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大杰出员工采访提纲
杰出员工采访提纲
获奖对象:
;
获奖奖项: 杰出员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采访时间:2016年
月
日; 采访地点:
(一)对获奖人员的采访
首先祝贺你荣获“十大杰出员工”的表彰!在此,很高兴能和你做这个专题访谈。以下是我要采访的内容:
1、请问,你是什么时候进入新宝的?请简单介绍一下来新宝后的工作经历。
2、请重点介绍一下你现阶段的工作岗位和具体工作。主要工作职责有哪些?
3、在2015年的工作中,你觉得自己哪一项工作做得比较好?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具体事例来说明,如有数据,请提供数据)
4、在2015年的工作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又是怎么解决的? 请以三到四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谈你的亲自经历,要描述当时的具体细节,比如你当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当时怎么想的,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5、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悟可以跟我们一起分享的?
6、在2015年的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遗憾,需要在2016年改进的?
7、你是如何评价新宝股份的?(如其管理制度、领导和员工等)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8、在新宝,你学习到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不仅是2015年的)
9、请分享一下你的获奖感言。
10、你有什么经验或者工作上的建议和心得想跟新员工说的?
11、你的座右铭是什么?如果没有,请谈一下你的2016年的新年新愿望。
(二)对杰出员工的领导、同事的访谈
采访获奖者的领导一名和同事一名(或两名领导):
1、可以谈谈 给你的印象吗?你对于他/她有什么评价?
2、他/她平时工作的情况如何?你觉得他/她在哪方面的表现最出色,从而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举例子来说明)
3、他/她平时和同事相处如何?同事们如何评价他/她?
4、对于他/她的获奖,你觉得应该在其他同事中树立起什么样的榜样?
第二篇:第五届“十大杰出员工”事迹材料
附件2:
中国石油山东销售公司 第五届“十大杰出员工”公示材料
1、刘桂梅(集团公司2008年成品油销售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油品化验工种金牌得主)
刘桂梅,女,汉族,1972年11月出生,大专学历,自2003年进入潍坊油库工作,作为油品化验员的她,通过参加培训和耐心刻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学习,掌握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严、细、准、快的工作作风。2005年潍坊油库首次投运当月,她和她的同事即创造了山东公司一次性接卸油品最多、时间最短的纪录。为了保证化验帐表册的完整,她对化验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参考相关资料设计了《样品管理记录》、《药品试剂领用记录》、《废液处理记录》等,使样品、药品、废液实现受控管理。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细心研究,抓好各类票据复核中的每一个细节,严格控制出入库油品的数质量,保证出入库油品的合格率达到100%,数量准确率达100%,做到账表册帐帐、帐实相符,四年来没发生任何质量事故。
在潍坊油库投入初期,她主动承担起档案保管和油料保管的重任,在工作中力求创新,通过对档案和计量保管帐的整理,分析出了油库档案资料的特点,多次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可行性意见,并规范了油库档案整理的程序,成为山东公司油库档案管理的典范。油库运行四年来,她始终坚持计量帐表册的数据复核,并将所有帐表按财务凭证的装订要求整理、装订、封存,使帐表册便于查阅、保管。
2、牛印峰(集团公司2008年成品油销售系统职业技能竞赛计量工工种金牌得主)
牛印峰,男,汉族,1982年11月出生,高中学历,中共预备党员。进入公司5年来,工作上,他善于钻研,一丝不苟,各项业绩突出;思想上,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严格考验,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牛印峰任加油员期间,服务热情周到,真正把“来有欢迎声、问有回答声、走有欢送声”的三声服务用到每一位顾客身上,被顾客评为加油站的“首席加油员”;担任计量员期间,他给自己定下“不求快,但求稳,先夯基本功,再创好业绩”的工作原则。掌握计量技巧,夯实基本功,牛印峰有着自己的一套“法宝”,那就是“一想、三确认”。“一想”是想本次操作安全是否有影响;“三确认”是确认着装、作业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规定,确认使用的工具器材和工艺流程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认各项操作准备是否充分,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每次计量操作前,牛印峰严格按此步骤进行,在他担任计量员的四年时间内,油品购进验收环节没有发生过一次严重超耗,没有冒过一次油,没有发生一次混油事故。设备管理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责任心是否细致,牛印峰使用设备时严格按照“三勤、四个一样好”来管理。“三勤”是对设备勤检查、勤擦扫、勤保养,使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四个一样好”是室外设备管理与室内设备管理一样好,小设备管理与大设备管理一样好,地面设备管理与地下设备管理一样好,备用设备管理与在用设备管理一样好。牛印峰严格按照规定精心地维护设备,使加油站设备发挥出了最大效率,大大降低了故障发生率。
3、韩方奎(集团公司2008年成品油销售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加油工工种金牌得主)
韩方奎,男,汉族,1986年4月生,大专学历,共青团员,现为济宁公司金乡1站员工,2005年进入公司,他先后在高新2站、高新4站、金乡1站从事加油员工作,并担任公司的兼职培训师。
在工作中,他主动为客户提供优质、快捷、礼貌的服务,经过自己钻研总结出“四心”、“二意”的友情服务法:“四心”即:细心、专心、耐心和热心;“二意”即:诚意、爱意,把顾客朋友、当家人。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注重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进入公司以来累计开发了27个,特别是在高新2站工作期间,平均日销量增加了1.5吨。在他与站上员工的共同努力下07年高新4站获得了公司的“销售管理先进集体”和“安全管理先进集体”。
韩方奎有一句很朴实的话,那就是“公司是台大机器,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工作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管是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加油服务各方面都是认认真真,脏活累活他抢着干,重活、苦活争着干。在进入公司的1100多个日日夜夜,他始终保持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加油站的各项工作,做到了操作无失误、与顾客无纠纷、货款无错账。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刻苦练习加油十三步曲、便利店商品陈列、理论知识,帮助其他员工共同进步。公司在经过严格的选拔后,韩方奎凭借自己出色的技能成为了一名培训师,那段时间,他逐站逐人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使济宁公司加油站现场服务和加油员工十三部曲的操作规范有很大的提高。
韩方奎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兴趣广泛,爱读书、爱唱歌、爱上
4、孟繁华
孟繁华,女,汉族,1977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2001年5月进入公司,现任济南公司非油品业务部主任。自2006年底负责非油品业务以来,她刻苦钻研非油品业务知识,逐步成长为公司非油品业务的专家。2008年,济南公司87座加油站,设便利店的加油站达到81座,便利店比率达到93%,实现非油销售收入1184万元,非油毛利率达22%以上,位于山东公司之首,实现三十万元店12座。
制定非油业绩考核办法。将每月便利店销售收入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权重占到总考核的20%,并与加油站的效益工资相挂钩,改变了原来便利店销售收入仅与销售奖励有关的状况。根据油品的销售情况,及时调整考核比例,在2008年上半年油品紧张时,将非油品的考核比例增大为40%,下半年油品宽松时,又调整回20%,既保证了油源紧张时加油站不超计划销售油品,又确保了加油站效益的稳定。灵活机动的考核机制,调动了加油站员工非油品销售的积极性,使便利店销售逐月上升,从1月份的66万元提升到11月份的160余万元,推动了非油业务的快速发展。
加大供应链管理力度。便利店所有商品实行“阳光采购”,对供应商的到货率、中央仓对加油站的配送率都制订出具体规定,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扣除考核分数,年底对供应商的配货率进行分析,配货率高的供应商第二年优先进行合作,配货率过低的供应商逐渐淘汰。便利店项目组每三个月对供应商进行一次摸底,通过现场调研等方式,对供应商的资料及时核实、补充。对商品的销售情况进行月度排名,并实行末位淘汰。
5、秦立伟(集团公司2008年成品油销售系统职业技能竞赛计量工工种金牌得主)
秦立伟,男,汉族,1983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共青团员。2003年5月进入公司。工作第一天,秦立伟就立志要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刚到油库,他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为基础,认真学习油品操作技术和工艺流程,在新员工培训考核中名列前茅,当年参加山东公司计量培训学习,取得交接计量员证,正式成为一名油库专职计量员。成为计量员后,秦立伟认识到在操作技能上还很欠缺,就苦练基本功,提高技能水平。为保证油库工作正常运行,秦立伟每天第一个起床上罐计量,出具密度,下午计量完毕是最后一个离开油库,每次卸油第一个赶到现场,把每一次计量作业都当作一次考试,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在2004、2006年,山东公司两届技术比武中,都获计量工种三等奖,并在2006年销售企业东部地区第四届技术比武中获计量工种三等奖。经过不断磨练和提高,2008年6月,经过层层选拔,秦立伟代表山东公司参加了集团公司2008年成品油销售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在培训过程中,他与其他两名选手共同钻研,共同进步,在大赛中一起夺得计量工团体第一名,个人以第一名成绩摘得集团公司2008年成品油销售系统职业技能竞赛金牌。
秦立伟在加强本岗位知识学习同时,不断学习油库其他岗位知识和操作技能,日常工作中与同事们团结协作,从不掉队。每次卸油时完成计量工作后总是协助同事卸油,在完成卸油后同事休息了他还要上罐计量。在油库工作中,哪个岗位人员不够,该员工总能主动帮助其他岗位人员,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学习了其他岗位的操作技能,加
6、唐晓明
唐晓明,男,汉族,1981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预备党员。该同志自2005年7月大学毕业进入日照公司以来,一直扎根基层一线,从岚山油库实习完毕后,进入日照油库工作,并先后从事过安全员、设备管理员和数质量管理员等多个岗位。2008年4月被借调至齐河油库项目组任项目组副组长。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勤于钻研、坚持原则。
在日照油库工作期间,他结合油库实际情况,他每月组织班组进行安全培训,利用空闲时间组织班组人员对新版操作规程进行讨论、学习,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在计量管理过程中,他更是一丝不苟,分毫必纠。2006年6月以前,油库在油船运输、卸船环节超耗严重,为了彻底解决油船超耗问题,他认真学习油库的油船检查制度、控制措施,并结合工作实际逐条落实,那段时间他常常一干就是半夜两三点钟,但是他从没一丝抱怨,每次一发现问题当即与船方进行有效谈判,通过严格执行,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一年间,油船运输、卸船环节损耗率降低0.1个百分点,减少亏量132吨,为公司挽回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日常工作中,他勇于钻研,敢于探索。2006年5月份,油库5#车位电液阀突然失灵,面对这种新设备,让在场的员工无从下手,他立即与厂家联系,寻求解决办法。通过日常对这种设备的了解,他与厂家专家电话沟通排查问题,最后大胆的组织员工进行在线拆卸维修。在他的组织带领下,问题解决了,不但节省了高额的维修费用,而且确保了油库的正常作业。
在齐河油库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安全工作必须做好
17、孙玲玲
孙玲玲,女,汉族,1981年10月出生,高中学历,2001年7月进入公司,现任烟台第四加油站核算员。作为一名核算员,她深知资金安全的重要性,把确保站内发票和现金的安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她认真学习账表册的规范填写,切实遵守公司的财务操作流程,从每周每月预算的上报,到票据的传递、签字报销,从普通发票的保管发放到增值税发票的统一开据,无论是开据资料的完整性,还是加油累计卡的准确性,都认真核对每一笔数据,甚至是每一个小数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烟台四站销量较大,平时她总是督促加油员及时投币、存款,定时检查投币纪录,严禁包内现金超过规定限额,确保资金安全。交接班时,仔细清点现金,准确填写现金交款单。银行上门收款时,认真核对工作人员身份和押款车辆车牌号,并保证两人以上同时在场签字确认,没有半点马虎。在担任核算员的七年多来,她所经手的现金和票据数目已达数千万,无一差错。
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身为片区联络员,她还负责周边三个加油站的票据、数据传递和报销业务。为了确保兄弟站的业务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她每天反复核对相关数据,认真粘贴单据,做到按时上报无差错。在上传下达方面,为了使公司的信息及时传递到各站,她牺牲休息时间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孙玲玲还尽职尽责当好站长的助手,在站上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在加油高峰期,主动替班加油,使加油员在忙碌间隙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热心对待每一位进站顾客的合理化需求,并积极搜集市场信
315、韩洪来
韩洪来,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1年7月进入公司,历任加油站经理、人力资源部职员、青岛油库主任,现任青岛公司储运安全部主任。
2006年,韩洪来在干部竞聘大会中脱颖而出,成为储运安全部主任,用瘦小的身躯挑起了青岛公司近100座库站的安全管理重任。几年来,他不辱使命,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使公司安全管理综合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质量安全环保零事故。青岛公司2006、2007年连续被山东公司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2008年打造平安奥运是青岛公司一项重任。身为储运安全部主任,韩洪来同志主动靠前工作,确定了“全面控制、重点防范”的工作思路,完善修订所属100个单位的维稳防恐预案,争取到了派警力驻扎油库。通过安装油气回收设备和HAN阻隔防爆材料进行“排险制患”,实现了重大隐患整改率100%。组织下发防恐宣传手册2800余份,指导库站开展各种安全演练240余次,使一线防恐应变能力大幅提升。迎奥期间,他负责组建了公司内部的青年护卫队,推行机关管理人员驻站值班制度,摸索出了特殊时期内保工作经验,还通过协助制定灵活的油站夜间经营模式,规避了管理风险,增强了库站的安保能力。青岛公司圆满实现了平安奥运的目标,被青岛市公安局授予“迎奥安保工作”集体三等功,韩洪来同志也因出色表现荣立个人三等功。
韩洪来工作作风严谨,对工作出现的苗头性隐患问题,敢于碰硬不怕难,勇唱黑脸,决不姑息迁就,全年累计整改安全问题352项。
59、陆万军
陆万军,男,汉族,1980年9月出生,高中学历,中共党员。2001年7月,进入公司,现任控股6站经理。
在两年的加油员岗位上,他接待顾客近10万次,经手现金400万余元,从来没有发生过一处差错,从来没和顾客发生过一次争吵。2003年他被提拔为控股21站计量员。当时,公司油罐车刚刚由个人承包,很多司机在卸油时都想留点罐底油,于是在工作时和他套近乎,有的还以请客吃饭,甚至承诺给回扣,都被他严词拒绝了,为此他被罐车司机评为“最难对付”的计量员,他所管理的加油站当年油品损耗同比降低3/4,一举摘掉了加油站亏油的帽子。
2006年夏天,菏泽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水向脱缰的野马一样直接奔向他所管理的全资23站操作井,他当机立断用事先准备好的撬杠撬开了管道井,用沙子将操作井封堵,带领加油员进入操作井内用小盆向外舀水。当时没有雨衣,没有雨伞,可他们还坚持到零晨三点雨停为止。第二天,他计量了油罐水高,只增加了一厘米,而他却病倒了一星期。
2007年初,由于工作需要,他被借调到加油站管理部负责新开发加油站的投运工作。在2个月时间里,他克服各种困难条件,完成了2座加油站的开业准备及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同年9月,他负责了公司400余名加油站员工的轮岗培训,在为期三个月的培训中他严格遵守培训基地纪律,与培训员工同吃同住,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要求对学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和操演,对员工在岗位操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评,为加油站一线员工素质的提升付出了艰苦努
710、崔胜男
崔胜男,女,汉族,1968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2004年11月进入公司。2005年7月,崔胜男到31站任经理,当时该站日销量不4吨。到年底,日销量达到8吨,一年后达到13吨,现在达到了18吨。崔胜男说,公司只所以把她调到31站,就是因31站距离她家近,照顾她。而当崔胜男来31站上班的第二天就把铺盖卷搬到了加油站。“干事情,没有一股子拼劲是不行的。”崔胜男说,“搬到加油站后,看到员工吃饭没有锅灶,又把自己家的煤气炉和锅碗瓢勺搬到了加油站”,与员工同吃同住同工作。每天的加油高峰过后,崔胜男便带着2名员工对周边的厂矿企业开始“地毯式”的拜访。一次拜访无果,再去拜访,两次无果,第三次登门。崔胜男凭借中国油的油品质量,用微笑和真诚在半年内硬把周边的38家企事业单位全部“蘑菇”下。并且距离31站3公里的德正电梯公司等4家用油大户也被崔胜男“说服”,成为31站的铁杆客户。
随着加油站管理的逐渐规范,崔胜男将铺盖卷搬回了家,但她每天都坚持中午都会亲自“掌勺”为员工做饭。做好了饭,她总是先让员工吃。她做的炖白菜、炖鱼、炖豆腐,大家都爱吃,成了加油站的招牌菜。站上的其他9位员工的生日她都记得,不管谁过生日,她都要再特意做几道菜,崔胜男说,大家在一起吃生日宴,开心,乐和,增加了加油站的凝聚力。现在,加油站上的10名女员工,团结得像一家人,不光大家彼此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而且自去年以来,10名女员工还与第26加油站的一名特困女员工结成帮扶对子,经常到这位员工家帮着做家务,使她感受到了中国石油大家庭的温暖。
第三篇:老员工采访提纲
专题“老员工”采访提纲
1、您是哪年加入到天地控股的?到现在在公司工作了多少年?
2、您刚加入公司的时候,公司是什么情形?当时的公司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3、刚加入公司的时候,您是什么职务?
4、这些年,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5、您在公司的这些年有哪些收获?
6、在公司工作这些年,给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一个人是什么?
7、关于赵总,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8、是什么让您一直选择留在天地控股?
9、作为一名老员工,您是怎样理解天地控股的文化的?
10、对于新来的员工,您有什么建议?
第四篇:采访提纲
电信学院“天佑”大学生创新团队采访提纲
采访主题
树立先进的榜样,开拓创新的道路 采访对象。。采访目的
本次采访旨在利用创新团队的成功案例,突出其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思想。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宝贵经验。采访背景。。采访思路
“昨天”——创立之初 1.团队创立的初衷是什么?
2.为什么选择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科学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呢?
“今天”——科研之时
1.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了吗?那又是如何解决的? 2.在做项目期间有哪些难忘的回忆吗?
3.你认为这个团队有哪些优势?是什么因素帮助团队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明天”——成功之后
1.对于之前的经历有些什么感想?(心得体会)2.对团队的今后发展有哪些计划?(具体目标)3.有考虑过扩大团队规模、增加研究方向吗?
第五篇: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1、吉林省乡村医疗急救体系的构建情况如何?
近几年来,我省的急救医疗事业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级医疗机构共同努力下快速发展,我省以市(州)为单位,以城市医疗急救体系构建和网络化发展为特色的城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医疗急救机构的规范化、正规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急救专业队伍不断充实,急救装备逐年改善,医疗急救管理和医疗急救水平逐步提高。
如,各市、州、各县(市、区)均设立了急救中心、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急诊科环境得以较大改善,急救车辆、抢救设备和仪器更新换代,不断充实,急救装备逐步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整体急救医疗技术和水平的提升。
但面对广大农村地区,我省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较为薄弱,长期以来,缺乏对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急诊急救体系建设的投入及政策支持,技术装备落后,甚至大部分乡镇卫生没有救护车。有的农村地区甚至尚未开通“120”急救电话,农村居民仍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急救服务。许多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居民很难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急救服务和保障。
因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开始,将农村急救 体系建设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六大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并将乡镇卫生院急救车及车载急救设备配备纳入2012年省委省政府的民生实事。拟将通过加大对乡村急救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急救装备水平,深化急救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升乡村医疗机构的专业人才技术能力等措施,基本建成适合我省省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急救救治体系,提升广大农村地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高农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水平,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2、吉林省乡村医疗急救的分、急诊转诊如何实现?其长效机制是什么?
农村地区的急救的分、急诊救治和转诊,就是要按照“就近、救急、尊重患者意愿、综合考虑乡镇卫生院、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医院的救治能力”的原则,由县级急救中心设置覆盖农村地区的120急救电话,并由其进行统一调度、指挥,体现“呼救必接、有险必救、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安全转诊和救治”的服务宗旨,实现乡、县、市级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要求,从根本上提升我省农村地区应对突发事件医疗救援 能力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我省将以县级120急救指挥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网络,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建设指挥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应急机制和覆盖农村的急救网络;同时,我们要逐步强化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急救队伍综合应急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促进我省农村地区急救体系建设与发展,使医疗急救管理体制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3、吉林省乡村与城市医疗急救平台存在哪些异同?二者之间医疗急救平台如何衔接?
乡村与城市的医疗急救平台没什么太大的差异,只不过是网络中的医疗机构不同而已,城市急救平台的医疗机构分布在城市中的各大医疗机构,而农村急救平台的医疗机构主要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网络,医疗急救的能力水平相对较为薄弱一点。实际上,城市的急救平台也好、农村的急救平台也好,二者本身就不是分割开的,都是我省急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是共享的,我们加强农村急救服务能力的建设,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急救车和车载急救设备,提升农村地区的应急救治的服务能力,加快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效率,更好地发挥城市医疗机构的急救作用,二者是我省急救体系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应该是协调统一的一个整体。城市发生重特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农村急救体系也可以通过统一调度,发挥作用。所以说,我省农村的急救平台与城市的急救平台是一个联动系统,二者是相为补充,协同发展。
4、这次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都配备了救护车和车载急救设备,据说每辆车及车载的设备总价值都在20万元以上,请问刘厅长,这部分资金是如何解决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民生工程,2012年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1.58亿元,为全省790家乡镇卫生院配备急诊急救车辆和车载急救设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省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这部分资金确实非常不容易。我们省之所以为投入这么大量的资金加强农村急救体系建设,主要是因为:
一是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关心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问题。为推进我省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我省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2012,将乡镇卫生院乡村120救护车配备项目,纳入省委、省政府的民生实事。
二是医改重心就是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急救车和车载设备,就是为了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应急救治能力,满足广大农村急、危、重患者的应急救治需要。
三是为了提高我省农村地区应急救治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覆盖我省农村地区医疗急救的绿色通道。
5、吉林省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急救的补偿机制将如何建立?
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后,是必会增长了乡镇卫生院的经营成本,你所关心的问题主要应该是养护车辆及运维等费用如何解决?
我省在新一轮医改中,大力深化了基层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并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政策,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性支出,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管理,充分体现了我省各级政府的社会责任,突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更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将急救车的养护及运维等费用纳入乡镇卫生院常规性的业务支出范围,所以,保证我省乡镇卫生院救护车的正常运行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和车载急救设备后,乡镇卫生院的救治能力提高了,社会效益会明显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患者量也会随之增加,这样也会为乡镇卫生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6、乡镇卫生院配备急救车辆和车载急救设备后,如何让救 护车和车载设备发挥作用?院前急救人才将如何培养?
首先,我们要加强乡村120救护车使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乡村120急救车使用、维护、管理等规范、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并与县级120急救中心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建立起覆盖我省县、乡、村的急救网络。
其次,我们要加强乡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急救治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乡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为乡村120救护车,配备精干的急诊急救专业技术人员。有关院前急救人才的培养问题,我们已经纳入了急救体系建设的规划,我们要在全省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组建覆盖农村地区的院前医疗急救队伍,建立合理的院前急救人员梯队。平时在单位从事各自专业,应急状态下由急救中心统一指挥。同时,我们将对这支队伍的不断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农村急救队伍的急救能力和服务质量与水平。
第三,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急救体系建设,以县(市、区)急救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网络,完善县、乡应急救治调度、指挥系统,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应急救治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我们配备的车载急救设备,基本上都是便捷式的设备。如,可移动的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都可以“平战结合”。战时可以应急,平时可以在乡镇卫生院急诊科应用,解决乡镇卫生院急救设备不足的实际问题,提升乡镇卫生院急救能力,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
总之,加强和完善我省急救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应急救治能力,降低死亡率,对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意义重大。这是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保障我省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安全、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性举措。目前,我省急救体系正值发展的阶段,但也还存在不足,还需不断借鉴先进的发展思路,我们将继续推进我省农村地区医疗急救体系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