,以便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第十二条检验机构应当配备能够满足附件A所述检验要求和方法的检验检测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工具。

第十三条检验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的规定,取得 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以从事批准项目的电梯检验工作。现场检 验至少由2名具有电梯检验员或者以上资格的人员进行,检验人员应当向申请检验的 电梯施工或者使用单位(以下简称受检单位)出示检验资格标识。现场检验时,检验人 员不得进行电梯的修理、调整等工作。

第十四条现场检验时,检验人员应当配备和穿戴必需的防护用品,并且遵守施 工现场或者使用单位明示的安全管理规定。

第十五条对电梯整机进行检验时,检验现场应当具备以下检验条件:(一)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的空气温度保持在5℃~40℃之间;(二)电源输入电压波动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三)环境空气中没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四)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井道、轿顶、底坑)清洁,没有与电 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基站、相关层站等检验现场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 牌;

(五)对井道进行了必要的封闭。

特殊情况下,电梯设计文件对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进行了专门规 定的,检验现场的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应当符合电梯设计文件的规定。

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或者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危险,检验人员可以中 止检验,但必须向受检单位书面说明原因。

第十六条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认真审查相关文件、资料,将检验情况如 实记录在原始记录上(包括已审查文件、资料的名称及编号),不得漏检、漏记。可以 使用统一规定的简单标记,表明“符合”“不符合”“合格”“不合格”“无此项”等; 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即附件A所述检验方法中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下同)必须填 写实测数据;未要求测试数据但有需要说明情况的项目,应当用简单的文字予以说明,例如“×楼层门锁失效”;遇特殊情况,可以填写“因……(原因)未检”“待检”“见附

— 3—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页”等。

原始记录应当注明现场检验日期,有执行本次检验的检验人员签字,并且有其中 一名检验人员的校核签字。

检验机构应当长期保存监督检验原始记录和施工自检报告。对于定期检验原始记 录和日常维护保养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检验机构应当至少保存2个检验周期。

第十七条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下列情况,检验机构应当在现场检验结束时,向受检单位或者维护保养单位出具《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见附件D,以下简 称《通知书》),提出整改要求:

(一)施工或者维护保养单位的施工过程记录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二)电梯存在不合格项目;

(三)要求测试数据项目的检验结果与自检结果存在多处较大偏差,或者其他项目 的自检结果与实物状态不一致,质疑相应单位自检能力时;

(四)使用单位存在不符合电梯相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的问题。定期检验时,对于存在不合格项目但不属于按照本规则第二十一条规定直接判定 为不合格的电梯,《通知书》中应当要求使用单位在整改完成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对该电梯进行监护使用。

受检单位或者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通知书》的要求及时整改,并且在规定的 时限内向检验机构提交填写了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资料。

检验人员应当对整改情况进行确认,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现场验证或者查看填写了 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资料的方式,确认其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定期检验的电梯,如果使用单位拟实施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进行整改,或者拟 做停用、报废处理,则应当在《通知书》上签署相应的意见,并且在规定的时限内反 馈给检验机构,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对应的相关手续。

第十八条检验工作(包括第十七条规定的对整改情况的确认)完成后,或者达到 《通知书》提出时限而受检单位未反馈整改报告等见证材料的,检验机构必须在10 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报告。检验结论为“合格”的,还应当同时出具电梯使用标志。

检验报告的内容、格式应当符合本规则的规定(见附件B、附件C),结论页必须 有检验、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字和检验机构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

检验机构、施工和使用单位应当长期保存监督检验报告。对于定期检验报告,检 验机构和使用单位应当至少保存2个检验周期。

第十九条检验报告中,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应当按照如下 要求进行填写:

(一)对于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在“检验结果”栏中填写实测或者计算处理后的 数据;

— 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二)对于未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如果经检验符合要求,在“检验结果”栏中填 写“符合”;如果经检验不符合要求,填写“不符合”;

(三)对于C类项目,如果资料审查无质疑,在“检验结果”栏中填写“资料确 认符合”;如果资料审查有质疑,并且进行了现场检验,分别按照本条第(一)项或者 第(二)项要求填写相应内容;

(四)对于需要说明情况的项目,在“检验结果”栏中做简要说明,难以表述清楚 的,在检验报告中另加附页描述,“检验结果”栏中填写“见附页XX”;

(五)对于不适用的项目,在“检验结果”栏中填写“无此项”;

(六)“检验结论”栏只填写“合格”“不合格”“—”(表示无此项)等单项结论。第二十条各类检验项目的合格判定条件如下:

(一)A、B类检验项目,审查、检验结果符合附件A中的检验要求;

(二)C类检验项目,资料审查无质疑并且符合附件A中的检验要求,或者审查、检验结果符合附件A中的检验要求。

第二十一条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合格判定条件如下:

(一)安装监督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并且经检验人员确认相关单位已经针对 第十七条第(一)、(三)、(四)项所述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

(二)改造或者重大修理监督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或者改造和重大修理涉及 的相关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对于按照定期检验规定进行的项目,除了上次定期检验后 使用单位采取安全措施进行监护使用的C类项目之外(使用单位继续对这些项目采取 安全措施,在《通知书》上签署了监护使用的意见),其他项目全部合格,并且经检 验人员确认相关单位已经针对第十七条第(一)、(三)、(四)项所述问题进行了有效整 改;

(三)定期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或者B类检验项目全部合格,C类检验项 目应整改项目不超过5项(含5项),相关单位已在《通知书》规定的时限内向检验机 构提交填写了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资料,使用单位已经对上述 应整改项目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在《通知书》上签署了监护使用的意见,并且经 检验人员确认相关单位已经针对第十七条第(一)、(三)、(四)项所述问题进行了有效 整改。

第二十二条经检验,凡不符合本规则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合格判定条件的电梯,应当判定为“不合格”,检验机构应当按照第十八条规定的时限等要求出具检验报告。对于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电梯,受检单位组织相应整改或者修理后可以申请复检。

第二十三条检验报告只允许使用“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 格”四种检验结论。

第二十四条对于判定为“不合格”或者“复检不合格”的电梯、未执行《通知

— 5—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书》提出的整改要求并且已经超过电梯使用标志所标注的下次检验日期的电梯,检验 机构应当将检验结果、检验结论及有关情况报告负责设备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 察机构;对于定期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电梯,检验机构还应当告知使用单位立即 停止使用。

第二十五条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规则自2010 年4月1日起施行,2002年1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 发布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1号)同时废止。

— 6—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附件A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

内容、要求与方法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电梯制造单位提供了以下用中文描述的出厂随机文件:(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许可范围能够覆盖受检电梯的相 应参数;

(2)电梯整机型式试验证书,其参数范围和配置表适用于 受检电梯;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产 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 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轿厢意外移 动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型号和编号,门锁装置、1.1层门和玻璃轿门(如果有)的型号,以及悬挂装置的名称、电梯安装施

制造型号、主要参数(如直径、数量),并且有电梯整机制造单

工前审查相

资料位的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及制造日期;

应资料

A(4)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

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层门和玻璃轿门(如果有)的型式试验 技术 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 资料(5)电气原理图,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

(6)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 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

注A-1: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 章或者检验专用章;对于进口电梯,则应当加盖国内代理商的公 章或者检验专用章

安装单位提供了以下安装资料:

(1)安装许可证明文件和安装告知书,许可范围能够覆盖 受检电梯的相应参数;

1.2(2)施工方案,审批手续齐全;

安装(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资料(4)用于安装该电梯的机房(机器设备间)、井道的布置图 A 或者土建工程勘测图,有安装单位确认符合要求的声明和

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表明其通道、通道门、井道顶部空 间、底坑空间、楼层间距、井道内防护、安全距离、井道 下方人可以到达的空间等满足安全要求;

审查相应资 料。

(1)~(4)在 报检时审查,(3)、(4)在其 他项目检验 时还应当审 查;(5)、(6)在试验时审 查;(7)在竣 工后审查

— 7—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5)施工过程记录和由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出具或者确认 的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 验收手续齐全;

(6)变更设计证明文件(如安装中变更设计时),履行了由 1.2 使用单位提出、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同意的程序; 安装

(7)安装质量证明文件,包括电梯安装合同编号、安装单 资料

位安装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 A 内容,并且有安装单位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及竣工日 期。

注A-2: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安装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 验专用章

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单位提供了以下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资 料:

(1)改造或者修理许可证明文件和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告 知书,许可范围能够覆盖受检电梯的相应参数;

(2)改造或者重大修理的清单以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 审批手续齐全;

(3)加装或者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质 量证明文件、型式试验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

技术 的调试证书(如发生更换);

资料 审查相应资

(4)拟加装的自动救援操作装置、能量回馈节能装置、IC

料。

1.3卡系统的下述资料(属于改造时):

(1)~(5)在

改 ①加装方案(含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

报检时审查,造、②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标明产品型号、产品编号、主要

(5)在其他项

重大技术参数,并且有产品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

目检验时还

修理以及制造日期;

应当审查;

资料③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

(6)在试验时

A 养以及与应急救援操作方面有关的说明。

审查;(7)在

(5)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竣工后审查

(6)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 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

(7)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质量证明文件,包括电梯的改造或 者重大修理合同编号、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单位的许可证 明文件编号、电梯使用登记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 及竣工日期。

注A-3: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改造或者重大修理单位加 盖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

— 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技术 资料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使用单位提供了以下资料:

定期检验和改造、(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

重大修理过程的

(2)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1.1、1.2、1.3所述文件

监督检验时审查;

资料[1.2(3)和1.3(5)除外],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

新安装电梯的监

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

督检验进行试验

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

时审查(3)、(4)、1.4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保存完好(本规则实施前

(5),以及(2)中所

使用已经完成安装、改造或者重大修理的,1.1、1.2、1.3

需记录表格制定

资料所述文件资料如有缺陷,应当由使用单位联系相关单

情况[如试验时使

B 位予以完善,可不作为本项审核结论的否决内容);

用单位尚未确定,(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应当由安装单位

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

提供(2)、(3)、(4)用管理制度等;

审查内容范本,(4)与取得相应资质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5)相应要求交接

(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

备忘录] 设备作业人员证

(1)应当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通道。采用梯子作为通道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通往机房(机器设备间)的通道不应当高出楼梯所 到平面4m; 审查自检结果,如对其有质疑,②梯子必须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

2.1③梯子高度超过1.50m时,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进 通道在65°~75°之间,并且不易滑动或者翻转; 行现场检验(以 与通④靠近梯子顶端应当设置容易握到的把手。下C类项目只描 道门(2)通道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 述现场检验方 C(3)机房通道门的宽度应当不小于0.60m,高度应当不法):

小于1.80m,并且门不得向机房内开启。门应当装有目测或者测量相 带钥匙的锁,并且可以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关数据 门外侧有下述或者类似的警示标志:

“电梯机器——危险 未经允许禁止入内”

2.2 机房(机器

机房(机器设备间)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 设备 目测

他用途

间)专 用 C

— 9—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1)在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其深度不小于 0.70m,宽度为0.50m或者控制柜全宽(两者中的大 2.3值),净高度不小于2m;

安全(2)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以及紧急操作的地目测或者测量相 空间方有一块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其关数据 C 净高度不小于2m;

(3)机房地面高度不一并且相差大于0.50m时,应当 设置楼梯或者台阶,并且设置护栏 2.4 地面机房地面上的开口应当尽可能小,位于井道上方的目测或者测量相 开口开口必须采用圈框,此圈框应当凸出地面至少50mm关数据 C(1)机房(机器设备间)设有永久性电气照明;在靠近2.5 入口(或者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设置一个开关,照明

控制机房(机器设备间)照明; 目测,操作验证各 与插

(2)机房应当至少设置一个2P+PE 型电源插座; 开关的功能 座

(3)应当在主开关旁设置控制井道照明、轿厢照明和 C 插座电路电源的开关

(1)每台电梯应当单独装设主开关,主开关应当易于 接近和操作;无机房电梯主开关的设置还应当符合 以下要求:

①如果控制柜不是安装在井道内,主开关应当安装 在控制柜内;如果控制柜安装在井道内,主开关应 当设置在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上;

②如果从控制柜处不容易直接操作主开关,该控制 柜应当设置能够分断主电源的断路器; 目测主开关的设 2.6③在电梯驱动主机附近1m之内,应当有可以接近置;断开主开关,主开的主开关或者符合要求的停止装置,并且能够方便观察、检查照明、关 地进行操作。插座、通风和报警 B(2)主开关不得切断轿厢照明和通风、机房(机器设装置的供电电路

备间)照明和电源插座、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电是否被切断 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

(3)主开关应当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且在 断开位置时能用挂锁或者其他等效装置锁住,能够 有效地防止误操作;

(4)如果不同电梯的部件共用一个机房,则每台电梯 的主开关应当与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采用 相同的标志

—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1)对照检查驱动 主机型式试验证书 和铭牌;

(1)驱动主机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2)驱动主机工作时无异常噪声和振动;

(3)曳引轮轮槽不得有缺损或者不正常磨损;如果轮 槽的磨损可能影响曳引能力时,进行曳引能力验证 试验;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4)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闸瓦(制动钳)紧 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制动盘)上,电梯运行时 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不发生摩擦,2.7制动闸瓦(制动钳)以及制动轮(制动盘)工作面上没 驱动有油污;

主机(5)手动紧急操作装置符合以下要求: B ①对于可拆卸盘车手轮,设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最迟在盘车手轮装上电梯驱动主机时动作; ②松闸扳手涂成红色,盘车手轮是无辐条的并且涂 成黄色,可拆卸盘车手轮放置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 明显部位;

③在电梯驱动主机上接近盘车手轮处,明显标出轿 厢运行方向,如果手轮是不可拆卸的,可以在手轮 上标出;

④能够通过操纵手动松闸装置松开制动器,并且需 要以一个持续力保持其松开状态;

⑤进行手动紧急操作时,易于观察到轿厢是否在开锁区

(2)目测驱动主机 工作情况、曳引轮 轮槽和制动器状 况(或者由施工单 位或者维护保养 单位按照电梯整 机制造单位规定 的方法对制动器 进行检查,检验人 员现场观察、确 认);

(3)定期检验时,认为轮槽的磨损 可能影响曳引能 力时,进行8.11 要 求的试验,对于轿 厢面积超过规定 的载货电梯,还需 要进行8.12要求 的试验,综合8.9、8.10、8.11、8.12 的试验结果验证 轮槽磨损是否影 响曳引能力;(4)通过目测和模 拟操作验证手动 紧急操作装置的 设置情况

—11—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1)控制柜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对照检查控制柜 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型式试验证书和铭 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牌

断开主开关,在其

输出端,分别断开 三相交流电源的 任意一根导线后,闭合主开关,检查

(2)断相、错相保护功能有效,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电梯能否启动;断 时,可以不设错相保护

开主开关,在其输 出端,调换三相交 流电源的两根导 线的相互位置后,闭合主开关,检查 电梯能否启动 2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2.8 控制

柜、(3)电梯正常运行时,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用两个独根据电气原理图和 紧急

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实物状况,结合模拟 操作 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操作检查制动器的 和动

改变时,应当防止电梯再运行 电气控制 态测

(4)紧急电动运行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试装 ①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来控制轿厢运行,此按钮有防 置 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者其近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 B 目测;通过模拟操

向;

作检查紧急电动

②一旦进入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装置控制轿厢

运行装置功能

运行的功能由检修控制装置所取代;

③进行紧急电动运行操作时,易于观察到轿厢是否 在开锁区

(5)无机房电梯的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应当符 合以下要求:

①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安全方便地从井道外接近和目测;结合相关试 操作该装置;验,验证紧急操作

②能够直接或者通过显示装置观察到轿厢的运动方和动态测试装置 向、速度以及是否位于开锁区;

③装置上设有永久性照明和照明开关; ④装置上设有停止装置或者主开关 的功能

—12—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6)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①在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上或者其附近标明“旁 路”字样,并且标明旁路装置的“旁路”状态或者 “关”状态;

②旁路时取消正常运行(包括动力操作的自动门的 任何运行);只有在检修运行或者紧急电动运行状 态下,轿厢才能够运行;运行期间,轿厢上的听觉 信号和轿底的闪烁灯起作用;

③能够旁路层门关闭触点、层门门锁触点、轿门关 闭触点、轿门门锁触点;不能同时旁路层门和轿门 的触点;对于手动层门,不能同时旁路层门关闭触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2.8点和层门门锁触点;

控制④提供独立的监控信号证实轿门处于关闭位置 柜、(7)应当具有门回路检测功能,当轿厢在开锁区域 紧急内、轿门开启并且层门门锁释放时,监测检查轿门 操作关闭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检查层门门锁锁紧位置 和动的电气安全装置和轿门监控信号的正确动作;如果 态测监测到上述装置的故障,能够防止电梯的正常运行

试装(8)应当具有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当监测到制动通过模拟操作检查 置 B 器的提起(或者释放)失效时,能够防止电梯的正常制动器故障保护功 启动

(9)自动救援操作装置(如果有)应当符合以下要 求:

①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产品型号、产品 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加装的自动救援操作装置的 铭牌和该装置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②在外电网断电至少等待3s后自动投入救援运行,电梯自动平层并且开门;

③当电梯处于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电气安全 装置动作或者主开关断开时,不得投入救援运行; ④设有一个非自动复位的开关,当该开关处于关闭 状态时,该装置不能启动救援运行

—13—

检验方法

目测旁路装置设置 及标识;通过模拟 操作检查旁路装置 功能

通过模拟操作检查 门回路检测功能

对照检查自动救援 操作装置的产品质 量证明文件和铭 牌;通过模拟操作 检查自动救援操作 功能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2.8(10)加装的分体式能量回馈节能装置应当设有铭对照检查分体式能 控制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产品型号、产品编号、主量回馈节能装置的 柜、要技术参数,铭牌和该装置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相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紧急符 操作 和动

和铭牌

(11)加装的IC卡系统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对照检查IC卡系

态测

位名称、产品型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铭统的产品质量证明

试装

牌和该系统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文件和铭牌 置 B(1)限速器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对照检查限速器型

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式试验证书、调试证

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调试证书内容相符,并且铭

书和铭牌

牌上标注的限速器动作速度与受检电梯相适应

(2)限速器或者其他装置上设有在轿厢上行或者下

目测电气安全装置

行速度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之前动作的电气安全 的设置情况

装置,以及验证限速器复位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

目测调节部位封记 和限速器运转情

(3)限速器各调节部位封记完好,运转时不得出现况,结合8.4、8.5 2.9碰擦、卡阻、转动不灵活等现象,动作正常 限速 器 B 的试验结果,判断 限速器动作是否正 常

审查限速器动作速 度校验记录,对照

限速器铭牌上的相 关参数,判断校验

(4)受检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每2年(对于使用

结果是否符合要

年限不超过15年的限速器)或者每年(对于使用年

求;对于额定速度

限超过15年的限速器)进行一次限速器动作速度校

小于3m/s 的电梯,验,校验结果应当符合要求

检验人员还需每2 年对维护保养单位 的校验过程进行一 次现场观察、确认

—14— 2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目测中性导体与 保护导体的设置

2.10 接地 C(1)供电电源自进入机房(机器设备间)起,中性导情况,以及电气设 体(N,零线)与保护导体(PE,地线)应当始终分开;备及线管、线槽的(2)所有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部外露可以导电部 分应当与保护导体(PE,地线)可靠连接

分与保护导体的 连接情况,必要时 测量验证

动力电路、照明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的绝缘电 2.11阻应当符合下述要求:

标称电压/V 安全电压 ≤500 >500

测试电压(直流)/V

250 500 1000

绝缘电阻/MΩ

≥0.25 ≥0.50 ≥1.00

由施工或者维护 保养单位测量,检 验人员现场观察、确认 机房电气(机绝缘 器设 备 C 间)2.12(1)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 及相轿厢上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 关设行超速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备保护装(2)控制柜或者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上标注电

置 B 梯整机制造单位规定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 作试验方法

对照检查上行超 速保护装置型式 试验证书和铭牌; 目测动作试验方 法的标注情况

2.13(1)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 轿厢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 意外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移动(2)控制柜或者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上标注电 保护梯整机制造单位规定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动 装置作试验方法,该方法与型式试验证书所标注的方法 B 一致

对照检查轿厢意 外移动保护装置 型式试验证书和 铭牌;目测动作试 验方法的标注情 况

—15—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除必要的开口外井道应当完全封闭;当建筑物中不 3.1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具有防止火焰蔓延的功能 井道时,允许采用部分封闭井道,但在人员可正常接近

目测

封闭电梯处应当设置无孔的高度足够的围壁,以防止人 C 员遭受电梯运动部件直接危害,或者用手持物体触

及井道中的电梯设备

(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①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m)的进一步制 导行程;

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 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 离不小于1.0+0.035v(m); 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1)测量轿厢在上 3.2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端站平层位置时 曳引0.3+0.035v(m),与导靴或者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的相应数据,计算 驱动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确认是否满足要

求;

电梯于0.1+0.035v(m);

顶部④轿顶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空(2)用痕迹法或者 空间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其他有效方法检验 3 C 注A-4:当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且对电梯驱动主机对重导轨的制导 井道 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0.035v可以用下值代替:行程 及 ①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4m/s时,可以减少到1/2,相关 但是不小于0.25m; 设备 ②电梯额定速度大于4m/s时,可以减少到1/3,但是不

小于0.28m。

(2)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有不小于 0.1+0.035v(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1)轿厢从顶层向上直到撞击上缓冲器时的行程不 小于0.50m,轿厢上行至缓冲器行程的极限位置时 一直处于有导向状态;

(2)当轿厢完全压在上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

(1)测量轿厢在上

下条件: 3.3 端站平层位置时

①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 强制 的相应数据,计算

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 驱动 确认是否满足要

离不小于1.0m; 电梯 求;

②井道顶部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 顶部(2)用痕迹法或者

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30m,与导靴或者滚轮、钢丝绳 空间 其他有效方法检验

附件、垂直滑动门横梁等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 C平衡重导轨的制

0.10m;

导行程

③轿厢顶部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 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3)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平衡重(如果有)导 轨的长度能够提供不小于0.30m 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16—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1)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11m时,其间应 3.4 井道 安全 门 C 当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宽度不小于0.35m的井(1)目测或者测量 道安全门(使用轿厢安全门时除外);(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

相关数据;(2)打开、关闭安

检验方法

(3)门上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全门,检查门的启 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闭和电梯启动情 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1)高度不小于1.40m,宽度不小于0.60m;(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

(1)目测或者测量 相关数据; 3.5 井道 检修 门 C 3 井道 及 相关 设备

3.6 导轨 C(3)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2)打开、关闭检 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也能修门,检查门的启 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1)每根导轨应当至少有2 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一般 不大于2.50m(如果间距大于2.50m应当有计算依 据),安装于井道上、下端部的非标准长度导轨的支 架数量应当满足设计要求;

(2)导轨支架应当安装牢固,焊接支架的焊缝满足设

计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固定只能在井道壁的混目测或者测量相 凝土构件上使用;

(3)每列导轨工作面每5m铅垂线测量值间的相对最 大偏差,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大 于1.2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大于2.0mm;(4)两列导轨顶面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0~ +2mm,对重导轨为0~+3mm

关数据 闭和电梯启动情 况

3.7 轿厢 与井 道壁 距离 B 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0.15m,对于局部高度不大于0.50m或者采用垂直滑动门的测量相关数据;观 载货电梯,该间距可以增加到0.20m。察轿厢门锁设置 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并且门只能在开锁区内情况 打开时,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

—17—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3.8 层门每个层门地坎下的井道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地坎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的连续垂直表面,由

目测或者测量相

下端光滑而坚硬的材料构成(如金属薄板);其高度不小

关数据 的井于开锁区域的一半加上50mm,宽度不小于门入口 道壁的净宽度两边各加25mm C(1)对重(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当采用刚性隔障保 护,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m处,向上延 伸到离底坑地面至少2.50m的高度,宽度应当至少 等于对重(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10m; 3.9(2)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

井道

之间应当设置隔障,隔障应当至少从轿厢、对重(平目测或者测量相

内防

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0m关数据 护

高度,并且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 C 往另一个底坑,如果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 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0m,隔障应当贯穿 整个井道,宽度至少等于运动部件或者运动部件的

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0m 井道

及(1)将上行(下行)相关 限位开关(如果 设备 有)短接,以检修

速度使位于顶层(底层)端站的轿 厢向上(向下)运 行,检查井道上端(下端)极限开关

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 3.10 者对重(如果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 动作情况;

极限(2)短接上下两端 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开关 极限开关和限位 强制驱动电梯的极限开关动作后,应当以强制的机 B 开关(如果有),以 械方法直接切断驱动主机和制动器的供电回路

检修速度提升(下 降)轿厢,使对重(轿厢)完全压在缓 冲器上,检查极限开 关动作状态;

(3)目测判断强制 驱动电梯极限开关 切断供电的方式

—1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3.11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井道应当装设永久性电气照明。对于部分封闭井道,井道

如果井道附近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以不设目测

照明

照明 C(1)底坑底部应当平整,不得渗水、漏水;(2)如果没有其他通道,应当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 3.12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如梯子),该装置不得凸 底坑入电梯的运行空间;

设施(3)底坑内应当设置在进入底坑时和底坑地面上均 与装能够方便操作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 置 C 双稳态、红色、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 操作的保护;

(4)底坑内应当设置2P+PE型电源插座,以及在进 入底坑时方便操作的井道灯开关 井道 及 相关 设备 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底坑空间尺寸应当同时 满足以下要求:

(1)底坑中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1.0m的空间(任一面朝下即可);

(2)底坑底面与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 3.13 不小于0.50m,当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 底坑

邻井道壁之间,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 空间

离在0.15m之内时,此垂直距离允许减少到0.10m; C 当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0.15m 但不大于0.50m时,此垂直距离可按线性关系增加 至0.50m;

(3)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 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30m 3.14 器绳重)应当有导向装置;

装置电气安全装置的作用,使电梯停止运转 B

(1)目测张紧和导(2)电梯以检修速 全装置动作,观察 电梯运行状况

—19—

目测;操作验证停 止装置和井道灯开 关功能

测量轿厢在下端站平层位置时的相应 数据,计算确认是 否满足要求

限速(1)限速器绳应当用张紧轮张紧,张紧轮(或者其配向装置; 张紧(2)当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应当通过一个度运行,使电气安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1)对照检查缓冲 器型式试验证书 和铭牌或者标签;

(1)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应当设置缓冲 器,强制驱动电梯还应当在行程上部极限位置设置缓 冲器;蓄能型缓冲器只能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1m/s 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可以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 梯;

(2)缓冲器上应当设有铭牌或者标签,标明制造单位 3.15 缓冲 3 井道 及 相关 设备 器 B 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 称或者标志,铭牌或者标签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应 当相符;

(3)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无明显倾斜,并且无断裂、塑性变形、剥落、破损等现象;

(4)耗能型缓冲器液位应当正确,有验证柱塞复位的 电气安全装置;

(5)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 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 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 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2)目测缓冲器的 固定和完好情况; 必要时,将限位开 关(如果有)、极限 开关短接,以检修 速度运行空载轿 厢,将缓冲器充分 压缩后,观察缓冲 器是否有断裂、塑 性变形、剥落、破 损等现象;(3)目测耗能型缓 冲器的液位和电 气安全装置;(4)目测对重越程 距离标识;查验当 轿厢位于顶层端 站平层位置时,对 重装置撞板与其 缓冲器顶面间的 垂直距离

3.16 井道下 方空间 的防护 B —20— 如果井道下方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应当将对重缓 冲器安装于(或者平衡重运行区域下面是)一直延伸 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或者在对重(平衡重)上 装设安全钳

目测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轿厢 与对 重(平衡 重)(1)轿顶应当装设一个易于接近的检修运行控制装 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①由一个符合电气安全装置要求,能够防止误操作 的双稳态开关(检修开关)进行操作;

②一经进入检修运行时,即取消正常运行(包括任何 自动门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对接操作运行,只有 再一次操作检修开关,才能使电梯恢复正常工作;(1)目测检修运行 ③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来控制轿厢运行,此按钮有防止控制装置、停止装 4.1 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者其近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置和电源插座的 轿顶

向; 设置; 电气

④该装置上设有一个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2)操作验证检修 装置

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运行控制装置、安 C 防止误操作的保护; 全装置和停止装 ⑤检修运行时,安全装置仍然起作用。置的功能(2)轿顶应当装设一个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停止装 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 “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如果检 修运行控制装置设在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位置,该 停止装置也可以设在检修运行控制装置上;(3)轿顶应当装设2P+PE 型电源插座

井道壁离轿顶外侧边缘水平方向自由距离超过 0.30m时,轿顶应当装设护栏,并且满足以下要求:(1)由扶手、0.10m高的护脚板和位于护栏高度一半 处的中间栏杆组成;

4.2(2)当护栏扶手外缘与井道壁的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 轿顶时,扶手高度不小于0.70m;当该自由距离大于0.85m目测或者测量相 护栏时,扶手高度不小于1.10m;关数据

C(3)护栏装设在距轿顶边缘最大为0.15m之内,并且

其扶手外缘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 于0.10m;

(4)护栏上有关于俯伏或者斜靠护栏危险的警示符号或 者须知

如果轿厢设有安全窗(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4.3(1)设有手动上锁装置,能够不用钥匙从轿厢外开 安全启,用规定的三角钥匙从轿厢内开启;

窗(2)轿厢安全窗不得向轿厢内开启,并且开启位置不操作验证(门)超出轿厢的边缘,轿厢安全门不得向轿厢外开启,C 并且出入路径没有对重(平衡重)或者固定障碍物;

(3)其锁紧由电气安全装置予以验证

—21—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轿厢 与对 重(平衡 重)4.4 轿厢 和对重

轿厢及关联部件与对重(平衡重)之间的距离应当不(平衡 测量相关数据

小于50mm 重)间 距 C 4.5 对重(1)对重(平衡重)块可靠固定;

(平衡(2)具有能够快速识别对重(平衡重)块数量的措施目测 重)块(例如标明对重块的数量或者总高度)B(1)轿厢有效面积应当符合下述规定。下述各额定载 重量对应的轿厢最大有效面积允许增加不大于所列 值5%的面积。

Q 100 ① ③ ② S

Q

② S Q

② S Q

S② 2.95 3.10 3.25 3.40 3.56 4.20 0.37 0.58 0.70 0.90 1.10 1.17

525 600 630 675 750 800

1.45 1.60 1.66 1.75 1.90 2.00

900 975 1000 1050 1125 1200

2.20 2.35 2.40 2.50 2.65 2.80

1275 1350 1425 1500 1600 2000

⑤ ④ 180 225 300 375 400

测量计算轿厢有

效面积

4.6 450 1.30 825 2.05 1250 2.902500 5.00 轿厢 对于汽车电梯,额定载重量应当按照单位轿厢有效 面积 面积不小于200kg/m2

计算。C 注A-5:①额定载重量,kg;②轿厢最大有效面积,m;

③一人电梯的最小值;④二人电梯的最小值;⑤额定载重 量超过2500kg 时,每增加100kg,面积增加0.16m。对中

间的载重量,其面积由线性插入法确定

(2)对于为了满足使用要求而轿厢面积超出上述规 定的载货电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在从层站装卸区域总可看见的位置上设置标志,表明该载货电梯的额定载重量;

②该电梯专用于运送特定轻质货物,其体积可保证在装 满轿厢情况下,该货物的总质量不会超过额定载重量; ③该电梯由专职司机操作,并且严格限制人员进入

—22—

检查层站装卸区 域额定载重量标 志、电梯专用等措 施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1)轿厢内应当设置铭牌,标明额定载重量及乘客 4.7人数(载货电梯只标载重量)、制造单位名称或者商 轿厢标;改造后的电梯,铭牌上应当标明额定载重量及 内铭乘客人数(载货电梯只标载重量)、改造单位名称、牌和改造竣工日期等;

标识(2)设有IC卡系统的电梯,轿厢内的出口层选层按 C 钮应当采用凸起的星形图案予以标识,或者采用比

其他按钮明显凸起的绿色按钮

轿厢内应当装设符合下述要求的紧急报警装置和 紧急照明: 接通和断开紧急

目测

4.8(1)正常照明电源中断时,能够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报警装置的正常 紧急

源;供电电源,分别验 照明

(2)紧急报警装置采用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服务持证紧急报警装置 和

续联系,当电梯行程大于30m时,在轿厢和机房(或的功能;断开正常 报警

者紧急操作地点)之间也设置对讲系统,紧急报警装照明供电电源,验

轿厢装置

置的供电来自本条(1)所述的紧急照明电源或者等证紧急照明的功 B 与对

效电源;在启动对讲系统后,被困乘客不必再做其能

他操作

(平

4.9 衡

地坎护轿厢地坎下应当装设护脚板,其垂直部分的高度不目测或者测量相 重)脚板小于0.75m,宽度不小于层站入口宽度 关数据 C 设置当轿厢内的载荷超过额定载重量时,能够发出 4.10警示信号,并且使轿厢不能运行的超载保护装置。

超载该装置最迟在轿厢内的载荷达到110%额定载重量进行加载试验,验 保护(对于额定载重量小于750kg的电梯,最迟在超载证超载保护装置 装置量达到75kg)时动作,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的功能 C 并且轿内有音响或者发光信号提示,动力驱动的自 动门完全打开,手动门保持在未锁状态

(1)安全钳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1)对照检查安全 4.11 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钳型式试验证书、调 安全

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调试证书内容应当相符;试证书和铭牌; 钳

(2)轿厢上应当装设一个在轿厢安全钳动作以前或(2)目测电气安全 B 者同时动作的电气安全装置 装置的设置

—23—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1)用钢丝绳探伤 仪或者放大镜全 长检测或者分段 抽测;测量并判断 钢丝绳直径变化 情况。测量时,以 相距至少1m的两 点进行,在每点相 互垂直方向上测 量两次,四次测量 值的平均值,即为 钢丝绳的实测直 径;

(2)采用其他类型 悬挂装置的,按照 制造单位提供的 方法进行检验 5 悬挂 装置、补偿 装置 及旋 转部 件防 护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悬挂钢丝绳和补偿钢丝绳应 当报废:

①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弯 5.1 折;

悬挂 ②一个捻距内出现的断丝数大于下表列出的数值 装 时: 置、钢丝绳类型

断丝的形式 补偿

6×19 8×19 9×19 装置

24 30 均布在外层绳股上 的磨

集中在一或者两根外层绳股 损、8 10 11 上 断 4 4 一根外层绳股上相邻的断丝 丝、1 1 股谷(缝)断丝 变形

注:上述断丝数的参考长度为一个捻距,约为6d(d表示钢 等情

丝绳的公称直径,mm)况

③钢丝绳直径小于其公称直径的90%; C ④钢丝绳严重锈蚀,铁锈填满绳股间隙。

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悬挂装置的磨损、变形 等不得超过制造单位设定的报废指标

悬挂钢丝绳绳端固定应当可靠,弹簧、螺母、开口 5.2销等连接部件无缺损。

端部对于强制驱动电梯,应当采用带楔块的压紧装置,固定或者至少用3 个压板将钢丝绳固定在卷筒上。

C 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其端部固定应当符合制

造单位的规定(1)补偿绳(链)端固定应当可靠;

5.3(2)应当使用电气安全装置来检查补偿绳的最小张 补偿紧位置;

装置(3)当电梯的额定速度大于3.5m/s时,还应当设置 C 补偿绳防跳装置,该装置动作时应当有一个电气安

全装置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 5.4 钢丝 绳的 卷绕 C

目测,或者按照制 造单位的规定进 行检验

(1)目测补偿绳(链)端固定情况;(2)模拟断绳或者 防跳装置动作时 的状态,观察电气 安全装置动作和 电梯运行情况

对于强制驱动电梯,钢丝绳的卷绕应当符合以下要 求:

(1)轿厢完全压缩缓冲器时,卷筒的绳槽中至少保

目测

留两圈钢丝绳;

(2)卷筒上只能卷绕一层钢丝绳;(3)有措施防止钢丝绳滑脱和跳出

—2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5.5 松绳(链)保护 B 5 悬挂 装置、补偿 装置 及 旋转 部件 防护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轿门 与 层门

轿厢以检修速度

如果轿厢悬挂在两根钢丝绳或者链条上,则应当设

运行,使松绳(链)置检查绳(链)松弛的电气安全装置,当其中一根钢

电气安全装置动

丝绳(链条)发生异常相对伸长时,电梯应当停止运

作,观察电梯运行

状况

在机房(机器设备间)内的曳引轮、滑轮、链轮、限 速器,在井道内的曳引轮、滑轮、链轮、限速器及 张紧轮、补偿绳张紧轮,在轿厢上的滑轮、链轮等 与钢丝绳、链条形成传动的旋转部件,均应当设置 防护装置,以避免人身伤害、钢丝绳或者链条因松 5.6弛而脱离绳槽或者链轮、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者链 旋转与链轮之间。

部件对于允许按照GB 7588—1995及更早期标准生产的

目测 的防电梯,可以按照以下要求检验:

护 ①采用悬臂式曳引轮或者链轮时,有防止钢丝绳脱 C 离绳槽或者链条脱离链轮的装置,并且当驱动主机

不装设在井道上部时,有防止异物进入绳与绳槽之 间或者链条与链轮之间的装置;

②井道内的导向滑轮、曳引轮、轿架上固定的反绳 轮和补偿绳张紧轮,有防止钢丝绳脱离绳槽和进入 异物的防护装置 6.1 门地

坎距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5mm 测量相关尺寸 离 C 6.2

对照检查层门和 门标层门和玻璃轿门上设有标识,标明制造单位名称、玻璃轿门的型式试 识 型号,并且与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验证书和标识 C 门关闭后,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 6.3隙,对于乘客电梯不大于6mm;对于载货电梯不大 门间于8mm,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允许达到10mm;

测量相关尺寸

隙(2)在水平移动门和折叠门主动门扇的开启方向,以 C 150N的人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前条所述的间

隙允许增大,但对于旁开门不大于30mm,对于中 分门其总和不大于45mm 6.4 玻璃

门防层门和轿门采用玻璃门时,应当有防止儿童的手被

目测

拖曳拖曳的措施 措施 C

—25—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6.5 防止

动力驱动的自动水平滑动门应当设置防止门夹人 门夹 的保护装置,当人员通过层门入口被正在关闭的门 人的 模拟动作试验

扇撞击或者将被撞击时,该装置应当自动使门重新 保护

开启 装置 B 6.6 门的层门和轿门正常运行时不得出现脱轨、机械卡阻或目测(对于层门,抽 运行者在行程终端时错位;如果磨损、锈蚀或者火灾可取基站、端站以及 和导能造成层门导向装置失效,应当设置应急导向装至少20%其他层站 向 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 的层门进行检查)B

抽取基站、端站以

6.7 及至少20%其他层 自动在轿门驱动层门的情况下,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之外站的层门,将轿厢 关闭时,如果层门开启(无论何种原因),应当有一种装运行至开锁区域 层门置能够确保该层门自动关闭。自动关闭装置采用重外,打开层门,观 装置块时,应当有防止重块坠落的措施 察层门关闭情况及 B 防止重块坠落措施 6 的有效性 轿门6.8 抽取基站、端站以 与紧急每个层门均应当能够被一把符合要求的钥匙从外及至少20%其他层 层门开锁面开启;紧急开锁后,在层门闭合时门锁装置不应站的层门,用钥匙

装置当保持开锁位置 操作紧急开锁装 B 置,验证其功能

(1)对照检查门锁 型式试验证书和铭 牌(对于层门,抽取

(1)每个层门都应当设有符合下述要求的门锁装

基站、端站以及至少

置:

20%其他层站的层门

①门锁装置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

进行检查),目测门

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

锁及电气安全装置

证书内容相符; 6.9 的设置;

②锁紧动作由重力、永久磁铁或者弹簧来产生和保 门的(2)目测锁紧元件

持,即使永久磁铁或者弹簧失效,重力亦不能导致开锁; 锁紧 的啮合情况,认为

③轿厢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7mm时才能启动; B 啮合长度可能不足

④门的锁紧由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该装置由

时测量电气触点刚

锁紧元件强制操作而没有任何中间机构,并且能够

闭合时锁紧元件的

防止误动作;

啮合长度;(2)如果轿门采用了门锁装置,该装置应当符合本

(3)使电梯以检修

条(1)的要求

速度运行,打开门 锁,观察电梯是否 停止

—26—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1)使电梯以检修速 度运行,打开层门,检查电梯是否停止;(2)将电梯置于检修

(1)正常运行时应当不能打开层门,除非轿厢在该状态,层门关闭,打 层门的开锁区域内停止或者停站;如果一个层门或开轿门,观察电梯能 6.10 操作情况下,应当不能启动电梯或者不能保持继续(3)对于由数个间接 门的

运行; 机械连接的门扇组 闭合

(2)每个层门和轿门的闭合都应当由电气安全装置成的滑动门,抽取轿 B 来验证,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门和基站、端站以及

组成,则未被锁住的门扇上也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至少20%其他层站 置以验证其闭合状态 的层门,短接被锁住 门扇上的电气安全 装置,使各门扇均打 轿门 与 6.11

开,观察电梯能否运 行 者轿门(或者多扇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开着,在正常否运行;

层门轿门(1)应当设置轿门开门限制装置,当轿厢停在开锁

开门区域外时,能够防止轿厢内的人员打开轿门离开轿

限制厢;

装置(2)在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允许的最大制停距离模拟试验;操作检查 及轿范围内,打开对应的层门后,能够不用工具(三角 门的钥匙或者永久性设置在现场的工具除外)从层站处 开启打开轿门 B 6.12 门刀、门锁

滚轮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 与地隙应当不小于5mm;电梯运行时不得互相碰擦 坎间 隙 C

—27—

测量相关数据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查、维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作业场地设在 轿顶上或轿内时,应当具有以下安全措施:(1)设置防止轿厢移动的机械锁定装置;(2)设置检查机械锁定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安

7.1 时,能防止轿厢的所有运行;(1)目测机械锁定装置、轿顶

(3)若在轿厢壁上设置检修门(窗),则该门检修门(窗)、轿内检修 上或

(窗)不得向轿厢外打开,并且装有用钥匙开启控制装置的设置; 者轿 的锁,不用钥匙能够关闭和锁住,同时设置检(2)通过模拟操作以及 厢内

查检修门(窗)锁定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 使电气安全装置动作,的作

(4)在检修门(窗)开启的情况下需要从轿内移检查机械锁定装置、轿 业场

动轿厢时,在检修门(窗)的附近设置轿内检修内检修控制装置、电气 地

控制装置,轿内检修控制装置能够使检查门安全装置的功能 C(窗)锁定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失效,人员站在

轿顶时,不能使用该装置来移动轿厢;如果检 修门(窗)的尺寸中较小的一个尺寸超过

0.20m,则井道内安装的设备与该检修门(窗)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0.30m 检查、维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作业场地设在

全措施的,核查电梯整

底坑时,如果检查、维修工作需要移动轿厢或

机型式试验证书或者报

可能导致轿厢的失控和意外移动,应当具有以

告书,确认其上有无检

下安全措施:

查、维修工作无需移动

(1)设置停止轿厢运动的机械制停装置,使作

轿厢且不可能导致轿厢

业场地内的地面与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距离

失控和意外移动的说

不小于2m;

明;

(2)设置检查机械制停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安

(2)目测机械制停装置、全装置,当机械制停装置处于非停放位置且未

井道外电气复位装置的

进入工作位置时,能防止轿厢的所有运行,当

设置;

机械制停装置进入工作位置后,仅能通过检修

(3)通过模拟操作以及

装置来控制轿厢的电动移动;

使电气安全装置动作,(3)在井道外设置电气复位装置,只有通过操

检查机械制停装置、井

纵该装置才能使电梯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该

道外电气复位装置、电

装置只能由工作人员操作

气安全装置的功能

(1)对于不具备相应安 全装置,当该机械锁定装置处于非停放位置

检验方法 无机 房电 梯附 加检 验项 目

7.2 底坑 内的 作业 场地 C —2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7.3平台 上的 作业 场地 C 7 无机 房电 梯附 加检 验项 目 检查、维修机器设备的作业场地设在平台上时,如果该平台位于轿厢或者对重的运行通道中,则 应当具有以下安全措施:

(1)平台是永久性装置,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 且设置护栏;

(2)设有可以使平台进入(退出)工作位置的装 置,该装置只能由工作人员在底坑或者在井道外 操作,由一个电气安全装置确认平台完全缩回后

(1)目测平台、平台

电梯才能运行;

护栏、机械锁定装

(3)如果检查、维修作业不需要移动轿厢,则设置

置、活动式机械止挡

防止轿厢移动的机械锁定装置和检查机械锁定装置

装置的设置;

工作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当机械锁定装置处于非

(2)通过模拟操作以

停放位置时,能防止轿厢的所有运行;

及使电气安全装置

(4)如果检查、维修作业需要移动轿厢,则设置

动作,检查机械锁定

活动式机械止挡装置来限制轿厢的运行区间,当

装置、活动式机械止

轿厢位于平台上方时,该装置能够使轿厢停在上

挡装置、电气安全装

方距平台至少2m处,当轿厢位于平台下方时,井道顶3.2该装置能够使轿厢停在平台下方符合 置的功能

部空间要求的位置;

(5)设置检查机械止挡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安全 装置,只有机械止挡装置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才 允许轿厢移动,只有机械止挡装置处于完全伸出 位置时才允许轿厢在前条所限定的区域内移动。如果该平台不位于轿厢或者对重的运行通道中,则应当满足上述(1)的要求

如果需要在轿厢内、底坑或者平台上移动轿厢,则应当在相应位置上设置附加检修控制装置,并 且符合以下要求:

7.4(1)每台电梯只能设置1个附加检修控制装置;

(1)目测附加检修装

附加附加检修控制装置的型式要求与轿顶检修控制

置的设置;

检修装置相同;

(2)进行检修操作,控制(2)如果一个检修控制装置被转换到“检修”,则

检查检修控制装置

装置通过持续按压该控制装置上的按钮能够移动轿 的功能

C 厢;如果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均被转换到“检修”

位置,则从任何一个检修控制装置都不可能移动 轿厢,或者当同时按压两个检修控制装置上相同 方向的按钮时,才能够移动轿厢

—29—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采用下列方法之一确 定平衡系数:(1)轿厢分别装载额定 载重量的30%、40%、45%、50%、60%进行 上、下全程运行,当轿

8.1平衡

曳引电梯的平衡系数应当在0.40~0.50之间,系数

或者符合制造(改造)单位的设计值 试验 B(C)

厢和对重运行到同一 水平位置时,记录电动 机的电流值,绘制电流-负荷曲线,以上、下 行运行曲线的交点确 定平衡系数;(2)按照本规则第四条 的规定认定的方法。

注A-6:本条检验类别C 类适用于定期检验。注A-7:只有当本条检验 结果为符合时方可进行 8.2~8.13 的检验 8 试验

8.2 轿厢

上行当轿厢上行速度失控时,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由施工或者维护保养 超速置应当动作,使轿厢制停或者至少使其速度降单位按照制造单位规 保护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该装置动作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检 装置应当使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试验 C 8.3(1)轿厢在井道上部空载,以型式试验证书所给 轿厢出的试验速度上行并触发制停部件,仅使用制 意外停部件能够使电梯停止,轿厢的移动距离在型 移动式试验证书给出的范围内;

保护(2)如果电梯采用存在内部冗余的制动器作为 装置制停部件,则当制动器提起(或者释放)失效,试验或者制动力不足时,应当关闭轿门和层门,并 B —30—

验人员现场观察、确认

由施工或者维护保养 单位进行试验,检验人 员现场观察、确认

且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1)施工监督检验:轿厢装载下述载荷,以检修 速度下行,进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限速 器、安全钳动作应当可靠:

①瞬时式安全钳,轿厢装载额定载重量,对于轿 厢面积超出规定的载货电梯,以轿厢实际面积按 规定所对应的额定载重量作为试验载荷;

②渐进式安全钳:轿厢装载125%额定载重量; 对于轿厢面积超出规定的载货电梯,取125%额 定载重量与轿厢实际面积按规定所对应的额定 载重量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试验载荷;对于额定 载重量按照单位轿厢有效面积不小于200kg/m2 计算的汽车电梯,轿厢装载150%额定载重量。(2)定期检验: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下行,进 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限速器、安全钳动 作应当可靠

检验方法

(1)施工监督检验:由 施工单位进行试验,检验人员现场观察、确认;

8.4(2)定期检验:轿厢空 轿厢 载以检修速度运行,限速 人为分别使限速器和 器— 安全钳的电气安全装 安全 置动作,观察轿厢是 钳试 否停止运行;然后短 验 接限速器和安全钳的

电气安全装置,轿厢 B

空载以检修速度向下 运行,人为动作限速 器,观察轿厢制停情 况

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

8.5 运行,人为分别使限 8 对重 速器和安全钳的电气 试验(平衡 安全装置(如果有)动

重)作,观察轿厢是否停 限速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上行,进行限速器—安全止运行;短接限速器 器—钳联动试验,限速器、安全钳动作应当可靠 和安全钳的电气安全 安全 装置(如果有),轿厢 钳 空载以检修速度向上 试验 运行,人为动作限速 B 器,观察对重(平衡

重)制停情况

(1)轿厢分别空载、满 载,以正常运行速度

轿厢分别空载、满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下运

上、下运行,观察运

行,呼梯、楼层显示等信号系统功能有效、指示 8.6 行情况;

正确、动作无误,轿厢平层良好,无异常现象发

(2)将电梯置于检修 运行

生。对于设有IC卡系统的电梯,轿厢内的人员

状态以及紧急电动运 试验

无需通过IC卡系统即可到达建筑物的出口层,行、火灾召回、地震 C 并且在电梯退出正常服务时,自动退出IC卡功

运行状态(如果有),能

验证IC卡功能是否 退出

—31—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1)目测;

(2)在空载、半载、满载等工况(含轿厢

(1)在机房内或者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上设

与对重平衡的工

8.7有明晰的应急救援程序;

况),模拟停电和停

应急(2)建筑物内的救援通道保持通畅,以便相关人员

梯故障,按照相应的

救援无阻碍地抵达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和层站等处;

应急救援程序进行

试验(3)在各种载荷工况下,按照本条(1)所述的应急

操作。定期检验时在

B 救援程序实施操作,能够安全、及时地解救被困

空载工况下进行。由

人员

施工或者维护保养 单位进行操作,检验 人员现场观察、确认

8.8当电源为额定频率,电动机施以额定电压时,轿

电梯厢装载50%额定载重量,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用速度检测仪器进 速度去加速和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得大于额定速度的行检测 C 105%,不宜小于额定速度的92%

将上限位开关(如果 有)、极限开关和缓 冲器柱塞复位开关(如果有)短接,以检 8.9 8 修速度将空载轿厢 空载

试验 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提升,当对重压在缓 曳引

转时,应当不能提升空载轿厢 冲器上后,继续使曳 检查

引机按上行方向旋 B

转,观察是否出现曳 引轮与曳引绳产生 相对滑动现象,或者 曳引机停止旋转

8.10 上行 轿厢空载以正常运 制动 行速度上行至行程

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至行程上部,切断 工况 上部时,断开主开

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当完全停止 曳引 关,检查轿厢停止情 检查 况 B 8.11 由施工单位(定期检 下行 验时由维护保养单 制动轿厢装载125%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位)进行试验,检验 工况至行程下部,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人员现场观察、确 曳引当完全停止 认;

注A-8:本条检验类别 检查

B类适用于定期检验 A(B)—32—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续表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由施工单位(定期检

对于轿厢面积超过规定的载货电梯,以轿厢实际

验时由维护保养单 8.12 面积所对应的125%额定载重量进行静态曳引检 静态 位)进行试验,检验

查;对于额定载重量按照单位轿厢有效面积不小 曳引 人员现场观察、确 2 检查 于200kg/m计算的汽车电梯,以150%额定载重 认。

量进行静态曳引检查;历时10min,曳引绳应当没 A(B)注A-9:本条检验类别

有打滑现象

B类适用于定期检验

(1)监督检验:由施 工单位进行试验,检 验人员现场观察、确 试验

8.13轿厢装载125%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 制动时,切断电动机和制动器供电,制动器应当能够 试验使驱动主机停止运转,试验后轿厢应无明显变形 A(B)和损坏

认;

(2)定期检验:由维 护保养单位每5年 进行一次试验,检验 人员现场观察、确 认。

注A-10:对于曳引驱动 电梯,本条可以与8.11 一并进行。

注A-11:定期检验仅针 对乘客电梯,并且检验 类别为B类

—33—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附件B

报告编号:

电梯监督检验报告

使用单位名称: 设备代码: 设备类别: 设备品种: 施工类别: 施工单位名称: 检验机构名称: 检验日期:

(安装、改造、重大修理)

(印制检验机构名称)—3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注意事项

1.本报告依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制定,适用于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

2.本报告应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应当工整,修 改无效。

3.本报告无检验、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字和检验机构的核准证号、检验专用 章或者公章无效。

4.本报告一式三份,由检验机构、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分别保存。

5.受检单位对本报告结论如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书之日起15日内,向检验机 构提出书面意见。

检验机构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35—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电梯监督检验报告

报告编号:

设备品种 制造单位名称 产品编号 施工单位名称 施工单位许可证明

文件编号

安装地点 使用单位名称 维护保养单位名称 设备 额定载重量 技术

层站门数

参数

kg

层站门

额定速度 控制方式

m/s

施工类别 使用登记证编号

(安装、改造、重大修理)

型号

制造日期

检验《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依据T7001—2009)主要 检验 仪器 设备 检验 结论 备注

检验日期 检验人员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共页第页

—36—

(检验机构公章或检验专用章)

下次检验日期

检验机构核准证号:

年月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报告编号:

序检验 号类别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2)整机型式试验证书 1.1(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制造(4)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型式试 资料验证书及有关资料

(5)电气原理图

(6)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1)安装许可证明文件和告知书(2)施工方案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1.2

(4)机房(机器设备间)和井道布置图

安装

或者勘测图

资料

(5)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6)变更设计证明文件

(7)安装质量证明文件 技术

资料(1)改造(修理)许可证明文件和告知书

(2)改造(重大修理)清单和施工方案 1.3(3)加装、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主 改造、要部件的型式试验证书及有关资料 重大(4)自动救援操作装置、能量回馈节 修理能装置、IC卡系统的资料 资料(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6)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

(7)改造(重大修理)质量证明文件(1)使用登记资料 1.4(2)安全技术档案 使用(3)管理规章制度 资料(4)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2.1(1)通道设置 机房通道(2)通道照明(机与通

(3)通道门

器设道门

备 2.2机房(机器设备间)专用 间)(1)控制柜前的净空面积

2.3 及相(2)维修、操作处的净空面积 安全

关设

空间(3)楼梯(台阶)、护栏 备

共页第页

—37—

检验结果检验结论 A 2 A 3 A 4 B 5 6 7 C C C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报告编号:

序 检验 号 类别 8 C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2.4地面开口

2.5 照明与(2)电源插座

插座(3)井道、轿厢照明和插座电源开

(1)主开关设置 2.6(2)与照明等电路的控制关系 主开关(3)防止误操作装置

(4)标志(1)铭牌 B 2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B 2.7(2)工作状况 驱动(3)轮槽磨损

主机(4)制动器动作情况

(5)手动紧急操作装置(1)铭牌(2)断错相保护(3)制动器电气装置设置

2.8(4)紧急电动运行装置 控制

(5)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

柜、紧

急操作(6)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 和动态(7)门回路检测功能 测试装

(8)制动器故障保护 置

(9)自动救援操作装置

(10)分体式能量回馈节能装置(11)IC卡系统(1)铭牌 B 2.9

(2)电气安全装置 限速器

(3)封记及运转情况 2.10 接地

(1)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的设置(2)接地连接

共页第页

—38—

检验结果检验结论

(1)照明、照明开关 C 10 B 14 C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报告编号:

序 检验 号 类别 15 16 C B 2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2.11电气绝缘 2.12轿厢(1)铭牌 上行超速)试验方法保护装置(2 2.13轿厢(1)铭牌 意外移动

保护装置(2)试验方法

3.1井道封闭

3.2(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 曳引驱动应当同时满足的条件 电梯

(2)对重导轨制导行程

顶部空间

(1)顶部行程与导向 3.3 强制驱动(2)当轿厢完全压在上缓冲器上 电梯时应当同时满足的条件 顶部空间(3)平衡重导轨制导行程 3.4 井道 安全门 3.5 井道 检修门

(1)安全门设置(2)门的开启方向(3)门锁

(4)电气安全装置(1)门的尺寸(2)门的开启方向(3)门锁

(4)电气安全装置(1)支架个数与间距(2)支架安装

(3)导轨工作面铅垂度(4)导轨顶面距离偏差

检验结果检验结论 18 19 B C C 20 C 21 C 3 井道 及 相关 设备 22 C 23 C 3.6 导轨 25 26 27 28 B C C B C 3.7轿厢与井道壁距离

3.8层门地坎下端的井道壁

3.9(1)对重(平衡重)运行区域防护 井道内

(2)多台电梯运动部件之间防护 防护

3.10极限开关 3.11井道照明

共页第页

—39—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报告编号:

序 检验 号 类别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3.12 底坑 设施 与装置 3.13 底坑 空间

(1)底坑底部(2)进入底坑的装置(3)停止装置

(4)电源插座与井道灯开关(1)底坑空间尺寸

(2)底坑底面与轿厢部件距离(3)轿厢最低部件与底坑最高 部件距离

(1)张紧形式、导向装置(2)电气安全装置(1)缓冲器选型

B 3.15 缓冲器

(2)铭牌或者标签(3)固定和完好情况(4)液位和电气安全装置(5)对重越程距离

B C 3.16井道下方空间的防护(1)检修装置 4.1 轿顶电(2)停止装置 气装置(3)电源插座

(1)护栏的组成

C 4

(3)装设位置

轿厢

(4)警示标志 与对

重(平(1)手动上锁装置 4.3 衡重)安全窗(2)安全门(窗)开启

(门)(3)电气安全装置

4.4轿厢和对重(平衡重)间距 4.5(1)固定 对重(平

衡重)块(2)识别数量的措施

共页第页

—40—

检验结果检验结论 C 30 C 31 B 3 井道

3.14 及

相关限速器绳 设备张紧装置

4.2 轿顶 护栏

(2)扶手高度

C 37 38 C B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报告编号:

序 检验 号 类别 39 40 C C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4.6 轿厢面积

(1)有效面积

(2)轿厢超面积载货电梯的 控制条件(1)铭牌

检验结果检验结论

B C C B C C C 4 轿厢 与对 重(平衡重)

4.7 轿厢内铭牌

(2)出口层选层按钮标识 和标识

4.8(1)紧急照明 紧急照明和

报警装置(2)紧急报警装置 4.9地坎护脚板 4.10超载保护装置)铭牌1(4.11 安全钳

C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B C C C C C B B B 5

(1)绳(链)端固定 悬挂

5.3 装置、(2)电气安全装置 补偿装置 补偿

(3)补偿绳防跳装置

装置

(1)钢丝绳余留圈数 及旋 5.4

(2)钢丝绳卷绕层数 转部 钢丝绳

(3)防止钢丝绳滑脱和跳出 件防 的卷绕

措施 护

5.5松绳(链)保护

5.6旋转部件的防护 6.1门地坎距离 6.2门标识

(1)门扇间隙

(2)人力施加在最不利点时

轿门

间隙

6.4玻璃门防拖曳措施

层门

6.5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

6.3 门间隙

6.6门的运行和导向 6.7自动关闭层门装置

共页第页

—41—

(2)电气安全装置

5.1悬挂装置、补偿装置的磨损、断丝、变形等情况 5.2端部固定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报告编号:

序 检验 号 类别 58 B 59 60 61 62 B B B C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6.8紧急开锁装置 6.9 门的锁紧

(1)层门门锁装置(2)轿门门锁装置

检验结果检验结论

(1)机电联锁 6.10 轿门

门的闭合(2)电气安全装置 与

层门 6.11轿门开

(1)轿门开门限制装置

门限制装置及

轿门的开启(2)轿门的开启 6.12门刀、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

(1)机械锁定装置

7.1(2)检查机械锁定装置工 轿顶上或者作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 轿厢内的(3)轿厢检修门(窗)设置 作业场地

(4)检修门(窗)开启时从 轿内移动轿厢的要求(1)机械制停装置

7.2

(2)检查机械制停装置工 底坑内的

作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 作业场地

(3)井道外电气复位装置

(1)平台设置)平台进(出)装置与电2(7.3平台上的 作业场地 63 C 64 C 7 无机 房电 梯附 加检 验项 目

C 66 C 67 68 69 70 B C B B

7.4 附加检修

控制装置(2)与轿顶检修的互锁 8.1平衡系数试验

8.2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 8 8.3轿厢(1)制停情况 试验 意外移动保

护装置试验(2)自监测功能 8.4(1)轿厢限速器—安全钳试验

共页第页

气安全装置

(3)机械锁定装置与电气 安全装置

(4)活动式机械止挡装置(5)检查机械止挡装置工 作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1)附加检修控制装置设置

—42—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报告编号:

序 号 71 72 检验 类别 B C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8.5对重(平衡重)限速器—安全钳试验 8.6运行试验

(1)救援程序

B

8.7

(2)救援通道 应急救援试验

(3)救援操作 8.8电梯速度 试验

8.9空载曳引检查

8.10上行制动工况曳引检查 8.11下行制动工况曳引检查 8.12静态曳引检查 8.13制动试验

共页第页

注B-1:检验报告中的“检验项目及其内容”一栏中所表述具体项目和内容前面的条文序号[如 1、1.1、(1)]与《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中附 件A的条文序号一致。

注B-2:一般情况下,条文序号为1.1~1.4、2.1~2.13[2.8(5)除外]、3.1、3.2、3.4~3.16、4.1~ 4.11、5.1~5.3、5.5、5.6、6.1~6.12、8.1~8.13 的检验项目(共73项),适用于有机房曳引驱动电梯; 条文序号为1.1~1.4、2.1~2.3[2.1(3)、2.3(3)除外]、2.5~2.13[2.6(4)、2.7(5)除外]、3.1、3.2、3.4~ 3.16、4.1~4.11、5.1~5.3、5.5、5.6、6.1~6.12、7.1~7.4、8.1~8.13 的检验项目(共76项),适用 于无机房曳引驱动电梯;条文序号为1.1~1.4、2.1~2.11[2.7(3)、2.8(5)除外]、2.13、3.1、3.3~ 3.16[3.15(5)除外]、4.1~4.11、5.1、5.2、5.4~5.6、6.1~6.12、8.3~8.8、8.13(共66项)的检验项目,适用于强制驱动电梯。检验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梯类型和配置,按照实际的项目及其内容编排检 验报告。

注B-3:检验报告中的下次检验日期精确到月,只填写至检验日期下一年度的当月。下次检验 日期以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的检验合格日期为基准计算。

检验结果检验结论

C B B A A A

—43— TSG T7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附件C

报告编号:

电梯定期检验报告

使用单位名称: 设备代码: 设备类别: 设备品种: 检验机构名称: 检验日期:

(印制检验机构名称)—4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9

注意事项

1.本报告依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制定,适用于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定期检验。

2.本报告应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应当工整,修 改无效。

3.本报告无检验、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字和检验机构的核准证号、检验专用 章或者公章无效。

4.本报告一式三份,由检验机构、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分别保存。5.受检单位对本报告结论如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书之日起15日内,向检验机 构提出书面意见。

检验机构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45—

第二篇:曳引驱动电梯检验自检报告

报告编号:

曳引驱动电梯检验

使用单位:

设备代码:

用户编号:

自检日期:

****年**月**日

〔维保单位名称〕

1.本报告适用于曳引驱动电梯〔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杂物电梯除外〕维护保养单位自检。

2.本报告应当使用A4纸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应当工整,修改无效。

3、本报告单项“检验结果〞栏,有测试数据要求的工程,应当填写实测数据或者计算处理后的数据,其它填“符合〞、“不符合〞、“无此项〞,单项“检验结论〞栏只填写“合格〞、“不合格〞、“—〞〔表示无此项〕等单项结论。对于需要说明情况的工程,在“检验结果〞栏中做简要说明,难以表述清楚的,在检验报告中另加附页描述,“检验结果〞栏中填写“见附页XX〞。本报告最终整机“检验结论〞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4.本报告需维护保养单位检验、批准人员和使用单位平安管理人员签字,维护保养单位盖章〔单位公章或检验专用章〕和使用单位盖章。

5.本报告一式三份。维保单位、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各一份。

6.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至少保存维护保养相关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二个检验周期。

7.维护保养单位对本报告检验结果、自检结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

维护保养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曳引驱动电梯检验自检报告

设备名称

设备使用地点

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平安管理人员及

制造日期

制造单位

规格型号

产品编号

维护保养单位及

设备技术参数

额定载重量

kg

额定速度

m/s

层站数

控制方式

限速器型号

及编号

机房型式

□有机房

□无机房

主要检验仪器设备

塞尺、游标卡尺、秒表、放大镜、数字式兆欧表、数字式万用表、数字红外测温仪、数字式转速表、数字式照度计、数字式钳型电流表

自检结论

检验

人员

****年**月**日

〔维护保养单位公章

或检验专用章〕

年 月 日

平安管理人员

〔使用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序号

工程及类别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1.技术资料

1.4B

使用资料

使用单位应准备好以下资料:

(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

(2)平安技术档案,至少包括TSG

T7001-2021附件A中

1.1、1.2、1.3所述文件资料〔1.2的(3)项和1.3的(4)项除外〕,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修保养记录、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保存完好〔本规那么实施前已经完成安装、改造或重大维修的,1.1、1.2、1.3项所述文件资料如有缺陷,应当由使用单位联系相关单位予以完善,可不作为本项审核结论的否决内容〕;

(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等;

(4)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修保养合同;

(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平安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2.机

〔机器设备间〕及相关设备

2.1C机房通道与通道门

(1)应当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平安方便地使用通道。采用梯子作为通道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a.通往机房或者机器设备区间的通道不应当高出楼梯所到平面4m;

b.梯子必须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

c.梯子高度超过1.50m时,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当在65°~75°之间,并不易滑动或者翻转;

d.靠近梯子顶端应当设置把手。

(2)通道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

(3)机房通道门的宽度应当不小于0.60m,高度应当不小于1.80m,并且门不得向房内开启。门应当装有带钥匙的锁,并且可以从机房内不用钥匙翻开。门外侧应当标明“机房重地,闲人免进〞,或者有其他类似警示标志。

2.5C照明与插座

(1)机房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在机房内靠近入口〔或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应当设有一个开关,控制机房照明;

2.6C断错相保护

每台电梯应当具有断相、错相保护功能;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时,可以不装设错相保护装置。

2.7B主开关

(2)主开关不得切断轿厢照明和通风、机房〔机器设备间〕照明和电源插座、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

2.8B驱动主机

(1)驱动主机工作时应当无异常噪声和振动;

(3)曳引轮轮槽不得有严重磨损,如果轮槽的磨损可能影响曳引能力时,应当进行曳引能力验证试验。

序号

工程及类别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2.机

〔机器设备间〕及相关设备

2.10

B紧急

操作

★(1)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a.对于可拆卸盘车手轮,设有一个电气平安装置,最迟在盘车手轮装上电梯驱动主机时动作;

b.松闸扳手涂成红色,盘车手轮是无辐条的并且涂成黄色,可拆卸盘车手轮放置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明显部位;c.在电梯驱动主机上接近盘车手轮处,明显标出轿厢运行方向,如果手轮是不能拆卸的可以在手轮上标出;d.能够通过操纵手动松闸装置松开制动器,并且需要以一持续力保持其松开状态;e.进行手动紧急操作时,易于观察到轿厢是否在开锁区;

(2)紧急电动运行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a.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来控制轿厢运行,此按钮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其近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向;b.一旦进入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装置控制轿厢运行的功能由检修控制装置所取代;

c.进行紧急电动运行操作时,易于观察到轿厢是否在开锁区;

(3)应急救援程序:在机房内应当设有清晰的应急救援程序。

2.11

限速器B

(2)限速器或者其他装置上应当设有在轿厢上行或者下行速度到达限速器动作速度之前动作的电气平安装置,以及验证限速器复位状态的电气平安装置;

〔3)使用周期到达2年的电梯,或者限速器动作出现异常、限速器各调节部位封记损坏的电梯,应当由经许可的电梯检验机构或者电梯生产单位对限速器进行动作速度核验,并且由该单位出具核验报告。

2.12C接地

(2)所有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局部应当与保护线〔PE〕可靠连接。

2.13

电气

绝缘C

动力电路、照明电路和电气平安装置电路的绝缘电阻应当符和要求

动力电路

照明电路

电气平安装置电路

3.井道及相关设备

3.4井道平安门C

(3)门上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能够从井道内将门翻开;

(4)应当设置电气平安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3.5井道检修门C

(3)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也能够从井道内将门翻开;

(4)应当设置电气平安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3.10极限开关B

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3.11随行电缆C

随行电缆应当防止与限速器绳、选层器钢带、限位与极限开关等装置干预,当轿厢压实在缓冲器上时,电缆不得与地面和轿厢底边框接触。

序号

工程及类别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3.井道及相关设备

3.12C井道照明

井道应当装设永久式电气照明。对于局部封闭井道,如果井道附近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以不设照明。

3.13

C底坑设施与装置

〔1〕底坑底部应当平整,不得渗水、漏水;

(3)底坑内应当设置在进入底坑时和底坑地面上均能方便操作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

3.15B限速绳张紧装置

(2)当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应当通过一个电气平安装置的作用,使电梯停止运转。

3.16缓冲器B

〔注2〕

(3)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

(4)耗能型缓冲器液位应当正确,有验证柱塞复位的电气平安装置;

(5)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H1

mm

H2

mm

4.轿厢与对重

4.1轿顶电气装置C

(1)轿顶应当装设一个易于接近的检修运行控制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a.由一个符合电气平安装置要求,能够防止误操作的双稳态开关〔检修开关〕进行操作;b.一经进入检修运行时,即取消正常运行〔包括任何自动门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对接操作运行,只有再一次操作检修开关,才能使电梯恢复正常工作;c.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来控制轿厢运行,此按钮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其近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向;d.该装置上设有一个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e.检修运行时,平安装置仍然起作用;

(2)在轿顶应当装设一个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如果检修运行控制装置设在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位置,该停止装置也可以设在检修运行控制装置上。

4.3轿厢平安窗〔门〕C

如果轿厢设有平安窗〔门〕,其锁紧由电气平安装置予以验证。

4.5对重的固定C

如果对重由重块组成,应当可靠固定。

4.6轿厢面积C

(2)对于为了满足使用要求而轿厢面积超出GB7588-2003规定的载货电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在从层站装卸区域总可看见的位置上设置标志,说明该载货电梯的额定载重量;b.该电梯专用于运送特定轻质货物,其体积可保证在装满轿厢情况下,该货物的总质量不会超过额定载重量;c.该电梯由专职司机操作,并严格限制人员进入。

4.8紧急照明和报警装置B

轿厢内应当装设符合下述要求的紧急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

(1)

正常照明电源中断时,能够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源;

(2)紧急报警装置采用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效劳持续联系,当电梯行程大于30m时,在轿厢和机房〔或者紧急操作地点〕之间也设置对讲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的供电来自前条所述的紧急照明电源或者等效电源;在启动对讲系统后,被困乘客不必再做其他操作。

序号

工程及类别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4.轿厢与对重

4.9地坎护脚板C

轿厢地坎下应当装设护脚板,其垂直局部的高度不小于0.75m,宽度不小于层站入口宽度。

4.10超载保护装置C

电梯应当设置轿厢超载保护装置,在轿厢内的载荷超过110%倍额定载重量〔超载量不少于75kg〕时,能够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并且轿内有音响或者发光信号提示,动力驱动的自动门完全翻开,手动门保持在未锁状态。

5.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5.1悬挂装置、补偿装置的磨损、断丝、变形等情况C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悬挂钢丝绳和补偿钢丝绳应当报废:

(1)出现笼状畸变、绳芯挤出、扭结、局部压扁、弯折;

(2)断丝分散出现在整条钢丝绳,任何一个捻距内单股的断丝数大于4根;或者断丝集中在钢丝绳某一部位或一股,一个捻距内断丝总数大于12根〔对于股数为6的钢丝绳〕或者大于16根〔对于股数为8的钢丝绳〕;

股数

断丝数

(3)磨损后的钢丝绳直径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90%。

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悬挂装置的磨损、变形等应当不超过制造单位设定的报废指标。

名义直径

mm

实测直径

mm

5.2端部固定C

悬挂钢丝绳绳端固定应当可靠,弹簧、螺母、开口销等连接部件无缺损。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其端部固定应当符合制造单位的规定。

5.3补偿装置C

(1)补偿绳〔链〕端固定应当可靠;

(2)应当使用电气平安装置来检查补偿绳的最小张紧位置;

(3)当电梯的额定速度大于3.5m/s时,还应当设置补偿绳防跳装置,该装置动作时应当有一个电气平安装置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

★5.6旋转部件的防护C

在机房〔机器设备间〕内的曳引轮、滑轮、链轮、限速器,在井道内的曳引轮、滑轮、链轮、限速器及张紧轮、补偿绳张紧轮,在轿厢上的滑轮、链轮等与钢丝绳、链条形成传动的旋转部件,均应当设置防护装置,以防止人身伤害、钢丝绳或链条因松弛而脱离绳槽或链轮、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轿门与层门

6.2门间隙C

门关闭后,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对于乘客电梯不大于6mm;对于载货电梯不大于8mm,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允许到达10mm;

最大值

mm

不符合处

〔2)在水平移动门和折叠门主动门扇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人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前条所述的间隙允许增大,但对于旁开门不大于30mm,对于中分门其总和不大于45mm。

最大值

mm

不符合处

6.3玻璃门C

层门和轿门采用玻璃门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玻璃门上有供给商名称或者商标、玻璃的型式等永久性标记;

(2)玻璃门上的固定件,即使在玻璃下沉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玻璃不会滑出;

(3)有防止儿童的手被拖曳的措施。

序号

工程及类别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轿门与层门

6.4防止门夹人保护装置B

动力驱动的自动水平滑动门应当设置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当人员通过层门入口被正在关闭的门扇撞击或者将被撞击时,该装置应当自动使门重新开启。

6.5门运行和导向C

层门和轿门正常运行时不得出现脱轨、机械卡阻或者在行程终端时错位;由于磨损、锈蚀或者火灾可能造成层门导向装置失效时,应当设置应急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上。

6.6自动关闭层门装置B

在轿门驱动层门的情况下,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之外时,如果层门开启〔无论何种原因〕,应当有一种装置能够确保该层门自动关闭。自动关闭装置采用重块时,应当有防止重块坠落的措施。

6.7紧急开锁装置B

每个层门均应当能够被一把符合要求的钥匙从外面开启;紧急开锁后,在层门闭合时门锁装置不应当保持开锁位置。

6.8门的锁紧B

(1)每个层门都应当设置门锁装置,其锁紧动作应当由重力、永久磁铁或者弹簧来产生和保持,即使永久磁铁或者弹簧失效,重力亦不能导致开锁;

(2)轿厢应当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7mm时才能启动;

最小值

mm

不符合处

(3)门的锁紧应当由一个电气平安装置来验证,该装置应当由锁紧元件强制操作而没有任何中间机构,并且能够防止误动作;

(4)如果轿门采用了门锁装置,该装置也应当符合以上有关要求。

6.9门的闭合B

(1)正常运行时应当不能翻开层门,除非轿厢在该层门的开锁区域内停止或停站;如果一个层门或者轿门〔或者多扇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开着,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应当不能启动电梯或者不能保持继续运行;

(2)每个层门和轿门的闭合都应当由一个电气平安装置来验证,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那么未被锁住的门扇上也应当设置电气平安装置以验证其闭合状态。

6.10门刀、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C

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应当不小于5mm;电梯运行时不得互相碰擦。

最小值

mm

不符合处

无机房电梯附加检验工程

7.2设在轿顶上或轿厢内的作业场地C

(2)设置检查机械锁定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平安装置,当该机械锁定装置处于非停放位置,能防止轿厢的所有运行;

(4)在检修门〔窗〕开启的情况下需要从轿内移动轿厢时,在检修门〔窗〕的附近设置轿内检修控制装置,轿内检修控制装置能够使检查门〔窗〕锁定位置的电气平安装置失效,人员站在轿顶时,不能使用该装置来移动轿厢;如果检修门〔窗〕的尺寸中较小的一个尺寸超过0.20m,那么井道内安装的设备与该检修门〔窗〕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应小于0.30m。

7.3设在底坑内的作业场地C

(2)设置检查机械制停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平安装置,当机械制停装置处于非停放位置且未进入工作位置时,能防止轿厢的所有运行,机械制停装置进入工作位置后,仅能通过检修装置来控制轿厢的电动移动;

(3)在井道外设置电气复位装置,只有通过操纵该装置才能使电梯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该装置只能由工作人员操作。

序号

工程及类别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无机房电梯附加检验工程

7.4设在平台上的作业场地C

(2)设有可以使平台进入〔退出〕工作位置的装置,该装置只能由工作人员在底坑或者在井道外操作,由一个电气平安装置确认平台完全缩回后电梯才能运行;

〔3)如果检查、维修作业不需要移动轿厢,那么设置防止轿厢移动的机械锁定装置和检查机械锁定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平安装置,当机械锁定装置处于非停放位置时,能够防止轿厢的所有运行;

(4)如果检查〔维修〕作业需要移动轿厢,那么设置活动式机械止挡装置来限制轿厢的运行区间,当轿厢位于平台上方时,该装置能够使轿厢停在上方距平台至少2m处,当轿厢位于平台下方时,该装置能够使轿厢停在平台下方符合3.2井道顶部空间要求的位置。

(5)设置检查机械止挡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平安装置,只有机械止挡装置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才允许轿厢移动,只有机械止挡装置处于完全伸出位置时才允许轿厢在前条所限定的区域内移动。

如果该平台不位于轿厢或者对重〔平衡重〕的运行通道中,那么应当满足上述(1)的要求。

7.5紧急操作与动态试验装置B

(1)用于紧急操作和动态试验〔如制动试验、曳引力试验、限速器-平安钳动作试验、缓冲器试验及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试验等〕的装置应当能在井道外操作;在停电或停梯故障造成人员被困时,相关人员能够按照操作屏上的应急救援程序及时解救被困人员;

(4)装置上应当设置停止装置。

7.6附加检修控制装置C

(2)如果一个检修控制装置被转换到“检修〞,那么通过持续按压该控制装置上的按钮能够移动轿厢;如果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均被转换到“检修〞位置,那么从任何一个检修控制装置都不可能移动轿厢,或者当同时按压两个检修控制装置上相同方向的按钮时,才能够移动轿厢。

试验

★8.1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C

当轿厢上行速度失控时,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当动作,使轿厢制停或者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该装置动作时,应当使一个电气平安装置动作。

8.2耗能缓冲器试验C

缓冲器动作后,回复至其正常伸长位置电梯才能正常运行;缓冲器完全复位的最大时间限度为120s。

s

8.3轿厢限速器-平安钳动作试验B

(2)定期检验: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下行,进行限速器-平安钳联动试验,限速器-平安钳动作应当可靠。

8.4对重限速器-平安钳动作试验B

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上行,进行限速器-平安钳联动试验,限速器-平安钳动作应当可靠。

8.6空载曳引力试验B

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当不能提升空载轿厢。

序号

工程及类别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试验

8.7运行试验C

轿厢分别空载、满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下运行,呼梯、楼层显示等信号系统功能有效、指示正确、动作无误,轿厢平层良好,无异常现象发生。

8.8消防返回功能试验B

如果电梯设有消防返回功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消防开关应当设在基站或者撤离层,防护玻璃应当完好,并且标有“消防〞字样;

(2)消防功能启动后,电梯不响应外呼和内选信号,轿厢直接返回指定撤离层,开门待命。

8.10空载上行制动试验B

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当被可靠制停,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

8.11下行制动试验B

轿厢装载1.25倍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至行程下部,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曳引机应当停止运转,轿厢应当完全停止,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

8.12静态曳引试验B

对于轿厢面积超过相应规定的载货电梯,以轿厢实际面积所对应的1.25倍额定载重量进行静态曳引试验,对于轿厢面积超过相应规定的非商用汽车电梯,以1.5倍额定载重量做静态曳引试验,历时10min,曳引绳应当没有打滑现象。

注1:标有★的工程为根据有关规定,对于允许按照GB7588-1995及更早期标准生产的电梯,可以不检验、或者可以按照?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1号〕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的检验工程。其中条文序号为2.10〔1〕的工程,仅指可拆卸盘车手轮的电气平安装置可以不检验。

注2: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示,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最小允许垂直距离H1〔1号线位置〕与最大允许垂直距离H2.〔2号线位置〕。

注3:如果曳引轮轮槽的磨损可能影响曳引能力时,应当进行第8.11下行制动试验。对于轿厢面积超过规定的载货电梯,还需进行8.12静态曳引试验。

施工自检意见

整改意见

检验员签字:

维保人签字:

检查日期:

****年**月**日

整改工作完成情况

检验员签字:

维保人签字:

复查日期:

****年**月**日

第三篇:曳引和强制驱动式电梯型式试验细则

曳引和强制驱动式电梯型式试验细则 一,概述

⒈ 本细则适用于曳引驱动式或强制驱动式普通乘客电梯(含住宅电梯,客货电梯),载货电梯,观光电梯,病床电梯和汽车电梯.⒉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相对GB7588-1995变化较大的内容,在下面相应条款的前面或者是在表中项目编号的右上角均用“△”标出.这些条款从GB7588-2003强制实施日起全部强制执行,在此之前企业可自愿选择执行或部分执行;对选择部分执行的,曳引条件,绳槽比压和悬挂绳的安全系数三项必须同时执行同一版标准要求.二,型式试验所需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在正式试验之前,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⒈ 概述

a.试验申请方(证书和报告持有者)的名称和地址;b.电梯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c.电梯样梯的安装地址;d.电梯类别,型号,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乘客人数,试验样梯的行程,服务层站数;e.轿厢及对重(或平衡重)质量;f.电梯的拖动调速方式,控制方式和控制装置类型.⒉ 井道,机房布置图

内容应包括:进入机房,滑轮间(如果有的话)及底坑的通道,机房,滑轮间的位置和主要尺寸,驱动主机,控制柜,导向轮和限速器的安装布置图和维修空间尺寸示意图,检修门,检修活板门和井道安全门的布置和尺寸,井道平面布置图和井道立面图,井道顶层和底坑空间计算示意图,井道下方存在的任何可进入空间的布置图.⒊ 机房,井道的其它要求

内容应包括:机房,井道和底坑的专用要求,同一井道内相邻电梯间的防护措施,部分封闭的井道说明,机房的温控要求,机房,井道的通风要求,机房,井道的照明要求和示意图.⒋ 机房,井道结构的受力要求

内容应包括:机房地板受力要求,底坑地面受力要求,使用膨胀螺栓时对井道壁的要求.⒌ 井道内各部件之间的间隙和保护

内容包括:轿厢与对重(含相关零部件)之间的水平运动间隙,井道内其它运动部件之间或运动部件与固定结构之间的运动间隙,对重(或平衡重)运行区域防护的要求和简图.⒍ 驱动主机的型式和参数

内容包括:驱动主机的型号,制造商名称,驱动电机的型号,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和频率,额定转速,减速箱的类型和减速比,曳引轮的节径,绳槽数量,形状和尺寸,卷筒的节径,绳槽型式与尺寸,绳头在卷筒上的固定方式简图及说明,曳引机的选型计算(功率,输出扭矩,速度和主轴负荷)和使用说明.⒎ 悬挂,补偿装置的技术参数和计算

内容包括:钢丝绳的型号,直径,根数,破断载荷及反应性能指标的试验报告或合格证明文件,链条的型号规格,节距和破断载荷,悬挂比和绕绳方式示意图,悬挂系统端接方式,张力平衡和异常伸长检查的安装或设计图,悬挂绳或链安全系数计算,补偿绳或链的型号,规格和数量,补偿绳张紧装置安装图.⒏ 轿厢和门系统的说明资料 内容包括:轿厢内部净尺寸,轿厢面积计算,轿厢地坎和轿门至井道内表面的距离,轿厢上,下部位通风孔面积计算,玻璃门和轿壁的安装固定方式,玻璃轿壁上扶手固定方式的图示说明,轿厢安全门和安全窗的说明和简图,轿顶护栏的说明和简图,轿门上,下护板的安装和尺寸图.⒐ 门系统的说明资料

内容包括:轿门型式和开门净尺寸,层门型式,开门方式和净尺寸,轿门与关闭后的层门间的水平距离,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开锁区域的尺寸说明图示,垂直滑动门悬挂件的安全系数,悬挂绳轮直径与绳径比值的计算,门板悬挂装置和导向装置简图.⒑ 电气资料和说明

内容包括:从供电电源开关以后的所有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包括井道照明和插座),应急电源供电的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电气符号说明(元器件代号表),主机供电回路,制动器回路和安全回路所用接触器,继电接触器,继电器的型式证明文件,安全触点的额定绝缘电压和外壳防护等级等的证明文件,随行电缆结构型式的证明文件.针对后面表中第7部分电气故障防护的说明.⒒ 超速及其它保护装置的说明资料

内容包括:限速器绳或安全绳型号(直径,结构),破断载荷,安全系数计算,限速器的选型计算和使用说明等;安全钳的型式和安全钳动作所需提拉力的范围,安全钳的选型计算和使用说明等;缓冲器的型式,选型计算和使用说明等;△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类型,使用说明和选型计算;层门门锁装置的结构和安装示意图,关门保护的型式及说明.⒓ 导轨的说明资料

内容包括:型号,摩擦面的尺寸和表面状态(冷拔,机加工),导轨润滑的要求,导轨强度和变形计算.⒔ 曳引条件计算

内容包括:曳引条件和绳槽比压的计算,曳引轮,滑轮或卷筒的节圆直径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计算,平衡系数的计算.⒕ 对后面表中第20部分要求的机械防护的说明或设计文件.⒖ 特别说明资料

内容包括:对轿厢面积超标(见后面表中第39.4条)的电梯,有关的设计计算和说明资料;观光电梯设计和结构的特别说明资料;汽车电梯设计和结构的特别说明资料.⒗ 部件型式试验证明

内容包括: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曳引机,控制柜,导轨,绳头组合,玻璃门或轿壁以及耐火层门等部件的型式试验报告或证书的复印件.△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的型式试验报告或证书的复印件.△ 电梯电气安装和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宜符合EN12015和EN12016要求的试验证明文件.⒘ 安装使用资料

内容包括:安装,调试说明书,部件安装图,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或安装自检合格报告(或竣工验收报告)等.⒙ 含有下表第59.2~59.4,59.7~59.11条要求的电梯整机运行性能指标的企业标准或产品技术条件.⒚ 型式试验申请方自行完成的,试验样梯30000次可靠性运行的记录和总结.⒛ 特殊环境使用要求的说明资料及申请方认为其它需说明或提供的资料.21.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程的规定,如果申请的型式试验样梯要覆盖几种规格的产品,则上述20条所要求提供的资料也应能覆盖对应规格的产品(样梯参数除外).22.型式试验机构要求的其它补充资料.三,试验样品

一台安装调试完毕,能够正常运行的完整电梯,该电梯已通过试验申请方的自检.四,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曳引和强制驱动式电梯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具体内容见下表.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1 主 开 关 1.1 在机房中,每台电梯都应单独装设一只能切断该电梯所有供电电路的主开关.该开关应具有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的能力.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 轿厢照明和通风(如有);轿顶电源插座;机房和滑轮间照明;机房,滑轮间和底坑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根据设计文件和实物,判断主开关的容量和类别是否适当.断开主电源开关,检查照明,插座,通风及报警装置是否被切断.1.2 主开关应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主开关的操作机构.如果机房为几台电梯所共用,各台电梯主开关的操作机构应易于识别.如果机房有多个入口,或同一台电梯有多个机房,而每一机房又有各自的一个或多个入口,则可以使用一个断路器式接触器,其断开应由电气安全装置控制,该装置接入断路器式接触器线圈供电回路.断路器式接触器断开后,除借助上述安全装置外,断路器式接触器不应被重新闭合或不应有被重新闭合的可能.断路器式接触器应与一手动分断开关连用.现场目测,审查电路图.检查主电源开关的型式,标识,安装位置;人为动作该电气安全装置,观察断路器式接触器的动作情况.1.3△

主开关在断开位置时应能用挂锁或其它等效装置锁住,以确保不会出现误操作.现场目测,检查设计文件.1.4 对于一组电梯,当一台电梯的主开关断开后,如果其部分运行回路仍然带电,这些带电回路应能在机房中被分别断开,必要时可切断组内全部电梯的电源.检查实物及电路图.1.5 任何改善功率因数的电容器,都应连接在动力电路主开关的前面.审查电气原理图及实物.2照明与插座电源 2.1 轿厢,井道,机房和滑轮间照明电源应与电梯驱动主机电源分开,可通过另外的电路或通过与主开关供电侧相连,而获得照明电源.检查方法同1.1条.2.2 轿顶,机房,滑轮间及底坑应设置插座,插座所需的电源应取自上一条所述及的电路.这些插座是: a)2P+PE型250V,直接供电,或

b)根据GB14821.1的规定以安全电压供电.审查图纸,现场目测,检查方法同1.1条.2.3 应有一个控制电梯轿厢照明和插座电路电源的开关.如果机房中有几台电梯驱动主机,则每台电梯轿厢均须有一个开关.该开关应设置在相应的主开关近旁.审查电路图并对实物进行检查和手动试验.2.4 应有一个控制机房,井道,底坑电路电源的开关,此开关应设置在机房内靠近入口处.2.5 在机房内靠近入口(或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处,应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来控制机房照明电源.在滑轮间内靠近入口处的适当高度处,应设有一个开关来控制滑轮间的照明电源.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2 照明与插座电源 2.6△

井道照明开关(或等效装置)应在机房和底坑分别装设,以便这两个地方均能控制井道照明.底坑内的井道灯开关,在开门去底坑时应易于接近.审查电路图并对实物进行检查和手动试验.2.7 由上述2.3,2.4,2.5和2.6条规定的开关所控制的电路均应具有各自的短路保护.3 断错相保护及停止装置 3.1 电梯应设置断相和错相保护装置,使电源供电出现断相或错相时,应自动保护使电梯不能启动.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时,不要求错相保护.断开总电源,将电源输入线分别断去一相或交换相序后,接通电源,分别用正常或检修速度操纵,观察其运行情况.3.2 电梯应设置停止装置,用于停止电梯并使电梯包括动力驱动的门保持在非服务的状态.停止装置设置在: 底坑,且该装置应在打开门去底坑时和在底坑地面上容易接近;滑轮间内部,靠近入口处;轿顶,距检修或维护人员入口不大于1m的易接近位置.如果检修运行控制装置距入口不大于1m,该装置可以是设在检修运行控制装置上的停止装置;检修运行控制装置上;对接操作的轿厢内.此停止装置应设置在距对接操作入口处不大于1m的位置,并应能清楚地辨别.检查实物,审查电气原理图和布置尺寸图.如有必要,有关位置尺寸用尺测量.3.3 除有对接操作功能的外,轿厢内不应设置乘客可接触到的外露的停止装置.3.4 停止装置应由电气安全装置组成,它应为双稳态的,误动作不能使电梯恢复运行.目测检查,手动试验实物.4 停止电梯驱动主机以及检查其停止状态 4.1 由交流或直流电源直接供电的电动机,必须用两个独立的接触器切断电源,接触器的触点应串联于电源电路中.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必须防止轿厢再运行.对照现场实物分析并审查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在正常运行和检修运行状态下,现场分别模拟接触器的主触点不释放故障,观察电梯正常停车后的再启动情况.分析,检查监控装置的有效性.对4.3条所述的情况还需检查防止发电机中产生剩磁电压的措施.4.2 交流或直流电动机用静态元件供电和控制时,应符合GB7588第12.7.3条的要求.4.3 采用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组驱动的电梯,其停止电梯驱动主机以及检查其停止状态的部分应符合GB7588第12.7.3条的要求.4.4△

上述4.3条和4.2条所述的监控装置不必是安全电路.但只有满足后面第7.1条要求以获得与用两个独立的接触器来切断电动机电流相同的效果,才能使用这些装置.5制动器的供电 5.1 正常运行时,制动器应在持续通电下保持松开状态.现场检查并审查电气原理图.5.2 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不论这些装置与用来切断电梯驱动主机电流的电气装置是否为一体.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检验方法见上面第4.1部分.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5 制动器的供电 5.3 断开制动器的释放电路后,电梯应无附加延迟地被有效制动.使用二极管或电容器与制动器线圈两端直接连接不能看作延时装置.动作试验并目测检查 5.4 当电梯的电动机有可能起发电机作用时,应防止该电动机向操纵制动器的电气装置馈电.审查电气图纸及现场实物.6电动机运行保护 6.1 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采用手动复位的自动断路器(下一条所述情况例外)进行过载保护,该断路器应切断电动机所有供电.审查电气原理图,检查自动断路器规格和设定是否与电机相匹配.6.2 当对电梯电动机过载的检测是基于电动机绕组的温升时,则只有在符合下列要求时才能切断电动机的供电: 如果一个装有温度监控装置的电气设备的温度超过了其设计温度,电梯不应再继续运行,此时轿厢应停在层站,以便乘客能离开轿厢.电梯应在充分冷却后才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审查电气原理图,检查热敏电阻的规格和整定值是否与电动机相匹配.6.3 如果电动机具有多个不同电路供电的绕组,则上述6.1和6.2条的规定适用于每一绕组.检查电气原理图及实物,确认是否保护了电机的每一绕组.6.4 当电梯电动机是由电动机驱动的直流发电机供电时,则该电梯电动机也应该设过载保护.审查图纸,检查实物.6.5 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进行短路保护.6.6 曳引驱动电梯应设有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在下述情况下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转动并保持在停止状态: 当启动电梯时,曳引机不转;轿厢或对重向下运动时由于障碍物而停住,导致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对照实物审查图纸,必要时现场试验检查.6.7 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应在不大于下列两个时间值的较小值时起作用: ① 45s;② 电梯运行全程的时间再加上10s.若运行全程的时间小于10s,则最小值为20s.审查设计资料,检查现场接线和设定情况.6.8△

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动作后,恢复电梯正常运行只能通过手动复位.恢复断开的电源后,曳引机无需保持在停止位置.审查设计资料,分析现场实物.6.9 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不应影响到轿厢检修运行和紧急电动运行.7 电气故障的防护 7.1 电梯电气设备中如果可能出现GB7588第14.1.1.1条所述的任何一种故障,其本身不应成为导致电梯危险故障的原因.对于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触点,可不必考虑其触点不断开的情况.审查电气原理图, 检查实物接线及布置.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7 电气故障的防护 7.2 如果包含有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接地或接触金属构件而造成接地,该电路应: 使电梯驱动主机立即停止运转;或

在第一次正常停止运转后,防止电梯驱动主机再启动.恢复电梯运行只能通过手动复位.审查电气原理图,分析其电气安全回路接地或接触金属构件的保护原理.8电气安全装置及其动作 8.1 GB7588附录A列出的某一电气安全装置动作时,应按下面8.7条的规定防止电梯主机启动,或使其立即停止运转.电气安全装置包括: a)一个或几个安全触点,它直接切断向驱动主机供电的接触器或继电接触器的供电;b)满足标准要求的安全电路,包括下列一项或几项: 一个或几个满足标准要求的安全触点,它们不直接切断主回路接触器或继电接触器的供电;不满足安全触点要求的触点;对照GB7588附录A检查现场元件或电路是否满足对电气安全装置的要求,同时审查电气原理图.8.2△ 符合GB7588附录H要求的元件.(接上一条)8.3 除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和再平层,紧急电动运行和对接操作运行外,电气装置不应与电气安全装置并联.审查电气原理图,必要时检查现场接线布置.8.4△

与电气安全回路上不同点的连接只允许用来采集信息.这些连接装置应该满足安全电路的要求.8.5 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发出的信号,不应被同一电路中设置在其后的另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发出的外来信号所改变,以免造成危险后果.审查分析电气原理图,必要时检查现场接线布置.8.6 记录或延迟信号的电路,即使发生故障,也不应妨碍或明显延迟由电气安全装置作用而产生的电梯驱动主机停机,即停机应在与系统相适应的最短时间内发生.8.7 GB7588附录A列出的某一电气安全装置动作时,应防止电梯驱动主机启动或立即使其停止运转.制动器的电源也应被切断.电气安全装置应直接作用在控制电梯驱动主机供电的设备上.由于输电功率的原因使用了继电接触器控制电梯驱动主机,则它们应视为直接控制电梯驱动主机启动和停止的供电设备.审查分析电气原理图;手动使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观察电梯的停止情况.8.8 操作电气安全装置的部件,应能在连续正常操作产生机械应力条件下,正确地起作用.如果操作电气安全装置的装置设置在人们容易接近的地方,则它们应这样设置:即采用简单的方法不能使其失效.注:用磁铁或桥接件不算简单方法.对于冗余型安全电路,应用传感器元件机械的或几何的布置来确保机械故障时不应丧失其冗余性.审查分析电气原理图和现场接线布置.目测检查操作部件结构.8.9△

用于安全电路的传感器元件应符合GB7588附录F 中F6.3.1.1的要求.核查型式试验报告和证书.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9安全触点,安全电路元件 9.1 安全触点的动作,应由断路装置将其可靠地断开,甚至两触点熔接在一起也应断开.安全触点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小由于部件故障而引起的短路危险.注:当所有触点的断开元件处于断开位置时,且在有效行程内,动触点和施加驱动机构之间无弹性元件(例如弹簧)施加作用力,即为触点获得了可靠的断开.检查实物结构.9.2 如果安全触点的保护外壳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4X,则安全触点应能承受250V的额定绝缘电压.如果其外壳防护等级低于IP4X,则应能承受500V的额定绝缘电压.安全触点应是在GB14048.5中规定的下列类型: AC-15,用于交流电路的安全触点;DC-13,用于直流电路的安全触点.审查安全触点的资料,必要时使用仪器进行检测.9.3 如果保护外壳的防护等级不高于IP4X,则其电气间隙不应小于3mm,爬电距离不应小于4mm,触点断开后的距离不应小于4mm.如果保护外壳的防护等级高于IP4X,则其爬电距离可降至3mm.审查安全触点的资料.如有必要,用尺进行测量.9.4 对于多分断点的情况,在触点断开后,触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9.5△

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是安全部件,应按照GB7588中F6的要求来验证.检查型式试验报告.9.6△

对于印制电路板应符合GB7588附录H表H1(3.6)的规定.审查分析原理图.10电气设备及安装 10.0 本部分的要求适用于: a)动力电路主开关及其从属电路;b)轿厢照明电路开关及其从属电路.10.1△

电梯电气安装和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宜符合EN12015和EN12016要求.检查试验报告或证书.10.2 在机房和滑轮间内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防护罩壳以防止直接触电.所用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用IP标准试具检查 10.3 每个通电导体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标称电压V 测试电压(直流)V 绝缘电阻MΩ 安全电压 250 ≥0.25 ≤500 500 ≥0.50 >500 1000 ≥1.00 用兆欧表测量.当电路中包含有电子装置时,测量时应将相线和零线连接起来,且所有电子元件的连接均应断开.10.4 对于控制电路和安全电路,导体之间或导体对地之间的直流电压平均值和交流电压有效值均不应大于250V.用万用表测量 10.5 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检查电路图及实物 10.6 电梯随行电缆应符合GB5023.6和GB5013.5的规定.审查产品证明文件 10.7 门电气安全装置导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0.75mm2.审查产品证明文件,必要时测量并计算.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10电气设备及安装 10.8 如果电梯的主开关或其它开关断开后,一些连接端子仍然带电,则它们应与不带电的端子明显地隔开,如带电端子电压超过50V,应注上适当标记.偶然互接将导致电梯危险故障的连接端子,应被明显地隔开,除非其结构形式能避免这种危险.现场目测并用万用表测量.10.9 设置在安全电路中的连接器件和插接式装置,如果不需使用工具就能将其拔出,或者错误的连接能导致电梯的危险故障时,应保证重新插入时绝对不会插错.目测检查,插拔试验.11 运行控制 11.1 电梯运行的控制应是电气控制.正常运行的控制应借助于按钮或类似装置,如触摸控制,磁卡控制等.这些装置应置于盒中,以防止使用人员触及带电零件.现场目测检查 11.2 控制柜应按规定进行型式试验.对照实物核查型式试验报告.12开门时的平层和再平层运行 12 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允许层门和轿门打开时进行轿厢的平层和再平层运行: 运行只限于开锁区域: 应至少由一个开关装置防止轿厢在开锁区域外的所有运行.该开关装于门及锁紧电气安全装置的桥接或旁接式电路中;该开关应是满足要求的安全触点,或者其连接方式满足对安全电路的要求;如果该开关的动作是依靠一个不与轿厢直接机械连接的装置,例如绳,带或链,则连接件的断开或松弛,应通过一个电气安全装置的作用,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平层运行期间,只有在已给出停站信号之后才能使门电气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平层速度不大于0.8m/s.对于手控层门电梯,应检查: 对于由电源固有频率决定最高转速的电梯驱动主机,只用于低速运行的控制电路已经通电;对于其它电梯驱动主机,到达开锁区域的瞬时速度不大于0.8m/s.再平层速度不大于0.3m/s.应检查: 对于由电源固有频率决定最高转速的电梯驱动主机,只用于低速运行的控制电路已经通电;对于由静态变频器供电的电梯驱动主机,再平层速度不大于0.3m/s.开门平层或再平层的实际速度不应大于其额定值的105%.检查开关的型式,功能及安装位置,审查电气原理图及安装调试文件.速度检测: 在机房内用转速表测量驱动主机的转速,然后计算出轿厢的速度,或者用测速系统在轿厢内直接测出速度.也可采用其它满足测量准确度要求的方法进行速度测量.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13检修运行控制 13.1 应在轿顶装设一个易于接近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应由一个电气安全开关(检修开关)转入操作状态.该开关应是双稳态的,并应设有误操作的防护.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经进入检修运行,应取消: 正常运行控制,包括任何自动门的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对接操作运行.只有再一次操作检修开关,才能使电梯重新恢复正常运行.如果取消上述运行的转换装置不是与检修开关机械装置一体的安全触点,则应采取措施,如果前面7.1条述及的故障之一出现在电路中时,能防止轿厢的一切意外运行.轿厢运行应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此按钮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并应清楚地标明运行方向;控制装置也应包括一个停止装置;轿厢速度不应大于0.63m/s,且不应大于其额定值的105%;不应超过轿厢的正常的行程范围;电梯运行应仍依靠安全装置.检查开关的型式,装设位置及标识.a)把轿顶检修开关转换到检修运行状态,分别试验呼梯,选层运行.检查开关的型式和结构,审查分析电气原理图和故障防护措施.b)在检修运行状态,实际按压上,下行按钮,目测检查标识和误操作保护措施.c)见前面3.2条.d)按照前面第12条的方法测量.e)审查有关资料,目测,必要时用尺子测量.f)审查电气原理图,人为动作安全回路的一个开关后,再试检修运行操作.13.2 控制装置也可以包括防止误操作的特殊开关,用于从轿顶上控制门机机构.审查设计文件,目测检查,操作试验.14△载重量控制 14.1 在轿厢超载时,电梯上的一个装置应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所谓超载是指超过额定载荷的10%,并至少为75kg.额定载重量>750kg的电梯,在停在最低层站的轿厢内加载110%的额定载荷;额定载重量≤750kg的电梯,在停在最低层站的轿厢内装载额定载荷+75kg的总荷载,在其它层站按呼梯按钮,观察电梯的报警,启动及再平层.现场目测检查,审查电气原理图.14.2 在超载情况下: 轿内应有音响和(或)发光信号通知使用人员;动力驱动自动门应保持在完全打开位置;手动门应保持在未锁状态;超载时为轿厢运行而进行的预备操作全部取消.15优先权和信号 15.1 手动门电梯应有一种装置,在电梯停止后不小于2s内,防止轿厢离开停靠站.用计时器测量,审查电气原理图.15.2 从门关闭后到外部呼梯按钮起作用之前,应有不小于2s的时间让进入轿厢的使用人员能揿压其选择的按钮.这项要求不适用于集选控制的电梯.15.3 对于集选控制的情况,从停靠站上应可清楚地看到一种发光信号,向该停靠站的候梯者指出轿厢下一次运行方向.现场目测检查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16对接操作运行控制 16.1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允许轿厢在层门和轿门打开时运行,以便装卸货物: 轿厢只能在相应平层位置以上不大于1.65m的区域内运行;轿厢运行应受一个定方向的电气安全装置限制;运行速度不应大于0.3m/s,而且不应大于其额定值的105%;层门和轿门只能从对接侧被打开;从对接操作控制位置应能清楚地看到运行的区域;只有在用钥匙操作的安全触点动作后,方可进行对接操作.此钥匙只有处在切断对接操作的位置时才能拔出.钥匙应只配备给专门负责人员,同时应供给他使用钥匙防止危险的说明书;钥匙操作的安全触点动作后;应使正常运行控制失效;如果使其失效的开关装置不是与用钥匙操作的触点机构组成一体的安全触点,则应采取措施,防止上面7.1条述及的故障之一出现在电路中时,轿厢的一切误运行.仅允许用持续揿压按钮使轿厢运行,运行方向应清楚地标明;钥匙开关本身或通过另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可使下列装置失效: — 相应层门门锁的电气安全装置;— 验证相应层门关闭状况的电气安全装置;— 验证对接操作入口处轿门关闭状况的电气安全装置.检修运行一旦实施,则对接操作应失效;轿厢内应设有一停止装置.首先审查设计资料: a)用尺测量;b)检查实物,审查电气原理图;c)按照前面第12条的方法测量;d)实际操作检查,审查设计文件;e)目测;f)检查实物,审查使用说明;g)把钥匙开关转换对接操作状态,分别试验呼梯,选层,开关门按钮,紧急电动运行和对接操作运行.检查开关的型式和结构,审查分析电气原理图和故障防护措施.在对接操作状态,实际按压上,下行按钮,目测检查标识.h)在对接操作状态,将轿顶检修开关转换至检修状态,再进行对接操作.i)见前面3.2条.16.2 无论轿厢在对接操作区域内的任何位置: a)层门的上门框与轿厢地面之间的净高度均不得小于2m;b)不需要特殊的操作,就可以使层门完全关闭.现场用尺测量,审查设计文件并实际操作试验.17紧急操作 17.1 如果向上移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电梯驱动主机应装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以便借用平滑且无辐条的盘车手轮能将轿厢移动到一个层站.审查设计计算,现场目测检查.必要时现场测试手动盘车力.17.2 对于可拆卸的盘车手轮,应放置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地方.对于同一机房内有多台电梯的情况,如果盘车手轮不通用,则应在手轮上做适当标记.现场目测检查 17.3△

对于可拆卸的盘车手轮,最迟应在盘车手轮装上电梯驱动主机时,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被动作,使电梯不能电动启动.手动安装盘车轮试验 17.4 采用手动盘车时,在机房内应易于检查轿厢是否在开锁区.例如,可借助于曳引绳或限速器绳上的标记来检查.现场目测检查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17紧急操作 17.5 对于人力操作提升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力大于400N的电梯驱动主机,其机房内应设置一个紧急电动运行开关.紧急电动运行时,电梯驱动主机应由正常的电源供电或由备用电源供电(如有).同时下列条件也应满足: a)应允许从机房内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开关,由持续揿压具有防止误操作保护的按钮控制轿厢运行.运行方向应清楚地标明;b)紧急电动运行开关操作后,除由该开关控制的以外,应防止轿厢的一切运行.c)紧急电动运行开关本身或通过另一个电气开关应使下列电气装置失效: 安全钳上的电气安全装置;限速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极限开关;缓冲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d)紧急电动运行开关及其操纵按钮应设置在使用时易于直接观察电梯驱动主机的地方;轿厢速度不应大于0.63m/s,且不应大于其额定值的105%;检修运行一旦实施,则紧急电动运行应失效.检查实物,审查电路图.a)在机房内检查实物,并用手进行按压运行试验.b)转换到紧急电动运行状态后,进行自动运行,检修运行和对接操作运行(如果有的话)的试验.c)检查电气原理图并进行现场试验.d)检查实物

e)按照前面第12条的方法测量.f)在机房内转入紧急电动运行后,把轿顶的检修开关转换到检修运行状态,再试验紧急电动运行的上,下行按钮.17.6△

紧急电动运行开关本身或通过另一个符合电气安全装置规定的电气开关应使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的电气装置失效.检查电气原理图并进行现场试验.18紧急报警装置 18.1 轿厢内应装设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检查报警装置设置的位置,标识.18.2 该装置的供电应来自紧急照明电源或等效电源(连接到公用电话网的除外).审查电路图.分别切断主电源和紧急照明电源,检查报警装置能否有效工作.18.3 报警装置应采用警铃,对讲系统,外部电话或类似的装置.现场检查报警装置的类型.18.4 如果电梯行程大于30m,在轿厢和机房之间设置由紧急电源供电的对讲系统或类似装置.对照井道土建图检查.必要时用尺测量.18.5△

紧急报警装置应采用一个双向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在启动此对讲系统之后,轿内被困乘客应不必再做其它操作.在轿内与救援服务处之间进行实际通话.18.6△

如果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而又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应在存在该危险处设置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也应符合上述18.2和18.5条的规定.审查设计及井道布置资料,按18.2和18.5条进行试验.19驱动主机及制动系统 19.1 每部电梯至少应有一台专用的电梯驱动主机.目测检查实物 19.2 允许使用两种驱动方式: 曳引式(使用曳引轮和曳引绳);强制式,即: 使用卷筒和钢丝绳;或 使用链轮和链条.目测检查实物,审查设计文件.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19驱动主机及制动系统 19.3 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向下运行时,操作制动器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在上述情况下,轿厢的减速度不应超过安全钳动作或轿厢撞击缓冲器所产生的减速度.把减速度测试仪安放在轿厢内稳定的平面上,装有125%额定载荷的轿厢下行,当电梯运行达到额定速度时,按动急停按钮或切断主电源,用测试仪器记录电梯制动时的减速度.19.4△

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应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下行.电磁线圈的铁芯被视为机械部件,而线圈则不是.根据制动器的具体结构,用机械或电气的方法使其中的一组制动元件维持开闸状态,而另一组正常起作用.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下行,运行达到额定速度时,按动急停按钮或切断主电源,检查电梯的减速情况.两组制动元件分别试验.20机械部件的防护 20.1 用于导向,复绕,补偿作用的绳轮和链轮应设置防护装置,以避免: 人身伤害;钢丝绳或链条因松弛而脱离绳槽或链轮;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所采用的防护装置不得妨碍对绳轮或链轮的检查和维修.检查实物和设计文件 20.2△

曳引轮,滑轮和链轮应根据GB7588-2003的表3设置防护装置,以避免: 人身伤害;钢丝绳或链条因松弛而脱离绳槽或链轮;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检查实物和设计文件 20.3△

所采用的防护装置应能见到旋转部件且不妨碍检查与维护工作.若防护装置是网孔状,则其孔洞尺寸应符合GB12265.1-1997表4的要求.防护装置只能在下列情况下才能被拆除: 更换钢丝绳或链条;更换绳轮或链轮;重新加工绳槽.检查实物和设计文件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20机械部件的防护 20.4 对可能产生危险并可能接近的旋转部件,特别是下列部件,必须提供有效的防护;传动轴上的键和螺钉;钢带,链条,皮带;齿轮,链轮;电动机的外伸轴;甩球式限速器.除带有防护装置的曳引轮,盘车手轮,制动轮及任何类似的光滑圆形部件外,其余这些部件应涂成黄色,至少部分的涂成黄色.检查实物和设计文件 21悬挂装置及安全系数 21.1 轿厢和对重(或平衡重)应用钢丝绳或平行链节的钢质链条或滚子链条悬挂.目测检查实物 21.2 钢丝绳或链条最少应有两根,每根钢丝绳或链条应是独立的.若采用复绕法,应考虑钢丝绳或链条的根数而不是其下垂根数.目测检查实物 21.3 钢丝绳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丝绳的公称直径不小于8mm;钢丝绳的其它特性宜符合GB8903的规定.a)用尺测量钢丝绳的直径.b)审查钢丝绳的检验报告或证书.21.4 不论钢丝绳的股数多少,曳引轮,滑轮或卷筒的节圆直径与悬挂绳的公称直径之比不应小于40.审查设计文件并进行现场测量核算.21.5 悬挂绳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值: 对于用三根或三根以上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12;对于用两根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16;对于卷筒驱动电梯为12;安全系数是指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停靠在最低层站时,一根钢丝绳(或链条)的最小破断负荷(N)与这根钢丝绳(或链条)所受的最大力(N)之间的比值.计算最大受力时,应考虑下列因素:钢丝绳(或链条)的根数,回绕倍率,额定载重量,轿厢质量,钢丝绳(或链条)质量,随行电缆部分的质量以及悬挂于轿厢的任何补偿装置的质量.审查设计资料 21.6△

悬挂绳的安全系数应按GB7588-2003附录N计算.在任何情况下,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值: 对于用三根或三根以上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12;对于用两根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16;对于卷筒驱动电梯为12;安全系数是指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停靠在最低层站时,一根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负荷(N)与这根钢丝绳所受的最大力(N)之间的比值.审查设计资料 21.7 悬挂链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0.审查设计资料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22曳引条件及比压 22.1 曳引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不可能提升轿厢;曳引条件计算应符合GB7588-1995第9章注释1的要求.a)短接上限位和上极限以及对重缓冲器开关,将电梯处于最高层平层位置,以检修速度操纵电梯向上运行,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后仍继续向上运行,此时在机房观察曳引绳是否在曳引轮上打滑.b)查阅计算文件.22.2 曳引绳在曳引轮槽中的比压计算应符合GB7588-1995第9章注释2的要求,其比压值不得大于其计算许用值.审查设计文件 22.3△

钢丝绳曳引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轿厢装载至125%额定载荷的情况下应保持平层状态不打滑;必须保证在任何紧急制动状态下,不管轿厢内是空载还是满载,其减速度的值不能超过缓冲器(包括减行程的缓冲器)作用时减速度的值.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d)曳引计算应符合GB7588-2003附录M的规定.a)电梯处于最低层平层状态,轿厢装载至125%额定载荷后,在机房观察曳引绳是否在曳引轮上打滑;b)把减速度测试仪安放在轿厢内稳定的平面上,分别使空载轿厢下行及满载轿厢上行,当电梯运行达到额定速度时,按动急停按钮或切断主电源,用测试仪器记录电梯停止过程中的减速度;c)试验方法同前面22.1 a);d)审查设计计算书.23悬挂系统的端接装置和张紧 23.1 钢丝绳末端应固定在轿厢,对重(或平衡重)或系结钢丝绳固定部件的悬挂装置上.固定时需采用金属或树脂填充的绳套,自锁紧楔形绳套,至少带有三个合适绳夹的鸡心环套,手工捻接绳环,环圈(或套筒)压紧式绳环或具有同等安全的任何其它装置.现场目测检查并审查设计文件.23.2 每根链条的端部应用合适的端接装置固定在轿厢,对重(或平衡重)或系结链条固定部件的悬挂装置上.现场目测检查并审查设计文件.23.3 钢丝绳(链条)与其端接装置的接合处至少应能承受钢丝绳(链条)最小破断负荷的80%.核对端接装置的型式试验报告.23.4 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固定,应采用带楔块的压紧装置,或至少用两个绳夹或具有同等安全的其它装置.现场目测检查并审查设计文件.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23悬挂系统的端接装置和张紧 23.5 至少在悬挂钢丝绳或链条的一端应设有一个调节装置用来平衡各绳或链的张力.与链轮啮合的链条,在它们和轿厢及平衡重相连的端部,也应设有这样的平衡装置.多个换向链轮同轴时,各链轮均应能单独旋转.现场目测检查并审查设计文件.23.6 如果用弹簧来平衡张力,则弹簧应在压缩状态下工作.检查实物及设计文件 23.7 如果轿厢悬挂在两根钢丝绳或链条上,则应设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在一根钢丝绳或链条发生异常相对伸长时电梯应停止运行.观察实物结构,审查设计和安装文件.电梯在运行中人为动作电气装置,观察电梯是否停止;或是在电梯停止时人为动作电气装置,观察电梯是否能启动.23.8 调节钢丝绳或链条长度的装置在调节后,不应自行松动.检查实物及设计或安装文件.23.9△

强制驱动式电梯应设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该装置在绳或链松弛时将使电梯应停止运行.此装置与上述23.7要求的可以是同一个装置.检验方法同前面23.7条.24钢丝绳卷绕 24.1 强制驱动式电梯的卷筒,应加工出螺旋槽,该槽应与所用钢丝绳相适应.检查实物及设计文件 24.2 当轿厢停在完全压缩的缓冲器上时,卷筒的绳槽中应至少保留一圈半的钢丝绳.将轿厢停在完全压缩的缓冲器上,目测检查绳槽中钢丝绳的剩余圈数.24.3 卷筒上只能绕一层钢丝绳.将轿厢提升到最高层站,目测检查卷筒上的钢丝绳层数.24.4 钢丝绳相对于绳槽的偏角(放绳角)不应大于4°.在机房内用角度尺测量最大放绳角度.25补偿绳 25.1 若电梯额定速度大于2.5m/s,则应使用带张紧轮的补偿绳,并符合下列条件: 应由重力保持补偿绳的张紧状态;应借助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来检查补偿绳的张紧情况;张紧轮的节圆直径与补偿绳的公称直径之比应不小于30.观察实物结构,审查设计和安装文件.电梯在运行中人为动作电气装置,观察电梯是否停止;或是在电梯停止时人为动作电气装置,观察电梯是否能启动.用尺子测量补偿绳和张紧轮的节圆直径,对照设计文件验算.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25补偿绳 25.2△

补偿绳使用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使用张紧轮;张紧轮的节圆直径与补偿绳的公称直径之比不小于30;张紧轮应设置防护装置;用重力保持补偿绳的张紧状态;用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来检查补偿绳的最小张紧位置.观察实物结构,审查设计和安装文件.电梯在运行中人为动作电气装置,观察电梯是否停止;或是在电梯停止时人为动作电气装置,观察电梯是否能启动.用尺子测量补偿绳和张紧轮的节圆直径,对照设计文件验算.25.3 若电梯额定速度大于3.5m/s,除满足上一条的规定外,还应增设一个防跳装置.防跳装置动作时,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应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26限速器装置 26.1 操纵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的动作应发生在速度至少等于额定速度的115%.但应小于下列各值: 对于除了不可脱落滚柱式以外的瞬时式安全钳为0.8m/s;对于不可脱落滚柱式瞬时式安全钳为1m/s;对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m/s的渐进式安全钳为1.5m/s;对于额定速度大于1m/s的渐进式安全钳为(m/s).检查限速器铭牌上的动作速度值,并和所配套的安全钳类型对照.26.2 对重(或平衡重)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应大于上述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但不得超过10%.检查限速器铭牌上的动作速度值,并与轿厢限速器的动作速度进行比较.26.3 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绳的张紧力不得小于以下两个值的较大者: 安全钳起作用所需力的两倍;或 300N;进入井道,试验人员站在轿顶,用拉力计测量提拉起安全钳的力,把此力与限速器的型式试验报告上给出的力进行比较.26.4 限速器绳应用张紧轮张紧,张紧轮(或其配重)应有导向装置.现场检查,核查设计资料.26.5 限速器绳断裂或过分伸长,应通过一个电气安全装置的作用,使电动机停止运转.检查该装置的设定情况;人为动作电气开关,观察电梯停止情况.26.6 可调部件在调整后应加封记.限速器上应标明与安全钳动作相应的旋转方向.外观目测检查 26.7 如果安全钳释放后,限速器未能自动复位,则在限速器未复位时,一个符合标准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应防止电梯的启动,但是,在紧急电动运行的情况下,此装置应不起作用.检查实物并进行手动试验.26.8 限速器应是可接近的,以便于检查和维修.目测检查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26限速器装置 26.9 若限速器装在井道内,则应能从井道外面接近它.当下列条件满足时,无需符合上述要求要求: 能够从井道外用远程控制(除无线方式外)的方式来实现限速器动作,这种方式应不会造成限速器的意外动作,且未经授权的人不能接近远程控制的操纵装置.能够从轿顶或从底坑接近限速器进行检查和维护;限速器动作后,提升轿厢,对重(或平衡重)能使限速器自动复位.如果从井道外用远程方式控制的方式使限速器的电气部分复位,应不会影响限速器的正常功能.现场目测检查,核对限速器型式试验报告.按照实际动作方式,在井道外进行限速器动作试验;试验动作后,提升轿厢,对重(或平衡重)检查限速器的复位.26.10 限速器型式试验报告应符合GB7588附录F4的规定.核查型式试验报告并和现场实物对照.27安全钳 27.1 轿厢应装有能在下行时动作的安全钳.检查实物 27.2 若电梯额定速度大于0.63m/s,轿厢应采用渐进式安全钳.若电梯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0.63m/s,轿厢可采用瞬时式安全钳.检查核对安全钳的型式.27.3 若轿厢装有数套安全钳,则它们应全部是渐进式的.检查实物 27.4 若额定速度大于1m/s,对重(或平衡重)安全钳应是渐进式的,其它情况下,可以是瞬时式的.检查实物 27.5 轿厢和对重(或平衡重)安全钳的动作应由各自的限速器来控制.若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m/s,对重(或平衡重)安全钳可借助悬挂机构的断裂或借助一根安全绳来动作.不得用电气,液压或气动操纵的装置来操纵安全钳.检查实物 27.6 轿厢空载或载荷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安全钳动作后轿厢地板的倾斜度不应大于其正常位置的5%.空载轿厢下行时,人为动作限速器,使安全钳制动,用水平尺和塞尺等检查轿厢地板.27.7 安全钳动作后的释放需经称职人员进行.只有将轿厢或对重(或平衡重)提起,才能使轿厢或对重(或平衡重)上的安全钳释放并自动复位.查阅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在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后,提升轿厢或对重(或平衡重),检查安全钳的释放.27.8 当轿厢安全钳作用时,装在轿厢上面的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在安全钳动作以前或同时使电梯驱动主机停转.人为动作电气开关,观察电梯的停止情况.27.9 禁止将安全钳的夹爪或钳体充当导靴使用.现场目测检查 27.10 如果安全钳是可调节的,则其调整后应加封记.27.11 安全钳标称速度和许用质量范围应于电梯的实际参数相符.核查安全钳的参数.27.12 安全钳型式试验报告应符合GB7588附录F3的规定.核查型式试验报告并检查实物及安装状态.28缓冲器 28.1 缓冲器应设置在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强制驱动式电梯还应在轿顶上设置能在行程上部极限位置起作用的缓冲器.检查实物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28缓冲器 28.2 蓄能型缓冲器(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只能用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m/s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可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梯.核查缓冲器的型式 28.3 减行程缓冲器的行程应符合GB7588第10.4.3.2条的规定.审查设计或说明资料.核查实物,用尺子测量.28.4 采用减行程缓冲器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的监控应符合GB7588第12.8节的规定.审查设计资料或安装调试文件,核对实物.人为动作电气开关,检查电梯的启动或停止情况.28.5 缓冲器的行程和许用质量范围应于电梯的实际参数相符.核查缓冲器的参数 28.6 缓冲器型式试验报告应符合GB7588附录F5的规定.核查型式试验报告并检查实物及安装状态.29△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29.1 曳引驱动的电梯,应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速度监控和减速元件,应能检测出上行轿厢的速度失控,其下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上限是前面26.2条规定的速度,并应能使轿厢制停,或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现场目测检查.检查装置铭牌上的动作速度值.29.2 该装置应作用于: 轿厢;或 对重;或

钢丝绳系统(悬挂绳或补偿绳);或

曳引轮(例如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检查实物 29.3 如果该装置需要外部的能量来驱动,当能量没有时,该装置应能使电梯制动并使其保持停止状态.带导向的压缩弹簧除外.现场目测检查,并手动模拟失去能量时的情况.29.4 该装置应能在没有那些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控制速度,减速或停车的部件参与下,达到前面29.1条的要求,除非这些部件存在内部的冗余度.该装置在动作时,可以由与轿厢连接的机械装置协助完成,无论此机械装置是否有其它用途.现场检查结构和设计或安装文件.29.5 该装置在使空轿厢制停期间,其最大减速度不得大于1gn.空载轿厢停在最低层站,把加速度测试仪安放在轿厢地板上,然后人为打开制动器,使轿厢向上溜车,记录下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时的减速度.制动减速应单独由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完成.29.6 使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的电梯速度监控部件应是符合前面26部分要求的限速器或类似的装置.现场检查实物,并对照型式试验报告.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29△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29.7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时,应使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动作.在进行29.5条试验时检查.29.8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后,应由称职人员使其释放.该装置释放时,应不需要接近轿厢或对重.释放后,该装置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审查具体结构及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在进行29.5条试验后检查复位情况.29.9 型式试验报告应符合GB7588附录F7的规定,现场实物及安装状态应与型式试验结论(如容许质量,动作速度及导轨情况等)相符合.核查型式试验报告 30极限开关 30.1 电梯应设极限开关.极限开关应设置在尽可能接近端站时起作用而无误动作危险的位置上.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审查资料;进入轿顶用尺子测量极限开关与其撞板的动作重叠尺寸,并与缓冲器的行程比较.如现场不容易测量,可实际试验验证.30.2 正常的端站停止开关和极限开关必须采用分别的动作装置.目测检查实物 30.3 对于强制驱动的电梯,极限开关的动作应由下述方式实现: a)利用与电梯驱动主机的运动相连接的一种装置;或 b)利用处于井道顶部的轿厢和平衡重(如有);或

c)如果没有平衡重,利用处于井道顶部和底部的轿厢.30.4 对于曳引驱动的电梯,极限开关的动作应由下述方式实现: 直接利用处于井道的顶部和底部的轿厢;或

利用一个与轿厢连接的装置,如:钢丝绳,皮带或链条.该连接装置一旦断裂或松弛,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应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检查实物.人为动作断裂或松弛保护电气开关,检查电梯的停止情况.30.5 极限开关的作用方法: a)对强制驱动的电梯,应用强制的机械方法直接切断电动机和制动器的供电回路;b)对曳引驱动的单速或双速电梯,极限开关应能: 按a)切断电路;或

通过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切断向两个接触器线圈直接供电的电路.c)对于可变电压或连续调速电梯,极限开关应能迅速地,即在与系统相适应的最短时间内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审查电气原理图.人为动作极限开关和电气开关,检查电梯的停止情况,并检查电梯能否自动恢复运行.30.6 极限开关动作后,电梯应不能自动恢复运行.31层门和轿门的尺寸 31.1 进入轿厢的井道开口处应装设无孔的层门.层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对于乘客电梯,此运动间隙不得大于6mm;对于载货电梯,此间隙不得大于8mm.由于磨损,间隙值允许达到10mm.如果有凹进部分,上述间隙从凹底处测量.目测检查,用尺测量.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31层门和轿门的尺寸 31.2 层门入口的最小净高度为2m.层门入口净宽度比轿厢入口净宽度在任一侧的超出部分均不应大于50mm.用尺测量.31.3 使用人员正常出入的轿厢入口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m.用尺测量.31.4 轿厢的入口应装设轿门.目测检查 31.5 轿门应是无孔的.采用向上开启的垂直滑动门的载货电梯和非商业用汽车电梯,可以采用网状的或带孔的板状形式的门.网或板孔的尺寸,在水平方向不得大于10mm,垂直方向不得大于60mm.外观检查,用尺测量.31.6 除必要的间隙外,轿门关闭后应将轿厢的入口完全封闭.目测检查 31.7 轿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对于乘客电梯,此运动间隙不得大于6mm.对于载货电梯,此间隙不得大于8mm.由于磨损,间隙值允许达到10mm.如果有凹进部分,上述间隙从凹底处测量.前面31.5条所述的垂直滑动门除外.用尺子测量 31.8 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5mm.用尺子测量 31.9 轿门与关闭的层门间的水平距离,或各门之间在整个正常操作期间的通行距离,不得大于0.12m.31.10 如果电梯同时使用铰链式层门和折叠式轿门,则在关闭后的门之间的任何间隙内都不应能放下一个直径为0.15m的球体.从层站处把一个直径为0.15的球体或一段圆柱体,放入关闭的折叠式轿门的内凹处,然后试验层门能否正常关闭.32层门和轿门的机械强度 32.1 在水平滑动层门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人力(不用工具)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上时,前面31.1条规定的间隙可以大于6mm,但不得大于30mm.站在轿顶或层站上,沿门开启方向,对任一扇层门的底部施加150N的力,用尺子测量最大间隙.32.2△

在水平滑动层门和折叠层门主动门扇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人力(不用工具)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上时,前面31.1条规定的间隙可以大于6mm,但不得大于下列值: 对旁开门,30mm;对中分门,总和为45mm.32.3 层门及其门锁在锁住位置时应有这样的机械强度:即用300N的力垂直作用于该层门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能: 无永久变形;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试验期间和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在测力计的端部固定一个面积为5cm2的金属块,在门楣上悬挂线坠,通过测力计施加300N的力垂直作用在门扇上,用尺测量门扇上力的作用点在施力前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32层门和轿门的机械强度 32.4 轿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应具有这样的机械强度:即用300N的力,沿轿厢内向轿厢外方向垂直作用在门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的面积上时,轿门应能: 无永久变形;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试验期间和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和施加300N的力作用后垂直层门方向上相对线坠的水平位移.试验期间和试验后检查门的锁闭和运行情况.也可采用其它等效方法测量.33玻璃层门和轿门 33.1 玻璃门扇的固定方式应能承受前面32条规定的作用力,而不损伤玻璃的固定件.玻璃尺寸大于下面34.8条所述的玻璃门,应使用夹层玻璃,且按GB7588附录J表J2选用或能承受附录J所述的冲击摆试验.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应不受影响.对照设计文件现场检查实物,核查玻璃的冲击试验报告.33.2 玻璃门的固定件,即使在玻璃下沉的情况下,也应保证玻璃不会滑出.外观检查 33.3 需要摆捶冲击试验的玻璃门,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核查型式试验报告,现场实物及安装状态应与型式试验报告相符.34门运动的保护 34.1 为了避免运行期间发生剪切的危险,动力驱动的自动滑动门外表面不应有大于3mm的凹进或凸出部分,这些凹进或凸出部分的边缘应在开门运行方向上倒角.层门的开锁三角钥匙入口处和有孔轿门除外.外观检查,用尺子测量.34.2 动力驱动的水平滑动自动层门或轿门,阻止关门的力不应大于150N,这个力的测量不得在关门行程开始的1/3之内进行.对动力驱动的水平滑动自动门,在轿门和层门联动的情况下仍应满足该要求.在关门过程的后2/3行程范围内,用测力计测量.34.3 对动力驱动的水平滑动自动门,当乘客在层,轿门关闭过程中,通过入口时被门扇撞击或将被撞击,一个保护装置应自动地使门重新开启.在层,轿门联动的情况下,该保护装置可以只是轿门的保护装置.此保护装置的作用可在每个主动门扇最后50mm的行程中被消除.在层,轿门关闭过程中,试验人员故意从门口经过,观察门的动作情况.34.4 阻止动力驱动,水平滑动的折叠式层门或轿门的力不应大于150N.这个力的测量应在门处于下列折叠位置时进行,即:折叠门扇的相邻外缘间距或与等效件(如门框)距离为100mm时进行.用测力计和钢直尺测量.34.5 垂直滑动的层门和轿门只能用于载货电梯,如果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它才能使用动力关闭: 门的关闭是在使用人员持续控制和监视下进行的;门扇的平均关闭速度不大于0.3m/s;轿门的结构符合前面31.5条的规定.层门开始关闭之前,轿门至少已关闭到2/3.现场核对门的型式.用尺测量门的高度,用计时器测量关门所用的时间,计算关出平均关门速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34门运动的保护 34.6 在采用其它型式的动力驱动层门,如转门(铰链门),当开门或关门有碰撞使用人员的危险时,应采用类似动力驱动滑动门规定的保护措施.现场根据门的型式,参照前述方法检查.34.7 对于动力驱动的自动轿门,在轿厢控制盘上应设有一装置,能使处于关闭中的门反开.在门关闭过程中按动开门按钮,观察门的运动情况.34.8 如果层门是手动开启的,使用人员在开门前,必须能知道轿厢是否在那里.为此应安装下列a)或b)之一: 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一个或几个透明视窗: 除用冲击摆试验外,均应满足前面32.1条规定的机械强度;最小厚度为6mm;每个层门装玻璃的面积不得小于0.015m2,每个视窗的面积不得小于0.01m2;宽度不小于60mm,且不大于150mm.对于宽度大于80mm的视窗,其下沿距地面不得小于1m.一个发光的“轿厢在此”信号,它只能当轿厢即将停在或已经停在特定的楼层时燃亮.在轿厢停留在那里的时候,该信号应保持燃亮.实物目测检查;用尺测量相关尺寸.34.9 对于铰链轿门,为防止其摆动到轿厢外面,应设撞击限位挡块.目测检查并分析其位置.35层门锁紧和闭合检查 35.1 在正常运行时,应不能打开层门(或多扇层门中的任意一扇),除非轿厢在该层门的开锁区域内停止或停站.开锁区域不应大于层站地平面上下0.2m.在用机械方式驱动轿门和层门同时动作的情况下,开锁区域可增加到不大于层站地平面上下的0.35m.在正常运行时,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观察电梯的运行情况.进入轿顶或是站在层站打开层门,用尺子测量开锁区域的高度,测量结果要核对门刀与门锁轮的尺寸.35.2 除对接操作运行和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和再平层(见前面第16和12部分)外,如果一个层门或多扇层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开着,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应不能启动电梯或保持电梯继续运行,然而,可以进行轿厢运行的预备操作.在任意一层门或轿门开着的情况下,电梯应不能启动.35.3 轿厢运动前应将层门有效地锁紧在闭合位置上,但层门锁紧前,可以进行轿厢运行的预备操作,层门锁紧必须由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来证实.目测检查,并核查电气安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35.4 轿厢应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7mm时才能启动.用尺子测量 35.5 证实门扇锁闭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的元件,应由锁紧元件强制操作而没有任何中间机构,应能防止误动作,必要时可以调节.安装在潮湿或易爆环境中需要特殊保护的门锁装置,其连接只能是刚性的,机械锁和电气安全装置之间的连接只能通过故意损坏门锁装置才能被断开.现场目测检查,并审查其结构是否合理.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35层门锁紧和闭合检查 35.6 对铰链门,锁紧应尽可能接近门的垂直闭合边缘处.即使在门下垂时,也能保持正常.目测检查 35.7 应由重力,永久磁铁或弹簧来产生和保持门锁的锁紧动作.弹簧应在压缩下作用,应有导向,同时弹簧的结构应满足在开锁时弹簧不会被压并圈.即使永久磁铁(或弹簧)失效,重力亦不应导致开锁.如果锁紧元件是通过永久磁铁的作用保持其锁紧位置,则一种简单的方法(如加热或冲击)不应使其失效.目测检查并分析结构和安装情况.35.8 门锁装置应有防护,以避免可能妨碍正常功能的积尘危险.工作部件应易于检查,例如采用一块透明板以便观察.目测检查 35.9 当门锁触点放在盒中时,盒盖的螺钉应为不可脱落式的.在打开盒盖时,它们应仍留在盒或盖的孔中.目测检查,手动拆卸验证.35.10 每个层门均应能从外面借助于一个与GB7588附录B规定的开锁三角孔相配的钥匙将门开启.这样的钥匙应只交给一个负责人员.钥匙应带有书面说明,详述必须采取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开锁后因未能有效的重新锁上而可能引起的事故.在一次紧急开锁以后,门锁装置在层门闭合下,不应保持开锁位置.在轿门驱动层门的情况下,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之外时,如层门无论因为何种原因而开启,则应有一种装置(重块或弹簧)能确保该层门自动关闭.目测检查检查每个层门的三角钥匙锁.审查使用说明文件.轿厢在开锁区域外,逐一打开层门,检查层门能否自动关闭.35.11 每个层门应设有电气安全装置,以证实它的闭合位置,从而满足对剪切的保护.检查人员站在轿顶检查层门电气开关是否符合电气安全装置要求及其工作是否正常.35.12 在与轿门联动的水平滑动层门的情况中,倘若证实层门锁紧状态的装置是依赖层门的有效关闭,则该装置同时可作为证实层门闭合的装置.目测检查并分析其结构是否合理.35.13 在铰链式层门的情况下,此装置应装于门的闭合边缘处或装在验证层门闭合状态的机械装置上.目测检查 35.14 对于用来验证层门锁紧状态和闭合状态的装置: a)在门打开或未锁住的情况下,从人们正常可接近的位置,用单一不属于正常操作程序的动作应不可能开动电梯.b)验证锁紧元件位置的装置必须动作可靠.检查层门的电气联锁情况,在门打开或未锁住的情况下,单一动作是否能开动电梯.35.15 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允许: 验证层门锁紧和闭合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装在一个门扇上;若只锁紧一扇门,则应采用钩住重叠式门的其它闭合门扇的方法,使如此单一门扇的锁紧能防止其它门扇的打开.现场目测检查,分析结构是否符合要求.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35层门锁紧和闭合检查 35.16 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如用钢丝绳,皮带或链条)的门扇组成,允许只锁紧一扇门.其条件是: 这个门扇的单一锁紧能防止其它门扇的打开,且这些门扇均未装设手柄.未被锁住的其它门扇的闭合位置应由一个符合标准 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来证实.现场目测检查,分析结构是否符合要求.35.17 对动力驱动的自动门,正常操作中,若电梯轿厢没有运行指令,则根据在用电梯客流量所确定的必要的一段时间后,动力驱动的自动层门应关闭.在电梯正常停车开门后,不进行内选和外呼操作,等待一段时间观察轿门是否关闭.35.18 层门门锁装置应按GB7588附录F1的规定进行型式试验.核查层门门锁装置型式试验报告与实物及安装状态是否相符.36轿门的锁紧和闭合检查及开启 36.1 除开门情况下的平层与再平层及对接操作的情况外,如果一个轿门(或多扇轿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开着,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应不能启动电梯或保持电梯继续运行.然而,可以进行轿厢运行的预备操作.在轿门开着的情况下,检查电梯能否启动或继续运行.36.2 每个轿门应设有电气安全装置,以证实轿门的闭合位置,保证满足上一条的要求.检查实物 36.3△

如果轿门需要上锁(见后面第47.6 c)条的规定),该门锁装置的设计和操作应采用与层门门锁装置相类似的结构,并同样按GB7588附录F1的规定进行型式试验.查阅设计资料并核查分析实物及型式试验报告.36.4 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允许 把前面36.2条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安装在: 一个门扇上(对重叠式门为快门扇);或

如果门的驱动元件与门扇之间是由直接机械连接的,则在门的驱动元件上,且

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且只能在层门的开锁区域内打开(见后面第47.6 c)条的规定),只锁住一个门扇,则应采用钩住重叠式门的其它闭合门扇的方法,使如此单一门扇的锁紧能防止其它门扇的打开.现场核查实物,分析其结构是否符合要求.36.5 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如钢丝绳,皮带或链条)的门扇组成,允许电气安全装置安装在一个门扇上,条件是: 该门扇不是被驱动的门扇;且

被驱动门扇与门的驱动元件是直接机械连接的.现场核查实物,分析其结构是否符合要求.36.6 如果电梯由于任何原因停在靠近层站的地方,为允许乘客离开轿厢,在轿厢停止并切断开门机(如有)电源的情况下,应有可能: 从层站处用手开启或部分开启轿门;如层门与轿门联动,从轿厢内用手开启或部分开启轿门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层门.将电梯停在靠近层站的非开锁区域内切断门机电源: a)在层站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然后用力试着开启轿门;b)人员在轿内用手试着扒开门,实际观察门的开启情况.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36轿门的锁紧和闭合检查及开启 36.7 上一条规定的轿门的开启,应至少能够在开锁区域内施行.开门所需的力不得大于300N.对于后面第47.6 c)条所述的电梯,应只有轿厢位于开锁区域内时才能从轿厢内打开轿门.将电梯停在开锁区域,按上一条的方法试验,用测力计测试.目测检查并核对轿门锁.36.8 额定速度大于1m/s的电梯在其运行时,开启轿门的力应大于50N.如在开锁区内,则不受本条的约束.将电梯停在非开锁区域,使门机保持电梯运行时的通或断电状态,在轿内用测力计测试开启轿门的力.37门地坎及导向和悬挂机构 37.1 层门,轿门的设计应防止正常运行中脱轨,机械卡阻或行程终端时错位.由于磨损,锈蚀或火灾原因可能造成导向装置失效时,应设有应急的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上.目测检查并分析其结构是否合理.37.2 水平滑动层门的顶部和底部都应设有导向装置.垂直滑动层门两边都应设有导向装置.目测检查 37.3 垂直滑动层门的门扇应固定在两个独立的悬挂部件上.悬挂用的绳,链,皮带,其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悬挂绳滑轮的直径不应小于绳直径的25倍.悬挂绳与链应加以防护,以免脱出滑轮槽或链轮.目测检查,查阅设计资料,用尺子测量绳和轮的直径并计算.38耐火层门 38 如建筑物需要电梯层门具有防火性能,该层门应按GA109进行试验,并应提供耐火试验证书.层门耐火试验也可以依据其它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不一定是执行GA109标准.核查型式试验报告,目测现场实物及安装状态与型式试验报告的描述是否相符.39轿厢尺寸及额定载重量 39.1 轿厢内部净高度不应小于2m.用尺测量 39.2 乘客电梯乘客人数应为下列两值中的较小值: 按公式计算,计算结果向下圆整到 最近的整数;b)按GB7588-2003表2(即GB7588-1995表3)所取的值.核对设计参数与轿厢上铭牌标注的乘客数量.39.3 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和最大有效面积之间的关系应符合GB7588第8.2.1条的要求.专供批准的且受过训练的使用者使用的非商业用汽车电梯,额定载重量按单位轿厢有效面积不小于200kg/m2计算.载货电梯和上述情况以外的非商业用汽车电梯,也应符合GB7588第8.2.1条的要求.此外,设计计算时不仅要考虑额定载重量,还要考虑可能进入轿厢的运载装置的重量.特殊情况,对于为了满足使用要求而难以同时满足GB7588第8.2.1条要求的载货电梯,在其额定载重量受到有效控制的条件下,轿厢面积可参照GB7588表2的规定执行.审查设计资料.用尺测量轿厢的有效面积并与计算值相比较.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39轿厢尺寸及额定载重量 39.4△

对于载货电梯,为了防止不可排除的人员乘用可能发生的超载,轿厢面积应予以限制.通常,额定载重量和轿厢最大有效面积的关系应符合GB7588-2003表1的规定.特殊情况,为了满足使用要求而难以同时符合表1)规定的载货电梯,在其安全受到有效控制的条件下,轿厢面积可超出表1的规定.这里“有效控制”的含义是指: a)电梯设计计算应考虑轿厢实际载重量达到了轿厢面积按GB7588-2003表1规定所对应的额定载重量的情况下,电梯各相关受力部件(如曳引绳及端接装置,曳引轮轴,曳引机轮齿,制动器,轿厢及轿架等)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曳引条件,制动能力及安全钳,缓冲器应能满足后面59.13条的试验要求;b)轿厢的超载应由一个符合上面第32部分规定的超载报警装置来监控;c)应在从层站装卸区域总可看见的位置上设置标志,表明该载货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应专用于运送特定轻质货物,其体积可保证在装满轿厢情况下,该货物的总质量不会超过额定载重量;电梯有专职司机操作,并严格限制人员进入.以上a),b),c)由电梯制造商负责;d),e)由电梯用户负责.此外,载货电梯设计计算时不仅需考虑额定载重量,还要考虑可能进入轿厢的搬运装置的质量.专供批准的且受过训练的使用者使用的非商用汽车电梯,额定载重量应按单位轿厢有效面积不小于200kg/m2计算.审查设计资料及使用说明.对于轿厢面积超出GB7588-2003表1规定的货梯: 检查其“有效控制”的措施,如:超载报警装置,额定载重量的标识,具有专职司机操作等等;按后面59.13条的要求进行试验.39.5△

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和最大有效面积之间的关系应符合GB7588-2003表1的要求.对于轿厢的凹进和凸出部分,不管高度是否小于1m,也不管其是否有单独门保护,在计算轿厢最大有效面积时均必须算入.当门关闭时,轿厢入口的任何有效面积也应计入.为了允许轿厢设计的改变,对GB7588-2003表1所列各额定载重量对应的轿厢最大有效面积允许增加不大于表列值5%的面积.此外,轿厢的超载还应由一个符合前面第14部分规定的超载报警装置来监控.审查设计资料及实物.用尺测量轿厢的有效面积并与计算值相比较.40轿壁地板和护脚板 40.1 轿厢应由轿壁,轿厢地板和轿顶完全封闭,只允许有下列开口: 使用人员正常出入口;轿厢安全窗和轿厢安全门;通风孔.目测检查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40轿壁,地板和护脚板 40.2 轿壁应具有这样的机械强度:即用300N的力,均匀地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沿轿厢内向轿厢外方向垂直作用于轿壁的任何位置上,轿壁应: 无永久变形;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在处于停止状态的轿厢内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同前面32.3条,线坠可悬挂在轿顶上.40.3 玻璃轿壁应使用夹层玻璃,应按GB7588-2003表J1选用或能承受附录J所述的冲击摆试验.在试验后,轿壁的安全性能应不受影响.距轿厢地板1.10m高度以下若使用玻璃轿壁,则应在高度0.90m至1.10m之间设置一个扶手,这个扶手应牢固固定,与玻璃无关.必要时用尺测量并核查冲击摆试验报告.目测并分析扶手的固定方式.40.4 玻璃轿壁的固定件,即使在玻璃下沉的情况下,也应保证玻璃不会滑出.目测检查并分析其结构是否合理.40.5 每一轿厢地坎上均须装设护脚板,其宽度应等于相应层站入口的整个净宽度.护脚板的垂直部分以下应成斜面向下延伸,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大于60°,该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深度不得小于20mm.护脚板垂直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0.75m.目测检查,用尺测量.40.6 对于采用对接操作的电梯,其护脚板垂直部分的高度应是在轿厢处于最高装卸位置时,延伸到层门地坎线以下不小于0.10m.用尺测量

41轿厢安全窗和安全门 41.1 如果轿顶设有安全窗,其尺寸不应小于0.35m×0.50m.用尺测量 41.2 在有相邻轿厢的情况下,如果轿厢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0.75m,可设置轿厢安全门.安全门的高度不应小于1.80m,宽度不应小于0.35m.用尺测量,并核对井道布置图.41.3 如果装设轿厢安全窗或安全门,则它们应符合前面40.2条的规定,并遵守以下条件: a)轿厢安全窗或安全门应设有手动上锁装置.b)轿厢安全窗应能不用钥匙从轿厢外开启,并应能用三角钥匙从轿厢内开启.安全窗不应向轿内开启,且其开启位置不应超出电梯轿厢的边缘.c)安全窗的锁紧应由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来证实.如果锁紧失效,该装置应使电梯停止,只有在重新锁紧后,电梯才可能恢复运行.审查设计文件,现场目测检查.打开轿厢安全窗,电梯应不能启动或立即停止运行.手动开启试验,检查分析锁紧结构.42轿顶及其上的装置 42.1 如果是玻璃轿顶,则应是夹层玻璃.在轿顶的任何位置上,应能支撑两个人的体重,每个人按0.20m×0.20m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应无永久变形.检查玻璃标志.查阅设计资料,或在轿顶上两个相邻的0.20m×0.20m面积上分别加载1000N的负荷保持10min,卸去载荷后检查轿顶的变形情况.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42轿顶及其上的装置 42.2 轿顶应有一块不小于0.12m2的站人用的净面积,其短边不应小于0.25m.用尺测量 42.3△

离轿顶外侧边缘有水平方向超过0.30m的自由距离时,轿顶应装设护栏.自由距离应测量至井道壁,井道壁上有宽度或高度小于0.30m的凹坑时,允许在凹坑处有稍大一点的距离.用尺子测量,当距离超过0.30m时,检查是否装设了护栏.42.4△

护栏应由扶手,0.10m高的护脚板和位于护栏高度一半处的中间栏杆组成.根据护栏扶手外缘的水平自由距离,扶手高度为: 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0.70m;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1.10m.用尺测量,并目测检查护栏结构.42.5△

扶手外缘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 [ 对重(或平衡重),开关,导轨,支架等 ] 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10m.人员应能安全和容易地通过护栏的入口进入轿顶.护栏应装设在距轿顶边缘最大为0.15m之内.审查井道平面布置图.用尺测量.42.6 如果在轿架上固定有反绳轮,则应设置防护装置以避免: a)伤害人体;b)悬挂绳松弛时脱离绳槽;c)绳与绳槽之间进入杂物.这些装置的结构应不妨碍对反绳轮的检查和维修.采用链条的情况,也要有类似的装置.目测实物并分析其结构.42.7 当层门打开时,如果层门的门楣与轿顶之间存在空隙,应在轿厢入口的上部用一覆盖整个层门宽度的刚性垂直板向上延伸,将其挡住.目测检查

43轿厢通风和照明 43.1 无孔门轿厢应在其上部及下部设通风孔.位于轿厢上部及下部通风孔的有效面积均不应小于轿厢有效面积的1%.轿门四周的间隙在计算通风孔面积时可以考虑进去,但不得大于所要求的有效面积的50%.审查设计资料,目测检查实物,必要时测量并计算.43.2 通风孔应这样设置:用一根直径为10mm的坚硬直棒,不可能从轿厢内经通风孔穿过轿壁.用直径为10mm的坚硬直棒检查.43.3 轿厢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装置,控制装置上的照度宜不小于50lx,轿厢地板上的照度宜不小于50lx.用照度计测量 43.4 如果照明是白炽灯,至少要有两只并联的灯炮.目测检查,并审查接线图.43.5 使用中的电梯,轿厢应有连续照明.当轿厢停在层站上,动力驱动的自动门按前面35.17条的规定自动关闭时,则可关断照明.审查电气原理图,现场检查设置情况.43.6 应有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照明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1W灯具用电1h.在正常照明电源一旦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源.如果该紧急电源同时也给紧急报警装置供电,则电源应有相应的额定容量.目测检查实物.将正常照明电源切断,观察轿内紧急照明情况.核算电源容量.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44对重和平衡重 44.1 对强制驱动式电梯不能使用对重,但可使用平衡重.审查设计资料及实物 44.2 如对重(或平衡重)由对重块组成,为防止它们移位,应采取下列措施: 对重块固定在一个框架内;或

对于金属对重块,且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1m/s,则至少要用两根拉杆将对重块固定住.目测并核查实物 44.3 如果在对重上装有滑轮,则应设置防护装置以避免: a)悬挂绳松弛时脱离绳槽;b)绳与绳槽之间进入杂物;这些装置的结构应不妨碍对滑轮的检查和维修.采用链条的情况,也要有类似的装置.目测实物并分析其结构.44.4 轿厢及其关联部件与对重(或平衡重)及其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审查井道平面布置图,并用尺测量.45导轨 45.1 轿厢,对重(或平衡重)各自应至少由两根刚性的钢质导轨导向.目测检查 45.2 在下列情况下,导轨应用冷拉钢材制成,或摩擦表面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作: 额定速度大于0.4m/s;采用渐进式安全钳时,不论电梯速度如何.根据电梯速度和安全钳类型目测检查.45.3 对于没有安全钳的对重(或平衡重)导轨,可使用成型金属板材(空心导轨),它们应作防腐蚀保护.目测检查 45.4 导轨与导轨支架在建筑物上的固定,应能自动的或采用简单调节的方法,对建筑物的正常沉降和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予以补偿.审查安装图,目测检查实物并分析其结构.45.5△

导轨及其附件和接头应能承受电梯安全运行施加在其上的载荷和力.导轨的计算应符合GB7588-2003附录G和第10.1.2节的规定.审查计算书 45.6 “T”型导轨的最大允许计算变形为: a)对于装有安全钳的轿厢,对重(或平衡重)导轨,安全钳动作时,在两个方向上为5mm;b)对于没有安全钳的对重(或平衡重)导轨,在两个方向上为10mm.审查计算书 45.7 导轨及其附件和接头应能承受电梯安全运行施加在其上的载荷和力.其应力计算应符合GB7588-1995第10章注释的规定.审查计算书 45.8 轿厢与对重导轨应进行型式检验,现场实物应与型式试验报告的型号相符.核查型式试验报告 46电梯井道的封闭 46.1 电梯对重(或平衡重)应与轿厢在同一井道内(观光电梯可除外).电梯应由下述部分与周围分开: 井道壁,底板和井道顶板;或 足够的空间.有围壁时,井道是指围壁内的区域;无围壁时,井道是指距电梯运动部件1.50m水平距离内的区域.目测检查,审查井道土建布置图.分析部分封闭得井道对环境核位置的考虑.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46电梯井道的封闭 46.2 电梯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井道内允许装设采暖设备,但不能用蒸汽和高压水加热.采暖设备的控制和调节装置应装在井道外面.目测检查,审查井道土建布置图.分析部分封闭得井道对环境核位置的考虑.46.3 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用于防止火焰蔓延的场合,如与了望台,竖井,塔式建筑物联结的观光电梯等,井道不需要全封闭,但要提供: a)围壁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层门侧高度不小于3.50m;2)在其余侧,当围壁与电梯运动部件的水平距离为最小允许值0.50m时,高度不应小于2.50m;若该水平距离大于0.50m,高度可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当距离等于2.0m时,高度可减至最小值1.10m;中间最小值用线性插入法求得.b)围壁应是无孔的;围壁距地板,楼梯或平台边缘最大距离为0.15m;对露天电梯,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例如,沿建筑物外墙安装的附壁梯.注:只有在充分考虑环境或位置条件后,才允许电梯安装在部分封闭的井道内.46.4 在建筑物中,要求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的地方,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只允许有下述开口: 层门开口;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通风孔;e)井道与机房或与滑轮间必要的功能性开口.审查井道土建布置图,必要时用尺测量.47井道结构和强度 47.1 设置在人员可正常接近处的玻璃井道壁,应采用夹层玻璃,其高度也应符合上述46.3条对井道壁高度的要求.审查设计资料及玻璃的证明文件.47.2 底坑地板的强度应能承受导轨自重再加上安全钳动作瞬间的反作用力;轿厢缓冲器支座下的底坑地面应能承受4倍满载轿厢总重量的静态作用力;对重缓冲器支座下(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底坑地面应能承受4倍对重(或平衡重)重量的静态作用力.审查井道土建设计资料.47.3 如果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井道底坑的底面至少应按5000N/m2载荷设计,且: 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或平衡重运行区域下面是)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或

b)对重(或平衡重)上装设安全钳.现场目测检查,审查井道土建设计资料.47.4 由层门和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或部分井道壁组成的组合体,应在轿厢整个入口宽度上形成一个无孔表面,门的动作间隙除外.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47井道结构和强度 47.5 每个层门地坎下面的井道壁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的垂直表面,它的高度不应小于1/2的开锁区域加上50mm,最小宽度为门入口净宽度两边各加上25mm;b)任何凸出物均不得超过5mm,超过2mm的凸出物应倒角,倒角于水平面的夹角至少为75°;c)连接到下一个门的门楣,或是采用坚硬光滑的斜面向下延伸,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至少为60°,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小于20mm.进入井道站在轿顶,用直尺和角度尺检查.47.6 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厢门框架或滑动门的最近门口边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0.15m.该间距: a)可增加到0.20m,如果其高度不大于0.5m;b)对于采用垂直滑动门的电梯,在整个行程内此间距可增加到0.20m;c)如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且只能在层门的开锁区内打开,除开门平层和再平层运行及对接操作运行外,电梯的运行自动取决于轿门的锁紧,且轿门的锁紧有电气安全装置来证实,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审查井道平面布置图.轿顶和轿内分别有人,检修运行把轿厢停在合适的位置,打开轿门用尺子测量.48井道开门 48.1 如果底坑深度大于2.50m且建筑物的布置允许,应设置进底坑的门.审查井道土建布置图,现场核查底坑深度.48.2 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除了因使用人员的安全或检修需要外,一般不应采用.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40m,宽度不得小于0.60m.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80m,宽度不得小于0.35m.检修活板门的高度和宽度均不得大于0.50m.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距离不大于11m.如果相邻轿厢都设置了轿厢安全门,则不需要设置井道安全门.审查井道土建布置图,在层站或轿顶用尺测量有关尺寸.48.3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不应向井道内开启.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检修门与井道安全门即使在锁住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无孔,并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审查井道土建设计资料,目测检查现场.手动开关门检查.48.4 a)只有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处于关闭位置时,电梯才能运行.为此,应采用符合标准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证实上述门的关闭状态.b)通往底坑的门在不是通向危险区域的情况下,可不设置电气安全装置.这是指电梯正常运行中,轿厢,对重(或平衡重)的最底部分,包括导靴,护脚板等与底坑地面间的自由垂直距离至少为2m的情况.电梯的随行电缆,补偿绳或链及其附件,限速器张紧轮和类似装置,被认为不构成危险.审查井道土建设计资料,目测检查现场.人为打开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检查电气安全装置的情况.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49井道内的防护 49.1 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设置隔障.这种隔障应至少从轿厢或对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底坑地面以上2.50m高度.如果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轿厢或对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30m,这种隔障应该贯穿整个井道.其宽度应至少等于该运动部件或运动部件的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0m.审查井道土建布置图,现场用尺测量.49.2△

对重(或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该隔障从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2.50m的高度.其宽度应至少等于对重(或平衡重)的宽度两边各加0.10m.如果这种隔障是网孔型的,则应遵循GB12265.1-1997第4.5.1条的规定.特殊情况,为了底坑安装的电梯部件的位置要求,允许在该隔障上开尽量小的缺口.49.3△

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设置隔障.对网孔型隔障,则应遵循GB12265.1-1997中4.5.1条的规定.隔障应至少从轿厢,对重(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0m高度.宽度应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满足前面48.4 b)条的情况除外.如果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 [ 轿厢,对重(或平衡重)] 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0m,这种隔障应该贯穿整个井道.其宽度应至少等于该运动部件或运动部件的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0m.审查井道土建布置图,现场用尺测量.50曳引电梯顶层空间 50.1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曳引驱动电梯的顶层空间应符合GB7588第5.7.1.1条的规定.对照缓冲器的行程,审查井道土建及安装尺寸图.检验人员在处于顶层平层位置的轿顶上,用尺测量各尺寸.测出的有关高度方向的尺寸,要减去缓冲器的行程及此时缓冲器顶面至对重撞板下部的垂直距离.50.2 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 0.035 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对照缓冲器的行程,审查井道土建及导轨安装尺寸图.间接测量后通过计算验证.50.3 当使用减行程缓冲器,电梯驱动主机的减速被有效监控时,上面两条中用于计算行程的0.035 v2的值可按下述情况减少: 电梯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4m/s时,可减少到1/2,且不应小于0.25m;电梯额定速度大于4m/s时,可减少到1/3,且不应小于0.28m.审查设计资料,如满足前提,则由电梯额定速度分别计算或测量后判断是否符合要求.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50曳引电梯顶层空间 50.4 对具有补偿绳并带补偿绳张紧轮及防跳装置的电梯,计算间距时,0.035 v2这个值可用张紧轮可能的移动量(随使用的绕法而定)再加上轿厢行程的1/500来代替.考虑到钢丝绳的弹性,替代的最小值为0.20m.审查设计资料,目测检查现场配置,决定是否改变上面三条的计算限定值.51强制驱动电梯顶部间距 51.1 轿厢从顶层向上直到撞击上缓冲器时的行程不应小于0.50m,轿厢上行至缓冲器行程的极限位置时应一直处于有导向状态.查阅资料,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尺测量 51.2 当轿厢完全压在下缓冲器上时,平衡重(如果有的话)导轨的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30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按前面50.1条的方法检验.51.3 当轿厢完全压在上缓冲器上时,强制驱动电梯的顶层空间应符合GB7588第5.7.2.2条的规定.52底坑 52.1 井道下部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座,导轨座及排水装置外,底坑的底部应光滑平整,底坑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审查井道土建设计资料的要求,现场目测检查.52.2 如果没有其它通道,为了便于检修人员安全地进入底坑,应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的空间.52.3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1.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b)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这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0.10m.1)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2)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c)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如补偿绳张紧装置位于最上位置时,其和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m,上述b)1)和b)2)除外.对照缓冲器的行程,审查井道土建及安装尺寸图.检验人员进入底坑,轿顶或轿内检修运行使轿厢在底层平层,底坑内人员用尺及直尺测量各尺寸.测出的有关高度方向的尺寸,要减去缓冲器的行程及此时缓冲器顶面至轿厢撞板下部的垂直距离.53井道照明 53.1 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在维护修理期间,即使门全部关闭,井道亦能被照亮.照明装置应这样设置: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0m以内各装设一盏灯,中间最大每隔7m设一盏灯.对于部分封闭井道,如果井道周围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不设照明.目测检查,必要时用尺测量照明装置之间的间距.53.2△

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装置,即使在所有的门关闭时,在轿顶面以上和底坑地面以上1m处的照度均至少为50lx.照明应这样设置:距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0m以内各装设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对于部分封闭井道,如果井道附近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不设照明.进入轿顶然后检修运行,在井道内任选位置,用照度仪测量轿顶面以上1m处的照度;在底坑地面上1m处,用照度仪测量照度.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54机房和滑轮间总体要求 54.1 电梯驱动主机及其附属设备和滑轮应设置在一个专用房间内,该房间应有实体的墙壁,房顶,门或活板门,只有经过批准的人员(维修,检查和营救人员)才能接近.机房或滑轮间不应用于电梯以外的其它用途,也不应设置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但这些房间可设置: 杂物电梯或自动扶梯的驱动主机;该房间的空调或采暖设备,但不包括以蒸汽和高压水加热的采暖设备;火灾探测器和灭火器.具有高动作温度,适用于电气设备,有一定的稳定期且有防意外碰撞的合适的保护.现场目测检查,审查机房及滑轮间设计要求.54.2 曳引轮可以安装在井道内,其条件是: 能够从机房进行检查,测试和维修工作;机房与井道间的开口应尽可能的小.审查机房及滑轮间设计要求,现场目测检查并模拟试验.54.3 导向滑轮可以安装在井道的顶层空间内,其条件是它们位于轿顶投影部分的外面,并且检查,测试和维修工作能够安全地从轿顶或从井道外进行.而为对重(或平衡重)导向的单绕或复绕的导向滑轮可以安装在轿顶的上方,其条件是从轿顶上能完全安全地触及它们的轮轴.54.4 机房中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到40℃之间.审查设计文件及使用说明的要求,核查机房的温控措施.54.5 在机房顶板或横梁的适当位置上,应装备一个或多个适用的具有安全工作载荷标示的金属支架或吊钩,以便起吊重载设备.现场目测检查,审查机房设计要求.54.6 如果滑轮间内有霜冻和结露的危险,应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设备.如果滑轮间内有电气设备,则环境温度与机房的要求相同.现场目测检查,审查滑轮间设计要求,必要时检查温控措施.55机房和滑轮间的门及其它开口 55.1 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通道应: 设永久性电气照明装置,以获得适当的照度;任何情况均能完全安全,方便地使用,而不需经过私人房间.审查电梯土建设计要求,现场目测检查.55.2 应提供人员进入机房和滑轮间的安全通道.应优先考虑全部使用楼梯,如果使用梯子应符合GB7588第6.2.2条的要求.审查通道的设计资料,现场目测检查.用尺测量有关的尺寸数据.对踏板的设计载荷可审查设计要求.55.3 机房的门和检修活板门应符合GB7588第6.3.3节的要求.审查电梯土建设计资料,目测检查实物.手动进行开关门试验,用尺测量有关尺寸.强度和变形的检查按前面42.1条进行.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55机房和滑轮间的门及其它开口 55.4 滑轮间的门和检修活板门应符合GB7588第6.4.3节的要求.见上一条 55.5 楼板和机房或/和滑轮间地板上的其它开口,开孔尺寸在满足使用前提下应减到最小.为了防止物体通过位于井道上方的开口,包括通过电缆用的开孔坠落的危险,必须采用圈框,此圈框应凸出楼板或完工地面至少50mm.审查电梯土建设计资料,现场目测检查,必要时用尺子测量.56机房和滑轮间的尺寸 56.1 机房应有足够的尺寸,以允许人员安全和容易地对有关设备进行作业,尤其是对电气设备的作业.特别是工作区域的净高不应小于2m,且: 在控制屏和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该面积: 深度,从屏,柜的外面测量时不小于0.70m;宽度,为0.50m或屏,柜的全宽,取两者中的大者.为了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在必要的地点以及需要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要有一块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审查机房设计要求,用尺测量要求的有关尺寸.56.2 机房内供活动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80m.供活动的净高度从屋顶结构梁下面测量到下列两地面: 通道场地的地面;工作场地的地面.通往上条所述的净空场地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50m,在没有运动部件的地方,此值可减少到0.40m.56.3 在机房内电梯驱动主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小于0.30m的垂直净空距离.56.4 滑轮间应有足够的尺寸,以便维修人员能安全和容易地接近所有设备.其尺寸应符合前面56.1 b)和56.2条关于通道的规定.审查滑轮间设计要求,用尺测量要求的有关尺寸.56.5 滑轮间房顶以下的高度不应小于1.50m.滑轮上方应有不小于0.30m的净空高度.如滑轮间内有控制屏或控制柜,则也应符合前面56.1 和56.2条的规定.审查滑轮间设计要求,用尺测量要求的有关尺寸.57机房,滑轮间通风和照明 57.1 机房应有适当的通风,同时必须考虑到井道通过机房通风.从建筑物其它处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直接排入机房内.应保护诸如电机,设备以及电缆等,使它们尽可能不受灰尘,有害气体和湿气的损害.审查电梯机房设计资料,现场目测检查.57.2 机房应设有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地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用照度仪测量 57.3 滑轮间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在滑轮间应有不小于100lx的照度.如果在滑轮间有控制屏或控制柜,则要求同机房一样的不小于200lx.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58标记及说明 58.1总体要求

所有标牌,须知,标记及操作说明应用中文(必要时可同时使用几种文字)书写,清晰易懂(必要时借助标志或符号),并采用不能撕毁的耐用材料制成,设置在明显位置.目测检查 58.2 轿厢内应标出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及乘客人数(载货电梯仅标出额定载重量).所用字样应为: “……kg……人” 所用字体高度不得小于: 10mm,指文字,大写字母和数字;7mm,指小写字母.在轿厢内还应标出电梯制造厂名称或商标.目测检查,必要时用直尺测量.计算并查表确定乘客人数是否正确.58.3 轿厢内的其它事项: 应设有清晰可见的指示或信号,使轿内人员知道电梯所停的层站;停止开关的操作装置(如有)应是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加以识别,以不会出现误操作危险的方式设置;报警开关(如有)按钮应是黄色,并标以铃形符号加以识别;红,黄两色不应用于其它按钮.但是,这两种颜色可用于发光的“呼唤登记”信号.控制装置应有明显的,易于识别其功能的标志.推荐使用以下标记: 轿内选层按钮宜标以-2,-1,0,1,2,3等;再开门按钮宜标以符号: | 目测检查 58.4 玻璃轿壁上及玻璃轿门或厅门门扇上应有永久性的标记: 供应商名称或商标;玻璃的型式;c)厚度[ 如:(8+0.76+8)mm].目测检查 58.5 在下列情况下,轿厢中应针对其功能或操作设置专用安全使用说明: a)电梯具有对接操作功能;b)装有电话或内部对讲系统的电梯,其使用方法并非简单明了;c)其门的关闭过程始终要在使用人员控制下完成的人力驱动门或动力驱动门的电梯,使用完毕后应将门关闭.目测检查 58.6 轿顶标志及操作说明: 在停止装置上或其近旁应标出“停止”字样,其标示位置应使得在需要操作此停止开关时,不会出现误操作;在检修运行开关上或其近旁应标出“正常”及“检修”字样;在检修运行的上,下行按钮上或其近旁应标出运行方向;在有护栏时,应有关于俯伏或斜靠护栏危险的警示符号或须知,固定在护栏的适当位置.目测检查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58标记及说明 58.7 在机房内,各电梯主开关及照明开关应设置标志以便于区分.如在主开关断开后某些部分仍然保持带电(如电梯之间互联及照明部分),应使用一须知说明此情况.审查电气原理图及实物.58.8 在机房内应设有详细的说明,指出电梯万一发生故障时应遵循的规程,尤其应包括手动或电动紧急操作装置和层门开锁钥匙的使用说明.在驱动主机上靠近盘车手轮处,应明显标出轿厢的运行方向.如果手轮是不可拆卸的,则可标示在手轮上.在紧急电动运行的上,下行按钮上或其近旁应标出运行方向.现场目测检查 58.9 在机房内起吊承重梁或吊钩上,标明最大允许载荷.目测检查 58.10 在滑轮间内停止装置上或其近旁,应标有“停止”字样,设置在不会有误操作危险的地方.目测检查 58.11 在底坑内停止装置上或其近旁,应标有“停止”字样,设置在不会有误操作危险的地方.目测检查 58.12 在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门或活板门的外侧应设有包括下列简短字句的须知: “电梯驱动主机——危险 外观检查 58.13 在井道外的井道检修门旁,应设有一须知,指出: ”电梯井道——危险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目测检查 58.14 接受轿厢内发出呼救信号,起报警作用的铃或装置,应清楚地标明”电梯报警“字样,如果有多台电梯,应能辨别出正在发出呼救信号的轿厢.现场模拟试验,目测检测.58.15 在层门开锁三角钥匙上应附带一小牌,用来提醒人们注意使用此钥匙可能引起的危险,并注意在层门关闭后应确认其已经锁住.目测检查 58.16 如果手动开启的电梯层门有可能与相邻的其它门混淆,则前者应标有”电梯"字样.目测检查 58.17 对于载货电梯,应在从层站装卸区域总是可看见的位置上设置标志,表明额定载重量.目测检查 58.18 在限速器上应设有铭牌,标明: a)产品型号,名称;b)限速器制造厂名称;c)型式试验标志及其试验单位;d)已整定的动作速度 e)钢丝绳直径.目测检查 58.19 在耗能型缓冲器上应设有铭牌,标明: a)产品型号,名称;b)缓冲器制造厂名称;c)型式试验标志及其试验单位;d)最大缓冲行程;e)容许质量范围.目测检查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58标记及说明 58.20 在安全钳上应设有铭牌,标明: a)产品型号,名称;b)安全钳制造厂名称;c)型式试验标志及其试验单位;d)限速器最大动作速度;e)容许质量范围.目测检查 58.21 在门锁装置上应设有铭牌,标明: a)产品型号,名称;b)门锁装置制造厂名称;c)型式试验标志及其试验单位.目测检查 58.22 在轿厢上行保护装置上应设有铭牌,标明: a)产品型号,名称;b)上行保护装置制造厂名称;c)型式试验标志及其试验单位;d)已整定的动作速度;e)容许质量范围.目测检查 59整机性能

59.1轿厢运行速度

强制式电梯的额定速度不应大于0.63m/s.电梯轿厢在半载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和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得大于额定速度的105%,且不小于额定速度的92%.说明:由于供电环境所限,速度测量时的电源条件为: a)对全闭环调压调速的电梯,测量速度时,供电电压允许在额定电压的±7%范围内;b)对全闭环变频调压调速的电梯,测量速度时,供电电压允许在额定电压的±7%范围内,供电频率允许在额定频率的±4%范围内;c)对运行速度直接受电源电压和频率影响的电梯,测量速度时,供电电压允许额定电压的在±4%范围内,频率允许在其额定值的±2%范围内.d)如果电源电压和频率不能保证上述条件,试验机构应征得试验申请方的同意方可进行试验检测.轿厢内装载50%的额定载荷,从最顶层向下做全程直行,当轿厢经过行程中间部位(即轿厢和对重运行到同一水平位置)时,用转速表测量主机的转速,然后换算成电梯的运行速度.也可以采用其它等效方法测量速度.59.2机房噪声

电梯机房噪声平均值应不大于电梯制造企业给出的限值(此限值不大于80 dB(A)).企业没有给出限值时,按限值为80dB(A)来判定.电梯正常运行,手持声级计在距地面1.5m±0.1m高度处,水平指向发声源,传声器测头距声源水平距离1m,任何人的身体距传声器都要在300mm以外,A计权,快档,测试点不少于三处,取各测点最大值的平均值.如果所测声源噪声与背景噪声相差不大于10 dB(A),要按标准对测得值进行修正.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59整机性能 59.3开关门噪声 乘客电梯的动力操作的自动门,在电梯停站正常开关门过程中的噪声不应大于电梯制造企业给出的限值(此限值不大于65 dB(A)).企业没有给出限值指标时,按限值为65 dB(A)来判定.声级计分别从轿内和层站门宽中央水平指向轿门和层门,传声器距门0.24m至0.30m,距地面1.5m±0.1m,任选包括首层在内的三层测试,取最大值.其余同上一条.59.4轿内运行噪声

对乘客电梯,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内的噪声值不应大于电梯制造企业给出的限值(对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客梯,此限值不大于55 dB(A)).企业没有给出限值指标时,按限值为55 dB(A)来判定.电梯从门完全关闭后到完全停止将开始开门之前的全程上下运行过程中,测试人员手持声级计水平指向轿门,传声器测头应位于轿厢地板中心半径为0.10m的圆形区域的正上方1.5m±0.1m高度处,除测试人员外轿厢空载全程上下各运行两次,取最大值.其余同前面59.3条.59.5平衡系数

曳引电梯的平衡系数应在0.4~0.5范围内.注:平衡系数的试验结果应不小于进行曳引条件等计算时所取的设定值.a)轿厢内分别载有10%,25%,40%,50%,60%,75% 和100% 左右的额定载荷,每种载荷时均做一次全程往复运行;b)每次上,下运行时,当轿厢经过行程中间部位(即轿厢和对重运行到同一水平位置)时,用电流表测量读取并记录电源进线任一相的电流;c)绘制载荷 — 电流曲线,横坐标为载荷,纵坐标为电流.上,下行电流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X轴的数值即为平衡系数.d)对于直流电梯,可以通过在电机供电电路中串接直流电流表来测量电机的电流.如果供电电压较稳定,可以通过测量电机供电电压来得到平衡系数.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59整机性能

59.6超载运行试验

轿厢内载有110%的额定载荷,在通电持续率为40%的情况下,全程起制动运行30次,电梯应可靠地启动,运行和停止,曳引机和拖动控制系统工作正常.断开超载保护装置,按40%的通电持续率算好停止时间,然后按时间运行30次.59.7最大加,减速度

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均不得大于1.5m/s2.额定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均不得大于电梯制造企业给出的限值.企业没有给出限值指标时,按限值为1.5m/s2来判定.(最大加,减速度的概念参照ISO/FDIS 18738:2003《电梯乘载品质的测量》中的规定.)把加速度传感器安放在轿厢地板中央半径为0.10m的区域内,传感器敏感方向设置为铅垂方向,仪器放置应水平且稳定,人员(如有)不应站在可能造成轿厢载荷不平衡的位置且距传感器至少150mm.记录下电梯起动全过程的加速度和制动全过程的减速度,进行10Hz低通滤波后再计算.

第四篇: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工作指南

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工作指南

1、前言

为规范报检程序,提高检验工作效率,方便电梯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申请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TSG T7001—2009,以下简称TSG T7001)、《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以下简称TSG T5001)、《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国质检锅[2003]174号)、《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国质检锅[2003]251号)等文件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是河北省境内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施工单位(以下简称施工单位)和石家庄市电梯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接受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以下简称省特检院)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与强制式电梯(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杂物电梯除外)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

本指南所称监督检验是指由省特检院根据特种设备有关法规标准规则规定,对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进行的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是指省特检院根据有关规定,对在用电梯定期进行的检验。

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是对电梯生产(含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日常维护保养,下同)和使用单位执行相关法规标准规定、落实安全责任,开展为保证和自主确认电梯安全的相关工作质量情况的查证性检验。电梯生产单位的自检记录或者报告中的结论,是对设备安全状况的综合判定;省特检院出具检验报告中的检验结论,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落实相关责任、自主确定设备安全等工作质量的判定。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对电梯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井道、底坑等涉及电梯施工的土建工程进行检查,对电梯制造质量(包括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臵等)进行确认,并且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以进行电梯施工。

施工单位或者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保证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质量,真实、准确地填写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记录或者报告,对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质量以及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及其与实物的一致性负责。

2、申请安装监督检验程序

2.1施工单位应当在按照规定履行告知后、开始施工前(不包括设备开箱、现场勘测等准备工作),向省特检院提出监督检验申请,同时提供如下资料:

2.1.1开工报检资料清单(一式两份,见附件1)2.1.2开工报检/受理单(一式两份,见附件2)2.1.3设备信息确认单(见附件3)

2.1.4 土建勘测记录(见附件4)

安装单位应根据勘测结果,在勘测记录中做出是否满足制造单位图纸要求的勘测结论,并有安装单位加盖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如果勘测结果不满足制造单位图纸要求,还应附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处理意见或者解决方案,并有制造单位加盖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

2.1.5制造相关资料

(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制造许可证),包括《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明细表》,《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明细表》中的范围应能够覆盖所提供电梯的相应参数;(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

(2)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包括配臵表)或者报告书,其内容能够覆盖所提供电梯的相应参数,同型号同规格可提供一份;(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注:优先提供合格证。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该电梯的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以及门锁装臵、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臵、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臵和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号等内容,并且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出厂日期;(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

(4)门锁装臵、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臵、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臵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同型号同规格可提供一份),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

(5)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及井道布臵图;(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

(6)电气原理图,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臵的电路,同型号同规格可提供一份;

(7)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同型号同规格可提供一份。

注1: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对于进口电梯,则应当加盖国内代理商的公章。注2:上述文件均应或至少使用中文描述。2.1.6安装相关资料

(1)安装许可证或受理书、安装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

(2)制造单位委托安装的证明文件(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3)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计划),审批手续齐全;(4)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注1: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安装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注2:上述文件均应或至少使用中文描述。

2.2施工单位报检人员将上述报检资料以及“电梯订货和安装合同”送达省特检院有关检验部门的资料接收人员,接收人员核对资料齐全后,在报检资料清单回执联上签字,确认收到资料。如核对资料不齐

全,不予接收,由施工单位补齐后重新申报。

2.3自确认收到资料起5个工作日内,省特检院完成资料审核,并通知施工单位。如审核合格,省特检院交还报检资料,开具《收费通知单》并签发《受理意见书》(附件2),施工单位方可开始安装施工。如审核不合格,审核人员填写《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说明不符合项目,施工单位根据该《检验意见通知书》的要求整改后,重新申报。

未取得相应《受理意见书》的电梯施工项目,不得开展安装施工。如施工单位和施工工地均位于石家庄市(县/区)以外地区,直接送达资料不便,报检资料也可采取邮寄方式送达,邮寄资料可不包括2.1.5中第(6)、(7)项资料(这两项资料可在中间检查或整机检验时查验),其他需提供的资料可提供复印件并加盖相应单位公章或检验合格章作为省特检院留存资料。资料审核合格后,省特检院将《受理意见书》传真至施工单位或在省特检院网站上公布。2.4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进度填写施工记录,施工记录中应包括隐蔽工程施工的详细说明及使用单位(建设方)或监理单位的确认签字。

2.5如《受理意见书》中规定了隐蔽工程及中间检查点检验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在进度到达检查点时,及时向省特检院申请中间检查。未经中间检查合格,不允许继续进行安装施工。

2.6安装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根据其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由专门的检验人员对电梯进行自检,出具自检报告。(自检报告的项目和

要求不应少于和低于TSG T7001中附件A规定的检验项目和要求)2.7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整机检验申请单(见附件5),向省特检院有关检验部门申请整机检验(石家庄以外地区施工单位可传真申请单)。

施工单位或合同规定单位应在整机检验申请前,按照《收费通知单》的要求完成缴费手续。2.7.1整机检验准备资料:(1)开工报检的全部资料;

(2)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自检报告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并加盖施工单位公章),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

(3)变更设计证明文件(如安装中变更设计时),履行了由使用单位提出、经整机制造单位同意的程序;

(4)安装质量证明文件,包括电梯安装合同编号、安装单位安装许可证编号、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安装单位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竣工日期。(可以不是单独证书)

(5)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格式范本、日常维护保养记录格式范本、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格式范本、应急救援演习记录格式范本、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格式范本。

(6)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等。(7)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8)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注:第5~8项资料,在整机检验时如使用单位尚未确定,由安装施工单位提供内容范本,并签署交接备忘录:备忘录中应有接收方(如建设单位)公章及接收人签字,并包括如下说明:

a、注明以上资料(1~7项)包括本备忘录应完整移交到最终使用单位或电梯管理单位;

b、注明在电梯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必须进行注册登记。c、注明在电梯使用前应配备持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该备忘录应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并加盖施工单位及资料交接单位公章。

2.7.2整机检验参与及配合人员的要求

整机检验至少应有以下人员参与:

(1)使用单位(或建设方)相关负责人以及电梯施工管理人员;(2)安装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质检人员。

(3)现场检验配合人员:施工单位应为省特检院每个检验组(2个检验员)至少配备3名检验配合人员(其中保证机/电工各1人,电工应熟悉被检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可以进行线路短接、清除故障等操作),以及适当数量的搬运人员,用于搬运试验用砝码。2.7.3整机检验现场的环境要求

(1)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的空气温度保持在5℃~40℃之间;

(2)电源输入电压波动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3)环境空气中没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4)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井道、轿顶、底坑)清洁,没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5)井道封闭完好。

(6)轿厢内报警装臵可有效与救援服务联系。

特殊情况下,电梯设计文件对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进行了专门规定的,检验现场的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应当符合电梯设计文件的规定。

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或者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危险,检验人员可以中止检验,并出具中止检验通知书,说明中止检验的原因。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不符合情况进行整改后,可重新申请整机检验。中止检验将收取误工费。

2.8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下列情况,检验人员将在现场检验结束时,向施工单位出具《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提出整改要求:

(1)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记录不完整;(2)电梯存在不合格项目;

(3)要求测试数据项目的检验结果与自检结果存在多处较大偏差,质疑相应单位自检能力时。

2.9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通知书》的要求及时整改,并且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省特检院提交填写了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

证资料。

检验人员收到见证资料后,将对整改情况进行确认,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现场验证或者查看填写了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资料的方式,确认其是否符合要求。

2.10整机检验完成后,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并且检验员已确认施工单位对2.8条中第(1)、(3)项所述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省特检院将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结论为“合格”的检验报告,同时出具“安全检验标志”。

对于整机检验存在不合格项目或达到《通知书》提出时限而施工单位未反馈整改报告等见证材料的电梯,省特检院将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结论为“不合格”的检验报告。

2.11对于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电梯,施工单位组织相应整改后,可以申请复检。复检将按照规定收取复检费,复检程序及内容由省特检院根据复检涉及项目确定。

3、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程序

电梯的改造或重大维修依据《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国质检锅[2003]251号)附件5中的有关要求进行界定。3.1施工单位应当在按照规定履行告知后、开始施工前(不包括设备开箱、现场勘测等准备工作),向省特检院提出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申请,同时提供如下资料:

3.1.1改造、重大维修开工报检资料清单(一式两份,见附件6)3.1.2开工报检/受理单(一式两份,见附件2)

3.1.3设备信息确认单(见附件3)3.1.4改造、重大维修资料

(1)改造或者维修许可证(或受理书)和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

(2)改造或者重大维修的清单(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以及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计划),施工方案的审批手续齐全;

改造或者重大维修的清单系指由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列出、使用单位在其上签字确认的,拟进行改造或者重大维修的部件的清单; 如为改造施工,还应提供包括如下内容的改造方案:

a、改造前、后电梯的技术参数和状况,如:额定速度、额定载重量、轿厢质量、提升高度、层站数等技术参数,以及控制和拖动系统及驱动方式、安全保护装臵等状况;

b、改造涉及的有关图纸、设计计算书、校验书和选型说明,如:顶部和底坑空间、悬挂绳安全系数、曳引能力、导轨和轿厢承载能力等的计算,变频器、电动机及其供电装臵的容量、井道壁和地面的承载以及主要部件和制动器、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臵等安全保护装臵的选型说明等;

(3)所更换的安全保护装臵或者主要部件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合格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如发生更换);(4)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5)电梯使用档案资料

a、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

b、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制造单位随机资料、原始安装资料,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c、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等;

d、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e、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注1: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

注2:上述文件均应或至少使用中文描述。

注3: 电梯使用档案资料中b、c、d、e项具体要求参见TSG T5001-2009中有关内容。

3.2施工单位报检人员将报检资料交付省特检院有关检验部门的资料接收人员,接收人员核对资料齐全后,在报检资料清单回执联上签字,确认收到资料。如核对资料不齐全,不予接收,由施工单位补齐后重新申报。

3.3自确认收到资料起5个工作日内,省特检院完成资料审核,并通知施工单位。如审核合格,省特检院交还报检资料,开具《收费通知单》并签发《受理意见书》(见附件4),施工单位方可开始安装施

工。如审核不合格,审核人员填写《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说明不符合项目,施工单位根据该《检验意见通知书》的要求整改后,重新申报。

未取得相应《受理意见书》的电梯施工项目,不得开展改造或重大维修施工。

如施工单位和施工工地均位于石家庄市(县/区)以外地区,直接送达资料不便,报检资料也可采取邮寄方式送达,邮寄资料可不包括3.1.4第(5)项中除使用登记证、最近一次定期检验报告、自检报告及管理人员证之外的其他资料,这些资料可在中间检查或者整机检验时查验。其他需提供的资料可提供复印件并加盖相应单位公章或检验合格章作为省特检院留存资料。资料审核合格后,省特检院将《受理意见书》传真至施工单位或在省特检院网站上公布。

3.4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进度填写施工记录,施工记录中应包括隐蔽工程施工的详细说明及用户或监理单位的确认签字。3.5如《受理意见书》中规定了隐蔽工程及中间检查点检验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在进度到达检查点时,及时向省特检院申请中间检查。未经中间检查合格,不允许继续进行施工。

3.6改造或重大维修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根据其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由专门的检验人员对电梯相关项目进行自检,出具自检报告。(自检报告的项目和要求不应少于和低于TSG T7001中第八条规定的检验项目和要求)

3.7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整机检验申请书(见附件6),向省

特检院有关检验部门申请整机检验(石家庄以外地区施工单位可传真申请单)。

施工单位或合同规定单位应在整机检验申请前,按照《收费通知单》的要求完成缴费手续。3.7.1整机检验准备资料:(1)开工报检全部资料;

(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4)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自检报告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并加盖施工单位公章),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

(5)改造后的整梯合格证或者重大维修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或者证明文件中包括电梯的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合同编号、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的资格证编号、电梯使用登记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竣工日期。(需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并加盖施工单位公章)3.7.2整机检验参与及配合人员的要求

整机检验至少应有以下人员参与:

(1)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电梯施工管理人员;(2)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质检人员。

(3)现场检验配合人员:施工单位应为省特检院每个检验组(2个检验员)至少配备3名检验配合人员(其中保证机/电工各1人,电工应熟悉被检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可以进行线路短接、清除故障等操

作),以及适当数量的搬运人员,用于搬运试验用砝码(需要时)。3.7.3整机检验现场的环境要求

(1)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的空气温度保持在5℃~40℃之间;(2)电源输入电压波动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3)环境空气中没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4)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井道、轿顶、底坑)清洁,没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5)井道封闭完好。

(6)轿厢内报警装臵可有效与救援服务联系。

特殊情况下,电梯设计文件对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进行了专门规定的,检验现场的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应当符合电梯设计文件的规定。

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或者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危险,检验人员可以中止检验,并出具中止检验通知书,说明中止检验的原因。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不符合情况进行整改后,可重新申请整机检验。中止检验将根据情况收取误工费。

3.8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下列情况,检验人员将在现场检验结束时,向施工单位出具《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提出整改要求和监护使用意见,或不合格结论、建议停止使用意见:

(1)施工或者维护保养单位的施工过程记录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

(2)电梯存在不合格项目;

(3)要求测试数据项目的检验结果与自检结果存在多处较大偏差,质疑相应单位自检能力时;

(4)使用单位存在不符合电梯相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的问题。

3.9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通知书》的要求及时整改,并且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省特检院提交填写了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资料。

检验人员收到见证资料后,将对整改情况进行确认,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现场验证或者查看填写了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资料的方式,确认其是否符合要求。

3.10整机检验完成后,满足以下条件,省特检院将在条件满足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出具结论为“合格”的检验报告,同时出具“安全检验标志”

(1)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或者改造和重大维修涉及的相关检验项目全部合格;

(2)对于按照定期检验规定进行的项目,除了上次定期检验后使用单位采取安全措施进行监护使用的C类项目(参见TSG T7001)之外(使用单位继续对这些项目采取安全措施,并在《通知书》上签署了监护使用的意见),其他项目全部合格;

(3)在《通知书》规定的时限内向省特检院提交填写了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资料,并经检验员确认相关单位已经针对3.8条中第(1)、(3)、(4)项所述的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

凡不满足以上条件的电梯,省特检院将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结论为“不合格”的检验报告。

3.11对于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电梯,施工单位组织相应整改后,可以申请复检。复检程序由省特检院根据复检涉及项目确定。复检将按照规定收取复检费。

4、移装监督检验程序

移装是指将已安装完成的电梯设备拆卸后,重新安装至另一位臵的施工活动。移装电梯检验程序参照安装监督检验程序执行,开工报检资料增加如下内容:

1、安装监督检验报告书和最近一次定期检验报告书;

2、移装前施工单位对待移装设备的检查记录。

如移装施工涉及改造或重大维修,应增加改造和重大维修检验程序中相关项目,所增加项目由省特检院根据情况确定。

5、定期检验程序

5.1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以下情况时,向省特检院申请定期检验并填报《电梯定期检验申请单》(见附件7),同时履行缴费手续。5.1.1安全检验标志所标注的下次检验日期届满前1个月; 5.1.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要求提前进行定期检验时;

5.1.3由于发生自然灾害或者设备事故而使其安全技术性能受到影响的电梯(未进行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再次使用前;

5.1.4停止使用1年以上的电梯(按规定办理了停用手续,未进行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再次使用前。

5.2省特检院收到《电梯定期检验申请单》,并在使用单位缴纳了定期检验费用之后,将在5个工作日内安排检验人员进行定期检验,并将检验日期通知受检单位。5.3定期检验准备资料:

(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

(2)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制造单位资料、安装资料、改造、重大维修资料,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提供省特检院留存复印件并加盖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公章)、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等;(4)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6)维保单位资质证明;(7)限速器检验报告及合格标志。

注:以上第(2)、(3)、(4)、(5)项资料和文件的具体要求参见TSG T5001中有关内容。5.4定期检验参与及配合人员的要求

整机检验至少应有以下人员参与:

1、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2、现场检验配合人员:

维保单位应为省特检院每个检验组(2个检验员)至少配备2名检验配合人员(其中保证机/电工各1人,电工应熟悉被检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可以进行线路短接、清除故障等操作),以及适当数量的搬运人员,用于搬运试验用砝码(需要时)。3.7.3定期检验现场的环境要求:

(1)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的空气温度保持在5℃~40℃之间;(2)电源输入电压波动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3)环境空气中没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4)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井道、轿顶、底坑)清洁,没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5)井道封闭完好。

(6)轿厢内报警装臵可有效与救援服务联系。

特殊情况下,电梯设计文件对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进行了专门规定的,检验现场的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应当符合电梯设计文件的规定。

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或者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危险,检验人员可以中止检验,并出具中止检验通知书,说明中止检验的原因。使用单位对不符合情况进行整改后,可重新申请定期检验。中止检验将根据情况收取误工费。

5.5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下列情况,检验人员将在现场检验结束时,向施工单位出具《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提出整改要求和监护使用意见,或不合格结论、建议停止使用意见:

(1)维护保养单位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2)电梯存在不合格项目;

(3)要求测试数据项目的检验结果与自检结果存在多处较大偏差,质疑相应单位自检能力时。

(4)使用单位存在不符合电梯相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的问题。

5.6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通知书》的要求及时整改,并且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省特检院提交填写了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资料。

检验人员收到见证资料后,将对整改情况进行确认,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现场验证或者查看填写了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资料的方式,确认其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使用单位拟实施改造或重大维修进行整改,或者拟做停用、报废处理,则应当在《通知书》上签署相应的意见,并且在规定的时限内反馈给省特检院,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对应的相关手续。5.7在以下条件全部满足后,省特检院将在条件满足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出具结论为“合格”的检验报告,同时出具“安全检验标志”。(1)检验项目全部合格;

(2)TSG T7001中定期检验涉及的B类检验项目全部合格,C类检验项目应整改项目不超过5项(含5项),相关单位已在《通知书》规定的时限内向省特检院提交填写了处理结果的《通知书》以及整改报

告等见证资料,使用单位已经对上述应整改项目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在《通知书》上签署了监护使用的意见,并且经检验人员确认相关项目得到了有效整改。

5.8经检验,凡不符合5.7条规定的合格判定条件的电梯,省特检院将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结论为“不合格”的检验报告。对于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电梯,使用单位组织相应整改或者修理后可以申请复检。复检将按照规定收取复检费,复检程序由省特检院根据复检涉及项目确定。

5.9对于判定为“不合格”或者“复检不合格”的电梯,以及未执行《通知书》提出的整改要求并且已经超过安全检验标志所标注的下次检验日期的电梯,省特检院将把检验结果、检验结论及有关情况报告负责设备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并建议使用单位立即停止使用。

5.10对于超过检验报告下次检验日期规定的期限未申报定期检验,也未履行停用、报废手续,仍在继续使用的电梯,省特检院将把有关情况报告负责设备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如该电梯在超过期限后申请定期检验,省特检院将不执行定期检验程序,而根据设备状况按照鉴定检验的项目和要求进行检验和收取检验费。6.附件的填写

所有附件表格中的信息除签章外均应使用计算机填写。有关填写说明如下:

6.1附件1:开工报检资料清单

“使用单位(项目)名称”栏:填写电梯使用单位的全称。如果电梯报检时未确定使用单位,填写当前履行电梯使用管理职责单位(如电梯所在建筑物建设单位),并在括号里注明建筑物工程项目名称。

如一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是xxx房地产开发公司,项目名称是:xxx小区,那么该栏应填写:“xxxx房地产开发公司(xxx小区)”。

6.2附件2:开工报检/受理单

“施工类别”栏:填写“安装”、“改造”、“大修”; “施工单位及负责人签章”栏:由施工负责人签字,并盖施工单位公章;

6.3附件3:设备信息确认单

“设备代码/使用登记编号”栏:填写注册登记代码和使用登记证编号,如尚未取得,可不填。

“安装地点”栏:应详细注明几号楼-几单元电梯,如该单元将安装两台以上电梯,应使用相对方向标注不同电梯,如“1号楼1单元东梯”;

“设备名称”栏:填写“曳引式客(货)梯”、“强制式客(货)梯”、“无机房客(货)梯”、“病床电梯”、“观光电梯”、“防爆客(货)梯”、汽车电梯等;

“设备类型”栏:填写“乘客电梯”、“载货电梯”; “控制方式”栏:填写“集选”、“并联”、“群控”等;

“轿厢面积”栏:填写“深×宽(mm)”; “使用环境”栏:填写“室内”、“室外”; “驱动方式”栏:填写“曳引驱动”、“强制驱动”; “调速方式”栏:填写“交流变频调速”、“交流调压调速”、“直流调速”、“变极调速”等;

“控制柜安装位臵”栏:填写“上臵机房内”、“井道内”、“井道外”等;

“绕绳方式”栏:填写“单绕”、“复绕”;

“驱动主机布臵方式和位臵”栏:填写:“上臵机房”、“下臵机房”、“无机房”等;

“曳引机-型式”:有齿轮/无齿轮; “安全钳-型式”:渐进/瞬时; “限速器-型式”:单向/双向; “缓冲器-型式”:耗能/蓄能;

“上行超速保护装臵-型式”:作用于曳引绳/作用于曳引轮/双向安全钳;

“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型式”:注明用于何处回路; 6.4附件4:土建勘测记录

所有涉及尺寸应有单位;

“使用单位编号”栏:如使用单位尚未编号,可不填; “井道封闭情况”栏:指电梯投入使用后井道封闭状态,填写:“完全封闭”、“部分封闭”;

“井道布臵型式”栏:填写“单独井道”、“两台贯通井道”、“多台贯通井道”;

“井道安全门”栏:如设臵有井道安全门,填写设臵数量,并在“备注”栏中说明层间距超过11m的具体楼层和井道安全门的设臵是否符合要求。如未设臵井道安全门,填写“无”;

“井道检修门”栏:如设臵有井道检修门,填写检修门设臵位臵,空格填写不全可参见备注。如未设臵,填写“无”;

“井道壁结构”栏:填写“圈梁”、“混凝土浇注”、“砖墙”、“钢架结构”等;

“牛腿结构”栏:填写“混凝土浇筑牛腿”、“钢结构牛腿”; “导轨支架固定方式”栏:填写“预埋铁焊接”、“槽钢或工字钢横梁焊接”、“膨胀螺栓固定”、“穿墙螺栓固定”等;

“层门固定方式”栏:填写同上;

“机房安全空间测算”栏:根据机房尺寸,推测曳引机和控制柜就位后有关净空面积是否符合要求;

“井道下部空间”栏:注明井道对重下部是否有人可到达的空间,如存在空间,应提供拟采取的处理措施和底坑地面承载设计值; “顶部空间测算”栏:根据有关部件情况测算安装完成后井道顶部空间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参见TSG T7001第3.2项;

“底坑空间测算”栏:根据有关部件情况测算安装完成后底坑空间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参见TSG T7001第3.14项; 6.5附件5:整机检验申请单

“报检设备编号”栏:与《受理意见书》中注明的编号类型应一致。

“设计变更情况”栏:对施工过程中变更设计情况进行说明; “申请单位签章”栏:应有使用单位和施工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各自单位公章。7.其他说明事项

7.1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各室电梯检验区域划分及邮寄、传真、电话等联系方式,可登陆省特检院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查询。

7.2该指南可能被修订,最新版本以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网站公布的为准。

第五篇:《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2017年第2次修改)第3号修改单

附件2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2017年

第2次修改)第3号修改单

一、正文修改

1.将正文中出现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修改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市场监管总局”(第二十六条除外);

2.将第七条修改为:“施工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向检验机构提供符合附件A[对于斜行电梯(包括斜行曳引驱动与强制驱动电梯)为附件E,下同]要求的有关文件、资料,安排相关的专业人员配合检验机构实施检验。其中,施工自检报告、日常维护保养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还须另行提交复印件备存。”

二、附件A修改

1.删除1.2(3),序号1.2(4)、1.2(5)、1.2(6)、1.2(7)相应地调整为1.2(3)、1.2(4)、1.2(5)、1.2(6);

2.将1.2的检验方法修改为“审查相应资料。(1)~(3)在报检时审查,(3)在其他项目检验时还应当审查;(4)、(5)在试验时审查;(6)在竣工后审查”;

3.将1.3(4)中的“拟加装的自动救援操作装置、能量回馈节能装置、IC卡系统的下述资料(属于改造时):”修改为“拟加装的自动救援操作装置、能量回馈节能装置、IC卡系统的下述资料(属于重大修理时):”;

4.将1.4(2)中的“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1.1、1.2、1.3

所述文件资料[1.2(3)和1.3(5)除外],”修改为“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1.1、1.2、1.3所述文件资料[1.3(5)除外],”;

5.将1.4(5)修改为“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三、附件B修改

1.将1.2按照修改后的附件A作对应调整;

2.增加注B-4:“当受检电梯为斜行电梯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附件E中的第E2条,调整检验报告中的“设备技术参数”“检验项目及其内容”以及对应的“序号”“检验类别”“检验结果”“检验结论”等栏目,确定各类型斜行电梯的适用检验项目。检验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斜行电梯类型和配置,按照实际的项目及其内容编排检验报告。”

四、附件C修改

1.将2.8(9)修改为“自动救援操作装置[不含2.8(9)①]”;

2.将6.9(1)修改为“层门门锁装置[不含6.9(1)①]”;

3.将6.9(2)修改为“轿门门锁装置[不含6.9(1)①]”;

4.增加注C-6:“当受检电梯为斜行电梯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附件E中的第E3条,调整检验报告中的“设备技术参数”“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以及对应的“序号”“检验类别”“检验结果”“检验结论”等栏目,确定各类型斜行电梯的适用检验项目。检验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斜行电梯类型和配置,按照实际的项目及其内容编排检验报告。”

五、增加附件E

增加附件E,其内容如下:

附件E

斜行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专项要求

E1

检验项目及类别、检验内容与要求以及检验方法

斜行电梯的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项目及类别、检验内容与要求以及检验方法,除以下涉及项目按照调整后的要求执行外,其他项目(不含3.4、7.4、8.12项以及4.6、8.4项中针对汽车电梯和轿厢面积超出规定载货电梯的项目和要求)按照本规则附件A相应要求执行:

(1)将1.1(3)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运载装置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运载装置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型号和编号,门锁装置、层门、玻璃轿门(如果有)、前置轿门(如果有)的型号,以及悬挂装置的名称、型号、主要参数(如直径、数量),并且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及制造日期;”

(2)将1.1(4)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运载装置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运载装置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层门、玻璃轿门(如果有)、前置轿门(如果有)的型式试验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

(3)将2.12、2.13、3.7、4.4、8.2、8.3、8.4项的项目及类别中出现的“轿厢”,2.7、2.8、2.9、2.12、2.13、3.7、3.15(5)、4.4、4.11、5.5、5.6、6.7、6.9、6.10、6.11、7.1(1)、7.1(2)、7.1(4)、7.2(2)、7.3、8.2~8.11、8.13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中出现的“轿厢”[6.11(1)“能够防止轿厢内的人员打开轿门离开轿厢”的“轿厢”、8.6“轿厢内的人员”的“轿厢”除外],2.13、3.2、3.3、3.7、3.10、3.13、3.15、5.5、6.7、7.2、8.1、8.4~8.7、8.9、8.10项的检验方法中出现的“轿厢”均调整为“运载装置”;将项目及类别中的“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调整为“4

运载装置与对重(平衡重)”;

(4)将2.8项的项目及类别调整为“控制柜、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及检修控制装置B”,在检验内容与要求中增加:

“(12)检修控制装置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①由一个符合电气安全装置要求,能够防止误操作的双稳态开关(检修开关)进行操作;

②一经进入检修运行时,即取消正常运行(包括任何自动门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只有再一次操作检修开关,才能使电梯恢复正常工作;

③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来控制运载装置运行,此按钮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者其近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向;

④该装置上设有一个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标以“停止”

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

⑤检修运行时,安全装置仍然起作用;

⑥当设有两个检修控制装置时,如果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均被转换到“检修”位置,从任何一个检修控制装置都不能移动运载装置,或者当同时按压两个检修控制装置上相同方向的按钮时才能移动运载装置”;

检验方法为:“目测;操作验证检修控制装置功能”;

(5)将3.1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1)除必要的开口外井道应当完全封闭;

(2)当建筑物中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具有防止火焰蔓延的功能时,允许采用部分封闭井道,部分封闭井道围壁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①当θ>45°时:

层门侧:H≥3.50

m;

其余侧:D≥0.50

m,H≥(89-28D)/30(m)且H≥1.1

m;

②当θ≤45°时:

层门侧:H≥L;

其余侧:D≥0.50

m,H≥2.50-D(m)且H≥1.80

m。

上述要求中,θ指电梯运行路径与水平面的夹角(下同),H指井道围壁垂直高度;D指墙体和电梯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L指运载装置运行区域的高度”;

检验方法调整为:“目测;测量计算相关数据”;

(6)将3.2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1)通过轿顶进入顶层的,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①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

0.035v2/sinθ(m);

②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

v2/sinθ(m),与导靴或者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者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

v2/sinθ(m);

③轿顶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

m×0.60

m×0.80

m的空间(任一平面朝下即可)。

注A-4:当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且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0.035

v2/sinθ可以用下值代替:

①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4

m/s时,可以减少到1/2,但是不小于0.25

m;

②电梯额定速度大于4

m/s时,可以减少到1/3,但是不小于0.28

m。

(2)通过井道进入顶层的,运载装置的最前端部件与井道末端间的水平距离至少为

0.50

m,安全空间的高度至少为2.00

m;

(3)运载装置导轨、对重导轨有不小于0.1+0.035

v2/sinθ(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7)将3.3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1)通过轿顶进入顶层的,当运载装置完全压在上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

m;

②井道顶部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30

m,与导靴或者滚轮、钢丝绳附件、垂直滑动门横梁等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10

m;

③轿顶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空间(任一平面朝下即可)。

(2)通过井道进入顶层的,运载装置的最前端部件与井道末端间的水平距离至少为0.50

m,安全空间的高度至少为2.00

m;

(3)运载装置从顶层向上直到撞击上缓冲器时沿倾斜路径的制导行程不小于0.50

m,运载装置继续上行至缓冲器行程的极限位置一直具有导向;平衡重(如果有)导轨的长度能够提供不小于0.30

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8)将3.6项的检验项目及类别调整为:“导轨和护轨

C”,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1)导轨及导轨支架应当安装牢固,并且能够防止因导轨附件的转动造成导轨的松动;

(2)设有将运载装置保持在动态包络内的刚性护轨”;

检验方法调整为:“目测”;

(9)将3.8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每个层门地坎下的井道壁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由光滑而坚硬的材料构成(如金属薄板)的连续表面;其尺寸覆盖地坎下面整个入口宽度两边各加上50mm和开锁区域下面加上50

mm”;

(10)将3.9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1)应当采用刚性隔障对对重(平衡重)的所有易接近面进行防护,该隔障的宽度至少等于危险区域的宽度。

如果通往井道的门开启时,验证其关闭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使所有电梯自动停止,并且仅由作业人员手动复位后才能启动,则可以不设置上述隔障;

(2)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内的防护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①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设有隔障,该隔障至少从运载装置、对重(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0

m高度,并且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任一电梯的护栏内边缘和相邻电梯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0

m

时,该隔障贯穿整个井道,其宽度至少等于运动部件的宽度每边各加0.10

m;

②井道内允许人员行走时,沿着井道在相邻的电梯间设置隔障,隔障高度H满足以下要求:

H≥2.50-D(m)且H≥1.80

m

上述要求中,D指人行道最外侧到相邻斜行电梯的运载装置[或对重(平衡重)]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在井道的倾斜位置,H

指与斜面垂直的距离。

如果通往井道的门开启时,验证其关闭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使所有电梯自动停止,并且仅由作业人员手动复位后才能启动,则可以不设置3.9(2)②所述隔障”;

(11)将3.10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极限开关应当在运载装置或者对重(如果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强制驱动电梯的极限开关动作后,应当以强制的机械方法直接切断驱动主机和制动器的供电回路”;

(12)将3.11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1)井道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对于部分封闭井道,如果井道附近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以不设照明;

(2)井道内设有永久性人行通道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①井道内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在人行通道地面上提供至少50

lx的照明;

②沿着人行通道设置应急照明,在供电中断时使人行通道和通道门具有照明指示”;

检验方法调整为:“目测;测量照度”;

(13)将3.13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当运载装置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底坑中有一个不小于0.50

m×0.60

m×1.0

m的空间(任一面朝下即可);

(2)底坑后壁(面向上行运行方向,背对的方向为后)与运载装置最后端部件之间的自由距离不小于0.50

m,当轿厢最后端部件与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0.15

m时,该自由距离可减小至0.10

m;

(3)在运行路径方向,运载装置的最后端部件与固定的最先可能撞击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0

m”;

(14)将3.15(1)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运载装置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应当设置缓冲器,强制驱动电梯、无对重环形钢丝绳曳引驱动电梯还应当在运载装置上或者井道内设置能在行程上部极限位置起作用的缓冲器,采用前置轿门的斜行电梯应当在井道顶部或者运载装置上设置缓冲器;蓄能型缓冲器只能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可以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梯,正常运行时被撞击的缓冲器均应当为耗能型缓冲器;

(15)将3.16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如果井道下方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应当在对重(平衡重)上装设安全钳”;

(16)增加3.17项,项目及类别为:“紧急和检修通道

B”,检验内容与要求为:

“通往井道的紧急通道或者检修通道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1)设置满足以下要求的井道安全门:

①安全门与相邻层门地坎间的距离与所采用的装置相符,如果采用梯子,沿斜面测量不大于11m;

②门高度不小于1.80m、宽度不小于0.5m;

③门不向井道内开启;

④门上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⑤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2)在井道内设置永久性人行通道或者固定的梯子,在任何情况下从井道的一端至另一端时都可以安全地使用;

(3)在有相邻运载装置的情况下,设置满足以下要求的轿厢安全门:

①门的高度不小于1.80

m、宽度不小于0.35

m;

②门的锁紧由电气安全装置验证;

③如果相邻轿厢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0.75

m,设有能使乘客从一个轿厢安全地到达另一个轿厢的装置。该装置处于非停放位置时,一个电气安全装置能够防止任一电梯的运行;

(4)具有从外部无风险直接进入轿厢的措施(如可移动的提升平台)”;

检验方法为:“目测;测量相关数据”;

(17)增加3.18项,项目及类别为:“轨道下方的防护

B”,检验内容与要求为:“如果人员可以进入电梯运行轨道的下方,应当设置无孔的防护隔障,以挡住和收纳可能从斜行电梯上掉落的碎片或者零件”;

检验方法为:“目测”;

(18)将4.1项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当轿顶作为作业场地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轿顶设有一个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如果检修控制装置设在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位置,该停止装置也可以设在检修控制装置上;

(2)轿顶设有2P+PE型电源插座”;

检验方法调整为:“目测;操作验证”;

(19)将4.2项的“井道壁离轿顶外侧边缘水平方向自由距离超过0.30m时,轿顶应当装设护栏,并且满足以下要求:”调整为:“当轿顶作为作业场地,并且井道壁离轿顶外侧边缘水平方向自由距离超过0.30m时,轿顶应当装设满足以下要求的护栏:”;

(20)将4.3项的项目及类别调整为:“安全窗

C”,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如果轿厢设有安全窗,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设有手动上锁装置,能够不用钥匙从轿厢外开启,用规定的三角钥匙从轿厢内开启;

(2)安全窗不向轿厢内开启,并且在开启位置不超出轿厢的边缘;

(3)其锁紧由电气安全装置予以验证”;

(21)将4.9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每一轿厢地坎上均应当设置满足以下要求的护脚板:

(1)宽度至少等于运载装置位于开锁区域内时相应层站入口可能暴露的整个净宽度;

(2)其垂直部分的尺寸满足以下要求:

①对于侧置轿门,能够保护所有可能暴露的表面;

②对于前置轿门,面对较低的层站侧,垂直部分的高度不小于0.30

m”;

(22)增加4.12项,项目及类别为:“扶手

B”,检验内容与要求为:“供乘客抓握的扶手、立柱等装置应当固定可靠”;

检验方法为:“目测”;

(23)将5.3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1)补偿绳(链)端部固定应当可靠;

(2)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检查补偿绳的最小张紧位置;未采用重力张紧装置时,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检查补偿绳的最大张紧位置;

(3)当电梯的额定速度大于2.5m/s时,还应当设置补偿绳防跳装置,该装置动作时应当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

(24)将5.4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

“对于强制驱动电梯,钢丝绳的卷绕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运载装置完全压缩缓冲器时,卷筒的绳槽中至少保留一圈半钢丝绳;

(2)当设有排绳装置时卷筒上最多卷绕三层钢丝绳,无排绳装置时卷筒上只能卷绕一层钢丝绳;

(3)有防止钢丝绳滑脱和跳出的措施”;

(25)将6.2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层门、玻璃轿门、前置轿门上设有标识,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并且与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检验方法调整为“对照检查层门、玻璃轿门、前置轿门的型式试验证书和标识”;

(26)将7.2项的项目及类别调整为:“底坑或者顶层的作业场地

C”,检验内容与要求的第一段调整为:“检查、维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作业场地设在底坑或者顶层时,如果检查、维修工作需要移动运载装置或者可能导致运载装置的失控或意外移动,应当具有以下安全措施:”

将7.2(1)项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调整为:“设置停止运载装置运动的机械制停装置,使作业场地的地面与运载装置最前端部件之间的净距离不小于

2.00

m;”

(27)增加8.14项,项目及类别为:“满载上行制动减速度试验

A”,检验内容与要求为:“装载额定载重量的运载装置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运行至倾斜角为最小值区域时切断电动机和制动器供电,制动过程中轿厢水平方向的平均减速度应当不大于0.25

gn,垂直方向的平均减速度应当不大于1.0

gn”;

检验方法为:“由施工单位进行试验,检验人员现场观察、确认”;

(28)将注A-7调整为:“只有当本条检验结果为符合时方可进行8.2~8.11、8.13、8.14的检验”。

E2

斜行电梯监督检验报告

斜行电梯监督检验报告格式参照附件B,并且按照本附件第E1条(包括将“轿厢”调整为“运载装置”等)

和以下要求进行调整;其中条文序号为1.1~1.4、2.1~2.13[2.8(5)除外]、3.1、3.2、3.5~3.18、4.1~4.12[4.6(2)除外]、5.1~5.3、5.5、5.6、6.1~6.12、8.1~8.11、8.13、8.14(共75项)适用于有机房曳引驱动斜行电梯的监督检验;条文序号为1.1~1.4、2.1~2.3[2.1(3)、2.3(3)除外]、2.5~2.13[2.6(4)、2.7(5)除外]、3.1、3.2、3.5~3.18、4.1~4.12[4.6(2)除外]、5.1~5.3、5.5、5.6、6.1~6.12、7.1~7.3、8.1~8.11、8.13、8.14(共77项)适用于无机房曳引驱动斜行电梯的监督检验;条文序号为1.1~1.4、2.1~2.11[2.7(3)、2.8(5)除外]、2.13、3.1、3.3、3.5~3.18[3.15(5)除外]、4.1~4.12[4.6(2)除外]、5.1、5.2、5.4~5.6、6.1~6.12、8.3~8.8、8.13、8.14(共69项)的检验项目,适用于强制驱动斜行电梯的监督检验。

(1)在“设备技术参数”栏增加“倾斜角”和“轿门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2)将2.8项调整为如图2所示:

图2

(3)将3.1项调整为如图3所示:

图3

(4)将3.2项调整为如图4所示:

图4

(5)将3.3项调整为如图5所示:

图5

(6)将3.6项调整为如图6所示:

图6

(7)将3.11项调整为如图7所示:

图7

(8)将3.13项调整为如图8所示:

图8

(9)在3.16项之后增加3.17项、3.18项,同时调整相关栏目和序号(以下需要调整栏目和序号的不再赘述),如图9所示:

图9

(10)将4.1项调整为如图10所示:

图10

(11)将4.3项调整为如图11所示:

图11

(12)将4.9项调整为如图12所示:

图12

(13)在4.11项之后增加4.12项,如图13所示:

图13

(14)将“7.2

底坑内的作业场地”调整为“7.2

底坑或者顶层的作业场地”

(15)在8.13项之后增加8.14项,如图14所示:

图14

E3

斜行电梯定期检验报告

斜行电梯定期检验报告格式参照附件C,并且按照本附件第E1条(包括将“轿厢”调整为“运载装置”等)和以下要求进行调整;除条文序号为2.8(5)、3.4、4.6(2)、7.1~7.3、7.4(2)的检验项目之外,其余项目(共49项)适用于有机房曳引驱动斜行电梯的定期检验;除条文序号为2.1(3)、2.7(5)、3.4、4.6(2)、7.4(2)的检验项目之外,其余项目(共52项)适用无机房曳引驱动斜行电梯的定期检验;除条文序号为2.7(3)、2.8(5)、3.4、3.15(5)、4.6(2)、5.3、7.1~7.3、7.4(2)、8.1、8.2、8.9、8.10的检验项目之外,其余项目(共44项)适用于强制驱动斜行电梯的定期检验;如果检验中发现曳引轮槽的磨损可能影响曳引能力时[见附件A,2.7(3)],应当进行附件A中8.11要求的试验,在此情况下应当将该项目列入检验报告。

(1)在“设备技术参数”栏增加“倾斜角”和“轿门位置”,如图15所示:

图15

(2)将2.8项调整为如图16所示:

图16

(3)将3.11项调整为如图17所示:

图17

(4)在3.15项之后增加3.17项、3.18项,如图18所示:

图18

(5)将4.1项调整为如图19所示:

图19

(6)将“4.3(3)安全窗(门)电气安全装置”调整为“4.3(3)安全窗电气安全装置”;

(7)将4.9项调整为如图20所示:

图20

(8)将“7.2

底坑内的作业场地”调整为“7.2

底坑或者顶层的作业场地”。

下载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梯安装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规程

    电梯安装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规程 2004年7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电梯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安装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行为,提高监督检验工作......

    曳引驱动电梯土建检查合格证明

    曳引驱动电梯土建检查合格证明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惠州分院: 我单位对使用单位为 惠州市惠阳锦祥实业有限公司, 安装地点为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石坑仔规划区A3号, 数量为 4 台的......

    曳引驱动电梯的顶部空间检查(五篇范文)

    曳引驱动电梯的顶部空间检查 当对重缓冲器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轿厢导轨长度应能够提供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2. 轿顶可站人的最高面......

    杂物电梯验收检验报告和杂物电梯定期检验报告(格式)

    №:(检验编号)杂物电梯检验注册代码使用单位检验机构检验日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注意事项1.本书适用于杂物电梯检验.2.本书应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用钢笔填写,字迹应......

    杂物电梯验收检验报告和杂物电梯定期检验报告(格式)

    №:(检验编号)杂物电梯检验注册代码使用单位检验机构检验日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注意事项1.本书适用于杂物电梯检验.2.本书应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用钢笔填写,字迹应......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电梯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的行为,提高监督检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文 件国质检锅[2002]1号 -------------------- 关于印发《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

    曳引式电梯安装施工工艺标准5则范文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曳引式电梯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目 录1 总 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