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农经〔2011〕170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2:2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改农经〔2011〕170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改农经〔2011〕170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发改农经〔2011〕170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结合水土保持工程特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对2007年印发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7〕1686号)进行了修订,全文如下: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2011年7月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补助地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补助地方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24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改进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农经[2009]198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水土保持工程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地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

第三条 水土保持工程根据经批准的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强化管护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实施。

第四条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入由中央、地方和受益区群众共同承担。各地应按要求及时足额落实地方建设资金,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组织受益区群众投劳参与工程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工程建设。

第五条 各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对中央补助地方点多、面广、单项资金少的小型水土保持项目,实行中央切块下达投资规模计划、地方分解安排具体项目的管理办法,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工程建设规划衔接平衡、项目审批、投资计划审核下达和建设管理综合监督等工作;水利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工程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前期工作文件审查、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具体组织和指导项目实施,有关流域机构做好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六条 水土保持工程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前期工作文件组织实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第二章 前期工作

第七条 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主要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下同)前期工作一般分为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两个阶段,实施方案由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合并而成,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其中,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淤地坝工程前期工作分为规划、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单坝工程初步设计三个阶段。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阶段按现行建设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编制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明确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等内容。各地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总体任务和要求,组织编制省级水土保持规划,重点明确近期建设任务、布局和措施等,并按规定报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备。根据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可组织编制水土保持专项工程建设规划或总体方案.

第九条 各地根据经批准的水土保持规划或总体方案,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31号令)的有关要求,按项目区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或按坝系编制淤地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单坝工程初步设计。

项目前期工作文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编制。

第十条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区和淤地坝坝系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水土流失严重,亟待进行治理;水土保持机构健全,技术力量有保证;当地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投劳有保障。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应重点安排人地矛盾突出、坡度5-15度(东北黑土区3一10度)尚在耕种的缓坡耕地,严禁在退耕还林(草)地块实施坡改梯和陡坡开荒;淤地坝工程建设要合理布局,小流域治理程度低于30%且近期未纳入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原则上不得在沟道安排淤地坝建设,新建大型淤地坝库容应控制在100万立方米以内并确保下游居民点、学校、工矿、交通等重要设施安全。

第十一条 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经水利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由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具体审批权限和程序由各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水利部门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其中,对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淤地坝工程,其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级水利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单坝工程初步设计由省级水利部门商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项目建设涉及占地和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由各地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审批按现行建设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有关项目申报单位在向项目审核审批机关报送项目实施方案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报告时,应按规定附送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出具的群众投劳承诺,以及落实工程建后管护责任的文件。第十三条 为促进落实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各地可按规定在水土保持工程省级建设投资中提取不超过工程总投资2%的项目管理经费,用于审查论证、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检查评估、竣工验收等前期工作和管理支出,不足部分由各地另行安排。

第三章 投资计划和资金管理

第十四条 根据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各项目前期工作情况和年度申报要求,各省级发展改革、水利部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报送地方水土保持项目年度中央补助投资建议计划〔资金申请报告,下同)。

第十五条 各地应积极引入竞争立项、公开评选等方式遴选项目,列入年度中央补助投资建议计划的项目,应完成前期工作,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各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要加强审查,并对审查结果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对各省〔区、市)提出的建议计划进行审核和综合平衡后,分省〔区、市)切块下达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年度投资规模计划。

中央投资规模计划下达后,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按要求及时会同省级水利部门分解落实具体项目投资计划,并将计划下达文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及相关流域机构审核备案。省级分解投资计划应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期限、建设地点、总投资、年度投资、资金来源及工作要求等事项,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出资及其他资金来源责任,并确保纳入计划的项目已按规定履行完成各项建设管理程序.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将中央投资分解安排到具体项目的权限原则上不得下放。在中央下达建设总任务和补助投资总规模内,各具体项目的政府投资补助额度由各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中央投资计划按项目申报和下达。第十七条 中央补助地方水土保持项目投资为定额补助性质,由地方按规定包千使用、超支不补。

第十八条 水土保持项目中央补助投资优先安排地方投资落实、建后管护到位、群众积极性高、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建设管理的项目,并根据相关检查和考核评价结果实施奖惩。

第十九条 水土保持工程年度中央投资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再调整。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的,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水利部门作出调整决定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备案,重大调整需按程序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审核同意。

第二十条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使用,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推广实行资金使用县级报账制,项目开工建设后,可向承建单位拨付一定比例的预付资金,其余资金根据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和验收合格后分期拨付。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二十一条根据水土保持项目特点,水土保持工程可直接组织受益群众或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单位实施。要健全和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制度,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实行先建机制、后建工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水土保持工程中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实施属于以工代赈性质的部分,经批准可不进行施工招标;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的,经批准可进行邀请招标。第二十二条 工程建设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推行受益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群众投劳承诺制、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和工程建设公示制。

鼓励采取受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建设管理模式,投资、任务、责任全部到村,由村民民主产生项目理事会作为项目建设主体组织村民自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实行公示制和报账制。

对受益群众直接实施的项目,县级水利水保部门应加强技术指导。

第二十三条 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应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着力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第二十四条 各省级水利部门统一组织开展区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效益监测。具体监测工作由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监测成果应及时报送有关水利、发展改革部门。

第二十五条

各级水利部门和有关项目单位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档案管理,按规定收集整理和归档保存从项目前期、施工组织、工程监理到竣工验收等建设管理全过程的相关文件资料。

第二十六条 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晰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第二十七条 淤地坝防汛工作参照小型水库防汛安全的程序和要求,纳入当地防汛管理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确保安全运行。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淤地坝工程要逐坝落实防汛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并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八条 各省级发展改革、水利部门应于每年7月和下年1月分两次将本地区上半年和上年度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汇总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有关司,并抄送相关流域机构。报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工程进度、投资完成、建设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第五章检查和验收

第二十九条 各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全面负责对本省水土保持工程的监督检查,检查任务原则上每年安排不少于1次。检查内容包括组织领导、前期工作、投资落实、建设管理、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运行管护情况等。

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各地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项目所在地流域机构负责督导、抽查的相关具体工作。检查结果将适时进行通报,并作为中央补助投资安排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十条 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完成后,原则上应在3个月内组织竣工验收。验收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限期整改,并进行核验。

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竣工验收由省级水利部门会同同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并将结果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备核。其中,淤地坝工程竣工验收包括单坝验收和坝系工程整体验收两个环节,坝系工程整体验收应在坝系内所有单坝完成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完成。各地的具体验收管理办法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商水利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备案。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竣工验收按现行建设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在各省〔区、市)竣工验收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组织随机对验收结果进行抽查和考核评估。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水利部解释。

第三十三条 地方自行安排投资实施的水土保持项目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7]1686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7]514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发改农经〔2011〕170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补助地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补助地方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24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改进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农经[2009]198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水土保持工程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地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

第三条 水土保持工程根据经批准的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强化管护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实施。

第四条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入由中央、地方和受益区群众共同承担。各地应按要求及时足额落实地方建设资金,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组织受益区群众投劳参与工程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工程建设。

第五条 各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对中央补助地方点多、面广、单项资金少的小型水土保持项目,实行中央切块下达投资规模计划、地方分解安排具体项目的管理办法,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工程建设规划衔接平衡、项目审批、投资计划审核下达和建设管理综合监督等工作;水利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工程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前期工作文件审查、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具体组织和指导项目实施,有关流域机构做好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六条

水土保持工程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前期工作文件组织实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第二章 前期工作

第七条

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主要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下同)前期工作一般分为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两个阶段,实施方案由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合并而成,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其中,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淤地坝工程前期工作分为规划、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单坝工程初步设计三个阶段。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阶段按现行建设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编制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明确水土流失类型划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等内容。各地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总体任务和要求,组织编制省级水土保持规划,重点明确近期建设任务、布局和措施等。并按规定报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备。

根据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可组织编制水土保持专项工程建设规划或总体方案。

第九条 各地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规划或总体方案,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31号令)的有关要求,按项目区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或按坝系编制淤地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单坝工程初步设计。

项目前期工作文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编制。

第十条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区和淤地坝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水土流失严重,亟待进行治理;水土保持机构健全,技术力量有保证;当地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投劳有保障。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应重点安排人地矛盾突出、坡度5~15度(东北黑土区3~10度)尚在耕种的缓坡耕地,严禁在退耕还林(草)地块实施坡改梯和陡坡开荒;淤地坝工程建设要合理布局,小流域治理程度低于30%且近期未纳入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原则上不得在沟道安排淤地坝建设,新建大型淤地坝库容应控制在100万立方米以内并确保下游居民点、学校、工矿、交通等重要设施安全。

第十一条 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经水利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由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具体审批权限和程序由各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水利部门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其中,对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淤地坝工程,其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级水利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单坝工程初步设计由省级水利部门商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项目建设涉及占地和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由各地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审批按现行建设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有关项目申报单位在向项目审核审批机关报送项目实施方案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报告时,应按规定附送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出具的群众投劳承诺,以及落实工程建后管护责任的文件。

第十三条 为促进落实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各地可按规定在水土保持工程省级建设投资中提取不超过工程总投资2%的项目管理经费,用于审查论证、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检查评估、竣工验收等前期工作和管理支出,不足部分由各地另行安排。

第三章 投资计划和资金管理

第十四条 根据规划的建设任务、各项目前期工作情况和申报要求,各省级发展改革、水利部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报送地方水土保持项目中央补助投资建议计划(资金申请报告,下同)。

第十五条 各地应积极引入竞争立项、公开评选等方式遴选项目,列入中央补助投资建议计划的项目,应完成前期工作,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各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要加强审查,并对审查结果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对各省(区、市)提出的建议计划进行审核和综合平衡后,分省(区、市)切块下达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投资规模计划。

中央投资规模计划下达后,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按要求及时会同省级水利部门分解落实具体投资计划,并将计划下达文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及相关流域机构审核备案。省有分解投资计划应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期限、建设地点、总投资、投资、资金来源及工作要求等事项,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出资及其他资金来源责任,并确保纳入计划的项目已按规定履行完成各项建设管理程序。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将中央投资分解安排到具体项目的权限原则上不得下放。在中央下达建设总任务和补助投资总规模内,各具体项目的政府投资补助额度由各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中央投资计划按项目申报和下达。

第十七条 中央补助地方水土保持项目投资为定额补助性质,由地方按规定包干使用、超支不补。

第十八条 水土保持项目中央补助投资优先安排地方投资落实、建后管护到位、群众积极性高、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建设管理的项目,并根据相关检查和考核评价结果实施奖惩。

第十九条 水土保持工程中央投资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再调整。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的,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水利部门作出调整决定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备案,重大调整需要按程序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审核同意。

第二十条 水土保持建设资金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使用,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推广实行资金使用县级报账制,项目开工建设后,可向承建单位拨付一定比例的预付资金,其余资金根据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和验收合格后分期拨付。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二十一条 根据水土保持项目特点,水土保持工程可直接组织受益群众或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单位实施。要健全和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制度,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实行先建机制、后建工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水土保持工程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实施属于以工代赈性质的部分,经批准可不进行施工招标;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的,经批准可进行邀请招标。

第二十二条 工程建设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推行受益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群众投劳承诺制、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和工程建设公示制。

鼓励采取受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建设管理模式,投资、任务、责任全部到村,由村民民主产生项目理事会作为项目建设主体组织村民自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实行公示制和报账制。

对受益群众直接实施的项目,县级水利水保部门应加强技术指导。

第二十三条 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应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着力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第二十四条 各省级水利部门统一组织开展区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效益监测。具体监测工作由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监测成果应及时报送有关水利、发展改革部门。

第二十五条 各级水利部门和有关项目单位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档案管理,按规定收集整理和归档保存从项目前期、施工组织、工程监理到竣工验收等建设管理全过程的相关文件资料。

第二十六条 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晰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第二十七条 淤地坝防汛工作参照小型水库防汛安全的程度和要求,纳入当地防汛管理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确保安全运行。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淤地坝工程要逐坝落实防汛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并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八条 各省级发展改革、水利部门应于每年7月和下年1月分两次将本地区上半年和上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汇总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有关司,并抄送相关流域机构。报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工程进度、投资完成、建设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第五章 检查和验收

第二十九条 各省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全面负责对本省水土保持工程的监督检查,检查任务原则上每年安排不少于1次。检查内容包括组织领导、前期工作、投资落实、建设管理、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运行管护情况等。

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各地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项目所在地流域机构负责督导、抽查的相关具体工作。检查结果将适时进行通报,并作为中央补助投资安排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十条 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完成后,原则上应在3个月内组织竣工验收。验收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限期整改,并进行核验。

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土保持项目竣工验收由省级水利部门会同同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并将结果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备核。其中,淤地坝工程竣工验收包括单坝验收和坝系工程整体验收两个环节,坝系工程整体验收应在坝系内所有单坝完成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完成。各地的具体验收管理办法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商水利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备案。

地方重大水土保持项目竣工验收按现行建设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在各省(区、市)竣工验收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组织随机对验收结果进行抽查和考核评估。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水利部解释。

第三十三条 地方自行安排投资实施的水土保持项目可参照本办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7]1686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前期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514号)同时废止

二0一一年七月

第三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办水保[2003]168号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2003年12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关于下达2003年淤地坝试点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2165号)中印发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适用于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安排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原两部委印发的《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同时废止。现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二OO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附件: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与规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管理规定,结合水土保持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安排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水土保持工程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家及区域水土保持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实施。近期以长江上中游、黄河中上游、东北黑土区、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第四条 水土保持工程参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管理。

第五条 申请实施的项目必须以省级政府确认的水土保持规划为指导,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综合措施,集中连片,规模治理。

第六条 水土保持工程原则上以县为单位,按项目区组织实施,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现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要求审批。

淤地坝以小流域坝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黄河水利委员会审查后,由省级投资计划主管部门审批,批复文件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

水土保持工程的初步设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惯例,由省级投资计划主管部门或水利部门负责审批。

淤地坝工程应按单坝开展初步设计,其中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上的骨干坝的初步设计在审批前须先经黄河水利委员会审查。

初步设计审批后,工程方可开工建设。

第七条 设区市级计委和水利局根据计划控制规模,联合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计委)和水利(水务)厅(局)申报项目建议计划,由省级发展改革委(计委)和水利(水务)厅(局)联合编制省级项目建议计划,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淤地坝建议计划同时抄送黄河水利委员会。

第八条 报送项目建议计划材料包括:

1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计划;

2所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淤地坝单坝初步设计审批文件;

3省级有关部门对配套资金的承诺文件;

4上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包括工程进度、效益、配套资金到位和中央补助资金使用情况。

第九条 水利部汇总审核各省上报的项目建议计划后,提出全国项目建议计划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各省和水利部的建议计划对任务进行综合平衡后,商水利部下达项目建设投资计划。

第十条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入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地方各级政府应落实工程建设配套资金,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组织受益区群众投劳参与工程建设。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建设管理机制,引导与调动社会其他资金投入工程建设。

第十一条 国家安排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必须设立专账,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借口滞留和挪用。

第十二条 严格计划、财务制度,加强建设投资的使用管理、监督检查和审计。省级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计划执行、资金运转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项目建设单位应自觉接受检查和审计。

第十三条 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凡可与退耕还林结合的,都要采取措施,统筹协调,发挥生态建设的整体效益。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按小流域坝系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计划,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需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工程建设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或责任主体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制,因地制宜推行招标投标制。

淤地坝工程中的骨干坝必须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制。

第十六条 推行工程建设公示制。工程实施前,要把建设任务、中央投资规模、所需群众投劳数量向项目区群众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淤地坝建设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质量责任终身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行政、技术、施工责任人,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七条 加强工程建设效益监测与档案管理,建立统计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展与成效。

第十八条 水土保持工程验收分验收和竣工验收。

第十九条 验收在项目责任主体(或项目法人)自验的基础上进行,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投资计划主管部门组织进行。自验要对各项治理开发措施的数量、质量,逐项、逐地块进行,并提出自验报告。验收对各项措施进行抽样验收,抽样比例不少于20%;淤地坝、坡面水系、集中连片的机修梯田等工程要逐个进行验收。

第二十条 项目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在项目责任主体(或项目法人)自验的基础上,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水利部组织进行全面验收。

第二十一条 项目验收报告等资料要及时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备案。

第二十二条 工程竣工验收后,必须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运行管护主体,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工程运行管护的监督检查与技术指导。

第二十三条 项目区要积极进行建设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建立水土保持工程良性运行的机制。

第二十四条 淤地坝的防汛工作纳入当地防汛管理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签订责任状。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文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二部委

发文文号: 发改交运【2005】1829号

法规类别: 相关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 税收优惠

地区: 全国

颁布日期: 2005-09-26 生效日期: 2005-09-26 失效日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改交运[2005]18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交通厅(局、委):

为加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保障国家建设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部联合制定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附件: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按期完成2006年—2010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建设任务,依据《公路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中 “十一五”期间中央投资1000亿元,对通乡(镇)公路、通建制村公路进行路面硬化改造,铺筑沥青、水泥等路面补助的项目。

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或干线公路连接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

通建制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建制村或干线公路连接建制村以及由一个或经多个建制村连接国、省、县、乡公路的公路。

第二条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履行符合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特点的建设程序。

第三条

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均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责任。

二、组织机构

第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部联合成立全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决定、协调和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交通部,承办具体事务,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各项工作,制定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技术政策,监督工程实施,总结交流经验,收集整理和反馈建设信息。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落实相应的管理机构,履行本地区与全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相应的职责。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负责本地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配套资金落实及协调、督促工作。

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负责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工程管理和质量监督。

第七条

项目业主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视具体情况自行确定。项目业主单位的主管领导为项目责任人。

三、计划及前期工作管理

第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主管部门与发展改革委根据各地实际共同研究、编制本地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五年计划和计划,并联合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部。

第九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部共同审核各地区上报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计划,制定全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五年计划和建设计划,下达建设计划。

第十条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主管部门提出行业审查意见,发展改革委审批,抄送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按现行管理规定进行审批。

第十一条

使用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项目,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31号令)管理。

第十二条

各地要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本地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技术标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严禁多头、重复申报建设项目。

第十三条

各地上报的要求列入国家投资计划的项目,必须符合下述条件:

--已纳入国家五年建设计划;

--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

--建设单位和资金构成明确。

四、工程组织与管理

第十四条

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委要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涉及工程建设各项政策和规定的落实,确保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

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加强质量监督和施工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十六条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要实行报告制度。各地应在每月初将本地区截止上月的工程建设进度、资金到位报表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报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已下达的改造工程项目计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变更项目或减少建设规模、降低建设标准等。确需调整的,必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并报交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十七条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要按照招投标法,根据农村公路特点进行招投标,规模较大的通乡镇公路改造实行“打捆招投标”。各级质监部门和有关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以上。

第十八条

工程项目完工后,各地应及时组织工程验收,要根据农村公路特点分批次进行一阶段交工和验收。

五、建设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车购税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专款专用,只能用于工程直接费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提取工程咨询、审查、管理等费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项目建设资金。

第二十条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要按项目分级设立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专项基金专户,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对资金的划拨和使用要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各项制度,防止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强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车购税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

第二十一条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除国家安排的资金外,地方有关部门必须安排必要的地方配套资金,并确保及时、足额到位。

六、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未涉及到的有关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办理。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加强对水库建设管理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加强对水库建设管理的通知

发改农经〔2004〕16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水利(水务)厅(局),水利部直属各流域机构:

为慎重规划水库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水利部对“十五”期间全国水库建设规划的有关问题向国务院作了汇报。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从当前水库建设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现将有关情况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我国水库建设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建成水库8.5万多座,总库容5594亿立方米,占全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的20.6%,这些水库在防洪减灾、城乡供水、农业灌溉、水力发电、内河航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高度重视水库建设的规划与管理工作,不断采取多种措施,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逐步提高对水库建设前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勘测设计、技术经济论证、审查审批等多个环节,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防止了多种问题的发生。近年来,在水库建设中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竣工验收制等责任制,对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按合理工期施工、避免浪费资金等起到了积极作用。水库的管理体制,也在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等逐步完善。有关部门和地区越来越重视修建水库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移民安置问题、水资源配置问题等,在制订法律、政策和具体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措施。,中央和各地方高度重视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近六年来,中央和地方已经安排了大量投资,完成了许多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提高了安全标准,增加了水资源的调蓄能力。

但是,我国的水库建设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环境问题。北方部分地区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后,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加上自然气候的变化,以及水库调度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下游河道水量锐减、湿地萎缩、入海口生态恶化等现象;西北一些地区由于修建平原水库,增加了水的无效蒸发,减少了生态用水量;有的水库泥沙淤积严重,库容大幅度减少,给上下游地区的防洪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有的水库诱发了地质灾害或者存在隐患;还有的水库阻挡了鱼类产卵的洄游路线。

(二)移民安置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修建的水库,移民安置补偿标准低,部分群众仍处于贫困状态,生产生活存在一定困难。由于修建水库,淹没了土地,加重了一些地区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

(三)行业协调问题。受体制及行业利益的制约,有些水库防洪、供水、发电和航运等功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影响了水库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有些水库对保护文化古迹考虑不够;还有一些地区尤其是北方缺水地区,对城市发展用水估计不足,在水库的水资源配置上没有做出相应安排,导致城市和工业发展用水挤占农业和生态用水。

(四)病险水库问题。我国的水库大部分修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由于前期工作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加上运行多年老化失修,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亟待除险加固。

(五)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大量水库存在建设、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现象,管理机构人员过多,供水价格偏低,难以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影响了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

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总结和借鉴建国以来水库建设管理经验和教训,明确水库建设和管理的方针、原则,做好水库建设规划与管理工作,对今后的水库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二、水库建设管理的指导方针、原则和措施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依靠河流自然调蓄能力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通过修建水库,进行人工调蓄,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供水、发电等方面的需求。由于水库的效益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涉及面很广,而且有些是长远的,因此,今后应按照“统筹兼顾,兴利除害,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库。在具体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并采取相关措施。

(一)规划先行、慎重决策原则。建立、健全水库规划体系,水库建设项目要符合水库规划。要统筹考虑水库与水资源规划、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统筹考虑已建水库与拟建水库的关系,统筹考虑水库多种功能间的关系。水库项目决策要实行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在项目论证和设计方案优化比选中,要广泛听取专家、社会和相关行业的意见,按基本建设程序做好前期工作和审批项目。

(二)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律,从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规划水库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统筹考虑水库在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协调好各方面的意见,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实现水库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在南方水资源丰富的河流上建设水库,在综合考虑趋利避害的同时,尤其要注重防洪的需要。在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河流建设水库,在考虑综合效益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分配,防止因上游过量用水而导致下游用水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新建水库的水资源分配,要与已建水库和其他水资源工程统筹考虑,要把城乡生活用水作为重点进行安排。

(四)建管并重原则。要高度重视水库建设质量,把确保水库大坝安全放到第一位。同时,要高度重视水库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明晰产权,落实管理职责和管理经费,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库运行调度办法,保证水库长期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在资金筹措、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方面,既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等方面的宏观指导作用,也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水库建设。

(五)依法管理原则。水库的规划、决策、建设、管理都要严格按照《水法》、《防洪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土保持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补偿条例》等法规的要求进行,依法加强管理。

(六)开发性移民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水库移民的合法权益,把改善移民生活环境、解决移民生计、增加移民收入等放在重要位置,统筹考虑移民搬迁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等各方面的需求,使移民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三、关于水库规划

大型水库的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组织编制,报国务院审批(“十五”期间全国大型水库建设规划国务院已经审批)中型水库的规划,按流域由水利部商有关地方组织编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审批。

小型水库的规划,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商所在流域机构审批,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备案。在水库规划审批之前,不得审批或开工水库项目。审批或开工新的水库项目,必须符合审批过的水库规划。

四、关于水库项目审批

各地、各流域机构要慎重研究水库建设问题。对水库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履行审批手续,严禁越权审批。

(一)对已经批准的各类水库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水利(水务)厅(局)负责会同本省有关部门,对照上述水库建设的方针、原则,进行全面的清理。对水库安全、水事矛盾协调、水资源分配、土地征用、移民安置、运行调度方案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要抓紧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二)除大型水库仍由中央审批外,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型水库建设项目审批权限上收中央的要求,中型水库项目的审批比照大型水库项目的审批程序办理。

(三)小型水库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

目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计委)负责审批。审批文件印发后30日内,应将审批文件和设计报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及所在流域机构备案。

(四)对中央安排投资的大中型水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初步设计的审批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要求进行,并报水利部及所在流域机构备案;对不需要中央投资的水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由地方审批,报所在流域机构备案。

(五)以发电、航运为主要开发目标的水库建设,也要根据上述水库建设方针和原则,依照《水法》、《防洪法》等法律的规定,履行有关的程序,从严控制。

各地发展改革委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随时掌握水库建设、管理中的有关情况,对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二○○四年八月十一日

下载发改农经〔2011〕170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改农经〔2011〕170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