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投资)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试行)
2014年03月11日14时42分
(点击:843)1 审计署法规司
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
2013年3月 编纂及使用说明
固定资产投资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调整产业结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主要实现途径,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认真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宏观经济管理,揭露和查处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促进有关单位加强管理、节约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查出的问题作出恰当的定性和处理处罚尤为重要,在适用法律法规时需要严谨细致,以确保审计质量。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因建设行业和专业的不同,在项目前期、建设期、竣工期的审计重点及发现的问题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围绕产业政策和规划落实、基本建设程序、财务收支、工程招投标、设备材料采购、工程质量与建设管理、征地拆迁、环境保护、运营效益等方面展开。因此,我们总结了以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现的常见问题,依据†审计署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的有关分类,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汇总,确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现问题的类别和主要表现形式,并对每一类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法规进行了研究分析,筛选出适当的条款,编纂形成了†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下简称†法规向导‡。本†法规向导‡由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行为,违反建设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规定的行为,违反工程和设备物资材料采购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规定的行为,违反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违反项目建设管理规定的行为,违反工程投资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违反建设征地拆迁和移民有关规定的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等有关规定的行为等8个类别组成,每个类别由常见表现形式、定性依据和处理处罚依据3部分组成。
为了便于审计人员更好地使用本†法规向导‡,特作如下说明:
一、本†法规向导‡所列内容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常见的违法违规问题,并对应列举了通用的定性和处理处罚法律法规。但因固定资产投资涉及的面较广,实际审计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审计人员应当以发现的审计事实以及具体情节和具体后果作为适用法律、法规的根据,本†法规向导‡只是作为参考,在具体使用时,对定性、处理处罚要认真进行核实,确保准确无误,而不能机械地照搬本†法规向导‡。
二、除本†法规向导‡已列举的8个类别问题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还可能涉及宏观政策、行业专项规划、预算执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宏观政策、行业专项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应以当时适用的政策、规划、及有关行业法规规章等作为定性处理依据;涉及预算执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问题,可参考中央部门预算执行、财政、金融、企业、资源环境、社会保障审计等方面的法规向导。
三、本†法规向导‡主要是适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所列法律、法规和其他政策规定条文均为截至2012年12月31日以前的有效规定,凡在此后遇有失效、修改或重新颁布的规定,应以当时的有效规定为准。
四、本†法规向导‡针对各类问题或各种问题的表现形式,有的列有若干个定性和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其他政策条文,具体运用时应结合审计事实的具体情况,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和法律效力溯及力等基本原则,选择引用最恰当的规定条文,而不是全部引用。
五、审计机关应严格依据自身的执法权限进行处理处罚。凡带‚*‛号的处理处罚依据,明文规定的执法主体不是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不能据此直接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应移交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罚。但为保持本†法规向导‡的整体结构完整,我们还是将这些规定条文列举出来,可作为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定性和处理处罚的参考。审计机关可依据有关的定性法规,提出应予改正的意见。
此外,遇到没有其他更适用的法规可作为处理依据时,其定性法规依据也可作为提出纠正意见或措施的依据。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本†法规向导‡中难免存在疏漏甚至错误,衷心希望广大审计人员在使用†法规向导‡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适时修正完善。让我们通过对本†法规向导‡的不断完善,共同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进程。
编者
2013年3月25日 正文
一、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行为 ◆1.1未按规定办理项目审批等手续 【常见表现形式】:
1.1.1项目建设未严格执行立项、可研、征地、环评、初步设计等基本建设程序
1.1.2以化整为零、提供虚假资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审批等文件
1.1.3违反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相关规定 1.1.4未按规定办理环境影响报批手续 1.1.5项目未按规定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 【定性依据】:
(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
一、严格规范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
各类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土地供应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
(二)已经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已经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需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的项目已经批准初步设计及概算;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已经核准项目申请报告;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已经完成备案手续。
(三)规划区内的项目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并依照城乡 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规划许可手续。
(四)需要申请使用土地的项目必须依法取得用地批准手续,并已经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取得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其中,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投资项目,应当依法以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
(五)已经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规定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六)已经按照规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
(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九)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项目用地预审。‛
(3)国土资源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8年国土资源部第42号令)‚第四条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
第五条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6 审申请。
需备案的建设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
第十四条预审意见是有关部门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的必备文件。‛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但是,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
第十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建设单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 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
(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五条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6)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二十三)……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从源头杜绝能源的浪费。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处理处罚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
四、强化新开工项目的监督检查
……对于以化整为零、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的项目,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要依法撤消该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并责令其停止建设。‛
*(2)国土资源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8年国土资源部第42号令)‚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预审8 审查的相关内容在建设用地报批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不再重复审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
(二)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 变化,未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六十八条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机关违反本法规定,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1.2有关部门越权审批建设项目 【常见表现形式】:
1.2.1有关部门超越规定审批权限审批建设项目 1.2.2有关部门降低标准批准建设项目 【定性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8”15号)‚
二、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的各项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越权审批项目,也不得10 降低标准批准建设项目。‛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部门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1号)‚
(一)严格遵守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规则和程序。……严禁以会议纪要等形式代替审批程序,严禁越权审批项目。‛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1.3政府投资项目违规审批、未批先建 【常见表现形式】:
1.3.1政府投资项目违规审批、未批先建 【定性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部门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1号)‚
(一)严格遵守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规则和程序。……严禁以会议纪要等形式代替审批程序,严禁越权审批项目。‛
‚
(二)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建设审批程序。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审批管理,强化对项目规划依据、节能评估、项目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条件的审核。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市场准入标准等相关规定以及有关手续不完备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严格禁止未批先建。‛ ◆1.4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划、产业政策、环境保护等市场准入条件
【常见表现形式】:
1.4.1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划、产业政策、供地政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市场准入条件
1.4.2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党政机关办公楼等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节能标准
【定性依据】:
(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44号)‚
二、严格审查各类拟建项目
对各类拟建项目,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严格审查,严格执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程序;……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环境标准和要求等市场准入条件及建设程序的拟建项目,土地管理部门不得批准用地,银行不得提供贷款,发展改革、城市规划、建设、环保和安全监管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未履行完必要程序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二条国家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四)参照项目审批当年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发布实施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五)参照项目审批当年发展改革委发布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六)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二十三)……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从源头杜绝能源的浪费。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6)原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建质“2007”1号)‚
15、新建大型公共建筑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把能耗标准作为建设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遏制高耗能建筑的建设。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应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 【处理处罚依据】:
*(1)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38 号)‚
三、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对策措施……
(八)实行问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强制企业投资低水平产能过剩行业。……对违反国家土地、环保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产业政策规定,工作严重失职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行为要进行问责,严肃处理。‛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意见的通知‡(国发“2006”44号)‚
二、严格审查各类拟建项目……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区执行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市场准入标准和建设程序的监督检查,对执行不力的地区要予以通报批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的,由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1.5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开工 【常见表现形式】:
1.5.1未取得开工报告擅自开工
1.5.2未取得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 1.5.3先开工,后办理施工许可证或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 1.5.4发证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施工条件的建筑工程颁发施工许可证
【定性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
一、严格规范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
各类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七)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依照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已经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并采取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七条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但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3)原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2001年建设部第91号令)‚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装修装饰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以及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发证机关)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可以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限额进行调整,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
第三条本办法规定必须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未取得施 工许可证的,一律不得开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应该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限额以下的工程项目,规避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第四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条件进行建设;确需变更的,必须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通报同级土地主管部门并公示。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报有关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备案。‛
【处理处罚依据】:
*(1)原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2001年建设部第91号令)‚第十条对于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为规避办理施工许可证将工程项目分解后擅自施工的,由有管辖权的发证机关责令改正,对于不符合开工条件的,责令停止施工,并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处以罚款。
……
第十三条本办法中的罚款,法律、法规有幅度规定的从其规定。无16 幅度规定的,有违法所得的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发证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施工条件的建筑工程颁发施工许可证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不得继续从事施工许可管理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对不符合开工条件的责令停止施工,可以处以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4)†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第五条……
(二)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事中和事后监督检查,……不按规定履行相应核准或许可手续而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要责令其停止建设,并依法追究有关企业和人员的责任。‛
(5)建设项目按所属具体行业的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1.6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投资超过原批准概算10%及以上未重新审 批
【常见表现形式】:
1.6.1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投资控制不严,投资超过10%及以上未重新审批
【定性依据】:
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
八、……对投资项目概算要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凡实际动态概算超过原批准动态概算的,投资项目资本金应按本通知规定的比例,以经批准调整后的概算为基数,相应进行调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各出资方应增加的资本金。实际动态概算超过原批准动态概算10%的,其概算调整须报原概算审批单位批准。‛
◆1.7建设工程竣工后未按规定交付使用 【常见表现形式】:
1.7.1建设工程竣工后未组织验收擅自交付使用 1.7.2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 【定性依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四)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五)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一条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
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处理处罚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组织竣工验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二)验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
(三)对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验收的。‛
二、违反建设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规定的行为 ◆2.1项目资本金不符合要求 【常见表现形式】:
2.1.1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不符合规定 2.1.2资本金未按照规定进度和数额到位 2.1.3项目未落实资本金就进行建设 【定性依据】:
(1)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
一、……投资项目必须首先落实资本金才能进行建设。
……
二、在投资项目的总投资中,除项目法人(依托现有企业的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现有企业法人即为项目法人)从银行或资金市场筹措的债务性资金外,还必须拥有一定比例的资本金。
……
七、投资项目的资本金一次认缴,并根据批准的建设进度按比例逐年到位。‛
(2)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国发“2009”27号)‚……国务院决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进行适当调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按以下规定执行: 钢铁、电解铝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40%。水泥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5%。
煤炭、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玉米深加工、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化肥(钾肥除外)项目,最低资本金20 比例为25%。
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其他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二、经国务院批准,对个别情况特殊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可以适当降低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
(3)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七条经营性项目,应按照国家关于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规定,在项目总投资(以经批准的动态投资计算)中筹集一定比例的非负债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
【处理处罚依据】:
*(1)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
九、……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规定对投资项目资本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资本金未按照规定进度和数额到位的投资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不发给投资许可证,金融部门不予贷款。‛
(2)†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2.2抽逃项目资本金 【常见表现形式】: 2.2.1抽逃项目资本金 【定性依据】:
(1)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
二、……投资者可按其出资的比例依法享有所有者权益,也可转让其出资,但不得以任何形式抽回。‛
(2)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八条……经营性项目筹集的资本金,在项目建设期间和生产经营期间,投资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
【处理处罚依据】:
*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
九、……对资本金来源不符合有关规定,弄虚作假,以及抽逃资本金的,要根据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者处以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必要时停缓建有关项目。‛
◆2.3配套资金未及时足额到位 【常见表现形式】: 2.3.1配套资金不落实
2.3.2配套资金未及时足额到位 【定性依据】:
(1)财政部†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基字“1999”50号)‚
二、加强资金源头管理,确保建设资金及时、足22 额到位……对所有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加大监督力度,监督落实配套资金,否则不得安排拨付财政资金;
……‛
(2)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财政财务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基字“1998”619号)‚
三、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有国债专项资金投资的项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财政厅(局)要切实加强资金来源管理,监督项目概算中其他来源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处理处罚依据】:
*(1)原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的通知‡(建市“2006”6号)‚
二、……各级发展改革及有关审批部门要把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核关,不得批准建设资金来源不落实的政府投资项目;……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发放施工许可时要严格审验资金到位情况,对建设资金不落实的,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
*(2)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财政财务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基字“1998”619号)‚
三、……配套资金不落实或长期不到位的,财政部门有权缓拨或停拨国债专项资金。‛
◆2.4滞留、截留、转移、侵占、挪用建设资金 【常见表现形式】: 2.4.1滞留、截留建设资金 2.4.2转移、侵占、挪用建设资金 【定性依据】:(1)财政部†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基字“1999”50号)‚
二、……在资金拨付中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防止人为地滞留、挤占、截留、挪用国债专项资金和其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性资金。‛
(2)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发展改革委第31号令)‚第二十五条凡使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不得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
(3)财政部、原建设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第十二条……
(四)凡是没有签订合同或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发包人不得预付工程款,不得以预付款为名转移资金。‛
【处理处罚依据】:
(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截留、挪用国家建设资金; ……‛
*(2)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发展改革委第31号令)‚第三十三条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24 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
(三)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 ……‛
◆2.5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常见表现形式】:
2.5.1编制虚假材料、虚列项目、虚列支出等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2.5.2夸大建设规模、标准等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2.5.3将自筹资金的建设项目以国家建设项目申报,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2.5.4将同一项目多头申报、重复申报,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2.5.5利用关联交易虚构支出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定性依据】:
(1)财政部†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07”38号)第十八条‚
(四)……项目申报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2)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发展改革委第31号令)‚第十四条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资金申请报告,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和地方企业投资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须报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初审;审查通过后,由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要对审查结果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处理处罚依据】:
(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二)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
*(2)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发展改革委第31号令)‚第三十三条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 ……
第三十四条申报单位指令或授意项目单位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投资26 补助和贴息资金的,一经查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五年之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申报单位对项目单位的资金申请报告审查不严、造成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损失的,视情节轻重,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
◆2.6未按规定支付工程价款 【常见表现形式】:
2.6.1未按规定支付工程预付款 2.6.2未按规定支付工程进度款 2.6.3未按规定扣回预付款 【定性依据】:
财政部、原建设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第十二条工程预付款结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包工包料工程的预付款按合同约定拨付,原则上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对重大工程项目,按年度工程计划逐年预付。计价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的工程,实体性消耗和非实体性消耗部分应在合同中分别约定预付款比例。
……
(四)凡是没有签订合同或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发包人不得预付工程款,不得以预付款为名转移资金。
……
第十三条工程进度款结算与支付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
(三)工程进度款支付
1、根据确定的工程计量结果,承包人向发包人提出支付工程进度款申请,14天内,发包人应按不低于工程价款的60%,不高于工程价款的90%向承包人支付工程进度款。按约定时间发包人应扣回的预付款,与工程进度款同期结算抵扣。‛
【处理处罚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2.7未按规定比例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 2.7.1未按规定比例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 【定性依据】:
(1)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三十四条……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结算,建设单位必须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待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再清算。‛
(2)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28 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
七、财政部门是否可以预留项目工程尾款。基建财务制度规定建设单位必须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但没有明确财政性资金是留在建设单位账上还是财政国库上,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同时5%是最低比例,资金的具体预留比例和时间,有关各方可根据规定或合同(协议)确定。‛
(3)原建设部、财政部†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05”7号)‚第七条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5%左右的比例预留保证金。
社会投资项目采用预留保证金方式的,预留保证金的比例可参照执行。‛
【处理处罚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五)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2.8超过规定比例预留尾工工程 【常见表现形式】:
2.8.1超过规定比例预留尾工工程 【定性依据】:
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
十八、建设项目收尾工程如何确定。可根据项目投资总概算5%掌握。尾工工程超过项目投资总概算5%,不能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2.9虚列投资完成额 【常见表现形式】: 2.9.1虚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2.9.2虚列设备投资 2.9.3虚列转出投资
2.9.4虚列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 【定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五条会计账簿登记,必须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处理处罚依据】:
(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30 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四)虚列投资完成额; ……‛
◆2.10未按规定单独建账核算、未专款专用 【常见表现形式】:
2.10.1未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2.10.2未专款专用 【定性依据】:
*(1)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
四、一个建设单位同时承建多个建设项目可否统一核算。根据基本建设有关规定,每个基本建设项目都必须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一个建设项目,不论其建设资金来源性质,原则上必须在同一账户核算和管理。‛
*(2)财政部†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财政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5”355号)‚第十四条项目单位收到投资补助后,必须专款专用,单独建帐核算,并分别按如下情况进行财务处理:
(一)对非经营性建设项目的投资补助按财政拨款有关规定执行。
(二)对经营性建设项目的投资补助作为资本公积管理,项目单位
同意增资扩股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国家资本金管理。
中央对地方项目的投资补助,比照本办法执行;如地方政府有另行规定的,可从其规定。‛
(3)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2”95号)‚第二十条贴息资金是专项资金,必须保证贴息资金的专款专用。‛
【处理处罚依据】:
(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 ……
*(2)财政部†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财政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5”355号)‚第十六条……
(一)核定项目是否按规定实施,项目单位是否按规定使用投资补助。对项目单位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或未按规定安排使用投资补助的,要将拨付的投资补助资金收缴国库。‛
◆2.11未按规定处理结余资金
【常见表现形式】:
2.11.1经营性项目的结余资金,未转入生产经营企业的有关资产 2.11.2非经营性项目的结余资金,未按规定比例分配 2.11.3应交财政的竣工结余资金未及时上交财政 2.11.4应变价处理的库存设备、材料等未公开变价处理 2.11.5应收、应付款项未及时清理 【定性依据】:
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十四条建设项目在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前要认真清理结余资金。应变价处理的库存设备、材料以及应处理的自用固定资产要公开变价处理,应收、应付款项要及时清理,清理出来的结余资金按下列情况进行财务处理: 经营性项目的结余资金,相应转入生产经营企业的有关资产。非经营性项目的结余资金,首先用于归还项目贷款。如有结余,30%作为建设单位留成收入,主要用于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职工奖励和工程质量奖,70%按投资来源比例归还投资方。
第十五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应交财政的竣工结余资金在竣工财务决算批复后30日内上交财政。‛
◆2.12基建收入核算不准确 【常见表现形式】:
2.12.1工程建设副产品变价净收入转为营业收入 2.12.2负荷试车或试运行期所实现的收入转为经营收入 2.12.3将各项索赔以及违约金等其他收入冲减经营期管理费用
2.12.4基建收入未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2.12.5经营性项目基建收入的税后收入,未相应转为生产经营企业的盈余公积
2.12.6非经营性项目基建收入的税后收入,未相应转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
【定性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五条会计账簿登记,必须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二十七条基建收入是指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工程建设副产品变价净收入、负荷试车和试运行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一)工程建设副产品变价净收入包括:煤炭建设中的工程煤收入,矿山建设中的矿产品收入,油(汽)回钻井建设中的原油(汽)收入和森工建设中的路影材收入等。
(二)经营性项目为检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的负荷试车或按合同及国家规定进行试运行所实现的产品收入包括:水利、电力建设移交生产前的水、电、热费收入,原材料、机电轻纺、农林建设移交生产前的产品收入,铁路、交通临时运营收入等。
(三)其他收入包括:
1、各类建设项目总体建设尚未完成和移交生产,但其中部分工程简易投产而发生的营业性收入等;
2、工程建设期间各项索赔以及违约金等其他收入。
……
第二十八条各类副产品和负荷试车产品基建收入按实际销售收入扣除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和税金确定。负荷试车费用计入建设成本。
试运行期间基建收入以产品实际销售收入减去销售费用及其他费用和销售税金后的纯收入确定。
第二十九条试运行期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引进国外设备项目按建设合同中规定的试运行期执行;国内一般性建设项目试运行期原则上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期限执行。个别行业的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需要超过规定试运行期的,应报项目设计文件审批机关批准。
……
第三十一条各项索赔、违约金等收入,首先用于弥补工程损失,结余部分按本规定第三十二条处理。
第三十二条基建收入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收入按以下规定处理:
经营性项目基建收入的税后收入,相应转为生产经营企业的盈余公积。
非经营性项目基建收入的税后收入,相应转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
……
◆2.13未按规定缴纳印花税 【常见表现形式】:
2.13.1未按照规定缴纳印花税 【定性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2.产权转移书据; 3.营业账簿; 4.权利、许可证照;
5.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三条条例第二条所说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是指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包括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转包合同。‛ 【处理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十三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1)
(一)在应纳税凭证上未贴或者少贴印花税票的,税务机关除责令其补贴印花税票外,可处以应补贴印花税票金额二十倍以下的罚款;
……‛
◆2.14未按规定核算存款利息收入
【常见表现形式】:
2.14.1存款利息收入未计入待摊投资和冲减工程成本 【定性依据】:
(1)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十二条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计入待摊投资,冲减工程成本。‛
(2)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
八、项目存款利息的处理。项目存款是指建设项目的所有建设资金,包括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等,其产生的利息收入一律冲减项目建设工程成本。‛
◆2.15未按规定核算财政贴息资金 【常见表现形式】:
2.15.1经营性项目在建设期间的财政贴息资金未冲减工程成本 2.15.2非经营性项目建设期间的财政贴息资金未冲减工程成本 【定性依据】:
(1)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十三条经营性项目在建设期间的财政贴息资金,作冲减工程成本处理。‛
(2)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
九、非经营性项目建设期间的财政贴息资金如何处理。非经营性项目建设期间的财政贴息资金比照经营性项目建设期间的财政贴息资金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即冲减工程成本。‛
◆2.16将概算外支出或超概算部分计入成本
【常见表现形式】:
2.16.1将项目概算外支出计入项目成本
2.16.2将用建设资金购买的车辆等交通工具和设备等无偿提供给上级主管部门使用
2.16.3将生产经营等费用计入工程成本 2.16.4在试运行期计提折旧 【定性依据】:
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十七条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
……
第十八条设备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照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各种设备的实际成本,包括需要安装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准备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的实际成本。
……
第十九条待摊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按照规定应当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
第二十条其他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实际支出的房屋购臵和基本畜禽、林木等购臵、饲养、培育支出以及取得各种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发生的支出。
……
第二十八条各类副产品和负荷试车产品基建收入按实际销售收入扣除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和税金确定。负荷试车费用计入建设成本。
试运行期间基建收入以产品实际销售收入减去销售费用及其他费用和销售税金后的纯收入确定。
……
第三十三条试生产期间一律不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处理处罚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五)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2.17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 【常见表现形式】:
2.17.1建设单位管理费超过批准的总额控制数 2.17.2业务招待费支出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 【定性依据】:
(1)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
二十一条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建设单位从项目开工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包括:不在原单位发工资的工作人员工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零星购臵费、招募生产工人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印花税、业务招待费、施工现场津贴、竣工验收费和其他管理性质开支。
业务招待费支出不得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施工现场津贴标准化照当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差旅费标准执行。第二十二条建设单位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分年度据实列支。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总额控制数以项目审批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概算为基数,并按投资总概算的不同规模分档计算……特殊情况确需超过上述开支标准的,须事前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2)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
十一、建设单位管理费开支的起止时间和计算基数。基本建设财务制度明确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建设单位从项目开工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开支。考虑到不少建设项目前期筹建期间管理性开支没有渠道,建设单位管理费修改为:建设单位从筹建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开支,建设单位管理费以项目投资总概算为计算基数。‛
【处理处罚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40 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3)违反规定超概算投资; ……‛
◆2.18未按规定核算和管理资产 【常见表现形式】:
2.18.1将待核销支出计入资产价值 2.18.2未正确核算固定资产 2.18.3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 2.18.4未及时进行财务关系划转 2.18.5未及时移交生产或使用 【定性依据】:
(1)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二十四条非经营性项目发生的江河清障、航道清淤、飞播造林、补助群众造林、退耕还林(草)、封山(沙)育林(草)、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取消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报废及其他经财政部门认可的不能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作待核销处理。在财政部门批复竣工决算后,冲销相应的资金。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
……
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隶属关系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财务关系划转,要认真做好各项资产和债权、债务清理交接工作,主要包括各项投资来源、已交付使用的资产、在建工程、结余资金、各项债权和债务等,由划转双方的主管部门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办理资产、财务划转手续。
……
第三十条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工业项目经负荷试车考核(引进国外设备项目合同规定试车考核期满)或试运行期能够正常生产合格产品,非工业项目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正常使用时,应及时组织验收,移交生产或使用。凡已超过批准的试运行期,并已符合验收条件但未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建设项目,视同项目已正式投产,其费用不得从基建投资中支付,所实现的收入作为生产经营收入,不再作为基建收入。试运行期一经确定,各建设单位应严格按规定执行,不得擅自缩短或延长。‛
(2)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
十四、经营性项目为项目配套的专用设施投资,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经项目主管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核准作转出投资处理。‛
(3)财政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财会字“1995”45号)‚
二、会计科目
……
(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
第201号科目固定资产:
1.本科目核算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自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原价。建设单位按基建计划用基建投资购建完成交付生产使用单位的已完工程(如宿舍、办公楼、汽车等),在未移交以前,因筹建工作需要,经批准暂时使用的,不作为建设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在本科目核算。
2.建设单位用基建投资购建的自用固定资产,应通过‚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待摊投资‛等科目核算。
3.建设单位对于报废和毁损等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应按减少的固定资产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本科目。
盘亏的固定资产,借记‚累计折旧‛(已提折旧)和借记‚待处理财产损失‛科目(净值),贷记本科目(账面原值)。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转账时,借记‚待摊投资固定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失‛科目。
4.本科目应按固定资产的类别和名称进行明细核算。‛(4)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三十条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工业项目经负荷试车考核(引进国外设备项目合同规定试车考核期满)或试运行期能够正常生产合格产品,非工业项目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正常使用时,应及时组织验收,移交生产或使用。‛
【处理处罚依据】:
43(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五)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2)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四十四条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3个月内不办理竣工验收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视同项目已正式投产,其费用不得从基建投资中支付,所实现的收入作为生产经营收入,不再作为基建收入管理。‛
◆2.19未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常见表现形式】:
2.19.1未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定性依据】:
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三十五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时,应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多的项目,单项工程竣工,具备交付使用条件的,可编制单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应编制竣工财务总决算。
……
第三十七条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44 务决算的组织领导,组织专门人员,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在竣工财务决算未经批复之前,原机构不得撤销,项目负责人及财务主管人员不得调离。‛
【处理处罚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五)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2.20多支付工程勘察费或设计费 【常见表现形式】: 2.20.1多支付工程勘察费 2.20.2多支付工程设计费 【定性依据】:
(1)原国家计委原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第五条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根据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政府指导和市场调节价。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额500万元及以上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额500万元以下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六条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其基准价根据†工程勘察收费标准‡或者†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计算,除本规定第七条另有规定者外,浮动幅度为上下20%。发包人和勘察人、设计人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收费额。
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由发包人和勘察人、设计人协商确定收费额。‛
(2)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534号)‚
五、适当扩大工程勘察设计和工程监理收费的市场调节价范围。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总投资估算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10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仍按原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规定执行。‛
【处理处罚依据】:
*(1)原国家计委†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第十四条违反本规定和国家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2)†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46 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五)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2.21工程监理单位未按照规定收取监理服务费 【常见表现形式】:
2.21.1工程监理单位未按照规定收取监理服务费 【定性依据】:
(1)发展改革委、原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第四条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根据建设项目性质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依法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其它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收费和其它阶段的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五条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收费,其基准价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计算,浮动幅度为上下20%。发包人和监理人应当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收费额。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由发包人和监理人协商确定收费额。‛
47(2)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534号)‚工程监理收费,对依法必须实行监理的计费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规定执行;其他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收费和其他阶段的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处理处罚依据】:
*发展改革委、原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第十二条违反本规定和国家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2.22建设资金损失浪费 【常见表现形式】: 2.22.1建设资金损失浪费 【定性依据】:
(1)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三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方针政策;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做好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
(2)财政部†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48 基字“1999”50号)‚
一、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中心,切实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要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确保投资效益,防止建设资金损失、浪费‛。
【处理处罚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五)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三、违反工程和设备材料采购招标投标及
合同管理规定的行为
◆3.1未按规定招标 【常见表现形式】:
3.1.1项目和设备材料采购等未按规定招标 3.1.2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 3.1.3利用划分标段规避招标 【定性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
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
(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前款所列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由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
法律或者国务院对必须进行招标的其他项目的范围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二条招标投标法第三条所称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
前款所称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其相关的装修、拆除、修缮等;所称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是指构成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为实现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等;所称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是指为完成工程所需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
……
第七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手续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应当报项目审50
第二篇:2018最新审计常用法规定性表述及适用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与处理处罚参考
目录
一、综合部分...7 1.偷逃税款...7 2.少交税款...7 3.欠交税款...8 4.骗取国家出口退税...9 5.应扣(收)未扣(收)税款...10 6.私设会计帐簿(帐外设帐)...10 7.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11 8.造假账、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12 9.私设小金库...13 10.公款私存...14 11.违规借贷...15 12.违规出租出借银行帐户...16 13.违规多头开立银行帐户...16 14.坐支现金...18 15.白条顶库...18 16.经营者违规收费...19 17.私分国有资产...19 18.挪用公款...21
二、财政部分...23 19.违规制定减、免、缓税收政策...23 20.违规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23 21.未及时批复预算...24 22.预算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25 23.截留、挪用预算收入...26 24.改变用途使用专项资金...27 25.虚列财政支出...28 26.违规核销财政周转金...29 27.擅自改变预算收入项目、标准、对象和期限...29 28.擅自减征、缓征、免征预算收入...31 29.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32 30.隐瞒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33 31.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34 32.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预算收入...35 33.将预算收入存入财政专户或国库外设立的银行账户...36 34.违规办理预算收入退库...37 35.办理无预算或超预算拨款...38 36.未按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39 37.将在预算外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39 38.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41 39.擅自设立行政性收费、基金等预算外资金项目...41 40.擅自改变预算外资金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43 41.擅自改变预算外资金的用途,或将预算外资金挪作他用...44 42.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45 43.越权批准减免税...46 44.擅自改变税收征管范围...47 45.不征或少征应征税款...47 46.混淆入库级次...48 47.违规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49 48.改变税种入库...50 49.越权违规办理缓缴税款手续...51 50.税务部门违规退库...52 51.多提委托代征及代扣代收手续费...53 52.违规办理退税...54 53.调整预算调整较多、较频...56
三、金融部分...56 54.帐外经营...56 55.高息揽储...57 56.违规从事证券、期货交易或为交易提供资金及担保...57 57.商业银行违规从事股票业务或信托投资业务...58 58.商业银行违规向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59 59.违规收取额外费用...60
四、固定资产投资部分...60 60.概算(预算)外投资(计划外工程)60 61.转移、侵占和挪用建设资金及其利息收入...62 62.多(少)计工程款(虚报冒领工程款)63 63.项目应招标未招标...64 64.违规肢解发包工程...65 65.越权审批建设项目...65 66.概算编制不准确...66 67.超概算未经审批...67 68.未按规定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68 69.未按规定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9 70.未按规定取得施工许可证...69 71.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70 72.建设项目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70 73.未经验收擅自使用...71 74.邀请招标的投标人不符合法定要求...72 75.投标人数量不符合法定要求而不重新招标...74 76.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75 77.中标人转包或违法分包项目...75 78.监理单位违规转让监理业务...77 79.监理单位未按规定履行义务...77 80.挪用拆迁补偿安置资金...78 81.财政建设资金未到位...79 82.投资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比例不符合规定...79 83.未按规定单独建账核算...81 84.未按规定处理建设期间利息收入...83 85.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84 86.未按规定编制竣工财务决算...85 87.工程支出超预算...86 88.未按规定保留质量保证金...86 89.工程结余资金未及时上缴财政...87
五、企业部分...87 90. 少(多)计收入(或者隐瞒、虚列收入)87 91. 少(多)转成本...88 92. 少计提(多计提)费用...88 93. 少(多)计提贷款利息...89 94. 违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90 95. 未按规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91 96. 少(多)计利润(或者虚增、虚减利润)92 97. 虚报注册资本...92 98. 虚假出资...93 99. 抽逃出资...94 100.未正确核算已完工、已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95 101.违反规定用途使用贷款...96 102.企业之间擅自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97 103.违规核销资产损失...97 104.将财产低价出售或无偿处置给其他单位或个人...99 105.不按规定办理取得资产的转移手续造成损失...99 106.应当进行产权界定而未进行,导致国有资产权益受损...100 107.将国有资产界定为其他所有制资产...100 108.违反清产核资程序或清产核资工作质量不符合要求...101 109.未按要求办理国有资产评估核准、备案手续...102 110.未按规定在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国有产权转让交易...104 111.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104 112.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105
六、行政事业部分...106 113.坐收坐支预算外收入...106 114.隐瞒转移预算外收入...107 115.应缴未缴财政专户...108 116.截留应拨下级预算(外)款...109 117.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109 118.预算内转预算外...110 119.乱摊派...111 120.应列未列支出...112 121.隐瞒收入,在暂存款中列收列支...113 122.国有资产处置未经批准...114 123.违规担保...115 124.固定资产帐实不符...117 125.违规使用发票...118 126.应缴未缴文化事业建设费...119 127.库存现金额过大...120 128.行政单位专项资金结余未单独核算...120 129.未经批准将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120 130.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未收取国有资产占用费...121 131.应当集中采购项目而自行采购...122 132.无预算采购...123 133.规避公开招标采购...124 134.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125 135.擅自提高政府采购标准...126 136.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事业费)126 137.虚列支出...127 138.擅自设立项目收费...128 139.无证收费...129 140.超范围、超标准收费...129 141.使用不合规票据收费...130 142.未及时清理往来款项...130 143.固定资产未入账...131 144.对已明令取消、暂停执行或者降低标准的财政收入项目,仍然依照原定项目、标准征收或者变换名称征收
145.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133 146.行政事业收费、罚没收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34 147.无预算支出...137 148.截留、挪用财政资金...138 149.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140 150.在本单位工会或其他单位列支...141 151.违反规定办理个人商业保险...142 152.未按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147 153.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已完工项目不及时办理竣工决算...148 154.国有资产重大流失...150 155.未按规定撤销银行结算账户...152 156.套取现金...153 157.未按照规定取得发票...154 158.项目资金结余处理不规范...155 159.擅自调整预算...155 160.单位收入转移到职工技协...156 161.财政专项资金二次分配管理不合规...156
七、农业部分...157 162.虚报冒领...157 163.违规支出水利事业费...157 164.截留(挤占、挪用)水利建设基金...158 165.挪用环境保护补助资金...159 166.挥霍(浪费、截留、克扣、挤占)财政扶贫资金...160 167.多头申报(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60 168.违规不缴或者少缴矿产资源补偿费...161 169.违规批准征用、占用土地...161 170.违规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163 171.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164 172.擅自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166 173.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167 174.未按规定对经营性用地等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使用权...168 175.土地使用者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土地用途...170 176.未按合同约定期限和条件开发利用土地...172 177.土地使用者未按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收入...174 178.土地使用者未按规定缴纳应补缴的出让金...176 179.未按规定将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178 180.违规向拖欠土地出让金的用地单位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180 181.排污者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181 182.环保部门未按规定征收排污费...183 183.未按规定审批减缴、免缴、缓缴排污费...187 184.未按规定及时拨付环保资金...188 185.侵占、截留、挤占、挪用环保专项资金...189 186.未按规定筹集水利建设基金...191
八、外资部分...192 187.虚报冒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192 188.挤占挪用资金...193 189.挪用滞留项目资金...194 190.配套资金不落实或不到位...194 191.虚列投资支出...195 192.挤列项目投资...195 193.违规出借项目资金...196 194.物资设备采购不当...197 195.计划外投资...198 196.挤占、挪用还贷准备金...198
九、社会保障部分...200 197.侵占、借出或挪用社会保险基金...200 198.转移挪用社会保险基金利息收入、滞纳金...201 199.借出或挪用社会保险基金兴办经济实体...201 200.挤占社会保险基金购置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202 201.挤占社会保险基金购置职工宿舍...204 202.征收机构应征未征社会保险基金...205 203.社会保险基金未及时缴入财政专户...205 204.擅自增提、减免社会保险基金...206 205.超范围使用社会保险基金...207 206.违规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管理费...207 207.项目单位挤占挪用社会福利基金...208 208.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209 209.未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210 210.截留、挤占、挪用、贪污社会保险基金...213 211.未按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保值增值...216 212.社保机构违规用社保基金进行担保、抵押或拆借...217 213.未按要求使用统一的社会保险费票据...218 214.未按规定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219 215.未按规定使用彩票公益金和发行经费...221 216.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24 217.截留、挪用、贪污、私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25
一、综合部分
1.偷逃税款
表现形式: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申报纳税,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定性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处理处罚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少交税款
表现形式: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税款。
定性、处理处罚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3.欠交税款
表现形式: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
定性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处理处罚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刑法》第二百零三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五十一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4.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表现形式: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定性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六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五十二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处理处罚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六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零四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五十二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5.应扣(收)未扣(收)税款
表现形式: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不收税款。
定性、处理处罚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九条: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知、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6.私设会计帐簿(帐外设帐)
表现形式:在财务会计帐簿外另设会计帐簿登记、核算单位有关帐务。定性依据:《会计法》第十六条: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帐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帐簿登记、核算。
处理处罚依据:《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
(二)私设会计帐簿的。
7.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
表现形式: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
定性依据:《会计法》第二十三条: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处理处罚依据:《会计法》第四十四条: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甚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七条: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隐匿、销毁的会计资料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为逃避依法查处而隐匿、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资料的。
8.造假账、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表现形式: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编制或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定性依据:《会计法》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处理处罚依据:《会计法》第四十三条: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薄,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到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五条: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造成股东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致使股票被取消上市资格或者被迫停牌的。
9.私设小金库
表现形式: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外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资金。定性依据:(1)《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经行为严肃财经纪律的通知》(市委办[2004]149号):在财务收支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禁截留、挪用、侵占、浪费国家资金,坚决取缔“小金库”。(2)《杭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见》(杭财行[2006]373号)“
三、严肃财经纪律5.严禁私设‘小金库’。单位所有资金的收支活动必须纳入单位财务,并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记录。严禁将财政性资金或者其他公款以个人名义私存私放、设立帐外帐、‘小金库’”。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加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10.公款私存
表现形式: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
定性依据:(1)《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银发[1997]485号)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
国务院《储蓄管理条例》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个人名义将公款转为储蓄存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六条: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3)《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小金库)……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处理处罚依据:(1)《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十三款:将单位的现金收入以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的,按存入金额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处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银发字(1993)7号第三十三条:对吸收公款的储蓄机构,由当地中国人民银行责令限期清理。未按期清理的按吸收存款额每天处以万分之五的罚息;储蓄代办点吸收的公款,除按吸收存款额每天处以万分之五的罚息外,还要追回向银行收取的利息或代办费。(2)《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其他公款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于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于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11.违规借贷
表现形式: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等违规对外有偿借款。
定性依据:《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处理处罚依据:《贷款通则》第七十三条: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擅自发放贷款的;企业之间擅自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出借方按违规收入处以l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予以取缔。单位之间互相借用现金:《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五)单位之间互相借用现金的,按借用金额的百分之十至三十处罚。
12.违规出租出借银行帐户
表现形式:存款人对外出租或者将银行帐户转让他人使用。
定性依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存款人不得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
处理处罚依据: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存款人使用银行结算账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四)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
非经营性的存款人有上述所列一至五项行为的,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罚款;经营性的存款人有上述所列一至五项行为的,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银行结算制度处罚规定》第六条:单位出租、转让帐户,除责令其纠正外,按帐户出租、转让发生的金额处以百分之五但不低于一千元罚款,并没收出租帐户的非法所得。
13.违规多头开立银行帐户 表现形式:多头开户。
定性依据:(1)《商业银行法》第四十八条: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自主选择一家商业银行的营业场所开立一个办理日常转帐结算和现金收付的基本帐户。不得开立两个以上基本帐户。
(2)《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四条: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存款人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二十二条:行政单位必须严格银行存款的开户管理,禁止多头开户。预算经费应由财务部门统一在同级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国家银行开户,不得自行转移资金。
处理处罚依据:(1)《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六十四条:存款人开立、撤销银行结算账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非经营性的存款人,有上述所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的罚款;经营性的存款人有上述所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违反银行结算制度处罚规定》第五条:单位违反《银行帐户管理办法》开立基本存款帐户的,责令其限期撤销帐户,并处以5千元至l万元罚款。《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281号)第十五条:违反规定,擅自开设银行帐户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14.坐支现金
表现形式:从单位收入的现金中直接支付现金。
定性依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开户单位现金收支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办理:(二)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处理处罚依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四)未经批准坐支或者未按开户银行核定坐支额度和使用范围坐支现金的,按坐支金额的百分之十至三十处罚。
15.白条顶库
表现形式: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的凭证抵顶库存现金。
定性依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开户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现金帐目,逐笔记载现金收付,帐目要日清月结,做到帐款相符,不准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的。处理处罚依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三)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的,按凭证额百分之十至三十处罚。
16.经营者违规收费
表现形式: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无收费许可证收费。
定性依据:《价格法》第十三条: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处理处罚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五)自立收费项目或者自定收费标准的;(六)采取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的;(七)对政府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费的;(八)违反规定以保证金、抵押金等形式变相收费的……。
17.私分国有资产
表现形式: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行为。
定性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条十一项: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处理处罚依据:(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八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和被侵占的国有资产。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条十一项: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18.挪用公款
表现形式: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定性依据:(1)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七十六条:挪用资金案(刑法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进行非法活动的。
第七十七条:挪用特定款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特定款物价值在五千元以上的;
2、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造成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严重困难的。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处理处罚依据:(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第六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的有关规定。
(2)《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财政部分(一)财政
19.违规制定减、免、缓税收政策
表现形式: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定性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三条: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处理处罚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四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的,除依照本法规定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退还不应征收而征收的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违规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
表现形式:以先征收后返还或其他减免税收手段吸引投资,或者以各种方式变通税法和税收政策。定性依据:国务院《关于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2号)第一条: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先征后返或其他减免税手段吸引投资,更不得以各种方式变通税法和税收政策,损害税收的权威……。第二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处理处罚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四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的,除依照本法规定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退还不应征收而征收的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1.未及时批复预算
表现形式:各级政府预算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未及时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未及时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
定性依据:《预算法》第四十二条:各级政府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应当及时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
《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为当年本级政府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级政府预算之日起30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地方各部门应当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
22.预算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
表现形式:隐瞒、少列必须列入预算的收入,或者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
定性依据:《预算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按照规定必须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也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各具体的将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的文件(略)
处理处罚依据:《预算法》第七十五条:隐瞒预算收入或者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的,由上一级政府或者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责令纠正,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23.截留、挪用预算收入
表现形式:预算收入征收部门未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预算法》第四十五条: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处理处罚依据:(1)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第八条:对隐瞒财政预算收入,将预算内资金转为预算外的,要将违反规定的收入全部上缴上一级财政。同时要追究有关部门和本级政府领导人的责任,依据情节轻重给予处分直至撤销其职务。
(2)《国务院关于坚决打击骗取出口退税严厉惩治金融和财税领域违法乱纪行为》([1996]国发第4号)第四条:对隐瞒预算收入、将预算资金转为预算之外的,要将违反规定的收入全部上缴上一级财政。同时,要追究有关部门和本级政府领导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降级使用,直至撤职;因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4.改变用途使用专项资金 表现形式: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定性依据:(1)《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一条:接受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地方政府,应当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款项,不得擅自改变用途。(3)有关专项资金(基金)“专款专用”的具体规定(略)
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25.虚列财政支出 表现形式:把本的收入和支出列为下的收入和支出,把下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的收入和支出;把预算内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外,随意把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内。
定性依据:《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终了时,应当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决算数字的对账工作。不得把本的收入和支出列为下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下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预算内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外,不得随意把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内。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和结果。
处理处罚依据:(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财政预决算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虚增、虚减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支出……
(2)《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对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违反预算的行为或者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审计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区别情况对违法取得的资产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四)责令冲转或者或者调整有关会计账目。
26.违规核销财政周转金
表现形式:违反规定,将不能收回的财政周转金列入呆账处理。
定性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周转金呆账处理规定>的通知》(财预字[1998]86号)第三条:凡属下列情况,不能收回的财政周转金,列入呆账处理:(一)借款人依法宣告破产,以其财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财政周转金;(二)借款人因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的影响,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在保险补偿、抵押财产变价后,仍无力归还的全部或部分财政周转金;(三)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逾期未还须专案报经批准处理的财政周转金。第四条:凡不符合本规定第三条所列内容未收回的财政周转金,不得列入呆账处理。
处理处罚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周转金呆账处理规定〉的通知》(财预字[1998]86号)第十一条:对有弄虚作假;伪造呆账、变相缩小财政周转金基金规模等行为的,应责令纠正并作如下处罚:(四)对违反本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7.擅自改变预算收入项目、标准、对象和期限 定性依据:(1)《预算法》第四十五条: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2)《关于下达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实行预算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财预字[1995]27 号):
一、关于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的管理与缴纳
(五)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收缴管理工作,任何部门和单位均不得随意调整收费、罚款的范围和比例。在坚决纠正、禁止乱收费、滥罚款的同时,对按有关法律和法规应该收缴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应做到应收尽收。任何单位不得隐匿不交、挪用或自行坐支。
处理、处罚依据:(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三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补收应当收取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二)违反规定擅自改变财政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2)《关于下达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实行预算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财预字[1995]27 号):
五、关于执行监督与处罚。
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执收执罚单位的收支管理与监督,并接受同级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各执收执罚部门收罚收入和支出的监督管理,并接受同级政府及上级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本文下发后,如发生下列违纪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二)执收执罚单位不按法律法规规定执收执罚,任意改变收费罚款标准与范围,滥收滥罚,或者应收不收,应罚不罚,少收少罚的。
28.擅自减征、缓征、免征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1)《预算法》第四十五条: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2)《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各项预算收入的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
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三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补收应当收取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四)缓收、不收财政收入。29.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定性依据:(1)《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终了时,应当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决算数字的对账工作。不得把本的收入和支出转为下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下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预算内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外,不得随意把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内。
(2)《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法规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财政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完善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制度。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隐瞒财政收入,将财政预算资金转为预算外资金。处理、处罚依据:(1)《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三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补收应当收取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五)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2)《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
八、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与处罚制度。对隐瞒财政预算收入,将预算资金转为预算外的,要将违反规定的收入全部上缴上一级财政。同时,要追究有关部门和本级政府领导人的责任,依据情节轻重给予处分直至撤销其职务。
30.隐瞒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l)《预算法》第四十五条: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2)《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各级财政、税务、海关等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积极组织预算收入,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及时将预算收入缴入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未经财政部批准,不得将预算收入存入在国库外设立的过渡性账户。
各项预算收入的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处理、处罚依据:(1)《预算法》第七十五条:隐瞒预算收入或者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的,由上一级政府或者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责令纠正,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2)《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31.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
定性依据:(1)《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04]100号)第二十八条:根据本办法规定新审批的收费项目,收费收入一律按照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规定全额缴入国库。过去已按规定程序审批的收费项目,收费收入应当逐步缴入国库;暂时不能缴入国库的,应当全额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
六、强化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
(一)政府非税收入分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将政府非税收入分步纳入预算管理。三是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按照国家规定审批权限新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按照本通知规定新取得的其他政府非税收入一律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不得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三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补收应当收取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五)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32.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一切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缴库方式和期限缴入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四)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33.将预算收入存入财政专户或国库外设立的银行账户
定性依据:《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各级财政、税务、海关等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积极组织预算收入,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及时将预算收入缴入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未经财政部批准,不得将预算收入存入在国库外设立的过渡性账户。
第七十八条:预算法第七十四条所称“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擅自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是指:
(二)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将所收税款和其他预算收入存入在国库之外设立的过渡性账户、经费账户和其他账户的。
处理、处罚依据:(1)《预算法》第七十四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擅自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的,由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退还或者追回国库库款,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2)《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五条:财政部门、国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四)将应当纳入国库核算的财政收入放在财政专户核算。
34.违规办理预算收入退库
定性依据:(1)《国家金库条例》第十七条:预算收入的退付,必须在国家统一规定的退库范围内办理。必须从收入中退库的,应严格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从各该级预算收入的有关项目中退付。
(2)《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财预字[1989]68号)第二十条:国库收纳预算收入的退付,必须在国家规定的退库项目范围内,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属于下列范围,可以办理收入退库:
(一)由于对工作疏忽,发生技术性差错需要退库的;
(二)改变企业隶属关系办理财务结算需要退库的;
(三)企业按计划上缴税利,超过应缴数额需要退库的;按规定可以从预算收入中退库的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四)财政部明文规定或专项批准的其他退库项目。
凡是不符合规定的收入退库,各级财政机关、税务机关,不得办理审批手续,各级国库对不合规定的退库有权拒绝办理。
处理、处罚依据:《预算法》第七十四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擅自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的,由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退还或者追回国库库款,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35.办理无预算或超预算拨款
定性依据:(1)《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预算拨款的管理,并遵循下列原则:
(一)按照预算拨款,即按照批准的预算和用款计划拨款,不得办理无预算、无用款计划、超预算、超计划的拨款,不得擅自改变支出用途;
(2)《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7号)第二十一条:财政性存款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所掌管的财政资金,包括国库存款及其他财政存款。财政性存款的支配权属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并由总预算会计负责管理,统一收付。总预算会计在管理财政性存款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三、根据预算或季度分月用款计划拨付资金,不得办理超预算、无用款计划的拨款。
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五条:财政部门、国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二)不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
36.未按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
定性依据:(1)《预算法》第四十七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和监督。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2)《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预算拨款的管理,并遵循下列原则:
(三)按照进度拨款,即根据各用款单位的实际用款进度和国库库款情况拨付资金。
处理、处罚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五条:财政部门、国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二)不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37.将在预算外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
定性依据:(1)《预算法》第五十条: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管理,不得截留或者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也不得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
(2)《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第一款: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终了时,应当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决算数字的对账工作。不得把本的收入和支出转为下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下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预算内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外,不得随意把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内。
处理、处罚依据:(1)《预算法》第七十五条:隐瞒预算收入或者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的,由上一级政府或者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责令纠正,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2)《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四)违反规定调整预算级次或者预算收支种类。
第三篇:违反财经法规行为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向导
违反财经法规行为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向导-(上册)第一章 财政审计类
一、预算收入管理方面
1.擅自改变预算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的期限 2.擅自减征、缓征、免征预算收入 3.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4.隐瞒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5.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人,末纳入预算管理 6.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 7.坐支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8.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预算收入 9.将预算收入存入财政专户或国库外设立的银行账户 10.违规办理预算收入退库
二、预算支出管理方面 11.违规编制支出预算 12.违规变更、调整预算 13.批复预算不符合规定 14.办理无预算或超预算拨款
15.末按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越级办理预算拨款 16.末按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 17.末按夫定列报支出
.18.末按规定设置和动用预备费 19.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
20.截留、挪用上级下拨的财政资金 21.挤占、报挪用、调剂使用专项资金 22.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 23.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三、其他预算管理方面 24.违规调入资金 25.虚列结转下年支出 26.违规挪用预算周转金 27.变相发放财政周转金借款 28.违规编制财政决算 29.批复决算不符合规定 30.往来款项清理不够及时
四、预算外资金管理方面
五、金库管理文献 第二章 税收审计类 第三章 行政事业审计类 第四章 企业审计类 第五章 证券审计类 附录
违反财经法规行为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向导-(下册)
第一章 商业银行、保险、信托审计类
一、商业银行方面
1.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
2.违规设立分支机构
3.资本充足率低于规定标准
4.存贷比例高于规定标准
5.资产流动性比例低于规定标准
6.同一借款人贷款比例高于规定标准
7.未按规定交存存款准备金
8.超范围经营
9.未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或到境外借款
10.擅自从事借券、租券等融券业务
11.擅自交易未经批准上市债券
12.未经批准从事股票质押贷款业务
13.未经批准开办中间业务
14.未经批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
15.擅自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
16.采用高息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17.违规销售未经批准的个人理财产品
18.将一般储蓄存款产品作为理财计划销售
19.提高或者降低利率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
20.违规向关系人发放贷款
21.发放贷款审核不严
22.发放贷款收取额外费用
23.对不具备资格的证券公司发放股票质押贷款
24.超期限发放股票质押贷款
25.接受禁止质押的股票为质物
26.超比率发放股票质押贷款
27.未按统一授信制度和审慎原则等规定发放股票质押贷款
28.违规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等业务
29.违规投资
30.认购或变相认购自己发行的金融债券
31.违规代垫委托贷款资金
32.未按规定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或机构
33.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34.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35.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36.违规为存款人开立结算账户
37.银行结算账户使用不合规
38.违规同业拆借
39.承兑、贴现、转贴现无真实、合法商品交易的商业汇票
40.出具与事实不符的金融票证
41.未按规定报告或报送关联交易情况
42.未按规定审批关联交易
43.向关联方发放无担保贷款
44.违规为关联方融资行为提供担保
45.接受本行的股权作为质押提供授信
46.对关联方授信余额超比例
47.违规投资自身发起的资产支持证券
48.违反结售汇周转头寸限额管理规定
49.账外经营
50.违规计提呆账准备金
51.违规核销呆账损失
52.收入不实
53.成本费用不实
54.超标准列支费用、乱提工资、乱发奖金和实物
55.违规计提应付利息
56.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告
57.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
58.未按规定披露金融债券信息
„„
第二章 固定交道投资审计表
第三章 社会保障基金及其他专项资金审计表
审计局财政违纪违法审计定性标准及行政责任处理处罚
标准工作手册
第一篇违反财经法规行为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标准 第一章预算收入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二章预算支出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三章其他预算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四章预算外资金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五章金库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六章税收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七章预、决算编制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八章预算执行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九章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十章资产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基金管理审计 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十一章金融管理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十二章票据和发票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十三章税费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十四章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十五章其他行政事业财经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十六章国资监管审计定性及处理处罚标准
第二篇机关及企业财政违纪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其形式 第一章违反财政收入营理的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违反财政支出管理的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三章企业财政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形式
第三篇政府预算管理方面的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第一章公共财政
第二章政府部门预算管理概述 第三章政府部门预算编制管理 第四章政府部门收入预算 第五章政府部门支出预算
第六章政府部门预算基础信息管理 第七章政府部门预算决策 第∧章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 第九章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第十章政府部门预算执行 第十一章政府部门预算平衡 第十二章政府部门预算绩效考评 第十三章政府部门采购预算
第十四章政府部门中长期预算编制 第十五章政府部门预算监督检查
第十六章财政预算违纪违法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第四篇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的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第一章税收征收管理概论 第二章税务登记菅理 第三章账簿、凭证管理 第四章发票管理 第五章纳税申报 第六章税款征收 第七章税务检查
第八章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的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第五篇会计管理方面的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第一章预算收入的核算
第二章预算拨款和预算支出的核算
第三章预算资金调拨与预算周转金铁核算 第四章基金预算收支与专用基金的核算 第五章财政周转金铁核算
第六章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核算 第七章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 第八章行政单位会计概述 第九章经常性收支的核算 第十章专项资金收支的核算 第十一章其他收支及结合的核算
第十二章会计管理财政违法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第六篇政府采购管理方面的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第一章采购基本原理
第二章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制度
第三章政府采购制度的规范与采购当事人 第四章政府采购方式 第五章政府采购管理 第六章国际政府采购规则
第七章外国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借鉴
第八章政府采购管理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第七篇招标投标管理方面的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第一章政府招标采购的目标与原则 第二章招标采购方法的比较与适用 第三章招标采购的组织与代理 第四章招标采购公告与投标邀请 第五章招标文件 第六章技术规格 第七章资格审查 第八章投标法律制度
第九章开标与评标法律制度
第十章招标投标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第八篇财政违法刑事责任及行政复议诉讼法律制度 第一章财政违法行政处罚法律制度
第二章财政违法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第九篇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处罚相关法律法规
财经违法行为审计处理处罚手册
依法行政、依法审计是我们工作的一项重要指导方针。欣闻由湖南省审计机关二十多位长期从事审计法制和审计业务工作的同志历时三年多精心编写的《财经违法行为审计处理处罚手册》一书即将出版,我很高兴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书,并很乐意为其作序。
这本书收集了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常见的财经违法行为,对每一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对每一个问题都给出了审计定性的依据,并提供了现行有效的处理处罚法律法规依据,是一本容量大、针对性和专业性强、方便、适用的审计工具书,是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能力,依法审计,准确执法的好帮手。
综观全书,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对违规问题的收集全面、分类科学合理。全书共收集被审计单位的财经违法行为418种,几乎涵盖了我国财政经济领域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编者对收集的各种问题,按照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和业务分工分成九大类,十分方便审计人员查找。二是编者根据他们长期的审计工作实践,对各种财经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予以较准确的揭示,对审计一线人员的现场审计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三是书中对每一个问题都列示了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的政策法规依据。第一章 综合类
1.被审计单位拒不接受检查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 2.拒不执行审计决定 3.未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4.做假账
5.私设会计账簿
6.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资料 7.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
8.擅自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9.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编制依据不同的财务会计报告 10.私设“小金库” 11.超范围支付现金 12.大额支付现金 13.白条抵库 14.公款私存
15.违规发行代币券 16.库存现金超限额 17.违规开户
18.出租出借银行账户 19.乱收费 20.乱摊派 21.乱集资
22.擅自处置罚没财物或赃款赃物 23.拖欠农民工工资 第二章 财政类
24.未按规定将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及时缴入国库 25.未将非税收入按规定缴入国库
26.公安税侦和税务机关未将涉税罚没收入按规定缴入国库 27.未将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缴人国库 28.国有土地使用收入未按规定缴入国库
29.财政部门未按规定将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缴入国库 30.擅自减免非税预算收入
31.将预算内收入转为预算外或将本收入转为下收入 32.虚增财政收入 33.违规退库
34.占用、挪用预算收入或者将预算收入存人过渡性账户 35.混淆级次,挤占截留预算资金
36.编制预算时,隐瞒、少列预算收人 37.超越权限调整预算
38.未按规定比例设置预备费,或违规动用预备费
39.财政部门无预算、超预算拨款
„„
第三章 税收类 第四章 金融类 第五章 社会保障类 第六章 行政事业 第七章 经贸类
第八章 农业与资源环保类 第九章 固定资产投资类
第四篇:政府投资审计发现问题及定性
一、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经常发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
要结合当前中央关于开展建筑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财务收支中的问题
1、未按规定缴纳印花税等税金XX万元。
2、未按项目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3、违规用“其他应收款”列收列支。
4、违反规定出借资金XX万元,并导致损失XX万元。
5、挤占挪用项目资金XX万元。
6、无计量清单(或无依据)支付工程款XX万元。
7、违规预付工程款XX万元。
8、违规支付工程款XX万元(或工程款支付手续不合规,支付合同工程外的款项)。
9、未按规定足额预留工程保留金XX万元(如15-20%审计准备金)。
10、未按规定取得工程发票(或发票不符合要求),涉及金额XX万元,导致偷税XX万元。
11、罚款XX万元未冲减成本,长期挂账,其中XX万元发放奖金等。
12、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概算XX万元。
13、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收费XX万元(如标书等)。
14、购买设备XX万元未进行政府采购。
15、建设项目资金XX万元来源不符合有关规定。
16、虚报投资完成、虚列建设成本、隐匿结余资金。
17、工程未进行验收就返还保函XX万元。
(二)工程造价中的问题
18、多计工程造价XX万元。
19、多付勘察设计费XX万元。
20、多计项目监理费XX万元。
(三)工程质量中的问题
21、项目质量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22、项目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失XX万元。
23、部分质量不合格,未进行返工补救。
(三)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24、建设项目未进行开工前审计。
25、未进行招标投标合同金额XX万元。购置设备未进行政府采购。
26、未按规定进行评标、定标,使得不应中标单位中标。
27、低价中标后,违反规定,随意变更单价,或追加工作量。
28、施工单位现场人员(施工、监理)与投标书中的人员不符。
29、未按规定进行交竣工验收。
30、交竣工验收后,现场纠正补做的问题没有完成。
31、擅自变更设计,或上级未及时批复设计变更,影响工程造价的审核。
32、工程资料严重缺失,真实性无法认定。
33、违规委托无资质的设计、监理单位。
34、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建设计划(扩大投资超概算、改变项目)
39、无资质施工队挂靠施工单位承揽工程(转包)
40、不严格履行合同,且肢解工程进行分包XX万元。
41、少交、未交各类保证金、保函XX万元。或收取空头支票作为保证金。
42、违反规定提前退还施工单位履约保函和履约保证金。
43、对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44、征地中违反土地法规的问题。
45、工程项目违反环境法规的问题。
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处罚处分的规定
1.对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的问题,可按下列条款处罚处分。
第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2.对擅自处置罚没财物或赃款赃物、未按规定将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未及时缴入国库、未将非税收入按规定缴入国库、公安税侦和税务机关未将涉税罚没收入按规定缴入国库、未将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缴入国库、国有土地使用收入未按规定缴入国库、违规退库、占用、挪用预算收入或者将预算收入存入过渡性账户、混淆级次,挤占截留预算资金、执收、执罚单位坐支行政性收费或罚没收入和行政事业单位坐收坐支预算外收入的问题,可按下列条款处分。
三、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3.对擅自减免非税预算收入、将预算内收入转为预算外或将本收入转为下收入和未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问题,可按第三条 处分。
4.对编制预算时,隐瞒、少列预算收入、超越权限调整预算、虚列预算支出和未经批准预算科目之间相互调剂使用的问题,可按第七条 处分。
5.对财政部门无预算、超预算拨款、经批复的预算支出未及时拨付给用款单位,国库代理银行延解、占压税款,可按第五条处分。
6.对用款单位违规使用预算资金;虚报、冒领,骗取国家财政拨款或补贴;挤占、挪用或置换国债专项资金;违规出借财政资金(包括土地出让金等专项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用公款违规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行政单位支出超范围、超标准;事业单位支出超范围、超标准(除第六条加第十五条);挤占、挪用、违规使用事业费和专项资金,可按第六条和第十五条处分。
7.行政事业单位违规处置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未按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不合规;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可按第八条处分。8.企业和个人隐瞒收入;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劳保基金。可按第十三条 处分。
9.国家建设项目超计划、超标准、超规模;违反建设程序越权审批,搞“三边工程”(边勘察审批、边设计、边施工);挤占建设项目成本,虚列建设项目支出;挪用国家建设资金;向建设项目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未及时转交付使用财产;勘察设计单位超标准收费;施工单位多计工程价款。可按第九条 处分。
四、《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中共党员违反财经法规的处理规定
1、非法占有财物和报销费用(第七十二条)
2、占用公物超过六个月(第七十三条)
3、挥霍浪费公共财产(第七十八条)
4、贪污财物(第八十三条)
5、行贿(包括回扣、手续费等)(第九十三条)
6、挪用公款(第九十四条)
7、非法占有财物(第九十八条)
8、挪用单位资金(第九十九条)
9、挪用财政和专项等资金(第一百条)
10、违规经商办企业(第一百零五条)
11、应缴未缴税款(第一百零七条)
12、违反增值税等发票管理的规定(第一百零八条)
13、隐瞒、截留、坐支、私分财政收入(第一百一十三条)
14、骗取国家财政拨款、退税款或者补贴(第一百一十四条)
15、不按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拨国家财政经费、资金(第一百一十五条)
16、个人借用公款超过六个月不还(第一百一十六条)
17、公款私存(第一百一十七条)
18、因公接受礼品不上交(第一百一十八条)
19、擅自开设银行账户(第一百一十九条)
20、违规处理查封等物品(第一百二十条)
21、违规提供担保(第一百二十一条)
22、国有资产流失(第一百二十二条)
23、违反“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和资产管理规定:第一百二十三条
24、违反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25、财务收支与管理中违反会计法规(第一百二十五条)
26、财经方面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第一百二十六条)
27、公务人员失职、渎职行为(第一百二十七条)
28、企业人员失职、渎职行为(第一百二十八条)
29、立项和严重事故中的失职、渎职行为(第一百三十一条)
30、乱收费、乱摊派(第一百三十五条)
五、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
(一)对单位的处理处罚:
1、收缴应当收缴的资金;
2、罚款;
3、要求限期自行纠正;
4、移送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计委(物价)等部门进一步查处;
5、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
(二)对个人的处理处罚:
1、收缴应当缴纳的资金;
2、罚款;
3、建议单位或上级部门追究党政责任;
4、移送本单位或上级部门的纪检部门作进一步的查处;
5、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第五篇:审计定性与处罚4-固定资产投资部分
审计定性与处罚4-固定资产投资部分.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会计审计全书 审计定性与处罚
四、固定资产投资部分
目录
1.多(少)列概算” 的项目,经批准可相应调整包干基数。2.概算(预算)外投资(计划外工程)支付。3.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成本挤列生产成本 4.转移、侵占和挪用建设资金及其利息收入 5.隐瞒、截留基建收入
6.虚列工程费用,套取财政资金 7.多(少)计工程款(虚报冒领工程款)8.虚报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9.项目应招标未招标入 10.“违规肢解发包工程
1.多(少)列概算”
定性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7条“建设项目概算中多计、重计、少计和漏计的投资及不应由建设项目负担的费用,应要求建设单位报审批部门批准予以调整;实行投资包干的项目,经批准可相应调整包干基数。”
处理处罚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7条“建设项目概算中多计、重计、少计和漏计的投资及不应由建设项目负担的费用,应要求建设单位报审批部门批准予以调整;实行投资包干的项目,经批准可相应调整包干基数。”
2.概算(预算)外投资(计划外工程)定性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6条“建设项目不突破概算总投资的单项工程间投资调剂,应督促建设单位向原审批部门申报批准。批准设计外的在建工程,应要求其暂停、援建,并报原审批部门审批;原审批部门不予批准的计划外工程,由建设单位筹措符合规定资金予以归垫,并处以投资额5%以下罚款,由建设单位以自有资金支付。建设单位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筑装修及设备购置标准的投资,视同计划外工程投资处理。”
处理处罚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6条“建设项目不突破概算,总投资的单项工程间投资调剂,应督促建设单位向原审批部门申报批准。批准设计外的在建工程,应要求其暂停、缓建,并报原审批部门审批;原审批部门不予批准的计划外工程,由建设单位筹措符合规定资金予以归垫,并处以投资额5%以下罚款,由建设单位以自有资金支付。建设单位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筑装修及设备购置标准的投资,视同计划外工程投资处理。”
3.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成本挤列生产本
定性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9条“违反技术改造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改变技术改造项目内容搞基本建设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各种税费,并按有关程序重新报批;在技术改造项目中将建设成本挤列生产成本,造成各种税费漏缴的,应予以补缴。”
处理处罚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9条:“违反技术改造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改变技术改造项目内容搞基本建设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各种税费,并按有关程序重新报批;在技术改造项目中将建设成本挤列生产成本,造成各种税费漏缴的,应予以补‘缴。”
《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第5条“对违反财政法规款额,无论数字大小,都应当区别情况作如下处理:(一)没收非法所得;
(二)收缴应当上缴的收入;(三)追还被侵占挪用的资金;(四)冲转有关的帐目。”
《税收征管法》第68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4.转移、侵占和挪用建设资金及其利息收入
定性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11条“对转移、侵占和挪用的建设资金,应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收回,进行经营活动的,收缴其经营收益。第10条:国家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搞其他开发建设、非法进行房地产交易的,应予制止,并没收非法所得。”
处理处罚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ll条“对转移、侵占和挪用的建设资金,应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收回,进行经营活动的,收缴其经营收益。第十条:国家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搞其他开发建设、非法进行房地产交易的,应予制止。”
《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第5条“对违反财政法规款额,无论数字大小,都应当区别情况作如下处理:(一)没收非法所得;
(二)收缴应当上缴的收入;(三)追还被侵占挪用的资金;(四)冲转有关的帐目。”
5.隐瞒、截留基建收入
定性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 定》第17条“基本建设收入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隐瞒、截留的基本建设收入,应予以 追回并收缴。”
处理处罚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17条“基本建设收入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隐瞒、截留的基本建设收入,应予以追回并收缴。”
《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第5条“对违反财政法规款额,无论字大小,都应当区别情况作如下处理:(一)没收非法所得;
(二)收缴应当上缴的收入;(三)追还被侵占挪用的资金;(四)冲转有关的帐目。”
6.虚列工程费用,套取财政资金
定性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 定》第16条“虚报投资完成、虚列建设成本、隐匿结余资金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现金会计制度作调帐处理;情节严重的,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理。”
《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第7条“虚报冒领、骗取国家财政拨款或者补贴,违反财政法规款额不足全年应拨款额或者应补贴额的20%的,对单位给予警告,并可处以相当于违反财政法规款额20% 以下的罚款;对责任人员给予记过以下的行政处分,并可处以相当于本人2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
处理处罚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16条“虚报投资完成、虚列建设成本、隐匿结余资金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现金会计制度作调帐处理;情节严重的,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理
《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第7条“虚报冒领、骗取国家财政拨款或者补贴,违反财政法规款额不足全年应拨款额或者应补贴额的20%的,对单位给予警告,并可处以相当于违反财政法规款额20%以下的罚款;对责任人员给予记过以下的行政处分,并可处以相当于本人2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前款违反财政法规款额占全年应拨款额或者应补贴额20%以上,或者不足上述界限、但是情节严重的,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可处以相当于违反财政法规款额20以上的罚款;对责任人员给予记过以上的行政处分,并可处以相当于本人3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
7.多(少)计工程款(虚报冒领工程款)定性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14条“工程价款结算中多计、少计的于程款应予调整;建设单位已签证多付工程款的,应予以收缴。施工单位偷工减料、虚报冒领工程款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除按违纪金额处以20%以下的罚款外,对质量低劣的工程项目,应由有关部门查明责任并由施工单位限期修复,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处理处罚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14条:“工程价款结算中多计、少计的工程款应予调整;建设单位已签证多付工程款的,应予以收缴。施工单位偷工减数、虚报冒领工程款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除按违纪金额处以20%以下的罚款外,对质量低劣的工程项目,应由有关部门查明责任并由施工单位限期修复,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第5条“对违反财政法规款额,无论数字大小,都应当区别情况作如下处理:(一)没收非法所得;
(二)收缴应当上缴的收入;(三)追还被侵占挪用的资金;(四)冲转有关的帐目。”
8.虚报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定性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16条“虚报投资完成、虚列建设成本、隐匿结余资金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现金会计制度作调帐处理;情节严重的,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理。”
处理处罚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16条“虚报投资完成、虚列建设成本、隐匿结余资金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现金会计制度作调帐处理;情节严重的,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理。”
《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第5条“对违反财政法规款额,无论数字大小,都应当区别情况作如下处理„„(以下内容略)
9.项目应招标未招标
定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3条“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项目;(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范》第2条至第11条(具体内容略)处理分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49条‘‘违反本法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的,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项目合同金额 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可以暂停项目执行或者暂停资金拨付;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0.违规肢解发包工程
定性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7条“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处理处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5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的,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对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并可以暂停项目执行或者暂停资金拨付。”
老土制作
一杯好茶,一本好书,一个安静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