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家乡十年变化(南宁)2016
个人家乡十年变化
调查人: 调查时间: 指导老师:
调查对象:广西南宁市
调查目的: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现状,从而更好的规划家乡的未来。
调查内容:调查家乡近十年来,南宁市的变化。调查方法:1.网上收集资
2.查阅相关报纸、书籍、年鉴、文章等 3.电话调查,想亲朋好友询问
一、前言
当回家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速平稳的行驶着,当那美丽的城市再次浮现在眼底,我迫不及待的向窗外放眼望去,那广袤无边的田野,那崭新靓丽的城市新区,那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那来往川流不息的人流车队,使得这片热土愈显繁忙和充裕。南宁——我的家乡。回想十年,家乡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使我不由得对家乡的未来充满期待。
二、简介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第一大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是红豆的故乡,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古称邕州,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着壮,苗,瑶等3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66.16万,其中市区人口为344万人。南宁别称绿城,凤凰城,五象城,分别因市内有凤凰岭,五象岭而得名。南宁,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到2002年底,城市空气质量位于国内省会城市前列,南宁市建成区
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
三、变化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则具有阻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南宁十年的变化都是我通过实践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1、政治: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第一大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是红豆的故乡,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古称邕州,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美丽的景观天赋,独特的区位优势,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南宁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黄金走廊”,这也代表了国际社会对南宁的国际地位的认可,以及体现了南宁在中国的发展建设中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南宁市辖六城区和六个县,总面积22626.95平方公里。2006年,城区重新划分,撤消城北区、永新区、邕宁县,设立西乡塘区、邕宁区和良庆区;扩大兴宁区、江南区管辖范围;将新城区列名为青秀区,并扩大其管辖范围。调整后,南宁市区变成了六县六城区。2015年2月26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武鸣县,设立南宁市武鸣区,以原武鸣县的行政区域为武鸣区的行政区域,武鸣区人民政府驻城厢镇兴武大道245号。
2、经济:作为广西经济中心,多年来南宁GDP、财政收入等均居于广西首位。2003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第七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11月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建议得到了各国领导人的普遍欢迎,并写入了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2003年12月17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安民在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宣
布,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国家经贸主管部门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自2004年起,每年11月在广西南宁市举办。形状宛如南宁市市花——朱槿花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恰于温总理提议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2003年投入使用,其设施先进,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南宁的标志性建筑。总建筑面积11.21万平方米,占地850多亩,设2000个标准展位和200个非标准展位,还有2.6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场。中心总投资6.5亿元,由多功能厅、圆桌会议厅、阶梯国际报告厅、新闻中心以及各种规模的会议室组成,拥有8种语言同声传译等先进的会议系统。它的投入使用,使南宁具备了举办大型博览会的条件。中国—东盟合作枢纽城市——南宁,于2006年提出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目标。2010年南宁将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8亿元人民币,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商贸基地和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交流中心、金融中心的建设。目前,由南宁通往东盟国家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日臻完善,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五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了领事馆,中国—东盟多个交流中心、办事机构也落户南宁,“南宁渠道”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稳定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三基地三中心”格局,对接东盟,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城市枢纽。自古以来,南宁就是中国南部著名商埠和主要物资集散地。改革开放尤其是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以来,南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经济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居广西前列,是广西区域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中心。
2010年南宁生产总值达到(GDP)达到1800.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5元,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全市财政收入达到300.88亿元,增长30.13%。
2011年南宁全市生产总值(GDP)2211.51亿元,按
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5%。2011年南宁全部工业总产值首破2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破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60亿元,物价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2503.6亿元,增长12.3%,比全区增速高1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高4.5个百分点,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12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2287.9亿元,增长2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00.37亿元,增长22.83%。[18] 2013年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803.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比全区高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9.9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110.89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1342.73亿元,增长8.1%,三产占经济的比重从2013年的12.90:38.38:48.72调整为12.48:39.62:47.90。
2014年南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48.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0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51.54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541.67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1.28:39.75:48.97,一产比重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0.1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1.0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526.59亿元,增长11.17%。
2014年,南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33.87亿元,增长18.5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86.68亿元,增长18.66%;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6.9亿元,增长12.1%;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8.14亿美元,增长9%。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64.49亿元,增长8.96%。
2014年,南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75元,在广西全区14个市中排名第一位,比上年同期增加1742元,增长9.1%;南宁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76元,在全区14个市中排名第八位,比上年同期增加891元,增
长11.6%。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0.09亿元,增长8.6%;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8.81亿元,增长4.2%;全市9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242.74亿元,增长12.9%;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66.89亿元,增长16.64%;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68亿元,增长10.5%;全市完成财政收入572.48亿元,增长8.71%,整体面趋稳向好发展。
3、文化:广西素有“歌海”之誉,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广西各族人民一向有爱唱民歌的习俗。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正式改为现名,它由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和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一个融文化、旅游、经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节庆活动。该艺术节一年举办一次,举办地点定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2007年11月6日,自治区重点工程——广西体育中心一期土方平整工程在良庆区破土动工,这标志着首府南宁又将增添一座展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广西体育中心工程是南宁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设计功能最全、建设标准最高的现代化体育设施,体育中心工程位于五象新区核心区五象大道南侧,与青秀山风景区一江之隔。工程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以及现代化的网球中心。体育场拥有6万个座位,体育馆拥有10000个座位,游泳跳水馆和网球中心分别设有3000个座位。2010年1月15日上午,南宁市举行2010年1月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广西体育中心二期工程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核心区,占地规模约643.1亩,其主要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体育馆、游泳馆、网球中心、服务用房、地下停车场、室外网球场等十余个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52300万元,预期于2011年9月30日前建成使用。广西体育中心一期工程主体育场封顶,银色的主体建筑气势磅礴,主体育场顶部造型犹如两片飘动的“绿叶”,造型优美而新颖。
4、环境: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争创全国“卫生城、全国园林城、全国文明城”的人居建设战略,发展绿
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培养绿色文化、营造绿色环境,打造“中国绿城”人居品牌。从“全国卫生城”“中国人居环境奖”到“联合国人居奖”,一步步走来,一系列奖项的获得正在刷新着南宁的城市形象和鲜明的个性:以人为本、和谐建设、科学发展。随着南宁市“城乡清洁工程”的全面开展,从小处着手,治“五乱”,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步步走向纵深,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新形象,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联合国人居奖”的获得,连同南宁此前所拥有的其他奖项一起,清晰有力地昭示着同一个事实:南宁变了!变得越来越惹人喜爱,越来越富有魅力了。截至2005年底,南宁的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8%、绿化率达到33.0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72平方米。
5、交通:(1)公路
南宁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铁路有南昆、湘桂、黔桂等,公路有210、322、324、325等国道及广昆、南北、南桂等高速公路。南宁距北海、钦州、防城港市分别只有204公里、104公里、172公里,距中越边境仅180多公里。境内有209国道(呼北线)、210国道(包南线)、322国道(衡友线)、324国道(福昆线)、325国道(广南线)以及渝湛线(重庆——贵阳——南宁——湛江)和衡昆线(衡阳——南宁——昆明)等8条国道在此汇集,可通达广西各市、县和全国各主要城市、地区。(2)铁路
南宁铁路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的大型铁路运输企业的18个铁路局之一。
南宁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市内有湘桂铁路、黎湛铁路、南防铁路、南昆铁路等干线,北与全国各干线相连接,向东可达湛江、广州,向南可达钦州、防城、北海,西南可至越南河内。(3)市内交通
南宁市城市速公共交通系统南宁快速公交,简称NBRT,南宁BRT,投资9.3亿。NBRT1号线南宁快速公交试点线路
西起南宁火车站,东至南宁东站,线路全场11公里,2016年3月全线开工,2017年7月通车。
南宁轨道交通又称南宁地铁,是服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全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自治区;南宁的轨道交通线路由9条线路组成,线路全长252.1千米,总投资约1500亿元。2016年6月28日开通运营。
6、荣誉:近十年来南宁获得了国内外许多的荣誉,比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等,2008年,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最让南宁人感到自豪的当属2007年10月南宁市政府发展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荣获了人居领域全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2015年荣获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和2015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奖项。
四、结语
南宁——我的家乡。回想十年,家乡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使我不由得对家乡的未来充满期待。
第二篇:家乡十年变化调查报告
家乡十年变化调查报告
十年,是一个跨度。
印象中,十年前的家乡,就是中国最普通的那种农村,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这十年的发展,让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好了,从土房子、砖瓦房发展到了楼房林立,从泥泞的土路发展到了宽阔马路,从自行车、农用车发展到了私家车„„
家乡十年的变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大提高,是真真实实给了老百姓实惠,让老百姓真正过上了好日子,我采访了一位老婆婆,她告诉我“现在的生活真是好得不行,以前和现在根本没法比,国家真是大发展啊!”另一位家长告诉我:“现在国家政策真是好啊,我家孩子上小学,一分钱都不花,还每个月都有补助呢,每天中午还发牛奶啊,这放在以前,哪敢想啊。”村北的大婶告诉我:“现在村里办起了舞蹈培训班,免费教大家舞蹈,现在每天晚上吃完饭后都不窝在家里看电视了,都跑去跳舞了,不仅健身而且解闷啊。”
家乡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都打心底感到开心,但是这么多变化都是表面上的,真正的是,家乡的每个人幸福感飙升,这才是家乡变化带来的最好的东西。
祝愿我的家乡越来越繁荣,人们越来越幸福!
调查人:刘兆国 2012.1.20
十年前的房子
十年后的房子
十年前的路
十年后的路
第三篇:南宁改革开放变化
南宁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
说起自己的家乡,每个人都应该是很自豪的,因为我们对家乡都有特殊的感情,我也一样。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也令我们自豪。我的家乡就是南宁。
改革开放30年来,南宁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国西部小城成长为一个面向东盟各国的区域性国际都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高了、路宽了、桥多了、灯亮了、景美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连土生土长的“老南宁”都很难找到旧城的痕迹,不由自主地感叹南宁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1949年,南宁建成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总人口9万余人。目前南宁市总人口达到683万多人,其中,市区人口达到260万人,建成区人口约180万人。市区面积647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0多平方公里,比1949年扩大了40倍。曾几何时,南宁的第一高楼仅仅是位于朝阳花园附近的望火楼,高29.4米,是五六十年代南宁第一高楼,作为当时的地标式建筑,老南宁们无人不知。现如今,地王大厦高276米,59层,已经成为南宁的新地标、新形象、新高度。君不见高楼林立的埌东新区,如一位朝气蓬勃的少女,娉婷伫立在南宁的东大门,让各方来宾领略到她的迷人气息。
曾几何时,南宁市区大小街道114条,总长仅90.4公里,且街道狭窄坎坷。现如今,这个数目仅仅是当前南宁市城市道路总长的一个零头数而已,按照规划,不久的将来,南宁市的城市道路主、次干道系统总长将突破1800公里,如果加上快速环道和环城高速,那么总长将接近2000公里。君不见平直宽阔的民族大道,拥有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带,因为路宽、气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形象独特,被誉为“森林大道”,成为“广西第一景观大道”,它是南宁城市现代化和迅速发展腾飞的象征。其实,不只是民族大道,还有大学路、星光大道、壮锦大道、白沙大道、竹溪大道„„
曾几何时,南宁的跨江大桥仅有一座,1964年7月28日,由苏联援建的邕江大桥建成正式通车,使南宁人第一次感受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意。现如今,如果你站在邕江大桥头凭栏观望,上游有北大桥、中兴大桥,下游有桃源大桥、葫芦鼎大桥等10座大桥,从1座到11座大桥的建成,实现了邕江两岸无缝连接,把江南江北连成缜密的有机体,也承载着南宁从边陲城市变国际区域性中心的梦想与渴望。
曾几何时,南宁的夜景只是从千家万户透出的居家照明点点灯光。现如今,在市委、市政府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南宁不夜城的决定下,先后建立了以民族大道景观亮化工程为轴线,以会展中心,五象广场,滨湖广场、民族广场等为代表节点的组团亮化工程。这些量化工程与精品线路亮化和主要楼宇亮化、城市路灯照明工程等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南湖片区为中心,民族大道为轴线,各活动场所、广场为节点的景观照明格局。君不见绚丽多彩的邕城夜色处处流光溢彩,光影交融,犹如璀璨银河倒映人间的盛景,使客人们更是沉醉其中。“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白天看街景,晚上看灯景”,南宁打造出自己的夜景品牌。
曾几何时,南宁的园林的绿化面积很小,只有两个小公园,面积只有8.46公顷,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有0.9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只有 6%。现如今,全市共有园林绿地面积1548.65公顷,公园10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23平方米。呈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的美丽景象。2007年9月8日,联合国人居署为南宁颁发了“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标志着南宁的人居环境改善已成为国际典范。君不见似树影绰绰、芳草茵茵的南湖名树博览园,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与碧波粼粼的南湖交相辉映„„其实,南湖名树博览园仅仅是美丽绿城南宁巨幅画卷中的轻轻一笔。
南宁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今天我们看到,她变大了,变高了,变美了,我们将更加热爱我们的家园!南宁是祖国南疆的一颗绿色明珠,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金融信息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城市。全市辖管六个县和六个城区。改革开放30年来,南宁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国西部小城成长为一个面向东盟各国的区域性国际都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高了、路宽了、桥多了、灯亮了、景美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连土生土长的“老南宁”都很难找到旧城的痕迹,不由自主地感叹南宁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1949年,南宁建成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总人口9万余人。2008年,市区面积647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0多平方公里,比1949年扩大了40倍。目前南宁市总人口达到683万多人,其中,市区人口达到260万人,建成区人口约180万人。南宁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全市聚居20多个民族,其中壮族是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5.81%。
曾几何时,南宁的第一高楼仅仅是位于朝阳花园附近的望火楼,高29.4米,是五六十年代南宁第一高楼,作为当时的地标式建筑,老南宁们无人不知。现如今,地王大厦高276米,59层,已经成为南宁的新地标、新形象、新高度。君不见高楼林立的埌东新区,如一位朝气蓬勃的少女,娉婷伫立在南宁的东大门,让各方来宾领略到她的迷人气息。
曾几何时,南宁市区大小街道114条,总长仅90.4公里,且街道狭窄坎坷。现如今,这个数目仅仅是当前南宁市城市道路总长的一个零头数而已,按照规划,不久的将来,南宁市的城市道路主、次干道系统总长将突破1800公里,如果加上快速环道和环城高速,那么总长将接近2000公里。君不见平直宽阔的民族大道,拥有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带,因为路宽、气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形象独特,被誉为“森林大道”,成为“广西第一景观大道”,它是南宁城市现代化和迅速发展腾飞的象征。其实,不只是民族大道,还有大学路、星光大道、壮锦大道、白沙大道、竹溪大道„„
曾几何时,南宁的跨江大桥仅有一座,1964年7月28日,由苏联援建的邕江大桥建成正式通车,使南宁人第一次感受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意。现如今,如果你站在邕江大桥头凭栏观望,上游有北大桥、中兴大桥,下游有桃源大桥、葫芦鼎大桥等10座大桥,从1座到11座大桥的建成,实现了邕江两岸无缝连接,把江南江北连成缜密的有机体,也承载着南宁从边陲城市变成国际区域性中心的梦想。
曾几何时,南宁的夜景只是从千家万户透出的居家照明点点灯光。现如今,在市委、市政府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南宁不夜城的决定下,先后建立了以民族大道景观亮化工程为轴线,以会展中心,五象广场,滨湖广场、民族广场等为代表节点的组团亮化工程。这些量化工程与精品线路亮化和主要楼宇亮化、城市路灯照明工程等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南湖片区为中心,民族大道为轴线,各活动场所、广场为节点的景观照明格局。君不见绚丽多彩的邕城夜色处处流光溢彩,光影交融,犹如璀璨银河倒映人间的盛景,使客人们更是沉醉其中。“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白天看街景,晚上看灯景”,南宁打造出自己的夜景品牌。
曾几何时,南宁的园林的绿化面积很小,只有两个小公园,面积只有8.46公顷,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有0.9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只有 6%。现如今,全市共有园林绿地面积1548.65公顷,公园10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23平方米。呈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的美丽景象。2007年9月8日,联合国人居署为南宁颁发了“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标志着南宁的人居环境改善已成为国际典范。君不见似树影绰绰、芳草茵茵的南湖名树博览园,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与碧波粼粼的南湖交相辉映„„其实,南湖名树博览园仅仅是美丽绿城南宁巨幅画卷中的轻轻一笔。
在南宁生活了二十几年,亲眼见证了南宁市从一个发展落后于全国的民族区域首府成为一个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繁华都市的过程,亲眼目睹了南宁市从默默无闻的西南边陲小城到如今的区域经济核心城市的演变,改革开放30年来,南宁市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南宁虽然是广西首府,但在工业发展上经济规模不大,地位不如柳州,农业就更不用说了。1978年整个南宁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也不过区区的3亿多元。基础设施也非常差,没有高速公路,南宁到北海要走8个小时,到广州要花2天时间。现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到北海只要3个小时了。
数字表明,1978年南宁市财政收入只有2亿多元,到1988年增长到6.42亿元。而1988年南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9.15亿元。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南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时期,1978年,南宁市生产总值仅为13.07亿元,到1988年增加到53.78亿元;2005年,南宁市经济总量超过700亿元;2007年,全市经济总量一举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幅度为17.1百分号。这一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全区、全国增速,也是自1994年以来我市经济发展的最高速度,南宁市也因此成为了广西首个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的城市。目前,南宁市不仅已经形成了以制糖、机械、化工、铝产品加工、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几大主导产业,并已形成了集群优势和上下游产业链条,而且,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而兴盛起来的会展、现代物流、信息等产业,也成为南宁市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活跃的因素。
30年来,南宁市还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南宁的新“名片”;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自2004年起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五届取得圆满成功,使南宁市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区域合作也进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南宁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已越来越凸显,为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南宁人有理由相信,按照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的目标努力,南宁经济发展必将迎来新的跨越。
回顾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更加美丽、更加繁荣的南宁必将很快展现在世人面前,南宁,也必将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
南宁!你是我的家,让我们爱护着你,为你争光!为你喝彩!为你自豪!希望你的明天更美好!更辉煌!
第四篇:家乡十年道路变化
家乡近十年的道路变化
我的故乡在安徽省长丰县。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故乡的经济不发达,十年前那里很穷,全县除了一条206国道,乡村之间几乎没有像样的公路,最好的也就是普通的水泥路,很多地方都是土路,交通非常不便。铁路也只有一条非电气化的淮南线,只能通行内燃机的火车,客货混运,经常慢车靠停小站避让快车。十年来,我们县的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扩建了县城与省城的道路,各个乡镇之间也修了很多的公路。更令人兴奋的是建成了高速公路,营运了高铁。
2006年我在上初三的的时候,家门前那条通向下塘集镇的道路终于开始修水泥路了,这条在我儿时记忆里非常颠簸的大石子路终于要变成平坦之路了,村里的老人更是兴奋不已;同年通向中学的土路也变成了碎石子路;还是这一年我到县一中上高中的时候,合淮阜高速公路开建了!以前根本没有高速概念的我们,也迎来了高速时代。在我高中三年里,在我的周边有不少修建的或翻修加宽的道路。比如学校所在的县城在修建环城河和环城公路以及一环路,每次回家必经的合水路经过一年的扩建,道路披上了沥青,路变的更宽,乘车更快更舒适了,记得那是的我们还在回家的车上看书呢。不仅如此还要新建合肥与淮南的快速通道。高速建成通车后,分流了大部分经过206国道合淮段的客流,这条曾经唯一连接合肥,淮南的主干道因为常年运煤车的重压年年翻修,不堪重负。经过彻底翻修后更加通常快捷。
最让我激动的是在我快毕业的时候,传来了建设合蚌高铁的好消息,这条高铁在蚌埠站与京沪高铁无缝连接,高铁的建立,给人民带来的出行便利是毋庸置疑的,它也将进一步提升合肥区位优势,同时缓解原淮南铁路线货运的压力。沿途设合肥站、北城站,水家湖站、淮南东站和蚌埠南站,其中北城站、水家湖站在长丰县境内,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两个高铁站的县城。在县城和北城 2个客运站点,乘高铁,30分钟到南京,2小时到杭州,3小时到上海、武汉,3小时到北京.。对于赶时间来合肥乘飞机的人来说,合蚌专线的开通将提供无限的便利,因为下了高铁可在20分钟内赶到新桥机场。“与现在不同,坐火车来合肥,要辗转很远才能到达机场,一旦合蚌专线开通,从北城站下车,之后便可直接坐车经合六高速直达新桥机场。”此外,作为高铁站的配套设施,火车站广场以及周边道路都必然会相继发展起来。尽管北城站不大,可该地可能成为合肥北城区以后一个交通枢纽,除了高铁站外,该地还有可能建一个公交站,从而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而且待这些配套设施建成后,也必将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这条对安徽十分重要高铁,就在今年不久前投入营运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县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不仅道路,在农业、教育、工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变化也是相当的明显,大家都知道长丰的草莓不仅畅销全国而且出口国外。全县百分之九十的税收都来自双凤、双墩工业园区,并且在去年除名了国家级贫困县。十年前,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然后摩托慢慢的多起来,再接着有了汽车。现在路上的摩托车数量几经超过了自行车。几乎每家都有摩托车了。而这两年汽车的数量也开始剧增。家乡的房子也有很大变化,现在小洋房的数量也很可观了。农田的沟渠也基本上上修成了水泥沟,流水顺畅,方便农业。方方面面,家乡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第五篇:新中国六十年之家乡的变化
新中国六十年之家乡的变化
长师附小 五年级一班 张星怡
每年,当白鸽唤醒十月的第一个黎明时,作为一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无比的高兴、骄傲、自豪!我想对祖国妈妈说的太多了,可我最想说的就是我们家乡的变化,我想把这个当作一份礼物送给祖国妈妈!让“她”看看自己的儿女正在一步步走向更高、更强、更好!
祖国妈妈,您知道吗?听爸爸说,我们老家以前住的是土房子,经常无缘无故的掉土,连睡的床、做饭的灶、院子里都是土做的、一下雨,就没办法走路了!而现在呢、?以前的土房子早已变成了漂亮的楼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连我也偷乐起来.我还听说,爸爸他们十一岁左右,因为学校离家远,路又不好,一会儿平路,一会儿山路,很艰苦.他每天遇到平路骑自行车,遇到山路就扛着自行车走.听到这里,我的心像是被千万根鱼刺扎了似的,格外的痛,久久不能平静,可爸爸却幸福地说:“你看看你们现在,条件多好啊!你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将来好报效祖国!”听完爸爸的话后,我心中一振,将来一定要报答祖国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才行!祖国妈妈呀!您看,你的华夏民族变得更漂亮了!
我每次回老家,一次比一次快.爷爷总说,看来我老了!听爷爷说,以前我们回老家,总得坐九到十个小时的车,而且只能坐到五十公里
外的“白水”,而现在呢,四个小时就做到家门口了!变化可真快啊!
是啊!祖国妈妈,你的儿女正在一天天长大,你的华夏民族也一天天走向美好的未来!
祖国妈妈,祝愿您:越来越年轻,也来越先进,也愿你的明天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