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南合索村1月24日制
合索乡南合索村
2010年度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
申
请
报
告
忻府区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
合索乡南合索村位于忻州城西忻静公路11公里处,是合索乡政府的所在地。全村543户,1420口人,53名党员,总耕地4800亩,水浇地2200亩,东南平川,西北山梁,背靠陀罗山,面对云中河,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几年前的腰窝酒、长河面,就出在我们村,这几年,我们村在乡党委、乡政府领导下,广大党员和村民的支持下,引工业项目,强农业基础,培植干果经济林,扶持发展养殖业,建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办高标准的村卫生所,为富民,安民,构建和谐、富裕、文明的新合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提出了我们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工作思路:强农业基础,办惠民实事,抓经济发展,保全村和谐。具体的规划如下:
投资十八万元,新打机井2眼,铺设管道2000米,扩大水浇地面积3000亩,改善水浇地面积200亩,兴建90立方的小塔一座,铺设管道1500米,彻底改善我村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和村民用水困难的问题。
一、投资十万元,在现村委会东面新建2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整修60平方米的图书室,购置图书及相应设施,建设一座标准化的图书室。
二、投资二十四万元,硬化路长500米,宽12米,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商业一条街。投资两万元,在共计2000米的村中干道,安装40盏路灯,规划2个垃圾场,新建6个垃圾池,定制度,着专人,及时起运垃圾,彻底改变脏、乱、差、为村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拓宽改造6条即1500米的田间路,改善村民生产条件,栽植风景树600株,美化环境。
四、发挥传统种植业优势,培育各业科技示范30户,引进试验、示范高效种植业,优势养殖业,高效林果业品种6项,选择出适宜本村发展的宽路子,着力抓好千亩核桃园建设,实现丘陵坡地栽干果,平川水地种高效,能人领办专业社,带动群众共同富的经济发展格局。
五、年内以养羊专业社牵头,能人引领,购进小尾寒羊、绒山羊500只,建设优种羊繁育基地,培育带动全村养羊户100户,实现年增羊4000只,收入200万元的目标。
六、贯彻“四议两公开”,实施我们乡里的“重大事项一条龙”的工作制度,做到集村民之财,汇村民之智,办村民之事。恳请忻府区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批准我村为2010年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特此报告
合索乡南合索村委会
2010年1月20日
第二篇:南政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南政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南政村地处城郊,位于县城北1公里处,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毗邻108国道、地处南政乡的中心位臵,土壤肥沃,井汾双灌,地势平坦。耕地面积262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3472万元,农村人均收入6112元。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以双庆铸造为代表的工业、以和利隆为中心的肉食加工企业的格局。
南政村自2008年之后,新的党支部组建以来,党支部群策群力,迎难而上,为全村做了许多民心工程,其中党员人数125人,现在村民在支部领导下为新农村的建设而共同努力、奋斗。特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一、生产发展
1、经济发展思路
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企业搞服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本村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围城经济。掌握投资各项目的引进,结合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及新一轮环境经济的高质量需要,选好项目,抓好村现有土地的开发,按集约化开发的要求,做好土地的规划,实现土地的最有效利用,以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态势。
2、今后三年来经济发展的措施、规划目标
(1)运输业发展规划:成立运输集团公司,将村里的个体运输户,实行集中管理、集中营运。健全组织、培训专业技能人员,逐步形成运输业集中有序健康发展,打造运输业品牌。
(2)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南政村的从商人员占到人口比例的一多半,对商业、服务业户除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外,还将规划出专门的商业、服务业用地,逐步实现商业、服务业网点的一体化、集约化。
二、生活宽裕
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50元,目前,家家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家电、有专用卫生厕所,30%以上的农户有私人轿车;摩托车,老年车等基本交通工具达到95%以上。
为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一是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坚持依托产业发展对全村村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增加远程教育的观看次数,开展6—8次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建立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电脑网络系统,及时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努力培育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三是在人均耕地减少后,为增加其收入,给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依托村里的各个中小企业,争取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0个。四是预留一部分土地让农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力发展与周边企业相关服务业,增加其收入。五是引进、开发适合农民创业的项目,提供项目选择参考,培养一批村民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路人。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发挥农村能人的作用,培植一批农业经营大户、农民企业家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村民走出去,了解外面的发展空间,寻找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路子;鼓励村民改变原有的生存空间,多渠道、多方位发展以农业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村民切身体会到要想发展。同时实施“凤还巢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农田灌溉是农村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将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争取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对我村水利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建成渠道6500米,提高农业的抗旱能力,促进粮食增产,提高农民收入。
今年将投资10万元,新建集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文化广场。能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广场绿化栽植树木3000余株、草坪绿化1200平米;建立了三个垃圾池,对全村的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改善南政的环境面貌。全村主街道全部进行硬化,并安装路灯,划分卫生责任区,使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观。购臵体育活动器材,方便人民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对村民自发成立的崇文教育基金进行有力的支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弥补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短缺,使本村尊师重教风气比过去更浓厚。
三、乡风文明
始终把提高村民素质作为乡村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科学意识、文明意识、现代意识。以开展学科学、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活动,加大公民道德、政策法律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民间文艺活动,争创文明村、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活动。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在村部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村民活动、培训中心,建立图书室,阅览室,使村民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地;其次以实现“平安南政”为目标,继续开展“综治三包”活动,成立禁赌、禁黄、禁毒、老年劝导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无黄、赌、毒、盗等违法犯罪现象;成立村规民约执约队,倡导村民学文重教、崇尚科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新风尚。
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农村医疗合作站,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彻底消除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现象。
通过乡村文明建设,争取全村达到无违法犯罪、无聚众赌博、无打架斗殴、无吸毒迷信,形成崇尚科学、行为文明、尊老爱幼、邻里互相、人心思上,人心思好的良好氛围。
四、管理民主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促进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二是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对重大事项要做到事前公开,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决策;三是坚持和完善党小组长、村民组长按期选举制度,把公道能干、群众拥护的人选到领导岗位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四是实行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五是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党员、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团结,村民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
通过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用几年的时间,争取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成为全乡乃至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南政村党总支部 南政村委员会
二○一一年二月
第三篇:大山乡南德坝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大山乡南德坝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草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系统、规范的深入开展,结合南德坝村实际,特制定《南德坝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请村民审议。
一、基本情况
大山乡南德坝村位于澜沧县的北部澜沧江西岸,东与普洱市景谷县隔江相望,南北西与本乡的芒海、团山、南美村相邻。距县城有185公里。全村有12个自然村寨,23个村民小组,有人口3224人,798户农户。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7135亩,其中:保水田2302亩,雷响田313亩,旱地4520亩。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
南德坝村境内山大沟深,地广人稀,为山区、半山区,是澜沧县比较贫困、边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脆弱,无支柱产业的死角,俗有“山路九弯十道拐,上坡容易下坡难”之民谣。男大难以迎娶,女嫁难回娘家,想路,盼白了头,修路付出了人力、财力、物力巨大的牺牲乃至鲜血。这首民谣唱久了多年百姓心中的无奈,也客观的揭示了桎梏南德坝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基本村情呈“五多五低”状。即“山多资源储量低;耕地多产出低;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低;村组公路多通车率水平低;大小沟渠多灌溉保障率低”。到2006年底止人均有粮40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70元。基本处在温饱线下(国家2000年确定的贫困线为865元)。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全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以村组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基层班子建设为重点, 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作力点,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南德坝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坚持根据我村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不搞形式主义,急功近利;制定建设目标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坚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三)坚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原则。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既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又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四)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协调农村各项事业寻序渐进,做到有重点、既全面,确保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四、规划建设期限和总体目标
自2007至2010年,为初具规模建设阶段。力争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使南德坝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把南德坝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到2010年末,全村力争实现社会生产总值500~600万元(2006年为276万元)比2006年翻一番,其中:畜牧业、养殖业产值100~150万元,占总产值的20~35%,通过四年时间,使我村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和其它非农产业所占经济比例为2:1:1:1,农业人口减少40~60 %,转移劳动力人数300~500人,增加劳务收入40~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1500元,住房砖瓦化率要达到60~95 %,有线电视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电话拥有率达到 60~95%,全面实行合作医疗,适龄青少年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南德坝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以村组规划、环境整治为作力点,加强中心组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有序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坡改梯,退耕还林还草,提高土地增值率,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格局,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学致富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造就一批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完善村民自助合作组织,大力发展与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民的互助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引导农民实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树立农村新风尚。
五、建设具体目标及措施(一)、村组建设
1、村组建设的工作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村组规划管理体制,把村组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所有组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话拥有率均要达到60~95 %,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95%,组组公路硬化率达到60~95%,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60~95%。巩固和维护好凉水箐大沟约三公里,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旱能保收;为使街道卫生整洁,规划修建村委会所在地南德坝街道溢洪道和污秽物排水沟一条,全长490米;为使人民群众有一个人与人、村与村、寨与寨之间对生产、生活、经济、文化、商品等相互交流的活动场所,以此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建设一块集市贸易市场,作为群众商品交易和逢年过节的活动场所。采取群众投工投劳,争取上级补助的方式,以南得坝村委会为中心点规划建设,规划交易市场全长为43 米,宽41米,面积为1763平方米;附侧面街道长490米,宽6米,面积为2940平方米;两项总面积为4703平方米。投资预算是:
一、需要水泥(含运费)100吨×500元/吨=50,000元,二、石料940.6立方米,沙子940.6立方米,三、建设施工费4703平方米×20元/平方米=94,060元,其中;沙石料由群众投工投劳,以上两项总计144,060元;为使人民群众能有最低的医疗保障,保证农村和谐稳定,促进南德坝村经济社会和其它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计划投资10,000元。规划修建一个医务室,使人民群众能有最低的医疗保障。
(3)基本清除农村脏、乱、差现象。村组改造面实现80%以上,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基本标准。
2、村庄建设。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抓住国家扶持改造茅草房机遇,以南得坝为中心并向有条件的田坝、帮过等村组发展,以采取全面整治“空心房”、村庄整治改造、拆旧建新式房和建设中心组等四种基本模式进行村庄改造。
(1)“空心房”整治: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对村庄内废弃的旧房、猪牛栏、厕所和一户多宅闲置的房屋进行全面清理。对尚可利用的房屋允许依法流转,对废弃的或是无人管理的建议折掉,在规划范围内重新建设。
(2)村组整治改造:以“环境整洁,道路通畅”为基本目标,在全村以组为单位全面推开“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整治脏、乱、差现象。并固定设置垃圾处理点,柴草垛设在指定位置。搞好房屋建设规划,实行人畜分离,适当完善公共设施,搞好绿化美化,建立村规民约,使村庄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3)村庄整体改造:逐步淘汰土草房,建统一模式(砖、瓦、彩钢结构)的节能住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户修建。同时要抓住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所有村民到中心组建房。
按照规划要求我们将组建中心村组,规划建设生活区,以现在的村委会所在地建设工业区,以n1组建设生态旅游区,以原n2村组建设成绿色生态区。牧业工业区重点以养殖、加工为主,进行科学规划,有效利用。养殖园区以猪鸡养殖为主,以企业为龙头,以股份制形式实行农户分户饲养,集中收购,分户核算的养殖管理模式,使风险均摊,利益共享,切实维护农户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工园区以农作物、畜产品深加工为主,利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或股份制形式进行投资办厂,整合现有的资源,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扩大生产规划,创造集约效益,从而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加速农业向工业的转变;生态旅游区以澜沧江为依托,规划包括休闲娱乐(集餐饮、水上游玩、观赏于一体)、生态保健(集泉水洗浴、中医按摩、卫生保健于一体)、文体娱乐(集文化艺术创作、体育健身、民歌民谣民俗活动于一体)等内容,打造生态、江风旅游项目,充分享受绿色田园的浪漫气息和澜沧江的豪情奔放,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绿色生态区以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为主,选育优质品种,加强产中管理,施用有机肥,打造绿色品牌,创造绿色效益。
(4)建设中心村:我们动员在土坯房集中连片、生活环境差的村庄,绝大多数群众有建房意愿和改建能力的,实施整体拆旧建新,建设新村庄。
我们将Nx组确定为新村建设规划用地,将新增村委会、学校、卫生所、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各1处。撤Ny组(指户数少又分散的组)并入中心村,动员村中各组有建房意愿的农户到新村建房,逐步取消住户零散的居住区,建设整洁、美观的新村,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中心村发展用地向(东南西北),现建设用地x公顷,新增建设用地y公顷。
3、“三改”工作
(1)改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解决好全村各组的安全用水和方便用水。首先要集中资金解决各村组自来水未入户问题。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求得各方面技术援助,可以采用防寒管浅埋的方式,争取在近期完成各组自来水联网成功,改水资金由农民自筹一部分,向政府争取一部分。通过水源改造和供水工程设施建设,使居民全部用上安全饮用水,农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2)改厕:坚持“户厕改造为主,公厕改造为辅”的原则,对露天旧式厕所、粪坑进行整治改造,露天式厕所要全部取消,粪堆要全部迁到村外指定地点,统一规划,合理安排。
全面推广无害化厕所,户厕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新建公厕由村里协调给予适当解决。拟新建公厕X座,实现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50%。
(3)改路:改路要坚持标准,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主干道后支道,逐步推进。我们将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通村公路建设。通村主干道建成塘石路面,宽不少于6米,通组支道不少于3.5米。边沟为石砌明沟排水,村通村公路x公里。确保公路完好畅通。
4、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1)服务中心建设:坚持以建立“为农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
服务中心要按照便民利民、实用有效的原则发展。服务中心一般要设置村民购物、村民教育、农资供应、农技服务、文化娱乐、幼儿教育、计生医疗、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
(2)村寨绿化:在村中“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绿化为主,把村庄绿化和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绿化、美化村庄,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把我村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农村。
(3)推广“节能灶”,发展沼气池。以户厕改造为基础,引导农民科学创造能源,利用能源并节约能源,发动一场“炉灶革命”,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二)、农业生产
1、农业主导产业的建设:
(1)粮豆生产。按照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推行标准生产的基本思路,积极推广良种种植,以提高粮豆产量,增加最大收益率为总目标,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在不扩大粮豆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强良种繁育,提高品质,重点发展早熟品种和高质品种,形成合理的品种结构,全面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高粮豆质量。
(2)畜牧和养殖产业:依据南德坝村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律,确定畜牧和养殖业以牛、羊、猪、鸡产业为主,集厩养、贩运、加工为一体,用畜禽经济带动农业发展。计划以现有的牛、羊、猪、鸡产业饲养为龙头,扩大饲养规模,增加饲养量,通过努力使我村牛、羊、猪、鸡产业出栏达到(牛3000~3500头、猪3500~4000头、羊1000~1500只、鸡10000~15000只),使牛、羊、猪、鸡产业饲养形成集团产业,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减少市场冲击带给农民的风险,增加农民收益。
(3)蔬菜产业:南德坝村地处澜沧江西岸,属半山河谷丘陵地带,蔬菜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所以我们准备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蔬菜产品加工,使蔬菜产业成为我村农业的支柱产业。品种布局上重点发展辣椒、大葱、大蒜、棚室蔬菜等品种,规划发展种植面积50~100亩。加强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水平,基本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4)马铃薯(洋芋)产业:马铃薯种植、加工简单易学,投资成本低,发展快,因此以后要大力推广马铃薯优质高产种植新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规划80~100亩,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品质和产量,为马铃薯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材料,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2、农业机械化建设
加大对农机新技术、新农机具的宣传、示范,从实践中让老百姓认可,确确实实地使他们尝到甜头,真正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剩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
3、本村特色产业的建设
(1)发展扩大竹林种植面积 1500~2000亩。充分利用丰富的竹林优势,发展民间竹编手工艺品并可做造纸用工业原料,同时还高提高竹笋食用的商品率。
(2)改良原有的老、弱、残经济林、茶、咖啡500~800亩,新植高质高效生态林园2500~3000亩,以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1、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南德坝村3224人中,有近80%的人口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中,外出务工的大多数劳动力没有经过系统地农业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劳动力素质低,直接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2、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目标。
(1)在2010年以前,使100%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通过培训使务农农民基本掌握一门农业实用技术,外出务工农民基本掌握一门实用职业技能。
(2)建立农民教育培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依托县职教中心、县科协、科委、县劳动就业组织机构,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培训计划和教学内容,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3、主要工作措施:
提高农民素质,要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以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三产服务者为基本目标,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1)坚持突出重点、分类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重点抓住农业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和有特色、有市场、能形成规模的职业技能专业进行培训;在培训对象上,重点抓好农村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抓好农村未升学的应届高、初中毕业生的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培训方法上,要分类施教,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要以实用技术为主,结合生产周期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阶段性培训与系统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系统培训。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职业技能培训要与促进劳动力转移,打造劳务品牌,发展劳务经济相结合。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订单”培训,建立输出基地,建立培训与劳务输出有机结合的服务体系,打造1-2个劳务品牌。通过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劳动力由无序转移向有序转移,临时性转移向长期性转移的转变,真正使劳务经济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四)、塑造新风貌
1、加强农村新风貌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素质, 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塑造农村新风貌,我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重在建设、注重实际、多办实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向现代化转变。
2、塑造新风貌的工作目标:
(1)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打造诚信农村,整治存在的各种陈规陋习,形成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
(2)全面整治全村生产、生活环境,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管理规范有序的生态型新农村。
(3)加强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促进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村的教育水平、卫生保障水平和文化事业建设水平有新的提高。
——加强教育事业建设。到2010年末,南得坝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8%,学校开设英语课、信息教育课,80%以上的教师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小学绿化、净化、香化、美化的花园式学校覆盖率达100%,南得坝小学要达到县级一类标准。
——到2010年末,南德坝村将建设完成200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室、500米的体育休闲活动广场建设,安装健身器材,并达到一级文化村建设标准,完成新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环境建设,建有宣传窗一个10平方米以上,建有广播室一个。
——加强村卫生所建设,村卫生室医生要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到2008年全面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医疗率达到80%以上。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对患大病的给予一定的医疗费用补助。——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全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塑造新风貌的工作重点
(1)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反对铺张浪费,革除赌博等陋习;坚决反对和有效抵制“法轮功”邪恶势力和各种邪教迷信等丑恶现象,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农民致富竞赛活动,成立农村禁赌协会,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
(2)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狠抓村务和政务公开。村委会设立政务、村务公开栏,对村里的各项重大决策、财务开支、征用土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村干部工作目标等重大村务问题,做到定期公布。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议事制度、年终总结报告制度、评议党员干部制度、财务管理公开监督制度等,完善村民监督机制,促进民主管理。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治安联防队伍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制订和完善村民公约,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大力开展“创建平安澜沧”主题教育。围绕主题,紧密结合本村工作实际,开展创建“平安南德坝”、“和谐南德坝”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展各种宣讲和实践活动,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4)加强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以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核心,积极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村服务中心、活动室。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主阵地的作用,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确保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5)加强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农村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要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保障农村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农村二女户养老保险,建立以利益为导向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机制。(五)、加强村组班子建设
1、村级领导班子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村级班子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亲民、为民、富民”活动和党支部“双带致富”活动,结合村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和塑造新风貌为实践平台,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能力和水平建设,使其党的宗旨意识明显增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有效地树立和落实,着力培育和打造亲民、为民、富民的好班子。
2、创建好班子建设的主要目标:
村级班子普遍达到“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基本要求,党员先锋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3、村级班子建设
(1)实施以村党组织建设为主题的“堡垒工程”。全面推行“两推一选”,进一步配齐配强村级班子,优化班子能力、年龄、文化结构;严格按照村级星级化管理工作要求严格考核,建立村干部监督管理机制;
(2)实施农村党员“先锋工程”。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致富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定期开展群众评议、党员评议的评议党员活动,进一步拓宽发展党员渠道,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建立农村发展党员长效机制;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抓好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积极探索农村党员管理新途径;实行协会党组织与村级党组织联合并建,重点在农村合作组织、产业(行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中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
(3)建立健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村民自治是农村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织载体。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大群众参与村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六、工作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
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南德坝村成立了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明发
副组长:彭友华
成 员:胡正祥
要求领导小组成员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新农村步伐的高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乡党委的领导下,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抓好各项利民政策的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2、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为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我村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推动整个农业、农村工作跃上新的台阶。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效来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败。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3、组织实施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南德坝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第四篇:关于高都镇泊南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泊南村大学生村官践行“六个一”活动
调 研 报 告
——李志强
泊南村位于泽州县高都镇西南部,距镇3公里,邻接长晋高速公路和207国道,交通便利。总面积约三平方公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村有5个自然村组成,户数560余户,人口1800余口,耕地2200余亩。
泊南村两委班子现有10人,其中支部人数7人,村委人数4人,交叉人数1人,党总支下设四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5名,其中女党员10名。村里配有1名第一书记和1名大学生村官。
近几年来,该村依靠煤炭资源,紧紧围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镇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和表率的作用。
一、新农村建设情况
(一)以煤炭生产为主产业,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泊南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围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积极推进煤炭加工转化,突出发展运输业,使得经济发展形势喜人,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12 1
年,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先后被省、市、县多次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总支部”、“精神文明先进村”、“经济发展强村”、“城乡一体化先行村”、“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重点工程先进村”、“农廉工作先进村”、“2012度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称号,成为泽州大地上一个耀眼的新星。
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煤矿,原先是几个规模较小的村办煤矿,虽然为本村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但还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形势,更别说进行新农村建设。于是,村两委先后投资几千万元,对村里的煤矿进行了改造,成了两个煤业公司:一个是“隆西煤业有限公司”,一个是“隆东煤业有限公司”。该村主要依靠这两个煤矿的收入来积累资金。正是有煤矿这个主导产业,才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在,两个煤矿经整合为晋煤集团泽州天安隆东煤业有限公司,继续发挥着主导产业的作用。
(二)选准可行性投资项目,想方设法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村两委把增加农民的收入作为工作的重点,在重视煤矿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最大限度地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并根据村民的特长、爱好和体力,把他们安排在不同工作岗位上,以期尽快实现家家脱贫,人人致富的目标。为此,由村里提供场地、信息等,先后建起了煤炭集运站、制氧厂、民乐面粉厂、天翔建材厂、煤矸石砖厂等地面企业;扶持农户建起了养牛、养猪、养羊、养鸡场;栽培了200多亩干果林;成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是我村的转型企业。创始人田国富现在担任泊南村党总支书记。由他牵头建起了38栋温室蔬菜大棚和
观光花卉育苗园林,并投资配齐了相应的基础设施,采用了适当补贴的办法,承包给了几个农户,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门路。
(三)进行科学规划,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泊南村变化了,群众的生活富裕了,但该村党总支一班人丝毫没有懈怠。在泊南村被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后,村党总支本着执政为民的原则,又带领全村人民投入了新农村的建设中。
该村现有的5个自然村,零星散布在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的区域内,这样显得居住分散,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很大。党和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该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为此,该村“两委”在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后,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设计,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泊南新天地》方案。计划占地17万平方米,建成7个居住小区,把5个自然村中的居民集中在一起,小区统一设置高标准、高质量的排污系统,采暖系统,供电、供水、供气和电讯系统。地址选在该村临近交通公路的东泊南村。其他4个自然村待小区建成,村民搬迁之后全部还原为耕地,这样既可以改善村民们的居住环境,还可恢复耕地500余亩,扩大村里的土地资源,从而彻底解决该村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目前,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逐步实现了“能人向支部集中,产业向规模集中,小村向大村集中,老人向公寓集中,风气向时尚集中”“五个集中”,实现了“黑色变绿色、庭院变小区、传统变现代”“三个变化”。投资1.5亿元修建成了新天地小区1—12#住宅楼,第三期13—15#住宅楼主体工程已经竣工;投资220万元修建了供气站;投
资202万元修建了供暖设施;投资300万元建成了湖滨公园;投资400万元修建了20米宽的主街道和环村路,并进行了亮化、绿化;投资100万元,修建了大门楼;投资600万元修建了集洗浴、娱乐、餐饮和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楼。投资700万元修建的老年公寓主体工程已经竣工。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村委投资4000万元,建起了新中学,投资500万元扩建了中心小学。
(四)实行民主管理,全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领导。南村两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将广大干部的精力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
泊南村按照“两推一选”的原则,着力抓好农村基层班子建设,真正把农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切实巩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利用党员服务点的阵地作用,认真抓好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坚持做到每月28日党员日活动,学习党建系列活动材料、政策理论、农业科技等知识。定期组织全村党员举办培训班、党课讲座和知识竞赛,每季度组织干部党员集中学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党建工作方案、干部考评制度和奖罚机制,设立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严格程序,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始终坚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严把质量关、程序关、审查关,推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近三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 名,被支部吸收为预备党员的人选有3 名,有效的改善了党员队伍的结构。此外,大力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把农村的整体规划、干部管理、经费预算及热点难点问题列入支部委员会的议事范围;在党员中深
入开展“党员联户”、“结对帮扶”、以此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团结,保证了各项工作决策的正确性。
在抓好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村两委还不忘对村民的教育培养。该村利用党员活动室,电教播放室和图书阅览室,远程教育等,对群众进行学习培训,这些学习、活动,一是提高了党员群众的认识,二是增强了干部的工作能力,三是提高了村民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有文化、讲道德、守法纪、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和构建和谐的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1、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片面的强调村容村貌的建设;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新农村建设的意识有待加强。
3、新农村建设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三、几点建议
1、强化两委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切实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3、依托煤矿这一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私营经济,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的渠道;
4、作为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的煤炭产业已属于夕阳产业,要尽快完善现代生态农业,保证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第五篇:XX村新农村建设
XX村2011上半年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XX村于2010年底通过市新农村示范村达标验收。今年上半年,村两委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上半年2名预备党员转正,发展了3名预备党员;建党90年之际,组织全村干部党员到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开展红色之旅活动;慰问两名老党员和特困党员;与安徽中国徽文化博物馆党支部共助共建。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瓜蔬特色经济
今年计划新建70亩钢管大棚,现已完成土地调整、工程招投标工作,土地平整正在进行;实施了老菜地的巩固提升工作,改善了老基地的水利设施,引进了农业“三新”技术成果多项;富民瓜蔬合作社举办了多期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指导,还使基地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上半年基地蔬菜亩均产值达6000元以上,亩纯收入达4000元,向市场提供1000吨新鲜蔬菜,对丰富黄山区蔬菜副食品市场,平抑市场菜价,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三)关注民生,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1、争取到390人的饮用水工程,现正在筹建中;
2、正在进行13个村民组的高压电线线路改造;
3、进一步改善了XX敬老院落生活条件,现有25人入住;
4、XX小学图书馆落成,藏书一万多册,配备了8台电脑;
5、对道路硬化1200米道路进行了拓宽硬化;
6、向国家、省申报了两座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并完成了前期的勘察鉴定及设计工作;
7、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举办培训班2期;
8、全村新农合参保率达100%;
9、认真做好政策性农业,油菜理赔和水稻投保已完成;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8月底前完成新建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棚搭建,9月底前全部种上蔬菜;
(二)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
(三)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力度。主要做好高速沿线的乱搭乱建的整治;村庄环境的整治;新建垃圾池10个,垃圾集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