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市获得中国和省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企业奖励办法(穗府办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5〕29号 【发布日期】2005-07-12 【生效日期】2005-07-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获得中国和省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企业奖励办法
(穗府办〔2005〕29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获得中国和省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企业奖励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市实施名牌战略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反映。
二○○五年七月十二日
广州市获得中国和省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企业奖励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提高我市企业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国名牌产品是指由国家质检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统一组织评定,并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名义颁发中国名牌产品证书及奖牌的产品。
中国驰名商标是指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的驰名商标。
广东省名牌产品是指由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省质监局)统一组织评定并以省质监局的名义颁发广东省名牌产品证书及奖牌的产品。
广东省著名商标是指由省工商局认定并颁发广东省著名商标证书及牌匾的商标。
第三条第三条 对获得中国和省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称号企业的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给予一次性奖金奖励。
第四条第四条 奖励标准及办法:
(一)从2005年起,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一次性给予每件产品或商标8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一次性给予每件产品或商标5万元的奖励。
(二)对有效期满后(含2005年以前评定的)复评确认的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政府未曾给予奖金奖励的,一次性给予每件产品或商标8万元奖励。
对有效期满后(含2005年以前评定的)复评确认的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政府未曾给予奖金奖励的,一次性给予每件产品或商标5万元奖励。
第五条第五条 奖励资金在每年市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由市经贸委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六条第六条 奖励企业名单的确定程序:
(一)市质监局核定获得当年度中国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名单;市工商局核定获得当年度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名单。
(二)市质监局、工商局向市实施名牌战略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提出当年度获奖企业名单。
(三)联席会议对获奖企业名单进行审核后向市政府申请以政府名义进行通报表彰。
第七条第七条 企业获得的奖金主要用于奖励企业领导班子,其他对创名牌有贡献的人员的奖励由企业自行安排。
第八条第八条 获奖企业要珍惜荣誉,自觉维护名牌产品的信誉,诚实守信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九条第九条 本办法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鼓励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市著名商标认定的奖励办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市著名商标认定的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鼓励和引导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企业增强商标和品牌意识,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根据《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北京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法规规定,结合开发区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国驰名商标是指由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市著名商标是指由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的北京市著名商标。
第三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北京市著名商标的企业进行奖励。开发区工商管理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是本办法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办法的具体实施。
第四条开发区鼓励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市著名商标,认定的奖励资金从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五条申请奖励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开发区内注册、经营并纳税满五年;
(二)在经营纳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无违法、违纪行为。
第六条 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每件100万元的奖励;获得北京市著名商标认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每件20万元的奖励;接受过奖励的北京市著名商标,在奖励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给予一次性每件80万元的奖励。1
第七条奖励应当符合下列规则:
(一)已经享受到奖励政策的北京市著名商标,三年期满复审重新认定的,不再奖励。
(二)同内既被认定为北京市著名商标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以被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奖励为限。
(三)企业某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市著名商标并进行了奖励,同一企业其它商标在以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市著名商标的,可以再次进行奖励。
(四)已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已给予奖励的企业,在以后同一商标被认定为北京市著名商标的,不再进行奖励。
第八条企业申请和获得奖励的时序为:
(一)申报材料:每年9月1日至9月30日;
(二)审查、征求意见和审定:每年10月10日至11月30日;
(三)公示和批准:每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四)资金拨付:次年1月1日至3月31日。
第九条申请奖励的企业应当向工商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北京市著名商标的证明材料;
(二)加盖本企业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商标注册证书;
(四)税务登记证及近五年纳税情况证明;
(五)工商管理部门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奖励资金受理程序如下:
(一)工商管理部门受理并审查企业申报材料;
(二)科技管理部门针对工商管理部门初审合格的企业向开发区国税、地税、海关、公安、财政、环保、安全生产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管理部门征求意见;
(三)科技管理部门商工商管理部门形成统一意见后,报管委会主任办公会审议;会上,工商管理部门对初审情况进行说明,科技管理部门对征求意见情况进行说明;
(四)主任办公会审定后公示一周;
(五)公示后无异议或经审查异议不成立的,管委会予以正式批准并发布;经科技管理部门与工商管理部门共同核查,异议成立的,不予批准,并向管委会主任办公会报告;
(六)财政管理部门安排资金拨付。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管委会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2011年2月7日起开始实施,有效期五年。
第三篇:广州市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一五”规划(穗府办[2007]19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7]19号 【发布日期】2007-06-12 【生效日期】2007-06-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一五”规划
(穗府办[2007]19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一五”规划》已经第13届7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改委反映。
广州市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六月十二日
广州市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一五”规划
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十一五”期间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状况
“十五”时期,我市高度重视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与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继续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不断完善计生管理体制,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流动人员的计生管理,提高计生服务水平,推进计生工作依法行政。“十五”期间户籍人口的年均出生率8.86‰,年均自然增长率3.57‰。
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适应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完善与创新人口调控管理制度,建立常住人口准入政策体系、人口综合调控体系和人口质量目标监控评价体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牵头、各家参与、统一管理”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模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覆盖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流动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强化流动人员登记办证和就业服务,开发应用广州市流动人员信息系统,大力开展出租屋整治,积极探索“以屋管人”的管理服务模式。至200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949.68万人,户籍人口为750.53万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员为367.35万人。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农转居”管理办法,实施成建制“农转居”政策,“十五”期间共有55.47万人办理了“农转居”手续。2005年末,非农业户籍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达69.28%,城市化率达到81.7%。
(二)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岗位规模,不断优化就业结构。至2005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达332.8万人,“十五”期间增加101万人。2005年末,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6.2%。
促进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全市17个公益性劳动力市场为主干,初步建成城乡一体的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委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构建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积极实施再就业目标责任制,建立了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和重点援助就业困难群体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援助制度,就业培训体系逐步健全。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从2001年的29.38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23.86万人;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8%,比2001年下降1.68个百分点。失业人员就业率由2001年的60.49%上升到2005年的74.26%。
(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组成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2005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204.97万人、208.58万人、234.07万人、168.34万人和91.24万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率达到71.7%。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积极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起退休人员最低养老金、企业职工最低工资、低收入困难家庭补助、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具有广州特色的“五道防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2005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994元。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2005年调整提高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农村低保对象的“应保尽保”。至2005年末,全市救助低保对象占户籍总人口的1.53%。
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在巩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并完善困难群众教育援助、就业援助、医疗救助和住房保障制度,实施低收入困难家庭消费性开支部分减免政策、一至四级贫困残疾人专项补助制度和农村助残安居工程。“十五”期间,全市共为44,016户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86亿元,为331,598人次提供基本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4,800多万元,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51,802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逐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2005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91家、床位20,294张,其中民办福利机构56家、床位7,736张。
社会慈善捐赠成绩斐然。市、区(县级市)、街(镇)、社区四级经常性社会捐赠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05年底,全市有市、区(县级市)接收社会捐赠工作站13个,街道(镇)、社区接收社会捐赠工作点675个。
优抚安置工作再上新台阶。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实现抚恤金社会性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抚恤优待面达到100%。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和谐广州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同时,随着经济形势、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化、多样化,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1.思想保障更加有力。随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全社会更加重视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有利于政府统筹各方力量,落实各种措施,做好各项工作。
2.物质保障更加充分。“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这将为扩大就业岗位规模、做好就业工作提供坚实基础。随着全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政府财力和资源的进一步增加,将为社会和政府共同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3.技术保障更加可靠。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工作有了充分的先进技术支持,工作效能将得到极大提高。
(二)面临挑战。
1.人口总量不断增加,承载空间日趋缩小,就业问题不容忽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推动着人口总量的增长,但城市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空间容量对人口总量增长的约束作用大大增强,人口总量增长的承载空间越来越小。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规模与劳动力供给总量之间的矛盾将继续存在。
2.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素质问题较为突出。“十五”期间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5.85,2005年末的户籍人口中16周岁以下人口占18.9%、60周岁以上人口占12.8%。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偏高、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加大、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一定影响。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但户籍人口的素质结构(主要是劳动力的学历结构、专业技能结构)以及流动人口的素质结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口约占流动人口总量3/4)难以适应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矛盾较为突出。
3.城乡人口分布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功能不完善,制约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心城区过高的人口密度,带来了交通、住房等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村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带来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难于合理配置问题。就业机会分布不均、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需求的不协调、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互不衔接等因素,也不利于人口合理分布,并制约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富民强市进程,全面构建和谐广州。在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是政府进行调控、由公共财政支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必须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并相应调配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在此基础上,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建共享。
二是改革创新、完善制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自身发展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都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完善。
三是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按照社会公平的原则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统筹解决好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发展问题,缩小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逐步使大家享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同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二)发展目标。
1.人口。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完成省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各项考核指标,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常住育龄人员免费享受国家规定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十一五”期间,年均户籍人口机械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出生率保持在10‰以下,年均户籍出生人口性别比力争控制在110以内;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指经省核定的在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1,090万人(市辖十区895万人),户籍人口控制在810万人以内(市辖十区控制在665万人以内),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城市化率达到85%。
2.就业。
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就业制度、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保障体系,为本市户籍城乡劳动力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促进本市户籍劳动力比较充分就业。“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到2010年,城镇从业人员达到430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0%以上。
3.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不断扩大社会保障面和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全力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发展需求,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种社会保障需求。到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0万人、500万人、265万人、250万人和120万人,对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医疗救助、教育援助、就业援助、住房保障全部覆盖符合条件人口,老年福利机构床位达到4万张,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9%以上。
四、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人口调控管理与服务。
1.创新管理制度与服务手段。
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与调控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合理分布”的人口方针,加强人口政策与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之间的综合协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机械增长调控管理,进一步创新人口调控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人口总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人口结构优化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人口分布与城市空间发展和产业布局相协调。
深化人口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户籍人口管理为基础,以常住人口管理为重点,实现管理方式由户籍管理逐步向人口动态化的属地化居住地管理的转变,实现政府人口调控主要目标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的转变,实现人口总量、结构、密度调控的有机结合。
完善常住人口综合调控体系和监控评价体系。加强人口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人口准入条件与人口计划安排相结合的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办法、人口计划管理办法和常住人口准入条件政策体系。适时调整人口准入条件,调控户籍迁入人口总量及结构,提高户籍迁入人口素质。
加强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和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健全人口基础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户籍人口迁移审核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全面提高人口管理服务效能。
2.健全流动人员管理服务体系。
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加强管理、深化服务、稳步保障”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市、区(县级市)、街(镇)和居(村)委四级及相关职能部门构成的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网络,积极推进流动人员人口管理、居住管理、就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房屋租赁管理、暂住登记、有证经营管理等城市管理政策、人口政策和劳动就业政策等多种方式,引导流动人员有序流动,优化流动人员结构,抽疏和规范管
理“城中村”流动人员。
完善广州市流动人员信息系统,加快推进流动人员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全面实现流动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推进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实施,全面落实流动人员人口申报登记制度、生育申报登记备案制度和就业备案制度。
加强对流动就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将流动人员的综合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本市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出台流动人员综合管理服务规定,规范流动人员综合管理服务行为,逐步免收流动人员办理暂住证费用,保障流动人员合法权益。加强对居住在我市的外国人的管理服务工作。
3.以中心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
加快中心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镇转移和集聚。实行鼓励本市户籍农村人口到中心镇或城区就业落户的人口户籍政策,对转为中心镇非农业户口的人员,落实好其“农转居”后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各级财政预算予以支持。
建立和完善中心镇社会保障制度,将其纳入全市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运作。加大对中心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投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分类分级培训办法,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中心镇转移就业。加强以中心镇为主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4.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积极引导人口在四类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严格控制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布,逐步改变人口与经济分布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平衡的状况。降低城市发展调整优化区域尤其是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加快人口向重点发展区域主要是南沙区、萝岗区等区域及中心镇规划区集聚,引导适度开发区域内人口平稳有序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将严格控制区域内的非农业、旅游等经济活动人口逐步转移出去,优化人口分布。
5.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新型管理体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在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和完善兼职委员单位责任制的前提下,不断探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有效形式,建立以利益导向机制为主的综合调控机制,落实城市实行计划生育的退休职工的优待待遇和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计划指标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人口自然增长计划的作用。
加强对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流动人员计划生育工作“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模式,做到流动人员计划生育工作“三有四同”(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同待遇)。要按现居住地总人口基数拨付计划生育服务经费及管理经费,为流动人员提供市民化服务。
不断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保障广大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体系,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行为。加大对流动人员违反计生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好政策外生育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
建立和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常住育龄人员的需求,制订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规范业务用房面积、人员与设备配置和服务功能。完善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分担和投入机制,加大各级政府对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推进计生公共服务基础工程建设。
采取综合调控措施,降低长期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完善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建立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综合治理机制,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完善B超检查和人工终止妊娠等级、孕情检测、孕产过程管理制度。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开展优生优育技术基础研究和项目管理,建立全面、有效的群体筛查和干预机制。
6.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强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度建设。加大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相应措施,鼓励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依法生育两个子女,进一步完善人口准入条件政策体系。
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健全老龄工作机构,完善老年人优待办法,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依托社区为主发展老年福利服务业,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的服务水平。构建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社会福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慈善事业,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扩大就业。
1.促进经济与就业良性互动。
统筹好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努力扩大就业岗位规模,在发展经济中解决就业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安排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实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的经济发展战略及配套政策。
充分发挥建设项目对扩大就业岗位的促进作用。在加快协调发展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商贸流通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都市型产业以及公共卫生和城市环保等服务业。在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的同时,适度发展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发展就业层次多、渠道广的民营经济。
制定并完善鼓励灵活就业和弹性就业的各项政策。通过实施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指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境外劳务合作,拓展境外就业市场。
2.加强就业调控。
完善就业目标责任制,加强就业工作统一领导。建立岗位需求预测制度和失业预警机制,制定失业应急预案,建立城乡劳动力调查制度和调查失业率统计制度,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健全企业经济性裁员职工安置方案备案制度,探索建立有利于我市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用人单位招用人调控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就业宏观调控机制,确保政府新增就业岗位目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目标的实现。
加强对流动人员就业的调控,实施对流动人员就业的有效调控办法,实行凭暂住证招用流动人员制度和流动人员就业备案制度。创新流动人员就业服务办法,积极开展地区间劳务交流和劳务协作,探索劳务协作新模式。
3.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和服务。在充分发挥市场对就业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前提下,加强促进城乡平等就业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劳动就业体制及相关的人口户籍、土地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实现本市户籍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统筹做好本市户籍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流动人员就业的管理服务工作。
积极促进就业市场的一体化、专业化、网络化、高级化和国际化,加强市场配置就业能力建设。加快公益性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降低成本,提高岗位配置能力。大力发展民办和外资中介职业服务机构,加大对经营性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联合统一监管,规范就业市场。积极探索实施人才租赁、劳务派遣等有利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提高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能力。
4.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制订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完善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对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的分担和投入机制。积极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对就业保障体系的支撑作用。
积极推进就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就业扶持和援助力度,创新就业援助办法,实施政府购买就业岗位和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政策。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全面加强劳动合同制管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保障信访队伍建设,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
5.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积极推进政府主导的多元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服务制度。充分发挥职业技术院校和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基础作用,加大高、中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加强对本市户籍城乡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积极开展智力扶贫培训、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与再就业培训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完善职业资格(执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社会公益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理顺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力争2010年前实现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建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促进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妥善解决社保历史遗留问题。建立重要人才政府投保制度。
构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养老金计发办法,强化缴费与待遇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做实个人帐户。积极建立地方养老保险,积极推进企业年金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我市“农转居”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统一国有、集体、三资企业与私营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
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农转居”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能,积极稳妥开展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规范工伤保险政策,完善职工的工伤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并完善促进进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2.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司法、流浪乞讨人员等专项救助和应急救助为辅助,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具有广州特色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统筹有力、保障全面、运转高效的社会救助工作格局。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分类救济办法,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时调整机制,把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城乡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继续完善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消费性开支部分减免政策。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困难家庭及贫困人员的医疗救助制度。
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政府保障型住房建设,不断提高政府住房保障能力。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完善城镇“双特困”家庭廉租住房政策,积极解决城镇“双特困”家庭的住房困难。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和城市建设拆迁安置新社区建设,妥善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加快实施第三期农村助残安居工程。
健全教育援助制度和就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教育援助、就业扶持、就业援助对困难家庭的发展保障功能,增加教育援助投入,为城乡困难家庭子女提供义务阶段免费教育。积极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智力扶贫范围,加强就业保障力度,促进困难家庭人员就业,提高困难家庭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一人充分就业,全家脱贫”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家庭的生活困难问题。
3.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
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加大对公共福利设施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福利服务制度。建立健全以政府公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为主体,以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四级网络体系,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的全社会化管理服务。进一步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实行集中供养、代养、领养和寄养等多样化的养育方式。建立和完善对孤儿和弃婴的救治制度,保证孤儿和弃婴的生命安全。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与分散按比例就业相结合,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4.推进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加大慈善宣传力度,增强公民慈善意识,争取慈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加强慈善组织建设,规范慈善捐赠行为,增强慈善组织活动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和吸引力。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捐助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倡导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加强对捐赠财物的监督管理。
5.建立优抚安置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完善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安置补助金筹集机制,实施除保障重点对象安置就业外、其他城乡退役士兵全面自谋职业的政策。实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由财政资助本市户籍退役士兵进入中、高等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退役士兵的就业能力,促进退役士兵充分就业。大力推进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水平,推进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社会化。建立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衔接的优抚保障体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整抚恤补助标准,着力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义务兵家属优待办法。
五、重点建设工程
为保障实现本规划的发展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6项工程。
(一)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工程。
对现有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基础数据库扩容、升级,建设和完善户籍人口迁移审核管理信息系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管理系统、流动人员信息系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流动人口就业备案系统,全面实现人口调控管理信息化。
(二)计生公共服务基础工程。
对现有计划生育服务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新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服务设施和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基地。
(三)公共就业服务基础工程。
建设农民工岗前综合教育基地、市综合职业技能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市女性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残疾人工业生产就业及培训基地,并对现有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劳动保障服务基础工程。
建设市劳动仲裁院及其分院和部分街、镇劳动仲裁庭,建设番禺、花都、萝岗、南沙、增城、从化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并对现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服务场地进行改、扩建,提高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水平。
(五)城乡公共福利基础工程。
重点建设农村敬老院、城市福利型养老院、城乡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等,为社会困难群体建立起可靠、稳定的社会救助网络。主要是新建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及各区(县级市)老人院,扩、建市老人院、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市慈善医院和残疾人安养院,改扩建镇农村敬老院,异地扩建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广州康复实验学校、市农村特教学校,加快广州聋人学校、广州市盲人学校异地重建工程的实施。
(六)平安和谐社区基础工程。
新建一批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项目,整合现有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资源,加强社区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职能的能力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和平安和谐社区的建设。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穗府办[2007]37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7]37号 【发布日期】2007-09-25 【生效日期】2007-09-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穗府办[2007]37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反映。
广州市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广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了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解决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管的特别规定》,决定从现在起到今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通过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和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与责任追究体系和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把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任务和主要目标
(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牵头负责生产加工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以重点监管企业和食品生产小作坊,已形成产业集群区域的中小企业、质量不稳定企业为重点单位;以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食用油、饮用水、豆制品、凉果、蜂产品等食品和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以及灯具、电梯等特种设备元配件、家具等产品为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整治。一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禁用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二是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违法生产加工企业,全面杜绝婴幼儿配方乳粉、灭菌乳、巴氏杀菌乳、小麦粉、葡萄酒、啤酒、饮料、酱油、食醋、味精、速冻米面制品、罐头、冷冻饮品、糖、饼干、方便面等16类食品的无证生产行为。三是加强对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和不能确保必备生产条件等违法行为的查处,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组织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抽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添加剂备案制度。四是大力开展对食品小作坊的质量整顿,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完善区域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五是全面普查重点产品生产企业情况,建立质量档案,加强对企业生产条件、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的检查,严厉查处无证生产及使用不合格原料等违法违规行为。六是大力整治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中小企业,努力消灭原材料进厂无把关、生产无标准、出厂无检验的“三无”现象。同时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努力探索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严格执行公告、曝光、整改、处罚、收回等处理措施。
到今年年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解决无证生产的问题;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负责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猪肉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以农副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小商店、小食杂店、小摊点、集体食堂、餐饮场所、屠宰场为重点单位;以饮用水、食用油、奶制品、豆制品、月饼、饮料、糖果、饼干、方便面、酒类、猪肉等食品为重点商品进行专项整治。一是开展食品质量定向监测、跟踪监测,加大监测的后处理力度。二是严厉查处销售无证食品违法行为,突出抓好应节食品安全整治。三是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和农村集市的管理,查处无检验报告销售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四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确保猪肉质量安全,严查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注水猪肉等违法行为。
到今年年底,市区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镇(街)、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彻底解决小食杂店、小摊点无证照经营问题;城市进点屠宰率实现100%,镇进点屠宰率达95%;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三)卫生部门牵头负责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工作。以小型餐饮业、学校与工厂食堂,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单位,对餐饮业卫生条件、餐具消毒、原料采购等进行重点整治。一是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日常监管的力度。二是对餐饮业和学校与工厂食堂的食品原料使用进行专项检查,严厉查处使用不合格或来源不明的食用油、肉及其制品、不合格调味品、过期重复使用原料、滥用添加剂、不按规定要求索证等行为。三是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检查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情况,对餐具集中消毒单位配送的餐饮具消毒情况进行抽样检查。
到今年年底,彻底解决市区的餐饮经营单位、食品摊点无证照经营问题;食堂和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
(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负责药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CMP跟踪(飞行)检查;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积极开展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和再注册工作;开展注射剂品种生产工业核查,逐步扩大向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严格药品经营企业准入管理,严厉打击食品、保健品冒充药品和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分步骤开展对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真实性核查,加强对国家和省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专项检查,加强对高风险产品和质量可疑产品的质量监督抽验。
到今年年底,完成药品注册现场核查专项工作;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五)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以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科技示范园区,以及农产品种养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兽药、农药、饲料、种子等农资生产、经营场所为重点单位;以蔬菜、水果、水产品、生猪、鸡肉和其他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农产品,农药、兽药、饲料和肥料、种子等农资产品为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整治。一是全面开展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认定检查和农产品生产过程用药检查,查处畜禽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禁用兽药、苏丹红等化学物质和蔬菜、茶叶、水果等种植环节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等行为,坚决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和化学物质的行为。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品种、范围和频次,及时对当地生产、销售的大宗农产品和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和现场检查。三是强化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监督管理,开展三大农产品认证的专项检查。四是加强对“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的监测,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到今年年底,基本解决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
(六)环保部门牵头负责以食品企业为重点的企业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以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重点单位。做好食品生产产地的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加大巡查力度,依法处罚污染产地环境的生产企业,严厉打击偷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一是加强对工业废水的监管,特别是用于农田灌溉的工业废水,防止超标工业废水污染农田。二是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管,确保其污染物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防止污染。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潲水油”流向的监管,防止“潲水油” 回流到食品加工过程中。
(七)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牵头负责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以曾有违法行为、受到国外通报与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和国内外媒体曝光的收发货人及出口生产企业、代理报检单位为重点单位;以进出口肉类、废物,进出口食品、饲料、种子苗木、活动物、玩具、灯具、小家电、摩托车、沙滩车、童装、家具等高风险敏感产品为重点进行专项整治。一是全面清查出口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原料基地,对存在违规问题的种养殖场,吊销其备案资格,全面清查获得卫生注册登记资格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二是加强对进出口水果、大豆、饲料、种子苗木、活动物等高风险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全面实施对出口水果、饲料(含原料)、种子苗木和水生动物的注册登记制度,加强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存放、运输过程的监管,加强对进口农产品的查验,严禁疫区产品和带土苗木入境。三是强化玩具、灯具、小家电、摩托车、沙滩车等高风险敏感产品的进出口检验监管,加大对实施出口质量许可商品的监管力度。四是严厉打击出口食品逃检行为,实施通关单联网核查制度,制止买卖单证、瞒报、调换、夹带食品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非法进口肉类、水果、废物等敏感货物的行为。
到今年年底,非法进口的肉类、水果、废物100%退货或销毁;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
(八)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全力配合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密切配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行动,跟踪报道典型案件和专项整治成效,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为专项整治行动提供国家宏观政策指导服务,把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统筹安排,并给予资金支持;经贸部门要加强酒类专卖和盐业市场的整治工作,重点是严防假酒、假盐流入市场;公安司法部门要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机制的有效衔接,主动配合专项整治行动并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依法侦破影响大、危害重的恶性案件,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震慑违法犯罪;政府法制部门要做好依法行政的指导监督工作,提供有力有效的法律支撑;监察部门要认真检查各级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履行职责、落实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情况,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人员失职失察不作为的行为。
(九)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要根据辖区实际组织好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组织好辖区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对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区域制假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的镇(街)、社区,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组织联合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要努力打造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产品质量安全放心镇(街)、放心社区,维护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营造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统一思想,健全机构。要切实做到“三个统一”,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上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抓好落实。
市政府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重大问题,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督促检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工作进展情况。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策建议,督查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舆情,对外发布信息。牵头组织协调市经贸、工商、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监管、检验检疫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由市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区(县级市)要按照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根据本行动方案,建立机构,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提出具体的整治目标和任务,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工作。市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目标分解到基层,确定到具体产品、单位和生产经营者,一个一个企业,一个一个产品,一个一个区域进行整治,整治一个巩固一个,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增强整治工作的执行力,提高有效性。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者发生恶性事件的地方,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坚决追究纠正监管部门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对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行为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建立预警通报、应急处理和追溯召回的责任体系,一旦发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准确研判、妥善处理。
(三)依法监管,协同配合。严格依照有关法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各地区、各部门要吸取以往整治无证照生产经营场所专项行动、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和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行动的经验做法,紧紧围绕本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雷厉风行,迅速行动,密切配合,搞好衔接,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网络,消灭监管盲区。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搞好联合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决不能以罚代刑。有关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对重大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和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
(四)积极宣传,群防群治。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成果,及时揭露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重点宣传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辨别能力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宣传守法经营的优秀企业、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和优良品牌,积极引导群众消费。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预警制度、快速反应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公众参与,形成生产安全产品、销售安全产品、使用安全产品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全面整治,改进服务。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监管优势和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协调优势,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整治,小企业小作坊是本次整治行动的重中之重,对整改后仍达不到条件的必须坚决取缔,能够通过整改达到条件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企业小作坊尽快具备基本生产条件,严格按标准和技术要求组织生产,规范生产行为。同时,要大力推行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战略,要配合这次专项整治,抓好一批急需的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和检测技术等方面标准制修订工作,清理淘汰落后标准,针对当地突出的质量安全问题,制订一批地方标准,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要积极培育大型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生产规模、良好社会信誉的品牌企业,建立一批农产品标准示范基地和食品放心社区、放心村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专业性行业协会,促进我市食品等产品质量上新水平。
从现在开始到今年底,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每个月底要将专项整治情况报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将整治行动情况、查处的案件数量以及案情动态变化情况向市委、市政府、各区(县级市)和市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通报。专项整治期间,要适时召开新闻通报会,公布权威信息,通报工作进展,宣传整治成效。今年底,市领导小组将组织对各区(县级市)及有关部门的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并由市政府通报检查考核情况。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州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穗府办[2006]30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6]30号 【发布日期】2006-09-10 【生效日期】2006-09-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穗府办[2006]30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九月十日
广州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6]51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明电[2006]235号)精神,为整顿和规范我市药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我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围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和广大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突出重点品种和重点地区,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查处失职渎职,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推动行业自律。通过专项行动,使我市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企业及使用单位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得到普遍增强,违法药品广告得到整治,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药品监管水平和合理用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我市医药产业的规范、协调、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感普遍增强。
二、组织领导
成立广州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晓玲(副市长)
副组长:朱 力(副秘书长)
姚建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
成 员:罗京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伍子悠(市发改委副主任)
王华俊(市经贸委副主任)
吴邦灿(市国资委副巡视员)
汪元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林歌士(市质监局副局长)
陈 骥(市工商局副局长)
卢彦德(市卫生局副局长)
袁锦霞(市财政局副局长)
王华兴(市编委办副主任)
倪官礼(市法制办副巡视员)
蔡国强(市监察局副局长)
何 靖(市公安局副局长)
吴林波(市物价局副局长)
刘 铮(市整规办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主任由汪元全同志兼任,成员由市整规办、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工商局等单位派员组成并兼任各单位联络员,负责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在药品研制环节,主要是配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进行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清理工作,对2003年以来审批的一类医疗器械产品进行清理,对违规申报、审批的行为严格依法处理;组织全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自身产品注册资料开展自查自纠,并对企业自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具体按《广东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执行。
(二)在药品生产环节,主要对药品生产企业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1.组织开展对全市所有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及医疗机构制剂室,包括对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还未通过GMP认证的新办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关键岗位人员、质量保证和控制部门、物料供应商考核以及物料管理、生产管理、药品销售及不良反应报告、委托生产情况、曾经违反《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理意见或结果等,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2.组织全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自查,重点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查找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并对企业自查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配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有投诉举报、存在安全隐患、生产重点监管品种的企业和生产血管内支架、骨科内固定器械、动物源医疗器械产品、同种异体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检查。
(三)在药品流通环节,主要是规范药品经营主体行为。
1.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在专项行动期间,日常监管覆盖率要达到100%,重点检查药品经营企业是否按许可经营方式或范围经营、有无出租(转让)柜台、摊位、资质证明文件、代开发票等情况。严厉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和购销记录项目不完备或不真实等违规经营行为。重点对经营疫苗等重点品种的药品企业开展全面检查。
2.加大对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力度。建立健全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后的监督检查制度,制定我市区域内的GSP跟踪检查工作计划,加大GSP认证跟踪检查和日常抽查工作的力度,检查率不少于30%。重点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认证检查中出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以及药学技术人员是否在岗、药品储存条件、药品购销记录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
3.加强对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市场周边无证经营和市场内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市场内的中药材质量抽检,确保药品质量。监督落实市场药品经营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4.对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满1年的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人员、场地的变化情况和产品经营记录情况。依法查处无证经营、挂靠经营等违法经营活动。
5.继续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监督网建设。探索建立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科学评价体系,以点带面,全面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四)在药品使用环节,主要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再评价。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重点检查药品进货渠道,购进验收记录,药房、药库设备是否符合药品储存要求。
2.开展医疗机构用械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医疗机构使用的外科植入物的进货记录、产品来源、产品注册证和合格证。医疗机构要建立在用医疗器械登记制度,包括进货验收记录、正常运转记录、检验校正记录、维修记录等。
3.开展“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宣传活动,通过组织论坛、咨询活动等各种形式,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管理与监督。逐步实行按药品通用名处方,探索药师审核处方的有效方式。
4.配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滥用药物检测工作,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展临床用药监控,指导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
5.进一步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特别是对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注射剂和疫苗、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进行重点监测。
(五)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整治力度。
1.加强对新闻媒体广告发布行为的监管,建立新闻媒体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责任追究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测力度和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等广告活动主体的监管力度,尤其要加强对资讯服务类和电视购物类节目中有关广告内容的监管;建立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和广告活动主体市场退出机制。
2.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的抽验力度。对近年出现过质量问题的企业和产品品种实行突击抽验,对违法广告中涉及的药品、医疗器械品种加大抽查检验力度。
3.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的打假力度。建立全市药品稽查工作平台,提高打假效率。
四、工作分工
此次专项行动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牵头,市整规办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并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联合行动。
(一)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负责整个专项行动的组织指导和督查督办工作。同时,负责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环节的整治,以及查处违法研制、生产、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
(二)市卫生部门负责药品使用环节的整治,主要是推进医疗机构药品规范管理,规范处方行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再评价,依照职能及时处置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要按照《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临床用药和使用医疗器械行为的管理,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好对医疗机构用药、用械行为的监督管理以及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用药、用械行为的查处工作。
(三)市工商部门负责牵头发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切实加强对虚假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对新闻媒体广告发布行为的监管,建立新闻媒体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责任追究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测力度和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等广告活动主体的监管力度,尤其要加强对资讯服务类和电视购物类节目中有关广告内容的监管;建立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和广告活动主体市场退出机制。
(四)市经贸等部门要积极推动药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五)市法制部门负责配合相关工作部门做好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监管工作制度清理工作,以及依法组织行政执法协调工作。
(六)市财政部门负责将本专项行动所需资金列入部门预算,确保专项行动的需要。
(七)市质监部门依照职能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处违法生产药品、医疗器械及相关产品的违法行为。
(八)市物价部门负责药品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
(九)市公安部门负责深挖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犯罪网络,加大对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工作,建立联合打假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打假联席会议的打假经验和优势,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查处妨碍相关部门依法履行公务的行为和暴力抗法事件。
(十)市监察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对顶风违法违规审批、失职渎职以及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问题严重的地区或部门,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十一)市宣传部门要配合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行业自律,自觉抵制虚假广告,提高广大群众的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十二)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机构要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定期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目标,检查专项行动阶段性工作成效,解决专项行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五、工作措施
各区、县级市政府及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市的工作部署,将专项行动作为今明两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重点,认真组织、扎实推进,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一)建立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各区、县级市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药品安全负总责,并将专项行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项分解落实,逐级考核,确保抓出实效。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药品企业作为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不断强化涉药群体、从业人员的药品安全责任意识。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干部培训的投入。针对药品监管工作的形势和要求,不断更新、补充培训内容,切实提高监管工作水平和效能。
(三)要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惩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结合工作需要和形势变化不断修改完善监管工作制度。加快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行政执法条件,改善药品检验机构的条件和设备,充实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力量。建立和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应急体系和应对药害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将事故损失和危害减至最低限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强化行业自律机制,逐步走向科学监管。
六、工作步骤
专项行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6年9月)。
主要任务是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9月8日召开全市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下发组织实施方案。各区、县级市政府及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辖区和本部门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成立相应领导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在辖区内全面动员部署和开展自查工作。同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积极营造整治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并于9月下旬将动员部署情况、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机构建设情况以及举报电话、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上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
1.全面检查。各区、县级市政府要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及违法广告专项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并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督查;组织各类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及广告发布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清理和整治。
2.集中打击。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根据全面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若干次全市大规模的集中整治和打击行动,重点查处一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形成横向协调、纵向深入、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和联合持续打击的高压态势,使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三)督查整改阶段(2007年4月至2007年6月)。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对专项行动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围绕实施方案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舆论宣传的普及情况,市场秩序的规范情况,执法行为的认同情况,执法效果的满意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考核。在检查、考核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做到整改措施到位、案件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长效机制建设到位,以迎接国家和省的检查。
(四)总结阶段(2007年7月)。
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案件查办、责任追究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内容,于2007年7月10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工作要求
(一)深刻认识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开展此次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在人、财、物上要重点保障,确保专项行动的进展需要。各区、县级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主管领导要亲自抓,结合本辖区、部门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二)密切配合,发挥整体合力。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尽职配合,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要求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以及“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所在地政府负总责,市整规办协调,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不断增强整治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整治效果。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将专项行动作为今明两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在专项行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加强沟通和配合,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和案件移送制度等,形成整治合力。
(三)突出重点,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加强对下一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专项行动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次专项行动的目标和重点,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监管;紧紧围绕药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对查出的大案要案,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查处情况和查处结果,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坚决移送,不随意降低标准条件,不搞无原则迁就变通,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对不认真做好案件查办工作,重大情况不及时上报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舆论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药品市场秩序整顿活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组织开展药品法制、安全用药方面的宣传咨询活动,动员全社会共同监督。同时,加大对查处案件的曝光力度,及时将专项行动进展情况、重大案件查处情况向新闻媒体通报,营造强大声势,震慑不法分子。
(五)标本兼治,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要按照“打建结合、整规并举”的原则,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惩戒失信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着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特别是要注意从源头上把关,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清理整顿不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企业。通过此次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机制和方法,强化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提高监督执法水平,积极探索药品市场监管的最佳模式。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