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办法
深圳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办法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办法》的通
知
(深建规〔2009〕4号)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规定》(深府〔2008〕86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局制定了《深圳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办法》,现予印发施行。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深圳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规定》(深府〔2008〕86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的招标工程造价审查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是指除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土地开发资金之外的国有资金。
本办法所称工程造价审查包括标底审查、工程造价变更备案、竣工结算审查。
本办法所称招标工程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通过招标投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的建设工程,包括经批准可以不进行招标投标的情形。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市、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按建设项目管理权限实施工程造价审查及监管活动。
第四条 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应当对投资行为负责。
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申请工程造价成果文件审查。
第五条 建设工程标底、工程变更价款、竣工结算等工程造价成果文件应当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专用章和所在单位公章。注册造价工程师及其所在单位对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合法性、准确性、合理性负责。
在本单位注册并执业的造价工程师人数不少于3名的建设单位可以自行编制或者核对标底、工程变更价款、竣工结算等工程造价文件。
第六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出具审查意见书。
审查意见书应当载明认定的事实及其理由、依据等事项。
第七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数据库,确定各类工程主要工程量及造价参考指标的合理范围,根据被审查造价成果文件的实际情况选用指标分析法、重点抽查法、普遍核算法等方法进行审查。
第八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和审查人员办理审查业务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原则。
审查人员应当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二章 标底审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九条 招标工程应当编制标底。
标底可以由招标人自行编制或者委托有编制资格的单位编制。无编制标底能力的招标人应当委托有编制资格的单位编制。
标底应当在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公示。
第十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标底编制或者核对的监督管理,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一条 标底审查包括标底符合性审查、标底编制合法性审查、工程量清单审查、综合单价审查、暂定价及暂定金额的合理性审查等主要内容。
第十二条 标底符合性审查,主要审查标底的编制或者核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市政府有关规定。
标底编制合法性审查,主要审查招标文件是否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计价行为是否符合现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本市有关规定。
工程量清单审查,主要审查分部分项清单项目设置是否合理,措施项目列项是否合理,项目特征与工程内容描述是否规范,清单项目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
综合单价审查,主要审查如下内容:
(一)标底的各项费率是否按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推荐费率计价;
(二)标底的各项材料价格是否按最新的《深圳建设工程价格信息》计价。对于《深圳建设工程价格信息》查询不到相关计价信息的材料、设备,是否进行市场询价,是否附有询价依据;
(三)清单项目套用消耗量标准及子目换算是否合理,对于消耗量标准缺项的清单项目组价是否合理或者是否按合理暂定价处理。
第十三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按下列方法对标底进行审查:
(一)指标分析法,标底技术经济指标在合理范围内的,可以直接出具审查意见书;
(二)重点抽查法,标底技术经济指标超出合理范围且幅度在±10%以下的,应当对偏差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审查后出具审查意见书;
(三)普遍核算法,标底技术经济指标超出合理范围且幅度在±10%以上的,应当对全部清单项目进行审查后出具审查意见书。
第二节 标底公示前的审查
第十四条 招标人应当将抽签定标工程编制的标底在标底公示10个工作日前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
其他招标工程编制的标底是否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由招标人自行决定。
第十五条 招标人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抽签定标工程编制的标底时,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标底审查申请;
(二)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招标文件;
(三)招标答疑纪要;
(四)工程量清单、标底预算书及工程量计算书;
(五)施工图纸;
(六)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六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标底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退回送审资料,要求招标人整改后重新送审:
(一)标底编制严重违背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
(二)主要项目工程量偏差率±10%以上的;
(三)存在其他严重违规情形的。
第十七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自招标人交齐第十五条规定的资料之日起按下列时限出具标底审查意见书,要求招标人整改后重新送审的审查时限自重新送审之日起开始计算:
(一)标底造价5000万元以下的,7个工作日内;
(二)标底造价5000万元以上的,10个工作日内。
第三节 标底公示后的审查
第十八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比例对已公示的标底进行抽查或者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委托对可能存在问题的标底进行审查。
标底抽查结论不影响中标结果。
第十九条 招标人应当在收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抽查通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或者在收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标底审查通知之日起6个工作日内,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提交以下资料:
(一)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招标文件;
(二)招标答疑纪要;
(三)工程量清单、标底预算书及工程量计算书;
(四)施工图纸;
(五)其他相关资料。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应当在向招标人发出标底审查通知后3个工作日内,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出标底审查委托书,办理相关委托手续。
第二十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自招标人交齐第十九条规定的资料之日起按下列时限出具标底审查意见书,要求招标人整改后重新送审的审查时限自重新送审之日起开始计算:
(一)采用指标分析法的,7个工作日内;
(二)采用重点抽查法的,15个工作日内;
(三)采用普遍核算法的,30个工作日内。
第三章 工程变更备案
第二十一条 招标工程累计变更部分的造价在50万元以上(合同价5000万元以上)或者30万元以上(合同价5000万元以下)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变更造价确定后5个工作日内,将变更内容、量价确定办法等报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二条 工程变更应当按合同约定程序办理,合同约定不明确或者没有约定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提出变更建议的,经监理工程师核对,涉及到施工图调整的应当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提交相应变更设计;
(二)设计单位提出变更建议的,应当提交相应变更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核对并报建设单位同意;
(三)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建议的,报建设单位同意,涉及到施工图调整的应当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提交相应变更设计;
(四)施工单位提出变更建议的,经监理工程师核对并报建设单位同意,涉及到施工图调整的应当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提交相应变更设计。
工程变更涉及到结构、外墙等影响工程及公众安全的,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提交相应变更设计。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办理变更备案时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建设项目工程变更报告备案表》;
(二)工程变更指令单、设计变更单、工程签证单、洽商记录等资料;
(三)变更过程的影像证据资料(仅限于事后无法核实的变更,如拆除变更或者隐蔽项目的变更等);
(四)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工程变更备案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工程变更程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或者规定审批程序;
(二)工程变更依据是否充分;
(三)工程变更内容是否与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实质性约定内容相背离;
(四)工程变更内容是否真实合理。
第二十五条 单项工程变更增加造价300万元以上且增加造价超过合同价5%以上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变更实施前组织专家对变更内容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在提交工程变更备案时附上专家意见书。
第二十六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对工程变更备案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抽查。
第二十七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进行工程变更备案,应当自申请单位交齐规定的资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备案。
工程变更备案不影响建设工程正常施工进度。
第四章 竣工结算审查
第二十八条 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招标工程的结算,应当报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
工程竣工结算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核对并经双方共同确认后,由建设单位送审。
有核对能力的建设单位可以自行核对结算文件后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无核对能力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市造价咨询机构预选承包商名录内的造价咨询单位核对后,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
第二十九条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7日内,建设单位应当将经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认定的竣工工程结算文件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
第三十条 竣工结算应当按合同约定程序办理,合同约定不明确或者没有约定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结算文件;
(二)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竣工结算书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后28日内,提出核对意见;
(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对竣工结算文件达成协议确认的,可以按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处理。
第三十一条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因建设工程造价、结算、质量等问题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不得接受工程造价审查的申请,已接受的审查工作终止;接受审查申请之后进入诉讼或者仲裁程序的,审查工作终止。
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送审竣工结算时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竣工结算审查申请;
(二)按本办法规定编制的竣工结算书;
(三)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合格证明;
(四)施工合同(合同已备案存档的可不提供)、经备案的招标文件、投标报价书、施工图纸、工程变更等工程资料;
(五)工程量计算书、三维工程量计算模型(含施工图纸电子文档);
(六)送审结算价相对合同价增减10%以上的,发包人应当附书面分析报告;
(七)经工程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以及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确认的劳务工工资结清证明。
第三十三条 竣工结算审查包括竣工结算符合性审查、竣工结算编制合法性审查、竣工结算内容的审查等主要内容。
竣工结算符合性审查,主要审查竣工结算的编制或者核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三十四条 竣工结算编制合法性审查,主要审查是否存在下列行为:
(一)规避招标投标;
(二)总包及分包工程未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
(三)施工单位超越施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施工;
(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按照招投标文件订立施工合同;
(五)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
(六)施工合同未按有关规定备案;
(七)违规分包工程;
(八)未按合同约定或者相关规定编制竣工结算;
(九)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五条 竣工结算内容的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清单项目或者子目列项是否合理,工程量是否准确。审查人员应当对工程量进行指标分析,并对偏差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抽查;
(二)计价依据、取费标准是否合理,结算原则是否符合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
(三)工料机价格是否合法合理;
(四)合同规定按中标(预算)单价进行结算的,结算单价与中标(预算)单价是否一致;无投标单价工程项目的结算单价是否按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算;
(五)发包人自有或者直接采购并用于本工程的材料、设备等价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核实后,按相应的供货合同或者采购合同按规定列入工程总造价;
(六)工程变更部分的计价是否符合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的约定。
第三十六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竣工结算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退回送审资料,要求建设单位整改后重新送审:
(一)编制原则严重违背施工合同或者招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的;
(二)主要项目工程量误差率±10%以上的;
(三)存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未共同认定内容的;
(四)主要资料不齐或者其他情形,无法进行正常审查的。
第三十七条 审查过程中发现竣工结算存在明显不合理或者弄虚作假等情况,且建设单位拒不更正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中止审查,并提请监察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处理。
第三十八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自建设单位交齐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资料之日起60日内出具审查意见书,要求建设单位整改后重新送审的审查时限自重新送审之日起开始计算。
第三十九条 在审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补充资料或者未能及时配合审查人员审查造成延误的,审查时限顺延。
第四十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在出具审查意见书前发函给建设单位,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前来核对审查意见书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时间不计入审查时限:
(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无异议的,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征求意见稿按要求签字盖章后返还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审查意见书征求意见稿存在异议的,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出书面异议,由审查机构复审;
(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书面异议,也未书面确认的,视同认可;
(四)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出具审查意见书。
第四十一条 审查竣工结算价超过中标价15%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将审查意见书在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期为5日。
因市政府、规划部门对规划用地及使用功能的调整、不可抗力、政策变化等合理原因导致竣工结算价超过中标价15%以上的,不需公示。
第四十二条 竣工结算未经审查的,不得作为支付结算价款的依据,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相关工程的产权登记。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对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发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违反相关规定的,应当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进行处理。
第四十四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工程造价审查,发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存在不良行为的,应当按规定记录不良行为;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提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四十五条 对建设单位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除依法处理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还应当向其主管部门、监察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提出书面建议,由其主管部门、监察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行政责任。
第四十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中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造价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设计施工总承包、BOT等模式的建设工程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八条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均包括本数,所称“以下”均不包括本数。本办法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第二篇: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办法》的通知(深建规[2009]4号)
2009-11-12 上午 11:34:59 来源: 点击数:3464
深建规[2009]4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规定》(深府〔2008〕86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局制定了《深圳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办法》,现予印发施行。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深圳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规定》(深府〔2008〕86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的招标工程造价审查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是指除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土地开发资金之外的国有资金。
本办法所称工程造价审查包括标底审查、工程造价变更备案、竣工结算审查。
本办法所称招标工程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通过招标投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的建设工程,包括经批准可以不进行招标投标的情形。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市、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按建设项目管理权限实施工程造价审查及监管活动。
第四条 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应当对投资行为负责。
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申请工程造价成果文件审查。
第五条 建设工程标底、工程变更价款、竣工结算等工程造价成果文件应当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专用章和所在单位公章。注册造价工程师及其所在单位对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合法性、准确性、合理性负责。
在本单位注册并执业的造价工程师人数不少于3名的建设单位可以自行编制或者核对标底、工程变更价款、竣工结算等工程造价文件。
第六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出具审查意见书。
审查意见书应当载明认定的事实及其理由、依据等事项。
第七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数据库,确定各类工程主要工程量及造价参考指标的合理范围,根据被审查造价成果文件的实际情况选用指标分析法、重点抽查法、普遍核算法等方法进行审查。
第八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和审查人员办理审查业务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原则。
审查人员应当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二章 标底审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九条 招标工程应当编制标底。
标底可以由招标人自行编制或者委托有编制资格的单位编制。无编制标底能力的招标人应当委托有编制资格的单位编制。
标底应当在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公示。
第十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标底编制或者核对的监督管理,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一条 标底审查包括标底符合性审查、标底编制合法性审查、工程量清单审查、综合单价审查、暂定价及暂定金额的合理性审查等主要内容。
第十二条 标底符合性审查,主要审查标底的编制或者核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市政府有关规定。
标底编制合法性审查,主要审查招标文件是否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计价行为是否符合现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本市有关规定。
工程量清单审查,主要审查分部分项清单项目设置是否合理,措施项目列项是否合理,项目特征与工程内容描述是否规范,清单项目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
综合单价审查,主要审查如下内容:
(一)标底的各项费率是否按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推荐费率计价;
(二)标底的各项材料价格是否按最新的《深圳建设工程价格信息》计价。对于《深圳建设工程价格信息》查询不到相关计价信息的材料、设备,是否进行市场询价,是否附有询价依据;
(三)清单项目套用消耗量标准及子目换算是否合理,对于消耗量标准缺项的清单项目组价是否合理或者是否按合理暂定价处理。
第十三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按下列方法对标底进行审查:
(一)指标分析法,标底技术经济指标在合理范围内的,可以直接出具审查意见书;
(二)重点抽查法,标底技术经济指标超出合理范围且幅度在±10%以下的,应当对偏差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审查后出具审查意见书;
(三)普遍核算法,标底技术经济指标超出合理范围且幅度在±10%以上的,应当对全部清单项目进行审查后出具审查意见书。
第二节 标底公示前的审查
第十四条 招标人应当将抽签定标工程编制的标底在标底公示10个工作日前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
其他招标工程编制的标底是否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由招标人自行决定。
第十五条 招标人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抽签定标工程编制的标底时,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标底审查申请;
(二)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招标文件;
(三)招标答疑纪要;
(四)工程量清单、标底预算书及工程量计算书;
(五)施工图纸;
(六)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六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标底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退回送审资料,要求招标人整改后重新送审:
(一)标底编制严重违背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
(二)主要项目工程量偏差率±10%以上的;
(三)存在其他严重违规情形的。
第十七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自招标人交齐第十五条规定的资料之日起按下列时限出具标底审查意见书,要求招标人整改后重新送审的审查时限自重新送审之日起开始计算:
(一)标底造价5000万元以下的,7个工作日内;
(二)标底造价5000万元以上的,10个工作日内。
第三节 标底公示后的审查
第十八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比例对已公示的标底进行抽查或者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委托对可能存在问题的标底进行审查。
标底抽查结论不影响中标结果。
第十九条 招标人应当在收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抽查通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或者在收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标底审查通知之日起6个工作日内,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提交以下资料:
(一)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招标文件;
(二)招标答疑纪要;
(三)工程量清单、标底预算书及工程量计算书;
(四)施工图纸;
(五)其他相关资料。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应当在向招标人发出标底审查通知后3个工作日内,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出标底审查委托书,办理相关委托手续。
第二十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自招标人交齐第十九条规定的资料之日起按下列时限出具标底审查意见书,要求招标人整改后重新送审的审查时限自重新送审之日起开始计算:
(一)采用指标分析法的,7个工作日内;
(二)采用重点抽查法的,15个工作日内;
(三)采用普遍核算法的,30个工作日内。
第三章 工程变更备案
第二十一条 招标工程累计变更部分的造价在50万元以上(合同价5000万元以上)或者30万元以上(合同价5000万元以下)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变更造价确定后5个工作日内,将变更内容、量价确定办法等报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二条 工程变更应当按合同约定程序办理,合同约定不明确或者没有约定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提出变更建议的,经监理工程师核对,涉及到施工图调整的应当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提交相应变更设计;
(二)设计单位提出变更建议的,应当提交相应变更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核对并报建设单位同意;
(三)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建议的,报建设单位同意,涉及到施工图调整的应当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提交相应变更设计;
(四)施工单位提出变更建议的,经监理工程师核对并报建设单位同意,涉及到施工图调整的应当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提交相应变更设计。
工程变更涉及到结构、外墙等影响工程及公众安全的,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提交相应变更设计。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办理变更备案时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建设项目工程变更报告备案表》;
(二)工程变更指令单、设计变更单、工程签证单、洽商记录等资料;
(三)变更过程的影像证据资料(仅限于事后无法核实的变更,如拆除变更或者隐蔽项目的变更等);
(四)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工程变更备案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工程变更程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或者规定审批程序;
(二)工程变更依据是否充分;
(三)工程变更内容是否与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实质性约定内容相背离;
(四)工程变更内容是否真实合理。
第二十五条 单项工程变更增加造价300万元以上且增加造价超过合同价5%以上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变更实施前组织专家对变更内容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在提交工程变更备案时附上专家意见书。
第二十六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对工程变更备案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抽查。
第二十七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进行工程变更备案,应当自申请单位交齐规定的资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备案。
工程变更备案不影响建设工程正常施工进度。
第四章 竣工结算审查
第二十八条 非财政性国有资金投资招标工程的结算,应当报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
工程竣工结算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核对并经双方共同确认后,由建设单位送审。
有核对能力的建设单位可以自行核对结算文件后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无核对能力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市造价咨询机构预选承包商名录内的造价咨询单位核对后,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
第二十九条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7日内,建设单位应当将经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认定的竣工工程结算文件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
第三十条 竣工结算应当按合同约定程序办理,合同约定不明确或者没有约定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结算文件;
(二)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竣工结算书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后28日内,提出核对意见;
(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对竣工结算文件达成协议确认的,可以按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处理。
第三十一条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因建设工程造价、结算、质量等问题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不得接受工程造价审查的申请,已接受的审查工作终止;接受审查申请之后进入诉讼或者仲裁程序的,审查工作终止。
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送审竣工结算时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竣工结算审查申请;
(二)按本办法规定编制的竣工结算书;
(三)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合格证明;
(四)施工合同(合同已备案存档的可不提供)、经备案的招标文件、投标报价书、施工图纸、工程变更等工程资料;
(五)工程量计算书、三维工程量计算模型(含施工图纸电子文档);
(六)送审结算价相对合同价增减10%以上的,发包人应当附书面分析报告;
(七)经工程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以及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确认的劳务工工资结清证明。
第三十三条 竣工结算审查包括竣工结算符合性审查、竣工结算编制合法性审查、竣工结算内容的审查等主要内容。
竣工结算符合性审查,主要审查竣工结算的编制或者核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三十四条 竣工结算编制合法性审查,主要审查是否存在下列行为:
(一)规避招标投标;
(二)总包及分包工程未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
(三)施工单位超越施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施工;
(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按照招投标文件订立施工合同;
(五)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
(六)施工合同未按有关规定备案;
(七)违规分包工程;
(八)未按合同约定或者相关规定编制竣工结算;
(九)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五条 竣工结算内容的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清单项目或者子目列项是否合理,工程量是否准确。审查人员应当对工程量进行指标分析,并对偏差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抽查;
(二)计价依据、取费标准是否合理,结算原则是否符合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
(三)工料机价格是否合法合理;
(四)合同规定按中标(预算)单价进行结算的,结算单价与中标(预算)单价是否一致;无投标单价工程项目的结算单价是否按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算;
(五)发包人自有或者直接采购并用于本工程的材料、设备等价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核实后,按相应的供货合同或者采购合同按规定列入工程总造价;
(六)工程变更部分的计价是否符合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的约定。
第三十六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竣工结算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退回送审资料,要求建设单位整改后重新送审:
(一)编制原则严重违背施工合同或者招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的;
(二)主要项目工程量误差率±10%以上的;
(三)存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未共同认定内容的;
(四)主要资料不齐或者其他情形,无法进行正常审查的。
第三十七条 审查过程中发现竣工结算存在明显不合理或者弄虚作假等情况,且建设单位拒不更正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中止审查,并提请监察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处理。
第三十八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自建设单位交齐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资料之日起60日内出具审查意见书,要求建设单位整改后重新送审的审查时限自重新送审之日起开始计算。
第三十九条 在审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补充资料或者未能及时配合审查人员审查造成延误的,审查时限顺延。
第四十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在出具审查意见书前发函给建设单位,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前来核对审查意见书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时间不计入审查时限:
(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无异议的,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征求意见稿按要求签字盖章后返还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审查意见书征求意见稿存在异议的,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出书面异议,由审查机构复审;
(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书面异议,也未书面确认的,视同认可;
(四)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出具审查意见书。
第四十一条 审查竣工结算价超过中标价15%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将审查意见书在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期为5日。
因市政府、规划部门对规划用地及使用功能的调整、不可抗力、政策变化等合理原因导致竣工结算价超过中标价15%以上的,不需公示。
第四十二条 竣工结算未经审查的,不得作为支付结算价款的依据,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相关工程的产权登记。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对建设工程造价审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发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违反相关规定的,应当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进行处理。
第四十四条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工程造价审查,发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存在不良行为的,应当按规定记录不良行为;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提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四十五条 对建设单位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除依法处理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还应当向其主管部门、监察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提出书面建议,由其主管部门、监察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行政责任。
第四十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中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造价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设计施工总承包、BOT等模式的建设工程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均包括本数,所称“以下”均不包括本数。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第三篇: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管理试行办法
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市本级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市本级财政性资金(以下简称市财政资金),是指纳入市本级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并用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资金,包括:
(一)财政预算内资金;
(二)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三)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财政性资金。
第三条 使用市财政资金的项目按资金来源划分为市财政投资项目和市财政补贴项目。市财政投资项目包括采用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建设的项目,市财政补贴项目包括以投资补助、贴息的方式使用市财政资金建设的项目。
第四条 使用市财政资金的项目按性质划分为非经营性投资项目和经营性投资项目。对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主要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的方式投入;对经营性投资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贴息的方式投入。
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形成的股权属于国有股权,由市有关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其他机构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
第五条 使用市财政资金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城乡规划,符合土地使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规定。
第六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是负责使用市财政资金项目审批、管理、监督的投资主管部门。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分别承担使用市财政资金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 项目审批
第七条 市财政投资项目应当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审查初步设计及概算。
市财政补贴项目应当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使用市财政资金超过3000万元,且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的市财政补贴项目,按市财政投资项目进行管理。第八条 市财政投资项目的项目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并向市投资主管部门申请项目立项。
第九条 项目建议书应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二)项目建设规模、建筑面积、建设标准等建设方案;(三)估算总投资、资金来源及依据;(四)选址建议及建设用地规模;(五)按要求必须具备的其他内容。
第十条 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的全称及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项目建设预期达到的目标、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及编制过程简述;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四)建设条件与选址;(五)设计方案;
(六)公用工程(水、电、气、通信、道路等);(七)节能分析;(八)环境影响分析;(九)消防和劳动安全;
(十)机构设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十一)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十二)项目招标内容,包括招标组织方式、招标方式、招标范围;(十三)估算总投资与资金筹措;(十四)经济影响分析及社会影响分析;(十五)结论和建议。
第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附送以下文件:
(一)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二)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意见;(三)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
(四)节能评估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评估意见(不需进行节能专项评估的项目除外);(五)根据法律、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十三条 估算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不含1000万元)的市财政投资项目,仅需编报项目建议书(视同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3000万元以下(不含3000万元)的市财政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可合并报批,仅需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四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单位,依照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和建设规模进行初步设计及编制概算。
市财政投资项目应实行限额设计,初步设计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范围,编制初步设计概算不得超过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
第十五条 交通、水利、供水、排水等专业的市财政投资项目初步设计由交通、水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其他市财政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六条 初步设计审查通过后,概算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批准的概算不得高于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
初步设计概算与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的差异幅度超过10%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重新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报批概算。
第十七条 以投资补助或贴息的方式使用市财政资金建设的市财政补贴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向安排投资补助资金或贴息资金的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八条 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同意安排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的资金申请报告作出批复,并将批复意见下达给申报单位。第十九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工艺、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申请投资补助或贴息的主要原因、依据和资金用途;(四)项目招标内容;
(五)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第二十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附以下文件:(一)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二)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三)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意见;
(四)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五)申请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和资金账户凭证;(六)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七)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一条 贴息率不得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贴息资金总额根据投资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当年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原则上按项目的建设实施进度和贷款的实际发生额分期安排贴息资金。
第二十二条 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查、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资金申请报告时,可以根据需要委托有关机构或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必要时还应征求其他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三条 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项目投资,应当严格遵守科学、民主、公开的原则,按照我市重大行政决策的有关规定依法决策。
第三章 计划管理
第二十四条 市财政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经批准的投资规模,结合项目总体建设计划和实际工程进度,在每年10月10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报下投资计划。第二十五条 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编制本部门主管的市财政投资项目投资计划,并于每年11月1日前报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查。
投资计划分为正式项目计划和预备项目计划。已经开工建设或计划内基本具备开工条件的市财政投资项目列入正式项目计划。开展前期工作的市财政投资项目列入预备项目计划。
第二十六条 市财政投资项目投资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列入正式项目计划的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投资、建设周期、投资额及资金来源(需要融资的应明确融资规模);
(二)列入预备项目计划的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投资;(三)编制发展规划及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费用;(四)其他应当说明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 市投资主管部门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根据市财政资金投资总规模,审查汇总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投资计划后,报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定。
第二十八条 市投资主管部门负责下达市财政投资项目投资计划。项目建设单位根据投资计划及工程建设进度,向市财政部门提交《财政直接支付用款申请书》申请办理市财政资金拨付手续。
第二十九条 投资计划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投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的,由市投资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进行调整。
第四章 建设实施
第三十条 市财政投资项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采用自管的建设管理模式:(一)市财政资金投资低于5000万元;
(二)市财政资金投入占项目总投资的50%以下;(三)涉及国家安全、保密、防灾抢险等特殊情况;
(四)项目业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同类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具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力量。第三十一条 非经营性市财政投资项目不符合第三十条所列条件的,均应实行代建制管理,并按照代建制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市投资主管部门应当在审批项目建议书时明确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第三十三条 使用市财政资金的项目开工建设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已经办理相关规划许可手续;(二)需要申请使用土地的已经依法取得用地批准书;(三)已经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四)实行审批制的初步设计及概算已经审查通过;(五)已完成节能评估和审查;
(六)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依照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已经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
第三十四条 使用市财政资金的项目应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的规定进行。市财政投资项目未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和工程预算财政投资评审的,不得组织施工招标。
第三十五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及合同中明确,对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的市财政投资项目,应以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结果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 市财政投资项目合同价格、工程结算严格按照中标价格执行。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不可预见原因,可能造成投资增加、建设内容扩大且项目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要求的,应当经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变更审批部门批准确认。经批准需要增加合同以外的建设内容符合招标条件的,必须组织招标。
第三十七条 市财政投资项目编制工程预算所依据的施工图设计必须严格按审定的初步设计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进行,禁止擅自扩大规模或提高标准。
市财政投资项目预算和结算应送市财政部门进行财政投资评审,项目预算评审意见作为项目招标、政府采购的参考依据;项目结算评审意见作为拨付项目工程尾款的依据。
预算超过经批准的概算的,超出部分的建设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自行解决,市财政资金不予安排。
第三十八条 市财政投资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建设单位可申请调整项目概算,其中概算调整超过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10%的,按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一)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项目建设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因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考古及调查、勘察等情况有重大变化,造成投资增加或需要调整建设方案的;
(三)因国家和省、市重大政策变化或者材料价格波动超过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风险包干幅度,对项目造价影响较大的;
(四)因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原设计方案经批准已作重大修改的。第三十九条 使用市财政资金的项目,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工程承包合同,对建设工程质量、建设工期和投资控制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市财政投资项目完工后,应当于6个月内完成工程结算、竣工财务决算和竣工验收工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竣工财务决算应当报财政部门审核,竣工验收工作由市行业主管部门会投资主管部门负责。
第四十一条 市财政投资项目应当于竣工财务决算审核完毕后30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物业权属登记手续。
实行代建制的项目,代建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合格后3个月内将资产移交至使用单位。第四十二条 重大市财政投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可由市投资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评估机构,对工程质量、投资效益、环境影响等进行后评价,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第四十三条 市投资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使用市财政资金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监察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追究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规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的;(二)未按规定拨付建设资金的;
(三)强令或者授意项目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四)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重大损失的;(五)其他严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第四十五条 项目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投资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暂停项目建设,并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市财政资金的;
(二)未按规定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擅自开工建设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改变建设内容,扩大或者缩小建设规模的;(四)未依法组织招标的;
(五)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建设资金的;
(六)未按规定时限办理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的;
(七)未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未经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即交付使用的;(八)已经批准的项目,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实施或者完成的;
(九)签订与招标文件、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补充合同协议,造成市财政资金损失的;
(十)其他严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咨询评估机构在咨询评估时弄虚作假或者评估结论意见严重失实的,按中介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可通告市财政投资项目的业主,建议项目业主3年内不委托上述机构承担相关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使用市财政资金的项目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依法追究项目建设单位、代建单位,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以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使用市本级财政性资金进行的土地储备等其他项目投资,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投资补助,是指市财政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给予的投资资金补助。
本办法所称贴息,是指市财政资金对符合条件、使用了中长期银行贷款的投资项目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有效期届满或政策法规变化,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第四篇: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及***财政局《关于印发<***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预决算审查操作规程>的通知》(长财监〔2016〕4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是指由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立项、以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为项目主管部门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第三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包括:
(一)公共财政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
(二)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资金;(三)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四)政府担保的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外国政府及其机构贷款和援助资金;
(五)以财政资金为还款来源的政府性债券资金、国家政策性贷款资金以及政府担保财政筹集管理的资金;
(六)其他财政性资金。第四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工程应严格执行预决算审查制度,预决算审查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工程、工程预算、工程价款结算、重大设计变更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等。
第五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要依法实行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建设项目的采购范围包括:设计、监理、勘测等服务的采购及工程采购,材料、设备等的采购。
第六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项目严格申报绩效目标,项目实施单位对绩效目标的落实情况负责。
第二章
预算评审
第七条 财政性建设项目立项前,必须落实建设资金。项目建设单位在上报投资计划的同时,应向财政部门报送建设资金筹措计划,财政部门据以编制财政性基本建设项目资金预算。
第八条 项目单位在完成相关前期工作并达到预算评审条件后,应及时报财政部门进行预算评审,并对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负责。
第九条 财政部门对项目单位送审的预算评审资料,应按相关法规和行业评审规范认真组织评审,并及时出具评审报告。
第十条 预算评审结果不得超批准的项目概算,超概算报告为无效报告。
第三章 政府采购制 第十一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实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制。对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或对因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所实施的紧急项目,经批准可以不进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
第十二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招标的最高控制价不得高于财政预算评审价。
第十三条 项目单位应根据财政预算评审结果,进行公开招标。实行公开招标的项目,项目单位可以向财政部门申请采购事项按批准的采购方式委托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代理招标,或者按相关行业规定委托符合该工程资质要求的社会代理机构代理招标,其中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项目应符合邀请招标的相关条件和规定。
小额零星工程及园林绿化工程、管护服务项目,项目单位应向财政部门申报政府采购事项,以财政部门批准的组织形式和采购方式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项目单位在完成招标、采购工作后,应将《中标通知书》和履约合同报财政部门备案,财政部门据以安排项目预算。
第四章 资金核拨制
第十五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实行资金核拨制。项目单位根据工程进度、合同等提出工程用款申请报政府批准,财政部门根据政府批准意见对其征地拆迁、管理费用、项目前期、工程进度等项目资金进行审核拨付。
第十六条 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要认真审核,凡应评审未评审、应招标未招标、应采购未采购的工程、货物和服务,财政部门不予核拨资金。
第十七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工程变更和有关签证,应严格按照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因工程变更造成工程价款调整额度超出原招标、采购中标价10%以上的,项目单位应报政府批准,并将设计变更或其它方式的变更批准资料以及变更后的预算评审、招标、采购的相关资料报财政部门备案,财政部门根据政府的审批意见调整预算安排;工程变更后工程价款调整额度在原招标、采购中标价10%以内的,项目法人单位可在决算审计(结算评审)时报审,财政部门根据决算审计(结算评审)报告做资金安排。
第十八条 用于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的财政性资金,财政部门应区分资金来源,按工程进度用款计划审核下达。
(一)本级政府预算资金:财政部门要严格预算管理,根据批准的项目法人单位用款申请安排预算并审核下达。
(二)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财政部门应按该专项资金的时限要求下达项目法人单位,项目法人单位需严格依照资金性质、用途等规定安排使用,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督。
第十九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申请财政配套资金,应报政府审批,财政部门在安排配套资金时应对其他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项目预算评审、招标、采购的合规性等进行严格审核,凡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财政部门不安排配套资金。第二十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严禁拖欠民工工资,项目单位要建立有效兑付民工工资的监管机制,确保民工工资不拖不欠。
第五章 决算审计(结算评审)制
第二十一条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实行决算审计(结算评审)制。财政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工作,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单位应及时将达到决(结)算条件要求的相关资料归集整档,进行工程决算审计或结算评审,工程决算审计工作由财政部门负责。
第二十二条 项目单位应对报审的决(结)算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负责。因提供资料不真不实或弄虚作假给国家造成损失的要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三条 重大工程项目竣工后,应进行财务决算审计后,对应核减的项目投资建设资金,由财政部门收回并上缴同级财政;对应核增的项目投资建设资金,由项目主管单位提出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核准后追加预算解决;对超概算的,财政部门要实施责任追究制,并扣减相应责任方经费。
第六章 被委托中介机构
第二十四条 需要委托中介机构实施的,根据《山西省政府购买服务暂行办法》的规定,财政部门可聘用具备工程预决算审计资质的中介机构对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进行工程预决算审计,被委托的中介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审计报告。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送审的财政投资项目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预算经财政部门审定后,发现存在虚假成果或误导性陈述的,由财政局记入“黑名单”,清退实施该项目审计的社会中介机构。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九条 第七章
附则
本办法由***财政局负责解释。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投资小额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投资小额工程建设市场主体
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区政府投资小额工程建筑活动管理,增强市场主体的守法与诚信意识,维护市场秩序,根据《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试行)(深建字[2005]159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小额建设工程,是指罗湖辖区内实施的政府投资占50%以上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等工程,一次发包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修缮、园林绿化工程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在本行政区域内办理施工许可证、开工复函的工程。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市场主体包括以下单位、个人:
(一)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建筑业企业、监理企业、检测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招标代理机构、预拌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生产企业、工程担保人。
(二)执业建筑师、勘察设计工程师、建造师(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
(三)第(一)项中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从业人员。
(四)评标专家。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行为包括:
(一)违反国家、省、市有关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城建档案、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或者工程建设标准的行为;
(二)违反公平竞争、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三)妨碍或干扰监督管理的行为;
(四)经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的类别和表现形式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良行为记分标准表》和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良行为记分标准表》确定。
第五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办法的实施,对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与处理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第二章 不良行为的记录
第六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执法机构是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的认定和记录部门(以下简称为记录部门),受委托的执法机构应当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进行不良行为的认定和记录。
其他部门或机构对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的认定和记录是否作为不良行为认定和记录的依据,由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七条
记录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对各自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行为采用下列文书予以认定和记录:
(一)责令整改通知书;
(二)责令停工通知书;
(三)不良行为认定书;
(四)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八条 《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停工通知书》及《不良行为认定书》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及工程项目名称。名称应当准确、完整,以营业执照或施工许可证登记名称为准。不涉及具体工程的可不填写工程名称。
(二)不良行为类别、表现形式。一次查实一个当事人多项不良行为的,可在同一份文书中记录。
(三)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或者工程建设标准。
(四)整改要求。
(五)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告知。
(六)两名以上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签名(适用于现场签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及《责令停工通知书》)。
(七)单位盖章。属委托执法的,应盖委托机关公章。
(八)签收人签名及签收日期。
(九)见证人签名。无见证人或见证人拒签的除外。
(十)送达情况说明及其他事项。
第九条
记录部门应当遵守下列记录规则:
(一)一份不良行为认定记录文书只对一个当事人的不良行为予以记录。
(二)企业因不良行为被记录的,对负有责任的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分别认定和记录。
(三)个人因不良行为被记录,其任职单位有过错的,分别认定和记录。
(四)建筑业企业在分包工程过程中发生不良行为的,按照对建设单位相应不良行为的记分标准记分。
第十条
不良行为认定文书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送达当事人:
(一)直接送达。由当事人或其工作人员签收。个人不良行为认定文书可由其所在单位一并签收。
(二)邮寄送达。以邮寄回执注明日期为送达日期。
(三)留臵送达。对拒不签收的,执法人员在文书上注明情况,并由见证人签字后留臵送达。
第十一条
记录部门应当自不良行为认定文书送达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不良行为录入相关系统并在罗湖区建设工程招标中心信息网公示。
第十二条
当事人对不良行为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收到不良行为认定文书之日起10日内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辩,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当事人书面申辩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实并答复当事人。不良行为认定或记录确有错误的,由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撤销或纠正。
申辩处理期间,不影响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与处理。
第十三条
记录部门应当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检查情况的记录、统计和归档工作,负责现场执法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对在建工程项目工地的抽查一般不应少于每月一次。
第十四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不良行为记录考核制度,根据不良行为记录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监督抽查,对抽查项目情况与不良行为记录情况出入较大,或者不记录、滥记录、记录不规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应当责令有关记录部门和执法人员做出解释,对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应当视情节追究相关执法人员的行政过错责任。
第三章 不良行为的记分与处理
第十五条 实行不良行为记分制度,每项不良行为的记分标准依据其社会危害程度、当事人主观过错大小等因素确定,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类,按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良行为记分标准表》和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良行为与分标准表》对应相应的分值。市、区《不良行为记分标准表》未作规定的不良行为,比照其中最相类似的表现形式和种类予以记录和记分。第十六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6个月为一个统计周期对同类当事人不良行为记分进行累计排序,排序结果在罗湖区建设工程招标中心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6个月。公示期满,排序情况自动转入历史记录查询系统及当事人诚信档案系统。
上一统计周期的累计得分不计入下一统计周期。
第十七条
对统计周期内累计得分超过同类当事人不良行为平均分值1.5倍的当事人,分别给予红色、黄色警示,其中,对得分较高的30%给予红色警示,但最多不超过10名,其余给予黄色警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黄色、红色警示的当事人数量不受前款规定限制:
(一)不良行为累计得分相同的。
(二)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可直接给予黄色警示的。
(三)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可直接给予红色警示的。
第十八条
建筑业企业和监理企业不良行为得分依其不良行为累计分数除以统计周期内该企业在本市的在建工程项目数确定,其他当事人的得分依其不良行为累计分数直接确定。
本条所称“在建工程项目数”以统计周期内当事人在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及开工复函和分包合同备案时提交的所有在建工程项目数为准。未办理施工许可或开工复函和分包合同备案,以及统计周期开始前已完成竣工验收的工程不计算在内。
第十九条
有关建筑业企业和监理企业应当于每个统计周期截止后5日内,将其在建工程项目数量、工程名称以及经备案的工程承包合同等以书面形式报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对,逾期报送、未报送,或报送工程项目不符合规定的,以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计为准。
对弄虚作假申报的当事人,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给予红色警示。第二十条
本办法规定的所有统计及计算均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数,“四舍五入”。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整改:
(一)存在安全或质量隐患的;
(二)分包合同未备案的;
(三)未按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的;
(四)未按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检查的;
(五)未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的
(六)未按规定委托检测单位的;
(七)施工现场存在文明施工问题的;
(八)其它应责令限期整改的。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工整改:
(一)存在重大安全或重大质量隐患的;
(二)责令整改逾期未改正的;
(三)未办理施工许可、开工复函手续或安全监督手续的;
(四)企业资质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五)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专职安全生产人员连续两次不在岗履职的;
(六)现场抽查5名工人,平安卡持卡率低于80%的,特种作业人员2名以上未持证上岗的;
(七)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安全技术交底弄虚作假的;
(八)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方案编审、实施、检测、验收等环节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九)未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情节严重的;
(十)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情节严重的;
(十一)未按工程设计图纸或强制性标准施工的;
(十二)未按规定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进行检验的;
(十三)发生安全或质量险情不及时处臵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十四)存在严重文明施工问题的;
(十五)未按规定设臵围档的;
(十六)污染或损坏市政道路,情节严重的;(十七)损坏燃气、供水、供电等管线的;(十八)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十九)文明施工混乱导致安全质量隐患的;(二十)违反有关规定,其它应责令停工整改的。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黄色警示1个月:
(一)责令限期整改的,予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施工现场未公示所有专业承包、分包单位的,予以责任单位;
(三)监理单位未按规定进行旁站监理的;未按规定上报监理报告或监理报告与现场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未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未报告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红色警示2个月,红色警示期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停止参加工程投标和承接业务:
(一)责令停工整改的;予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发生工伤投诉事件,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其它应停止工程投标、承接业务资格及红色警示的行为。第二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措施:
(一)对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事故的,予以责任单位长期红色警示,警示期内,责任单位停止参加工程投标和承接业务;
(二)对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属于政府工程预选承包商的,清出预选承包商名录;
(三)企业出借资质,转包挂靠的,予以责任单位长期红色警示,警示期内,责任单位停止参加工程投标和承接业务;
(四)对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事故的责任人,予以责任人长期红色警示,警示期内,责任人停止在罗湖区市场执业;
(五)12个月内,项目经理、专职安全质量管理人员、项目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等受到三次警示的,予以责任人长期红色警示,警示期内,责任人停止在罗湖区市场执业;
(六)12个月内,同一责任单位或同一责任人连续受到三次黄色警示的,予以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红色警示2个月;红色警示期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停止参加工程投标和承接业务。
第二十六条 对被给予红色、黄色警示的当事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其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名单,加大抽查频率,对其相关业务活动及有关行政许可、备案等事项的办理进行严格监督和审查,并可给予通报批评、警示谈话或由媒体曝光。
第二十七条
对依照本办法受到红色警示的当事人,在警示期内,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采取下列行政措施:
(一)对工程承包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可暂停其承接业务或执业。
(二)对在本区从业的外地企业或个人,可清出罗湖市场,不予在罗湖承接业务或执业。
(三)对建设单位,可暂停其自行招标资格,暂停办理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业务。
(四)对评标专家可暂停或冻结其评标资格,直至清出专家库。
(五)对企业负责人,可提请有关机关给予其行政处分。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可对本办法进行修改并公布施行。
各记录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报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 年 月 日起施行。
附件:
1.不良行为记分标准表
2.罗湖区建设局执法文书示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